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体育文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0:51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1)

2.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挥的重要意义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农村体育是在体育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在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强健体魄的需求上有着直接而积极的作用。新时期的农村体育具有新的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中其意义是非凡的。

2.1实现小康社会需要从建设农村体育文化下手

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会议指出,小康社会是社会、自然、环境和人协调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在农村,那么同时,新时代里,农村也将作为重点和难点在体育领域中出现,没有农村体育的小康也就是没有全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不完善的。近年来,党和国家在三农经济发展上的努力是卓有成就的,但人们的精神需求并没有随着物质的分别丰厚而有明显的改善,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是越发明显的。

2.2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体育文化

进行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里,当群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观念等思维模式上产生差异的时候,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可以增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的向心力,促进团体内部个体的团结和整合。这样的文化,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可以形成一种十分高尚的道德,在提高人的素质,磨炼人的意志,修缮人们的精神起着深渊影响。由于健身活动所形成的组织形式更加轻松,人际情感更加融洽,因此,体育文化建设对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升道德价值观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排除不健康的文化,以及摒弃农村落后的观念,促进社会环境的优化和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3提高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离不开体育文化建设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给人以健康的机体,这是大家所共识的,同时,良好的精神面貌能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保持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和坚强的承受能力。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占了绝大部分,那么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就制约着中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作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主体,广大群众的健康状况也就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状况,也是有效地强化农村民俗和民风建设的途径,对于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群众素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效力。

3.阻碍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在经济高速运转的当下,特别是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体育,处于不全面、不平衡的状态,还不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分析其原因,制约因素有如下几点:

3.1农村体育文化的资源投入不足

首先,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在物质上存在短板。全国第五次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各类的体育场地约850080个,但是,占全国总人口一半的乡镇人口,只拥有体育场馆69537个,仅仅占了总数的8.18%。很难想象,有许多农村孩子是未见过单杠和足球的。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基础设施的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体育人才的不足导致了体育文化建设在引导上的欠科学性。很多地方,由于学校条件艰苦,造成了农村体育师资力量长期缺乏,这让大部分的学生在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不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除此之外,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人才类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直以来是数目珍贵的。2003年,在我国的9亿多人口的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18000名,平均5万名农村人口只有1名。这些都使国家在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3.2农村体育文化的组织机构不完善

政府管理系统和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组成了我国的农村体育管理机构。长期以来,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体育行政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同时,社会体育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调查显示,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活动点的增长量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工作引导还有于增强,体育协会自身管理职能更有待于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还需要继续大规模地挖掘。

3.3农村体育文化的意识缺失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民对体育是缺乏了解的,对体育的价值、功能的认识仍然较为肤浅和保守。时至今日仍深深沉淀在农民头脑中的还是类似“劳动就是身体锻炼”,“无病就是健康”的错误观念。农民群体对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了解,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深入发展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从客观到主观,除了上述状况阻碍小康社会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外,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状况因为未能受到重视而会在未来变成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像有限的农村体育场地资源存在着闲置与浪费的现象等等,都是现在需要重视起来的地方。

4.构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科学对策

4.1加大农村体育事业的多方面投入力度

首先,加强资金投入,加大对建设农村体育设施的支持力度,实践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投入的多元化,以政府投入为主,同时建立由社会、集体和个人等多方面投入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开放型的运作风格。这样可以有效克服因为国家投入不足而导致的体育场地建设跟不上的状况。其次,人力资源方面,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各级体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力度,组织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院校学生等多技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扩大全民健身的志愿者队伍。

4.2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农村体育管理工作县、乡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和带动功能,加强对农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把农民健身作为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可以成立体育工作小组,加强体育服务意识建设;定期举办体育知识培训班,经常举办以乡镇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等等,总之,任何有利于发展发动农民群众健康体育的方法途径都可以积极运用,有效发挥。除此之外,农村体育要充分发挥农民体协、文化站等的体育组织机构和爱好者协会等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农村体育组织网络,与政府行政机关相互配合,自下而上地进行民间体育文化的开展,形成和谐的互动氛围。

4.3加大体育活动宣传力度

促进农村体育生活化、社会化可以利用现代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宣传体育文化。各级体育组织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全面普及健身知识,形成崇尚健康科学的良好舆论环境。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农闲季节,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突出健身性、参与性、趣味性,努力打造喜闻乐见、感召力强、影响力大的活动品牌,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宣传的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宣传体育健身理论知识,如健身方法、运动技术、健身常识等;第二,宣传体育文化,如体育新闻、逸闻趣事、体育赛事等;第三,宣传新的生活观念,如体育休闲观念、积极人生观等。通过参与这些内容丰富的社区体育,农村居民得以更深层次的接触体育,培养观念。

