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7 17:40:55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42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E Kang

(Zhejiang Hengdian Movie & Video Vocational College, Dongyang, Zhejiang 322118)

Abstrac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has beco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counselors, and as the backbone of specialized course teachers and course but did not play an important complementary rol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measures.

Key words specialized course; specialized course teacher; mechanism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提升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在思政课外,还有很多途径需要发掘和深入研究,比如专业课。相比于思政课,专业课及其教师在亲和力、信任度、育人的时间、人员数量及方法形式上都具有思政课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些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下面就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为根据,对此进行研究。

1专业课教师素质现状和认识水平

(1)教师基本素养方面。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一个优秀教师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教师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要做到“为人师表”。不要小看教师这方面的基本素养,它不仅关乎到教师这个群体整体的形象,还能够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所以尤为重要。笔者工作的院校实行了信息员反馈制度,周末每个班的信息员会把一周来教师上课情况反馈给上面,在这里面就有对教师素养的一些评价。

比如:仪表举止、上课热情态度、有否迟到早退、抽烟、接打手机、言语用词等。粗约统计一下,就会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为人师表”,鲜有不良现象发生。所以,这么看来,大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在“为人”方面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基本能够做到“身正为师”。在对学生所做的“你认为专业课教师是否做到了教书育人”的调查问卷中,统计显示60%的学生认为教师做到了,28%的学生认为有时做到了,只有12%的学生认为没有做到。可见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满意度还是挺高的,这是对专业课教师才干和道德品质的肯定。

(2)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专业课教师虽然在本专业学科领域有着渊博的学识,但其思想政治素质就显得太过“浅薄”了,这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水平和认识态度上。

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很多专业课教师从学生年代开始就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社会科学的学习,这在一些理工类和艺术类为主的高职院校更为突出。很多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体现出“投机”性和“被迫”性,比如要入党了学习一下,领导安排任务了学习一下等等,这些都不是出于自愿的,当然也就没什么明显效果了。在我们组织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一些咨询问题,比如“你关注国家大事、热点新闻吗?”虽然大多数教师选择会关注,但仍有一些专业课教师选择不关注、没兴趣;还比如“你经常收看、收听新闻类的节目吗?”选择经常的只占8%,选择有时、偶尔占36%,选择很少的占到了46%,选择从不看的占到了10%,而且这还是在我们学校拥有一些新闻类的专业课教师前提下得出的,可见比例之低。最令我们感到意外的还不是这些,在问卷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党的知识问题和时下热门概念,但是统计结果令人咋舌。

比如“党的宗旨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有相当一些教师不知道,还有当下热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有相当比例教师答不上来,还有甚者一个词都不知道。虽然这些调查问题并不能很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但窥斑知豹,专业课教师整体政治素质低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这个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专业课教师自身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对于前者,专业课教师的认识体现出矛盾性,比如问卷中“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绝大部分教师选择有必要,而在“你认为学校是否应该加大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比重”这道题中,很多教师选择了没必要,其中意味令人揣摩。结合笔者工作的环境,细细想来,有这样的矛盾心理并不奇怪。从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自然重要。而且学生思想素质高了对于上好专业课也是很有帮助的,专业课教师自然认为这方面的工作很有必要,可另一方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还有几种认识误区:一种是“对立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用学生时间太多,又是上思政课,又是听报告讲座,还要上党课,花的时间太多,还不如把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这在专业性更强的高职院校尤为明显;另一种是“无用论”,这种市场更大,它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讲一些“空话”、做一些“虚事”,对于大学生素质发展与成长没有多少真正的意义,主张淡化或取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认识从根本上讲都是不正确、有偏颇的,也反映出一些专业课教师自身认识方面是有问题的。

对于后者,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的认识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院共有十一个专业,结果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教师在课上是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差别还是很大的。旅游、新闻专业都较高,达到了86%和75%,而摄影、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表演专业最低,只有6%、5%和7%。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高职院校中,那些偏文的、技能型不是很强的专业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比例较高,而那些技能型较强、操作性强的专业却很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偏理型、操作性强的专业教师从学生年代开始就重视专业轻视人文,当老师后再加上社会环境和学校考核体系的影响就更不注重学生思想领域的培养了,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职责仅仅限于传授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与己无关。所以专业课教师在课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比例之低虽与专业性质相关,但根本上还是思想认识有问题。

2 专业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在现实的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往往被专业课教师安排在开始的几节课上,因为这是课程的开始,教师往往要强调要求和纪律,还有该课程的重要性,这些都带有命令的意味。还有更重要的是,教材开篇往往是绪论,绪论中往往包含了课程发展的历史和前景及对社会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在这部分内容中会有所体现,使学生情感上对该课程产生认同。

围绕这个,笔者在所在学校进行了一个专业课教师对绪论课讲解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对绪论内容简单讲解和系统讲解的占到了58%和32%,可以说90%的专业课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会有安排,也会安排相应课时。没有安排和不讲解的只占到了10%,比例很少。这说明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会把绪论的内容安排进教学设计之中,通过绪论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会发现,这似乎成了一些专业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途径,除绪论课之外,在后面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就非常少了。所以,整个教学设计看下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开始很大,到了中后段却很小,就形成了“头大身子小”的怪形状,造成了畸形发展,效果自然不好。

3 对策分析

3.1 建立全员师德教育和培训制度

针对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偏低,理论学习匮乏的现实,高校应该建立一套职前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和培训机制。

首先,教师的职前思想政治素养培训。在引进教师时,除了考察应聘者的学历职称、专业水平外,也可以适当加入思想政治素养的考核比例,作为选人、用人的补充标准。教师上岗后,还需要加强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育人意识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进一步强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岗前虽有教师资格证的培训机制,对新入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政治素质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教师往往以通过考试拿到资格证为目的,有很大的被迫性。组织形式也比较单一,所以应从内容和形式上改革教师资格证的培训制度。

其次,教师的在职思想政治素养培训。每学期定期开展一些有关党的政策、路线方面的讲座和报告会,写入期初行事历,形成制度化。还可以组织一些类似党的知识的竞赛,建立师德网站,开设名师专栏,增大校报、橱窗宣传栏中师德教育的比例,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教育主题活动等等一系列形式,让学校形成一种尊崇师德师风的良好风气。

3.2 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完善考评机制

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上的不到位,有其自身原因,但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只有从外部给予专业课教师以压力,才能逐渐纠正认识上的问题,使得专业课教师的认识由“没有”到“被动”再到“主动”的演变过程。

(1)强化领导和责任机制。“火车开得好,全凭车头带”,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车头就是领导机制。一个健全的、统一的领导机制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践中,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领导,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性,对于专业课建设是尤为重视,而对于课程建设里面的思想政治因素却往往不那么关注了。为此,高职院校应成立由院长牵头,学校行政职能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书记组成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门的工作实行统一协调、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和考评,落实责任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负责”,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高压态势。

