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29

科研成果的特点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78-02

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基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的总称。人文科学原义是指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的学问,它是与神学相区别的。经过长期的演变,狭义上讲主要是对于希腊文、拉丁文和古典文学的研究,这里面包括有政治学、历史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研究。与之相对的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现象,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等等,它的要义在于阐述社会存在的现象及演进规律。

我国高校承担着全国近一半的科研任务,在这些科研任务中,相当一部分产出都是来源于人文科学。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出现,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和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转换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和关注。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1.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不仅仅在于事物的普遍性,还要对特殊性加以研究。在研究期间,还要重视对于事物偶然性的研究,探究偶然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主客体间的双向理解,这种理解往往表现在互动关系上。在科学的悠久长河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科学这座大厦的基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作用无可替代。

2.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特性

一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即为科学性与价值性。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是依托现实的科学,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托,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依照合理的逻辑和程序,使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相关事物进行认识与实践,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论证。正因如此,人文社会科学才有着科学的品格,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是通过对于自然界因果关系的研究,揭露事物存在的普遍性,从而寻求事物的共性,来排除事物的偶然性。人文社会科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人类世界的普遍性与共性,除了在共性的基础上,排除偶然性外,人文社会科学还要研究人与人的创造与表达,研究人类的特殊性。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的特殊性,才使其具有价值性。

3.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这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人文特性。这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用性。所以,这些都说明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综合性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特性。

二、关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分类及特点

在对于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时,采取的比较普遍的方法是依据科研成果的属性和表现形式。如果依据成果属性来划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一脉相承的,都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和其他研究。如果依据成果的表现形式加以划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一般分为著作、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以及译著等等。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成果具有复杂性

人文社科科研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着其科研成果的复杂性[1]。人文社科由于研究的对象具有复杂性、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断变化,具有较大的或然性,其规律本身很难被捕捉。研究者认知程度和研究角度的差别,各种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使研究成果千差万别。

2.作用具有间接性、延时性和长期性

人文社科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某些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成果很难产生直接效益,它们需要逐渐被人们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价值需要时间的积累。

3.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人文社科的科研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成果作用于广大民众,在数量上、年龄分布上以及地域分布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基于精神产品所共有的特点,受到传播手段和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作用很难量化,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分析

1.成果转化率较低

大体来说,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专著和相关研究报告来表现。这些成果每年的数量少则上千、多则达万,有相当一部分成果是发表在核心或权威期刊上。这些产出的成果值得我们引以为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成果来源于文科类,而非社科类,而且里面的高水平著作往往是对于某些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非专业人士对于这些研究根本不能理解,这也造成这些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率低下。相应的那些应用性强的成果,学术水平并不高,且多为借鉴所得,少有创新,更不必说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了。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2)

1.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1 高校的科研管理涉及的几点主要内容

高校的科研管理的综合水平可以反映大学管理水平,可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的职能是提高高校综合水平,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其中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专利、论文、著作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首先,科研项目管理包括科研纵向课题、横向课题等项目的管理。纵向科研项目是指国家、省部、厅局的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横向科研项目企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项目经费来自企业。综合管理包括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等主要包括科研成果鉴定、科技项目鉴定和专利申请的审核、知识产权利用以及学校相关科研成果的宣传和展示等方面。最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是大学科研工作的主要业务管理单位,对本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该做好规划工作,同时对学校的科研工作应该做好协调与指挥等工作,这些也是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目标,高校应该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本单位的科研工作的实施工作,保证本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能够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学校的全体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完成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协调工作,做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

1.2 高校科研管理的几点主要特点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实质上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面向全校科技人员服务的全部过程,高校科研管理是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科研过程中的诸多事情,高校科研管理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高校科研管理职能决定了它是一个服务性的管理系统。首先,高校科研管理具有高度的开放性。高校的科研过程管理的开放性涉及到科研的立项是开放的,科研成果的管理也是开放性的,同时,在当前市场化经济潮流之下,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开放性的,即任何科研成果都有可能转化为企业生成的动力,直接将技术应用与企业技术的革新。此也决定了科研的效益具有市场化的特点。因此,作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科研管理工作的开放性特点,同时应该利用该特点开展高校科研资源的管理工作,将科研资源和研究环境的管理与应用都符合开放性的特点。其次,科研管理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高校科研管理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的科研活动,此间的管理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到人和科研项目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科研管理的综合性特点,充分利用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科研项目和科研工作的管理,同时也应该利用各个学科的不同知识体系来进行科研机构的管理,促进科研管理机构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体地来说,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应该针对本校的实情开展科研的考核与管理工作,针对教学人员与科研人员应该给予不同的考核体系,完善他们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因此,科研工作具有高度复杂性。

2.高校创新科研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运行实践

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和运行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比方说,学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目标应该是高度一致的,这二者的主要目标都应该是把大学的科研活动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联系起来,促进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有效有序进行运行。为了能够达到此目标,本论文提出如下几点具体建议,期望能够对高校科研管理机构的运行提供实践层面的参考。

2.1 科研工作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此间科研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提高。对高校来说,科研活动的缺乏会使学校停滞不前,甚至威胁学校生存的质量。科学研究能为教学改革提供知识源泉。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多,生了一些新的学科和新的研究方向,这些新的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出现,要求高校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及时调整或重组科学研究的学科组织,正确处理好科研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来说,学科建设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方向为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方向要以科研的需要而不断调整。学校科技工作要加大成果的激励力度,推进科研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2.2 努力培养学科领军人物

