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发展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0 09:48:53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lushan nature landscape culture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lu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put forward: to the planning, protection for the premise, and with the science as the basis, taking the culture as background, the lushan mountain building into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scenic spot.

Keywords: lushan;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Scenic area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S7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庐山属山岳型旅游景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风景名胜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近几年来,庐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建和谐景区,实现了旅游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资源、社会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做好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1景区建设

庐山是以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科学知识为主要资源的景区,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如何在开发中保护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政府与民众关系的动态平衡,就是建设和谐景区的根本内容。景区面对的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谐景区评价指标体系也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1.1为保证庐山的可持续性发展,以科学的规划来统筹景区建设行为。庐山现在已完成对庐山总体规划工作,正确处理景区保护、开发、建设的关系,科学合理地利用庐山珍贵资源。给来山的游客和本地的居民营造优美而舒适的环境。景区规划是景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础,是景区管理与建设的依据,是一切发展活动的蓝图,是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矛盾关系的唯一途径;景区的规划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强制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2庐山景区规划的整体定位应尊重历史。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青睐,许多名人、高僧在这里留下了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

1.3 庐山景区规划的整体定位应尊重自然。

1.3.1 是以环保、科学为前提,制定并完善具有科学性、经济性、环保性、艺术性、前瞻性和体现自然特色、文化特色景区规划,保证规划投入。

1.3.2 山岳型旅游景区,在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时也伴随着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庐山景区建设的规划上要注意依山造园、相地合宜,规划要注重防灾、减灾、水网、电网的设计。

1.3.3庐山因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观赏植物品种异常丰富,所以在植物种植设计上应选用本山特色观赏植物,并大力研究推广本山植物种的开发利用,科学配置园林植物。减少植物对生态环境适应时间。增加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4庐山的景区规划设计,一定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庐山不同于其他的山,适合长期居住,做好园林游览空间和休憩空间的设计。注重“实线”即导游路线和“虚线”即赏景视线的有机结合。园路、园林铺装、园林小品的配置上要与整体景观相协调,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即具较强的装饰性且富有情趣。园林建筑的风格要与景区的环境保持一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富有一定的诗情画意,空间变化多样,与环境结合巧妙,具有适宜的使用功能。

2 提高认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风景名胜资源具有独特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保护是永恒的、第一位的,发展必须服从保护这个最根本的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的意识,实现保护与开发工作的良性互动。在旅游景区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景区特有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景区特色,将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宗教旅游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丰富内涵,增强吸引力。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二章就保护的相关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如何才能保护好庐山的景区资源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点:

2.1对自然景观的保护

2.1.1水

①水是我们耐以生存的血脉,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景观、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山的灵性都由水而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水源,减少污染源,选用环保的洗涤用品,是现今的第一要事。

②庐山气候潮湿、山体地质条件多样,很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给游客的出行安全、庐山人的居住安全、交通等都带来很大的不便,建议组织专家对庐山的水脉进行细致的勘测并进行GPS定位监控,检查水路是否顺畅,对排水不畅的地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梅雨天以前、防汛以前及秋季干燥的季节对庐山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进行系统的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对无植被的山坡分不同地段、不同的地质岩层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理。2.1.2植物。

植被是山体的色彩,如何使庐山的景观更加美丽,就看山体植物的配备,庐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原始的植物生态非常丰富,色彩也多种多样,但现在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

2.2对观赏建筑、古迹的保护

庐山的古建筑构思神妙,造型独特,风格鲜明,他们各自蕴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改建要考虑历史、经济、文化价值三者间的协调关系。对这些建筑、古迹建档立卡、立法保护。为规范对别墅的保护,庐山管理局建立了严格的保护责任制,并逐步将居民从观赏别墅地带迁出来,居民区和别墅群脱离,一方面要避免改变用途对建筑物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又保护了别墅。

2.3 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庐山是中国惟一的一座以“文化景观”名义而走进《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山大川, 挖掘、保护庐山的文化,突出文化内涵的亮点,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做好、做足“文化”文章。抓住重点,形成特色,突出文化旅游若干亮点。

3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打造精品景区。

3.1 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建设和管理是分不开的,景区的建设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景区规划,以后是建设,还有管理三大方面。规划是景区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建设是景区发展的途径或者行动、实践。管理是景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逐步健全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各项法规,做到依法建设、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能力。

3.2人才的培养“国以人兴,政以才治”。

人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建成一支优秀的景区建设、管理队伍。“一流”的景区必须要有一批“一流” 的景区建设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4景区的管理

庐山是世界级的景区,取得了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等诸多荣誉,景区管理应与国际接轨,制定相关制度,借鉴相关做法,做到以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构建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稳定型、团队型的和谐平安新庐山。以“游客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为工作理念,加大景区综合管理力度,继续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加强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等资源保护,进一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继续履行景区管理的“五定原则”定人、定岗、定时、定职、定责。明确责任,统一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润哲;杨程 关于对庐山风景区建设的几点思考,《华商》2007年第30期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2)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背景

文物建筑、历史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物收藏,但真正成气候的保护是从十九世纪的法国开始的。法国派、英国派和意大利派的相继出现,标志着文物建筑保护作为一门学科已具雏形,现代文化遗产保护就此兴起。就以文物建筑保护为内容的文化遗产保护来看,其发展的两个里程碑是193 1年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雅典》和19 64年的《威尼斯》,两者都体现了意大利派的影响,又以后者的历史地位更为重要。后来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献都是以《威尼斯》为基础制定的,如关于历史园林的《佛罗伦萨》、关于历史城镇的《华盛顿》、关于木结构建筑的(古木结构)保护原则、《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等等。

二、景观设计学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景观设计学的介入

民族文化认同和人地关系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现代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始于20世纪。北京大学192 2年成立的考古学研究所被认为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的开端之一。经过八十多年、特别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的努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前以文物保护为单一中心的保护体系,到1952年以来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体系,再到1986年以来以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核心的多层次保护体系的逐渐确立,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地方危机

当代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发生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人地关系危机,为文化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科提出了新的迫切任务。就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研究的角度看,文化认同危机的本质实际上是乡土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所带来的“场所精神”危机,是一种场所自性的危机。这些正是现代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同时,人地关系危机则更多的表现为生态环境危机。在本质上,这两大危机的解决都与遗产保护和景观设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文化景观相继占用

“相继占用”是人文地理学发展中文化景观研究中的重要模型。它反映了不同时段下不同文化对景观的使用,反映了文化景观的累积性特征。这一点在中国主要文化景观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及几个最重要的文化发祥地区,景观己经高度人工化。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历史之古老和景观文化层积之深厚,表明人类对自然景观改造之剧烈,也说明中国文化景观和国土景观的重要特征即文化累积深厚、高度的人工干扰、自然景观的高度破碎化。中国文化景观的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文化遗产保护应充分和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相结合,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使我们的土地持续和健康。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讨论以土地为设计对象的景观设计学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三、国内对文化景观遗产价值的觉醒

国内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并不鲜见,但与世界遗产体系对接的文化景观研究却一直没有受到业界关注,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遭到忽视。中国申遗成功的单位在提交申报文本时均不是以文化景观的名义,甚至目前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国内认可的庐山和五台山也是如此,它们的文化景观价值是被ICOMOS专家发掘出来的。随后,在高度的国际关注下,中国学者也纷纷醒悟,快速认识到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体系中所具有的巨大文化景观遗产潜力。

近年来在文化景观领域撰写和翻译的多篇论文中,都对中国遗产界的文化景观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遗产研究团队在遗产申报的实践中也总结了景观设计学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中国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西湖申报文化景观遗产的文本,是中国遗产界开始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相接轨的标志。尽管国内对文化景观遗产的关注与日俱增,各种研讨活动相继开展,但对于文化景观遗产所特有的不同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乃至混合遗产的价值的认知和保护,目前尚存极大研究空白,尤其对于现存的文化景观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误区,迫切需要做出深入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尝试。

四、中国景观文化保护与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1、保护与管理机制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风景园林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现状呈双轨模式,其一是建设部领导下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遗产、混合遗产保护体系,其二是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目前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研究中,物质性载体的保护相对完善,譬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技术、古建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等。虽然二者在保护实践中都十分强调文化与自然环境兼顾的保护理念,但由于两套保护体系各自的局限性,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保护的制度保证和规范落实。进一步说,文化景观必然与人的活动、思想等有关,而且往往这种无形的遗产正是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体现,因此,在保护有形的物质载体之外,对于与文化景观相联系的人的活动甚至是意识形态的保护、保存和展示也尤为重要。有些文化景观的非物质文化已经消逝,例如玛雅文化的祭坛,我们只能以各种展示或解说教育手段对其无形的文化精神进行传递,使后人能够理解这一文化景观的核心价值。而对于那些仍保存着一定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则无法回避其非物质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譬如华山道士至今仍延续着在石洞中隐逸避世的修道方式,但面对游客的进入及各种社会影响的冲击,这一无形遗产正面临衰败的危险。如何对这种活态的、非物质的遗产进行保护和展示?这是对持续发展的文化景观进行保护所面临的难题,相关的保护实践在目前中国文化景观的保护体系下还十分薄弱,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2、保护方法的研究趋势

