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护理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3 17:01:50

婴幼儿护理知识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1)

一、前言

在家庭护理中护理婴幼儿的无论是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都会遇到这种情景,当家庭护理者拜托别人暂时照顾一下孩子时,有人就会趁机逗孩子,“宝贝,你的某某走了,他说不要你了,把你送给我了,跟我回家吧,我给你买好多好吃的”;还有这种情景,家庭护理者照顾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婴幼儿,尤其是看到环境稍微不清洁时,就会很自然的抱过来说“宝贝,这个不能动,用手摸太脏了”,当婴幼儿看到蝴蝶,刚想跑过去追逐时,护理者又说话了“宝贝,慢点,这样跑太危险,不要追,我帮你”。这种情景,相信在家庭护理者护理婴幼儿的时候都遇到过,针对以上情景,作为一名护理专业教师同时又是一个年轻妈妈,很想与大家简单探讨一下心理学在婴幼儿家庭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二、婴幼儿的年龄界定

首先说说婴幼儿年龄阶段,每个学说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这里根据艾瑞克森[1]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婴儿期是指0-18个月孩子,幼儿期是指18个月-3岁孩子,那么我说的婴幼儿期就是0-3岁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大部分还没有上幼儿园,都由家庭护理者亲自护理。

艾瑞克森在年龄分段的同时就已经指出了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社会冲突中心,婴儿期最大的冲突就是信任对不信任,幼儿期最大的冲突就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2]。

三、婴儿期的信任建立

老人有一种说法叫做小孩第一次和谁见面就像谁,这种说法作者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婴儿与家庭护理者之间建立的信任感,婴儿刚刚出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世界,第一次见面的家庭护理者对婴儿非常友好,喜欢与婴儿接触,在经常的接触中家庭护理者与婴儿的信任感就不知不觉建立起来,以后婴儿与这个家庭护理者接触的更多,就会更加依赖他,自然就与他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刚刚出生的婴儿,医院工作的护士在半个小时内尽量做到早开奶,一方面是为促进乳汁分泌,另一方面是为让婴儿与母亲早早进行皮肤接触,通过皮肤与皮肤接触加之后期不断母乳喂养,婴儿就在这种接触中悄悄的建立良好信任感。

现在比较流行月嫂照顾婴儿,曾经亲眼见过婴儿在家庭护理者由月嫂转换为父母时,无论父母做什么,婴儿都在不停哭闹,年轻父母则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因为婴儿最初在与月嫂接触之中建立起信任感,一旦月嫂离开,家庭护理者转换为父母,与月嫂比较起来,婴儿更信任月嫂,婴儿的这种心理不会表达,表现出来就是不停哭闹,针对这种情况,父母从最初与婴儿的接触时就该注意与月嫂共同照顾婴儿,譬如一起帮婴儿洗澡、一起帮婴儿换尿布、一起帮婴儿做抚触,这些操作的完成过程就是与婴儿之间的交流,不要认为花钱请月嫂,就把所有婴儿的事情都推给月嫂去做,在身体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与月嫂共同照顾婴儿,这样信任感才能在婴儿与月嫂和父母之间共同建立,一旦月嫂离开婴儿还可以在父母那里寻找到信任感,寻找到安全感。这就是最简单的心理学在婴儿家庭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四、幼儿期的心理自主发展

走是一种本能,一岁左右的幼儿最大的发展就是走,为了探索新的感兴趣的物质,她们不得已学会了走,正爬着的孩子,这时候沿着沙发或台阶往前寻找新的感兴趣的物质,在快要站起来走时,家庭护理者就说孩子危险,不要爬或不要站,顺势就把幼儿抱下来,伴随着婴儿期的信任,幼儿相信这是危险的,这时候幼儿探索的好奇心被打破,伴随好奇心而发展的走也顺势被护理者打破,这也是为什么在孩子本该自己学走的时候,很多家庭护理者用学步车或者整天辛辛苦苦的架着,让幼儿被迫学走,其实走本来就是孩子的一种本能,不用专门学习。

这种情景家庭护理者如果能很好应用心理学,就会换种方式来疼爱幼儿,应该结合幼儿心理特点把这种本能还给幼儿,让幼儿自主发展,现在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幼儿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幼儿探索,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首先观察环境安全程度,如果环境安全,家庭护理者就应该让幼儿自由探索,如果感觉环境不安全就在旁边做好防护措施,万一摔下来让幼儿摔在你的怀里或者垫子上,这样就能在不打破幼儿探索的好奇心同时保护幼儿一切本能的自主发展。

家庭护理者也不能过度保护幼儿,如果总认为幼儿小或者操心幼儿做事情慢,处处替代的话,幼儿的独立性就不能很好发展。譬如吃饭,家庭护理者就要学会等待,幼儿吃饭慢并且有时候为了把勺子送到嘴里,食物撒的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家庭护理者这时就不要训诫幼儿浪费或看着幼儿吃力就帮助幼儿吃饭,要耐心等待幼儿自己把饭吃掉,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独立过程。譬如穿衣,穿衣不整齐,鞋子反穿着,帽子反戴着,家庭护理者要等待要鼓励,不要说你看你都穿反了,我来吧,要等待幼儿有一天自己能穿整齐穿正,这是幼儿成长的必经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拔苗助长或者包办,因为不能包办一辈子,有很多事情从小就应该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只有很好体验,才能得到很好发展,作为一名家庭护理者,必须得陪着幼儿慢慢体验,在这个处处讲究体验的社会里,我们也应该把体验机会还给幼儿,让幼儿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健全心理,为青少年期健全心理的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五、结论

第一种情景,如果家庭护理者能很好应用心理学知识,家庭护理者就会拒绝别人对婴幼儿的然后很认真的告诉婴幼儿,别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抛弃婴幼儿,这样就会给婴幼儿一个很好信任感。

第二种情景,家庭护理者能很好应用心理学知识,就不会轻易打断婴幼儿,手脏可以再洗,探索心被打破,就不会再连接,所以家庭护理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可以与婴幼儿一起去追逐蝴蝶,为婴幼儿心理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结合心理学针对以上实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婴幼儿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个体,我们要遵循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婴儿期信任建立和幼儿期心理自主发展,把婴幼儿当做一个平等个体去对待,根据婴幼儿心理特点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家庭护理之中。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2)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b)-0066-04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of oral health status of infants in community

SHAO Ruoheng GUAN Fei WANG Mengxing ZHAO Liping LI Yuehua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ldren's Hospital, Capital Institute of Pediatrics,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infants in community, and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method. Methods 503 cases of infants in Wannianhuacheng Community of Fengtai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 from February 2013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ir individual oral health records including dental conditions, oral mucosa and the related soft tissue structure, teeth, feeding habits, oral habits were established. The guidance of family related knowledge was carried out, and diagnosed the disease in early stage. All infa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5 to 2 years. 502 cases of children in same age as the infants of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in kindergarten, who didn't have oral health records. The infan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the caries rate and DMFT and bad oral habi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infan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10%(382/502), which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76.93% (387/50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fil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fant oral 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rate of par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elevated to 86.08% (433/503), which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71% (361/50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erms of oral diseas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the caries rate and DMFT in infa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0,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fil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aries rate was 43.03% (216/502) and DMFT was 0.98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30.02% (151/503) and 0.62 respectively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caries rate and DMF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In field of bad oral habits,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rate of bad oral habi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7.10% (86/503),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32.07% (161/502), the rate of bad oral habi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the oral health records to manag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of infant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n infa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oral health status, which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fants; Oral health; Records management

