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诠释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1 09:58:35

生命的诠释

生命的诠释篇(1)

生命在某些人眼里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豪华的别墅与轿车。

报纸上:洪涝,绝症,谋杀……满眼是痛苦挣扎着的生命。

我们太忙,信息时代我们只能学习,工作,研究……因为太忙,以至有些人便忘了生命。

生命是什么?

有人说,生命是初生的无知,少年的纯真,青年的朝气,中年的稳健,老年的愤世嫉俗。

有人说,生命是母亲的慈爱,父亲的严厉,朋友的关心,是一切感情的组合体。

有人说,生命是夕阳衬落日,青松立峭壁,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和白雪,是宝马快刀,金貂美酒,是孤月冷歌的漂泊。

我是个女孩,但自古女子的生命好象特别轻贱。我想,女子的生命是貂禅轻舞的团扇,是昭君出塞的黄沙,是杨玉环抛上树的白绸,是西字坠湖的涟漪,是绿珠溅落的鲜血,是黛玉葬花的悲吟,是窦娥赴刑场的怒火——都说是红颜薄命。

生命的诠释篇(2)

每天望着电视画面上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和灾区疮痍满目的残垣断壁,有多少人流下了痛心的眼泪。牵挂着一个个被埋在废墟底下的兄弟姐妹,我们恨不得拦住时间的脚步,好让它慢些,再慢些……痛失亲人,情何以堪,妻离子散,家不成家,从此多少人的心口埋下了永远的伤痛?望着那些泪流满面的同胞们,听着那些滴血的呼唤,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会落下伤心的泪水.

5月19日,国旗低垂,汽车呜咽,中国用最庄严的仪式,为远行的同胞送行。14时18分凄婉的警报声.汽笛声.喇叭声准时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鸣响,声震长空。从北国草原,到南国边陲,从一座座城市,到一个个乡村,从一个个车间,到震区的废墟……面对越走越远的生命,谁都没有办法挽回,这一刻,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生命的诠释篇(3)

12月4日,金华市召开了他的追悼会。3万多群众自发地前往殡仪馆,向他的遗体告别。曾有一位金华电台的主持人,说他30多岁接触了太多的人间悲欢离合,自认为不太会被什么事情打动,可这次,他却流下了感动的泪。为纪念英雄,那位主持人特地半夜跑到英雄救人的桥头,创作了一首歌曲――《这一次》。一时,《这一次》回荡在金华的大街小巷。

连日来,在他牺牲的桥头,有一个放广告的大屏幕彩电,向万千金华市民播放着一曲曲哀歌。“沉痛悼念英雄孟祥斌”的字样在大彩屏上滚动播出。原来,这台“金华最大的彩电”――广告屏,属金华一家广告策划公司,停播一天广告,公司的损失就将达到几十万元。

他牺牲的消息传开,有网友还迅速建了一个专为祭奠他的网站。在不计其数的网友跟帖回复中,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你,我们看到了希望。”在追悼会现场,还有不计其数的青年志愿者开展了向英雄亲属募捐的行动。

他的骨灰就将被送回山东老家了。在他牺牲的城南桥上以及婺江之畔,聚集了数以千计的市民,他们再次来和英雄作最后的道别。等候的人群中,一位来自某物业公司的职员说,他要带着金华人民的一番情,跟随着英雄的英魂一同去山东。临行前,这位职员从英雄生前的部队包了一捧土,从英雄牺牲的婺江里装了一瓶水,还捎上了金华的特产佛手及金华的学子们连夜折叠的千纸鹤。

在回归山东启程的那一刹,他的妻子收到了无计其数从童靴到成年靴的红靴子。那些红靴子上没有留言,但他的妻子已明白,当初,在她丈夫牺牲的桥头,丈夫是带着三岁的女儿出来为她买靴子的。如今,父亲已去,这些不知名的金华市民完成了他未了的心愿。这些靴子,她的女儿将一辈子也穿不完。

2007年12月6日,随着一声列车悲戚的长鸣,他的骨灰在妻子、姐姐和部队官兵的护送下,回到了他的老家山东齐河。寒风中,齐河县数万居民自发来到车站广场和沿途县城,在一片痛哭声中迎接英雄回家。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纪宝成在推荐他的时候这样写道:“真的仁者视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这样的颁奖辞:“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生命的诠释篇(4)

小说《狼图腾》是一部描绘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书中对狼的个性、狼的战斗、狼的精神的描述深入人心,这部被称为“有关狼的真理的终结者”的小说深刻地阐释了狼与人、狼与天的关系。由于书中群狼作战、狼的心理刻画部分比较多,电影《狼图腾》筹备拍摄之初就引发公众的猜想与期待:电影将如何诠释狼的情感、狼的精神,如何表现群狼作战的宏大场景?电影《狼图腾》从电影传播规律出发,弃多选少,抓住“狼的抗争”这一震撼点,重点诠释了草原狼在面临生存危机时的反抗与斗争。“生命的抗争”是电影《狼图腾》创作的核心理念。

一、电影《狼图腾》的故事简介

电影《狼图腾》是中法合拍的一部冒险剧情片,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狼图腾》。故事讲述了蒙古草原上狼与牧民为生存而展开的斗争。在激烈的搏斗中,狼的团结、不屈以及逆境求生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北京知青,狼也成为草原牧民的信仰,狼图腾由此产生。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从北京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在大草原上,他们结识了众多蒙古牧民,也见识到了牧民们敬畏的草原精灵――蒙古狼。陈阵被狼的威武与不屈打动,萌生了养狼的念头。就在此时,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外来人员蛮横地抢走了狼的生存食粮,残忍地摔死狼的幼崽,并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剑拔弩张的地步,狼的激烈反抗因此产生。狼群抗争的背后是关于人与动物间如何彼此尊重、和谐共处的深深思考。

二、电影重点诠释小说中的震撼点,

符合电影传播规律

小说《狼图腾》总共51.1万字,是一部关于狼的鸿篇巨制。里面有几十个关于狼的故事。小说描述了“狼的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1]。对于电影创作而言,无疑面临两个难题:其一,主人公是导演无法驾驭的狼;其二,一部两小时左右的电影根本无法容纳小说的海量内容。值得欣慰的是,导演让・雅克・阿诺深谙电影之道,以图像为最主要传播方式的电影应当去除文字的晦涩与抽象,选择富有震撼力的主题,并用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诠释主题,直击观众心灵。“《狼图腾》中的狼,以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形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它们强悍、智慧、温情,为了自由、尊严以命相拼。”[2] 想要通过画面表达狼的温情与智慧难度颇大,因此,电影《狼图腾》将主题浓缩为“困境中的不屈与反抗”,逆境求生向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电影中狼在困境中低沉的哀鸣与凄凄的眼神令人心恸,它们在被围困后表现出的“不自由,毋宁死”的倔强与反抗着实令人感动。电影《狼图腾》塑造了热爱自由、顽强、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一群狼,它们的意志和尊严感染着银幕前的每一个人。

