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7 15:09:49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历史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历史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做好历史教学工作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现代文明的转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初中历史教育取得了明显成就。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最为典型:一是历史教学的目标;二是历史教学方法;三是历史教学与社会实际的关系。正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历史教学只有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历史的社会功能。

一、历史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教育理念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于历史思维能力与历史基础知识两者的关系出现了不同看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不单纯是知识的积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轻视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片面强调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诚然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可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没有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也就谈不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历史思维能力又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态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包含三个部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中国古代史是初中历史的基础。在初中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记忆背诵,同时还要求领会贯通。只有真正把握住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教授中国古代历史就非常容易。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发展,民族关系的演变,政治制度的嬗变,经济重心的转移,这些角度来进行讲解。把握主线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二、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教学方法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技巧有许多,”[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讲故事。初中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故事性很强。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语言,通过设计一个个小故事来进行讲解。应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讲解“秦王扫六合”的时候,学生大多对秦王嬴政的身世,个人经历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通过参考《史记》中关于秦王嬴政的记载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知识串联法。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都是依据不同的线索串联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知识串联法来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点。例如,在讲解科举制的创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与前朝选人用人制度对比起来进行讲解。汉朝的征辟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等都可以串联起来尽享讲解。这对于掌握我国历代的用人制度很有帮助。又例如,在讲解明朝君权的加强的时候。教师可以联系到中国历代君主专制制度来进行对比,从中就可以发现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不断集权的过程。

(三)以点带面。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各个知识点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点可以结合多个面来进行讲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坚持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例如,在讲解贞观之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讲解寒门这个概念来牵涉出贞观时期的用人制度。

(四)用语文教学方法来教授历史。文史不分家,中国古代的历史历来是文史不分家的。我们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学会运用语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秦王朝的暴政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读贾谊的《过秦论》,苏辙的《六国论》来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读这些古文会让学生对秦王朝的暴政有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下初中历史考试中有许多都是材料题,此时语文能力不够就无法考出好成绩,此时就需要提高语文能力。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实际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实际有密切的联系,考察历史有助于我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历史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初中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对于中国当下的改革开放有着重要意义。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的有效教学对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结合当下热点来进行讲解。要“将历史教育与社会现实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精神,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2]。例如,在讲解三反五反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问题来进行讲解。又例如,在讲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时候,教师就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们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加强初中历史教学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方法和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思维能力,历史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类矛盾,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2)

新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结构相比,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和相对独立等特点,所以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学实施者进行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唯一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高考历史史科《考试说明》(《考纲》)是高考历史命题的基本依据。《考纲》对高考历史学科能力提出了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及选拔性考试的特点。以安徽省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第36题第一问为例,我们深知《考试说明》对高三历史的复习备考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必须要树立“尊重教材,而不过分拘泥于教材”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模块特定的内容,将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复习效果。同时,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考纲》,从中体会每年高考内容发生的变化,以利于科学地指导高考复习。

二、重视模块的整体复习,以纵横联系法构筑立体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

高中新课程结构上的最大变化是采取了“模块”的架构方式,模块课程的特点和历史新教材的专题化编写方式,大大拓展了原有的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但同时会使学生缺乏对宏观历史的认识,较难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体系。因此,教师在复习时要使学生充分注意到并照顾到,一个模块主题与相关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系统性。那么学生掌握的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从构建知识体系中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

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关键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考试说明》列举出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基础做起,做好对基础知识的讲授与巩固工作。现今的高中历史教材,改变了过去课本呆板,缺乏历史真实感、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弊端,教材更注重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形式上更生动活泼,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目标性、系统性以及心理学、美学的原则。所以在复习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史料和插图的理解和消化。

最后,讲、练、评相结合,巩固知识、培养能力。高考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学生的高考成绩,第一轮复习的成败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要顺利完成第一轮复习的教学,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3)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有这样一个要求:“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这就涉及历史教学中最常用的讲授法,即历史教师用口头语言表述历史事实、传授历史知识的方法。在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传统的讲授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违背以生为本这一原则。实际上,对于历史学科这样的人文学科来说,讲授法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要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知晓历史的情况,了解历史的过程,激起历史的想象,形成历史的表象,开展对历史的认识活动,往往是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实现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述是传授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传递历史观念的主要方式。

