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0 09:48:53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1)

1.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己任,在不断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还取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原本研究一国内部城市问题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其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区位选择研究从传统的本国空间研究,扩展到全球(特别是对跨国企业而言)范围内的比较竞争;资源配置研究从如何发挥一国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如何利用国际资源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城市密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从单纯的城市圈经济协调转向城市圈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国际间的竞争与协调。这些研究无疑均扩大了城市经济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和深度。

在这些现实经济问题的左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2.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和城市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城市问题及城市经济政策;探讨了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区位选择、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城市交通、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城市化问题及日渐发展的城市圈经济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实证研究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与协调问题,提出城市圈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通过各种网络紧密联系而形成的一体化发展、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新背景下,城市密集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国内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提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中间环节和各部门经济在空间上的纽结,城市经济学是“中观层次”、“空间范畴”和“应用性”的综合边缘学科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二、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

1.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简短回顾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财贸经济研究所下面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同年末,大连市政府和辽宁财经学院(后改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心城市会议,以后,此类会议分别在武汉、重庆、兰州连续开过三次。在此期间,京、津、沪和辽宁、四川、黑龙江、山西、江苏、湖南先后成立了城市经济学会,或者在省市社会科学院下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所或研究室。从1981年起,南开大学、辽宁财经学院首先在本科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以后,陆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开始讲授城市经济学相关课程,从事城市经济领域的课题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这些院校先后建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所或系,有些院校还相继建立城市经济硕士学位授予点。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两所高校(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建立城市经济学博士点。

中国城市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国外大量的关于城市经济学方面的专著,如英国巴顿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1976年)、日本山田浩之的《城市经济学》(1977年)和美国赫希的《城市经济学》(1984年),被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且为我国高校有关师生所直接使用。同时,我国的理论工作者也纷纷著书立说,陆续出版了《城市经济学入门》、《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实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宏观经济学》、《微观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教程》、《城市经济学》等著作或教材。此外,还出版或发表了众多专题性著作和论文,使中国城市经济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研究领域来看,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例如,城市化规律的提出克服了“中国应走非城市化道路”的错误认识;城市经营理论的建立,打破了城市基础设施、居民住宅长期欠账的局面;城市土地经济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新经验;城市与区域“互动关系”和“增长极”、“中心城市”、“首位城市”等概念的建立,使全社会逐渐认识到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性;城市经济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还使城市流通、城市功能、城市产业以及城市公共经济和空间布局等问题,得到了认识上的不断提升。

2.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城市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有学者惊呼“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上积极进行探讨。如: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界对“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对“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探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对“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论证、对“城市管理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城市现代化”问题的透视等等,都是城市经济学研究时代性与前沿性的集中体现,《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一书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从研究成果来看,“中观经济学”和“城市管理学”的推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前者,学术界指出,该书明确了城市经济学在未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学科定位,拓展了经济学发展的新空间,提出了一系列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对于后者,城市管理“五职能”说的提出,显示了城市管理学的新发展,是城市管理职能理论的重要创新。此外,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识而言,也取得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如:强调新型工业化必须与加速城市化相结合的观点;提出城市发展离不开乡村发展,市民与农民利益要协调,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动的观点;对城市经营问题、城市病的界定、规律、防治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工业空间布局、高新园区聚集效益分析、西部农村城市化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区域化研究提出的建立区域共同市场,构建中国“Citistates”的对策和建议等。

(2)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面对城市发展出现的共性问题,应用经济学的不同领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等等。城市经济学则从自身的学科特征和基本优势出发,在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上积极寻找适合本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域和生长点。出现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仅在城市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出现积极的交流对话,而且还主动突破城市科学的边界,渗入到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目前,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管理学、规划学、工程学、数学等学科与城市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如: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关系研究成果的提出,认为城市文化发展滞后,已不能适应城市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当务之急;城市能源、交通、环境、水资源等城市发展生命线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公共安全体制及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城市应急管理及危机处置机制的建立等。均是社会学、管理学、规划学、数学等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成果。

(3)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个性化研究是相对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研究方式而言的。它的出现,是与力戒浮躁学风、注意学术规范、讲究治学严谨联系在一起的。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又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这种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创新与突破。综观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文化学研究,城市发展的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研究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与突破,究其原因,无不与其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创新有关。

(4)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界对外联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研究机构或高校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与此同时,还通过大量译介外国城市经济学名著,使我国学界对世界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5)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近年来,为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向国家教育部呈报了《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报告》以及建设中国城市大学的构想和倡议,先后召开了以“中国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城市经营与管理” “城市经济学科建设”和“城市经济与管理前沿问题”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出版发行了《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中国城市管理新论》等著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十五”期间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突破

(1)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十五”期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研究。有关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和模式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争论颇多的问题。“十五”期间的相关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拓展。学者们在继续讨论比较“大城市偏好”、“中等城市偏好”和“小城镇偏好”城市化战略模式优劣的同时,特别注意研究了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提出了“市场型城市化道路”、“城市自然观”和“多元城市化道路”等新观点,并与传统的“计划型城市化道路”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化的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学者们还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圈和城市群的相关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认为城市化并非是单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是要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功能互补的关系,并比较研究了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或城市圈形成的道路和条件。学者们还把制度经济学引入到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制度障碍”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落后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进行相关改革,从而引导资源聚集于城市之中。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由此而造成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不对称,并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同时指出,城市化的发展除了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之外,相关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学者们认为,城市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就城市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出了预测,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关的实证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与测度问题,二是实证考察了有关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经验。第一方面的研究争论较多,主要是集中在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考察城市化发展状况的标准。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更恰当;也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衡量指标更能反映城市化的真实水平。第二方面的研究将对象更多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总结了这些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经验,论证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性质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范围和目标的认识上不同。有学者提出“城市经营与管理企业化”的观点,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是政府对城市空间内的所有有形与无形资产进行企业化运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盘活城市资产,特别是充分利用城市中日益短缺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筹集资金;有学者则指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是城市空间内的公共事务和国有资产;有学者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只限于城市内的公共事务,不包括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同时国有资产应该尽量退出竞争性领域;有学者认为,城市的公共事务应该尽可能多的引入竞争机制,尽可能多的由私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又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私人在提品的同时应该由私人经营,即完全私有化的观点;另一种意见认为私人企业可以提品,但为保持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不应采取由私人企业通过向使用者收费的方式来回收成本,而改由政府“回购”方式向私人企业提供补偿,这是一种不完全私有化的观点;有学者反对城市经营与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认为这与政府的公共职能背道而驰,削弱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还容易出现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短期行为现象,如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他们把市场营销的相关理念引入城市经营与管理中,认为政府经营城市应该以“顾客最大满意度”为目标;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主体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主体,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政府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重要力量,实际上是强调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民主化,这种“多主体论”的观点颇有新意,也是实践中人们经常忽略掉的;有学者提出“城市治理”观点,他们通过分析城市治理结构与模式,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市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同时提出在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各个城市应该相互合作与竞争的观点;有学者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认为培育和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是经营城市的目标,是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又一独特视角。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土地问题研究。土地是城市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是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大多数学者认为,改革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势在必行,要建立城市土地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些学者则把土地的保值和增值看成是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提出应合理调控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并从“土地金融”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经营与土地储备制度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则在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论”和“困惑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看似矛盾,却为我们全面认识城市土地制度的利弊,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极好的认识基础。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首要环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足,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朝令夕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缺乏个性,学者们对此提出了批评。有学者悲观地指出,城市的规划只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门科学,甚至认为是“伪科学”。有学者则不同意此观点,他们一方面指出了城市规划在建筑工程束缚过程中其科学性日益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应用程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应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其科学性,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有学者在分析了现代城市的系统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城市的规划设计问题,提出了“城市规划系统观”,明确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除了工程建设意义上的规划与设计外,还包括从城市发展角度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此目标过程的规划与设计。在这一方面,有学者从城市功能定位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对城市功能特征细化要素的能级探讨,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定位,使城市发展战略更加合理。有学者对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城市群落或城市圈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规划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等,认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其所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城市分工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这就跳出了城市自身的狭小范围,从区域的高度来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设计,把城市置于一个紧密联系着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中来审视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问题。

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学者们强调了包括城市在内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固有缺陷”,同时从多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进行的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局部建设的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了“生态重建”和“生态重构”的城市发展方向,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和远景,而是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中村”现象的研究。学者们以广州和深圳等城市为例,分析了“城中村”现象的现状和成因,认为“城中村”形成的诸多要素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相关制度安排、村庄利益及社会性共同体的内聚、非正式经济的独特功能与地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性是“城中村”形成和维系的原因。“城中村”现象给城市经营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规划滞后、建筑密度过高、用地管理混乱和治安消防形势严峻等,这已经严重妨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议采取资产量化、住房改造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改善。

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管理中需要应用经济手段,但这并不等于应当以经营城市代替管理城市,指出目前以城市经营取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能带来五项风险:政府职能越位、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等,进而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健康发展。这在目前社会普遍热衷于经营城市的背景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性质,做好具体工作。

