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考核标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8 17:12:32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1)

较强的自主学习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人的发展才是主动的、可持续的。学生的学习力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要素整合而成的学习力量,其中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核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也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手段,终身学习意识是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终身发展,高职学生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仅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应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2.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

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强烈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主要涵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其中创新思维是核心。高职的教育对象总体心理上大多以高考失败者自居,有严重的挫败感,潜意识中就自认为“创新”离自己太遥远。所以,在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先注重其创新信心的塑造、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启迪,激活学生内在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新创造的成就欲等。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具体涵括创业思想、创业观念、创业个性、创业意志、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等。具备创业精神不仅在就业岗位上会更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还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创业实践,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化实施

1.项目化实施内容

构建“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模块体系。素质教育项目内容设计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为基础,培养目标因专业而异,就业岗位分为初次就业岗位和职业升迁岗位。明确界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目标岗位群后,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新生思想素质调查、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跟踪调查等基础上,对各专业人才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进行分解,并经用人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方组成的委员会论证,设计出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目标维度表。然后,针对性地构建由“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个模块构成的素质教育项目体系。“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模块素质教育体系中,基础素能模块主要针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奠定扎实基础。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实用英语、阳光体育、公共计算机、创业教育、法律基础等方面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计算机技能、外语能力、礼仪与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核心素能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突出的技术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等培养目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根据专业人才成长轨迹对应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对应岗位群的工作过程、项目任务分析来确定,主要设置核心专业知识、行业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训练、工作过程、岗位任务等课程,做到课程与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能。素能拓展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终身学习意识、较强的自主学习力、强烈的创业精神等培养目标,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设置人文素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设适应不同专业学生选修的人文素质、公共艺术、语言表达、商务礼仪、心理健康等公共选修课程,同时拓展隐性教育项目,将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等项目纳入进来,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以及学生的职业迁徙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项目化实施路径

对接“课程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个课堂。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项目化实施的路径主要包括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并将对接融合的项目内容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切实改变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两张皮”现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三个课堂是密切联系和互相渗透的。通过三个课堂的对接融合,在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企业顶岗实习活动中,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理论知识根据学生兴趣在自主选择中转化为实际成果作品或得以展现,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得以提高,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指导者及共同的课堂参与对象,三个课堂在项目内容体系上相互对接融合,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聚合效应。第二课堂对接第一课堂,针对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相应广泛开展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和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建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技术技能竞赛品牌项目体系、活动体系,打造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基础工程和精品工程,营造出崇尚职业道德、实践职业技能、实现持续发展的高职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第三课堂指校外的社会课堂,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自然延伸,主要包括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社会体验等。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广泛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或顶岗实习,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第一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桥梁载体作用。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2)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25-01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主要途径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他的育人功能与作用不断凸显,然而,传统的第二课堂运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将从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分析,为高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引导策略。

一、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

(一)高校管理者重视不足,认识不到位

目前,一些高校管理者不重视或忽视第二课堂的建设,认为第二课堂不是“正业”,甚至于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不开展。很多高校的校领导因忙于事务,只是象征性参加较为大型的学生第二课堂个别活动启动仪式或偶尔视察活动基地。甚至于一些高校第二课堂没有校领导主管,只是由学校的行政机构教务处或团委代管。

(二)缺乏对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高校缺乏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正面引导,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活动的选择更多地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青年学生由于自身阅历的局限,还不能充分地对自己的选择做出客观、正确性的价值判断,造成了学生对第二课堂重要性认识不足,使第二课堂的育人功不能完全发挥。

(三)第二课堂缺乏系统规划和设计,与第一课堂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将第二课堂列入教学计划,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人数激增,产生了人均教学设施不足情况,很多高校满足第一课堂教学远远不够,更无法去为第二课堂提供教学设施。这样给第二课堂管理和指导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这种现象极大挫伤管理部门开展工作,使第二课堂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体现。

(四)缺乏稳定、专业、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整体活动层次和水平难以提升

目前,很多高校为学生配备专门教师,但情况不一,各有不同。有的高校只为了满足第二课堂配备教师数量,把一些工勤人员配备到第二课堂任教师。有的高校把专职思政人员配备到第二课堂。这些人员在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中受专业水平和技术的限制,对学生个体素质提高缺乏专业化指导,导致第二课堂的活动效果受损。

