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9 09:40:47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农村改革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丰厚的农村旅游资源[1]。由此,将观光农业作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积极探索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新景观设计的应用情况,为建设魅力乡镇提供参考。文章通过徐州市开展魅力乡镇过程中,发展观光农业的案例展开研究,分析观光农业的发展价值、前景,并提出相应建议策略。

1工程案例

倪园村镇位于徐州吕梁山风景区中部,距吕梁山管委会和吕梁湖约5km,区域内交通便利。该地区的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主要产物为藕、葡萄、梨、苹果、油菜等。当观光农业及景观提升后,给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及收入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如今,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该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相继推出农业创新发展机制,倡导农民发展观光农业。因此,以观赏“油菜花”及生产莲藕为基础的“荷花节”便成为了重要活动。时值油菜花及荷花盛开时节,大面积花海,构成了一幅乡村美丽图画。通过当地主产作物构建观光农业,使当地农民不仅可以收获农产品的同时,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2农村景观设计思路介绍

2.1注重因地制宜

新农村建设,主要以整治村庄为主要对象和内容,而且均要量力而行,使乡村更加美丽。农村生态治理又区别于城市,其治理规模、造价、用途及外观等均存在着差异[2]。

2.2突出民俗文化景观特点

开发农村景观建设,必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将美观适用、经济适度作为农村景观表现的尺度。改进传统的农村景观设计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景观形态、色彩、质感、环保及光影等应用前途。必须注重传统与现代创新环境下的不可复制或者完全照搬,应根据当前农村特色,实现景观效果的适应和相宜。

2.3强调原生态景观与材料设计效果相结合

从观光农业园的功能、环境质量、游人活动、庇荫等要求出发的同时,应注意植物布局的艺术性,以此激发游人的兴趣。农村景观设计必须注重低碳减排。设计中应体现出节能和绿色理念,积极打造农村观光景观特色。

3新农村景观设计在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对策及效果

3.1发挥农业特色,推动经济发展

新农村景观设计中,要通过“油菜花节”及“荷花节”,实现农村景观的应用。通过组织种植大面积的荷花和油菜,并遵循农村的总体规划,进一步保护好原生态林区,发展观赏林区,推动生产林区,从而形成各区的景观特色。要将乡村置身于荷花和油菜花的海洋之中,实现农村的景观设计。通过这两“花节”让外界所认识,并为其它农业产品找到销路。因此,新农村景观设计,能够使农村观光业发展效果更佳。

3.2发挥农村原生态优势,打造纯净的乡村环境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以通过农村的固有原生态资源进行设计。要根据当地农业种植情况,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体现出新农村景观设计特点的同时,也体现出农村景物与自然生态景观的相互融合。从乡村环境建设看,通过新农村景观设计,能够有效打造出美丽的乡村风貌,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以极大的保护。

4结语

当前,农村建设是改革的主要内容,通过打造魅力城镇,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观光农业发展中,实现农村新景观设计,将成为勾勒美丽农村的重要一笔。文章以徐州市打造魅力乡镇为案例,分析了新农村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及在观光农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效果,为后续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张旭 单位:徐州市源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2)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收录日期:2016年6月30日

休闲农业旅游始于19世纪的欧洲,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城市居民更加喜欢原真的乡村生活和自然的田园风光,休闲农业旅游产生并得到大力的发展。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才出现以农家乐和渔家乐为代表的休闲农业旅游的初级形态。虽然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作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的一种休闲娱乐旅游方式,越来越深受人们的喜爱。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不仅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而且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党的十确立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下,衢州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不放松,在休闲农业旅游领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当前需要建立起“农家乐+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特色村+景区”的协同发展模式,以“生态旅游”、“景观旅游”、“文化旅游”为切入点,更加注重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最严格保护、科学布局、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全面提升衢州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

改革开放后,衢州休闲农业旅游逐渐萌芽,经过不断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发展明显提速,并且逐渐形成了产业经济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近年来,衢州市始终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把构建美丽浙江建设源头生态屏障作为最重要的政治责任,着力打造“生态衢州、人居福地”。衢州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相结合,积极扶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加快推进休闲农业旅游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加快休闲农业旅游的转型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农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党的十确立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为本文所探讨的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理论支撑,这也是在当前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视域下,衢州休闲农业旅游行业主动进行转型升级的时代要义。目前,衢州农业休闲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包括:

(一)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心城市周边,借助中心城市居民巨大的消费能力,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农业休闲体验,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现代农耕文化或利用田园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的一种休闲农业旅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游客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休闲时间大都是一天时间。

(二)以著名景区为依托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依附于著名景区,也主要依靠景区客源,在游览景区后,游客顺便到乡村进行食宿和休憩。依托旅游景区(点)把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并融入一些乡情活动,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乡村发展的一种模式。

(三)“公司+农户”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一些村镇,通过引进旅游开发企业,结合村镇资源,进行深度旅游开发,并吸引农户参加,最终形成公司和农户的分工协作,共同做大做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四)“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由政府牵头,吸引了更多的市场主体参加,包括由农民组合的休闲旅游协会,代表参与农民的利益,共同参与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再加上旅行社的专业和客源,以及公司的市场化运作,从而有利于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规范化、跨越式发展。此外,还有“农户+农户”模式、独立的复合型景区开发模式、农庄模式等。

总体来说,当前衢州休闲农业旅游注重结合当地农村的一些特色,融合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保健等功能,并以农村为核心,扩展至周围乡镇,形成休闲农业集聚群,逐渐构建出了现代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发展共同体。

二、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旅游消费的需求变化,目前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不足,如生态环保理念不够、整体规划不完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市场营销意识不强、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等,急需加速转型发展并提升品质。

(一)休闲农业旅游规模小,布局不合理。衢州的休闲农业旅游起步比较晚,大多以农户和私人企业主自主投资为主,尔后逐步发展壮大,先建后管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休闲农业旅游规模小、活动比较单一、游客滞留时间短;各旅游景点(景区)比较分散、没有形成旅游走廊、游客行程耗时多等问题。特别是景点(景区)接待点的布局、旅游项目的开发、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政府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旅游走廊、区位功能等方面的科学设计,缺乏对休闲农业旅游整体发展所承载能力的布局,给今后有序的旅游接待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门类不全,缺乏精品。目前,衢州休闲农业旅游点数量多、档次亟待提质升级、叫得响的品牌少,成为休闲农业旅游的一大短板,多以农家乐为主打产品,类型单一。市场同质竞争,“处处核桃栗子,遍地蘑菇炖鸡”。大多数休闲农业旅游提供的服务娱乐项目仅有食宿、停车、、卡拉OK等,休闲活动方式单调,特色不明显。普遍忽视了游客追求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内涵的需求和追求健康雅致消费方式的潜在需求。大多数乡村对当地生态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业文化、地区独特文化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反映当地的乡土风情。所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知识性、娱乐性、观赏性不强,在展现乡村生活的真实性上尚需再下工夫。

(三)基础设施不到位,服务质量偏低。当前,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制约着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服务质量和水平低,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遇到节假日接待游客已是严重超负荷运转。特别是交通、客房、餐厅、厕所等休闲农业旅游基础设施较为简陋、条件相对较差,载客能力矛盾较为突出;再者管理服务人才非常少,不能为游客提供较为专业的优质服务,都使游客在休闲农业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得不到一个比较满意的体验,导致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使得休闲农业旅游的重游率降低。

三、加快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机遇与威胁同在,机遇大于威胁,这是当前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真实写照。结合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实践,当前急需要建立起“农家乐+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特色村+景区”的协同发展模式,以“生态旅游”、“景观旅游”、“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形成布点、成线、立面相配合,推进集约化、协同化发展。这是当前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主流模式,也是衢州结合自身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在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基础上的现实选择。

