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的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8 10:06:30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1)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2)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65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1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创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形式。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今年两会上热议的话题,许多代表都谈到了这样一些现象:每年报考研究生中,女大学生报名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考研成了她们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办法,最终也使她们“赢在了考试,却输在了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女大学毕业生达一半以上,加强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尤其是落实好就业促进工程,实施好女大学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女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实证性的探索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Chandler等人首先运用了创业胜任力这一术语,他们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对市场的熟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被看作创业的核心能力。我国学者冯华等人认为创业胜任力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创业主体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集中表现为创业过程中能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国内外分别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创业胜任力开展研究,试图通过描述心理行为及个性特征来解释创业现象。回顾以往研究,大多数是在创业活动主体或创业者本身的基础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研究则将两者结合共同阐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文采用自编量表对理论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最后提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2 行为事件访谈法概述

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等质性分析。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及主题统觉测验提出,通过开放式的行为回溯探察技术以揭示胜任特征。本研究采用BEI作为建模的主要方法。在行为事件访谈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成功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失败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通过BEI访谈结果分析,推断出群体性特征,然后提炼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胜任力要素,进而初步假设胜任力维度,为问卷的编制提供方向。

为了从成功创业就业的、有创业想法的及其他女大学生中收集对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的不同描述,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对以上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丰富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胜任特征的构成要素。开放式问卷向辽宁省大连市的五所高校共发放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75份,回收率为 75%。按项目所表达的内容是否明确对胜任特征项目进行筛选,结合频率分析共收集到210个描述性词汇,总结出20个胜任特征描述词。

3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结果分析

对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频次和评定分数分析,发现前17位的特征要素为:自信心、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创业动机、财富意识、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敢为性、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叛逆精神、行业经验、主动精神、自我反省、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灵活性。

对行为事件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从总频次和平均频次角度分析,创业成功的女大学生和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有11个胜任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分别为敢为性、自立自强、诚信意识、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创新精神、自我反省、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对问卷所得数据和访谈所得文本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对词条进行统计,提取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最终确定了13个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即敢为性、诚信意识、自我反省、叛逆精神、创新精神、学习能力、自立自强、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商业洞察力、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4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胜任特征模型的预测与修订

依据前期BEI访谈得到的行为特征和文献资料,对每个胜任特征提炼4~6个行为特征,并初步编制《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调查表》预测问卷。邀请专家学者对问卷的结构和项目进行修正,最终确定问卷的91道题目。

4.1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是依据测验结果分析测验的题目(项目),从而评价、筛选题目。项目的区分度是检验测验是否有效的“指标器”。根据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列试卷,从最高分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为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分数差异做t检验,差异不显著则说明项目区分度低,可考虑排除。分析结果显示:除第1、5、13、21、30、41、45、60、78、88与89题之外,其他80个题项的决断值(CR)达到显著水平(P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是用于寻找多元观测变量本质结构并进行处理降维的方法,能够将关系复杂的变量综合为几个核心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预试问卷剩余的80个条目降维,检验测验编制的结构效度,构建理论模型。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以及KMO取样适当性度量在0.776,与1接近,说明适合作因子分析。经过因子旋转(Rotation)后,80个项目得到了9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48.029%。但上述分析结果未达到预定假设,出现了多重负荷的项目,如项目归属于多个因子、预先构想的部分重要条目未构成独立因子等。再次校正以上结果,删除45道不合理项目,保留35道,再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62.911%,修正后的量表结构效度较理想。从预测结果看,初步证实了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特征的结构是多维的,并获得了含有6个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后将各因素命名为:创业意识(11题)、创业精神(9题)、自我反省与学习能力(4题)、人际关系协调能力(4题)、商业洞察力(3题)、心理承受力(3题)。

4.3 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胜任要素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各胜任要素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显著性水平的检验选用双尾检验(2-tailed),相关分析结果都在0.258~1.000,多数因子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创业者需具备的胜任要素因子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符合实际。

5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5.1 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观念阻碍了求职者创业的脚步。目前,随着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攀升,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困境。女大学生自身要解放思想,不该纠结在自己就业的弱势上,要从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找到适合自己创业就业职业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新是创业的核心特征,在校女大学生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在实际活动中逐渐去锻炼能力品质,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抗挫折能力。高校要加强性别差异教育和舆论引导,形成社会关注和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环境氛围。

5.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创业教育客体开展的一项融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旨在提高创业素质,增强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大学生能力不足、资金缺乏、创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创业对就业作用的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职能不仅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是要为社会输送创新型实用人才,制订女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完善高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设置上,应考虑调整或设置有利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上,高校应制订配套的培养方案,同职业规划教育一样贯穿于大学四年,从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实际的操作和最终的教育结果评价,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必修课的标准制定,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创业就业的胜任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和实际结合很紧密的一门科学,更加注重在实践中的锻炼。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多数萌芽于大学阶段,教育者要充分根据女大学生教育主体的特点和创业胜任力的养成,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手段。高校应选聘一批专业型、实战型、研究型的专兼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帮扶提供智力保障。

5.3 利用社会力量,搭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就业平台

在我国,女性创业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90年代以后女性创业趋势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女企业家人数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女性创业比例相比十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接近男性水平。高校要充分发挥成功创业的女企业家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女大学毕业生要正视自己的优势领域。政府要转变职能,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支持和保障,解决其创业初期难的问题,如提供小额贷款补贴、税费减免、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等。与此同时,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两性平等的监督导向作用,营造两性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女性公平就业的合法权益。

通讯作者:王建东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2]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based Capabilities, Venture Strategie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4).