对于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可以从景观设计的分析入手,找到其或物质或非物质的载体,再针对其载体状况进行保护、修复与展示。这其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准确分析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其载体,其次是对于以人的活动如风俗等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问题。后者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是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社会问题。

3、构建连续的景观生态网络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国土景观背景下,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遗产价值和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辩识那些对于形成遗产和遗产体验的关键性 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并以之为节点,通过生态恢复、景观整治、文物保护等手段,联系残存 自然景观、半 自然景观和人工化景观中残存的 自然斑块,加入非 机动车休 闲和游 憩系统,形成连续的遗产景观生态网络,使遗产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一环。从而维护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基本骨架。这也是重提大地园林化的实质要义。

结束语

作为遗产的文化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如何将蕴藏在其中的景观文化内涵有效保存延续或再现展示出来,发挥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这是未来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保护”不是狭义的维持现状,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文化遗产,需要通过适当的手段重新建构其文化内涵;同时,对于已经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需要通过现代手段更为真切地展示出来,这些都属于保护的范畴。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3)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一、非物质文化景观面临的危机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得人类生存的环境、景观开始趋同,地域文化特色不复存在,在其背后实际上是地方传统、历史文脉、文化多样性渐趋消失,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这些地区孕育出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景观也相对丰富。然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来临之际,中国的众多村镇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景观也无法避免,民族特色逐渐消失,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此背景下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意义重大。在村镇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如何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科学规划设计是一个崭新、迫切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二、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丰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民族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另一类是各民族文化空间,也就是定期举行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与时间性[2]。

可以看出,我们看到的非物质文化已经通过对象化或内化的过程转化,表现为一种可以感知的,甚至有时是可视的、可触及的非物质文化景观[3],这些景观是非物质文化内容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大多处于山区,所以一般来讲,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一般根植于该地区的村镇景观中,要做好对其的保护规划,就先要做好村镇景观规划。

三、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

1、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办法以及法律法规

我国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很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及相关法规,但是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条例和法规,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更是薄弱环节。

由于民族多样性,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不一,再加上各个村镇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民族地区制定不同的法律法规,要具体到县、镇、乡,从而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具体的保护条例和法规。

同时,需要加紧完善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责任制工作机制,使保护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2、以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为依托对非物质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和研究

非物质文化景观应该如何保护,这是一个科学性很高的课题,高校以及相关科研机构有着对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厚重积淀,也正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探讨和保护实践工作。他们拥有相关的学科优势和田野工作的优势,以行动和实践的方式积极推进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4]。

3、探索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景观在村镇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固定模式,因地制宜

所谓的探索固定模式,就是指针对一定地区,同一民族的村镇建设,可以根据各民族村镇的民族特点、文化特点、经济文化类型、市场环境、村寨结构等等来确立文化保护和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从而形成一定的模式。而因地制宜主要是指少数民族村镇分布面广,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村镇类型不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这就决定了其保护与建设的模式不尽相同。但是针对一定地区,同一民族在进行村镇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保护我们可以在遵循一定的模式的基础上来因地制宜。这样,少数民族地区村镇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景观才能够真正得到保护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4、保护并开发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展现形式

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将非物质文化物质化,以各种具体的形式来加强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展现,如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民俗风情园、开发活态民俗村等,这是一种有效且有利于非物质文化景观发展的保护手段。以保护为前提,处理好开发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的关系,将文化内涵作为规划设计的灵魂,以开发利用促进文化保护。

5、借鉴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

欧美等国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登录制度的保护方式,就是将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注册、登记,通过登录认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确定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用一定的法律法规的条例加以约束,并通过大众媒体公布于众,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大众的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登录制度已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保护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实践证明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韩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除了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政府的大力运作,还得益于商业炒作和旅游业的参与;法国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专门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这一举措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欧洲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5]。

总之,国外很多国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陈涵子.城乡空间统筹法制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崔国文,吕刚.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7,3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4)

1、青海省黄南州坎布拉后弘文化景区现状概况

青海坎布拉后弘文化景区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的南宗沟,景区面积约390公顷。景区内群山环保、环境优美,为中国西北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景区所在区域历史悠久,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底蕴与内涵,历史建筑、历史遗迹多,藏传佛教与地域民族特色氛围浓厚。景区内部现存的主要宗教建筑包括尼姑寺、阿琼南宗寺、桑阿旦杰寺、度母殿等,以清代历史建筑为主,合称南宗寺,为省级文保单位。区域范围内有夏琼寺等历史名寺,为后弘文化寺庙的主要代表。

2、后弘文化历史回顾与研究

2.1后弘文化基本发展脉络

总体来说,藏传佛教可以分为“前弘期”与“后弘期”。“前弘期”始于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代,中经赤松干德赞的弘扬,到赤热巴中时达到高峰,至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法为止,前后约200年。公元836年朗达玛上台执政,在位五年期间大事灭佛,佛教尤其是显宗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公元929年吐蕃臣民起义胜利后,拉隆华多等著名僧侣结束了隐居生活,在坎布拉附近地区开始传教活动。公元975年他们的众徒在各地开始复教,有些教徒前往传教讲法,进行佛教复兴,史称“后弘期”。“后弘期”的藏传佛教历史发展大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后弘期”开始到格鲁派兴起之前(10世纪末一15世纪);以及格鲁派——黄教时期(15世纪以后)。

2.2景区中后弘期历史文化脉络及组织形态发展

历史文化脉络

景区的现有宗教寺庙历史格局浓缩了藏传佛教后弘文化期从历史源头、到后弘期开端、众教派兴起、格鲁派兴盛的历史脉络,是后弘文化的编年史。

后弘期源头:公元十世纪初,三贤哲、拉隆华多到坎布拉阿琼南宗(南宗沟)一带传法、弘法,南宗峰三修洞修炼,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之源头。

后弘期历史元年:三贤哲及其他两位汉僧为贡巴饶赛受戒后,一代大师贡巴饶赛为十弟子受戒,十弟子回卫藏弘法,从而标志着后弘期的历史元年,掀开了后弘期的大幕。

2.3景区的后弘历史文化地位

后弘文化区位于坎布拉景区的南宗沟一带,其后弘文化元素主要体现为南宗寺等藏传佛教寺庙。南宗寺位于坎布拉景区的南宗沟内,是阿琼南宗寺、南宗尼姑寺、南宗扎寺(色扎寺)三寺的统称。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中,南宗寺,确切的说是阿琼南宗寺,当时是三贤哲讲法、收徒之地,被称之为“藏传佛教的复兴地”之一,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后弘期下路弘传的“燎原之地”

公元9世纪中叶,阿琼南宗寺(格鲁派寺院)所在地是三贤哲讲法、收徒的地方。正是由于三贤哲、拉隆华多(剌杀藏王郎达玛)的传教活动,公元975年他们的众徒在各地开始复教,形成了“下路弘传”,形成了藏传佛教的二次复兴——后弘期,所以后弘文化区可称之为“下路弘传的燎原之地”。

(2)各教派的融合共生之地

随着黄教于15世纪后的崛起,后弘文化区所在的南宗峰与南宗沟内呈现出各教派的融合共生格局:三修洞(黄教)与观音殿(红教)坐落封顶,峰下河东红色台地上,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尼姑寺(红教)、阿琼南宗寺(黄教)、桑阿德吉寺(红教)。 形成宁玛派(红教)与格鲁派(黄教)并存,尼姑与阿卡(喇嘛)同修的宗教寺庙格局。

(3)黄教宗师开创时代的治学之地

一代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大师,不仅开创了格鲁派(黄教)的恢宏时代,而且也开创了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新局面。宗喀巴大师作为青海人,3-16岁曾在坎布拉地区的夏琼寺学习经文,这一宝贵的经历奠定了后期成为一代大师的坚实基础。因而,虽然宗喀巴大师没有和南宗沟的直接联系,但大师与夏琼寺所在的坎布拉地区独特的历史渊源可以进一步提升坎布拉后弘文化区的宗教地位。

