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4 11:08:47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1)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教育人要积极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精心组织、稳妥推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取得实效,积极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工作对教师的挑战大,我们务必要提高认识,在学业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要做到减量不减质。过去的很多习惯需要调整,变革从自身开始。要抓住关键环节,尊重事实,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有智慧的减负。新学期开始,“双减”新政落地,将让中小学的办学生态发生巨变,学校教育主阵地地位增强,教师肩上的责任无疑更重,专业性要求更高。

   今年是建党百年,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下,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尤其是党员教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力求把双减落到实处。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坚决落实中央、省、市相关规定,规范作业设计、严控作业总量、创新作业形式、强化作业指导,促进家校共育。学校紧抓师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通过教学传帮带、集体备课等形式,大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队伍。学校将努力办好有温度、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把学校建成学生发自内心喜欢、家长信赖的地方。

   一、就推进“双减”中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等畅谈自己的设想与感受。

   双减的着力点在于优化课堂、优化作业、优化课后服务。我们要探索作业统筹管理、作业公示、作业的优化设计等系列问题,实现共研共享。要管理好教辅的使用,难易要适当,充分发挥其效益。教师应该主动作为,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响应“双减”政策。课堂无疑才是学习知识最高效的时间,在教育部门整顿规范各类校外学科类培训的情况下,教师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质量,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课后服务也是“双减”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精准设置课后作业,合理地与家长沟通互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学习,也需要广大教师在新形势下积极创新。说到底,面对教育生态的变化,老师们显然不能在改革创新中蜘餾不前,更不能在批评质疑中自弹自唱、孤芳自赏,而是要打破思维定式,甩掉思想包袱,主动作为,提升自我。

   二、如何布置作业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我们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领导力,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当中消化了很多;第二个就是作业分层次设计,针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科,我们肯定要减少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孩子进行一个作业的设计。为了真正让“双减”政策落地,其实还将之前一直实施的周三无作业日延续,彻底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第二个增强亲子沟通,“千师访万家”活动,既能够增强家校沟通,更能够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增强一种情感。

   三、结合各学科特点,针对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日常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大家深入交。

   学生在校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到位、点拨到位、训练到位、提升到位,不仅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能让有潜力的学生找到跳一跳的感觉;不要为一己利,做有损师德的事情,也不给课外培训机构以可乘之机。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对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有一个总量控制一一按照“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学校聚焦“双减”政策中的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作业管理、体质管理内容,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时间不超过60分钟,每周三为无作业日。学校采取“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分类布置作业,突出作业主题性、过程性、实践性、体验性,切实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同时,积极倡导学生身心健康优先于学业成绩的观念,确保学生睡眠充足。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切实提高作业布置质量。

   四、如何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我校采取推迟上课时间、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丰富延时服务内容等措施,在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的同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课后服务丰富多彩。一项是自主学习,以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教师答疑解惑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另一项是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包括体育锻炼、心理教育等,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在延时服务中,学生不仅可以完成书面家庭作业,还能学习美术、绘画、书法等社团课程。从新学期开始,学校积极推行5+2”课后延时服务,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要在校内,充分利用课后服务,做好家校沟通,告诉家长具体做法和要求。设计开放型作业,教师要先试水,控制好校外家庭作业总量。我们要有温度的去干事业,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校长要积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职业自豪感。时代的每一次改革,最后淘汰掉的,都是不努力的人,强化责任担当,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定不移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在充分学习了“双减”政策,我觉得特别鼓舞,减轻学业负担,减轻家长负担,这都是我们学校办学的理念。但“双减”要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家长对政策充分了解和全力支持。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细致地宣讲“双减”政策,认真地落实,让家长从日常中感受到,双减,的政策红利。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落实“双减”划好“双桨”“双减”政策的落地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给广大学生和家长释放了利好的信号,同时也给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我深深感受到身上的压力与责任并重,同时也认为,要想真的落实好“双减”,减负的同时又做到增效,必须要划好学校学习的“双桨”向课堂和作业要质量。

   一、课堂教学提质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接受、方法的提炼、语言的淬炼、思维的碰撞以及价值观的养成,皆在40分钟的课堂中得以发生并收获。可以说,课堂的效率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作业的质量与速度以及思维的提升。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扎扎实实、尽心尽力的备好每一堂课,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学情,预设学生问题,做到因材施教,课堂上充分的尊重学生,给予并鼓励学生有表达与思辨的机会,不做“填鸭式”的教学,做到“以点带面”、精讲精练,重方法的引导与提炼,轻知识的传授与说教。

   二、课间交流润心灵

   三国志有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学习之事亦是如此。课堂学习是双向发生,教师是引导者,学生为主体,并非教师备好课就一定能上好课,如果学生不配合或状态不好,再好的课也会没有质量。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成长历程,他们的感受、认知、思考方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如果不关注学生个体,皆如对待生产线出来分毫不差的产品一般,那教育就会显得冰冷而没有温暖。基于此,我在课堂上不仅是教授学生,同时更注重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努力与他们处在平等的位置,去倾听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而且我特别重视课间交流,课间10分钟看似很短,但是能够做到按时下课,将这些时间留给学生,留给自己与学生轻松的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他们、走近他们,学生的心暖了,他们的劲就更足了,课堂就会更专注了。

   三、作业布置有指向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布置作业时完全可以“简单粗暴”一点。比如,今天学习了乘法的笔算,完全可以布置n道竖式计算回去让学生去练习,但是,如果都是这样的话,学生的收获不大。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动动脑筋,不能太“简单粗暴”,要让学生明白作业布置和练习是有指向的,而不是单纯的让学生熟悉一项技能,掌握一门知识。我们要让自己布置的作业是是充满了生机的、多元的,让学生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业,而是通过作业的过程提升能力。比如,在教授笔算时,我除了布置笔算练习外,还增加了让学生跟自己的父母去讲算理的过程,并要求他们来录视频或音频,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增强了互动,又在互动中巩固了知识,提升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课后辅导抓本质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白的一点就是,无论你的课堂多么高效,跟学生的交流多么和谐,作业布置多么有指向,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很好。所以,课后辅导对于学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给学生的课后辅导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学会诊断“抓本质”,重知识的梳理和方法的提炼,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比如,有一次,一个学生问我关于比的题目,我在跟他交流中,明白了其实他是对比的意义还不够理解,所以我先帮他把比的知识进行了一些梳理,结合除法以及分数与比之间的练习,让他更好的明白,最后,我没教他这道题,他说他已经会了。

   “双减”的落地,意味着社会以往对学生“揠苗助长”的态势说再见,意味着我们要对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我们要把学生达到能力培养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学校,我会做到划好作业与课堂的“双桨”,为学生的学习路保驾护航,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关于教育双减的心得体会