WHO对109个国家12岁儿童牙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儿童的牙齿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建议各国制订和推广有效的预防政策和方案。我国近年来对婴幼儿口腔疾病的相关因素和疾病的早期干预多有研究,得出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是一项重要措施[1]。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大众对婴幼儿口腔保健认知程度不高,甚至一些非口腔专业的其他领域医护人员对儿童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健康习惯的养成、儿童口腔患病后病情M展对相关生长发育的影响既缺乏概念也不够重视[2]。因此,加强对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尝试采用对婴幼儿建立口腔健康档案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旨在为提高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研究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万年花城社区的婴幼儿503名作为干预组,男254名,女249名;胎龄38~42周,平均(39.51±5.19)周;出生时体重为2285~3852 g,平均(3075.16±954.61)g。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通过1.5~2年的追踪后,干预组婴幼儿平均年龄(2.71±0.42)岁。选取同社区同年龄入幼儿园的未建立档案儿童502名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3±0.57)岁;男256名,女246名;出生时胎龄36~41周,平均(38.47±5.22)周;出生时体重为2300~4017 g,平均(3015.13±973.64)g。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分布、胎龄及出生时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避免了由于早产、肥胖等原因对后期实验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出生时口腔健康状况良好;②无先天传染性疾病;③无先天性认知障碍等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追踪期间失访者;②先天性兔唇婴儿;③家长有认知障碍难以配合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情况 在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包括牙体情况、口腔黏膜及相关软组织结构、牙齿咬合、喂养习惯、口腔不良习惯(吮手指、吐舌头、舌舔牙等)等个体化资料,以及婴幼儿口腔清洁开始时间、方式、工具的使用和频率,婴幼儿父母的自我饮食习惯、口腔清洁情况、口腔就医和保健等情况。并在社区开展针对家长、社区医生、幼儿园保健医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建立档案时,包括针对婴幼儿展开的口腔检查以及针对家长展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个人特征、健康知识、家庭环境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相关知识指导,进行早期疾病诊断。通过1.5~2年的追踪,期间根据幼儿口腔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对所建立的档案进行追踪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预方式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1.2.2 婴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问卷 包括以下问题[3]:①龋齿是由于细菌利用糖产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吗?②小头软毛刷是适合儿童使用的保健牙刷吗?③幼儿应使用儿童牙膏吗?④患了龋齿的乳牙是否及时到医院补?⑤最容易引起龋齿的坏习惯是睡前吃零食吗?⑥少吃含糖粘性食品是预防龋齿的好习惯吗?⑦龋齿对身体最重要的危害是引起心、肾等全身性疾病吗?⑧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口腔保健措施之一吗?⑨每次刷牙的时间是否少于3分钟?⑩竖刷法是正确的刷牙方法吗?

1.3 观察指标

检查两组婴幼儿干预前后的相关牙体疾病(包括患龋率、龋均等)和口腔不良习惯等指标,讨论建立婴幼儿口腔档案的积极意义。以WHO推荐的龋齿诊断标准[4]作为本研究的龋齿检查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及龋均比较

在口腔疾病方面,在研究初期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口腔不良习惯方面,干预前,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专业儿科医生严重缺乏,儿科口腔医生比儿童比例更是严重不足[5-7]。大部分专业儿科医生已经超负荷应付门诊中疾病的治疗,无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中去大力开展预防,使得不预防患病率高成为恶性循环。本研究尝试由专业儿科口腔医生协助社区基层口腔医生以家庭儿童口腔医生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和疾病家族史、现有口腔详细检查以及检查后有针对性的保健指导乃至必要治疗的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除了对于常见龋病的防控,还可以及时发现和终止婴幼儿早期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或减轻相关颌面部发育畸形的程度,并通过对干预组婴幼儿进行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家庭各种因素等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有效降低了婴幼儿的患龋率与龋均,改善了婴幼儿的口腔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以及龋均的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有力证明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对其口腔健康的重要意义。由此,将婴幼儿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推广的呼声一直不断。由于我国儿科口腔医生的严重不足,同时儿科牙医忙于应付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且基层社区口腔医生的儿科口腔保健知识和儿科口腔疾病辨别诊断能力较弱,导致婴幼儿口腔牙病早期无法得到有效干预,进一步出现儿童的重度龋病导致颌面部蜂窝织炎、乳牙早失乃至牙合咬合紊乱恒牙异位萌出等一系列发育异常[8-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在研究初期对婴幼儿家长进行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有效提高了家长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家长自身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婴幼儿口腔健康的日常护理,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干预1年后,对照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增反降,这说明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研究表明,在婴幼儿的生长过程中,家长对婴幼儿给予稳定的关心,可明显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11-13]。

通过2年左右试点社区人群的档案建立和规范,完善了档案建立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培训基层社区口腔医生儿童口腔常见多发疾病诊治方法和预防保健知识,使大多数婴幼儿口腔疾病可以在常规社区体检中被及时发现、干预和治疗,综合统计后得到有效降低龋病及不良生活和喂养习惯导致的颌面部发育异常的比例和治疗费用,为婴幼儿档案建立加入基层婴幼儿常规保健项目打下基础,预期计划的完成情况较好。但研究过程中也出F了一些问题,例如建立档案人群的选择和长期随访的依从性难以保证,或者对建档内容的规范性和健康指导的准确性保证落实情况等,因此在今后的在实际操作时,应着重注意以上问题,将建档管理的效用最大化。反观目前的儿保门诊,针对婴幼儿的口腔方面只局限于对乳牙的萌出情况,缺少更为细致、具体的检查内容和教育内容[14-16]。且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政府部门对4~18周岁人群进行的口腔健康普查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与人力,但对新生儿的投入较少[17-18]。且一旦口腔出现疾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医疗的治疗定价较低,尤其儿童的很多手工操作相关治疗费用仅为成人的一半[19-20]。因此,如果能在早期就开展对婴幼儿口腔健康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将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工作前移,不仅可以节约政府在较大年龄儿童的口腔疾病治疗中的费用支出,还可以有效控制其患龋率,对保证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建立档案管理的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采方.对牙周病和龋齿患病率的思考――如何解读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5):257-259.

[2] 冯惠芬,钟春仪,巢枫榕,等.从化市小学生口腔健康观念知晓率的性别差异[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2):246-249.

[3] 侯庆中,刘寿桃,何静,等.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658-659.

[4] 王伟健,王左敏,俞艳平,等.WHO两种龋病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1):46-47.

[5] 顾育盈,孙嵩,李莉,等.幼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19(19):174-175.

[6] 蒋宝凤,蔡蔚,张莲华,等.婴幼儿口腔健康3年干预模式与效果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23-1524.

[7] 姚林洁,林非欧.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31-3632.

[8] 曹轶婷,祝策,徐玮,等.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3):345-350.

[9] 陈周焕,刘建国,张剑,等.婴幼儿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11729-11732.

[10] 王国珍,罗云纲,魏洪涛,等.儿童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545-1548.

