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2 10:27:19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1)

②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③⒓《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④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⑤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⑥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⑦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⑧参见《彭真文集(一九四一―一九九零年)》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⑨参见《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⑩参见《陈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B11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B12参见《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修改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翻印,1962年12月12日。

B13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B14参见《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辞典》,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年版。

B15参见《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B16参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B17参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B18参见《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B19参见《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B20参见《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文献:

[1]郭献功.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的若干思考[J].学习论坛, 2011 (3).

[2]林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4).

[3]崔建平.农村社区党建: 农村基层党建的新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 2012 (2).

[4]曹亚雄, 柳李华.社区化党建: 当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代转换[J].社会主义研究, 2015 (2):.

[5]朱新山.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运转现状与执政转型研究[J].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 (8).

[6]陈永刚.从村民自治异化现象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J].理论探讨, 2012 (6).

[7]徐行, 田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存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习与实践, 2011(3).

[8]王建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组织的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 2014 (2).

[9]李勋华.西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与路径创新――以四川A市为例[J].开发研究, 2008 (4).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2)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46-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但必须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十六大以来,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走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五句话,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部署,强调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教育落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金融事业落后等多方面的限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农村建设最坚实的基础是农村基础教育,它承担着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农民的重要责任,并且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目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国家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地区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但是,“现有的一套体制基本上是围绕硬件发展、规模扩大、普及率来运作”。也就是说现有的一套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革农村教育。因而,农村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课程设置是以升学率为其单一目标;农村师资力量薄弱且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等。这些问题关系着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

亿万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素质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基础教育落后,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严重问题。它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说改善农村教育是目前我们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1.2 农村金融事业落后

农村金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包括建设新农村的20字要求都离不开金融。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还没有满足农村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中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网点分布不平衡,农民存贷款困难;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要;农村资金外流,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撑日趋弱化。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促进粮食的增产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还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离不开农村金融发展这一关键的环节。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要素配置,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如今,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则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抓好这项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此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3 农民增收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各地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加强,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困难的深层矛盾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也会制约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问题表现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农业的主要资源缺乏影响着农民的增收;农民自身的素质影响着农民的增收。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而其中农民的问题主要指的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如果农民增收缓慢,会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局面,会阻碍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扎实的经济基础。

1.4 基层组织建设薄弱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大厦的基石,是党和政府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我们党领导群众进行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在新的时期,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建设由于出现了问题,不能发挥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党员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能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从而无法很好的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农村党员干部民主意识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而且还必须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因为,基层民主不健全不仅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无法为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民主利益提供一个保障机制,更不能让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所以,加强基层政权和民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改革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2 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改革和发展与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基础教育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把农村基础教育摆到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不断改革和创新农村教育体制,使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实施“双证式”教育。“所谓双证式是指中学毕业证书和绿色证书”。 “双证式”教育它承担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任务,形成了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村社会培养更多合格劳动者的基本理念。其次、提高农村教育投入,统一城乡办学标准。“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因此,政府要优先保障农村教育发展,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第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稳定和提高现有的农村教师队伍。第四、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保证城乡教育师资平等。

2.2 大力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命脉就是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必须要依靠农村金融的支持。为此,我们应切实加强农村金融建设,改变目前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使农村金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首先,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其次,积极发展小额信贷,建立多层次的小额信贷载体;第三、选择合适的农村金融模式,以弥补我国地区差异大,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特点。

2.3 发展新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生活富裕”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基础,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首先、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其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来实现。第三、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技术能力较差是农民增收难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要培育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2.4 强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深化农村改革

加强村干部的文化素质,重视农村领导班子建设是农村政权建设和民主管理的核心环节。为此,我们要抓好基层干部的学习教育,对农村村级主要负责人实行培训制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以此,带领农民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机制。通过民主评议制度我们可以选拔优秀的能干的好干部,通过村务公开制度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群众民主监督机制。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社会目标,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所面临的问题自始至终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由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党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因此,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从制度、经济、社会各个角度去寻找综合解决的办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法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现代农村描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即“新农村”。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当属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农民与土地休戚相关,农村土地权益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土地存在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双重划分,同时还牵涉到国家土地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等其他问题,我国农村土地权益法律制度中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农村土地权益法律制度,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含糊不清