电影《狼图腾》的叙事内核大致划分为4个片段,这4个片段均表现了“狼在困境中的反抗”,诠释了“狼的抗争”这一主题。

片段一:草原场部主任包顺贵带人使计将狼冻死,将作为储粮的黄羊全部挖走,抢了这些蒙古狼过冬的粮食,对它们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包顺贵不顾毕利格老人的劝说,执意挖出冻死的黄羊并命令手下全部搬走时,狼在远处观望,幽幽的眼神背后是不满和愤怒:为人类抢占它们的胜利果实且不留余地的做法愤愤不平。狼因此实施了第一次反抗,冲击羊群,咬死人类圈养的羊,以此反抗人类的自私和贪婪。

片段二:寒流来袭,狼捕食困难,饥寒交加。此时,包顺贵命令牧民掏挖狼窝,将狼崽掏出摔死,“以绝后患”。饱受饥饿与丧崽之痛的狼采取了格外残忍的手段疯狂报复人类,它们在绝境中奋力反抗,以求获得生存的机会。它们找寻着复仇目标,最终将之定格为军马,因为军马是伤害它们的那些人所珍视之物。“屠杀”军马,一来可以解决饥饿问题,二来希望以此警告人类,如若做出伤害狼群的事情,将遭到加倍报复。这一片段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声画互补、视听结合地呈现了狼群的威武与狼群的反抗,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听觉震撼力。黑漆漆的夜晚,风雨交加,军马在寒风与大雨的侵袭下不听使唤,惊恐四散,狼伺机而动,有组织地进攻军马群,以自杀式袭击的方式冲撞马群,撕咬倒地的马。惊心动魄感十足的伴奏乐、万马奔腾与群狼的撕咬交织,马的挣扎、狼的倒地、马的尖叫、狼的号叫、人的无奈、哀求与怒吼,音乐、环境声、画面的交织交融将狼自杀式复仇的凶狠与壮烈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狼在电影中的第二次反抗。这一片段是电影的一大亮点,较好地诠释了狼在逆境中的不屈与抗争,传递了狼群的生存真理:不自由,毋宁死。

片段三:陈阵偷偷喂养狼崽,狼崽逐渐长大,对失去自由的圈养不时表示出不满和抗议。有一组镜头,小狼被放在铁栏里,趁陈阵与掠杀天鹅的一群人纠缠之际,拼命撕咬围困的铁栏,努力探出身子,找寻自由。这是狼在失去自由后的反抗。正如毕利格阿爸所说:“狼失去了自由,也就不是狼了。它们只愿靠自己的奋斗拼搏生存,即使死去也无怨无悔。”狼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天性展露无遗。

片段四:包顺贵一口认定狼是草原的祸害且狼皮利润丰厚,于是带领一群人实施草原“清狼”行动,用猎枪将草原上的狼全部打死,一个不留。在威力无穷的枪弹面前,狼无疑成了弱势群体,在全然不对等的对抗中,狼选择了逃跑,以获得生存的机会,但在速度超越其极限几倍的汽车面前,狼的逃跑显得如此无力。在枪炮和汽车的逼迫下,令人震撼的一幕幕出现了:两只狼相伴而跑,被包顺贵一行人逼到悬崖边,两狼对视诀别,一只狼纵身跳下悬崖,另一只狼迅速跑进洞中,将洞中巨石刨下,堵住外人的路的同时也将自己困死在洞中;在包顺贵一行人的围堵下,曾经“放过陈阵一命”的狼拼命地与汽车赛跑,宁愿累死也不愿被活捉,最后精疲力竭,在陈阵面前倒下,狼誓死反抗的精神连包顺贵也为之动容,最终答应陈阵的请求,让这只狼留在它倒下的地方,留给腾格里。这是电影里狼的最后一次反抗,在最后的抗争中,狼群虽然始终处于下风,但没有一只狼停下逃命的步伐,没有一只狼主动投降。狼群“如果没有自由,那就宁愿死去”的信念感染、感动着银幕前的每一位观众。

电影是一种通过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传递特定主题的艺术形式,其中图像叙事占据主要地位,图像的直观性和浅显性使得电影无法达到特定的深度。诠释深刻思想向来不是电影所长,小说《狼图腾》所传递的深邃思想是电影无法企及的。《狼图腾》抓住了电影的传播特点,整合小说中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片段,据此提炼“生命的抗争”这一具有震撼力的主题,放大视觉元素,制造视觉冲击力,完成图像叙事。总体而言,电影《狼图腾》符合电影传播规律,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狼为自由、为生存誓死反抗的精神。

三、电影未能完整诠释狼的精神,与小说仍有差距

电影《狼图腾》虽然较为成功地诠释了狼在困境中的反抗,制作方式符合电影传播规律。但与小说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存在一些不足。

(一)隐喻叙事手法运用不够成功,未能诠释“图腾”的含义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3]。图腾是小说《狼图腾》的精髓所在,小说用几十万字全面、深刻地阐释了《狼图腾》的精髓――一种在世界历史上从古至今不停奋进,并仍在现代世界高歌猛进的进取精神。这种游牧精神是游牧民族在长期与狼生活中形成的,是狼的勇敢智慧、强悍进取、狼心勃勃然的熏陶使然,狼是游牧民族的崇拜之神,是为狼图腾。要创作《狼图腾》电影,必须使用隐喻手法。“隐喻可以说是人的认知方式之一,人们通过经验,能理解较为抽象的,无法诉之于感官的事物。隐喻的建构体现为本体的意象在心智里转换为拟议中的喻体的意象。”[4] 然而,电影对图腾的理解和诠释较为肤浅,隐喻手法的使用不够成功,只是在影片结尾呈现了一幅狼腾在空中的图案,借此隐喻“狼图腾”,基本没有诠释出狼的“神力”所在。片名是电影主题精华的浓缩,一部优秀的电影必须能够很好地诠释片名,与主题契合。电影《狼图腾》显然未能诠释片名中的关键词“图腾”,使得电影内容与主题略有脱节。诚然,电影由于传播介质的局限性根本无法完整、深刻地表现“图腾”的符号意义,电影如若能以小说《狼图腾》为拍摄素材,根据电影所能表现的内容重拟片名,使得内容与主题一致,效果会更好。