二、第二课堂建设引导策略

(一)建立第二课堂领导机构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管理机构。高校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校情,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领导体制。建立了校院系三级或院系二级领导体制,学校(院)党委书记负总责,学院(系)党总支书记负全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部门重点抓、全校教师人人抓的“四抓一落实”工作体制,并在机构中设立专管部门,由学校的教学部门统一组织管理,统一协调,统一考核,确保人、财、物等方面协调统一,真正构建起第二课堂的领导机构,并把第二课堂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第二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将第二课堂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决定着高校的政策倾向。随着第二课堂作用的突显,高校应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时纳入高校整体教学体系,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实现一二课堂的联动与协调发展。

(三)建立学分制

学分制,就是将学生活动课程成绩纳入学籍管理,把活动课程以数量计分的方式固定起来,达标的准许正常毕业,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各高校可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建立第二课堂量化学分制。将第二课各项活动分值化处理,把学生参加活动按学时的多少给予分值计量,分值可以冲抵第一课堂的任选课学分或相关专业课学分。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4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随着因特网和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众多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始逐渐为教学者所熟知、采用和认可,微课翻转就是其中很受学生和教师欢迎的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职教育,开拓研究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每位高校教师必须深度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人一岗的工作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学研究探索多侧重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忽视了第二课堂在高职教育中起到的作用。第二课堂不仅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同时也是学生丰富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职业技能的重要方式。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第二课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高职院校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以下问题,如图1所示。

一是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不重视第二课堂的学习。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往往参加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缺乏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是第二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应,如果网络教学资源更新较慢,将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需求。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制约着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

三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关系,高职院校的很多课程都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教师一般会通过项目的展示,任务的分解,分任务讲解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然后学生实践操作,遇到问题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后不会独立思考,只会临摹。

四是在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第二课堂的学习评价标准,现行的学习评价标准还存在很多问题,往往只注重第一课堂的评价,忽视了第二课堂的评价标准,究其根源,教师考核观念落后,没有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

2 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结合模式的研究目标

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师生角色进行互换,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因特网成为了学习资源的主要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有10%的人通过在线教育视频完成学业的学习,2015年增至30%,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微课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受学习者的欢迎。通过发展第二课堂结合第一课堂的良性互动助长,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结合模式的研究目标为:

第一,研究微课翻转第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应用,解决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遇到的困难。

第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明确第二课堂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三,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第二课堂中微课翻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项目任务,巩固第一课堂学习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独立设计作品的能力。

第四,研究如何完善微课翻转第二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如,课程的学习评价标准、课程的考核标准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重点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的水平,考核方式中要能够体现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通过开展评价体系多元化,最大限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3 微课翻转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

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第二课堂中采用微课翻转教学模式的现状和意义入手,对怎样将微课翻转教学模式应用到第二课堂学习中进行探索和实践,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使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翻转教学模式。

第一,确定研究主题。探索微课翻转第二课堂的教学方法、模式。课题的研究将对高校职业技术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发展第二课堂结合第一课堂的良性互动助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二,确定研究过程。研究分为四个模块构建模型、资源建设、行动研究、评价与总结。每个模块的构建都会影响到微课翻转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每个模块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反思、总结,最终构建出符合各模块目标要求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如图2所示。

4 结 语

在第二课堂的开展过程中采用微课翻转的教学模式,通过第二课堂结合第一课堂的良性互动助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以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创新能力、职业技能水平。通过不同课程的第二课堂的开展,引领教师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邓效昆.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差异化教学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8).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4)

1概述

“第二课堂”的概念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正式提出,198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在《高等学校管理”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概念,书中指出: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新词语大词典”中解释到:第二课堂,亦称第二渠道,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学生在教师或家长指导下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而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而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education,liberal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目前,美国、台湾、香港及我国国内很多高校已将“通识教育理念”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而以上通识教育所阐述的教育目标仅仅通过目前高校的专业教育是无法全面实现的,而很多学科的知识能力往往蕴含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因此通识教育改革必须大力依托“第二课堂”。

2研究意义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外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改革与运用大部分只限于课堂的理论课,很多高校虽然目前在通识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也进行了创新改革,一是将“翻转课堂”带进高校通识教育课堂,二是借助高校“双院制”体制,在书院中也加大了第二课堂的活动特色化。但是“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那么要全面实现此目标,高校不仅仅是将通识教育限定在课堂上,而应该真正的完善第二课堂的规范性。目前医学院校的第二课堂建设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对第二课堂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部分高校没有从人才素质的全面性角度来认识第二堂的重要价值,在强调第一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认为第二课堂是“不务正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且使得书院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第二课堂育人中通识教育的主导作用。

2.2对第二课堂的建设缺少资金投入。主要是在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导致第二课堂处于“边缘化”境地。

