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4 17:15:59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1)

幼儿健康教育涵盖了生活卫生教育、安全教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观摩、共同讨论、自我学习,动作技能练习,感知体验的规律,坚持经常化、全面发展的原则,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实施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幼儿健康教育实施原则

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领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一样,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坚持经常性原则。幼儿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施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教育活动融入到幼儿日常活动中,并做到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随机教育后和个别教育的原则,避免“三天打鱼,两天上网”现象的出现,幼儿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将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结合起来,将教育孕育于游戏活动中。

其次,坚持多样化原则。幼儿在发展过程中记忆力、认知力、持久度都还不成熟,健康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如果采用单纯的说教方式,无法起到教育目的。为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在方法和途径上要坚持多样化原则,要将幼儿园日常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将卫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引导示范和操作时间结合起来,将游戏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要坚持全面发展原则。实施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发展,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通过各种活动组织方式而幼儿在体质方面得到增强的基础上要促进幼儿在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和个性方面的良好发展。

最后,要坚持实适度原则。幼儿在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能力较弱,在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掌握规律,根据幼儿的实际而制定教学计划,并在活动中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承受负荷和强度,要以达到身体素质训练为目的,同时兼顾幼儿运动后能取得超量恢复的最佳效果。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基本组织途径

幼儿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在一日常规中渗透,还需以专门教育为基本途径,在结合其他领域教育的基础上,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方可收到最佳效果。

首先,要将健康教育渗透到一日常规活动中。以卫生教育为例,在一日生活常规中,从起床的洗漱、三餐卫生、用眼卫生、衣服卫生等都需渗透到一日生活常规中。如在幼儿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唱“洗手歌”,让幼儿懂得活动后要及时洗手,从而避免细菌感染。

其次,要提出专门健康教育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专门教育是指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各类健康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形成系统的健康知识,从而幼儿的健康发展。以身体保健教育为例,教学中教师可情景表演、动作与行为练习法、讲解演示等方法进行专题教育。如在“用手卫生”的的专题教育中,教师可通过形象的动画片来引导幼儿观察,然后以示范法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如何做,最后以“我能行”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洗手,洗手活动中以歌曲激发幼儿兴趣,并以“比一比谁的小手洗得最白”为激励,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洗手的方法。

其三、注重将幼儿健康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结合起来。幼儿健康教育涉及领域较为宽泛,专题健康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将健康教育活动和音乐、语言、美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活动结合起来。如在实施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以角色游戏来进行,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就可渗透健康习惯、健康行为的教育。

最后,要将幼儿园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幼儿园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幼儿健康教育实践中发现,一些幼儿在幼儿园的健康习惯较好,而回家后则在家长的影响下又容易形成不良的健康习惯,这就是家庭健康教育和幼儿园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较好的配合。

三、幼儿健康教育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幼儿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家长的迫切希望。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影响幼儿健康发展的案例时有发生。为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注重让幼儿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幼儿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示范、演示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康技能和习惯。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启发幼儿通过感知并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使幼儿知道了食物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并且通过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从而了解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健康教育过程中。传统幼儿健康教育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些幼儿常在学习中表现出自卑、沮丧、自闭等现象,而因教师的忽视让幼儿心理蒙上阴影,从而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如情绪情感的教育“我们多能干”中通过启发幼儿发觉自己的闪光点,有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应急能力训练“我该怎么办”中通过情景模拟学习处理突发事件中的好办法,提高应急方面的的心理能力。在意志品质培养活动“为什么不一样”,让幼儿体会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

总之,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要以“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多途径、多角度地思考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2)

健康教育;门诊患者;应用

门诊健康教育是医院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 随着医学的进步,护理观念的更新,传统医学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正被广大的患者及护士所接受,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通过对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健康医学知识的需求,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患者满意度增加。

1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在门诊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门诊是患者最集中的地方,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最好场所,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健康教育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护士要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职责所在,把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防疾病、指导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视为本质业务的一部分[2],积极主动做好健康教育,同时不断加强和培养护士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2 门诊患者的特点

2.1 门诊患者的流动性大 ①每天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每位患者疾病的病因、病种、预后各有差异。②就诊者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无从知晓。③门诊患者相对停留时间较住院患者短。

