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9 09:45:18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c)-103-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新生儿在气管插管时,并不存在肺炎,但是在进行机械通气(MV)后发生的获得性肺炎,属难治性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多数会发生VAP,该病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VAP是MV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患有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发生再次感染、致死率高和治疗费增多的重要因素[1-2]。临床如何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根据目前国内外防止新生儿VAP的护理现状及进展做以下综述。

1 VAP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据国内各种研究报道[3],新生儿群体中VAP的发生率一般为16.8‰~50‰机械通气日。根据美国国家医疗感染监测机构2000~2009年的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为2.8‰~5.9‰机械通气日。引发新生儿VAP的常见病原细菌以G-杆菌为主,其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四种最为常见;G+球菌以金葡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三种最常见。众多研究表明,引发新生儿发生VAP的各种因素非常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各种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交叉、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研究,早产、出生儿低身体素质、反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较长、频繁气管内吸引、服用中枢抑制药剂等,是引发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

2 新生儿VAP的预防干预及护理

2.1 制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严格的管理制度

加强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严格控制病房内人员的流动,要求工作人员入室带鞋套,换无菌衣;每日病房坚持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 min;每日加强空气消毒、监测、登记工作,使用专门的空气消毒机器对空气进行全面消毒,若空气质量较差时,可增加每日空气的消毒次数;每月对医院病房进行专门的空气培养,控制细菌数,使其低于155 CFU/m3;必须特别加强医院病房内,对所有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控制工作,为患者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2.2 严格规范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规范

已得到广泛认识到,手卫生在预防医院感染防治中的重要性。台湾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经过多年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则可显著降低医院呼吸道类疾病的发生率,所以手卫生是一种预防医院NICU内发生感染的简单、经济、有效的举措;美国洛杉矶嘉惠尔医院Garfield MD的研究显示,提高手卫生程度、减少对患儿触摸次数,可以使NICU中的患儿VAP的发生率从19.1‰机械通气日下降至7.9‰。由此,要必须严格监督、坚持倡导医务人员护理患者前后必须按要求严格清洗双手。由此可见,勤洗手是预防新生儿感染VAP的第一道防线,医院的每位医务工作者必须正确对待,严格按照具体要求实施。

2.3 对婴幼儿采取正确姿势

各种研究及实践表明,防止误吸的各种方法中,将婴幼儿放置在具有恒温条件的抢救台上,使婴幼儿始终处于恒温环境,由此就保证了患儿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恒温抢救台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舒适、充足抢救空间,有利于对患儿的抢救。大量的经验数据及研究表明,抬高头部25°~40°可使婴儿胃内所容纳的食物及消化道赋存的病原体很难逆行,由此大大降低了幼儿VAP的发生率;反之,若婴幼儿采用平卧,是引进幼儿误吸的非常危险的途径之一。另外,对幼儿鼻饲时,必须将使用的气管中的气囊充满气体,并且一定不要使鼻饲速度节奏过快;幼儿鼻饲后,必须提前抽吸胃管以确定基本排空,然后再释放气囊;在对气囊释放前,必须将气囊周围的分泌物清除,防止气管分泌物会经过气囊进入下呼吸道[4]。

3 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气管经口腔插入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口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很容易造成唾液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使口腔的黏膜抵抗力、自洁作用减弱,将造成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使口腔成为各种病原菌的繁殖地。另外,危重新生儿非常容易发生误吸,如果误吸,通常将使口腔还有咽喉部的附属病菌带进入肺部,同时如果其肺部有很低的抵御能力,使之不能及时将病原菌清除,这就会造成感染。对于新生儿的口腔护理应根据情况每天2~5次,同时根据每位婴幼儿的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当pH7时,则可以用2%硼酸水溶液;当pH中性时,则可以选择2%~4%的双氧水溶液;若新生儿口腔处有溃疡,可以选择无刺激的口泰液,减少口腔积咽部病原体的繁殖。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研究结果认为,对经口及气管插管,口腔伴生大量的分泌物、且实施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实施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将能显著、有效地清除婴幼儿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从而明显地减少病菌繁殖,从根本上减少了VAP的发生率。

4 呼吸气道湿化

生理情况,婴儿的呼吸道气道把吸入的气体加温、加湿,通常达到37℃,并饱和水蒸汽,水分通常以水蒸汽的方式被5 加强营养补充

应该根据新生儿体质不同,积极适量地补充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乳,也可以通过大剂量注射各种必须的球蛋白,增强新生儿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减少婴幼儿VAP的发生率[5]。

6 结论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尽可能缩短婴幼儿对呼吸机的使用,同时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不断加强各级医护人员对无菌防护操作的意识,改善新生儿病房的消毒条件,抬高头部的卧位,注重新生儿的营养补充,防止误吸等,此外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是有效减少新生儿VAP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新生儿的、标准化的预防VAP的行业指南,若能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性的行业指南,则可以指导医护人员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医疗护理活动,全面预防新生儿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良玉,徐效峰,吴小青,等.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7):1-3.

[2] 袁天明,俞惠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57-260.

[3]游楚明,傅万海,张志钢,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5):296-297.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及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下属机构郑州黄河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接诊97例手足口病患儿(共7种)。13例为复查,上报84例。婴幼儿手足口病发病年龄多为1-3岁,全年均可发病,多发生在5-7月。本组无死亡病例。

1.2方法本组患儿确诊后填写社区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患儿家长在社区医护人员组织下参加社区健康大讲堂进行培训,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和护理内容,取得良好效果。

1.3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针对患儿家长不同文化层次和接受能力,采取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内容通俗易懂,达到手足口病防治家喻户晓的目的。

1.3.1健康教育形式社区医护人员在流行季节,每周六开展健康大讲堂,以课堂授课、现场交流、座谈、个别提问、现场示教等为主要形式。以广播、宣传海报、图画、个别访谈等为辅助形式,进行多途径健康教育,使患儿家属掌握婴幼儿手足口病防治和护理。

1.3.2健康教育对象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首次带宝宝进行预防接种的家长、托幼机构的婴幼儿和幼儿教师为主要对象。分类进行教育,防治交叉感染。并进行筛查,发现可疑病例,立即诊治,确诊后上报,填写社区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1.3.3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和社区防治及护理。

1.3.3.1传染源手足口病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携带者。患者潜伏期:2-7天,此期患儿咽部和粪便可检出病毒,由于无明显症状疏于防范而易造成传染。多数病人在发病1-2周内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时间较长(约3-5周)。

