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的目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7:55

会计审计的目的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1)

独立审计产生于工业革命时代。那时,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其真实性。他们想了解会计人员是否存在贪污、盗窃和其他舞弊行为。因而,此时的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会计业务也日趋复杂,此时,审计对象已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审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在此阶段,查错防弊这一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

进入20世纪30~40年代,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及广大投资者对投资收益情况的关心,整个社会注意力转而集中于收益表上。特别是1929~1933年间的世界经济危机,从客观上促使企业利益相关者从仅仅关心企业财务状况,转变到更加关心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在此期间,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20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各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本国的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国家间资本的相互渗透,使审计对象日趋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审计目标也从原来的仅限于验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扩展到内部控制、经营决策、职能分工、企业素质、工作效率、经营效益等方面。因此,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等便从传统审计中分离出来,评价企业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成为独立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

二、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谓煞费苦心。因此,注册会计师单纯的报表审计并不能解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企业迫切需要事务所能通过审计,为其在改革管理体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信息,提出建议,给予帮助。但很多事务所尚无足够的能力或尚未注意紧扣企业想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工作。这也是企业对社会审计缺乏内在需求的原因之一,应引起事务所的足够重视。注册会计师应牢记,客户是上帝,企业的需求就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审计报告,仅仅是对被审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但对改进管理的建议在审计报告中不便详细表述,然而众多的对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意见,恰恰是委托人最需要的,也是他们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所期盼的,因此,注册会计师除对会计报表“三性”表示意见外,如企业需要,可以出具管理建议书。管理建议对委托人管理当局提供了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有利于企业发展,同时也检查了前期建议改进结果情况。正是这种建议和改进的循环,对委托人管理当局提高管理水平起了重大的作用,深受委托人的欢迎。

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每一个科目都反映着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从每一科目中都可以分析比较,看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强弱点,注册会计师有能力通过专业知识对会计报表各科目反映经济事项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以管理建议书的方式给委托人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从管理建议书中获得收益的企业,把审计工作看作是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对审计十分欢迎。审计只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其最终目标应是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建议书虽只是书面建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切不可忽视。

三、 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发展论审计目标

随着会计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靠报表审计是难以保住市场份额的。事务所必须要有超前意识和高瞻远瞩的思想,必须调整审计目标以适应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的会计行为将逐步走向规范。因此,企业的报表审计将处于次要地位,而评价企业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将成为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

据统计,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对管理咨询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最突出的是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它不仅在管理咨询业务方面所取得的收入已逐步超过了其在审计和税务等传统领域所取得收入的总和,而且,它还取得了在世界所有管理咨询公司中排名第一的地位。 国际6大会计公司中的其它几家会计公司管理咨询业务所得的收入也达到其总收入的20%以上。并且,它们也都分别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管理咨询公司中拥有席位。难怪有人说,现在的会计公司究竟是应当继续叫会计公司,还是应当称之为管理咨询公司。可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管理咨询业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为此,注册会计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竞争较为激烈,国外同行的介入使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被分解,业务范围不断缩小。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注册会计师除了巩固已有的业务阵地外,还应向周围辐射,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同时,努力向国际同行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想企业之所想,把企业需求当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同时,把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好,把形象塑造好,牢记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真谛,相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2)

(1)社会对审计需求是有变化的,审计能力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始终在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努力。当旧的审计需求满足了,新的审计需求又产生了,而要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审计需求,在审计能力上需要不断提高,这需要一个过程。

(2)审计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时间限制以及审计费用等多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审计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正是因为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审计人员面临着审计风险的威胁。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适时地调整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同时提高审计能力。

民间审计作为一种服务职业,其产生与发展无一不是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变动为轴心的。审计产生之初,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其诚实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主要是对财产经营者的诚实性进行检查。在经营业务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审计也有能力通过详细审查,使受托者更加诚实。到了18世纪,英国一些公司相继倒闭,使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产生了新的需求。法庭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和职责进行了干预,使英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转向验证会计记录及报表的正确性。19世纪末资本市场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报送经审计人员证明的资产负债表,能较容易获取银行的信用,对资产负债表的正确性审计就成了审计的主要目标。二次大战前后,美国及世界其他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如证券市场的涌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损益表,对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可靠性也日益重视。从而使对会计报表是否公允表述的审查成了审计的主要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管理欺诈事件越来>!

上述分析还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一个目标向另一个目标演变时,需要一段过程、时间,甚至技术上、理论上的突破。只有当审计具备了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时,社会公众的需求才会真正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社会公众的需求发生变化时,若审计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之相差甚远,则审计人员就会面临诉讼的威胁,就会迫使审计人员考虑社会的需求,并通过改进审计技术来满足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风险基础审计的产生与查错纠弊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之一,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审计提出新的要求,而审计职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考虑审计需求的变化,大量诉讼的存在迫使审计提高自身的能力以达到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因而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是审计需求和审计能力的有机统一,是审计风险客观存在的必然结果。

2.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演进是人们对审计风险认识深化的过程

2.1以查错纠弊为主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及审计风险

从总的来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发展的第一阶段,经济业务较为简单,人们对审计的理解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审计人员对风险的意识由于审计责任没有具体规定还较为淡薄,因而审计人员有能力接受这种审计需求。后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审计风险意识得到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开始扩展,逐渐向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方面转换。