2.2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 凡来就诊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什么特效药希望明确诊断得到最佳治疗,争取早诊断早离开,最好不要住院治疗。

3 门诊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3.1 就诊前教育 患者一进入门诊大厅,只要是非抢救患者,健康宣教便可进行。由于疾病的病痛,患者普遍存在急躁心理,急切希望从医务人员的口中了解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各种检查的指导、用药知识和疾病预防以及医院介绍等,根据这些特点, 导诊护士着重做好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坐诊医师、教授情况,及时通告各诊室诊病进展情况,使患者心中有数。并通过电视、录相、宣传栏等方法介绍就医须知、各科方位、宣传疾病保健及防治知识等,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紧张、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3.2 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患者诊病结束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便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在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 语言要通俗易懂易接受,内容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橱窗专栏也方便门诊患者在候诊和休息时浏览,通过图文并茂的橱窗专栏,自主获取健康教育知识。

3.3 随诊教育 这是门诊健康教育最主要的、最经常的宣传教育方法,它不受时间、地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利用候诊、就诊、取药、进行各种治疗等机会,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对象、不同疾病的患者宣传不同的内容,原则上掌握针对性、通俗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戒烟、节制饮酒、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乐观开朗的心情,对促进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3.4 离诊时教育 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前,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有关锻炼方法、;继续用药的用法、用量及预后保健、复诊时间及方法以及同医院联络的办法等。

4 健康教育的形式

4.1 计划性教育 利用门诊走廊的墙壁设置卫生宣传栏,向患者赠送相应健康教育处方,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季节性疾病的预防、治疗等知识介绍给患者。在门诊大厅设置了“专科专病门诊医生应诊时间表”安置“电脑查询触摸系统”方便患者查询药价、选择医生、选择就诊时间。在患者相对集中的地方,安置大屏幕电视系统,滚动播出医院介绍、专家简介、科室简介、常用药价表等供患者参考。

4.2 随机性教育 抓住患者候诊、诊查、治疗就诊的每个环节给予患者健康指导,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3],重点根据患者出现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针对性、耐心地教育,从而提高患者在诊治过程中的依从性。

4.3 示范性教育 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对患者治疗方法、技术操作上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示范和纠正。如基础体温的测量、血压的测量、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运动等,由护士示范给患者。

4.4 针对性教育 尽量符合个体化患者的需要因人施教、因病宣传,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文化程度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可采用口头讲解、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闭路电视或多媒体教育系统等形式,做到使患者不受阅读能力、健康知识及方言的限制,让患者对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产生兴趣,并能记住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疾病治疗与康复中。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4]。门诊护士做好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还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增加了公众对医院的信任感,为医院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彭宁宁.细化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会,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5(11):1882.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3)

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广泛的、复杂的,其效益相对而言有缓慢性、长期性的特点,但影响是巨大的。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深入基层,要结合本社区人群的特点及健康状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多的健康需求,探讨适合自己社区的健康教育模式。现就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内容、有效方式、技术与手段以及实际情况等介绍如下。

1 社区健康教育的目标

1.1 增加个体、家庭和团体的抗病能力。每一个人、家庭、团体或社区,其健康需要和问题不尽相同,社区护士必须先行判断,确立其问题,然后再研究,解决其问题。如缺乏养育经验的孕妇,必须让其尽快了解有关养育知识。

1.2 发掘和评估健康问题。社区护士不仅要发现及评估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卫生问题,而且还要让社区所有居民都认识到此问题的存在及其构成的危害性,并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如不少人对癌症认识不清,对待癌症患者就像对待传染病患者一样,采取远离的态度,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康复。

1.3 协助家庭成员了解卫生知识。社区护士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环境安全工作,去除威胁健康的因素,如意外事件,传染病疫源,药物成瘾,水源污染,噪音、空气及土壤污染,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等。

1.4 协助居民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早期治疗。社区护士通过借助各种健康筛检和对居民的健康评估,早期发现个体疾病,早期治疗,并劝导每一个人戒除不良卫生习惯。

2 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理、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如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2.2 营养护理健康教育,包括正常人群的营养护理教育。如正常人体的营养需求和能量供给,营养缺乏及过剩预防;社区患者的营养健康教育,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求,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求等;特殊人群的营养健康教育,如婴幼儿、孕妇和老年人等的营养需求。