3、景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思路与策略

3.1保护框架与主要思路

后弘文化区文化遗产的保护框架分为物质形态的保护和非物质形态的保护两方面,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的保护以藏传佛教寺院及古文化遗址的保护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藏传佛教本体宗教理念传承为核心,呈现多种文化载体共同保护的格局。两种保护框架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非均质分布特征,以藏传佛教寺院遗产分布最为集中,并彰显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并存与融合的局面。严格保护后弘区有形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同时传承和充分利用后弘及热贡特色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后弘区新的生态经济增长点。加强核心区遗产及历史格局保护。一方面要严格保护南宗寺、桑阿德吉寺等文化单体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另一方面要整体保护原住藏民和僧侣的传统聚居地,对后弘文化核心区域实行商业行为准入制,限制缺乏民族文化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经营项目。支持原住藏民参与传统文化工艺的经营和开发,并给予优惠政策。

3.2保护的措施与要求

(1)保护高品质的藏式空间环境格局

将寺庙、僧舍、民居、建筑与自然景观遗产作为整体进行一体化保护,重点保护寺庙与僧舍的生态环境、空间形态及建筑风格,加强对南宗河沿岸整体藏式空间格局、街巷、僧舍、藏式民居建筑与典型空间要素和文化景观风貌的详细控制与引导,处理好新建筑与历史建筑的协调关系,全面维护后弘区多样化的地域性文化与景观资源,提供与后弘文化匹配的空间环境质量,保护后弘区空间环境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2)构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

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区保护规划中划定的绝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做到严格执行、科学保护、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构建3层次的保护体系:

核心保护区:该区域内包括南宗寺、三修洞等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典型历史建筑及具有南宗河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流水系和藏民村落格局,其中的保护与整治须经过详细研究之后慎重进行。核心保护区内所有建筑及环境均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严格保护,禁止随意改变现状、风貌及环境。

3.3景区扩展总体思路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5)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1-03

大遗址是我国近年来根据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大型的古文化遗址。这一概念以《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文物保护的分类为定义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采用的提法为大型古文化遗址。①

关于大遗址的确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但有关学者的观点在以下两点上趋于共识,一是面积大,二是遗存丰富。赵荣认为:遗存分布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遗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与综合特性)都称大遗址。②

对如此大面积的遗址保护范围进行环境整治,绿化十分关键,如何绿化不仅影响到遗址的自身安全,而且影响到遗址景观保护、遗址展示、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遗址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处在城市边缘的大遗址,遗址绿化不仅可以有效阻止现代化建设对遗址保护的冲击,使人们能够在优雅的环境中体会历史的沧桑,而且遗址保护范围内的绿地将成为城市的氧气库,大大提高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对现代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中,遗址绿化或多或少都有提及,其中不乏许多十分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许多不成功或不完善的例子,这就需要我们对大遗址绿化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以大遗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一、对汉宣帝杜陵遗址绿化的反思

杜陵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距离西安城区最近的帝陵。遗址保护范围内现存有汉宣帝陵、王皇后陵、陵庙、陵邑等重要遗址,以及陪葬坑、陪葬墓、清代祭祀碑等,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1982~1984年的考古调查发掘表明,杜陵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西汉帝陵之一。③

由于杜陵遗址保护范围塬高坡陡,常年干旱,农民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小麦,土地闲置、植被稀少、地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每年夏耕后,的土地经太阳曝晒,一遇刮风,就造成大范围的扬尘。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使杜陵遗址的环境遭到破坏。为使杜陵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2003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杜陵遗址被划归到曲江新区远景规划发展范围之内。2000年开始,西安市雁塔区投资5000多万元,在保护范围内建设万亩都市森林,目前已初具规模,建成生态林5600亩,果林5200亩,大大改善了杜陵周边的生态环境。④

杜陵遗址万亩都市森林作为西安市大绿工程的一部分,既改善了遗址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对大遗址绿化的认识不科学,因此在遗址景观规划和遗址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杜陵陵园被作为风景林区,甚至在陵山周围都种植了高大的乔木。

就遗址保护来说,保证遗址安全是首要目的。无论什么措施,都应以确保遗址安全为核心,如果对遗址安全造成了威胁,都是不可行的。高大乔木是深根系作物,根系对地下遗迹造成的破坏极大,对一些埋藏较浅的遗迹来说,这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从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看,高大的乔木种植在陵山周围,对遗址景观本身是一种破坏。杜陵本身具有高大宏伟、庄严肃穆的帝陵气势,而高大乔木的种植,人为降低了陵山的视觉高度,杜陵的恢弘气势不能得到很好凸显,严重影响了遗址内涵的展示。

二、集安高句丽遗址绿化的启示

高句丽是我国汉晋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王国于公元前37 年在西汉玄菟郡(今辽宁、吉林境内)建国,早期定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境内五女山城),汉元始三年(3)迁都国内城及丸都山城(今吉林省集安境内),北魏始光四年(7)迁都平壤城。在高句丽700多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文物。迄今为止,集安境内共发现古代遗址32处,古代城隘址8处,古墓群75处,碑碣石刻5处,遗物出土点100多处。⑤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保护规划》的绿化设计要求是:为地方植物品种,易于栽种养护,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尽可能考虑一定的经济性。为了方便比较研究,只选择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为例。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的要求是:根据考古人员提供的最新发现划定遗存分布范围;绿化设计要符合陵区景观的恢弘、沧桑效果,与山水环境融合;遗址可能分布范围内一律不得种植乔木,墓域范围内的草种应与周边地带有所区别;陵区周边地段应根据场地周边景观,进行视线遮挡设计,种植成型乔木。⑥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的主要绿化植物是三叶草,绿化完成后,每年定时对可能破坏遗址景观的较高野生植物进行清除,适当保留一些野生的低矮小草。在太王陵园还保留有块状的苗圃,种植一些低矮灌木。笔者曾去参观过这些遗址,当时,保留下来的野生小草正值花季,遍地是浅紫色的小花,在绿色与浅紫色的映衬下,一座座高大的灰白色积石墓显得庄严、肃穆。

高句丽遗址经过绿化,基本恢复了遗址保护范围的历史环境风貌,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要求,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的新探索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市区西北郊,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⑦现状分为汉长安城城址区、建章宫遗址区、礼制建筑遗址区三部分,总面积59.86平方公里。它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统一王朝的都城遗址。

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王建新提出了“植被控制地带”的概念,规划在地上遗迹本体外延100米范围内,除道路、水体遗迹外的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范围内,设立植被控制地带。

植被控制地带内的所有植被必须严格按照遗迹本体保护和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栽种。在地上夯土遗迹本体外延10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只能栽种低矮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植被高度不得在视觉上对这类遗迹的形状和规模的展示造成影响。在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在采用地面植被标识展示的遗迹周边,只能种植不同于标识植被的低矮草本植物;在采用地面非植被标识展示的地下遗迹周边,可从内到外有规划地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浅根系乔木,既不影响遗迹的展示,又可形成有层次的绿化景观。⑧

“植被控制地带”的提法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是遗址绿化中的一个创新思路,对以后大遗址的绿化,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对大遗址环境整治中绿化的思考

大遗址环境整治的目的是将遗址保护范围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协调,改善遗址的保存环境、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大遗址绿化中要始终坚持把保证遗址和遗址景观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与遗址历史环境风貌相符合,与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同时适当考虑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⑨

(一)绿化要保证遗址安全

大遗址绿化要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绿化展示和水土保持建设,必须在满足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植被虽然能防止遗址区内水土流失,但是植被根系可能对遗址构成威胁,尤其是乔木根系比较深,可能对遗址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进行绿化时必须要慎重考虑。

(二)绿化要符合遗址历史环境风貌

大遗址绿化应与遗址展示相结合,与遗址历史风貌相符合,不同类型的大遗址应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例如:古城遗址内部绿化采用以城墙、道路绿化为骨架,建筑遗址为主题,运用植物诠释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形式;古墓葬多利用植被营造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古人类遗址绿化则以保持其自然风貌,减少人为干预,恢复自然植被为主,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原真性。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性质的大遗址绿化采用古代或现代园林的艺术手法,在保护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幽雅舒适的环境。

(三)绿化要改善生态环境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尽可能解决遗址保护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对于市区或城市边缘的大遗址,可在遗址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一个景观隔离带,用绿色植物屏障来削弱周围环境对大遗址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现代化建设对大遗址景观环境的冲击。在遗址区内,可采用符合遗址本体和景观保护要求的有规划的绿化,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遗址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服务。

处于田野之中的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文物保护要求与生态自然资源类型制定绿化方案,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使遗址保护范围的生态环境逐渐趋向良性循环。