[11] 李何,曾晓娟,李秋忠,等.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309-311.

[12] 严黎吉.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232-233.

[13] 钟俊华,曾念彬.家长口腔健康素养在学生牙病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4,26(9):1204-1206.

[14] 曹骏瑶,叶玮.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8):507-509.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14(4):251-256.

[16] 蔡楠,王桂茹,侯丹丹,等.小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口腔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 31(9):2002-2004.

[17] 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赵今.婴幼儿龋病预防方法研究回顾[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2):74-76.

[18] 梁翠媚,赵霞桂,容林惠,等.江门市区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761-762.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父母对宝宝的营养和健康越来越重视,都不希望自己的宝宝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希望能为宝宝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护理。目前我国年轻的准父母们大多缺乏孕产妇保健护理、婴幼儿护理和营养保健的相关知识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这方面的专业指导或培训,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作好准备。医务通道的基础正是满足年轻父母对产品和知识的双重需求,借助传播孕婴知识来实现品牌推广。

2、抢占市场先机

研究表明,婴儿对最初的牛奶口味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当更换其他口味产品时,婴幼儿常会出现不适现象。另据对婴儿母亲的调查,一旦接受某一品牌奶粉,除非婴儿在喂养过程中有不适应的情况出现,母亲们一般不会改变产品品牌。这样厂家培养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很高,对生产企业而言,具有一劳永逸的效果。所以,抢占先机,赢得宝宝的“第一口”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尤为重要。

医院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前沿阵地。我国约87%的婴儿是医院出生的,大约20%的宝宝不能母乳喂养,这些宝宝的第一口牛奶都是在医院喂哺的,占领了医务通道,基本上就赢得了这一巨大市场。即使是母乳喂养宝宝,在四个月时应添加辅食,在一岁左右将停止母乳喂养,通过医务通道也可以影响他们的父母,将他们培育成自己品牌的忠实支持者,使他们在选择辅食和断奶食品时更多地选择自己的产品。

3、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医务通道推广的优势在于在消费者进入市场选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前,将品牌推广与知识营销相结合,将孕婴护理和营养等科学知识与产品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树立起专业、科学、营养和健康的品牌形象。医务通道的推广中,厂家通过自己的市场推广人员和医院医生、护士等人员的推介和宣传,使婴幼儿父母了解产品知识,感受到厂家对孕妇及婴幼儿的关怀和爱护,增强了对产品的信任,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美誉度。 二、如何建设医务通道

1、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营销队伍

医务通道不同于传统渠道,它对营销人员的素质有一些特殊要求。从事医务通道工作的市场推广人员除了必需的产品知识和营销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专业的营养知识和医务知识。只有专业的营养知识和医务知识,才能在与准父母和医务工作者的交流中保持良好的沟通,才能通过建立起准父母对市场推广人员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准父母和医务工作者对乳品企业和产品的信任。

进口奶粉生产企业对医务通道的建设非常重视,为医务通道建立了专门的营销队伍,设立营养代表或营养专员等职位。部分进口奶粉生产企业在区域营销队伍中从事医务通道销售的人员比从事传统渠道销售的人员还多。

2、要建立厂家与医院的互信关系

在建立医院通道过程中,婴幼儿奶粉的安全性和营养性是医护人员最关心的。这就需要厂家通过临床试验或试用等方法来证明自身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以取得医院对厂家及其产品的信任。只有这样,医院才可能允许该品牌产品在医院内推广或帮助推荐其产品。

要充分发挥医院在医务通道建设中的作用。据调查,大多数年轻孕产妇对孕妇奶粉和婴幼儿奶粉产品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他们认为医生和医护人员是婴儿营养方面的专家,具有一定的权威,是值得信赖的,因而对奶粉的选择往往听从于医护人员的推荐。厂家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应与妇产科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使她们了解自己的产品,乐于推荐自己的产品。

3、建立厂家与孕妇的互信关系

开办孕妇学校、举办婴幼儿护理知识讲座。通过联合一些大医院,聘请医生、营养专家等为“准妈妈”和刚为人母的妈妈免费授课,帮助她们解决在怀孕和育儿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将自己的产品知识融于其中。如美赞臣在讲授婴幼儿饮食营养知识时,突出其新推出的安婴儿产品添加AA+DHA后所具有的益智作用:使婴儿IQ增加7。使这些妈妈们感受到厂家对消费者的关心和爱护,消除了单纯产品推广中的抵触和戒备心理,更容易接受企业的产品知识。

分发、寄送内容丰富的各种宣传资料。向参加产品知识培训的孕妇和到医院体检的孕产妇建分发一些实用资料,内容包括婴幼儿营养知识、护理知识和产品知识等。同时向那些母乳喂养的婴儿家庭寄送宣传资料,起到品牌提醒作用(母乳喂养婴儿添加辅食和断奶时)。

此外,生产企业还可以与医院、妇育保健机构联系,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婴儿保健手册刊登产品广告或在医院提供的婴儿产品上附上品牌标识、品牌提醒等。

4、 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档案

收集参加产品知识培训的孕妇和年轻父母、参加医院体检的孕产妇的相关资料,建立包括孕产妇姓名、年龄、宝宝出生(预产期)时间、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购买记录等内容的详细档案。

通过建立消费者档案,一方面可以通过抽样调查,追踪消费者使用情况和使用后对产品的意见,以便对产品和销售工作进行改进,同时显示公司对消费者的关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消费者参加公司开展的各种活动、邮寄各种宣传资料等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5、产品推广和销售

产品的试用:通过与医院医护人员的合作,使缺乏母乳或不愿母乳喂养的妈妈的初生婴儿吸吮由自己厂家生产的奶粉冲调的牛奶。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4)

[关键词] 儿童保健;家长;健康教育;关键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236-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消除危害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随着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儿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健康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我院始终把0~3岁婴幼儿的保健工作放在首位,遵循“以保健为主、临床为辅”的方针,大力开展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从被动接受婴幼儿健康体检,到主动带婴幼儿到医院做健康体检。现将我院的具体教育措施报道如下:

1 健康教育步骤

1.1 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1.1 向新生儿家长讲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必要性、重要性。主要包括:眼部检查、口腔检查、听力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的检查。若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可早发现、早治疗。

1.1.2 新生儿家长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时,向家长发放婴幼儿营养指导书、儿童保健手册(卡),嘱其满月时到本院儿童保健科为婴幼儿体检及预防接种,使家长对儿童保健有初步的认识。

1.2 满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2.1医生查看婴儿有无黄疸,对黄疸未退婴儿,要进行黄疸指数检测,若指数偏高,应延缓预防接种,积极治疗黄疸。告诉家长黄疸可影响婴儿大脑和智力发育,嘱其母亲暂停母乳喂养,给婴儿口服妈咪爱,3次/d,1支/次,5 d为一疗程。待黄疸消退后,再到医院预防接种。

1.2.2 对婴儿进行常规生长、体重、头围、前囟、心肺等检查,并为婴儿建立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打印出来,并附本次体检的评价标准、儿童保健指导,主要包括:动作方面、语言方面、对周围环境方面、平衡膳食指南。这样家长可一目了然地知道婴儿的健康情况,并可根据其上各个方面的知道内容,在家训练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1.2.3 为了预防儿童佝偻病发生,常规指导家长给婴儿口服小儿五味赖氨酸糖浆,2次/d,2.5 ml/次;维生素AD滴剂,每晚3滴。嘱家长经常带婴儿进行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浴、日光浴和被动体操,以增强体质。