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认为这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区别,分析了建设数字城市所需要的条件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城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城市的发展趋势应是城市个性化、城市生活人性化、决策民主化、管理信息化、扩张多元化、产业服务化和城乡一体化。针对跨国公司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政府对城市经营控制力不断减弱的现象,学者们认为在城市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与国际接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从世界城市化发展中心转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发展,认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转向了东亚地区,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近年来,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国内外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上。有学者从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五方面,确立了包括58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我国265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排名。有学者应用“城市发展指数”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资本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和各种资本的日益深化等五个方面,并比较了15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状况。还有学者提出了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弓弦”模型,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城市竞争力,并把竞争力分解为硬分力和软分力,硬分力侧重于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软分力则用来衡量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制度创新能力等。也有学者以经济实力、总量实力、市场状况、人才和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水平等偏重于经济生活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竞争力。

三、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应当说,这一问题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据《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介绍,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应用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综合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边缘学科;第四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理论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也始终在进行中,《经济学新科学概览》作者将许多不同观点归纳为五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就是研究城市经济的科学,城市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应该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二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只研究城市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经济问题;第三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生产关系,即研究城市中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中彼此所发生的联系;第四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第五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

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使得城市经济学的范畴体系各不相同。有的以发展、土地、环境、交通、住房、规划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的以发展、土地、交通、环境、犯罪、文化、贫穷为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环境、区域、效益、管理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交通、土地、住宅、环境、财政、管理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凡此种种,对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分歧,对城市经济学性质、对象、范畴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了城市经济学体系结构的不同,使得城市经济学常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

(2)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表述的不规范。城市经济学理论观点表述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城市化是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第一范畴,是城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却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如城镇化概念的提出,自以为是标新立异,殊不知却画蛇添足,造成了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混乱。又如对大城市化规律的争议。大城市化是所有国家都出现过的、在城市化中前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和数量以更高速度增长的趋势,大城市化不是西方国家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再如城市现代化,它所反映的是城市化的质量要求,包括深刻的经济、建设、环境、人文、管理等方面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城市建设先进化”、“城市经济高效化”、“城市社会文明化”、“城市环境优质化”、“城市管理科学化”。然而,理论界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使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有的城市以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为城市现代化标准;有的城市从GDP指标的角度追求现代化;有的城市认为园林化、生态化就是城市现代化。如此等等,都肢解了城市现代化的科学涵义。

(3)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部分分离。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薄弱性,使得绝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城市经济问题时,将宏观、微观经济理论的方法照搬到城市经济领域,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分离。最典型的莫过于城市经营。除根本否定城市经营的观点外,就即使认为城市可经营的人中又有不同的城市经营观:有人将城市视为超企业的经济实体,认为必须“有与管理相结合的经营,包括直接为城市产业发展服务的经营,以及直接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经营。”还有观点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者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并由此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城市经济领域的翻版。

2.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

(1)城市化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有关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城市化的道路、模式、动力机制和城市规模选择等问题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但多数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市场主导型”的“自然观”城市化道路和模式,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规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好政府的计划和市场的价格机制两种手段,即实践中两种手段的配合运用与平衡,以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第二,城市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如何作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护工作、如何减少或避免耕地的破坏、如何减轻环境压力等有关此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和减少城市化负效用问题的相关研究尚显薄弱。第三,我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上表现的非常突出,要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加快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利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契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第四,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化的重要规律,但是,目前对城市区域化规律认识肤浅,对城市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不甚准确,使我国滞后的城市区域化进程难有改观。在城市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间是竞争还是合作,各地理解不一,不少城市间竞争多于合作,地方封锁、条块分割严重,已经形成的经济区域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的争论多集中在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和方式、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目标等方面。学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其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管理中去等问题。目前研究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这涉及到城市经营的性质和方向,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此问题,但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到底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政府职能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应实现什么样的转变以及转变的步骤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第二,城市经营管理中的三个效益统一问题。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如何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各种“城市病”开始在我国城市中显现、城市发展中政府与市民矛盾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更加明显。第三,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传承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保护研究还很薄弱。第四,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民主化问题。市民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与管理中去,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这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的研究还显薄弱。第五,城市经营成果的评价问题。在目前的评价标准中,过多关注经济数据、总量数据,能够全面评价城市经营管理成果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尚显不足。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的不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评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分别创建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内容在内的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成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标准中的相关指标选择和权数的确定随意性很大,缺少相关理论的支持。第二,指标体系中的“主观要素指标”较少,如“城市认同感”、“市民满意度”等极少被关注,而这些指标对城市竞争力往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学科建设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条件

(1)国家有关部门对城市经济学重要性认识不足。1997年,在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学科调整过程中将城市经济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降为三级学科,不允许大学开设城市经济学专业课,招收本科生,原有的几所高校的城市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转为区域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这无疑使这门需要扶植的新兴学科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与此相反,美国在1968年的高校中就有53个系可以培育和授予城市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学衔,城市经济学还与区域经济学并列为美国10大类经济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重视和其地位可见一斑。

(2)城市经济学科教学力量不足,发展缓慢。城市经济学科地位的下降,本科生的停招,硕士点、博士点的消失,使得原来从事城市经济学的教学人才迅速流失。教学人才的缺乏,成为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大瓶颈。

(3)科研力量和发展经费严重不足。城市经济学科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之后,到90年代进入艰难发展阶段。有些地方的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相继自动解体,城市经济科研力量匮乏,严重制约其发展。

四、“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领域及其趋势和方向

1.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学科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验证的结论,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2)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城市化的方针政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三是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六是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3)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4)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起,构成完整的有关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复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环境、生态、资源、经济均衡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涉及多学科背景和复杂的方法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总体目标的分解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将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二是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这涉及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实现的研究,对作为政策工具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2.加速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建议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2)

摘要:很快这学期的城市经济学课程就结束了。学了城市经济学感觉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非常有用,使我受益匪浅。

如今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城市化,而发达国家也在将城市的建设进行优化,使城市也更发达更现代化。不管是城市化阶段,还是使城市的更发达的阶段,城市的进一步规划都离不开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将从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城市人力资源经济、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城市发展政策等方面通过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从而使我们在规划城市时使我们的建设更合理化,并用最优方法解决与城市或城市经济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城市财政 、城市化 ,城市规划。

半年的城市经济学课程转眼就结束了,在学习这个课程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城市经济学的知识,感觉对我们非常重要。为了详细说明城市经济学,我们可以先了解他的分类。城市经济学学分为理论城市经济学与应用城市经济学。前者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了解问题的现象与实质,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

主要内容有:城市化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和问题,是城市规划前必须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增进居民福利的对策及具体办法,研究内容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政策,如住宅拥挤且质量低劣,交通堵塞、失业、种族歧视、贫民窟等。上述两者皆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有:(1)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新城建设等;(2)城市内部结构,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3)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状况;(4)城市人力资源经济,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5)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6)城市发展政策。

城市经济学的包含的内容主要有:1、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2、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3、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4、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5、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上,他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一种经济学。

在我看来,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在于:(1)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一些学者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成都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课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2):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 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3):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4):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5):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6):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7):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休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8):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

总体感想:城市经济学覆盖的方面非常多,包括城市、城市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经济空间、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经济、环境经济、城市区域经济以及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一定的研究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可作为经济学、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城市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深入研究对象。该学科对促进城市发展,加快城市问题解决等有显著作用,是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的,值得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公民去学习。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相信城市经济学将会受到更多的注重,受到人文科学界科学家青睐,并会迎来更多的爱好者,去继续深入探究城市经济学,并用于城市的打造上,会为我们造更多福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美)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文蕙,邓卫等.《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郭富.《城市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英)麦卡恩.《城市与区域经济》.格致出版社,2010

[5]:(日)佐佐木公明,文世一.《城市经济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城市经济论文范文二: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大趋势,当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第三产业概念以来,第三产业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之林屹立不倒。

近年来,青岛市紧跟全国发展建设经济的步伐,在优先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第三产业也悄然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总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是巨大的。目前,青岛市内四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已经崛起,然而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各区的产业结构的单一、产业间协调性不高和各个市区之间的产业连接不够等问题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岛市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应调整和优化市内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之间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各个产业的联系与对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青岛市内四区;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

21世纪,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目前, 美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体就业人数中占70% 左右, 西欧、日本、新加坡等国占50% 上下;除阿尔巴尼亚外, 东欧各国占40%以上。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5%左右, 不但比越南、印度低, 而且低于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0%-60%, 而我国只占20%左右。因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只有把第三产业全面、迅速地发展起来, 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从总体上活起来,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同时也会广开就业门路。

青岛作为首先开放的城市,借助良好的国际经济交流形式,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成熟之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初显端倪,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社会生活服务。在过去十一五发展过程中,青岛市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着重发展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及各种服务业,并成功打造了市南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四方区和市北区浓厚的文化基地和李沧区繁荣的旅游和工业生产基地等。由上面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青岛产业布局中占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在全市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然而,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加强各区之间产业的联系、如何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成为青岛市在十二五发展中的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同时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青岛在过去的十一五建设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支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并将这些产业合理的分配到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第三产业在青岛市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市南区成为青岛政治、文化和贸易的中心,以红瓦绿树、欧陆风情成为著名的海滨游览胜地;市北区发展了成熟的中央商务中心,青岛啤酒街、婚纱摄影街分别被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和中国婚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且拥有台东路步行街和中山路步行街两大商业区;四方区将传统的工业区转变成了富有生机和朝气的新城区,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五个第三产业门类;李沧区东部发展为青岛的CLD(中央生活区),是2014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中部商业发达,成为与市南区相媲美的青岛两大购物中心之一,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