[3]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4)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下,连年的扩招使医学院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就业体制也随之改变。此种形势下,医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非常大,就业难度也很大,使得医学院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如此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医学生必须尽早树立“职业生涯”的概念,明确、客观认识自己的优劣势,清楚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就业和职业生涯问题,以便顺利就业。

1.医学生的学习特征分析

医学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倾向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会从事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工作,因而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较高。从目前医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专业性强,学习任务重,动手能力要求高,实践性强是医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学习特征作用下,要求医学生具有坚毅、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而不断努力。为了做到这一点,医学生应正确、客观地认识医务工作者这一神圣职业,辅导教师要明确这一职业教育的特征,以此设计辅导计划、安排辅导课程、确定辅导目标,在此指导下帮助医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进而使其尽快现个人的职业理想。

2.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特征

与其他专业相比,医学生学习既有其基本特征又有着自身的个性化特征。为了提高医学生就业率,应结合其学习特征构建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依托于医学生学习特征建立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应与医学生学习特点相符合,具有专业性的特征。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必须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应符合医学生学习特点,否则将会脱离医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与学习教育脱节,反而消弱了职业生涯辅导的作用;针对医学教育的专业特性,开展符合医学生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的生涯辅导工作,有目的性的帮助医学生端正职业理想,塑造职业特质,提升职业技能,为实现个人生涯规划提供助力。第二,全程性的特点。部分高校开展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一般只针对毕业生,并不是一个全过程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其实,学生进入大学即选择了所要从事的专业和职业,为了实现这一职业理想,应在一接触时就安排好自身的学习计划及职业规划,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实现职业目标。所以说,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应从始至终地贯彻于医学生的整个职业学习过程,有着全程化特征,是一个终身、不间断学习的过程。为此,医学院应结合此种特征增设职业辅导课程,不应只在临近毕业时才开始此项工作;第三,应与社会、医学需求相适应。走出校门的医学生要想尽快被社会大众、各种医疗机构所接受,其所接受的职业辅导应满足社会、医疗机构的要求,脱离了实际需求会降低教育效果。

3.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内容

3.1设置适合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特征的课程

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门关乎于学生未来就业的专业学科,为此,应构建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对医学生就业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在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模式下,辅导课程设置上有了具体要求。第一,职业课程教材应是医学生需要的。目前,医学院校所采用的职业课程教材大多是针对毕业生设计的就业指导书籍,不符合全程化辅导模式的需求。为此,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运行需要与其相适应的课程教材辅以支持;第二,科学、合理地设置辅导课程。如果将教材比作为基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就是全程化职业辅导顺利进行的动力,因而,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开始前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部分医学高校虽然开设该课程,但大多针对毕业班学生,且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课程大多是照本宣科,泛泛而谈,并不能真正符合学生的所需所想,因而效果欠佳。应将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纳入学生的教学方案,成为必修课程中的一个科目,采用学分制管理,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教育。

3.2聘请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

当前,各大高校生涯指导教师大多为兼职人员,专业化水平不是很高,难以满足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深度要求。为了使全程化职业生涯辅导模式高效、稳定运行,需要有专业化的指导教师辅导医学生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符合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为此,医学院可以聘请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提高职业教育效果。

3.3建设多样化的实践基地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教育活动,不仅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配置专业化指导教师,还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多样化的实践基地,用以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验证指导教育的效果,利于提出调整计划,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辅导模式。

4.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确定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升入医学院校前,许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够深入,大多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为了将这一兴趣真正发展成为未来职业,医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结构正规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提出,可以在整个学习期间帮助医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规划,为实现职业目标做准备。

连年的扩招使医学院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医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适应医学专业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的提出,可以帮助医学院校提升就业工作的主动性,推进学生工作的开展。

5.结论

与高中时期相比,大学时期接触的知识有着明显区别,医学专业这项特点尤其突出。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基础专业知识,还要熟练各种临床操作,将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才可能具有一个合格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为了帮助医学生实现职业目标,应对其进行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使其组织设计符合医生职业特点的学习规划,循序渐进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科]

【参考文献】

[1]吕军战,高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04).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5)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5.036

一、前言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影响下,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但在性能、外观,甚至是营销手段上都一味地模仿跟风,使企业失去了自身品牌的内涵和特色。所以企业需要有效的产品设计策略,需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有明显的差别,需要创造一种能表现企业理念的独特的产品设计,来强化社会大众对企业产品的认知并建立良好的形象。

今天我们对“什么才是成功的设计”已不再是针对单个产品而言,而是指一系列产品的成功,甚至是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国家产品定位、设计、策略的成功。

二、产品识别(PI)设计与造型基因的概念

2.1 产品识别(PI)设计

“产品识别(PI)”设计是指将企业的全部产品按照“理念统一、风格统一”的原则加以系统设计,从而建立起的独特产品形象。是产品获得归属感和家族感,企业文化获得认同感,形成产品差异化的有效设计手段之一。产品独特的“特征”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独特的“特征”可以是外形特征、行为特征,也可以是材质的特征。比如,消费者一旦看到透明材质、水果颜色和独特的计算机外形,第一反应是苹果电脑,而看到双肾型形态的汽车通风口就会联想到宝马汽车的形象。