(2)完善考评机制。为了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认识水平,提升他们在专业课课堂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考评机制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把教学环节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写入教师考核体系中,而且要与教学工作量、科研论文一样成为硬指标,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在考评方式上,采用学生测评、教师互评、督导评定、学校抽查等方式,在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师教学检查中这方面内容要有所体现。在教师的课前教案设计、课上教学和课后的联系学生三个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考评内容和指标。

3.3 挖掘资源、实施改革、加强沟通

每门课的教材都是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目标编写的,其中都内含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细心、全面地去挖掘。若是教材中难以挖掘,专业课教师还可以联合本部门、全校,包括各职能部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及外校力量共同编写用于专业课的德育教材。因此,应建立沟通机制,这包括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沟通;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外校、各社会力量的沟通。同时,专业课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环节中就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其中,因为建立了考评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资源稍显缺乏的专业课教师就可以和思政课教师主动沟通,编写大纲和教案。还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沟通和协作,共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2)

一、“课程思政”的涵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充分发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效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各门课程都发挥育人的作用,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明确了高校思政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应当承担的功能定位,即无论是思政理论课,还是其他各类课程,都要担负起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职责。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单一的、传统的主渠道育人方式向“课程思政”全方位、多渠道的育人方式转化。按照“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要求,把所有学科和课程都纳入课程思政体系,使各学科各门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把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两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性。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限于思政课,而是拓展至整体的所有课程,使各学科都能真正投入到高校的育人工作中,体现育人的价值。二是融合性。课程思政本身并非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必须与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结合,才能体现价值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三是潜隐性。课程思政实施的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渗透到高校各门课程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非同属一个概念范畴。思政课程是指一门或者一类具体的课程,而课程思政所主张建立的课程体系,乃是各门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整体。思政课程发挥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其他所有课程则注重在培养人的专业素质过程中铸牢理想信念、涵养人心、培育人格。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不存在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因此要避免以课程思政取代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当相辅相成,在互通中“传道”,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共同作用和服务于育人的目标。

二、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的的系统性、纲领性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正是基于这样的高度,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纲领,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2]“课程思政”是对提出的“同向同行”和“协同效应”的积极回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只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多渠道、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当前,高校办学面临着社会利益分化、思想观念交锋、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挑战,这既给高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存在着多样性和易变性,受外界的影响大,容易摇摆不定。尽管当今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普遍较好,但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践行能力弱,且缺少内省的精神。这就特别需要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促进学生明理力行。

(三)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同频共振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教育性教学”思想中强调“无教学的教育”,即把德育与智育通过手段和目的的方式统一起来。专业课是高等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性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从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相对独立的功能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承担“德育”的功能,大学专业教育主要承担“智育”的功能。尽管功能各有不同,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专业课、思政课从来不曾割裂,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既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学生“精神成人”,培养学生既具有个人的小德,也具有国家、社会的大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深入挖掘并用好高校各门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高校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工作上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哪一个人不合格,或者犯了错,而是因为合作不好,形成了几套马车。”[3]高校每门课程都要围绕育人目标,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四)有利于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特殊优势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专业课程往往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其一,专业课教学在课时上有优势。专业课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阵地,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时间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思政”弥补了“思政课程”在课时上的“不足”。因而专业课教学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其二,学生相对重视专业课程学习。一般而言,大学生将自己的专业视为日后步入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学习热情相对高涨。其三,专业课教学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厚的学科基础,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科学力量。以专业知识体系为载体和底蕴,通过较为隐蔽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易被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更加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其四,从目前高校教师的构成来看,其他专业课教师无疑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完整的。因此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

1.认识上认为不需要。一些专业老师认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是思政课程和学工部门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思政课、党课和相关讲座已经占据了学生很多时间,占用了大量本应用于专业课程学习上的时间。专业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具有学科的特殊性,没有空闲的时间和空间让位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专业老师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务虚、务空”,不如专业教育实在、具体,至于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完全没有必要。2.行为上不知怎么办。一些专业课教师具有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愿意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但囿于专业教师在意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具体内容、融入形式等方面存在困惑。在融入内容方面,一些专业教师认为,专业教学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思政教育强调学生思想道德、精神世界的改造,很难做到有效、自然地融合。在融入形式方面,一些专业教师对于如何把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具体环节,切入点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最能引发学生共鸣、最能产生最佳育人效果等问题,都不得要领、无法把握。他们认为,如果把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生硬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内化于学生内心,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实际教学中“两张皮”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似乎自成一体,面临着“孤岛”困境,一些专业教师根深蒂固地认为“我教我的专业课,你教你的思政课”,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关起门来上课,几个思政专职教师承担了大学生德育的所有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各自为政,两者工作职责的简单区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无法有效形成,全员育人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错位与偏差。而课程思政有助于突破思政教育过于集中于思政课的瓶颈,破解思政理论课和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缓解思政课程“孤岛化”的现实困境,使思政工作真正浸润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三)考评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高校的考核评价制度环境中,往往把教学和科研视为重要指标,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付出与成果难以量化,在现行的考评机制中无法彰显,这导致高校教师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与积极性。

四、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一)提升高校各类课程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认同

高校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现代高等教育有具体专业之分,但是每门课程都有无形的思政教育资源,每个专业背后都渗透着价值观教育,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其文化内涵与意志品质,提高其政治素养,并非只依靠几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解决,必须依托高校开设的多门课程,只有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课程发挥协同与共进的作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专业教师要意识到自身角色的双重性,认识到教师既是知识真理的传授者,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价值观塑造的引领者;既是学术导师又是成长良师。专业教师要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广大教师既要共同当好授业解惑的“经师”,又要当好为人师表的“人师”。必须明确的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各有侧重,我们只是提倡把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当中,并不是以思政教育去冲淡专业教育的功能,当然不能把“课程思政”上成“思政课程”。

(二)构建教学内容交叉渗透的教学体系

1.找准切入点,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精神重塑与价值启蒙功能,可以挖掘相当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已成为大学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比如,在法学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弘扬自由、平等、正义和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学科教学中,关注大学生的公平与效率意识的养成;在管理学科教学中,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大局观的培养;机械工程学科注重弘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缺少的“技艺”。所有自然科学课程都要向大学生传递科学精神与理性意识的价值取向。总之,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与承载的德育功能,充分关注学生的期望和发展需要,找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最佳结合点,巧妙融入到所授课程的教学之中,尽量避免单调生硬地说教,努力实现课堂主渠道功能的最大化。思政工作就像“盐”,要溶进专业教育的“汤”,只有“汤”美味可口,学生才能真正受用,育人功效才能实现。2.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一是问题教学法。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解答学生思想的困惑,在知识传授中传递正能量。比如,在法学学科教学中,许多学生经常会质疑“中国的法律到底管用吗”“法治和人治哪个靠得住”“司法能够实现正义与公平吗”“公民的人权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吗”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大学生真正关心、思考、困惑的现实问题入手,抓住时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要求他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实现法治中国的坚定践行者。二是案例教学法。要通过案例教学,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热点案例充实到教学案例库中,认真分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把明德惟馨、崇德修身的要求融入教学当中,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成效。三是互动教学法。要充分利用现场问答、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育方式,努力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把知识、真理、精神、思想、价值纳入到互动教学当中,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3)

