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1 09:59: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篇(1)

一、高职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和其毕业生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目前虽然产业人才荒年年发生,但是这基本都是针对低端劳动力的,不能说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的,更不是高职院校和毕业生降低对自己要求的依据,可以看到,一些毕业生确实是供不应求的,但不能将这种现象想当然地普及到所有专业、所有学生。为了适应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上升,争取更多的社会发展资源,高职院校和毕业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能力培养,从而让白己在各种竞争中能够顺利胜出。

二是促进产业强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看到,我国和德国等传统产业技术强国相比,毕业生的质量在全面性、深度上都是不能比的,落后一大截,所以我们的机床创造不出德国机床的价值,我们的机电设备质量上也是不能和一些技术发达国家比的。为了更快缩短这些差距,就需要高职院校和毕业生能够迎难而上,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让技工荒得到缓解、让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总体素质是不高的,是高技能人才更是缺乏,设计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尤其缺乏,己经影响了产业强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想更好发展区域经济、中国经济,就要努力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培养一批既能懂现代科技知识又能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存在的普遍问题

从总体上看,因为国家的重视、社会的需求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提高,近年来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但是不可否认,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不能完全解决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上的全部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各方尤其是高职院校认真、全面整改,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一)思想观念上仍存在轻技能、重学历的错误倾向。

社会上的重视和追逐学历教育、轻视和躲避技能教育的风气仍没有完全散去,这种错误、扭曲的思想观念仍在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导致他们也随之产生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态,不能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走向了重视学科建设、重视学历继续教育、重视升学率,而忽视了专门化技能培训、忽视职业化技能教育知识和忽视就业率。这种三重三轻的错误思潮,使得一些学校专注于如何让自己的学校在学历层次上追求上档次(比如专升本),而不是追求如何提高和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失误埋下了伏笔,导致毕业生技能不够强、与社会企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知识不够应用性等问题频繁出现。

(二)专业设置方面缺乏市场的适应性。

高职教育本身是一门即时应用性的教育,根本目的是毕业生对手头的工作能够就上手、做起来有绩效,这种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有浓厚的现实性和市场适应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尤其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学历崇拜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仍有不符合现实需要之处,一些高职院校简单套用了职工大学、成人高校甚至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从而在现实需求面前不能有效解决需求,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重视实践、重视技能培训。另外,还有一种不良的学科建设倾向就是跟风,看到市场上有某种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不顾条件设置或者更新专业,不考虑自己的历史优势和地区产业需求,导致人才生产和人才消费双向脱节。

(三)课程设置缺乏专业和职业性。

具体的众多课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内容,也是最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但是因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成熟,很多课程理论性过强、模仿大学传统公共课和专业课的痕迹过深,导致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完整性过度,而对知识的技能性和实践性则强调过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达到高职院校应有的水平、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关系到文化创意、动漫产业、计算机等方面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的课程,这种差距和问题表现更为明显,己经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学生的个体就业。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是教师队伍的实践性特色不强烈,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普遍本科、中职院校等层次的教师队伍相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全面性上有差别,但是他们本来应该在实践性上有本质的差别的,却没有突出这个特点,因此这种实践性特点的缺乏,导致了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这种匾乏直接导致不可能培养出成批的高技能人才。

(五)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就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践基地,在多年的建设中,很多高职院校也确实建立了一大批实践基地,这也是不可抹杀的办学特色和成果。但是总体来说,因为经费投入、监管等各方面的原因,这些基地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深刻作用,办学条件良荞不齐,很多基地的技术水平普遍与产业界的真实工作水平有差距,尤其是硬件设备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建设更加滞后,达不到高职院校打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比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能及时反映到基地的实践课程中,一些新的专业甚至没有系统的教材和实践项目,这都成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三、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对策建议

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多层次的复杂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社会各界支持下、教育管理部门指导下,高职院校全体师生配合下,一起努力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应对,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一)彻底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

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是最根本的保证,只有转变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转变,最后系统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要做的: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和对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认识,从科教兴国、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人力资源等更加宏观的角度,和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微观层面来考虑,认识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二是要牢牢树立教育质量观,将学生视为教学产品,将社会和市场需求视为买方市场,这样就能进一步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观念,以解决现实需求为根本追求目标,树立新的教育质量关,让学生接受更多有用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三是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顶层设计工作。只有采取这种逆向思维,才能让学生、教师都有压力,才能让校方做好主动,打造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办好学生满意、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二)不断优化和改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

专业设置决定了每届毕业生是否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够消化顶层设计的内涵,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高职院校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等文件为指导,开展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活动,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具有合理性,并借此优化教育资源,适当增设或删减专业,从而使得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本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相符合,做到自我调节机制顺畅运行,使得高技能人才培养更有效益。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最大优势就是上手快、实践性强,可以说除了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高职学生应该具备深厚的本专业各种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打造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的意识,采取各种措施,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将校内教育、校外实践相结合,围绕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个主题,做好教学和实践活动。尤其是对于知识教学活动来说,要注意结合时展需求和知识更新情况,做好教材质量把关控制工作,认真组织“双师型”教师研发校本教材,突出自己学校和专业的特色,强调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践性,在理论上给予能力培训全面的保障,使得教材内容和实践需求得到双面补充。

