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就业方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28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1)

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措施

1.夯实学科基础,提升综合素养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从社会实际需求层面着手施以教学改革,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该专业教学而言,通常就业之后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所以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相对较高,如分析、判断、沟通、创造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得以体现,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在前期教学中,学校应该侧重于基础知识教学,打破专业壁垒,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学校执教,让学生能够了解前沿的市场需求,培养他们学科素养,扩大学生视野。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教学必然能够从中获益颇多,对社会现实问题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满足工商专业的人才对社会的正确输出。

2.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训练环节

从目前情况分析,社会对工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应用能力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深厚基础知识,同时兼具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索全新教学方法,更好的满足当前教学需求,从而促使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也能够有所改善。具体教学方法如下: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学生能够各抒己见,这样能够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氛围。模拟教学法:借助计算机设备模拟真实的场景,模拟相关的决策参数,让学生能够对经营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3.专业实习和实践相融合,降低学生社会适应期

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这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及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因而强化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其中还需结合理论知识教学,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强化学生专业实习及实践,继而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学生还可以借助暑假时光,去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参与管理实践;学校还可以通过短学期专业实践提升学生实际学习能力,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促使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得以提升。

二、拓宽就业渠道的策略

1.请进来和走出去融合

随着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的严峻,学校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去改善现状,这其中可以选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强化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所谓请进来,就是邀请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组织洽谈会的形式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_拓新的市场;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组织走出去战略,让毕业生能够与就业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高校还需了解以往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做好相应的就业售后工作,对各个不同就业单位进行有效的回访,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了解他们对人才需求,洽谈毕业实习问题,从而开辟新的就业单位。

2.创办实践基地,实施校企联合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2)

1.1企业工商管理基本含义

企业工商管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具体含义指的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提高宏观调控方法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MBA、飞E0T2篇及EMBA等均为常见的企业管理教育.企业的工商管理可以稂据其内容和特点分为几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点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对象来分类,其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项目、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以及企业的各项经营环境等.

第二点内容是按照企业的发展流程来进行分类,主要内容包括开始的的调研到接下来的设计再到对具体项目的建设以及对项目的投产运营管理,在逐渐发展完善后还要具体的更新以及项目的再运营和进一步的更新等一直循环下去从而有利于项目生产的执行环节.第三点内容是根据职能或者业务功能来进行分类,主要内容有计划、生产、采购、销售以及质量管理等等的管理工作.第四点内容是根据起亚的层次来进行分类以及第五点是根据企业的资源要素进行分类.其主要内容在这里就不一一赞述.

1.2企业工商管理的特征

作为企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了解企业工商管理的基本特征以便对其有更深的理解并有利于后面的讨论.通过对企业更深管理的基本特征的总结,其具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就聋企业的更深管理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所以,对于企业的工商管理的活动中主要以长远的战略管理为主.第二点就是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中非常重视营销管理,而营销管理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达到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润.第三个特征是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中管非常强调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第四个特征是要实现现代企业的各个工商管理目标就是要通过全员的努力才能实现,所以强调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目标.第五个特点就是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也是跟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的,所以,在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中需要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工具来使得各项管理活动更加高效地进行.第六点特点就是要把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当做一门独特的艺术来进行精细地经营和管理.第七点特点就是企业工商管理的最终管理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的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工商管理目前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的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模式基本上都是跟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关的管理方式.我们可以将这种管理方式成为中国式的管理模式.我们都知道,我国是具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化古国,在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及关于治国等的文字当中都有关于如何做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的描述.最 重要的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某些管理模式已经深人到了企业家的骨髓.中国式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强调的是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企业人员的管理.虽然这种中国式的管理方法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运用,但是也没有忽视现代企业作为世界经济主体的一个部分需要采取的国际化的视野.因为在每个国家的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如今这个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每个国家针对自己的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多少都会带有自己国家的特色,但同时也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即这个世界上的关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没有国界的区分,只有具有某个国家的特色的管理模式.

但是,针对我国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在工商管理的发展模式中还是主要采取的具有鲜明的国内文化特色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文化的传承下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具有其特有的优点,但是针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企业国际化的视野来看的话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目前的21世纪,整个时代背景在发展,经济在发展,因此各个企业也需要不断的发展,所以,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也需要发展和革新.从世界上关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中,各种管理的模式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后的利润目的.所以,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的企业工商管理模式也是时展的产物,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各种不同的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其利弊.最后想到怎么将这些发展模式结合起来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3.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好.虽然我国的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涉及具体的工商管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的.本文在此部分将会着重讨论目前我国的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希望可以从更加精细的方面来了解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实现企业在将来更好的发展.根据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来看,我过的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3.1企业的管理水平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还属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只有小部分的大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可以跟世界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如果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才会有能力在自己的工商管理水平中得到提高.因此,我国的发部分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受到了企业本身发展水平的影响.国外的大部分企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受到了政府及其他机构的支持,在企业发展的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他们有能力发展其先进的管理方法,这样的话企业的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能够得以发挥.根据上文的描述,我国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工商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却是另外一种情景.由于企业本身的发展的水平不高,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难以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所以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管理水平的低下并使得企业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最后是由于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发展的问题导致企业的利润率的低下.

3.2我国的工商管理活动缺乏创新精神

我们所有人都明白一点:企业无论是在哪方面想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中也是这样.而我国正好缺少创新精神.大多数的时候,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上都是采取的国外的著名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仅忽视了本企业的真正需求还漠视了本企业的自身发展模式的需要.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很难实现企业的完整的管理模式,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经常对企业的管理做调整.

3.3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对于企业的工商模式需要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个工商管理体系,这一地那在我国是相对比较缺乏的.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由于受到资源以及人员等的缺乏也就自然导致了企业的管理体系的不健全.由于管理体系的缺乏,企业在管理模式的发展中以及管理活动的实施以及管理中的监督和检査等过程都将会受到阻碍.由于整个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对于全面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碍.