4.4因地制宜搞农村体育文化的特色建设

长期以来,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我们所强调的,更多的宣扬城市对农村的表率与导向作用,同时却忽视了对农村特有的文化的整理挖掘。我们常在在理论上承认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却“一刀切”地规划成了毫无特色的模样。其实,我国民间的体育活动是有很广阔的开发潜力的。如舞龙灯、赛龙舟等在内的许多的体育项目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的,;至于在少数民族农村里,其绚丽多彩的体育项目就更加夺目了,包括射箭、摔跤等在内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多大977种。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够从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目光投向各地在发展进程中创造和成长起来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不拘泥于现代体育的书本化指导,而去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或许能够在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的同时,开辟出一片农村体育发展的新天地。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2)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农村经济建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这就使得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宣扬政绩而只做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却忽略了对当地尤其农村范围内一些健身场所的修建;还有的地方官员不经过民意调查,只为了所谓的政绩就强行要求农民盖别墅或盖楼房,对农民的经济条件和主观意识不予以考虑,使得农民无心无力去留意健身场地;有些健身场地的设施极其简陋并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在体育文化建设上的要求。

2一些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

党中央从20世纪末就已经展开了在我国部分地区尤其偏远地区的助贫、扶贫工作,这些工作和相互惠农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些明显效果,可是并没有从根源上对农民贫困的现状问题进行解决,导致城乡经济差距逐年加大,城乡贫富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农村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再加上生产方式比较单一,农民收入只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来实现,这样就导致农村经济严重阻碍着国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而农民生活水平要想得到很大的提升就需要大力发展经济。目前,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起到阻碍的很大的因素就是农村日前比较低的生活水平和比较差的经济基础。

3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

导致其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农村比较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于农民参加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我国党中央对农村经济的重视,农村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这样农民群众的休闲时间就日渐充裕,但他们的休闲方式、休闲观念及休闲文化各方面活动比较单一。据调查,农民群众的主要休闲时间主要是睡觉、看电视和打牌等活动为主,这些活动对农民的身体健康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同时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对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引导,使他们在劳动之余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构建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和谐社会中新农村体育文化构建的有效途径

1对政府职能进行强化,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

中体育文化部分的保障体系,加强和完善农村体育文化相关体制各个地方政府的基础职能之一就是积极发展人民群众的体育事业,一个地方的体育文化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是鉴别在新农村建设中其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是否能够组建好的关键因素,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需要从大局考虑,建立健全新型农村体育文化保障体制。第一,为了使农民群众能够在劳动之余体会到较为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而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对应的农村体育文化管理机制。第二,为了使农民群众能够放心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对农民生命健康进行保障,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体育救助系统和必要的应急措施。第三,对农村体育文化潜在的环境进行改善优化,全力支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体育文化的建设。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动农民体育健身项目

在比较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和变迁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已经初见成效。在农村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种因这种趋势而带来的“中心镇”的现象,这种“中心镇”就渐渐发展为附近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体育建设的核心地带。在这种以中心镇为核心的各项文化发展进程中,对本地及外地的体育投资项目的吸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这种中心镇的形成对本地及其它一些体育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吸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各个地方政府部门需要以乡镇为主要实施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大力举办相关体育活动,将农民体育建设的热情激发起了,形成良好的农民健身的氛围,积极引导城市体育文化活动向农村地区的开展,最终可以让农村和城市的体育文化建设以健康、科学的方式进行融合,并达到使和谐社会新农村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力发展的目的。

3加大体育文化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

为了使农村广大群众的基本消费观念、体育意识和工作之余的进行娱乐活动的陈旧观念得以改变和提高,需要以电视宣传、广播宣传或报纸的方式对农村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做好必要的宣传,让农民群众对体育的功能及作用方面得到全新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较为主动的参与到农村各项体育健身项目中去。当前,我国传媒市场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级政府需要对传播制度及政策进行合理的制定、科学的规划。对农村范围内比较先进的体育文化思想进行大力传播,促使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科学、快速及健康的发展,为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在我国的大力推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需要将现代化体育与农村本土化项目进行有效结合

为了使当今农村体育文化被抛弃一边的现象得到改善,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大力发展,我们需要采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扭转目前的局面。在举办农村体育健身活动时,可以将农民较为熟知的在广大农村较为喜闻乐见的各类活动形式与体育健身活动进行很好的融合,比如:赛马、赛龙舟、扭秧歌、舞狮子或摔跤等农民较为喜欢的活动。由于这些活动有传统型、可操作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比较容易让农民群众接受和参与其中。由于如今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再加上农民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比过去更充裕,农民对各种文化需求尤其是体育文化的需求也在朝着多样化、现代化及标准化的方向延伸和发展,现代农民群众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像过去本土化这种比较单一的体育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积极性,并且满足更多农民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将现代体育活动项目比如兵乓球、足球、羽毛球、游泳、武术等引入到本土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过去较为陈旧的娱乐方式而积极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达到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和本土化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结论

(1)构建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良好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农民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能够对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同化、整合和规范。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这些内容都是其它社会文化无法达到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成、青、少年一代则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别体力活的年代,繁多的作业以及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孩子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