二、各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成就

1、市南区

市南区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酒店业、航空运输业、零售业、国际会展、国际旅游业及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今年来,市南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平安、洁净、温馨、诚信市南的总体目标,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依托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市南区如今已经拥有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分销业、社会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软件信息产业等九大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的绝大部分。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634.2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71.16亿元,增长12.2%。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达到90.1%,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2、市北区

市北区自1946年成立后,针对城区经贸发展特点,制定实施了商贸兴区发展战略,并确定了一园二街二线三区的全区经贸整体发展布局,着重将第三产业放在重点发展产业的地位上。一园即市北区工业园,建成后的市北区工业园将成为市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工业生产区;二街即青岛科技街和青岛地下中心商业街,成为市级科技开发、科技成果交流核心和集商贸、娱乐、饮食服务、交通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服务设施;二线即市北区商贸走廊一线和308国道加工仓储一线,建设成为集购物、饮食服务、旅游娱乐于一体,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繁华商业街和全市重要的物资仓储基地和市北区加工工业基地;三区即辽宁路科技商业区、台东商业中心区和敦化路特色商业区,三区建设成为涵盖商业、文化、餐饮、金融和贸易等设施的综合商业区;青岛文化街和青岛婚纱街等文化产业也在市北区有较好的发展。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13%。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8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内资34.6亿元,增长18.5%。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3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2亿美元,增长30%。

3、四方区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3)

误区之一:对城市化概念认识简单化

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

然而,有些地方把城市化仅仅看成是农民迁入城市,城镇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这无疑是把城市化看得太过于简单了。一方面,就宏观社会经济而言,城市化不仅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域规模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它是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根本的变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由以农业活动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向以非农经济活动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转变,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区域空间景观也由农村占主体演变成以城市占主体;另一方面,对城市化主体——农民而言,从农村迁移到城市更是一个艰难而又审慎的抉择,决不像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本身那么简单。农民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个过程从总体上来说是农民从农村社会进入城市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过程,它包含着农民经济活动由农业活动向非农产业活动的转变,生活方式由农村单一性向城市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转变,以及文化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各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再社会化等等。在迁移决策中,迁入城市前涉及承包土地、农村原有住宅等问题;迁移到城市后,又涉及就业、住房,以及与户口身份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城镇福利保障等问题。可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复杂变迁的过程。城市化内涵的复杂性要求政府各部门必须统筹安排,相互协调,周密布置,以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协调发展。

误区之二: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认识片面化

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可简化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前者指国家(主要由中央政府)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或扩建旧城以实现乡村一城市转型;后者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从动力主体来看,可以把城市化动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动力来自于市场,另一种动力来自于政府,前者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后者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二者相互补充而又不可替代。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是在政府单元动力推动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政府。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的动力呈现多元化,市场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政府,城市化必须要靠政府去推动,市场机制不能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甚至认为市场推动下发展的城市化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是有害的。基于这种认识,有些地方过多地沿用计划经济的方法,甚至动用行政命令来推进城市化。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农村,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当地政府不准农民翻建住宅,新住宅必须建在城镇上。这种依靠政府部门的“推力”,用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城市化的方法,不仅不符合城市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极大地伤害了农民利益和感情,严重影响了农民迁往城镇的愿望,最终必将损害我国的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相反,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城镇化就是市场化,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城市化完全靠市场去推动,并认为经济发展了,城市化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不需要人为地去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政府介入往往容易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使经济要素流通受阻,延缓城镇化进程。因此,主张应采取自由市场化机制,让市场自由地推动城市化。很显然,这种政府对推进城镇化一概弃之不管、放任自流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城市化无序发展,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进城市、生产要素组合紊乱、脏乱差城市病并发等各种问题的产生,这方面的例子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早已屡见不鲜。

虽然说上述两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承认政府或市场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但它们都片面地理解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只承认一种动力的作用,而忽视或否定另外一种动力的作用,因而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必须摈弃。在市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有效干预。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中期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这些矛盾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更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

误区之三:混淆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对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预期过高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人口和其它生产要素在城市的积聚可以产生经济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反过来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因,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果,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有些地方颠倒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思想上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一个地区城市人口增多了,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就会刺激需求,拉动内需,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甚至用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多少个百分点来说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性。这种观点颠倒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过分地夸大了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城市化的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一方面,只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提高了,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才会吸引非农人口和二三产业的增加和积聚,进而发挥城市规模效应,促进分工和专业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不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用行政手段积聚城市人口尤其是小城镇人口,提高城市化水平,以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另一方面,对于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能抱有过高的预期。因为城市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城市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直接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不能过高地期望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遇到的大多是经济本身、体制以及制度方面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它们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因此,要理顺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形成经济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当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政府运用相关政策给城市化以积极的引导也是必要的。比如,进行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制定吸引农村拥有一定资本的农产或村办工业到小城镇积聚发展的政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采取的乡镇或镇镇合并以达适度规模的做法等还是比较可取的。

误区之四:对城市化道路认识狭隘化

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应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但在实践中,不少地方狭隘地理解了国家关于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不顾区域条件,误认为发展城市化、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就要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等级结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其实这是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片面理解。城镇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我国的大、中、小城市(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符合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律。然而,有的地方不顾区域具体条件,盲目照搬这种城市化道路,严重脱离了当地的实际。镇江市是江苏省较小的一个省辖市,面积为3843平方公里,2000年年底的人口为267万。从区位条件来看,镇江市又处在两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边缘区,在苏南板块中,中心城市镇江市只是一个二级中心城市,城市积聚能力有限。然而笔者在镇江市调研时却发现,虽然镇江市较小,但镇江市还是按照大、中、小齐全的结构发展城镇体系,各级城镇都预测了未来规划期末城镇人口数,结果出现了镇江市各级城镇规划城镇总人口比届时镇江市总人口还要多的奇怪现象。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如区位、人口、城镇体系特征、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等具体条件确定符合区域实际的城市化道路,不能一概而论。

误区之五:重视城市化量的扩张而忽视城市化质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从城市化的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还表现在城市的更新、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等方面。城市化是城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统一体,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人们往往只注重城市化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城市化质的提高。这表现在盲目追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地域面积的扩大,而不重视城镇的更新改造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等。其结果是导致城镇建设乱铺摊子,城市呈摊大饼状向外扩展,走的是外延型的城市化道路。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为未来的城市建设带来困难,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不仅要注意城市化量的提高,更要注意城市化质的提升,要以发展集约式城市化,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这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

误区之六: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4)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城市化发展与多方面工作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尤其是经济运行与金融经济力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良好的金融经济力,能够推进城市化经济由不良状态朝着均衡状态转变,从而促进城市化经济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当中。但人们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等了解不够深入,并未挖掘出金融经济力潜能,使得我国城市化经济运行不尽人意。因此加强对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金融经济力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掌握金融经济力本质及功能,为我国城市化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一、城市化经济与金融经济力定义

城市化经济,是指在城市化影响下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深层次含义来看,城市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经济,关键在于城市发展中经济的动态变化。新形势下,城市变化将居民原有的农村户口变为非农业户口,除了这些表面变化,更多的是城市变化效率、发展质量等城市内涵的变化,与传统城市产生了根本性变化。

金融经济力,作为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新概念,是指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活动不断向外扩张的正向作用力。从根本上来说,金融经济力是虚拟性金融促进经济朝着高效、正向方面运行的作用力,存在于城市化经济内部。其中金融活动作为金融经济力的重要主体,其外延较为丰富,如金融要素、金融市场及机构等[1]。在实践活动中,金融经济力不仅会对经济体制产生较强的影响力,且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前者体现在市场、政府方面,后者涉及内部与外部性。城市化经济发展中,金融经济力从不同的角度,对“城”与“市”产生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别。

二、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金融经济力产生的作用

金融经济力与城市化经济运行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前者对后者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是后者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持续、健康的城市化经济运行,能够为金融经济力积极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多机会。

(一)金融经济力对“城”产生的影响

土地作为“城”中的核心,城市化经济下,土地由原来的基本形式转变为资产化土地,其创造的价值表现形式为地租。地租波动除了会受到区位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影响。因此利率成为金融经济力调节城经济运行的关键点。除此之外,金融还会从其他途径对城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2]。详细来说,一是对房地产市场中,负载“城”要素的城市土地对生产、生活等产生影响,简单来说,金融市场体系成为调节“城”需求的关键性因素;二是基于分配理论,在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下,拓展投资渠道,为个人投资创造平台;但是重视金融支持,特别是金融服务范围,为城市土地流转市场等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二)金融经济力对“市”产生的影响

“市”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作为促进城市化经济均衡运行的关键性因素,当“市”供给大于或者小于市的需求,势必会出现不平衡现象。金融经济力通过内部、外部机制调整短期市经济运行,引导其由不平衡朝着平衡方向转变[3]。从内部机制上来看,如果城市处于封闭状态,那么“市”的经济运行将会由最初的市供求状态决定。