(四)绿化要考虑经济效益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进行绿化时应考虑经济因素,在不影响遗址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在保护遗址的同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五、结论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大遗址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保护大遗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遗址景观环境保护和遗址本体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大遗址进行环境整治,营造符合历史风貌的景观环境,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遗址区进行科学的绿化。因此,不能把大遗址绿化简单地等同于普通景观园林绿化,大遗址绿化应建立在详细的考古工作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绿化的位置、程度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必须以保护和展示遗址及遗址景观环境为基本原则。并且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安全、遗址展示、景观协调、生态保护相结合,才能在遗址保护范围内形成一个内外结合、层次有序的遗址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

[注释]

①王征:《瞩目大遗址》,《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6日第3版。

②赵荣、王建新:《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理论探索――基于陕西案例的探索》,国家文物局全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现场研讨会(2004年10月在西安召开)报告。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杨平宏、郭妍:《雁塔区投资5000万建森林保杜陵》,《陕西日报》,2006年8月8日第1版。

⑤吉林省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集安高句丽王陵》、《丸都山城》、《国内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⑥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6)

一、历史文物是承德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历史文物是人类智慧文明的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资源。承德市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城市,部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20余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60多处,比如:仅世界知名的承德辟暑山庄内,就有380多处清代皇帝题词牌匾的大小建筑。此外,还有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折叠普陀宗乘之庙,外八庙喇嘛教寺庙群,明代金山岭长城等等,具有非常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历史文化积淀。因此,承德市先后被国务院授予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物古迹,能够有效满足游客游览参观、探索求知的需要,为承德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二、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辩证关系探析

(一)文物保护是促进承德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存世的“化石”,文物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文物保护能够使得文物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提升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游客参观游览的积极性,从而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承德市将历史文物资源作为旅游开发和利用一般与三种方式:

1、直接将一些部级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发为旅游景区(点),从而吸引游客来参观游览,例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2、将体型较小或可移动的文物集中起来成立展览馆或博物馆,进行专门、专业的陈列和展览,既能够满足旅客的观赏需求,又能够对文物进行科学分类的修缮保护。

3、将前两种方式相结合,在以文物资源为依托设置旅游景区的同时,将部分小体型文物进行集中展览。相比第一种方式而言,第二、三种方式更有利于文物保护,更有利于促进文物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业的发展为承德市文物保护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文物保护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较大人力、物力、财力和相关技术手段的重要工作,没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和物质基础,文物保护工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增加旅游景点的性价比和吸引力,旅游管理部门必然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和人力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和保护,从而文物保护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增加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点)的收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从而能够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进而可以聘请更专业的人员和引进更现代的文物保护技术,促进文物保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也会存在矛盾与冲突

文物作为一种文化遗迹,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沉淀,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不可随意取代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则可能造成文物的破坏,甚至对文物的价值产生毁灭性的的影响。例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人数的大量增长,文物保护区内的商业摊点、游客通道、厕所、生活垃圾等增加,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会对避暑山庄、普乐寺、外八庙等景点内的古建筑、古牌匾、古时刻等造成损害;一些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如乱涂乱画、随地吐痰等,也会对文物古迹造成很不好的破坏和影响。此外,一些文物古迹的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片面追求旅游收入的增长,在扩大景区规模、增加景区旅游人数方面不充分考虑文物古迹的物力、化学特性和环境承载能力,加之缺乏将旅游收入用于投入文物保护的相关机制,使得文物保护经费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割裂了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不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现文物保护与承德旅游发展平衡共进的对策思考

文物资源是承德城市发展的重要“名片”和“窗口”,是承德市持续长远发展的历史见证和力量源泉,是推动承德旅游发展的文化宝藏。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对承德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要努力坚持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两手抓”、两手硬重和“两促进”,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和谐发展。

(一)要将文物保护计划纳入全市和各区县的旅游发展规划之中,实现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的长期规划与统一管理。在积极谋划承德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各区域的文物普查、调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建立所需保护的文物资料库,切实摸清文物的“家底”;另一方面,要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前瞻性的原则,统筹做好文物保护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明确擘画出文物保护、旅游发展的“双轨道”。

(二)要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人、财、物和技术投入,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承德市的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和继承好老祖宗留下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文物古迹和社会资源。

(三)要充分发挥政府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能职责,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及文物保护部门、旅游发展部门,既是文物的保护者、旅游的开发者,又是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行为的监督者。在推进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专项保护资金,不断拓展文物保护融资和集资渠道,为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财力保障;另一方面,不断建立完善文物古迹动态监测制度、文物定期修缮保养制度、文物单位保护制度等相关制度机制,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此外,还要在旅游景区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增强游客的文明旅游观念和文物保护意识,并加强经常性的文物保护巡逻和执法检查,对故意破坏和损害文物古迹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予以制止、处罚和打击。

(四)要注重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文物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文化旅游的重要媒介,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和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在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过程中,要坚持“文物保护第一、旅游发展第二”的原则,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积极防止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单一或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对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导致对文物的损害和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冲击。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7)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由此决定了我国的旅游业是以文物资源为主导,对现代人来说,历史就像一个谜团,而文物就是打开这个谜团的钥匙,人们希望通过对文物的了解感受历史,铭记过去,人们的猎奇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文物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文物能够充分反映该时期的社会形态,因此,很容易给当代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文物古迹进行观览,不仅使人们对历史有所了解,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使人们的身心得到陶冶,而且缓解了人们由于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因此,以文物资源为主体的旅游业受到了大家的青睐,也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

首先,大部分人士认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旅游资源的一种,并且有着极高的价值,在旅游业的逐渐发展过程中,文物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可以说,文物资源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想保证文物资源不断为旅游业创造价值,就必须对文物资源进行保护,文物保护不仅是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更重的是,是现代人对历史的的保护和尊重。文物资源的不可复制和不可再生,决定了文物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修复,甚至无法修复,不仅降低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失去了文化瑰宝,为了实现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因此,加强了对文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其次,文化旅游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文物保护经费紧张的问题。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文物数量非常之大,文物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对文物资源进行保护,对于国家来说,财政拨款需要宏观分析,综合考虑,将全部财政拨款用于文物保护时不现实的。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由于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资金十分紧张,同样不能满足文物保护的需求,因此,每年都会有一些文物因为无法得到维护和修复,导致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文物资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工作。地方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文物资源的深度开发,无论站在哪种角度上来看,都是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第三,文化旅游加强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人们在观览时,获得精神上的陶冶,在深深感叹古代人民智慧的同时,由内而外生发出爱国意识,从而文虎素质得以提高。激发了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氛围,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三、旅游业的发展给文物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并非全部给文物保护带来了积极作用,其负面作用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人们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意味着对文物会产生一定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体现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为了美化景观,方便有人游览,因此需需要修建园路等基础设施,对于一些旅游景点较为偏远的地方来说,宾馆、饭店的修建也是必不可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文物带来的负面影响,个别文物被破坏。虽然有些建筑还没有对文物产生直接的破坏,但是这种破坏是长期的,将成为威胁文物安全、完好的重要因素。其次,目前我国旅游业中的文物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在进行保护的时候,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保护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文物,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相关部门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文物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破坏,上述种种原因,都不利于开展文物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文物保护,在短期内,为了快速获取利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对文物进行大面积的掠夺式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文物的寿命缩短,甚至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第三,从目前来看,我国部分游客的综合素质不高,到景区进行游览时,无视景区规定,随意在古建筑上乱写乱画,攀爬古建筑物,有的文物已经采取一些范湖措施将其保护起来,而游客全然不顾,仍然跨过去,随意触摸和踩踏。同时,我国人口较多,每逢旅游旺季,大批游客涌入个景区观览,人体中呼出的二氧化碳也会给一些文物带来影响,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浸蚀现象。

四、文物保护与经济旅游系统发展的措施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方面,必须以保护文物资源为基础,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积极作用。有些人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会给文物带来破坏,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两者非但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传统的文物保护,是将文物藏起来,不公之于众,表面上看似保护了文物,而实际上是对文物价值的否定,我们知道,文物代表的不仅仅是珍贵的物质,更重要的是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相关部门将文物“藏起来”也就失去了文物的意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实际上就是对文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将其内在发挥出来。但是如果相关部门,如果只在乎利益,将文物作为赚钱的工具,无尺度开发,应该得到每一个公民的谴责。保护文物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遵守国家想干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在对文物的经济功能挖掘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保护文物意识,是人们意识到文物的珍贵,从而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第三,文物部门要转变传统的保护意识,逐渐转变被动管理的局面,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形成先进的文物保护体制。第四,最为旅游景区,要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迷惑,严格限制景区内的人流量,加大景区内的监管力度,杜绝威胁和破坏文物事件的发生。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8)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1―0109―04

古村落,既蕴藏着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蕴藏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种形态的传统文化遗产构成了古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古老村落,虽历经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以及现当代各种文化思潮、运动的冲击,使得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及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冲击与影响。但庐陵的古村落依然宏伟壮观,向人们展示着丰富的民俗风情,诉说着这里的历史沧桑与兴衰。