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应该符合本校的科研实力的实际情况,符合学校主要科研骨干的科研方向需求,在科研硬件的配置方面应该切合学校科研骨干的科研需求,同时学校在学科梯队建设的时候应该主要考虑到科研骨干的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人员需求和硬件条件需求,以期能够通过科研骨干建立科研创新团队,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与开展,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其中的协调工作,保证学科的发展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能够围绕科研骨干进行。此举可以促进多学科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促进新兴学科的良性发展,同时,科研团队的建立也有利与院系的综合科研力量的提高,对学校的整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建立高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3)

随着我国经济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由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核心构件而形成的内涵实力的竞争,而科研始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桥梁和基石。所以说,高校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研实力的竞争。从世界高校建设发展兴衰史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事实:科研兴学校兴,科研强学校强。综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其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往往也是建立在其丰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之上的。所以说,科研核心竞争力,始终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件。

打造科研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师院校提高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多而分布广,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其实是旧中国教育事业落后,新中国要想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而不得不加快各级教师特别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必然选择。它对于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不过,由于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特别是大都不建立在中心城市等原因,所以自创建之日起就存在科研资源相对偏少、科研人才相对缺乏和科研意识不强等问题,并因此严重制约和影响到其科研实力的建设发展,而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国家提倡实行多元化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地方高师院校的生存发展压力也与日俱增。正因如此,高等教育改革越是深入发展,地方高师院校越日益感到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对于保证自身良好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考察国内外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任何高校没有形成自身的科研相对优势特别是科研特色,就无科研核心竞争力可言。换言之,任何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形成,都是建立在其科研相对优势特别是其科研特色之上的。而科研相对优势和科研特色的形成,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实践,并经由量变到质变的建设发展历程方可最终实现。

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科研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不仅要有急起直追不甘落后的勇气,还必须善于进行“破冰之旅”。而为了尽量缩短其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破冰之旅”,地方高师院校只有首先立足于做大做强传统优势科研领域,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才能尽快形成自身的科研相对优势特别是科研特色,继而真正形成自身的科研核心竞争力,使其科研工作在所在的省市乃至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如赣南师范学院地处客家文化摇篮之地,拥有其丰富的第一手科研资源,加上始终注意相关科研力量的整合和科研人才的引进、培养,并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积极开展其研究,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不仅获得大量的相关的省级研究项目,同时随着相关科研人才的增多特别是相关的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增多,获得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也不断增多,加上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客家文化学术会议,以及坚持与台湾和港澳地区的有关高校联合开展客家文化夏令营等研讨活动,从而使学校的客家文化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提高,并使学校客家研究中心成为了首批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而且港、澳、台地区和日、韩、法等国家的有关专家、学者频频到校参观访问或查阅客家文化研究资料,特别是学校有关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客家文化研究方面的话语权日益扩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客家文化研究在国内外的核心竞争力。其他如中央苏区研究、教育经济研究方面,该校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资源条件,而且一直是传统优势科研领域,所以经过多年积极努力开展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因而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和教育经济研究中心也先后被批准为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科研核心竞争力。

紧贴专业、学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地方高师院校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又必然要反过来指导服务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诚然,开展科学研究,始终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但高校的核心任务始终是教学,即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的科研工作必须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为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亦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必须为促进学校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学科建设良性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才能体现并不断张扬其存在的价值,因而也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在这一点上,对于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人才为己任的地方高师院校来说,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快速发展,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盛衰的关系日益紧密,这就决定了高校科研必须更加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着力提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才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科研资源和科研资金,继而才能使学校的科研工作越做越强,最终使其科研核心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这也就是说,高校科研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形成,越来越取决于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否则,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将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不得不偃旗息鼓,其结果必然是毫无科研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对于地方高师院校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尤其重要。

正因地方高师院校科研必须更加注重兼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决定了它必须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而且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其科研核心竞争力获得全面快速发展。如赣南师范学院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产业开发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紧紧抓住地方大力发展脐橙产业化经济建设的良好契机,及时组建相关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经过短短的三、四年的努力,不仅获得大批的省级科技开发研究项目,同时还获得国家科技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和农业部科技开发重点项目及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加上相关的研究成果及时被应用于生产,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该校的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脐橙工程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很快被提升为省级科研基地,而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被列入所在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成为所在省拟创建的10个部级研发平台之一,这不仅使学校的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迈出了更加扎实而又更加有力的步伐,而且使学校的科研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且,随着该校科研实力特别是科研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学科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省级重点学科由“十五”时期的3个增长到“十一五”时期的8个,硕士点由2003年前的0个增加到去年的16个,而今年则获得了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从而使学校的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真正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高层次科研人才是促进地方高师院校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良性发展的有力抓手

