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9 16:41:22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1)

(二)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9.9%。一是今年初,先后将学籍系统下发的两批次520名疑似失学儿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到学校,由学校进行上门摸排,建立学生台账,补建学籍。二是今年初,对核查系统下发的留守儿童3557人,核实确为留守儿童的学生共2565人,全部安排在校读书,安排教师进行帮扶。三是全面落实学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对辖区内重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今年5月,联合县残联摸排了全县6-15周岁的适龄残疾儿童共252人。其中,随班就读182人,重度残疾58人,对重度残疾不能到校上学的孩子已全部安排送教上门。秋季学期,针对全县春季学期缓学12名残疾儿童及秋季学期新增13名达到入学年龄的残疾儿童,已将其落实到相关学校就读,建立残疾学生相关台账资料。

(三)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全县现有50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28所,在园幼儿为4150人;民办园22所,在园幼儿4401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9%,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49.5%。一是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启动含城幼儿园迁建工程,投资2300万元,正在建设中。小区配套园名人府邸(含城第五幼儿园)、和谐苑幼儿园已投入使用,目前作为含城幼儿园过渡使用。清溪、仙踪等2所新建镇中心幼儿园今年秋季学期开园招生,截止目前,全县各镇均至少建有1所独立建制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大幅提升。二是落实学前奖补资金。2020年已落实学前生均500元教育资金,拨款196万元;拨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用经费36.44万元,生均200元。

(二)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学前教育发展不够均衡。全县公办园数量不足,部分公办幼儿园靠收费解决聘任教师工资,保育经费不足,维持运转、教学设施更新难。部分民办幼儿园规模小、办园条件差。

二是幼儿师资力量还很薄弱。全县公办幼儿教师缺口大,近两年才有少量的招聘,现有幼儿教师中有部分是小学教师转岗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业务能力不足,很难保证学前教育质量。民办幼儿园缺乏专业教师,教师均是自聘,部分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大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2)

    山西省目前共有27所培智学校。依据地区、办学主体和办学水平的不同,笔者在全省选取了18所培智学校的236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发放问卷236份,收回236份,回收率为100%。并制定了访谈提纲,对山西省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被调查学校的部分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显示,山西省智障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男女教师比例失调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未填表的25人(占10.59%)之外,在填表的211人中,女性教师185人,占78.39%;男性教师26人,占11.02%,男女教师比例明显失调。

    (二)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从事山西省智障儿童教育工作的教师中,(10人在该项目上没有选择),20-29岁的教师占36.44%,30-39岁的教师占24.58%,40岁以上的教师占34.75%。可以看出,教师年龄结构太不合理,其中30-40岁的教师偏少,这样的教师年龄结构容易形成断层,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三)新手教师比重过大教师职称是反应教师教学能力和学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学术水平、学术地位、成就大小和实践经验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职称结构(初、中、高级职称的比例)是衡量教师群体素质状况的尺度之一。在调查中发现,从事智障儿童教育工作的教师中,小教高级教师48人,占20.34%;小教一级教师72人,占30.51%;小教二级教师25人,占10.59%;小教二级以下教师91人,占38.56%。由此可以看出,小教二级和小教二级以下的教师占到49.15%,这说明教师队伍中新手教师较多,提高教师素质的任务艰巨。

    (四)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1.学历水平及获取途径从学历情况来看,参加调查的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29.66%,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占32.63%,具有专科以下的教师占5.93%,仅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还是比较高的。但因未填写学历情况的教师较多,占31.78%,所以对教师学历情况不便作出整体判断。从教师学历获取的途径来看,通过函授方式获得学历的教师占31.36%,通过自考方式获得学历的教师占26.27%,通过全日制大学方式获得学历的教师占仅28.39%,有13.98%的教师未填写学历获取途径。也就是说,参加调查的教师中,至少57.63%的教师第一学历较低。2.师资来源我国特殊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由普通学校转到特殊教育学校;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师范生;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生。在调查中发现,山西省从事智障儿童教育工作的教师中,毕业于特殊师范院校或特殊教育专业的仅占5%,9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他们入职时的特殊教育专业化程度较低。3.入职后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在职培训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必要途径。智障儿童各自的情况不仅复杂,而且差异很大,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近年来,山西省虽然较为重视对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教师的在职培训,但在被调查的教师中,经常接受培训的教师43人,仅占18.22%;参加过培训但不经常参加的教师137人,占58.05%;从未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占23.73%。通过访谈得知,教师培训地点多集中在山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山西省特殊教育中心,培训形式多为讲座,理论多、实践少,很少有专门的智障儿童教育专家或团体组织深入培智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因此,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4.教师科研能力近年来,山西省在特殊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在各种类型的论文比赛中,累计有33篇获得各种奖项;在山西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山西特教》(内部刊物)累计发表80篇文章。然而,在中国知网中检索《中国特殊教育》和《现代特殊教育》发现,2003-2011年,以智障儿童为主题的文章共110篇,但其中没有山西省教师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山西省关于智障儿童教育方面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不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学校缺少参考资料、经费等支持条件不够;学校对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教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教师水平有限,没有信心;等等。