4.企业工商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上文提到的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我们将讨论在企业的未来的工商管理模式中需要做到的哪些方面的改善.具体的我们认为需要做到的改进的方面来自以下的内容.根据我国的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的现状的分析来看,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对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想要高效开展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话就要重视企业的工商管理的体制建立和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关于企业的工商管理的体制不健全的缺陷在上文的描述中也有所体现,所以,逐步加强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的体制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对于体制的建立,不仅是企业本身,而且国家的相关部门也需要付出相关的努力才能一步步地实现.如果企业在工商管理体制的建立中缺少国家的支持,那么关于体制建立的很多过程是无法实施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在管理体制的建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的参与,因此,在企业和国家建立比较完善的工商管理体制之前还需要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进人企业或者是国家的相应管理部门开展具体的工作.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3)

几年前,大学本科招生时,工商管理专业较为抢手,考生报考踊跃,招生人数甚众。

但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市场上的说辞较多。认为如果是搞具体工作他们不像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有一技之长,如果是搞管理又嫌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有鉴于此,人们(包括教师和本专业学生)议论纷纷,认为应该加强学生的会计技能和营销技能的培训,以适应市场需求。咋一听,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适应市场需求”。仔细一想,或许还可商榷。如果用人单位只强调会计或营销的一技之长,这些学生何不原来就报考会计专业或营销专业?难道就业市场就不需要“工商管理人才”?或许这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实质在于就业市场需要怎样的工商管理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是一个本科专业生存和发展的两个支柱。如果就业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没有需求,那么这个专业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专业没有自己的特色,雷同于其他专业,那么这个专业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就在于能培养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的工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才。

一、市场是否需要工商管理人才?

或许有人会认为提这种问题简直是幼稚。回答绝对是肯定的。但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招收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位比例远远低于营销专业和会计专业。这种矛盾现象也许可以从“工商管理”的概念发展,以使人们现在对这个概念认识上的偏差得到说明。

应该说“工商管理”的概念在范畴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现在已经独立成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原来的人事管理)和物流管理。狭义的工商管理应着重强调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决策,当然也包括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广义的含义包括狭义的含义。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认识和强调工业企业管理和商业企业管理的时候,所意识的工商管理的概念是广义的。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其毕业生什么都能干,哪里都能用。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工商管理概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越来越一般化、越来越抽象,甚至连这个专业最主要的课程“管理学”都不针对工商企业了,已经抽象到面对一切组织的管理了。或许对这种发展的理解从专业上说有利于招生,但不利于就业。应该说,纯粹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抽象(其实是“管理”概念的抽象)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实用,各种子学科从广义的工商管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门类,支撑各具特色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作为专业,也应该具体化,实用化。这种具体化和实用化的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为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和突出专业特色。

那么市场是否需要以狭义的工商管理概念支撑的工商管理的专门人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管理的职能和工商企业中一些职位的性质说起。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在工商企业中,从组织的结构上说存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组织,如班组、工段、车间、各职能部门及高层组织。这些组织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从性质上说,这些职位的功用不过是执行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及决策。这些职位需要具备相应管理知识的专门管理人员来充任。从数量上说,一个工商企业在这方面的职位数,远远多于财务管理的职位数。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数量,也远胜于财务管理人员的数量。那么这种数量优势为什么在就业市场上不能得到相应的反映呢?这个问题或许可以从经济发展模式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加以分析。

二、经济发展模式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纵观20多年的经济发展,其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大致可分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阶段。8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恢复性发展。发展的主体是国营企业。发展的方式主要是改善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工商管理吃香的主要原因。90年代的发展模式在性质上是扩张性的发展。发展方式主要是通过开放引进投资,形成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发展。当发展依赖于投资时,投资主体的明晰化则变成了问题的关键。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成为了90年代改革的主旋律。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的主体逐渐从国有企业转变为民营及私营企业。现在的经济总量中,非公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60%。90年代形成的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在就业市场上营销人员一直受到青睐便是明证。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这是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发生转变的重要信号。总理2004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在这种转折时期,经济的发展模式将从外延式投资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内涵式管理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工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工商管理人才。目前正处于这种转折的开始阶段。两种不同发展模式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如果说外延式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更表现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话,那么内涵式管理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在不忽视市场营销的前提下,更应该强调对狭义的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以便向管理要效率。或许是人们已经习惯了90年代的发展模式,或者是刚处于转折的开始阶段,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还未转变,这种“应该”还未发生。事实上,这不只是观念转变的问题,还有个产权基础的问题。现在的经济结构中,非公经济占有很大比例。非公企业的产权基础一般是家族。由此决定了这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是家族成员,而非专业管理人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家族企业对外人的不信任之外,还有对刚毕业的工商管理人才的能力的怀疑。其实这种怀疑也是有道理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管理理论基础的掌握,还取决于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消除这种怀疑,不得不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模式着手。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之我见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4)

在现代企业中,一个优秀企业家的作用,超过了100名优秀工程师、1000名优秀工人,并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越发显示出强劲的需求。近20年来,我国工商管理学科在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管理人才,也积累了许多人才培养的经验。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工商管理专业教育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显现出众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在总量上又要在知识与能力结构上适应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变化,除了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人才之外,更强调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高校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改革与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创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1.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我国大学实施的是国家计划体制,学生进人大学得需要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工商管理专业的录取生和其他专业的录取生并没有区别。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招生计划细化到具体专业,培养过程则按年级、系、专业、班进行组织,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采取“三段式”教育,实行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整体上处于“大一统”的状态。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主要面向政府,为政府服务,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较弱。同时教育实行“严进宽出”,不但导致“千人一面”的后果,而且整体素质不高且趋同化严重,与市场需求错位,就业困难,十分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未来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2.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研究型,已落后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显现出众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3.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空泛,缺乏针对性

国内大学对培养目标的阐述比较重视,在培养计划中一般都包括培养目标,有的还包括培养规格和要求及就业方向,但是现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近十年没有改变,整体上培养目标空泛,而且主要是专业技能目标却缺乏人文内容。同时,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即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甚至中专生的培养目标并没有很大区别,从而导致各类毕业生共性趋同,特色优势不足,人才培养类型单一。

4.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选择上的自主性弱和灵活性差

国内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招生计划细化到具体专业,在校期间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性弱,改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的选修课程少,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及个体差异,人才培养同质化。

5.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途径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对工商管理人才传统的培养途径主要为学年制,近年来部分高校改革采取学分制。但是,国内各高校之间在学分互认方面却仍然比较落后,只有少数高校在选修课方面才开展此项工作。此外,传统工商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应用范围十分有限,不能充分发挥三者的互补优势。

6.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是专业课教材长时间不变,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另外,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并且实践课的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在结构僵硬,最终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运用它们的机会和能力,碰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7.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培养模式课堂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和“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学生缺乏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综合竞争力。