(二)弱化细节刻画,狼的形象不够丰满

小说《狼图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蒙古狼的不屈、顽强、精明与能干,对狼群形象的描述栩栩如生,狼的神态、动作甚至心理活动,在小说中都得到了较好的表达。但电影《狼图腾》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未能很好地刻画出狼群的个性化形象,对狼形象的诠释仅限于狼眼的特写和狼的奔跑,与书中丰满的形象相比显得单薄。比如,在描述狼群攻击军马群的时候,小说有过这样描述:“狼群发出怪风刮电线一样的呜呜震颤号叫,充满了亡命的恐惧和冲动,在狼王的指挥下,狼群发狠了,发疯了,整个狼群孤注一掷,用蒙古狼最残忍、最血腥、最不可思议的自杀性攻击手段,向马群发起最后的集团总攻。”[1] 其中的细节描写震颤人心,令人恍若身临其境:“一头一头大狼,特别是那些丧子的母狼,疯狂地纵身跃起,一口咬透马身侧最薄的肚皮,然后以全身的重量作拽力,以不惜牺牲自己下半个身子作代价,重重地悬挂在马的侧腹上……一条被马蹄踢破腹部,踢下了马的饿疯了的公狼,龇牙咧嘴地蜷缩在雪地上号叫,可它还是拼命地用两条前腿挣扎着,爬向倒地未死的马。”[1]这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但电影在细节刻画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大气的同时缺乏细节的渲染,从而使得电影的感染力不如小说。

(三)植入的爱情故事略显画蛇添足

电影《狼图腾》中有一个爱情插曲:主人公陈阵与一位蒙古女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是小说没有、电影植入的。对于电影导演而言,爱情这一永恒的话题从来都可以吸引观众眼球,激发观众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因此,爱情几乎是每部电影的构成元素。然而,一部非爱情主题的电影,爱情元素的植入应当建立在与主题相关基础上的自然切入,绝不能为追求爱情元素而强行嫁接,在以狼为主人公,展示狼群个性的电影中,插入与主题不甚相干的人类爱情,带有明显的“硬切”痕迹:陈阵与巴图妻子的相爱相知既无前期铺垫,也无结局说明,略显突兀。同时,在有限的电影时间内,爱情的穿插冲淡了“狼”主题的表达,实属画蛇添足。

四、结 语

将小说《狼图腾》搬上银屏,表现狼的威武与力量实属难事。对“图腾”理解的肤浅是电影《狼图腾》的最大缺憾。然而,以图像话语为主的电影语言重在图像叙事。总体而言,电影《狼图腾》较好地利用了电影传播规律,选择了小说中适于电影表现的点作为主题,诠释了“狼在困境中的不屈与反抗”,部分表达了小说的核心思想,实现了电影的图像叙事功能。事实上,电影《狼图腾》在视觉设计上的贡献,不只是感官性的,而且是透过感官性的形象设计,向观众传递意向化的狼群抗争精神。电影《狼图腾》唯美的画面令观众心动向往:蓝蓝的天空,广袤的草原,圣洁的天鹅,美丽如画的天鹅湖,还有那一群顽强倔强、永不言败的草原精灵――蒙古狼。

[参考文献]

[1] 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 罗利琼.狼的赞歌和民族关怀――《狼图腾》的意

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7).

[3] 百度百科.图腾[EB/OL].http:///link?

url=xiXZj3FTzAEHmXpdce_EwaJKlgUVHYPY1GcskiG3YvLcNg

I1qweSxVOTaGlRHktT9XuaLdlVpPNEfGNsfRuS9yp8Fm_ Dzjpw

生命的诠释篇(5)

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

王周明是一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张文说,他从外面赶回学校时,这个女孩一见他就哭了:“王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

汤鸿今年20多岁,是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为学生排练迎“六一”儿童节的舞蹈节目。发现险情后,她把学生推向墙角,把她们抱在自己怀中,垮塌的楼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尸体被找到时,目睹她俯身趴在那面墙的角落里。她的怀里,3个女孩活了下来。

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

看看我们的老师吧,最危急的关头,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们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他们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学生的重生。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在危急关头,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老师为救地震中的学生而献身的时候,我都是泪流满面。这就是老师,最伟大的老师!

生命的诠释篇(6)

人生到处只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渑池怀旧寄子由》)

在对一切意义、权威、理性、价值、传统进行质疑和消解的碎片化、平面化的后现代社会语境中,人其实也像碎片一样,轻飘飘地无所归依,就像飞鸿,被命运推着到处流浪,到处漂泊,即使偶尔留下足迹,也不知之后又将漂向何方。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生命状态里,人的内心愈发渴望安定、渴望“回家”,渴望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给生命以诗意的安顿。而哲学告诉我的“哲学不允许给人以任何满足,艺术则以满足为其本质,不仅可允许其提供以满足,并且也是其目标。”(雅斯贝斯(Karl Jaspers)语)中国艺术作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生命的诗意存在方式,更是具有精神的圆满具足、与宇宙相通感、相调和的大自由、大超脱,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情况下,作为中国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水墨自然就背负起了为人类营造精神家园的艰巨使命……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古老中华文明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思维与审美价值。水墨不仅仅是一种绘画样式,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哲学观、自然观和人文情怀。在当今画坛上,水墨画仍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我们这一时代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无论是对她的传承还是变革,发展还是弘扬都体现着艺术家对这一伟大传统的关怀和敬意,体现着他们各自对“自然”对“生命”的不同诠释与体验,都是时代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水墨画在当前的存在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一类是带有时代意义和先锋性质的实验水墨和抽象水墨。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作为老子“道”的体验方式和审美表达,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体制和农耕生活的环境中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的,无论是其技法还是其文化理念都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和谐统一。在当代社会,由于古代文人所崇尚的“道”已经被现代文明中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价值理念弄得本来就很难理解而更加模糊不精了,所以,很多人认为,传统水墨与当今的时展已不同步、不协调。然而,实际上,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逐渐推进,其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等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异化”的弊端已越来越凸显,人类早已开始反思、自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而中国传统水墨中所蕴含的“天人和谐”、“物我同一”的自然理念、人格理想,审美精神和艺术境界等,对于身心疲惫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清凉宁静和释放心灵的安全港湾,一个“可游可居”的精神家园。因此,传统水墨从精神趋向上来说并未与当今的时代脱节,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所传递的艺术精神和情感内涵具有着某种超越于时间空间的普遍价值。问题在于,每个时代如何将传统的本色更好地转换成其生活时代中的精神资源?怎样将民族传统中的最优秀因素引向当代层次和形态和怎样引进最前沿的水墨实践当中来,每种文化如何在保持本土特性的同时吸收借鉴可被他者文化接受和理解的文化元素,这些如果具体到水墨实践当中,可能就涉及到了诸如观念、情感、题材、语言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实验水墨虽然常常被视为是传统水墨的叛逆和颠覆,它是在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碰撞中产生的,表达了对自然理性(道)和对人本非理性的相互交融并具有了双重属性。但实验水墨对“传统”的反叛其实更是对“传统”的一种传承与延续。艺术上任何一种“革命”或“实验”其实都是“传统”的一次有效的伸展。因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博大深邃的开放包容的体系,任何批判和反驳只能使它的内涵更加丰富,即使在形式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悖离,其内在的东西也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两岸水墨艺术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在发展中也有其各自的个性特征。但我还是认为,两岸水墨艺术实践的创作在思考继承、创新和全面发展时的理念与实践方式体现了纵向看是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一条红色主线贯穿历史与当代,横向看是历史的淘炼下吸收,接纳、消化、突破、创新中的当代意义的对自然及生命体验的横向面的拓展,这样一个最普遍的共同特点。