设计师通过分析企业文化的相关信息及用户的需求,提取产品识别设计中的特征元素,进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形成产品识别特征,通过企业及用户对特征的解读最终获得接受和认可。因此,产品识别(PI)的设计是多方面感性语意属性的汇集,通过产品内涵性语意认知的差异不断表现出来,整合了产品的外部形象设计及内在特质设计,通过差异化设计形成可被用户感知的识别特征,成为传达给消费者的特定的设计;是把设计深入到企业的生命历程,扩大到企业的策略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中来。

2.2 产品造型基因

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它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靠的就是基因的遗传作用。如果没有遗传,各式物种就不可能延续发展;同样,如果没有变异,地球上的各色物种就不可能有进化,也就不可能构成绚丽多彩的生物界。

产品的造型设计也是一个不断延续和发展的过程,所有新产品与以前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完全一样。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对一些“基本造型”的反复应用,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也可以成为一种遗传,这些基本造型就是造型基因。造型基因是设计信息的最小信息单位,具有造型设最小的知识粒度。就是说,造型基因是对产品形态具体表达和约束的遗传性元素。类比生物学,遗传算法和设计中的一些术语,设计中的造型基因和自然中的DNA都是用来构造的基本元素,自然界中构造的是蛋白质,而设计构造的是产品形态。而在构造的过程中,自然界的基因型(genotype)是通过转录和逆转录来实现蛋白质的形成;造型基因则是通过基本元素的组合、拆分来构造产品的形态。

三、产品造型基因的内涵

正如自然界里由于相同基因组成规则的不同而发生同质异构现象一样;由于设计造型过程规则的多样性,相同的造型基因产生的形态也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3.1 造型基因的生成

产品的造型基因构造的是产品形态,因此对产品造型基因的分析是提取产品的形态特征、确定产品造型风格的过程,而特征与风格正是产品识别的基础,所以,透过对产品造型基因的分析,获取产品识别的造型特征元素,从而形成产品的视觉识别特征。

研究表明,同一个造型元素只要三次以上出现在同一企业的产品上面,我们就可以把它认为是该企业的产品特征。同时一个企业的产品特征还必须能体现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性格。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特征视为它的造型基因。如图1所示。

(图1:产品造型基因提取示意图)

3.2 造型基因的遗传

产品造型基因的遗传性决定的是企业产品造型的延续性、家族性。遗传是企业最想要,也是重中之重,它标志着保持产品一贯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在消费者的心里树立产品品牌形象。

它将一类相同或相似的风格、细部特征,或延续或发展,持续不断地应用于企业的不同产品造型设计中,形成一个延续且统一的产品形象,引起用户的视觉注意并成为产品的识别特征。盾形水箱罩是最能体现Alfa Romeo造型特征的地方,其所有车型都延续应用了这一特征,因此这就成为了Alfa Romeo最重要的形态识别特征之一,如图2所示。

3.3 造型基因的进化与变异

产品造型的进化与变异决定了企业产品造型的创新性。变异是被迫的,就像物种的变异一样,都是环境改变的结果。产品基因的变异性是指人们对产品基因进行评价后采取优化措施,以获得或者适应某些功能需求引起的产品基因突变,从而衍生出具有新功能、新特点的新产品;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产品一成不变,终将被流行趋势远远地抛在身后。

3.4 造型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关系

企业产品如果只是延续前一代的设计则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没有新意的感觉,最终将被市场淘汰。而企业产品如果变化太大,每次新的设计都与前一代的设计风格迥异,则势必会给消费者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给产品识别带来很大的困难。如图3所示,纵坐标代表着企业产品的变异性,横坐标代表着企业产品的遗传性,企业产品的设计只有在变异性和遗传性之间向前发展才是企业产品设计的方向,也可以看作企业产品良好的进化过程。新产品与前一代产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内在联系,新产品是前一代产品的继承和改进。

(图3:造型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的关系)

四、结语

一个产品不用看它的商标,从它的整体风格和外观特征就可以识别出它的品牌,而它的风格和外观特征正包含与体现了这个品牌的文化特征,这就是产品设别(PI)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最高境界。在产品识别设计中,从典型产品提取外观基本特征运用到全系列产品并作适当调整,在以后的设计中不断地继承和发展这些基本特征元素,使它做到风格统一又各具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文泉、赵江洪.汽车品牌_造型基因_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葛晓菲、赵江洪.产品设计中的产品识别(PI)[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 童慧明.DI一一新世纪工业世界观.装饰.2002

[4] 王兴元.产品形象(PI)要素构成、评价及其塑造研究.商业研究,2000

[5] 杨 磊. 基于遗传基因的产品“族谱”造型基因探讨.包装工程,2010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6)

关键词:辅导员 ;胜任特征;行为事件访谈。

【中图分类号】G645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作用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学生在校期间与辅导员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交流最直接,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人格魅力都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否选拔素质优良的人员担任学生工作辅导员,能否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员素质培训活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非常关键。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型不仅对辅导员素质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辅导员选拔以及相应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学生作为样本, 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优秀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有关内容与条目, 再综合有关文献, 对条目进行整理和筛选,探讨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

