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实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7 15:09:33

社会工作与实践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1)

作者简介:卢露,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

一、社会工作实务教学法概述

作为一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目前国内的社会工作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个显著的现实困境,即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和形式化的实务教学并存,但两者在实际教学中却又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

这种现象会使得社会工作“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大打折扣。实际上,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该对理论教学起到验证、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因为相对于侧重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知识传授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则更侧重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所以,如何培养和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是社会工作教育甚至整个高等教育中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虽然目前在社会工作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出了一些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如“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但由于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与实践对象不能实现一致与吻合,使得教学活动无法很好的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社会经验融汇贯通,实际的教学效能也无从谈起。所以,虽然目前经常采用的案例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仍然无法得到根本性提升。

二、 《家庭社会工作》的课程内容

《家庭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与以青少年、老年或妇女个体为服务对象其他社会工作课程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更强调通过家庭关系的改善来帮助服务对象获得相应的系统支持。

传统中国社会具有“家国同构”的特质,家庭既是血缘纽带和亲情联系的基本场所,还承载着传统农耕文明的社会伦理基础。所以,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家庭变迁的缩影,近代中国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家庭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从家庭形态上看,现代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逐渐核心化,主要表现为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传统社会中的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逐渐被现代社会的核心式小家庭所取代;其次,是家庭功能的外移,或所谓的“社会化”,传统社会中,个人社会化的场所主要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完成的,比如教育和生产活动等,不仅如此,传统大家庭的功能还包括生育、抚育、娱乐和养老等等。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一方面,一部分家庭功能向外转移,如现代学校承担了主要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家庭的生产、养老等一部分功能弱化,而娱乐、情感等功能逐渐强化。此外,家庭制度的变迁还带来了家庭关系的逐渐平等化,传统社会父权制、等级化的家庭结构被男女平等等理念所冲击,具体表现在妇女普遍就业、亲子关系趋向平等化等等。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体现在家庭领域中,由于各种内外部的矛盾和冲突,中国家庭在变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家庭问题。所以,发展家庭社会工作也成为中国现阶段比较迫切的任务,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目前我们国家的家庭社会工作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服务体系,其主要目标是解决家庭的特殊困难,其局限在于虽然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家庭的困难,但要实现对家庭的整体社会支持仍需要发展专业的家庭社会工作。因此,有学者指出,“目前,应当将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养老问题作为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 。因此,可以将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家庭结构、家庭变迁与当代中国的家庭问题、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涵义、内容和方法等。作为本课程的重要基石,家庭社会学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和视角。所以,结合当前中国内地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将家庭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形成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框架。

2.掌握家庭周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等家庭社会工作的一般理论,以及结构家庭治疗法、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等家庭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技巧。以家庭关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本课程以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和养老问题等作为讲授的重点,与以青少年、老年或妇女个体为服务对象不同,家庭社会工作更强调通过专业的工作方法从改善家庭关系入手,对家庭功能和结构的完善提供相应的系统支持。

3.具有就常见的家庭现象和家庭问题,如家庭关系、家庭危机等进行分析,并能从家庭社会工作角度,给出辅导性建议的能力。本课程重视课堂模拟和实地操作的重要性,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家庭治疗方法的基本过程和治疗技巧,除了安排一定课时量的课堂案例模拟以外,还要提供在校外社工机构参与实务工作的机会。

三、 《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

“家庭治疗法”是家庭社会工作特有的专业工作方法,在西方的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中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家庭治疗的扩展和深入,在不同心理治疗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多个风格各异的治疗模式,如机构学派、行为学派、精神动力学派、策略学派、系统学派、经验学派等等” 。而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之前发展起来的学派一般被称为“现代主义学派”,之后由于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叙事学派、米兰学派和新女性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的家庭治疗模式。虽然,中国的家庭治疗是从80年代以后才开始起步的,尽管时间较短,但由于对家庭服务有相当程度的需求,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由于家庭治疗的模式较多且各具特色,不仅学派林立,治疗策略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想要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期内涵盖或完成所有治疗模式的学习和训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为此,有选择性而深入系统的讲授两到三个工作方法是必须而且必要的。目前,在国内比较流行且影响力较大的治疗模式主要有结构式家庭治疗法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法,基于此,本课程的实务教学设计将以这两种工作方法展开:

(一)结构式家庭治疗法

1.基本观点:结构家庭治疗法的创始人是美国结构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 Minuchin),他与同僚们在上世纪60年代从研究纽约市贫民窟的越轨青少年行为中发展出了这一工作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家庭结构、家庭次(亚)系统、界限等,它假设个人问题是与家庭的动力和结构有密切关系的,要帮助个人问题得以解决,必须改变家庭成员之间交往模式,帮助家庭认清和改善影响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而代之以更良性健全的结构。

3.学习任务:由于结构式家庭疗法是一种行动治疗,而不仅是解释或分析治疗,它有着有效的诊断工具和系统的治疗方式。为此,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应该包括:学习绘制家庭结构图,能用简明的图示表达出家庭的结构特征;通过模拟练习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能独立完成基本的治疗过程,并且能在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手法,还能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法

1.基本观点:萨提亚(Virginia Satir)家庭治疗法是基于人性本善的信念并将此运用到家庭沟通的改善上。1964年,萨提亚女士出版了家庭治疗法的经典著作《联合家庭治疗》,也标志着这一家庭治疗模式的形成。贯穿在萨提亚治疗法过程的中心概念是“沟通过程”。 “萨提亚的治疗法基于人类基本三角关系(父亲、母亲、孩子),其中包含了一些比较普遍的信念和原则,例如:改变是可能的;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父母都要尽其所能地做到更好;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果应对和成长所需的内部资源等等” 。

3.学习任务:学习运用表里不一沟通方式的类型对家庭沟通模式进行评估,重点掌握每一个治疗阶段的工作重点、治疗策略和技巧,通过练习沟通游戏、模拟家庭会谈、家庭塑像和个性部分舞台等治疗模式,使学生能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引导、示范和反馈等治疗师应具备的素养。