目前,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由企事业单位委托或合作开展的各类研发项目,特别是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励等科研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许多重大学术问题研究往往需要多学科、大团队的科研人才合作攻关。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如果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科研实力较强、科研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特别是没有建成相应的科研创新团队和集群优势,就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就会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日益被边缘化,就不可能有科研核心竞争力。这也就是说,科研人才始终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源,科研创新团队始终是提升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正因如此,地方高师院校在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科研发展需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引进相关的高层次科研人才,不断充实壮大科研队伍,为学校科研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科研人才基础。其次,要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在大力提高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好多层级的科研创新团队。一方面,要通过筑巢引凤做大做强原有的国家、省和校院(系)四级科研创新团队,这其实就是要做大做强学校的传统优势科研领域;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根据引进的科研人才的科研优势及时做好引凤筑巢亦即不断组建校院(系)两级新的科研创新团队工作,这其实就是要不断培育学校科研新的增长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须大力加强多层面的科研平台建设。科研平台是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的重要基地。平台即舞台,没有舞台,纵然是顶尖的演员也无法将其所固有的艺术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结果只能是埋没其才艺,贬损其社会价值。一旦这样,任何演员都可能选择放弃表演。地方高师院校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本不容易,倘若引进后学校不能为其提供适当的科研平台进行科学研究,结果就很难将其留住。所谓事业留人,对科研人才来说,就是要用适当的科研平台将其吸引住。而感情留人,就是要充分理解科研人才对科学研究的执着之心。不过,有了科研平台而没有合适的科研助手相匹配或者说组建成相应的科研创新团队,科研人才终因孤掌难鸣而一走了之,结果是仍难将其留住。所以说,围绕科研核心竞争力建设,地方高师院校只有始终坚持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扶持相结合,切实建立起科研人才队伍、科研创新团队与科研平台建设紧密结合良性互动机制,着力建设日趋合理的科研梯队和多层级的科研创新团队与科研平台,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继而才能真正使科研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最终使科研核心竞争力得到稳步发展和提升。

最近几年,赣南师范学院在想方设法不断引进博士等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把他们的科研优势及时充实到学校原有的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机构中,或积极鼓励他们领衔组建新的科研创新团队,并及时为他们搭建起相应的校级科研平台,从而使他们不仅愿意来,而且来后便潜心开展科学研究,同时积极主动争取早出研究成果、出大成果。如该校引进博士及时组建的有机药物化学研究创新团队,自组建的当年开始,不仅年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并获得所在省份至今为止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项目,特别是去年由该团队负责人任首席科学家,联合湖南、安徽等省市的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一举成功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血吸虫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提高了该校在所在省份乃至国家科技界的影响,并使学校的科研核心竞争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其他如该校的江西省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基地,都是通过引进相关专业的高层次科研人才便立即组建相应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然后经过几年的建设而孵化成省级科研基地的,这无疑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科研核心竞争力。

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是地方高师院校科研核心竞争力快速成长的基本保证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4)

一、绩效考评系统中的考评内容

在构建绩效考评系统的过程中,首先和最基本的就是要确定考评什么,也就是考评内容。考评内容要根据决定和体现绩效的因素来确定,由于这些因素的状况能够反映出绩效的状况,这也就意味着绩效考评也就是对这些决定和体现绩效的因素的状况进行考评。根据目前对绩效这一概念的理解,通常假定绩效是由员工的特征、知识与技能、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来决定和体现的,因此,绩效考评的内容也就包括对员工的特征、知识与技能、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进行考评,由此也就形成了基于特征的考评、基于知识与技能的考评、基于行为的考评和基于结果的考评这四种基本的考评内容类型。

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就是假定相应的特征能够导致相应的绩效,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个人特征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此,进行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首先要识别所要考评的个人特征,然后,通过这些个人特征的状况来对工作绩效做出判断。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具有许多特点,主要是重视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普遍的并适用于所有员工,考评以感知为基础,以及根据特征展现的频率和程度来确定考评结果。

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就是假定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导致相应的绩效,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的知识与技能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此,进行基于知识与技能的考评,首先要识别所要考评的知识与技能,然后根据这些知识与技能的状况来对工作绩效做出判断。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具有许多特点,主要是重视员工的能力,针对每一个知识与技能领域进行具体的考评,考评以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知识与技能和企业目标相联系,以及根据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来确定考评结果。

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就是假定相应的行为能够导致相应的绩效,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工作行为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此,进行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首先要识别所要考评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工作行为的状况来对工作绩效做出判断。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具有许多特点,主要是针对于具体工作环境而言工作行为是特定的,针对于不同的工作行为是特定的,考评以所表现出的行为为基础,以及根据所表现出行为的频率和程度来确定考评结果。

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就是假定所获得的工作结果等同于工作绩效,通过对被考评者所取得的工作结果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为很多人都是把工作结果与工作绩效等同起来,相应地也就认为对工作结果的考评就是工作绩效考评,因此,这种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最能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认同,也是绩效考评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类型。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具有许多特点,主要是工作结果与职位或企业目标相联系,针对于具体员工确定所要考评的工作结果,考评以所获得的结果为基础,以及根据工作结果实现程度来确定考评结果。

由于每一种绩效考评的基本类型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对所有员工都是适用的;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适用于生产工人、办公室职员和某些专业人员;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适用于基层主管及以下的人员;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适用于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大多数专业人员。在绩效考评系统中,考评内容结构通常不仅仅包括一种考评基本类型,而是从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和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这四种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而形成的。

二、科研人员及其绩效的特点

科研人员是知识型员工,所从事工作多具有创造性。与其他种类人员相比,科研人员具有以下特点:(1)自主性。与一般员工、特别是体力劳动者相比,科研人员所从事的劳动多具有创造性,使得科研人员拥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2)强烈的成就欲望。与一般员工相比,科研人员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强烈期望得到组织和社会的认可,更希望其工作具有挑战性,以期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3)目标导向明确。科研人员特定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等决定了,他们会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心理需求,因此,他们的工作目标导向会十分明确;(4)流动性强。在当代知识经济的社会里,科研人员正在由追求终身就业的职位向追求终身就业的能力转化,由忠于自己所在的企业转向忠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因此必然具有更强的流动性。