1.1 被试

选取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40人,其中男性17人,女性23人。在校学生133人,其中男生75人,女生58人。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条目,首先, 本研究采取行为事件访谈法进行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条目的收集。通过编制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访谈提纲, 选取曾经获得过奖项且在院校的绩效考核中取得优秀的辅导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被访对象基本信息;二是请被访谈对象列举自己三件成功事件以及三件不成功的事件。对被访对象的访谈内容进行笔记整理, 对访谈中的行为事件进行主题分析,记录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其次,通过开放式问卷,请辅导员和学生对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作出描述,同时记录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再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如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任务、基本要求及职责等, 对所收集到的条目进行分析、归类、汇总。

2 研究过程分析

2.1 辅导员对工作的态度评价

在问卷的设计中,我们用了"您喜欢这个工作吗?"来了解辅导员自身对工作的态度。接受调查的40名学生工作辅导员中,32%表示喜欢,64%表示一般,4%表示不喜欢。通过对比分析得知,在回答"喜欢"这个等级的辅导员中,工作年限均为1年,而描述在"一般"这个等级以上的,工作年限大部分不超过3年。越靠近"不喜欢"评价等级的辅导员,工作年限大部分在3年以上。众所周知,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未来的学生。但是目前由于辅导员工作量大,事务繁多,未来的去向问题等,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这就很难培养出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因此,有些人就把这项工作当成跳板,一有机会就会转向专业教师。由此可推论,年轻的辅导员凭着自身的一腔热情,喜欢辅导员工作,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逐渐降低。

2.2 辅导员对工作内容的描述

综合被调查的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描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团委工作;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工作;奖惩、资助;学风建设;特殊群体管理;家校联系;班级管理;学习培养等。此外,在事件访谈过程中,个别辅导员描述自身的工作就是"万金油",除了相关文件规定的工作职责外,他们还承担了大量和学生相关的工作,例如学费催缴工作、学生就业联系工作、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等。

然而,相关文件表明思想政治辅导员有其明确的岗位职责,概括起来包括以下11个方面: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时事政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开展学风建设;培育良好的班风;保持班级的安全与稳定; 评优评先或违纪处分;学生入党入团工作;新生入学工作;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学生骨干的选拔培养;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的组织。

2.3 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分析

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事件访谈的收集统计,得出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频次分析见表1。

表1 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表

胜任特征

总计

胜任特征

总计

胜任特征

总计

认真负责

130

细心

17

人格健全

4

个人素质

59

管理能力

15

恒心

3

耐心

36

做事有技巧

14

自信

3

为学生着想

35

勤奋

14

品德高尚

3

组织协调能力

35

公平公正

14

综合素质好

3

积极主动

35

专业知识

11

沟通能力

34

创新能力

9

热爱工作

31

包容心

9

师生关系好

28

科研能力

8

学习能力

24

文体能力

5

爱心

19

博学

5

规划能力

17

思想端正

5

2.4 文献资料收集

山西大学的杨继平、顾倩、郑建君、靳江波对辅导员胜任力现状、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和应用、辅导员道德规范与胜任力的关系、胜任力模型的建立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他们曾对该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做过一些探讨,发现该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包括以下16项: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关爱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心理辅导能力、反省认知能力、理解和尊重学生、原则性和参与能力。顾倩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区分出了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12个维度: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心理辅导能力、理解尊重学生程度、原则性、参与能力等;杨继平、顾倩进一步研究得出大学辅导员最重要的5项胜任特征依次是:理解和尊重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关爱学生、职业忠诚感。

国内西华大学的学者研究认为,在组成结构上,辅导员胜任特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动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或态度、知识与技能。其中,动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或态度属于鉴别性胜任特征,而知识与技能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就是由这5个层级所构成的结构模型,也就是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3 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分析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文献查阅的方式对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职业胜任特征作详细的分解,参考国内相关研究的描述和归纳,我们认为,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应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个人魅力三个方面,具体见表2。

表2 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模型分析表

胜任特征 因子内容

1.认真负责

2.热爱工作

职业态度 3.为学生着想

4.五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包容心

5.公平公正

1.组织协调能力

2.综合管理能力

3. 沟通能力

职业能力 4. 学习能力

5. 专业能力

6. 规划能力

1. 积极主动

2. 亲和力

3. 自信

4. 人格健全

个人魅力 5.善于倾听

6.自制力强

7.博学

8.虚心

9.真诚

3.1 关于职业态度

研究中发现,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中,职业态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态度主要包括认真负责、热爱工作、为学生着想、公正公平、五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包容心)。

由于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琐碎等性质,就要求其必须有认真负责、热爱工作的态度,才会用心去承担,也就会公平公正地时刻为学生着想。古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正确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既是一种专业,又是一种职业,光荣而艰巨;还要认识到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难度并不亚于做一名专业教师,其知识、能力、素质、经验和丰富的阅历是需要长时间的,甚至用一生去学习、提高、锻炼和积累的。

3.2 关于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在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通过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由于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不足,再加上工作本身的琐碎性、具体性,这就需要辅导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辅导员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且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才能担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能力,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因此学习能力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是提高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3.3关于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大部分的内容均为描述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辅导员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研究发现,胜任高校辅导员岗位,需要具备的人格特征包括积极乐观、亲和力、自信、人格健全、善于倾听、自制力强、博学、虚心、真诚。高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的各方面,全面而复杂,并且在短期内不易见到工作成效,因此要出色地完成工作,必须首先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工作,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对待学生时,要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使学生愿意和你沟通交流;第三,在指导和帮助学生时,要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实践证明,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情感的优化具有陶冶价值,对学生的意志强化具有促进价值,对学生道德的升华具有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庞鑫培.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2]白凯等.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8,1.