    (五)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可以通过其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法律地位和职业声望来体现。笔者从比较显着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教师的经济地位是由教师的工资收入及其福利待遇与其他职业相比较的结果来确定的,是其社会地位高低的直接表现之一。从调查中得知,月薪3000元以上的教师仅占1.69%,月薪在2000-3000元的教师占36.44%,月薪在2000元以下的教师占到54.24%,超过了一半,有7.63%的教师未填月薪。另外,从调查中还得知,有近30%的教师没有按时获得相关补助。多数教师反映工资待遇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智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职业声望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是其他社会成员对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的敬重程度。笔者通过调查培智学校教师的家人、社会成员和普通学校教师对他们从事智障儿童教育事业的态度,以分析他们心目中智障儿童教育的职业声望,在培智学校的教师中,认为家人支持的程度超过社会人士和普通学校教师的支持程度,认为家人反对的教师人数远远低于认为社会人士与普通学校教师歧视的教师人数。这反映出培智学校教师自己的看法,也显示出智障儿童教育工作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六)教师工作满意度不高、压力大从调查中得知,只有30.93%的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智障儿童教育工作感到非常满意,59.32%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4.23%的教师持消极态度,5.51%的教师未填满意度。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就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就决定着工作的成败。所以,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管理、培训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要密切关注的事情。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在调查中发现,60.59%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笔者对教师陈述的工作压力来源进行分类,得出其压力来源主要有:家长对教师过高的期望、智障儿童不良的行为、不利的工作条件、较低的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不理想的职业声望等。由此可见,回报低与压力大直接影响着培智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改变山西省智障儿童教育师资现状的建议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3)

(1)政策引领,组织保障赋能

一是宣传到位。宣传普及“智能技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理念,引导老年人树立数字时代的思维模式;开展专项调研,掌握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能力现状和学习需求。二是优化组织。成立街道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出台“智享银龄”智能手机使用培训活动实施方案,将智能手机培训列入社区考核,区社区学院全程指导。三是强化队伍。智能手机应用普及推广,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只有打造一支专兼结合、适合老年人需要、富有爱心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在培训中做到“送教上门”“小班化教学”“随教随学”。成校依托区内之江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组建了50余人的专职师资团队,为每位学员实实在在地学会智能手机操作服务,成校每次培训至少安排三名老师授课。同时,成校还依托老年大学阵地,在老年大学学员中培育了一批智能手机使用骨干学员,以“传帮带”的形式,下沉到各社区和文化礼堂,帮助老年人一对一学习。四是落实经费。根据柯桥区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普及行动两年行动目标,区财政落实专项资金,专款用到老年人智能技术教学培训中,明确在农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实施的教学培训按场次给予补助,并对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中实际使用教材全额进行补助。

(2)依托“三大载体”,打造

“三个课堂”一是依托社区文化礼堂,打造“家门口课堂”。成校采取“三单制”培训模式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普及”行动,即“社区下订单,学校配菜单,政府来买单”。2022年的街道社区教育培训将智能手机培训列为一项主要的培训菜单,各社区精准摸排需要培训的人员数量,成校则将名单汇总归类,制定教学计划,分层分班进社区培训,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学会智能手机操作。二是依托老年大学,打造“X+智能课堂”。成校自2011年开设柯桥街道老年大学以来,目前已发展拥有32个教学班、7个社区教学点、700多人规模的综合性老年大学,将近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培训对象集中在老年大学。成校从2018年起开设智能手机学制班,每年报名的学员有40多人,目前学制班已从初级班升级到进阶班。此外,在所有老年大学班级通过“X+智能”模式植入智能技术课程,每年开展至少5学时的短训。成校围绕智能手机日常应用APP,编写《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入门》《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进阶教程》两本教材,提升学习质量。三是依托在线平台,打造“网上课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依托“柯桥区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开设智能手机培训专栏,开发智能手机普及推广配套系列微课,简单易学,为更多老年人便利化学习提供网上教学服务。同时,成校将这些微课视频发送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城市书屋等公共场所滚动播放,让老人随时观看学习。

(3)资源整合,健全共建共享机制

目前,街道各社区都在打造智慧云社区,通过数据整合,实现信息等资源共享。一方面通过社区公众号开设老年常青课堂,把智能手机30个课程上传,包括智能手机基本应用、生活常用APP等,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居家学习。同时,以打造柯桥区“智慧文化礼堂”为契机,在50~60岁初老人员中培养一批社区骨干学员,让他们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各项功能,下沉到各文化礼堂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2.特色与亮点

(1)分层施教,实行小班化”教学

老年人因年龄层次、所用手机系统、对智能手机应用掌握程度等不同,在培训中存在“混龄混机”的现象,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他们。经过摸索,成校采取“小班化教学”,每个班控制在20人左右,一般设主讲1名、助教2名,分层分类施教,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学会。

(2)对志愿者开展“种子”培训

为确保志愿者为中老年人智能手机教学提供高质量服务,成校聘请智能手机技术推广员为志愿者进行先期数字化技能教学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协助教学、上门一对一服务等形式,培育了一支适合老年人教学的富有特色的志愿者队伍。

(3)与反诈相结合,迈过“数字陷阱”

智能手机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电信诈骗有机可乘,特别是老年人更是重灾区。因此,成校在开展智能手机普及行动时,把预防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列入培训内容,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与使用智能技术,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迈过“数字陷阱”。

(4)组织学员收看“浙开大•浙里美”空中课

在疫情防控严峻的当下,为满足老年大学学员线上学习需求,成校利用“浙开大•浙里美”空中公益课堂,指导学员关注“浙学通”微信小程序,确保关注率100%。每天在群里当天课程,提醒学员在家观看,在群里分享学习心得。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对智能手机APP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5)设计载体,提高老人子女的参与度