关键词: 艺术类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笔者以广东省综合类院校、专业型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性质类型13所高校的近3000名在校艺术类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本次调研科学、全面,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讨提高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教育观念滞后,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高校对于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滞后的情况,教育观念比较陈旧,更多的是采用固有的课堂理论灌输等形式将相关理念传授给学生;教育内容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什么方法”的时候,选择“理论课堂知识灌输”的占66%,选择“专题讲座教育”的占15%,选择“实践教育”或“其他形式”的分别占15%和4%(图1)。当问及“您所在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内容如何?”的时候,选择“内容新颖,针对性一般”和“内容不新颖,针对性不强”分别占了46%和33%(图2)。由此可见,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均有待增强。

(二)教育方式老化,教育形式灵活性不足。

一些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艺术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重从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和性格特点出发,采用的教育方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没有注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到学生身上,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有效的形式,教育效果不佳。

调查结果显示,在关于“您认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有67%的学生认为“教育方式过于传统,没有切合学生思想特点”(图3)。在关于“您觉得在您所在的学校中,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有哪些?”的调查中,有69%的同学认为需要“创新教育形式”(图4)。可见目前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效性都有待提高。

(三)教育效果欠佳,教育成效不明显。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不少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育效果并不显著,特别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教育成效不足。据调查,大部分高校学生都认为其所在学校在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方面存在不足,教育效果欠佳,有提高工作成效的必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所在的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如何”的时候,只有22%的学生认为“非常规范,效果良好”,有30%的学生认为“基本规范,效果一般”,有45%的学生认为“不规范,没有成效”(图5)。当问及“您认为您所在学校有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必要吗?”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有5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的学生一共占72%(图6)。可见,目前不少高校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效不太显著,要注重工作成效的提升。

二、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影响因素

(一)教育理念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因素。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向标,有效开展教育工作,首先要有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在教育理念上加以重视,加大教育的重视力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效开展。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大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平时工作开展过程中把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到重要的日程上,从根本上加以重视,在相关制度安排、人员配置、教育工作开展等方面加以落实,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不是随意安排的,而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及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确定。教育内容作为传递教育思想的载体,其是否丰富,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特点,对于教育效果的影响比较大,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注重结合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选取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

(三)教育形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是否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是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采取的形式承担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使命,是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方法。教育形式是否灵活有效,是否得以展现教学内容,是否得到受教育者的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尤为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形式,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三、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一)重专业实践,轻理论学习。

艺术类学生有着自身专业的特点,艺术类学生一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并且能够有意识地培养实践能力,但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平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专业技能学习和实践上。一方面,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由于高考录取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具体而言,艺术类学生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包括文化课成绩和专业课成绩,其中文化课成绩要求比其他非艺术类考生低,因而高校艺术类学生中大部分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艺术专业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群体。另一方面,由于自身专业的兴趣和发展特点,艺术类学生更喜欢参加专业实践,喜欢参加各种比赛,而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对文化理论知识的重视度不足。高校中有一些艺术类学生在追求专业学习的同时放松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更重视专业实践。

(二)个体意识强,集体观念薄。

艺术类学生个性特点明显、个体意识强。一些人在思想行为上力图打破陈规,不受世俗^念的拘束,在日常生活中敢想敢干,善于求新求变。艺术类学生更喜欢展现个性、强调自我,喜欢标新立异、引人关注。一些艺术类学生由于更多地倾向于自我意识,在平时生活中,个人本位主义较强,集体观念相对缺乏,不太注重协力合作,不大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团队意识比较薄弱,集体责任感不强。

(三)约束难度大,纪律性不强。

艺术类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要求他们思维要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相比,艺术类的专业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艺术类的特点,更重视个体和个性,更加注重创新思维能力,更加注重培养艺术类大学生个性鲜明、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与此同时,特殊的艺术专业学习模式容易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约束能力弱,做事比较随意,缺乏自律,自由散漫。艺术类学生在外表打扮上、行为表现上都体现出相对的自由与个性,纪律性不强。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的常规管理约束表示反感。

(四)自我荣誉感强,参赛积极度高。

艺术类学生自我荣誉意识强烈,热衷参赛、竞赛。相对于坐在课堂上听取理论讲授,他们更乐于在宿舍里完成各种专业作品。同时,艺术类学生喜欢通过各种专业赛事的参与,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所学通过作品展示体现出来,通过参赛发展自身的专业,获得相关知识,在参赛中获得荣誉感。

四、增强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

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向标,有效开展教育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高校在进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和开展力度。要通过相关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工作活动的开展重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专业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改变课堂知识灌输、专题讲座教授等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大学生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注重教育过程中的实质性内化,提高教育成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过于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为艺术类大学生接纳,教育成效难以显著,要有针对性地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出发,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选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二)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内容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为更好地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注意从时展要求和艺术类学生特点出发,与时俱进地丰富教育内容,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颖性和丰富性,选取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陈旧,丰富性不足,针对性不强,教育成效欠佳。新时代,要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丰富教育内容。比如,可通过主题活动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开展教育。据了解,广东不少高校都会在每年的三月、五月、七月、十月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主题教育的契机,从艺术类学生专业特点出发,选取丰富的教育内容,融思想政治教育于主题活动中。可通过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开展雷锋题材动漫设计大赛、雷锋精神演讲比赛,培养学生学习雷锋的精神;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开展健康心理漫画大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结合“五四青年节活动月”举办团员风采主题海报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的青年精神;结合“七一党建”举办红歌比赛,培养学生知党史、爱国家的情怀;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月”开展“尊师爱师”主题书签设计大赛,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精神等,通过教育活动月,选取丰富的教育内容,并从艺术类学生特点出发,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创新教育形式,增强专业实践性。

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否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显得十分重要。有些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教育成效不佳。高校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打造“专业特点凸显,学生乐于参与”的模式,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成效。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切实提高,要立足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学生真正乐于参与,真正在活动中善于展现自身的特点优势,寓教育于专业展示中,才能既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基于艺术类专业和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原因,更多的艺术类大学生希望结合专业比赛、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教育方式,结合多媒体时代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工作。要注意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特长参加各类艺术竞赛,找准学生兴趣点。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在专业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各种专业竞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融入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接受教育,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才能提高实效性。

比如,在平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学生专业实际出发,立足专业优势,应时应景地开展相应的主题专业比赛。比如可结合动画、广播电视编导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廉政文化进校园”动漫设计大赛、“廉洁―诚信”广告设计大赛、“廉洁―诚信”书签设计大赛、“美丽中国―美丽校园”摄影大赛等主题比赛培养学生廉洁、诚信等方面的思想素养;结合服装设计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校园服装设计大赛、校园服装文化秀等活动发挥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特长,加强学生文明、自信、友善等意识的培养;结合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校园“红”歌手大赛、校园民族文化服饰展示等歌唱、表演比赛,发挥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党、奉献意识。通过各种比赛的举行,在比赛中既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凸显专业特色,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晓威.浅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艺术教育,2016(01).