由于科研人员自身及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与一般员工的绩效相比,科研人员的绩效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科研人员所从事工作虽然具有特殊性,但是科研人员的绩效也不是虚无飘渺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行为或产出,具有客观性;(2)模糊性。科研人员的工作具有创造性,往往是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而实现自己的绩效目标,其过程是无形的、不可控的,这导致其绩效结果往往是难以预测和衡量的。同时,科研人员往往通过团队合作来进行创造性工作,其成果体现在团队的整体绩效中,个人绩效的具体情况难以辨别和衡量;(3)多因性。员工绩效不仅仅取决于单一因素,科研人员的绩效更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研人员的绩效不仅受个人性格特征及能力的决定,而且受工作机会、组织激励和组织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4)多维性。科研人员的工作能创造可见成果,这种成果要从多方面体现,同时在绩效形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等都对绩效产生影响,具有多维性,因此,对科研人员绩效的考评也要从多个维度来进行;(5)动态性。绩效要在一段时间内体现出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具有动态性。科研人员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而其工作程序和方式的特殊性更导致其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三、科研人员绩效考评内容的选择

科研人员绩效考评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科研人员自身、特别是其绩效的特点来进行。但是,与其他种类人员的绩效考评内容结构一样,科研人员的绩效考评内容也可以和需要按照基于特征的考评、基于知识与技能的考评、基于行为的考评和基于结果的考评这四种基本的考评内容类型来进行选择。

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个人特征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个性特征,而科研人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适合于对个性特征进行考评,采用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但是,由于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以感知为基础,并根据特征展现的频率和程度来确定考评结果,因此在对科研人员选择采用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时要考虑其客观性和可行性。

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的知识与技能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因为科研人员的素质主要表现在其拥有的知识与技能上,因此,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进行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更具有意义,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同时按照这方面内容进行考评也有利于促进科研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通过对被考评者特定工作行为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其主要特点是针对于具体工作环境而言工作行为是特定的,及针对于不同的工作行为是特定的。因为科研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多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特定的,个性化特征更为明显,所以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对科研人员适用性要更低些。

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通过对被考评者所取得的工作结果的考评来进行绩效考评,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的特点主要是根据工作结果实现程度来确定考评结果,而科研人员进行工作就是为了获得相应的结果,因此,与其他种类工作相似,科研人员绩效考评也要更加强调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把它作为考评总体的主要部分。

在科研人员绩效考评内容结构中包括哪几种基本类型,要根据各种基本类型的优缺点,主要考虑通过绩效考评系统所要实现的目的,同时还要考虑科研人员所在组织所处的环境、战略、管理水平、管理风格、文化和可利用的资源等因素,做出综合选择。在科研人员的绩效考评系统中,考评内容结构通常不仅仅包括一种考评基本类型,而是从基于特征的绩效考评、基于知识与技能的绩效考评、基于行为的绩效考评和基于结果的绩效考评这四种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而形成。各种考评基本类型在考评内容结构中拥有不同的比重,反映了它们在考评内容结构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在具体确定各自比重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每一种特征、技能、行为或结果的比重不能超过20%,如果超过就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分解;另一个是每一种特征、技能、行为或结果的比重不能低于5%,如果低于就要将其合并到其他项目中(Ellis and Saunier,2004)。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因此,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中央对“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要求,而且也是对地方高校的要求,要求地方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内各具特色,在不同层次上实现高水平。因此,任何层次、任何领域内的大学只要找准方向、集中优势,都可以办出高水平。北京建筑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近5年来,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建筑大学为发展目标,积极在以下方面强化特色、提高水平。

强化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履行好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基本职能,以服务强特色,以服务促发展

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根植于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地方高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是地方高校建设人民满意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首先,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方面,聚焦地方需求,实现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近年来,学校适应首都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的需要,加强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广泛征求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用人单位的意见,确保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符合市场需要,从而使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在北京高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再次,在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和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学校以参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及时转化和大力推广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同时与其他驻大兴区高校和大兴区政府联合共建“京南大学科技园”;组织参加北京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区县项目,首批落地的10个项目中学校就获得2个项目。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以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为己任,形成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发展定位。特别是近几年来,主动对接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世界城市的需求,全面推进服务首都计划,为首都城乡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持和智力支持,增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被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

强化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坚持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是特色办学的最直接体现。地方高校一般是行业性、教学型高校,只有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职能,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在同类院校中争创一流的目标。学校始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注重实践教学的传统。积极构建以工程技术教育为主体,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两者相互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推进“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部级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百余个,市级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6个,基本实现了每个专业都建有产学研用一体化、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新校区建设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为平台,建立土木、环能、电信、机电、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采取引进行业、企业师资与课程,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与学术单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合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措施,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学生培养模式。与承揽国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合作,选派学生到海外进行工程实践,拓展国际视野,积累国际工程实践经验。发挥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探索建设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联合体,在合作企事业单位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岗,安排学生以接力方式轮流实习,既固化实习基地,又拓展就业基地。所有刚入校的博士都将选派到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锻炼至少半年,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弥补地方高校发展的短板,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