2.3最主要的是对第二课堂建设的体系不够规范完整。没有形成系统成熟的课程化管理体制与理论体系,没有深入探索和构建第二课堂的框架体系,使得医学院校第二课堂教学与第一课堂教学严重脱节,导致第二课堂没有充分的发挥为通识教育理论课程补充完善的重要作用,致使第二课堂处于低效状态,使得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呈现偏重理论,忽视了通识教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

3解决途径

3.1完善学院通识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第二课堂。围绕医学院校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形成系列化的、正规化的、课程化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学培养计划与相关标准。首先,规范化管理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按照活动的开展形式,设计医学院校活动的划分标准,明确各类活动的形式与开展范围。其次,结合医学院校学科层次,按照不同学年的学情特点,活动的适用性,挑选出能够实现学年培养目标实现的活动,将校级活动与书院级或院系活动进行性质的划分,明确育人目标,归并同类项,将基础性活动划分成必选层次,结合正规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管理与实施,使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具备规律性、层次性、专业性、实效性、科学性及合理性,而不再是随意性的、无规律性的,并实现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全面引导,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现第二课堂的育人实效性。

3.2完善第二课堂建设的“教师教学、考核管理”评定体系。主要包含两块内容,一块是第二课堂的师资建设,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第二课堂的部分活动导师可由辅导员来承担,另外可聘请校内专业老师,将专业教育与第二课堂的通识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另一块是活动导师制度及相关考核评定,可结合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要求活动导师针对各项活动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可设定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相结合的大纲模式,按照课程的标准学时制定各项活动的教学学时,教师的课酬可按照指导活动实际工作量,结合学校专职教师的课酬认定,并形成一套正规的活动导师教学、考核评定体系,保障第二课堂的有效运行。

3.3设计通识教育改革中第二课堂建设的“学生活动考核、学分认定”保障体系。学生的活动考核认定及学分管理,将第二课堂学分纳入到人才培养总学分,以“课程化”、“学分化”为抓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规定的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中锻炼、拓展与本专业有关的实践能力。活动的“学分化”就是要在“课程化”的基础上根据第二课堂的活动分类,保障学生参与活动的实效性。综上所述,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对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创新意义,使学生不仅在高校“通识教育”中丰富其理论知识,还能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通识教育中的优越性,通过第二课堂教育的自主性、创新性、内容丰富性等特点,使医学院校学生的通识教育延伸到拓宽视野、沟通文理、增强技能、健全人格等方面,最终,进一步的做好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系统衔接,将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管理转向“课程化”管理,使“活动”逐步形成正规的课程,对于医学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涛.构建学分制条件下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8(5):120.

[3]郝明.关于高校第二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8):32.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5)

优异的成绩源于有效课堂,对差异课堂管理可行的细节管理方式有预约听课、带动辐射、对比教研等,还可以实行差异合作描摹推进策略,即分别安排两名听课教师,一边听课,一边记录主讲教师带领学生差异合作的时间、次数,是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哪一个知识点、哪一个知识体系的建构中使用了差异合作,师生是怎样进行差异活动的,有什么样的活动成效和不足,对此作出适当的评价。研讨活动时,观摩记录教师对差异合作情况进行描摹,听课教师对照描摹和自己听课时的记录进行评课。评课要做到三点:一评差异合作运用的点,依据学情是否适合差异合作;二评差异合作运用的策略,依据课堂是否展示差异、合作互动缩小差异;三评差异合作运用的实效,学优生拓展了多少,中等生巩固了多少,学困生学到了多少,与平时的常态课堂相比较有哪些进步等。以评促描,以描带评,有效推动了差异合作课堂的建设。

二、课堂评价衡量差异合作课堂

如果说课堂观摩推动了差异课堂研究,那么课堂评价则有效助推了差异合作课堂的常态化、学科化推进。

1.完善评价内容,引领差异合作课堂。评价突出“差异合作”主题,在分层合作教学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别从教学基本观念、教材处理、教法学法、过程的合作性等维度,对差异合作课堂建设进行了明确的补充,例如:教学基本观念中增加了“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的理念;教材处理中补充了“基于学情,正确把握教材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和学生差异解决策略得当”的要求;教法学法运用中明确规定了“恰当运用差异教学手段指导小组合作,指导策略得当”这一硬性要求;教学过程的合作性中细化了合作的层次,注重“组内差异合作、组间差异合作效果明显”。学校将补充完善后的课堂评价标准运用到全校各学科的课堂评价中,以此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业务水平。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年终责任制考评中,与教师的直接利益挂钩,同时对于校级公开课、各级优质课的评选、推荐也依据此标准进行,引导全校各学科教师迅速走上差异教育的轨道。

