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新成效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9 16:23:29

社会治理新成效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1)

其次,建立一支依法行政的巡查队伍。从根本上说,行政执法效果的好坏,能否取得群众的支持和满意,能否真正解决社会的矛盾、问题、纠纷、处理好“政社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不仅需要一个好的体制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懂法律的高素质队伍。黄岛“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组建,一开始就把培养执法人员的“执法为民”意识放到重要位置,实现执法人员的全员培训。既在业务能力上实现执法人员的“一专多能”,又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上实现执法人员,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可以说,通过突出依法行政的理念和实行执法队伍的准军事化管理,在一个好的治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新区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设,是新区良好的社会生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2)

与智能化相比,智慧化侧重于以人为核心和目的,力求通过各种智能技术手段和信息集成等技术能力,对海量城市社会治理信息进行要素整合、主动感知、全面采集、数据积累、综合分析、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主动发现和思考社会治理精细化需求,进而提供更符合人全面发展需要的社会治理综合性解决方案。

这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树立起智慧化和全周期管理意识,用好科技支撑的新钥匙和科技驱动的新动能,保障城市生命有机体运转过程的信息顺畅流通、动态全面掌握、预警预测精准、危机快速应对、经验及时总结,使制度和技术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使城市变得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智慧化是市(县)域社会治理手段革新的必然举措。智慧化意味着社会治理从低效率、粗放式、传统式向高效化、精准化、现代化迭代转型。为此,应当充分运用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用最领先理念、最先进技术、最前沿标准和最经济成本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会思考的智慧大脑,搭建触感灵敏、互联智能、开放共享的城市细胞神经和毛细血管。

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市(县)域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内容、核心环节的全面统筹和精细设计,推动数据收集、管理、存储、共享、分析、挖掘、预测、决策手段和能力升级,健全融合市政、交通、卫生、教育、环境、应急、就业、社保、养老等重点领域的综合型社会治理数据库,完善城市民生服务智慧应用综合平台,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真正用智慧化手段把准城市脉搏、激发城市潜力、推动城市善治,构建起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智慧治理的五维社会治理模式。

智慧化是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智慧化作为基于新技术的治理模式,可以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具体载体和实现路径。

首先,智慧化治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空间有效推动智慧互联、重心下沉、资源融合、全民参与、一体协作,使每个群众都能成为治理数据提供者、治理议题发起者、治理问题监督者、治理决策建议者、治理过程参与者。党wzf可以通过高效便捷的方式了解基层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依法参与城市治理,有助于形成以新技术为支撑、以协商为基调、以融合参与为特色的党群互动、政社共治、政企联动的自贸港市域社会治理新生态。

其次,智慧化治理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手段将社区管理者、社会组织、居民等自治主体组织动员起来,将物业管理、疾病防控、环境监测、风险排查、矛盾化解等信息融合进入社区智慧平台,建立集线上政务、线上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智慧平台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夯实群众自治和群防群治等治理优势,构建智慧社区新模式。

智慧化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自贸港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立场。应当把人民需求作为智慧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度作为检验智慧化成效的核心标准。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3)

任何创新都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社会治理摒弃大包大揽的理念,政府开始放下身段,学会尊重和平等对待合作伙伴、管理对象。这就启示我们要恰当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常带有一些纠偏色彩,教育者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社会治理创新的大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亟待改变。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其主体意识,使其明确自身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教育者的使命,同时也要积极培养自身的主体能力,努力为实现自身价值自觉奋斗,从而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顺利过渡。这样就节约了教育成本,而且特定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角色的互换,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

社会治理创新强调在完善机制的基础上发挥多主体的协同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学会“弹钢琴”。[3]我们不能仅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视为传统的党政机关、学校教师,要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学生团体等主体的教育作用,如高校中学生组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层社会团体通过自发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达到育人效果,博客、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基于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等等;社会治理主体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支持,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也是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及增强有效性的保证。[4]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通过发动群众广泛组织、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确立群众的主体地位,在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基础上,以民主协商、讨论交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

二、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正如创新社会治理中,政府对社会的统治观念让位于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同时更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多向交流,扩大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积极促进教育对象实现自我教育。首先,教育者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一改从前不顾教育对象实际情况一刀切的现象,教育者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的合理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其次,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社会化趋势,我们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仅局限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二者之间,应提倡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渗透式等新的方法和途径。[4]广泛发动和吸引教育对象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多元行为主体的参与性,使其在教育者的积极引导下,在交往中互动,在互动中合作,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此外,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虽一字之差却更多地彰显了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的精神,这也正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既要统一思想又要尊重差异,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实际问题。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的要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物质生活大大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公、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和谐社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社会治理是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社会治理的内涵及时代特征

所谓的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平等,合作伙伴关系的参与者,根据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管理的法律,我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利益,是社会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其本质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主体多元化