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明,使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土地管理法》第十条“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而《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第二款只规定了“村农民集体所有”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这两种所有权主体,对村民小组未加规定。《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只规定了“村农民集体所有”和“村内两个以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两种所有权主体,而取消了原来乡镇集体的主体地位。但是这样导致了原来的由乡一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主体缺位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现在很少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确认工作,国土部门也很少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在征地时,往往是乡镇政府或县以上政府与投资者具体商量土地的征用问题,决定土地的征用价格等,村、组仅仅是根据上级的决定补办一下手续,村、组没有实际的决定权。

新出台的物权法虽然给出了集体所有权的范围,指出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也规定了集体所有权的行使和集体成员的监督权利问题。但是,物权法没有界定集体所有权主体性质,因此无法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与其成员农民间的权利义务,这些妨碍了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有效地参与经济活动,如村民小组的资格认定,村民的资格确认,村委会与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认定,等等,仍属于法律上的空白。

二、农民土地使用权问题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基本上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制度,即所谓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而言,新出台的物权法做出了许多进步的规定,在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是与此同时物权法也留下了诸多未解的难题。

1.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

《物权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明确界定为物权中用益物权之一种,把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放在了更高的法律地位上,给土地承包经营人更为全面的保护。但也有一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最长可达7O年,但70年后将如何处置。这种担心在于两条,一是年限过后土地被收回,自己所有的权益何以得到保障;二是即便不被收回,是不是还得交一笔不可预知的费用。这些问题农民都没得到回答。

其次,《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范围界定模糊。《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百二十五条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这样以来物权法所调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通过其他方式承包并经依法登记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通过其他方式承包并未经登记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是模糊的,这将会直接带来权利的规范和使用上的困难。是不科学的,必将造成我国学术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新的混乱[1]。

第三,其他方式承包经依法登记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无完善法律规范适用

根据《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l1个条文分析,直接规定“其他方式承包”只有1个条文,即《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物权法》其他条文主要规范和调整“家庭承包”的。《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人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物权法》只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而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没有涉及其他内容。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标的、主体、客体、内容、期限、设立、变更、流转和消灭等内容闼,而《物权法》对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述法律制度内容几乎没有涉及,不利于通过《物权法》法律规范调整“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述法律制度内容规定也很少,其内容(法定内容)、期限、变更、消灭等几乎没有规定,其他方式承包经依法登记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法律规范的适用仍属空白。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4)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诸多方面的综合体。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找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观念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搞好搞不好都是干部的事,造成对干部的工作不积极配合。一些乡镇或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不够高,认为这不仅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同时因为没有先进的经验可供参考,干部们心中没有一个准谱,怕搞不好会影响自己的政绩。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散慢拖拉,行动迟缓。由于以上这些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具体操作存在偏差

很多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村屯合并,盖高楼,只是对原有的村容村貌进行整治,而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硬性拆迁、非法圈地等问题。有的高楼盖起来了,路面也硬化好了,但管理设施和制度却没有跟上,造成农机、农具到处乱放,垃圾遍地存在等现象,一到下雨天,则污水任意淌,大街小巷乱糟糟,造成环境的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

3.农民增收幅度缓慢

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但农产品市场价格一路走低,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产品价格却一路攀升,造成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由于单户的随意种植,形成不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也是制约农民提高收入的关键。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中的留守人员多为老幼妇残,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

4.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总体来看利润水平较低,这既是由于多年以来农业支持工业政策的影响,也是由于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较低和技术能力不够造成的。同时,农业成本的提高,也是造成农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的一个不争事实。另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求,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民仍持有“手中有粮食,办事不慌”的思想,虽然粮食购销政策有了很大变化,但很多农民不愿把手中的余粮卖出,造成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够通畅。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具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性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也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以后的历届会议中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面的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达到社会的均衡发展是保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不是齐步走,也不是让先富起来的地区或人原地踏步走等着后富的人。而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共同”是给所有人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共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给予所有农民平等发展的机会,平等发展的能力,平等享受发展成果的可能,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全国农民约有9亿人,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物质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让农民少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安,并稳步提高收入。而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贯彻好中央制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通过提高种粮农民的补贴等收入,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保证农村的稳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小项目,而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充分调动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机制,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因素。