一、讲授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初高中历史课标,我们可以知道历史课程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而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学生必须接受教师必要而正确的引导,这一过程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讲授法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史实的基本方法。历史是一门要求整体性、时序性的课程,教师通过深入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性,将看似零碎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分析,以此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重难点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理清逻辑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知识框架。讲授法注重对基础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所谓基本史实,是指重要的事件、人物及与之相关的时间、地域,这些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学中的基石。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轻视基本史实教学的倾向。不少历史教师在具体历史教学过程中,热衷于学生活动,假设历史情境,生搬硬套现实等现象充斥历史课堂,其结果适得其反。历史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作,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尊重基本史实,历史教学必须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二)讲授法有利于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驾驭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历史课程注重用历史指导现实,使学生逐步学会以史为鉴。学生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的要求,因为其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就必须由教师驾驭课堂,通过灌输历史知识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而灌输则需要运用讲授法。

(三)讲授法的运用是其他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石。初高中历史课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但是这里的自主探究方式,是建立在教师进行基础史实的讲解后进行的,学生只有储备一定知识才有自主探究的前提条件。反之,一味地让学生探究,不进行正确的指导,可能学生一直抓不住重点,只能适得其反。

可见讲授法在历史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自新课改后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甚至明文规定教师的课堂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有的地方甚至完全把课堂教学时间给了学生,教师几乎彻底放弃讲授法。

二、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对讲授法的要求

在历史教学中,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对讲授法也有新的要求。

(一)讲授法应详略得当。教师在讲课时必须把握好讲授的“度”,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按照心理学的说法是,学生知道了知识点的概念,但是仍然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学生新构建知识体系后就可以灵活运用。比如,相关的历史概念,专有历史名词(人名、地名、事件等),历史上的重要条约协定等都称作知识点,教师要区分知识的难易程度,讲解重难点,基本史实则要学生了解。

例如在学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课中,在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基础上,引申、推论出地方分权和贵族政治,教师不要急于自己推理说明,应引导学生体验结论的由来。“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过程,老师把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学生就处于被动吸收状态。老师虽然辛苦,但教学效果达不到最佳的状态。礼乐制度则必须由教师讲解,结合学生经验和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基本史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相应的能力,同样能力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准备条件。知识点的讲授一味追求详细化,讲授过细,学生学习会陷入“死记硬背”的漩涡。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度”。

(二)讲授法要适当地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所谓“满堂灌”,就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不能反馈学生是否理解消化。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单独使用讲授法是行不通的。教师会讲不代表学生会学。所以科学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讲授法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方法并不能过多,为讲求花哨而滥用是不明智的做法,要有选择性,因为辅助的教学方式实施,都只是为了促进讲授法的有效运用。

(三)讲授时间要安排适度。有的教师精心设计一堂课,无论从难易程度、重难点定位还是情感态度的升华都值得称赞,但是学生接受的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有可能是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如果教师讲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比较浅,教学效果不理想。相反,讲得过少,留给学生太长的时间思考,课堂会出现冷场,有的学生注意力会不集中,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的讲和学生的想都要适中。“杜郎口模式”是近几年极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它提倡“10+35”模式,即教师讲知识点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学习35分钟。但是在这35分钟内,教师并不是完全放任学生去做,而是起到引导作用,在学生出现知识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引导,此时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新教学方式的实施,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另一方面,不能一味摒弃讲授法,追求探究性学习等新方式,应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融合于课堂教学当中,以崭新的教学模式呈现给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4)

历史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门十分枯燥无味的学科,一是由于历史知识涉及古今中外、纷繁庞杂,如果形不成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仅靠死记硬背难度很大,使得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二是由于历史教科书限定了学习的内容,这之中很多内容一般都理论性很强,而且大多数都已经给出了固定的论断,很多学生认为没有发挥的余地,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历史学习毫无兴趣。在今天素质教育全面开始实施的形势下,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学习历史的过程,形成对历史理性的认识,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成为历史老师们的共同心愿。