(一)把握当前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是“三农”建设加速。从2004年以来,中央每年一号文件均关注农业,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转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这为衢州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二是生态建设提升。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核心高度来推进,衢州也正在努力打造绿色经济“升级版”;三是市场需求较大。目前国家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这为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二)科学布局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空间。各区(市)县要紧密抓好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四个结合”,将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发展纳入大旅游、大产业来统筹规划和安排,根据地域优势、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地选择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发展规划。一是衢州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规划必须与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休闲农业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二是在保持衢州农村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侧重“都市休闲、生态野趣、民俗风情、美食养生”等特色产品挖掘,吸纳农民兴办体验型、休闲型旅游项目,提高游客参与度和重游率;三是把“休闲农业旅游”和“田园美食”巧妙结合起来,引进国内外各地的特色餐饮和名小吃,做足“吃”的文章,真正形成衢州品牌,闯出名气,增强吸引力。

(三)创新休闲农业旅游的政策扶持机制。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要坚持政府统筹主导、引进外资和鼓励村民出资入股联营的发展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一是针对农户房屋翻建、加建、改造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分类制定扶持政策,有效满足衢州人民对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二是创新衢州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方式,通过土地融资、信用共同体、农户联户担保等形式申请金融贷款,强化资金支持;三是创新衢州休闲农业旅游管理机制,联合组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公司,整合要素资源,实行集团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四)规范休闲农业旅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加强衢州休闲农业旅游行业管理,通过举办休闲农业旅游培训班,聘请旅游、规划、建筑、文化等方面知名专家授课,培训休闲农业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为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大力宣传贯彻《旅游法》,开展衢州休闲农业旅游优质服务活动,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对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及农庄进行服务质量评级工作;三是旅游安全常抓不懈,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活动,营造良好的休闲农业旅游秩序。

(五)全面提升衢州休闲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强联动互动、协调协作,努力提高组织协调水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基础设施、道路建设、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挖掘整理民俗文化遗产,提升文化品位;并适时组建休闲农业旅游协会、休闲农业旅游研究会等经济合作组织,加强对休闲农业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互助合作和行业自律。各乡村要积极与大的旅游景区合作,实行资源共享、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促进共同发展;同时要加强与旅行社合作,充分发挥旅行社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包装,对游客的推介、招揽的功能,实现景点与旅行社双赢,合力推进乡村旅游大发展。培养建设作风硬、实干创新意识强、群众威望高的村级“两委”班子,选优配强衢州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带头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光跃.休闲农业与休闲农业旅游概论[M].四川科技出版社,2014.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3)

 

1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利用农村资源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手段。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要求各地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农业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而在我国,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业旅游最为发达。本文以华南大都市——广州为例,研究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原则和对策措施。 

 

2.农业旅游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2.1农业旅游的特点 

(1)休闲性:农业旅游景点以乡村风情为背景,集观赏、娱乐、科普教育、餐饮、住宿、参与性活动于一体,动静结合、老少皆宜,因而有着很强的休闲性。其消费群体也主要以本地市民为主,市场辐射范围不大,但总体市场规模却很大,非常适合市民的近程、短期出游。 

(2)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农业旅游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淡季、旺季的区分较为显著。 

(3)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常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旅游的吸引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农业旅游产品类型也因此有着强烈的地域差异。 

(4)依托性:农业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城市和旅游景区。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在城市的近郊、远郊地区以及大型旅游景区附近。这是因为一方面本地城市市民是农业旅游景点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因为在大型旅游景区附近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前者所带来的“溢出”影响。 

 2.2农业旅游的动力 

近年来农业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根本动力在于:一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急需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而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开发成本较低,“门槛”较低,回报率较高,从而促使农民、农业企业以及旅游投资商纷纷投资开发农业旅游。二是近年来农村环境正在迅速改善,交通日渐便利,从而为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农业旅游特色鲜明。在全球化冲击之下,城市的文化特色已经越来越淡,而相对来说,农村的文化特色保护得越好,农业旅游对城市人来说就越有吸引力。 

 

3 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3.1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投资规模的扩大,广州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旅游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多样。农业旅游是广州1990年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旅游产品,但其时规模尚小,进入新世纪后,农业旅游景点数量迅速增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旅游已成为广州份量越来越重的一个旅游产品。最早的广州农业旅游景点可能是1990年中期兴起的化龙农业大观园。此后,番禺的横沥度假农庄、亲亲农庄等相继开业。2000年后,广州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水果世界、宝桑园、金颖园等集农业科研基地与旅游景点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景点也纷纷出现,一改前一阶段农业旅游小打小闹发展的局面。 

 

3.2市场特点 

广州农业旅游景点的市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科普教育市场。广州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小学生数量上百万,一般来说,每到春、秋季节,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乡村进行观光游览、学习农业知识,进行科学教育。因此,这一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且非常稳定,是农业旅游景点很重要的客源市场;二是节假日、周末的家庭出游。近年来广州市民热衷于在节假日、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玩,既可以在清新的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品尝到新鲜的蔬果,还可以参与农作,体验农村生活,教育子女,联络家庭感情,而且花费不多,出行方便。

广州农业旅游市场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农业旅游市场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且潜力巨大;二是散客所占比例较大。团队客主要是中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而由旅行社组织的其他团队客较少;三是农业旅游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广州农业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4~10月份。因为这一时间段是农作物长势最好的时期,新鲜蔬菜、瓜果较多;四是家庭游客较多。许多家庭到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览、玩乐时,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五是自驾车游客增长较快。近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增多,农业旅游景点接待的自驾车游客越来越多,六是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主要为广州本地市民,来自市外的游客所占比例不大。 

 

3 3发展意义 

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第一,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随着广州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和市民机动化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走出城市、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农村知识,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第二,促进了一些大型农业科研基地从单一的生产科研功能向生产科研与综合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转型,使丰富的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经济收益。第三,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第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许多农业旅游景点的生产服务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一些农业旅游景点的成功发展,还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如从化大丘农业庄园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兴起了多个以火龙果为主要水果种植品种的农业庄园。第五,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目前,广州的旅游产品以商务、会议、展览、美食等城市旅游为主,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则明显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因此,农业旅游的迅速崛起,有助于丰富、完善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使得广州的旅游吸引物更为多样化。第六,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达到繁荣农村、“旅游扶贫”的目的,二是有利于改善农村社区环境、道路设施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相对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三是保护农村中的古老文物、建筑、风俗、传统工艺文化等,并促进农村文化的提升和新农村文化的建立。 

 

3.4 问题与挑战 

(1)农业旅游景点大多缺乏特色。广州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农业景点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业旅游景点缺乏特色,多数景点是对农业资源的简单利用,如采摘、品尝、餐饮等,而缺乏对农业活动、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缺乏品牌塑造意识,缺乏较高的项目组织、设计、创新能力。这样就使得农业旅游景点的项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从而也就缺乏持续的吸引力。 

(2)农业旅游景点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广州农业旅游景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或农村集体自发开发的农庄、农业果园等旅游景点,如瀛洲生态公园;二是由科研基地、农业基地发展而来的旅游景点,如广州水果世界、金颖园、从玉菜业有限公司等;三是旅游投资商投资开发的农业旅游景点,如百万葵园、祈福农庄等。前一、二类,旅游人才都很缺乏,即便是象金颖园这样的大型农业科研基地,虽然有着非常好的农业旅游资源,在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但是旅游专业人才却十分缺乏,因而使得景点的项目设置、市场促销、景点管理都没有充分发掘潜力,旅游接待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导游解说人员达不到专业要求。从而导致宝贵的旅游资源被浪费,旅游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 

(3)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不是很合理。主要是农业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零散,既不方便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也不方便游客出游,还不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而在我国农业旅游最发达的成都市,最为知名的几个农业旅游景点都具有较大规模,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 

(4)对农业旅游管理较为滞后。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点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等情况,而相关的管理没有跟上。但是,农业旅游的管理却不容再忽视下去。因为,它一方面关系到农业旅游产品的长远发展,只有形成规范的管理,这一行业才能够真正吸引有资金、技术、市场实力的商家进入其中,也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广大游客的身心安全。农业旅游涉及到品尝、采摘、耕作、住宿、娱乐等活动,都有可能影响游客的身心安全。在过去,由于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规模不大,这些问题尚不突出,现在随着农业旅游接待的规模日渐扩大,一些游客与农业旅游企业、从业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应用而生,一些安全事故也会出现,而用一般的法规政策无法对它们进行规范,因此,急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也急需要有关部门承担起管理职责。 