1.3 3~11个月婴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3.1 此期保健重点:合理喂养、加强日常护理和早期教养、预防疾病和意外、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定期进行健康和体格检查,以促进生长发育[3]。

1.3.2 对满3个月的婴儿常规进行智力检测,向家长介绍智力检测是对婴儿智力发展指数以及运动发展指数的检测,达标分数是90分以上,若在90分以下则再做进一步检查。到儿童保健科早教训练基地做Vojta测定,标准是7项合格,若有3项不合格,则怀疑此婴儿有中枢性协调障碍,建议家长对婴儿进行早期干预治疗,越早越好。

1.3.3 常规对婴儿进行骨密度检查。向家长宣传它是一种无痛、在婴儿左腿胫骨处进行的骨B超检查,主要检测骨中钙的情况。如Z值在-1.0以上,则表明此婴儿缺钙,建议家长为婴儿补钙,以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

1.3.4 3~6个月内的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到第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断奶作准备。嘱家长合理添加辅食,正确选择和制作食物,如先添加米糊,再添加蛋黄、水果、蔬菜。遵循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一种食物到多种食物的原则,循序渐进,使婴幼儿渐渐适应。

1.3.5 督促家长在婴儿1岁以前,每个月或每隔3个月对婴儿进行生长发育检查,查看生长曲线是否正常,若体重、生长未达标,应及时向家长指出,了解是喂养不当,还是血中微量元素缺乏、血铅偏高等,这些都可影响小儿食欲,导致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1.4 1~3岁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1.4.1 此期的保健重点是保证均衡的营养、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和意外、进行生长发育系统监测、完成计划免疫[4]。

1.4.2 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医院应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儿童营养专家讲课,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进食特点,现场示范指导家长掌握食物的搭配、合理的喂养方法和技巧,教育家长自己要注意不挑食、不偏食,为儿童树立好榜样。

1.4.3 幼儿期是小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教会小儿说话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因而家长要多和小儿说话,认真回答小儿提出的问题。对于不喜欢说话的小儿,建议家长带其到我院早教基地,由专业早教老师来训练小儿说话,效果理想。

1.4.4 教育家长定期带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可用软毛牙刷刷牙,尽量少吃糖果,以预防龋齿。

2 健康教育方式

2.1语言教育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交流、沟通。医护人员对于婴幼儿家长提出的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要一一耐心地进行解答,使家长了解婴幼儿保健的重要性,并习惯性、经常性地进行儿童保健。另外,我院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婴幼儿到医院接受预防接种时,应先接受医生的健康检查,发现生长发育不良时,及时向家长提出,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2.2书面教育

向家长发放儿童保健手册(卡),其上有儿童保健的项目介绍,可提醒家长带婴幼儿进行儿童保健。在显眼的地方放置健康教育处方笺,向家长宣传通俗易懂的儿童保健知识,如“新生儿疾病筛查须知”,“重视孩子就餐环境、培养良好进食习惯”,“积极行动预防儿童铅中毒”等,这样家长在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可依照书面说明去做。

2.3 形象化教育

儿童保健科门诊走廊、室内墙上悬挂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内容有母乳喂养的优点、预防接种须知、实行早期教育挖掘儿童潜能等,以增加婴幼儿家长的保健知识。

2.4 电化教育

利用电视、VCD在儿童保健科门诊每天按时播放婴幼儿喂养方法、婴儿操和儿童早教节目内容。

2.5 电话教育

在儿童保健科门诊专门设立健康宝贝热线电话,通过电话回答求询者提出的健康知识、卫生保健、心理等问题,由于此方式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5],在传播儿童保健知识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6 社会性教育

医院经常开展大型婴幼儿营养咨询活动,利用家长带婴幼儿参加活动的机会,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为婴幼儿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7 健康教育大课堂

儿童保健科专家定期为婴幼儿家长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儿童喂养方面的知识,并现场示范,教家长怎样进行食物的搭配,受到婴幼儿家长的欢迎。

3 结果

3.1 家长高度重视

通过对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婴幼儿保健的重视。据统计,来医院进行儿童保健的婴幼儿,从2002年的60%,上升到2008年的95%。

3.2 拓宽了儿童保健内容

几乎所有在本院出生的婴幼儿,都能在家长的带领下按时到医院做儿童保健。医院的保健项目,由原来的生长发育监测,发展到现在的智力检测、骨密度检查、Vojtai测定、营养指导、婴幼儿早教等。

3.3 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测起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

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诊断治疗,儿童营养不良、小儿佝偻病等的预防治疗,减少了儿童患病率,降低了死亡率,促进了儿童健康成长,确保了21世纪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实现。

4 讨论

4.1 坚持对婴幼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只有家长的保健意识提高了,才能带婴幼儿到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儿童保健服务,医院的儿童保健项目才能得以实施。

4.2搞好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关键是健康教育方法要多样化

医护人员可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儿童保健知识,传授儿童保健技术,特别是医护人员与婴幼儿家长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4.3 我院始终坚持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同步进行

这样可使家长在节约重复来医院时间的同时,接受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学习保健知识,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全面检查,使婴幼儿的一些疾病得到了早发现、早治疗。建议可以在综合性医院推广我院的方法,以确保每位婴幼儿都能接受儿童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2]胡伟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计划[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5)

儿保门诊集儿童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为一体,肩负着本地区大部分儿童的医疗保健任务。如何协助儿保门诊医生开展诊疗工作,如何更好地接诊并进行健康教育是儿保科护理人员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下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1.接诊方法

在儿保门诊就诊的儿童可分为健康体检者和需要诊疗的各种患儿。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就诊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接诊。

1.1对健康体检幼儿的接诊方法

到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多是出生42d至30m左右的婴幼儿,按照健康体检的求,他们均是来接受体格发育检查和进行预防免疫接种。因婴儿儿有怕生的特点,尤其是已经有过接触医护人员经历的小宝宝更是会有畏惧情绪。因此,护士在接诊过程中需以爱心和耐心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因为婴幼儿的父母多是初为人父母,他们对孩子一举一动较为敏感,这也需要接诊护士以礼貌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与孩子及其父母沟通,与他们一起安抚接受体检或免疫注射的婴幼儿。

1.2对患儿的接诊方法

儿保科门诊接触的另一类人群就是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遇到各种问题而需就诊的婴幼儿及其家长。尤其是患有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及各种心理、智力及行为发生障碍的婴幼儿,这一类患儿是在接诊环节需给予特别关注者。这类患儿或者调皮好动,一刻也难以安静、或者无法与人进行基本的交流,他们的父母因孩子的疾病也会出于焦虑、敏感的状态。护士对这类患者的接诊,需注意言语和态度。应避免擅自对患儿的情况妄加评论,需根据患儿的情况积极协助医生进行诊疗工作。