(三)金融经济力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针对城市化经济发展来说,只有“城”与“市”都处于均衡状态下,才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成为城市经济运行的终极目标。金融经济力作为关键性调节机制,在实践中,采取多元方式和方法,促使原有不可持续城、市非均衡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化经济处于平衡状态,从而为城市化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土地供求、城市地租价格等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促使各项要素都能够实现均衡、持续性发展。简单来说,各方面利益主体对城市供求及需求行为能够达到制衡状态[4]。可见,金融经济力作为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支持,且能够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为和谐城市构建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

三、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金融经济力发挥调节作用的措施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经济发展存在短缺、过渡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亟待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调动地租调节能力

城市地租是金融经济力调节城市化经济的重要途径,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经济由非均衡性朝着均衡性方向发展。因此在促进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应重视城市地租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政府应努力创造更加优势的条件,建设城市金融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可以从制度、政策层面上入手,完善土地市场自由流转机制,采取多元投资品种、工具,以此来适应城市化经济运行趋势。另外,还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如针对二者中任何一方均衡、而另一方不均衡,可以对资本市场交易顺畅存储进行投资,提高现有资金利用率,对城市地租机会成本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5]。或者对城市基础设施、市政服务都能够发行差异化市政债券,以此来调节城市土地价格。

除了对地租的调节,还需要充分发挥宏观级差地租调节能力,促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区位之间、不同土地经济效益地租管理。宏观级差地租调节是促进城市化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城市化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

(二)创建包容性金融体系

金融经济力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质变到包容性成长的过程。其在促进城市化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城市化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经济力调节能力建立在金融发展等基础之上[6]。因此在实践中,应顺势而为,在现有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构建并培育包容性金融体系,促使其能够发挥动力机制,促使金融体系能够由原有单一服务朝着普惠型服务方向发展,促使金融服务能够覆盖更为广泛的范围,真正意义上实现金融体系全面、包容目标。

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需要建立在普惠、共享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对弱势融资群体的关注力度,为其环节资金压力,接受来自正规金融体系的帮助和扶持,逐步消除不平等现象[7]。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加强对金融发展分配效率的研究,最大程度上激活金融经济力潜能,以便满足城市化本质需求。可见,构建包容性金融体系非常必要,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经济良性运行。

(三)发挥传导功能

金融经济力将生产、消费作为基本工具,在实现普惠、共享的同时,能够协调城市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非包容矛盾,从而促进金融经济力包容性发展,为城市化经济运行提供相应的支持。从生产角度来看,需要明确的是各个利益主体都具备平等享受金融资源的权力,如占有、使用金融资源,扩大生产规模,为企业投资主体创造更多经济利益,为城市化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从消费角度来说,应鼓励城市居民购买金融产品,在为自身带来更多投资收益的同时,还能够改善福利状况,以此来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从实际情况来说,普惠型包容性金融体系在政府支持下,能够积极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利用中,不断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从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城市化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够仅关注某一方面,还需要重视对农村经济的关注力度,充分考虑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在农村地区帮助构建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形成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工业化、城镇化等提供巨大的融资服务,从而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统筹金融体系、政策,确保城市化进程各个环节都能够处于良性互动当中[8]。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各领域之间相互影响。而金融经济力也同样如此,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发挥金融经济力传导力,加速包容性城市化经济发展进程。

根据上文所述,城市化经济作为工业化进程推进的产物,在城市空间载体基础之上形成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明确认识到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经济发展产生的强大动力。在实践中,从多个层面入手,如发挥金融经济力传导功能,构建具有包容性特点的金融体系,满足城市多方主体发展需求,不断提高金融经济力积极作用。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经济将会朝着多元方向发展,所以我们还应加大研究力度,创新更多金融经济力工具,从而为我国城市化经济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齐昕.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3,(02):31-36.

[2]齐昕,王雅莉.城市化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城”、“市”和“城市化”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3,(06):84-92.

[3]江云.金融经济力在城市化经济背景中的运作研究[J].新经济,2015,(05):46.

[4]璩涛.金融经济力与城市化经济的发展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120.

[5]王健.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293-294.

[6]衡琨.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08):127+129.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6)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中国.com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7)

中图分类号:F127.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6.04.09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丁广伟.新疆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分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6(4)60-68.

一、引言

城市化进程是工业化发展、社会化组织和市场化管理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作为现代社会发展载体的城市化日益成为推动国家或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48-52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既有网络上被评为:全国最富有的城市――克拉玛依市,又有国家重点扶贫区域――南疆三地州,区域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差异悬殊。2000年新疆城镇化率仅为33.75%,2013年新疆城镇化率达44.47%,新疆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新疆城市化进程中却产生高能耗、低效率、区域差异大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了研究热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20世纪70年代,钱纳里通过对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2]24-26方创琳等(2011)利用Bootstrap―DEA方法测算我国城市化效率,认为我国城市化效率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3]1011-1022孙东琪等(2013)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研究,认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会首先摆脱城市化效率带来的效用。[4]1061-1071刘雷等(2015)通过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进行测算,发现山东省的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目前山东省处于呈倒“U”型分布的左侧发展阶段。[5]75-82关于新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韩桂兰、孙建光(2008)研究了新疆农村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128-130李广舜(2008)通过对新疆城市化现状研究,发现新疆城市化发展缓慢、南北疆区域差异大等问题,认为应该加快推进新疆城镇化。[7]18-22刘雅轩等(2014)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方法,对新疆15个地州的城市化效率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城市化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体的城市化仍旧依靠扩张投入要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8]42-50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多以实证为主,研究范围多集中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研究较少。新疆国土面积16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6,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大开发”重点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对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运用DEA模型分析了新疆15个地州市的城市化效率,运用熵值法测算其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并运用耦合度模型研究二者的时空变化,以期为我国城市化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

1.DEA模型:测算城市化效率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法)是一种线性规划模型,DEA模型分为CCR(规模收益不变模型)与BCC(规模收益可变模型)两种类型。CCR模型是由美国运筹学家 Charnes、Cooper、Rhodes 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根据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相同类型的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或效益评价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BCC模型是在CCR模型的基础之上假设其规模收益可变得到的。[9]51-56

DEA模型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地州市视为一个决策单元i=1,2,3,…,m;其中xi、yi、Q分别表示第i个地州市的投入、产出变量和相对效率值,根据CCR模型,该线性规划为:

式(1)中MinQ为目标函数;s.t.代表限制性条件;为各个地州市在某一指标上的权重变量;和分别代表决策单元的原始投入和产出值。CCR模型是在假设决策单元为固定规模收益(CRS)的情况下得到的,利用CCR模型计算得到的Q为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包括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

在CCR模型中加入的约束条件,即可得到BBC模型。

式(2)中Q表示决策单元的纯技术效率(VRSTE),综合效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部分,且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9]51-56

2.熵值法:测算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利用熵值法对新疆15个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熵值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根据指标数据提供的信息量进行客观赋权,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结果更加精确。[10]387-398

3.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

(1)耦合度模型。耦合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而耦合度是系统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本文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并通过城市化效率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响应模型,定量测算二者关系。[11]38-45具体计算公式为:

从空间范围来看,新疆经济中心不断向北疆集聚,地域差异日趋明显。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逐渐集中在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交通沿线附近,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依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取得快速发展;而南疆三地州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三)新疆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关系

根据前文运用DEA模型测算的新疆城市化效率与熵值法测算的新疆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结果,运用公式(3)(4)测算新疆15地州市4个时间点的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耦合度越大,说明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越协调;反之则不协调。

根据表2数据,利用Excel、ARCGIS10.2可绘制 1998、2003、2008、2013年新疆15地州市的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图3)以及空间分布图(图4)。根据聚类原理以及新疆的实际情况,将新疆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划分为4种类型(表3):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较高耦合,高度耦合。

从时间维度分析,新疆15地州市1998-2013年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呈现缓慢上升(1998-2003年)――迅速上升(2003-2008年)――缓慢下降(2008-2013年)的趋势。新疆15地州市在1998、2003、2008、2013年4个年份年的耦合度整体平均值分别为0.5173、0.52550、0.58104、0.57432。在1998-2008年期间,新疆经济快速发展,首先,一系列的重大基础设施密集建设,对当地经济带动效应明显,增加了当地就业,城镇化投入形成规模经济,促进了城市化效率的提高。另外,新疆在大力发展当地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业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工业对劳动力需求持续增加。农业领域,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力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纯技术效率水平提高。新疆经济发展极大地影响当地城市化效率水平,城市化效率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由于石油化工产业占新疆产业比重较大,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已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效率的促进作用下降。2009年新疆积极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截至2013年底,新疆建设兵团城镇化水平已达62%。新疆城镇化受政府主导影响较大,且2009年受金融危机及一系列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新疆城镇化效率受社会因素影响日益明显。新疆15地州市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缓慢下降(1998-2008年)――急剧下降(2008-2013年)趋势,地域差异明显。1998、2003、2008、2013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平均值分别为0.5062、0.5013、0.5019、0.4603,说明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彼此促进的质量呈下降趋势,并且日益明显。

