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3 14:57:53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1)

关键词 :信息化;人社建设;研究

一、我国人社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在国家各级领导、省领导以及人社局各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同时建设范围也在进一步的扩展,信息化水平初具成效,在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建设过程发展缓慢,而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信息化建设不完整。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常见的一些保障信息化系统建成,但是其它的一些保障系统还没有或者是正在建设,同时这些保障系统均是独立的系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化的保障系统,在服务能力以及工作效率方面有待提高;(2)人社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平台不统一。对于一些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较早的地区,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多种设备体系、工作标准,在当前资源整合之后,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就缺乏统一标准,这对于信息化条件下资源的共享极为不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社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问题的思考

在信息化高速建设的今天,加快信息化人社建设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当前条件下,人社部门面对的服务对象数量在上升,而且表现出复杂多样,原有的业务流程得到了更新,同时人社部门的深化改革对于人社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放眼观看未来发展趋势,达成信息化人社建设的相同点

加快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的步伐,是21 世纪政治和经济飞速发展必然趋势。为此某地区的人力资源部门坚持以本地区的基本状况为出发点,将经济发展进行长远的计划作为工作原则,在全地区达成信息化人社建设中的相同点,从而保证整个信息化人社建设与未来发展趋势相一致。在本地区人力资源部门在内部结构上进行一定基础上的优化,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这也是人力资源部门建设信息化人社建设问题中的重要功能。笔者认为在经济文化成分、利益双方、生活主要方式和就业的多种多样的新形势下,要持续提高人社建设工程的科学合理性和实效性,适当的调整一些与信息化发展道路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细节之处,保护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经济利益,从而提出让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利益为服务目标并进行实践。

在人社建设过程中,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进行覆盖、全面的参加、全程的进行保护。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飞速变化,信息化人社建设工作的任务量越来越繁重,使得政府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大群众监督和关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依靠原有的经验和手段去处理,必须加快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从而给工作人员减轻压力。在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过程中进行一定范围的监督和管理,只有在建设过程中进行监督和管理,才能更好的避免人社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只能进行一定的权利的使用,才能确保在各自岗位上的职责不会失去控制,权利不会出现滥用的现象,从而最大限度上的减少人为因素带给人社建设过程中的干扰。

四、根据广大群众需要,提升信息化人社建设的标准

21世纪我国是一个高效率、高素质清政廉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人社建设问题中,必须高度重视规范制度建设,又能将民族特色体现在人社建设中,着重强调提升信息化人社建设的标准,保证整个信息化人社建设与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在整个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的过程中对人员进行一定的增加,成立一个信息化的管理监督部门,主要负责整个人力资源部门的软件使用、开发和维修等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和完善信息化技术培训的规章制度,对信息化技术人员的技能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使得人力资源部门其他工作人员对整个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一定的学习。在人社建设系统中,软件的配套设施都坚持走时代前沿、科技前沿、经济实惠、科学发展的道路,从而加快整个系统数据的建设。通过硬件设施的一个集中,实现了整个系统中对一个机房的共同使用,从而充分利用各个系统中的成果资源进行一定的借鉴和学习,为人社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提供全面的、系统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每个用户之间进行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充分使用系统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全面的自主创新,为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建设思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性支持,更好地促进政府部门各种业务的及时办理。

在人社建设系统中,必须对整个系统的网络进行一定的检查,加强工作人员在使用时,计算机病毒、黑客恶意的篡改事件发生。对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一定技术上的分离,并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在整个系统中实行安全系数的划分,采取管理和计算机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提高人社建设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从而确保数据和网络应用之间的管理安全性,更加深层次的确保数据、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使用安全。在人社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业务工作的进度,确保人力资源对广大群众实施的各种帮扶政策能及时的发挥作用,进而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放眼观看信息化人社建设发展前景,逐步推进人社建设带来的效率

加快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的成果应该在实际应用范围上进行一定的表现,因此,在人社建设过程中,做到建设成果的顾全,必须进行持续的推进人社建设到来的速度,从而保证在整个信息化人社建设中政府各部门事业发展的一致步伐。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对政府帮扶的及时查询,人力资源部门技术人员应开通网络查询功能,方便广大群众的及时查询和监督。此系统的开通,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各种的方便和实惠,也给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加强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与各个乡镇之间的工作人员进行互动和交流时,必须及时和有效,这就要求人社建设系统的技术人员在系统安装时对视频交流功能进行开发,为政府部门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工作便利。