[2]张春梅,陈佳.试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3]陆墨.高校美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

[4]姜思哲.谈艺术教育中如何注重思想政治教育[J].艺术教育,2014(08).

[5]李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初探[J].大学教育,2013(12).

[6]李岩.新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2).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4)

一、认同危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研究的基本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实践的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学科和实践效果,对其价值和情感等方面缺少认可与支持。还有部分人不赞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具有独立性与科学性等,单纯的认为政治教育是知识的汇集,不能成为独立的学科,因而对教育理论性的认可程度不足[1]。也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指导功能较差,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成果没有认同,觉得思想工作较为形式化,缺少实际意义。在当前社会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认同危机,并且主要以隐蔽形式的出现[2]。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欠缺学科与实践认同的问题;在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校不予以真实有效的支持,学生、家庭和社会等不配合,那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我国盲目扩招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的专业,所以人们会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偏见。

此外,宏观社会环境中市场经济的现实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的“三观”影响甚大,如果他们缺少相应的自觉,就难以避免产生认同危机,这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概述

对于自觉而言,其属于哲学范畴,主要指的是主体内在的发现以及外在创新时自我意识的解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学科理论形态所表现的特色、特质和品位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自觉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将从事该研究的基本素质予以真实反映,以认识层面为出发点,对政治教育展开描述,通过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活动中,进而为教育本身有了基础的认知[3]。通常情况下,自觉具有着反思的特质,是人理性能力的主要体现,也是将事物本身作为前提,进而表现为自我的认知。总而言之,自觉是人所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思维等。通过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人员的自觉,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性质有充分的认知,可以表现其从业人员的品位和旨趣等特点。

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结的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认知的自觉性。价值认知的自觉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实践等重要价值有了自觉意识。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说教,也不是开展无用的活动,而是将人的精神领域作为主要对象,对思想与行为的转化规律加以揭示。第二,主体性自觉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过程中,主体性自觉主要强调的是对主体自觉的认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我国比较有特色的学科,所有要从国情出发,从时展出发去体现主体性自觉。第三,文化传承自觉性[4]。在政治教育实践期间,要以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大众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觉培养的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的培养和提升,需从以下内外两方面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专业精神。通常情况下,受到外部化研究发展趋势的影响,主体的伦理观显得尤为重要,从业者具备了怎么样的品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实际效果息息相关。为了确保从业者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更加忠诚与热爱,需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者与研究者要对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有深刻的认知,在对学科的认知上存在的错误思想,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科学的观念认真回答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所产生的质疑,尽最大努力提升其科学化的水平,从而增强对学科的认同程度。

第二,强调研究意识。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书写中国故事为主要途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比较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依据,尤其是针对区域性民族遗存的原生态文化,需要对其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索[5]。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方面来看,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该问题产生达到主要原因是在理论研究的比较空泛。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能够有效培养,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一系列的研究,研究的层次更深,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发展或者是规律性特征等要予以研究。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部化的研究,可以对其本质有更深刻的了解。内部化比较直接的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机理特征等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一般来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言,主要是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选题、观点等很多环节,进而有利于将原生态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来,其也是构建民族文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成果加以利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其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体中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为本质的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比较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研究。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时,我们应当将学术研究看成是比较主要的事业,这对取得更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有很重要的意义。还要认识到,在对思想行为的转化规律进行科学解释时,需要将意识形态渗透在社会内在的机制中,因为,如果人的道德行为产生了心理上的缘起,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与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6]。

四、结束语

目前,在认同危机的语境中,工具理性超过价值理性,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不尽人意,因而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业者自觉。这种自觉的培养,不仅需要体现专业素养,更要有研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化的建设和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方兴.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学术论坛,2013,36(1):205-210.

[2] 章宗艳.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J].前沿,2013(16):54-55.

[3] 鲁全信,李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与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169-170,204.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40-03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科学化的发展诉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从业人员的职能、素质、联合生产运作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命题和挑战。共同体理论尤其是科学共同体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直接理论依据,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从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成员和单位中凸显出来,以明确的成员资格和功能边界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权威,以期摆脱“人人都能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识”,在基本理论、基本范畴上更深层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丰富性。

一、科学共同体阐释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共同体(Community)一词源于希腊语koinonia,其寓意在于“相同”、“团体”、“社会”等。在集约化生产结构的诉求下,共同体进一步被理解为一定的个体、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联合,具有明显的自我和他者的正向认同价值。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均将共同体引入形成前沿问题,以期更好的规范从业人员。20世纪40年代,英国学者M・波拉尼从科学认识论和科学社会学角度首创了“科学共同体”概念,认为正是由于科学知识的个体性以及主观性,使得科学共同体面临着一个极其开放、具体的系统,它的职责就在于维护科学的自主性以及为科学共同体的规则辩护,实现对科学统一性的自我期许。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十分强调科学共同体的作用,认为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则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得可靠知识而必须的最佳关系,在科学的精神气质规制下,表达出科学共同体的集团价值取向。托马斯・塞缪尔・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关注的主要论题是科学知识生产的一般规律,包括历史传统、内在的理论逻辑、研究者的共同信念、共享的方法论训练等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范式”的系统论述为科学共同体形成、发展和转变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系统,更加引起科学社会学界对于科学共同体的广泛重视。