社会治理的主体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社会治理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合法的权利来源,任何学科不能流程管理的单一规范和实践的垄断,以建立从注重社会管理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不同。

2.管理方式合作化

不同行为者在行使社会治理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平等,合作的关系,有效的社会管理,社会事务多由各种社会组织,私营部门和民间志愿组织承担实施。在多体系统,通过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实现自我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

3.管理理念民主化

社会治理作为现代民主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强调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政府、社会和居民对社会事务管理时,以民主为管理理念,自主表达、协商对话,从而形成公共政策的整体利益。

4.管理手段多样化

强调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道德手段社会治理的发挥,宣传手段的教育,鼓励参加者的经济制约,法律约束,道德约束的框架,合理有效地利用市场,各种管理方法和法律,文化,习俗等,并更好地控制在较少政府监管,其主要职责领域多学科的公共事务和指导的技术是锻炼指导社会管理,市场力量在社会管理创新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治理的共同制度。

二、现代社会治理问题分析

1.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尚需完善

从国家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社会治理,其法律制度还显得比较滞后,还存在着法律空白部分地区。这里是我们的基本法律明确社会组织管理的任何部分。如何规范行为,以及如何使用社交媒体指南,如何引导和利用新媒体,如何有效地管理城市,如何有效地保护公民等社会保障的权利,是缺乏高序位,效力较大的法律规定。

2.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

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政府仍然唱“主角”中扮演一个“全能型”管理,社区管理仍然集中在政府的社会管理,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得以体现,形成政府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体系,其他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有效释放,使得社会治理效率低下。

3.社会矛盾的预警机制不到位

目前,社会治理的各个组成部分运行具有行业或职业特征,社会治理的多方主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并且彼此之间相容性不强,同时,有关社会管理和治理方面的各方数据信息不共享,数据平台建设不相容,无法从整体上汇集社会矛盾,不能全方位、全景体现社会矛盾,使得社会预警时间不及时,矛盾及可能产生的危害预测不准确,导致预警机制不到位,延误了化解社会矛盾的最佳时机。

4.社会应急处理机制不协调

社会应急事件往往时间紧,涉及的部门多,现场矛盾突出,需要多部门联手解决。目前,我国对应急事件处理机制不协调,具体体现在:应急预案不及时,参与应急事件处理的各个部门不能有效配合,联动机制不能无缝对接,基层应急管理滞后,有限的现场处理能力,应急协调机制,社会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社会治理法制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而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理念下,必须解决社会治理的“有法可依”的问题,因此,法制建设是社会治理的前提和保障。社会治理法制建设要根据我国社会管理的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社会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新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提出立法建议,积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使之法制化,满足社会治理的需要。

2.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社会治理的实施,完善社会管理,全面推进中国和平的主要措施建设。通过将政府的“善治”和其他社会治理主体的“共同合作治理”理念贯穿于社会管理机制的运行过程,形成多方主体的互动性、连续性、协调性的社会治理系统,“表达—协商—合作—同居”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主要内容,通过流畅的表达机制,利益的实现共赢的谈判机制,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机制,对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主体合作治理结构的公民参与。

3.加强矛盾调处机制建设

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效益和安全的协调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各自的优势,形成与调解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相互协调,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同时,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安全信息数据库,其中包括各种意外和危险,决策咨询专家库,决策支持和安全管理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包括预警的形成,知识信息收集反馈,决定处理,专家咨询长效机制,组织协调,信息披露等,创新和有效的制度,以防止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适应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治理的需求。

4.建设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

根据预防和应对,以及结合声音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形成,协调,有序,正常状态下的非常原则应急管理机制高效运行,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建立政府主导,全民动员,集体参与,社交网络的治理结构,以应对最大限度地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提高应急事务处理能力。

5.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开创性的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社会改革的要求,在当前的市场过多的政府干预,“越位”和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比较“缺位”现象依然突出。政府应转变职能按照一致的权力和责任,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首先要按照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调整社会治理的行为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由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由熊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方案适用事项。政府专注于提供基本的,具有包容性和公共服务的整体,社会和经济事务和公民个人,更多的公民和民间社会组织的监管事务的逐步放松自我管理。其次,我们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运行模式。呼吁以人为本,做到“有人骂,我必须,”公众需要来决定政策变化的方向。重新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并制定了各种社会渠道,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最后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开发,实施和监督的挂钩坚持去耦和地址碎片从系统,触摸的权利和责任,多执法,长期执法的权利和利益原则的相关规则,权利和义务等问题,推动政府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6.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创新一直是关键,社会管理在基层,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完善基层民主管理是深化突破管理系统的社会现实。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关注社区社会管理的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接触点就是解决基层的现实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转型过程中经济,在利益相对受损的改革的一些边缘群体的利益,改革使他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相对下降,值得关注的是,在改革中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并不是主动参与到社会转型中,而是被迫接受改革的结果,改革政策的制定缺乏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政策的执行过程缺乏监督,政策的推进在不断“试错”的语境下经常发生权变,这一切导致政策实施的最终结果使得很多人感到不公正,这些边缘群体在承担改革代价的同时,政府并没有及时地进行政策解释和提供相应的保障,加剧了民众的对立情绪。这种社会深层次的矛盾积淀在人们的心里,当现实的基层矛盾被激化时,基层的现实矛盾就会延伸到深层次社会问题而一并爆发出来,这是近年来各种社会越轨行为的重要根源之一。基层的现实矛盾延伸到深层次社会问题是当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源头,社区社会管理作为基层现实矛盾的重要责任主体,更正转换应该承担风险,促进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加强促进社会融合包容的社会责任。