在信息化人社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联合移动分公司开设了一个人社建设系统内部短信息交流平台,将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性的回答,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人员将最新、最及时的各种生活信息编织成短信息,通过短信息平台对广大群众进行不定时的发送,使得每个群众都能接收到政府人员的信息。短信息交流平台的开设,为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广大群众及时的了解到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能,同时也让政府部门的各项工作能更好的、积极的、及时的开展。在人社建设系统开发中,技术人员必须注重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的提升。因此可以在系统中开设出一个办公平台的模块,加快政府部门办公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网络上的监督和管理、学习和交流为一体的新型办公模式。政府工作人员在这个办公平台中自身职责明确、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因此,在整个信息化人社建设中,政府技术工作人员必须结合当地政府现有的业务为出发点,遵循全面统一的规划原则、统一建设步伐、网络技术进行互相联系、各种资源进行分享、分阶段使用、分步骤的实施计划进行软件的使用和开发。在这个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根据系统软件的需求配置一定的终端服务器,从而使整个系统资源进行一定的共享,使政府部门工作职能越来越系统化,从而坚持走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本路线的工作步伐,打造出一条本市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服务理念和体系。在重点实施项目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开发,展示出政府在人社建设中工作效率和亮点,从而加快人社建设的发展步伐,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员参与到信息化人社建设中来。

为了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服务能力的提升,给广大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服务,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更新理念,运用全局的智慧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坚持走公共建设化、服务信息化的人社建设道路。在人社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必须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理清思路,加快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部门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王津,蒋国良.容灾备份技术在人社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2)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但问题依然突出。自1996年“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开始运行,到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由于中央和地方偏重于城镇信息化建设投资,对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但造成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而且导致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业落后和农村信息资源稀缺,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水平低,信息进村入户难,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1.2农业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由于农业信息化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问题,使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农业信息市场管理无法可依,不能实现农业信息收集、整理、筛选和传播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由于大量的农业信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消费者“搭便车”心理及存在交易成本等特征,自发的信息市场难以使农业信息资源有效配置,需政府对信息投入和对信息市场进行干预,并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但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组织的补贴、支持和有效监管机制,农业信息产品开发不足,许多农业信息产品没能及时得以推广应用,信息市场竞争无序。当前我国各地开发的农业数据库大都自定标准,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农业信息标准,互通互联性差,没有达到网络化时代数据共享的需要。

1.3农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开发利用,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目前尚处于低发展阶段,大多属于单媒体产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和利用率低,农业信息的加工、分析、利用及农业信息市场的培育等发展缓慢,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善的信息产品市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和信息服务手段落后,信息的渠道不畅,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少,信息接收方式落后。

1.4农业信息人才匮乏 我国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投入少,培训机制不完善,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尤其是基层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人员数量少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使农业信息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速度缓慢,农业数据库与农业信息系统等的开发总量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少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的积极性和风险性不足,缺乏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使农业信息传播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的盲目性较大。

2.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应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2.1形成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投入机制,完善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尽快形成以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的农业信息投入机制。由于大部分农业信息具有社会公共物品的性质,应由政府主导和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建设农村公共信息网络体系,免费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公共信息服务。重点整合并传播农业技术、市场供求、价格、气象、病虫害防治等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预见性;逐步完善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国外经验表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顺利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条件。

2.2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完善农业信息化的支持体系 完善法规和制度建设。不少发达国家为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都及时加强信息、立法和制度建设工作,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法规和制度保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信息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民迫切渴望掌握现代信息化的工具和技术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但我国农业信息立法工作严重滞后,农业信息化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所以,我国应抓住机遇,借鉴国外立法与制度建设的经验,抓紧制定农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尽快制定信息化标准,完善农业信息采集、贮存、和传播的监管制度,建立科学的信息需求评估机制,引导各类信息服务主体提高信息服务水平,防止信息偏差;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支持政策。农业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建设分别属于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支持的范围,符合WTO的“绿箱政策”。所以,在世界农业信息化潮流的推动下,合理利用WTO规则并借鉴国外农业信息化支持政策方面的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信息化政策支持体系势在必行。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3)

一、2008年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目标

1、宽带入户:

新增宽带上网农户1万户,到2008年底,我市宽带入户率提升7个百分点,突破15%,并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乡镇具体目标见附件1)。

2、信息化乡镇、村推进(信息化乡镇、村标准见附件2):

建成三星级信息化乡镇2个:高邮镇、郭集镇;

建成二星级信息化乡镇11个:开发区、车逻镇、龙虬镇、三垛镇、八桥镇、卸甲镇、汉留镇、汤庄镇、天山镇、送桥镇、菱塘回族乡;

建成一星级信息化乡镇8个:临泽镇、甘垛镇、横泾镇、界首镇、马棚镇、司徒镇、周山镇、周巷镇。

建成信息化村40个(见附件3)。

3、对农民的信息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信息化服务站12个,信息服务点覆盖各行政村,力争实现“一镇(乡)一站、一村一点”;

二、2008年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

1、实施宽带入户“1158”工程,每个行政村树立一个农村信息化应用典型,有十名党员干部、种养大户、农民经济人带头接入宽带网,所有行政村百户宽带上网率提升5%,达到或超过8%,实现村村通宽带,全面扩大农村地区信息网络覆盖范围。