传统水墨也好,实验或抽象水墨也好,都是在用水墨这种独具特色媒材表达当代人的精神宿求与心理状态、审美趣味,表达当代人在特定时期对社会变化的无所适从、对生活的焦虑不安、进而对回归自然、回归平淡的生活状态的渴望。或者说,表达的是当代人的“对自然、对生命体验”和对“自然生命”的理解与诠释。这其中只不过就是有了水墨手法的区别。也就是传统水墨常以一种和谐的、综合的、平易的、质朴的形象的肯定的方式来表达实践的美好理想、而实验性或抽象水墨则常以一种冲突的、偏激的、抽象的、破坏的、否定的方式来表达实践者思想的展翅飞翔。

有人说,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当时的农耕文明和文人的生活方式是相统一的,比如,魏晋以前的中国文人确实爱好自然,所以才有老庄哲学和隐逸思想;中唐以后,隐居山林成为了一种社会风习,因此山水画实践的自然观得以充分展示而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北宋以后,中国人亲近体验大自然观念淡漠,故而“文人画”才得以出现。而在后现代社会中,文明已不可逃避,隐居山林也更是难以实现。艺术又不可能鼓励文化游离于社会之外,因此当代水墨画家应该以现代人(城市人)的心境去面对、批判现代人在世间的实际存在处境,而不是和古人一样固守在传统笔墨的题材与情境之中。由于水墨艺术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与社会同步的同时才会反映出水墨艺术自律性特征和体现理想的时代价值理念。基于此对于以上观点,我又并不能完全认同。

的确,水墨画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不仅表现山川丘壑的自然之美、宇宙万物的生命之美,而且也表现画家在领略、体验、感悟自然和生命的过程中的灵性和心境。中国古代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生命价值的伦理性的有机系统,人与自然界是合一的,人就具体生活在世界之中,世界也同时生活在人之中,所以人要生存就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但 艺术所要传达的并不是这一“自然”,而是“自然”向人显示的真实意义;艺术所要再现的也不是自然本身,而是作为人之诗意栖居之“家园”的“自然”。这种真实意义和“家园”的“自然”其实是一种体验自然和生命的真实和宗教一样的虔诚,是艺术家心灵的创造对理想与完美的自然世界的寻找、向往与追求,而这些是可以超越时空引发共鸣的。从这个意义上去说,具有传统价值的水墨实践和具有当代价值的水墨实践其终极目标都将有着一个共同的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精神存在。

对于生活在远离自然、被钢筋水泥重重包裹的都市建筑群里,各自带着面具、相互隔膜的现代人来说,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灵性正因为遥不可及而变得更加珍贵和无限的渴望,艺术所构筑的彼岸世界正因为其完美而更衬出此岸存在的瑕疵。即便是传统题材、传统情境的作品,只要不是对古人的技法和意境的生搬硬套,不是以“老山老水”的面貌出现,只要是浸润着画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理想,其自然会与现代人产生共鸣,成为满足现代人心灵理想追求的精神栖所。与古代的消极避世、隐逸情结不同,幽谷、孤松、清泉、明月、闲云等等自然景观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有安顿灵魂、抚慰心灵、虚静品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存环境、精神处境的一种补充、完善。

如果说传统水墨中的“自然”还主要指的是客观世界,或者说自然界的话,那么当代水墨中的“自然”则已延伸到了人的社会环境(都市环境)。这是当代水墨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包括传统水墨在题材的拓展方面其实也可以有所参考。而“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等理念也还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在当代水墨中,传统的“和”理念在中国传统人文内涵之外又加入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元素。李泽厚在其《先秦理性精神》一文中曾论及儒道互补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线索,他说:“……它们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道家与儒家,同样是体现群性于个性之中,故一己之“生的完成”,同时即是万物之“生的完成”,这也是“和”的极致。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当代水墨除了追求人与人间的和谐之外,还体现了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独立价值与平等权利的尊重与包容。甚至在整个宇宙面前,倡导生命间的平等,相容与相和。“和”成了化解天与人、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身心灵以及不同文化、不同文明间冲突的最佳方式,凸显了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价值理想,也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呼唤。

艺术如果对自身的传统没有体认,它就不会知道该往何处去,水墨画的未来,也应当从深入挖掘传统水墨的资源人手,先认清传统水墨的意义,然后再在保持本土民族文化身份文化立场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以独立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气质阐释时代的变迁,使水墨具有表达当代自然、生命意义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大量引入,我们在多年封闭的情况下,对突如其来的西方文化现象表现出了比较被动的接受和缺少理智的选择。艺术实践总是流连于吸收、借鉴之中,一度忘记了对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的深入研究,忽略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模糊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层次挖掘等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实践倾向,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倾注在全盘否定传统和对外来文化无条件的接受上。这种现象出现在台湾地区可能就更早一些,更是由于对水墨历史文化内蕴体认单薄而表现的更为过之。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了削弱个性发挥和隐藏个性创造的特点。诸如题材的雷同,观念的雷同,感受体验的雷同,特别是形式语言的雷同造成了视觉上表面的繁华,掩盖了其背后对艺术创造更深层意义的理解。