在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普及中,光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为让子女主动融入老年人智能手机的学习,成校在老年大学招生中采取网上报名缴费的形式,让老人们在子女的帮助下共同完成,子女的参与也提升了老人的学习效果。成校留下老人子女的手机号,通过短信平台将学习内容发给子女,让他们在家耐心辅导,共同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3.主要成果

(1)掀起智能手机学习热潮

助老跨越“数字鸿沟”从2018年街道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学制班以来,通过骨干学员传帮带、以点带面、以老扶老、以党员志愿者个对个辅导、社区地毯式扫盲辅导办班等形式,共开展培训178场次、2500余人次,智能手机学习和交流成为老年人的“时髦”话题,全街道掀起了智能手机的学习热潮。管墅社区老年人数字化技能教学、大渡社区“常青课堂”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智能手机学习触角延伸到了每位老人的指尖,让老年人尽快追上“数字快车”。

(2)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老年人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后,不但能给出行、就医等带来生活便利,更能刷微信、玩抖音、看新闻、听戏曲……给日常生活带来一抹亮色,帮助老年人排解孤独、寂寞,让老年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能够带动一个或者几个家庭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快乐与和谐。智能手机普及行动是一项老人满意、子女放心、社会受益、多方得利的民心工程。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4)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99-04

一、中国智力残疾人教育保障的内容与现状

(一)中国智力残疾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与政策保障

20世纪50年代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盲等特殊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标志着特殊教育已经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

1982年《宪法》中规定:“国家和社会须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与教育。”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国家根本法中对残疾人教育、生活和劳动问题做出决定。

1985年5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盲、聋、哑等残疾人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专门提到智力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开展。

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提出了意见与办法其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如何实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问题做了更加明确的规定。

198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国发展特殊教育的目标、具体任务以及实施保证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同时提到弱智教育在城市以随班就读、依托儿童福利机构和建立特殊学校三种形式开展;而农村以随班就读为主要形式开展。

1990年12月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

1991年12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把残疾儿童青少年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1992年5月国家教委和中国残联印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制教育 “八五”实施方案》。制定了九年义务制教育评估验收和专项检查等工作制度。

1994年7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关于开展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对学龄智力残疾儿童残疾程度鉴定确认程序、隐私保护、教材选用、编班以及教学管理等内容做出了较系统的规定。

1994年8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作为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的专门法规,较系统规定了对残疾人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中等以上以及高等教育的相关规定。

1996年5月国家教委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了《残疾儿童少年九年制教育实施方案》。对残疾儿童少年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并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了具体的任务目标。

1996年4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提出九五期间特殊教育的总目标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80%左右,可以就业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培训。其中针对于智力残疾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做了专门计划。

2001年4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十五期间以努力满足残疾人教育需求,义务教育入学率在“九五”(80%)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的总目标。

2006年6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特殊教育的总目标是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残疾人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该纲要明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建设集教育、康复、娱乐、劳动为一体的智力残疾和重度残疾人的养护机构,提供系统、终身康复服务。

2007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了《“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指导原则、建设目标和实施步骤、资金安排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2009年5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员会等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要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不断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加强特殊教育针对性,提高残疾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强化政府职能,全社会共同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①

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计划纲要》制定并开始实施,其中关于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以及建立相关制度保障成为残疾人教育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中国特殊教育法律法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无到有,从一般法律中规定(《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到专门的行政法规(《残疾人教育条例》),从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普遍规定到具体不同类型的残疾人的教育保障政策,都表明中国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包括智力残疾群体在内的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切实保障。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5)

1.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制定《平罗县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平党办发〔2019〕67号)),明确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快推进公办园和普惠园发展。目前,全县幼儿园共3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8所,占比达56%,全县农村13所幼儿园全部实现公办,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和保基本、广覆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4%;按照自治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要求,在认真摸排的基础上,按照“一园一策”、“一事一议”原则治理,目前完成移交1所,签订移交协议8所。

2.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要求,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引企入校”改革,引进平罗县创民汽修厂进驻学校,建立与宁夏德信恒通管业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与国大药房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和北京嘉事堂医药公司等4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与宁夏医科大、宁夏吴忠民族学校、外省区大专院校合作,提升学生学历,打通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渠道。

3.实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

召开了平罗县“互联网+教育”建设推进会,印发了《平罗县“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完成学校网络升级改造,农村小学带宽提升至500M, 县城中小学和农村中学带宽提升至1000M,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加快硬件升级改造,更新学校计算机2000台,多媒体设备450套。推进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打造城关一小等4所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完成52间在线课堂教室建设,全县农村薄弱学校与县城学校实现教学培训“智能手拉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4.深化校园足球改革

制定并落实《平罗县校园足球发展改革实施意见》,三次召开关于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会议,与外市县开展足球交流比赛36场次,组织开展县级足球联赛121场,14所部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了700余场校内足球联赛,14场足球节及嘉年华活动,有效推进学校足球文化建设与传播。安排6名足球教练员进校入园解决足球教练员紧缺问题,扎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工作,推动了我县青少年足球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中,平罗回民高级中学获得高中女子组第三名,平罗中学获得第六名;平罗回中获得初中女子组第三名;平罗四中获得初中男子组第七名的好成绩。平罗县青少年女子乙组代表队获得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亚军,男子乙组代表队获得第四名。