 

4 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 

 

4.1原则 

(1)特色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注意突出特色,特色即吸引力,特色即竞争力。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企业。依靠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发展不同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关键。而名胜古迹和名优特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无形资产,与之结合,可提高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社会知名度。 

(2)文化原则。旅游与文化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有较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才会有持续吸引力。农业旅游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才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提升知名度,而且做到经久不衰。农村地区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因此,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民俗艺术,如风俗传统、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提升农业旅游的品位。 

(3)环境原则。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农业旅游,顾名思义离不开农业。但仅有农业而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也就无法成为农业旅游。因此环境是首要的条件。在发展农业旅游时,应以不得妨碍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前提;同时,旅游景点的项目设计、解说服务、配套设施等都应体现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游客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获得环境保护的教育。 

(4)市场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可以借重要的旅游景点,统一品牌,促进农产品外销。各个农业景点还应注意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好产品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5)乡村性原则。农业旅游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活动,就要明显区别于城市旅游活动,因此,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注意突出乡村的特点,也就是自然、生态、农业活动应是项目设计的主题,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持乡村的特色,在建筑的体量、用材、造型、采用的服务设施、绿化、道路等等方面都应有乡村风格。 

(6)体验性、参与性原则。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一定要注意突出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性、参与性。现代人的消费,特别人是旅游,有着强烈的体验意识、参与意识。人们不再愿意被动地接受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而是更期望自己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农业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就可以创造条件让游客得到各种体验,得到稳定的、明确的、独特的并有价值的体验。而景点的吸引力、品牌形象在游客独特的体验过程中,将深刻地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农业旅游景点有着很好的条件为游客提供体验服务,如菜场让游客自己采摘蔬菜,在果园可以让游客自己采摘水果,在茶园可以让游客摘茶叶、做茶叶、学习茶艺,在奶牛场可以让游客挤牛奶,等等。农业旅游景点让游客参与到农事活动当中,不但可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

4.2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对农业旅游景点的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制定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发展观光农业规划书”等政策规章规范,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也曾制定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等地方标准,效果都非常不错。广州也应该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对农业旅游景点提供旅游服务,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强制性要求,是指景点在某一方面,如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一定要达到的标准;指引性方向,是建议农业旅游景点发展的方向。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的重点是建筑、道路、绿化、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住宿设施、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保险、争议投诉处理等方面。其次是可以建立起“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制度。先期确定几个“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对它们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促销扶持,以它们的良好发展、示范影响,带动其它农业旅游景点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也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吸引力的增强。再次是探索建立起农业旅游协会、农业旅游基金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的互利合作。 

(2)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完善旅游项目结构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精心设计各种旅游项目,不断注重项目的创新,注重项目的特色和品味,例如可以请旅游专家、农业专家策划设计一些特色项目;二是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将地方民俗、戏曲等作为农业旅游景点的吸引物融入到景区发展当中;三是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适量开发一些游乐项目,但不能喧宾夺主;四是项目的发展要注意细节、要有一定的深度;五是重点发展一些体验性、参与性强的项目。 

(3)优化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 

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布局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另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集中分布,或者依托重要的旅游景点分布,形成几个农业旅游景点较多、占地规模较大的农业旅游片区。如促进白云山、帽峰山地区的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这两个大型景区之间相隔不远,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果园、菜园等,目前,这一地区已有不少的农业旅游景点。近期,广州应进一步推动这一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在这一地区的适度集中。 

(4)搞好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农业旅游市场促销 

农业旅游景点大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有限,因而,自身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旅游市场促销较为困难,在市场促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办农业旅游景点展销会,在有关媒体上农业旅游景点信息等方法促销广州的农业旅游景点、补贴企业或无偿帮助企业在道路上设立旅游景点标志牌等。还可通过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加强对城市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介绍,在广州旅游网上设立农业旅游专题,介绍全市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详细情况,并注意及时更新资料、增添新的农业旅游景点资料,以反映农业旅游景点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联系方式、交通方式等;精心组织制作编写、绘制广州农业旅游指南、导游词、农业旅游景点分布及交通图等书籍、地图,并在市内各酒店、旅行社、旅游咨询问讯中心和有关的旅游展销会等场所免费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发放。此外,还要进一步促进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在收客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各农业旅游景点应利用好这一渠道,通过双方收益的合理分成,提高旅行社开发农业线路、开拓农业旅游市场的积极性。 

(5)鼓励乡(镇)村积极开发农业旅游 

农业旅游不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因此,很难吸引到大规模的社会资本,很少有大型工商企业会投资开发农业旅游。因此,农业旅游景点的规模一般较小、实力较弱。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还是需要依靠农业企业的投入和农民的投入。而农业企业和农民的组织、协调能力、影响力、可利用的资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这就需要乡(镇)村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开发农业旅游。可以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引导、帮助农业企业、农民树立起旅游发展意识、积极开发旅游项目;二是配合有关方面,加强本地区的旅游官传促销:三县编制建设发展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改善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四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形成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较大规模的集聚,如“荔枝村”、“杨梅村”、“香蕉村”等,使之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五是通过村规民约规范农业旅游市场,促进有序竞争。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4)

1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利用农村资源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手段。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要求各地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农业旅游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旅游的快速、持续发展为各方人士所关注。而在我国,特大城市边缘地区的农业旅游最为发达。本文以华南大都市——广州为例,研究农业发展的特点、动力、原则和对策措施。

2.农业旅游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2.1农业旅游的特点

(1)休闲性:农业旅游景点以乡村风情为背景,集观赏、娱乐、科普教育、餐饮、住宿、参与性活动于一体,动静结合、老少皆宜,因而有着很强的休闲性。其消费群体也主要以本地市民为主,市场辐射范围不大,但总体市场规模却很大,非常适合市民的近程、短期出游。

(2)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因此,农业旅游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淡季、旺季的区分较为显著。

(3)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民俗风情、地域文化常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旅游的吸引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农业旅游产品类型也因此有着强烈的地域差异。

(4)依托性:农业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城市和旅游景区。农业旅游景点多分布在城市的近郊、远郊地区以及大型旅游景区附近。这是因为一方面本地城市市民是农业旅游景点的主要市场;另一方面因为在大型旅游景区附近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前者所带来的“溢出”影响。

2.2农业旅游的动力

近年来农业旅游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其根本动力在于:一是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急需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而广大农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农业旅游开发成本较低,“门槛”较低,回报率较高,从而促使农民、农业企业以及旅游投资商纷纷投资开发农业旅游。二是近年来农村环境正在迅速改善,交通日渐便利,从而为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农业旅游特色鲜明。在全球化冲击之下,城市的文化特色已经越来越淡,而相对来说,农村的文化特色保护得越好,农业旅游对城市人来说就越有吸引力。

3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

3.1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市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投资规模的扩大,广州旅游业快速成长起来,旅游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多样。农业旅游是广州1990年中后期开始出现的一种旅游产品,但其时规模尚小,进入新世纪后,农业旅游景点数量迅速增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农业旅游已成为广州份量越来越重的一个旅游产品。最早的广州农业旅游景点可能是1990年中期兴起的化龙农业大观园。此后,番禺的横沥度假农庄、亲亲农庄等相继开业。2000年后,广州的农业旅游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水果世界、宝桑园、金颖园等集农业科研基地与旅游景点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景点也纷纷出现,一改前一阶段农业旅游小打小闹发展的局面。

3.2市场特点

广州农业旅游景点的市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中小学生春游、秋游、科普教育市场。广州是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小学生数量上百万,一般来说,每到春、秋季节,各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乡村进行观光游览、学习农业知识,进行科学教育。因此,这一旅游市场规模巨大,且非常稳定,是农业旅游景点很重要的客源市场;二是节假日、周末的家庭出游。近年来广州市民热衷于在节假日、周末到城市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玩,既可以在清新的大自然中放松自我、品尝到新鲜的蔬果,还可以参与农作,体验农村生活,教育子女,联络家庭感情,而且花费不多,出行方便。