其实,从历史上看,古往今来大师的风格形成都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个性气质、学养阅历、师承溯源、思想观念、时代环境等等。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三种方法:一、表现领域的拓展,也就是内容出新、题材出新。寻找历史上没有得到成熟表现或相对少有涉足或是空白的自然物象作为表现对象,其实对于这个对象的选择本身就体现出具有开宗立派和确立风格的重要意义。而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自然物象又时时有新貌,为风格的更新完善和后来者个性风格的形成又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进一步的可能。二、形式语言的更新,也就是技法转变。这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以自然物象为依据,在自然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创造和丰富形式语言(指笔墨形态,不是特殊技法)。使风格独立。第二个层面就是强调中国画语言不依附于内容而独立存在的意义,也就是焦、浓、重、淡、轻、横、竖、斜、直、曲、勾、皴、擦、点、染的抽象笔墨形态所具有的魅力和审美价值。三、形成风格的方法就是二者兼顾,也就是内容与形式化而为一。不是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的客观主导,也不是以形式为主内容为辅的主观主导,更不是内容与形式或客观与主观各占一半的中间状态,而是同时极尽自然本质的客观体验和极尽完美无暇的形式语言主观表述的两个百分之百的双重含量。这三种确立个人风格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前两者在当前很难有效果,因为我们不会走回没有形式的再现内容,更不会走向没客观存在的纯粹的形式主义展示。所以,第三种方法则比较可行。我的“欧洲写生”系列作品基本上就是本着拓展中国水墨表现领域和更新中国水墨表现技法并试图使内容与形式二者化而为一,并以此美学理念进一步说明水墨语言这种特殊的媒材有其不可取代性,并有着文化意义上的深邃内蕴的价值。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散发出永久的生命活力。

当时,欧洲作为一种新的艺术主题,对水墨这种艺术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本来对水墨是否能承担起对于新题材的表现任务和水墨作为传统艺术形式,是否能通过内容的变化而向现代转型有些疑虑和担心,但当饱蘸水墨的毛笔与宣纸接触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实际上是我本人在面对欧洲,并不是水墨这种形式在面对新的题材。所谓的形式内容如何统一,主观客观如何统一,东西方艺术观念如何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我反而觉得与水墨、与欧洲或水墨与欧洲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有关系的其实是我与水墨的关系,我与欧洲的关系以及我与水墨与欧洲的关系。最终是我如何来处理这些关系。其实与欧洲与水墨语言相比我在这里的角色是最重要的。当我认定我的角色之后,便有了如释重负之感,于是便大胆子宣纸之上水墨之中忘情于欧洲各国了。

由此我说千余年前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水墨实践的理论主张仍将在指导水墨新时期当代意义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基于此,水墨语言所呈现的永远都是自然空间与心灵空间的统一,视觉感受与内心体验或无限想象的统一。其统一关键在于画家的强大的内在力量与自然的律动产生和谐共振。如果内在生命萎缩或丧失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那就必然导致水墨实践中缺乏(甚至逃避)对自然的与内在生命的体验和灵魂深处文化精神的拷问,也必然导致对传统的理解和继承停留在简单的图式主义形式主义的技术层面。只有真正面对源远流长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水墨长河,面对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养育我们的人民,才能以独特而有永久生命活力的水墨的个性化语言充分展现实践者独特的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关怀,水墨这个深邃的浑厚的声音才能在走向新纪元中一路高歌。

注释:

(1) 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城市山水画,有的展现了现代都市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有的则在自然景观与现代建筑的对比冲突中反思工业文明。

(2) 李普斯认为“美的感情”是“生的感情”,而关于感情移入的目标,他认为就是“生的完成”。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页。

(4) 参见张立文,《和合是人文精神的特髓》,载《长白论丛》1995年第1期。

(5)参见拙作,《八荒通神――山水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2-33页。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卢禹舜,《八荒通神――山水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 张耕云,《生命的栖居与超越――中国古典画论之审美心理阐释》,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生命的诠释篇(7)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一位重要的美国诗人,也是20世纪新英格兰优秀的田园诗人之一。他曾四度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弗罗斯特在其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新英格兰的乡村语言,偏爱简短、传统的抒情诗和叙事诗;这一点在《韶华易逝》中可窥一斑。

生命的诠释篇(8)

死亡是《红色小提琴》的重要主题之一。首先,安娜主题曲为整部影片死亡主题的阐释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在第一段故事中,导演便以造琴师妻子安娜的死为整部作品奠定了忧伤而又古老神秘的情绪基调。影片中第一次出现安娜主题曲并非在300年前的意大利,而是300年后的蒙特利尔拍卖现场。主持人向在座的人们介绍“今晚最后一件拍卖品72号,毕尼高的小提琴,1681年出品”。随着镜头逐渐推进,出现了红提琴在银幕中央的特写镜头。此时,绵延而忧伤的女声吟唱缓缓响起,从无到有,由背景到前景,直至淹没了整个会场的喧嚣,成为画面中的惟一音响。随后,人声完成了不同时空的衔接,在安娜主题曲由画外音过渡至画内后,画面中出现了即将临产的安娜,轻轻吟唱这支曲子的情景。此时,镜头与之前相呼应,慢慢推进至人物近景。这样,电影创作者通过画面与音乐的衔接配合,将安娜与红色提琴巧妙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但为后续的情节起到了预示与推动作用,也是对整部影片基调与风格的统摄。随后,当安娜因难产而死,悲伤的造琴师尼古拉以安娜的血为颜料、以其发丝为琴刷,完成提琴的制作。此时,安娜主题曲再次响起。在配器上,配乐师独具匠心地选择了小提琴的独奏形式。安娜的生命消逝后,从前的人声亦被提琴的琴音取代,这仿佛是安娜的亡魂在继续吟唱,而红色提琴正是因其承载了这一旋律,而被赋予了生命和灵魂,并开始了其漫长的生命之旅。

其次,当红色小提琴开始在漫长的岁月中辗转于不同主人手中时,死亡犹如诅咒一般如影随形。负载着安娜亡灵的红色提琴仿佛变成了死亡的象征。正如占卜师所言:“太太,你受了诅咒,爱你而被你束缚的人会有危险”,“我预见危险、虚弱和疾病。”从安娜开始,到奥地利音乐神童卡斯帕?威斯,英国小提琴演奏家弗雷德里克?波普,及至中国,从项蓓手中接过提琴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生命都为音乐着迷和狂热,却又难以承受其中的重负。他们都没能长久地占有红提琴,在与红提琴有过短暂而充满激情的交集过后,便走向了各自的生命尽头。在卡斯帕段落中,安娜主题曲在其死去的前夜缓缓响起,哀婉而忧伤;在吉普赛人手中,提琴的乐声则变得热情奔放;在英国提琴演奏家波普那里充满了浪漫与狂野的气息;在中国女性项蓓手中演绎出压抑与哀伤。[2]配乐对影片不同剧情、时空、氛围的变化给予了很好的诠释,并且在讲述不同人物命运的几段故事中,安娜主题曲及其变奏贯穿始终。红提琴的亡灵之音不但指引着观众跨越了漫长的时空,也使其亲历了一幕幕悲凉的死亡。