2.3 生理健康教育。结合各个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如学龄期健康教育、青春期健康教育、老年期健康教育等。

2.4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治疗、心理护理、各种疾病的心理变化、心理护理,不同人群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等。

3 社区健康教育的技术与手段

3.1 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也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护理健康教育程序包括了以下 5个基本步骤:①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②诊断:对患者及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③计划:对将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做出安排;④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的过程;⑤评价:对教育效果做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3.2 护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1] 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在进行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以加快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关于当前社区健康教育的选题方向,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①对教育需求的研究通过大样本调查,客观系统地了解我国社区人员的健康观和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②对教育内容的研究根据我国社区人口多,教育人员相对不足的具体情况,研究社区开展的教育内容;③对教育形式的研究通过教育实践,研究建立适应不同患者的教育方法,并从中筛选最佳教育形式20余种,适合社区教育,诊断和处理方法和手段的;④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方法有很多,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传单法、展览法、标语法、墙报法、美术摄影法、广播录音法、幻灯投影法、影视法等。究竟哪些适合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问题,对没有接受能力的患者应采用什么方法达到教育目标等;⑤对护士作用的研究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具有哪些权力,承担什么责任,与医生应有哪些分工和协作,如何提高护士的教育能力;⑥对教育效果的研究在社区健康教育的管理上应建立哪些评价指标,怎样实现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⑦对教育体制的研究社区是否应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在行政、管理、资金上对健康教育的实施应给予哪些必要的保证等。

4 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4.1 赠送《健康教育处方》 给社区赠送 《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患者,他们久病后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

4.2 组织专题讲座 在发病相对集中的社区,组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专题知识讲座,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4.3 个别指导 针对社区人群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地回答并解释他们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4)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508-0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强、覆盖面广,因此对门诊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影响面大,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然而门诊患者的特殊性如背景复杂,停留时间短,涉及多个专科等等,导致门诊健康教育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因此,对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方法与技巧上与病房有许多不同之处[1,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门诊就诊患者反应最好、效果最满意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门诊患者由于职业、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各异,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做好这部分患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护士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职责所在,使他们把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防疾病,指导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视为本职业务的一部分[3],就会积极主动做好健康教育,同时不断加强和培养护士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的形式

2.1 健康教育处方:患者一进入医院,在导医台即可免费取得健康教育处方,各个诊室也备有各专科疾病的防治手册,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患者,他们久病后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

2.2 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各候诊厅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2.3 个别指导:针对患者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其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患者欢迎的方法。

2.4 电化教育:是用现代化设备将口头、文字等宣传形式与文学、音乐 、艺术相结合,制作成影视资料播放。我院在门诊大厅设滚动屏、候诊区配置大屏幕彩电,全天候播放有关健康保健知识的录像;介绍就诊流程、专家信息、收费标准等等,同时也是我院形象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

2.5 组织专题讲座:每周双休日上午开设健康教育课堂,组织糖尿病、冠心病等专题知识讲座及孕妈妈课堂,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自我保健、注意事项等内容。我院妇产科还每年举办一次孕味妈咪大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展现孕妈妈风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3.1 就诊前教育:患者一进入门诊大厅,健康宣教便可进行。内容包括:挂号、分诊处仔细了解病情,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挂号质量;导医护士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介绍医院环境,指明就医方向,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在患者候诊期间,分诊护士要为患者提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信息,主动介绍坐诊医师、专家情况,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专家,及时通告各诊室诊病进展情况,维持良好的候诊秩序。并通过电视、录像、宣传栏等,介绍就医须知、各科方位、宣传疾病保健及防治知识等,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3.2 就诊中教育:患者诊病结束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便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在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对这些方面应系统教育,并帮助患者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及自救常识。如: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要教会其进行胰岛素自我注射、手指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的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卧床者,指导正确的拍背、有效咳痰方法等。

3.3 就诊后教育: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前,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有关锻炼方法;继续用药的用量、服法及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及方法以及同医院联络的办法等。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择医行为非常强烈的患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的专家、教授诊治,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证其病情诊治的连续性,为此,我们提前为患者预约好下次复诊的医师,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患者满意离去。

4 评估

为了解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门诊部及护理部联合,每月向患者发放调查表,听取病人的意见及建议,使这项工作得到不断改进与完善。问卷调查满意度达到91.6%。