1.3.3.2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源可经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多是在婴幼儿中暴发流行[2]。

1.3.3.3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3]。

1.3.3.4流行特点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男女均可发病,男:女1.8:1,全年均可发病,最常见于春末夏初,5-7月份是发病高峰,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因此教育幼儿教师及家长帮助做好婴幼儿个人及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

1.3.4临床表现

1.3.4.1普通型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多数可自愈。

1.3.4.2重症型个别年龄小、体质差、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的病例,可并发脑膜炎、脑炎、脊髓炎、神经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4]。

1.3.5手足口病的社区防治和护理

1.3.5.1控制传染源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需隔离2周,患儿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愈合后方可解除隔离,一般自诊断之日至痊愈后7天。

1.3.5.1.1指导患儿及家属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较大儿童进餐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口腔,注意棉棒不可过干引起疼痛不适,更不可过湿,以免引起误吸或棉棒脱落。

1.3.5.1.2皮疹的护理①指导居家隔离患儿家长给患儿穿宽松、柔软舒适的纯棉质衣服、勤清洗、勤更换,被褥要清洁,床铺应平整干燥,勤晒衣被。②剪短患儿指甲,勤洗手,必要时包裹双手,防止抓破皮疹。③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铺柔软小棉垫,勤换、勤洗、勤晒,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并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者,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1.3.5.1.3发热的护理教会居家观察患儿家长测量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每天上报社区护士。鼓励患儿多饮水,若体温超过38.5℃,可在片医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1.3.5.1.4心理护理由于居家隔离患儿离开幼儿园单独隔离,加上疱疹疼痛的刺激,使患儿产生紧张、孤独,哭闹不安,社区医生、应每天1-2次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患儿沟通,态度和蔼,取得信任和配合,有利于疾病的康复[5]。

1.3.5.1.5做好居家患儿消毒隔离居家隔离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混匀消毒2小时后倾倒。

1.3.5.1.6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通风换气,温度适宜,避免过多探视,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1.3.5.1.7休息及饮食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发热患儿、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流质食物。

1.3.5.1.8注意观察居家隔离患儿病情变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1.3.5.2切断传播途径

1.3.5.2.1严格执行手卫生现场示教,指导患儿及家属饭前便后、外出后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给儿童洗手,教会家长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15秒,避免交叉感染。

1.3.5.2.2看护人接触婴幼儿前、替婴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对患儿排泄物应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1.3.5.2.3居家治疗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1.3.5.3保护易感患儿

1.3.5.3.1幼儿园、托幼机构发现手足口病可疑患儿,应立即带患儿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一旦确诊,轻症者建议患儿居家隔离治疗,重症者立即住院隔离治疗。以免造成广泛传播。

1.3.5.3.2本病流行期间,家长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提高儿童免疫力。

2小结

手足口病为婴幼儿多发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控制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可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杨智宏,朱启容,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2]廖炯,黄萍.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51-452.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3)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较常见;多发生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手足口病患儿168例,其中男性102例,占60.7%;女性64例,占39.3%。其中0~2岁38例,3~4岁76例,5岁54例。所有患儿均符合2010年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

1.2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所有患儿均以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红色小斑疹或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部分患儿表现不典型,以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病情较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在0~3岁儿童,在发病1~5 d左右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本组病例38℃~40℃的患儿有11例,高热的患儿大多为0~3岁儿童或未经合理治疗的;其中转诊2例病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差、嗜睡、哭闹、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肌阵挛、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和巴氏征阳性。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困难或浅促,或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肺部可闻及湿罗音或痰鸣音。循环系统表现面色灰白,四肢发凉,末梢循环障碍等。

1.3治疗方法与预后 临床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清热解毒为主的中药,它们作为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明显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常用的药物有转移因子、胸腺肽等药物;局部可用漱口药物含漱、涂抹;加强营养、补液及对症治疗;结果本组168例患儿,在我院治疗痊愈166例,另2例因高热不退,病情危重,转入上一级医院治疗。

2门诊及院外宣教

2.1我科制作了小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在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儿科门诊、皮肤病门诊对易感人群进行重点宣教;要求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原则。

2.2家长宣教 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②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③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⑤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3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①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②每日对玩具、个人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④消毒的必备品:84消毒液、碘酊、消毒棉球等。

3护理措施

3.1住院患儿的常规护理 嘱患儿尽量卧床休息,多饮水,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禁食辛辣、油腻、冰冷等刺激性食物;针对不同并发症的患儿制定不同的护理原则;如对口腔疱疹、溃疡的患儿因嘴疼、饮食要点: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烫、不凉,味道要不咸、不酸。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当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如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生素,且润肠通便。在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79-01

婴幼儿腹泻在临床上是多发病,主要由病源微生物感染引起,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患病易于引起婴幼儿体重减轻,体质变弱,也容易合并其他病症。在治疗上补液是主要的措施,还要口服必奇{蒙脱石散}及微生态制剂,同时还要使用抗生素,针对不同的症状还要做对症处理。在腹泻发病期间患儿一般不能正常地饮食,更不能顺利地口服药物,造成临床治疗起不到较好的效果,婴幼儿家长也因其不能正常服药而烦恼。因此,采取何种用药方式变的非常重要。笔者所在科从2007年2月开始应用必奇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08年1月于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腹泻病患儿200例,所有患儿具有腹泻的临床症状,并符合诊断标准。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月-2.9岁,平均1.5岁。对照组中男57例,女47例,年龄2-3岁,平均年龄1.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口服必奇、微生态治疗、抗感染及补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生态治疗、抗感染及补液等治疗措施,而在应用必奇方式上采用保留灌肠,而且笔者在进行灌肠操作的过程中,更加规范其中的每一步的操作流程。首先对患儿的体重、营养状况、排便情况及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同时,还要争取患儿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具体操作:选用20ml容量的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推注入药杯内,把必奇也加入药杯内,搅拌均匀,让药液的温度控制在38-40℃的范围,再用20ml注射器抽取,然后和一次性婴幼儿用肛管对接,在此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钢管要用石蜡油,还要排出肛管内的气体,操作者用左手食指、拇指拨开婴幼儿,右手将肛管插入直肠内,插入时动作要轻柔,深度一般为10-20cm,再用左手把持肛管,右手持注射器缓慢推注药液,推注时可以注入3-5ml的空气,利于药液充分地进入肠腔,拔出钢管时要反折肛管,轻轻拔出,拔出后再用手挤压并捏住患儿两臀部,时间持续10min以上,2次/d,3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是以临床腹泻次数、大便的性状及治疗时间为标准。在治疗72h之内患儿腹泻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为显效;在治疗72h之内患儿的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性状明显好转,全身症状得到改善为有效。无效:在治疗72h之内患儿腹泻次数没有减少,大便性状没有改善,全身症状没有好转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PEMS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在临床儿科的发病率较高,病毒及细菌感染多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病毒、细菌一般浸入患儿的肠道粘膜,引起双糖酶活性降低,造成水渗透性腹泻。在生活中婴幼儿所用的食具不卫生或消毒不严,所食用的食物不卫生也能引起婴幼儿腹泻病的发生。腹泻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控制,病情容易加重,或并发其他病症,使疾病迁延不愈[1]。