2.2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及审计风险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责任得到明确,这种明确的审计责任使审计人员充分意识到了审计风险的存在。虽然社会公众仍要求审计人员查错纠弊,但由于企业盈利能力和会计状况已成为更重要的因素,人们开始注重会计报表的质量,因而社会对查错纠弊的要求就不那么明显,受审计能力的限制,审计人员也无法揭露所有的差错和舞弊。出于对审计风险危害性的认识,审计行业采取被动接受的策略,极力地把查错纠弊的责任推向企业管理部门,设法解脱这方面的责任。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向审查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转换。

2.3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及审计风险

第三阶段是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为目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控制进行变化。这一阶段的开始以AICPI的第五十三、五十四号《审计准则公告》的为标志。

2.4降低信息风险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与审计风险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3)

    (1)社会对审计需求是有变化的,审计能力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始终在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努力。当旧的审计需求满足了,新的审计需求又产生了,而要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审计需求,在审计能力上需要不断提高,这需要一个过程。

    (2)审计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时间限制以及审计费用等多方面的原因,限制了审计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正是因为这种差距的存在,使审计人员面临着审计风险的威胁。另一方面审计人员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适时地调整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同时提高审计能力。

    民间审计作为一种服务职业,其产生与发展无一不是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变动为轴心的。审计产生之初,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其诚实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主要是对财产经营者的诚实性进行检查。在经营业务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审计也有能力通过详细审查,使受托者更加诚实。到了18世纪,英国一些公司相继倒闭,使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产生了新的需求。法庭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和职责进行了干预,使英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转向验证会计记录及报表的正确性。19世纪末资本市场主要是依赖银行贷款,报送经审计人员证明的资产负债表,能较容易获取银行的信用,对资产负债表的正确性审计就成了审计的主要目标。二次大战前后,美国及世界其他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如证券市场的涌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损益表,对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可靠性也日益重视。从而使对会计报表是否公允表述的审查成了审计的主要目标。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管理欺诈事件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审计人员承担“查错纠弊”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社会环境的强烈要求与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使得审计人员不得不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进行重新考虑。这样一来“查错纠弊”到了80年代成了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审计期望差越来越大,审计人员的社会责任不断扩大,仅仅对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已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在大量诉讼的压力下,审计人员开始把目标转向非会计信息的见证上,目的在于降低信息风险。从上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演进的简单分析中不难看出,社会需求的变化会对审计提出新要求,从而会改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上述分析还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一个目标向另一个目标演变时,需要一段过程、时间,甚至技术上、理论上的突破。只有当审计具备了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时,社会公众的需求才会真正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社会公众的需求发生变化时,若审计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之相差甚远,则审计人员就会面临诉讼的威胁,就会迫使审计人员考虑社会的需求,并通过改进审计技术来满足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风险基础审计的产生与查错纠弊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之一,都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审计提出新的要求,而审计职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考虑审计需求的变化,大量诉讼的存在迫使审计提高自身的能力以达到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因而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是审计需求和审计能力的有机统一,是审计风险客观存在的必然结果。

    2.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演进是人们对审计风险认识深化的过程

    2.1以查错纠弊为主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及审计风险

    从总的来看,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发展的第一阶段,经济业务较为简单,人们对审计的理解还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审计人员对风险的意识由于审计责任没有具体规定还较为淡薄,因而审计人员有能力接受这种审计需求。后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审计风险意识得到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开始扩展,逐渐向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方面转换。

    2.2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及审计风险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责任得到明确,这种明确的审计责任使审计人员充分意识到了审计风险的存在。虽然社会公众仍要求审计人员查错纠弊,但由于企业盈利能力和会计状况已成为更重要的因素,人们开始注重会计报表的质量,因而社会对查错纠弊的要求就不那么明显,受审计能力的限制,审计人员也无法揭露所有的差错和舞弊。出于对审计风险危害性的认识,审计行业采取被动接受的策略,极力地把查错纠弊的责任推向企业管理部门,设法解脱这方面的责任。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向审查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转换。

    2.3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及审计风险

    第三阶段是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与查错纠弊并重为目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控制进行变化。这一阶段的开始以AICPI的第五十三、五十四号《审计准则公告》的为标志。

    2.4降低信息风险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与审计风险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4)

独立审计产生于工业革命时代。那时,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其真实性。他们想了解会计人员是否存在贪污、盗窃和其他舞弊行为。因而,此时的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会计业务也日趋复杂,此时,审计对象已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审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在此阶段,查错防弊这一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

进入20世纪30~40年代,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及广大投资者对投资收益情况的关心,整个社会注意力转而集中于收益表上。特别是1929~1933年间的世界经济危机,从客观上促使企业利益相关者从仅仅关心企业财务状况,转变到更加关心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在此期间,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20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各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本国的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国家间资本的相互渗透,使审计对象日趋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审计目标也从原来的仅限于验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扩展到内部控制、经营决策、职能分工、企业素质、工作效率、经营效益等方面。因此,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等便从传统审计中分离出来,评价企业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成为独立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

二、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谓煞费苦心。因此,注册会计师单纯的报表审计并不能解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企业迫切需要事务所能通过审计,为其在改革管理体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信息,提出建议,给予帮助。但很多事务所尚无足够的能力或尚未注意紧扣企业想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工作。这也是企业对社会审计缺乏内在需求的原因之一,应引起事务所的足够重视。注册会计师应牢记,客户是上帝,企业的需求就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审计报告,仅仅是对被审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但对改进管理的建议在审计报告中不便详细表述,然而众多的对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意见,恰恰是委托人最需要的,也是他们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所期盼的,因此,注册会计师除对会计报表“三性”表示意见外,如企业需要,可以出具管理建议书。管理建议对委托人管理当局提供了建立和改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有利于企业发展,同时也检查了前期建议改进结果情况。正是这种建议和改进的循环,对委托人管理当局提高管理水平起了重大的作用,深受委托人的欢迎。