7.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培育和规范公民社会组织,是深化社会治理的要求。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快推进独立的政府机构的应用,以促进社会组织的活力,促进社会发展的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第三者”的角色,公民和外政府。建立不同的社会民主的社会主体,社会组织之间的平等与合作机制在提供社会服务,以协助弱势群体,以保障市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基层社会领域的高效运作。在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这一敏感问题上,重点是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解决好政府如何“放权”、社会组织如何“接力”问题。依法自治的社会组织,真正享受到了社会管理权限,逐步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机构独立于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通过这些努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社会协调,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融合与稳定和统一的维护和等等。

参考文献:

[1]董娟.社区管理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以中国期刊网篇名含“社区管理”的文献为考察对象.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2年第4期

[2]张向前,刘邦凡,林宏彬.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乡村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年20期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存的社会治理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当前,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践证明,要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本出路就是建设法治社会。张春贤在自治区副省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要围绕依法治国总目标加强新疆法治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促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创新社会治理中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1、完善立法,为社会治理奠定制度基础

立法是从源头上分配社会利益,因为一部法律的产生,它可能影响到几亿人,所以立法非常重要。虽然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法律还很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制定系统完善的法律为社会治理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疆的立法领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环境保护、社会治理、整治“三非”等一些领域没有法律,基本上是按领导者的政治智慧或者实际探索中操作的办法,有时会损害到老百姓的合法利益。新疆要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结合新疆的实际,认真研究和谋划当前的立法工作,为新疆创新社会治理奠定制度基础。

2、健全和完善公平正义的司法机制

司法是调节社会矛盾,解决冲突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平正义的司法体制对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都具有重要的规范、促进和监督作用。“各级政法部门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既要注重实体正义,又要注重程序正义,牢固树立法律至上原则和法治理念,排除各种干扰、抵制各种诱惑,在服务好大局的大背景下,使法律真正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手段,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神。[1]

3、注重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

在全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中,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强调“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因此,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如果每个人知道了法律赋予你的权利和义务,大家就知道怎么去维权,也知道什么是底线,是不能做的,所以法治宣传教育有助于公民法治意识的养成。

二、新疆社会治理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政权依法治理能力不强现象突出

村委会对农村社会面的控制力很弱,很多矛盾纠纷都无法化解,面对复杂多变的敌社情,不制止不报告,“知道装不知道”;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不会管、不善管和不敢管的问题。有些村支书自身宗教意识模糊,分不清正常宗教与极端宗教的界限,宣传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起不到引领群众的作用;有的村支书作风粗暴,没有民主管理意识,个人说了算,与村民关系对立;还有的村支书私心很重,无视法律规定,利用承包、租赁或出售村集体机动地,损害集体经济利益。

2、南疆地区宗教氛围浓厚,存在宗教干预社会生活的现象

在新疆很多地方,经常开展集中整治婚姻领域违法行为排查,每乡都有不领结婚证、通过念“尼卡”结婚的案例,甚至还发生了不满14岁未成年女性成为“尼卡婚姻”的主体。宗教干预社会生活的情况就更为严重,婚礼不得有歌舞,葬礼不得有哭声,聚会不得上烟酒,交往不得有异教徒,甚至连走的路、坐的车,使用的生活器具都要分出清真和不清真。在极端宗教思想渗透严重的区域,宗教干预了社会生活,干预了行政管理,干预了国家法律实施,极端宗教思想的束缚已超过法律的约束。

3、“80、90后”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普法教育是基层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

“80、90后”是一个特殊群体,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不想回农村务农,留在城市没有就业技能,整天混迹于城乡之间,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团委、妇联、村委会、社区都管不着的社会人。对于这一群体的普法教育尤其重要,但却是基层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由于文化程度低,是非分辨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所以容易被宗教极端思想洗脑、成为“”争夺的目标,也是近年来多起严重暴力恐怖案件的骨干群体。

三、加强新疆社会治理中法治建设的对策

1、加强关于社会治理的立法工作

新疆创新社会治理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新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措施是关键。[2]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了,“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所以要求我们利用地方立法的有效空间,结合新疆的实际,着力加强立法工作,重点解决社会治理中无法可依的问题;通过法制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中,提供有效的法治处理机制与措施,实现止纷息争,促进社会和谐。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要切实加强协调配合,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做好立法项目的协调推动工作,加快推进立法规划项目,加强沟通协调,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增强综治工作法制服务能力。