科学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一种专业、职业联合体,强调共同体的功能或精神力量的发挥,对于现代学科的发展更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从中借鉴吸收,提高实效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那里有着普遍性的泛化,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大帽子”或是“大箩筐”,无论是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范畴均以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或是队伍也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具有此功能的即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实践中较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白话似的表述亦让人们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据此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事业和研究的工作者、学者无法获得归属,甚至在无直接经济效应的外界认识中自我否定,不敢言明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科学共同体明确了成员的资格和功能边界,在同一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认同下,促使共同体成员为着共同的目标进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明确自己学科的成员资格,建立本学科应有的边界和学科知识权威。其次,科学共同体抽象出对科学的合理诠释,锻造了共同体内部问题的正统解释权,为成员决策提供一个安全边际。现代学科知识群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以生产率高低为评判标准的物质进步论使国人在学习中容易唯西方至上,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方法是过时的、意识形态的,而西方的心理学谈话是先进的、个性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学科共同体的塑造中强化对学科的诠释,而不应把理论联系群众等方法仅仅局限于政党的红头文件或是学者的空头讲演,在决策时总是从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挖掘资源,丧失应有的正统解释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再次,科学共同体展示的历史延续性和凝聚效应使众多相同、相近研究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共享一种科学传统,而在学科领域,这种共享的传统就是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伊始,就遭到了来自各方学者对其成为独立学科合法性的质疑,质疑其政治斗争发展的背景和政策解读的学术研究基础。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处理好学科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但政治性依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应做的不是否定这种背景和现状,而是应积极的将历史经验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共享的传统,在凝聚效应下发挥现代学科应有的规范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学科历史短暂、学科属性特殊等原因,与一些成熟学科相比,还存在着研究基础薄弱、从业人员学科归属感和自觉性不强等学科建设弱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未形成系统完整的表述,替代性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者”、“政治工作者”等。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探寻,就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动力机制和规律出发,进一步探寻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状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目标、内在规律、动力、结构等问题,用哲学反思的态度回答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什么联合,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联合的目标,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获得更多的正向认同价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被质疑的实效性。

科学共同体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可将其概括为两种含义,“一种是共同职业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一种是共同专业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在科学共同体意义上理解,有着强烈的知识专业性和归属排他性。从广义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共同体,是接受共同学科基础知识教育、从事同类学科研究、共享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学科共同信念的人所形成的结构体系。一方面在共同职业意义上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副研究员、研究员,从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工员、助理政工师、政工师、高级政工师,军队从事政工工作的指导员(连)、教导员(营)、政委(团以上)等。在形态方面表现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没有严格的组织界限和框架约束。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是以共同的研究目标和共享的信念为精神纽带,有机生成的整体展现着非实体的联合。成员以一种团结松散的方式存在着,在其中感受不到任何的组织压力和结构压力,身份的取得和失去以职业和个人的意愿为判断基准。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作为想象出来的真实,在团体友爱、共同体情感中论述学科共同体的合法性与权威性,在对成就的模仿中论证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从专业意义上则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而狭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则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队伍的集合体,专指专业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和学生,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团体、学术刊物、学术平台、学术队伍、科研项目、学术成果、专业载体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拥有共同的概念工具和分析框架,有着同样的文本阅读方式,摆脱信念的随意性,消除个人主见从而有效承担集体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作为科学共同体的实然存在,不仅仅具有科学共同体一般的科学属性,强烈的政治性以及意识形态性又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广泛的人民属性和阶级性,因而在利益取向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摆脱了单一的学科价值追求,以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公共利益作为自我表达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维度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存在首先是对认同的肯定,将共同体内部成员与外部进行有效划分,消除认识上的含糊不清和行为上的摇摆不定,有效确定成员的实践取向。其一,伦理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的意义就在于对确定性的追求,在个体对外在物的自我关照之下折射出行动的动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解题过程中所运用的学科方法论、言说方式以及独特的精神气质,以此来区分“我们”与“他们”,明确个体是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定位在共同体中的角色和地位,明晰个体应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并对该共同体的价值取向表示出认可和遵从,从而完成自我建构和个体化的过程。其二,社会认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而言,个体的伦理认同具有不稳定性和特殊性,无法替代整体的他者价值,因而需要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同,即他者对共同体以及成员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运用专业化的知识检验学科效能发挥的程度和公众信仰的能力,同化不一致的认同和反应,以专业的研究队伍、广泛的交流平台、丰硕的学术成果等精确性的表述成功获得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认同,强化成员的集团荣誉和归属,以扩展和合理化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支配。其三,政治认同。政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本质属性,主要是指教育内容的政治性以及人们言行中的政治立场,是有关政党、政权以及政治制度、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的实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延续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权力关系语境下导入的社会支配性制度的合法性认同,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化解读方式,从技术上通过蓝图设计等方式强化马克思主义信念以及共产主义信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身份的独特塑造作用,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生命线的地位。

维度之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共有理解。共有的理解不同于人们所理解的共识,共识是“有思想见解根本不同的人们达成的一致,它是艰难的谈判和妥协的产物,是经历多次争吵、许多次反对和偶尔的对抗后的结果。”[2]共有理解是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前提性认同,是社会行动者内在化的意义所在。它主要解决的是一个独立学科应有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设定了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立场和逻辑基础,其本质是塑造学科独立存在的合法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在一种大多数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程度上,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同样的教义”,[3]大量的经典文献和著作,展示了当前范式传统的基础,如此的不证自明和自然而然,避免了人们对常规知识和规则的关注,不使共同理解成为深思熟虑和详细审查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员也就不会在对学科基本知识点和逻辑原则质疑的状态之下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理解不仅包含对当前的前提性把握,还囊括了对于传统的既定继承。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优良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历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传承和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丰富性,肯定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引性价值,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当代性实践中的合力。

维度之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共有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作为人格化的观念和研究的虚构,成员之间需要某种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和目标来维系,以保持整体的协调和统一。作为科学共同体的表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共有信念意味着学者、学生、研究者对集团的整体专业承诺,塑造基本的学科意识、问题意识以及实践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自觉地遵循学科的内在发展规律,并在学科建设的不同方面表现出自觉态度,在现有学科规制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不断奋斗,为保持现有研究框架和传统的刚性和稳定性不断消融反常事例。在层次上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目标和规范、共同体认同的情感以及共同体的集合、归属意识。而作为意识形态的解读,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超越狭隘的群体意识归属和群体忠诚,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利益,从而形成情感和意识上的阶级归属。

维度之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总体方法论训练。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要的理论元典不仅仅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阶级意识,更在方法论上强调了总体范畴。总体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线索和基本方法,以系统、具体、历史的特点展现了对社会、对实践的认识,不仅规定对象还包含了认识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成员共享这种历史整体的能动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体、对象等要素作为系统整体的辩证过程,有差别的结构、环节通过中介作用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具体的、现实的境遇抗拒逻辑上的形而上学,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放在历史整体进程中反思,以一种历史塑造感和参与感的形式传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传统。

科学共同体不仅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的定位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考系,更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发展的实然和应然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以特定含义的符号、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向社会和共同体成员提示一种独立的环境,规定共同体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协调成员的活动,并通过共有的规范保证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以及个人联合参与的群体合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以基本的理论论域有力地回答了全球化以及现代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性问题,但如何回归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之意,仍需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与实践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6)