(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理论教授还是实践指导,最主要的师资还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只有他们的能力强、素质高,才能带动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双强。因此,要按照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专业深的优秀师资队伍。这个队伍的打造关键,一是要加强对他们理论上的深化,让他们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通过不断充电学习来达到目的。二是要加强实践锻炼,通过教师实践基地、企业人才互动等形式,做好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通过不断接触实践、锻炼能力,打造动手能力。三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将企业中能力强、有理论指导能力的人才请进学校,让他们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实践训练指导员,从而让社会优质师资进入学校。四是做好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从制度上激励人,鼓励教师或补充理论知识,或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并将技能素质高低作为各种精神和物质奖励的重要依据来参考,从而带动教师主动全面发展自己。

(五)最大化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践基地开发和利用,为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高职院校要继续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和特点,通过各种实践来强化学生能力。一是首先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教育部“水平评估”等要求,高标准、符合实际地建设实训基地,按照社会实际尤其是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来设计和操作,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和培养,让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实际。这主要限制因素是经费和行政领导的意识能力,需要购置最新的实训设备。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企联合、产学共建等原则,高职院校要大力开发外部资源,优化外部环境,在增强内向发展能力的同时,加大校外资源的开拓,通过多种措施来优化和合作企业的关系,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让学生能有基地可以实习,学校还可以借机争取企业对学校在师资、资金、装备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技术上的支持,从而为学校下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强化和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篇(2)

一、建构主义概述

建构主义中建构一词是从建筑学中引申而来的,原意是在建筑或木器加工中把现有的零件和材料筑成某种结构。在建构主义思想中,建构指的是通过人的认知结构的发生和转换解决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和原有的知识经验之间,通过二者反复的和双向的作用形成并不断调整个人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他们反对用直接教学的方式获取知识,主张用提出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来探究答案。近代,哲学家维柯在代表作《新科学》一书中表明:人类创造了文明社会,社会被创造的同时也创造、塑造了人类自身,所以人们才能够通过历史认识到社会是如何被创造的。由此,维柯进一步提出:人们只能认识到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建构的一切。继维柯之后,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和“主体建构客体”思想验证了在建构科学知识中人的认知结构起决定作用,对建构主义的生成和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世纪以来,当代建构主义以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主要代表,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角度对儿童心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认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建构的,认知结构是在认知个体与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不断建构中发展的。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后继者布鲁纳提出:学习的过程是积极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的是自己现在的和过去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从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多次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的结构中有多么重要,还对个体的主动性如何在认知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总之,上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建构主义,也为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追溯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时,我们不难发现建构主义思想来源驳杂,涉及领域广泛,虽然上述各种建构主义提出的角度不一样,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如何学习等方面是趋同的。概括起来,我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习者都是参与的主体,别人无法替代。二是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习者理解和建构新知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已有知识进行改组和重建,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知识。因此,学习离不开真实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就要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三是主张学习的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但是个人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更是以社会为媒介通过与他人的协作和会话而内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二、建构主义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关联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未来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但是纵观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是社会所需的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正经历着与社会相脱节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狭窄,部分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探究素质、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深层开发等。针对上述困境,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可以为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新的视角和提供参考。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不是学习者对现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对知识赋以意义,同时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中介通过与别人的协作不断建构新知识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鼓励学习者能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强调反思能力的培养,还主张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找到建构主义与应用型人才培B的契合点,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从而达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构主义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课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需要,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在实践与创新思维方面的发展。建构主义主张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契合,我们应当予以借鉴。其中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难点。这就意味着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要进行深刻的转变。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强调课程的工具性向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将课程视为传授知识的工具,但是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课程被视为工具性和个体发展的统一体。课程设置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素质和强化实践能力。因此,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置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要因材施教,要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在课程设计方面,从强调知识的传承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围绕学生“意义建构”而展开的,不是以分析教学目标为主。在学习方式上,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认为知识是生存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的。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要求课程设计要将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程设计首先要立足于知识的情境性,本着情境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然后将学生置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处于主导地位。整个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教学环节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价值,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这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师作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两大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角色方面,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强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该由以知识学习、教学任务和教育教学为中心转变为思维训练、学习效果、自育自学为中心。

(三)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进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字呈现,主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展开。目前,纵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可以发现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的传递,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的内容仍以现成知识为主要载体,对学生的现实需求缺乏关照,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缺乏教学资源的深层开发等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实践能力、探究素质,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方法进行人才培养成为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注重学习者在活动与交往中探究学习,重视培养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的理论,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相吻合,可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改变过去长期存在的被动灌输的培养方式,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实践中棘手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在活动与交往中M行探究性学习,切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银蒲,申彦春,姚明林.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1(05).

[2]徐维英.建构主义理论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浅析[J].教育与职业.2011(23).

篇(3)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Outline of FDUROP and Its Edification for Non-First-Rate College to Cultivate Top-Notch Students

Abstract It is a notable phenomenon in domestic colleges that undergraduates publish SCI-indexed papers. In this aspect first-rate colleges such as Fudan University have made big progress and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FDUROP (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edification from FDUROP for non 985 and 211 colleges to cultivate top-notch studen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CI-indexed papers; top-notch students cultivating