2、全面打造法治政府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自治区随后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新疆实际,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保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贯彻到依法治疆、依法行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3、持之以恒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近几年来,“一反两讲”的法治理念在大力宣传和实践中逐渐深入人心,为新疆发展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必须看到,由于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特殊性,当前新疆一些干部群众宪法和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信教群众“信教不信法”,这是法治新疆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法治观念还不牢固、不彻底,法治氛围还不够浓厚、不够广泛。

持之以恒加强宣传教育是增强法治意识的最直接的手段。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法律是底线,也是高压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新疆绝不允许有法外之人。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6)

建国以来,我国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此背景下,政府逐渐形成了单一领导和全面控制的社会管理模式。这种完全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单向社会管理模式,与当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彼此相通的,它的实施对于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调节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和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迁,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且它的弊端也越来越显示出来,对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力。

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促进社会治理实现良性协调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社会治理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下一阶段开展社会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二、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发展,具体而言,创新社会治理不仅是党和国家遵从人类政治发展规律办事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新时期有效应对社会发展问题,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建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保证。

(一)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

人类政治发展的共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从强硬的统治走向共同的治理。从理论上来讲统治和治理的概念有所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权威主体不同,统治的主体强调单一性,多以政府为代表;治理的主体则是多元的,除政府以外还包括公民个人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二是权威的性质不同,统治是强制性的;治理则更多强调协商、对话和共治。三是权威的来源不同,统治以国家法律为坚强后盾;治理的来源除了国家法律以外,还包括各种彼此双方或多方签署的具有公平和平等性质的契约。四是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自始至终都是自上而下的,治理的权力运行则更多是平行的。“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成为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进行政治变革的主要特征。

就我国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人类政治发展规律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促进社会治理与时俱进、协调发展,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相关社会问题,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为人民谋取更大福祉与利益。

(二)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所谓国家治理体系,简而言之就是对社会权力运行进行适当规范,从而达到维护正常公共秩序目的的一系列制度与程序的总和。治理能力,则是制度执行能力高低的一种直接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对国家治理体系进行优化与升级,从而提高其整体效能。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包括: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日益加剧社会不公平现象和问题比较突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有所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加重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代价和成本,同时延缓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因此,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已成必然。

三、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路径探析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已迫在眉睫,党和政府在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也积极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路径探索,其要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实现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与社会管理不同,社会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各类治理主体发挥积极作用并着力构建多元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

1.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级党组织建设,提升引领、组织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功能和作用。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官员素质

毫无疑问,政府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仍然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火车头”。强调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不是要限制政府权力,虚化政府功能,而是要改变政府包办一切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多元主体共同协商参与的平行管理模式,更好的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首先要进行制度建设,对政府权力的运行进行合理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异化和滥用。其次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工作机制,保障政府工作顺利、有效开展,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最后要明确政府责任,积极进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还权与于社会,调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除此之外,人才选拔机制和官员素质也是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公正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将优秀的人才筛选出来,授予其权力,明确其责任,使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对官员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估,并根据时展的变化,对官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官员素质和能力。

3.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

伴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为了切实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他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去,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社会组织通过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积极为组织成员提供服务,促进组织自身合理、健康发展,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其次,社会组织还承担了提供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责和功能。最后,社会组织也是促进社会治理实现良好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和有力监督者。

4.培养现代公民

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不仅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政府治理理念进行变革与创新,而且更需要具有公民精神的广大公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可以说,没有公民有序的参与,社会治理目标的实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幻化为泡影。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教育,培养德才兼备、有主见、有责任心的现代公民;另一方面要疏通广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路径和通道,鼓励广大公民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促进社会治理实现良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二)协同合作化治理

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传统碎片化治理各治理主体间价值观念分歧、治理手段单一、治理方式僵化等诸多弊端逐渐暴露出来,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建立一套稳定有效的社会协同合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信任基础

在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单靠政府一己之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想要获得成效,必然离不开横向和纵向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更离不开公共部门、私人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当今社会是一个极具个体性、包容性且多元的社会,只有不断通过彼此交流协商,才能消除隔阂、共同行动、促进社会不断发展。而信任是促使协作关系顺利产生的重要纽带。因此,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一定要注重加强自身信任增量建设。以政府为例,必须牢记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进一步明确职责,心系广大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政府公信力。

2.利益激励

推进社会治理机制创新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合作,而不同参与主体间协作关系达成的关键则建立在对共同利益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如果各行为主体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那么合作意愿就更强,合作行为和协同效应也就更容易实现。但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各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和冲突也表现得日益明?@。因此,这就需要协调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实现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合理与平衡。为各行为主体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之中,发挥积极作用,最终实现协同、合作化治理提供动力和保障。