关键词:霍夫兰说服实验;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4009304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性活动,“无论是其学科结构和研究对象,还是从其过程要素和教育目的,抑或是从两者实现过程的构成要素来看,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过程”[1]。因此,把传播学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的说服理论揭示了传达者的“可信度”对即时传播效果的作用。目前已有学者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运用这一理论述及“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但查阅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可信度因素阐述较多,要素关联探究较少。本文从霍夫兰说服实验入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维度及其内部关系,并尝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结构模型,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提供参考与启示。

一、传播者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

二战期间,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验研究,并于1959年提出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在这一模型中,信源是一主导因素,而可信度是信源因素的重要变量。所谓信源的可信度是指“一个传播信源被接受者认为是值得相信和能够信任的程度。”[2]396传播者是传播过程中的一种信源形式,其可信度内涵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传播者在多大程度上被当做是有效信源;(2)传播者有多少信心来传递他认为有效的信息。”[3]22霍夫兰“可信度”实验选取了四个主题(A抗组胺药物,B核潜艇,C钢材短缺,D电影院的未来)进行对比研究,每个被试者收到一份关于四个主题的相关文章,文章结尾处注明信息来源。相关主题的高可信度来源分别为:《新英格兰生物学与医学杂志》;J・R・奥本海姆(著名的曼哈顿项目核科学家);《全国资源计划局期刊》;《财富》杂志。低可信度来源为:大众传播每月画报月刊;《真理报》(俄罗斯报纸);一个反公会、反新政的报纸专栏作家;一个电影闲谈专栏作家。传播结束时用问卷对受众观点进行调查。实验显示,除“电影院的未来”这个主题外,其他三项都明确显示出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优于低可信度信源传播效果。其中,81%~95%的被试者表示信任高可信度的信源,1%~21%的被试者信任低可信度的信源。与低可信度信源相比,高可信度信源更容易引导观点朝着传播者提倡的立场进行改变。

霍夫兰研究团队经过实验发现,信源的影响力在传播结束时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源影响力下降的速度超过内容影响力下降的速度,也即信源的可信度因素对即时传播效果影响较大。信源的可信度与传播效果间作用机制的研究表明,信源的可信度对受众学习传播内容并无影响,而是作用于受众接受观点的动机。“由于观点的改变不仅仅学习新观点,还需要有动机接受它。”[3]38传播者的可信度通过作用于受众的接受动机而影响传播效果。具体而言,低可信度的信源因为受众的不支持态度导致他们没有动机去接受或相信传播者所推荐的观点,而高可信度信源则有较高的接受动机。在实验论证的基础上,霍夫兰团队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的概念。即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信源)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4]183

传播学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播特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者。用霍夫兰的传播者可信度理论观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得出教育者的可信度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变量。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的要素构成,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要素的内在逻辑,对于增强教育者可信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因素

根据霍夫兰的传播者可信度实验及可信度的内在含义,考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本质,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即为处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教育者被受教育者认为值得相信和能够信任的程度。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包涵专业性、可依赖性、意图性三个维度。

(一)可信度因素一:专业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的专业性是指教育者具有提供有效的说服性信息的能力,即教育者在多大程度上被当做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者。专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内在“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的基础性因素。具体而言,其包含专业角色、专业知识和专业权威。

1.专业角色

专业角色是社会及从业者对专业身份、地位的认知与定位,它内在包含社会定位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前者为外在定位,后者为内在认知,二者共同作用于专业角色的塑造。作为意识形态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独特的专业角色。一方面,社会大众期待思想政治教育者真信、真行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社会意识形态的倡导者、信仰者与践行者的统一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我认知是专业角色形成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事业,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角色认知应是“又红又专”。既不做“红而不专”的空头理论家,更不做“专而不红”的事务论者。

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为了胜任某一岗位而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9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首先,基础性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这里的系统主要是指完整性、科学性,避免似是而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其次,专业与相关学科知识。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视野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专业知识的集中体现。再次,常识性知识。常识性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地”、“落实”的内在要求,教育者只有具备较多的生活常识、学习常识,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践性育人活动的目标。

3.专业权威

权威性是传达者的知识与经验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主要侧重于传递的信息是否具有较高的正确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主要分为两方面,即“社会认定的制度性权威和由教育者个人因素而产生的非制度性权威。”[6]前者是权力性影响,后者为非权力性影响。这里所讲的专业权威主要是指教育者个人的非制度性权威。反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受教育者对所学理论缺乏认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是缺乏对其学科性、学术性的认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以研究者的姿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学术权威。

(二)可信度因素二:可依赖性

可依赖性是指传播者能够如实提供精准说服信息的程度。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依赖性集中表现为受教育者的信任,这种信任感及其程度主要来源于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情感投入。

1.人格魅力

人格“是由人的思想品德、作风、情操、境界等因素构成。”[7]人格魅力主要源自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影响力,高尚道德修养的渗透力,良好职业品质的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政治信念、高度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良好的生活作风与行为习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同于普通的学校教育者、知识传输者、理论教导者,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是“正人”。因此,教育效果的取得仅仅靠传递真实信息远远不够,还需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格的力量,以教育者自身的可依赖性实现真理的力量和人格力量的统一。

2.情感投入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的情感具有传染和回馈功能,即当个体感知到对方某种情感体验时,也倾向于以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回馈对方。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工作,“要使教育对象对道德教育者、教育活动产生积极情感并乐于参与道德教育,教育者在传递道德价值和规范的同时,必须用积极的情感感染他们。”[8]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投入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投以积极情感,表现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备、开展及效果强化、评价阶段投入真心、真情,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对受教育者投以积极情感。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真正关心人、爱护人,使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三)可信度因素三:意图性

传播学研究发现,受众倾向于拒绝自己认为传达者欲从中获利而带有操纵意图的传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意图公允性的表征是提升教育者可信度及教育效果的内在要求。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意图的公允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目的与手段正当、公正,使受教育者确信教育者所传输的是真理而非个人私利。这种公允性主要通过教育者的科学、人文精神及教育方法的两面论证来实现。

1.科学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意图公允性的重要表现载体。首先,科学精神。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表现为尊重事实,实现教育内容与现实信息的同向与一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弘扬主旋律、发现真善美、进行道德与价值引导的功能,而现实实践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堕落的双面体。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科学精神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敢于直面假丑恶现象,不回避、不遮掩。用科学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从而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实现教育信息的全面性、客观性。其次,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与关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即是对受教育者发展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主导意识形态的工作,注重社会价值,同时也是做人的工作,关注个人发展。即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共同要求,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目标旨归。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表征意图公正、公允的重要途径。