一、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普遍原因

(一)过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对孩子的期望也提上日程,父母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一些课外培训班、补习班等等加强学习辅导。课业繁重,学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残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教师身上的分数录取制仍然没有改变,一年级的孩子是很有灵性的,而回头看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被繁重文化作业所“压迫”,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养搭配的失衡

饮食营养的优化搭配在小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间有助于补充每天都需要的能量。而今的时代,许多农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富足的父辈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在饮食上的需求,各种碳酸饮料、洋快餐虽然丰富了学生饮食,却对孩子的体质健康无益。

(三)学校体育课教学实施的不到位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一些农村学校里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许多体育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二、小学生身体体质改善的措施

(一)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才会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学生的体质的提高,从小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思想,这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健康的体质为基础,严格地把关,真正的从小学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二)增强体质,切实促进心理综合发展

在文化课学习之余,有效地结合一些体育活动,能使人体左右脑的运用平衡,同时喜欢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现今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比较脆弱,知道父母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怎么会对父母说,长久发展下去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育不良。体育运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对学习压力紧张的孩子们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增强体质,提高社会适应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而体质健康的人更容易适应新型的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压力和责任,相反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从事尖端的科技也是短暂的。从小只注重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只是片面地发展学生。

三、提高学校体育,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归究于农村学校器材缺乏、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上,而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原因。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体质状况相近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两位不同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个学年下来学生的运功能力,运动兴趣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一)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新鲜事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开始教学时注意紧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之后不必担心不好组织,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适当的“松”,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有效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疑问化。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又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进行跳远的课程上,让学生们尝试,并对比思考如何能跳得远,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脚后跟着地,为什么起跳时要快速收腿,落地时为什么要屈膝缓冲落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篮球的故事,并利用学校的场地,给学生们自主的空间,以教师为裁判,学生分成几组,其他班级成员为拉拉队,以五分钟为半场规划,对一般的犯规给予默认,提高小学生的激情,以进球的多少和大型的犯规次数给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并给胜利的一方发小奖品。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积极地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快乐地参与体育兴趣活动中去,从而间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更多的在于体育教师的培养。

最后,加强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大小学生喜欢的教学竞赛课程安排和娱乐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激发学生自足锻炼的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真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程度。我们应该用小朋友的语言特色,诙谐地给予他们幽默,让他们在被肯定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在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有些男生做得比较好,应该多表扬,同时请他为大家做示范,完成时不论好坏,都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而且又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四、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加深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这离不开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既可以帮助也可以提高对体育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体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其次,广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主人翁的角色;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努力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再者,适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的合理开展,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教师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同时也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我。积极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让让学生在激励满足中成长奋进。

五、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改的今天,要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离不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讨厌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促进体育课质量强化,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质才能更好地改善,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苏木、嘎查来自蒙古语,苏木是指一种介于县及村之间的行政区划单位,嘎查一般指村。在内蒙古自治区,镇是工业区,乡是农业区,而苏木和嘎查则是牧业区,行政性质接近,而生产方式不同。随着苏木、嘎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由于历史和区域原因,我区苏木、嘎查人民群众接触体育活动较少,体育文化活动十分匮乏。新的时期下,如何满足我区偏远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我区农牧区体育工作者一个研究的热点。

一、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围绕体育运动的、其本身所包含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属性中的文明因素。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实践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是人类自身需求的一种特殊反映。体育文化通过无形的社会属性相关的时代精神、观念、意志及有形的动作技能、运动器材、身体形态等反映出来,体现了其独特的存在方式。

农村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是指:以二元结构划分社会,将属于农村地理范围内的不同年龄段常住居民作为对象,以提高农村人口的体质水平和改善身心健康为目的,实施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与各类体育教育的总称。农村体育文化是由当地居民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在的地理环境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一种体育文化。所以,农村体育文化是指在农村区域生活的特定人群,在从事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物质生产和精神创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区域、历史特色的体育基础设施,以及价值观、道德规范、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等的总和。

(二)农村体育文化的特征

农村体育文化具备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即具有区域性、相对独立性、时代性、传承性和民族性外,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由于农村体育文化生长和形成的环境背景的特殊性,以及农民在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等特点,其特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体育文化。

1.传统性

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一些偏远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很早就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例如南方地区赛龙舟、荡秋千、舞狮,北方地区的赛马、摔跤、踢毽子、滑雪、斗陀螺等。这些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即可以参加集体项目,也可以参与个人项目。这些特色的体育活动伴随着当地农村的历史发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风俗习惯紧密联系,是不同地区的民族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

2.季节性

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和城市体育文化相比,具有季节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在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受农业生产很大影响,在农忙时除极少数人群在休息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外,大多数时间举办群体性的体育活动较少;在农闲时或重大庆典时,举办体育活动次数才逐渐较多。而且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易受个体体育意识及观念、健身条件、生产活动等限制,因而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随意性较强,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

3.封闭性

我国疆土辽阔,地形复杂。我国多数偏远地区农村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落后,加之河流、盆地、山川、丘陵分布广泛,农民普遍生产和生活都在村落范围内进行,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和当今社会缺少联系,形成自身的体育文化。尤其信息封闭和缺少对外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村民接受外部新鲜事物能力较差,对于外来体育文化有着本能的拒绝和排斥,其体育