1.发展才是硬道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找出其存在的根本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国的有效道路。

2.务实才能有效果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5)

(一)编制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专项规划

北京、上海等城市正在抓紧编制“十二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从规划层面统筹谋划今后的工作。

(二)惠农支农投入取得新突破

北京市连续6年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的比例超过50%。上海市财政支农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5.1%提高到2009年的7.3%,中心城区和郊区基础设施投资强度比从“十五”的2.5∶1调整为“十一五”的1.6∶1。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北京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光纤网络”,天津市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95%,重庆市实现全民医保目标,武汉市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成都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社区。

(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北京市构建由农业贷款、农业投资、农业担保、农业投资基金、农村信用社建设、农业保险和农业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组成的“七农”现代金融服务平台。天津市推进宅基地换房,上海市建立基本农田、公益林、水源地的生态补偿机制,重庆市出台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政策,武汉市建立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成都市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保护、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五)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

2009年,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分别达到11668元、12482元、8687元、7161元和71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29∶1、2.46∶1、2.31∶1、2.57∶1和2.62∶1,城乡差距明显低于全国3.33∶1的比例。

二、新问题

(一)户籍问题

本地农民不愿意“农转非”与外地农民“农转非”难的问题并存。由于郊区土地升值潜力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以及附着于农村户口和土地上的优惠政策及福利待遇,目前城市郊区农民大多数不愿意转为非农户口。过去一些“农转非”的甚至要求“非转农”。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外地农民工难以在务工城市得到户籍。

(二)农村“空心化”与“城市病”并存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以及农村建房存在建新不拆旧的现象,目前形成了一些“空心村”。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大城市的住房紧张、交通拥堵、水电供应紧张、社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凸显。

(三)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非农化倾向明显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村劳力、存款及土地增值收益等要素流向城市,一些农产品生产受到影响。比如蔬菜,据调查,2006―2009年,京、津、沪三大城市蔬菜播种面积由33.82万公顷减少到27.75万公顷,减少了17.9%,而同期三市常住人口由4471万人增加到4904万人,增加了9.7%,这一增一减给城市蔬菜供应和价格带来不利影响。

(四)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些地方对中央提出的“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要求,缺乏足够认识和有力措施,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农民及社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三、建议

大城市虽然农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有清醒、足够的认识,并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第一,通过保护菜地、支持菜农、注重物流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保障蔬菜供应,防止菜价过度上涨。

第二,在土地征用、耕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更好地保障耕地安全和农民权益。

第三,在城区、郊区镇、农村的居民和外来农民工多元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补助标准应逐步缩小差距。

第四,当地农民和外地农民工转为户籍市民,要依据《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解决好承包地、宅基地等问题,并综合考虑农民意愿、城市人口容量、城市财力等因素,统筹解决好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五,推进农村集体财产的产权制度改革,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交易市场,加强维权、监管等工作。

第六,在城市郊区更好地发展小城镇,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缓解主城区在住房、交通、服务、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第七,在注重发挥郊区农村的农业、生态、水资源保护、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对耕地、生态等的补偿。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6)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诸多方面的综合体。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找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观念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搞好搞不好都是干部的事,造成对干部的工作不积极配合。一些乡镇或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不够高,认为这不仅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同时因为没有先进的经验可供参考,干部们心中没有一个准谱,怕搞不好会影响自己的政绩。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散慢拖拉,行动迟缓。由于以上这些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具体操作存在偏差

很多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村屯合并,盖高楼,只是对原有的村容村貌进行整治,而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硬性拆迁、非法圈地等问题。有的高楼盖起来了,路面也硬化好了,但管理设施和制度却没有跟上,造成农机、农具到处乱放,垃圾遍地存在等现象,一到下雨天,则污水任意淌,大街小巷乱糟糟,造成环境的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

3.农民增收幅度缓慢

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但农产品市场价格一路走低,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产品价格却一路攀升,造成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由于单户的随意种植,形成不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也是制约农民提高收入的关键。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中的留守人员多为老幼妇残,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