2.补充随堂评课,反思差异合作课堂。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新增了随堂评课意见,分别从七个方面对教师的差异合作课堂进行适时评价。这七个方面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教师随堂听课时有疑设问、有感而发,随时对照主讲教师的差异课,记录差异课堂中的研究疑问、解决策略,书写差异课堂中的研究感悟、研究收获。老师们通过疑问、感悟、收获,反思差异合作课堂研究,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化、精细化。

三、教学考核助推差异合作课堂

为配合差异合作课题实验,有效评价课堂教学,我们对教师的教学成绩实行了分层差异式评价。具体做法是:教师教学成绩按照“85分(含85分)以上为优秀一,70分(含70分)以上为优秀二;60分(含60分)以上为合格一,45分(含45分)以上为合格二;45分(不含45分)以下为不合格”进行划定(各分数段均以百分制为标准)。优秀一、优秀二、合格一、合格二分别按16、14、12、8分为权重,纳入教师个人成绩计算,将教师个人四率与联谊校各自的平均四率作比较。

1.与其他联谊校比较,按个人名次四率得分分别为:

优秀率 合格率

名 次 优秀一 优秀二 名 次 合格一 合格二

第一名 16 14分 第一名 12 8分

第二名 14 12分 第二名 8 6分

第三名 12 10分 第三名 6 4分

第四名 10 8分 第四名 4 2分

2.同时,为了尊重教师劳动,鼓励教师努力缩小与前一名次之间的差距,在按名次计分的基础上实行奖励浮动分,公式为:

及格一奖分=(本人及格一率/联谊校同学科第一名及格一率)×3分;

优秀二奖分=(本人优秀二率/联谊校同学科第一名优秀二率)×4分;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5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32

一、建设高职有效课堂的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课堂教学是高职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对有效课堂进行研究,打造有效课堂,对于培养优秀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高职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有效教学是指既有效率、效果又有效益的教学活动,是师生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活动。

(一)有效课堂的因素

有效课堂的因素很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课程标准有效、课程整体设计有效、课程单元设计有效、课堂教学有效、课程资源有效、评价有效、持续改进有效等。

(二)有效教学的判定指标

对学生而言,有效教学的判定指标有:(1) 学习效果好,经过学习,学生有所改变,取得了进步;(2)学习效率高,学习花费时间少,但同样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3)学习体验好,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以学生的角度观察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测:

第一,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了吗?谁作了准备?怎样准备的?各种层次的学生准备的习惯怎样?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的数量、深度和正确率是多少?

第二,课中阶段。

倾听教师讲课的学生比例有多少?能保持倾听多少时间?

倾听同学发言的学生比例有多少?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

参与小组讨论、互动及自主学习的学生比例占多少?有哪些行为?各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后阶段。

学生记得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记得?

课中哪些观点、作业、表情、演示证明目标已达到?

课后检测有多少人达成了学习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

对教师而言,有效教学的判定指标有:(1)教学目标有效;(2)学习任务有效;(3)教学方法有效;(4)教学评价有效。

以教师的角度观察有效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测:

第一,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构成合理吗?比如逻辑关系和时间分配怎样?

教学环节是否围绕目标开展?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

从活动安排、环节衔接、操作步骤和创意等方面怎么反映出该教学设计是有特色的?

第二,课堂呈现。

讲解清晰吗?讲解结构是否清晰,是否简洁?语速、音量和节奏怎样?有手势和其他肢体语言吗?

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了吗?视频、动画是否得当?有助于学生理解吗?

第三,有效提问。

是否是有效提问?提问的时机是否合理?提问对象是优等生还是差生?次数是否合适?问题难度怎样?

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合适吗?有没有提示?

第四,有效指导

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如读图、读文、作业和活动)?有什么样的结果?

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如分工、讨论、活动和作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三)有效课堂的场景

我们希望看到的有效课堂的场景应该是:

学生能够课前预习学起来,课中把头抬起来,嘴说起来,手动起来,脑转起来,课后作业做起来。

教师做到课前教学设计做起来,课中任务分下去,并加以指导、考核及总结,课后教学资源信息化。

三、 高职有效课堂的实践

面对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习主动性不强、上课玩手机等现象,我院开展了有效课堂建设,将课程设计与实施有机结合,努力解决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两张皮的问题,采取了手机入袋等措施,课堂抬头率大大提高。