地方高校一般是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重点大学相比,科研能力较差,科研水平较低,科学研究是地方高校三项职能中的短板,并严重制约着其他两项职能的履行。根据木桶原理,地方高校要想实现整体办学水平的跃升,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没有高水平的大学。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是地方高校突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瓶颈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大多是教学型大学,或是正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转型期高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地方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广泛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按照《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标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须满足以下5个指标:一是科研经费年到位量应不少于5,000万元;二是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不少于500篇;三是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四是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五是社会声誉通过部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部级基础性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实力、特色优势学科水平等综合评价。可以看出,以上指标都依托于科研。因此,唯有加强科研工作,实现科研突破、转型方能成功。强化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研工作正是强化办学特色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科技兴校战略,按照“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拿大项目、出大成果,得大奖、出大师”的思路,坚持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以科研团队建设为根本,采取差异化和区域化的发展策略,构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科研创新团队,面向首都城乡建设主战场,着力开展具有首都城乡建设特色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主要是抓住4个重点,推动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构筑平台,筑牢科研基础。科研平台是承担科研项目的载体,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地方高校的科研平台体系集中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教师、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等,体现着地方高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只有依托科研平台建设,才能切实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形成一些有较强相互渗透与综合实力的群体;才能扶持国家急需的新兴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组建科研集团军,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联合体。学校一向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提出了以平台支撑科技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学校的省部级科研基地由1个增加到12个,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而且布局合理,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行业部门设立的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工程中心等,基本上实现了面上的全覆盖。这些科研平台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汇聚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团队,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逐渐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地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组建团队,汇聚攻关力量。在地方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往往缺乏团队依托,缺乏方向凝练,从而导致其所承接的科研项目级别低、经费少,出大成果的机率少,严重制约了科研实力的提升。组建科研团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校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为依托,从整合人力资源入手,创造条件,让各种自由、自发形成的科研团队不断成熟;加强整合,由校领导牵头,自上而下、有目的、有目标地组织建设注重学科交叉、能代表学校水平、将来在国内国际能形成一定优势的团队。这些团队都是学校承接大项目、拿国家科技奖励的主力军,学校获得的8项国家科技奖励全部出自这些团队。学校在组建大团队时注重“三合”,即注重整合,通过整合校内资源组建大团队;注重结合,侧重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注重联合,积极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组建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大团队。此外,在团队建设中,学校通过在重点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团队的战斗力;通过引进或培养团队中的学术权威,保持合理的团队结构,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来增强科研团队的学术内聚力;通过培养团队成员坚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营造团结、融洽、民主的合作氛围来提高科研团队的文化维持力。

三是争取拿大项目,提升科研层次。大项目是体现科研层次的主要指标。学校积极主动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找准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科技问题,积极整合科研资源,不断凝练科研方向,努力拓宽项目申报渠道,集中力量做好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争取工作。5年来,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级、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获得重大水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2007年的1项增长到2011年的13项。

四是争取出大成果,提升科研实力。学校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培育,强化科研成果管理。定期跟踪研究进展,强化成果整合工作,对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优化组合,以实现总体效果最优。加强科研成果报奖的组织工作,通过重奖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等方式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加强报奖工作,固化了科研成果,凝聚了科研团队,汇聚了人才队伍,培育了优秀人才,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工作,形成了良性循环。5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不断实现新突破,2009年参与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10年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实现了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其中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12年又有1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连续3年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

夯实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柱,加强学科建设,打牢提升水平的学科基础

学科建设是特色办学的标志和根本。学科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平台,承担了引领科研、凝聚人才、支撑发展的重要作用。优秀人才从优秀学科走出,优秀成果从优秀学科产生,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科才能真正支撑起一所优秀的大学。由于地方高校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不平衡,学校工科很强,其他学科门类相对较弱,很难像研究型大学那样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局面。因此,选准科研突破口,凝练学科方向,营造某一学科异军突起的局面,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对地方高校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地方高校要想有所作为,应坚持学科的龙头地位,以创新思维加强学科建设。地方高校依据自身传统优势发展部分重点学科,形成优势并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是地方高校形成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学校以申博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坚持不懈按照传统方式,组织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等6个一级学科,围绕申报博士点建设目标,加强学科建设,积聚学科实力,为将来政策允许时申报多学科博士点做准备。同时,积极抓住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采取项目制的新方式,支持国家有重大需求、办学水平高的学科设置博士培养项目的重大机遇,跨学院、跨学科凝练了“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大都市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与安全关键技术”两个项目,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其中“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项目,经过两个阶段的评审,从140多所高校18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首批30个实施项目之列。申博工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申博项目的成功,为学校进一步凝练了学科特色,营造了传统优势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的异军突起,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2年,3个一级学科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进入前15名,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0名。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6)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民群众对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强,安全、高效、便捷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成为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加强医院科技创新管理,强化科技兴院意识,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对推动医院整体实力的发展进步,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医院科技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发展和管理理念

科研工作是提高医疗质量和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领导重视是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全院科技水平的关键。“以人为本、科技兴院”,“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以特色带专科,以专科带全院”的科技发展理念成为

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识。

近年来我院制定了《医院科技创新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和鼓励科技创新的若干规定》、《关于科技论文投稿和奖励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加强和鼓励科技创新的文件。在企业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仍不断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改善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科技兴院意识。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渠道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

2.1 医院制定了《关于加强医院人才引进和管理的若干规定》,对引进高层次、高学历、高科技人才从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积极鼓励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在职攻读高一级医学学历,凡按期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给予报销学习费用。