4.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总体来看利润水平较低,这既是由于多年以来农业支持工业政策的影响,也是由于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较低和技术能力不够造成的。同时,农业成本的提高,也是造成农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的一个不争事实。另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求,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民仍持有“手中有粮食,办事不慌”的思想,虽然粮食购销政策有了很大变化,但很多农民不愿把手中的余粮卖出,造成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够通畅。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具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性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也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以后的历届会议中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面的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达到社会的均衡发展是保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不是齐步走,也不是让先富起来的地区或人原地踏步走等着后富的人。而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共同”是给所有人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共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给予所有农民平等发展的机会,平等发展的能力,平等享受发展成果的可能,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全国农民约有9亿人,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物质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让农民少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安,并稳步提高收入。而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贯彻好中央制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通过提高种粮农民的补贴等收入,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保证农村的稳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小项目,而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充分调动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机制,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因素。

1.发展才是硬道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找出其存在的根本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国的有效道路。

2.务实才能有效果

政策的落实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取得工作实效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千头万绪、纵横交错,需要我们理清思维,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三通”、达到“三化”,“三通”即“水通、电通、路通”,实现城乡一体化,科学规划,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化”即“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非农化、农村的城镇化”,从而解决“三农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工作思路要清晰、工作态度要端正、工作作风要务实,从而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7)

农村土地整治是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抓手。然而,因土地整治理念导致的项目难以确立、关系难以协调等因素客观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成效,如何加强农村土地整治,推动实施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德州市陵城区为例,详细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推进新常态下土地整治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陵城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情况

陵城区自2011年开始启动了以土地整治助推新农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结合陵城区实际,通过实施一系列增减挂钩、工矿复垦、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实现了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地区经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陵城区现代农业强势推进,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全面改善,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全部完成,建成规模连片的“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路成网”的高标准农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整治理念难转变

近年来,陵城区土地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土地综合整治的认识有所增强,工作力度逐步加大,但土地整治理念相对滞后。在农村土地规划、村庄建设上,思路不够清晰,统筹协调城乡发展观念不强,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缺乏整体、系统意识,尤其在新农村产业协调推进与基础建设上,超前预测能力较弱。“十二五”以来陵城区新建农村社区24个,同时结合社区建设,新建、扩建49个产业园区,但园区发展粗放,缺乏规划以及园区类型过于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农村土地整治项目难选择

当前,在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进程中,客观存在着项目整治项目难选择,重点难确定等问题。陵城区“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的是增减挂钩项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由于调查研究不深入,现场勘察不到位,以及对土地综合整治内涵理解不透,致使项目设计宏观性强,微观针对性、可操作性弱,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规模生产及农村规划建设结合不紧密,使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大打折扣,农村建设用地压力有增无减。“十二五”期间陵城区建设24个农村社区,将全区原来989个行政村合并为404个

社区(村),建立了以农村社区为管理单元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但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并未有实质性改变。截止到2014年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两者面积比重仍为18.4∶81.6。

(三)土地整治各项保障难到位

土地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既需要持久深入的推动,来增强土地综合整治的后劲与活力。从当前陵城区运行情况看,各项保障整体推进意识不强、相关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客观存在。目前,社区建设筹资渠道较窄,市场化手段应用不够,土地指标交易平台迟迟不能开通等原因制约着两区同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新建社区设施建设标准普遍较低,部分社区配套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农民缺乏入住积极性。部分安置区农民在入住社区后,无法适应新型的发展环境。

(四)土地整治对象关系难协调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重点是通过土地空间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打造城乡一体化格局,使土地布局更加合理,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十二五”以来。陵城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耕地增幅明显低于建设用地,耕地占补任务较重,加之田、水、路、林、村建设系统性较强,选址、规划、监理、排污等要素缺一不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给土地流转和土地综合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当前陵城区土地、建设部门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形势认识不清,在项目投资渠道、建设目标上宣传教育不到位,导致农民对工程不认可,参与土地综合整治意识不强,积极性、主动性欠缺,部分新建的农村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三、推进土地综合治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着眼长远,树立土地综合整治新理念