(一)找准课程定位,精心设计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课程对职业岗位能力的支撑作用。如《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课程的定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工艺和夹具设计二个方面。通过学习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和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初步具备常规工艺编制和实施的初步能力;通过学习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及夹紧原则,能针对具体零件分析加工工艺,提出合理的定位、夹紧方案,并具有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课程的载体不拘泥于项目,但必须是一个个可完成的任务,体现“做中学”的理念。该课程内容分为6个项目: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套筒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箱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钻床类夹具设计、车床类夹具设计和铣床类夹具设计。课程标准清晰,有学情分析,有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案以及作业布置等。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检测、难度适当,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选对教学方法,巧妙实施

学习任务的完成要体现“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行动过程,教师要选用分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四步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巧妙地组织教学,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体现“任务引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渗透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责任心、守时守信、独立和自主能力、整洁性(细致周到)和处理矛盾冲突的能力等。

(三)及时细化反馈,公正考评

细化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明确自身不足之处,然后努力赶上。评价分为课前诊断、课中考核及终极性考核,要全面、公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是否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7)

“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应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分课堂”既保留了传统课堂“讲授式”的优势,又发挥了“讨论型”课堂的长处,其核心点就是将课堂分成两部分,即教师讲授知识和学生自主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在时间的分配上并不是将课堂精准地分为上下两个片段,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调节;其次是对同一个内容的讲授和讨论不是在同一堂课中进行,换句话说,就是并非在讲授完本次授课内容之后立刻进行讨论,而是间隔进行,即让学生在听完之后有大约一周的时间进行内化吸收,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学生进行个性化地“消化”,并搜集资料,构建自己的逻辑框架,然后在下次授课的讨论中学生是带着问题来的,大大地提高了讨论的效率和效果。

二、“对分课堂”在《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中的实践

笔者以2015级79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为实践对象。此课程共计56个学时,上课时间为14周,每周2次课,每次2学时,共100分钟。

(一)教学组织

向学生解释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其要点。明确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的要求,教授给学生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明确读书笔记和“亮、考、帮”的写作要求,对讨论课做出具体要求。将79名学生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19个组,每组4人。

(二)教学安排

第1周的第1次课进行绪论的讲解以及本课程的上课安排和要求等,第2次课进行第二章内容的讲解,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时,以逻辑框架和理论要点为主,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而非穷尽所有内容,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探索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形成个性化的思考模式。在第2周的第1次课上,以学生为主进行讨论,首先针对第二章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和教师交流、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最后教师针对小组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在下次上课之前在网络教学平台提交本组的讨论结果。

(三)考核方式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和“亮、考、帮”作为考核的重点,实践和在线测试都作为考核内容,从而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考察其思维能力。平时成绩由提交的16次读书笔记和课堂讨论构成占40%;实践成绩由学生自己设计的情景剧作为测评材料占10%;期中测试成绩为第一次网络教学平台的测验成绩占20%;期末测试成绩为第二次网络教学平台的测验成绩占30%。

(四)“对分课堂”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应用效果

笔者在学期末对实施“对分课堂”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对分课堂”的态度和使用“对分课堂”的效果。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有79人,共收回问卷74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参与了一个学期的“对分课堂”之后的主观感受和对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客观评价来反映。由问卷可以看出,有23名学生认为“对分课堂”很好,占总人数的31.1%;有36名学生感觉“对分课堂”比较好,所占比重为48.6%;10.8%的学生感觉“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没什么区别;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认为传统课堂较好。综上所述,有接近八成的学生都比较认可“对分课堂”,认为“对分课堂”相比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效果更好。

第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从熟悉内容、准备工作、深入理解、过程性学习、考核方式、减轻负担等六个维度对“对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对分课堂”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由上表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教师讲授,帮助学生熟悉章节内容,克服重点、难点,为课后学习打下基础”这个目标可能实现或者基本实现;有43.2%的学生认为读书笔记比较能够促进对章节内容的理解;24.3%的学生认为读书笔记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很有效;18.9%的学生对读书笔记的作用没有感觉;只有13.5%的学生感觉读书笔记对于章节的理解效果不大,这说明读书笔记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8)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遵循教师专业成长发展规律,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和谐、积极主动、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现代学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校本培训、自主发展、专业评价的成才机制,激发教师养成勤学习、爱钻研、善思考、多实践、好反思,勤总结的专业习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促进教师主动自觉发展。教学工作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职责,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全面达标,将专业发展的外在要求逐步变为自主发展的内在需要,科学规范地造就合格教师队伍。

造就德艺双馨的名师,发挥名师对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坚强引领作用;打造德能兼并的教师团队,对现代学校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力量。

二、参加对象

中小学所有40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参加课堂教学和专业知识双过关活动。

三、内容与要求

中小学教师双过关活动,是按照平川区教育局“教学管理年”活动要求,根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及《平川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过关考评实施办法》和《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的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中小学教师在3年时间内,通过参加校本培训和自主发展,逐步做到课堂教学和专业知识达标,并能顺利通过教育局组织的两项业务考核。考核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课堂教学达标

