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最好的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1 16:49:49

融资最好的方法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融资效率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怎样把握融资规模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利用时机、条件、成本和风险,是企业进行融资前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那么,如何才能制定出最佳的融资方案呢?融资总收益大于融资总成本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选择企业最佳融资机会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第二,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那种融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另外,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中小企业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例如,以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为例,该银行近年来特别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对扶持行业、利率、风险控制方面都有十分详细具体的规定。寻求最佳资本结构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中小企业融资需把握的几个问题其一,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务必计算好贷款额,确定贷款用途,准备好整套的真实资料,直接与银行的客户部门联系,配合银行的调查评估。其二,当您的企业急需资金又找不到资金时,建议您:反思一下您的项目是否成熟(不成熟的项目是无法获得资金的),给您的企业多注入些科技含量,使您的产品更有市场,将您的企业建设更符合融资要求。其三,当企业处于创业期时,最好引入风险投资或其他投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来找银行。一般而言,银行是“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其四,中小企业融资的方法不仅银行融资一种,即使担保机构运做得很成功,从各国发展情况看,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也逐渐会失去其主导地位。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来说,请银行(银行也向企业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或有关专业机构设计融资方案,将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合理组合,不失为一个明智、有效的方法。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2)

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

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选择企业最佳融资机会

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第二,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那种融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另外,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中小企业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例如,以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为例,该银行近年来特别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对扶持行业、利率、风险控制方面都有十分详细具体的规定。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其一,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务必计算好贷款额,确定贷款用途,准备好整套的真实资料,直接与银行的客户部门联系,配合银行的调查评估。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3)

考虑到中国现阶段市场证券的现状,我们有理由相信,制定良好的融资体系,才符合我控股公司现阶段的发展,也更适合控股公司指导现阶段的融资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最,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独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对其自身公司企业的融资行为特征进行合理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我国大的时代背景下,我控股公司的融资情况出了不良的情况,此文章根据我控股公司的现阶段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一、控股公司融资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控股公司融资的相关理论

往往在实际的生活中,市场公司的投资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是理性的,进而有关公司的管理人员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非理性的影响,也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对此现象,行为金融在“非有效市场”与“非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出台了与之对应的融资理论。各个企业以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方法为该企业融入资金被称为融资。其方式方法主要有发行债券、股票、赊购、取得借款等。以什么方式融资、在何等情况下融资、融资资金的多少。

(二)控股公司融资的方法

在市场中,最常见的融资方式按照资金的来源、融资的性质、以及融资主体的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外援融资和内源融资还有政府辅助基金的方式。其中内源融资指的是企业自身或是内部积攒并积累资金而进行的融资并用于有效的投资,最常见的主要有折旧基金、资本金以及留存金三种形式。

(三)控股公司负债融资的弊端

控股公司负债过度将增加融资难度,进而影响公司的实力。公司无论采用哪种融资方式,都必须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作为保障。如果负债资金过多就会降低权益资本的投入比例,此时就会增加债权人的投资风险,债权人也许会提前收回贷款,这样将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后续贷款难度增加 ,势必会影响公司再融资。

负债融资将会使成本增加。当公司资金短缺时,由公司的固定额度利息负担。当资金利润率降低时,股东权益率将迅速转移负债给公司,公司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增加,公司资金紧张。负债经营可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能很好的协调好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关系,但它增加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公司的价值。

二、我控股公司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控股公司融资现状

在我国,股权分置进行改革后,市场经济逐步向全流通的时期过度。各个企业也在政府的促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着多元化、时代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根据该现象可以看出我国控股公司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性。我控股公司就显示出了很大的不正常现象,其资产负债率较高,最高的负债率已经超出90%,其中平均负债率也已经高达70%,而且继续续贷的情况较困难,新增贷款更难,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无法满足电网的投资要求。

(二)我控股公司存在的融资问题的分析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内源资金的缺乏,内源融资的优点是风险小,成本低,具有高效益,是每个企业首先要考虑到的重要融资渠道。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内源融资情况与中国不同。发达国家内源融资比例占据整个融资比例较大,几乎高达整个融资的80%以上,并且这一数据正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进步而不断上升。然而在国内,企业的融资情况,内源融资情况所占比例较小,最多的也就是占比例的三分之一左右,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企业自身的管理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

其次,融资的第二个问题是间接融资的比重低,根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在2012年2月末,有关金融的机构,在各项贷款的余额为562360.50亿元,其涨幅为15.08%。在其中,短期的企业经营性贷款为30937.66亿元。由此可见,我控股公司的融资来源主要还是银行,但是,在我国银行的内部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没有达到市场化的要求,还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因此我控股公司要获取贷款的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得不到自身想要资金额度,由此造成了我控股公司间接性融资的严重缺乏。

三、改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状况的对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良好的融资环境在企业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使公司中不好的融资情况得到合理的改善,决定着我控股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命脉,也是控股公司当前迫在眉睫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接受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我控股公司就必须根据实际出现的融资问题,对融资风险以及内部预测进行合理的控制,其主要的可行性手段有以下几点:

(一)降低融资风险

该方法需要控股公司进行不同方式的融资,避免融资方式的单一,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并对每项融资方式的比例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各项融资的负债比例,进而对融资风险进行掌握与控制,以分散式的融资政策有效地降低整体的融资风险。进而使公司不会因为一方融资情况出现问题而影响大局。