化学习能力和吸收性较低。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虽然农村体育文化有所变化,但其固有的封闭性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4.不平衡性

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由于环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比经济落后地区的体育文化发展较快。这种不平衡性还表现在体育文化的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建设,多数致富的农村不注重体育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村民锻炼意识淡薄,日常建设习惯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多数体育活动处于无组织自发状态下进行,这种现状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多数达不到理想的健身效果,有的则事倍功半或适得其反。

二、我区苏木嘎查新农村体育文化构建的必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人口特征和地貌,使得我区经济中农村牧区经济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新时期,新农村体育文化在我区苏木嘎查的普及和发展,对促进我区农牧民精神文明生活和提高身心素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促进精神文明体系的建设

据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过了3000元至5000元大关,到2010年达到5530元,实现了连续五年农牧民收入在西部省区保持第一。随着农牧民收入的日渐丰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随之改变,精神文化需求也发生变化。而农村体育文化给农牧民带来的精神体验是独特的,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不论是体育观赏者还是参与者,都能从体育活动中得到乐趣,体验运动之美。我区苏木嘎查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甚至邪恶文化的侵袭(如和封建迷信活动等一些不健康文明现象),对促进我区偏远地区苏木、嘎查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二)增加人际交往和专业技能的交流

我区的一些偏远地区苏木、嘎查远离城市中心,农牧民日常生产和生活都在该地区范围内进行。有许多农牧民掌握了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技术,拥有丰富的生产和销售经验,但他们缺乏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不能交流和展示,这样封闭的环境下,不利于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完善,也不利于农牧业科学知识的传播。

(三)推动农牧区经济新的增长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在消费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区偏远地区的苏木、嘎查应合理利用自身的地理形态和气候多样性区域特点,发展有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在我区既有呼伦贝尔的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又有锡林郭勒的自然草原和典型草原;既有乌兰察布的辉腾锡勒高原草原,又有鄂尔多斯的乌审召、准格尔、锡尼大漠原始草原,继续发展传统体育优势项目,开展如速度赛马、赛走马、赛牛等,有些还可伸缩规模,进行叼羊、滑草、赛驼等特色项目,促进我区农牧区经济的增长。

(四)促进民族的凝聚力

在内蒙古的苏木、嘎查地区,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大都能歌善舞,有一定的舞蹈表演天赋,这种优势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在我区的开展和普及起着推动作用。我区各苏木、嘎查地区应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掘优势的民族体育项目。通过在我区苏木、嘎查地区开展新农村体育文化活动有利于:第一,通过体育活动这一媒介,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农牧民的民族自豪感。第二,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同汉族相互了解和交流。第三,有利于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的了解,促进民族大融合。

三、对我区苏木嘎查新农村体育文化构建的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职能及完善政策法规

我区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推动我区农牧区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尽的义务。我区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体育发展目标,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我区各地方体育局应对农牧区的体育活动负责人进行培训和指导,应经常深入农牧区的苏木、嘎查进行检查和督促工作;举办农牧区、苏木嘎查群众性的体育知识培训班和体育文化讲座,定期对农牧区文体专干进行培训。我区各级政府应不定期组织以苏木、嘎查为参赛单位的文体活动和文体比赛,为农牧区、苏木、嘎查间、企事业单位、学校之间进行友谊比赛和交流学习。

(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我区各苏木、嘎查要应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北方“草原文化”的

一部分,其历史悠久、源源不息,伴随着蒙古族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每年一次的“那达慕”传统体育盛会更是家喻户晓。一、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如“男儿三艺”(博克、赛马、射箭)和赛布鲁、赛骆驼。二、益智类体育项目。如蒙古象棋、鹿棋等。三、舞蹈类体育项目。综上所述,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其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并且趣味性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正符合我区苏木嘎查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构建的要求。

(三)引进高水平体育人才和规范体育文化的组织与管理

首先,内蒙古各苏木、嘎查要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体育人才,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蒙古族群众居多的特点,应引进蒙古族的体育工作者,这样才能更容易和少数民族农牧民沟通和交流,并在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和管理上有所突破。其次,大力宣传体育科学知识和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建议基层乡镇和行政村应当普遍设立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通过这一专门机构的指导,加强体育社团组坏和体育骨干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组织在发展农村体育中的作用。

(四)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和培养农牧民的健康意识

内蒙古各农牧区要加强 “体育文化文化”的宣传,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各农牧区要利用目前现有的条件,如宣传栏、乡村广播、专题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向农牧区讲授和普及一些体育运动的基本的知识,普及和完善农牧民对体育运动比赛和规则的认识水平,激发农牧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为其“终生体育”的思想打好基础。体育运动和比赛的组织要由专门的干部负责,体育活动的组织要面对大多数农牧民。内蒙古各农牧区每年举办的相关体育比赛,要扩大农牧民的参赛群体,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一个轻松、友好、和谐的氛围,这样既宣传了体育运动的价值,也提高了农牧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皮重干,李志清.加强农村基层体育文化研究的历史契机与现实需要[j].体育科学,2005(2)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5)