广州农业旅游市场存在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增长较快。近年来农业旅游市场以较快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且潜力巨大;二是散客所占比例较大。团队客主要是中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春、秋游,而由旅行社组织的其他团队客较少;三是农业旅游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广州农业旅游的旺季是每年的4~10月份。因为这一时间段是农作物长势最好的时期,新鲜蔬菜、瓜果较多;四是家庭游客较多。许多家庭到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游览、玩乐时,一般都是全家出动;五是自驾车游客增长较快。近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增多,农业旅游景点接待的自驾车游客越来越多,六是农业旅游景点的游客主要为广州本地市民,来自市外的游客所占比例不大。

33发展意义

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第一,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随着广州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和市民机动化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走出城市、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生活、学习农村知识,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休闲旅游、科普教育需求。第二,促进了一些大型农业科研基地从单一的生产科研功能向生产科研与综合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转型,使丰富的人力资源、产品资源得到了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了经济收益。第三,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第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许多农业旅游景点的生产服务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一些农业旅游景点的成功发展,还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如从化大丘农业庄园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兴起了多个以火龙果为主要水果种植品种的农业庄园。第五,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目前,广州的旅游产品以商务、会议、展览、美食等城市旅游为主,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则明显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因此,农业旅游的迅速崛起,有助于丰富、完善广州的旅游产品结构,使得广州的旅游吸引物更为多样化。第六,广州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及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达到繁荣农村、“旅游扶贫”的目的,二是有利于改善农村社区环境、道路设施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相对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三是保护农村中的古老文物、建筑、风俗、传统工艺文化等,并促进农村文化的提升和新农村文化的建立。

3.4问题与挑战

(1)农业旅游景点大多缺乏特色。广州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农业景点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农业旅游景点缺乏特色,多数景点是对农业资源的简单利用,如采摘、品尝、餐饮等,而缺乏对农业活动、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缺乏品牌塑造意识,缺乏较高的项目组织、设计、创新能力。这样就使得农业旅游景点的项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从而也就缺乏持续的吸引力。

(2)农业旅游景点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广州农业旅游景点主要有三种:一是农民或农村集体自发开发的农庄、农业果园等旅游景点,如瀛洲生态公园;二是由科研基地、农业基地发展而来的旅游景点,如广州水果世界、金颖园、从玉菜业有限公司等;三是旅游投资商投资开发的农业旅游景点,如百万葵园、祈福农庄等。前一、二类,旅游人才都很缺乏,即便是象金颖园这样的大型农业科研基地,虽然有着非常好的农业旅游资源,在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但是旅游专业人才却十分缺乏,因而使得景点的项目设置、市场促销、景点管理都没有充分发掘潜力,旅游接待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导游解说人员达不到专业要求。从而导致宝贵的旅游资源被浪费,旅游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

(3)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不是很合理。主要是农业旅游景点的分布较为零散,既不方便旅行社组织旅游线路,也不方便游客出游,还不利于形成集聚效益。而在我国农业旅游最发达的成都市,最为知名的几个农业旅游景点都具有较大规模,如“郫县友爱乡农科村”。

(4)对农业旅游管理较为滞后。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点多、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等情况,而相关的管理没有跟上。但是,农业旅游的管理却不容再忽视下去。因为,它一方面关系到农业旅游产品的长远发展,只有形成规范的管理,这一行业才能够真正吸引有资金、技术、市场实力的商家进入其中,也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关系到广大游客的身心安全。农业旅游涉及到品尝、采摘、耕作、住宿、娱乐等活动,都有可能影响游客的身心安全。在过去,由于农业旅游接待的游客规模不大,这些问题尚不突出,现在随着农业旅游接待的规模日渐扩大,一些游客与农业旅游企业、从业者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就会应用而生,一些安全事故也会出现,而用一般的法规政策无法对它们进行规范,因此,急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也急需要有关部门承担起管理职责。

4广州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则

4.1原则

(1)特色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注意突出特色,特色即吸引力,特色即竞争力。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特色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企业。依靠当地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发展不同特色的农业旅游景点,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关键。而名胜古迹和名优特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无形资产,与之结合,可提高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社会知名度。

(2)文化原则。旅游与文化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具有较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才会有持续吸引力。农业旅游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才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提升知名度,而且做到经久不衰。农村地区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因此,应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民俗艺术,如风俗传统、手工艺品、地方舞蹈、戏剧、音乐和古迹史话、传说,提升农业旅游的品位。

(3)环境原则。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农业旅游,顾名思义离不开农业。但仅有农业而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也就无法成为农业旅游。因此环境是首要的条件。在发展农业旅游时,应以不得妨碍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前提;同时,旅游景点的项目设计、解说服务、配套设施等都应体现出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游客在休闲旅游的同时,还获得环境保护的教育。

(4)市场原则。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满足市场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应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例如,可以借重要的旅游景点,统一品牌,促进农产品外销。各个农业景点还应注意瞄准特定的细分市场,确定好自己的发展定位,做好产品设计,形成竞争优势。

(5)乡村性原则。农业旅游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活动,就要明显区别于城市旅游活动,因此,发展农业旅游一定要注意突出乡村的特点,也就是自然、生态、农业活动应是项目设计的主题,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持乡村的特色,在建筑的体量、用材、造型、采用的服务设施、绿化、道路等等方面都应有乡村风格。

(6)体验性、参与性原则。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一定要注意突出游玩过程中的体验性、参与性。现代人的消费,特别人是旅游,有着强烈的体验意识、参与意识。人们不再愿意被动地接受企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而是更期望自己能自始至终参与其中。农业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就可以创造条件让游客得到各种体验,得到稳定的、明确的、独特的并有价值的体验。而景点的吸引力、品牌形象在游客独特的体验过程中,将深刻地印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农业旅游景点有着很好的条件为游客提供体验服务,如菜场让游客自己采摘蔬菜,在果园可以让游客自己采摘水果,在茶园可以让游客摘茶叶、做茶叶、学习茶艺,在奶牛场可以让游客挤牛奶,等等。农业旅游景点让游客参与到农事活动当中,不但可以提高游客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更佳的经济效益。

4.2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对农业旅游景点的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制定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发展观光农业规划书”等政策规章规范,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也曾制定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及其评定》、《农家乐开业基本条件》等地方标准,效果都非常不错。广州也应该制定农业旅游管理办法,对农业旅游景点提供旅游服务,提出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强制性要求,是指景点在某一方面,如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一定要达到的标准;指引性方向,是建议农业旅游景点发展的方向。强制性要求和指引性方向的重点是建筑、道路、绿化、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住宿设施、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安全保险、争议投诉处理等方面。其次是可以建立起“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制度。先期确定几个“示范性农业旅游景点”,对它们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促销扶持,以它们的良好发展、示范影响,带动其它农业旅游景点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也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和市场吸引力的增强。再次是探索建立起农业旅游协会、农业旅游基金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促进农业旅游景点的互利合作。

(2)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完善旅游项目结构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精心设计各种旅游项目,不断注重项目的创新,注重项目的特色和品味,例如可以请旅游专家、农业专家策划设计一些特色项目;二是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将地方民俗、戏曲等作为农业旅游景点的吸引物融入到景区发展当中;三是注意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适量开发一些游乐项目,但不能喧宾夺主;四是项目的发展要注意细节、要有一定的深度;五是重点发展一些体验性、参与性强的项目。

(3)优化农业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

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布局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另一方面,引导农业旅游景点集中分布,或者依托重要的旅游景点分布,形成几个农业旅游景点较多、占地规模较大的农业旅游片区。如促进白云山、帽峰山地区的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这两个大型景区之间相隔不远,周边地区主要是农田、果园、菜园等,目前,这一地区已有不少的农业旅游景点。近期,广州应进一步推动这一地区农业旅游景点的发展,引导农业旅游景点在这一地区的适度集中。