2、实施“服务新农村、建设信息村”工程,今年完成信息化示范村网站的建设。通过建设村务公开、村民论坛、村长信箱等网上栏目,在互联网上信息,村务基本实现电子化,进一步展示新农村的风采,促进新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实现新农村信息化水平由电话村向宽带村、信息村的提升。

3、实施农村信息平台建设工程,抓好“高邮新农村”网站建设。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以服务农民为宗旨,由市电信局配合市新农办、信息办、农林局、水利局、农机局、国土资源局、民政局、气象局、科技局、教育局等单位,通过开发整合与三农问题相关的“涉农新闻、涉农政策、气象服务、在线咨询、农产品供求、农业招商、农资农机、劳务用工、在线培训”等信息,利用互联网平台,将“高邮新农村”网站建成能够满足农民各种需求的“信息大超市”和“大百科全书”,使其成为我市农民获取信息和推销农副产品的平台,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外界了解高邮“三农”信息的重要窗口,打造具有高邮特色的“三农”信息服务链。

4、实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进农家”工程。在丰富农村党员教育网内容的同时,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实现由党员干部向党员农户的拓展延伸,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教育网的作用,年底前实现农村党员教育网步入30%以上的农村党员家庭,使其成为新农村信息化的开路工程。

5、实施电子政务向村延伸工程。利用农村信息化平台将电子政务系统向行政村全面延伸,今年市政府确定建设的二星级以上的信息化乡镇要在2008年8月底前建设到位,其余乡镇于2008年年底前建设到位。

三、主要措施和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发动、电信牵头、市场运作、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调整和健全市、乡镇、村、部门四个层面的信息化推进领导组织网络,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

2、组织应用培训。市新农办、信息办、电信局共同制定全市信息化应用知识培训计划,按照计划组织落实;加强互联网络应用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市各相关部门在提升自身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优势,动员党员干部、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和教师、医生、学生等开展互联网接入和应用,全面提升我市的农村信息化普及程度。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4)

学习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深深感到,着眼时代的发展变化,立足我国的国情军情,深入思考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未来打什么仗、怎样打仗的问题,围绕解决“打得赢”、“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科学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根本途径、战略步骤、发展动力和重要保证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这一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篇”,是新形势下指导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依据,对加快推进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做好*斗争准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求真务实,实现由急躁冒进到务实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的思想转变 经调查发现,一些同志在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上存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分析原因,主要是把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看“偏”了,以为跨越式发展就可以超越现实,用不着扎实苦干和艰辛努力;把信息化建设看“轻”了,认为买几台微机,建立个网络,就实现了信息化;把现有的基础看“高”了,觉得机关办公有了自动化的雏形,部队训练有了模拟化的探索,*教育有了网络化的尝试,稍加完善和整合就是信息化了。针对这各思想情绪,必须引导各级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双重历史任务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规律。一是要树立辩证的思想方法。既要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又要继承传统保持优势;既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又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既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又要协调发展整体提高;既要雷厉风行紧张快干,又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二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三是要强化夯实基础的观念。完成双重历史任务,离开基础建设这个平台,跨越式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必须自觉克服浮躁情绪和思想,注重在强根固本上下功夫,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抢抓机遇,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历来重视我军的*变革,他多次用中国近代史的沉痛教训警示全军,指出近代中国,由于*统治的腐朽,丧失了一些*变革的机遇,总是走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后面。这是我国近代长期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1998年进一步明确指出:“从现在到下个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紧要的。这个时期,是新的世界*变革的初始阶段,只要我们看得准,措施得当,实际工作抓得很紧,就可能使我们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许多新生科技资源尚未纳入国防储备和管理之中,国防建设总体结构的技术含量较低,以人力数量优势为主要牲和步兵分队为主体的后备力量结构,以粮、油、车等一般物资、装备和普通战备设施、技术为主的储备结构,以传统方法为主的指挥手段,难以适应未来战争高技术对抗的需要。紧随*变革和军队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发展要求,突出科技在总体结构上实现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迫在眉睫。一是拓展编组范围。就是编组范围要向科技含量高的军民兼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单位拓展;编组对象要向知识群体拓展以提高后备力量科技人才比例。二是大力开发军民通用技术、产品,建立技术成果统一储备管理制度,健全地方有关部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的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改善武器装备和动员设施。三是要搞好指挥