二、对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一)建议成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机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依然保留着到现在。除了存在一些外界的帮助意外,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具有自我保护机制,能够自我继承和发展。澜沧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关键所在。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会受到四面八方的冲击。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复杂环境中会遇到许多困境,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加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力度,需要建立良好的保护机制,为民族文化的传统提供良好的条件,这样就能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护。

(二)建议政府加大民族体育扶持的力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大支持的力度。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严重制约国家体育发展,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加大对各个少数民族的支持,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政府为了能保护传统文化和遗产,已经采取措施来保护非物质遗产,由国家确定给继承人提供一定的补贴。澜沧江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来让更多的人来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三)建议各级组织和相关协会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澜沧江流域拥有十分美丽的山川,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澜沧江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利用地理优势来发展旅游业,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回暖,许多地区都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针对人们的需求,都已经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吸引游客来进行观光,并推出一系列鲜明的民俗旅游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如在彝族火把节的期间,彝族年期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让游娱者参与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感受和领悟具有彝族特色和彝族共同心理特征的体育文化。如赛马、斗牛、斗羊可以让游娱者饱尝观赏之快,而荡磨秋则让游娱者体验参与之乐。这一种现代手段是促进彝族传统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最佳途径[4]。这样就能够让游客体验的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魅力,感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能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6)

二、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 学习滑坡、厌学逃学。孩子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无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文化,照样天南海北地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逃学后遭到教师和同学的批评,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2. 妒嫉、憎恨、仇视心理。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别人。表现在动不动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挑起矛盾,很难与同学、朋友正常交住和相处。一些留守儿童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

3. 自卑心理的产生源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由于这些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当事人也会感到没人能够真正理解自己,长期的比较,加之情绪体验,逐渐产生了这种心境。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明显。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4. 逆反心理严重。农村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教师和家人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距人以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应做到两个字:一个字是细,另一个字是爱。教育好留守儿童不仅要有爱,而且还要注意恰当的教育方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会让农村来的小学留守儿童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面对留守儿童,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策略:

1. 爱心培育,以心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用爱心育人。一个爱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的能量,爱,能使淫雨霏霏转为艳阳高照。

2. 尊重以礼,以情觉悟

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作为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尊重。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要构建農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更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留守儿童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育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当然,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留守儿童独特个性行为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自由充分地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也只有这样,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平台才不是一句空话。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为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输送“能量”的特殊功能,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现代体育文化的培养、促进农村体育消费的增长、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明素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体育的普及与提高,就没有我国整个体育事业水平的提高。

体育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积极健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深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当前,我国九亿农民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进,新农村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二、农村体育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事实上,新农村与新农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农村是新农民活动的舞台和载体,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晶与归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因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其中,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身体素质是基础。有研究指出,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的今天,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增强农民体质,使农民更好地投身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基础。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比其它产业要高得多。增强体质是体育的首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将大大增强农民的健康素质,使他们能更加精力充沛地投身到生产活动中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三、农村体育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纽带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体育事业起点低等现有国情决定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路途坎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如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然而,农村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重要战略地位,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其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大局,影响着全民健身体系完善的大局,最终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大局。

社会是以文化为纽带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也联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农村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而且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农民相互沟通和理解,有助于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挫折问题的排除。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没有农村体育的长足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不能说是和谐的,同样,没有体育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亦不能说是全面的。从此种意义上来说,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大力发展新农村体育,也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体育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农村体育有利于发展农村体育产业

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培育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拉动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体育产业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城市,农村体育产业的贡献值微乎其微。其实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如果把这个市场比作冰山的话,现在露出水面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还掩藏在水下,属于潜在的市场。能否把潜在市场激发成为现实的市场,不仅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在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发展农村体育,使农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将极大膨胀体育产品的消费群体,促进农村体育市场的繁荣和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新农村建设要搞好农村体育产业开发工作。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农村体育消费市场,推进农村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用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加快农村体育有形无形资产增值,促进当地农村体育事业的腾飞。

总之,我国农村的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民的富裕,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农村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艳丽,王亚男. 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j].甘肃农业,2007(6):70-72.