针对当前一些土地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认识不到位、统筹协调意识不强等问题,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通过对农村环保产业的调整,土地的综合整治与优化,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要树立创新协调理念。针对当前农村土地利用少规划、不规划、盲目规划和项目设计不合理等问题,要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契机,将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融为一体,根据农村配套设施建设实际,优化设计项目,重点对耕作半径、农村产业、进行合理安排,使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各项建设统筹发展、协调发展。

(二)精准确权,适应土地整治改革新形势

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赋予了新农村建设一些新的任务,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针对当前在土地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项目难选择、重点难突出等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要增强土地整治平台的支撑力,切实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要在适应稳增长形势中,增强分项治理的针对性。当前,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政策的实施,为耕地占补平衡赋予了新的任务,明确了较高的标准。比如,在农村耕地整治中,要加强宅基地与集体用地的治理,科学规划,重点提升耕地保护的数量与质量。

(三)加大保障,夯实土地综合治理新基础

完善项目实施过程监管机制,在对耕地、村落整治,以及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中,要进一步规范招标的程序与操作步骤,加大对整治过程中土地质量的监督,尤其要关注工程的管护,确保跟踪督导不断线,监管制度不空缺。同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在加强农业、循环农业土地整治中,要将公共服务建设融入基础建设进程,共谋划,同推进。同时,针对土地流转的特点,改变当前依赖地方政府垫付的现状,探讨由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单位融资的路径,从而加大资金的保障力度。同时,要关注农民住房拆迁补偿问题,着力做好惠民生相关工作。

(四)注重协调,提升土地综合整治新活力

针对当前土地整治对象关系难协调的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明晰社会经济新常态、美丽宜居乡村新目标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明确的新标准,以解决助力发展与保护土地矛盾、推进管理方式改革、提升土地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维度,认清形势,提升站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扩大受众面。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的法治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增强管理人员素质,确保编制、岗位、人员相对应,队伍素质精良。

(陈军伟单位为山东省临沂市国土资源局;曾亮单位为山东省平邑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8)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项新事物,但它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乡村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乡村旅游,即旅游者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以乡村的空间环境包括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为依托,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出的新兴旅游方式。广义的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本文探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乡村旅游。

如今,我国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一个良好发展的新态势。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促进我国的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涉及到的国计民生问题的解决,发展乡村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我国“十一五”期间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过去的五年是一个辉煌的五年,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民生状况的改善以及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十一五”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①“农家乐”模式。“农家乐”模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旅游方式。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在汶川灾后重建中,这一模式得到了成功的运用。离重灾区映秀只有十公里的三江乡,“农家乐”的数目已发展到300多户,每年可创造上千万的收入,还会吸纳上千人就业,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的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

②民族风情模式。民族风情模式是少数民族以当地特有的民族风情为依托,通过改善各项设施,引导少数民族的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不仅为少数民族农村的农民带来了收入,同时也将当地的民族文化向世人展示了出来。2006年,湖北恩施市政府着力开发枫香坡的侗族文化特色,展示侗族风情,如今当地的农民收入年年递增,也更好的向外界展示了侗族文化。

③度假村模式。度假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的场所,度假村内通常设有多项设施以应付客人的需要,如餐饮、住宿、体育活动、娱乐、购物等。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团体和会议客人会在度假村的客源中占很大比例。

④休闲农庄模式。休闲农庄模式是以乡村农庄为主体,依托于乡村田园风景,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服务。休闲农庄给游客们提供了一种大自然的绿色享受,游客可以在那欣赏山村田园风景,还可在农庄内唱歌、跳舞或者打牌等一系列娱乐活动,可以使游客放松心情,领悟到田园风光之美。