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每一个科目都反映着经营活动的某一方面,从每一科目中都可以分析比较,看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强弱点,注册会计师有能力通过专业知识对会计报表各科目反映经济事项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以管理建议书的方式给委托人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从管理建议书中获得收益的企业,把审计工作看作是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对审计十分欢迎。审计只是规范企业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其最终目标应是企业改善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建议书虽只是书面建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切不可忽视。

三、 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发展论审计目标

随着会计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仅靠报表审计是难以保住市场份额的。事务所必须要有超前意识和高瞻远瞩的思想,必须调整审计目标以适应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的会计行为将逐步走向规范。因此,企业的报表审计将处于次要地位,而评价企业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将成为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

据统计,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对管理咨询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最突出的是安达信国际会计公司,它不仅在管理咨询业务方面所取得的收入已逐步超过了其在审计和税务等传统领域所取得收入的总和,而且,它还取得了在世界所有管理咨询公司中排名第一的地位。 国际6大会计公司中的其它几家会计公司管理咨询业务所得的收入也达到其总收入的20%以上。并且,它们也都分别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管理咨询公司中拥有席位。难怪有人说,现在的会计公司究竟是应当继续叫会计公司,还是应当称之为管理咨询公司。可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管理咨询业的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为此,注册会计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竞争较为激烈,国外同行的介入使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被分解,业务范围不断缩小。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注册会计师除了巩固已有的业务阵地外,还应向周围辐射,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同时,努力向国际同行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想企业之所想,把企业需求当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同时,把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好,把形象塑造好,牢记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真谛,相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5)

二、把握机考模式形势

CPA考试作为国内会计类难度最高的考试,也体现在每年考试方式和内容的不断更新上。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对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考试改革也是“一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发挥机考的优势,调整好心态从容应对,面对机考模式的《审计》科目考试,在考生习惯此方式的情形下,机考相比纸质考试方式优势明显。

(一)在机考模式下,答题只需直接点击选项,大大降低了填涂答题卡的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的风险。在2013年CPA《审计》科目考试的题型中单选题25道占25分,多选题10道占20分。客观题占了45分,在机考模式下,因为不用填涂答题卡,提高了答题效率,给考生带来了很大便利。

(二)简答题中文字的录入对字迹不工整的考生来说是福音。CPA《审计》科目考试客观题35道,主观题7道,其中综合题中又包含多个小题,在150分钟的答题时间里,需要对知识点非常熟悉才能应对。如果在纸质版考试方式下,主观题更难以完成,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字迹也会很潦草,严重影响考试得分。而在机考环境下这种情况即可避免。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6)

一、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概念

(一)国家审计

根据《审计法》国家审计是指我国的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是通过法律确立了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国家审计机关利用其监督和审查职能对经济主体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持续监督,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国的国家审计是由中央向地方纵向发展的审计线,纵向审计将全国政府连成一个整体。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的资本经营收益和资产经营收益是各级政府一般预算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国家审计重点关注的领域。

(二)社会审计

社会审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因“受托责任”而产生,当社会出现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时,社会审计便应运而生了。社会审计是社会服务机构,它由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导,对有审计需要的经济主体提供有偿服务,素有“经济警察”的美誉。企业的设立、重组、发债、上市等重要经济活动均需要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其提供的服务对于增强财务信息质量,维护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审计通过对企业报表发表意见和对相关信息的披露为社会公众、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二、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优势

(一)国家审计的优势与不足

国家审计的优势在于它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是依靠国家最高的法律即宪法和审计法所确立的,它在社会上拥有崇高的法律地位及法律威严。国家审计范围很广,审计范围主要针对财政预算、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进行监督和调查。主要表现为:国家审计对财务政策的执行起监督作用,能够促进财务监督的实施;国家审计对财务活动符合有关政策和制度规定起保证作用;国家审计对财务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起保证作用;国家审计有助于提高行政机关的支出效益。由于受制于机关人事制度等原因,导致国家审计力量不足,严重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当前,特别是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据化、专业化,审计更多地需要涉及计算机、财务、工程、造价的复合性人才,很多情况下从事国家审计的人员专业水平与能力无法与审计项目的要求相匹配,造成了国家审计范围的的覆盖率低和审计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社会审计的优势与不足

社会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通过检查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并检查企业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情况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新审计准则规定国家审计可以利用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做为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审计的重要证据来源,以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以便进行宏观调控。通过社会审计还可以达到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社会审计资源丰富且对市场经济主体的审计范围广,它拥有精通财务会计、工程造价和资产评估等全方位专业人才。社会审计能够利用这些人力资源为企业或其他委托方提供咨询、鉴证、纳税和资产评估等服务。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社会信任度较低,存在很多问题。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与利润均来源于被审计的企业,决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财务报告大多是根据企业需求所完成的,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企业与注册会计师的“鱼”和“水”的关系,导致了虚假财务报告的泛滥,严重影响了社会审计的声誉和公信力。

三、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资源整合建议

国家审计虽具有法律权威和充分的独立性,但缺乏综合型审计人员。社会审计虽然覆盖范围广专业人才丰富,但却缺乏独立性。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各有利弊。二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并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一)协调审计范围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分工不同,有着各自的监督服务范围,国家审计重点关注国有(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效率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社会审计更多地针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发表意见。在审计范围上,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做好协调,针对不同的审计目标,运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和资源,以实现对审计项目目标范围的全覆盖,提高审计的效益和质量。