[2] 吴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体育思考——广东东莞发展农村体育的启示[j]. 贵州体育科技,2008(1):26-28.[3] 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6):35-36.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8)

为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和教育的公平性。首先,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与教育也不断的发展,然而城乡差异依旧很大。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但我国城乡差距,东西中部差距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如入学不公平,起点不一致,校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农村;其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也是适应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给予我国关于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内涵和评价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造,并力图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乡村社会,在3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说“乡村教育的生路是: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他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农村教育可以丰富农村生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现代大教育观思想),而他的教育公平思想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教育平等。首先,他提到了和谐教育,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安排、入学考试等都应有相应的保障公平措施,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不论年龄大小,身体好坏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一定要均等,不仅是对农民和城市平民而言,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再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公平思想所关注的是全民教育及普及教育。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平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侧重于如何普及教育的问题,一旦教育普及了,那么人人受到教育的想法就可以实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且也收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践时期,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都与相应的教育运动紧密结合,形成特定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结合产物,对它的研究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生活教育理论是有益的,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理论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前的乡村教育。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陶行知从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乡村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教育的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2]。现代化需要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在农业上安根[3]。他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加快农村的现代化,从而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多的积极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陶行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乡村教育实践和创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价值观的首要特征为农性。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4]。陶行知先生早期的农村教育实践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总之,要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从而响应同志所指出的“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5]以农村教育丰富农村生活,从而响应同志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所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容相吻合。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第一,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6]。第三,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同志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7]。传承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是乃教育的题中之义,中国教育也向来有为人重于为学的传统。第四,以农村教育来丰富农村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生活的性质、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内容。因此,在农村要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务农的思觉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1、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基础薄弱,人均教育资源依旧很少。而且,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很不平衡,教育整合资源也不够,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1990-2005 年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8](单位:元/年)

2、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理念的促进作用。在晓庄,陶行知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其“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教育诉求[9]。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单一,以普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失。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也使农村教育在改造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先生统筹发展乡村教育的做法,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三教统筹,使农村教育惠及所有农村人民和儿童。

3、陶行知现代大教育观的促进作用。1946年,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他的生活理论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办农村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能单独办得成功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范围的联合,才能希望成功”,“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也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10]。现代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大系统,应与经济、政治相适应,协调发展。而“村级大教育”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大教育观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自治单位――村落的实践。这一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观有利于落实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投入,为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一定保障,减少农村学生辍学率。总之,“村级大教育”理论的提出和践行,使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受到保障,从而缩小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教育公平的发展。

三、结论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了乡村教育理念。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改革迫在眉睫。时代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对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的有益探索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从而更好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预期目标。

其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公平等问题依然很严重。从教育公平角度,政府应及时调整学校的布局,重视贫困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多设立综合型大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最后,他的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改革具有借鉴性意义。我国高校的入学不公平,各类学生得不到同等的高等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高考考核方式和多元化的分数录取制度,使高考考核和录取制度尽可能的公平,并且进一步的关注平民教育。

参考文献:

[1]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29,2,5,711-712.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 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 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马戎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观点,参见曹钰、王慧.建设新农村:中国式道路该如何走[J].人民论坛,2006,(1B).

[5] [7] 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2-15.

[6] 赵雪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J].中国金融,2005.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9)

思想理论是基础,是保证。而创新是探求新知、推动发展、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农村的实践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宣传,使之为人们所掌握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社会实践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为此,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领导科学等基础知识,引导广大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二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研究,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索,举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研讨活动,全面解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认真回答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营造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思想环境。三是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基层党员干部轮训等经常性理论普及工作。四是创新理论宣传的载体、形式和机制,改变传统的理论宣传工作做报告、搞辅导等老套套,把宣讲者与群众摆在平等的位置,面对面、心连心。通过组织新农村教育宣讲团、典型事迹报告团、科技文化“三下乡”等集中宣讲活动,把中央和地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的干部群众讲清楚、讲明白,使广大农村的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思路和措施,激励和引导他们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五是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大力组织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向农民传授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

创新社会宣传,加强舆论引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今后很长时期内都是全党工作、特别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重点。宣传工作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阔视野、拓展内容、拓展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功能,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旋律。一方面,深入宣传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新探索,深入宣传社会各方面支持、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决策、新举措,深入宣传农民群众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新实践、新经验,深入发掘、总结、宣传各地建设新农村的新成就、新典型,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树立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加强舆论监督,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实践,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维护农民利益的舆论力量和社会力量,保证中央和地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创新思想建设,加强精神激励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应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适应新形势,研究新课题,探索新方法,通过家庭、学校、基层党组织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农村进行道德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全体农民群众的头脑之中。密切关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不断调整工作重点,及时发现农民群众暴露出的思想苗头和不良倾向,从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增加为群众所关心、所欢迎的思想教育内容,为群众解疑释惑,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改变过去单一的“舆论灌输”,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法纪意识、文化科技、生产技能等面向广大农村群众的教育培训和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与为干部群众办好事、实事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农村发展、农民富裕的思想文化环境。创新创建工作思路,创新文明教育载体,丰富创建工作内容,加强对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观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培养、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反对铺张浪费,反对迷信愚昧,革除等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深入扎实的各种创建活动,在广大农村形成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村容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的文明风尚。开展“弘扬农村文明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文明户、科技示范户、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等文明典型评选,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新农村体育文论文篇(10)

农村教育理论是对农村教育问题的解释和说明,绝非冠以“农村”之名的教育理论,而是一种通过研究农村教育问题而生成的特殊类型的教育理论。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既需考虑农村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向,又需考虑农村教育理论的“理论”属性。建构农村教育理论时,要特别注意实践性、整体性、前瞻性、特殊性的问题。