2.做好儿童身体各指标、形态的测量工作

儿保科护士最常见的工作是对婴幼儿的身体各指标、形态的测量和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一般身体形态的测量。体重和身高是衡量发育期婴幼儿营养及发育状况的最主要指标,儿保科健康检查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体重的定期测量。护士在测量前需指导家长帮助被测幼儿拍净大小便,在室温允许的情况下,征得家长同意,脱去幼儿鞋袜、衣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将幼儿独立放在秤上。测量时,要力求准确,视线需与刻度垂直,还要及时做好测量记录。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测量的方法也不同,具体方法是:

6m之前的婴儿:因6m之前的部分婴儿还无法坐,因此测量体重时可取平卧位。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因秤的面积较小,如孩子翻身或动作过大掉下秤就会发生危险,护士在测量时可要求家长协助配合,从旁保护。

9~12m的婴儿:因这一阶段的婴儿以会坐,但是通常还无法独自站立,如已坐姿或平卧位测量,他们很难保持稳定的姿势,容易造成测量的难度。因此,可使被测婴儿被对家长侧身坐在秤上,视线所及处放置能吸引孩子注意到彩色气球或铃铛,是孩子的注意力被暂时吸引过去,以方便测量。测量过程也许要求家长从旁协助保护孩子的安全。身高的测量还需取平卧位进行。

18~30m的幼儿:这一阶段的幼儿已能基本听懂家长及他人的简单语句,且多半能走能跑了,虽然不会再发生测量中的隐患,但是这一阶段的幼儿“陌生人焦虑”会使幼儿拒绝接触陌生事物和陌生人,如测量体重和身高的秤及护士。他们的拒绝方式多是哭闹或拒绝站在秤上,此时,护士不要急于测量,可以微笑或温和语气安抚幼儿,待幼儿情绪稳定,再尝试测量。

有疾患的幼儿:对有心理、行为及智力障碍的幼儿,在测量时更应注意准确性及方法和态度。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心理。

3.做好健康免疫注射

在儿保科就诊的多数婴幼儿除进行常规的健康体检外,还需进行免疫注射。护士在这一环节额,需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是无菌化操作,护士需严格无菌化操作,注射前检查疫苗及一次性注射器的有效期和批号。其次,注意询问幼儿有无发烧等注射禁忌,对有禁忌的幼儿,需详细告知危害,并约定下次注射时间。再次,注射过程要观察幼儿的注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终止注射并向医生报告,最后,因儿保科接受免疫注射的均是幼儿,护士要注意工作方法,注射动作要轻柔,语气要温和,要对幼儿给予安抚,对态度不礼貌的家长多给予理解。

4.要做好接诊过程中的健康指导工作

儿保科就诊的多为新生儿及幼儿,虽然在信息发达的社会环境下,年轻的父母们已具备一定的科学育儿知识。但是,儿保科护士还是应履行儿保科健康监测及健康教育的职责,把握家长每次带幼儿健康体检的机会,进行婴幼儿健康的宣教。可通过墙报、分发健康手册及资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添加辅食方法、及时发现孩子微量元素缺乏、贫血、佝偻病症状等健康知识,也可于候诊或在体检过程中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儿保科护士应加强儿保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更新,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儿科医学保健水平保持同步。还应熟知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韦氏幼儿、儿童智能量表(WPPSI)、以及小儿社会适应能力量表 多动症 孤独症等测试量表的测量规则和使用方法,掌握计算机分析评估方法。

5.结语

总之,儿保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以耐心、细心和爱心面对每一个接受检查的幼小生命,努力为他们创造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提高服务意识,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柳云.儿保门诊接诊工作体会[J]. 家庭护士, 2008,(07)

[2]杜静.浅谈儿科护士的基本素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05)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6)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省市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促进婴幼儿照护发展机制体制,提高家庭婴幼儿科学养育能力,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提供托育服务,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着力满足广大家庭多层次、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分类指导,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原则,按照婴幼儿成长特点和规律,为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提高家庭照护能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规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需求。

2021年,建成1个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机构,初步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和综合监管体系,探索托幼机构一体化服务和社区托育点建设。

到2022年底,完成县妇计中心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任务,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的指导,全面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需求。

到2025年底,全县以家庭为主、社会补充、社区支撑的全方位、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框架基本形成,管理规范、监督体系基本健全,婴幼儿早期发展知识普及率达到95%以上,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达到95%以上,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

1.全面落实休假制度。倡导单位职工自觉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民政婚姻登记窗口设立咨询服务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产假、配偶陪护假、哺乳假和生育津贴补贴等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家庭婴幼儿照护提供便利条件,采取设置母婴室、哺乳室,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工作时长、实施远程办公等积极措施,满足职工照护婴幼儿需求。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县总工会牵头,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妇联、县人社局、县医保局配合)

2.加强科学育儿指导。县妇计中心和兼有婴幼儿照护内容的家政服务机构要设立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指导中心,县级各分娩医疗机构和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建立优生优育优教指导室,通过开展亲子活动、父母课堂、育儿知识讲座,为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村(社区)妇幼专干兼任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员,定期开展入户指导服务。(县卫健局牵头,县妇联、各镇办配合)

3.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认真贯彻保育为主、保教结合的方针,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婴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婴幼儿家庭开展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生长发育、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等服务,预防控制传染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关注婴幼儿早期发展,保障婴幼儿身心健康。各镇办要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上门为特殊困难群体的婴幼儿父母提供育儿指导和照护服务。(县卫健局牵头,县妇联、各镇办配合)

(二)建立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体系

4.增强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各镇办要将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公共服务重要内容,保障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用地用房。新建小区应当按照《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2019年版)》标准,每千人不少于8个托位的要求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用3年时间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完成建设。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配套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县民政局牵头,县资源局、县住建局、各镇办配合)

5.加大社区社会资源投入。根据社区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需求,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强化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采取政府补助、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嵌入式、分布式的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人社部门要在社区公共服务领域,设置一定比例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公益性岗位,用以支持机构的发展。(县民政局牵头,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三)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6.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等就业人群密集区域建立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引导、培育、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发改部门要按照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要求,积极争取国家托育照护服务试点专项投资,制定托育照护服务规划建设体系,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编报,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重点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为婴幼儿家庭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保证、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县发改局牵头,县资源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7.鼓励托幼一体化建设。各级幼儿园要充分发挥专业资源聚集优势,允许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试点,增设托育班,招收2-3岁以下婴幼儿,并纳入幼儿园统一规范管理。在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时,应考虑增加托育班资源供给,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县级公立幼儿园要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师资力量雄厚的资源优势,率先推行托幼一体化建设,解决城区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实行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收托前应将收托3岁以下婴幼儿情况及时报告县科教体局和县卫健局。(县科教体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8.支持发展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为方便单位职工照护婴幼儿,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工业园区和职工数较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形式,在工作场所或就近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县总工会牵头,县卫健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配合)

9.鼓励举办形式多样的照护服务。各镇办、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举办专业性、多层次、多种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促进社会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多元化投入。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可根据家庭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有序供给符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消费水平的多层次婴幼儿照护服务。(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县资源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四)强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范管理