5 体会

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4~6]。而作为护士自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雷红丽,王伟洁.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45-46

[2] 钱雪芳.如何开展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实用医技杂志,2004,11(7):1246

[3] 邓英,沈雯霞,罗旭.健康教育在特需门诊中的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7:12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5)

[关键词] 眼科门诊;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7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a)-103-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人员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已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始终。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检查设施,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措施,早预防。长期以来,健康教育是眼科门诊的薄弱环节,根据眼科门诊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眼科门诊建立了具有眼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健康教育增进了医患之间的理解,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门诊满意度。现将眼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就诊结束后请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发放调查表为100份,收回100份。

1.2健康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眼科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和不便,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在不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担心治疗效果害怕失明,因此心理压力很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1]。

健康教育也是为了增强人们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有关眼科的医学常识,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预防眼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视用眼卫生,防止和避免有害因素对眼睛的影响。

1.3眼科门诊患者的特点

1.3.1门诊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患者同时会有两种或更多的慢性疾病,有行动不便、视力差、听力差的特点。因病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

1.3.2门诊患者流动性大,文化层次不一,理解能力不同,接受快慢不同,对医疗的希望等需求各有差异。因患者停留的时间短,护士没有时间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2]。

1.3.3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凡是来诊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什么药最有效?希望明确诊断,得到最佳治疗方案,争取早看完早离开,最不希望住院治疗[3]。

1.3.4 医护缺乏沟通,护理工作缺乏主动性,由于患者看完医生后,都是自己直接拿处方取药或治疗,往往造成护士给患者做完治疗不知患者的病痛,整个护理过程十分被动,有悖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4]。

1.4健康教育的方法

1.4.1候诊教育:患者在候诊,为了突出个性化,选取12种病种,根据疾病不同的诊断,不同病情对症下药,针对性强,而改变以往那种向在座所有人统一讲某种病,而引起患者厌烦,不感兴趣的现象[5]。可根据患者及家属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也可向患者及家属传播一些卫生知识,自我保健措施。

1.4.2接诊教育:接诊教育是门诊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在整个接诊过程中面对面与患者交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及患者没意识到的重要问题,不时地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安慰。

1.4.3治疗时的教育:对常见眼科疾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护士应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如患者治疗没有足够的认识,情绪紧张,不予配合,治疗则无法顺利进行,这时需要我们态度亲切,举止自信,语言轻松,讲解治疗的必要性,不治疗的后果,术中如何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在配合治疗的基础上,才能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6]。

1.4.4离诊时的教育: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院时,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眼药的用法,急性期和慢性期如何用药。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如何不传染家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使患者满意离去。

1.5健康教育的形式

1.5.1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候诊厅设置宣传栏,内容为眼科的常见病,眼科检查的重要性,视力的正常值 ,眼压的正常值等,形式力求美观大方,字迹工整,语言通俗易懂。

1.5.2示范教育:眼科患者用药主要是眼药水,特别是儿童用药比较困难。向患者讲正确的点眼液的方法,应是一手将下眼睑提起,另一手将药液滴入下穹隆内,放下眼睑,轻轻闭合眼睛,使药液布满全部结膜囊内。

1.5.3口头教育:根据患者所患疾病,讲解疾病的病因、发展、治疗及护理,使患者理解自己的疾病,减轻心理压力,对治疗充满信心[6]。并告知患者自我护理的常识,饮食调节及注意事项。讲解用药知识,以及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对学习能力差的应反复强调,提高其认识疾病的能力,减少疾病复发和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5.4健康处方:健康处方是很方便的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内容是健康小常识,如:用电脑不伤眼睛的小方法;关于眼睛的休息,配戴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及家属学会如何健康地用眼,如何爱护眼睛。

1.5.5经验指导:选择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的患者,通过讲述自身经历以及心理体会,并传授其所患疾病的治疗、护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以激发其他患者参与治疗与护理的积极性。

2结果

满意度1月份为87%,2月份为89%,3月份为90%,4月份为90%,5月份为93%,6月份为95%。可见,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医患纠纷减少,提高了门诊满意度。

3讨论

总之,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眼科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将更加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健康教育是建立健康行为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各种治疗有增效的作用。通过教育使患者基本了解疾病的知识,主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无偿的教育,让患者体会到医务人员真正为他们着想,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理解与情感交流,减少医患纠纷,提高门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孟涛,赵健,张群.浅谈我国健康教育的现况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39.