(二)协调技术优势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在不同的领域各有所长,二者应发挥各自的特长。国家审计因为拥有法律权威和政治力量,它可以更多地发挥对企业负责人及其管理层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社会效益方面展开审计,重点揭示问题,提出建议,关注企业经营绩效。而在会计政策、会计报表等业务层面的工作则可交由专业的社会审计承担,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效率。

四、结束语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国家审计可以利用它的独立性扫清审计障碍。社会审计可以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对企业进行专业的财务分析。二者资源的整合能够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间接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7)

一、基本缘起

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替代全部所有者投入多边契约的,是由一个共同的中心缔约人签订的一个双边契约的集合――即在团队生产中联合投入的有效组织。“企业”一词只是对在不同于普通产品市场契约安排下组织活动的速写式描述。可见,新制度经济学家侧重从制度(契约)层面来考察企业。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耦合体,是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结果。企业产生在人们无法拟订完全合同,从而权力或控制的配置变得十分重要的地方。这表明企业产权契约是不完全的,而这种不完全主要起因于受托责任之权责结构安排及其利益分配机制等内容是外部产权主体无法验证的。

私人财富的积累则导致财产权的裂变,委托一关系由此发生,从而导致受托责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企业受托责任起源于财产委托。随着“两权分离”引致的现代企业诞生,使得委托一关系普遍化和多元化。这更加丰富了受托责任的内涵,受托责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受托责任产生于一定的产权关系基础之上,而这种产权关系决定于一定的产权结构,产权结构又缘起于资源禀赋要素投入的结果。因而,从更深层次上讲,企业产权的本质是受托责任。“受要素投入者之托,忠要素投入者之事”。解除受托责任就是从企业的受托责任本质派生出来的企业使命。当然,企业要解除好受托责任还要借助财务、会计与审计这“三驾马车”。受托责任观念的树立是财务、会计和审计共同的社会基础。财务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形成和发展。财务内在地服务于企业价值的增值,为企业解除受托责任而善始善终。会计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货币性和综合性特征,它在受托责任中理应起到主导的认定和解除责任的作用;所有会计活动都是因受托责任而来,所有的会计从其本质来讲,均是受托责任会计。审计是由于受托责任而产生的,也是由于受托责任而发展的。笔者认为。如果说会计是对受托责任的认定(确认、计量和记录)和解除(会计报告)的话,那么审计就是对受托责任的再认定(审查单证账表)和再解除(审计报告)。可见,企业、财务、会计和审计均与受托责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解除受托责任的共同使命在实践中主要通过各自的目标演绎出来。下面,笔者就以受托责任思想为灵魂,对它们各自目标及其内在逻辑作系统地探讨,以期准确把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共性与个性,并对学科进行合理定位,推动财会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二、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一致性考量

委托一关系可定义为:一个或较多的人(即委托人)聘请别的人(即人),他们来履行一些服务,包括把一些决策委托给人。可见。委托一关系是受托责任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信托责任和受托经济责任的融合。前者是指管理当局内部的受托责任,不涉及财产权关系。主要是一种信托关系;后者是指企业与外部产权主体之间的受托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受托责任(也叫受托经济责任)。这种受托责任的解除涉及企业所有权结构(产权结构)安排、成本的节省以及创造最大化企业剩余。这种企业剩余最大化就外化为企业目标,并受特定时期占支配地位的产权主体控制。因为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当更大。依此原则,在企业中就自然形成了特定的产权结构、产权关系及其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这种产权安排是履行好并解除好受托责任的前提。

企业财务是伴随着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它为企业解除受托责任而效力。企业要实现剩余最大化的目标,必须投入一定的本金(资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本金增值最大化。财务就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本金的投入与收益分配活动,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利益关系。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资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东西的话。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财权流”是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的确,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资金的运动体现为一种“财流”,依附在“财流”背后的“权流”是在“财流”基础之上的派生并与之相栖相生。财权是产权的核心,从这个层面上讲,财务目标就是企业目标的核心。在受托责任学说看来,财务的目标就是解除受托责任,这与企业目标是一致的。财务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方面,财务关系是企业产权关系的重要内容。财务通过对本金的筹集、运用、收入与分配及其循环运作,使本金不断地增值以至企业剩余最大化,解除对内信托责任和对外受托经济责任,从而实现自身目标,进而实现企业目标。财务在解除受托责任时,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的,它很少受到外界“制度”的刚性约束,从而使得财务在解除受托责任过程中更具“灵活性”。

当然,现实中财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导向。这种价值导向是由特定时期产权结构中占支配地位的产权主体决定的。笔者认为,财务目标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到股东价值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再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转化,反映了人们对企业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财务目标的演进过程也是受托责任内涵不断扩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即不断加深认识“受谁之托,忠谁之事”的过程。综上可知,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财务目标是企业目标的核心。这种一致根源于既定产权结构、产权关系下企业与财务的受托责任及其内在本质。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目标与财务目标视为两个对等范畴。

三、会计目标与财务目标:认定与创造

作为受托经济责任基础的委托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而这种契约的履行则需要会计对其进行界定、反映和控制。因而,会计与受托责任之间有一种的天然的内在联系。学术界关于会计与受托责任的关系已基本达成共识。现代会计因受托责任发生而发生,因受托责任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是现代会计的根本。会计的本质是受托责任;会计的目标是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会计的职能是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受托责任实质上是因产权的交易和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产权关系。它分为对内受托责任和对外受托责任。会计就是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将企业剩余准确地度量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界定产权、认定受托责任的过程。认定(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目