10.实行登记和备案制度。在我县辖区内举办的各类托育服务机构,应严格执行《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并按照《托育机构登记和备案办法(试行)》要求进行登记备案。举办事业单位性质的托育机构,应向县委编办申请审批和登记;举办社会服务性质的托育机构,应向县民政局申请注册登记;举办营利性的托育机构,应向县审批局申请注册登记。核准登记后,登记部门应及时告知托育机构到县卫健局进行备案,同时,将已注册登记的托育机构有关信息在15个工作日内推送到县卫健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同纳入管理。(县卫健局牵头,县委编办、县民政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11.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必须符合相关设置标准和服务规范,并主动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安全设施、器材及安保人员,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婴幼儿照护服务全过程加强监管,管理公开透明。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大对托育机构消防设施、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排除安全隐患。各相关部门和镇办人民政府要按照分工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和安全监管主要责任,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及人员诚信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虐童等行为的机构和人员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县应急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12.加强卫生保健监督管理。县妇计中心、县疾控中心、县卫生健康执法大队以及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咨询服务和监督检查,县计生协会要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不断加强婴幼儿健康管理,提升机构健康管理水平。对新设立的托育机构要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及时开展卫生合格评价,对评价不合格的,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限期整改到位后方可开展托育服务。(县卫健局牵头,县市场监管局、各镇办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策保障。各镇办、各部门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可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场地租赁、设施改造、设备购置、招聘人员等方面给与扶持。要全面落实财政部、税务总局等6部委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执行与学校、幼儿园相同的价格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按照国家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发改社会〔2019〕1606号),对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按每个新增托位给予1万元补助基础上,验收合格后由财政部门结合实际安排适当配套资金给予补助。积极做好社会资金的投入引导,促进社会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多元化投入。对引进的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机构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大力支持。(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应急局、县税务局、县卫健局、各镇办配合)

(二)落实用地保障。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并优先予以保障。鼓励利用低效土地或闲置土地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和设施,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和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采取划拨方式予以保障。(县资源局牵头,各镇办配合)

(三)加快人才培养。县人社部门要将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列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政府补贴性培训目录,把保育员、育婴员等托育从业人员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落实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县职教中心要增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开设儿科护理学等相关课程,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对已获得婴幼儿照护指导师、育婴师、保育员从业资格并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托育机构要择优录取使用,并按岗位职责落实相应薪酬待遇。要切实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大力开展职业道德和安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做好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评价工作,依法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富有爱心、敬业奉献、素质优良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队伍。(县人社局牵头,县科教体局、各镇办配合)

(四)强化信息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婴幼儿照护服务实际,应用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在优化服务、加强管理、统计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县经贸局牵头,县民政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五)加强社会支持。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母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开辟服务绿色通道,为婴幼儿出行、哺乳等提供便利条件,营造婴幼儿照护的友好社会环境。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开发与婴幼儿照护相关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风险监测,切实保障安全性。(县住建局牵头,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管局、各镇办配合)

(六)强化监督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原则,落实好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规范发展和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县级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备案、监管机制,各部门按事权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综合监督,并对日常监管负主要责任。严格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注册登记及备案制度,严格落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对婴幼儿安全和健康负主体责任制度。凡未登记、注册或设施条件差、管理混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处罚。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职不到位的、发生安全事故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县卫健局牵头,县科教体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应急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审批局、各镇办配合)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发改、科教体、公安、民政、财政、人社、住建、自然资源、卫健、市场监管、应急、税务、工会、妇联、各镇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由县卫健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7)

婴幼儿; 头皮静脉输液; 风险告知书;知情同意随着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在护理工作中有很多存在的职业风险。如何让患者对存在的风险有充分认识,如何让护理人员对潜在的风险具备一定的防范措施[3],这是作为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的护理安全管理问题。婴幼儿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与其接触最多的是护理人员,接受最普遍的护理操作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在此项操作过程中,从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成功率的高低、特殊药物渗漏对组织的不良反应等风险随时存在。为让患儿家长能充分了解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特殊性和存在的护理风险,使家长对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前有心理准备,在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能够积极支持与配合[1]。鉴于此,笔者根据儿科护理特点设计了“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风险告知书”,经临床应用,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1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风险告知书”的设计

1.1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风险告知书” 设计的指导思想 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护士在履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最基本、最普遍的操作。同时这项操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具有专科特殊性。使用书面告知可以使家长充分了解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有利于家长支持与配合,也有利于消除护患之间的纠纷隐患[2]。

1.2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风险告知书”内容及格式 根据儿科头皮静脉输液时易发生的护理缺陷和投诉,主要表现在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要求较高、穿刺部位不易固定,漏针率较高、特殊药物渗漏后对皮肤组织,特别是面部皮肤可能会造成损伤等因素。设计“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风险告知书”,内容包括告知家长小儿头皮静脉输液部位的特殊性、头皮静脉输液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生液体渗漏可能对患儿造成的损害、以及陪护人员的职责等。当患儿需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前,由责任护士向家长告知清楚此项操作的有关风险,征得家长同意后,家长在告知书上签字,详见表1。

2 应用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风险告知书”由专科理论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沟通技巧的责任护士在患儿行头皮静脉穿刺前负责向家长告知,充分向家长说明此项操作的目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有关注意事项[1]。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家长签字,一式两份,一份由家长保存,一份存于病历中。

3 效果评价

3.1 有利于增进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 儿科护理操作,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都需要家长的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说明其操作的目的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3],有利于家长的积极支持、配合与理解,也有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有利于化解护理纠纷、转移护理风险 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与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是相对应的。护士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履行告知义务是护理服务的具体要求。书面告知有利于保障医疗安全,责任护士在进行患儿头皮静脉穿刺前将护理风险如实告知家长,从程序上符合医疗护理行为的合法性,有利于医疗机构在发生纠纷后保存证据[2]。并且也促使护士更加重视护理风险评估,通过责任护士的首次评估、具体执行护士的巡回观察、护理管理者的督导检查等环节,加强患儿输液安全。

3.3 有利于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通过告知书,护士更主动关心和了解家长的需求,掌握家长及患儿的心理动态并积极进行沟通和疏导。同时也要求护士的头皮静脉穿刺技术不断提高,对特殊用药的观察也更加细致,对患儿的服务也更加耐心周到,从而有利于护患合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并且增加了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经每月的满意度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了96%以上。

参 考 文 献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8)

“婴幼儿专家”的兴起和近二十年美国婴幼儿最新研究成果、婴幼儿生存状况以及政府的政策措施密切相关。这一新型职业起源于1995年“美国儿童健康保育”项目(Healthy Child Care America,HCCA)。该项目由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下设的儿童保育局和妇幼保健局共同资助设立。HCCA以健康保健顾问方式提高全国儿童保育项目中的健康与安全,其目标是在全国的每个州创建一个儿童保健顾问网络,促使保健专业人员、儿童保育机构与家庭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以支持儿童保育环节的健康与安全。保健顾问可以提供培训、咨询、评估或制定健康政策等多种服务,最终达到提高儿童保育质量的目的。由于HCCA的工作通常聚焦0~3岁婴幼儿,所以一些州的儿童保健顾问就构成了婴幼儿专家这一新型职业的基础,并最终促成了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

二、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

(一)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创建的动因

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是在脑科学研究最新成果推动下,美国各级政府重视并力图改善0~3岁婴幼儿保教质量的结果。随着脑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并为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婴幼儿发展研究新成果认为,0~3岁是婴幼儿身体、情感、社会、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已经是一名有能力的学习者了。尽管父母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但3岁以下婴幼儿在家庭之外接受的集体保育质量对于儿童的发展同样具有根本性影响。