必奇主要含有双八面体蒙脱石成分,药物结构呈层状,同时分布有非均匀性电荷,能较好地抑制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消除其致病性;同时,该药物还能很好地保护消化道黏膜,修复破损的黏膜,加强黏膜的屏障功能;能调节胃肠道正常的菌群,还能起到局部止痛的效果,用灌肠的方式用药能均匀覆盖整个肠腔表面,结合粘液蛋白,避免病原微生物侵入黏膜,减轻细菌或病毒毒素对肠道的刺激性,帮助受损上皮细胞恢复正常的功能,增强其吸收功能,减弱其分泌功能,因此,使腹泻得到控制。婴幼儿在用药上普遍存在的困难就是如何喂药,必奇口服用药需要用50ml的水充分将其融合,这样更加大了喂药的难度,大部分家长因喂药困难而苦恼,甚至拒绝使用。笔者所在科对该药的应用采取保留灌肠的方式,解决了小儿口服必奇的难题,还能保证连续用药及药效的充分发挥。笔者在本研究中对200例腹泻患儿分组对照分析,发现用保留灌肠的方式(观察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口服(对照组)效果,并且易于被家长接受。

在对患儿用药的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①消毒隔离措施必须要严格,护理人员在对患儿施护前要规范洗手,对患儿所用的食具、奶具、毛巾等用品要严格及时消毒,还要指导哺乳妇女对内衣如何消毒,在喂乳前还要对清洗或消毒,避免患儿发生继发感染及交叉感染。②告诉患儿家长在饮食上要清淡,喝充足的水,摄入充足的营养,对补液盐的应用要少量多次口服,不能进食粗糙、生硬及辛辣的食物。③病房内要保持空气的清鲜,每天可以定时开窗通风。④灌肠时的动作一定要轻柔,时间要超过20min,灌肠前最好要排出大便。注意事项:插入肛管、推药过程务必强调一个“慢”字;肛管插入的深度要适宜,不然容易刺激肠道黏膜引起排便反射,造成药液被排出;调节好室内温度,注意做好对婴幼儿的保暖工作;灌肠液的温度也要适宜,温度不要太高,以防止发生烫伤;在为女性婴幼儿灌肠操作时要注意不能让灌肠液误入阴道;天气冷一次性肛管的硬度较高,此时,可用热水将其烫软,同时在肛管上涂石蜡油,然后再插入,这样可以避免引起患儿因操作造成的痛苦;灌肠后为了让药液在肠腔内保持一定的时间,护士可以用手捏紧或托住两臀,还可以让患儿保持平卧位或抬高臀部;为了让灌肠液在肠腔内保留30min以上,护士还可以通过给其讲故事,玩玩具等方法来转移其注意力,以确保其能坚持下来。⑤对患儿家长要做好卫生、营养及健康教育工作,家长平时要注意孩子所用的食具卫生及食品的清洁,还要注意营养的供给及均衡,适当地锻炼孩子的身体以增强其机体抵抗力。

注释:

① 婴幼儿:从出生至3至周岁之间的小儿。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5)

【关键词】婴幼儿;碳酸氢钠溶液;鹅口疮;患儿;治疗;效果观察

鹅口疮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患的念珠菌性口炎,主要是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损害的临床表现为凝乳状的假膜,有“雪口”病之称。据有关资料显示,该病多发于婴幼儿,由于婴幼儿的机体发育尚未完善,自身免疫力低下,一旦条件适合很容易感染鹅口疮。近年来,念珠菌的抗药性增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然而大量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对婴幼儿的身体损伤较大,为此作者利用2.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口腔的方法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共收治鹅口疮患儿60例,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0-3岁。

方法:用2.5%碳酸氢钠溶液轻轻擦洗患儿口腔,每3小时一次,晚上休息不擦洗。治疗时间5天。治疗期间未用其他药物。

观察指标: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散在的凝乳状斑点、白色片状假膜、发热。依据体征以0、1、2、3四个等级评价病变的程度(3级:白色片状假膜和发热;2级:白色片状假膜;1级:散在的凝乳状斑点;0级:粘膜充血水肿)。在治疗前以及治疗的第5天末对病变体征进行评价。明显有效:下降三个等级,病变体征好转≥75%;中度有效:下降俩个等级,病变体征好转≥50%;轻度有效:下降一个等级,病变体征好转≥25%;无效:病变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二 结果

用2.5%碳酸氢钠溶液擦洗口腔后,60例鹅口疮患者病变体征好转,情况统计如下:口腔粘膜充血水肿60例,明显有效40例,中度有效9例,轻度有效9例,无效2例,好转率96.67%。散在的凝乳状斑点60例,明显有效50例,中度有效5例,轻度有效5例,无效0例,好转率100%。白色片状假膜49例,明显有效40例,中度有效6例,轻度有效3例,无效1例,好转率97.96%。白色片状假膜和发热30例,明显有效26例,中度有效1例,轻度有效3例,无效1例,好转率96.67%。

三 讨论

鹅口疮是因白色念珠菌感染所患的念珠菌性口炎。所谓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真菌,它可以侵犯人体的多个部位。在正常人体中白色念珠菌的含量极少,一般不会引发疾病,但当人的免疫力低下或失去免疫力时,失去对该致病菌制约作用,它就会大量繁殖而致病。婴幼儿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病症,由于婴幼儿机体发育尚未完善,口腔内菌群受外界环境或抗性素类药物刺激时,很容易使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产生鹅口疮。