8.考核办法单一,不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

我国大多数高校评价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手段单一,仍然采用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能力为主的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弊端较多:解释概念死记硬背,缺乏对全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系统掌握;忽视归纳思维;忽视创新能力;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等等。

二、改革与探索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传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因而国内各高校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主要改革与探索出四种各具特色的创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加拿大“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据“协同论”的思想形成的。“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求协同发展,并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倡人才培养“全方面,全过程,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所谓“全方面”,就是围绕不同的工商人才培养层次目标,从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将专业教育和学生管理紧密结合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全过程”,就是把专业指导贯串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培养人才全过程当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全员参与”,就是党政工团联合,全体师生密切协同,一起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计突出实用性、综合性,并实行个性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各高校“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主要借鉴了美国“以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通识课程、专业课与任选课比例协调”的人才培养思想。“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各高校按系招生,前期培养不分专业,按大类培养,实行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恰当的比例融合于一体的通识教育,后期则是在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更加明确的基础上,完全按照自愿原则重新进行专业划分,使学生的自我认识、专业认识和社会需求认识相协调,按照自己的意志兴趣确定自己的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方向。

“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对自身兴趣、特长的确定基础上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有效避免了盲目性,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矛盾、宽基础与专业性的矛盾,特别突出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独立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十分有利于挖掘个人潜力,形成个人就业竞争力。

(三)“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工商管理专业细分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模块,学生在学习其它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等选择其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克服工商管理专业,专业不专和专业纵深方向知识钻研不够深入的缺陷,充分融合了现有“复合型”和“专才型”教育的优势。学生既有较为宽厚的基础和较全面的管理视野,又具有在工商管理某些领域较为深厚的造诣,形成以能力型和创新型为主导的知识结构,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多边合作的产教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积极为工商管理人才创建专业实际环境,帮助其全面理解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把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立足点放在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上。在该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用劳动关系为主,学校协调配合,即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学校设置相关专业,选拔、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根据协议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岗位工作。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5)

关键词: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强化;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企业逐渐将发展目标从提升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转变,现如今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可以稳定、持续性发展,这种理念的转变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内部管的规模化。在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想要提高自身的实际管理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现代企业想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一、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指的是企业管理人员学习补充法律、金融以及商务方面的知识技能,增强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实现对这些知识技能的高效应用,方便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想要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必须要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强化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强化企业管理培训工作中的重点就是强化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首先,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现阶段我国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较低现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结构缺乏合理性、管理过于分散等。借助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知识素养,增强实际的管理方式技巧,实现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方便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可以合理、高效的进行。其次,通过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企业的发展形势非常严峻,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要通过加强工程管理培训的方式,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对经济发展的脉络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和不足时,可以及时选择有效的解决措施,将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再次,借助工商管理培训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形势,自从加入WTO之后,我国企业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不断加大,企业的生存和发挥已经逐渐与世界经济市场融合在一起,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到市场空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现代企业所处的国际环境形势来越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先进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理念,通过工商管理培训能够更快速的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可以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转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环节的变化。最后,借助工商管理培训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现代企业必须摒弃之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与行业转型和升级的趋势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不断优化改善自身的经营结构,做好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方法、概念以及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反思、改善,使其向着科学化、有效化的方向去发展。

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目的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企业内部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现阶段主流的市场营销理念方面分析,企业工商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实际上,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仅局限于之前的产品决定市场模式,正因此,企业对于工商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的工商管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1.工商管理理念与市场营销理念

理念属于对事物正确认知的前提,在我国,理念只存在于各个学科的书本上,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应用,实用性严重不足,进而导致缺乏足够的重视,人们往往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工商管理本身的内容方面。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形势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受到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直接进行市场需求的供应,这种模式下肯定会导致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中,对于工商管理理念的重要性有清楚地表达,市场营销理念的正确性在实践中得到了肯定。因此,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如果在工商管理理念方面没有清楚正确的认识,那么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就仅仅是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无法起到很好的帮助。

2.对工商管理培训的纵横分析

从横向考虑,工商管理培训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工商管理人员在我国企业中往往有专门的职位,比如说市场营销、流程管理等,其工作内容往往与企业的内部运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种情况下,难以将企业工商管理的真正价值以及最大效益发挥出来,在了解了很多企业之后发现,企业的工商管理并不是在工商管理理念上建立的。因此,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理念进行相应的转变,如果工商管理培训过于形式化,那么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同时工商管理工作还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从纵向进行考虑,工商管理理念需要建立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上,同时和企业的内部机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以及运营需求,对现有的工商管理组织进行调整和完善。

3.工商管理培训的重点和要点

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需要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工商管理理念上,保证受训人员对工商管理理念有清楚全面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于工商管理理念有正确认识的管理人员,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同时实际综合水平也较高,能够实现对企业发展和目标规划的有效促进。工商管理培训需要保证培训的结果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保证受训管理人员有着专业的技能和素养。

4.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在工商管理培训之后,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第一,对于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企业现代管理方面的知识原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第二,能够实现对工商管理理论的当前发展前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第三,掌握企业管理基本流程;第四,学会资料查询以及文献检索能力,有着卓越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科学探索能力;第五,人际沟通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有显著的提高,对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建议;第六,对我国企业基本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国际管理标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三、企业在工程管理培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1.企业缺乏对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视

现阶段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大多选择流水作业的方式来进行,更趋于形式化,导致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就企业自身而言,由于缺乏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工商管理培训系统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尤其在中小企业,工商管理意识更加薄弱。很多企业将发展的重点更多的放在经济效益上,在工商管理方面的培训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为了减少企业的经济花费,为企业其他方面的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许多企业直接放弃在工商管理方面的培训,或者仅仅开展次数较少的培训,在培训管理体系方面缺乏规范化,导致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往往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工商管理培训活动难以高效、正常进行,实际培训工作难以起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多数企业员工工商管理培训的机会更是严重缺乏。

2.工商管理培训师资力量差

现阶段,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严重缺乏,到时实际的管理体系缺乏规模化以及系统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与企业培训相比,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特点较为突出,就培训讲师而言,需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不仅要保证培训讲师有足够的学历条件,同时培训讲师还必须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积累,有着丰富的企业工商管理水平。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花费,选择的培训讲师往往由企业员工临时担任,或者选择的培训的讲师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需求,导致实际的培训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得不到专业的理论指导,导致自身的综合素养难以得到提升,最终企业的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3.工商管理培训模式较为单一