自动化建设。建立纵向一体、横向互联的动员指挥网络,实现国家到县级国防动员机构指挥自动化联网,积极研制开发动员资源管理、动员辅助决策和动员信息报知等系统软件,提高国防动员快速反应能力和指挥效能。 三、迎头赶上,实现由全面建设向有针对性有重点建设的转变 推进中国特色*变革,关键要处理好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先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复合发展。必须明确,我们所要求的机械化,是建立在信息主导基础上的机械化,我们所建立的信息化,是“最新版本”的信息化。因此,在完成我军双重历史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确立高端起步的观念,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集中力量发展那些一旦突破就能对国防建设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关键技术。这样才更有利于赢得时间,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尽快进入世界高新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国际战略格局和高技术战争形态的变化,我国的战争威胁由全面战争转变为局部战争;防御重点由抗敌大规模入侵转变为抗敌高技术兵器对*(经济)中心、*目标、交通(通信)枢纽的精确打击。过去全民皆兵、城乡一致、平行建设的做法,单一、分散、低层次建设战备设施的做法,已不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用于国防建设的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在建设规划上由过去的全面建设转到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准备上来。一是根据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和主要作战对手的作战特点,应突出加强边(海)防地区、大中城市、交通沿线地区的国防建设。二是根据战争形态和战时主要任务的变化,重点加强参战力量、后方防卫作战力量、信息作战力量、支前保障力量的建设。三是着眼于高技术战争毁伤率高、消耗量大的特点,重点抓好战备体系建设。主要应建立藏得了、抗得住的城市防空设施体系,建立水、陆、空相衔接的立体交通运输保障体系,建立大容量、多途径、安全可靠的通信保障体系,建立生产能力强、布局合理、平战转换快的军工生产体系,以提高平战转换的能力。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我们可以预见社会保险事业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参保人群和时间跨度巨大的历史数据,社会保险业务必须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成了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的当务之急。当前,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险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台的社会保险政策措施既多又急,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调整必须经过业务需求、程序开发及系统测试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工作中经常有信息系统跟不上政策变化之感。笔者认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之所以举步艰难是因为存在管理体制、政策及人力等诸多方面的障碍:

一、管理体制障碍

各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各地的社保机构在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和管理方法上都不尽相同。在笔者参与宁波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十区联网工作过程中发现管理体制是制约信息系统发展的最大障碍,管理机构的不一致造成各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共性部分业务处理的业务流程、规则不一致,甚至在政策上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信息系统开发面临众口难调无所适从的窘境。

二、政策因素障碍

当前,社会保险制度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各种政策的出台既快又急,信息系统需求的确定性与政策的不稳定性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原信息系统障碍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险种、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各行其是,独立地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各系统之间技术上不能兼容,存在大量冗余数据和垃圾信息。社会保险数据有效性长,准确性要求高,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必然面临老系统数据的移植和各险种数据匹配的难题。

四、人力因素障碍

正因为信息化建设面对的是管理体制、政策因素的障碍,好多问题单凭技术部门一己之力难以确解,这时候需要单位一把手的大力支持,但是领导干部面对于相对专业的计算机问题有时会出现认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另外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

上述几个方面的障碍在我们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笔者认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更应该看作是一个涉及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综合性问题。那么要如何化解矛盾,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笔者认为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调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体制

在不久前的全国大部制改革方案中,新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笔者希望以此为契机,尽快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管理的“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业务合理确定内设机构,统一各级经办机构业务办理流程。对于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征缴、到帐等五险具有共性的业务进行集成,重组各类信息,实现五险信息共享,各险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及退休待遇核定等个性业务独立处理。

二、信息技术人员先期参与政策决策,规范与完善社会保险政策

打破现有的政策与技术隔裂的思维模式,在每一项有可能涉及信息系统变更的政策决策时,要求有信息技术人员的先期参与,评估该政策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评估政策管理成本与政策实施成果的性价比,建立社会保险政策制定与信息系统升级的协调机制,新政策的出台和制定要充分考虑到与信息技术的相适应性,以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

另外,在社会保险发展初期,各地出台了不少地方性政策,这些政策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保险账户的转移,也阻碍了社会保险信息化进程。当前在政策层面应着力规范与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保持各级社保机构的政策一致性,为信息化建设消除政策障碍。

三、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指标体系,建立社会保险信息平台

社会保险系统数据量庞大,数据有效性长达几十年,数据的准确性又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而采集数据信息往往在人员参保时较为容易,事后查找资料补建十分困难,因此需尽快设计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指标体系、接口标准,用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强制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社会保险指标采集参保数据信息,在此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地市一级为单位的各险种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我们可以预见社会保险事业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参保人群和时间跨度巨大的历史数据,社会保险业务必须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成了发展社会保险事业的当务之急。当前,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险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出台的社会保险政策措施既多又急,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的调整必须经过业务需求、程序开发及系统测试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工作中经常有信息系统跟不上政策变化之感。笔者认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之所以举步艰难是因为存在管理体制、政策及人力等诸多方面的障碍:

一、管理体制障碍

各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各地的社保机构在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和管理方法上都不尽相同。在笔者参与宁波市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十区联网工作过程中发现管理体制是制约信息系统发展的最大障碍,管理机构的不一致造成各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共性部分业务处理的业务流程、规则不一致,甚至在政策上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信息系统开发面临众口难调无所适从的窘境。

二、政策因素障碍

当前,社会保险制度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各种政策的出台既快又急,信息系统需求的确定性与政策的不稳定性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原信息系统障碍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险种、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各行其是,独立地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各系统之间技术上不能兼容,存在大量冗余数据和垃圾信息。社会保险数据有效性长,准确性要求高,开发新的信息系统必然面临老系统数据的移植和各险种数据匹配的难题。