(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控股公司要对自身选择的融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性评估,合理抉择,找到利益最大,风险最小的融资方案进行合理融资。主动的回避一些风险较大的融资方案,尽量不参与不好掌握的融资手段,确保万无一失。

(三)自身素质培养

培养融资的内部人员,对其素质进行严格的把关,不仅要考虑其专业水平,还要对工作经验进行传送,以有经验者为先带动经验缺乏的工作人员,放远眼光,使整个融资人员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另外还要加入监管监察部门的检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理,避免风险扩大化。

1、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状况的基本原则

内部控制在控股公司占有很强的地位,它以一种机制的方式呈现在控股公司内部,在其中包含了政策、文化、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审核、考核等。因此,在公司人员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编写时应该考虑到内部控制决策、监督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必须注意到该控股公司各种项目和各种业务的处理,也应该考虑到本公司中各个子体系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关系,使它能够贯穿到整个控股公司每个体系当中。我控股公司想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就要认真仔细对其进行甄别,要将每个细节考虑清楚,把重点放在融资风险高的领域和各项重要的事务上。除此之外,我控股公司更应该注重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相互联系,相互的影响关系,做好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作用。控股公司制定一定的内部控制后,并不能完全防范融资带来的风险,它只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降低风险的作用。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能防范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只能对风险控制起到合理保证的作用。内部的控制,要综合公司成本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搞好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做到公司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通常讲,控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越严密、控制能力更强则带给公司的效益最大。

2、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的机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的内部机构,就需要依靠政府部门提供必要性的帮助,采取一些有效避免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促进控股公司的良好发展。政府的出台政策,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相应供应的要求,从控股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护措施。政府的主导控制应建立在控股公司融资风险的控制基础之上,并采取宏观政策来控制融资的风险。采取足够的通道进行资金的多方位支持以及鼓励作用。控股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这里涉及到监督的许多环节,更涉及到控股公司的融资决策、融资的执行情况和融资的偿付问题,因而是关乎公司成败的一项融资机制。

3、提高控股公司融资的执行力度

(1)普及全体职员在面对风险的控制理念

控股公司要加强各个职员的学习知识普及,要求大多数上级员工掌握基本的融资防范方式,并能够利用和掌握一些缓解融资风险的实用工具和方法。 特别是期货合约风险、金融互换、保险以及远期的合约风险。控股公司就要在日常工作中树立良好的风险观念,有一定的预备风险的意识,进而提高自身高风险的观念,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重。

(2)建设一套健全融资风险的警惕机制

控股公司的发展以及良好的运行,并在风险将要出现之前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是公司进行良好发展的前提,因此建立一套健全的融资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公司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在将来所要偿还债务的能力,要考虑到流动比例以及已获利息倍数等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就是获利能力,该指标以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和总资产报酬率等为主。

(3)制定健全的内部审核制度

制定内部审核机构首先要做到的是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审计与控股公司的其他职能进行相区分指标。独立性的内部机构开设以后,就要避免其它职能对其的影响,在公司内部可以独立实行并发挥对公司财务的监督作用。其次,就要深度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确保内部的审计对融资的控制做到万无一失,要考虑到融资的预算、资金的使用以及偿债过程。

四、结束语

在本文当中,以行为金融的理论学说,主要阐述了我控股公司在发展的同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根据不同的控股公司融资行为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现象以及不同的风险程度有效考核,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解决控股公司的融资问题,避免没有必要的风险,在控股公司的发展中具备很强的必要性。另外国家对其进行合理的干预和辅助是为控股公司良好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不断开发控股公司的融资渠道,不断打造合理地控股公司融资手段,为控股公司常态发展提供更好的便捷条件,是解决控股公司融资风险以及摆脱融资困境的优质渠道,更是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经之路。控股公司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加强监管,防范操作风险,将风险提前进行预测做到融资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将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并结合政府对控股公司的干涉作用,使自身内部融资控制与政府的控制相结合,里应外合做到良好的连接作用,使融资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施莹华, 常苏芬.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会计之友, 2011, 15.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4)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分为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对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要求较高,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其发行条件,直接融资的大门向中小企业关闭。

中小企业主要向银行进行间接融资,然而银行为控制贷款风险,其融资条件较为苛刻,一般情况下,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押物,如房产、厂房、土地、设备等,按照抵押物评估价进行一定打折(如房产7折等),折扣后的金额为企业贷款额度,然而实际贷款额度往往低于抵押物折扣金额。中小企业贷款无门,部分中小企业被迫无奈,只能求助于高利贷,不少中小企业不能承受高额的利息而破产。

2、银行服务单一

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主要提供存贷业务,并对中小企业的存贷业务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如,不少中小企业采用短贷长用,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若银行一旦采取紧缩政策,收回贷款,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滞后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成立了相关机构,但从现在情况来看,未能取得显著成效,各地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提出过高要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实际需求。

4、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然后政府政策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真正惠及中小企业的政策屈指可数,中小企业面临的税负较重,融资困难的局面一直未得到改善。

5、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低,经营风险高,盈利能力低,信誉不高,另外缺少必要的抵押物等,故中小企业被认可度底。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方法