企业在工商管理培训意识方面的宣传力度较差,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还较为落后,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导致参加培训的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在培训过程中学习态度不积极,只是为了完成企业的培训任务,或者得到相关的培训证书。现代企业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对现有的管理内容进行创新,增强培训人言培训的积极主动性。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加强工商管理方面的实战演练,为管理人员积累大量的培训经验,增强管理人员对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水平和解决效率。,另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在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方面的制度,之前的考核更多的是以笔试的方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只能实现对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方面的考核,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培训管理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这种传统的培训考核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考核效果。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需要将其与传统的培训模式加以区分,不能依照传统的考核模式来检验工商管理培训的培训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难以将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导致培训失去原有的工作和意义。

四、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措施

1.提高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度

为了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需要建立专业性的培训管理结构,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意识。首先,企业可以在日常工作活动中经常开展关于工商管理方面的活动,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加大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帮助企业正确看待工商管理培新。只有企业领导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度,能够使企业员工在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有足够的重视,保证之后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有足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企业需要提高加强在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培训力度,对现有的工商管理培训环境进行适当的改善,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增强工作人员培训的积极主动性。企业要提高对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意识培养的重视度,增强企业员工工商管理培训的责任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挖掘出来,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最终提高企业的实际管理能力。

2.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师资水平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必须要对工商管理培训的师资方面内容有足够的重视。完善的师资团队建设,必须要配备科学合理的师资系统,严格选择工商管理培训方面的老师,建立工商管理培训师资认证体系,从管理水平、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的工商管理培训老师进行考核,只有保证老师的各项考核内容合格之后,才可以为员工开展相应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另外,企业还需要对工商管理培训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保证其一直有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够与时代的发展有效结合在一起,制定出新颖、高效的管理教学方案。企业在教师招聘渠道方面还需要适当的扩宽,选择多种培训方式,吸引更多的在培训方面的人才专家。企业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积累,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实际管理水平。

3.对现有的工商管理培训模式进行优化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有着复杂性的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有着非常繁重的任务。就企业而言,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存在较大的难度,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挑战性非常大。只有不断优化工商管理培训,才能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获得显著的提升。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内容方面的改革,工商管理培训与企业其他方面的培训相比,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企业需要对工商管理培训内容进行适当的创新。培训老师可以选择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要提高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效结合。另外,还需要建立和健全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相应考核制度,保证考核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好培训人员的考核工作,增强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积极主动性。对现有的考核内容进行完善,使得考核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对考核的意义有正确的理解,保证考核人员的能够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增强其管理水平,将管理人员向着全面化的方向去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培训方式进行完善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有着高层次、高质量、复杂性高等方面的特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人员在进行课堂教学培训时,需要与自身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现有的培训方式进行改善,使得传统的培训方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保证课堂教学的多方位以及多渠道性。在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中,可以通过职业发展规划、案例、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来天宫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认知度。比如职业发展规划,可以制定十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如未来十年的职位、薪资、对企业的贡献度等。讲师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可以借助松下公司企业的相关的发展规划,早在1950年,企业就已经将发展规划做到2200年,讲师通过这方面的案例,能够更好的引导员工对企业管理有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保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5.企业领导以身作则

为了保证工商管理培训更有效的展开,企业领导需要以身作则,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员工对工商管理培训有重新的认识。在实际的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企业领导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培训工作中,也可以将工商管理培训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企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感受到企业领导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度。在完成工商管理培训之后,企业领导还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培训经验总结,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员工对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6.做好整个培训周期的规划和调整

首先,在培训前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培训的讲师需要得到企业高层的认可,获得企业高层的全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之后的培训可以实现理想的培训效果。在培训前,培训人员需要对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方式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在培训内容方面,需要对培训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借鉴其他企业的培训经验和以往的培训经验,详细的备案培训的内容以及重点。还需要做好培训内容的改善和优化工作,保证培训内容与现阶段市场实际情况以及需求相一致,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其次,在培训过程以及培训后考察方面,目前企业对于培训过程以及培训考核缺乏足够的重视,往往再完成考核之后没有对成果进行考核。实际上,工商管理培训的考核主要是对培训工作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因为工商管理培训的对象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并非企业单个员工,因此,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是十分必要的。最后,在工商管理培训人员方面,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工商管理培训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为企业之后的发展打基础,虽然现阶段企业有着足够的人才资源储备,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是离不开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的支撑,需要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重视度。

五、结束语

现阶段虽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首先,提高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度,其次,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师资水平,再次,对现有的工商管理培训模式进行优化,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还需要对对现有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培训方式进行完善,企业领导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对整个培训周期的规划和调整,保证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能够达到理想的培训目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艺潼,杨玉娟.浅谈工商管理培训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意义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01:72-73.

[2]胡锦,方明.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OL].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

[3]刘杰.如何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6,28:208.

[4]张霞.浅谈如何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7,03:155.

[5]刁肇明.试述如何加强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J].现代国企研究,2017,02:51.

[6]尹斯琪.从人才培训方面浅析如何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J].商场现代化,2013,28:133.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6)

(一)企业工商管理薄弱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薄弱是我国工商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工商管理工作中,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工商管理方法、手段、措施,能够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发展模式,避免我国经济建设受政策方针、市场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达到我国企业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但我国企业在发展历程中忽视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消极影响企业发展,制约我国工商管理事业发展。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存在不到位问题,即使是针对企业管理者实施的培训活动,也很少涉及企业工商管理工作模式的相关内容,使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实效性得不到发挥,影响其工作质量效度提升。同时,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不足,会造成企业管理者欠缺。例如:在工商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化工商管理人才,影响工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实施,使工商管理工作力度不强,降低企业整体管理能力。另外,企业管理者忽视工商管理,会造成基层工作人员认识工商管理不足,对相关知识学习缺少热情,限制企业工商管理能力提升。

(二)工商管理的理念落后

在市场不断的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企业管理质量之间的问题,也就存在本质上的问题,在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以评比。在目前我国的管理水平上出现很多的的漏洞,在企业的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比较僵硬,生产后动没有开放,这些都是现在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关键。然而这些问题也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严重影响的企业生产运作,也导致企业不能更好地发展。