2.教育方法的双面论证

一般而言,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存在两种方法:一种是提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此为“两面提示”。霍夫兰实验研究证实,双面论证对反宣传的抵抗力明显大于单面论证,它对反面信息具有“免疫效果”。即双面论证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思想政治教育以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面对复杂化、多重性的现实环境,双面论证方法不仅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和实效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实现意图公允性、提高可信度的客观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结构模型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的构成因素包括可依赖性、专业性、意图性。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结构(见图1)。

图1 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结构模型图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的三个因素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其一。在此结构模型中,可信度处于核心地位,专业性、可依赖性和意图性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为存在依据。三个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

首先,可依赖性与意图公允性相互作用。意图的公允性是客观意图与主观认识的统一,可依赖性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自我情感体验,二者的主观属性决定了其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意图的公允性提升其可依赖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态度的引导不掺杂教育者个人私利,教育意图客观公正、公平公允。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及其活动较易产生积极的情感判断,从而增强对教育者个人的心理依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依赖性促进意图公允性的实现。教育者具有较高的可依赖性,受教育者信任、依赖教育者将部分消解受教育者最初的防卫甚或抵制心理,促使受教育者采取更为理性、科学的态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意图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

其次,可依赖性与专业性相互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专业性增强其可依赖性。如前所言,教育者的专业性包含专业角色、专业知识和专业权威。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角色意识鲜明,言行一致,知识储备扎实、广博,将对受教育者信任心理的形成起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学术修养深厚、研究成果突出是受教育者产生认同心理的重要动力。认同与信任是可信度的两种衡量尺度,高可信度教育者必然为获得受教育者内心认同与信任的教育者。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依赖性促进其专业认可。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一事物的认知寻求“平衡”状态(主体认知与情感的一致性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当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持有高度信任和依赖,即其对教育者的情感判断为积极倾向时,在“平衡”心理的作用下,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专业评价也倾向积极性。

再次,专业性促进意图公允性的实现。一方面,专业角色、专业知识促进意图的公允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真信、真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做言行一致、身教示范者,用自身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意图的公正、客观。同时,专业权威促进意图公允性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注重学识修养,探讨真知识(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致力于学术研究,以研究者的姿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向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合,用教育者的学识魅力推动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意图的科学认知。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可信度及其结构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仅是概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的专业性、意图、可依赖性三个维度及其结构的关系,对此所作的分析也是浅尝辄止、大而化之的初步探讨。严格说来还只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解决问题层次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信度的路径在这里不作论述,以后另作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贤卿.论传播学受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93-103.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96.

[3][美]卡尔・霍夫兰等.传播与劝服:关于态度改变的心理学研究[M].张建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2-38.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郭毅然.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社会心理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7,(5):47-149.

[7]孙娟娟.思想政治教育者非权力影响力的构成及途径探析[J].传承,2011,(2):32-33.

[8]郭毅然.教育者的权威性与道德教育对象的态度改变[J].学术交流,2010,(10):196-200.

The Credibi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ZHANG Xin,JIANG Xuelian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方方面面,承担这项任务的主体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教师也应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R到淌π同育人机制,明确专业教师在育人机制中的责任和义务,做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联通,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效地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意义

1.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在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中,要探索多层面的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除了校内相关部门单位的协同育人是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外,必须发挥好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二者间的协同、融合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高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效也较明显。但是仍然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的问题。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专业学习、职业生涯、思想困惑、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问题时,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则可以把学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协作融合,把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重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调、配合,使专业知识讲授、专业技能训练、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科技文化活动、主题教育实践等实现有机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4.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选择。专业教师既是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大学生优良品格形成的引导者,将专业教师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言传身教,不仅减少主观性教育的痕迹,同时学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增强教育效果。

二、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缺乏沟通交流。专业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及相应的技能训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工作者的事。还有些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部分辅导员老师会在专业学习、生涯规划上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但也觉得自己不需要和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交流。这些认识上的误区都给协同育人工作带来了障碍。

2.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探索不够,协同育人方法不新。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工作实践不多,方法也较为陈旧,探索不够。协同育人的方法大多仅限于一些信息的交流传递,较难研讨出协同育人的有效办法。在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专业课教师一般承担科技活动的指导,辅导员负责组织发动,各做各的事,协同育人的效果不好。

3.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前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好“三进”工作,最重要的是“进头脑”。一些大学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缺乏认同,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社会的负面影响,或者把自己生活中的不良和负面情绪传达给学生。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有的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偏离了方向,必须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进程中,高校教师应该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素质,以一种积极、向上、阳光心态传递给学生,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

三、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组织保障

1.建立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享和交流平台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新的形势,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职高专所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深入了解和掌握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他们的实际,构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是做好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答案无所谓对错。调查过程中,我们未对调查者进行倾向性引导和心理暗示,因而调查资料显示的结论能客观地反映广西高职高专医学生思想政治的基本状况。调查问卷选取学生思想状况中政治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择业观念等方面进行调查。一是政治态度。学生思想意识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回答“你认为大学生是否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养”的问题时,85%的学生认为“很需要”,只有10%和2.56%的学生回答“可有可无”和“不需要”。表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整齐,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政治观念相对淡薄。二是道德认知水平。大多数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持肯定态度。对"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回答,74.57%的学生选择大力支持,6.74%的学生选择不支持,1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对于"诚信",23.18%的学生选择要讲诚信,7.6%的学生选择有严格的监督就讲诚信,6.2%的学生选择对亲人朋友讲诚信;如果看到有人不讲公德,80%的学生选择指正,12.67%的学生选择如果关系自己利益就指正,4.72%的学生选择就当没看见。可见,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主流道德意识积极、健康、向上,一部分学生对高尚的道德行为观念认同,但不能积极地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三是择业观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标准方面,19.6%的学生选择经济收入高,10%的学生选择社会地位高,20.3%的学生选择学习条件好,有利于深造,39.22%的学生选择工作条件好,能发挥才干,10.78%的学生选择条件艰苦,但大有可为;可见,当前高职高专学生择业观念相对务实,关心自己的学业,注重个人前途的发展,注重个人实惠,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利益的实现,但缺乏为他人、社会、国家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是价值观念。由于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学生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务实进取,不盲从,但趋向功利和实惠,存在传统和现代的义与利的冲突,成材愿望比较强烈,思想趋于成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2.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特点,高职高专院校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1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高专的一项重要工作,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是思想上重视,学校的领导层及广大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并投入了许多精力,使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改善。其次,组织上重视,学校专设一名副校长或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学生工作处对分管领导负责,代表学校制定全校的学生工作规划、计划和管理规定,并负责组织实施;校团委则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团的工作为主线,结合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开展各项工作。

2.2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

高职高专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教师或政工人员,对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做深入全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仅理解为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忽略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的认识,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控制与管理。三是专业课教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管理脱节。部分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片面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委部门和政工干部的事,在课堂上只传授专业知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未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协商解决,班主任或辅导员也较少向专业任课教师了解情况。