2.2 “人才为本、科技兴院”一直是院领导班子的用人策略和管理理念。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我院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送出进修、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短期学术交流、外请专家来院指导、手术、坐诊、会诊、讲座等多途径、多渠道培养急需人才。

2.3 制定了《关于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若干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规范外出进修和参加学术活动。

3 认真论证学科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科学性和合理性是衡量医院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规划和发展一个学科,必须选择稳定的研究方向,形成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为此,我院制定了《总医院学科发展五年规划》,设计了《学科发展简明申报表》,督促各科室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制定学科或专业发展规划,汇总到科教科后,由院部组织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科学性论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医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使全院学科能够形成合力,在重点学科的带动下,围绕重点方向形成特色学科群,促进医院重点学科始终保持领先,特色学科不断创优突破,一般学科能够快速跟进。

4 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

我院的骨科(三个病区)、心血管内科被授予淮北市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市级重点专科;微创外科被授予淮北市第三周期特色专科,并积极筹备和申报“颈腰痛特色专科”和“糖尿病诊疗特色专科”,“风湿病诊疗特色专科”,创办了“淮北市创伤与关节置换研究所”,使我院的专科建设提高了一个台阶。

5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加强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提高竞争意识,关键在学科带头人。在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我院先后形成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颈腰痛专科、糖尿病治疗专科、风湿病检测和治疗专科、断肢(指、趾)再植、肝病治疗、血液透析中心、重度复合伤救治以及骨科、心血管内科等市级重点专科,以及微创外科等特色科室,逐步形成了“以特色带科室、以科室带全院”的良好发展格局。

6 改进医院学术活动管理机制

以往我院的学术讲座,一般都是以院内科室主任讲座为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培训低年资的住院医师和轮转医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务人员的学术更新和技术更新。面对互联网信息时代,我们依托和联合“好医生”医学教育网、“双卫网”等国内外知名医学网站,购买和下载部分最新国内外医学学术课件、视频讲座资料,采取直播教学和分散观看(根据专业不同,刻成教学光盘发至科室组织学习)等形式让本院医务人员能足不出户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科技进展,有效地促进了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开阔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

7 抓好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科研项目的选题和立项只是科研计划研究的第一步,在整个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还应包括组织、实施和控制等环节。笔者认为影响科研进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负责人指导思想、工作任务的繁忙、科研经费的不足、课题负责人的变动等因素,致使科研课题有可能流产而后停滞。作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十分理解临床医务人员工作的繁忙程度,尽力作好科技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平时多联系、关键时刻多提醒、逾期未完成多督促,协助他们处理好日常医疗和科研工作关系。要及时跟进加强沟通与协作,既要加强管理,又要牢固树立为一线服务的思想,对发现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为临床一线专家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8 强化前瞻意识,组织好科研成果的申报和转化

高级别的科技成果是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建设实现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前瞻意识,对医院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水平评价,注意把握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具备这“三性”的科研项目,应及时进行成果鉴定和申报科技成果奖励。科技管理部门应适时地把课题的研究、成果的鉴定、奖励的申报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医院科技进步。

9 加强市场调研,找准发展定位

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优势和劣势,因此,只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才能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促进医院科技发展。为此,笔者联合医务处、院办公室等部门,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出院)病人前

10位疾病谱及其按年度医疗费用占比情况进行了调查,最终总结出我院未来5年内的经营和科技发展定位:以创伤救治与康复研究为龙头,以特色专科和微创外科为发展优势,做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逐步形成以特色带专科、以重点带全院,全面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打造一批重点专科,培养一代优秀的人才队伍梯队,5年内在软硬件等方面要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参 考 文 献

[1]刘东会,徐海涛.加强学科建设,实现医院跨越发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6):720-721.

[2]方伟岗.科研与学科建设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2,15(4):206-207.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7)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学科建设 高校发展

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高水平的学校必须以高水平的学科为支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科建设工作应成为高校发展第一要务。在高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建设中,学科专业建设是备受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适应职场能力需要的学科专业建设模式,推动高校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型。在具体实践中,应着重处理好学科建设与院校建设、专业建设、内涵(外延)建设、特色发展建设、重点(一般)建设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学科建设与院校建设的关系

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四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能否满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的要求;二是人才培养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科学研究是否有创新,是否有标志性成果;四是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能否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这也正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

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是一所院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紧紧围绕“学科学发展理论、找科学发展差距、破科学发展难题、拓科学发展路径、增科学发展效果”的工作思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解放思想中增强学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促进院校全面建设。要紧紧按照“质量立校”的根本要求,加强学科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推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健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

从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人手,优化学科布局和学科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在学校建设上要坚持“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原则,在保持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加快专业改造速度,加强应用性学科建设的教学实践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凝聚学科方向,拓展研究领域,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通过院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随着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如何转变学科建设思路、构建适应本科教育需要的专业建设模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专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是要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突出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优势,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技术贡献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推进专业建设。

二是要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凝聚学科方向,拓展研究领域,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加强专业学术交流,锻炼专业学术队伍,营造专业学术氛围;建立、健全科学研究及专业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在思想教育、招生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方式、就业指导等具体环节上,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理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要加强专业教育。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专业教育水平的高低。专业教育,不仅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而且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不仅要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的系统化基础理论知识,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作者还必须克服在学科建设上的畏难情绪和思维定式,转变学科建设的思路,创新专业建设的模式,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同时,本着“着眼管用的、抓住前沿的、立足现有的、拓展当前的”原则,加强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应用知识,做到学好专业理论方向,学好专业业务强素质,学好前沿知识求作为。