鹅口疮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口底、软腭、颊、舌等处多见。婴幼儿鹅口疮发病初期,口腔粘膜会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块,而这些白色的斑块不易用纱布或棉签擦掉。如果仔细观察可发现宝宝在进食时会有痛苦的表情,严重时痛感表现更加明显,啼哭不止,哺乳困难,甚至一些宝宝的体温还会轻度上升。鹅口疮还会扩散至牙龈、扁桃体、咽部、食道等位置,会使宝宝吞咽困难,并发各类支气管或肺部疾病,更为严重的可致败血症。其实,鹅口疮并非什么可怕的感染性疾病,只要在发病初期进行适当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因此,家长如发现宝宝有类似鹅口疮的初期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恶化,“亡羊补牢”。

婴幼儿感染鹅口疮的原因:(1)在给宝宝喂奶时,很容易出现溢奶现象,此时家长用纱布蘸水去擦宝宝的口颊内或舌上残留的奶块,很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导致感染;(2)婴幼儿的免疫抵抗力弱,同时口腔自洁能力差,很容易使潜伏于口腔内的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致病;(3)口腔内的生物菌群有10多种,它们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一旦受到抗生素类药物的刺激,菌群平衡就会被打破,此时革兰阴性和能合成维成素B族的细菌生长受阻,而白色念珠菌则活跃起来;(4)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如果婴幼儿口腔pH长期低于正常水平,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极为有利。

综上所述,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必须引起重视的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生感染,再想办法去补救,就会使治疗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为此,应时常监测婴幼儿的口腔PH值,一旦低于正常水平就应当引起重视,以防此环境下促使白色念珠菌滋生。作者对60例患儿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观察,认为使用2.5%碳酸氢钠溶液治疗鹅口疮效果非常明显。原因在于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可溶解粘蛋白,清除有机物,还可改变微生物地酸性环境而抑菌。同时,应注意碳酸氢钠不宜食用,容易使患儿产生代谢性碱中毒,作者使用2.5%碳酸氢钠溶液擦试口腔,吸收量轻微,不会产生碱中毒现象。实验的好转率为96.67%,虽然结果喜人,但仍然不是100%,因此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和最佳有效浓度仍待进一步研究。此法优点在于用药简便经济,易于观察疗效,适用农村群众,值得临床推广。

目前,婴幼儿病房抗生素使用率仍非常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预防用药,甚至有少数既无治疗也无预防指征的用药。因此,严格掌握指征,减少和避免无指征及多联合用药,规范使用抗生素是每个儿科医生抗感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王维恒.孩子得了鹅口疮怎么办[J].中华养生保健,2011,(03).

[2] 庞雪晶,江茹,蔡绍富.婴儿鹅口疮145例临床分析[J]医学文选,2003,(04).

[3] 口咽部鹅口疮与多种微生物有关[J].中国社区医师,1986,(04).

[4] 焦吉芝,谭淑荣.口腔酸碱度与口腔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6,(06).

[5] 郑肇敏,张雪岚,周坤,刘瑞英.碳酸氢钠清洗口腔预防鹅口疮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5,(09).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6)

【关键词】鹅口疮;白色念珠菌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一种口腔粘膜疾病,口腔粘膜表面形成白色的斑膜,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常有此症[1],因为常常在口腔里表现为像雪一样白的假膜,所以又称为雪口病。

1 儿童鹅口疮的临床表现

鹅口疮临床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乳白色、微高起的斑膜(图1、图2),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

感染轻微时,家长不易发现,患儿也没有明显的疼痛感。感染严重时,整个口腔年末可均被白色斑膜覆盖 ,甚至可蔓延到咽、喉、食管、气管、肺等处,并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等症状[2],少数病例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它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应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积极预防。

2 儿童鹅口疮的预防

鹅口疮多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3],其发病原因主要为乳具消毒不严、乳母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所以鹅口疮的预防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食具严格消毒,乳母保持清洁;

(2)喂奶前洗手,做好一切消毒措施,切断传染途径,防止感染传播和交叉感染;

(3)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4],或缩短疗程,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提高机体抗病力,防止正常菌群生态环境改变而造成真菌增生和感染;

(4)对婴幼儿经常进行口腔护理。家庭式口腔护理可用温开水,医院传统式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等,两者均可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有研究表明新生儿应用碳酸氢钠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地预防鹅口疮的发生[5]。碳酸氢钠盐水不仅有清洁口腔和杀菌作用,同时因碳酸氢钠是碱性液体,所以可改变微生物的酸性环境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使口腔酸碱度维持在正常范围。

3 儿童鹅口疮的治疗

3.1 中医治疗

3.1.1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法[6]。治疗方法:针刺取地仓穴,直刺0.2~0.4寸,行捻转泻法,留针5~10min,每日针1次。外用中药:黄连1g、甘草1.5g、大青叶3g、吴茱萸3g,水煎,浓缩,加入蜂蜜调成膏,外搽于小儿口腔患处,每日2~3次。

3.1.2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7]。败酱草 40 g、白花蛇舌草 30 g、鹿角片25 g,浓煎液涂口腔粘膜患处,每天 4 次。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败酱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8]。

3.1.3 口腔炎散治疗法[9];口腔炎散由大黄、冰片、儿茶组成,研未成粉剂。使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然后用清毒棉棒沾药涂敷患处。

3.2 西医治疗: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多采用2%~3%碳酸氢钠溶液涂口腔,或1 %龙胆紫、两性霉素、冰硼酸、硼砂甘油、制霉菌等混悬液涂布口腔粘膜,但因为新生儿和婴幼儿口腔局部涂药不合作,操作困难,并且服药后易被咽下,药剂经胃肠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起作用,疗程长,且常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10],这些不良反应将影响患儿的情绪和抗病能力,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经过研究发现以下几种治疗鹅口疮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3.2.1 3%克霉唑口腔涂剂治疗鹅口疮,具体用法为将克霉唑片3g研磨成粉末状后加冷开水100m1及甘油10m1配成混悬液,患儿进食后30分钟或睡前用棉签搅匀,涂抹口腔黏膜,每日3次~4次。研究表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碳酸氢钠治疗方法[11];

3.2.2 度米芬含片联合2%的碳酸氢钠液治疗婴儿鹅口疮[12]。度米芬为一种高效、广谱、表面活性抗菌药,它不但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可抑制真菌,在碱性环境下抗菌力更强,不良反应少;