   通过上周关于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探讨,我感受颇深,我们对学生的“减负”不能作平面化的理解,似乎“减负”仅仅是减轻书包、减少作业,减少学生在校时间,甚至取消考试。诚然,这些都是“减负”手段,并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减负”既不能平面化的理解,也不能“一刀切”。我们客观的发现,学生的负担并不是都重,而是“负担”不合理:机械学习负担重,实践活动负担轻;考试分数重,习惯培养轻;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心理负担重,思想疏导轻。更何况,由于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他们学习负担的轻重又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中的文字重复讲出来,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新世纪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2)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国内企业踏出国门,国内外经济互相关联,对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前所未有,从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例,以求探索新的外向型人才培养思路。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是: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贸易学科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构、涉外经济部门、外资公司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学科定位应该是理论与实务并重,侧重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定位则是涉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方式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而设立的,十多年来,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我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本专业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注重素质就是要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管理就是要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严格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质置就是要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以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在知识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在素质方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在能力方面,强调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

2.1 基于市场需要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

2.1.1 拓宽基础强化素质教育

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课时,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备创造思维、自我开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的学时。如会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统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国际商务英语由4学时减至3学时;现代物流由4学时减至3学时。

2.1.2 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育

尽管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对于不少打算的考研学生而言,夯实理论基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保留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课首次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分层次设置。经济学系列课还另外设置了中级经济学,供准备考研的学生选修。

2.1.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外语教学:除基础外语外,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加大双语授课力度,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教育: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

(3)取消部分课程,如外贸会计(不合实际需要)、金融英语(建议教师在讲授《国际金融》时适当补充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增设新课程,如报关实务、经贸英文报刊选读、商务礼仪、金融市场学等。

2.1.4 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减少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方向课,为此调整了部分课程性质。如世界经济概论由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方向课。学生可从9门课中选修12学分,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修课程提供更大的空间。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并做出准备,特别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调整,改变“大一、大二闲、大三累”的状况。我们制定了以学生为本的弹性教学计划与方案。如在第六学期同步开设《现代物流》汉语和双语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在双语授课和汉语授课之间做出选择。这种弹性机制的设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也大大地保证和提高了双语教学质量。

2.1.5 教学大纲的制定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从加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2 加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比重不断提高。继续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增加双语精品课的数量,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继续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英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再出现。课后,为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英语演讲比赛提供专门辅导,以增强其未来就业竞争力。教师们还积极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及课外活动作品竞赛活动,提升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践环节,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贸易流程;建立了稳定的包括海关、港务局、国际贸易公司、外经贸局等在内的实习基地。

2.3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年成功接待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师生访问团,并于2007年起每年都赴韩回访,成功实现了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在韩期间,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GM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双方教授和学生举行学术讲座。与韩国仁荷大学的系列交流活动为我们实现跨国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院还与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级时可以参加合作培养班的学习,通过考试的课程可以免学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后获得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已有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踏上了赴澳洲留学之路。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佛罗里达湾岸大学、台湾东华大学订立交换生计划,使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4 以双语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烟台大学最早实施双语教学,至今有4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其中“现代物流"2009年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每门双语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双语课主要采用原版外文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自编了高质量的辅助教材。双语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的全英文电子课件,统一用英语命题试卷,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英语答题和提交英语作业,做到所有书面文字表达100%使用英语(个别图表除外),课堂讲授和讨论要求使用英语的比例不低于50%。主讲教师按照专业知识结构授课,而不停留在语言点的教学上。课程组还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网站,教学内容、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文献及案例资料)、习题等全部上网,供学生下载阅读,促使学生养成用英文思考的习惯,强化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些条件都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我国对外经贸迅速发展,对高质量的经贸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与领会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体现时代要求与专业特色,全面规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基于烟台大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要加深认识,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要夯实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231-02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国内企业踏出国门,国内外经济互相关联,对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前所未有,从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例,以求探索新的外向型人才培养思路。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是: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贸易学科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构、涉外经济部门、外资公司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学科定位应该是理论与实务并重,侧重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定位则是涉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方式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而设立的,十多年来,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我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本专业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注重素质就是要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管理就是要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严格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质置就是要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以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在知识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在素质方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在能力方面,强调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

2.1 基于市场需要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

2.1.1 拓宽基础强化素质教育

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课时,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备创造思维、自我开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的学时。如会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统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国际商务英语由4学时减至3学时;现代物流由4学时减至3学时。

2.1.2 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育

尽管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对于不少打算的考研学生而言,夯实理论基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保留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课首次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分层次设置。经济学系列课还另外设置了中级经济学,供准备考研的学生选修。

2.1.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外语教学:除基础外语外,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加大双语授课力度,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教育: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

(3)取消部分课程,如外贸会计(不合实际需要)、金融英语(建议教师在讲授《国际金融》时适当补充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增设新课程,如报关实务、经贸英文报刊选读、商务礼仪、金融市场学等。

2.1.4 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减少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方向课,为此调整了部分课程性质。如世界经济概论由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方向课。学生可从9门课中选修12学分,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修课程提供更大的空间。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并做出准备,特别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调整,改变“大一、大二闲、大三累”的状况。我们制定了以学生为本的弹性教学计划与方案。如在第六学期同步开设《现代物流》汉语和双语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在双语授课和汉语授课之间做出选择。这种弹性机制的设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也大大地保证和提高了双语教学质量。

2.1.5 教学大纲的制定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从加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2 加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比重不断提高。继续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增加双语精品课的数量,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继续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英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再出现。课后,为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英语演讲比赛提供专门辅导,以增强其未来就业竞争力。教师们还积极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及课外活动作品竞赛活动,提升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践环节,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

验室建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贸易流程;建立了稳定的包括海关、港务局、国际贸易公司、外经贸局等在内的实习基地。

2.3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年成功接待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师生访问团,并于2007年起每年都赴韩回访,成功实现了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在韩期间,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GM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双方教授和学生举行学术讲座。与韩国仁荷大学的系列交流活动为我们实现跨国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院还与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级时可以参加合作培养班的学习,通过考试的课程可以免学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后获得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已有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踏上了赴澳洲留学之路。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佛罗里达湾岸大学、台湾东华大学订立交换生计划,使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4 以双语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烟台大学最早实施双语教学,至今有4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其中“现代物流"2009年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每门双语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双语课主要采用原版外文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自编了高质量的辅助教材。双语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的全英文电子课件,统一用英语命题试卷,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英语答题和提交英语作业,做到所有书面文字表达100%使用英语(个别图表除外),课堂讲授和讨论要求使用英语的比例不低于50%。主讲教师按照专业知识结构授课,而不停留在语言点的教学上。课程组还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网站,教学内容、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文献及案例资料)、习题等全部上网,供学生下载阅读,促使学生养成用英文思考的习惯,强化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些条件都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我国对外经贸迅速发展,对高质量的经贸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与领会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体现时代要求与专业特色,全面规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基于烟台大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要加深认识,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要夯实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4)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农林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不够、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急需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形式、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过程。