影片中,这些死亡揭示出无论是权贵、欲望,还是金钱,都无法占有这把红提琴。修道院的孤儿卡斯帕参加选聘乐师的考试,虽然有可能一展音乐天分,拥有美好的前程,但提琴却也将从此沦为权贵的奴隶,失去自由,也失去其存在的真正意义。在这一段落里,配乐巧妙运用了卡斯帕练琴的乐音营造了那个不安与不祥的结局。伴随画面的快节奏转接,红提琴的音乐节奏也不断加快,卡斯帕琴艺进步的同时,身体却逐渐衰竭。在参加选聘的前夜,配乐一改此前的快节奏与激昂情绪,而是以安静、忧伤的主题曲为卡斯帕送上了生命的挽歌。在英国音乐家波普的手上,提琴同样也奏出了美妙绝伦的旋律。但波普为提琴所着迷,无度挥霍着欲望,甚至为欲望所支配。刺耳的枪声结束了狂野的八度双音琴声。波普失去所爱之人,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事实上,红色提琴辗转于世间后,每一任主人的死亡也同时预示着红色提琴的重生,因此,《红色小提琴》的死亡主题指向的是一种生的形式。在死亡的黑色阴影之下孕育的是生的希望和坚韧的力量。正像占卜师思嘉曾经说的那样,安娜的生命会随着旅途的不断延展而日渐变得坚强。权贵、欲望与金钱,都不能阻止她那灵魂的脚步,只有爱才是她的最终归宿。

死亡与爱在《红色小提琴》中是两个并行的、贯穿于影片始终的主题。红色提琴是在爱的力量下诞生的。造琴师尼古拉在提琴中凝结着对美丽的亡妻和就要降生却夭折的孩子的爱。影片中,主题曲的人声部分是安娜抚摸腹中孩子时经常低吟的一首歌曲,犹如母亲在为孩子哼唱摇篮曲。因此,这一乐声不但为影片初始段落营造了古老、神秘、忧伤的氛围基调,也传达了一种绵延温婉的爱意。安娜部分中,主题曲出现得相对频繁。除了几次人声之外,在尼古拉将未上色的小提琴拿给安娜看的时候,主题曲也作为背景音乐,虽然浅尝辄止,却依稀可辨,表达了尼古拉内心对妻子和即将出世孩子的爱。当安娜难产的消息传来,尼古拉奔向自己的家。画面以提琴配乐,音调逐渐走高,在高音区奏出一声声凄厉尖锐的乐音。这与此前的音乐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演绎出尼古拉内心的不安与恐慌,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琴师对妻子的爱。而造琴师在深夜为小提琴上色时,主题音乐则首次以完整、鲜明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昏黄的画面中,提琴缓慢而清澈地奏出深沉、哀婉的旋律,始终持续着。尼古拉将上好色的提琴挂起时,音乐亦并未淡出,反而是以强音和高音在黑暗中爆发出尖锐而有力的鸣响。琴音的惊叹预示了尼古拉在提琴中寄托对妻子和孩子深深爱意的同时,红提琴的生命和灵魂也随之诞生,它是因那份深沉弥久的爱而生。

在小提琴辗转于世界的岁月中,孤儿卡斯帕、英国音乐家波普与中国的项蓓都对音乐怀着热爱,对小提琴也倾注了很多情感与爱恋,但他们的爱都不足以让红提琴长久驻足。强大的压抑人性的环境与个体所无法遏制的欲望,使得红提琴一次又一次走上了流浪之旅。直至时光流逝三个多世纪后,小提琴历经人世的沧桑与岁月的磨砺,即将结束旅程。在与纽约的提琴鉴定师莫尔斯初次相遇时。小提琴竟被其他鉴定家归列于“劣等货”中,当莫尔斯走近那些提琴时,他的视线即刻被红提琴吸引了。莫尔斯情绪激动,甚至手足无措,直至其他人陆续离去后,才将其慢慢拿起。此时,安娜主题曲徐徐响起,当莫尔斯心动地轻轻抚摸琴身时,镜头慢慢推进,音乐声音也渐渐增强,这成为提琴灵魂重生的序曲。

生命的诠释篇(9)

著名学者王国维诠释人生的三阶段,可以适用於大部分的行业,摄影家梁家合先生的经历也是如此:过去,摄影是他业N时的爱好,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进而创造美的途径;後来,摄影为他赢得无数殊荣,国内国际的大小奖项,让他闻名业内、受人尊崇;如今,摄影引导他去领悟艺术的真谛、维M初心的纯粹。在波澜过後、光环之下,梁家合先生通过镜头,还原眼前真实的美景、得享一份怡然自乐、发现一片海阔天空。

摄影是积累

进入全民读图时代的今天,摄影正成为一种被普罗大众广为接受的爱好。不过,拿相机的人多了,是否意味着摄影的门槛降低了呢?资深摄影师梁家合先生从多年的实践经历中得出的结论是:“有一套好的摄影器材,不代表马上就能成为摄影家,因为这与个人的学识、创新意识、生活阅历等有关。”就如他,摄影之路便是从这三个方面的积累开始。

梁家合先生中学时期便喜爱文学。一次,他阅读著名作家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被作品里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传递出的暖暖的情谊所感动。甚至来回翻阅数十次,能虬巡糠终陆诒诚吕础l妒牵美学与文学的萌芽,在其心底悄然抽出了新绿。

“读《平凡的世界》,看作者体验生活以及对生活的领悟,让我懂得了文艺创作离不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唯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梁家合先生在文学方面的积累,加上大学时期学习的工艺设计,都成为其今日摄影创作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一起增长的还有他的社会阅历:“多年前,我选择到深圳发展,在一家出版公司担任编辑,主要从事书籍出版的工作,常常需要找一些文字的配图及照片,久而久之就开始关注摄影。”恰好编辑部里有一套相机没人使用,梁家合先生便用来在休息的时候拍些照片,既是锻炼自己的摄影能力,也为工作备些素材,或投稿到媒体上。此时网络技术尚未发达,摄影还处於胶卷时代,所以好的照片是许多媒体单位供不应求的素材。而随着梁家合先生摄影技术日益提高,屡屡创出佳作,其拍摄的照片被许多媒体裼谩;本每天都有照片被《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裼谩R到绲目隙ǎ让梁家合先生信心倍增,对摄影也愈发喜爱。