(三)实现社会治理方式民主化、法制化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7)

“国家治理”这一全新的治国理政概念,在我们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其基本含义及相关概念含义。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含义

(一)国家治理

从政治学理论看,“治理”是不同于“管理”的一种新的治国理政思想观念,管理与治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区别。第一,构成权力的主体不同,相比于主体只是单一的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的“管理”;“治理”的权力主体由多种元素构成,不仅包括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还包括市场、社会和居民自治组织等社会组织都是权力主体。第二,权力的属性不同,管理主要是指令型的;治理是协商型的。管理侧重于指令,政府发出指示,执行者需要按照要求执行指令。治理则更多的是注重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在裁决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互相交流,从而共同制定公共政策。第三,权力的来源不同,治理不仅包括国家法律这项管理的权力来源,还包括各种社会型的协议。第四,权力执行的方向不同,管理的权力执行方向是从上到下的;治理的权力执行方向不仅是从上到下的,还是水平的运作过程。第五,权力的效能领域不同,管理的效能领域以政府权力涉及的范围为边界;治理的效能领域以公共权力范围为边界,相比于管理的效能领域更加广泛。国家治理是国家政权的拥有者、维护者和相关利益拥有者等多方面行动主体与市场、社会等多种治理机制在一个国家的领域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协作治理,主要目标任务是维护公共利益与保障社会秩序。拥有推进这两个目标任务实现的能力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体现。

(二)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是将这项复杂的涉及多个领域与中心,多个主体与层次的国家治理工程具体化、有序化,也就是将国家治理中涉及的不同领域具体化、有序化,相同的领域中各项治理活动的具体化、有序化。国内学界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另一种阐述是将构成国家治理的各项结构体系、效能体系、规则体系、执行体系的综合。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将执政党、政府、市场、社会、公民等多项治理主体有机构成的综合体系。还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就是改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和保障社会秩序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分别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政府治理体系、市场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依据现代化社会建设要求,为适应社会各领域现代化发展需求而对自身进行的现代化,涉及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主体与客体,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目标与方式。包括执政党、政府、公共事务执行者等政府治理主体组成者的现代化与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包括要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标准和需求的公共利益维护与实现,公共事务的执行等现代化的政府治理客体,以及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体系等政府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三)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能力是治理主体能否发挥治理效能的能力,包涵治理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所需的一系列必要条件。还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主体在有效应用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治理目标,带领和指导社会成员贯彻落实国家治理要求,按照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建设目标,使有效地国家治理过程得到应用,从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综合能力。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主体的思想意识、执行能力与国家治理实际情况的整体表现,也是国家治理过程中行为体系、制度规则和价值体系相互作用的综合效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为了使国家能够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国家的行政能力、经济建设能力、社会治理的能力等各项能力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现代化包含的内容不断改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也需要改进创新,提高和强化自身治理的能力。因此,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建设过程。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分析

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是构成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二者互相促进、相互配合,有了合理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能力;同样,只有改善国家治理能力,才能体现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合理地国家治理体系是改进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提条件;有效地国家治理能力是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动态过程。缺少改革创新的能力,也就无法有效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改革创新需要在归纳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效经验的同时,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以合理有效的行动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动力。通过创新理论、制度与实践,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社会经济有序合理地发展,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基础上,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作用。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一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规律,不断完善市场体系,改进政府对于市场的监管作用。提高市场在分配社会资源中的功能,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中体现的效益与效率最大化功能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减弱政府直接配置市场资源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宏观经济稳定,提高和改善社会整体的公共服务,对于市场竞争是否公平起到保障与监管的作用,维护市场秩序,推进社会经济合理有效发展,促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政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管理,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保障。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为了促进社会有效地发展,只有社会有序地发展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保障。因此,需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发展以及党的建设发展。全面发展是我们党领导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当代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综合体现。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使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能够为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提供有效保障。因此,在这新的时期,应该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力量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这项伟大工程,从而促进党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改进和完善国家治理的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过程,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改进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提高市场和社会在资源配置中的效能,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有序地快速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65-02

2012年6月同志在北京高校调研党建工作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和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体现。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其实效性亟待进一步提高。基于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理念以及有工作方法等角度,探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现象阐释

近年来,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以不断拓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困境,导致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效性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入,良莠混杂,影响着青年大学生。部分大学生崇拜极端个人主义,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存在政治意识薄弱的倾向,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行为盲目等。

2.价值追求功利色彩较浓。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阶段,当代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增强,但同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价值追求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学习上出现错位,轻理论重技能,轻公共课重专业课的现象严重;职业选择更看重职业的物质价值;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非常普遍;婚恋观功利性、随意性增强。此外,大学生在择友、自我设计等方面也体现出了较浓的功利主义色彩。