[2]薛红霞,丁献菊,于胜芳.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探讨[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2): 93-94.

[3]李延萍.门诊健康教育浅谈[J].基层医学论坛,2008,(S1):76-78.

[4]海仙.健康教育在基层门诊的实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149-150.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6)

门诊是一个医院的窗口,也是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的窗口。由于门诊病人量多、流动性强、覆盖面广,因此对门诊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影响面大,社会效益非常显著;然而门诊病人背景复杂,不同病种、不同年龄、经历、心态的患者皆云集于此,且均来去匆匆,停留的时间短暂,为系统进行健康教育制造了许多不便。因此,对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在方法与技巧上与病房有许多不同之处[1,2]。现以笔者在门诊工作多年的体会谈谈这方面的浅见。满足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患者自身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水平,我们运用护理程序对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形式

1.1赠送《健康教育处方》患者挂号时,给每位患者赠送1本《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病人,他们久病后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

1.2组织专题讲座每周三上午9~10时利用病人及家属候诊相对集中时,组织糖尿病、冠心病等专题知识讲座,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注意事项等内容。

1.3个别指导针对病人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病人进行一对一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盲、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病人欢迎的方法。

1.4健康教育宣传栏利用各候诊厅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理解健康意义。

1.5电化教育是用现代化设备将口头、文字等宣传形式与文学、音乐、艺术相结合,制作成影视资料,如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均为形象宣传的最好方式。我院在各门诊大厅及候诊区配置大屏幕彩电,全天候播放有关健康保健知识的录像;还定期请医疗专家在电教室进行常见疾病教育讲座及播放有关的录像。另外,在妇保门诊及儿保门诊也配置有彩电,播放孕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护理及家长课堂等有关内容。

2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2.1就诊前教育患者一进入门诊大厅,只要是非抢救病人,健康宣教便可进行。内容包括:挂号、分诊处仔细了解病情,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提高挂号质量;导医护士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介绍医院环境,指明就医方向,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在患者候诊期间,分诊护士要为病人提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信息,主动介绍坐诊医师、专家情况,使病人相信医生会全心全意治疗他的病,及时通告各诊室诊病进展情况,使病人心中有数,并通过电视、录像、宣传栏等,介绍就医须知、各科方位、宣传疾病保健及防治知识等,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2.2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病人诊病结束后,下一步进行的是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便可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在进行各种诊治操作过程中,进行个别宣教。内容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对这些方面应系统教育,并帮助病人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及自救常识。如:对糖尿病病人,教会病人及家属进行胰岛素自我注射、尿糖测定、饮食控制的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卧床的病人,帮助病人拍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等。

2.3离诊时教育病人诊治结束准备离院前,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活动与休息的关系,有关锻炼方法;继续用药的用量、服法及注意事项;复诊时间及方法以及同医院联络的办法等。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择医行为非常强烈的患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的专家、教授诊治,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证其病情诊治的连续性,为此,我们提前为病人预约好下次复诊的医师,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患者满意离去。

3评估方法

为了解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门诊部及护理部联合,定期向患者发放调查表,听取病人的意见及建议,使这项工作得到不断改进与完善。

4结论

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病人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3~5]。而作为护士自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雷红丽,王伟洁.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45-46.

2钱雪芳.如何开展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实用医技杂志,2004,11(7):1246.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7)

【关键词】 健康干预;儿童保健;影响。

正常小儿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正常小儿10个月左右能扶住栏杆独站,13~15个月会独走,1岁半时能拉着玩具车走,2岁左右步态稳。但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可有差异,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方式、育儿技能、生活习性、出生季节、是否接受儿童保健指导等都可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因衣服包裹过多、过紧,运动功能发育可能较其他季节出生的小孩延迟。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获得有效的支持,促使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行为改变,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1]。我们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册管理的县城社区内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

1.2 分组 : 将研究对象分4个目标人群,分别是:新生儿期组、婴儿期组(28d~未满1周岁)、幼儿期组(1岁―未满3周岁)、学龄前期组(3周岁~入小学前的集体儿童)。