(三)企业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很多企业都采用了零库存的策略,对企业本身经营模式的需求没有深入了解,没有很好的结合企业本身市场的有机结合。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只注重自己部门的发展,那么在企业中也就不能和好的发展,生产的产品也就在一定程度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就会使生产的产品积累在库,这也就是没有掌握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前提条件,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

(四)工商管理人才缺乏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专业工商管理人才缺乏是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之一。我国工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能够助力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市场经济的稳定性,避免市场假冒产品的流通,维护人民消费合法权益,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工商管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做好工商管理工作,与维护市场经济稳定发展关系密切。尤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发展组织过程中,以此加强商品流通过程的隐秘性,微商、网店等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名登记,使工商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回应消费者投诉。造成这种问题的工商管理过程中,缺乏监测微商、网店专业化人才,当前企业中的工商管理人才其专业化有待提升。同时,从当前工商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具备较高计算机水平的年轻工作人员,又缺少市场监管经验,专业人才缺乏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工商管理工作发展。

(五)企业工商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工商管理也就存在地域性的束缚,在这些问题下也就一步步的将地域性的差异逐渐减弱。这要求管理者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管理方式等。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国际化意识严重欠缺。

(六)传统的管理办法无法满足时代需求

由于互联网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规范制度,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但现有的工商管理办法,已然不能对商家进行有效的监管。且使用网络形式运营的商家,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在全世界掀起波澜,因此避免不了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这要求工商管理部门对商家网络交易展开高效监管活动,工商管理一定要对此加大打击力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应用能力,进而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

(七)内控机制尚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工商管理存在内控机制尚不完善的发展问题。首先,工商管理载体工作模式的内控管理机构完善度不足,不能实现自身作用的最大化发挥,相关工作人员职能发挥受限,形同虚设。其次,工商管理对应的内控管理内容不够具体,尚未对市场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根本性的触及。最后,工商管理缺少明确的内控管理目标,内控管理能够起到节能增效的作用,有些工商管理机构在职能变化形势下,针对一些工商管理工作模式及机制,与实际工商管理工作模式出现衔接不足问题,不仅影响到员工工作效度,更降低我国工商管理效率。

二、工商管理发展方向的探索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企业深思的问题,也有很多的企业不断的呈现创新发展趋势,对工商企业的发展创新也就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的全面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也就是企业管理的发展新方向,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动力,这也就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这种管理理念也就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完善,把之前的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转变为现在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平台。从之前的控制经营生产到现在的自由生产,这也就发展企业经济的再生,同时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知识管理也就增加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增加了企业之间的交流,给现在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把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了,这种竞争也就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

(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为解决企业工商管理薄弱问题,需要对企业员工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满足我国工商管理发展需求。加强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建设,需要我国工商管理部门首先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培训,在此基础上,根据工商管理工作模式,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在工商管理培训中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多方面素养,能够为我国企业发展服务,进而促进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开展的有序性。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对行业内部工商管理相关培训经验进行有效提取,科学设置培训活动。例如,出于节约资源与维持生产的考虑,企业需要以二者平衡为前提,通过课堂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避免占用员工工作之外的时间,科学设置培训工作内容,保证培训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现实状况,提升实际培训效果,采取对应培训工作解决措施,助推工商管理发展。

(三)工商管理制度的规范

我国企业发展的前提就是企业人才,在每个企业中主要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制度的人性化,这样也就是对企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所以人才是企业的原动力。在对企业人员管理方面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制定各项管理要求,保证企业各个工作有序的进行。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很多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进行制定的,缺乏人性化管理,进而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性化,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促使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性化。

(四)健全工商管理体制

基于市场经济大背景,发展我国工商管理工作模式,工商管理体制在其中发挥重要效度。因此,在工商管理工作中,对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最大程度的适应,借助管理运行体制的完善与更新,提升我国工商管理工作成效。例如,国家针对经济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新法规与新政策,健全工程管理体制,需要结合这些法规与政策,考虑市场监督管理需求,加强相关岗位的健全与完善,最大程度的做到人尽其才与责任到位。在此基础上,健全管理运行体制,需要对工商管理的途径与形式进行创新,对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实时共享的优势进行挖掘与运用,以信息技术对现有市场的全覆盖,有效加强我国工商管理工作效果,助推工商管理发展。

(五)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工商管理的有效发展,需要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来实现。首先,不断完善工商管理对应的法制体系,逐步完善工商管理相关法规的具体实施细则,融合统一新法与旧法。其次,加强法律措施的普及,对法律基本知识进行较大力度的宣传,要求执法人员的工商管理执法流程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严格遵守。再次,我国工商管理部门重视执法的实施,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工作内容冲突、交叉等矛盾问题,如分散管理、分头执行与职能交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部门工作效率。最后,需要分析工商管理部门现阶段的执法情况,整合分解不同部门的职能与工作内容,赋予不同部门独特的执法职能,实现工商管理部门有效加强执法力度,满足我国工程管理发展需求。

(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基于市场经济大环境,我国工商管理想要实现有效发展,需要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内控机制与相关管理措施的优化,为我国工商管理改革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力量。完善内控机制,按照市场监管形势,对相关机构进行设置,使其满足新形势需求,促进工作效能提升,凭借专事专管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出现。同时,完善内控机制,需要结合市场监管实际需求,对审计结构进行优化设置,或联合审计部门针对市场监管相关审计工作,提升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质量。另外,工商管理工作中针对国有资产流失,提升风险防范工作效度,以此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在以上三方面,优化管理措施,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加强我国工商管理成效,促进工商管理发展。

三、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一)提高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

工商管理培训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措施,要加强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力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员工要端正好自身态度,树立起正确的培训认识,保证员工能够从内心深处自愿参与相关培训,从源头上杜绝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不清楚问题; (2) 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必须让领导干部端正好态度,才能够让手底下的员工能够以其为榜样,从而更好地进行培训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来说,领导和员工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需要转变观念,将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强化培训意识,从而加强培训的责任感。基于此,挖掘出企业领导的潜力,提高管理水平。

(二)加强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的改革

现代企业的管理培训是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任务比较艰巨,培训的难度也比较大。基于此,加强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要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必须要学会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如讨论法、倩景模拟法、体验法和案例法等。企业通过高效的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能够使得企业领导的基础知识理论更为丰富。将学习到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应用大实践当中去,能够保证灵活的培训方式之外,还能够选择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三)加强对培训工商管理人才的考核