[3]顾倩等.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7)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156 — 02

2005年,国务院主持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自此,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龄在20年以内,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88.38%和87.65%;而教龄在20年以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1.62%和12.35%。其中,本科学历达到94.3%,硕士学历达到16%。很显然,中职教师主要以学历层次较高的中青年教师为主〔1〕。

另据综合研究表明,大多数中职教师虽然年富力强,素质较高,但普遍压力较大,工作动力不足,而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现在中国各类中职学生在校总数已达到2012.3万人,其中2012年就招生761万,毕业生673.6万人〔2〕。中职学生总数规模已接近了在校高中生总数,其中每年招生规模已超高考录取人数。面对这样一支庞大的社会未来职业工作者的人群,如何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其中,教育和教学的 最根本、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中职学生的教育者——中职教师。

培养高水平的中职教师有很多渠道和方法,但为中职教师创建胜任特征模型,并以此来选拔和招聘以及培养中职教师不失为一种有效、快速的措施和策略。

一、胜任特征模型及其研究历史

关于胜任特征及模型有各种各样的定义。综合各种说法,笔者认为胜任特征是指在组织中,能够将其成员工作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的、潜在的特征。它有3个特点:其一,深层次性,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方面的特征,而它是人格中深层的、稳定的、本质的部分。比如自我概念、价值观、动机、人格特质等;其二,预测性,某个胜任特征能预测员工在某一工作岗位上未来的绩效;其三,效标性,胜任特征是优秀员工,通常为组织中绩效前10%的员工的心理特征〔3〕。胜任特征模型是某一职位应具备的所有胜任特征的有机集合〔4〕。

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初Taylor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首次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

目前,关于胜任特征模型有以下4种观点:

(一)McClelland的冰山模型

McClelland1973年在其《测量胜任特征而不是智力》一文中,提出了冰山模型〔5〕。

McClelland认为决定一个人工作绩效水平高低主要是冰山海平面下面的内隐的深藏的部分。

(二)Boyatzis的圆葱模型

Boyatzis在1982年提出了圆葱模型。

Boyatzis认为这3层中的内层和中层都是胜任特征,越是内层对人的职业发展驱动越大。

(三)Spencer通用胜任特征模型

Spencer在1993年提出了适合所有职业的胜任特征模型,见表1〔6〕。

Spencer认为,所有的职位绩效优秀者都应具备上述6个分类的20个特征。而每个专门领域专门的职位还应具有自己的专业胜任特征模型。

二、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建的方法

(一)文献法

关于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国外近些年才开始,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廖若晨星。笔者所检索到与中职教师胜任特征相关的文献不过十余篇,可作为本研究的文献支撑。

(二)调查法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等因素,本研究在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对多所职业学校进行调查并对上百名优秀中职教师进行了座谈和问卷调查。

(三)法规法

本研究同时也调查和研究了国家的相关文件,对与本文题目相关的规定进行了综合探讨。主要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别是教育部刚刚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专业标准”)。

在“专业标准”中,强调中职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一样,要具备4个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其中,“师德为先,学生为本”主要以教师的人格特质为主要表现,“能力为重”主要以教师的职业能力和倾向为表现,“终身学习”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为主要表现。本文试从这3个方面进行中职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构建。

三、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想

(一)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在“理念”中表现为“师德为先,学生为本”。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独特的、本质的、具有倾向性的综合心理特征〔7〕。中职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一样,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所以教师的人格水平最重要。对许多优秀中职教师进行Cattell 16PF测试,大多都有类似的或共同的人格特征。通过对大多数优秀教师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格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人格结构

在次级人格特质方面,心理健康分数应在22分以上,从事专业成就人格因素在67分以上,创造力人格因素在70分以上,在新环境中成长能力人格因素应在22分以上。

(二)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主要表现“以能力为重”。

1959年,Holland系统提出了“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兴趣就是人格的体现,因而将人的职业兴趣分为现实型(R)、调研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常规型(C)6种。

中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与人打交道,而其教育对象的未来职业倾向不但要与人打交道,还要与事物打交道,所以其职业能力类型应主要表现为与人打交道(SE)、与事打交道(C)、与物打交道(R),因而其胜任特征的能力应为SECR型。具体见图1。

图1 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能力结构

(三)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体现了中职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也是个体头脑中的经验系统。中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而中职教师则应以专业知识和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为主。

专业知识主要以相关专业学科的理论、原理以及与实践关系为主。职业知识主要以职业规范、职业工作方式、职业条件、职业操作过程为主。职业技能则主要职业技术等级以及职业能力水平为主。另外,中职教师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还需要对学生管理、团队组建、构建人际关系的相应管理知识。这4者是中职教师知识的核心。其与基础知识的关系可由图2表示。

图2 中职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知识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中职教师应以基础知识为基础,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职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为两翼,以职业技能为先锋的结构。这需要通过不断的终身学习才能实现。

〔参 考 文 献〕

〔1〕冯胜清.对中职教师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河南教育.201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

〔3〕〔4〕孙远刚,杨文军.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想〔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8)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为创业提供了各种良好的机会,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创业指数不断升高,社会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形成一股强大的创业浪潮。在社会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创业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再加上过去几年高校的扩招,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选择独立创业也成为了就业的一项重要途径和策略。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潜在创业者,或是选择创业成为实际创业者。