0 引言

本科生发表科学论文尤其是SCI论文现象在国内高校日趋普遍。如华南农业大学的林钻涛将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为5.1的《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上,①南京医科大学的李华楠将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为2.92的《Toxicolog》上。②这种现象虽然在各个层次的高校、各个不同的学科都存在,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总量和质量均高出全国水平。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2001-2005年本科生发表的第一作者SCI文章达29篇。③那么一流高校除了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方面的优势之外,在组织管理上还有哪些成功之处?非985、211高校如何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因势利导,更好地培养学术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FDUROP,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④⑤为参照,通过对该计划的解读,思考非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1 FDUROP概况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而搭建,由“莙政项目”、“望道项目”和“曦源项目”组成。该计划覆盖学校理、工、文、经、法、医、艺、哲各个院系,至今已有1300多名本科生参与并结题,网上公布的222篇论文成果中,SCI论文达117篇。该计划有几个显著特色:(1)培养平台系统性强;(2)强调个性化培养;(3)建立了动态进出机制;(4)实行了导师制;(5)关注后期拓展;(6)制度建设完善;(7)硬件条件支持到位;(8)经费管理贴心;(9)门户网站功能强大。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打造了一个超级平台系统,该系统由六个平台组成:(1)基础课程平行班;(2)探索式课程;(3)校外知名教授课程;(4)专题研讨班;(5)学术资助平台;(6)国际交流平台。六个平台在学生一般培养方案基础之上设置,基于一般方案却高出一般方案。

2 非一流高校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的启示

非一流高校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虽然不能和复旦等一流大学相提并论,但发表SCI论文的学生却屡见不鲜,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的专门培养势在必行。

2.1 建立适合校情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非一流高校不宜照搬一流高校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本校学科结构和资源禀赋建立适合校情的拔尖人才培养制度。复旦的超级平台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模式,平台的组成、子平台之间的关系、子平台在不同年级发挥的作用都可以参考,但平台的规模、面向的对象、执行的力度却要因学校而异。

2.2 针对优势学科,在小范围内开展学术论文类拔尖本科生培养

每个高校都有若干个优势学科,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先进的设备、国家级或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这些学科是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的首选基地。非一流高校可以针对这些学科制定专门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师资、经费、设备与管理配套,先在小范围内展开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然后积累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3 建设导师群体,为拔尖生指导老师制定特别政策

非一流高校有能力指导SCI论文的老师人数有限,为此学校需要进行拔尖人才指导老师群体建设。除了引进高水平师资这一基本手段之外,关键要解决指导老师的动力问题,要充分考虑老师的业绩与报酬问题。参照硕士导师计算工作量、发放学士导师津贴、作为职称晋升可选条件、按照课程教学进行管理等等都是可行的措施。导师群体的组织建设也必不可少,建立学士导师委员会、对导师培训、外派导师调研、学士导师内部研讨、制定导师选拔制度、优先公派出国等方式均是可选手段。

2.4 保持拔尖生优势,培育和选拔并重

要让拔尖生长出来而不是,需要培育和选拔并重。培育重在提高学生平均水平,为拔尖生的成长提供土壤。针对有一定优势的学生群体进行专门课程培训,为学术论文研究奠定基本知识与技能基础,可以弥补学生平均水平偏低的劣势。如果这种培育属于面上的工作,那么让高考成绩拔尖的学生保持优势,就是点上的工作。非一流高校也有一些高考成绩很高的学生,如果不对他们“重点保护”,环境的熏陶会使他们滑坡渐至平庸。拔尖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采取措施,让这些同学保持优势、永不褪色。一入学可以让他们开始“研究型学习”程序,从学业定位和自我认知上与其他同学形成区别,以保持他们的机敏状态和科学嗅觉。

2.5 为本科生开放硬件平台条件

非一流高校培养拔尖人才需要强化硬件平台建设,除了放宽放活本科生试验管理制度外,有时甚至需要专门建设小型实验室或创新基地,为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设备和场所。

2.6 “借鸡下蛋”,推进跨校拔尖生培养

除了利用本校师资条件进行拔尖生培养外,还可以双管齐下,探索跨校拔尖生培养模式。“跨校拔尖生培养模式”即选派本校的拔尖学生,参加一流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对方高校的师资、实验室、课题组和管理平台下开展课题研究,经费由本校提供,成果双方共享,学生毕业保研时对方高校有优先挑选权。跨校培养可以为非一流高校带来真实的培养体验,有助于非一流高校学习拔尖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本校拔尖生水平、带动更多本科生开展学术研究,是一种“借鸡下蛋”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将是长期和深远的,非一流高校不应纠结于“论文第一单位是谁”这种眼前利益。

2.7 点石成金,建设强大数据信息平台

本科生做科研,除了学校引导、老师指导外,还需要学长言传身教,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科研、理解科研、实践科研。认知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往期项目资料的查询、项目成败利弊得失的分析、以及拔尖培养计划等诸多管理制度的学习,都需要数据信息平台的支持。一个强大的门户网站如果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信息检索能力有限、科研韧劲不足的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对网站的学习,可以实现学校和老师力不能及的某些自我培养,这些培养环节的缺失正是不少学生科学道路不能为继的绊脚石。

2.8 营造氛围,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不论是否一流高校,每所大学都有与自己类型和行业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为了进行学术类拔尖人才的培养,学校需要在原有的校园文化组成中添加“本科生学术研究”文化元素。非一流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学术研究文化元素比例本身偏低,为此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学校如果缺乏科学研究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本科生不大可能“特立独行”跟着个别老师“做研究”而成为另类。文化建设属于系统工程,学校需要组织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党团委、辅导员进行专门规划,确定宣传定位、设计宣传方案、拟定宣传步骤,展开长期、有序、有效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形成以研究为荣、以研究为乐的文化情感。

3 结论

非一流高校中拔尖本科生不乏其人,发表SCI论文的事例屡见不鲜。这些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制度化的培养模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规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无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培养机制、模式、得失与经验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对这笔财富进行恰当取舍,并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则有助于非一流高校学术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注释

①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资环学院制药工程系本科生发表影响因子5.099的SCI论文[DB/OL]. http:///xwzx/news/t20110921_57557. htm.2012-12-10.