(4)搞好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开展农业旅游市场促销

农业旅游景点大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有限,因而,自身开展较大规模的农业旅游市场促销较为困难,在市场促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办农业旅游景点展销会,在有关媒体上农业旅游景点信息等方法促销广州的农业旅游景点、补贴企业或无偿帮助企业在道路上设立旅游景点标志牌等。还可通过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加强对城市农业旅游景区景点的介绍,在广州旅游网上设立农业旅游专题,介绍全市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详细情况,并注意及时更新资料、增添新的农业旅游景点资料,以反映农业旅游景点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农业旅游景点的联系方式、交通方式等;精心组织制作编写、绘制广州农业旅游指南、导游词、农业旅游景点分布及交通图等书籍、地图,并在市内各酒店、旅行社、旅游咨询问讯中心和有关的旅游展销会等场所免费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发放。此外,还要进一步促进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在收客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各农业旅游景点应利用好这一渠道,通过双方收益的合理分成,提高旅行社开发农业线路、开拓农业旅游市场的积极性。

(5)鼓励乡(镇)村积极开发农业旅游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5)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38-02

1 研究背景

失地农民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而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更是许多地方政府争先投资和发展的对象。景区的大规模建设发展,必然会出现征地现象,景区失地农民问题随之成为景区发展急需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陕西省作为旅游大省,近几年来,旅游业迅猛发展,全省旅游总收入逐年上升,2007年旅游总收入504.1亿元,2008年、2009年分别为607.0亿元、2767.94亿元,增长幅度逐年提高。西安市长安区辖区是秦岭北麓主要景区(点)集中地,特色自然景观有: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园区、南五台、青华山、嘉午台、观音山、高冠瀑布;人文景观更是数不胜数:兴教寺、西周车马坑、华严寺、翠微寺等。

这些景区的发展都会伴有失地农民的出现,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实现景区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到双赢,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

2 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现状分析

2.1 旅游发展导致景区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

长安区特色景区多为山地,景区失地农民在旅游发展之初,交通不便,生活困难,对旅游的发展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抱有美好的期待。但是受中国传统农民土地意识的影响,旅游发展初期政府的征地工作无论农民支持与否,他们都处于比较被动的接受地位。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家乡自豪感逐步提升,农民的这种场所依赖感使他们更眷念家乡的土地,相比入城的农民工,他们更加关注家乡的土地,更愿意依靠家乡的资源生存。目前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即处于这种情况中,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保障、就业安置、被征土地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利用等问题。

2.2 景区失地农民从业多与旅游相关

相对于一般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景区失地农民从业多和旅游相关。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服务人员和相关从业者,加之多数景区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导致景区失地农民多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3 景区失地农民目前所采取的主要安置办法

对失地农民采取多途径的补偿安置,是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所采取的补偿安置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货币安置:货币补偿安置是采取较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征地补偿费包括三个部分:被征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2)招工安置:对于失地农民就附近工厂或企业进行优先录取招工录用。

(3)集中搬迁安置:景区农民原多住于山中,在景区发展的过程中,为其在山下集中建房,进行搬迁安置。

(4)土地开发安置:开发方有一定的预留地,将这部分预留给失地农民进行耕种,失地农民身份并未改变。

3 长安区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征地补偿标准低,补偿方式不灵活

货币补偿安置是失地农民主要的安置方式。无论从其核算标准上还是考虑到农民失去耕地后需要再就业,社会保障转向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等,其补偿水平相对于失地农民而言严重过低。

3.2 劳动力转移方式单一,贫富差距日趋明显

景区失地农民劳动转移多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是第三产业,旅游市场的波动性导致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景区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景区发展休戚相关,景区开发不合理,发展不景气,失地农民就面临着失业。

与此同时,即使景区发展迅速,不同的从业种类会导致较大的贫富差距。经营住宿、餐饮、照相等工作收入较高,而环保工作、安全工作等收入较低,收入差距的加大导致景区失地农民两极分化,矛盾增加,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3.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景区失地农民在意识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养老问题多停留在“养儿防老”的老观念上,对社会保障体系认识 尚浅。其次从国家的征地补偿政策上不难看出多是一次性的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计划。

4 建立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4.1 完善景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政府征地,使景区农民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难免会出现些许不适应现象。政府补偿金和非正规就业形式只是弥补了失地农民的部分经济损失,没有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农民相对于年轻劳动力而言缺乏竞争力,就更要求相应社会保障制度的跟进。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多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济为辅助,相应的保障项目在发展中不断改进。

4.2 建立景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就业安全

景区失地农民的工作性质多为非正式的、临时性的工作,以土地换取这种非正式的工作对失地农民来说有失公平。

另外失地农民的工作多与旅游相关,员工的从业素质直接影响到顾客满意度,影响到景区的发展。长安区山地居多,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无论从心理素质还是个人能力,从业都需要正规的就业培训。因此从长远看,临时工虽然降低了景区运营成本,却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而景区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造成就业人群的局限性,为了达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对相关就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成为正式员工才是景区和农民双赢的就业政策。

4.3 大力发展景区旅游业,充分发挥母产业作用

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给农民更多就业机会。长安区景区为近郊景区,“一日性观光旅游”占很大比例。提高“景区过夜率”,发展休闲旅游、娱乐旅游、体验旅游等特色模式,丰富旅游产品,爱护旅游环境,使景区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母产业作用,真正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5 结语

随着景区开发事业的进行,景区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征地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解决好景区失地农民问题成为缓解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举措。社会保障安置问题首当其冲,结合自身特点,在旅游发展中解决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安置问题对景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6)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1177

农业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将目光放长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相互竞争激烈,不懂得合作共赢,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减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参考文献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7)

2观光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2.1观光农业的概念

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1]。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2.2观光农业的特征

由于观光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属性,所以它具有以下特征:

2.2.1生产性:具有农业生产的特点,可以提供绿色和特色农产品,满足人们物质需要。

2.2.2观赏性:是指具有观光功能的农作物、林草、花木和饲养动物等。通过观光活动,使游人获得绿色植物形、色、味等浓厚的大自然的意趣和丰富的观赏性。2.2.3娱乐性:指依赖某些作物或养殖动物区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供欣赏和取乐。

2.2.4参与性: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让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2.2.5文化性:观光农业所涉及的动植物,均具有丰富的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函,利用这些有趣意的文化知识,设计多种多样的观光农业游览项目,增加农业文化知识。

2.2.6市场性:观光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农业经营者必须有针对性的、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旅游项目,扩大游客来源。

3观光农业类型与功能

3.1观光农业类型按观光农业结构,可分为以下6类:

3.1.1观光种植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如引进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组建多姿多趣的农业观光园、自摘水果园、农俗园、农果品尝中心等。

3.1.2观光林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林果园、绿色造型公园等。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所具有的多种旅游功能和观光价值,为游客观光、野营、探险、避暑、科考、森林浴等提供空间场所。

3.1.3观光牧业:指具有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人提供观光和参与牧业生活的风趣和乐趣。如奶牛观光、草原放牧、马场比赛、猎场狩猎等各项活动。

3.1.4观光渔业:指利用滩涂、湖面、水库、池塘等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如参观捕鱼、驾驶鱼船、水中垂钓、品尝水鲜、参与捕捞活动等,还可以让游人学习养殖技术。

3.1.5观光副业: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都可作为观光副业项目进行开发。如利用竹子、麦秸、玉米叶等编造的多种美术工艺品;南方利用椰子壳制作的、兼有实用和纪念用途的茶具,云南利用棕榈纺织的小人、脸普及玩具等,可以让游人观看艺人的精湛造艺或组织游人自己参加编织活动。

3.1.6观光生态农业:建立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多彩的绿色保洁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良好生产环境的场所,形成林果粮间作、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等农业生态景观,如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桑、鱼、蔗互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景观典范[1]。

3.2观光农业功能

按照观光农业的功能,划分为以下7类:①观赏型观光农业;②品尝型观光农业;③购物型观光农业;④务农型(参与型)观光农业;⑤娱乐型观光农业;⑥疗养型观光农业;⑦度假型观光农业。在上述7种类型中,又可划分为若干个观光农业项目。