5.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借助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新技术,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深度。组织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人员共900余人参加不同层次的“互联网+教育”专题培训,指导平罗中学、职教中心等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和网络资源,职教中心使用高仿真智能综合数字模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全面促进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融合。依托宁夏教育云平台,结合“运用思维导图撬动课堂变革”局长突破项目,借助在线互动课堂、北师大“精准教研”课题、洋葱数学学科助手、作业盒子学科助手、“双师英语”智慧课堂项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促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6.推进高中学校集团化办学发展

围绕银川都市圈联盟校建设,平罗中学与银川九中、吴忠高级中学开展全方位教育教学合作,回民高级中学与宁夏大学音乐、美术学院,与宁夏师范学院外语、音乐、美术系开展教学教研合作,邀请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建立了以学校自主发展为基础,学校之间互动为手段,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资源共享新机制。

二、各项改革事项存在问题

1.学前教育师资匮乏,自聘教师过多,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推进缓慢,签订协议的多,移交工作不到位。

2.中高职衔接不畅通,助产、康复技术等专业成了断头专业。职业教育师资匮乏,缺乏编制,教师队伍不稳定。

3.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没有可复制借鉴的模式经验,采用试点先行边探索边推进,使用缺乏专业化、实践性的指导,存在碎片化项目实施现象,工作有待于精细化,整体项目推进缓慢。

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还不能做到有效融合应用,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有待于提升。

5.足球发展的比赛和训练经费缺乏(按区教育厅相关文件,每县要有100万专项经费支持)。业余训练教师工作量没有相关政策依据,训练经费不足,学训矛盾阻碍校园足球普及与推广。

6.高中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与周边地区优质高中有差距,目前难以适应新高考制度改革选课走班制教学的需要。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6)

人们都在研讨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转型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非常广泛的问题,按照一般的经济学原理(这里指西方经济学原理)来解决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问题,是难以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的。本文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中国经济效率提高的关系,提出笔者的一些研究结论。

一、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中国经济提高效率的深层基础

解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实质上就解决了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的定位。人们目前的普遍认识是,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这是不准确、不全面的表达和概括。

(一)从整个教育链条上去把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整个教育链条上,依次排列的是: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基础教育;在此基础上分支出: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智能型人才培养两支。它与经济效率提高形成什么关系呢?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普通知识劳动者,如同万金油一般,什么地方都可以用,但做什么都不专不深;如果不进入技能型和智能型再培养,一般定位就只能在体能型人才或一般社会劳动力的范畴。中国多年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千千万万个具有普通知识的万金油劳动者,且绝大多数劳动者停留在体能型或一般社会劳动力的层次上。体能型人才完成基础教育后,进入三大产业,一般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拜师、跟班、实践或自学,才成为技能型人才,也有极少数成为智力创造型人才的。这种光强调基础教育的战略,是对一代人在专业技能掌握时间上的浪费,也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浪费。它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影响到三大产业效率的提高。技能型人才是在完成初中或高中之后,直接进行的技能知识的培训和实践操作的训练,其中又分为两个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中端技能型人才;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它的前面是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基础教育,它的后面是普通高等大学的大学教育,它本身处于中间,通过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有专长的技术工人和通过职业技术院校培养高级技师等亚人才,统称为技能型人才,这就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处的位置,当然也是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所处的位置。

(二)体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智能型人才三者之间在文化知识上的差异性

1.体能型人才(普通劳动力)的分析

普通劳动力的知识就是它的基础性普遍适用,所以基础教育既是人们普遍适应社会的教育,也是人们进入技能创造层次或进入智能创造层次的基础。但是,仅仅只停留于基础知识的把握,是不适应社会向前发展的,应向技能型人才转变。而技能型人才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针对专职性、专长性、技术能力性的诸多知识结合实践技能进行培训,这才是三大产业广泛适用的劳动者。

2.技能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

技能性人才在接受普通基础教育后,它所要获得的知识结构是应用性知识、专业性技术和职业性实用技巧、操作能力等。

3.智能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

智能型人才(可分为四个层次: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它与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区别是:科学性的理论知识、专业性的设计、系统性的分析、智力性创造能力的形成等。它与技能型的高级技师人才有接近之处,例如,技能型人才要求把握专业性技术,侧重于应用、实用的知识。智能型人才侧重于专门学科的知识,准确的设计,并要求系统性掌握某项课题。

(三)中国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误区

第一大误区是:认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在基础教育至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这一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其实,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根基,后期所有的阶段只是链接、巩固、提高和运用其成果。

第二大误区是:以为基础教育越普遍提高,就能培养出适应经济效率提高的人力资源。其实,推动经济效率提高近阶段急需的主要人力资源是培养出上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否则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与制约。

第三个误区是:在第一和第二个误区的基础上产生的,以为普及大学就是普及人才培养,而且创造能力之源产生于大学,大学的普及强于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普及。因此,整个社会就形成了一种盲目地追求普遍大学升学率。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绝大多数把注意力、资源投向了普遍的高等教育。实质上,原始创造力、创新力、创意力大部分是源于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教育,而大学、研究生、博士只是末端对原始创造力、创新力和创意力的现实运用。钱学森老先生晚年提到:“中国大学为什么缺乏创造力?”我想上述原因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应当说大学的创新、创造、创意风气形成确实重要,但要说明的是,这是大学生在充分运用和挖掘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教育的智力成果。就影响经济效率提高的人才贡献率而言,大学培养的智能型人才是不能取代也不能弥补技能型人才这个大层次的空缺的。现在有上百万的大学生毕业要找到工作就必须转型到技能型人才的行列中来,而另一方面,技能型人才又大量空缺,这对提高中国经济效率提高极其不利。