②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康达学院学生首次发表SCI论文[DB/OL].http://202.195.179. 5/show.aspx id=446&cid=40.2012-12-10.

篇(4)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使其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之间存在高度统一的内在联系。吴汉东教授认为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主要在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分为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品牌创新驱动战略、文化创新驱动战略三大子战略,而这三大子战略分别对应于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和版权战略。由此可见,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就是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需要大批知识产权人才,因为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2008年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

目前,不少国家争相实施创新战略,积极发挥知识产权人才在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国也不例外。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存在巨大的缺口。近几年,不少原无任何知识产权教学基础的高校纷纷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根据《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截至2015年底,我国有50所高校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其中不乏有盲目跟风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培养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数量、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的缺乏大大地阻碍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乃至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存问题

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尚不成熟,目前主要存在三个弊端:知识产权师资队伍不够强大、知识产权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弊端使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难以成功进行,进而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一)知识产权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目前,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数量问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第二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稳定建设和宣传普及研究》提到:到2020年,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总数预计为8万-9万人。[1]我国现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高校有50所,如果按平均每所10个(以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为例,现有知识产权专任教师10人)知识产权教师计算,那么全国高校知识产权教师才只有500人。面对我国的将近10万的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目前的知识产权师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教育背景问题。大部分设有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都是在知识产权战略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才开始的,负责知识产权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其它法律专业(如民法专业)转向教学知识产权,这些老师往往既缺乏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背景又缺乏理工科教育背景,其本身不属于复合型人才,因此很难培养出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第三,实践经验问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往往没时间从事实践工作,而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又往往没精力进行科研。即使高校知识产权教师可兼职律师,但是大部分知识产权教师都以研究知识产权理论为主,没时间从事实践工作,因此很少知识产权教师具有实践经验,无法教与学生实践技能。知识产权师资队伍的数量、教育背景、实践经验三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质量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二)知识产权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完善

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从属于法学学科却又与理工学科有关,还很可能涉及英语学科。我国知识产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很多高校尚未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而已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也仍处于课程设计的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第一,课程体系设计较为混乱。正如前面所述,知识产权专业涉及的学科较多,所设计的课程应该既要包括法学学科课程,又要包括理工学科课程,还要包括英语学科课程。课程设计的复杂性程度让很多高校不知道应设计哪些课程,哪些课程设为必修课,哪些课程设为选修课。[2]总而言之,国内目前已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的课程体系设计仍较为混乱。第二,缺乏实践技能课程。很多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职,几乎没有司法部门、大型企业、专利商标事务所等实践单位的工作经验,因此他们在教学模式上无可避免呈现出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学而缺乏实践技能教学。实践技能课程的缺乏导致学生对各种知识产权实务问题极其生疏。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如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人才、知识产权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员、知识产权国际人才等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一批学科交叉型的、复合的、高水平专利撰写、精通信息利用分析、专利转化与运用、专利布局、精通并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擅长知识产权谈判、妥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诉讼的高端知识产权人才。然而,目前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却不能满足这样的社会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不足。目前我国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数量不多,而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的高校则更少(不到20所),各个高校每年所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这直接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人才数量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质量不够。上文提及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不强和知识产权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因素直接决定了高校很难培养出来高质量的、“接地气”的、能够满足知识产权需求单位岗位要求的知识产权人才。

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良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将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积极促进作用,然而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因此,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很有必要对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进行一一改进。

(一)加强知识产权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具有一支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首先,对于师资队伍数量的问题,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发挥我国各个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的作用,充分综合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统筹规划、系统科学地开展实质性的知识产权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同时吸引出国留学生回国就业、引进国外知识产权人才。其次,对于师资队伍教育背景问题,建议高校整合其内部相关学院的力量,对内部具有理工科背景的青年教师进行有规划的知识产权培训,使他们尽快扩充到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当中;另外,加大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知识产权博士的培养,并且对其进行留校或到其他高校做教师的就业引导。最后,对于师资队伍实践经验问题,由于校内教师无过多时间精力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建议高校返聘在实务单位工作并有能力的在职人员或离退休人员,由高校教师和实务界在职人员共同进行授课,分别负责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或由实务界离退休人员直接主讲一门科目。

(二)完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的设计

教育学中有多种课程理论流派,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便是其中的一种,该种理论认为设计课程时应该以学生的能力和态度、动机和需要、兴趣和爱好为基础,设计出来的课程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征:一是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而非学科内容或社会问题;二是课程内容应该随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而非一成不变。因此,高校在设计知识产权课程时应该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发展,并根据就业方向进行系列课程设置,以解决课程体系设计混乱之问题。知识产权从属于法学学科,扎实掌握法学学科通识课程(如法理学、民法、诉讼法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方向开设不同的课程,如针对就业方向为中介服务岗位的,开设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专利分析与评议等课程;针对就业方向为行政管理岗位的,开设知识产权侵权判定、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等课程;针对就业方向为企业知识产权相关岗位的,开设专利检索与分析、专利申请与保护等课程。知识产权课程体系不仅应该设计理论课程,还应该设计如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检索、维权方面的实践技能教学课程,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技能,该实践技能课程可聘请在实务单位工作并有能力的在职人员或者离退休人员主讲。为能设计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课程体系,高校应该在设计课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知识产权专业各就业方向单位的人才需求。