一、庐陵古村落的构景特点

“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哲学思维观,人们将它看做是人生的理想境界,并力图在现实生活中融入这种理念。庐陵古村落在选址、规划和空间布局及造景上,寻找与追求的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这种天、地、人三者合一思想,并业已成为古庐陵人营构村落建筑景观的一种自觉意识和理想境界。如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镁陂在村落选址、规划和空间布局及造景上就是依地势而建,依山傍水而居,村落中居住的人、建筑景观与自然和谐相处。“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为族谱对古村景观的最初记载。目前,富水河仍沿溪陂左侧而过,右有长道,后有丘陵,前有污池,村落中散布着大大小小池塘二十八口,寓意二十八星宿。这种相互串通、匠心独运的设计,既调节了气候环境,又创造出一种“人人塘边忙浣洗,家家门前流清泉州的纯朴淡然的乡村生活意境,突出了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氛围,并构成了一个防守严密、趋吉避凶的村落环境,这样的环境被认为是吉祥的宝地。而具有千年历史的钓源古村,在整体布局上巧隐太极八卦,阴阳五行。明清建筑群东西、南北向,村落巷道前窄后宽、宛若迷宫,“歪门斜道”是其亮点之一。村中央一字排列东高西低相连的七口水塘,取“七星伴月”之意。

风水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一种反映,是与自然和谐均衡的环境观念。风水观念源于阴阳学说,并结合五行、八卦、干支等综合因素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水堪舆”行为。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是民间环境信仰观念的体现。钓源古村在风水观念引导下的民居选址都会结合景观、宗族、趋吉避凶、自然环境等意识进行规划和空间布局。这种空间布局是庐陵人遵循自然环境,并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的结果,充分展现了庐陵人的聪明才智与祈吉避邪的美好愿望。

距今约800余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为典型的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与环境相和谐的古村落。它建构在后龙山的缓坡上,村前不远处有低矮的小山朝拱,踏上古商道,翻过小山梁就是赣江。整个村落背山面水(赣江),坐西朝东,寓意紫气东来。该村主要以清代建筑为主,牌坊式门楼是其特色。民居大门内上方分别被设计成干、湿两类天井,而北方式的天井被置于房外,形成庭院,这是庐陵建筑所特有的营构方式。村首有宗祠,村内有书院、茶坊、药店、糟坊、店铺,民居建筑――水木清华、字水萦涸、青阳绚彩、秀毓山川、水绕山环等牌坊式门楼点缀其间,村中池塘密布,小路随山体而自然起伏、错落曲折,院落、门前绿化、古樟树林、室内外石雕、木雕、灰塑、彩绘等装饰又为自然环境增添了情趣和美感,从而完整地构成了一个人文景观和生态特征明显的人聚环境与空间。总体上说,庐陵村落及其建筑景观无论怎样的布局与安排,都是在追求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充分反映了庐陵人的艺术情趣和美好向往。

二、保护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意义

在赣江中部的庐陵大地上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古老村落,它是人们聚族而居,从事生产活动和生息繁衍的聚居地。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庐陵古村落在物质、文化等方面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孕育出以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等为代表的庐陵文化,它是赣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庐陵古民居都系土木结构,抗风霜雪雨侵蚀的能力较弱,加之战火兵燹的损毁,许多建筑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有倾覆的危险。抢救性地发掘和开展古村落的研究,保护民间历史文化遗产,是时代与形势的迫切需要。因为,这些历经数百年的古老村落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有生命活力的细胞,是联系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的纽带,是传统文化、庐陵民间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空间”。

庐陵古村落依山势而建,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协调,因此在空间布局、造像、构景等方面独具风格,并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及开发乡村特色旅游,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注重对庐陵古村落及其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高人们对本民族、本地区文化的认知与保护,大力弘扬祖国优秀民间文化,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意义则更为深远。

三、庐陵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其历史文化发展道路上走过了艰辛与曲折。后朝破坏前朝,这种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比战火兵燹和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更加的危险。如极“左”思潮时期的“扫四旧”和近30年来的大拆大建,使得建筑景观及民间文化遭受到了灭顶之灾而无法挽回,这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永远之疼。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在围绕保护与破坏的矛盾运动中始终未曾停止过。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等前辈对单体文物的调查以及北京历史风貌的较完好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等的保护与申查,无不体现着保护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虽然如此,广大乡村的建筑、人文景观及自然环境的保存与保护,开发与利用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任重而道远。

1.古村落的保护

庐陵古村落主要以明清建筑为主,由于年代久远,缺乏修葺或修葺不利,加之村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和保护意识淡薄,使得古村落建筑景观风貌与自然环境正在逐年失去其往日的神采。被民族英雄文天祥誉为“文献名宗”、“衣冠望族”的漠陂,明清建筑遗存367栋,祠堂,书院,义仓、店铺、商道、码头、八卦街巷一应俱全。万寿宫则失火烧毁,而只剩下断壁残垣。贞节坊、文昌阁、敬德书院以及古店铺由于年久失修或常年无人居住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由于历史上封官受爵和获得荣誉、奖赏的人才多而获此村名的爵誉,则因缺乏古建筑的修缮知识,使得祠堂、相国坊、国师大夫第等建筑面目全非而失去昔日的风采。亚魁第由于重建而失去古建筑的凝重与雅致,报育祠则不复存在,只留下

勾起人们记忆的建筑残件和报育祠碑,依稀感知到爵誉先人对象山教谕王效先先生的养育之情与爵誉先人的竭力报答之情。

另外像古坪村的节孝坊、忠义坊和石壁龙洲的贞节坊也都损毁严重而岌岌可危。卢家洲的古塔也成了“比萨斜塔”,倒成了古村一景。钓源古村在村庄的维护上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仍有村民不顾村落景观的整体性而在明清建筑群中新建住宅楼,从而对古村整体风貌和谐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保存、保护古村落建筑景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保存、保护古村落,在国内外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仍应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制定切实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首先应确定保护内容,制定保护措施,并参照成功经验进行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其次,庐陵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与措施,加强保护与监管力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庐陵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为了让保护措施能够更好地贯彻执行,应加强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在不违背保护原则和不以损毁灭真性古村落建筑景观及人文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鼓励各古村落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开发。这将有助于以文物养文物,并对古村落民居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起到支持和补充作用。总之,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树立牢固、自觉的保护意识,还能让乡民从中获利,从而使历史文化名村寻找到一条生存的良性发展轨道,继续为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古村落保护性发展的前景与设想

庐陵古村落数量众多,个性鲜明,民居建筑样式独特,文化内涵深厚,古风犹在,美丽的自然山水和乡村景色与纯朴的民俗民风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空气清新,景色旖旎,人文历史深厚,蕴藏着丰富文化遗产的村落,对于人们了解历史、了解庐陵文化、了解社会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血缘亲情连接的家族群落都是极好的场所。当然,也是修身养性、和缓城市压力的理想旅游地。

保护庐陵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应避免片面单一的保护,这会使我们的传承工作变得简单而被动,不利于文化景观对社会效应的发挥。注重历史文化保护性的拓展与利用,充分发挥古村落建筑景观的社会经济作用,使之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开发与保护古村落的主要发展前景。目前,庐陵的古村落漠陂、燕坊、陂下、钓源、卢家洲等进行了各自单一的旅游开发。我们知道,古村落旅游的产品模式是历史人文景观,而最好的景观产品就是这种具有本土特征的历史文化景观产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土民俗文化是古村落旅游景观的灵魂、是庐陵古村落发展旅游业的根本。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古村落建筑景观等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游览观光业,应积极谋划,锐意进取,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对古村落的重要古迹进行调查、造册登记,并制定出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区域范围。在古村落历史风貌的保护规划上,应确保本真性地保护古村风貌,对之前违反古村风貌的现代民居予以拆除,只允许少部分民居的内部(厅堂除外)做适当处理或修缮改建,不做内部布局上的根本性变动。建筑外观、古村落景观修葺改建必须原汁原味地保持不变,新增改建建筑或景观必须服从古村总体控制性规划,防止钓源古村在传统古民居中建新居事情的再次发生。