四、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在明确《家庭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重点和任务后,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而目前,社会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在实践教学和课程建设上采用的案例模拟、专题研讨、经验分享、小组活动、视频教学等等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但如何配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主题,对这些实践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相关的课程为例,尝试做出以下设计:

首先,配合相应的课程理论选择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项直观生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贯穿理论知识讲授的过程。案例选择的来源也可以多样化,教师不仅可以根据自身实践经历、同行经验分享以及相关影视片段选择案例,也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的实务经验或者对案例进行二次创作。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2)

前言:所谓社会实践活动所指的是高校研究生在校期间,有组织、有计划的步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精神与物质的活动流程。在不断转变的医学模式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形势下,为医学院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医学院校进行服务医药卫生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而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医学高校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必要按照培养医学人才的要求和目标,与研究生就业定位、专业特点和思想状况相融合,并认真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生产劳动以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让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做贡献,增长才干,从而加强责任感,全面的拓展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医学院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志愿者服务模式

传统形式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教学规划之外的假期社会实践、教学规划在内的实践活动。而在现阶段,主要展开的是创新型医学优势,仅仅围绕的是在各个社区内的卫生服务,与此同时以医药下乡的模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进行医学课题的调研、免费义诊以及对医学讲座的开设,为群众宣传医疗保健知识,这种模式可以确保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充分的利用医学优势,发挥优质的社会实践效果。此外,可以在导师的带领下,即导师指导、学生主动参加的组织模式,可以保障医学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率的不断提升。

(二)建立专业人才信息数据库

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在每学期的研究生入学期间,会相应的设置青年志愿者协会,并登记持有职业医师资格的研究生信息,在信息的内容上包含:注册职业医师的时间、专业职称以及医疗学科等多种信息。并通过Excel软件的应用来整合信息数据库,利用这种建设数据库的模式,医学院校的团委能够对研究生技术人员随时调动,充分组织实践型医学团队。

(三)组合最优化医疗资源

对于实践队伍的组建方面,需要以最优化的医疗资源为主,确保每支队伍都能够具备儿科、妇产科、口腔科、内科等多种专业的研究生,以此来达到有效实施各种医疗服务的目的。并组织心理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多种专业特色的团队,充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不同视角下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视角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是以互惠互利的原则作为根本。该原则不单有助于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作用,还有助于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主动和各个医疗事业单位利用协商的方式,在对医疗基地进行建立的情况下,凸显长效化、制度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便于有效的发挥出医疗基地的培养人才作用,并推进各种医疗活动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在组织实践活动的阶段,医学教育的主体就是如何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若医学院校研究生在毕业后不愿为基层服务,这说明该医学院校的教育未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忽略了对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是研究生步入社会后掌握民情与国情的必要方式,因此,为了能够培育高素质人才,一定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来落实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必然会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增添新型血液,从而发展最优化医疗卫生服务。

(二)导师视角

医学院校的导师作为培育研究生的主要责任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等方面,均要予以充分的鼓励和指导,有必要把实践内容和任务纳入研究生的培养规划中,将社会实践作为首选,体现培养医学高素质人才的积极作用。并以宣传与总结作为主要手段,以此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多角度测评研究生的实践收获、调查报告等。

三、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效性差的主要原因

(一)不完善的社会实践组织工作

在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准备流程中,未充足的宣传社会实践意义,医学院校研究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在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的流程中,无法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实效状况,并未科学的进行评价考核。即社会活动之前的调研不够充分,在运行过程中也未进行有效反馈,造成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出现漏洞。

(二)不健全的管理体制

医学研究生落实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和政策措施、经费的支持、基地的建设以及活动安排等方面相关,想要紧密的融为一体,有必要完善管理体制并加强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但是一些医学院校有关主管部门对社会实践不够重视,研究生工作部门未实现配合的目标,导致运行体制不够完善,未有效落实划拨经费以及拟定实践计划等工作,研究生无法踏出院校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阻碍了社会实践的持续运行。

(三)不健全的创新机制

部分医学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无法将创新机制体现在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中,未按照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进行医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更新,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沿用传统形式下的模式,研究生无法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社会竞争意识。特别难以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训练,没有落实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围绕参观访问等形式化的实践活动,无法突出理想的实践效果。

四、提升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时效性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社会实践组织工作

医学院校需要鼓励研究生多发表文章,为的是全面提升影响力与知名度。基于社会实践活动对医学研究生的积极作用,医学院校和导师都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多角度树立高素质人才提升自身素质的目标,充分发挥育人的巨大作用,为研究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准确的指导意见,使实践成果能够准确的转换成为研究生自身的精神财富。

(二)健全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创建优质外部环境的必要条件,为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需要完善激励机制,医学院有关负责人需要将社会实践当作考察德育方面的重要环节,并与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团员、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联系在一起。对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尤为突出的个人或团队予以奖励,可以提升为优秀个人和团队。此外,研究生社会实践还可以和推优入党充分联系,在开展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创建优质的外部环境。

(三)健全创新机制

医学院校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交流总结、评估考核、宣传动员的系统工程,有必要创建创新型的长效机制才能够实现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目标。在创建社会实践创新机制的过程中,有必要健全工作规范和工作设计,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合理的执行体系。

例如,可以建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成员是以实践经验充足的研究生为主,具体承担的是实践活动的指挥和落实等内容,保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时效性工作,由于是研究生亲身体验并将实践活动转变为对自身有用的医学财富,因此拥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社会实践活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真正作用在于,通过多次的体验与实践,凸显医学领域持续性的特征。

五、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培育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想要实现培育优秀医学人才的目标,有必要利用有效的措施,步入社会参与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强化研究生的多种能力,以此来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程翠玉.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探索及成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9).

[2]张海林,朱红,钟军.素质教育目标下做好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

[3]陈博.新时期加强文科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3(07).