(三)改革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高校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很有必要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根据教育部的数据可知,截至2015年5月,全国高校共2845所,其中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有1188所,而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仅有50所,不及高校数量的1/5。为解决知识产权人才数量不足的问题,建议有条件的院校增开知识产权专业,已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则在加强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进行扩招学生,特别是已开设知识产权专业的理工科高校,可以积极引导理工科学生报考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并增加其保研到知识产权专业的名额。针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建议高校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其实践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只有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有效开展经验性学习,才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5]高校在设计实践环节时,可采取与实务单位相结合建立双导师制度,尽量让学生每学期(而非仅仅一个学期,持续学习和实践的效果更佳)都有机会到相关行政部门、企业、律师事务所、中介机构实习,这样既能让学生攒取实践经验,又能针对实务单位的需求而培养出相应的知识产权人才。

4 结语

高校是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输出处,在我国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不断调整改进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以确保高效率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人才,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吴汉东.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N]. 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1-18(08).

[2] 马一德. 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1.

[3] 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课题组.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报告. 2011.

[4] 张B. 高等学校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08.

[5] 谢惠加.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52-155+174.

[6] 张平. 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二十年论坛 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热点问题探讨[J]. 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11:29-34.

[7] 顾晓燕.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统计与管理,2014,08:108-110.

[8] 郑辉,苗培.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知识产权,2012,11:82-85+94.

[9]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41.

篇(5)

进入21世纪,我国物流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物流的发展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因此,对物流技能型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人才的竞争成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人才的匮乏将严重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如何加强物流人才培养,满足物流产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成为各所高校教育者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目前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给予市场需求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在高校物流专业教育中,虽然招收的学生数量不少,但是却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很多对物流人才需求旺盛的企业都反映高校毕业生只能掌握传统的储运业,而对现代物流的观念、技能掌握较差。这反映了高校物流教学内容与现代市场需求脱节,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供需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很多高校受到主客观环境的影响,教学模式仍旧停留在注重传统储运业的工作流程和经营方式教学上,现代化信息物流教学还不完善。

(二)教学理念陈旧,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根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理论灌输。在教学中,教师强行地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设定的套路之下,不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的高速流动让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理论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高校目前的物流教学中,物流专业的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因为过去并没有物流人才的培养,导致学校缺少专业的物流教师,物流课程并不作为专业主修课,往往由相关经济专业教师代课,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为了加快物流教学的改革,很多学校将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送出去进行短期培训,在简单熟悉了物流课程,或者是翻阅了一些物流方面的书籍之后,将这些教师投入到物流教学中,由于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对物流操作时间缺乏认识。物流教学效果很差,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导致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的脱节。

表1: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名称 内容

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物流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教学理念陈旧,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师资力量薄弱

二、构建基于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

在技能型物流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上,要科学分析当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关度较高的物流课程。课程的设置中,要注意理论传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适当地减少理论教学的比重,占到总课时的30%-40%即可,同时,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更好地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应该多开设一些与实际物流工作相关的实验课程,安排学生有步骤的操作,安排学生定期到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回校后安排学生总结实践经验。实践性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认识阶段,主要是学生在大一时期对物流理论知识学习后,组织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流行业;二是基础实践阶段,在学生掌握一部分专业知识后,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适度实践学习,掌握物流的基础环节操作; 三是专业实践阶段,学生在校完成所有的专业课程学习后,由学校组织,安排到对点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岗实习,使学生掌握实际的物流操作技能。

(二)加强校企合作,掌握市场需求动向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是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契机。首先,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企业的先进技术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由于教育的投入较大,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可能独立培养自己员工,对于员工的培训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有效培训已有员工,实现员工专业知识的更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加强物流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对已有的师资力量应该组织专业系统的培训,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引进一批学历高,专业知识牢固的优秀博硕士毕业生,更新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同时还可以聘请校外兼职,通过这种形式聘请著名专家到校授课,提升教学水平。

篇(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44

1绪论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是高效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有效方式。产学研人才培养方式也是较早即存在的人才培养方式,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就大力发展高等院校与各大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产学研在办学层面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单位与政府单位的展开合作,共同培B高等院校人才方式。产学研合作是指在政府的搭台指引下,高校和企业扮演唱戏角色,对高等院校人才进行培养;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2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概述

2.1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涵义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互惠互利,以各自的社会需求目标为依据而形成的共同体,发展高等院校的教育事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办学主体的形式,建立以生产企业、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结合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产学研合作是高效、企业和政府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互相学习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有效手段,对促进高效的学科发展、国家产业的升级、企业产品的更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中各个主体所起的作用

在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模式下,高校、企业、政府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在这个合作模式中,高校根据行业发展以及根据企业需要,高校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合理有效的设置相关专业,并且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有效的建立合理的培养方案。再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里面的教育资源,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从而增加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和事件知识,锻炼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的素质。

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有多重方式帮助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比如提供一些校外实训基地,和高校共同建设校内专业实验室,也可以选派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课程的开发、一些相关教材的编写,甚至为一些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案例,从而实现高校中的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校外的实践知识的对接。

政府在整个产学研合作模式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从某个角度来看,政府某些政策的制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院校教育事业发展。政府部门需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高校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为高校和企业双方搭建合作的平台。

3基于产学研视角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新模式

3.1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思路

在产学研的视角下,提出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思路:

首先应充分利用政府的组织优势,由政府带头组建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各级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妥善安排本地区、本行业与各院校合作的人才培养工作。对企业资源及需求进行摸底调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方向及目标,以便合理开展校企合作。

其次,高效信息平台的搭建应该由政府部门完成,鼓励高效于那些有实力且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培养国家需要的物流高素质人才。将企业引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为高校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并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管理。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使校企双方共同获益,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为高校学生构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得学生能够更早的适应社会,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专业实践技能,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借助产学研合作模式为自身储备人才,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再次实施引入校企模式。政府促使高校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由高校教育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指导委员会小组成员。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确定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实践教学,把企业所需的岗位结合理论的知识进行转化,再根据企业所需的物流人才搬到课堂上去,做好相关专业课堂的学习和实习,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目标课程体系。

最后,对校企合作的成果进行评估,将产学研指导委员会小组成员构建有关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为产学研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进行评估,对于人才培养出现问题提出改善建议方案,从而构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根据以上的叙述,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思路如图1所示。

3.2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中,物流企业可以帮助在校的大学生提供难得的实习机会,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对于企业来说也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专业人才,这对于高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互惠互利的。一般高校里面培养的人才其目的就是要为服务于社会,而企业在这里面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因为它知道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

企业在整个产学研的培养模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企业作为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向,所以企业是真正了解社会上需要怎样的人才,那么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实施,企业可以根据这些方案对培养的在校生进行检验,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成长跟踪,给出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对于不足之处给出完善建议,以此类推,进行一个不断良性循环,从而形成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进而提高培养物流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勇,罗来根,余敏燕.以物流大赛为契机提高物流人才质量[J].物流技术,2013,(09).

篇(7)

【关键词】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供需结构

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促生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不过,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好。这主要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所致。换句话说,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需之间存在结构错位。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供给错位

由于需求无法改变,所以只能从供给中找问题。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物流管理人才供给错位主要体现在同质化严重、特殊领域和高层次人才奇缺。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

目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很多,主要分为本科类高校和专科类高校。专科类高校重技能培养,所以他们的人才培养更专,很多都有自己的特色,并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由此,专科类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很好。但是,本科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程度很高。尽管有一些本科高校开设采购物流、港口物流、国际物流等物流管理专业方向,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将采购、港口和国际等专业特色突显出来。这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一方面加剧了高校同专业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对差异性人才的需求。例如,在天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十余所高校中,除个别高校外,绝大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没有本质区别。其实,所有高校都能基于自己的特色及区域需求来设定物流管理专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2特殊领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并没有从特殊领域物流人才的需求角度去考虑问题。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相应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很少。类似地的,还有物流成本管理人才、物流金融人才、国际物流人才等。尽管有某些高校开设了国际物流、采购物流等专业方向,但是他们并没有从企业需求角度对这些专业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也没有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高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能还是延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不变,必须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角度寻找合适的专业小方向,并据此设计对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师资等。为此,我们必须基于企业需求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方向分解以满足差异化的人才需求。

1.3高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欠缺

高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主要指的是战略型物流人才。他们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够从全局把控物流活动,从战略高度分析和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物流企业在招聘中发现物流配送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高端人才十分紧缺。这些高端人才很显然都必须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物流配送总监通常需要有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实战经验必须由社会大学来去培养,这种客观问题很难由高校解决,但是高端人才也不能缺少相关的理论素养。不过,我国对于物流管理高端人才的培养体系缺失。大家都很清楚,高校中有EMBA、MBA、MPA等提供的高端人才继续深造机会,但是很少有专属于物流管理相关领域的课程。这无形中阻碍了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发展。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针对上述提及的供给错位,必须从走差异化之路、紧跟行业需求和尽快步入高端三个方面来优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走差异化之路

为避免同质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差异化,具体的差异化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高校特色与优势找准物流管理专业小方向。例如,天津市民航学院的特色显然在航运方面,为此可以从航运物流角度进行重点建设。而天津财经大学的特色在于会计与金融,为此可以开设物流金融与物流成本等专业小方向以进行差异化人才培养。绝大多数高校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为此可以考虑是否能基于这些特色与优势设立物流管理专业小方向。二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定物流管理专业小方向。例如,江浙地区的电商很多,那么电子商务物流人才需求会有强劲,为此隶属这些地域的高校可以设立电子商务物流方向。而对于天津、上海等港口城市,港口物流人才需求量较大,类似地可以设立港口物流方向。

2.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紧跟行业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并不能固守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计等。现在,绝大多数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基本一致,并没有本质区别,尤其是在课程设置几乎完全一样。尽管有些高校提出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他们并没有相应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等。为此,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并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根据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师资队伍等进行科学调整;三是,找到针对性强的物流企业与其洽谈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3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尽快步入高端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高端需求旺盛已成既定事实,但是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健全。这就要求高校在现有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下融合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这一方面需要相关部分从政策上加大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培养办学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高校整合各方资源开发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难度较大,我们很难左右。但是,在利益驱动下,高校完全可以借助当前高端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进行物流管理专业高端人才的培养。例如,EMBA和MBA可以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方向,将培养重心聚焦于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其实,唯一的难点是缺少高质量的师资、课程体系与内容。这有待高校通过整合资源以尽快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初兵, 刘玉斌. 基于校企合作《 物流金融》 课程的教学设计[J]. 中国市场, 2014 (18).