⑤农园模式。农园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开放一些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采摘、欣赏;另一方面是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促进城市人对乡村农业的了解。以上五种模式是我国“十一五”建设期间,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过去五年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未来,乡村旅游还会继续大力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十一五”建设期间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过去五年,乡村旅游发展的传统模式虽取得了较大成功,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发展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继续走向成功。经调查,传统模式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①管理混乱,缺乏经营理念。过去五年,我国乡村旅游在经营管理与开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经营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比较短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不够;第二,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依然将饭菜质量、味道、价格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没有将一些重要的吸引游客的因素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第三,经营者的宣传意识不强,忽视了广告效应,促销手段不多;第四,许多乡村旅游景点缺乏互相合作的意识,各自为政,效益不高;第五,存在重复开发和低层次开发,一些乡村旅游景点过于依赖农业资源,甚至浪费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吸引力不够。要使乡村旅游更有吸引力,乡村旅游经营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并规范管理体系。政府可组织力量,对经营者进行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以及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他们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政府要能够为大学生投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中创造出优惠条件,在旅游教育培训上也要下工夫。各级政府要坚持特色发展,避免重复开发、避免乡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趋同。在经营方面,针对不同的游客,做到开发差异化产品并打出旅游品牌。建立自己的乡村旅游网,公布旅游信息,扩大宣传范围。各个乡村旅游景点可建立联络机制,在合作中形成有序的竞争。坚持创新经营的理念,一些新的服务、新的景观都可以加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国外在乡村旅游方面的一些案例,我们可从网上、外出考察予以了解,并将成功经验整合后运用到我国乡村旅游事业上。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9)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60万平方公里有2/3以上的是农村地区,十亿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工作,而基层党风廉政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是目前农村反腐倡廉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现阶段农村党风廉政工作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黔西实际,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谈自己粗浅看法,也飨读者。

一、 黔西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黔西县纪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省、地纪委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总体而言,黔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廉洁勤政、努力为党的事业辛勤工作的,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以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纪委按照中央、省、地、县的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干部监督管理,着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力度,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在农村管理方面,一些乡村决策不民主,公开不及时、不真实、不具体,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少数农村还有“小金库”、账外账,胡支乱花问题突出;在惠农政策落实方面,一些地方截留、滞留惠农资金,不能及时、完全兑现;在建设项目管理方面,资金管理、项目发包招标、质量监管还不到位,存在着漏洞;在工作作风方面,一些干部依法行政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好搞形式主义;在廉洁自律方面,少数干部为政不廉,利用权利为个人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甚至贪污挪用公款等。这些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正确估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和任务

《》规定,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同志20__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内容,纪检监察工作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承担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央和省委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要求要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发展的思路

和改革的精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十分重要的神圣使命和承担着艰巨的历史任务。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宣传培训,筑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思想防线。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县纪委以乡局级领导干部、村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为重点,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总体规划,贯穿于农村基层干部培养、管理、教育和使用的各个方面,切实抓出成效。全县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会和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95场次,受教育的党员干部3290人,其中县级领导干部50人次,乡局级领导干部548人次,其他干部和村干部2692人次;组织了乡局级领导干部上党课185节,参加党员3284人次,同时对拟提拔的29名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培训;组织了以交通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全县26个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360个村委主任参加了培训,为全县“交通建设年”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网络。县纪委在县乡两级纪委的基础上,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延伸到村,在在全县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均配齐了村级纪检委员,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同时,在全县聘请12名特邀监察员,县直各部门及其延伸单位聘请聘请了260名行风监督员,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选聘了村务公开监督员和评议员,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了上有头,下有根,层层建立预防腐败监督网络。

(三)、全面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村级是目的,责任制是龙头。因此,县纪委健全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和支持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责任制,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认真实施。县委和县纪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责任制延伸到村级党支部,县委和县纪委分别同乡党委、乡纪委、县直单位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乡党委也同各村党支部和乡属各单位签定了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和乡属各单位,做到分工明确、任务清楚、责任到人,真正形成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

(四)、不断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县纪委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乡镇、村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乡镇党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党员大会制度;二是全面推行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凡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事项,都要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三是加强乡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四是深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健全了干部驻村制、民情日记制、听证制、村民说事制等,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管好用活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

(五)、切实抓好政务、村务、党务公开工作。县纪委坚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努力推进民主监督,不断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和重点。村务公开主要以财务收支为重点,以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扶贫款物发放、合医参保金的收支等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内容。一是制定了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公开工作考核机制,拓展公开载体,丰富公开内容;二是通过开通运行《黔西廉政网》公开检测系统”,对全县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的党务、政务、村务和办事公开工作实行网上电子监控,增加公开透明度;三是大力开展“村务公开进万家”活动,各乡镇和各基层单位分别印制了《公开手册》和“便民服务卡”12.3万册(份)发放给农户,不断扩大宣传面,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在全县26个乡创健了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工商、国土、税务、法庭、