中小企业企业目前没有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且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变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做为中小企业应该狠下内功,在增强自身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的同时,应建立理性的融资管理机制,在有限的融资条件和融资规模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即企业权益价值和负债价值之和的最大化,结合企业融资管理的内涵,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同时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是企业财务规划和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管理思路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资本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长期资本的融入和其产出收益方面,从企业的良性资本循环角度(不考虑不顾及成本的用融入资本来偿还债务等方面)来说明企业的融资管理问题。从企业融资的价值创造来看,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一般要符合融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要大于融入资本的综合成本。因为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综合成本时,提高了原有资本收益率,增加了企业原有投资利益,并产生了价值创造;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融入资本综合成本时,企业使用融入资本将使原有资本收益率降低,损害了企业原有投资者利益,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可能产生经营危机甚而破产。

企业融资理论也认为,企业为了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往往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债权人对企业所有权的认可程度等存在的差异,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从而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本文借助虚拟的案例,探讨基于价值创造的融资管理方法,该思路和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企业,但对于众多规模实力有限、存在外部环境约束和缺乏理性的融资管理观念的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常情况下,企业首先要从融资来源的结构和数量入手,预测未来的融资能力。从来源来看,不外乎外源性融资,主要指银行贷款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和业主资本追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势力的弱化,民企融资来源将更加广泛和合理。如股票融资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我国民营经济领域则出现了不愿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现象,甚至一些前景非常好而且又急需资金来发展壮大的民企,在政府的支持和证券融资门槛降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其次,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投资方案。民企应该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思想,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资迅和微观自身状况来确定可选的投资方案,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性分析来测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然后在融资能力限额下,找到价值创造最大的投融资组合。

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成本,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融资分配问题。

所以,民企更应高度重视融投资的风险性分析,需借助各方案下的预测现金流量和债务偿还筹划表进行分析。

企业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以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1]张兴胜.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几个问题[J].新经济导刊,2002,1.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5)

现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其中,外源融资因为在筹资环境上的差异使得筹资方式也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主要有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两种。在资本市场的不断繁荣的情况下,企业逐渐采取更多的融资方式,不少企业在筹资时开始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这将成为企业获取长期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直接筹资方式一般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前者属于私募,在企业未上市的时候做好融资工作,这样就能够为企业上市成功提供更大的把握。后者主要是指在一定期限满后企业连本带息一起偿还的融资方式。债权性融资包括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因为是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无须还本付息,投资者的风险比较大,这样他们就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不管是在经营业绩上,还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都希望能够有所作为。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间接筹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兼并和重组以及租赁融资。银行贷款则是间接筹资方式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很多企业的资金主要都是来自于银行。近些年很多的企业出现了兼并、重组的情况,在间接融资方式中,我们可以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方式。从现在的市场经济状况来看,企业正在不断的走向集约化、大型化,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生产的规模性是一个重要条件。企业采取杠杆收购融资方式,可快速筹集资金的同时,收购一家企业要比新建一家企业更迅速、效率更高[15]。租赁融资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然后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及时交予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在租期内向出租人支付租赁费的使用业务。这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在于租赁灵活,不仅能够融资还能融物。它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较高的融资成本。现在国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但是这些中介会对中小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不容易筹措到资金,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6)

1金融体制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其改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融资方式为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极大的障碍。所以,很多中小企业都采用创新的方式来打破传统融资中的困局。但是,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依旧面临着资金困难,融资高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70.5%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能力还有所不足。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以,现在企业的融资还参差不齐,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

2金融体制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经过一定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基础太过于薄弱,从而导致融资的基础也比较薄弱。

(1)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由于一些原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一般都比较落后,从而导致管理的效率非常低下。并且,现代的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机制又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在进行融资的工作时,遇到阻碍。

(2)相较于一些大型的企业来说,一般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基础也是比较薄弱的,并且企业在对内部的控制机制工作也不够健全,从另外一个方面,也使得融资的成本更高,更进一步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下图为华新产业园中融资存在的不足: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其在入园融资方面就存在一定的资金短缺。继而使得其没有实质性的资产去银行融资。

3金融体制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3.1加强所有权制度创新和融资模式的创新

在融资中突破的最大阻碍就是所有权制度的限制。所以,想要实现融资的成功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制度模式,用一种新的制度体系去创造出一种新的金融制度。同时还要以“互联网+”为融资的基础,拓宽融资的渠道,尤其是在融资模式上一定要采用新的方式进行融资。下图为华新产业园的最新融资模式:

3.2金融法律法规制度的创新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7)

一、引言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融资与上市成为中小微公司共同的发展难题和追求目标。上市募股可以给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是企业扩大规模、增长营收的坚强保证,但相应也产生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企业成功融资上市。

二、企业发展时代境遇

1.国际格局的变化目前国际形势依旧错综复杂,波谲云诡。近年来出现的不少现象都说明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国内企业,更应该在迷雾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实现发展的最优化、利益最大化。2.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提出来更高要求,国内企业就要对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对于具备实施条件的公司,应当着手准备上市,更进一步的发展。3.目前政策及风险概述在民营经济发展领域,我国立法以及政策方面也确实给予了许多帮助,立法层面例如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政策层面例如2019年8月银保监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2020年1月银保监会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6月财政部修订并印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谈及目前有关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的政策与面临风险,引用狄更斯的一句话再好不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并且基于当前的金融体制,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进行募集资金,即过度依靠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其中,抵押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是使用最多的间接融资方式,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占比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也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金融诈骗等诸多风险。