二、创业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个体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实现目标、发现契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的,将自我效能感引入创业领域就形成了创业效能感。创业效能感是指“创业者对于其自身是否有能力发现创业机会、影响其所处的创业环境并实现创业行为的自信程度”。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创业效能感的内涵是通过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并参照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来界定的。

创业效能感包括管理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风险容忍效能感和关系效能感四个方面。管理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管理能力,尤其是经济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自信程度;机会识别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识别新市场机会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风险容忍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忍受压力、焦虑、冲突和变化等环境条件还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关系效能感指的是个体与潜在投资者等建立关系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

三、大学生个人背景特征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学者朱仁宏的研究指出创业家个人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特征和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自我功效感;社会特征又称为个人背景特征包括创业家能力,性别,种族,创业团队、创业经验、社会与家庭背景等。研究表明,不同创业者个人特征与不同的创业效能感维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着重从背景特征的相关因素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作用来进行分析,所采用的大学生的个人背景特征主要有:性别、学生干部经验、创业实践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学历等五个方面。

1.大学生性别与创业效能感

以往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创业意向会同时受到创业可行性和创业希求性的影响;而男性样本更多地受到创业希求性影响。另外,男性对创业的可行性仅限于考虑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对宏观条件方面的影响考虑较少,女性的创业可行性则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女大学生比起男大学生承担风险的能力更低,他们在创业风险容忍效能感方便会更弱。

2.大学生学生干部经验与创业效能感

研究发现,先前的经验和管理工作对今后的创业表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大学生还没有踏入工作岗位,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圈子都是同学,他们最能得到锻炼、最能增长经验的工作就是担任班委或学生会干部。学生干部的工作往往就是组织相关活动,譬如各类生活和学习上的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能有效的识别对活动有利的资源和机会,像是寻找赞助单位、向学校申请等活动。因此,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起那些未担任过的同学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会更高。

3.大学生创业实践经历与创业效能感

学者Bruce提出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主要表现为相关经验,同时Cooper也认为,经历是促成创办公司的先决条件。先前有相关经验的创业者会有更成熟的联系网络,并能更好的理解各自产业间的微妙关系、先前创业经历是个人创业的显著优势,也被认为是未来创业绩效的最稳定预测指标之一。对大学生创业而言,先前创业经历最主要表现就是像做小生意、参加促销活动等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有社会创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管理效能感和创业关系效能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效能感

人们能部分地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因为人们可以面对环境基于自己能力与目标的认知不同作出自己的选择。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有效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越发显的重要。有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规划有意识的挖掘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在困难和危机来临时,也能够按自己的规划有效应对。因此,我们认为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创业风险承担效能感。

5.大学生学历与创业效能感

在我国的创业者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占较高比率,然而他们所创办的企业,经营年限超出10年以上占45%以上,但企业规模在偏大型及以上的只有18%,这说明企业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但是企业不能快速迅猛发展,这可能就与企业主的学历限制了他们的管理水平有关。同时,研究者Bruce在对快速增长企业的研究中也指出教育水平是影响成功创办公司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研究事实及数据,低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其有能力管理好所创办的企业的信心就会不足,而相对的那些高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管理效能感方面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朱仁宏,陈灿.创业研究前沿理论发展动态.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9)

本研究对传媒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以及对此专业有需求的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胜任传媒类工作某项岗位时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找到在校生与用人单位对岗位胜任特征理解评价上的差异性,以期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学改革提供智库支持。

1 岗位胜任力的界定

从麦克利兰(McClelland)1973提出胜任力以来,对胜任力的定义就纷繁复杂,尚无统一界定,有的偏重人格特质,有的偏重个体行为,但具有一定的共通点:与特定的工作有关,参照绩效标准,具有动态性;是个体潜在特质或行为,如知识、技能、特质、动机等。Richard Boyaizis对胜任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胜任力的特征构成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诠释,提出了“胜任力洋葱模型”,展示了胜任力各构成要素的特点,突出了其内部结构的层次性。

相较大学生的通用胜任力外,本研究更关注于大学生初入职场时是否能胜任于自己的工作领域,更关注于“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那部分内容,因为即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不同的,而通用的胜任力模型往往忽视这一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锁定于用人单位,以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另外,作为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特点更为鲜明,个性更为张扬,更为关注自我的体验,因此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找到其与用人单位对岗位胜任特征理解评价上的差异性,以便为未来的就业指导提供更为具象和实际的参考作用。

2 调查研究设计

2.1 问卷编制

此次调查问卷的编制设计以下几个部分:

2.1.1 胜任特征选取

参照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文献及带有《胜任特征词典》的相关书籍,结合以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模型,罗列出50项胜任特征。邀请5位一线工作的就业指导老师和10名企业HR对这50项胜任特征进行甄选,选出更为适合大学生群体以及企业初入职岗位时的胜任特征30项,并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胜任特征重叠部分进行了删减、增添和合并,最终选择了23项胜任特征。这23项胜任特征包括:成就导向、诚信、创新、动手实践能力、沟通协调、关注细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弹性与适应能力、市场导向、思维判断、条理性、团队合作、信息处理、学习发展、以客户为中心、影响力、语言表达(含书面与口语表达)、执行力、专业知识、主动性、自我管理、自信、自制力。

2.1.2 问卷编制

问卷包括两个主体部分:一是对不同岗位的胜任特征的描述,让被试选出该岗位最主要的六项胜任特征;二是对传媒类大学生胜任特征的评价。因问卷设计的被试群体涉及用人单位、已毕业学生和在校大学生,故岗位胜任特征描述部分的题目会略有不同。