一、传递历史知识信息

所谓历史知识信息传递,是指由历史教育工作者将历史科学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已经基本形成统一认识的信息在师生互动的基础经过一定的讲解、双向交流活动让学生得以掌握的一种教学活动。由于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内容,因此,我们将这一类以历史知识信息的传递为主的教学过程称为历史常规课。正是由于这类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因此,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为例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在基本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础上构建的,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阶梯,没有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谈不上具有积累历史素养的基础。

同时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如果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忽视了历史基本信息的掌握而单方面地追求现代教学技术,那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历史思维、历史分析与综合能力都会成为一句空话。

《历史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中指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又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在的历史教学中不摒弃让学生完全地记诵知识点,不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那就绝不是新理念下新课程的历史教学。

2、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侧重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已经大大减少,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绝大多数是基础性的、普及性的,其难度大为降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愿意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分析、强调,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注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求能够让学生"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没有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自主性,也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从某种角度上讲,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很难让学生的困惑之处主动地表现出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始终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体现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及时使学生学习的状况表现出来,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困难。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参与到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等,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掌握的情况能够比较迅速地反馈给教师,同时也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的或无谓的讲解。这样通过自主学习辅以教师的指导、强调,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信息掌握的效率要高得多。

3、教学较侧重于学生对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任何一节不管基于何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其涉及的内容、教师指导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不是单一的,作为以历史知识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常规课,显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是这类教学较侧重于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和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的基石,既是学生由感知历史到逐渐加深对历史认识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是常规课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

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常规课)的设计并不排斥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不排除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呈现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设计这类课时,必须注重它所具有的特点,才能在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5)

1.读、讲、练、评四环节的课堂教学

(1)读:学生每天都在读,但真正能读懂读通的却寥寥无几。课前发给学生学案(授课提纲)内容包括本节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记忆、理解、运用、重点、难点、知识结构,要求读书时象语文课中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一样,一框题一框题的归纳,最后总结出这节课到底在叙述什么。同时将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题或选择题,并附设一些小台阶的思考题。这样,学生经过预习,上课就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

(2)讲:主要讲重点、难点,深化、扩展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如《太平天国运动》一节,我重点分析评价《资政新篇》革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改造旧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充分认识其进步性(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空想性(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关心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阶级条件),并深入分析《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社会条件。社会条件包括:严峻的战争环境。阶级条件:农民阶级不是搞资本主义的阶级。经济条件: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保证流通的市场条件,在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村,在战争频繁的地方此条件也不具备,是空想,不能实现。

(3)练:精心设计随堂和课下练习,进行限时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应变能力。配备练习的原则是:一是习题要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二是练习形式的多样性;三是精心选题、命题;四是对典型题例进行专门训练,重点训练、限时训练,讲解解题思路,有效的提高解题能力。

(4)评:讲评时既要注意弥补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更要注重解题思路,技巧方法的点拨及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一些常见题型形成初步的解题模式。如选择题中的目的类。如果是考查人物类(包括派别、阶层)就要从其阶级(阶层)的利益出发。这样,从一般到抽象,从而使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一定的规律。在讲评中努力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分析不足、查找原因;传授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2、常联系,多比较,进反复

(1)加强同类知识比较联系,形成小专题。在教学中,我采取了滚动式的复习方法。例如,学到隋唐文化时,就让学生把以前学的同类内容如天文、医学、哲学、史学等联系比较一下,讲到宋元、明清时继续复习。这样不仅巩固、强化了基础知识,而且形成了一个个小专题;形成由基础知识、阶段特征、基本线索构成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网络体系。

(2)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和比较

揭示阶段特征,加强横向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历史网络体系中的"纬线“。历史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空间上涉及世界各地;在内容上涵盖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这些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这就使历史知识本身具有一种横向的网络结构。阶段特征揭示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发展的共性,在对历史的认识中,起着统括全局加强横向联系,加强知识结构化的作用。如教学鸦片战争时,揭示阶段特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因此知识体系的建立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基本线索是只是网络体系的"经线”,把握基本线索不仅能贯通来龙去脉,更能起到明确趋势的归宿,揭示变化规律的作用。如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有三条: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在教学中,既要把知识内容讲清,更重要的是揭示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基本线索,加强历史的纵向联系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这是世界近代史的最主要线索。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世界体系,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过程,又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了社会生产最一般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理论;深刻说明了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邮寄的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教学。