“发表的照片多了,认识的摄影人也多了,参加的摄影活动也多了。期间加入了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通过这些平台,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摄影,K且享受其中。”当时,全身心投入摄影之中的梁家合先生,似乎着魔一般,只要节假日休息,就背着相机,在深圳乃至全国各地寻找创作机遇。

每当发现喜欢的题材,他便不厌其烦地无数次去拍摄尝试,享受在破解光影峡谷的斯芬克斯之迷中。特别是当时K没有方便快捷、功能多样的数码相机,用的都是笨重且不能重复尝试的胶卷相机,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考验着摄影人的技艺以及专业运用,能有一手出色拍摄手法更显难得。

但梁家合先生做到了,他克服了器材的局限,拍下了整齐恢弘的建筑群,记录了一个个人物的精彩瞬间;他敏捷地判断出摄影的最佳时机,把欢腾的人群变成了极富动感的画面,充分展现出线条与色彩的融洽。一幕幕日常平凡的画面,变成他创作的源泉,留住了岁月,也淋漓尽致凸显了现实的美,以及创作者的思想。还有一件件摄影中的趣事,至今令他回味无穷:“以前我用4*5坐机拍风光,记得深圳赛格广场刚刚建好的时候,我登上顶楼,为了等到拍摄深圳全景的最佳时机,我从下午四点多开始,一直到晚上六七点,四五个小时,只为拍摄一张照片。”林林总总,至今难忘。更可贵的则是摄影带来的感悟,不仅是自己毕生受用,也可裨益他人,同馈影坛:“摄影是一种自我表现的艺术,从摄影师的照片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学识、涵养、经历等等。可见,摄影跟美术书法等其他艺术一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摄影是创新

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银奖、首届“徐肖冰”全国摄影大展优秀奖、2008佳能“爱美感动”摄影大赛铜奖、第三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铜奖、2010“我的城市我的家”全国摄影大展金奖、2010年“美丽深圳”摄影大展年度大奖、2012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三等奖、第三届中国职工艺术节摄影艺术展览银奖等荣耀接连被梁家合先生获得,前前後後,他有五百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展中入选获奖。盛名之高,可见一斑。

能让自己在比赛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梁家合先生经年累月的各种沉淀,还离不开他独到的眼界与思想:“摄影需要积极创作,更需要创新――所谓的创新就是技艺之外的补充,这对一个摄影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让自己局限於某些地方,拍出的作品大同小,从而脱离了自我的追求。”何为创新?梁家合先生解释:“真正的摄影人应该有独立的思想,能拍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哪怕是小品,都能看出自己的想法!”

生命的诠释篇(10)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死亡设置;生命内涵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它是我国第一部描写中国东部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作者以一位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神秘民族近百年来顽强的抗争和哀婉的命运。在整部作品中,哀伤的曲调伴随始终,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鄂温克族在那片黑土地上的真实的喜怒哀乐。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中死亡是灌注始终的,但它的死亡描写有着自己的独特的魅力。作者迟子建面对死亡,有着一种超然、达观的态度,她认为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是心酸痛苦的,人总要遭遇到种种不幸,但即使面对人生中的心酸苦痛,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我们要直面人生中的苦难,顽强奋斗,即使在孤立无援、惨淡阴暗的现实环境中,也要坚守住那一丝生的希望。整部作品中都伴随着大量的死亡出现,充满一种苍凉的意味。但她笔下的死亡并不恐怖狰狞,而是用一种淡淡的不作太大痕迹的笔触来描写,例如:列娜因为太困而坐在驯鹿身上静静的睡着了;拉吉达被雷电劈中后,并不是烧成一块焦炭,而是脸上带着笑意,像婴儿一样蜷缩在一棵大树根下睡着了。迟子建的死亡描写被人评论为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她作品中大量的摄入死亡因子,但并不是为了彰显死亡的恐怖与狰狞,而是通过死亡来鼓励人们在绝境中顽强抗争,勇敢面对人生中的一切困境,用一种坚毅、勇敢、不屈的意志力来和苦难抗争。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中一连串的死亡设置,表面上传递给读者的是悲凉、阴暗的情绪,但实质确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终极生命意义的关怀,她让我们大量的接触到死亡,让这些死亡看起来都是那样的漫不经心,像是与作品人物浑然一体。因为这里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展开。只要是有灵性的东西,似乎都可以以别样的方式存在于一种形态的毁灭之后。躯壳在这里只是灵魂短暂的居住之所,在一个时期的旅居后就会必然地完成它的转换,随着时空以不同的形式行走。死亡并非对生的阻断而是一种别样的延续。

一、死亡设置及其意义

(一)死亡方式的处理

1、“突然遭遇”的意外死亡

在面对“突然的遭遇”这种意外死亡中,迟子建结合自身的痛苦经历和认知将这些死亡或作为背景简单叙述,或作为推动文章前进的动力进行叙述。在意外死亡中,第一个可以想到的因素就是疾病,迟子建从小就经常见到自己身边的伙伴因疾病而匆匆离世。她在自己的散文中曾回忆道:“我从来没有想到同龄人的死去,她的头发是如此漆黑、浓密和油亮。她总是把刘海剪到齐眉的位置,而且她的眼睛也很秀气。以后每逢除夕,她家的人为她在大门口烧纸的时候,我便总能想起她发病前的最后一夜和我同睡一铺炕的情景。那夜我们睡得是那么香甜。”“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人活着有多么糟糕,因为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同人吃饭一样简单。”[1]童年的经历深刻在了迟子建的脑海中,因此在创作《额尔古纳河右岸》时,就有有大量的人物是属于意外死亡的,生命瞬间就消失了。例如交库托坎因玩耍时不小心碰到了马蜂窝,活活地被马蜂折死了;林克在森林中被突降的雷电劈死了;列娜因为太困,在驯鹿背上睡熟了,被冻死了…这一连串的因为意外而失去生命的人物,让我们感叹生命的无常,也让我们感到生命很多时候都是很脆弱的不堪一击的。但正是因为它如此脆弱,更显得它美丽而珍贵。人生中一切美好、欢乐的东西因为短暂而显得弥足珍贵,一切痛苦而庄严的情感因为死亡才见出诚。

2、“为爱而奉献”的死亡

这部作品中除了“突然遭遇”的意外死亡意外,还有一种很振奋人心的死亡,是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爱与奉献精神而付出的死亡。