四、人力因素障碍

正因为信息化建设面对的是管理体制、政策因素的障碍,好多问题单凭技术部门一己之力难以确解,这时候需要单位一把手的大力支持,但是领导干部面对于相对专业的计算机问题有时会出现认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另外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

上述几个方面的障碍在我们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笔者认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更应该看作是一个涉及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综合性问题。那么要如何化解矛盾,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笔者认为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调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体制

在不久前的全国大部制改革方案中,新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笔者希望以此为契机,尽快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管理的“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业务合理确定内设机构,统一各级经办机构业务办理流程。对于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征缴、到帐等五险具有共性的业务进行集成,重组各类信息,实现五险信息共享,各险账户管理、支付结算及退休待遇核定等个性业务独立处理。

二、信息技术人员先期参与政策决策,规范与完善社会保险政策

打破现有的政策与技术隔裂的思维模式,在每一项有可能涉及信息系统变更的政策决策时,要求有信息技术人员的先期参与,评估该政策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评估政策管理成本与政策实施成果的性价比,建立社会保险政策制定与信息系统升级的协调机制,新政策的出台和制定要充分考虑到与信息技术的相适应性,以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

另外,在社会保险发展初期,各地出台了不少地方性政策,这些政策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保险账户的转移,也阻碍了社会保险信息化进程。当前在政策层面应着力规范与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保持各级社保机构的政策一致性,为信息化建设消除政策障碍。

三、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指标体系,建立社会保险信息平台

社会保险系统数据量庞大,数据有效性长达几十年,数据的准确性又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而采集数据信息往往在人员参保时较为容易,事后查找资料补建十分困难,因此需尽快设计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指标体系、接口标准,用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强制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社会保险指标采集参保数据信息,在此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地市一级为单位的各险种信息共享的信息平台。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7)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1、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局域网。当然局域网最好与外网物理隔离,有自己专门的服务器,以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每个科室都应配备电脑与局域网连接,能够数据共享。

2、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资料。国土资源管理基础资料必须是按照信息化标准要求搜集整理出来的,可以电脑是别的数字化资料,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资料,即使是所有的硬件设备准备齐全,也是等米下锅更谈不上应用了,即使是资金充足,短时间内也难以将资料准备齐全。将国土资源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资料搜集整理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化资料,不仅工作量大,也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及资金、时间,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的难度。

3、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首先,硬件、软件的维护人员要求,虽然此项工作可以由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来做。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供应商来解决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多数由于人为操作方面的问题,严格地说不属于售后服务的范围;另一方面,信息化是一个大系统,局域网内的电脑也是几十台以上,计算机硬件、软件出问题也是正常的,但是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是一些操作中的小问题,我们自己的工作人员经过必要的培训是可以处理的,这样可以及时处理,不至于耽误工作,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维护人员,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必要的维护,保障设备、软件正常运行。

其次,要求我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都要懂得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信息化管理,大多数操作都需要操作电脑来进行,不了解基本的电脑操作将寸步难行。不仅一线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要懂得操作电脑,而且领导也要能熟练操作电脑进行审批、检查工作。

第三十所有国土管理工作人员都要了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法规、规程与程序,至少要了解本职的工作程序。管理软件的设计都与我们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程序是一致的,如土地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的流程设计、操作步骤与土地登记流程一致,虽然程序允许操作员自行设计流程,但是还是要符合必要的流程,管理系统才认可。了解国土资源管理流程,就明白一项工作已做到什么阶段,该由哪一个部门处理,就不会束手无策了,可以在数据库中轻易找到自己所要的资料,将自己处理的工作转交到应该得到资料的部门,最大限度地的发挥数据共享地优点。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1、领导重视是关键。

信息化是逐步深入与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领导班子要始终把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保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支持,保证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配置。不断加大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力度,坚持对专业激素人员继续教育,建立科学的激励、奖励、竞争机制,造就国土资源行业的信息化优秀人才和领军人物,为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急用先行、重点突破、应用主导、力求成效。

处理好“建”与“用”的关系。从急用的部分开始建设,重点突破地籍管理部分。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我们这样不发达地区,各项工作相比发达地区都比较落后,设备、技术、基础数据、资金等各项备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可能一下子就不信息系统建设起来了。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加快建设进度,问题及时解决,不足之处及时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牢牢把握住这条主线,以应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突破口,以应用需求为主导,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融为一体。在国土资源信息建设进程中,采取以数据库建设先行的做法,进而从管理系统建设着手,搭建政务办公平台,挂接各种业务应用模块,根据功能能的需要不断扩展数据库,以应用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以应需求引导系统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可以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应用,在应用中建设,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出现的问题完善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3、加强数据库建设。