4观光农业发展特点

4.1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

19世纪30年代欧州就已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土地上搭起帐蓬野营,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旅游者骑马、钓鱼、参与农活,借此暂时离开繁华、喧闹、紧张的城市,在安静、清新的环境中生活一段,食用新鲜的粮食、蔬菜、水果,购买新鲜的农副产品。但是,这时还没有提出“观光农业”这一概念,仅是从属于旅游业的一个观光项目。然而农业旅游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文化交流。也吸引了农场主和旅游开发者的视线,使他们认识到,如果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发展观光农业,开展农业旅游活动,必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20世纪中后期。旅游不再是对大田景色的观看,代之以具有观光职能的观光农园,农园内的活动以观光为主,结合购、食、游、住等多种方式进行经营,并相应地产生了专职从业人员,这标志着观光农业不仅从农业和旅游业中独立出来,而且找到了旅游业与农业共同发展、相互结合的交汇点,标志着新型交叉产业的产生。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旅游度假需求的日益增大。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的性质向度假操作等功能扩展,目前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又出现观光农园经营的高级形式,即农场主将农园分片租给个人家庭或小团体,假日里让他们享用[3]。

4.2中国观光农业的发展

中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中国地区景观差异大,农业资源异常丰富,农业景观新奇多样,这些都是促进观光农业发展的内因。近年来,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而转向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娱乐,回归大自然,向往田园之乐的愿望强烈。因而,广阔的客源市场和旅游需求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外因。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农村条件的日益改善,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世界各国观光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触发了中国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在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较早的深圳首先开办了荔枝节,主要目的是为了招商引资,随后又开办了采摘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于是各地纷纷仿效,开办了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如浙江金华石门农场的花木公园、自摘自炒茶园,富阳县的农业公园;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建阳县黄坨乡蛇园、东山县“海上新村”、“鲍鱼观尝村”;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傣族的民舍;广西柳州水乡观光农业区;安徽黄山市休宁县风凰山森林公园;山东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坛人工林场;四川三台新鲁橄榄林公园;海南亚珠庄园;河南周口市“傻瓜农业园”、睢阳县的绿雕公园;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四川成都市郊区的“小农庄度假村”等。这些农业观光基地大多项目独特,条件优越,即可观光游览,又可操作度假,还有许多农业节活动相辅,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观光农业基地。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点是:①观光农业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包括观赏、品尝、购物、农作、文化娱乐、农业技艺学习、森林浴、乡土文化欣赏等。目前由于农业观光区服务设施不完善,度假型和租赁型的观光农业项目自然偏少,观光农业仍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②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农游合一”的特点。观光农业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观光农业的项目是旅游业项目的组成部分,旅游者通过观光农业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作体验和田园风光的享受。③观光农业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郊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随着旅游需求增强,为当地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

5北京观光农业的发展

5.1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势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太行山、燕山山脉自西向北环抱,山岭雄伟险峻,峡谷奇特幽深;永定河、潮白河水系纵贯京郊,河湖矿泉散布,溶洞瑰丽神秘,融南方山水和北国风光的雄壮于一体。气候上,北京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核桃、柿子、板栗、苹果、桃、梨、白杏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这些名特优传统品种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而且还为开发观光农业项目提供了有利条件。北京市旅游市场广阔,旅游业发展十分兴旺,但观光旅游景点(区)多数为自然风景名胜和人文古迹,缺少反映大自然特色的观光旅游空间场所。因而在京郊发展观光农业不但有助于北京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而且对北京市农业的高效发展,京郊的环境美化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随着旅游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原有的旅游景点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旅游需求,在京郊开发观光农业景点(区),把游客引向郊野,使游客进入“农业大千世界”,既减轻了城市观光旅游区的压力,又开辟了新的旅游市场和领域;既满足了不同旅游消费层次的需求,又为北京实现高效农业开辟了一条特殊的有效途径。

5.2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郊区观光农业始于80年代后期,自昌平县十三陵旅游区率先建立观光采摘果园以来,京郊各区、县观光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开发和形成了一些观光农业项目和景点,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北京郊区共有观光农业景点(区)119个,年接待游客近600万人次,获得经营性收入超亿元。目前,北京观光农业主要有以下6个类型:①农园观光型,以展示种植业的栽培技术或园艺、农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等为主,建立了教育农园、农业公园、市民农园或租赁农园等。②农园采摘型:利用开放成熟期的果园、菜园、瓜园、花圃等,供游客入园观景、赏花、摘果,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取的果(花)农生活和享受田园风光。③森林旅游型:以森林区优美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来吸引居民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趣和进行休闲、度假、森林考察、避暑疗养等健身活动。④渔场垂钓型:利用水库、池塘、渔池等水体进行垂钓、驾船、滑艇、食水鲜和水上娱乐等内容的水域旅游活动,全市拥有专门垂钓的渔场面积已达万亩以上,可供四季全天垂钓的大型垂钓园约有50多个,经营垂钓的单位共400多家。⑤畜牧观赏狩猎型:利用牧场、养殖场、狩猎场、跑马场等,给游人提供观光、娱乐、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乐趣。⑥乡村民俗文化型:利用农村特色地域文化或风俗习惯、民俗活动或民族特色的村庄和农场,开设农家旅舍,建立乡村休闲民俗农庄,让游客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充分享受农村浓郁的乡村风情和民俗文化。⑦综合观光型:在观光农业景区内设置多种项目,如北京昌平县下庄乡开展山区特色旅游项目—“亲情旅游到下庄”,既观农园寻田园风光,又乐民俗享乡野风情,同时还利用大杨山自然风景区搞红果采摘活动。

5.3观光农业的区域布局

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全市观光农业发展区域布局可以划分为3个圈层、8个地带(区)。

5.3.1三个圈层。①近郊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4个区。这里交通方便,最接近城市消费群体,农业以园艺农业和高档次果菜种植为主,观光农业应以观赏游览、体验农作为主,可以重点发展农业公园、花卉观赏园、垂钓场及市民租赁农园等观光、体验农耕项目。②中郊平原区:包括大兴、通县、顺义、昌平4个区。这里是首都粮、菜及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主要河流穿行其间,农业资源丰富,景观特征明显,应以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农业教育为主。③远郊山区:包括房山、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平谷6个山区县、区。这里自然景观优美,森林资源丰富,观光农业应以休闲疗养、农村文化体验、自然风景观光等为主。

5.3.28个地带(区)。①潮白河沿岸观光农业带:本地带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包括通州、顺义、怀柔、密云四县、区。这里是全市的粮食、蔬菜、畜牧生产基地,农业发达,水面宽广,发展观光农业潜力大,可以逐步发展成为瓜果采摘、农业观摩、民俗采风、农家生活体验、自然风景游览等功能多样化的大型观光农业基地。②永定河下游观光农业带:本地带位于北京市南部,包括大兴、房山2县、区。这里平原广阔,沿河沙地面积大,是全市的粮食、蔬菜、瓜果重要产地。西瓜种植、生态农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可以逐步发展成为瓜果观赏采摘、森林旅游、野生动物观赏及农家生活体验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观光基地。③小汤山观光农业区:本区位于昌平县中部。由于地热资源的独特优势,特种菜种植及特种水产养殖规模较大,水平较高,而且温泉疗养及垂钓对城市居民颇具吸引力,观光农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可以逐步发展成为多种观光农业项目密集区。④八达岭、十三陵观光农业区:本区位于昌平县北部和延庆县南部交界地区,紧靠八达岭长城和十三陵名胜旅游区,游客流量大,森林、草场、果树资源丰富,发展森林旅游和果品采摘观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俗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发展成为以旅游为主,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观光农业区。⑤慕田峪、云蒙山区:本区位于怀柔县中部。该地区森林资源和果树资源丰富,干果种植和虹鳟鱼养殖规模大,重点发展森林旅游、果品采摘、民俗旅游、虹鳟鱼垂钓等项目,可以逐步发展为具有民俗观光、森林浴健身、科考、避暑、度假和垂钓、品尝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观光农业区。⑥金海湖观光农业区:本区位于平谷县东部,湖水面大,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大桃生产独具特色,可以逐步发展成为水上旅游、观光桃园、桃果采摘、桃花欣赏等观光农业区。⑦十渡观光农业区:本区位于房山区西部,包括具有北方“桂林”的十渡风景区和称之北京“小西芷”的蒲洼山区。这里山水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流水养殖有一定规模,可以逐步发展成为流水养鱼垂钓、乡土民俗旅游、果品采摘、山区狩猎、野生动物观赏等观光农业区。⑧灵山、百花山、妙峰山观光农业区:本区位于门头沟区,这里灵山有全市独一的草甸景观,百花山花木种类繁多,妙峰山玖魂花种植历史久、规模大,可以逐步发展成为灵山牧场旅游、百花山观花旅游、妙峰山玖魂观光、采摘旅游等观光农业区。