第四大误区是:片面追求大学升学率,并畸形扭曲唯分数论,追求分数又进一步转变为数理化语英上去了。数理化语英知识在基础教育中的的攀高,是大套餐式的堆高,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人的全面能力,特别是特殊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创意能力。当然,数理化语英比赛的分数结果可以反映出部分人的高超智力,但并不是全部。例如,一部分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家庭变异,他所处环境特殊性,又如,一部分孩子聪明、调皮、叛逆,正好与他们的高考期相遇,许多天才性人才就落榜了。因此,大学应以追求最终智能型人才,向具备创造、创新、创意能力的多种人才培养形式转变。其中,对那些具有某方面专长的真正的创造者,哪怕是偏科的学生,打开特殊培养之门,这样也比仅凭分数培养人才更有意义。

我认为,应把具有基础知识的一般人才转入技能型人才培养,应把具有天才智力的人才吸收到智能型人才的大学深造。因为,经济效率提高是靠智能型人才创造出文化知识产权、科学技术核心产品与技能型人才创造产品形式以及体能型劳动力完成简单劳动有机合成才能成功的。

二、满足第二产业――工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经济效率提高

在人力资源方面,长期制约中国经济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技能型人才和智能型人才,因而才有所谓的“比较优势”的问题。所谓优势,就是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价格、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污染、高耗能、低端产业等。其中,技能型人才的不足与一般体能型劳动力有余是卡住中国经济效率提高的最大问题之一。首先是对第二产业的制约。整个制造业我们已有足够数量的工程师,当然仍缺有创造、创新、创意的优秀工程师,但严重缺少技能型人才。例如,我国的大型飞机、大型船舶、重型机械制造、汽车、电动机等制造业严重缺少高级技工和能满足高精度技术要求的技师,我国的大部分技师不能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德国技师的水平。整个工业体系是要由几亿的技师、熟练工去支撑的。传统的由师傅带徒弟是有局限的,而由农村转入城市未加专门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的培养直接进入工厂的体能性人才,他们(她们)拼命的模仿技能型人才机器操作的方法等,这是非常粗糙的低级原始生产形式。

在我国,很多的投资者倾向于钢铁、水泥、纺织品、低值高耗日用生活品的生产,这并不是他们的爱好,而是不能转向高新的大型民航飞机、高质量的大型船舶、高端的军用武器、奢侈品、高效的医用器械等的生产。是拥有自创文化知识产权和高科技技术的智能型人才的空缺和能掌握制造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的空缺。阻碍了中国工业产业向高、新、尖端的发展。仅靠大量培养体能型人才的基础教育,和仅靠大量培养智能型人才的大学教育,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要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满足第二产业日益发展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工业的现代化。

三、满足第三产业――文化知识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经济效率提高

在第三产业中,尤其是在传统的服务业和文化业中,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例如,服务业中的旅游行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宾馆行业、餐饮行业、幼师业、家庭护士、家庭医生、汽车驾驶行业、家电维修、邮电等众多行业,小至生活中的理发、按摩、足疗,都应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才可能提高服务水平。在文化产业群中,最典型的是民间艺术、装修装潢、服装设计、民间手工艺等众多行业,有待恢复民族传统文化和提高现代工艺美术水平。同时,整个第三产业是中国实现普遍就业和充分就业的最大的劳动人口就业场所,现在不是因为第三产业就业拥挤,而是没有为第三产业培养出满足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劳动人口集结在小商小贩、安保、擦皮鞋等这些简单的行业上。很多不显赫的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能容纳的就业劳动人口数量是巨大的,例如,中国蓬勃发展的汽车修理业需要大量的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总之,第三产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培养这种有专业特长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普通的体能型劳动力和不肯低头、想食大餐的大学生过剩,这是一对极大的矛盾。因而,影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四、满足第一产业――农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农业经济结构效率提高

造成中国农村的贫困的原因很多,中国农业生产者的知识结构普遍较低。农业是一个最需要农业技能型人才的产业,它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比工业产业、第三产业的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还要高,所需要培养的数量要好几百万。自建国六十多年来农业技能型人才一直存在缺口,至今在学术界的主流意识中还没有高度认识到这一问题。通过各中专、大学培养的农业科技人才现在很多流失掉了,并没有与产业直接融合形成生产力,如何满足中国农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并与农业生产直接融合,使之在农村、农业中生根开花是一个值得政府和学术界特别重视和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最大的阻力就是像农艺师、农技师、畜牧师等技能型人才的严重、普遍、长期空缺。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的定位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并不缺少有基础知识的体能型劳动力,缺少的是有较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目前,这是中国经济难以提高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教育链条中存在的四大误区,阻碍了智能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意能力的挖潜培养,同时,也阻碍了中国三大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其中农业的技能型人才的缺少最为严重、普遍。因此,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要解决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重视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每年完成基础教育后要同时花开两枝,一枝要链接几十万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另一枝依然要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进入大学成为智能型人才培养,使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能直接服务于中国的三大产业,成为祖国的财富,而不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占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0.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7)

高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由于人工智能课程理论性强,难于从课本理论联系到实际的专业应用上,这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技能应用水平是不利的。

实际上,人工智能涉及的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其中在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数据挖掘、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尤为突出,每一种应用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特点。因此,在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应让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自行选定某个应用领域,在一定的提示和引导下通过检索有关文献,访问相关的科研院校网站等方式获取资料,了解当前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具体产品的开发和使用情况,最后在课程的结束阶段以学习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加以演示和共同讨论,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资料的收集阅读与思考是知识应用的首要环节,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应用技能很有帮助。(二)安排学生对经典算法程序进行实验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并且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抽象而概念性强,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难以从中得到启发,也难以体现出高职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为此需要安排学生动手实验,从实践中理解人工智能科学的理论原理和应用途径。