3.道德意识薄弱。目前,有些大学生缺乏道德意识,不讲社会公德,行为粗野,谈吐庸俗,不尊重他人。一些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诚信缺失比较严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实效性不足受系统内部诸多要素协同变化的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人本理念的弱化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强调社会的需要,认为大学生只需要被动地接受党的政策意图,“泛政治化”倾向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学生不犯错误、严格服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本”、“ 生本”理念相对弱化,以训导式和管束式的方法开展工作。此种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对学生本身的关爱,背离了初衷和目标,影响了实效性发挥。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制约因素多重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素质、主体意识以及自身定位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了实效性的发挥。教育者不能真正认同职业角色,对职业角色缺乏自豪感,缺乏稳定的职业心态,主体意识欠缺;理论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人格力量欠缺;将自己定位于单一的“主体”,将大学生看成纯粹的“客体”的片面自我定位等因素导致实效性不能充分发挥。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僵化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于单一,较少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教育方式方法多以说教为主,讲道理多于行为指导,管教多于启发,灌输多于引导,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得僵化、呆板,难以使正确的理论内化为大学生信念和精神的支柱,限制了实效性发挥。

三、社会工作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基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以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对介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其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融价值、理论与实务于一体的多维系统,是社会工作组织或机构及其社会工作者,依托特定的价值理论与专门技术,服务于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和机构的弱势领域的过程,以此协助于当事人改变与推动社会环境的改变,其目标在于促进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适应性平衡,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倡导社会公正,从而维持社会稳定及和谐发展。”

1.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实效性提升

基于“助人自助”的理念,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与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的相契合,树立“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认识自我的价值,发掘自我潜能,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基于 “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主体人格。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强调人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自主、协同、创造和独立的主体人格。需要树立“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尊重个体差异,建立平等关系,因材施教,使大学生真正能够自主选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基于“服务”的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社会工作的宗旨与目标是要帮助人或社会解决问题,服务人群、贡献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的理念服务于大学生,使其由被动服从变成受益者,提供大学生真正需要的服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同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共同解决,问题解决的时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以充分的发挥的时刻。

2.基于社会工作理念树立和能力提升,推动实效性增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职能转变。大学生多方面需要的满足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辅导与服务职能,其工作应由事务性工作转变为教育和服务工作;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恢复、预防、发展功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职能由规范补救功能转变为预防与发展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还要努力由单一教育力量向寻求多方教育资源转变,多方利用资源,形成教育支持网络,共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树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新理念。“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鼓励人。社会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积极树立平等尊重、服务学生、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情感体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提升实效性。

提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社会工作方法的能力。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发挥小组工作优势、借鉴社区工作思路,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沟通、组织协调、创新、调查研究和掌握社会舆情等能力,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理论知识。

3.基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有经典的专业方法和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创新、实效性增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个案工作,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运用个案工作独特的会谈与沟通技巧,以个案工作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借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个人辅导是个案工作的主要形式,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做出初步评估,制定指导的有效方法。其中行为修正模式、危机调适模式等新的工作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技术和手段支持,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牛的问题,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小组工作,是“以团体情境、团体互动作为治疗的入手处与主要途径”,使社会适应不良或处于某种危机与困境中的人获得心理支持,获得应对现实问题的信息、态度、方法。进而“促进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健全、良好心态与行为方式的形成,以及特定问题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担、支持、感化、教育、态度与行为的变化等,引导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利用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性影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促进其实效性提升的有益借鉴。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通过社区宣社区教育、社区行动等方式建立学生社区组织,形成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型育人体制。用社区工作方法推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开放性和社会性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课堂教学、校内教学的局限性,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搭建一体化的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9,(5):49-50.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9)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6)05-0086-04

推进政府绩效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政府改革与社会治理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由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共同构成的155个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面对地域宽广化、生态文化多样化、社会经济多层次化特征带来的诸多治理难题,绩效治理水平、治理能力以及治理思维都亟待提升。要突破现实中的困难,首先需要一种科学理念指导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才能最大化地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福祉,这既是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推进政府绩效治理方向变革和路径突破的科学指南,对民族地区政府绩效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指导意义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面临多重压力与挑战。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资源配置的内在矛盾、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评估等问题,虽得到广泛讨论却未能找到系统性、权威性的解决方案。“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治理各种问题与矛盾的灵魂,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五大发展理念”澄清了政府绩效管理走过的弯路,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方向的深度把握

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才基本完成从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到绩效评估制度的转变。然而,由于发展理念存在一定偏差,以全面评估政府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完成工作目标为主要任务的绩效管理被“效率主义”思想扭曲,过分强调对经济发展业绩的考核,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经济质量粗放、社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等。党和政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引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不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明确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重要性和责任,从而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把握绩效治理的方向和内涵。

(二)“五大发展理念”设计了未来政府绩效治理的基本框架,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路径安排