3.2.3 克霉唑混合鱼肝油治疗鹅口疮[13]。克霉唑系广谱抗真菌药,作用机制是损伤真菌细胞膜化学成分,改变其通透性,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并影响其代谢过程致其死亡;而鱼肝油具有不亲水性,其成分又有的作用,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A和 D,可促进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起到营养和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3.2.4 微生态活菌双歧杆菌片治疗鹅口疮[10]。双歧杆菌是消化道主要的厌氧菌,为肠道微生态系统中正常菌群。微生态活菌双歧杆菌片的药理作用为调节人体肠道菌群,通过营养竞争,生物夺氧,产酸抑制和占位效应,拮抗细菌、病毒及真菌的生长,并且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3.2.5 制霉菌素碳酸钠溶液治疗鹅口疮。制霉菌素为多烯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高,其药理作用为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以致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具体用法为局部涂药,同时加服益生菌佐治鹅口疮,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14];

3.2.6 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鹅口疮[15]。伊曲康唑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合成而发挥抗真菌效应,从而达到治疗鹅口疮的目的。蒙脱石散为消化道粘膜保护剂,不但直接减轻了白色念珠菌对口腔粘膜的损害,还可以减少伊曲康唑的血液吸收,起到充分杀菌和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

3.2.7 依曲康唑涂剂治疗鹅口疮。具体用法为先以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再用100mg依曲康唑胶囊砚成粉末溶于5ml注射用水中,用棉签涂于口腔粘膜。研究表明依曲康唑涂剂治疗鹅口疮的疗效优于制霉菌素或酮康唑[16];

3.2.8 生物溶菌酶加特比萘芬治疗鹅口疮[17]。生物溶菌酶能溶解真菌细胞壁,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杀菌、增强机体免疫力、修复组织三方面;特比萘芬为烯丙胺类抗真菌药,能特异地干扰真菌固醇生物合成的早期步骤,由此引起麦角固醇的缺乏以及角鲨烯在细胞内的积聚,从而导致真菌细胞死亡。生物溶菌酶和特比萘芬均为喷剂,操作简单,起效快,疗程短,家属易于接受;

3.2.9 0.5%酮康唑联合思密达治疗鹅口疮[18]。0.5%酮康唑溶液为广谱抗真菌药,呈弱碱性,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吸收,能直接杀灭口腔白色念珠菌。进食前 30 min 涂搽思密达于口腔或口服,对口腔及粘膜有覆盖作用,可保护和修复粘膜[19],同时对病毒细菌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 总结

婴幼儿时期是人体免疫功能发生和发育的阶段,而婴儿在出生后4个月内易出现生理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此时 IgG水平仅相当于成人的 35 %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合成能力才逐步提高。由于该时期口腔局部免疫生理发育不完善,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差,加之疾病因素需应用抗生素治疗等,容易感染并发鹅口疮。家长应定时清洗和消毒乳具,定期对婴幼儿进行口腔护理,积极预防鹅口疮的发生。患病后也不要过于着急,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自己宝宝的治疗方法,同时应给患儿增强营养, 进食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并供给足够水分, 忌食刺激性食物,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愈合。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47

[2] 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5

[3] 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7

[4] 刘应霞,江少杰,季瑞芬等. 双氧水用于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 [J ].护理杂志,2000,17(3): 33

[5] 李书梅,陈璐等.碳酸氢钠盐水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08(11):1828-1828

[6] 秦泗锐,秦国培,陈娜. 针刺合中药外用治疗鹅口疮.中国民间疗法,2001 (9):17-18

[7] 赵红卫 ,金海燕 ,张继英.中西医结合治疗鹅口疮32 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13

[8] 边才苗. 白花舌蛇草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5(10):991-992

[9] 于萍. 口腔炎散治疗婴儿鹅口疮.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8):96

[10] 彭丰,何梅玲.双歧杆菌片治疗鹅口疮45例疗效观察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1):53

[11] 庄琼冬,汤银惠等.3%克霉唑口腔涂剂治疗盈幼儿鹅口疮的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05(20):37

[12] 何周杰,任云霞等.度米芬含片联合2%的碳酸氢钠液治疗婴儿鹅口疮40例的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07(20):82

[13] 王可为.克霉唑混合鱼肝油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护理体会.护理杂志,2007(24):63

[14] 黄兆敏,阳梅. 益生菌在佐治婴儿鹅口疮中的作用探讨.中国当代医药(医护论坛).2009(9):188

[15] 余红. 伊曲康唑加蒙脱石散治疗鹅口疮45 例.中国药业(临床医药),2009(11):81

[16] 程明,王亚均.自制依曲康唑口腔涂剂治疗新生儿鹅口疮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9(34):85

[17] 韩剑星,李瑛,李惠兰.生物溶酶菌加特比萘芬治疗小儿鹅口疮80例疗效观察.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1):16-17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7)

如果孩子的乳牙患了龋齿不及时治疗,从口腔来说,会影响咀嚼功能,引起恒牙萌出异常,损伤口腔黏膜等软组织,还会影响颜面发育等;乳牙龋齿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孩子全身抵抗力减弱,引发其他身体疾病。

其实,乳牙比恒牙更容易患龋齿。由于乳牙表面结构不成熟,硬度相对较低,抗酸能力差,而儿童大多喜欢吃甜食,睡眠时间长,唾液分泌少,口腔的自洁功能差。再加上有些婴儿习惯把奶瓶含在口中,使门牙长时间浸泡在碳水化合物周围,从而为产酸菌提供了极佳的培养基。

乳牙龋齿的影响

儿童是龋齿高发人群,而低龄婴幼儿又是乳牙患龋齿的“重灾区”。一方面是因为小儿不良习惯导致口腔卫生状况差,另一方面是婴幼儿乳牙钙化程度低、牙釉质发育不全、免疫神经系统尚未成熟等造成的。再加上孩子不会自主刷牙或力度不够,导致口腔保健缺位,从而造成婴幼儿期易患龋齿。

婴幼儿龋患率高达70%左右。临床发现,非常多家长存在误区:认为乳牙迟早要被恒牙替换,不必多此一举进行补牙。实际上,当乳牙发生蛀牙时,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可能影响根尖部发育中的恒牙牙胚,造成恒牙形态畸形。乳牙龋病严重时会导致乳牙过早脱落,造成恒牙排列不齐,影响美观,为恒牙患龋齿埋下祸根,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除此以外,乳牙患龋齿还会使相邻口腔组织形成溃疡,妨碍舌头运动,引起牙龈炎症,甚至可引起相应部位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和副鼻窦炎等。因此,如发现孩子的乳牙已经龋坏,必须及早治疗。

科学喂养和进食

预防乳牙龋齿的发生,首先应当提倡母乳喂养,而且必须定时、按需哺乳,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含着奶嘴睡觉的不良习惯。此外,注意膳食平衡、遵循合理进糖原则,也能有效地维护乳牙健康。尽量减少孩子吃糖的数量和次数,尤其不能在临睡前吃。孩子吃过糖后,一定要漱口或刷牙。