[4]赵娜娜,阚俊明.浅谈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发展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6).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3)

作者简介:修路遥(198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教。(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74-0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社会工作概论”为例,谈谈对该课程定位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践。

一、从课程特点出发明确课程定位

1.奠定专业基础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建立的。学好概论课对确立专业认同感,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树立以社会工作为治业的志向至关重要。作为专业学习的开端,突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是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必要任务。

(1)建立正确的专业概念。教师讲授“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时,需要给学生讲清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已达成共识的概念界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说明;对有待于讨论的概念界定,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和认识层面介绍其解释来源,以供学生课后参考。[1]

(2)提供清晰的学科知识架构。现有“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将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三大内容囊括在概论课程中,几乎涵盖了社会工作专业将要单独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在这里容易出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撞车”问题,教师应注意做好内容衔接。例如,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语言和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而不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讲解中。

2.树立专业价值观念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目的在于帮助个人、服务群体、改善社会福利,解决并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正义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以明显的价值倾向为基础,逐渐形成一系列核心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残酷社会现实,社会工作从起源发展到建构体系都充满了博爱与人道主义的温情,彰显了专业理念的独特魅力。没有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相比其他专业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专业工作者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地解决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专业教育业不能仅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教师应充分重视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的介入,强化学生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价值理念问题要渗透到各个章节,贯穿教学始终。

3.培养兴趣,倡导专业理念的课程定位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根本动力,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国内外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所学专业,接受专业理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实用性特点,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社会,从专业视角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形成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和热爱。

二、理论结合实际完善教学内容

1.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

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的是正直善良,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工作者。这种职业理念培养离不开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现实社会生活呈现的现象往往是繁杂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感知力以及深刻的反思意识,善于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确保科学助人的力量源泉。在“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广泛引入社会现实事例,不能停留在描述事实,而应注重解释理论如何从实践中来又怎样去指导实践。如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把它们充实进课堂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释实际生活的思维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平时组织、遴选相关材料,不能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标准。

2.融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注重社会工作本土化离不开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入研究。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课堂中。比如,每年新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还有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教师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归纳,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后,把它们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但有时也会出现教材内容与新增信息之间的矛盾,脱离教材只讲新的研究成果显然不符合基础课程的要求。[1]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只提出核心观点和发展动态,留下问题由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提供的浏览渠道课下查阅。学生经过思考后再与教师进一步交流,对促进专业思维形成很有帮助。

3.西方经验与本土导向

社会工作是从西方起源的,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进程的讲解,力图使学生了解一个专业从无到有,以至提升到专业化层次的全过程,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按照顾东辉的观点,本土导向一方面强调外来者对进入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一方面还有注重对本土经验的专业化,包含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理念和模式的选择、融合与接收的过程。[2]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选择性地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的模式和技巧,注重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注意收集和整理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突出实践思维探索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对前人积累经验的抽象和升华。[3]笔者根据“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抽象归纳出四种教学模式。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概论课程不宜完全遵循理论主导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完成专业价值观、基本原理、理论和规律学习的同时,应该适当融入实践思维的教学训练,为学生搭建从理论过渡到实务的桥梁。

1.模拟问题模式

模拟问题模式,一般由教师提出已经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如:讲述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时,把社会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设计成假设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当弱势群体福利与健康人群福利发生冲突时当做出何种抉择?同一社工处于不同角色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期待,当这些期待难以两全时社工该如何处理等问题。这种做法简便易实施,不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没有风险的状态下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由于问题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无法接受真实情况的检验,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存在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克服了依靠死记硬背学好概论课程的错误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抽象理论变为真实体验,使孤立的知识变成有机的整体,使学习从任务变成了乐趣。

2.案例分析模式

举例解释是以往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但是如果教师对例子的选择不加斟酌,牵强附会,不仅篡改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初衷,还容易造成学生对理论的误读。[1]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有必要摒弃举例解释理论的简单授课方式,要依据课程需要和现实情况精选、精讲案例。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如个案工作章节,教师可以精选案例来展示个案工作从建立专业关系到最终结案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个案工作的特点、主要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等。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章节亦可采用此法,学生经过多个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把握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的异同,取得理论结合实际的预期学习效果。

3.课堂讨论模式

课堂讨论模式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高低、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思考深入程度的有效手段。其具体步骤是:第一,老师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讨论主题,学生课前做好发言准备;第二,课堂讲解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第三,学生广泛参与,热烈讨论;第四,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讨论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对教师引导能力与应变能力的检验。要获取好的课堂讨论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原则之一是该题目在理论上没有确定观点和主张,使参与讨论者有选择和辩论的空间;原则之二,发言不设限制,但注重实效,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导向控制讨论范围,避免偏离主题。原则之三,始终鼓励学生发言,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4.实地体验模式

实地体验模式是广泛利用校外资源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以社区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参观访问为主要形式。安排学生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可以在实地走访中感知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状况,体会社会工作的价值所在。在注重本土化教学思路的引领下,要使社会工作这个最先发端于西方的学科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必须在引进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广泛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在实践学习中发掘出顺应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工作空间和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共青团积极探索社会化工作机制。

1、工作观念的转变要求共青团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工作机制。团的十五大提出:“要以党政所想、社会所急、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的要求设计团的活动,建立完善团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以达到紧扣社会热点,引发党政关注,触发大众共鸣,满足青年需求,激发青年热情的目的”。新的工作理念,要求各级团组织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团的工作的总要求,紧扣党政工作大局,带领青年服务社会。

2、工作的职能转变要求共青团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工作机制。团的十五大指出“协助政府做好青年事务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是促进青年参与经济社会生活,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现阶段,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来一部分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将逐步转由社会团体来承担。对共青团而言,“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共青团有自己的政治、组织、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履行联系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职责的同时,要根据新的形势逐步在青少年事务的管理、青少年权益的维护、青少年信息部的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青年需求的转变要求共青团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工作机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我国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也造成了青年成长和发展中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共青团组织相对封闭的工作模式已难以适应青年多元化的需求。共青团组织的无限责任和有限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资源短缺、服务手段匮乏已成为制约共青团工作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共青团组织必须自觉适应社会变革,在立足自身力量的同时,借助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在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中开拓,与市场经济和青年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领域、新方向,构建共青团工作社会化运作的新机制。