五是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专业改造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的需求为准绳,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尝试订单式培养,探索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培养方案,建设开放性的实验室,倡导和推进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和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学科建设与内涵(外延)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在实践中具有注重内涵和注重外延两种不同的目标取向。注重内涵的学科建设更多关注学科内部要素的优化完善。要谋求高校发展,不仅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发展质量。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综合实力、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正确处理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探索科学配置、有效整合、合理使用院校现有资源的途径,实现高校规模、结构、层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要始终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摆在学科建设的首位,在以下五个方面舍得下真工夫,花大力气,经得起失败和反复,逐步推出代表学科水平的大师与大作。

一要加强实验室(中心)的整合和建设力度,购置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完善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二要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寻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长期和广泛的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三要以前瞻}生的学术眼光,适时提出和精心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抢占特色专业发展的前沿,形成特色和优势,增强在同类学科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要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提升科技成果水平。五要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的引领作用,广泛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与听课、沙龙与博客、网上教研等活动,积极主动地为教学改革服务。

针对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实施中的难题,组织团队联合研究攻关,形成教研人员与学校实践工作者的研究共同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举办优秀课教学观摩活动和专题讲座、有效教学论坛、有效教学优课评选、有效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加强对有效教学各个环节的研究,推动有效教学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从而推动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促进高校的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齐头并进。

四、学科建设与重点(一般)建设的关系

在学科建设的全局中,重点学科对非重点学科具有带动和辐射作用,重点(一般)学科对重点学科具有支撑和补充作用。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是学科建设中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在突出重点方面的同时,不能忽视重点(一般)方面。

重点学科建设并不能必然地带动重点(一般)学科的发展,如果不注重投入和扶持,重点(一般)学科建设的水平就会与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差距越拉越大,造成两极分化,最后制约重点学科的发展。因此,在筹划和指导院校学科建设中,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高地。在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的同时,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其他、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强化主干学科、巩固基础学科、扶持薄弱学科、培育新兴学科的原则,制定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构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使重点学科建设与非重点学科建设相得益彰、良性互动、整体推进。

要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开放式的信息化高等学校科研辅助体系,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最新的文献资源;建立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加大重点和非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力度,在不断丰富电子数字资源的同时,继续加强本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教学科研提供特藏服务。

五、学科建设与特色发展的关系

坚持特色发展,就是坚持学校发展的经验,坚持走自己的路,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和特长。因此,作为工科院校,更应该突出自身的个性特征,注重发挥在人才培养、学科设置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学科专业特色。在发展要求上,要紧紧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稳定专业发展规模、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改革、提高特色专业质量,大力推进学科的特色发展。

一是要培养和引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学科带头人,不断优化学术队伍的知识、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保证教师队伍能够持续地承担高水平应用人才培养工作,不断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形成比较完善的导师队伍。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团队建设。选聘优秀的特色学科带头人,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任务,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建设具有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

三是加大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力度,凝练学科特色,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依托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研究手段,为教学、科研创造硬件条件和有力支撑。

四是加强与高层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合,通过联合申报项目、联合开展科研工作。联合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带动科研水平、成果层次的提高,从而促进特色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8)

首先,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和课题负责人的责、权、利,将管理重心下沉,充分调动院系与课题负责人的积极性;第二,进一步探索并完善科技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和途径,科研工作纳入工作量,并与学校考核、奖惩,职称评聘等挂钩;第三,引入科学的评价监督机制,完善成果实地验收等管理制度,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技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加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管理以利科研成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供需直接见面或通过中介组织实行有偿转让。

构建学科体系框架 完善学科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

我校学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按照“以特色优势学科为主体,重点发展特色学科,协调发展多类学科,以特色学科带动多学科发展,以多类学科促进多学科集群的建立,并倡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学科体系建设思路。在保持应用研究优势的同时,实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目前我校已拥有涉及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植物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5个部级重点学科。对林业重点学科给予多方面支持与倾斜,进一步增强我校林业学科的功能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紧跟发展前沿的研究方向,使其具备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研究手段。根据我校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一个规模、层次、布局及结构合理,重点学科特色鲜明,符合林业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要求的绿色学科体系。积极探索和建立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有机结合的、有效的学科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专家在学科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学科评价体系。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林业人才 构建林业科技创新团队

坚持党管人才,树立“科教兴林、人才强校”的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启动实施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竞争机制。实施高层次、创造性林业学科团队培养工程,以重点林业学科建设为基础,吸引、遴选和造就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林业学科带头人。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若干个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科研团队,注重培养和引进“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争取进入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和院系观念,在全校范围内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公平竞争,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环境。

构筑科技创新平台 提升科技研究水平

加强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建设

在国家“2 1 1工程”经费、学校投入和承担国内外科研课题经费的支持下,依托优势学科建设了一批教学型、研究型实验室和产、学、研基地。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目前,学校拥有国家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和北京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开放性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建立了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良品种为主的林木良种基地、花卉苗木产业基地5个,建立了北京妙峰山研究实习基地、北京大兴沙地综合治理研究基地、北京密云水源保护林研究监测站、山西太岳森林生态定位站、重庆缙云山生态效益监测站。依托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培植了一批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