三、以该企业为例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

1.“锅圈食汇”发展之路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以火锅、烧烤食材为主,是涵盖休闲零食、生鲜、净菜、饮食、小吃等商品的便利店连锁系统;以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走入了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心中,以此为基础,该企业自2017年创办以来,获得了飞速发展,在此再附上有关该企业的一些数据:官网数据显示,2021年4月,全国已有6000余家门店,覆盖24个省3个直辖市和104个地市,河南实现全覆盖。目前品牌产品SKU达500余款,共有十二大系列产品,锅圈食汇门店500多种食材全部来自自研和自有品牌,上游ODM工厂已达到500余家,并拥有200多名专业买手直溯源头。用4年多的时间,在全国开出了7000多家实体店,并且完成6轮融资。这是多么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就,那么伴随着其上市融资的筹备进程究竟都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呢?接下来我们予以探讨研究。2.主要存在的问题(1)法律保障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在法律层面只有《中小企业促进法》予以规范,但这部法律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等环节的实体性规定,因此这部法律在实践上有所欠缺,这也是应当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立法的原因之一。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作为筹备上市的企业,目前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既有可能因此被损害法益,也有可能因此做出越界行为,损害他人法益。(2)应收账款融资领域缺乏监管目前,我国在应收账款融资方面发展速度较为落后,其原因在于没有相对完善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常见的几种融资类型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各不相同,并且在融资贸易中时常发生定义划分不够明确的问题,因此,要使质权人的权利得以保障,不仅要满足其合同中规定的权利,还要采取法律法规手段加强约束力,从而避免实现权利之时所面临的风险。(3)动产质押易引发所有权归属纠纷动产质押会面临一系列法律方面的问题:首先,动产质权的设立在法律层面仍面临诸多争论与分歧。在《担保法》与《物权法》等法律中可以找到学界具有争议之处(现随着我国《民法典》的生效已失效,但仍旧体现在《民法典》中)。其次,交由第三方进行托管的动产也同样有引发法律纠纷的风险。其原因可能是其监管的方式不合理从而造成质押物受到破坏。因此,委托方与被委托方要加强彼此权利与义务的完善工作,明确双方职责所在,从而在发生追责事故时,做到权责分明,也有利于进一步保障融资环境的稳定。除此之外,由于动产的价值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对动产进行实时估价相对困难,可参考类似仲裁方式,寻找专业公司对所质押的动产实时估价,并且还要进一步明确好被委托方在此过程当中的职责范围及其所享有的权利。(4)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的法律问题首先,目前公司筹备上市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主要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股权融资,这种融资方式具有成本低、时效快的特点。但股权融资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和问题,比如关于未实缴注册资本的缴纳,投资方一般都会要求公司的原始股东在规定的期限解决未实缴注册资本的交付问题;其次,是股权的“代持还原”问题,投资方为了避免潜在的股权纠纷而选择在未上市的公司中选择代持股东;债券融资是公司外部融资的第二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在法律法规的条款下有诸多的限制,像合伙公司、独资公司以及中小公司,都不可以直接发行公司债券,因此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模式。私人贷款是公司外部融资的第三种方式,但是目前国家法律对私人贷款缺乏较为明确的限制和规范,所以如果通过此种方式,例如大家经常听说的“过桥贷款”,会给公司产生被高利贷缠身的潜在风险。

四、上市筹备法律问题解决对策研究

1.完善股权融资相关法律制度在公司法领域可以着重对扩充投资者退出渠道进行完善。对于有限公司股权回购,《公司法》应该将第七十四条中的强制性规定理解为授权性规定,也就是应该将公司股权回购也作为股东退出公司的方式之一;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回购,可以允许股份公司用自有资金进行回购然后再将回购的股份有偿转让给其他股东,最终实现股权在退出股东和新投资股东之间的传递。2.针对应收账款融资我国《民法典》中对“应收账款质押”方面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并未从具体实践要求来规定应收账款的适用范围,同样无法满足各种领域融资的基本需求。在供应链融资中,要对供应链应收账款这点加以明确规定,从而规避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更进一步对权利质押予以规范化管理。要制定好权利质押的根本条件,才能保障权利质押中担保权益与价值的更好实现。建立健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机制。另外,征信部门也要加大审核力度。3.针对动产质押方面建立动产质权的风险预防机制。为加快动产质押融资的顺利进行,就要着眼于实际情况,这样不仅有助于质权的实现,还有助于规避法律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银行在与融资方以及物流部门签订监管等相关协议时,要本着真实性与谨慎性的原则,从而有效预防动产质权在设立进程中所面临的风险。4.注意避免融资过程中的撤资、法律纠纷“企业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必须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证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应当补缴;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企业上市筹备中,尽管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五轮融资,前景大好,但是仍旧应该注意最后紧要关头大股东的撤资导致的相关情况。