(2)在既要保护古村落人文历史、田园风光、自然山水等景观的原始风貌,又要满足部分人群对新住宅的需求与对现代生活追求的状况下,古村落在总体规划上应另辟新区进行住宅建设。新建的住宅区也必须注意与古村落的历史环境相融洽,而不违反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3)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除了原生态的历史环境与自然环境外,还应充分发掘人文活动景观,使之成为旅游文化景观的特色。人文活动是古村落的一种生活文化,具有民俗的性质。人们的美好愿望、欲求、理想及情感大多通过这种民俗活动与民俗象征来表达。庐陵古村落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本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相联系而逐渐形成的。庐陵人重视感性与情趣的生活,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在表达内心祈盼与美好愿望时,往往采取仪式或象征的方式。这种仪式或象征的方式最终形成形式各样的活动项目与心理模式。如具有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陂下民俗――喊船,谈陂下元宵的游彩擎,钓源等地的戏龙、舞狮,永丰陶塘的傩舞――接钟馗,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吉安鲤鱼灯彩、永新小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新盾牌舞、新干剪纸民俗以及遍布庐陵各地的中秋烧塔等民俗活动。这些庐陵民俗风情节庆活动、表演,都应纳入有意识的旅游和保护活动中,从而成为具有典型地方特色、极具魅力的旅游景观。因为,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浓缩的历史,它承载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价值。因此,对古村落的双重保护与开发,将更加有利于庐陵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与开发庐陵古村落的民风民俗文化风情的展览,使之成为传播与弘扬庐陵文化的窗口。建立民俗博物馆,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和土特产商品街、集市、传统手工艺坊。让庐陵的婚嫁习俗、岁时习俗、信仰习俗等风土民情通过不同方式的演示、展览推介给旅游观光者,希望有更多的人会欣赏,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5)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城乡交通状况,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使庐陵散落的历史文化名村联结成线状、片状与块状的旅游网络关系,并成为井冈山红色旅游圈中的一部分,最终形成红、绿、古交相辉映的庐陵特色旅游观光产业。

总之,庐陵古村落建筑景观的保存与保护是人类文化多样化的显现,它有利于文化生态平衡,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保护与开发庐陵古村落建筑景观,不仅是为了让人们去认识历史,追忆历史,从中得到感悟与新的启发;而且是为了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使之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场所,这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张世英,天人之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9)

收稿日期:2009-02-17

作者简介:刘世宽(1955―),男,汉族,四川雷波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2-0021-04

1 自然、人文地理概况及定位

1.1 自然地理概况

麻咪泽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03°10′―103°22′,北纬28°10′―28°31′之间,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凉山山系黄毛埂山脉东坡,地势西高东低,最低海拔1 130 m,主峰最高海拔3 961 m,气候垂直分带,植被垂直分量明显,是当今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南端的栖息地,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25个热点地区中的“中国西南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人文地理概况

凉山州雷波县是中国传统的彝族聚居地,麻咪泽自然保护区正座落于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谷堆、拉咪、长河境内。在保护区周围,散布着彝族向天坟、k人岩墓群、三国古战场遗址等历史文化景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区拥有发展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

1.3 定 位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定义,保护区即是“运用合法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用以保护和

维护其生物多样性及相关文化和自然资源的一片陆地和(或)海洋[1]。”

麻咪泽保护区是200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保护区。根据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况,再结合IUCN对保护区的定义及保护区管理目标矩阵,从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角度,可以对麻咪泽保护区做如下定位: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具有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特定自然文化的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平台,是拥有广阔生态旅游开发前景的原生态自然保护区。

2 生态旅游的定义及意义

2.1 定 义

生态旅游是旅游市场不断发展、不断细分的产物,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新型旅游活动。发展生态旅游,需要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文化底蕴做支撑。当今的旅游者更注重求新、求异、求刺激,觅寻新的旅游目的地。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的五大时尚旅游产品是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沙漠旅游和探险旅游[2]。

2.2 意 义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大众的物质消费方式和精神消费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旅游者渴望到相对没有被影响或污染的地区,对其景观、野生动植物和任何尚存的文明痕迹进行专门的欣赏、享受和研究。因此,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经济发展。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能刺激新旅游公司的诞生,促进市场细分;能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旅游地居民的收入;拥有扩大市场和外汇创收的可能性,增加当地税收,有利于争取到更多自然保护基金的支持。

(2)有利于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既能对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地保护,又能通过宣传和教育向当地居民和游客传达保护理念,更为有效地保护、评估和健全自然和文化资源。

(3)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适时适度的进行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公共设施、通讯、交通的落后状况,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对当地文化与环境的鉴赏能力。

3 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3.1 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竞争情报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分别代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它不仅能对组织的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还能评估组织是否有机会进一步利用自身已有的独特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是分析企业和产业环境的基本方法。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麻咪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保护区了解自身情况,根据自身因素及周边环境,分析现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可能存在的机会和威胁了然于胸,从而加重取得成功的筹码。

3.1.1 优势分析

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地处凉山彝族聚居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的称誉,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物种多样性。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31目97科221属409种,高等植物175科710属1825种。

(2)物种稀有性。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齐敦武、胡义波两位博士对麻咪泽保护区内大熊猫数量进行的最新科学考察,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数量至少在8只以上。此外,保护区还有四川山鹧鸪、黑颈鹤、金雕、云豹、豹、牛羚、林麝等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珙桐、桫椤、红豆杉等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特有种44种(其中:鸟类11种,两爬类7种,哺乳类26种)。

(3)多彩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保护区自然景观雄奇壮丽,可进行开发的景点有40多处,云海、日出、晚霞、瀑布、雪景、原始森林等生态自然景观。

(4)区位优势。雷波县位于凉山州最东部,东南西北分别可达西昌、昆明、宜宾、成都,交通较为便捷,是凉山州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5)独特的民族资源。雷波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风民俗古朴奇特、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古迹遗存神奇珍稀、人文景观异彩纷呈,被誉为“中国彝族民歌之乡”。在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中,彝族民歌大赛、彝族选美大赛、彝族古典式摔跤大赛等大型民俗活动,都会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前往雷波观光、旅游,依托强有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将生态旅游与民俗旅游结合,麻咪泽发展生态旅游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

3.1.2 劣势分析

(1)保护区成立时间短,总体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

(2)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接待能力有限,县域道路状况较差,交通条件仍待改善。

(3)当地居民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一旦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可能会存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

(4)保护区资金匮乏,缺乏足够的经费进行旅游产品开发。

3.1.3 机遇分析

设计装机容量1260万kw,年发电640亿kWh,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国家巨型水电工程――溪洛渡水电站正在雷波境内开工建设,雷波县域交通、通讯条件及公共旅游设施将不断完善。麻咪泽保护区毗邻溪洛渡水电站,信托其巨大影响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知名度。携手发展麻咪泽生态旅游和溪洛渡科技旅游,具有独特的区位互补性,市场前景广阔。

3.1.4 挑战分析

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挑战,主要来自市场和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挑战。生态市场观念使企业市场营销观发生重大变革,它的基本内容是:企业提品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而且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要关心和增进社会福利,强调企业利润、消费需要、社会利益三方面有机统一[3]。

(1)生态旅游开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拥有市场。在麻咪泽保护区周围,有美姑大风顶、马边大风顶、越西申果庄、峨边黑竹沟、甘洛马鞍山等部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必然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正确且有效地处理与周边风景区的关系,争取到更多的游客到麻咪泽观光、旅游,是摆在麻咪泽保护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2)发展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是基础,效益是核心。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成本:能否维护当地居民的既得利益和潜在收益,不冲击当地社会文化,是为社会成本;能否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住宿、道路、游客中心等服务机构),是为经济成本;能否防止水土流失、野外水资源破坏、防止动物栖息地扰、植物遭到破坏、保证火灾风险处于正常水平,是为环境成本。为了使生态旅游持续发展下去,维护环境安全是首要任务,任何区域必须从年收入中确定相应比例的资金,用于研究、监测、培训、和示范管理工作[4]。

此外,保护区还面临一些具体的挑战,比如能否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能否重视旅游人才,培训或引进一批具有先进旅游理念和旅游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能否加

大宣传促销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

4 开发模式

根据保护区的资源状况及发展潜力,可以运用多种开发方式对其进行开发,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保护区的优化升级,即由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部级自然保护区,使其成为在西南民族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4.1 大熊猫文化游

麻咪泽保护区内,有中国最为珍贵的动物资源大熊猫,只要保护区管理部门能够设计出科学而周密的观光路线,既不破坏大熊猫的栖息地环境,也不妨碍游客观光,大熊猫文化游的开发模式就会被市场接受。

4.2 珍稀动植物科普游

研究保护区内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对探索人类生命起源,揭示大自然相关的进化谜题,普及生命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意义。这类旅游开发模式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者、自然发烧友、动植物保护基金会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4.3 原生态自然景观观光游

无论路程有多遥远,只要一个地方具有迷人且独特的自然景观,就会有人慕名前往观光。以参观保护区内原始森林生态景观、杜鹃林海、高山草地、云海景观等自然风光为主,让旅游者领略大自然秀美风光,享受朴素的自然美景,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圣,放松身心。

4.4 彝族民俗文化游

麻咪泽旅游区周围正是彝族文化传统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带,游客可以品尝到彝族的特色食物,感受彝族舞蹈、服饰、语言、宗教文化。开发彝族民俗文化对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4.5 观鸟旅游

在保护区这个生态系统中,鸟类是最有生机、观赏价值高、最易于接触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有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的各种鸟类,包括四川山鹧鸪、黑颈鹤、绿尾虹雉、白腹锦鸡、红腹角雉、血雉、白鹇等多达293种。一些鸟类周期性迁徙和聚集为听鸟和观鸟提供了固定的时空,可规划出远地和近地各类观鸟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斯(英).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5.