一、北京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在京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1.高等院校高职教育的招生计划执行情况。历年来高等院校在京的招生计划执行情况,高职教育招生规模逐年减少,尤其是近两年更是大规模锐减。2007-2011年,高等院校在京的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从29984人减少为15145人,减少了近50%,其中市属市管院校的招生规模从24743人减少为12663人,减少了49%。这是由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北京考生规模变化趋势、北京产业发展及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等诸多原因共同造成的。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及扩招的影响,加上北京考生规模急剧减少,致使高职教育招生范围及招生人数急剧减少。在城市化快速推进下,北京主导产业和都市现代农业也都在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层次与结构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上述因素导致高职教育受到极大的挤兑,其招生范围和招生规模都在急剧减少。

历年来农林院校在京高职招生计划中处于劣势。近几年,农林院校在京高职招生数量仅占在京高职招生总量的2%左右。而且随着高职教育在京招生规模的锐减,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在京的招生规模也随之减少,主要农林院校在京的高职招生规模从2009年的379人减少到2011年的317人。

2.农林院校高职教育的招生专业结构。在高职教育招生中,农林院校高职教育招生一直处于劣势,专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林院校在京招生的高职教育专业构成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及理工类专业。其中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主要是经济管理与文秘类专业,其就业率相对较低,而畜牧兽医、园林工程技术、机械化与自动化等技能性强的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

(二)农林院校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需求分析

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滞后,学生实践能力不高,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成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滞缓,校内实验设备设施不足,缺乏实训条件,使高职技能教育的物质基础薄弱;缺乏“双师型”教师和高效的教学计划管理方案,实训科目不能满足学生技能需求,实际操作能力弱化。这与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形成极大反差。

农林院校高职教育招生专业不断调整,新增招生专业主要倾向于技能性较强的专业,而通用性较强、技能性缺乏的专业的招生规模却在不断减少。从北京农林院校高职教育招生来看,2010年减少招生的专业主要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经济信息管理等专业,新增专业主要是园艺技术、水务管理、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等实用技能专业;2011年继续减少招生的专业包括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文秘商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以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新增专业主要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园艺技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市场营销、食品加工技术、畜牧兽医、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

二、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的构建

(一)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本文以北京农学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分析如何构建北京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北京农学院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实习实训体系、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订单式的校企合作、专业讲座提升实习实训与以科研活动促教学实习效果等。

1.实习实训体系。包括四种方式:课堂案例分析、模拟仿真实验、市场调查、岗位实习等,以主干课程为载体,在责任老师的组织下,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专题讨论;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组建学生科研训练团队,进行农产品市场调查分析,撰写调研报告;将各专业学生成批送入相关单位顶岗实习,有认知实习、专项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其中认知实习是大一学生深入实习基地加强专业认知;专项实习是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是第五学期结合专业及部分课程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是毕业前学生深入实习单位、运用理论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训练。

2.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北京农学院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包括温室大棚、花卉温室、畜牧场等;在京郊、广东、杭州等地相继建立了31家校外实习基地,如广州佛山花卉大世界、物美超市等,每年安排百余学生京外实习;境外有16家校外实习基地,如美国爱荷华州的lowa果园、荷兰的Dhr.M.L.Pieterse果蔬公司等。各专业学生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学习实践,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订单式”校企合作。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与北京、广东、云南等地多家企业进行长期合作,不仅成批送学生定岗实习积累就业经验和能力,并借此方式成功推荐部分毕业生成功就业。

4.专业讲座。借助名师讲堂、专业讲座、就业讲座等形式,让校外知名教授、专业精英或企业经营管理者走进学生课堂,提升实习实训效果,并积累就业经验和能力。

5.科研活动。以相关科研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以及实践能力,最终促进教学实习效果。

(二)农林院校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

1.制订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计划,拓展实践教学空间。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要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因此,北京农学院在教学体系中更突出实践教学的作用,把“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充分融入教学计划,塑造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2+1”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基地的企业为依托,把课堂搬进企业,送学生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同时,北京农学院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空间,搭建与国际先进教学体系接轨、充分利用国外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平台,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模式为高职学生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已与美国贝尔维尤学院、美国波坎学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日本札幌大学等进行合作交流,派遣学生进行境外农业实习和研修。

2.培养和储备“双师型”教师,保障实践教学有效进行。高职教育的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教师和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同时拥有教师系列和工程技术系列的职称,并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材加工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尤其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北京农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储备。

3.加强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机会。教学场所及有关仪器设备建设,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所必必需的硬件设施条件。为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在调整改进教学软件的同时,也要积极完善教学硬件的配套建设,为实践教学开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北京农学院积极建设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基地,依靠学校及本科专业的力量建设校内实验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境外研修基地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4.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建立多模块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北京农学院已形成成熟的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学时比一般超过2:1,其中实践教学包括随堂实验、实习实训、实训课程、参观学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等诸多形式,在分项训练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辅以专题讲座和科研训练,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践操作技能,打造出北京农学院高职教育的特色。

三、加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对策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讨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促进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实践教学多样化发展,但其实际成效差距显著且极不平衡。

(一)加大“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工作力度

“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可有效地解决学生实习、校内生产性实训和学生就业出口等诸多问题。实际上北京农林院校高职教育研究和实践经验充分表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办学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及其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以双向选择为基础,以“优势互补、产权清晰、互惠互利”为原则,根据生产流程和岗位职业的要求,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全方位地共建共享“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校之间共享实训基地和校企之间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本地区、外地区甚至国外的合作实习基地,充分开发实习基地的多专业实训功能,召开实习基地工作协调会,完善实习过程的制度化建设,并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积极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1.建立校企和校校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应成立统筹全校的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专门的任职人员,为引进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搭建平台,规范其合作运行机制,明确其合作利益目标,探讨合作途径与模式的多样化,为学校利用人力与设备资源、服务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2.建立与完善管理制度、激励政策与考核措施。农林院校应逐步建立与完善与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激励政策和考核措施。具体包括:高技能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制度,校内教师参与生产实践与技术服务的管理办法,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以教学改革为主导的科研及论文奖励办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措施,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的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等。

(三)贯彻落实“双证书”培训及认证制度

农林院校应积极探索和完善“双证书”培训工作,成立职业技能资格管理办公室,开创毕业生双证书毕业就业的新局面。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加强了学生对实践操作的力度,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双证书”具体可包括:景观设计师、造价员培训及认证、园林专业开展《花卉园艺工(绿化工)》证书认证、观光农业开展《花卉园艺工(花卉工)》证书认证、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导游证培训和认证、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开展《会展职业经理人》证书认证等等。

(四)建立“双师型”的师资团队

在“校企结合,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师”素质的教师培养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学校、企业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起点。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不了解企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了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生产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需求。因此,制定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案,打造“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双师”素质的教师培养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都要通过校企的深度合作,使校内专业教师能持续参与企业生产活动,企业实践人员也能参与学校教学。