课堂教学指从事学科教学、落实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六项内容。

1.要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以灵活的形式自然呈现。

2.要优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转换自然。

3.要优化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要能恰如其分的运用教学语言进行导入、提问、讲授、起伏、释疑、转折和总结,既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又能紧扣主题,把握分寸,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

4.要优化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要能够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和不失时机的调控,以有效的组织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活而不乱,管而不死,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5.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意体现课型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和环节,及时反馈矫正发现和有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行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6.要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纳总结,并恰当的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针对三维目标进行检测。

(二)专业知识达标

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各学科教材和相关知识”、“教学案例”、“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基本知识”等四项内容。

1.各学科教材和相关知识,要求教师要熟悉本学科教材内容,有比较广博的相关知识,能居高临下的驾驭教材。

2.教学案例,要求教师在掌握学科课程标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和教案(教案要写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练习等),准备相关教具和实验。

3.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清楚课程性质与价值、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掌握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了解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

4.教学常规知识,要求教师教学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包括“备课与设计”、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批改作业与辅导”、“评价与考核”等五项内容。

四、组织领导与考核

为了加强管理,确保“双过关”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成立魏矿学校“中小学教师双过关”活动领导与考核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监督落实和校级达标考核。

组长:卫永康(王登谭)

副组长:郑新峰、张兰芳、李建成、王仲才

成员: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各负责人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再次认真细致的学习《课程标准》、《平川区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平川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教案评价量表》、《说课评价标准》、《说课稿评价标准》、《作业批改评价标准》、《平川区中小学义务教育段各科作业设置及批阅要求》等教育教学规范性文件,这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准则与标准,必须深刻领会,牢记心中。还要认真学习《平川区魏矿学校岗位责任及规章制度》,掌握岗位职责的所有要求及各项制度的规范,以便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执行。本学年五千字的读书笔记要按上述内容写。

二是坚持我校一贯比较成功的做法,落实好我校“一、三、六、九”教师素质工程,抓好青年教师的师徒结对、互帮互学工作,具体要求按“师徒接对协议”有关内容执行,每学期末教研室检查考核师徒活动情况,结果在校园数字平台通报,并把徒弟“双过关”与师傅带徒的优劣结合起来考评。三是扎扎实实落实好《魏矿学校教研教改实施办法》,教研室、教研组要履行好各自职责,按本办法的要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严、细、实,以此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所有教师的教研工作继续按本办法的有关条款执行,学校严格考核,形成 “外在驱使”与“内在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四是上好“四课”,即中小学教师每周各一人的“公开课”、经考核在后五名教师的“汇报课”、组内“训练课”、受奖教师的“示范课”,通过以上“四课”的听、讲、说、评、通报,使每位教师天天有收获,日日有进步。

五是落实好教导处的月检和学校月抽查制度,抓好常规管理,落实 “四精四必”(精讲、精选、精练、精评;对学生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五字”(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实抓教学过程的管理,活抓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细抓各学科教师的评价,引导班级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努力做到过程监控和终端管理的有机结合。)和“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的要求。

六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教师自学为主,以寒暑假学习班、学校教研组的集体学习作为补充。

六、达标考核

(一)专业知识达标过关

按照区教育局安排,从2010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分层次、分批次队我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考试。考试学科:小学为语文、数学、英语;中学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和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及特长任意选一科参加考试。考试形式各学科均采用笔试形式,英语除笔试外,另加听力考试。2010年8月已对XX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中师或中专教师进行了考试,其他教师将会在2010-2010年考完。我校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都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迎接专业知识达标过关考试。考试时间和参加考试人员均听候教育局安排。

(二)课堂教学达标过关

1.校级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在学校达标考核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在教师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平川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平川区课堂教学常规要求》对申报者实施一次公开课及二次随堂课考核,公开课应达到良好以上等级,随堂课均应达到合格以上等级。

2.考核结果设“合格”和“不合格”两种,“不合格”者半年后重新考核。应参加教学达标考核而不参加的、或经过考核被确认课堂教学不达标的教师,其业务考核视为不合格。对于连续两次未达标的教师,在达标之前,不得应聘教学岗位。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9)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速的形势下,如何造就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探索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带动人才培养各层面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阶段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