[2] 张河清.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导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6.

[3] 余建辉.生态林业论: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

[4] 五献溥,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4.

Analysis o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MaMiZe Nature

Reserve of Sichuan Province

Liu shikuan1, Zhang Mianyue2,Yang Ahong2, lu Shande3

(1. Forestry Burean of leibo Country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Leibo 616550,China;

2.MaMiZe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Sichuan Leibo 616550,China;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篇(10)

莆田市荔城区不仅有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众多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是一个从具有1443年历史演化而来的古邑新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

现在的荔城区是莆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辖区内的文物及名胜古迹集中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绝大多数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区域旅游中极具吸引力。辖区四镇两办130个行政村(社区),653 个自然村计269.66平方公里土地内有三清殿、镇海堤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化府城隍庙、大宗伯第等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少林寺、北辰宫等3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凌云殿、青埔天后宫等4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9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荔城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又发现了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130处。大多保存完好。许多文物古迹都保留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极具地方特色。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文物作为一段段历史的缩影,无疑证明荔城区曾为中华文明和兴化文化谱写过光辉的篇章,因此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对于研究、考证莆田的历史,开发莆田的旅游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先人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学习书本知识;二是观览文物古迹。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留给人的印象深刻。观览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学,边游边学,学得轻松、愉快、有趣。此外,文物中大量的人类各发展阶段的绝世之作,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旅游业发展很快,在一些以文物载体为重要旅游资源的地区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荔城区不仅有令人心驰的山水名胜,并且多丰富的文物古迹。古镇西天尾、黄石是镶在兴化大地上的一颗颗历史的明珠,古镇、历史名胜区的文物、丰富历史内涵,吸引了不少中外专家、学者、旅游者前往寻史觅踪:

在荔城区前身原莆田县就有莆田二十四景之说法。所谓莆田二十四景 ,是指原莆田县境内(包括今涵江区、城厢区及湄洲湾北岸)的二十四个景点。这二十四个景点是清代顺治年间林尧英始定的。据记载,明代天顺年间邑人吴希贤第一次给莆阳标出了四个景区,即“壶桥晴岚、乌山霁雪、绶溪待渡、宁海观澜”。林尧英认为这四个景区不能概览莆田优美风光,就遍览莆阳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

这些景点分别是:东山晓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钟、西湖水镜、南山松柏、木兰春涨、钟潭噌响、柳桥春晓、石室藏烟、智泉珠瀑、北濑飞泉、绶溪钓艇、九华叠翠、壶山致雨、三紫凌云、紫霄怪石、古囊山列山献 、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宁海初日、天马晴岚、夹氵祭草堂、锦江春色、湄屿潮音。这些景点约定俗成,成为莆田妇孺皆知的传统景观,沿用至今。

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沧桑变异,有的景点已成陈迹,有的已经消失。如位于常太镇岭头尾的“北濑飞泉”,已沉没于东圳水库;位于城厢观桥和庙前一带的“西湖水镜”,由于城区建设,已不复存在;位于黄石七境村的“谷城梅雪”,已见不到如雪的遍地梅树。还有位于华亭北部山脉的“三紫凌云”、位于城郊顶墩的“柳桥春晓”、位于黄石天马村的“天马晴岚”、位于城厢的“西岩晚眺”等景点,再也见不到她们昔日的风采。然而,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大部分景观,至今仍然保存了下来,有的景观经过修葺,还赋予新的内容,使其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们消闲游览的胜地。

(一)南少林寺、紫宵寺、九华山风景名胜游。

南少林寺遗址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九莲山林山村,距市区约17公里。九莲山中有座林泉院,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此寺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武术活动的中心。相传河南嵩山少林寺13武僧帮助唐太宗统一中国后,唐太宗赐名“僧兵”,并准许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据考,西天尾镇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因为规模宏大(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武风鼎盛,影响南中国,故称之为南少林寺。据考,该寺于清初被清兵焚毁。1986年至1988年,原莆田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湮灭了几百年的寺院遗址,经过认真发掘,发现了5个刻有“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文字的北宋石槽。史载,只有少林寺才能冠之以“僧兵”二字。据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福建省考古队对九莲山寺院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真觉大师 革隹 堤之塔、林泉院、天佑”唐代石刻和“长兴四年岁次癸巳正月”等字样的南唐陶质鸱尾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紫宵寺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渭阳村(俗名“围庄”)境内,海拔550米。山上常年有紫雾飘逸,景物多奇。有关资料载称,“紫霄山之有禅林者自唐朝高僧、邑人妙应祖师所鼎建”,距今有1200多年。紫霄寺四周奇岩怪石、摩崖石刻、苍松翠柏、丹枫古樟、榕桐桂荔比比皆是,且枇杷连片成林,龙眼桃柚点缀,洞幽壑深,花茂草密,四季如春。紫霄怪石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九华山位于西天尾镇、常太镇交界处,系北干山脉主峰,海拔741米,与荔城南面的壶公山遥遥相望,同为兴化平原之侧的名山。九华山层峦叠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莲花,故有“九华叠翠”之称,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此山还有别名:因落日余晖映照山峰而称“霞山”;因山形如笔架而称“笔架山”。九华山最为古老的称谓是“陈岩”“陈岩山”“仙公尾”。相传汉代有陈胡二道人来自北方,在莆田择胜而栖。姓陈的上九华山,姓胡的上壶公山,后皆得道成仙,故九华山有“陈岩”诸称。九华山或以神名,或以形名,或以色名,显得扑朔迷离,有着梦幻般的色彩。九华山在新生代第三纪地壳上升以前,还是在海中的屿礁。现在,山上尚有“粘虫豪石”、“船篙石”可为见证。又有一石,面平如削,隐约有象形文字的痕迹,可能是原始社会人所刻的文字或图画,人们称为“仙篆石”。山顶有“燕子洞”,其附近有“仙人足迹”和“茶灶”、“棋盘”等石,又有三处深广各一米许的泉坎,号称“丹井”,又云是“陈仙淘金井”,原来是太古火山的遗迹。山上还有多处古迹名胜,如“紫云岩”、“桃花坞”、“罗汉石室”等遗迹还约略可见。九华山上摩崖石刻“上天梯”“天衢云路”等多为名人所书。

(二)城区明清古建筑古民居游。

古建筑是荔城区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莆田市文物的精华。荔城区至今保存的上百座唐、宋、元、明、清古建筑是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宋代建筑以古谯楼,三清殿、妈祖庙以及众多宋塔、宋桥为代表。八闽名楼古谯楼以其特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宋代台基而著称;其中县巷、大路、庙前等街集中了明清古建筑古民居的精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兴化府城隍庙、古谯楼、文峰宫三代祠和凤山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扬祖故居俱在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氏民居、玉井陈氏民居、郭尚先故居、彭鹏故居也在附近。这些古建筑集中了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精华。极具地方特色布局和构造特征,历来为中外专家所称道,使它们享有江南古建筑奇葩的美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清殿位于莆田市城关北河边路,为元妙观建筑群重要遗存之一。元妙观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重建,整座道观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对称严谨,主次分明,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三清殿、玉皇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以东岳殿、五帝庙、林忠烈祠、太子殿和西岳殿、五显庙、文昌三代祠、关帝庙及福神殿为两冀,排列齐整。现仅存山门、三清殿、东岳殿、五帝庙、西岳殿、五显庙及文昌三代祠。三清殿平面为面阔、进深各五间,前檐及两侧设廊。屋顶形式,由于历代重修及改建,现为前后重檐,两侧为单檐,阴阳布瓦歇山顶造。殿身结构除前檐及两侧廊子是明、清时期增建外,主体建筑还保存着宋代原构,为八架椽屋前后乳伏对四椽伏,伏作月梁形,其两端卷杀明显,线条流畅。柱头铺作,为七辅作重拱出双杪双下昂(耍头亦作昂状)。第一、三跳偷心、第二跳头施瓜子拱、慢拱承托罗汉枋,第四跳跳头施令拱由替木承撩檐专。各间补间铺作用一朵,作法同柱头辅作。殿内均用花岩岗石柱,部分石柱略带梭形,莲花覆盆石础,为宋代遗构。各间的专、椽及斗拱等构件,尚存部分墨线绘画并以云纹,卷草图案为主。三清殿同宁波的保国寺,福州的华林寺一道被誉为“江南古建之花”,196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宗伯第,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第,位于荔城区长寿街庙前路(俗称铁树里)。 大宗伯第按明制一品官府第规格建造,计五进120间,由外大门、小埕、院埕和大院(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四、五进原为“御书楼”和后花园已毁。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833平方米,每进院落皆由院、厅(厅左右的正房、厢厅、厢房)、护厝组成。悬山顶抬梁式与穿斗结构,院厅用减柱法以增加厅的空间。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少数明代大型住宅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建筑科学价值。其大门立于偏左8米处,上置“大宗伯第”四字匾,系明代隆庆二年状元罗万化手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化府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兴化知府盖天麟迁建原子城内西北角的军城隍庙于此,宣德五年(1430)、弘治二年(1489)、嘉靖三十八年(1559)和万历三十四年(1606)、崇祯四年(1631)、清康熙三十年(1691)、光绪年间(1875~1908),庙先后由地方府、县官员维修、扩建。仍然保持明代风格。原占地面积18亩,由照墙、外埕、内埕、大门、甬道、仪门、月台、戏台、中门、风火门、镇壶楼、正殿、两庑、寝殿,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抬梁、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保存完好。