参考文献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5)

“免试生”拉开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先河。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学期末的升旗仪式上有一项特殊的表彰,即学生荣获“免试生”荣誉,将不再参加期中考试。有的学生还会被校长提名为“瑞德少年”。“免试生”是“瑞德少年、瑞德领袖、瑞德精英”的代言人,他们是眼中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脚下有力的“四有”学生的楷模。免试,是童年的允诺,是未来的期许。始于日常,终于学期,综合表现记录其中,赋予学分是对其评价的转换,学生在童年的“时空列车”上,有更多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使其拥有更多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这是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精神供养。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编织全面发展的网,营造立德树人的场。“免试生”的小切口开创学分制的新天地,破“五唯”,举“五育”,张扬个性,引领未来,以“基础学分、绩点学分、奖励学分”为总和的学分制评价体系,将小学六年分为“一二(基础学分50%、绩点学分30%、奖励学分20%)、三四(基础学分40%、绩点学分40%、奖励学分20%)、五六(基础学分30%、绩点学分50%、奖励学分20%)”三个学段,每个学段的学分指标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对分值有所调整。学分制是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及全面发展的科学性导航。学分制的运行机制是学期末进行一次学分汇总,以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用《学分制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记录学生学分获得情况,以《自然生长脚印》档案作为学分的对应材料,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评先,旨在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让每一名学生成为美丽的不同。

二、发掘躬身入局工具包,在“智变”中写就微改革的温度故事

2021年,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自然生长课堂构建、学习方式变革、教研模型构建、名师工作室成立、绿色作业变革、综合活动整合、综合素养评价、劳动教育一揽子、家校关系重塑和2021年度十本必读书目”十项教育改革。这是学校的风向坐标和精神坐标。十个教育风向坐标,促使教育回归本心,是教师发展的指路灯。它让教师深耕教育的一亩田,让教师看见教育教学的坐标。教师埋头向下,从自己掘进,“蓝皮书”是试卷,“白皮书”是答卷,时间会抛出问题,也定会给出答案。“双减”背景下,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用“统整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大单元走班教学、统筹课时计划、推行学分制、拓展课进阶、一年级‘荣誉制’小组评价、情感包干、班级组为单位的教师考核评价制”等破局点为课堂提质增效。一系列的变革,是基于“双减”之下的学校行动实践,是从教育活动、教学方式、师生评价等维度出发打出的组合拳。这一切立足学生的身心健康、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把校园生活的时间与成长的空间还给学生,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压实学校教育主体责任。读书是不变的主题。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表彰的阅读“小状元、小进士、小举人、小秀才”和“书香班级”,培育着读书的校风。读书广场馆长精心挑选购买753种图书供师生阅读。二(7)班何晨溪同学每周五下午放学后,都会和妈妈一起来到读书广场读书,她说“读书是快乐的,读书让我看到更大的世界”。唯有迎风而上,向标而行,才能在旷野里留下非比寻常也注定难忘的脚印,在寂静处走出一条自然生长的教育之路,办好一所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营造聚力生长能量场,在“聚变”中让每一名儿童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变革需要凝聚集体共识、汇聚集体力量。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6)

[中图分类号] R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4(b)-004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us of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in Jilin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coping with profession stressors of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thereby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omotion of overall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care in Jilin. Methods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5, in Jilin Province 891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were selected. Questionnaire method was used for data collected. The questionnaire were constituted by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teachers' professional pressure source assessment scal and work fatigue scale.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 stressors, degree of pressure, job burnout were analyzed. Results Stressors of clinical work level and service assurance level were the most serious. Full-load work, income distribution,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security assurance were the top 4 sources of stress. Factors of positions, job titles, gender, organization care, education background had influence on profession stressor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 high job burnout of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was accounted for 46.7%. Conclusion The profession stressors and job burnout of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in Jilin Province is high. Related manager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nge of the main pressure source, positively adopt pressure relief measures, reduce main pressure source events.

[Key words] "Clinical dual-qualification teachers"; Job stress sources; Professional burnout

“临床双师”具有临床医师(护师)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这种双重身份、双重责任所带来的职业压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及教学质量[1-3]。因此对“临床双师”职业压力及工作疲溃感进行有效的评估,充分了解工作压力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减轻或缓解压力,对保证“临床双师”身心健康、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及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及卫生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课题组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抽取吉林省内15所教学医院891名“临床双师”作为调查样本。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教师资格证;取得执业证书并注册;具备临床工作及任教经历;愿意参加本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样本的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职位、职称等信息。第二部分为“临床双师型”教师职业压力源测评量表[4],该量表包括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7,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3~0.834,量表内容效度为0.96。第三部分为工作疲溃感量表[5],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编制,量表采用7点自评方式,计分为0~6分,“从不”为0分,“每天都有”为6分,其中,3分以下表示职业倦怠较低,3~5分者表示职业倦怠中等,5分以上表示职业倦怠较高,采用“高分百分比”对调查对象中高度职业倦怠群体所占比例进行统计。

1.2.2 资料收集 课题组在取得调查样本所在单位同意的基础上,现场发放问卷并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91份,有效率为93.7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压力源事件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不同特征个体压力源得分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见表1。

2.2 “临床双师”职业压力源及压力程度

吉林省临床双师的职业压力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得分率介于75.3%~79.8%之间,其中,临床工作层面及服务保障层面的压力程度最高。见表2。

2.3 “临床双师”职业压力分布

调查显示,居前4位的压力源事件为满负荷工作,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收入分配不合理;风险大、责任重;安全保障低。见表3。

2.4 不同个体的“临床双师”压力源得分比较

检验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临床双师”压力源得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双师类别、年龄、从业时间对压力源得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学历、组织关怀度对压力源得分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职位、职称、性别对压力源得分影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4。

2.5 “临床双师”工作疲溃感调查

吉林省“临床双师”工作疲溃感高分百分比分别为43.5 %、46.7%、36.9%,而常模[6-7]的工作疲溃感高分百分比分别为33.4%、31.2%、27.9%。见表5。

3 讨论

3.1 吉林省“临床双师”职业压力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临床双师”职业压力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压力程度较高的项目为临床工作及服务保障。主要原因分析:其一,临床双师的主体工作仍是在临床服务于患者。临床工作的特点为工作负载高、责任风险大、工作气氛压抑[8-9]。每天除完成查房、医嘱等常规工作外,还要随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休息时,也随时会被突如其来抢救、会诊叫停,临床工作者长期精神紧张,直接导致其职业压力直线上升[10-13]。其二,服务保障措施不到位。调查显示,大部份“临床双师”对劳动付出与收入之间的差距表示不满,双重的付出却因教学与临床工作量核定方式的不同而回报不同。另外,医务人员的法律保障不到位,在从业过程中都曾经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人身攻击及伤害,却很少有人得到法律公正的对待[14-15]。其三,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较偏僻、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省内国民人均收入低于南方较发达地区,因此,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临床双师”数量上的缺口,进一步加重了其工作负载。