的是为了解除(会计报告),解除的目的在于保护产权。因而,将会计的目标定位于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是最恰当不过的。

但是,会计并不能充分、精确地界定好产权。由于财产属性很复杂,测定每种属性都要付出成本,彻底界定产权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产权从来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界定。这种未被充分界定的财产(包括企业剩余)就被搁置在“公共领域”形成“共有财产”。为解除受托责任,维护自己的产权利益,企业契约各方就要签定合同,慎重选择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以使对交易成果进行合理测度。但是,每种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又都有自己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会计在界定产权时不可能精确,这必然会使一部分企业财产(包括企业剩余)置于“公共领域”。企业财产具有多种属性,由于会计计量技术的限制,加之会计人员的有限认知理性,决定了会计对这些属性也不可能一一计量。

交易中的财产价值量是变动的。一旦改变会计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会计就会对变动的价值量及其“公共领域”中的部分“共有财产”进行重新分配,这必将给交易契约各方的产权利益保护带来不稳定的预期,进而影响产权交易和保护的效率。合乎逻辑地。交易的各契约方将呼唤保护公众利益的会计制度的诞生,会计制度以其“刚性”约束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既定规则界定产权、认定并解除受托责任,以保护各产权主体的根本利益。可见,会计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是为会计更好地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服务的。

目前,关于会计目标两大流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大论战,在受托责任思想的照耀下,似乎没有争论的必要。受托责任观念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而决策有用流派只是“受托责任”学说的一个较高层次而已,受托责任是贯穿于会计发展历程的一个灵魂、一种观念、一种学说。会计对产权的界定具有不充分性和精确性,而且,由于会计在界定产权、认定受托责任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保持完全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偏不倚。因此,现实中的会计只能解除部分受托责任。会计与经理层的托付一受托关系不涉及财产权关系,是一种信托关系,二者均处于委托一链的内部层次,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会计对内部受托责任的解除是完整的。为保护外部产权主体的利益,会计信息必须具备相关性与可靠性。然而,委托者与受托者目标利益函数存在一定的偏差,这表明作为受托者的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的过程中难免打上受托者的主观利益倾向的烙印,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这种失真决定了会计对外受托经济责任的解除是不完整的。为了维护外部产权主体的利益。对生成的会计信息需要以超然独立的第三方(注册会计师)来进行鉴证与评价。会计与审计只有共同合作,将企业现有财产(包括企业剩余)的价值量准确度量(界定)出来,才能使企业对外受托责任得到真实而又完整的解除。

会计认定的对象主要是财务活动所创造的企业剩余。财务目标是企业剩余最大化(在权利层面则体现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而会计在制度的“刚性”约束下。通过准确认定(度量)企业经营成果。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反映财务运作的绩效,从而促使财务决策人员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状态,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为创造更多的企业剩余而加倍努力。对会计来说。企业剩余客观上是多少,会计就理应认定和解除多少。但是,会计并不能通过自身努力为企业直接创造剩余。会计的角色应该定位于按规定正确界定产权,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利于财务人员更快、更好地决策,从而把握市场机遇,通过财务活动的高效运作,创造最大化企业剩余。而这又反过来有利于会计本身更好地解除受托责任。如果说会计“创造”企业剩余的话,那也只能是间接创造。会计本身不能为企业创造剩余,而财务却是企业剩余真正的、直接的创造者。简言之,财务创造企业剩余以解除受托责任;会计认定(界定)企业剩余以解除受托责任。

四、审计目标与会计目标:传承与拓展

审计是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要素交易中,针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Jenson&Meckling(1976)从理论上论证了监督能够提高企业价值,而Holmstrom(1979)则用一个委托模型证明了这一结论,由此构建了审计功能的受托责任观,这实际上是将审计作为解决企业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审计是对管理当局自我认定、自我计量、自我编制的受托责任报告,按照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的要求进行的重认定、重评定、重判定。审计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受托者(经营者)和委托者(所有者)的权责结构、企业财产(包括企业剩余)进行再界定和再保护。审计缘起于私有制的产生和“两权分离”的出现,它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产生、维系和发展实施的一种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审计的产权本质也是受托责任,审计的职能主要是保护产权。

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了一个“审计悖论”:经济上依赖于委托人与人的审计者在制度上被要求独立于他们;机制上的缺陷导致审计者实质上的不独立。因而。有学者提出了审计协调论(利益相关者审计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协调彼此;中突的一种制度安排。相互了解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易是人格化的交易,通常经济规模小、交易成本高;互不认识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易是建立在信誉基础上的非人格化交易。通常经济规模大、交易成本小。全部的利益冲突由此可以区分为:人格化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人格化利益主体与非人格化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前者就是企业内部要素权人关于要素投入、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的委托一冲突。审计在其中的职能就是传统的“受托责任观”下的监督与鉴证;后者则是投资者关于投资秩序、投资行为方面的利益冲突,其中审计的职能是拓展的利益协调功能。笔者认为。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源。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兴起。委托人的范围不断扩大,并将人也包含于利益相关者之中。此时,为了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冲突,因而提出了审计利益协调论。实际上,审计仍然是受利益相关者之托进行审计。可见,审计本质的利益协调论是对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现实回应。它仅仅是受托责任论发展的高级形式。审计目标就是在会计的基础上“再次”认定和解除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

前文已述,会计目标是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但是,由于会计人员与企业经营者之间是一种任命关系。不涉及财产权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信托关系,这决定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往往使得经营者授意会计人员“生产”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以谋求受托者之私利,坑害委托者的正当利益。这表明。现实中会计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功能难以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即便受到制度的“刚性”约束,但从短期看来,会计人员违规为经营者“贡献”的所得,远远大于违规引致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8)