[2]哈里森・范赫克,李严锋, 李婷. 物流管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篇(8)

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变化的同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实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人才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作为人才输出基地就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当前学校培养人才的重心应该逐渐地转移到实用型人才培养上来。对学校来说,在培养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时,应该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工商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是一个涉及了很多内容的一个行业,主要涉及了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工商管理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一门科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它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学科的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可以选择的方向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工商管理专业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一直是随着我国经营主体的体制改革而不断地发展、成熟。

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及其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情况。社会体制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使得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对店铺管理人才的需求。为了刺激消费,国家出台了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比如说家电的以旧换新、家电补贴政策,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连锁店急剧增加,零售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因此对店铺管理人员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第二,管理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人员中非常缺少高级管理人才,而且从事基层工商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学历也比较低,专科以下的从业人员比例大约为50%,这些人员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所以我国高校应该向社会输送一些素质高的管理人才[2]。

(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情况。从零售业的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可以看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对于零售业来说,一个好的店长可以明显提高零售店的营业额。目前,优秀的店长都是通过高薪聘用的,因为培养一个店长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并且一个普通的员工想成为一名店长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这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所以零售业中通常都以高薪挖人。然而,作为人才输出的高校没有发挥出它们培养人才的作用,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急剧的攀升,但是高校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开设店铺管理专业,即使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存在盲从性,很多高校都存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盲从,教育资源没有优化配置,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其次,高校培养目标有所偏离。目前,各高校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了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

三、对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开展工商管理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去思考、去主动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老师切身的实践过才能够了解到工商管理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教学,如果只是理论授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胜任职位需求。

(二)建立实习基地。工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在专业人才培养时脱离实践培养和培训是不可以的。高校为了保证培养出来的管理人员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给工商管理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学校要树立面向应用,依托行业办学的建设理念,而且可以广泛邀请企业专家和行业人士参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一定会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结语:总而言之,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转变给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想输出更多能够胜任工商管理专业需求的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教学,切不可与社会需求脱节。

篇(9)

高校大学生是走向社会最直接的人群,他们经历多年的教育,尝试着走向社会,一展抱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会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人才市场将逐步形成和完善,因此,作为大学生和社会的的桥梁和纽带,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为此,本文从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和社会评价理论的研究角度出发,对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详细说明,并对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难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建构的重要意义

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主要是指由不同的评价主体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不同层面的评价,是对高校大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求程度进行的一种衡量和评定的手段和途径。作为连结学校和社会的纽带,大学生的社会评价落实和建立将大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下面我就以几个方面展开叙述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建构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质量的界定和评估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群体的评价,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高校自身等各种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对高等教育质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都有权力、有义务捍卫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各层面人士参与的社会评价,一方面可以使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活动过程、学科专业设置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作为高校自身,也只有通过社会大众和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客观评价,才能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其按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对高校毕业生进行社会评价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上独立的教育评估机构发展还不成熟,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评价主要是由高校组织,主要依靠社会用人单位进行实际评价活动。这种评价形式在实际评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在于:

(1)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主要考虑毕业生、用人单位这种内涵性的评价,而忽略大众评价这种外延性评价。

(2)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这项工作涉及人员众多、数据过于繁琐、工作量大,存在着人力、物力上的较大困难;加上评估主题不够明确,用人单位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提供的数据相对离散随意而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做法不能有效排除人为的主观因素干扰。

(3)在评价体系中割裂地、单一地研究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技术问题,未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相衔接,研究目的不够明确。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情况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来自于高校的办学体制和高校的自身认识。从办学体制看,我国高等学校是以国家办学、国家投资为主要形式。大学管理体制的直接来源是政府的行政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领导管理的体制。

三、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

如前面所说,对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评价体系我们主要分两方面进行,在校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评价和高校毕业生的社会评价,我们已经阐述了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现状,那么为什么在当代,建立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会那么难,体系会有诸多的问题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要从高校大学生的孕育之地高校开始讲起,或者更加具体一点说是从高校的办学质量说起。我们知道,从高校本身看,办学质量可以从两个途径来验证:一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质量的评价;二是学生毕业后在用人单位受欢迎程度,即就业后的社会评价。其中,前一种途径处于学校管理系统内部,评价目标、手段和过程等较易控制,学校自身又有着较直接的评估利益驱动因素,而且在评估理论与实践上都较为成熟;同时,又有国内外的经验可借鉴。因而对评估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开展得较为普遍,如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重点课程评估等。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无法忽视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问题上。

四、从毕业生角度建立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的建议

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体系。从社会评价和高校教育质量体系的研究角度出发,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

第一、招聘市场,包括学校市场和社会人才市场。关于这个层面,我们主要要抓住高校毕业生这个群体进行研究。每年高校都要举办各类的就业招聘会,届时高校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与素质需求,为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第二,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用人单位可以获知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情况,如专业、毕业生人数、联系方式等。高校利用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在推荐毕业生的同时,搭建毕业生社会评价调查系统,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运用高效的调查与反馈手段,提高评价工作效率。

第三,大型社会评价调查。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每3-4年组织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到人才中心监测点,以及吸纳本校毕业生较多的重点企业进行直接调查,获取具体生动的感性评价。

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的运用价值主要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将任重而道远,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高校大学生社会评价体系,不断丰富完善毕业生社会评价与人才培养适应机制,是我们一直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向红.高等教育评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03).