3.构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职高专应从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研究环境与对象的变化,适应新形势构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这对于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使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沿着规范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高职高专必须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这是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9)

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

(1)队伍人数不断扩大,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尤其是高学历人才的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比例呈上升趋势,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教学条件不断完善,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教学条件不断的得到完善,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运用,教育实习基地的广泛拓展,书籍种类的不断增多,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社会接轨,达到信息共享。同时,在专业建设中始终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初步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发展机制日趋健全。教育部2008年工作要点中就有多项涉及队伍专业化建设和职业化发展的内容,其中包括加强骨干示范培训,加强首批培训和研修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组织专家编写培训参考教材,指导培训和研修基地开展多层次培训,开展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1.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角色定位模糊。很多高校都存在着由新教师、兼职教师或者是外聘教师担任“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的问题。比如,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混乱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作为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主要培养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政治理论课,要严格区分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对本专业学生政治理论的培养。而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的很少。实践中,大部分高校也并没有加以严格区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师代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本身专业意识不浓厚。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现今社会要求教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对国际一体化带来的各种文化、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充分认识。但在现实中,一部分教师思想境界不高,职业情感淡漠,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在学术上表现出来的作风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较为严重,缺乏专业自信、学科自信和学术自信的现象更是大量存在。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不高,面对形势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情况在学生中产生的困惑和疑虑,不能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立场、方法和观点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解释和说服。没有创新意识,做不到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效益无法体现,更谈不上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色。

(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现实工作条件不完备。受教育投入不足的影响,许多学校还不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物质条件,补充真正高学历同时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比较困难。而且受传统教育知识面的局限,许多教材观点陈旧,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本身缺乏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无权参与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无权自主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就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教师本身的积极性、主体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不能自救。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面临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科梯队建设中后备人选不足,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高龄化等突出问题,相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紧缺。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的长足发展。

2 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加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3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一文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过程,实现了从“思想政治工作什么人都能做”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转变,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紧密结合,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道路上阔步前进。

《浅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葛根宝、朱久宾)一文中提出社会环境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年轻人愿意学习理工、经济、法律等热门专业,不再喜欢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再把懂得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荣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流失和后备人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回顾与展望》(武汉大学顾海良)一文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进进程,认为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是历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重点。我们应当从“05方案”中“确立一个意识、融合两类课程、涵盖三个层面、把握四个统一” 的要求来把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的理论内涵和要求。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三大建设”》 (复旦大学顾钰民)一文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观念建设、教学能力建设、科研能力建设。坚强思想观念建设,就是要使教师真正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增强事业感;真正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增强责任感;真正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增强使命感。

3 研究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3.1 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德育专职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这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和教授。”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明确的是专业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摆到正确的位置上。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具有更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学生中的人格权威和知识权威形象是可信服的,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传递与教育更容易成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问题不仅有研究的必要性,而且研究迫在眉睫。

3.2 发展趋势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准入机制。落实专业教师的准入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严格的标准、精心挑选、全面考核、确保队伍的质量。要把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热爱德育工作的专业教师选拔到队伍中来。

(2)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保障机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政领导与学院结合,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3)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良性运行机制。所谓良性的运行机制,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建设良性的循环发展下去,使队伍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了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必须积极从国外和国内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重点学科的人才和紧缺的人才。

(4)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专业教师成绩突出者,政府和学校要予以表彰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学校梯队选拔和各项评优选好等方面优先考虑。加大对专业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推出先进典型,加以重点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鼓励专业教师之间的竞争与约束。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者,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协调发展与定型的导航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是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师的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它必须通过整个国家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师的个体化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自身要用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自己的专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更要立足现实,探索具备特殊专业意识和职业精神,建设一支注重效益、发挥特色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参考文献

[1]孙雅雯,韩斌,王福春.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浅析及培养对策[j].理论界(双月刊),2002(1).

[2]张筱璐.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现状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

[3]葛根宝,朱久宾.浅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07(12).

[4]闫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

[5]张欣.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8.2.25(1).

[6]王佩珍.略论发挥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3.3.1(1).

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认识篇(10)

一是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者心目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与学术活动相对立的行政活动。二是认为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的事情。三是认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虚不务实。

由于存在上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致使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边缘化”倾向。

2.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与教职工的思想变化不相适应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职工面临着外界的种种诱惑和前所未有的工作、精神和生活压力,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想意识的变化,高校教职工思想复杂化、价值多元化、身心健康恶化,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证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就是例证,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内容已不能有效解决教职工思想上的问题,亟待创新和发展。

3.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与工作任务不适应

从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成看,大多数的工作者是其他专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以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者身份出现的,而并非是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与研究的人员,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却又更多地类似于其他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少有直接的接触与联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队伍的构成形式,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

二、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1.工作对象的人格复杂性

人格是在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要求发生变化,人格内省为精神,外显为行为。作为高校教职工,无论是站在讲台的专任教师,还是在管理岗位、服务窗口的行政管理、教辅服务人员,从育人的目标来看,都是育人之师,其职业特点的要求就需要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格。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高校教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教职工面临职称、学历、职位的压力,表现出紧张、焦虑、敏感以及现实的价值取向,教师出现多重人格、人格缺陷、人格障碍甚至人格分裂的情况。据教育部有关课题组对某省2292名教师的抽样调查发现: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5.56 %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2.工作对象的差异性

高校教工群体结构若按照职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教学群体、管理群体、服务群体;若按照文化层次划分,可以分为高学历层次和一般学历层次。在职业结构划分中,教学群体作为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构成,该群体处于相对独立的封闭环境中工作,其群体特征是松散性和独立性,其个体成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意识不强,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精神缺乏,其中高层次、高学历群体有较强的优越感和成就感,文人相轻,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张力。而作为高校行政人员的管理群体则因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有一定的人权、事权、财权,责任意识、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较强,但却又因行政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特权思想和意识。对于高校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服务群体,则群体构成复杂,优越与自卑心理并重,心态矛盾。由于结构和层次的差异,其群体成员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使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差异性较大。

3.工作价值体现的传承性

从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体现来看,一方面是通过解决高校教职工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提升其精神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高校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即通过高校教职工的教育行为(显性教育)、教职工的思想(隐性教育)来传承和教育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培养德才兼备之人,需要有德才兼备之师。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最终通过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体现的,体现在传承于受教育者。

综上所述,通过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针对加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必须以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措施来加以解决。

三、新时期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1.对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价值的再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劳动创造价值。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要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重点,以培育健康人格为任务,通过人性化的交流,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一,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二,以健康人格培育为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三,以人性化的交流为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3.建立和完善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教职工民意收集反馈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机制;三是构建高校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一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