从空间维度分析:(1)乌鲁木齐市最早出现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下降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城市、亚欧大陆桥重要的城市节点,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更多依赖商贸物流、产业集聚等其他因素,城市化效率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权重相对较小;另外,乌鲁木齐1998年的城市化率已达到82.7%,其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很难再快速提高,所以乌鲁木齐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度水平较低且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2)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在此期间的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原因是克拉玛依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地区属于资源密集型地区,资源性产业占其GDP比重较大,产业结构单一,其经济发展受资源开发的影响较大,受城市化影响较小,故这些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较低。(3)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区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迅速提高。喀什、和田地区属于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较低。近来受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影响,喀什、和田地区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城市化水平,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二者相互促进。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地区、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期,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不断提高。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石河子市在2013年的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都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前4个地州与石河子市的耦合协调度差异悬殊。前者属于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的高度耦合,石河子市属于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高阶段的高度耦合。

四、结论、对策与讨论

(一)结论

1.新疆15地州市城市化综合效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达到DEA有效的地州数下降明显。新疆城市化的扩张主要靠增加投入,而技术效率未达到最优状态,并且纯技术效率不断下降,最终导致综合效率下降。从空间格局来看,北疆城市化效率明显优于东疆与南疆地区。

2.新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的趋势。从空间格局来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日益扩大,北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优于其他地区。

3.1998-2013年,新疆15地州市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呈现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缓慢下降的趋势。从空间格局来看,(1)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会首先摆脱城市化效率带来的促进作用。(2)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地区其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相对较低。(3)在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相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不同。

(二)对策

1.增加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协调区域经济差异

新疆现阶段有11个地州市的城市化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并且一些地区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条件等还比较薄弱,新疆应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地位,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尤其是在南疆地区,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2.加强教育发展

技术不仅是制约新疆城市化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动力。新疆劳动力丰富,但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应加大新疆教育投入,加强技能培训,如普及中小学双语教学、增加南疆地区高等学校数量等。

3.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城市大多聚集在绿洲地区,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与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建设生态城市。在自然资源丰富地域,如克拉玛依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应延长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4.大力维护边疆及社会安全

近期世界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猖獗,新疆与多个国家相邻,易受恐怖势力影响,应大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为新疆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讨论

1.新疆地处西域边陲,多民族聚居,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都处于上升期,研究其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对类似区域的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研究发现,新疆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缓慢下降的趋势,与东部发达地区明显呈倒“U”型发展趋势略有不同,新疆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未来趋势如何,还需进一步研究。

2.新疆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地区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不是很高,别的区域是否如此,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应加强对资源型地区或产业结构单一地区的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度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2).

[2]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李 新华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8).

[4]孙东琪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3(7).

[5]刘雷,张华.山东省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关系[J]经济地理,2015(8).

[6]韩桂兰,孙建光.新疆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0).

[7]李广舜.对新疆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2008(5).

[8]刘雅轩,肖逸,段祖亮.基于DEA的新疆城市化效率研究[J]新疆财经.2014(4).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8)

引言

城市化系统和经济系统是社会经济巨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彼此联系,交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城市化如果速度太快或太慢,超出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或滞后于经济发展,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协调性来度量。协调发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内在性的发展,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发展,而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基础上的综合发展。学者们对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较普遍的探讨。如国外比较著名的是钱-赛模型,揭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变动的一般趋势。王成璋等(2007)对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杨静等(201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评价,李正等(2010)采用主成分-典型相关法解析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机理,桑秋等(2008)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在学界得到普遍认同,但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却存在严重的分歧,主要有3种不同的观点:城市化严重滞后论;基本协调论;超城市化论。本文基于空间视角和时间维度,采用熵变方程建模,探讨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西部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构建及结果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动态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反应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为表1,共10项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设置各指标层的权重。选择的样本数据为西部12个省(市),样本时间范围为1999年至2011年,共1560个样本数据。所有样本来源于《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年鉴》。文中和分别表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西部12个不同省(市)分别用NM(内蒙古)、GX(广西)、CQ(重庆)、SC(四川)、GZ(贵州)、YN(云南)、XZ()、SX(陕西)、GS(甘肃)、QH(青海)、NX(宁夏)、XJ(新疆)标识。分析软件为EViews6.0。

(二)计算方法及结果

由于指标的原始数据量纲不同,为能进行比较,在建模之前采用中心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为:

(1)

(2)

式中,xi′,yj′分别为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始指标的标准化值,xi、δi分别为人口城市化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yj、δj为经济发展指标的均值及标准差,其计算公式为:

(3)

(4)

U1(t)、U2(t)分别代表第t年度的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

(三)西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趋势分析

自1999年到2011年,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作用,共同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发展。1999年到2002年,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化进程,即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2003到2008年,西部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至2011年,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城市化水平提升。这一分析结果与钱纳里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般趋势相吻合,即在人口城市化之初,城市化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通过调整生产的供给结构来满足并适应城市化引起的各种需求,即表现为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受工业化初始推动的城市化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提升,体现为城市化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见图1)。

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分析

(一) 协调度模型的建立—熵变方程

本文采用物理学中熵理论构建协调度模型,对任一体系,熵变的表达式为:

(5)

其中,dS表示系统的总熵变,di S是系统的内熵,di S >0,de S是外熵,其值可正可负可为零,系统的总熵变取决于外熵变与内熵变竞争的结果。dS>0,是正熵,意味着系统向混乱无序的方向发展,是退化的标志,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发展不协调;dS

(二)西部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如表2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图2、图3,可看出西部区域协调度具有空间不平衡性和动态波动性。一是从空间分布上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呈带状分布。2000年,基本协调和协调发展区域从西北到东南,自上而下,形成中间带状区域,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四川、贵州、广西;不协调发展区域分布在带状区域的两侧,包括西部新疆,西南地区云南,东北地区的内蒙、陕西、重庆。二是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具有动态波动性。2000-2006年,、内蒙古、云南、重庆四个地区由不协调发展变为协调,宁夏和广西两个地区由协调发展区域变为不协调发展区域。

结论

从西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二者之间交互作用,共同促进。1999至2002年,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2003年至2008,城市化拉动经济进一步增长,2009年后,经济发展以快于城市化水平的速度提升。

西部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具有空间的不平衡性和动态波动性。2000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呈现带状分布,自西北向东南为协调发展区域,不协调区域分布在其两翼。随着时间的推移,协调度呈现不稳定性,协调发展区域和不协调发展区域发生动态变化,但呈现面状分布的良好势头,城市化系统和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发展共同推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有序向前发展。

1.钱纳里·霍利斯、赛尔昆·莫尔赛斯著,李小青译,发展的格局:1950-1970[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王成璋,张效莉.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测度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7(6)

3.杨静,孙文生.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1)

4.李正,武友德,蒋梅英.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协调性分析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5)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9)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城市的规划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合理的看待城市的空间布局。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一)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能用研究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也不能用研究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但是,从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论著来看,构建的体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围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尚未给出解决的良方。城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城市经济学也将在发展中逐步成长,直到走向成熟。

(二)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四)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其各个部门经济学,由于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对公共经济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见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价值规律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尚未涉及属于公共经济范畴的公共产品、公共投资、公共福利、公共政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只对具体的生产单位进行研究,与公共经济领域几乎没有交叉;西方宏观经济学虽然涉及了对国民收入、货币、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 尚未深入到城市这个层面;各个部门经济学也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经济学,只是与那个部门经济学有关联的几个公共经济范畴;而城市经济学克服了以上各种经济学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缺陷,对公共经济进行了整体的研究,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也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五)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较之乡村具有更多的优势,使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但这个大市场的经济问题不能运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来解决。因为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并透过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找到有限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它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市场经济学。城市则是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集合体绝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简单加和,它的经济关系比单个经济主体纷繁复杂得多,比单个经济主体研究的变量要大得多。市场经济学以劳动、资金、技术为因子,研究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规模和比例关系,而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却要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六)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城市规范是通过法规和主动的引导对城市个体进行的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城市治理是针对城市中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治、矫正、调理”;城市服务是“通过制度、政策的调整和物质、文化条件的创造和改善,进行供给和帮扶的公益性管理”;城市经营是“通过城市资产资本化和市场化运作,保证城市整体和部门公共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经济管理职能”。城市管理职能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七)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

城市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了活的文化载体。从风格鲜明的建筑物、五光十色的街景、东西南北的饮食到流行的服饰、奔驰的汽车,无不流动着城市文化的语言。城市更是文化的高地,科学技术的摇篮,人才的培育地和聚集地,城市负载着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从其层次上说,有器物层面的文化;有制度层面的文化;还有观念层面的文化。文化从其形态上来说,有艺术形态的文化、知识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汇聚在城市范围内的文化则构成一个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不论是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城市管理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城市文化这片土壤。从总体上说,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修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八)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城市经济整体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来探索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域,是通过对城市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剖析,寻求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方法、途径,这对于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过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之间关系的梳理,实施有效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是为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该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按照编制城乡规划的节段又可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可以说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在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

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乡规划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土地资源分配及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城乡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与解决。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有一系列理论不如其动力机制为:农业发展史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石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等。

城乡规划将遵循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研究理论进行相关的统筹规划,达到城乡发展符合经济规律,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发展。