篇(10)

一、梳理政府数据,把握专业设置的数量与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上是具有一定的自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是在自身的办学定位基础上,结合师资力量等情况,综合考虑而形成。但是,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而言,就业对专业设置的反馈作用,是增强专业设置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可或缺的因素。2014年教育部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共有15个专业位列其中。而这一举措的出台,主要在于引导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积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和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是以人才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在人力资源配置完全市场化的今天,高职院校既要看到内在的师资力量对于专业设置的影响,更要看到外在的市场需求对于专业设置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教育部要求各个高校《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将相关报告归置到统一平台,方便社会、学校和公众查询。虽然这一由政府主导、高校完成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可能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但是,通过这类报告,高职院校至少可以在专业设置上获得两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每一所职业院校都是以一个大的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职业院校中综合型院校较少,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依托各个高校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横向上比较同类院校之间的就业情况,了解对应专业的行业就业总量情况,能够为自身的专业设置与调控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其次,每所院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会细分到每一个专业的就业情况统计,高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设置情况,由就业部门和专业教研室牵头,以单一的专业或者临近的专业就业情况为线索,梳理就业情况,从而梳理出单个专业就业的整体情况,进而决定这一专业是否需要调整与撤并。当然,高职院校在依托政府机构数据进行专业设置预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专业人才需求的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因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变化,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阶段性过剩。前文提到的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不少专业就因为滞后性问题,使得之前的“朝阳”人才需求,转变为之后的“夕阳”人才培养。要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在政府提供的数据基础上,尝试构建专业设置预测体系,吸收政府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就业中心人员,做好与自身专业设置相关的人才需求预测,并据此作为专业设置、调整、规划、合并的重要依据,将被动的专业设置工作转变为主动的专业调整,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化。

二、征集企业建议,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向

如果说依据政府数据信息把握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从宏观上把握并解决专业的“存废”问题,那么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征集企业建议,并据此调整专业的教学内容,则是在中观维度上改善教育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按照《职业教育法》,“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是规定了企业应该为高职教育等职业教育提供实习场所,接纳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实习,承担企业人员职业教育费用,而对于企业如何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如何根据企业人力资源使用要求改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等,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社会分工来看,学校负责人才培养,企业负责人才使用,两者之间确实有着明确的不同。但是,职业教育作为专门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认为高职教学质量管理要“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而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指出高职院校要“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某种程度上,高职院校吸收企业单位对于就业人员的意见与建议,是一种提升办学内涵质量的必然需求。而在就业过程中征集企业意见、调整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在使用高职人才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学生质量与用人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而这种差距对企业而言,越小的企业所需要付出的人力培养资本就越低,如果差距较大,企业的人力培养资本将较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虽然是主体,但是企业应该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从这一角度来讲,高职院校在就业过程中除开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之外,还应该积极地取得企业的认同,征集企业的相关意见与建议,并能够通过某种机制传导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一般来讲,承担这一任务的是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一机构中一部分人员是行业、企业中的业务经营者,一部分人员是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带头人和其他教师。而在征集企业建议的过程中,主要是要将企业的建议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导教学内容的调整,强化实践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制定之前向企业征询意见与建议,按照企业的考虑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本位,根据职业活动中的环境、内容、过程等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职业人。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的反馈,调整并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于一些紧缺的教材配置与使用,高职院校可以在就业反馈中联合企业编写校本教材,从而解决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匹配问题。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是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不少企业单位提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动手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联合企业单位改进实训设施,提高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重视学生意见,提升培养的效果与质量

高职院校的就业反馈机制建设,较为重视政府机构的就业信息数据,因为政府机构的就业率统计可能直接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增设与存废;也较为重视企业单位的就业信息反馈,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企业是高职院校“人才产品”的“客户”,与企业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就业的数量与质量。而在学生就业信息反馈方面,高职院校的直接动力机制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采纳学生的就业反馈意见。但是,从基于就业反馈机制提升高职办学水平而言,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经历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又作为企业的员工直接感受到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变化,学生的就业反馈意见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是更为直接的。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中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不仅要统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单位、岗位对应情况、薪酬、地域区域、行业等基本信息,还要及时通过电话、实地调查等,了解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后的相关情况,如是否二次就业,是否提升了薪酬等等。而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就其教学质量的问题,针对毕业生进行问卷式调研,集中听取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这些意见内容可能包括学校教学是否符合行业、企业要求,教学模式与企业实践的联系是否紧密,能力培养是否与需求岗位对应,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等等。特别是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企业,他们感受到的企业能力要求较为明显,而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培养之间形成的差距,学生拥有话语权。这些意见与建议能够很好地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高职院校除了在毕业生就业之际对毕业生展开就业质量调查之外,还应该在毕业生适应一段岗位工作时间之后,再次走访毕业生,深入访谈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问题,因为毕业生在工作岗位沉淀的时间较长之后,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岗位的能力要求之间的认识,可能更为理性,也更为具有建设性。可以说在就业反馈机制的学生意见采纳中,高职院校能够较为明显地感受到专业办学的效果。当然,要使得这种反馈能够系统化、科学化,还需要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反馈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地域或者行业内的校友会的形式,强化学生反馈的组织性,从而将分散的学生反馈变为一种群体的反馈,以每年一次的频率,综合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与建议,既能够联络学生对母校的感情,更能够让学生为母校未来的发展贡献资源与力量。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提升反馈效果的科学性。高职院校要尝试构建网络化的毕业生反馈系统,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系统地征集毕业生特别是优秀毕业生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提高反馈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浅谈音乐美育教学 下一篇: 骨科术后护理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