美国儿童早期发展综合科学委员会研究成果《从神经细胞到社会成员》中指出表明,0~3岁婴幼儿与看护人之间积极、丰富以及可预知的关系能够帮助婴儿形成安全依恋。如果儿童和家庭以及看护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动、丰富和持续不断的,儿童就能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学习,为之后的学业成功打下良好基础。高质量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入学准备,推动数学和语言能力发展,提高认知和社会性方面的能力。这意味着,看护人的照料对婴幼儿一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关键性影响。

然而,1995年由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经济和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苏珊・赫本(Suzanne Helburn)教授主持,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各领域专家学者联合进行的研究表明,美国的婴幼儿保育和教育质量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包括科罗拉多、加利福尼亚、北卡罗来纳和康涅狄格四个州的婴幼儿保育中心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看护者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质量偏下,婴幼儿的活动不足,健康和安全存在问题,保育质量极低。

婴幼儿研究的新成果和婴幼儿保育质量低下,促使美国各级政府开始重视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投入,着力提升婴幼儿保育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和州在推动和支持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质量方面推行了两项重大举措。首先,1994年克林顿政府设立了“早期开端”(EarlyHead Start,EHS)项目,为处境不利的0~3岁婴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早期教育综合服务。其次,1998年国会授权“儿童保育与发展基金”(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Fund,CCDF)拿出部分资金资助低收入家庭0~3岁婴幼儿的早期保育。2010年,受CCDF资助的0~3岁婴幼儿约占全国接受该项目援助儿童的30%,哥伦比亚特区更是将48%的CCDF拨款投入到了3岁以下婴幼儿的保育资助之中。

(二)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创建的基本步骤

各州创建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步骤基本相同。首先,进行评估需求和前期准备。这一过程包括:思考本州对于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需求,以及现有儿童早期保育和教育体系能够对专家体系所能提供的支持;收集人口统计、儿童保育与发展基金信息系统、开端计划社区需求评估、家访项目需求评估、专业发展体系和QRIS等方面的资料。此外,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述评时要考虑一些关键问题:本州有多少0~3岁婴幼儿?多少处于贫困状态?这些幼儿的父母一方或双方都有工作的比例是多少?是否有充足的、并且获得资格许可的保育机构为需要得到保育的婴幼儿服务?这些地方的环境质量以及保育工作者的知识技能怎样等。

其次,设立要实现的目标,确定工作范围和重点。在进行这一步骤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有:建立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目标是提高婴幼儿看护者的数量,还是提高当前婴幼儿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是仅仅与那些有资助资金的项目打交道,还是与所有的婴幼儿项目打交道;是否要帮助看护者达到质量评级与改进系统(The QuMity Ratingand ImprovementSystem,QRIS)的标准;是否提供个别化指导和咨询服务等等。

第三,编制可行性预算。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有多个资金资助渠道,当前已经创建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27个州均接受CCDF的婴幼儿专项资金进行运作。此外,有一些州还有自己的资金运作方式,如,北达科他州、俄克拉荷马州使用本州的追加资金,加利福尼亚州同时接受私人资金的资助。

第四,设计评估方案。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创建与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助者会要求通过项目评估知道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否值得。因此,对于协同工作体系的评估应该是构建该体系的关键问题。创建者需要设计评估以测评该项目的作用,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必要的调整方案。

三、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管理

目前大多数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由州政府管理,少数由高等教育机构或其他组织管理。各州将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工作地点设置在某个机构或组织中时,通常会考虑全州有没有为婴幼儿从业者提供专业服务的组织,该组织是否能与所有的保育机构、婴幼儿从业者和早期保育教育社区协同工作,是否具备婴幼儿保育专业能力,是否有足够的灵活性、有发展和改变的空间,等等。

此外,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管理组织还应具备以下经验:具有监管项目并成功实施的经历;有一个核心化结构以监管项目实施记录;已经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范围的合作伙伴;具有稳定的财政体系与完善的问责管理体系;曾经为早期教育项目提供过专业服务且效果良好;拥有一支有资质的、知识渊博的工作队伍以实现既定目标;具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力,能够对项目活动的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与测评。

(二)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的服务范围

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有广泛的服务范围,能够为多个机构的0~3岁婴幼儿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包括公立保育中心,私立保育之家和政府的EHS项目等。当前27个州的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均为公立的儿童保育中心提供服务,26个州拥有为私立的保育之家提供服务的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21个州的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为EHS项目提供服务。

现在,婴幼儿专家越来越多地与本州的QRIS密切合作,共同改进婴幼儿保育环境以获得更高的质量等级认证。婴幼儿专家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也可以与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团队协同工作。他们的工作通常从质量评估开始,比如,采用《0~3岁婴幼儿环境等级量表》对政府资助的保育中心进行评估,采用《家庭保育环境等级量表》对私立的家庭保育中心进行评估。这两个评估量表虽面向不同的机构,但评估的内容基本相同,都包括38个项目7个分量表,分别对保育机构的空间与家具、个别照料日程、听与说、活动、互动、项目结构和父母与保育人员的状况和质量进行评估。

(三)婴幼儿专家协同工作体系需要获得的支持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9)

随着娱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幼儿教育再一次成为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事实上,婴幼儿的认知能力随着他们的出生就已经形成,在他们不断的成长过程中,认知能力也在不断发展。瑞士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论观点,他很明确地指出,婴幼儿从出生起就在不断的接受外界物理刺激并做出反应,认知水平就在不断的刺激中发展。书籍在人的认知能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婴幼儿也不例外。

1 婴幼儿认知水平及发展规律

认知,就是个体对客观世界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包含知觉、记忆、表象、思维及问题的解决等。婴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认知心理、行为较为独特。

感知觉是婴儿的主要认知能力,并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即使是新生儿也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并非什么也看不见。婴儿颜色感知的能力随着他们的出生而形成,新生儿可以分辨简单的颜色。从6个月起,婴儿的试听协调能力已经发展到能够判别视、听信息是否一致的水平。婴儿的触觉也很敏感,从3个月起手掌攥握能力就很强。婴儿的认知方式通过“咬”、“啃”、“听”和触摸。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幼儿已经具备了“翻”、“抠”、“摸”、“捻”等。对于1岁-3岁的幼儿,他们在翻书时,有时会为了翻而翻,甚至同时翻几页,但遇到自己感兴趣或者熟悉的画面则有意识停下来认真读。

2 婴幼儿书籍现状及设计原则

现有的婴幼儿书籍大致可以分为幼儿手掌纸质书、幼儿绘本、婴幼儿布书和幼儿玩具书等这几类。幼儿绘本以图为主,文字起辅助作用,适合不识字的婴幼儿阅读。布书,因其独特的材质而得名,其有很多优点,例如布的特性对于婴幼儿爱撕咬这个特性有着非常安全的性能,不会划伤婴幼儿的手指,而且轻巧,方便清洗消毒,是一种非常适合婴儿阅读的书籍。还有玩具书,是以玩具的形式设计的书籍,有塑料材质也有纸质材质的,玩具书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新奇的感受,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爱玩”的本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非常受家长和幼儿们青睐的一种书籍形式,纸质玩具书造价较高,而且容易被幼儿弄坏,因此纸质玩具书在婴幼儿阶段并不是特别受推崇的书籍。