五、展望与建议

1.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法律(1)我国有必要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银行法基于银行成本和风险因素的考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并没有较好地分享到金融事业的发展成果,如果可以通过立法从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里分离出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商业银行的体系,让中小企业有特定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为其匹配服务,应该是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有效解决策略。(2)应针对民间借贷立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民间借贷现象依旧横行,因此应该出台一部调整民间借贷的部门法,因为如此便可通过明确规定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推动融资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2.公司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1)加强理念创新,推动科学管理面对市场发展现状与传统管理理念的冲突,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与时俱进,一起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应用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和节约资源等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联系起来。(2)完善人力资源,优化员工环境企业员工是企业运营和产品生产的最直接人员,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和产品质量有重要的作用。而针对部分企业人力资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相关企业应着力研究创新解决方案:例如创新招聘方式、完善培训体系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单一地看锅圈食汇这一个企业也好,还是更高角度地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总体也好,上市是企业为获取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上市前如何运用法律防范风险、做好融资等各个领域的筹备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的限制而产生的不足。所以通过法律等形式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规范和监管,以法律保障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措施能促使中小企业的成长,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士元.企业法[M].北京: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2015.

[2]姚王信,夏娟,孙婷婷.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其缓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04):105-110.

[3]乔新杰.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相关探讨[J].金融视线,2021(04):28.037.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8)

Abstract:Accordingtothestructuretheoryofmoderncapitalofthewest,thefinancingordersofenterprisesshouldfollowthe“peckingat”theory,butourcountryfollowstheoppositefinancingorder.Thistextfocusesontworespectstoanalysisfromthecostandincomeofstockfinancingandcreditor‘srightsfinancing,andthinkthatthemainreasontocausethisphenomenonliesinthespecialstockrightstructureoflistedcompanyofourcountry.Stockfinancingcanobtainthehigherincomethancreditor’srights,andneedn‘tundertakethemorerisk,sostockfinancingbecomesfinancingfirst-selectionofenterprisesofourcountry.

keywords:preferenceofstockfinancingfinancingcostFinancingincome

企业的资本结构又叫融资结构主要是指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不同比例的组合。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的融资顺序应遵循“啄食”理论(peckingorder),即内源融资优先,债权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因为债务融资有税盾的作用,而股权融资则没有。且股权融资的风险要大于债权融资的风险,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也高于债权人的。所以,债权融资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同时债权融资的还可以带来正的财务杠杆收益。而我国企业的融资顺序却与之恰恰相反:先股权融资,在债权融资,最后才是内源融资。西方国家的企业的债务融资比例高于11%,股权融资比例低于9%(cayer,1994),而中国所有2791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外部融资的比例为27%,股权融资则占73%(使用1998-2000年三年的数据得出)。

对于我国存在较高股权融资偏好,本文着重从股权和债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收益两方面来分析形成这种偏好的原因.

一、从融资成本上分析

企业的融资选择与融资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股权融资成本包括股利和发行费用。

(1)股利

公司的税后利润需要扣除10%法定公积金和5%~10%的公益金才能用于分配,故股利最多只能是每股收益的85%.按我国前几年证券市场的平均市盈率50倍计算,则每股收益为(1/50)*85%=1.7%.再者,我国关于股利的政策上的缺陷使股利成本没有“硬约束”,上市公司可以低比例分配,甚至不分红。

(2)股票发行费用

目前大盘股发行费用大约为筹集资金的0.6%~1%,小盘股大约为1.2%,配股的承销费用为1.5%,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的发行成本大约在3.2%左右。而目前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企业债券的利率最高限分别为3.78%和4.03%,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银行借款年利率分别为5.85%、5.94%和6.03%.由此可看出,在不考虑分红的前提下,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股权自然成为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发达国家的市盈率一般为10~20倍,股权融资成本比我国高的多)。

但如果考虑其他潜在成本,特别是股权融资所带来的市场负面效应和控制权收益的损失,如果新股融资不能带来超额收益以抵偿这些风险和成本,上市公司就会放弃股权融资而选择其他融资方式。因此我们还要比较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收益的大小。

二、债券融资收益与股权融资收益的分析

(一)债权融资的收益分析:

债权融资的收益主要来自负债利息抵减所得税形成税盾所带来的税收节约。负债利息抵减所得税形成税盾将带来税收节约收益,在同类风险的企业中负债经营公司的融资成本等于非负债公司的融资成本加上风险报酬,因此负债越大,公司价值越大。如果考虑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那么负债公司的价值是非负债公司的价值加上税收节约价值减去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的现值,随负债的增加带来的破产成本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最佳资本结构应是在税收节约的边际收益等于财务危机边际成本加上边际成本之间的最适选择点。税收节约收益的大小取决于税收制度、会计政策和负债利息率。当企业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就会获得税收利益,从而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

股权融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现金不足的消极信号,可能导致市场低估公司价值,并且股权扩张会导致权益被稀释和股东的控制权收益丧失。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或当企业的所得税率较低,债权融资的税收收益很小时才选股权融资。

(二)我国股权的融资收益及形成机制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方式主要包括IPO、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公司债。我国的股权分裂结构在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种股权的分裂结构上市公司从股权融资中获得了不公平的收益,上市公司就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得股权融资收益的:

(1)高溢价资本收益:源自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不同发行定价方式。

在股权分裂的基础上,中国上市公司的IPO、配股增发流动股都实行高溢价发行机制,可转债的转股价格、转股比例设计上也都体现了这一特征。我国的IPO定价曾经采用协商定价法、竟价确定法,后又采用市盈率法。这种定价法是以发行前每股净利为基础的,再根据市场的普遍市盈率情况确定新发行股价。这种貌似公允的定价方法事实上存在重大缺陷。首先新股发行价格是一个市场评价过程,需要发起人、承销商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征询股票的市场价格,一旦价格确立全部股票都将在这个基础上流通和交易。但在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裂的现实格局下,这个定价过程是非市场化的,发起人(非流通股股东)和承销商可以主观确定流通股的发行价格,并且一旦发行上市,只有流通股以这个价格为基础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非流通股的交易则形成了另外的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造成了“同股不同权”的局面。其次市盈率在这种定价方式中被误用。参照市盈率定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司特征和比价效应,但过于简单粗略。特别是中国股票市场股权分裂的特殊结构导致的二级市场的股价偏高,进尔市盈率偏高,如果以这样的市盈率作为定价依据,必然导致新发股票的价格偏高,形成巨大的“溢价价差”。高额溢价使公司总股本迅速增加,每股净资产快速提高,通过新股发行流通股股本向非流通股本输送了高额资本投资收益。

现行的配股和增发通常采用市价折扣法,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价格的确定通常以公布募集说明书前三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盘价为基础,并上浮一定幅度。这种以市价为基础的定价方式和IPO一样巧妙的利用了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双重性。一方面,以二级市场过高的股价确定再融资的价格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非流通股依靠制度屏蔽保护着其极低的持股成本并借助一次又一次的股权融资活动获得单向的资本输入所带来的权益增值。虽然不断的股权投资最终会导致股权高度分散化、超额资本回报稀释以及接管威胁,但是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比例十分庞大,目前的股权融资活动尚不能触及非流通股权的控制权优势;另一方面,非流通股领先政策保护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敌意购并和权争夺,股权融资并不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构成强有力的当量约束。相比银行负债的硬约束,上市公司管理层结构显然愿意通过高溢价的股权融资,而不是银行信贷和改造债券来募集资金。

内容摘要:按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的融资顺序应遵循“啄食”理论,而我国却遵循相反的融资顺序。本文着重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导致的。股权融资可获得比债权融资较高的收益,且不用承担额外的风险,所以股权融资成为我国企业的融资首选。

关键词:股权融资偏好融资成本融资收益

Abstract:Accordingtothestructuretheoryofmoderncapitalofthewest,thefinancingordersofenterprisesshouldfollowthe“peckingat”theory,butourcountryfollowstheoppositefinancingorder.Thistextfocusesontworespectstoanalysisfromthecostandincomeofstockfinancingandcreditor‘srightsfinancing,andthinkthatthemainreasontocausethisphenomenonliesinthespecialstockrightstructureoflistedcompanyofourcountry.Stockfinancingcanobtainthehigherincomethancreditor’srights,andneedn‘tundertakethemorerisk,sostockfinancingbecomesfinancingfirst-selectionofenterprisesofourcountry.

keywords:preferenceofstockfinancingfinancingcostFinancingincome

企业的资本结构又叫融资结构主要是指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不同比例的组合。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的融资顺序应遵循“啄食”理论(peckingorder),即内源融资优先,债权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因为债务融资有税盾的作用,而股权融资则没有。且股权融资的风险要大于债权融资的风险,股东要求的回报率也高于债权人的。所以,债权融资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同时债权融资的还可以带来正的财务杠杆收益。而我国企业的融资顺序却与之恰恰相反:先股权融资,在债权融资,最后才是内源融资。西方国家的企业的债务融资比例高于11%,股权融资比例低于9%(cayer,1994),而中国所有2791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占外部融资的比例为27%,股权融资则占73%(使用1998-2000年三年的数据得出)。

对于我国存在较高股权融资偏好,本文着重从股权和债权融资成本和融资收益两方面来分析形成这种偏好的原因.

一、从融资成本上分析

企业的融资选择与融资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股权融资成本包括股利和发行费用。

(1)股利

公司的税后利润需要扣除10%法定公积金和5%~10%的公益金才能用于分配,故股利最多只能是每股收益的85%.按我国前几年证券市场的平均市盈率50倍计算,则每股收益为(1/50)*85%=1.7%.再者,我国关于股利的政策上的缺陷使股利成本没有“硬约束”,上市公司可以低比例分配,甚至不分红。

(2)股票发行费用

目前大盘股发行费用大约为筹集资金的0.6%~1%,小盘股大约为1.2%,配股的承销费用为1.5%,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的发行成本大约在3.2%左右。而目前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企业债券的利率最高限分别为3.78%和4.03%,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银行借款年利率分别为5.85%、5.94%和6.03%.由此可看出,在不考虑分红的前提下,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股权自然成为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发达国家的市盈率一般为10~20倍,股权融资成本比我国高的多)。

但如果考虑其他潜在成本,特别是股权融资所带来的市场负面效应和控制权收益的损失,如果新股融资不能带来超额收益以抵偿这些风险和成本,上市公司就会放弃股权融资而选择其他融资方式。因此我们还要比较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收益的大小。

二、债券融资收益与股权融资收益的分析

(一)债权融资的收益分析:

债权融资的收益主要来自负债利息抵减所得税形成税盾所带来的税收节约。负债利息抵减所得税形成税盾将带来税收节约收益,在同类风险的企业中负债经营公司的融资成本等于非负债公司的融资成本加上风险报酬,因此负债越大,公司价值越大。如果考虑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那么负债公司的价值是非负债公司的价值加上税收节约价值减去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的现值,随负债的增加带来的破产成本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因此最佳资本结构应是在税收节约的边际收益等于财务危机边际成本加上边际成本之间的最适选择点。税收节约收益的大小取决于税收制度、会计政策和负债利息率。当企业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就会获得税收利益,从而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

股权融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现金不足的消极信号,可能导致市场低估公司价值,并且股权扩张会导致权益被稀释和股东的控制权收益丧失。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或当企业的所得税率较低,债权融资的税收收益很小时才选股权融资。

(二)我国股权的融资收益及形成机制分析: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方式主要包括IPO、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公司债。我国的股权分裂结构在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种股权的分裂结构上市公司从股权融资中获得了不公平的收益,上市公司就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得股权融资收益的: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9)

一、 引言

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没有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怎样通过资金融通和资本经营来加速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历史原因、金融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之外,还有融资瓶颈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民营企业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融资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的融资管理机制。本文着重从融资管理的理性化入手,强调民营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内部盈余的积累,从而优化内部资金管理,这样会产生好的外部效应,会在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增强企业的外部融资竞争力,在努力化解外部约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 民营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即企业权益价值和负债价值之和的最大化,结合企业融资管理的内涵,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同时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是企业财务规划和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管理思路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资本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长期资本的融入和其产出收益方面,从企业的良性资本循环角度(不考虑不顾及成本的用融入资本来偿还债务等方面)来说明企业的融资管理问题。从企业融资的价值创造来看,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一般要符合融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要大于融入资本的综合成本。因为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综合成本时,提高了原有资本收益率,增加了企业原有投资利益,并产生了价值创造;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融入资本综合成本时,企业使用融入资本将使原有资本收益率降低,损害了企业原有投资者利益,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可能产生经营危机甚而破产。

企业融资理论也认为,企业为了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往往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债权人对企业所有权的认可程度等存在的差异,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从而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本文借助虚拟的案例,探讨基于价值创造的融资管理方法,该思路和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企业,但对于众多规模实力有限、存在外部环境约束和缺乏理性的融资管理观念的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常情况下,企业首先要从融资来源的结构和数量入手,预测未来的融资能力。从来源来看,不外乎外源性融资,主要指银行贷款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和业主资本追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势力的弱化,民企融资来源将更加广泛和合理。如股票融资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我国民营经济领域则出现了不愿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现象,甚至一些前景非常好而且又急需资金来发展壮大的民企,在政府的支持和证券融资门槛降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其次,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投资方案。民企应该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思想,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资迅和微观自身状况来确定可选的投资方案,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性分析来测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然后在融资能力限额下,找到价值创造最大的投融资组合。

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成本,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融资分配问题。

以某企业融资方案规划为案例。某企业欲投资两个项目,一个扩建项目,一个新建项目。两项目投资分别为5288万元和154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和25%。在融资来源上,预计发行股票最大额度为3 5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14.7%),考虑到股票发行的规模成本,企业最小的发行额度为2000万元;该企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最大额度为4000万元(资本成本为6.7%);留用利润的最大利用额度为8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8.10%)。

该企业可根据以上情况,做出以下融资规划,目标是融资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即:MIN■×14.70%+■×6.70%(1-33%)+■×8.10%(1)

在考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利用EXCEL线性规划计算出:

X1=1288,X2=4000,X3=0,X4=740,X5=0,X6=800

最低融资综合成本为9.24%。且融资组合为,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1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4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比较成本与收益,加权投资收益率21.13%大于融资综合成本9.24%,表明该融资方案是有利的。很多民企出于逐利的思想,强调低成本,认为最低的资本成本将意味着最大投资收益,财务部门上报给决策层融资方案时,也常迎合民企老板的增利动机,忽略了企业经营和财务的风险,国营企业尚可依赖国家加以解决,而民营企业常以自身资产做融资保证,难以套现,转而求助相关企业时,又因社会对民企资信非常敏感,多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民企更应高度重视融投资的风险性分析,需借助各方案下的预测现金流量和债务偿还筹划表进行分析。

企业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初级阶段,更多是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融资来源单一的情况下,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少,可以说更多是通过资本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而非资本结构的优化角度,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创造。在民企发展的高级阶段,多种融资渠道并存,更符合融资次序理论的前提,我国民企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成本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Harris M,A. Raviv.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1991(1)

融资最好的方法篇(10)

1、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在筹集和运营资金融资本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的认识、分析和衡量,以最低成本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法来实现在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收获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金融风险是每一个消费者和投资者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解决经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想减少和回避金融风险就必须要对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种类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我们从金融风险的概念可以看出,金融风险不等同于经济损失,它既存在经济损失的可能,也存在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因此我们要考虑它的双面因素。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总体说来就是在保障经营活动和筹集资金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处置和控制发生的金融风险,防止和减少金融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从细处划分,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即安全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经营活动是在负债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必须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条件下,才能通过运作、经营实现金融主体的收益,这是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个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收益性。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环境下的经营主体其天然属性即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说盈利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安全目标是收益目标实现的前提,没有安全性,收益便是一纸空谈;收益目标是安全目标采取的归宿,若没有收益,安全目标也就失去了其实施的意义。