(一)研究立场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先由“事实”转变为可以激发研究者研究兴趣“问题”,再由对“问题”的理性认识上升为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论”。也就是说,理论发端于实践,任何教育理论都必须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方才有价值和意义。建构农村教育理论,尽管是一项理性认识活动,但这种活动却不应被当作一个可以完全凭借已有研究成果而进行的理性思辨过程,它需要以研究者对中国农村教育实践的充分认识为前提。从农村教育实践出发,要求研究者在建构农村教育理论时要充分了解中国农村教育的现实发展状况。农村教育理论需就农村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回应,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研究者在建构理论之前,便已经在脑海中形成了对于这些问题的清晰认识。为此,研究者就不能仅做农村教育的旁观者,也不能脱离农村教育实践只做抽象的所谓学理性研究,做“理性化和静态化”的研究[1],而要真正走进农村社会,真正走进农村学校,深入了解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深入了解农村学校的发展诉求,从而在纷繁复杂的农村教育现实中挖掘出那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明确理论建构的方向。

(二)理论思维问题:“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农村教育不仅是“单个”存在的具有个体性/地域性的教育实践,同时也更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发展是其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农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表面看是一个单独的问题,但实际却很可能是由其他问题引起的一个问题,或者是整体问题在局部的体现。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叠加,在部分中产生的理论可能说明不了整体的问题,“对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进行分别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对局部来说可能正确并有一定价值,但对全局来说则很可能是错误的”[2]。农村教育理论的功用不是对农村教育展开事无巨细的说明,不是为农村教育中一个个具体问题寻求操作性策略,而是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诊断农村教育的“病因”,要为解决策略的得出提供可参照的依据。假如在农村教育理论建构过程中为避免“宏大叙事”而转去采用“原子论思维”,将研究视域只局限于对农村教育中一些细枝末节问题的澄清,这样得出的理论就很难对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更有甚者,还可能会阻碍其他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容易陷入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解决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了一个复杂的问题的怪圈。“教育活动中的矛盾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构成了一个矛盾体系,教育这一矛盾体系也就构成了教育学的问题域。”[3]正因如此,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分析,以及由此展开的对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不仅要求聚焦问题本身,还要求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性的思维,能够着眼于具体问题之上的农村教育的整体状况,具有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整体价值。

(三)理论方法问题:“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但凡研究,总是在力图解决实践或认识中的矛盾。矛盾有共性和个性之分,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的展开的研究需要不同类型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对人类教育活动的总体思考,教育研究重点解答的往往是诸如教育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等教育活动中的共性问题。而作为教育研究的特殊部类,农村教育研究尽管可以运用一般性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但它关注的却是一类个性化的教育矛盾,即农村教育中的矛盾,它的重点在于解答农村教育出现的特殊问题。故而,农村教育研究虽然需要遵从教育研究的总体规范,但为了更好地发现和解决农村教育的特殊问题,农村教育研究还需要专门的农村教育理论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农村教育研究确实指向了农村教育中的具体问题,确实采用了切合于研究农村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所以,“教育研究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基本适用于农村教育研究,但由于农村教育研究是特殊区域、特殊对象的教育方面研究,又应该有其不同于一般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4]。农村教育理论的独特性来自对农村教育独特性的分析。一方面,要从农村教育的现状出发,注重农村教育问题产生机制的特殊性,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教育区别于城市教育的特点,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作为建构农村教育理论的前提,防止农村教育理论和一般性教育理论的同质化。另一方面,要从农村教育的历史出发,注重农村教育问题产生环境的文化性,认识到农村历史文化传统对农村教育的深刻影响,防止在农村教育理论建设过程中盲目引入外来理论。

(四)理论价值导向问题:“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农村教育理论当具有对农村教育实践的能动作用,它既需要能被用于解释已经存在和正在发生的农村教育实践,帮助认识农村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能被用于预测尚不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农村教育实践,引领农村教育的发展。对实践的前瞻性,是农村教育理论的应有属性,也是衡量农村教育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对农村教育前瞻性引领的实现,首先要求农村教育理论能够为预测农村教育的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和规律性认识。理论的价值既在于引导研究者发现潜藏于事物中的现有问题,也在于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农村教育理论作为对农村教育实践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它可能并不能被直接用作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但却应当为分析农村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工具,也当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如果缺乏理论建构的动态思维,只看到农村教育的现状,而不去思考农村教育的未来,就会忽视农村教育在时代变迁中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就会“就时事而论时事”,导致建构出的理论最多只能成为农村教育实践的“应答器”,而无法积极主动地去预测农村教育实践的未来走势,也无法在理论层面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引领。对农村教育的前瞻性引领,还要求农村教育理论能够为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农村教育问题贡献力量。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农村教育可能会出现很多新问题,而如何有效防止这些问题出现,或者如何减小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恰恰是农村教育理论承载的一项主要任务。农村教育理论应当注重实效性和现实性,突出理论的适切性的同时,还应展望未来,不仅要着眼于农村教育的短期效益,还要兼顾到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由此,它才能提供给有关农村教育实践全面性和全局性的认识,主动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反之,如果农村教育理论缺少对未来的深思熟虑,缺少对潜在问题的防范意识,就很容易导致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往往需要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二、建构中国农村教育理论的总体路径