保护孩子的六龄齿

所谓六龄齿,就是6岁前后长出的恒磨牙,有上下左右四颗,是人的一生中发挥咀嚼功能最重要的牙齿。这是恒牙中萌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也是最强的牙齿。正因为它在恒牙中萌出的时间最早,所以也最容易受到侵蚀,特别容易形成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因此,预防保护以及定期检查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控制牙菌斑。从孩子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家长应用干净纱布或棉签为孩子清洗牙齿。孩子两岁左右时,应为其准备一支软毛幼儿牙刷,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8)

>> “奶瓶龋齿”不要来! 小儿乳牙龋齿要不要拔? 360°全面呵护宝宝的小乳牙 预防乳牙龋齿要趁早 晦暗面色不要来 成人病不要来 夏季,腹泻不要来 冬天不要来 新衣病,不要来 不服不要来辩 乳牙不要轻易拔 细心呵护宝宝的乳牙 如何呵护宝宝的乳牙 乳牙龋齿:及时治疗+清洁口腔 预防乳牙龋齿的方法探索 儿童乳牙龋齿也得治! 乳牙龋齿的危害及预防 乳牙保卫战之“奶瓶龋齿” 乳牙龋齿的惑与祸 婴幼儿乳牙龋齿的防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呵护小乳牙 龋齿不要来 呵护小乳牙 龋齿不要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思莱")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婴幼儿也会有龋齿

婴幼儿发生龋齿的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而婴幼儿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主要源自母亲或其他看护人。如果婴幼儿出现早期龋齿不但可以破坏乳牙的结构,影响咀嚼和进食,造成营养不良乃至影响全身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孩子的颌骨发育。严重的龋齿还会影响乳牙下面继承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导致恒牙排列不齐。尤其是患有严重的龋齿时,变形链球菌可以进入血液中,影响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因此,龋齿以及龋齿所造成的后果,不但有损婴幼儿的健康和容貌,而且还会影响其语言的发育,这些严重的后果往往还会在孩子懂事后影响他的心理发育。因此,预防婴幼儿龋齿,是每个家长都必须重视的事情。 新生儿就要口腔清洁

宝宝出生后就要开始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尤其是舌面,更需要进行清洁护理。这是因为新生儿和小婴儿的舌面有一层薄薄的舌苔,舌体黏膜上不同形态的舌凸起,其中丝状细而长,呈白色丝绒状,遍布舌体表面,由于其浅层上皮细胞不断角化脱落并和食物残渣、唾液、细菌、渗出白细胞共同附着在舌黏膜的表面形成舌苔,其中各种繁殖旺盛的细菌是构成舌苔的主要成分。咀嚼食物伴有吞咽活动,对舌有摩擦作用,促使舌苔脱落清除。但是小宝宝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量极少、口腔较干燥,而且以流食(母乳或配方奶)为主,直接吞咽,还不会咀嚼,舌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所以自洁能力很弱。反流的奶液或者滞留在口腔中的奶液沉着或吸附在舌表面,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最好培养皿。这些细菌包括致病菌,不但可以寄生在口腔内,也可以随着吞咽动作直接进入胃肠。当宝宝发热、营养不良或者微量元素缺乏的时候,抵抗力下降,就可以引发感染性疾病。

因此,宝宝出生后就需要做口腔清洁护理。每天早晚2次(清晨醒后以及晚上临睡前),可以使用指刷或者消毒好的纱布缠在大人洗干净的食指上,蘸着清水轻轻擦拭口腔的舌面、牙龈以及两颊黏膜。孩子习惯了这样的护理,以后家长再给其刷牙就不会拒绝和抗拒了。 宝宝出牙后要注意日常护理

宝宝出生后,要用消毒好的棉签,蘸着清水在每天早晨和临睡前分别给宝宝擦拭口腔的牙龈、颊部和舌面,一方面起到按摩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清洁口腔。需要知道的是,舌苔也是大量细菌的滋生地。

宝宝出牙后,更要注意口腔的清洁护理。每次喂完奶后,一定要再喂少许白开水,其目的是清洗口腔和牙齿。因为残留在宝宝口腔里的配方奶粉和甜食中的糖类会被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

在宝宝牙齿萌出后,家长还需注意以下细节:

绝不允许宝宝躺着吃奶。要开始让宝宝使用鸭嘴杯练习喝水,可以为以后早日戒掉奶瓶喂养做好准备。同时,这样做还能很好地避免出现牙齿反咬合、颌骨发育异常以及对颞下颌关节产生不良影响。

宝宝进食的用具要专人专用,严禁与大人合用同一套进食餐具,防止成人的口腔细菌传给孩子。尤其到了1岁以后宝宝就可以吃大人的饭菜了,这时有的家长就禁不住拿自己的筷子、饭碗或杯子让宝宝尝一点儿。这种行为应该坚决禁止,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大人口腔里的细菌很容易传到宝宝的口腔中,这是儿童口腔科医生一再告诫的。

家长每天要用手指缠上消好毒的湿润纱布,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齿、牙龈和舌面,帮助宝宝进行口腔和牙齿的清洁护理。记得每日一次。

禁止嘴对嘴地亲吻宝宝。

家中的大人也要注意口腔卫生。尽量做到定期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发现有龋齿及时处理。日常生活中,大人也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像糖、饼干、膨化食品、蛋糕、面包、绵软过细的糯米团、冷饮这类的零食坚决不能给宝宝吃。这些食品含糖量高、食品添加剂多,又有反式脂肪酸,不但会影响正餐并对健康无利,而且很容易损害宝宝的牙齿。

贴心提示:宝宝牙具如何选择

儿童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可以从消毒好的纱布到指刷,1岁以后使用像狼牙棒一样的软胶牙刷,1岁半就开始使用这个年龄段的专用牙刷。近来,一些口腔科医生建议宝宝只要出牙就可以使用相应年龄段的牙刷了。美国牙科协会最新研究显示,除高氟地区,3岁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但只是在牙刷上涂上薄薄的一层,并且需要家长帮助刷牙和监管牙膏用量,尽量避免宝宝吞噬牙膏。3~6岁可以使用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因此,美国儿童牙医建议,当孩子出第一颗牙齿时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且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

要经常使用牙线为孩子清洁牙齿间隙,因为按现在儿童口腔医生的观点,应该天天使用牙线。用完的牙刷和口杯都要进行消毒(臭氧消毒),因为潮湿的牙刷最容易滋长细菌。另外,牙刷一般2~3个月就要换一把。

Tips:3个护牙要点

一位牙医曾说:“不要嫌麻烦,帮助孩子刷牙最好到上学,否则孩子自己没刷掉的食物残渣会生成龋齿。”

每次饭后都让孩子喝几口清水清洗口腔中的残渣,晚饭后坚决不再给孩子吃任何食品。建议家长最好每间隔3~4个月给孩子做一次牙科保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做不到,也要保证每年一次牙齿保健检查。

关于宝宝出牙的2个问题

Q:如何缓解宝宝的出牙不适?