(二)经济中心与中心城市问题的关系

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形式就是中心辐射式发展,城市群中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辐射周围的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中由经济中心地区向周围辐射发展。 在城市经济学中经济中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工业生产中心;

2、商品流通中心;

3、交通运输中心;

4、金融中心;

5、信息中心;

6、科学技术中心;

7、文化教育中心。

而城乡规划基于经济中心与城市中心的作用于性质来进行城乡规划的统筹规划。要在格局,交通,建筑等多方面体现经济中心的作用,便于它诸多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领导整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

(三)城镇体系的关系

城市,作为物质的生产地,不断输入各种生产资料,输出多种产品;城市又是物质的消费地,每天运进大量生活必需品,运出数以千吨的废弃物。所以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总是昼夜不停的进行着物质,人员,信息和能量等多方面的交换,交换频繁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网络即城镇体系,而每个节点就是规模不等的城市。 也就是说城镇体系的形成源于经济的交流属于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而城乡规划则应遵循城市经济学对于城镇体系的一系列研究进行城镇体系的有机规划。

城镇体系的特征有:

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城市规划在进行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时一定要着眼整体性的考虑,做到协调统一,全面发展。

2、层次性,城镇体系有大有小,随所在经济区的规模和层级而定;城镇体系内部的城镇有大有小,大的成为体系的核心,小的充当体系的基层。因此在规划城镇体系时应根据规模的大小做相应的规划,使城镇体系的建立具有层次性,无论大小各自发挥效应。

3、重叠性,一个城镇可能成为不同层级城镇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的角色,因此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好协调统一,并突出其重要的角色职能。

4、开放性,城镇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它是一个开放系统,随时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规划应当满足其开放性的需求,交通的规划直至关重要。

5、动态性,城镇体系形成之后并非福鼎不变,而是处于发展演化之中,外界环境与内在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之发生形态上,规模上和结构上的演变。因此规划时一定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其动态性的特点。

(四)人口经济的关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在不断的增长之中,而城市人口正是生产与消费的主体,也就是城市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在进行城乡规划时一定注意起到引导人口流动,解决人口的就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

(五)城市土地经济的关系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要读,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土地的经济特性变现为:

1、稀缺性:由于土地是自然赋予的不可再生物,因此对于不断增加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说,土地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城市规模越大,则往往供需缺口也越大,大城市商业中心地段之所以“寸土寸金”,正是因为其稀缺性而来。而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合理分配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其相应的土地性能,达到最高利用率,不要浪费稀缺的土地资源。

2、区位效益性:决定经济活动的不同地理位置,称作区位。在城市,区位对于土地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规划在进行土地规划利用时应充分利用发挥不同土地的区位效益性,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3、边际产出递减性: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某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特定限度后,其边际产出递减性变现在,对土地的使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因此,任何过渡开发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算

的。因此在利用规划土地时一定要考虑此因素。

(六)城市住宅经济的关系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它集生存资料,享受资料与发展资料与一体,和食物,衣服,交通工具一起,构成了人们每日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住宅的需求与供给,建设与分配,是国际公认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城市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住宅建设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住宅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没有一个良好而稳定的居住条件,就不会有美好而持久的城市未来。而城市规划与城市住宅的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更新的脚步也越走越快,但是在更新途中住宅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许多经济条件差的人不再拥有住宅,这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作为城市规划人员一定要着重考虑如何在城市发展更新,与人们的生活现实水平相协调。

(七)城市环境经济的关系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篇(10)

Abstract:Inclusive and equilibrium urbanization are the new modes and strategic orientations in China’s deeply urbanization processing. A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financial economic power is the power to coordinate all kinds of new urbanization modes to express combination benefit:it committed to equilibrium type of urbanization to highlight its efficiency attribute,appealed to inclusive mode to reflect its fair attribute,merged inclusive and equilibrium and took into account efficiency and fair. By discussing financial economic power,inclusive and equilibrium urbanization,to explore new perspective of using modern finances to solve urbanization issues.

Key Words:financial economic power,inclusive urbanization,equilibrium type urbanization,urbaniz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19-07

一、引言

随着经济、金融在宏观、中观、微观层次日新月异的发展,二者互动关系日益凸显且不断强化与动态拟合,并逐步呈现出随场域差别而时空演变、发展的格局。在国家层面,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映射出宏观金融与货币金融政策发挥效力的身影;在区域层面,由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组成的发育程度不同的金融体系正优化或阻滞各地理及行政单元的资源配置;具体到城市,作为“市经济”要素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市场正通过支援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来振兴“城经济”,这是推进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动力因素。除场域层次外,金融还从时间、体制等维度作用于国民经济巨系统、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子系统,其作用力在金融体系发育形成金融产业集群、中介以及完备市场的过程中,呈现出金融集聚力、中介力、辐射力等空间形态并通过发挥其正、负内部或外部效应以推动或阻碍处于各运行阶段的城市经济运行。诚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它们主要基于虚实经济、经济学对金融问题的发现、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金融地理以及空间金融等理论视角,争论于金融与经济究竟是需求拉动还是供给推动亦或交互作用关系,通过研究金融运行阶段、功能以及空间形态等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具体影响,深入诠释这种作用的大小和正负方向。毋庸置疑,上述成果从不同视野探讨了金融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涉及面之广、具体问题之多、研究方法之复杂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二者关系的复杂性。但纵观始终,金融对经济任意一种形式的作用方向与强度都能够概括地用具备大小和方向的金融经济力来诠释,它是对以往研究的高度抽象与概括、深入与细化。相似的,在城市化领域中用金融经济力能够描述金融对城市化的作用,其间接成果主要涉及金融支持与城市化发展、城市化的投融资困境与投融资体制,而尚未出现直接论及因城市化转型而产生的激励城市化选择新模式、调和并促成新模式实现的金融经济力的文献,这不仅为论文提供间接借鉴,更提出其研究方向与现实要求。

二、金融经济力:概念及形态

(一)金融经济力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

金融经济力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现鉴于研究范围而作出如下定义:金融经济力泛指能够作用于并能够使经济蛋糕增大的、有效率的成长性金融活动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正向作用。观其内涵,金融经济力为虚拟性金融对经济运行有效的正向的作用。解其外延,首先依不同评价标准划分的有效率和无效率两种类型的金融活动分别作用于经济会产生不同效果。其次金融活动是金融经济力的主体,其外延包括金融要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企业或产业的空间形态与布局。经济运行是受体,在不同划分标准下不仅包括本地与异地经济、国民经济、城市化经济、区域经济,还包括城市化、城市系统、社会体系等。再次,在效率层次上金融经济力是有效推动经济运行的金融活动。在空间维度上,有效的金融活动既能够对本地经济增长发挥乘数效应与辐射效应,也能够随虚拟经济的灵活流动而向区外扩散与辐射,这种区外辐射将产生溢出效应。因此,金融经济力具有体制和效应两种作用形式,前者囊括市场和政府作用渠道而后者则包含内部性和外部性。进一步的,金融经济力因起效领域和协调对象不同而兼具效率属性和公平属性。这一概念外延固然广阔,但论文研究范围却是金融对城市化及城市化经济运行的正向作用,即有益于协调城市与城市化关系、促进二者可持续发展、调和包容性和均衡型城市化新模式的金融经济力。

(二)金融经济力的形态

1. 金融运行曲线。如果说金融经济力的主体是具有正向效应的有效率的金融活动,那么要真正理解这一概念就必须厘清哪些金融活动有效率、哪些无效率,然而金融虚拟性为这一判别过程笼罩了神秘的面纱。诚然从现实角度识别相比于从理论视角划分更加困难,但从理论上认知即便过于理论化也能够贡献于现实研究,故而借助于发展经济学对经济运行过程的理性描述,将(广义)金融由产生到强大的过程分为金融增长(量性)、发展(质性)、成长、包容性成长四个阶段,依照各运行阶段金融活动质性发展比例多寡将有效率的金融活动在理论上划分出来。具体来讲,金融在每个运行阶段都体现出质性发展与量性增长不同比例的组合:在从无到有的量性增长阶段,金融活动大规模扩张,由金融增长速度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质量提高带来的边际收益,质性发展需要建立在量性增长基础上;在质性发展阶段,源于上一阶段对社会资源的快速虹吸引致资源刚性瓶颈凸显,在不影响其他领域发展的条件下无力继续支撑金融量性增长,故增长比例缩减、速度放缓,应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确保质性发展;成长阶段的金融“量”在完善的金融结构与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环境中迅速扩张,这种扩张相比于上一阶段粗放型增长更突出集约性,金融活动在规模和质量上均有所突破;在包容性成长阶段,质与量按照协调的比例协同发展。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的同时,包容性普惠型金融服务和机构的诞生调节了金融运行中的非包容因素。如果说非包容金融是一种不公平的金融运行模式,那么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突破这一瓶颈的过程也是“金融力”在初次调节重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再次调节实现公平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结构优化、市场完善的质性发展是金融效率提高的重要条件与表现。因此一般来讲,金融运行在量性增长阶段、质性发展阶段、质与量协调成长阶段和包容性成长阶段的效率依次提高。