二、我区在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方面的基本实践

在推进共青团工作社会化工作机制方面,我们以时展为参照系,以社会为坐标,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给团的工作准确定位,使团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在广泛融入社会生活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取社会之长,补共青团之短”,不断创造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工作条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1、优化环境,建立了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保障机制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争取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已逐步形成了社会化的工作体系。一是组织领导体系完善。紧紧依托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团的工作的文件及相关意见,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部门联动逐步形成。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与青少年教育和青少年事务有关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将青少年工作的目标与各单位的阶段性工作和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努力将相关单位纳入团的工作体系之中,变共青团一家唱“独角戏”、搞“独家经营”为“多方协作”,为团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三是行业作用得到发挥。采取“行业牵动,团组织推进”的工作思路,突出行业特点,使团的品牌工作,如“双争”活动成为各行业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基层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2、适应社会发展,建立了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组织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共青团原有的按行政区划和隶属关系建立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的组织体系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团组织覆盖面不够的问题日益显现。根据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团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团结教育凝聚青年,有利于团组织整体功能体现的原则,团区委着力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社会化组织体系。一是进行团建创新。打破地区、行业的界限,按照新的经济成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对新经济组织建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麦德龙超市、新特医药公司等私营企业建立了团组织;根据青年流向多元、流量多变和流速加快的特点,采取动态设置团组织的办法,建立了社区团(总)支部,组织设置变“单一化”为“多样化”。二是拓展团的阵地。建立了以共青团为核心,以青年活动中心、青少年读书俱乐部为依托的社会化组织体系,形成了共青团新的力量矩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共青团人手不足,势单力薄的局面,使团的工作能够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和更广泛的青年之中,促进了团的事业发展。三是延伸团的臂膀。适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适应青年社会结构变化,积极推进城市青年中心建设,把青年中心作为基层团组织整合资源、凝聚人才的新平台,联系青年的新纽带。

3、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服务机制

团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组织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需求旺盛与团组织供给不足已成为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要矛盾。我们坚持以团的组织系统为基础,调动可能利用的社会资源,围绕青年的学习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青年的手段,推动服务青年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初步构建了团的服务体系。一是关注青年思想动态。加强了基层青年思想状态的调研并建立了硚口共青团网站,初步形成了青年社会调查信息系统,为党政领导及上级团组织倾听青年呼声,了解青年愿望,掌握青年工作动态畅通了渠道。二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以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为宗旨,以团干部培训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创建社区青少年学校为载体形成了青少年教育培训网络。三是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与劳动部门联合建立了区青工职介所及街(乡)青工职介网络,帮助了下岗失业青年再就业;采取借用、合用、合建等形式,建立了青少年法律服务站、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等活动阵地,探索服务青少年的有效形式。

4、遵循市场规律,建立了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融资机制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形式,它最大的特点是资源配置社会化。随着共青团工作职能的不断拓展,共青团单纯依靠财政拨款、单纯依靠自身的有限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共青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共青团组织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市场法则与组织优势的结合,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我们按照“源于社会,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做了一些尝试:一是依托社会力量建立青少年服务基地。按照“社会化运作、事业化推进、品牌化管理”的工作思路,与新华书店联建新华博克书屋,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二是通过青教办、青联、关工委等组织,充分协调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资源,争取有关部门在政策、技术、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对社会上原有的一些阵地、场所,通过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行扶持、命名,建成团的活动阵地。

三、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运行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共青团的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建立,为我们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有机结合中加强团的建设提供了一种依托。不断完善社会化的工作机制,还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1、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第一,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是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的需要。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共青团组织青年、服务社会是国家政权社会支柱作用的具体化,共青团组织要从发挥好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的高度来认识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优势。第二,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是发挥共青团职能作用的需要。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的发展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度和期待值日趋上升,要求团的工作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期待,更好地为实现其政治职能服务,通过把握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来体现社会作用,赢得社会地位。第三,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是发挥共青团整合资源优势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共青团获取资源的方式,主要依赖行政手段,所拥有的资源足以影响青年的成长发展,因而对青年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动员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一方面,仅靠行政手段获取资源已不能满足共青团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依靠多种手段获取资源。另一方面,青年获取资源的途径多样化,不仅可以从团组织获取资源,也可以从市场和其他方面获取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共青团要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推进工作、服务青年,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资源整合机制。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5)

社会工作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助人自助,以协助个人、家庭、团体或社会发挥潜能、调整关系,解决或预防各种社会问题为目标,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职业岗位。《社会工作实务》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的核心必修课,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熟悉社会工作的个案方法、团体方法、社区方法、行政方法及一般的社会工作流程,能够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民政、司法、卫生等机构和社会团体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应用型人才。从目前该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不少高职院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也开设了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但大多数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社会工作专业基本相同,甚至有的院校还沿用了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开设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课程,作为对《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细化与补充。笔者认为,作为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工作专业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工作的课程对 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养成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却不能全盘照搬,必须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职业岗位的特点进行该课程的改革。

一、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着眼于培养一线的社区实务工作者,具体来说,本专业主要面向基层政府、城乡社区培养具有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城乡社区管理与服务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热爱基层社区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这一培养目标下,本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城乡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居委会的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院校其培养目标及主要就业岗位与上述阐述是基本一致的。而这一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与上述的社会工作专业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后者是以培养社会工作者为主要目标,其工作岗位为民政、司法、卫生、教育等各个机构和社会团体中的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在职业能力要求上有相同的方面,都需要从业者有较高的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和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满足了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训练,因此无论是本科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还是高职层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大多都开设了此课程或与其相近的课程。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大多学制四年,招收本科层次的学生。作为高职层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生源质量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上都很难达到社会工作者的要求。因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要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二、《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开设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进行了重新定位。本课程培养具备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熟练掌握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实务技能,能及时回应并解决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为社区各种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建立和谐社区,适应我国社区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养成社区工作者的品质与职业道德,初步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社会工作问题的能力,并在社区工作实际工作岗位中能够与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团体、社区等方法,处理与解决相关社会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须具备在日常社区工作中及时觉察和发现社区居民的问题和需要,并能主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对问题进行预估和分析,选择合适的介入策略,充分寻找利用有效的资源,解决社区居民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使工作更具有成效。