其一,教师差异是致使课程教学效果存在差异的主因。由于任课教师素质、年龄、职称、业务水平存在差异,致使同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差别明显。其二,标准文件更新较慢或没有结合校情硬套其他院校标准,致使课程教学标准文件落后生产实际,人才培养质量难于满足社会或行业需要。其三,高职院校教研活动由于对教研室功能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教研活动尚存在问题。一是教研活动被动化、形式化。二是教研内容零散化、表面化。三是教研活动个体化。其四,教师准入制度及上岗制度不完善。教学安排不合理,没能突出高职的技能性,基础实训环节时间不足;实验台套数欠缺。其五,教师课后辅导很少花时间用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上,很少给学生作业以适当的评语。其六,课堂考核不能体现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

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归纳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发现制度、教师、学生、教学研究及过程考评等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主因。为此,我们认为应从教学管理制度入手。

1.建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建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具体是:一要建立两级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宏观管理与微观行为相结合,做到有指导,有落实。二要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制订以教学标准文件、课前集体备课、高职特色化授课、企业文化进课堂、晚自习辅导和作业批改、职业化考核体系等为核心的完整课堂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约束教师行为。三要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及时更新完善课堂教学各主要环节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四要加强宏观管理,设计统一过程文件、格式模板等,简化管理流程,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五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设立奖学金和教学质量专项基金。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直接执行者,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加强课堂教学,必须强化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强化教师队伍职业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二要建立课堂教学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教师上岗考核制度、课堂教学与职称评聘挂钩等制度,严把入口关。三要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

3.加强教研活动内涵建设

教研活动成果是保障课堂教学高效运行的理论基础,要真正做到还教研活动于教研;设计专项活动,以评促建带动以集体备课、教学研究、课程开发、公开课等为核心内容的教研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

4.抓好课堂教学标准文件建设

课堂教学标准文件是课程教学的必备文件,统一的教学文件、教学标准是保障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基础,是减少教学效果差异的前提。具体要:一是引入国内外技术标准。二是校企共同编写针对性强、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特色教材。三是在教研室主任或专业负责人引导下全面了解课程,集体制订每门课程的授课计划。四是教研室共同设计标准化教学流程,教师细化具体教学方案。

5.力促学生素质养成与专业技能的融合

高职院校要求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融合与统一,一要做到企业文化进课堂,将现代企业文化通过专题讲座等方式全面引入课堂。二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以往本科式教育方式。三要将职业素质纳入课程考核体系,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实行“双证”制度。四要第一、二课堂结合,开设特色艺术类、人文类、社科类等必修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6.建立课堂教学过程考核机制

制订奖惩制度,定期组织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专项检查;成立质量监控中心,专门负责评价体系研究,细化考评方案,进行量化考核;形成教学单位考评机制,定期对责任部门进行量化考核,与部门业绩及领导考核挂钩,实现质量管理有规范、有考评。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微观管理单元,只有形成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标准统一、考核机制完善、师生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才能形成微观质量管理的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cn/,2011-10-12.

[2]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篇(10)

课堂设计理念决定课堂操作方式,在当前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为课堂设计顺序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课堂,为了落实知识目标,完成知识传授的教学任务,很难做到把学生的认知感受作为重点,学生在课堂上就很难成为课堂的主人,潜能也就无法被激发出来。

1.教师过多在知识上做加法

课堂的三维目标把知识目标放在了首位,所以在课堂设计中无形强化了知识目标的主体地位,用这样的思维去设计自然是以灌输知识为设计核心,这样设计出来的课堂自然就会在知识上用加法,唯恐哪个点没有讲细致,就会感觉到课时不够,也会越教越多。目前,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就是各学校在压缩学生活动时间去给相关高考学科增加课时,结果是学生越学越累,教师越教越感觉学生学不会,社会上催生了大量补课机构。面对这种现象,很少有人去思考怎么通过研究去解决这一矛盾,而是主观认为不可调和。

2.学生难以建构自己的能力网络

当前课堂设计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总是专注于与知识目标相关的各种知识传授的设计。在设计中就不可能给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活动建构能力,为完成设计的教学任务,教师就得尽可能地占领教学时间。这样的课堂,学生只能疲于记录,很难形成学科能力。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课程标准要求为:概述DNA分子的复制;分析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特点、意义。按照原三维目标定位,知识目标为记住DNA复制的概念;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知道DNA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能力目标为通过课本知识或补充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培养科学的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拉链和DNA复制的比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为通过分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科学态度。不难看出,这样设计出来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都不能落地,可能就成了为课堂设计而设计的内容了,所以,知识目标就成了课堂真正落实的目标内容了。