在我国,最近几年间,对于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和要求越来越高。审计资源的有限和审计任务不断加大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设置的各级审计机关总共有3172个,配备的审计专业人员也不过只有8万多人,而被审计单位却有庞大的30多万家,审计人员已经严重不足。目前这个矛盾,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绕不过、躲不开的障碍和突出问题。

在此背景下,政府审计机关引入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参与建设项目将成为大势所趋。本文提出在建设项目审计方面通过“引入社会审计”模式,分析整合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否能够改善当前在建设项目审计方面所出现的一些困境,引入后能够带来怎样的改观,和引入后其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一、引入社会审计中介带来的优势

(一)缓解了审计机关中专业知识不足的困境

我国基础投资建设一般体现在工程建设,相应的建设项目就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对于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来说,财务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其他专业性问题,如工程造价是否合理,根据相关的图纸,预算是不是在合理范围内等,政府审计人员很难摸清楚。但是在社会审计机构中,相当一部分的投资机构都有着比较完善的审计流程和审计控制专业型人才,聚集了很多精通工程审计的造价师,会计师等复合型人才,弥补了政府审计机构专业人才薄弱的缺点,相应提高审计质量水平。

(二)丰富、更新了审计机关人员投资审计技术手段

社会中介在很早就已经进行了投资项目上的审计,而在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中,由于审计机构要在社会上立足生存,面对被审计单位各种舞弊手段,社会审计机构也在不断摸索新的审计方法,并且逐渐完善起来。对比而言,审计机关的审计手段一般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灵活性不够高,在现在各种舞弊手段滋生的年代,审计机关相对落后的审计手段一般难以保证高质量的审计效果,在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后,两者相互学习探讨,不断更新、丰富投资技术手段,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二、引入社会审计中介潜在的问题

(一)审计理念和操作行为的差异性

社会中介机构中的审计人员由于从事社会审计时间较长,必定会在审计目标、审计重点等方面与国家审计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势必会造成最后的审计成果与国家审计的要求有一定的出入;另一方面,现在审计单位所得到的报酬一般是与核减额相挂钩,这样会促使社会审计中介一味的想方设法对投资的资金项目不断缩水核减,如此就会与政府审计的目标相背离,必然会导致审计的公允性和客观性得不到保证,给审计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审计质量可能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上面所说的审计理念的差异性,加上审计人员的素质也同样良莠不齐,有的审计机构可能会和被审单位达成某种交易,审计机构可能会声称审计成本为负数已达到拿到招标的资格,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协商先将工程造价大幅提高,能够达到非常大的核减额,最后拿到高报酬。这些的问题,最后都可能造成的是政府投资资金质量的下降,投资成本的提高。

(三)审计机关其他问题的产生

通过引入社会中介审计可以暂时解决审计资源不足的燃眉之急,审计机关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很多审计机关就集中精力专注于自己其他的业务去了,对专业知识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就会放松,这样将会使审计机关越来越过度的依赖社会审计中介,审计机关中没有专业的人才储备,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进一步复核审计的作用效果越来越弱,相当于将审计的监督权拱手让出去了,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被社会审计中介“牵着鼻子走”的局面。

三、具体对策和相应的改善意见

(一)对政府审计机关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进行控制

审计机关应该意识到当前审计资源的不足带来的潜在危机,在引入社会中介机构之后,同样应该保持职业的危机感,增加自己在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投入,减少当前对社会中介机构的依赖度,保证对审计机构复核的质量,掌握主动权。

(二)对中介机构的选择进行控制

在选择中介机构时,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选怎样的审计机构,也就是选择的原则;二是怎样选择审计机构,也就是选择的方法。选择的审计机构最好不是分支机构,是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无不良记录,审计能力足够,审计经验丰富,出于某些复杂审计项目考虑,最好离当地没有太远,以至于后续审计的工作配合方便。

建立中介机构库是现在较为普遍的方法。它是年初根据上述原则确定一批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入围,然后根据建设项目的综合考虑从中介机构库中选择恰当的审计机构。在选择时,对审计中介进行评分比较,评分尽可能做到以客观评分为主,主观评分为辅。并且可建立奖惩制度。将因违反审计原则或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列入“黑名单”,在一定时期内取消或永久取消其在全市国家审计行业的准入资格。

(三)对审计程序进行控制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9)

基建工程项目管理例会制度是建设方加强基建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事业速度发展,教育系统基本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大量新建、扩建、修缮工程纷纷上马。一方面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紧;另一方面基建部门专业人员不足,人手较少。

建立完善的基建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参加的例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各方沟通协调,促进配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然而,在审计实践中,经常出现建设方索赔无据与反索赔不力的情况;在需要建设方提供相关基础信息时,常因工程例会制度不健全,会议记录不完整等原因,导致建设方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建设方与承包商在索赔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客观上急需完善这一制度。

一、工程例会容易出现的问题

建立在建工程项目例会制度是高校基建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但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参会单位遗漏

工程例会具有指挥、组织、协调、配合、处理的功能,将参加工程建设的建设方、承包方、监理方、审计方、分包方、甲供材供应商(前期还包括设计、勘察等单位)等相关单位组织起来综合办理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由于工程例会多数为定期召开的例行会议,所以往往出现容易出现遗漏跟踪审计单位、甲供材供应商、建设方分包工程施工方的情况。