在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一些经典的优秀算法程序,如A*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BP学习算法等,在科研和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同样有着重要价值。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学生并不需要自行设计关于这些算法的具体程序,在提倡开放和共享源代码的今天,通过网络能够获得大量相关的程序代码资源。同时,一些软件平台也集成了一些工具箱,如遗传算法工具箱、神经网络工具箱等,只需设定相关输入参数和数据,便可通过调用工具箱函数实现算法,极为简便而易于理解。

学生应通过对这些程序作验证性实验来理解所学内容。为安排学生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师应结合当前阶段所讲授的内容准备相应的算法程序,当该部分内容结束后在课堂上讲解和演示算法程序的运行方法。学生获得该算法程序以及具体的实验任务后在课后完成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

例如,在讲授启发式搜索时,可向学生提供A*算法求解八数码难题的算法程序,并对某个学生给定某个初始棋盘状态,要求学生动手运行程序并记录由算法扩展所得的每个棋盘状态的估价函数计算结果,以及相应的OPEN表和CLOSED表的变化情况,从中理解A*算法的原理特点。又如,在讲授BP学习算法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调整,强调BP神经网络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而对BP算法的基本原理只作简单介绍。向学生提供利用BP神经网络学习特定目标函数的MATLAB程序代码后,要求学生动手运行该程序,并且记录和对比神经网络在训练前后对目标函数的逼近效果。

(三)启发学生引入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对毕业设计加以创新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8)

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爱因斯坦的成功方程式: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这里的方法,其实就是智慧的一种现实形态。智慧,本是梵文,读音“般若”,汉语译为“智慧”,现在对智慧的解释是对事物认识、辨识、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指才智、智谋。是一个人借助经验和思考而获得的能力。智慧,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古圣先哲苏格拉底就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取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强调从“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求永恒的真理,寻找最高之善―智慧”。在科学技术尚未解放人类劳动之前,发展智慧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特权享受,而在以职业生活及其相关的活动为主要生活内容的现代社会,人的智慧则体现于激发、创造于个体的工作世界中。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职业关系,总体而言人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职业活动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构建社会关系。从这一意义上分析,工作智慧即创造某一成就的行动的能力,是智慧的重要内容和构成要素,也是智慧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工作世界中,每一个微小的技能技术或方法的创造性使用,也无不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社会组织的成员,其工作和学习应该是合二为一的,工作就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职业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增加自身价值。

知识型社会,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以智慧型人才为主流的社会,同时智慧也是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灵魂。而人,作为智慧资本的载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的智慧不仅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机,同时也创造着智慧本身,即只有智慧才能衍生智慧。在这一背景下,面对瞬时生变的市场,各种社会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较高智慧,尤其是较强的判断力、应变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能力和精神来源于组织内处于不同岗位的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但是,人不可能天生就是人力资本,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创造性学习才有可能升华为人力资本。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代对职业人的要求,也就是对工作智慧教育的要求。改变陈旧过时的教育(学习)范式,强调培养已经或将要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们的工作智慧已成为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事实上,我们不会认为工作不需要智慧,也不能说以求职为主要目的,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不需要增进智慧。

在时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已被异化为知识传授,教者呈现的是现成的、标准化的、一成不变的知识,所有受教育者之外的教育主体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特别是陈述性知识的多少,“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似乎深得人心,却很少有人考虑这句话的内在涵义是“智慧就是力量”。在这种状况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忽略学生的智慧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不仅普通教育如此,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发展并蓬来的职业教育也没能脱离这一巢臼,而且智慧在人们的眼里一直是一个高雅的名词,似乎与职业教育关系不大,职业教育也被很多人,包括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偏颇地理解为弱势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少还是脱离现实需求的复现记忆型人才,他们可能拥有不少书本知识,工作中也会运用一些技能技巧,但这些活动都具有僵化的特征,缺少人生的智慧。

二、研究性学习是开发工作智慧的重要渠道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对世界有普遍意义,所以自产生以来就得到世人的普遍认同,这种普遍且重要的意义不仅仅体现于接受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学术科研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身上,同样也体现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体现于所有从事一定工作或者将会从事一定职业的人身上。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没有一种或一组技能为人服务一辈子,因而最重要的技能便是学会如何学习,即拥有智慧、掌握学习方法。正是这种思想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研究性学习也就应运而生并得到教育界的广泛欢迎。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智成于思,思始于行,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特别能体现学习和思考、方法和智慧的内在紧密联系。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基本要义有三:

其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教育要对儿童的生活产生影响,就必须关注现实生活,使儿童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感。研究性学习针对传统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剥离的弊端,冲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努力向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回归。这种回归意味着“研究性学习”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并为了生活。

其二,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研究性学习超越了以文化符号为表征的课程形态,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摈弃抽象的文化知识积累的认知方式。倡导依靠学生的亲身经历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并不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对立,一方面尊重直接经验的课程价值,另一方面寻求间接经验的个人意义,使两者共同建构起个体的完整的经验。

其三,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和简单的技艺性的活动方式,使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测量、实验、劳动等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展开学习。其“自主探究”虽然形式上是研究,但实质上是学习。