如图1:纵轴G表示金融增长,是金融量性成长的方向。横轴D表示金融发展,是金融质性成长的方向。具体来讲,A为坐标直角平分线上的点。以A为界,在曲线1上的点向曲线6运动形成轨迹的纵坐标高于横坐标,反映金融量性增长快于质性增长。连接原点与A点所呈现的斜率较大的凸弧,揭示了金融运行过程的量性增长阶段。金融在量性增长阶段的量性成长快于质性成长,金融活动、要素、市场及资源规模迅速扩张但结构简单或发展缓慢。这一增长如果超过金融体系所能吸纳范畴(假设为曲线6),就会激发对以金融结构调整为表征的质性金融运行需求,因为建立在非质性成长基础上的量性增长将导致资源配置失调。金融向高水平推进,表现为曲线2的下半弧较曲线1的下半弧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曲线4上用AB弧表示质性成长快于量性成长的金融发展阶段。随着金融结构与金融量进一步匹配、协调,金融成长体现为建立在更高发展水平上的量的积累与扩张(表现为曲线3),在曲线4上以弧BC表示。可见,BC阶段即金融成长阶段的量性增长较质性发展阶段的量性增长速度更快。在曲线3的下半弧,质性成长与发展将引发新一轮的量性需求,金融资源、金融工具、制度、市场、组织等有待于扩容。假设曲线5是一条临界线,曲线4上C点以右的半弧为质与量高速成长阶段,称为金融包容性成长阶段。可见,曲线4刻画了包含四个阶段的金融运动轨迹,而曲线1、2、3则描述金融在各运行阶段的质性、量替成长形态即金融运行轨迹的本质。

2. 金融经济力曲线。金融的社会根植性决定其不可能脱离受体而独立运行,当金融作用于且受制于经济而产生金融作用力时,它的效率以及这种作用力能否被称为金融经济力将被重新考虑与定位。经济与金融既独立按照各自的轨迹运动又因一方需求而结合发展,在经济第一性条件下金融不断满足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其自身由增长经历发展最终至包容性成长的过程。金融运行的过程根植于何种经济环境之中呢?或者说金融经济力的形成机理如何呢?首先,经济运行描述以产值为表征的实物要素创造过程,而金融则更多表现为无实物依托的未经物质创造过程的虚拟性突发成长。如果这种成长与经济运行保持适度的协调性,即在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则能够发挥金融正向作用成为金融经济力;倘若超出或滞后以致超越一定限度,就会激发经济泡沫造成资源浪费。这说明经济在为金融运行提供基础的同时也为其设置准绳以自主规避金融风险。其次,经济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经济领域的发展导致其他领域成长的结构变化,二是真实收入的增加扩散到所有经济领域的体制变化。从经济发展导致金融成长相融合的角度来讲,金融成长是经济发展结构变化的表现与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藏富于民的背景下,财产性收入增加引致的金融成长反映收入分配机制,是经济发展体制变化的内容之一。再次,经济发展从各方面演绎了金融时空演变的背景,只有把金融放在一个分成部分与阶段而不是整块不分阶段的经济环境中研究(包括各层次经济构成、不同场域),才能充分体现“分立”这一货币金融理论的本质,从而将金融经济力剖析得更加透彻。

假设图2描述的是金融作用于城市化经济运行形成的金融经济力曲线。纵轴G表示金融与经济量性成长的方向,横轴D表示金融与经济质性成长的方向。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斜线是发展程度不同的经济运行约束线,从左到右依次为城市化经济量性增长、质性发展和包容性均衡运行三阶段,分别与三条金融线切于A、B、C三点。倘若金融与城市化经济量性增长的时期大致相同,在经济与金融总量的供求基本相等时就会出现切点A这一均衡点,在除此之外的初期曲线1上的其他点中:代表金融量性增长快于经济量性增长的点(曲线1上半弧),揭示了由于非包容性制度、准入限制使资金或资源游离于城市化经济运行之外的城市化非包容现象;代表金融质性成长快于经济量性增长的点(曲线1下半弧),则呈现为金融深化进而对经济提出结构重组、产业升级、对城市提出扩张规模等需求。这种现象多发生于发达国家。如果没有金融深化带动经济质性发展这一过程,金融与城市化的发展将在这一阶段停滞。反之,当其发展到与金融水平相当的B点时将再次出现均衡。倘若达到非B点之外曲线2上的其他点,则将重复上述过程;最后,在C点同时实现金融与城市化经济的包容性发展,金融经济力引导并支持城市化突破非包容瓶颈。如果金融运动轨迹在经济运行任一阶段超过曲线5或6即经济所能承载、制衡与充分享用金融的量性增长与质性发展的界限,都将出现金融过度深化,从而完全脱离实体经济、并最终产生泡沫经济的隐患。不同的是前者由量性激增引起,而后者由质性演变而生。这里的曲线4反应了金融作用于城市化经济由非均衡态到均衡态再到更高水平的非均衡态、均衡态的过程,称为金融经济力曲线,它既是狭义上驱动城市化经济实现均衡、高效运行的新动力,也是广义上描述金融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运动轨迹。

三、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侧重效率

前文述及金融经济力作用并受制于城市化经济运行,驱动城市化经济突破原有低效率运行阶段向效率更高的成长阶段演进。在理论上,城市化经济运行由非均衡到均衡的运行轨迹由金融经济力牵动得以实现,而城市化经济运行均衡态是城市化均衡的具体体现,可以说金融经济力推进城市化模式由非均衡向均衡实时转换,这也体现出金融经济力具有提高城市化模式效率的功能,反映其效率属性。

(一)金融经济力对城均衡的影响

城均衡是实现城市化均衡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内核所在。了解城均衡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

1. 城均衡的形成机理。在经济学上“城”是负载有水源、交通、建筑、通讯、能源供给、废物处理、公共服务等基本功能的非农业生产用及其非农人口生活用的资本化了的特殊土地。城均衡态是城的供给与需求相协调的状态,城的非均衡态则是二者不相协调的状态。了解城的供给和需求首先要从经济学而不是社会学视角考查:“城”的经济运行的基本内容包括城市土地经济的运行活动和市政经济的运行活动。其中,城市土地经济以城市地租为主要内容,城市土地的绝对、级差和垄断地租是指自然、经济和社会禀赋各不相同的城市土地随区位变化而呈现出类型和多寡各异的土地价格,它随城市利益主体对不同区位和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性程度来影响城的经济运行效率。市政经济活动是由城市政府承担的、以满足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按照经济学对需求和供给的定义,城需求是指企业或居民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每一个城市地租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城市土地数量,购买力来自于收入。城供给是城市不同利益主体对城市土地及其负载物的供给,供给土地的货币价值用地租衡量,在不同地租水平上相同收入的购买力不同。可见地租是影响城供求状态的重要变量,是土地市场上调节各种需求欲望,使之与需求相匹配的核心要素。此外,城市地租也被看成是利息的特殊形态。在非农产业具有较高有机构成的城市,利息是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化了的城市土地所有者出让使用权所获得的流动性货币报酬。深层次理解城供求形成机理,有益于深刻探析城均衡结构。理解城需求形成机理的重点在于厘清生产性、生活性和投机性需求。其中,生产性需求是城市地租和城市产出的增函数,生活性需求是城市人均收入和城市地租的增函数,投机性需求是城市地租的减函数。

2. 金融经济力对城均衡的作用机理。城市土地是资产化了的土地,核心定价变量是利率。利率是城的经济运行与金融的结合点,也是金融经济力对于城均衡的调节点。城供求与金融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关系:首先,房地产市场既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的投机性需求的重要领域。投机需求激增、价格虚高引发的房地产泡沫本质上是金融资产价格超出价值而形成的金融泡沫的一种。其次,通常城市居民收入多用于消费、储蓄和投资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条件下,投资渠道便利一方面将引发投资热潮、提高个人的投机性需求,另一方面将降低贷款利率、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生产性需求。再次,加大金融支持尤其是拓宽金融服务覆盖面,不仅有利于改善市政服务供给,还有助于顺畅城市土地流转市场、理顺城市土地的供求。金融通过上述机制影响城供求结构,因此城的均衡分析理应加入与城的供给和需求都紧密相联的金融经济力。