2.2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选取了到传媒类学校进行招聘的125家用人单位,100名已毕业的传媒类大学生、180名大四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3 调查方式

通过E-mail、邮寄、现场调查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尽量结合访谈进行,确保数据有效真实,最终发放问卷470份,回收405份,其中有效问卷327份。

3 结果分析

运用SPSS17.0及Excel2007作为工具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统计。

3.1 用人单位与在校生胜任力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表1 用人单位、在校生在23个胜任力特征评价上的t检验统计表

[\&M(用人单位)\&M(在校生)\&F\&Sig\&成就导向

诚信

创新

动手实践

沟通协调

关注细节

敬业精神

弹性与适应能力

市场导向

思维判断

条理性

团队合作

信息处理

学习发展

以客户为中心

影响力

语言表达

执行力

专业知识

主动性

自我管理

自信

自知力\&4.14

4.23

4.18

4.06

4.20

3.91

4.14

4.00

4.08

4.15

4.14

4.13

4.08

4.06

4.04

4.56

4.25

4.08

4.07

4.19

4.19

4.29

4.22\&3.92

4.68

3.76

3.91

4.03

4.13

4.38

4.05

3.61

3.97

4.18

4.22

3.99

4.04

4.13

3.87

4.06

4.16

3.87

4.07

4.15

4.09

4.10\&2.343

-5.545

4.317

1.447

1.737

-2.105

-2.705

-0.485

4.276

1.923

-0.147

-1.058

0.950

0.137

-0.876

1.907

1.810

-0.783

1.972

1.129

0.377

2.067

1.143\&0.020*

0.000**

0.000**

0.149

0.084

0.036*

0.007**

0.628

0.000**

0.056

0.883

0.292

0.343

0.891

0.382

0.058

0.072

0.434

0.050*

0.260

0.707

0.040*

0.254\&]

注:*表示p

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和在校生在诚信、创新、关注细节、敬业精神、市场导向、专业知识、自信等的评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3.2 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学生就业岗位的胜任力特征评价(见表2)

3.3 在校生对传媒类就业岗位的胜任力特征评价(前六项)(见表3)

4 讨论

4.1 用人单位总体肯定传媒类大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大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总体评价很好,每项胜任力的评价均分在4分左右(4分代表较好),其中在创新、市场导向、专业知识、自信等胜任特征上,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大学生的评价明显高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P

4.2 传媒类学校需在敬业精神、关注细节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虽然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大学生的整体评价很好,但本研究中发现用人单位在诚信、敬业精神、关注细节等胜任特征的评分明显低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P

4.3 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是所有岗位都重视的胜任力特征

将用人单位来传媒类大学招聘的岗位分为以下几类:主持人、新闻记者、编辑、动画类、摄影类、管理类、技术类、行政类、销售类等几类,每一类工作用人单位看重的胜任力特征不尽相同,但是几乎所有的岗位都看重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胜任力特征。这意味着,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技能或是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则是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和人格特征,而他们对一个团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

相较用人单位对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的重视,在校大学生对于各岗位胜任力特征的重要性排序中更多体现了对技能的重视,如专业知识、信息处理、沟通协调等。这也符合在校大学生生涯规划的一些特点,他们此时正处于学习与提升技能的时候。正如技能分类中指出,学生会更看重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用人单位更看重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孙芬琴,许亚平,杜宏巍.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3(10).

[2]高永惠,郭润寒,梁芳美.岗位胜任力是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实证探讨[J].中国市场,2012(13).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篇(10)

一、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胜任特征的定义及胜任特征模型的概念

胜任特征(Competency)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代,当时人们曾通过构建胜任刨面图来说明“一名好的罗马战士”的属性。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胜任特征[1]。胜任特征有多种定义,笔者比较认同Spencer夫妇的概念。他们认为,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这一概念分三方面:深层次特征、引起或预测优劣的因果关联和参照校标。参照校标即衡量某特征品质预测现实情景中工作优劣的效度标准,它是胜任特征定义中最关键的方面[2]。有了具体的伦理体系和实际的操作框架,我们就可以结合具体工作的实际特点去探究相对应的“胜任特征”。按照各种具体的工作岗位特点建立“胜任特征模型”,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科学和便捷。

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者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指界定胜任特征的关键性要素)、行为指标的等级(反映胜任特征行为表现的差异)[2]。

(二)胜任特征模型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

胜任特征的名称通过定义对职位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释,更重要的是在行为指标方面,从基本合格的行为等级水平到最优秀的表现等级水平都有详尽的描述。这就为我们选拔、培训、行为评价和反馈,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这一点在银行业选拔、培训、行为评价信贷人员等方面非常重要。银行业的信贷人员工作性质复杂、灵活,又规矩严格、程序严密。信贷人员所面对的客户多是银行的高端客户群,是各个行业的法人、高级管理人员、股东、资产的实际控制人,随时面临的是沟通、谈判、合同及法律,信贷人员时时承受着很重的心理压力和知识快速更新、变化的焦虑和不断提升学习的压力,这样的工作要求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很高。有时信贷人员的一个工作失误、不当行为会给银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危及银行的生死存亡。信贷人员能不能有效胜任工作对一个银行来说有时候是致命点。