当然仅仅靠课本和讲解远远不够,还应辅助必要的练习进行强化巩固。

3、提倡标新立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6)

二、善子发掘学生的主体性是培养能力的最佳途径。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老师的培养。为此,我提一些有诱发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始至终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重视理论渗入是培养能力的关键。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7)

高中历史知识比较琐碎,学生很不好记忆,需要在复习时狠抓书本基础知识,不断巩固提高。要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从而建立主干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要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材”。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共有四种版本,以一本教材进行命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课程改革推动着高考命题超越教材命题,任何一本教材都无法成为复习的固定蓝本。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重整教材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参考考纲要求,不要死教、死背、死考,弄得历史教学死气沉沉。要把书本和资料里的精彩内容总结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学生能接受的知识。

结合学校实际,一轮复习时,我们使用《金太阳考案》,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各课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地培养认知能力,力求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本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全,不留死角。将基础知识落实夯牢,使之步步到位,再结合其资料中的《课时训练》,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以及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精练精讲,有效运用

高三复习期间,我们都会发放大量的资料,主要是试卷,各学科都有,过多的资料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有的学校还要求老师在晚自习时都要讲课,过多的以老师讲为主,学生练习的时间较少,这是错误的。在讲与练之间,要找到突破口,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题,试题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搞题海战术,要精练精讲。每次学生练习后要及时进行试卷讲评,做到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举一反三,良性发展。例如学校使用的《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热点重点难点专题测试卷》、《衡水点睛文化》系列卷,复习资料的内容较多,不可能一一讲解。所以要着力整合各种资源,剔除其中远离课标的知识点,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处理,要学会总结归纳,力求做一道题目就能有一次收获,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复习时的练习要学会将历史知识与热点现实结合起来,提高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命题人员在试题设计上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回避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注重历史知识与时政热点的联系。如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当前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联系比较;罗斯福新政与当前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金融危机采取措施的关系等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进一步夯实基础,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

三、综合训练,促成飞跃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8)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则是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升华。培养能力首先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我在第一轮复习时,要求学生对高中五本历史教材从正文到注解,从插图到小字都全面仔细的阅读一遍,然后对照《考纲》涉及到的每个知识点详细识记。在此基础上,我再对重点知识作必要的补充和拓宽,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每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每个历史阶段的知识结构,时代特征等。

二、善于发掘学生的主体性是培养能力的最佳途径

我提一些有诱发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我在第二轮复习中主要是对历史知识的专题梳理和切块归纳,如中古史,我按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史进行分类,把经济史又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把农业发展史又分为农具改进、水利、垦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对每一专题的有关内容进行罗列,我再作适当的补充解释,由学生理清每一专题的发展线索,这样易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在这轮复习中,我力求选用各种有效方法,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始至终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学习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重视理论渗入是培养能力的关键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14-002

高三教学的重点在于复习,高三复习的重点在于不断的纠错补偿,而高三复习阶段的纠错补偿主要是指针对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纠正,并针对错误类型进行总结,寻找导致出错的原因,并补充讲解相关知识,以达到全面提高高三复习效率的目的,下面结合自己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做法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纠什么错?――内容

1.知识

教学的最初和基础是知识点的讲解,如何把基础知识讲清楚讲到位十分重要。而历史学科知识点繁杂,琐碎知识点较多,学生容易遗忘,故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帮助学生回顾,反复强化印象,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其实源于知识层面的错误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二是遗忘。比如说必修二经济史关于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区别、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以及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等等这样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概念,许多学生之所以会犯错或者混用许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现有版本的教材讲解不到位、不明确所导致的,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仔细加以分析讲解,则学生是很难理解并掌握的,这属于典型的对知识的不了解。再比如许多学生容易把南昌起义与武昌起义混淆,这属于地理知识的缺乏带来的时空混乱,这其实也属于不知道的层面。

二是知识的遗忘,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句俗话――“历史学习就是不断的和遗忘做斗争”,应该说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指出了目前我们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现状,因为几乎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所组成,如201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选修)第18题:

18.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此题考查了教材必修三《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这一单元中对不同美术流派特点的理解,但该题其实是一道建立在对教材基础知识记忆的能力题,难度不大。而许多时候由于我们学生的遗忘,导致在做题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学生会在一些单纯记忆基本史实的题目中屡屡出错,如时间排序题,如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相关发明的先后顺序之类的题目等。