婴幼儿书籍设计的原则主要是恰到好处的开本,还有绚丽缤纷的色彩、童稚满满的插图、丰富体验的触觉、听觉等多感官交叉应用的设计。本文将主要从书籍内容、形态、材质、音效这四个角度谈认知发展理论应用在婴幼儿书籍设计中的必要性。

3 认知发展理论导入婴幼儿书籍设计的必要性

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书籍的设计要符合婴幼儿的自然规律,这样可以巩固并促进婴幼儿阶段性认知能力的发展。

3.1 合理的书籍内容穿插能够促进婴幼儿认识能力的增强

婴幼儿书籍的内容是从《看图识物》开始的,在此类书中,婴幼儿从中认识事物,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概念分类逐渐在婴儿脑中形成。婴幼儿书籍的主体内容是插图,图形和图像的结合可以使婴幼儿更容易了解事物的特征。和书籍的文学性相比,婴幼儿书籍的设计性更能体现语言所难以描绘的美感和生动。

3.2 合理的书籍形态设计能够加强婴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婴幼儿书籍形态多种多样,从书籍整体的造型和内页互动环节的穿插,是婴幼儿书籍设计的主要特征。婴幼儿的注意力极差,而婴幼儿书籍设计的丰富形态在婴幼儿翻阅过程中不断带给他们惊喜,能加强其对书籍的注意力。

3.3 合理的书籍材质应用能够开发婴幼儿的想象与记忆能力

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动力,也是婴幼儿期发展的主要认知能力之一。婴幼儿书籍材质的独特性一方面为婴幼儿的安全问题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能够开发婴幼儿的想象与记忆能力。

3.4 合理的音效介入书籍能够促进婴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的言语能力发展在1年-3年期间最为关键。书籍为亲子对话提供了话题,是成人和婴幼儿沟通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婴幼儿发音、积累词汇,从而学会说话。

结语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大多是在家庭展开,婴幼儿每天接触到的外界世界非常有限,―股是家人和居家环境。合理的婴幼儿书籍设计可以既顺应了婴幼儿已有图式,又能刺激其最佳发展区,使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在一定发展范围内达到最佳,进而进入下一个认知发展阶段。

婴幼儿护理知识篇(10)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立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培养模式。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协调运作,实现早期教育及独生子女培养制度化、规模化、家庭化、社会化,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婴幼儿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可以帮助儿童更好更早的发展智力,重视和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培养工作,为每个人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是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以达到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尽早提高幼儿对事物的感官认知能力、身体各种器官的良好协调能力、创造力和挖掘幼儿天赋的目的。

(三)目标任务。

1.远期目标。计划用5年的时间,通过学习、实践、总结、逐步向全县范围推开的工作思路发展我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争取到20*年我县人口早期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2.当前工作任务。

(1)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婴幼儿潜能拓展中心”,同时建立儿童早期教育档案。

(2)对0-3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进行早期教育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家长及看护人员对孩子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3)抓好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师资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品行端正、热爱儿童、有幼教专长的师资队伍。

(4)开展针对各年龄层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活动。

(5)加强优生优育优教的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优生优育优教的普遍认知能力。

(6)开展独生子女教育研究,为独生子女教育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工作。

二、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决定成立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妇幼保健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张润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钱锋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二)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县人口计生局:一是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基层工作网络健全的优势,组织县内婴幼儿定期参加卫生部门开展的成长测评及0-3岁婴幼儿及家长参加早期教育活动;二是广泛开展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增强群众的优生优育优教意识和能力。

2.县教育局:一是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学前教育向社会化、社区化方向发展,办好各级各类亲子园;二是组织早期教育专家对我县0-3岁的婴幼儿家长、相关人员进行早期教育理论、方法的培训;三是建立0-3岁亲子园,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培训,为参加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建立成长档案,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促进家园共育;四是在人口比较集中的集镇建立0-3岁婴幼儿教育示范基地,为全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提供有借鉴性的教学指导;五是进行早期教育咨询指导,全面提高0-3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六是抓好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努力提高早期教育工作水平;七是开展早期教育研究,探索建立适应我县早期教育实际的工作模式。

3.县文体广电局: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优势,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宣传工作,宣传早期教育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记者采访早期教育的相关素材并进行报道,播放早期教育的科普知识图片等。

4.县卫生局:除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婴幼儿进行成长测评,提供有针对性的早期教育指导外,还要负责配合妇幼保健生殖健康服务中心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新婚夫妇进行免费婚检及优生优育知识培训;二是对孕期妇女进行胎教宣传指导和出生缺陷监测及干预;三是对围产期母婴进行入户访视,指导家长对婴幼儿进行正确护理及早期智力开发;四是对0-3岁婴幼儿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健康指导。

5.县妇幼保健生殖健康服务中心:一是对新婚夫妇进行优生优育知识培训;二是对孕期妇女进行胎教宣传指导和出生缺陷监测及干预;三是对围产期母婴进行入户访视,指导家长对婴幼儿进行正确护理及早期智力开发;四是对0-3岁婴幼儿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及健康指导;五是提供胎教、早期教育产品。

6.计划生育协会: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列入计生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网络的作用宣传早期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早期教育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师资队伍组建阶段(20*年3-5月)。组建一支由有早期教育工作经验的人员、妇幼保健医师、有幼教工作经验的老师、早期教育工作志愿者、看护人组成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

(二)师资队伍的培训阶段(20*年6-7月)。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完成第一层次的早期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

(三)开展试点,推广经验阶段(20*年8-10月)。将雍阳镇、中坪镇规划为早期教育工作开展试点,两个早期教育试点镇要认真营造好早期教育宣传氛围,制定工作计划,明确服务内容,细化工作职责,扎实开展“婴幼儿潜能拓展中心”或社区(街道)集中式早期教育、入户式早期教育、咨询式早期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县早期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适当时机选择早期教育工作开展较好的镇召开“早期教育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总结好的早期教育工作思路、经验和措施,为全县推开早期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工作试点镇要充分发挥早期教育经验示范作用,负责培训其它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乡、村妇保人员的早期教育师资力量。

(四)全县开展早期教育阶段(2009年-20*年)。通过学习和经验交流,全县其它乡(镇)全面推开早期教育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集中式早期教育。雍阳镇、中坪两个早期教育工作试点镇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种资源建立“婴幼儿潜能拓展中心”或社区(街道)0-3岁幼儿园,采取对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实行面对面宣传早期教育工作的意义、幼儿早期教育知识。开设早期教育专家讲座,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开展活动等方式举办好集中式早期教育。其它乡(镇)可以采取以人口学校集中举办早期教育知识讲座的方式开展早期教育工作。

(二)入户式早期教育。组织具有相关经验的婚育咨询队伍提供一对一的上门早期教育方面的咨询、指导,建立0-3岁婴幼儿档案并进行全程跟踪服务。

(三)咨询式早期教育。设立早期教育咨询热线电话、咨询室,举办集中式宣传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早期教育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上一篇: 企业公司标志设计 下一篇: 高端白酒包装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