我校本着集中资源,优化管理,充分发挥效率的原则,出台并完善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条例》,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大对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建立实验室运行保障基金,实施主任负责制,实现其相对独立性的运行机制。鼓励实验室与外界的联合与合作,构建学科方向齐全、布局合理、创新力量强大的研究平台系统。

建立工程 (技术)中心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9)

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要素,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学科性。学科建设是实现高质量的本科教学和创新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础,是造就学术带头人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载体。因此,学科建设与学校的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学校提高层次、保持旺盛的发展动力和后劲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建设特色高等学校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环节。

2.对学科建设目标的再认识

重点学科建设应该具有“顶天立地”的目标,“顶天”就是要站在学科的前沿,“立地”就是要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我们社会保障学科组,要继续把国家政府和普通百姓所共同关注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社会保障这一热点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把上海市社会保障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作为我们聚焦的研究目标。特别对社会保障“三支柱”的目标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着力构建养老保险统一平台的设计方案,在统筹兼顾、渐进改革、分步到位的原则下,确保达到多层次、保基本、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目标,充分体现政府公共财政的职能,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3.对学科建设特色的再认识

重点学科建设就是特色建设,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没有特色的学科就谈不上优势。学科建设是学科交叉、融会、整合的过程,也是学术长期积累、形成独特的治学风格、凝练鲜明的学术方向的过程。我们社会保障学科组,要充分运用我校管理学院和社科部多学科结合、交叉的优势,充分创新和合理利用各种先进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深化社会保障基金的定量计算、系统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研究,在社会保障学科的学科制度、学科理念、学科队伍与学科管理上狠下功夫,创出鲜明的特色。侧重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建立定量分析模型,以系统工程方法与社会保障理论相结合为研究内容,以社会保障的系统构架和基金运营为研究重点,以解决社会保障机制运行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目标,对社会保障系统进行评价与决策。使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可操作的依据,为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作出积极的贡献。

科研成果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教育科研 吉林省特殊教育 高等特殊教育 品牌

高等特殊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方式。当前,随着基础特殊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进入高校学习的需求日趋迫切,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我国第一所专门招收盲、聋哑和肢残学生的学校,长春大学在高等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和难题。尤其是在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特殊教育,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谋求吉林省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保证长春大学高等特殊教育的优势和质量的持续提升,我们必须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竟争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1 确立教育科研在品牌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学院。建院以来,学院建设始终坚持突出教育科研在促进学院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中的特殊地位, 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并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成为辐射吉林省乃至全国高等特殊教育科研的核心和窗口。学校坚持“相对独立教育模式”与“全纳教育模式”并举,不断取得创新性的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令世界瞩目,成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与“创新实验区”。

2 立足课题,凸显教育研究特色和优势

为使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不同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学院紧紧围绕高等特殊教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承担部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校级课题,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课题研究成果为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创新残疾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品牌专业。

学院坚持用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针对残疾学生认知特点、专业独特领悟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探索适合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以解决残疾学生能力培养、人际交流和教育康复等实际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完成了《创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完成省教科规划课题《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其中成果之一《长春大学关于视障针灸推拿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按摩职业资格问题的报告》,被中国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和中国盲人按摩指导中心采纳,并由中国残联、教育部、卫生部等五部委向全国人大提交了议案。2007年长春大学针灸推拿学(视障)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美术学(听障)专业被评为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成为同类专业建设的部级示范点,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认知,形成了专业品牌。

(2)实践全纳教育模式,实现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事业新的突破与创新。

依托全国教科规划课题《视力残疾大学生全纳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全纳教育理论为指导,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视障人本科全纳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创建了“环境共享、残健融合、随班就读、自主辅修”的培养模式。研究成果获得吉林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全国高等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通过实践全纳教育,使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3)注重特殊儿童教育康复,提升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水平。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是我国东北三省唯一为残疾人培养师资的本科专业。将特殊教育专业的健全学生融入到培养残疾学生的特殊教育中,开展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的师资能力培养研究,可以使教学和研究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申报课题研究的内容才更加符合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需求。

3 建设国内领先的科研设施

学校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学院拥有特教专项教育经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政策导向及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管理制度规范有效。建设了国内一流的科研设施,建有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内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中第一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吉林省残疾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和“长春大学全日本中国人博士协会福祉工程学联合研究中心”; 还建有部级视障高等教育资源中心、国际PEN项目投资的“国际聋人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等教学设施;拥有专业教师图书资料室、盲人图书馆与阅览室、盲人和聋人计算机室;针灸推拿专业教学实验室和聋人美术作品展室;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吉林省特色专业和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些科研设施,满足了长春大学高等特殊教育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保证了研究水平国内领先,使吉林省特殊教育在全国具有广泛服务社会的广度、深度和信任度。

品牌的基础是质量,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品牌的核心是信任。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品牌建设一直以五个建设为中心: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师资培养中心、康复中心、交流中心,从而实现教育科研成果精品化、教育科研管理规范化,教育科研品牌化,推动高等特殊教育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共享,引领吉林省高等特殊教育科研发展方向,提高吉林省高校高等特殊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作者单位:长春大学特教学院)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打造吉林省特殊教育品牌研究”(2009.1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宗战国.创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特殊教育,2004,(8).

[2]于靖.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现状及应对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08,(5)

上一篇: 农业模块化发展 下一篇: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