(一)理论出发点及根据:选择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农村教育问题建构农村教育理论的关键一步便是澄清农村教育理论从何而来的问题,亦即明确那些旨在建构农村教育理论的研究(后文简称为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有着怎样的研究对象。建构农村教育理论,必须从农村教育实践出发,一个有效的农村教育理论,一定是研究者在对农村教育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后方才提出的。然而,也并不能够据此做出“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的研究对象即为农村教育实践”这样简单的判断。由于农村教育理论是对农村教育实践的一些抽象性认识,它同教育理论一样,是“由一系列理论范畴所构成的较为系统和较为严密的教育思想”,“是教育思想这个属概念中的一个种概念”,“具有间接性、深刻性、全面性、稳定性”[5]。因此,农村教育实践尽管存在对农村教育理论的逻辑优先性,但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却不以农村教育实践或者农村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对农村教育实践类研究而言,它主要任务在于为农村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寻求解决策略,这种研究是出于工具性考虑的选择,它往往会囿于表层的现象描述、经验感知和“问题—策略”式的单线方法,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形成机理。故而,农村教育实践类研究与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总是直接对应的,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它所要解决的那个具体问题。对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而言,由于它的主要任务在于总结归纳那些围绕农村教育所形成的系统、全面和本质的理性认识,而这些认识又显然很难从对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的分析中得出。所以,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与农村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不构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它的研究对象是从大量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更加普遍和更具代表性的农村教育问题:一方面,这些问题是农村教育中常见的一类普遍性问题,是对应着很多个具体问题的研究主题,如农村教育公平、乡村教化和乡村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教育都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真问题;另一方面,这些问题是对农村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得出的并不是一些具体的实施对策,而是制定对策和规划农村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范式变革与方法创新:促进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首先,在建构农村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应尤为重视方法的选择标准问题,而这一标准就是要围绕着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的具体问题选择研究方法。方法是研究问题时借助的基本工具,它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脱离研究对象、脱离具体情境,单独讨论方法合适或者不合适都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方法的价值性依存于研究对象。对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同样如此,在确定正式的研究问题之前,没有必要对方法做出好坏之分,因为只有适合于具体研究问题和有助于建构农村教育理论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建构农村教育理论,要“循着问题找方法”,而不能“端着方法找问题”。当前的农村教育研究正处于一个方法的实证化时代,学者们普遍重视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偏重实证的方法,而传统的理论思辨、文献研究等方法则显得相对弱势,人们有时甚至会刻意回避这些主观性较强的方法,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加强”与实践的联系。然而,前文已述,方法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因此也没有必要因为害怕被扣上“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研究不可被实践所用”的名号而刻意回避一些理论方法。在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一些有关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农村教育的应然价值等需要采用理论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问题。所以,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回避实证方法以外的研究方法,而要始终以方法是否适合研究的具体问题、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建构农村教育理论作为评判标准。另外,在严格方法之于研究对象的适用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方法切合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的特点。农村教育理论的建构,绝非单纯依靠文献和思辨的“书斋式”研究即可完成,它一定是建立在研究者对农村教育实际发展状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所以,农村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就是研究者对农村教育“在场”的发现和感悟过程,研究者只有深入接触农村教育,才能够深度解析农村教育,由其中发现并抽象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进而建构说明这些问题的理论。为此,在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中,就不妨在注重客观性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外,加入注重研究者参与和体验的人类学方法,以此推动研究者进入农村教育第一线,用实际经历而非理论思辨的方式近距离地观察农村教育。

(三)智库建设与资源整合:打造及时有效的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数据库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了解研究进展,可以帮助更好地确定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的方向。自20世纪初开始,我国学者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高峰期,并随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尽管多是农村教育实践类研究的成果,但通过对它们的汇总分析,却有助于明晰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以此发现农村教育理论类研究的学术增长点。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问题域,强化国内学者和学术团体的资源整合,提高协同创新的能力,促进农村教育理论研究的智库化建设与实践成果转化。当然,要想全面了解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仅掌握几篇或者几十篇文献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着较广涵盖面和详细分类标准的农村教育研究文献库,来帮助分门别类地去归纳和分析这些文献。实际上,可以以时间为脉络,尽可能将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教育研究中那些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献搜集起来,并按照研究主题相同或相似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再将每一类文献的研究进展(包括取得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不足)梳理出来,作为这一类研究的共性特征。通过上述举措,就可以形成农村教育研究的“全景式”认识,准确寻找出哪些成果可以被借鉴,而哪些问题又值得在理论上被做进一步地澄清,为建构农村教育理论做好资料准备。

上一篇: 国画论文 下一篇: 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