行为经济学在研究组织行为时,会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格力量”。它对组织的作用效果与外生的激励(如金钱)相比,更加持久而深远。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现象:金钱激励可能会“挤出”内生激励,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3]。当金钱激励过高时,就会产生一种抑制员工的自然反应,导致个体心神不宁,进而影响工作绩效。人们一般情况下用来指导自我行为的知识都是非常简单的、经过长期进化而来且较稳定的。也就是说,人格特质对人们的工作表现影响更大、更深远。对于某种工作,选择出相对应特质的人会让人―职匹配更加合理,让工作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创造出佳绩。

二、银行业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

(一)银行业信贷人员的工作特点

信贷人员作为企业和银行联系的一线直接工作者,他们的工作能力与质量直接影响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甚至影响到银行业的兴衰存亡。信贷人员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各具特色的各行各业,会产生较大的工作挑战及心理压力。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要有相对应的专业技能、一定经验的积累、过硬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一个信贷人员要成长为优秀的银行客户经理最少也得需要5―10年的时间,而且每个人的人格特质也不尽相同,有些类型性格的人士不适合去做信贷工作,因此,信贷人员的选拔就非常关键。

银行业信贷条线基本分为内勤和外勤两种岗位。尤其信贷外勤人员(银行客户经理)经常要去开拓市场、挖掘、维护客户。每天都要约谈、接待不同的客户,整理贷款资料;到客户的经营场所去实地考察;同客户谈判定价、签订合同;与借款人、担保人、各种登记部门的经办人员及银行内的各级部门沟通、协调。时时游走在商业营销与法律、法规的边缘。这些特殊的工作内容与情景,形成了对信贷人员素质能力的一些要求:如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稳定素质;持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优良的道德与法律意识;良好的冲突管理与营销谈判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探究出哪些人格特征更有利于信贷人员的工作特点,建立一套简单、通用、行之有效的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将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信贷工作与人格特征的关联。

人格特征即一个人在很多情况下显示出的一些特征。人格特征越稳定,人在不同的情景中的行为表现就越频繁,这种人格特征对该人的影响也就越显重要。现在世界上被最为广泛使用的人格评测工具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即大五人格模型,它包含的大五特质为:(1)外倾性;(2)随和性;(3)情绪稳定性;(4)开放性;(5)责任心[4]。人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这大五特质能够涵盖人类绝大多数个性特点,而且这五个人格维度与人们从事的各种特性工作相对应的绩效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信贷工作中常常都在面临营销与谈判;时时都在做知识更新与储备;常经历情绪与压力的体验。这些实际情况要求信贷人员应有较成熟的、稳定的人格特征。随和型人更倾向于寻求合作的方法,不会去硬碰硬,利益坚守不住;外向型的人开朗而友善,往往会透露不该露的信息,利益会无意间损失;内向型的人往往难以相处,但他们对谈判结果更感兴趣。开放性高的人对新事物、新知识更易接受、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6]。

(三)银行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探究

阜新银行于2013―2014年,通过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对阜新银行信贷条线从业人员355人进行了全员的人格特征、气质类型及专业能力等方面资料的采集。经过初轮单人个体面询;二轮每组10人群体面询;专业能力考评数据,建立了阜新银行信贷条线从业人员的人格特征、专业能力数据库。具体的数据结果355人中初步筛选结果有301人可胜任本职工作;有54人工作胜任能力不佳。具体对应的大五人格特质如表1。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信贷胜任人员大五人格特质为:首先,5个维度中的责任心维度与该岗位关联最紧密;其次,是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再次,是外倾性和随和性。

确定信贷人员胜任特征模型:

1.高责任心、高情绪稳定性和高开放性;

2.中等偏高开放性;

3.中等偏低随和性。

(四)具备胜任特征信贷人员选拔、培养的研究

有了信贷胜任特征模型,银行业选聘信贷人员就有了具体、可实操的工具。信贷人员中高级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就较容易解决了。按照信贷胜任特征模型去选拔,充分考虑到个人的人格特质(性格、气质类型、兴趣)、能力与该工作岗位的人―职匹配,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潜能,增强人员的心理能量,提升工作效率及成就感[5]。

在信贷人员挑选的实际操作时,我们首先在海选时从人格特质的维度初步筛选。运用心理投射测验、16PF人格特质测试、职业性向测验量表等测量工具把我们想挑选的人员选出来;然后从能力、经验累积的维度再次复选。我们可以运用行为事件访谈、焦点访谈技术、文件筐、情景模拟等技术方法对复选人员做出定性选拔。我们把定性选拔出的人员做好备案、储备,接下来进行职业素养、专业化培训;运用教练技术针对每位人员进行量身定制的特色化教练;最后为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当具备信贷人员胜任特征的人员选拔出来后,如何训练、培养成优良客户经理,这是个很重要的工作环节。企业教练技术为之贡献了具体、可实操的时效性工具。企业教练技术是欧美流行多年的管理技术,是一套能够激发企业、员工最好表现,增加效益、达成目标的有效管理技术[6]。通过建立“教练式”的工作关系,令被教练者聚焦于他们实现的愿景、目标。通过进行有效的对话,令被教练者发现问题,发现答案,发现自我潜能,令被教练者看到更多机会、更多选择;激发教练与被教练者朝向预期的目标前进,并不断挑战自己,提高业绩,创造非凡的表现。

上一篇: 对电影艺术的认识 下一篇: 山楂树的嫁接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