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国土资源数据规模庞大、时空性强、具有多个空间和时间尺度。客观真实、上下一致、及时更新的国土资源数据是落实最严格国土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强化国土资源监管的信息基础。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以各主题数据作为相应主题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附属的源数据分散、封闭、垄断的管理模式,满足不了国土资源数据大规模即时共享的要求,必须建立全新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模式。利用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潜力评价”、“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等大型数据采集项目的契机,建立国土资源相关数据库:将有关测绘、土地、地矿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库进行集中存储,建立及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和地矿基础数据于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建、共享。对以往国土资源管理生成的数据库资料按标准化整理,形成能够诶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化资料,不断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收集与整理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资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有数据基础,数据库才能运行,才能在此基础上管理,才能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

4、注重技术培训,夯实信息化建设发展基础。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8)

经调查发现,一些同志在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上存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分析原因,主要是把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看“偏”了,以为跨越式发展就可以超越现实,用不着扎实苦干和艰辛努力;把信息化建设看“轻”了,认为买几台微机,建立个网络,就实现了信息化;把现有的基础看“高”了,觉得机关办公有了自动化的雏形,部队训练有了模拟化的探索,政治教育有了网络化的尝试,稍加完善和整合就是信息化了。针对这各思想情绪,必须引导各级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双重历史任务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规律。一是要树立辩证的思想方法。既要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又要继承传统保持优势;既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又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既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又要协调发展整体提高;既要雷厉风行紧张快干,又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二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三是要强化夯实基础的观念。完成双重历史任务,离开基础建设这个平台,跨越式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必须自觉克服浮躁情绪和思想,注重在强根固本上下功夫,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抢抓机遇,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9)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学技术厅一般资助项目( 20130420027FG);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项目(11YJA88011)

中图分类号: F30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1.001

农业信息化作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一直对农业问题极为重视,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而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三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因此,农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基础策略。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提出了要深入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农业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潜力,在现代化农业上合理优化农业结构,在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见,农业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并特别提出了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也是基于此大背景,本文以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概述、调查与数据分析、结论分析这三大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移动通信平台对解决目前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所起到的显著作用。

1 理论概述

农业信息化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实现普遍推广和应用的过程,技术涵盖面比较广,不仅需要信息技术支持,还需要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信息技术支持。意义在于把农业生产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户,实现“村村通”、“户户通”、“人人通”,彻底打破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其关键在于如何把具有时效性、可靠性、易采纳性的农业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由此,我们引入了信息传播学的概念,从信息传播学角度考虑,传播途径具有以下特点:速度快;范围广;信息准确;消耗资源低;传播形态多样。信息传播的四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而在美国著名学者拉斯维尔的“5W”模式中,更加明确了信息传播学的行为目的性和要义,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5W”理论,即: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后人根据这五要素,总结出信息传播学的五个基本部分: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和传播效果。

本研究是以信息传播学为基本理论基础,拉斯维尔理论为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调查分析。传播者是广大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及各个社会组织成员等;信息是农业信息,其中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民民生等;媒介作为本研究重点,也是其研究重要创新点,以移动通信平台为媒介;接受者主要面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效果则是本调查后期结论分析其是否达到预期设想――基于移动通信平台的吉林农业信息化对吉林省农业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推动作用。

移动通信平台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组成综合移动式网络通信平台,通过手机终端或掌上终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实现信息交互传递和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2 理论假设

随着经济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论在城市,还是在乡(镇)手机作为移动通信平台的典型代表得到了广泛普及。笔者认为,在促进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中,移动通信平台可以大大促进农业信息发展,作为传播媒介工具,可以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新时代,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应用于农业领域。预期优点:一是以移动通信平台作为媒介,相比于固定网络,便携能力强;二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平台,其成本低廉,多数低收入的农民易接受;三是手机作为新时代主要移动通信工具,从最初的只能接打电话,收发信息,已发展到现今高度智能化手机,相应手机软件也同步出现,既丰富了农民通过移动平台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易接受操作简单的软件界面;四是近些年不仅仅在移动通信平台硬件上降低成本,移动网络带宽不断提高,网络流量费不断降低,这也减轻了农民在使用手机时所带来的后续负担。

3 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近年来,以手机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首要工具获取信息在全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尤其对于农村地区,使用增长率呈年年递增趋势。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户移动电话每百户由上年的94.28部上升到107.71部,平均每户超过了一部。中国互联网中心在2013年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使用率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0683万人,年增长2230万人,年增长率26.5%。其中,农村手机上网人数为7289万人,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3000多万人,增长率79.6%。另外,农民以台式机作为上网终端的比例同比下降至65%,相比于台式机网络用户,农户使用手机的比例增长了近25个百分点,达到71.3%,这一数据甚至高于城镇居民使用率(61.5%)。由此可知,手机网络终端已经成为农民上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而针对手机信息的阅读群体和消费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平均每天手机阅读信息时间为32.91分钟,高于城镇居民的32.20分钟,农村居民群体年均手机阅读消费36.55元,高于城镇居民32.19元。此外,通过从农民阅读手机信息内容统计,排在第一位的是“手机阅读报”,占到55.3%,第二位是“手机阅读小说”43.1%,用手机浏览网页排第三位“23.1%”,阅读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占10.5%。