中国作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发展作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第一要务,但也难免遇到“成长中的烦恼”,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更需要面对一些特殊因素,如民族间关系、民族区域自治、、边疆稳定、文化保护等。“五大发展理念”及时诊断了发展的烦恼和问题的根源,深刻把握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因而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而言,选择以“最小痛苦”为原则、以“社会建构”为目标的绩效治理路径就是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回应,可以使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尽可能多地使少数民族同胞从具体的困境中解脱,从真正的发展中获益,从而充分体现政府对每个生命个体全面发展的责任和尊重。

二、以“五大发展理念”定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

“五大发展理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征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话语符号,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起到根本性、前瞻性、系统性的战略引领作用。科学管理的“木桶原理”表明,组织发展水平和效率高低往往决定于“短板”。因而要补齐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就有必要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进行再定位。

(一)在创新发展中注重科学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民族地区政府绩效治理必须秉承的发展理念。中国各级政府在探索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创新性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绩效管理模式,如“甘肃模式”“福建模式”“杭州模式”“深圳模式”等等。根据评估内容,开创了“效能导向制”“目标责任制”“专项评估制”“社会承诺制”等绩效评估模式。评估主体也从组织内扩展到组织外,尝试了更具独立性的第三方评估、更加全方位的360度评估等。虽然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创新仍存在规范性、时效性、可持续性等问题,但从根本上体现了各级政府积极探索绩效管理创新的“地方先行”特征。

有学者采用类生物学方法探究政府绩效评估的代际创新基因遗传与变迁趋势,发现当前政府创新主要还属于组织发展层面的复制性、模仿性创新。对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而言,复制与模仿性创新也是其自身成长修炼、快速超越的理性路径,因而可以借鉴在某种程度上被实践验证了的来自管理一线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基础,同时坚持从民族区域特征出发,发挥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遵循绩效评估学的类型学取向和系统科学的过程控制原理,科学论证与合理设计绩效治理路径,开创基于人民群众需求满足与公共利益提升的原创性绩效治理模式。

(二)在协调发展中保持民族性

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民族地区内部发展的平衡、协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缩小差距、补齐“短板”的关键内容。中华民族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并居于世界前列的事实,证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是政府绩效治理的结果,又是政府绩效治理的深层环境因素。尽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具有“三期叠加”特征的敏感时段,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的实践经验与传统工具思维也面临冲击与挑战,尤其在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财政发展、公共服务供给、社会矛盾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宗教冲突处置等相对落后、失衡的大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也走到了发展的拐点。

协调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平衡发展提供思想指导,也为政府绩效治理指出发展方向。民族地方自治政府绩效治理不仅应从整体上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全面治理和协调发展,还要注意社会价值建构、组织管理、政府战略、政府绩效治理部门和协同领导等结构体系间的协调,尤其还要在协调发展中关注绩效治理各方面、各部分、各层面的民族因素。不能误解协调发展理念,为协调而协调,磨灭或者损伤民族特色、民族基因,从而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

(三)在绿色发展中增强合作性

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方式的必然选择。2016年初,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发展与保护的终极命题上给出了明确答案。绿色发展理念主张“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是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扬弃,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指出了绿色循环、低碳科技的基本发展方向。

民族自治地方地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而人口却不到全国总人口的14%,大部分处于国家边陲要塞、高山高寒以及西部生态脆弱区,对国家主体生态功能修复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起到重要的辐射作用和节制功能,因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从行政生态学要素如经济因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络、符号系统、政治架构等方面设计政府绩效治理的体制、机制,尤其还要注重增强绩效治理的合作功能,充分保障多主体参与绩效治理的制度路径,设计民族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的长效机制,倾听与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共同谋划国土空间有机性释放、生态系统制度性补偿、资源再生性建设的绿色通道、合作通道。

(四)在开放发展中提倡尊重性

开放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经验的总结,也是民族地区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开放发展的理解和宣传,引领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民群众开阔视野、拓宽思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数字化技术学习与信息网络工程建设,充分把握“三大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促进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向民族地区以及在民族地区内自由流动,在更宽广的平台上进行民族优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从而改变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貌、提升政府治理绩效水平。

开放发展理念为提高生产力质量和系统内外联动性提供了行动依据,但随着民族地区开放程度的加大,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相互影响也在加深,而理解与尊重不仅是民族团结和谐的根本,也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原则。因此,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纠纷调解、公共项目实施等都必须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和传统习俗,绩效治理在纵向上不能以主观意愿代替客观需求,在横向上更不能有行政权力超越制度程序,要以开放和尊重的发展理念确保公共价值的实现。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治理的视角看,唯有来源于社会的政府绩效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是形成政府绩效治理的根本动力。