究其原因,一是例会准备不周,没有提前准备,对需要出席人员没有考虑。二是主持例会人员多数重工期质量安全,轻工程造价管理。三是定期举行的例会,成为惯例后,容易忽视会前通知,造成遗漏。

遗漏参会单位,容易造成以下结果:相关单位不能及时了解情况,如果没有事后补救措施,造成相关信息没有确认,形成工作上的推诿扯皮,如分包商、甲供材供应商配合不力,进而影响工期,造成承包商向建设方提出工期索赔。

(二)主持角色错位

工程例会应该是建设方主持的协调会。建设方主持会议,可以全面听取参建各工作汇报,工地代表巡视情况通报存在问题,主动明确传达建设方意图及指令,通盘考虑各方配合协调,并对各方工作进行讲评。但多数情况下建设方会委托监理主持会议。

监理是建议方委托的服务单位,但监理单位作为企业,考虑到经济效益和工作开展的便利,其主要关注点是工程质量、工期进度、施工安全、监理事务,在分包商、甲供材供应商管理配合协调上关注少,在造价控制基本处于不关心的状态,一旦监理单位和承包商沆瀣一气,就可能给建设方带来较大损失和浪费。

这种情况还将导致建设方项目管理人员不主动全盘考虑问题,成为听会和答复的角色,失去把握全局的能力。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建设方缺少建设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员。

(三)会议记录失范

由于主持角色错位,将导致会议记录失范。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监理单位做完整的会议记录,然后报备参会各方。

建设方不做详细记录,存在以下风险:监理的会议记录可能存在规避监理责任的风险;例会各方往往站在自身利益角度思考问题,其他各方的会议记录均可能无法完整描述在建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其他各方利用各自的汇报材料和自己的会议记录作为索赔依据时,导致建设方反索赔无据或索赔无力。

另外,即使是建设方会议记录,从审计角度看,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记录内容不全,如概要性记录,使例会记录在审计时可采信程度降低。没有与会签字制度,造成结算时不认可;有的在会前组织到会人员签到,签到表与记录分离,使会议记录审计时的证据效力下降。作为档案保管不力,建设方遗失记录,历次会议记录不连续不完整。

(四)会前准备不周

基建例会一般每周举行一次,特殊需要可以临时召集,较易出的问题是建议方准备不周,很多问题习惯在例会提出和处理,这容易造成以下后果:

有些内容建设方无法及时处理与答复,影响工作开展。

建设方遇问题处理问题,对工作安排没有前瞻性。造成跟踪审计等单位无法进行技术性处理并给建设方合理化建议。

建设方相关单位缺少沟通,有些情况必须在会前小会上进行通报和研究,以便综合例会时直接表达建设方意图。

要注意工地代表的工作日志,工作日志是综合例会记录的重要佐证材料。

建设方指令的处理没有提前准备,往往出现口头指令多,事后不及时提供书面确认签收手续。

对上周例会情况落实没有碰头研究,造成到例会只能听汇报,无法讲评的情况。导致例会效率不高,会议冗长,影响工作开展。

二、完善工程例会制度的思考

(一)突出建设方在例会中的主导作用

由于工程例会具有指挥、组织、协调、配合、处理的功能,建设方的主导工程例会十分重要。会议如何召开、何时召开、谁来参加、讨论什么问题等均需提前设计好,并以书面的形成印发各参加单位并签收。

1、主持会议。没有任何一个单位可以替代建设方的作用,不论是监理,还是其他什么单位。

2、要防止参会人员的遗漏,参加人员应包括施工方、监理、造价、甲供材供应商、建设方分包工程项目经理。早期的会议还应该有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等有关部门参加。如果有建设方设有监督机构的也通知其参加。

3、在关注质量、工期、进度、安全、配合的等各个方面同时,更加关注造价控制。现实中建设方建议部门主要关注质量和工期,忽视造价控制,要特别慎重对待工程变更的方面的请求。

4、建设方要将内部管理和控制程序及相关纪律和制度,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各方,以免在审计时发生手续不全的扯皮现象,影响造价审核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形成例会制度的良好运行机制,通过例会形成良好合作协作氛围。

5、要指定专人负责例会的记录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二)做好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前,建设方应认真梳理一周内有关参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工地代表情况汇报,检查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回顾上次例会存在问题和有关精神的整改落实情况。

建设方内部的基建、审计、纪检部门、建设方委托的监理、跟踪审计单位,要沟通情况,对一周内项目实施情况有全面了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对需要配合的事项提前进行计划组织和安排,对施工方等提出的意见建议拿出初步答复意见,对需要有配合的事项通知有关单位准时参加例会。

这样,有利于加强工作的前瞻性,提高工程例会的效率,也便于受建设方委托的监理、造价咨询机构及时进行技术处理,并向建设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有些情况必须在会前小会上进行通报和研究,便直接表达建设方意图和指令。会前准备工作还要注意搜集和整理好工地代表的工作日志,作为例会记录的重要佐证材料,避免例会时建设方只听汇报,讲评无据。

(三)规范会议的程序和手续

会议程序一般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上周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原因。

2、检查上周进度完成情况、工程质量情况制定整改措施;提出下一阶段进度计划及落实措施。

3、安排布置下周工作,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4、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及解决方案。建设方在会议中,应注意认真听取监理、施工方、分包商、甲供材供应商的汇报;客观讲评和总结上周例会的落实情况,明确提出本周工作安排和要求,妥善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各方的配合问题。建设应指定专人负责会议的记录,记录要全面、准确、客观。如果会议内容不是很多,建议在会议结束后由参会各方代表签字确认,并作为档案妥善保存。如果会议内容较多,涉及事项复杂,应会后形成会议记要,印发有关各方,并签收。会议记录应明确举行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主持人、会议发言、讨论过程,会议结论性意见。如会议中讨论到相关争议问题,应作清楚记录,并在会议结束后由参会人员签名。