二、以能力目标为核心代替知识目标为核心

纵观近年的中考和高考试题,无论是简单试题还是较难的试题,需要学生准确呈现的知识都是基本知识,所谓的难题都是思维问题和信息获取问题。这就说明高考这个指挥棒迈入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方面,如果课堂设计不做出重要调整,要想适应高考的要求是不可

能的。

一节课的三维目标,应该是指导教师操作课堂的基本要求,不是为了摆设,所以,表述一节课的三维目标时,一定要给出能体现出学生落实的动词表述。

调整后的课堂是以立足学生情感和能力形成为目标进行设计,自然就建立起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三维目标应用课堂落实目标进行表述。例如,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这节课课堂落实目标如下:情感目标: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认知,认同生命延续的精确性的观点,形成尊重生命和科学探究生命问题的态度。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是半保留复制而不是全保留方式,归纳出半保留复制的增殖方式;通过DNA半保留复制过程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关计算公式。知识目标: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原理、步骤、方向、意义。这种调整后的知识目标应放到课前预习课中完成,课堂成为学生利用已识记的知识建构能力的过程,在建构能力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自然就实现了情感目标。

1.调整三维目标顺序后能力目标的定位成为设计的核心

经过调整,在实践过程中能力目标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定位好一节课能力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能力目标的内涵是指学生要通过体验和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建构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形成规范的结论呈现或方法总结,并达到灵活运用结论和方法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思维能力提升之后,他们的课后作业就能快速完成,可以为学生留下自由时间去完成学生喜欢的学科内容,本学科的学生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这不仅实现了能力目标,而且也实现了情感目标。学生在具备了基本能力后,面对应试时,只要在考试前进行短暂的复习,就会快速提升考试能力。

2.调整的知识目标的定位和落实

调整顺序后对知识目标有明确的界定,即某些概念、公式定理、操作流程、历史史实等的记忆,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识记的内容,也是形成能力目标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部分。在课堂研究中,笔者认为具体的知识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了解性知识目标,即为了相关能力的形成必须拓展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完成的任务;另一部分是学生必须准确识记的部分,不论是哪种知识目标,都是要通过学生自己去认识的。所以,知识目标的内容一般是要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去完成的,完成得是否到位关系到学生课堂能力目标的实现。

3.前一节课的能力目标与后一节知识目标的关系

知识目标是能力目标形成的前提,但前一节课的能力目标一旦达成,下一节课就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这时,上一节课的能力目标形成的结论或方法在下一节课上就构成了知识目标。在下一课可以作为知识强化,也可以在探究问题时进行回顾,为下一节课探究形成新的方法或结论起到支撑作用,这种过程也是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建构过程。

调整后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情感目标是前提,能力目标是核心,知识目标是载体,实现了能力目标,也就达成了情感目标,也同时强化了知识目标。

三、调整三维目标后应注意相关目标动词的使用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原有的目标动词大多是方向性的界定,这种方向的界定很难让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准确地定位,即原目标动词多定向,少有定量,没有为每一节课堂设计确定能力要求提供定量的指导。在研究中笔者提出,对一节课而言,根据课标要求完成课堂落实目标动词的量化研究来实现准确的课堂三维目标定位,即对每一节课的设计而言,需要用相关的课堂目标(定量目标)动词来表述,让授课教师准确地知道达到哪一种量化标准后本课时的基本能力目标就视为达成,当完成了这节课的基本目标,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学生的情况去灵活地拓展或提升,这一部分就是课堂的选择性学习内容。通过实践证明,量化课堂目标后设计出的课堂可以顺利实现课堂能力目标,也实现了课堂从知识为核心到能力为核心的转变。例如,课标中多用“了解”“知道”等动词,这些动词缺少基本的量化指标,让课堂的设计者无法确定达到什么水平就算完成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在课标动词的量化研究中,根据不同的课时,把“了解”可以具体量化为“阅读”“观看”或“举例”等不同的目标层次,不难看出,“阅读”“观看”是知识目标,“举例”应归为能力目标。类似很多课标上的目标动词在落实目标的研究中都要进行必要的量化,只有通过相关的量化表述,课堂设计才有相关最低量化标准。

有些目标动词的定位本身还需要斟酌,例如,课程标准把“举例”列为知识目标,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学生如果能针对某个问题能准确举例,就已经达到理解层次了,应属于能力目标。

有些目标动词在课堂设计的操作层面上应有可操作性的界定,例如,调整后的情情感目标量化动词通常可以表述为“调动”“感受”“激发”“形成”“认同”等,这样的量化表述提醒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都应把注意力往能力目标上转移,只有完成了能力形成的过程,才会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把情感态度这一常常被认为是务虚的目标落到实处。

上一篇: 高新企业财务申报 下一篇: 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