出牙前,宝宝的口水会突然增多,常常浸湿了衣服。为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宝宝有时会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或者啃咬东西,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喜欢咬嚼冰冷的东西,什么东西都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以减轻牙床的疼痛。在出牙过程中,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因为疼痛和不舒服,宝宝会变得烦躁、易怒,拒绝进食。为了减轻或缓解牙萌出的胀感和疼痛,有的宝宝会出现拉、抓自己的耳朵或频繁拍打自己脸颊的现象,这是因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所致。有的宝宝还可能出现低热,如查看宝宝的口腔可以发现局部牙龈发白或者轻微充血红肿。因此,如果是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在大人的看护下,把凉一点儿的香蕉、胡萝卜、苹果,还有消过毒的、凹凸不平的牙胶或磨牙棒等让宝宝啃咬。此时选择合适的牙胶或者磨牙棒(需要注意磨牙棒必须坚硬,不容易掉渣)给孩子啃咬就很有必要了。牙胶还可以作为早教和安抚工具使用,有助于宝宝发育,满足了宝宝的口欲并获得情感上的安慰。

如果孩子牙龈部位出现萌出性血肿(牙齿长出部位充血肿大),应及时请口腔科医生诊治,防止破溃继发感染。

Q:出牙顺序不对会影响牙齿发育吗?

牙齿萌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乳牙萌出是有一定的时间的。正常的宝宝6~8个月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但是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临床上宝宝1岁左右出牙仍视为正常生理范围。乳牙都是左右成对萌出。

一般乳牙萌出的平均年龄和顺序(一般下牙稍早)如下:

下中切牙4~17个月,上切牙5~15个月,下侧牙6~27个月,上侧牙6~21个月,下尖牙8~27个月,上尖牙8~29个月,下第一乳磨牙8~27个月,上第一乳磨牙8~28个月,下第二乳磨牙8~34个月,上第二乳磨牙8~34个月。牙齿萌出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只要在以上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乳牙萌出是有一定顺序的,一般顺序为:下颌中切牙上颌中切牙上颌侧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牙齿萌出顺序也存在个体差异,如出牙顺序不对属于正常变异的现象。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9)

手足口病是丙类传染类疾病,起病急,传染性强,经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后,主要在咽部或小肠粘膜等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组织繁殖,大部分为隐性感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少数人因机体免疫力低下,病毒进入血液产生病毒血症,进而侵犯不同靶器官导致感染的播散[4]。根据崔焱主编的儿科护理学中由EV71感染的临床表现,分为五期,手足口出疹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开始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如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差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当累及神经系统时,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烦躁、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 ,严重者即为心肺功能受损,心率过快或过慢、呼吸浅促,出冷汗,面部发白,四肢湿冷,指(趾)发绀,血压降低,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

2 护理

2.1 维持正常体温

保持室内室内温湿度, 患儿衣被不易过厚,汗湿的衣被及时更换。高热期间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并记录,药物降温的同时辅以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可在患儿额头、颈外侧、腋下、腹股沟、后背等部位,禁忌擦拭前胸、腹部、足底,尽量避开皮疹部位,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血压、心率变化 ,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

2.2 口腔、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其次,鼓励患儿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避免摄入辛辣、苦咸等刺激性食物,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需给予静脉营养。做好口腔护理,保持患儿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有口腔溃疡的患儿可将维生素B2粉剂或碘甘油涂于溃疡部位,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

2.3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衣被清洁,将患儿指甲剪短以免抓破皮疹 ;在手足部皮疹未破溃处涂上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而对于疱疹意破溃者或有继发感染者,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结痂处应使其自行脱落,不要强行撕脱 。对于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加强臀部护理,若有感染可涂抹抗感染药膏,如莫匹罗星,注意防止皮疹破溃以免患儿的分泌物污染。

2.4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重症患儿,若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肢体抖动、呼吸及心率增快等表现时,提示有神经系统受累或心肺功能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积极配合治疗,给予相应护理。

2.5 消毒隔离

由于HFMD传染性强,易引起大范围流行,所以做好隔离是非常关键的。患儿病房应每天开窗通风两次,定时消毒病房内空气及患儿生活用物等,对于医护人员,做好自身消毒,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消毒双手,尽量减少家属陪伴及探视人员,降低人员流动,护理人员要做好陪护宣教工作,要求勤洗手、戴口罩。

2.6 健康教育

向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等,对于在家隔离的患儿,教会家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病情观察,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教会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也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2.7 预防性护理

婴幼儿口腔卫生护理篇(10)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b)-0111-03

Effect of nasal irrigation time on the removal of secretions from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infants

SHAO Xia LIU Wei-juan LIU Li-xing YANG Pei-shan YAO Yi WANG De-hua LIU Li-ju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asal irrigation time on the clearance of secretions in infa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3% 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 atomization.Methods From October 2014 to January 2015,180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and single blind method.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nd each group had 90 cases.Childre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given the treatment of sanlian atomization combined atomization of 3% hypertonic saline,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nasal irrigation was used in 10 min after the atomization,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nasal irrigation was used in 30 min after atomization.The clinical symptoms,signs improving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sleep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ime of asthmatoid dyspnea,paroxysmal cough disappeared,rales,lung phlegm Ming sound disappear,hospital stay were shor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Hypertonic saline;Nasal irrigation;Atomization;Infant