随着企业的逐渐发展和壮大,企业通常都会提供员工或者领导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而被外派出学习的员工和领导没有高效的完成好学习任务。很多人在培训过程中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所以加强对培训工商管理人才的考核非常有必要。在考核的具体内容中,不仅仅要加入实践考核,还需要加入理论考核。考核的具体内容需要从员工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角度,明确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在考核的形式中,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使得员工能够积极备考,不断端正好学习态度,加强其对企业服务的心态,从而更好的为企业所服务。

(四)建立优秀的工商管理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7)

近年来,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愈来愈明显: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或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岗位,或者由于自身条件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标准,就业困难,出现了相对“供大于求”的局面。据麦可思研究院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工商管理专业为2014年度预警的本科黄牌专业,属于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人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通过对就业市场进一步分析,出现供需矛盾的本质原因是社会对工商118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从以往对量的需求巳经转变为质的需求,对学生就业行业与职业岗位提出双重适应性要求。而高校却没有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仍按传统“大一统”培养人才模式进行,学生就业适应性没有跟上时展变化。因此,高校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培养模式是当务之急。

(一)从社会需求分析

1.对行业适应性人才的需求。行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的进一步划分,如房地产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等。行业的着眼点是企业或组织生产产品的微观领域,体现的是以行业为单位的产品生产上的社会分工,由企业或组织组成。

我国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从经济新常态发展变化与企业自身发展,决定了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工 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行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方向有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等。二是不同行业对同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存在多样性,如石油化工行业、房地产行业、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内涵不同。三是同一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也不同,如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他们均有各自的用人标准。

社会要求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是懂行的。但这种需求一直没有得到满足,高校几乎没有行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育意识。以往这种行业的适应性,是在学生毕业就业后在工作中学习得到的,需要一到两年时间。现在社会希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具备这方面行业知识,以增加行业适应性。这无疑对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

2.对职业岗位适应性人才的需求。职业是人们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特定职责和相对稳定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在分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的支出形式都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各种职业之间的区别。职业的着眼点是组织内工作人员的具体工种,体现的是以人为单位的劳动技能上的社会分工。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够进人企业部门为战略规划中心和生产管理中心。其中’战略规划中心负责对各部门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协调,属于综合能力的应用,一般可作为学生就业后一定时期的职业发展目标。生产管理中心设生产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采购管理等岗位,侧重于操作层面的技能要求,是学生毕业就业时的主要职业岗位。

根据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定位,应用型管理人才职业岗位能力体系为:一是专业技能,是指从事具体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即学生就业后从事具体工作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岗位职能模块,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生产组织与管理、经营计划与管理、物资采购与管理等业务能力。企业更愿意招聘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相应专业技能的人才,对于应届毕业生也更倾向于聘用有实习经历者。二是发展潜能,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能力,是一种从事该专业相关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定时期积累,可以培养自己的战略规划与管理能力、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力,以及价值链管理能力。三是职业素养,影响员工个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专业技能外,是否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是否具备抗压、抗打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定是某一行业的某一职业岗位,两者是统一的。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增加就业的适应性。

(二)从高校供给分析

1.缺乏行业的适应性。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专业细分日益强化,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进一步细化为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财务专业等,一定程度上在满足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不同细化专业需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行业不适应问题。在满足不同行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需求方面、同一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需求方面明显不足,即使一些行业性高校在这一方面也做的相当不够。高校注重培养通用性人才,没有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层次、需求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共同趋性,人才培养的个体差异不明显。

2.缺乏职业的适应性。一是忽视专业技能培养,在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内容的安排上也关注全面,而忽视了对专业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产生“什么都知道,但什么又不会”的感觉。二是对发展潜能挖掘不够。注重单科学习,忽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实践环节与就业关联较少,学生参与见习、实习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与职业岗位结合度较低,没有起到明显的实践效果,职业适用能力较差。三是职业素养仍需要加强。特别是事业心、责任心不够,抗压、抗打击能力较弱。

二、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新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行业与职业岗位双重视角研究本科工商管理专业(非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就业适应性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满意度。其应用价值对不同类型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及其他专业具有可借鉴性。

(一)新模式培养目标

新模式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个体就业差异,围绕行业与职业岗位定位’培养具备人文精神、诚信品质和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创业意识,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发展潜能,能够在特定行业企业中从事生产组织与管理、经营计划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项目管理等业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模式打破传统“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与职业岗位双重适应性为导向,突显特定行业与职业定向与能力要求。

(二)新模式培养过程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行业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适应性在四年培养期间同步进行。行业适应性过程可分为对行业再认识、行业分析选择与确定、行业实践适应三个阶段。职业岗位适应性过程可分为职业岗位基础能力培养、专业技能与发展潜能培养、职业岗位实践适应三个阶段。培养过程中重点是做好基于行业与职业岗位双重适应性的就业规划和课程方案设计两个方面。

1.就业规划。就业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工作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贡献和成就期望。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学时应已完成就业认知及就业导向、就业试探任务。大学期间应进行就业规划制定,完成就业准备,迎接就业安置与未来职业发展。分年度规划如下:

在一年级,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就业规划方法及技巧,学生结合自己兴趣专长,设计撰写本人的就业规划。通过一年时间完成行业再认识与职业岗位基础能力初步培养。在二年级,组织开展学生就业规划评比,聘请相关专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点评,确定方案可行性,递交完整详实的就业规划书。完成行业分析选择与确定,完成职业岗位基础能力培养工作。在三年级,完成行业知识的理论储备与职业岗位专业技能与发展潜能理论知识学习。在四年级,利用实践教学完成行业与职业岗位双重就业适应,为毕业就业做好全部心理与能力准备。毕业前期统计学生就业协议签署情况,进行总结。毕业就业后分阶段进行信息反馈。

2.课程方案设计。本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要与行业企业共同研究课程设计,根据行业企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将行业与职业岗位特色上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以及工具技能课程。

在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课学习。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识教育课,含政治思想、外语、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写作等;二是专业基础平台课,含管理学、经济学、数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战略管理等;三是行业与职业岗位教育,含就业规划、产业与行业分析、职业与岗位认知等课程。