《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萨满就是尼浩,她这一身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因为她无私的大爱而牺牲的。尼浩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叫果格力的小男孩,在一年冬天,一个汉人何宝林的10岁儿子高烧重病,请尼浩去跳神治病。这时的尼浩是犹豫的,因为她知道这个汉人小孩本该离去的,若非要留下他,那尼浩必定付出惨重的代价,但作为一个萨满,救人治病是天职,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是她毅然前往另一个乌力楞。就在妮浩要回到我们乌力楞的那个时刻,果格力爬上了营地附近最高的一棵松树。他刚在一簇大枝桠上坐定,一只乌鸦幽灵般地出现,扑棱棱地飞向他,果格力伸出手去捉乌鸦,乌鸦一耸身向着天空去了,而他则倾着身子跌落下来。他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声呼喊是:‘额尼啊__。’

尼浩的另一个孩子交库拖次的死也是一种大爱精神的终极象征。为了最不该救的马粪包,她再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尼浩的其他两个孩子,耶尔尼斯涅为拯救母亲从高树上摔下而死,还有一个未出世的孩子代汉族少年而流产死去。

尼浩四个孩子的死亡都是一种对世人无限的珍爱、对世间人们的一切痛苦磨难的最大关爱,是一种即使牺牲自己的一切都在所不惜的无私的博爱精神的终极体现。

3、“因外来文明侵入”的死亡

在作品人物的死亡方式里还有另一种形式:走下密林的小达西因山外的政治斗争失去一条腿而最终绝望地自杀;同样拉吉米因战争失去了性能力变态而自私地爱养女马伊堪并禁止她结婚最终使马伊堪生下私生子后跳崖自杀;马粪包下山看望亲人被汽车司机和助手打死;伊莲娜因受山内文化和生活与外来世界文化生活的影响,在痛苦中选择了自杀……他们的死亡都与山外的文明有着某种联系,迟子建借他们的死亡来使人们看到了山外的文明对山内文明的侵蚀和虐杀。伊万因反抗日本军官的压迫而逃出密林投向“革命”和另一种文明下并一度收入颇丰生活稳定,但这也使他原本健壮的身体日益萎缩最后连鸡蛋也握不住了,最终被山外的政治运动弄断了两根手指悲惨死去。伊万的命运正是迟子建设置的一个死亡意象,伊万正是走出密林河畔走向激流乡定居点的鄂温克民族的命运的象征。

这一系列的外来文化盲目的、残暴的侵入鄂温克族的古老文化,不加辨析的毁灭古老文化,让人悲叹不已。伊莲娜、伊万等人的死不仅是鄂温克族的悲剧,同时也是鄂温克文化的挽歌,预示着古老文化的渐渐遗失……

(二)死亡设置的意义

1、对生的延续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有诸多的死亡,但每种死亡都各不相同,都被赋予了不同意义的内涵,其中一种就是对生的延续。“人不死是荒谬的,没有死就没有爱和激情,没有冒险和悲剧,没有快乐和痛苦,没有生命的意义。”[2]有了死亡的存在,生命才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

列娜的死是对驯鹿的生的循环,而尼浩的孩子果格力同样用死来延续了何宝林的儿子的生命,他的死亡在汉族人儿子身上再次得到了延续。而交拖库次则是用死亡来延续了马粪包的生命。耶尔尼斯涅用死亡延续了尼浩的生命,尼浩最后一个未出世的孩子延续了一个汉族少年的生命,尼浩延续了额尔克族人的生命…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是另一种类型的书写,它以死亡反衬活着,又以活着体验死亡,这里的死亡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的开始。作品的人物在经历亲人离去的巨大痛苦后,并不是彻底的枯萎泯灭,而是以温情、博爱、信念等来冲淡、缓和死亡所带来的阴霾,带着对亲人的无限思念,豁达乐观地对待人生。

2、对文化侵蚀的反思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伊莲娜的死亡和列娜、果格力、交拖库次等人的死亡方式是大不相同的,后者是因为对生的延续,对爱的延续而献上了宝贵的生命,而前者则是收到不断袭来的外来文明的巨大侵蚀后,带着对自己原有的古老文明的深深眷恋却无力回天的极其深刻的痛苦而走向死亡的。

伊莲娜具有鄂温克族的血统,但却出生在山外的激流乡。尽管这样,但她还是深深受到了鄂温克族文化的熏陶。索长林长长带她上山玩耍,族人的文化深深的感染着她。她深深的爱上了鄂温克族的传奇文化,她一边受着山里文化和生活的熏陶影响,一边又受到了山外世界的文化与生活的影响,这就使她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在巨大的痛苦中,她选择了自杀。

伊莲娜的死是古老文明和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发生碰撞,并最终被现代文明所取代的最终结果。历史要不断向前发展固然没错,但是新的文明与生活方式对古老文明的疯狂席卷与残酷侵入,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古老文明中一些真善美的美好元素是否应该彻底消亡,还是应该传承与发扬?

二、生命内涵的诠释

“死亡意识”与“自然主题”的抒写是迟子建作品中的两大主题,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中,这两大主题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彰显了生命的内涵。鄂温克人生于自然之中,与自然为伴,他们热爱、崇拜、敬爱着大自然,亡于自然之中,又在自然之中得到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者给予了大自然不同于往日作品中的定义,大自然不仅是人类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朋友,而且它也成了人们苦难的见证者,它目睹着一幕幕的死亡。作品中的鄂温克人被誉为“自然之子”,终年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这个大自然了静静的上演着,因此,鄂温克民族的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说都是和大自然大森林息息相关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通过自然来彰显对生命的热爱,也通过大量的死亡书写来体现着作者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额尔古纳河右岸》也可以称为一部“爱”的百科全书,这部作品里的爱是包罗万象的,它包含了亲情之爱、男女之爱、友情之爱以及对大自然和芸芸众生的博大之爱。

迟子建自己曾说道:“也许是由于自己身处民风淳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的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苦恼。比如年景不好的时候,他们会为没有成熟的庄家而惆怅,亲人们逝去的时候,他们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哀情绪。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3]正因如此,她在死亡面前也就理所当然地采取了一种豁然、乐观的态度,她所描绘的死亡也就显得带有一丝温暖,甚至是浪漫诗意的了,让人们感受死亡亲临的同时,也体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三、结语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诗意与爱意的伟大作品,作者迟子建用充满灵性的笔调,尽情地挥洒着大自然五彩斑斓的色调,用扣人心弦的音律将尘封百年的鄂温克族的喜怒哀乐、兴衰历程向我们娓娓道来,让人回味不已。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从作者的生命之河缓缓流出的、闪着人性光辉的生命之歌,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为我们注入了一剂警醒的良药。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下一篇: 农村土地流转规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