3.2 “临床双师”职业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组织关怀度 本研究表明,组织关怀度对“临床双师”职业压力源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可能是人性化的组织关怀更多的是让员工体验到来自于企业精神及情感上的抚慰,让员工找到家的温馨,从而消除员工对企业的对立情绪,激发员工正能量及以单位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临床双师”对组织关怀程度感受的差异,会直接对其工作态度及工作热情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进而对职业压力源产生影响。

3.2.2 职位 结果表明,管理者“临床双师”的压力显著高于普通双师(P < 0.05)。这可能与管理双师在完成常规的工作之余,还需参与其他事务性工作,相比较普通双师而言,工作量及精力付出也相对增加。另外,管理双师所担负的岗位责任、具备的工作能力也必然会增高,他们必须不断通过全面的学习,提升自我的整体素质。因此,临床双师随着职位的变迁对压力源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

3.2.3 学历 学历是双师接受教育以及对专业知识理论储备程度的最直接体现。学历的变化决定了双师个体对事物认识、理解及知识储备上的差异,决定其解决问题及对知识领悟上的区别。为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有一席之地,低学历双师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进修等途径取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因此,有限精力的额外付出,必然对“临床双师”职业压力产生影响。

3.2.4 性别 虽然近年来女性社会地位提高,使得现代社会家庭分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中,女性精力依然受到家庭较多的牵扯。而女性“临床双师”工作负荷的加大,势必减弱对家庭的照顾精力,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变得更加尖锐,因此,不同性别的“临床双师”对压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2.5 技术职称 目前我国对“临床双师”的目标考核及薪酬分配仍以技术职称的高低进行量化区分。每一次技术职称的考核晋升,其工作标准、技术水平、考核目标及岗位要求的衡量标尺会发生质与量的提升。这些来自于不断变化的任务质量、任务冲突和岗位责任也会导致临床双师职业压力源发生变化。

3.3 职业压力与工作疲溃感分析

国内外对职业压力的研究证明,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如不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可能会出现对工作的疲溃感,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对服务对象漠不关心、情绪低落、个人无工作成就感等[16-18]。本次研究表明,吉林省内“临床双师”高度工作疲溃感占46.7%,如此高的职业压力间接导致了双师工作中的倦怠情绪,有时还会引发对所从事工作的抵触感。

“临床双师”职业压力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对双师个体、医疗及教育机构甚至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应激性危害都是巨大的[19-20]。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及工作节奏的进一步加快,省内临床双师所承载的职业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逐渐加重。因此,相关管理者应对此类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随时对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进行有效评估,积极探寻有效的减压渠道及减压措施,尽可能消除或缓解临床双师职业压力源的影响,使临床双师队伍建设进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 熊伟,郭敏.临床“双师型”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3,4(2):141-148.

[2] 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3] 吴友凤.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1.

[4] 熊伟,郭敏,兰利莹.临床“双师型”教师工作压力源测定量表的构建[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4):609-612.

[5] Wheeler H,Riding R. Occupational stress in general nurses and midwives[J]. 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1994,3(10):527-534.

[6] Li YP,Zhang XY. Analysis of nurses psychological burno-ut [J]. Journal of Applied Nursing,1995,11(6):21-22.

[7] Lewis SL,Campbell MA,Becktell PJ,et al. Work stress,burnout and sense of coherence among dialysis nurses [J]. ANNA Journal,1992,19(9):545-553.

[8] 刘鑫,马玉萍.“双师型”护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2,4(2):98-100.

[9] 高星,王惠珍,李明东,等.“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构建及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20(6):34-35.

[10] 何捷,陈玉琴,陈靖.护理双师型教师授课质量调查及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3,15(7):26-28.

[11] 孙泽平,田书芹.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7(4):100-102.

[12] 王凤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途径探究[J].教育探索,2014,21(6):29-30.

[13] 李海.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的缺失与完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11):29-30.

[14] 张双会,石爱民,徐建平.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4):33-35.

[15] 肖称萍.构建职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制度保障探析[J].职教论坛,2010,20(34):50-52.

[16] 钟志奇.新建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基本问题的内在逻辑[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99-100.

[17] 左彩云.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8(6):241-242.

[18] 黄国清,黄双根,马园园,等.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途径的研究与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 2010,10(2):252-253.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逐步迈入大众化时期。据教育部调查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25%。由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就业困难学生被称为“双困生”[1],这些学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下,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了政府、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工作的重点。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时还特别强调各高校要积极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2]。由此可见,“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到千万个家庭,又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因此,构建一套科学且富有实效的“双困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1.影响高校“双困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造成目前高职院校“双困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受外来的客观因素影响,而且受到“双困生”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影响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客观因素。

1.1.1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去年多30万人,再加上去年未就业的毕业生,预计今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据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精简机构、裁减人员时有发生[3]。这些应对金融风暴的措施,大大制约了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此外[4],目前全国农村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城市谋求发展,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有很大冲击力。

1.1.2就业市场制度不完善,公平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实施之后,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社会网络资本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网络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的影响甚至超过教育等其他人力资本因素[5]。而“双困生”主要来自贫穷的农民阶层和城镇低保家庭,他们既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又没有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只能靠自身努力。在目前就业市场制度不健全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的环境下,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孤军奋战的被动状态。

1.1.3家庭经济困难,束缚了“双困生”择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少“双困生”是靠借贷交费完成学业,临近毕业时很多“双困生”家庭已是负债累累。为减轻家庭负担,应付生计,他们在择业心态上表现为求地位、保稳定,在择业范围、择业方向上就必然受到这个束缚。另外,毕业生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机会,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制作精美的求职材料,频繁参加各种招聘会。这些高昂的求职成本大大增加了“双困生”择业的负担,进一步束缚了他们择业的手脚,使得他们丧失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6,7]。此外,迫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双困生”还不得不放弃参加社会上的各类考证、考研、考公务员等培训的机会,直接导致他们丧失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机会。

1.2主观因素。

1.2.1自身综合素质欠缺,在就业中处于弱势。

“双困生”中不少来自教育资源有限、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学时的知识面、计算机及英语应用水平、文艺特长等综合素质和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8]。进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和心理等因素,不少“双困生”勤奋苦读,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技能也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同时,缺乏与老师、同学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在长期封闭压抑的心理状态下,自身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束缚。即使有些“双困生”在校期间参加过勤工俭学等活动,但由于其目的大多仅是解决经济困难而其综合能力并未得到明显锻炼和提高。而用人单位多重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看重他们是否当过学生干部、有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要求对多数“双困生”来说较高,导致他们很难得到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机会,最终加剧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趋势。