3、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金融风险识别。是指对还没有发生的存在的或潜在的各种金融风险进行系统的全方面的归类并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风险需要考虑,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类型、性质及后果。

金融风险衡量。是指对可能发生金本文由收集整理融风险的概率或损失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衡量和估计,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该金融风险影响究竟有多大,会带来什么样程度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在借助电子计算先进设备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大量损失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科学全面的风险定量分析,以准确地衡量出风险,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风险,实现用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好的金融风险管理效果的目的。

金融风险控制对策。金融风险控制对策首先是控制法,即在损失发生前力图控制与消除损失的手段,其主要内容是避免风险和损失控制,避免风险主要是采取暂停或者终止某类活动或改变活动的方式和性质的做法。因为其在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中属于最消极、最简单的一种,所以一般较少采取这种方式来处置金融风险问题。损失控制是指对于金融主体不愿意转移也不愿意放弃的金融风险,缩小其损失幅度、压低其损失频率的各种控制方法。因其是金融风险控制工具中最为主动积极的一种,所以是金融主体采用的比较常见的一种金融风险处理方式;其次是财务法,即指筹集资金用以支付风险损失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自留风险和风险转移。自留风险是指当某项金融风险由于可以获利而需要冒险或无法避免时,就必须要保留和承担这种风险,由金融主体自行筹集或设立资金来进行补偿。风险转移是指金融主体将其面临的金融风险所可能导致的损失有意识地转移给另一金融主体的一种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由于其发生条件是一种动态的投机性的金融风险,因此不在保险理赔范围之内,所以金融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非保险型金融风险转移。

二、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变迁与发展

1、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传统技术

马克维茨(1952)的关于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为现代金融风险分析模式奠定了基础。马克维茨认为,一个非常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根据其金融投资组合的方差和均值来分析可供选择的各种投资组合。其提供的场景还存在另外两种假设可能,一个是收益呈正态分布;二是资本市场的完美性。基于消费者的选择是由两个参数引导(方差和均值),所以投资组合的选择也可以由这两个参数来表示。虽然两个参数表示法对于充分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的计算是行之有效的,但其并不适用于单个证券。单个证券的风险只能在其所属的投资组合的环境中,通过它在投资组合整体的方差和均值中所占有的比例来进行评估。极其特别的单项投资风险应该根据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与其自身的收益率的协方差来衡量。

2、市场风险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主要是利率风险的缺口管理理论和方法。风险因子的变动幅度和风险暴露的大小决定了金融风险导致损失的大小,暴露的风险大小取决于头寸和期限。头寸越小,期限越短,则风险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所以如果能使负债的头寸和资产合理的匹配在一起就可以使负债和资产的净头寸暴露出来,这样就可以规避风险,因此就产生了利率风险的缺口管理技术与理论方法。

3、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双管齐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根据金融市场发展所衍生出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工程的技术发展逐渐演变出来市场风险管理的新方法,为衡量资本收益的变准差提供了新的价值衡量标准。而信用风险管理是由于80年代的债务金融危机影响而产生的,这就使得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始偏重于信用风险管理,这就促成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在理论与技术上的相结合,进而构成了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4、金融风险管理量化和模型化的技术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摩根公司为适应市场风险管理模型,综合度量市场风险,首次开发出了在险价值即var方法。var方法及相关模型是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资产定价理论和市场风险的历史数据,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的条件下评估任何一种金融资产在一定的时期内所可能遭受损失的最大值。其根本原理在于根据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统计分布找出相匹配的置信水平分位数,即var值。

var方法不仅仅可以用来作为管理资产及其组合风险和金融机构评估的工具,也可以作为金融监管部门进行金融风险监控和评估的手段。基于var方法的基本原理,信用风险管理业可以运用和开发var模式。只要运用合适的信用资产评估模型和信用资产收益波动模型,确定出信用资产的价值在不同信用风险状态下的概率分布图,在确定的的置信水平上敲定出该资产的信用风险值,就可以将var方法引进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来。

5、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全面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在金融风险的评估、识别和控制下实现两方面要求:第一,要求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全面的考虑风险的价格、概率和偏好3种因素,进而实现金融风险管理在主体偏好和客观计量的最优平衡。第二,trm要求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整体目标对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内部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全面的金融风险管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即价值最大化。基于对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和不同的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整合的目的,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承担应该金融风险的管理职责,为此我们应该设立独立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对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进而在组织结构上能够保障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的实现。

三、推进我国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积极应对金融产业全球化挑战

1、认真研究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其对现有世界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要通过全新的思维来解读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深入探索国际经济重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其对我国金融主体所产生的影响。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推行科学的金融管理体系,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才能够彻底的摆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要充分的发挥市场对于经济主体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

3、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这决定了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其次,要加强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意识,促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掌握竞争的主动权,领导市场潮流,增强抗风险能力。最后,要妥善的处理好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出金融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4、加强政府对金融的监管

上一篇: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下一篇: 儿童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