由此可见,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社会工作课程不可能脱离社区这个环境而独立存在,必须紧紧围绕社区环境中的工作任务进行课程构建。

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模块构建

社区工作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强调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的训练和运用。根据社区岗位工作的实际以及上述课程的重新定位,对本课程进行了重新构建,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本的高职课程。以模块为单位,任务为基础将本课程内容以三个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分别是走进社会工作、掌握社会工作方法、参与社会工作实务。第一模块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树立社会工作价值观;第二个模块是重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主要涉及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三大方法进行实践;第三个模块主要是综合运用三种工作方法实践于三个常见的实务领域即家庭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以情景为导向来组织教学,如家庭社会工作中重点涉及夫妻关系个案和亲子个案的实训。通过这些任务的学习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临场应变、人际沟通能力这是学生将来从事社区工作,面临繁琐复杂的事务所必不可少的知识与技能。

四、课程的实施

本课程的重点为第二个模块,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针对这个重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实战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于个案工作部分。在此种模式下,根据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为完成六个子任务为主要目标,开展教学。与传统的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相区别,在本单元中没有过分强调个案工作的理论,而是重点放在了个案工作的会谈上,对于如何接案,如何维持会谈,如何进一步探索案主情况作为重点实训项目。这种训练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区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接待居民,针对居民的问题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第二种模式是基于真实情境的互动体验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小组工作环节。由于小组工作比较抽象,很难用小组工作的理论来讲述清楚,因此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在班级组建真实的小组,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体验小组活动,获得自我提高。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全面参与为核心,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体验式教学。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学生中招募具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成立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调试小组”,通过组织各种小组活动,使组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其他同学也见证了小组工作的具体实施与活动过程。通过这种模式,学生能够亲眼见证小组工作的组织和开展,亲身体验到小组工作方法的无穷魅力。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真案真做的自主学习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社区社会工作部分。这也是在真实的社区工作中运用最多的社会工作方法。社区社会工作部分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我们在济南历下区燕子山社区和甸柳社区建立实训基地,将课堂搬进社区,进行实地教学。另外,根据我院进行警务化封闭式管理的特点,还把整个校区作为一个真实的社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作为工作任务,分三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第一阶段的教师引路确定了社区工作的目标,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第三阶段由师生对社区活动进行共同归纳总结。此模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模拟案例的做法,更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每一级学生选择的案例也不尽相同。

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社会工作实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也有不甚成熟的地方,但是,传统教学中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不能完全适应,需要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55-01

随着经济社会与医学实践的发展,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健康的内涵也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现代医疗团队不仅要包括专科医生、全科医生及护士,更要包括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2007年11月,卫生部承担的卫生系统“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和岗位设置政策研究”结题,并了《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现状与政策开发研究报告》指出了我国当前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迫切性: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时期,这是建立医务社工制度的战略机遇期和最佳的时机;医务社工制度建设是“重塑”卫生系统与医护人员社会形象,改善公共关系和医患关系,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最佳途径。

一、背景

嘉兴第二医院是浙江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下康复医学中心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康复医疗机构之一,拥有符合国际化标准无障碍康复设施病床200张。我院秉承“助人自助,能力提升,爱心助医,和谐医患”的社会工作理念,于2011年9月成立福音医务社会工作部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两名。且于同年12月份在康复医学中心启动“阳光里程”康复促进项目,此项目旨在以关注康复医学中心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通过开展各类适合患者的专业服务,使患者真正得到方便和温暖,在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起和睦、融洽、相互理解信任的沟通桥梁,达到和谐医患的目的。

二、实践

解决医疗服务领域中的社会问题,满足患者多层次服务要求,仅靠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2]。福音医务社工部成立后着手实施“阳光里程康复促进”项目,把社会工作引入到临床医疗中,协助医护人员完成医疗工作,提高医疗效果,改善康复对象的社会问题,使其重新回归社会。

1.摸底调查 了解需求

(1)前期针对康复医学中心的患者进行需求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医疗保障情况、生活自理程度、功能障碍类别、参与医院团康活动的意愿及除医疗康复外的其他需求。通过问卷初步了解患者的需求。在本次调查中,很多医疗以外的服务也已列入他们的需求中。

(2)针对康复医学中心的医护人员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内容包括工作压力量表、自我复原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在调查中发现,过度的压力不仅会影响医务人员的自身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其工作效能和医疗安全。

(3)每周五安排社工一次病房探访及通过不定期访谈,了解患者对服务的需求和当前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对有明显情绪不良,心理困扰及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制定个案服务计划,整合其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其自主能力促进康复。

2.协调关系 拓展资源

(1)传播和推广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同时在院内外做好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宣传及志愿者招募倡议。对内通过内网、院报报道社工工作及志愿者服务工作,不定时发表社工培训及学习的经验交流及志愿者服务的心得体会。对外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做好宣传及志愿者招募工作。

(2)在医院内部发动职工参与医务志愿者队伍,组织新职工参与“医患体验”活动。内容涉及门诊导诊、健康咨询、本院文化传播、心理沙龙、社区活动。

(3)协调、组织相关社会支援系统的资源,与本地多家大专院校签订院校共建协议,成立志愿者服务基地。同时吸纳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

3.爱心助医 优化服务

(1)病房陪伴。针对康复中心的住院患者开展每周一次的社工探访、志愿者病房陪伴服务,为患者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安抚等服务。

(2)个案服务。由社工查房自主发现、医护人员转介、病人求助三大途径了解病人及家属产生由疾病带来的身心问题或社会问题,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其生活适应能力。

(3)小组活动 医务社工以小组形式为患者提供相关疾病知识介绍和康复干预服务,组织病友俱乐部,鼓励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经验的分享;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等动力带给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4)社区服务。组织有医学知识特长的医务志愿者下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相关疾病知识的介绍、健康宣教、健康体检、义诊等,为社区居民及学生提供专业的保健常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社区干部互助组成员及义工进入康复病患家庭探访,义诊。同时进行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了解社区病患需求。