对一切活动而言,方法问题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所有学习者皆至关重要,影响着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的学习迁移能力。而方法,作为智慧的外在形态,无非是智慧在各种实际情境中的现实阐释。但是,增长智慧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把它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让人们享受它带来的心灵愉悦以及提高工作效率、生活水平的实际利益和乐趣。从以上三点要义的解释来看,研究性学习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首先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蕴含着一种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的新学习观。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即既指导学生“学会”,又引导学生“会学”,为提升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埋下伏笔,奠定终生学习的坚实基础。

从另一角度讲,“研究性学习”与其说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学习理念,因为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学习环境、专业性质、课程特点不同,研究性学习在具体方法上所表达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如日本学者田之教授归纳的五种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模型:调查研究型课程、综合表达型课程、社会参与型课程、生活实践型课程、共同交流型课程,它们都各具特色,对各种参与角色的技能和态度有着特殊要求,并且其适应范围也各不相同。作为一种学习理念,不管这种理念如何进步,它都必须与应用它的环境和条件相匹配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而且笔者还认为,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想成功地转化为教育实践,关键还在于教育主体(包括教师、学生)接受这种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信念,根据对它的自我理解和其自身的教学或学习风格,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初创造这种理念的人把它用于实践,它便成为一种方法,并且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法、有很强实践意义的方法,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并推广开来。反之若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仅仅依托于行政法规而强制推行于教育系统,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外在的强势力量,而不能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内趋力。

三、工作智慧需要职业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并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进一步制定了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计划,确立了“以优质特色和多样化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工程、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的任务要求,并“支持普通高中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植优势特色学科,形成学校发展特色”。2011年,市教委专门印发了《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在全市启动实施特色高中建设工程,为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具有多年师范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市教委直属中学,我校积极把握全市启动和推进特色高中建设的宝贵发展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我市“教育规划纲要”对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按照《天津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遵循多样化、整体性、重内涵、重创建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制定学校《音美艺术教育特色高中建设工作方案》,力求努力创建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育人成果和较高的办学品质,促进学校教育优质特色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二、特色高中建设的价值追求

    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地方,理应把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优质的教育应是充分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本,就要遵循学生学习成长规律,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不仅要满足学生升学的需求,更要为他们终身发展服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得好,而且要让他们生活得好,生活得健康幸福和更有价值意义。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及认识感受人生真善美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良好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我校拥有多年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理应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及美育优势,积极推进音美艺术教育特色高中建设,努力探索和构建以美立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的学校育人工作新格局,以更好地引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学校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的目的,并非仅是期盼学生将来能在某个艺术领域取得多高的艺术成就或只是在考试升学上获取成功,而是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及心育作用,使全体学生具备更加良好审美素养,学会正确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培养形成行为美、心理美、心灵美的良好素质与追求。进而通过艺术教育深入实施,全面提升学校美育优势,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使其心灵得到美化升华,个性和想像力及创造能力得到充分激发,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提高生命价值,体验和实现美好的人生。

    三、特色高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生活的全过程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注重深入挖掘整合、有效发挥利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校园生活中的美育因素及功能,系统建立完善和创新学校美育工作相关制度与机制,使之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加强,系统构建形成“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的学校育人工作新格局。

    一是以美的教育养德,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通过系统加强完善学校美育,将美育与学校德育系列化实施方案相融合,制定形成年级美育系列化实施方案,促进美育与学校德育有机融合,探索建立学校教育以美育德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实效性。同时,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系列化融入各年级、班级教育生活及文化建设,大力倡导高雅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风尚,引领学生自觉追求语言美、行为美、心理美和心灵美,提升品德修养及学习生活品位,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注重通过各学科必修课、校本选修课、文化讲座、校内生活实践活动,系统完善加强对学生美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使学生提高审美素养,懂得如何正确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使学生身心健康、品格阳光,自觉追求和展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真正美的人格与风采。

    二是以美的教育启智,加强学科课程美育功能的开发。系统制定实施各学科美育目标、任务及教学计划纲要,深入挖掘学科教材及教学内容蕴涵的美育资源,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美育水平,指导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及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充分利用学科教学各种美育因素,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将美的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美育化,使课堂教学本身成为一种美的存在,让学生感悟美无处不在,时时得到美的启迪与熏陶。进而引领学生不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更积极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追求不断增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三是以美的教育健体,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广泛开展“以美健身”教育活动,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坚持每年度举办体育节、举办校园艺体技能大赛,在坚持和开展好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及冬季长跑活动的基础上,在全校开设学生形体训练课程,建立多种学生体育社团及运动队,创建实施系列化以美健身特色育人活动等。进而在美的教育的带动下,通过文体活动的活跃开展,更好地激发学生旺盛的青春活力。

    (二)面向全校学生普及音美艺术教育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坚持把音美艺术教育全面纳入普通高中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开发开设多类校本音美艺术选修课程,在各个高中年级实行“必修性选修”,加强了普及性艺术课程教育;同时,把艺术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文化生活,通过校园艺术节、课外兴趣小组及学校艺术社团活动(学生艺术团、书画社等)、各类艺术创作或竞赛活动、开设舞蹈或形体课程等形式与渠道、培养和增强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素养;我校力求使每个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都能在音美艺术素养上至少形成一项艺术爱好或能力专长(包括戏剧舞蹈、书法篆刻等),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和创作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创建特色班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一是优质办好国办音美艺术高中班教育,形成我校较完善的音美艺术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彰显学校音美艺术教育优势及育人成果。二是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建立音美艺术特色教学班,推进高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试验。通过校本选修课、活动课、研学活动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音美艺术课程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音美艺术修养或能力特长的“合格+特色”的高中生,促进学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四)系统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