而我们研究和解读历史首先就是建立在对历史基本事实的掌握、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如许多历史资料记载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记忆力惊人,晚年双目失明了,但是有学生向他请教《资治通鉴》上的一句话,他随口就说出在哪一页多少行,因为他已经把整本《资治通鉴》及许多史书储存在了脑中,即使失明了,照样给学生上课,其实我觉得这不仅仅是陈先生记忆力超群,更是他对历史知识的烂熟于心。

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期间对于此类的历史知识题要格外加以注重,因为这是历史学习和考试的基础,而一旦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

2.能力

能力提升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如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这四个运动的群众基础问题,如果学生只是满足于识记教材的基础知识,则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这四个运动的群众基础,故老师需要加强对教材知识点的分析讲解,注重对教材的分析,促使学生吃透教材,深入理解教材。除了要讲清楚这四个运动各自的群众基础如何,还有同时指出虽然说这四个运动群众基础一个比一个广泛,但他们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因此也可以说明群众基础的广泛只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因素。再比如“为什么说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爆发?”这一结论的得出,如果学生能够结合物理学所学的知识中对牛顿力学定律的讲解,再结合蒸汽机和内燃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这样学生对这一结论的记忆必将十分深刻,这不仅是我们历史学习的要求,也是目前历史高考命题的要求,如2013年江苏高考历史(选修)选择题第15题:

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 )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这道题无论从设问的形式还是作答其实都是考察我们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运用,这其实也是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和高考命题的要求,类似的题目在今年江苏省的高考试题中还有很多,这其实也在进一步提醒我们历史教学不仅仅要关注于史实,还要关注于结论,更重要的是关注此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因此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我们学生的能力是大势所趋。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讲解篇(10)

一、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全面、系统的历史基础知识体系,就无从谈论能力的培养。因为分析、归纳、比较等认知活动均需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为前提和支撑。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对一定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及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横向与纵向知识联系的完整认知。学生头脑中有了纵横相交的知识结构体系,思维活动就有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如讲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时,学生可能会质疑:文艺复兴为什么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就需要对“古代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对中世纪神学黑暗统治和文艺复兴表现出的精神内涵的理解,这需要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有较深刻的认知。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古代人文精神已经湮没,它不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如果没有掌握 “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当时欧洲社会状况的有关知识,就不能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线索、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形成这种体系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等能力。

二、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论基础

历史思维能力包含对问题的分析、评价等活动,在分析、评价历史时,应该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史学理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生全面、客观和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史学理论,才能站在正确的和更高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历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的渗透,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地看待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理论;还要加强历史观的教学,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等。熟悉并正确地运用史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提升历史思维分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如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观来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世界带来的重大变化。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是文明的重大进步”;从“近代化史观”角度分析“它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它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榜样”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分析,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就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其意义的理解,还提高了在史学理论指导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配备有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有丰富的原始材料,历史插图、漫画,图形表格,许多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及相对应的课后阅读思考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它们作为载体,结合课文所学知识,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论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讲述“专制下启蒙”时,可采用“资料卡片”中伏尔泰的话来训练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伏尔泰主张“自然权利”学说的理解。通过课后“自我测评”中“启蒙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的表格”来探究“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他们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必须要运用概括、综合、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在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带了提高。教材中的这类资源相当丰富,教师在利用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资源,是选择图表、史料,还是选择知识链接?要根据实际需要,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全部资源解析透彻,应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资源,挖掘材料的内在含义,讲清分析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与能力,做到以点带面,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能力。

四、开展生动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好形式

学生在课堂讨论、探究活动中,必须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还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同时在讨论中要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需要学生具备历史学习的各种能力,因此,课堂讨论、探究是思维提升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开展课堂探究、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巩固基础知识,还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如讲述“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时,提出“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这一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进行分析、提炼,并且提示学生从事件的时代背景去寻求差别的原因。学生在查找分析各种材料的时候也在进行积极思考、论证,并且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首先要精心命制探究题,重视题目的新颖性、可操作性和思维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思;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要鼓励质疑,紧扣主题,不断将探究活动引向纵深。

五、精选、精练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 下一篇: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