以上数据表明,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使用手机数量呈逐年大幅度增长趋势,以手机作为上网终端已超过固定上网终端,成为主要上网工具。从农民获取信息及手机通讯消费角度看,农民对于从手机获取信息的类型呈多样化,手机获取信息的消费观在不断增强。由此可看出,农民获取信息的素养也在不断提高。

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5%左右,其单产、人均占有量和调出量均排在全国前列。基于此,面对我省实际情况,聚焦民生、服务三农、传统的涉农网站信息量有限,需要互联网支持;对于广大农民受众群体,从信息素养角度考虑,途径单一;且繁琐,接收农业信息有很大困难,很难打通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瓶颈。所以,以上条件为我省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2014年2月25日,吉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签署了《吉林省重点信息化项目合作推进计划》,基于3G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是3个重要项目之一,目的旨在加强吉林农业信息化建设,同时也迎来了农民使用3G手机上网的热潮。

同年5月15日,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吉林”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的实施通知》,依托“农村中国”信息服务平台,强化3G手机浏览功能和信息功能,以长春市米沙子、松原等地为先行试点,实现移动3G网络全覆盖化,农业信息平台试点运行,移动服务信息平台试点宣传。为以后打破乡(镇)间“信息鸿沟”打下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4 问卷调查

根据以上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笔者及其研究团队对吉林省部分地区做了相关问卷调查,本调查于2014年5月进行,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458份,回收率为91.6%,符合调查分析回收率。调查对象为长春市周边乡(镇)居民。调查问卷主要以农民接收信息的集中常见工具(如电视、手机、电脑等)和农民主观对农业信息的接收途径及个人信息素养为总体调查维度,也是基于这两个维度对我省主要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做实地调查。从而推出理论调查结果。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1.1 农村移动通信设备横向对比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有效回收的458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吉林省长春市周边五个地区,有固定电话的只占29.1%,相比固定电话,移动通信设备使用率占92.12%,可以看出,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率相当高,相反,固定电话使用率在逐年减小。而有电视的占75.05%,有电视且安装有线、天线等占56.89%,由此可知,电视作为基本设备,不仅在城市,在农村也一直保持着较高普及率。相比于电视,有电脑且能联网的只占了24.51%,纵向角度对比,在固定信息设施中,电视在占有率上有绝对优势。在电脑之后的是有无线广播接收设备的和DVD播放器的分别占22.1%和32.82%(详见表1)。

由表1可知,在吉林省部分地区农民拥有基础信息设施比例较高的是移动通信设备,占92.12%,这一比例基本符合全国乡(镇)居民拥有移动通信设备发展的趋势。农民已充分认识到更方便快捷的信息设备是移动终端,相比于移动终端,电视、电脑、广播等的使用率同比都远低于手机。同时,也能看出,农村基础设施的普及还远远未达到预期,从硬件普及角度上导致了农民在接收农业信息时难度的增大,出现了所谓的“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但在现阶段,能利用的、最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移动通信平台来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

4.1.2 农民对农业信息获取途径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民利用移动通信设备获取农业信息的占76.81%,广播电台占17.51%,电视占24.07%,互联网(固定上网终端)22.76%,通过邻居亲戚朋友获取农业信息占33.04%,村委会信息占9.85%。由此可以看出,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移动终端、电视和亲朋好友,其中比例最大的是通过手机这种移动通信终端,结合表1数据,表明农民在基础信息设施和信息获取途径上都是以移动终端为主,相比于前些年,移动终端在农民中间不但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且利用移动终端获取农业信息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4.1.3 农村移动通信平台信息素养 在农村,移动终端的普及程度最高,有效利用移动终端获取农业信息的科技农民数量有多少,需要进一步调查(详见表2)。

由表2可知,农民在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时,主要以新闻为主占74.4%,其次是休闲娱乐49.89%,相比于前两项,了解农业信息及技术的只占28.23%,这说明我省农民对于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很高,农业信息素养不高,多数还停留在新闻娱乐角度来利用移动终端上网,没有充分意识到移动通信网络给农民能带来获取农业信息质的改变,对比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农民的手机用户保有量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如何利用好这种方便快捷的移动通信工具,来为农民在农业信息化角度更好的服务,是关键所在。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篇(10)

1998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取代原有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新制度遵循的原则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统帐结合”模式的探索和统一、覆盖面的逐步扩大、社会化管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保险工作已由“粗放”转向“精深”。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继出台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规定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其给付标准,并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院和药店实行定点管理,这些都使得各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对医疗保险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认识日益提高,同时迫切要求能够更快更好的建设信息系统。

1、医疗保险业务流程基本环节及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用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管理和服务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服务对象包括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同时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各级政府机构决策提供支持,为参保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信息结构的设计应体现“以个人信息为核心”和以资金流动为主数据流的设计思想。