如图3,R轴表示城市地租,U轴表示城市土地量,Us表示城市土地供给,Ud表示城市土地需求。在短期内,城市土地供给具有刚性,城均衡仅表现为城市地租绝对上升,这里的城市地租主要是区位型城市级差地租。在长期内,土地供给量随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利用效率提高而增加,Us曲线右移至Us1。在更长的时期内,金融经济力带动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规模扩张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城市规模扩张又产生新一轮城市土地生产和生活需求,需求曲线由Ud1移动到Ud*。倘若该城市为大城市,城市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且资源、服务承载渐满,无法提供与需求量相当的城市土地与公共服务,致使城供给曲线由只能由Us1移至Us*而不是更远,金融经济力引导“城”在更高的地租水平上实现均衡。这时城市地租上涨至白热化程度,高地租型城均衡模式实现。金融经济力具有推进城市化经济质性成长的能力,居高不下的城市地租缩减了城市发展空间,伴随金融包容性成长、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制度进一步完善,金融参与经济运行转移了各方主体对城市土地白热化的垄断竞争性投资取向,使土地得以与同样以利率定价的金融资产竞争发展,导致新一轮供求作用下城市土地的需求降低,城供给空间相对增大。如中图,当城供给空间增幅大于城需求空间增幅时,城市发展空间扩容,可持续发展有望实现,此时出现略低地租水平的城均衡。高地租水平和低地租水平城均衡模式都是金融经济力调节的对象。由于金融经济力独立运行以及与经济结合运行都存在由量性增长到包容性成长的效率提高过程,这一效率提高过程也是实现高效城均衡模式的调节过程。因此,倘若高地租与低地租型城均衡是在金融经济力量性增长阶段或者说其自身效率尚低的阶段产生,那么这两种水平的城均衡都是不稳定、不可持续的,城均衡也就未必有效率,图3右图中U才是稳定的高效率城均衡轨迹,它是城均衡的理想模式和长期运行趋向。随金融经济力效率提高而调节的不可持续的高地租型城均衡U1和低地租型城均衡U2必将向其收敛,因此金融经济力是实现可持续型城均衡模式的内驱力。

(二)金融经济力对市均衡的影响

“市”是由经济流量和方向、经济主体行为和交易结构以及相应的经济制度、组织和经济政策所表现的、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处于一定空间方位的买卖场所或市场交易中心。市的经济运行由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涵盖国民财产和资源的国民财富再生产与再配置、国民收入运动、社会资金循环周转的经济流量方面;城市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方面,包括生产者的生产与投资行为,消费者的储蓄、消费与个人投资行为,城市政府的消费、投资与转移支付行为;囊括以农产品为主的消费品市场、服务市场、以金融市场为主的要素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产权交易市场等城市市场的结构方面。市的经济运行的均衡点即为市均衡,也就是说市均衡是对市的供求相等时市的经济运行所表现出来的均衡状态。其中,市需求是指对城市“非城”产出具有需求欲望并能够对其支付的货币量,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对城市产品的消费、投资;市供给则指在城市市场上打算售出的非“城”的商品价格量,包括中间投入品的转化价值和要素投入的增加价值两部分内容,以利润、储蓄、收入等货币形式表示。当市供求相等时出现市均衡,能够实现市均衡的城市化模式称为市均衡模式,按效率不同细分为可持续的市均衡模式与不可持续的市均衡模式。金融经济力参与市的经济运行,改变市均衡结构。

金融经济力对短期市均衡的影响机制按照其作用形式中的效应形式分为内部和外部机制,不同作用类型产生于城市不同的开放程度。在内部机制方面,假设城市是封闭的,市均衡轨迹取决于初始状态下的市供求和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城市内部所引致的市供求曲线的移动。如图4,纵轴I、S分别表示投资与市需求、储蓄与市供给,横轴表示货币形态的市产品。在城市化快速成长初期,较低的利率水映在金融市场上就是金融资产价格较高,反映在信贷市场上就是企业贷款利率较低。随着城市化优势的发挥,市的需求激增表现为左图中需求曲线由上一阶段的I2平移至I*。与此同时,较低利率带来较低的储蓄水平,投资市场中投资主体高预期的待价而沽行为导致利润积累不多,因此主要由储蓄和利润构成的市供给由初始水平S1经S2增至S*,市供给增幅小于市需求增幅,这一时期在金融经济力内部作用机制下形成的市均衡轨迹为C1。当金融处于包容性成长阶段、在金融集聚形成正向辐射力时,借助于城市间金融市场整合使得储蓄投资转化更为顺畅,市场区域内城市之间相互影响产生市需求空间大于市供给空间的市均衡类型C1。伴随金融经济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外来人口移入,下一时期市供给增长空间大于需求增长空间从而实现C2型市均衡轨迹(如中图)。金融经济力随发育程度不同对城市化进程作用的大小也不同,调节C1、C2向可持续型市均衡轨迹C收敛(如右图),可完成短期市均衡模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的转化,可见金融经济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型市均衡模式的内驱力。

(三)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均衡的影响

城与市同时均衡才是实现城市化均衡并且达到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均衡点,形成城市化均衡模式。城市化均衡模式是最稳定的可持续型城市化运行模式,金融经济力驱动不可持续型城均衡和市均衡向可持续型城与市均衡收敛,最终达到城市化均衡态。在城市化均衡点上,表示城供求的变量如城市土地供求、城市地租价格、市政服务供求以及衡量市供求的变量如投资、储蓄均实现均衡,即各方利益主体对城与市的供给和需求行为均达到制衡而无改变意愿的状态。城市化均衡的实现意味着以此为内核的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形成,它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速度始终保持在边际聚集效益等于边际聚集成本的动态均衡点上。金融经济力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协调并修正不可持续的市均衡模式、城均衡模式以达成可持续的高效、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内驱力。

四、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包容性城市化模式:兼顾公平

金融经济力作用于城均衡与市均衡,协调二者同时均衡达成城市化均衡态,体现了金融经济力属性的效率层次。然而均衡型城市化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行为均衡而非数量均衡,这就存在金融经济力调节不到的城市化领域与社会问题。

(一)均衡型城市化模式的政策盲点

高效的均衡型城市化模式固然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由“非包容”引发的城市化矛盾却是政策无法触及的盲点。这些城市化矛盾包括: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城市基础部门虽然紧缺低水平劳动者却排斥农民工进城的“市民行为”之间的矛盾、低效率城市国有成分经济部门融资顺畅与高效率非国有成分部门缺乏融资平台之间的矛盾等等。上述矛盾阻碍了城市化可持续进程,推进城市化亟待诉求于包容思想。

(二)包容性城市化与均衡型城市化——互为补充

践行包容思想的包容性城市化模式是人口、环境资源、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高度协调的城市化。均衡型城市化诉求于包容思想,与包容性城市化在对立中寻统一。例如,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满足户籍居民需要而未覆盖外来弱势群体,就是非包容性城均衡状态,因此包容思想是实现质性城市化一般均衡的重要条件。在非均衡向均衡型城市化转型的进程中,存在诸多非包容现象与对包容性的需求,同样在实现包容性城市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非均衡因素与对均衡高效发展的诉求。可见,均衡也是实现质性包容发展的必要条件。融合均衡与包容城市化模式的优点、拟合二者作用领域需要诉求于金融经济力这一与两种模式都相关的作用机制。

(三)金融与包容性城市化契合点——非均衡金融

金融运行非均衡状态是金融成长过程中的特有阶段,非均衡金融是指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与政策供求不相等,或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等所有非均衡发展的多元系统组合体。从包容的角度来讲,非均衡金融未必是高效率的金融类型,它作用于城市化经济产生的作用力,它是非包容性城市化在非平等金融服务享用权利方面的体现,是包容性城市化模式对现代城市金融大力修正的领域。包容性城市化模式是非均衡金融实现包容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经济力也是实现包容性城市化的驱动力。

(四)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经济力——两模式的协调机制

从金融运行效率角度而言包容成长型金融运行效率最高,附加城市化经济运行条件后的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经济力是最有效率的金融经济力。实践证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效益的发挥需融入包容思想,但二者无法简单统一。金融由非包容到包容的转变是驱动包容性城市化实现的关键动力,那么包容性成长型金融经济力能否协调两种城市化模式以最大化政策组合收益呢?理论上按照起效领域及效果,金融经济力的属性分为效率属性和公平属性:推动城市化均衡注重效率所实现的包容性均衡就是兼顾公平,金融经济力在反映自身属性的同时协调了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模式,是实现二者高效组合的策动力。在金融经济力作用下,传统城市化模式转变为具有包容性和均衡型内核的城市化新模式,城市化曲线也因外来金融冲击而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效率和公平特质。

如图5,S代表传统城市化路线,S*代表加入新内核的城市化曲线,横轴表示时间和城市化发展质量,纵轴表示城市化率和城市化数量,城市化转型始于初期对质性城市化的渴求阶段。向两轴做垂线可知:在传统路线下,初期城市化的质与量成长均不明显,中期数量增长严重偏离于质量发展,后期数量减缓、质量稍微提高,实现城市化量质转换耗时较长;新型城市化模式下,虽然中期城市化增长速度慢于传统模式,但是质性成长比例却更高,为后期质与量协调发展、进而为城市高效发展提供较大空间,实现高质量城市化用时较短,包容与均衡模式的组合政策收益得以实现。

总之,与其说金融经济力是实现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的驱动力,倒不如说金融经济力是超越简单“力”的概念的一种金融作用于城市的高复合抽象机制。包容性与均衡型城市化是我国实现深度城市化的新模式。因此注重在相应城市化经济运行阶段,适时发挥城市金融经济力的调节效应是实现我国城市化高效、可持续运行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Wang E C. 2000.A dynamic two sector model for analyzing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growth[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9:223.

[2]彭卫民,任啸.虚拟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2,(1).

[3]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J].财贸经济,2000,(6).

[4]周莹莹,刘传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展望[J].金融发展研究,2011,(4).

[5]王广谦.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因素及金融贡献度[J].经济研究,1996,(5).

[6]李汉东.一个金融和经济增长的两部门计量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

上一篇: 文物保护发展前景 下一篇: 儿科护理的特殊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