1.2.2就业心理障碍,加剧了就业难度。

由于“双困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长期受经济的困扰,他们迫切要求通过就业解决经济贫困现状,因此在就业的激烈竞争中,他们的就业压力与其他学生相比更为突出,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偏多。主要表现为:(1)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在应聘过程不能正确地评估自己,推销和展示自己;(2)恐惧和焦虑心理比较明显。其原因为缺乏应对各种就业压力的心理准备,缺乏社会适应能力;(3)抑郁心理突出。在择业过程中害怕竞争,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逐渐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就业观。这些就业心理障碍是导致“双困生”就业难度加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1.2.3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过高。

“双困生”因为自身家庭经济困难,他们更渴望成功,寄予着亲人的期望,身上背负着改变整个家庭经济状况的重担。因此,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择业时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基层、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而是选择一些大公司、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一心想找个好工作,期望工作稳定、薪水高、待遇好,以此光宗耀祖,改变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念使得“双困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高校“双困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方式

“双困生”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相互配合,而并非仅仅是学校就业部门的职责,同时也需要实行动态管理,为“双困生”提供全过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因此,只有构建一套完善的“双困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才能有效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1构建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提高“双困生”就业竞争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双困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应改变“重经济资助,轻综合素质培养”的做法,而应着重加强“双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双困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还应鼓励“双困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获得直接锻炼的机会;其次,授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使他们不断获取新知识,改变过去“等着喂,抱着走”的学习理念;最后,为“双困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为“双困生”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帮助他们掌握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成功抓住就业机会的本领。

2.2构建就业心理辅导体系,减轻“双困生”就业压力。

“双困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抑郁、恐惧、急躁、盲目、悲观等心理障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首先,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对“双困生”进行就业观教育时,应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就业期望值。其次,应帮助他们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真正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身不足,但更重要的是发现自身优点,并加以充分利用。同时,要注意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活动释放心理压力,真正帮助他们走出自负或自卑的阴影。最后,应着重开展自我意识与自信心教育、情绪调节与挫折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

2.3构建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双困生”实现充分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特别重视对“双困生”的就业指导,同时务必要做到全程化、个性化。首先,高校应成立“双困生”就业指导小组,做好“双困生”的调查、建档工作,并主动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做好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其次,应结合“双困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譬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就业指导课、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就业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双困生”明确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最后,应集中开展就业前的训练活动。通过模拟面试、就业技巧训练、就业政策方面的指导等活动,提高他们的面试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充分就业。

2.4构建多方位就业渠道体系,为“双困生”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三优”就业服务。

拓宽就业渠道是解决“双困生”就业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首先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建立与人才市场的信息互通渠道,搜集用人信息,并及时向“双困生”公布。同时,首先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获取更多的招聘信息。其次,应做好推荐工作,为“双困生”搭建“绿色就业通道”。在同等条件下对“双困生”实施优先推荐、重点推荐的援助措施,尽可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再次,通过发展“定单式”培养“双困生”的方式,鼓励用人单位与“双困生”签订就业意向书。最后,广泛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进行招聘,组织小型的专门针对“双困生”的招聘会。

2.5构建就业经济资助体系,降低“双困生”的就业成本。

随着就业成本的逐渐增加,“双困生”由于其家庭经济的原因,就业机会与其他学生相比大大减少。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双困生”的就业成本,为他们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一方面,高校可支配一部分资金创立“双困生”就业基金,援助他们用于就业的支出,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可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为“双困生”搭建就业平台;免费为“双困生”提供使用就业网包括网上远程面试系统的机会等。

当然,解决高校“双困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依靠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是无法实现帮扶目标的。只有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形成合力,再加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依据完善而有效的“双困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才能有效帮助“双困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李淑娥.构建高校“双困生”援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27,(1):93-95.

[2]潘雪峰.浅议构建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J].法制与经济,2008,185,(11):132-134.

[3]夏雪花,陈多宁.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探讨[J].宁夏大学学报,2009,31,(5):183-184.

[4]薛深.就业难引起的贫困生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3):13-16.

[5]格拉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J].国外社会科学,2001,(1):34-39.

[6]花军,张晓燕,胡海青.高校贫困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5):68-70.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8)

随着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推出的“学龄前儿童禁止学习外语的规定”和中国大陆部分城市教育部门实行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允许布置作业的规定”的实施,中小学教育减负和素质教育再度成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谈论的热门话题。平面媒体和网上爆出的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的厌学,自残甚至伤害家长的各种案件,也要求全社会来关注这个问题。因此,教育减负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应该也不能仅仅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等教育层面上谈论教育减负,应该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从参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来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博弈分析的理论,然后建立了学校与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之间及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两个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对加强教育监管和教育减负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二、博弈理论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就是系统研究可以用上述方法定义的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在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则有限理性能力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时的经济意义,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三、博弈模型

1.学校与教育监管人员之间的博弈

假设学校和代表教育部门的监管者作为博弈主体,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利益目标,他们的个体行为都是理性的,在交易过程中追求利益最大化。学校和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者各有自己的行动组合,学校的行动集为(减负,不减负),其决策主要受到学校的升学率教育排名本校的声誉的影响,以及学生家长的期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代表政府的教育部门监管者的行动集为(不检查,检查)。学校和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作为博弈的直接参与人,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学校的目标是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知名度从而取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能够给予其他方面的各类资源,从短期行为来看减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下降,学习成绩的下降必然导致学校的排名升学率等方面的下降,进而导致学校行政领导和老师在行政级别工资待遇方面的下降,所以对学校而言,在不减负而不被监管的情况下,综合利益是最大的,对监管者而言,对学校免检则可以省去很多的人力物力,此时利益最大的。故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为

表1

如果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的策略是免检,则学校的最优策略是不减负;如果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人员的策略是检查,则学校的最优策略是减负。在没有政府监管部门强制的情况下,博弈双方纳什均衡是监管人员免检,学校不实行教育减负。因此,对素质教育这个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民族的长久发展的重大问题,代表政府的教育监管部门一定要严格理性自己的职责,不能实行免检制度。

二、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博弈

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博弈是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每一个学生家长都明白教育减负的好处,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危害,在应试教育下过重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带给了家庭和社会一系列问题。在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博弈中,支付矩阵如下:

表2

从上述支付矩阵我们发现,家长A和B都选择减负情况下,对家长孩子和社会都是最佳选择,应该是整体理性的选择,但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之间,在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家长们的选择的策略是不减负对不减负。家长们选择了不管别人家的是否减负,自己的孩子都不减负的策略,因为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不减负意味着学习比别人好,比别人学习好意味着有更好的中学,更好的大学,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福利待遇。但在实际上却造成了给学生,家长,老师,学校更大的压力,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了整体利益的损失。

四、加强教育监管和教育减负的建议

1.继续建立和健全教育监管制度,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整合资源实行统一监管。

2.完善人次选拔体制,应该把能力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拓宽学生的成才成功渠道,不拘一格取人才。

3.完善对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体系,改变用升学率,分数等评价学校和老师的定量方式,制定出个人行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的规章制度。