6观光农业发展问题之讨论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型产业。目前,国内外对观光农业的研究仅限于资源开发、项目选择及客源引进等应用方面,对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方法研究较少。为此,作者对观光农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学习和吸收国外观光农业发展经验,现提出有关观光农业发展的几点看法,以供讨论。

6.1观光农业的性质

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具有产业的交叉性。观光农业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观光旅游功能,二是农业高效功能,三是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由于农业与自然有关,旅游业与市场有关,农村与人文有关,因而观光农业具有自然、人文和市场的一体化特征。观光农业由农业延伸而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观光农业不是遍地开花、处处发展,而是在具有观光农业条件、区位和接近旅游市场的地区才能获得发展。所以观光农业的发展更具有条件的限制性和地区的选择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由于观光农业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因而成为当代农业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6.2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景观学是观光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最早的“景观”含义是地方风景或景色。在19世纪早期,“景观”的地理含义为“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一般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又称人文景观)。农业景观具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双重特征。它是在一定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生物、技术措施,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而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综合体。农业景观学是农业科学和地理科学交叉的学科,是研究农业与其特定地点景观—环境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农业景观学着重研究景观的3个基本特征:一是结构;二是功能;三是变化。所以,发展观光农业要以农业景观学的理论为指导,重视农业景观的建设、改善和塑造,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观光和旅游功能,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6.3观光农业发展的布局原则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并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面对国际农业政策环境和国际农业市场的挑战,我国必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走市场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与国际农业市场接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可缓解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同时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使其纳入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资源,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农业产生的动因与背景。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成立于1963年,最初主要从事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良种繁育,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特区以后因城市发展需要,原在市区的1千多亩试验田被无偿征用,市府只在城乡结合部梅溪村划出247.9亩荒坡地,补偿10万元。珠海农科人发挥特区首创精神,积极发展以无土栽培、组织培养、转基因等生物工程为重要手段的高科技生态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禽畜、瓜果和花卉等科研、生产,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基地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土栽培的“神话”,北瓜(新疆哈密瓜等)南移的奇迹,使珠海农科中心成为农业线的一面旗帜,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贵宾的参观访问,中央领导的亲临视察,兄弟省市的组团考察……成为我们搞旅游的外在诱因;而珠海被评为“旅游城”后,市旅游局亦在寻找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他们亦把目光瞄准了梅溪科研基地。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珠海市无土栽培旅游基地—“农科奇观”即告诞生。我们认识到农科单位如果不进一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等、靠、要”的束缚,就没有发展前途。必须面向市场,走科研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的道路。而农业高科技资源不但是生产资源,其形成的奇特的生态景观和本身具有的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几年来成功的探索和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二、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1、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

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2、生态旅游农业的特点

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规划,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水果美食品尝、农事劳作、文化娱乐、农业技艺学习、乡土文化欣赏、购物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⑤地域限制小,形式多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旅游业发展受优美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或园林建筑等旅游资源分布的限制,而农业旅游资源广泛分布在城市郊区、周边农村等地,只要稍加开发就能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现状

1、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2、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9)

一、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只是个别种植户为适应个别的市场需求而单独经营的生产模式。至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在全球多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4年全球已经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面积上,2020年前后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在销售额上,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1]“生态农业”一词首次在我国使用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此后,生态农业在我国有了新的定义:生态农业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建立的集约经营,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研讨会结束不久,我国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在300多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其中部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这些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农业自身优势强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自身有多重优势: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能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生产回报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第一,生态农业是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导致突然板结的情况;另外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的河流、湖泊和海水中会导致水藻营养过剩等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中的化肥使用问题会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损害。[4]据估计,每一立方米土壤的形成过程,需要328年。而生态农业是一个主张采用开放、平衡、综合、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在种植上,生态系统认为不能滥用化肥,种植业中的所有能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平衡转化的,重点关注环境和人类生产的平衡、可持续发展。[5]在我国,已经有稻萍鱼共生、茶胶相依、桑基鱼塘等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这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进一步缓解了传统农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第二,生态农业能够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我国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差异明显,加之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在我国研发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根据地形和相关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城镇近郊可以发展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可以进行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可以开发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能够根据农业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产业组织发达程度等相关条件的差异从本地农业经济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去发展具有循环、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第三,生态农业的经济回报效益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表示:通过11年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收益的明显提高是传统生态农业无法匹敌的。[7]第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农业更关注当下利益,没有顾及现在的种植方式给土地等自然资源带来的伤害,给未来农业大战带来阻碍。生态农业就以集约、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宗旨在未来的农业大战中能突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人的传承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传承,生态农业就能凭借绿色环保等可续持发展的优势将各类资源永久地传承下去。

(二)生态农业外部支持力度大

除了内部优势之外,生态农业也得到了国家和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8]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形成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赖于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原理等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大学术力量。另外,因为生态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很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农业的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对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农业部选取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等涵盖南北东方和农林牧业全方位大范围的十大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是国家农业部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付诸行动的有力证明。

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生态农业在系统论、生态学等学科支持下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社区营造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科学的帮助。现在社会的治理规划中,社会系统的最基本、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就是社区,社区不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载体。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就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所以国家在政策层面为社区营造提供支持,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普及社区营造。在我国,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发展方式,其关注的是整个社区包括“人、文、地、产、景”等五大方面,因此除了社区营造本身的发展优势之外,本文还将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区性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吻合以及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两大方面论述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可适性问题。

(一)社区营造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概念以来,围绕“何谓社会治理创新、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更好地经营社区,提高社区的自助治理和发展能力成为国家更好完成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营造不断得到学者重视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之一。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的社区营造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区营造的实践。在社会上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就有:2005年江苏旧村改造社区营造经验;2008年浙江聚集发展社区营造经验;2012年安徽古村保护社区营造经验和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社区营造经验。[9]四川省在2016年社区营造取得巨大成果后又在2017年招标了107个社区营造项目,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给成都市带来的效益使得成都市能坚持并且加大对社区营造的投入。社区营造在我国从零开始,到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法,为具有特色的社区进行社区营造,使得社区可持续发展,最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去配合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力量。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见证了社区营造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社区迅速整合形成的情况下,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呈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

在地性特征吻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约程度高,即资本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三个方面。所谓资本集约就是指产业像集中化经营,产业经营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劳动集约主要是对生态农业劳动的集中讨论,即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经营的技术;技术集约主要是指集中精力研发生态农业高效模式,通过技术提高转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10]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征与社区营造的在地性特征吻合,社区营造中的一大主旨就是限制地域进行集约化营造。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和资本进行清点,明确社区的优劣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把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资本集约进行营造,集中社区的资本向农业生产倾斜,促进农业生产。另外,社区营造前期也会进行社区走访和社区访谈,主要是了解社区内居民的情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登记有技术的社区居民,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集约要求的支持;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劳动集约也是社区营造中期的重点,在社区营造关键的中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集合社区内全体人员的力量推进社区营造。同时,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营造需要技术技巧进行集约培训,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技术技巧以便社会工作者日后撤出社区时,社区能够正常维持营造中的良好状态。这一点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劳动集约要求相吻合。