医疗保险业务的基本环节包括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申报、变更管理、缴费核定、费用征集、费用审核、费用支付、个人帐户管理、基金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等。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应将这些基本环节按业务发生顺序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业务流程。

根据系统的业务内容和使用对象的不同,系统功能可划分为业务管理系统和综合查询统计系统两个部分。

——业务管理系统。可分为征缴事务处理层、内部事务处理层和费用事务处理层。征缴事务处理层以费用征集为主线,主要包括社会保险业务的登记、申报、缴费核定、费用征集等基本环节的计算机化;内部事务处理层主要包括个人帐户管理、基金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等基本环节的计算机化;费用事务处理层以基金支付为主线,主要包括与企业、银行、税务、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相关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医疗保险的待遇审核和费用结算等基本业务环节的计算机化。

——综合查询统计系统。包括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和的统计信息系统;对基金管理状况进行监控的基金监测系统;利用已有的统计性数据、监测数据和政策参数,对政策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基金支撑能力进行中长期预测的决策支持系统。综合查询统计系统的使用对象包括领导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和社会公众。

系统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处理计算机化;通过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以及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网络联结,改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监控手段,为合理控制基本医疗费用增长,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供支持;在地级以上城市建立资源数据库,通过资源数据库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预测,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加快决策科学化进程,支持医疗保险基金长期安全运行。

2、遵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要求,推进医疗保险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为建设一体化的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各地及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如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要点、网络技术参考方案、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等。其中《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通则》(LB001—2000)(以下简称《通则》),对信息系统建设中推进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重点介绍如下:

《通则》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信息进行分类,遵循代码等长、有规律和易于扩充的原则,对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类数据库(表)及其所管理指标的构成规则、信息分类、指标编码、数据库和字段名的命名规则等作出规定。

这些使得信息主体、各类业务之间关系清晰,指标编码含义清楚,既易于进行规范管理,又便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指标扩充。适用于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建设的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工作。

指标体系分为业务类指标体系和统计类指标体系。包括指标名称、编码、类型、长度、数值单位、检索项标识和指标解释。指标名称采用国际、国内已有的标准名称,或使用通用、明确的词语。指标解释包括指标的定义、范围和指标间的关系等说明。

业务类指标是信息系统中反映信息主体(如用人单位、职工)的属性和度量的原始指标。指标的编码采用四层六位字符形式表示,反映指标的定义级别、所属业务类别、信息主体类型特征等。

业务类数据库(表)中存放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前台经办业务所产生的行政记录或必要的辅助信息;二是由基层填报单位直接填报的基层表。

统计类指标是对业务类指标加工归纳后形成的反映某一群体(如某行业全部国有企业、某地区全部失业人员等)的度量或水平的衍生性指标。指标的编码采用三层五位字符形式表示,反映指标的采集级别和业务类别特征。

统计类数据库(表)中存放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从业务类数据库(表)中提炼出来的反映群体特征的数据;二是由综合填报单位填写或经基层表汇总后的数据。

社会保障IC卡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在《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有详细论述。《通则》中规定IC卡中的全部信息项为业务类数据库(表)中各数据项的真子集。IC卡信息项的编码遵守社会保障卡应用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并建立与业务类数据库(表)字段的对应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遵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指导意见和要求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必然可以加快系统建设步伐,极大提高医疗保险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3、采用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加快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设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必须考虑众多的因素,诸如业务的规范性、业务发展的方向、可利用的资源、要克服的业务或技术难点、系统建设的目标、时间进度约束、各层次使用对象的情况等,从而形成完整、准确的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业务流程。

其次,在同一统筹区域内,劳动者要参加各项社会保险,跨地区流动的比例日益增长,从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角度,对数据的标准性要求大大提高。

第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保险各项政策尚有一定程度的“震荡”,设计和开发一整套的符合社会保险业务需求的应用软件难度较高。

第四,社会保险业务的开展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广,如参保单位、银行、税务部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并要取得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发的核心平台充分考虑了上述因素,是针对其核心部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管理系统而设计的,在需求分析时,着重分析了五个险种处理流程和方式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各地业务处理的共性和差异,全面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标准和信息结构要求,结合社会保险业务开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各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了详尽的需求分析报告和业务流程优化建议。可以说,凡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考虑的问题,核心平台都考虑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平台是符合社会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全面解决方案。

核心平台是一个通用性强、具有全新概念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当然,各地的社会保险业务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在保持核心平台提供的统一数据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各地不同的业务模式,核心平台有多种可选方案;通过方法库技术使不同险种既可无缝融合,又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拆分自如;通过模式选择、参数配置、指标扩充等功能完成系统开发中约80%—95%的工作。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思想,不仅方便了本地化实施,提高了核心平台的适应性,简化了系统维护,而且业务人员通过参数的调整来适应政策调整的需要。同时,对于当地的特别需求,则可通过补充编制少量程序,完成本地化的全部工作。

上一篇: 发展经济的建议 下一篇: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