(四)搜集例会相关档案材料

工程例会是一个平台,在审计时,按时序组成的工程例会是审计时重要信息,仅有工程例会记录还不够全面,应注意建设方代表工作日志、监理记录等相互应证,可增强审计时采信度。

此外,以下一些资料应很好搜集和保存:

工程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

技术资料及技术交底等事项。

工程准备情况:包括临时设施、现场三通一平,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图纸会审的主要问题记录、业主交与施工单位的中心点、标高点的记录及复测。

材料、半成品的检验与试验。

主要材料、设备及其资料的到货情况。

设计变更的日期及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情况记录。

工程自检、专检情况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

工序的交接记录。

业主、监理代表现场确认的有关事宜。

工期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和施工方法。

有关领导或职能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会计审计的目的篇(10)

一、合理选定审计范围,做到事半功倍

根据笔者的经验,对该类项目进行审计,不宜全面开花,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选择具体的审计项目,只针对审计期间该项目已经全面竣工或主体工程竣工进行审计;对未完工程,不进行审计。

理由是:房地产项目已经全面竣工或主体工程竣工可准确地计算出该项目的实际总建筑面积,从而能确定实际建筑容积率,与规划容积率进行比较可分辨出项目是否超容积率。由于项目小区基本完成,界址清晰,实际用地面积也可通过专业测绘机构实地测量后绘出详细平面图与规划用地图进行比较是否有多占国有土地的现象。建筑密度是否改变可通过实地测量得到验证。项目小区绿地率可聘请有资质的园林绿化测绘机构进行实地复测,出具绿地率检测成果,更客观的反映房地产项目绿地率是否达标情况。而未完工程达不到上述审计条件,从而不能真实反映各职能部门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审计实践,超容积率的问题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超容积率的后果会导致开发商漏交国土出让金及建设规费,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也给滋生腐败问题留下温床。

二、从相关单位入手,确保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进行审计时,应尽可能从相关单位入手,不宜和开发商正面接触。相关单位有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局、园林局、房管局等。要求这些单位提供房地产项目相关的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开工报建、预售许可证发放、各项税款缴纳等资料。为日后审计奠定坚实的准备条件。

各相关单位须提供的资料主要是:

1.国土资源管理局。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招拍挂文件,土地出让合同及土地使用权证书,国土出让金缴交情况,土地闲置费缴交情况等。

2.规划局。建设规划用地审批情况,建设规划许可审批情况,专家评委会对项目规划评审情况等。

3.建设局。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屋施工许可证审批及发放情况,建筑规费缴交及减免情况,房屋竣工验收备案情况,房屋竣工图(建筑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资料,房屋竣工面积汇总情况等。

4.园林局。房地产项目绿地规划审批情况,绿地率不足处罚情况,出具的绿地率验收证明资料等。

5.房管局。房屋预售许可审批及证书发放情况,房屋预售面积测绘情况,房屋产权面积测绘情况,房屋销售收入情况等。

6.国税局与地税局。契税缴交情况,房屋销售税金缴交情况,防洪保安基金缴交情况,清算期内的土地增值税、所得税缴交情况等。

三、重点审计“容积率”,突显审计成效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开发商,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业主,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在宗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建设项目的容积率越高,建筑物总面积就越大,土地利用率就越高,地价也就越高,土地使用权人应缴纳的国土出让金也就越高。

由于容积率的提高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开发商在较低的容积率的标准下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开发过程中又通过种种手段提高容积率。容积率的提高,造成国土出让金大量流失,同时也严重地侵犯了业主的权益。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规划等部门,在开发过程中借故违规批准提高容积率,事后开发商故意不缴纳国土出让金及建设规费,对该问题的监管流于形式。

开发商作弊的手法主要有:

1.打着送飘台、飘板、入户花园及屋顶阁楼等名誉,在规划审批和监管时打球,变相增加容积率来提高房屋销售单价。

2.将规划中的“架空层”(不计容积率)改做储藏间、车库进行出售,致使超容积率。

3.将规划设计的储藏间、车库室内地面标高抬高,有意保持层高不变,待实际交房后由业主将原室内地面降低,实质上增加了层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26号《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第3.0.3条: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水平面积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的规定,实际上变相提高了容积率。

4.屋顶阁楼层规划设计时有意不加以利用,实际施工时将通往阁楼层楼面板上预留好楼梯孔洞,阁楼层安装好了门窗等围护结构,实质上是设计加以利用。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一、第3.0.4条: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的规定,阁楼层要计算容积率;而开发商在规划报批时,没有计算容积率。

针对上述问题,我局下达了审计决定对开发商漏交的国土出让金及建设规费进行了补缴,并建议出台了《关于规范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及容积率的实施细则》,从制度上杜绝该类问题的发生,也使监管部门做到有法可依。

四、密切关注“绿地率”,保障业益

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的百分比。它是衡量居住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硬性指标。

居住区绿地种植植物基本配置要求是:绿地种植应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明确要求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非林木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30%左右。可现实中普遍存在绿地率不达标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种形式:

1.开发项目严重占用绿地。开发商在申报规划部门审批的时候,绿地率都是符合标准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为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是存在争地、抢地、占地的行为。

上一篇: 融资工作重点 下一篇: 公司信息化建设调研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