三年级进行工商管理专业深度培养。在实行工商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下,在此阶段明确分流专业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可分为三层次:一是专业技能岗位能力课,含生产运营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项目评估与管理、物流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管理方法等;二是发展潜能课,含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行为学、商务策划、产品研究与开发、管理沟通、企业管理专题、企业资源计划(ERP)、国际企业管理、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三是行业与职业岗位适应课,拟开设行业与职业岗位专题课,对特定行业与职业岗位为进行研究,并撰写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这一时期课程设计上重视专业技能与发展潜能的培养。

四年级原则上不安排理论课程,以安排生产实践、毕业论文和实践性课程为主。学生应以顶岗实习为主要方式,在企业实习老师的指导下从事具体岗位工作。实习报告与实习岗位相结合,分析岗位特征,研究岗位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毕业论文选题主张与学生就业所规划的行业企业与职业岗位相结合。这一时期突出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实践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适应性。

(三)新模式培养方式

行业适应性培养主要方式:一是通过产业与行业分析课程学习来了解行业。二是利用家庭成员、公众、社区等相关群体帮助进行行业分析与选择。三是与行业协会取得联系,或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行业信息,做行业动态研究。四是组建行业兴趣学习小组,对行业市场深入分析研究。五是进行行业企业见习、实习,增强行业适应性。

职业岗位适应性培养主要方式:一是采用工商管理专业适宜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商务报告、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商务谈判、经营实战等。根据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注重引导与启发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于个性的学习。二是实验教学实训,利用单科目与综合性教学软件,提高职业素质适应性。三是利用见习与实习从事专门职业工作,切身职业锻炼,体验岗位,弥补不足,以良好状态就业。四是校企合作,协同发展,通过课程实践、企业导师、讲学等方式提高业务能力。五是建立导师制、本科生业务指导委员会等形式的行业与职业岗位指导制度,为学生提供学术、课业、发展等各方面咨询和指导。

行业适应性与职业岗位适应性两者互不可分。因此,综合使用各种方式,对学生增强就业适应性效果更好。

三、新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与企业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实践信息与机会

用人单位更倾向选择有实践经历的毕业生,新模式正是基于在这种社会需求建立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有良好的实践锻炼学习。这对社会与企业提出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新要求。因此,社会与企业应增加一项工作,按照行业与职业岗位类别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实习与就业信息。用人单位需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拓宽用人理念,为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提供积累社会实践的实习机会,使之尽快适应社会需要,达到人职匹配。

(二)充分发挥高校在行业企业方面的办学特色优势

高校办学特色是学校经过长期办学实践逐步形成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是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办学优势特征。石油类、建筑类、医药类等各行业高校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行业的需求差异,培养特色化明显和适应性强的人才,发挥竞争优势。行业高校应对学校本身进行准确定位,将行业高校的办学特色融人到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使行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从主干专业渗透到工商管理等非主干类专业,实现学校内外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的优势。非行业高校也需要依据开设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区域行业企业的依托与优势,加强人才培养中行业与职业岗位双重适应性。如陕北成为我国重要都无利益的苦痛罢了。”其实除了中国以外,西方的旧学说旧手段何尝不是如此。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8)

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管理工作人员技能水平、自身素质、企业环境、培训工作等因素息息相关,而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对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加强管理培训工作,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管理水平和工商管理培训的内涵关系

所谓工商管理培训是指通过学习经济、金融、国际贸易等相关知识,达到提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特征促使企业之间不断竞争与发展。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与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即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就需要企业重视管理培训工作、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现阶段,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就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

二、以工商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端正理念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理念和素质是影响管理培训活动是否取得成效的两大因素。因此企业要想在残酷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树立准确的工商管理理念,确保工商管理培训活动的有序展开。首先,企业领导人员需要加大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力度,帮助员工改变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其次,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企业领导者需要强化培训的责任感。工商管理培训活动不只是提升员工管理意识的形式,而是要让员工认识到培训活动开展的真正意义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提升技能

企业在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活动过程中,培训师不仅需要担当角色角色,还需要扮演好协调者角色。因此对于培训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加强对培训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才能够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首先,企业应该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证认证制度。对于有意向想申请教师资格证的职工,企业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根据教师认证流程执行制定相关标准与规范,对申请教师资格证的职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与评定。在考察与评定合格之后,对其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培训。其次,对于以及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培训师而言,企业有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培训师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和素质培训,从而不断完善培训师的专业技能知识结构体系,确保培训师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能够灵活处理员工提出的所有专业问题。最后,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培训师参加与工商管理工作有关的国际交流会。使培训师在国际交流会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从而将自身企业发展理念和经营状况进行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改进方式

就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而言,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工商管理工作由于其专业性较强、技能要求较高,导致培训工作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就培训方式而言,应该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和培训人员的实际水平,由单一、枯燥的培训方式向多元化和灵活性的培训方式转变。随着信息化脚步的加快,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网络方式获得相关信息,不再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讲课形式获取信息。因此企业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应该将课堂教学形式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优势。除此之外,企业在展开培训工作之时,应该改变传统理念,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层次化。比如通过专家讲座、案例教学和讨论教学等教学方式达到提升培训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改进和完善培训方式是提升企业员工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管理人员更好地投入到企业管理中,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根据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与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得知,加强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工商管理工作和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根据现代市场和企业经营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培训与管理方式,确保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9)

一个工程项目的完整实施是需要良好的管理方式和施工技术,不同的工程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模型,所以管理方式的选择尤其重要,只有针对工程选择正确的管理方式才能使得工程顺利、高效地完成。

一、工程管理方式的类型

(一)TGC方式。TGC也就是传统总承包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制约了建筑师、承包商和咨询工程师三者间的关系。因为业主多是依赖咨询工程师提出的建议选择工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历史悠久,并且这种传统承包方式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合同不断随着时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国内外都较为完善。同时,这种方式对于业主来说,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介入施工管理之中,而承包商只需要按图来施工,责任也比较明确,对于其承包商来说,他只承担有限的责任。

(二)DB方式。DB方式,也就是设计建造方式,打破了原来传统承包方式上的建筑师、承包商和咨询建筑师三者间的制衡关系。对于承包商来说,不仅要负责工程的设计,同时还要负责工程的施工。对于业主来说,其不再参与施工管理,只是关心工程按照合同所拟时间、条例定期竣工交付使用,不在乎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实施。这种设计建造式的管理方式在项目承包商内部就完美地解决了设计和施工之间的矛盾,让工程施工更加顺利。