卫生、民政、林业、计生等有关单位全部进驻服务中心,集中为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五是在《黔西廉政网》上公开全县领导干部电话和举报电话,设立“留言栏”,群众可以通过领导干部电话或举报电话进行反映情况或举报问题,也可以在“留言栏”上进行留言。自公开举报电话和开通“留言栏”后,县纪委共收到群众举报电话300多人次,收到合理建议和意见30多条,网上举报21多条搭建了群众监督干部行政行为的平台。(六)、畅通渠道,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县纪委采取把工作关口前移,使工作重心下移,积极畅通举报渠道,切实解决群众上访难题。一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下访制度》、《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回访制度》、《听证制度》、《说事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度;二是健全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县纪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每个乡镇建立了“便民利民”和接待服务中心,县各科局成立了接待室,全县360个村(居)委会设立了接待室,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三是积极拓宽工作下访渠道。采取集中性下访、经常性下访、预约性下访、重点性下访和挂牌性下访等五种形式,积极拓宽下访渠道,对于群众反映的每[:请记住我站域名/]一个问题,在下访的当天面对面交办,明确交办单位,承诺办结限期并反馈。20__年1月以来,县纪委下基层办理案件60多人次,受理群众各类纠纷80件(次),涉及党员23人,乡科级干部4人,一般干部4人,其他人员47人。通过调查核实,对被反映的4名乡科级干部进行了打招呼,为7名乡科级干部澄清了事实,有效保护了干部,其余的都进行了调解或作了解释和答复,结案率为100%。

(七)、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部门自身能力建设。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组织开展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倡导正气,弘扬奉献精神,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服务意识,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二是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县举办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坚持纪检监察系统每月例会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通过例会培训,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是组织全县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纪检委员进行了培训;四是完成了地纪委安排的调训任务。

黔西通过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黔西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得益彰,共同进步。20__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7.0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6.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达到2530元,粮食总产量34万吨,贫困人口到下降到5.76万人,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参合率达90%以上,目前,全县84万群众正在以昂扬的姿态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作者单位: 李 毅 洪水乡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

本文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

2、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的报告;

3、;

4、十七届中纪委二次全会报告;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的引导下,中国农村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使广大人民稳步的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关键字:邓小平;“三农”思想;新农村建设;共同富裕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成为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的大事。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邓小平早在1978年就率先提出了对农村的改革,对解决“三农”问题,乃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三农”问题的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化的集体体制,使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农民经过的,处于不敢作为的阶段。在这种思想的困扰下,为了使占中国总人口80%的农民的生活改观,邓小平同志勇敢地站了出来,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明确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它地区,其它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共同富裕的道路至此正式提出,也使“三农”问题提到了改革的首要位置。二、“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始终不渝地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解决“三农”问题,要切实抓好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吃透中央精神,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始终不渝地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切实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真正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2、充分认识“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大难题:一是城乡差距大,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二是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加缓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别,且贫困人口过多,生产生活仍十分困难。三是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也存在着与城市的差距,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劳动个体素质欠缺,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逐步缩短存在的差距,千方百计地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农民增收。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总之,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首先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牧良种补贴规模,积极发展水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加强农产品对我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三是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约型农业,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培养新型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住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机遇,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三是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农民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一切从实际出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建立具有乡土特色的新农村。一是要联系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注重制度创新,在建设新农村落,切勿一味摹仿他人的示范成果。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始终停留在一个“照搬照用”的层面,那么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意义。二是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创新制度。在农村,国家出台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不是每一条每款都是完全适合各地的,他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出一套适用发展的新机制,同时对许多大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邓小平同志着眼于全中国的发展问题,从“三农”问题入手,使中国农村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三农”问题仍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的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农业发展为中心,农民富裕为目的的“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袁永松.伟人邓小平:上卷[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全书:第二卷[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上一篇: 土地利用总规划 下一篇: 哲学的认识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