胗锥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情严重及易反复等特点,尤其是支气管肺炎,发病率占总住院患儿的24.5%~56.2%,其中婴幼儿时期是学龄期儿童发病率的39.5倍[1]。由于婴幼儿解剖生理和年龄特点,咳嗽、喘息、痰液难以咳出常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候群[2],易致呼吸不畅,影响患儿夜间睡眠,甚至可致急性气道阻塞,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前期研究表明[3-4],3%高渗盐水雾化和鼻腔冲洗均能有效地缓解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婴幼儿的通气功能。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在高渗盐水雾化后进行鼻腔冲洗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拟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在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后,评估不同时机进行鼻腔冲洗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实践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80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所选婴幼儿均有咳嗽但不能有效咳痰,鼻腔有较多的分泌物堵塞。纳入标准:年龄2个月~3岁,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讨论并批准,且获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180例患儿编号,利用Excel的随机函数产生180个随机数字,与患儿编号一一对应,将这180个随机数字由小到大排序,前90个随机数字对应的患儿分入观察组,后90个随机数字对应的患悍秩攵哉兆椤9鄄熳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1.8±0.2)岁;对照组90例,其中男53例,女37例,平均年龄(1.6±0.2)岁。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以听诊肺部出现痰鸣音,呈湿性咳嗽,气道阻力增高,有呼吸道痰阻症状作为吸痰指征[5]。采用德国百瑞公司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所有患儿均在入院后3 h开始三联雾化治疗(即普米克+万托林+爱喘乐联合雾化)2次/d,所有患儿于上午空腹时三联雾化后再进行高渗盐水(10% NaCl 1 ml+灭菌注射用水2 ml)雾化,1次/d,直至症状消失。观察组患儿高渗盐水雾化后10 min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患儿高渗盐水雾化后30 min进行鼻腔冲洗。鼻腔冲洗具体流程向患儿家长介绍鼻腔冲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家长配合;婴幼儿取仰卧位,肩部适当垫高,防止呛咳。操作人员调节好吸引负压,注意观察吸出鼻腔分泌物的颜色,观察是否有鼻部出血。鼻腔冲洗方法:患儿仰卧位,肩部垫一软枕,让患儿张口呼吸,不合作的患儿由家长协助,固定头部,将玻璃接头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好,根据患儿年龄,将负压调至50~150 mmHg。在一侧鼻孔缓慢注入生理盐水,另一侧鼻孔持续用负压进行吸引,直至无分泌物吸出。1次/d,整个操作一般持续3~5 min。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喘憋缓解时间、阵发性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肺部痰鸣音消失时间、睡眠质量及平均住院天数。睡眠质量[6]评价分3级,分别赋予0~2分,0分为偶尔翻身、蹬腿;1分为经常翻身、蹬腿;2分为反复翻身、蹬腿、憋醒。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儿睡眠质量的比较

两组婴幼儿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为(6.30±1.06)d,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为(7.47±1.23)d,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P

3讨论

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善,常存在鼻腔与下呼吸道管腔狭窄的情况,且患儿的黏膜柔嫩,血管分布丰富,鼻腔纤毛运动能力差,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能力弱[7],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8],此外,在呼吸道感染时,患儿支气管、肺泡炎症可进一步加重支气管黏膜水肿,导致下呼吸道狭窄加重、肺泡壁充血水肿增厚而影响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其主要临床征象为咳嗽、喘憋及呼吸困难[9-10]。当小气道微小的管腔被黏性分泌物、脱落坏死的上皮细胞阻塞,同时由于黏膜水肿及气道痉挛梗阻,可致肺气肿或肺不张,上、下气道同时有分泌物堵塞,易致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此外,在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下可引起患儿机体一系列的生理紊乱,患儿常因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导致死亡[11]。因此,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临床护理工作重点环节,加强气道分泌物的有效引流,改善婴幼儿的通气功能状态,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鼻腔冲洗法是通过冲洗液与鼻腔直接接触,清洁鼻腔的一种治疗方案,可促进鼻腔内黏膜纤毛功能的恢复,提升鼻腔黏膜的有效清除率[12-13],保持鼻腔的通畅。鼻腔冲洗不仅可清除鼻腔内鼻涕和痰液,还可通过一定的负压吸引将咽喉部的痰液吸引出来[14],清除积聚在鼻腔内的分泌物,降低鼻腔黏膜水肿,达到改善婴幼儿通气功能,提高婴幼儿的夜间睡眠质量的效果。此外鼻腔冲洗操作简单、时间短,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既往研究仅针对了高渗盐水或鼻腔冲洗的疗效观察,但尚未对冲洗后吸痰时机的研究,笔者在早期的临床工作观察到,雾化后马上吸痰有时候并不能有效吸出分泌物,故调整了吸痰时机,罗炜等[15]研究结果表明高渗盐水雾化10 min与30 min比较,雾化10 min排出的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较30 min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那么高渗盐水雾化后不同时机进行鼻腔冲洗是否存在差异呢?根据上述研究,本文通过观察及比较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高渗盐水雾化后10 min及30 min进行鼻腔冲洗的效果,从而寻找最佳鼻腔冲洗时机,能最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雾化后10 min鼻腔冲洗,喘憋缓解,咳嗽、音、痰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30 min组更短,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效果更佳(P

综上所述,高渗盐水雾化后10 min进行鼻腔冲洗能更快地缓解婴幼儿咳嗽、鼻塞、咳痰困难等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婴幼儿的通气功能状态和睡眠质量,有效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泽恩.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J].医学信息,2011,8(1)3586-3587.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9-1201.

[3]邵霞,⑽谰辏刘力行,等.鼻腔冲洗联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 14(9):44-47.

[4]刘京涛,乔波涛,马春英,等.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13, 31(5):440-442.

[5]薛富善.现代呼吸道管理学[M].郑州:郑州出版社,2002:1201-1205.

[6]刘卫娟.鼻腔冲洗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2):84-85

[7]崔炎.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4

[8]周凤秋,刘欢.小儿肺炎不同发热程度的临床特征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0):69-71,80.

[9]刘金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内、外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4):186-187,192.

[10]谢文华,张亚娥.1~5岁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7):1351-1352.

[11]温美莲.小儿重症肺炎的急救护理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3B):674-675.

[12]马迪将,诸琦,杨金维,等.鼻喷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4, 17(2):217-218.

[13]陈晓艳.肝素钠雾化联合鼻腔冲洗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8):2013-1024.

[14]张善,吴桂莲,徐雅文,等.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鼻腔冲洗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28(19):28-29.

[15]罗炜,王慧,陈冲如,等.不同雾化时间对诱导痰细胞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1):3993-3995.

[16]王军华,范承武,刘胜,等.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对婴幼儿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8):1343-1344.

[17]石正英,沈莉,王正军,高渗盐水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34-1035.

[18]郭佳群,杨敏,郭梓伟.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4):542-543.

上一篇: 播音配音练习 下一篇: 对老龄化的看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