三、探索

新一轮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调公立医院应当坚持公益性的办医方向,医院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这为医务社工发展营造了适宜的环境[3]。但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1.在较多的医疗机构,医院决策者、医务人员及病患的观念依然守,难以接受社会工作者作为第三方介入医疗团队。

2.目前内地的社工教育不足以应付医疗机构在服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3.医务社会工作要扩大宣传志愿者是重要的组织资源,是医院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中坚力量]。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群体,促使社会对其的认同,拓展、整合、运用和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医院志愿者行列,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医务志愿服务的氛围,将其建成一个常态机制。

参考文献:

[1]朱士俊,刘翔.医院品牌建设理论和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01):11-13.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7)

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导着大学生立足实际、勇于探索,用爱心温暖冰冷的角落,用智慧化解复杂的难题,用敏锐留住历史的经典,在实践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个人修养,做综合型、全面型人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然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也需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探索与创新,方可彰显“实践出真知”的无穷魅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铲除荆棘,加速前进。下面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5年社会实践为例阐述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创新。

一、实践成果概况

化学化工学院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共组建10支团队,内容涵盖“重走长征路”、“环保调研”、“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关爱”、“科技支农”等8个项目类别。在各学生团队的努力下,社会实践过程顺利,成果丰硕。共完成调研报告9篇、简报46篇、新闻稿68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及转载,活动内容多次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河南青年报、河南经济报等多家网站报纸报道,并被鹤壁市、浚县等各省县电视台争相报道;此外,我院与多地单位达成长期合作共识,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多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引起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秉承“弘扬民族精神,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投身实践。充分显示了新世纪青年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青春正能量,体现了工大学子良好的个人素养,扩大了河南工业大学在民众中的影响。

二、实践工作机制中的创新作法

(一)项目化管理模式

通过参照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管理的模式,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管理与指导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大量申报项目中抽选出若干项目作为重要项目予以立项,实践活动获得良好效果。这一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发挥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类别模块化申报

大学生根据学校所提供的不同项目类别,进行针对性的项目申报,团队定大主题后将所选项目进行模块化处理,这就是所谓的类别模块化申报。这种申报形式既促进当代大学生找准实践定位,抓住实践重心,又便于学校的项目化管理。环环相扣,促进全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快速有效进行。

(三)三方联合共促进

学校及学院领导慰问项目影响力较高的实践活动,为有深刻意义的实践活动进行宣传,指导老师跟随学生一同进行社会实践,实践归来后召开实践成果展示会,学校及学院将根据实践情况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学校、学院、老师三方联合共同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发展,不断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四)宣传――与时俱进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方式由最初的报纸、电视转变为现在的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的宣传。大学生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对各自的实践项目进行宣传,增强活动曝光度、社会影响力、实践意义等,同时主题标新立异,充分满足标题党的要求。学校及学院也将项目的宣传情况包含在项目的评估内容中,提高实践宣传传播的重要性。

(五)团队组成精益精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实践团队组成均有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院,团队的互补性极强,每个实践团队都由高年级队长带队,并且此队长均参加过上一年的实践活动,队长将自己上一年所学到,这一年所经历的全部倾囊相受给低年级的同学,就这样,一级传一级,不断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传承性、优化性,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打下坚定的基础。

三、实践工作机制中的不足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基础还不够牢固。

(一)实践的方法与形式不丰富,创新发展的能力不足

学校及学院实行项目化管理模式,但广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方法与形式依然不够丰富,没有创新性,同一类别的项目实行的方法形式雷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学生乐忠于相对容易做的实践项目,不愿尝试较少人做的实践项目,促使传统项目的传承度减弱,创新能力不得以展现。

(二)缺乏社会实践基地,实践时间集中性强

社会实践基地虽每年都有所建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旦建立实践基地,之后的大学生往往不想再回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无法创新出更多的活动,几乎都想开阔属于自己的领地。大学生因学业原因,开展实践的时间性过于密集,甚至有些大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

(三)全社会未形成共同支持帮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局面

大学生实践团队在找寻媒体进行宣传时,过程非常艰辛,有些媒体甚至不愿意帮助大学生,甚至有些社会机构不愿接受大学生前往进行实践。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化的希冀还需一段艰苦的路程。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8)

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一批创新性人才。这―要求也迫使我国许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变办学理念。下面主要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析,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创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这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也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体现。在这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中,大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社会知识和技能,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世界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两个过程:其一实践过程。主要指大学生向社会学习的过程。其二服务过程,既大学生对社会施加的影响的一个过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由个体的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化,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归宿感。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学校采用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这个大环境影响学校的教育模式,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是高校教育方式之一,也就是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重要手段,提出具体的举措。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步骤

(一)动员布置阶段

首先确立一个时间活动的主题,制定学习小组和实践活动计划。其次,做好实践活动相关的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再次,建立与实践活动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总之,学校应该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学计划之一,以及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之一,让社会实践活动像其他教学方式一样,规定学生的学分,强化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二)组织实施阶段

组织实践可以分成两种形式,学生个人实践和学生小组实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推行小组长负责制,组长熟悉实践计划并将实践任务分解给每一个组员。然后组员们通过课余实践、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成绩评定阶段

对于学生,成绩是最好的动力。所以,为了促使每一个学生认真参与每项实践活动,在活动结束之后,由小组长协助老师对各个学生的表现和提交的活动成果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既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肯定,另一方面又能激励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外,还可以规范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四)总结表彰阶段

对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其一是肯定学生成果,其二是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学生。总结表彰就像是给每一次的活动做最后的总结,有始有终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探索

大学生社会实践常见的模式课堂讨论、教学讲授、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主题活动、先进事迹介绍以及体验实践等,这些都是较为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应该进行新的探索,寻找出一些新颖且有效的新模式。下面提出一些不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新模式,主要有:

(一)带薪实习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进一步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通过校企合作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市场联系,学校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市场信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另外,通过校企合作,让大学生了解企业,了解就业,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

(二)学工

主要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性质,安排学生深入公司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在实践中真正做到了“学工”这一实践主题。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了解岗位职责,了解以后的工作环境。

(三)种树

植树活动由来已久,在每年的植树节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深入地了解植树节的内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学农

主要是指大学生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农村建设。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

(五)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这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向社区居民提供建康等宣传服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还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另外还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挖掘生命存在的意义。

(六)学军

学军是指学生深入部队了解军人的生活,学习军人那种服从命令和严守纪律的良好作风。学军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大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参加革命圣地等等。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意义

(一)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可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活动的最大功效。

(二)探索社会实践新模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的专业知识社会化。专业知识社会化,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内容,利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l生和时效性。

(三)在大学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学校老师的教,让学生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保障。有老师的指导,可以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规划和设计,优化实践活动计划,解答学生疑惑。另外,指导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交的实践论文,进行有效的评价,保证实践活动有意义。

五、结语

每一个人在学校的学习生涯总是有限的,终究有一个尽头,因此老师要交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即使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同样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方式,是大学生“成才工程”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只有通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树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途径的探索[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4).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9)

    二、参与式教学对社会工作教学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它是适应工业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重要的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取向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内化职业伦理的重要环节。参与式教学无疑对社会工作的教学起到莫大的支持作用。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适应教师教学的策略,学生需要动手认真收集资料、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知识;同时,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讨论中时,在共同的学习中必然能够增进交流合作。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教学都有明显的实务特色,而在有限的课堂如何体现实务性而非理论性,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实务案例,单纯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的课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反思

    实践模式都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的,只有理解实践模式背后的理论支撑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模式的效用。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这一实践模式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参与式教学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之上,它通过一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借助一定外力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参与中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地参与。参与式教学虽然涵盖了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多维度参与,但依然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分小组活动为主,每小组以4-6人为宜,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也可以采用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笔者在讲授《个案工作》课程中,尝试着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个案工作》的绪论课上,学生分为9组,每组学生6人。这个分组将直至本门课程结束才解散。每次上课涉及到讨论,做实验以及模拟剧情表演等都以此分组为依据。这种固定的分组激发起学生之间竞争的心理,对课堂投入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为了避免固定分组带来的组间隔阂,也涉及组间合作项目,使学生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既竞争又合作,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效果良好。

社会工作与实践篇(10)

社会工作关注的领域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住房、生活必需品、照顾、安慰、帮助以及发展机会等与个人生存相关的方面。从最基本的方面来看,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减轻贫困和社会剥夺;当一个家庭有缺陷时,能给予孩子常规的照顾并帮助其成长;支持对依赖者或残疾的成年人的照顾;帮助对侵犯者的社会控制;改善社会教育;促进社会改革等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每个社会提供给其成员的照顾和关怀也在同步增加,人们关于照顾标准和生活质量的社会期待也会相应提高。所有发达国家都在逐渐增加对那些没有援助就不能独立生活的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照顾,这种关怀和照顾在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人道义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伦理问题。例如,一个人是否有权利拒绝任何形式的社会关怀而选择过一种悲惨的生活?从一般的道德原则来看,人们有权利根据他自己的愿望去行动,根据他自己的原则去选择他想过的生活,只要这种选择没有伤害他人。但当个人的选择伤害到自己的时候,社会是否有责任去干预?社会是否允许一位80岁的老人自我选择冻死在街头?这涉及到个人选择和社会责任的关系问题。

一、案例介绍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白庙子镇敬老院是一所农村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场所,是国家承办的农村老年福利事业,在这所敬老院有一间集体宿舍里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家庭”。W大爷(为保护被访者的隐私,本文中的人名和称谓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技术处理)今年80岁,以前系某制糖厂的工人,其老伴几年前患乳腺癌去世,随后自己就和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儿子一家是一个挺幸福的四口之家,儿子、儿媳、孙子和孙女。然而这样的生活没过多久,W大爷遭受了沉痛的打击:W大爷的儿子在一次务农回来的路上被村中一个有钱人养的三条恶狗吃掉。本来大爷的儿媳就患有先天性癫痫,自从丈夫去世后,大爷儿媳妇的精神更是受到严重打击,眼神时常呆滞、恍惚,渐渐的儿媳妇精神变得不正常了。W大爷的孙子孙女在其妈妈精神失常后也慢慢得病。W大爷儿子去世后得到一笔20万元的赔偿金,大爷想用这笔钱给孙子孙女看病时,这笔钱却被大爷的唯一亲身女儿和女婿卷走,大爷发现时女儿女婿家里已经是人去楼空……孙子孙女因为没钱及时看病后来均患严重的智力障碍。现在W大爷和儿媳、孙子、孙女住在敬老院的一间宿舍里,一家人依靠每月领取政府最低补助60元艰难度日。

二、社会工作伦理困境

(1)敬老院是农村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场所,W大爷带着自己的儿媳、孙子、孙女入住多少有些不合乎敬老院的规定,那么在做出利益选择时,一个社会工作者应忠诚于国家规定还是忠诚于案主?(2)W大爷的孙女如今已经是23岁,自己没有自理能力,W大爷在80岁的高龄下还得照顾孙女,那么就像几年前江苏南通儿童福利院为两名弱智女孩做了切除子宫的绝育手术一样,如果有人也想为这个弱智女孩切除子宫,这是否符合她的最大利益?判断的标准是什么?(3)按照法律规定W大爷的女儿女婿应该被追究法律责任并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就可以缓减大爷一家现在的经济困境并减轻敬老院的负担,以便为其他也急需敬老院帮助的老人们服务,可是W大爷自己坚决不提出女儿的名字,提起来就痛苦的说:“就当我没有女儿……”W大爷是有自决的权利,社会工作者是应该尊重大爷的决定还是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更好的处理该事件呢?以上问题是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中社会工作者常常遇到的、难以做出决策的问题。