(五)在共享发展中鼓励包容性

共享理念解决了发展的目的问题,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幸福生活,与全国人民共建共享小康社会,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享理念指向发展的公平与正义,主张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反对贫富差距悬殊,这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凝聚民心、积攒公信力、夯实执政基础的绩效治理的本质要求。民族地区相对其他地区在客观条件上确实存在发展的障碍,而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本身也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因而政府绩效治理必须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包容的基本理念是公平与公正,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的公平正义,不仅要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平等享有,更要强调导向结果公正的社会共享,以平衡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缓解和缩小民族间、城乡间、社会群体间、社会阶层间的差距。因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指标体系设计要重点体现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民族宗教事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团结与稳定、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包容性,指标标准和权重的设定要采取专业化技术进行数据中心化或标准化处理,既要保留绩效指标的可参照性、可对比性,也要考虑现实基础的差异性、特殊性。

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中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重点

“五大发展理念”拓展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发展思路,而在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治理中如何贯彻实施“五大发展理念”,如何使“五大发展理念”既能“立地”“顶天”又具有制度约束力,是解决未来行动问题的关键。

(一)明确政府绩效治理的职能定位

明确政府绩效治理的职能定位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起点。经济较为落后的“老、少、边、穷、山”民族自治地方,生态环境恶劣、经济条件困苦、社会环境复杂,不仅是国家战略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屏障,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与民族复兴的“最后短板”,因而民族地方政府绩效治理的行为起点、行为目标等必然不同于其他战略群组。因此,必须构建起与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相匹配的职能定位,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经济基础、民族文化传统与等方面深入挖掘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繁荣、安全稳定、发展进步等方面的战略职能,充分发挥民族地方政府在精准扶贫与“兜底”扶贫、有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其在特困地区的“市场替代”作用以及生态修复的“政府干预”功能等,才能使“五大发展理念”在绩效治理中“立地”,真正符合政府治理与改革的目标及方向。

(二)做好绩效治理的顶层设计

社会治理新成效篇(10)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之中,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革的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正在成为其发展的主流趋势。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当代社会,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意识形态的教育已经成为阶级统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都采取各具特色的方式来维护社会安定,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教育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即“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到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做国家主人,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到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个体参与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社会要求势必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加以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映社会变化,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个体社会化。“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专门用语,指人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下,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从背景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在适应开放社会,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趋势下的一种本质发展,从而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封闭状态和层级化、单一化的做法。在形态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是对外部各领域的渗透,而且是在教育系统内各因素的相互衔接和整合,从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及管理相割裂脱节的现象。在目的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化的人,服务于人的社会化需要,为培养社会人提供支持和保证。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

当今的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国际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要战胜各种挑战,就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处理好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革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就要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宣传与弘扬党的方针政策,培育一代又一代四有青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扩大党的方针政策的说服力、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思想政治的本质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团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对人们施加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是社会的类存在物,社会性是他们的根本属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从总体上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是显著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于陈旧,与时展步伐存在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能十分胜任其要担当社会责任,观念有待进一步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单调,也有待丰富、创新,等等。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其重要的一条出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必将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项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过程中有许多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这就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定的人心和坚定的信心,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仅要对其进行理论化探索,而且要注重实践。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焦点。目前,就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学界存在三种研究模式。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成果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一)把握时代脉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融会贯通着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它自始至终都视宣扬党的方针政策为己任,并进行着理论探索,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党的理论。而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把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把握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去,使全社会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主线,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我国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更应该对全体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普遍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就要从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二)更新思维理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人们实施教育的过程,而方法的妥当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从以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来看,我们大多采用的是灌输法,这种方法死板、乏味、效果差。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用。方法的拓展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的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寓教于乐教育法、感化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冲突缓解法等。这些方法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运用各种方法时要遵循针对性、创制性、综合性、实效性的原则。

(三)加强队伍管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便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自然人具有自然性,作为社会人具有社会性,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又具有精神性。由单个个体所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就必然带有这两种属性,当然,队伍要有组织性、纪律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来实施,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就客观上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管理,即组织管理与思想管理。只有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并富有战斗力说服力的队伍,加强对其的管理,才能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

(四)发挥政府作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水平和效果,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参与。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奖励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统一领导、多主体共同实施的过程,一方面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系统,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要走政府、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构建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同时还要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营造舆论氛围,制定各项奖励机制。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品牌,并充分利用理论宣传、新闻、文艺、出版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社会生产教育化的良性循环。除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以外,更重要的是要用国家法律强有力的约束,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强制人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尚。

(五)借鉴成功经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仅仅存在于中国,但是这并不等于其他国家不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教育,恰恰相反,西方发达国家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做得十分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吸取别国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尤为突出的,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强化国家意识,坚持东方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重视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现德法兼施。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践。这些理念虽然十分重要,但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实践中的途径更值得让人深思。21世纪跨入了知识网络时代,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如今仅靠学校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通过各种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然课堂仍然是一种主要渠道,除此之外,还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他媒介的作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处在知识网络时代,我们要特别注重通过网络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卢忠萍,郜影.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涵[J].求实,2009,4.

[3]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李轩航.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杨婧.浅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J].传承,2008,14.

上一篇: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下一篇: 会议发言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