    在特色高中建设实践中,我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基础上,注重科学建立与我校高中“艺术班”、“特色班”、“普通班“相配套的音美艺术课程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形成了富有特色及层次化的校本课程体系。“艺术班”的艺术课程,突出专业发展和培养艺术人才的特点;“特色班”的艺术课程,突出文化艺术修养和能力特长培养;普通班艺术课程,以加强学生美育、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素养为重点,注重音美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兴趣爱好的拓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在总结近年我校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及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较系统地编制了与特色艺术课程相配套的校本音美艺术课程教材,发展和丰厚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内涵。

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篇(10)

大学是什么

大学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探索学问的机构,纽曼对此予以充分肯定。在《大学的理念》中,他指出:“如果要用简短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明‘大学是什么?’,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在他看来,这个表述意味着,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同一个地点,探索普遍的学问。“如果人员不是来自世界各地,就不会有探索各种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是聚集在同一个地点,就根本不会有任何学校。因此,从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看,大学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探索各种知识的场所。”

然而在历史层面上,大学在探索什么样的学问方面,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大学的做法并不一样。最早产生的两所意大利大学是在医科学校和法律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少。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则涉及学科领域较多,到了19世纪则又出现了以应用性技术为主要学科领域的大学。在这种情况下,纽曼指出,大学不是探索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的学问的场所,而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书中他多次强调这一观点,并认为“这种普遍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学术机构之所在”。

纽曼指出,他之所以强调知识的普遍性是因为“所有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知识的所有分支是相互联系的,因为知识的题材本身是紧密统一的,正如它们是造物主的行动和作品一样”。纽曼强调知识完整性的大学理想对今日的高等教育改革仍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如果说纽曼在一百多年前强调的是包括神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的相互联系、强调知识传授的整体性的话,那今天的教育则要求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内进行知识间的相互合作“在强调科技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使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相互合作,相互融合以扩大大学生的视野”。为此,大学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向学生传授普遍的完整的知识,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探求真理,掌握真理。

大学的职能

从中世纪大学产生到18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教学一直是大学的唯一职能。到1809年威廉・洪堡在德国创办柏林大学。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认为大学是为科研而设,大学之所以还要进行教学,是为了扩大和延续科学研究事业。柏林大学一经产生,便对西方大学的理念与实践产生了影响。正如克拉克・科尔在《大学的功用》中所指出的那样:“在1852年,当纽曼写作的时候,德国大学正在成为新的模式。科学开始取代道德哲学的位置,科研开始取代教学的位置。”从“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出发,纽曼在知识传授和知识教育层面上,提出了大学教育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是智性目的而非道德目的;另一方面,大学教育旨在进行知识的传播而不是着重于知识的创造与提升。

同时纽曼还从大学“传授普遍知识场所”的本质性界定出发,提出大学的基本功能应定位于教学,而不应立足于科研,更不能以科研来代替教学,因此,他提出了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功能性定位。在对大学的功能定位上,实际上纽曼是在驳斥为中产阶级建立只提供专业教育的世俗大学的功利主义思想。他明确提出科学研究与教学相分离,既然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就应为传授知识而设,为学生而设,以教学为其唯一功能。总之,在他眼里,大学的存在既不是为了使人变得有学问(非研究性),也不是为了工作作准备(非专业性)。也无法使人变得崇高神圣(非道德性)。而是为获取知识作准备(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性),大学的真正使命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大学的培养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认为大学教育应为自由教育而设。纽曼所说的自由教育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培养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等于一身的绅士。“我们在他身上可以发现到最高度的正直、体谅与包容;他处处替他的对手们设身处地地着想,替他们辨正错误,他对于人类理性的弱点与优点、范围与限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如果他是不信奉宗教的,他高深的见解和开阔的心胸必使他不至于讥刺宗教,或有反宗教的行为;他一定很聪明,所以他虽然无信,却不至流于武断或盲动”;“他视死如归,因为那是他注定了的命运”;“他有很好的修养,不容易受轻蔑言词的冒犯”。可见,纽曼要求大学为社会培养“社会良好成员”,培养通才和绅士。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人才呢?纽曼以其自由教育论、知识的普遍性和完整性理论为基础,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为知识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是进行这一教育的重要途径。他反对在大学里进行狭隘的专业教育,用他的话来说,“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日换言之,一个人如果掌握的知识越具有特殊性和经验性,那么他就越没有知识,教育就越不是自由的。他运用“好”与“实用”两者的关系,来论证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实用的并不总是好的,但好的却必定是实用的。”两者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矛盾,因为自由教育培养的人有能力马上从事相关的科学和专业工作。

为了实现这种自由教育,除了坚持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外,他主张学生“应真实主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

它。思维必须行动起来,半道迎接迎面而来的事实,你不是仅仅来听讲座或读书的,你是为了问答教学而来的。这种教学存在于你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中”。他的理想大学中的学生,不仅要主动、积极、开放、交互式地进行学习,还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掌握知识。他主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分析、分类、对照、协调、匹配、整合等手段,使新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学生的才智增长。由于学生“不可能攻读每一门向他开放的学科”,为了实现大学应提供普遍的与完整的知识的教学目标,他主张使大学成为“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也即让学生生活在“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之间”,强调学生在一种洋溢着普遍知识的益智团体氛围中进行自我教育。

上一篇: 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 工程监理需要的条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