三、处理伦理困境的决策

(1)对好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理解。没有什么比“关于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好的生活方式”的问题更能引起人们的争议,这的确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个社会工作者不能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好的生活方式去安排案主的生活。就W大爷的案例而言,从现象本身分析和判断,老人似乎应该将儿媳孙子孙女送到其他残疾人福利机构,这样大爷自己可以省去不少麻烦事情,而且残疾人福利院的照顾会比大爷照顾的专业一些,更能符合儿媳孙子孙女的利益。如果一个社会工作者综合各种评估方案,做出了劝说或配合敬老院强迫老人将儿媳孙子孙女送进残疾人福利院的抉择,且这一抉择的结果是导致了老人或者儿媳孙子孙女的非正常死亡,那么,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多少会遭到一些责难。如果W大爷宁可冒着某些危险,也愿意选择自由的温馨的一家人生活,那么,我们除了尊重他的选择,好像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因为我们对安全的需要的理解也许与老人的理解南辕北辙,他或许认为他最大的快乐安心就是跟这剩下的几个亲人每天待在一起并尽力照顾他们,而过的累不累、身体的承受能力、占用敬老院本该属于其他老人的床铺等他却毫不关心。所以,我们即使根据大多数人认为的好的生活方式来安排案主的生活,也无法确保我们的行为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所以,社会工作者最好的选择就是尊重案主。(2)公共资源的分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会对他们的实际工作产生影响。从实践上看,社会服务的潜在要求是无限的,但满足要求的资源却总是有限的。可以说,个体对资源的需要永远大于资源的供给。那么,社会工作者应依据什么标准来分配有限的公共资源呢?社会工作者一般都会根据上级的指令、案主需要的紧迫性以及专家评估方案等来进行资源分配,但他们对一个事物的重要性的认识及价值判断,不可能不对分配及方案实施发生影响。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公共资源无论分配给谁都是正当的,或都无法证明它是不正当的,这种时候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社区居委会多出来的一间房子是用于老人阅览室,还是少儿活动站,很难说哪个决定更公正。再如,一笔无特别指向的慈善捐款,是用来帮助贫困家庭,还是用于帮助劳教释放人员的再就业,情形也是如此。所以,在W大爷的案例中,敬老院有限的宿舍无论是分配给其他有需要的老人还是分配给像W大爷这样的一家人,很难说哪个更公正合理。一种由人去实践和操作的工作,必然会受到人的价值理念的影响。社会工作者认识到这一局限性,就应该在公共资源的分配中避免褊狭,多一些理性和公正。(3)案主利益最大化。案主利益最大化,是指选择那种对案主造成最小伤害、并使之获得最大福利的行为。那么对W大爷的孙女来说切除子宫是否符合她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呢?也就是说,这一行为给她带来的好处是否超过了它所带来的害处呢?可能她每次经期遭受巨大痛苦和可能因无知而受孕是支持这一做法的最强有力的理由。因此切除子宫就符合W大爷孙女的利益。尽管切除子宫也会给她带来负面的影响(例如,损害了弱智女孩身体的完整性,做手术时她要遭受痛苦)。但这一行为给她带来的好处显然超过了害处。在评判一个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时,案主利益最大化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但在做出这类决策时必须非常谨慎,且实施时需有严格的审批制度。此外,还要经得起以下两条伦理上的拷问:一是公平性。即你所采取的行为如果发生在你自己、家人和朋友身上,你是否愿意?二是普遍性。即在其他类似的情况下,你是否也愿意采取此种行为?凡是不能满足这两条原则的行为,我们都很难说它是正当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不轻易遭到忽视和损害。(4)社会利益与案主利益。一般而言,自我总是愿意选择那些在不违背社会利益的条件下能够促进自身利益和福利的安排,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案主会选择一些既伤害社会利益又伤害自我利益的方案,或选择不伤害社会利益但伤害自我利益的做法。如前所述,如果W大爷不追究其女儿的法律责任,选择了一种伤害自我、伤害儿媳、孙子孙女的存在方式,我们能否遵循“让案主自我决定”这一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呢?社会的责任是使每一个公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尽可能地提升每一个公民的福利水平。而自我伤害的存在方式与社会进步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如果社会工作者或社工机构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循“案主自我决定”的伦理守则,那么,我们就可能没有履行肩负的促进社会福利的社会责任。因此,当案主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秉持什么原则去进行协调工作,以履行自己作为社会桥梁的角色作用,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而言,在不违利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利益,这是社会工作者比较显见的义务和责任。但当两个主要的显见义务(例如,尊重案主的自我决定权的义务和促进案主健康的义务)发生冲突时,就要求一个社会工作者要去辨识他的实际义务,即在两个或更多的主要义务之中进行协调和选择。在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下列几种情形都使我们很难尊重案主自我决定这一原则:一是当案主的行为使案主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且案主(如有严重自杀倾向的人、无能力自我照顾的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个人无法控制意外发生;二是案主的主观偏好(如酗酒、药物滥用)违伦理;三是案主的行为属严重的犯罪行为,有可能侵害第三方的利益;四是案主丧失了必要的理解力、智力去做出重要的生活决定。把不同的个人需要和更广泛的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加以考虑,使社会利益与案主利益趋于一致,这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考虑所有的因素,采取更宽泛的视野,才可能把社会的总的改进目标与个体不同的实践和情感的需要平衡起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社会工作伦理不能像其他职业伦理那样将自己的使命仅仅局限职业道德和伦理守则的考虑上,而必须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考察社会工作专业的各个环节和层次的伦理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应对对策。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高度的伦理敏感性和道德自律性,因而还必须加强对从业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以便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处理伦理困境时这种理论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

参考文献

[1]孙健.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在中国本土化的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沈黎,刘斌志.双重关系——社会工作中专业关系的伦理困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江娅.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和价值冲突[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

[4]王珏.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原则的构建[J].天府新论.2008(S1)

[5]罗肖泉.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J].广西社会科学.2003(9)

上一篇: 如何做好资金安全管理 下一篇: 工程建设跟踪审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