(三)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

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观念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主旨上都是一致的。在行动上,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需要兼顾不同系统间的运转情况,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社区营造中,这三个系统刚好与“景”“产”和“人”相对应。生态系统对应的是“景”,即是独特生态景观和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经济系统与“产”相对应,即是生态农业的产业经营造,实现系统性经济创收;技术系统则与“人”相对应,即是增强居民发展生态农业意识,提高居民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生态农业通过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在主旨上,生态农业的主旨是绿色、环保、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为了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友好相处而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这一点与社区营造的观点是相吻合的,社区营造同样主张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究其根本,社区营造就是一个认识社区、改造社区、稳定社区和发展社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中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营造和后期巩固社区营造成果。其重点是要稳固社区营造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一个社区营造的全过程都是基于该社区可以接受为标准进行营造。社区工作者会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向进行社区营造,提升社区在这五个方面有活力和吸引力,维持社区的长久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观点上,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不谋而合。

三、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

社区营造本身的迅速发展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相吻合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点睛之笔;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高契合度是社区营造可以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上文论述了社区营造可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大原因,下文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的营造前期、营造中期、营造后期和营造结束的四大阶段融合“人”“文”“地”“产”“景”的五大营造重点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探析,为更好地结合社区营造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造前期把重心放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人”的身上;在营造中期则把生态农业中的“产”放在关键位置;在营造后期明确“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在营造结束期重点关注“文”和“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营造前期:协调人的发展意识是重心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是在农村社区进行,但一直以来,农村社区居民被认为是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11]在生态农业兴起前,农村社区居民为了提高产量和“美容”农产品都会进行大量的化肥耕种,没有经过处理的化肥和过度使用化肥都会伤害土壤的循环再利用、打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推广使用,营造居民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意识十分重要,也是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工作者在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社区内的基本情况调研,通过接触社区的领袖人物和社区内的居民掌握一手资料,因为社会工作是承接政府项目而进驻社区进行工作的,所以社会工作者比起一般的生态农业建设的专家更加容易被居民接受;并且在社会工作者走访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为载体,对居民进行相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潜移默化居民的协调发展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居民环境行动技能、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12]最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前期会通过相关的小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同时通过小活动间接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营造前的小活动引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概念,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营造前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社区和领袖人物、接触居民了解社区一手资料和通过营造小游戏这三步帮助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居民接受和践行生态农业。

(二)营造中期:建设产业品牌优势是关键

经历了社区营造初期的意识传播,居民对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接受,下一步就是进行社区营造了。由于社区营造的营造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特色营造点为主其他营造点为辅来进行具有特色的社区营造,因此社区营造会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选出该社区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营造点进行社区营造。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科技问题、资金来源问题、规模化问题、市场竞争问题和产业品牌优势问题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环,但是社区营造要做到的是精准。因此在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品牌优势问题。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品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的农业势力和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营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山东按照“唱响昌乐特色农业,打响昌乐西瓜品牌”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昌乐西瓜”品牌,体现了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的重要精神。[13]巩固生态农业产业品牌优势这是社区营造在介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产业品牌优势才能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亮点,为生态农业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

(三)营造后期:整合地区农业资源是核心

农业行业的发展前景篇(10)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都市农业是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来的新型田园城市理论,该理论主要强调城市建设发展应该与乡村农业相结合,即乡村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城市消费为一体的完整经济链条。都市农业与乡村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都市农业属于城市经济及其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及经济影响力均远大于乡村农业;都市农业也可以让城市居民更近距离的接触田园生活,接触大自然,摆脱城市“柏油孤岛”的困扰;另外,都市农业还可为解决城市就业问题,提高公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参与性提供重要的途径及平台;都市农业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亦可多方面带动城市的建设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发展的高度统一。

一、台北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介绍

台北市是台湾核心城市,其政治地位、经济总量均名列前茅。在大台北都会区,都市农业早已发展如火如荼,目前辖区内耕地与林地面积已占到全市面积的一半左右,农业发展方向也由传统农业方式向休闲农业方式转变。台北市农业不仅包括基本农业生产功能,更兼备了教育、环保、休憩等功能,都市农业已经对台北都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信义区活动基地简介

信义区位于台北市中心地带,“种子计划―艺术建筑生活展”的展览地便安排在该区域。种子计划是由立偕建设公司主办,当地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农学生活团队协办,得到了台北市文化局、更新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该展览的主题是将都市生活、都市农业、景观艺术及建筑艺术融为一体,体现出台北市民对新都市生活的向往。在展览馆的移动美术馆内,有景观艺术展览与建筑艺术展览。在展览馆室外,有都市农业中城市梯田的景观艺术创作。该创作表达出景观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生产与饮食,饮食来源于农耕,农耕又来自于大自然的迷幻艺术,从而表现出艺术、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大自然的一致性,同时也将“种子计划”的创作理念表达的淋漓尽致,即都市农业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融入于生活。

现代都市内许多空间都具有发展都市农业的潜力,这些空间可以种植农作物,来保证附近居民的农产品需求。该城市梯田景观艺术设计,一方面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较好的环境教育,更亲切的体会到四季变化给环境带来的美妙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农业活动,还可以让人们在劳作工程中,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另外,该城市梯田景观艺术创作着重于细节,除农田外,还有水景以及其他环境互动装置等,使其在增加观赏性的同时,将都市农业的概念融入至都市农业整体环境中。

三、大陆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都市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欧美等国家已经初具规模,并致力于将都市农业与景观艺术更好的结合起来,融入到都市生活圈中。大陆城市在都市农业方面的发展与欧美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相比,仍处于粗放建设与管理阶段,部分城市建成的都市农业园区,质量也层次不齐,可持续性较差。大陆城市都市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都市农业园区无序发展情况严重,在建设前期缺少相应的调研,很容易导致项目重复建设,造成经营成本增加。

2.各级政府在都市农业园区规划时,往往侧重于旅游景观方面建设,更有甚者直接将国外都市农业园区建设照搬过来,导致项目单调雷同,缺乏特色。另外,建设者对当地相关农产品的综合开发往往关注甚少,很容易造成当地优势农业资源开发不利,造成资源浪费,背离了都市农业项目园区建设的初衷。

3.都市农业园区在对景观艺术作品建设时,与当地基础资源融入性较差,使都市人群观光体验感觉大打折扣。

四、大陆发展都市农业的建议

如何健全都市农业发展体系,快速发展都市农业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大陆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台北都市区农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大陆城市借鉴,建议如下:

1.加强对都市农业产业模式研究。都市农业是城市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产物,它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陆城市对都市农业产业模式研究不深入,导致都市农业园区在经营策略,管理方法上经常出现偏差。大陆城市应去欧美国家或者台湾地区学习建设及管理经验,加强都市农业产业模式研究,从而带动大陆城市都市农业的稳定发展。

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北京郊区已建成许多都市农业园区,重点都停留在对农业自然景观以及观赏性建设的方向上。大陆城市在都市农业园区规划时,应优先发展农园观光方式,调动起市民对都市农业园区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山坡地、撂荒地等地段,可以小范围发展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对于地理资源较好的地段,可以适当发展市民农园,待模式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3.搞好都市农业推广工作。台湾地区都市农业发展趋势良好,与当地政府采取恰当措施推广都市农业有关。台湾地区各级政府都有专门负责推广都市农业的行政人员,在学校中有相应的都市农业推广专业及教授,由上到下推广机制较为完善,从而保证都市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发展。大陆城市在进行都市农业园区建设时,首先应考虑当地农业优势资源,联合相关农业高等院校,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与技术指导,建立起农民自己的推广体系,打开都市农业发展瓶颈。

4.加强法规建设。台湾各级政府均非常重视农业立法工作,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党中央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与发展,颁发过较多红头文件,但各级政府执行程度参差不齐,造成都市农业发展受限,使农民根本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证。中央政府都加强农业法规建设,对各级政府实行考核机制,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5.加强与台湾农业交流合作。台湾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大陆城市可以借鉴台湾发展模式,从农业技术,管理方法,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学习,将台湾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大陆都市农业发展之中。大陆城市在进行休闲农场、观光农园建设时,也可以与台湾开展农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使整体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蔡建明,杨振山. 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J]. 地理研究. 2008(02)

[2] 李然,曾学龙.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我国的政策建议[J]. 科技与经济. 2007(01)

上一篇: 幕墙工程质量管理 下一篇: 高中音乐教学措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