4.培养个体理性认识,创新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予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9)

水平、综合能力等因素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专院校双语教育问题,中专院校双语教育保障因素分析,力求提高中专院校双语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新疆;中专院校;双语教育;保障因素;浅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引言

新疆双语教育不仅是新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教育进步的关键,更是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随着新疆各项事业不断地发展,新疆双语教育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很

多骄人的成绩。现阶段,新疆双语教育到了质量提升的新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新的要求之下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正在朝着更高的目标稳步前进。新疆双语教育不仅是指中小学教育,大中

专院校双语教育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中专院校主要是技术性院校,教育和就业问题的衔接是非常重要的。中专院校培养的教育对象的年龄正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要多方面的综合的考虑问题,保障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两种语言,了解两个民族文化,这样既可以提高综合能力,也可以拓宽自己的就业道路。因此,中专院校的双语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深思

现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保障中专院校双语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症下药,从而切实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能够让低水平进入的学生高水平的走出去,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自己

的一份贡献。这也是中专院校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为了使新疆教育的发展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新疆教育的发展同新疆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确保新疆长治久安和增进新疆现代化

建设步伐,新疆中专院校双语教育有必要采取多元措施,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学到实际的技能,从而促进新疆双语健康快速发展。

一、新疆中专院校双语教育概况

现阶段,不仅是在中小学,在中专院校也是双语教育教学,因学生的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大中专学校双语教育教学中会有更多的实际性问题,因为这里面临的就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实际操作性是非常高

。因此,切实提高中专院校双语教育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1.1中专院校双语教育重要性。新疆中专院校是新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生,采取自主选择报名,学好专项技能,通过掌握高技术水平从而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这大大减缓

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因此,新疆中专院校的双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政府为新疆双语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政策的支持,主要是以2011年10月新疆座谈会上张春贤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以现

代先进文化为引领,先进科技水平为支撑,各民族共同奋斗,努力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及长治久安。双语教育作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是新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为标志,新疆

双语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质量提升高速发展。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教育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双语的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主要是具有

技术能力的双语人才,特别是在19个省市援疆工作展开以来,越来越多的商家步入新疆,需要很多双语人才,这也要求中专院校努力创新,与时俱进,培养更多更好的双语人才,不仅减缓了就业压力,

同时也是助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中专院校双语教育特殊性。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每个民族都具有各自的悠久历史和先进文化,语言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双语语言的学习是每一个新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新疆是一个

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新疆双语教育不仅是指教育,它也是各民族文化间的纽带。只有很好的掌握双语才能实现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民族繁荣发展

。中专院校双语教育目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仅要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而且还要培养技术要求高的专技人才,减缓就业压力,为新疆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因此,新疆中专院校双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与中小学双语教育有共性,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生源方面,以新疆伊犁财贸学校为例

,主要面向各个地区初高中毕业生,学生入学是以自主选择报名登记的方式,因此学生入学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一定的差异性,山区的学生汉语基础相对城市的学生要弱,这也是造成了双语教育教学困

难。

1.3中专院校双语教育的引领性作用。十的召开为中专院校双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专院校对整个社会起着引领性的作用。中专院校应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科技技术为支撑,努力实现新疆跨越

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专院校为社会提高具有专业技能的双语人才,这个是其重要的教育目标。双语教育作为一个新疆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双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中专院校要科学定位,建立校本研

究体系,分层次教学,逐步提高中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能力。新疆双语教育的质量同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并重,新疆双语教育的质量同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并重,新疆双语教育同新疆现代化建设同

步,建立法规促进新疆双语教育持续发展,更好的发挥新疆双语教育的引领性作用。

二、中专院校双语教育保障因素

近年来,新疆中专院校双语教育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阶段,切实提高中专院校双语教育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影响中专院校双语教育保障因素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法律保障因素、学校保障因素、家

庭保障因素等。

1.1法律保障。现阶段是新疆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飞速前进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关键时期,新疆双语教育必须立法,通过立法手段来进一步规范双语教育,力求新疆双语教育快速

稳步发展。双语教育立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规范双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保障双语教育稳步实施,促进双语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为了能够将双语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上,新疆双语

教育立法势在必行。为了使新疆双语教育向更高更好的目标发展,新疆双语教育立法问题势在必行。通过立法手段,能够使双语教育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完善化。在大中专院校以校本教学为特色,

也在为双语教育高效有质量的发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用双语交流,在社会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1.2社会保障。社会作为一个巨系统,是双语教育稳步实施的重要空间,是保障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中专院校的双语教育对新疆双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之,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和谐发

展、边疆稳定。民族和睦的基础。其中社会保障因素至关重要,社会应保障每一个家庭能够有资金使受教育者接受正常教育,保障受教育者提供更好更优的环境。从而保证受教育者正常的受教育权利。

1.3家庭保障。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作为受教育者的第一任教师,应该必须为受教育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而不是因为客观原因任意的放弃自己的责任,家长应该全力维护受教育者正常的

受教育权力,家长不能因自己的责任失缺,导致受教育者不能够接受正常教育。因此家庭保障因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新疆双语教育是新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进步的关键。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文化,语言是各民族交流间的重要桥梁,这就会使语

言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新疆双语教育不仅仅单一的包涵教育,它也是各民族文化间的纽带。只有通过这个纽带能够实现各民族间的文化沟通,才能进一步促进新疆现代化建设。现阶段,中专院校的双语

教育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法律保障、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和谐处理三者间的联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双语技能人才,专门服务于新疆双语教育,促进其健康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杰,双语政策平行落实的历时思考与共时创新,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会通讯,2010.1

[2]戴庆夏,滕星等.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辽宁民族出版社

双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10)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2-0050-05

一、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

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2001年6月国务院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完善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正式以“教师教育”的概念取代“师范教育”,并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建设诸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1]。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推动教师教育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目标。这些规定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战略开始实施。 经过十多年的转型发展,普通教育初步构建起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在这一历史变革中,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出现了萎缩、去师范化的倾向:一是各培养单位师范生招生比例逐渐减少;二是一些学校去“师范”名称或不再从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部分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去“师范”名称,普通高校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有的已不再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然而,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与普通中小学面临的情况不同。近些年来我国普通中小学教师在总量上基本能满足需求,供求矛盾主要表现在结构上,而中职学校教师仍处于总量不足的状态。目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为25∶1,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按最保守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000万计算,需要补充20万教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仍需要处于并存并重的阶段。近年来在保持传统师范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如广西试行“4+1”培养模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开展“3+2”人才培养模式、云南师范大学开展双学位培养模式等[2]。可见,适应教师教育的要求,需要重新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从一个层次发展为一个类型,需要逐步建立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同时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教育分类要求教师也分类,仅有教育的分类,没有教师的分类,各类教育办出各自的特色是不可能的。为促进高等教育分类改革,教育部启动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研究工作,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可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三)“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四化”同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2013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推进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然而,目前我国农民工的素质难以满足市民化的要求。2012年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3%,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68.8%。可见,实现农民市民化必须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增强其变市民的能力。这就迫切要求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推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新四化的要求;通过提供多种培养培训方式,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推动农民工向市民转变。