古谯楼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创建,原为子城城门楼,宋绍兴六(1136)焚于火,知军刘登重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焚于倭乱,隆庆五年(1571)武师卿重建,并匾“壶兰雄镇”。清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大颜重修,三十一年(1692)焚于火。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府卞永嘉重建,并楼门洞上画坎卦之象以制火。嘉庆年间(1796~1820)知府马夔陛重修并书门额。现存建筑为三层台楼,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坐北向南,高16米。石构基台长50米,宽25米。台的东、西两端原有向南凸出的“伸手”3~4米,今存1.5米。城台门洞前后8.8米,上面架15根横梁。门洞两侧以条石层层叠涩出挑,顶部盖以5米长石梁。前后两门洞各宽5.4米,拱厚3.1米,拱高4米。城台上的二层木构楼阁,南宋以后城楼改为谯楼。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八架椽),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斗拱硕大。二层前后有回廊,三层回廊设砖石栏杆。为福建省少有的谯楼,极具观赏性。

文峰宫三代祠现存清建“三代祠”及“梳妆楼”,保存完整。妈祖信仰源远流长,在妈祖信仰形成以后的一千年中,妈祖从民间称呼的“通玄神女”,到获得朝廷的封爵,由“夫人”而“妃”以至“天后”“天上圣母”累封徽号长达64字,为其他诸神所未有,妈祖的香火从福建莆田遍播大江南北,以至世界各地,这一切都与古白湖顺济庙及今文峰天后宫的作用和影响有极大关系。

清建“三代祠”和“梳妆楼”等原建筑物现仍完整保存。占地20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三代祠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升天楼”单檐歇山顶穿斗建筑。现存宫内最为珍贵的是现供奉于宫中的南宋木雕妈祖神像(距今已800多年)。

文峰天后宫在妈祖信仰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发现和肯定,成为研究妈祖、传播妈祖文化的重要庙宇。1994年和2005年二次往台湾参展的妈祖文物均为文峰宫供奉的妈祖金身神像,这两次赴台巡展,为促进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台湾妈祖联谊会两次大型进香活动(2000年及2006年)每次来大陆,第一站必达文峰天后宫,当晚都驻跸文峰宫,(第一次人数四千人,第二次人数七千余人)进香团以台湾大甲镇澜宫、台南大天后宫、新港奉天宫、台北松山慈佑宫、北港朝天宫、西螺福兴宫为主的四十多个妈祖宫庙。在城内步行街形成自古谯楼、文峰宫、凤山寺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文峰宫已被市政府定为妈祖文化的传播地。每年接待乡客、游客达几万人。

(三)乡村古民居游。

拱辰办事处东阳村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民居建筑群,自明初御史陈道潜于此定居始,渐形成群落,是莆田现存的科举文化“活化石”, 村里曾先后出过数名进士。东阳明清民居建筑群就是当地科举文化发达的历史见证。为现存农村古建筑群的典型,从中可以体现明清时期乡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其代表性民居为御史第、德基祠、三房祠、瑞庆祠、庆星祠、通礼祠、陈必赖宅等。其中御史第现存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外大门砖埕、照墙、三进厅房和天井左右的廊屋组成。厅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保存有明嘉靖六年(1527)丁亥正月立的陈俨庭训石碑,落款“嘉靖丁亥正月恩斋俨题”。保存较好。

西天尾镇的澄诸村俞氏民居、渭阳村古民居等俱保存较好。其中澄诸村俞氏民居敦叙堂为俞钜于明成化二十年(1845)所建,俗称“上大厅”。周瑛书匾。嘉靖年间(1522~1566)重建,近年重修。宅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坐北向南。原建筑有三进,现存前二进。悬山顶土木构架。其大廊石宽80厘米、厚18厘米、中间长6。54米、左右各长2。5米。保存较好。附近有明俞钊所建的园林池台遗迹,存有朱熹、俞钊等宋、明名人书题的“耕云”、“钓月”、“金鱼池”等碑碣。

澄诸村俞氏民居最乐堂俗称“下大厅”。明正统年间(1436~1449)始建,嘉靖年间(1522~1566)重建,今依旧制重修,保持明代风格。堂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坐北向南。现存二进二厅。两厅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悬山顶。保存较好。

渭阳村古民居围庄义兴黄氏大厝。位于西天尾镇渭阳村尾厝自然村,又称长埕三座厝,为明末入莆开基始祖黄宗成第七世孙黄裕昆所建。黄氏出身果农世家,经营桂元干和红板糖土特产起家,三座厝始建于清道光间(1821-1850年),该厝坐东北朝西南,面向九华山,外墙直径96米,进深42米,整座建筑占地4千7百平方米,主轴线为三大殿,一字排开的建筑其平面呈长方形,依山势起伏,东高西低。三座厝共有上下大厅6个,大小房间98间,天井27个,不同风格的轩头42间,还有院内用地板铺成的砖埕3个,以及由6口小巧玲珑的人畜饮用水井组成,整体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显得宽大又不拥挤,整个平面空间和谐统一,长埕三座厝,在用料上颇为讲究,其深檀柱都用了大料,尤其大小横檀直梁的杉木直径都不少于20公分,主厅的房屋为屋架结构,用料更为上乘。虽经百年烟熏日晒,风侵雨蚀,至今完好无损,且采用了双横梁支撑壁柱的结构方式,起到了以框架负重并达到防震的作用,称得上是莆田民间建筑师的杰作,极有观赏和实用价值,是研究古建筑的典型实物资料。也可到黄石镇参观清中、清后村的翁六桂祠、桂苑祠等古祠堂,大多分布集中且保存较好。

(四)自然生态风光游。

如新度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二大优势相互交融,自然景观有壶公山雄踞其境内,木兰溪流经该域,叠翠的森林公园,成片的荔枝生态公园及本区最高大,最高产的宋代荔枝王。人文景观有玉皇文化的发端地凌云殿、祥云殿古建筑;纪念筑陂治水,造福于民的钱四娘的香山宫,“开莆来学”初祖郑露的墓及祠,建于宋元佑间的五府桥等旅游文化资源。让人们可以游览大好河山时领略荔城区的人文景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激发爱国热情。

(五)妈祖信仰游。可以在西天尾镇的九牧祖祠了解、领略妈祖先祖的历史等。有关具体旅游资料可从当地文物保护单位部门提供。

二 、发展旅游可促进文物保护

文物古迹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形象化标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协调,是一个地方旅游胜景构成的重要条件。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内涵深、经济价值高的文化旅游品牌,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文物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一)为吸引游客,注意文物保护

由于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而文物古迹可满足这一需求,文物古迹遂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它,可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界人士认识到文物古迹在旅游中的这一重要作用后,为了吸引旅游者,必然会注意保护文物,以便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业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三)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利于文物保护

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三、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因此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相互促进。

当然,旅游的发展,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只保不用,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和消费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边用边保,尽量消除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辖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

各相关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

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三)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四)严防游客的有意破坏

在游客进入旅游区时或在游览途中,应不断地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对有破坏行为并引起不良后果者,应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予以制裁。

参考文献:

[1]连维良 充分利用偃师文化资源丰富优势进一步搞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2007年4月6日《洛阳日报》

上一篇: 简述健康管理的意义 下一篇: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