(三)CM方式。CM方式为施工管理方式,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使得决策公开化,解决设计和施工之间的矛盾。施工管理方能够在早期就介入工程项目,提前了解工程项目,而工程项目可以通过快速路径法,早一点进行施工,同时早一些竣工。

二、工程管理方式的评价与选择

(一)工程管理方式的评价

传统承包方式是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最多也最久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相互限制了建筑师和咨询工程师以及承包商关系,其他的一些比如工料测量师、造价工程师或管理成本的工程师会在施工前期给予业主相关成本管理的服务信息,业主可以充分对考量施工单位技术和工程的特点来选择承包商,并且介入管理之中。正是由于咨询工程师的经验,所以对承包商来说不用承担全部责任。这种传统的总承包方式在一定情况下的工程施工方面还是很有利的。但是却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和实际施工的矛盾,再加上业主的介入,很容易让这种矛盾升级,限制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提升。

设计建造方式针对传统的承包方式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打破建筑师、承包商和咨询工程师三者制约的关系,这种方式偏向于让承包商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咨询工程师的作用反而没有那么大了。在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业主关注施工管理更少,主要将目光放在工程竣工交付上。最大的优点就是协调了设计和施工间的矛盾,使得承包商施工技术上的压力变小。

施工管理方式则是介于上面两种管理方式之间的,主要是由于施工管理商的介入,业主不再和总承包商签订合同,将设计和施工之间的矛盾调解更加公开化,另外业主不能过多介入项目施工,也不能完全不管里施工情况,而是适当的参与进去。

(二)工程管理方式的选择

1、与业主变更的权利有关。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很多人为原因和客观因素导致需要变更工程,而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合同结构会导致业主进行变更工程行为受到限制。在设计建造方式中,由于业主的完全不参与施工管理,拥有最小的变更工程能力,业主不方便介入变更之中。而在施工管理方式上却可以拥有较大的变更权力,因为管理商划分的工作包在招标之前就定下来了,而施工时间远远在这之后。对于传统的承包方式上,由于业主介入施工管理,所以是可以进行工程变更的,不过变更也是在幅度之内,是极为有限的,需要严格执行下进行变更。

2、与设计人员参与工程管理的程度有关。传统的承包方式中,设计师完全决定了工程的设计管理,而承包商只是一切都按照图纸施工而已,所以这种管理方式,设计人员参与程度最高。设计参与管理方式中,由于设计和施工是同一内部的分开工作而已,但是承包商更多关注进度和成本,从另一角度上看,设计和工程管理又是分离的。施工管理方式中管理商就成了核心,只需要配合承包商完成施工即可,设计员就是其中的参与者,需要在规定时间给管理商提供设计文件。

3、与工程的复杂性有关。传统承包方式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不太适合管理简单项目,因此多应用于复杂工程的管理上,不仅能够完成更多工程,还负责协调管理工程。而设计建造方式相对来说多应用于简单的工程项目,因为大多数的建造承包商缺乏协调管理能力,不能应对复杂结构项目的协调组织问题。而施工管理方式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工程还能应用于极其复杂的项目工程。由于施工管理商在施工过程中相对独立,没有直接的利益相关,所以能够更好的处理复杂工程项目的协调组织问题。

4、与工程责任的明确关系有关。传统承包方式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的责任是依照图纸进行施工,若是出现工程纠纷,就先从设计开始追究,再从其他方面找原因,若业主指定分包商来操作,那工程划分要求更高。设计建造方式对责任这一块有明确的划分,因为承包商就负担了全部项目,也就负担了全部责任,即使出现了自然因素产生的责任,也是需要承担的。施工管理方式相对来说就居于两者之间,比传统总承包方式简单,又比设计建造方式复杂。

三、结束语

根据每个工程项目的特点来选择管理方式,能够让工程更加顺利的按照进度完成,所以在选择管理方式时,要仔细分析工程项目的特点,把控好项目的要素,确保工程能够按时按量完成。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就业方式篇(10)

一、引言

对于一个企业迫切想要将自身管理水平提升,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使企业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团队。然而,在企业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团队过程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有效的方式就是强化培训。在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可以在有效提升管理人员水平的基础之上,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发展更加长久。由此可见,在市场劲烈竞争的同时,现代化的企业若要取得更好的地位,就应该强化工商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加强培训企业工商管理的作用

加强培训企业工商管理,其实就是将企业管理水平进行提升,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工商管理培训,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国际商务、经济法、营销、财务以及金融方面知识的学习,在工作中将学习的这些知识内容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可以有效地提升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水平。所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中对工商管理培训能够造成直接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1.培训的模式以及内容不够新颖,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潮流,很难与时展同步,无法将培训的知识应用在管理实践中。2.师资团队力量不足,很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很难保障企业管理培训的有效性。3.企业领导对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意识薄弱,不利于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更无法将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提升,很多企业员工也因此难以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四、在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策略

1.不断优化培训的模式以及内容通常情况下,培训工商管理方面,涉及内容比较复杂,培训的层次相对来说比较高,并且整体的培训任务也比较重,整体而言,工商管理培训难度比较大。所以,在加强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只有不断优化培训的模式以及内容,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当前的企业管理培训中,培训内容在不断地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转化,整体的培训也具有更多样的方式,人们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也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真正地将培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连接起来。2.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在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对整个培训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的就是师资团队的整体水平,所以有效地加强建设师资团队以及提升整个师资团队的能力,对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然而,要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就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师资体系,设立相应的考核的标准,对教师自身的水平以及能力进行严格考核,对能力达标的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水平,有效地打造强有力的师资团队,更加保障了企业管理培训的有效性。3.更加重视工商管理培训在开展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之前,企业领导应该增强工商管理培训的意识,将培训的准备工作真正落实下去,积极开展,并且做出有力的宣传,把工商管理培训看作是企业最紧要的事情来做。所以,只有企业领导者更加重视,员工们才能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以及更加重视工商管理培训,积极参与培训中,以提升自己的工商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培训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残酷。在这样残酷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倘若要维持自身的长久发展,就更应该对人力资源方面进行全面管理,这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同时,企业在参与竞争中,要牢记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就是工商管理人员,由于工商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把握着整个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在加强培训工商管理人员的时候,就应该制定比较合理的奖励政策,不断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结构的完善,真正地做到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恬恬.浅谈如何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4

上一篇: 钢结构工程结算书 下一篇: 初中基础化学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