(四)职业教育全面提高质量

受学龄人口减少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双重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减少,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进入了全面提高质量的新时期。2011年普通高中招生850.78万人,比上年增加14.54万人,而中职学校招生813.87万人,比上年减少56.55万人。根据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61.0万人,比上年减少了近53万人,这一趋势还可能进一步延伸,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有效遏制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

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职业学校对教师学历层次和素质要求普遍提高。许多地方或职业学校,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要求新进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减少。但目前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的硕士较少,大量非“双师型”研究生进入职业学校,他们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感,导致专业队伍不稳定,影响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可见,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高质量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五)职业院校新教师进入机制的变化

为体现就业公平和严把入口关,目前许多地区新进教师建立了“逢进必考”的人事制度。由于1993年我国颁布的《教师法》和1995年实施的《教师资格条例》对职业学校教师准入资格只提出学历和一般教育教学能力要求,没有对专业能力提出要求,现实中对职业学校新进教师考核的是一般教育理论知识和基本素质,缺乏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试,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职教教师优势难以发挥,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的渠道不畅。

同时,许多地方或职业学校对新进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2012年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中对中等职业学校新进专业教师提出的要求是: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所需专业工作经历、三级以上职业资格或助理以上非教师所需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这些新要求或新变化迫切要求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二、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

近些年,各地积极探索建设新型的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说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建设的一些新进展和新探索。

(一)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

为有效适应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学校在总结以往“双证书、一体化”和“本科+技师”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实施“卓越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计划”:一是从全校二年级学生中选拔有志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优秀学生;二是对学生进行教师基本素质能力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才能入选,组建机械类(技校生源)、电气类(高中生源)实验班,旨在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具有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教育教师。目前,已连续招收三届学生,拓展为四个专业。实践证明,学生的总体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普遍较高,实现了优者从教的目标。

(二)开展职教免费师范生教育

我国不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而且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学校适应西部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起步晚、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2010年创新性地与海南省合作培养免费中职师范生,开创了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的先河,免费师范生数由最初的1个省30名,现已招收内蒙古、甘肃、海南、广西、、新疆、温州市、温岭市等省(自治区)、市免费中职师范生55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54人,涉及16个少数民族。这一举措提高了学校适应社会需求办学的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创新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从2005年开展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以来,积极探索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经过近些年的探索,构建了“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三双”培养模式。“双基地”指校内基地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双导师”指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专业导师相结合,“双证书”要求学生毕业必须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个证书。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定位明确,有效提高了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就业之前对职业教育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职业学校对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加。

针对全日制职教师资毕业生难以进入职业学校的现状,学校积极扩大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招生规模,招生人数从2007年的30多人,扩大到现在的190多人,并在培养过程中充分遵循“三双”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技能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既适应了职业院校教师学历提高和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满足了职业学校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迫切需求。

(四)开展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国家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要求申报学校必须由相关部委或行业推荐。学校在教育部的推荐下,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2013年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招收工科背景的学生,通过加强课程开发、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等教学环节,培养职业院校急需的专业带头人。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经多方调研论证提出了“三三三制”“双师型”博士层次教师培养模式,即三方参与:学校、企业和职业院校;三类导师:高校导师、企业导师、职业院校导师;三种证书:学生毕业获得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和技师资格证书。

(五)充分发挥援外基地的功能,对外开展职业教育工作

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教育援外基地,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对外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工作。受教育部委托,2007年以来承担了国家援建埃塞俄比亚“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开展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每年招收约100多人。这些举措使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从以往更多地是“输入”开始向“输出”转变,扩大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对外影响。

三、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工作的规划与管理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成为国家战略、国家意志。但长期以来,由于职业教育的弱质性而得不到重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据此,国家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应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这一教育类型,并加强对其规划管理和建设。我国职业教育师资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不同,很多国家通过多年的建设建立了体系完整的现代企业培训制度,有的国家现代企业培训甚至是职业教育的主体,校企合作也比较成功,形成了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的制度,很好地满足了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我国多年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才真正全面面向市场开展经营活动,企业培训教育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目前普遍处于缺失状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职业学校仍然是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学校教师还主要由学校来培养。因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管理,为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大招生与培养制度改革

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探索建立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和企业技术人员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制度。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规模,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教师。”从1984年开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就探索从“三校生”中招收学生,不仅创新了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也有效改善了生源结构,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职业学校教师,极大地促进了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尽管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生源素质有所下降,但许多职业学校反映,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是普通教育学习成绩不佳,有些学生甚至是问题学生,无论是学生日常管理还是课堂教学管理都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一些调研结果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一个好的职教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学生管理能力和高超的技术水平[3]。来自“三校生”培养出来的职教教师,熟悉职业学校的生活,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比较了解,对学生的管理能力较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实践教学能力强。当前,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改革招生制度,大量招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教师资是当务之急。

同时,提高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学历层次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单位开展本硕连读培养试点工作,确保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单位培养的学生能通过提高学历有效进入职业学校。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系列中增设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和博士类型,培养高层次“双师型”教师,满足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试行职业教育研究生单独招生制度,吸收有志于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师范养成教育和“双师”素质培养后进入职业院校任教。

(三)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政策环境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国家的重视、自身不懈努力下,社会鄙视职业教育的陋习有了很大改观,但发展职业教育的环境还亟待改善。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为例,有多个方面束缚其改革创新,如目前许多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都认为应按照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进行改革,但介于大量毕业生还需要提高学历参加考研,而目前研究生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在教学中还要与普通高校专业教育和普通师范教育保持一致,因而处于两难境地。因此,国家需要不断创设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尽快颁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学校教师准入考试标准,建立国家考试标准,使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进入职业学校;三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现实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国家尽快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解决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机制问题。

(四)加强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投资

当前中职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仍然是制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因素,客观上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强了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对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开展示范校建设,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职业学校的改革创新。国家应结合高校分类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是一种类型,同时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示范校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机构或培养专业的投资建设力度。此外,在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应加大人才培养规范化标准和制度建设,如尽快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和培训专业认证标准、教师教育标准等,通过这些标准来规范职教教师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

(五)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加大改革力度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历史时期,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要充分抓住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管理的有利时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高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自身引领和服务职业教育的能力。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职业学校的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建立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办学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功能,各培养机构逐步形成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学历提高、实践研修、学术访问等的综合性基地。加大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力度,形成多种形式的培养培训模式,适应职业学校教师终身学习、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8.

[2]孟庆国.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55-58.

[3]王向东.浙江省中职师资培养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3(10):50-54.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Syste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MENG Qing-guo

上一篇: 初中化学零基础教学 下一篇: 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