1.3 方法和内容

1.3.1 创建健康教育小组 由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健康教育小组,负责不同时期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长是健康教育的总负责人,为每次健康教育的组织者,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以及效果评价和分析;儿童保健护士负责上门家庭健康教育;儿保医师负责托幼园所的健康督导和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为健康讲座的主讲专家。

1.3.2 工作方式和内容 (1)新生儿期组:健教方式以健教信息传播为重点,采用入户宣教的家庭健康教育方式,由专职儿童保健护士负责3次上门访视工作。访视中对新生儿要进行“问”:喂养、睡眠、预防接种和大小便的情况;“查”:全面的体格检查,称体重,及早发现新生儿疾病,特别注意口腔、脐部有无病变、黄疸出现与变化情况,以及母亲的生理、心理康复情况,并进行新生儿生长发育初步评估;“指导”:发现新生儿有疾病,及时转到儿科治疗,把生长发育状况不良者列入高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管理,指导母亲饮食、休息、清洁卫生及产后运动,亲自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哺方式和次数,同时给予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导。(2)婴儿期组:健教方式以示范教育为主,采用个别面授和家长班大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该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热量和营养的需要量高,但婴儿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引起其营养失衡和喂养问题。所以,健康教育以儿童营养与喂养为重点,由儿保医生定期(每年至少4次)进行门诊观察和检查,了解其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指导家长学会合理的膳食原则,使婴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由于喂养不当而造成的各种营养性疾病。定期召开家长学习班,以交流经验的大课堂形式使家长提高认识,掌握育儿知识,增强育儿技能。(3)幼儿期组:此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较为迅速,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增强,但注意力时间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健教方式宜采用游戏互动的教育方式,以发展感知觉、运动、语言能力为早期教育的重点。通过每月1次行为发育评估检查,了解儿童在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能力等方面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在每次保健体检时发放儿童发育进程表(如8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1岁3个月独自走稳、1岁半学习自己用勺子等),让家长们清楚知道此期儿童的行为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同时教会家长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心理的技巧。每半年举办1次相应年龄段的育儿讲座或小比赛(如家庭接力跑、小诗歌表演等),让专家、家长和儿童在游戏中形成一个轻松的信息交流平台,融教育于游戏中。(4)学龄前期组:此年龄组的儿童体格发育稳步增长,神经精神发育迅速,智力日趋完善,活动增多,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健教方式宜采取行为指导的教育方式,重点是防止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发生。每季度由专职儿童保健医生到托幼园所进行健康状况的督导,通过游戏、讲小故事、树榜样等形式让儿童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如正确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教导儿童如何自我保护。对保健员和教师,采用上课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各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对厨房人员、清洁人员用示范方式教会消毒剂的各种调配方法、紫外线灯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家长采用大讲座、发放宣传册、橱窗画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

1.4 效果评价: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行为反映。通过观察儿童日常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了解儿童健康教育后的成效。②问卷调查。对家长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③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群体,制定了不同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为育儿知识、儿童行为发育知识、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等[2]。对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情况,以评分的方式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2 结果

4个组别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前后有所差异。其中,新生儿组的差异最为显著,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31.33%,反映出这时期的家长初为人父母,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相对缺乏,对育儿知识最为渴求,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能使他们迅速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从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而学龄前期组干预前后知晓率提高最小,反映了这时期无论是儿童或家长,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幼儿园的教育,已掌握到一定的常识,同时也反映出这组的健康教育方式和质量有待提高。

3 讨论

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其健康教育内容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历程中有具体指导的现实意义[3]。实施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对应,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要针对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医院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儿童与家长并重,认知的过程应遵循从被动―主动―自主的规律,尤其是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是被动的群体,家长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传导者。儿童的不同阶段认识和接受能力相差很大,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和活动特点,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形式、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不同程度整合实施。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层次、儿童所在托幼园所的育儿文化背景对健康教育都会有影响。医院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教育方式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8)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生活节奏的加快,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之缺乏健康保健的知识常识,使可防、可控、可治的一些疾病没能得到及早的防控、干预、治疗,使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在门诊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必要而简短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 健康教育在门诊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生活节奏的加快,复杂的人际关系,加之缺乏健康保健的知识常识,使可防、可控、可治的一些疾病没能得到及早的防控、干预、治疗,使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在门诊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不失时机的进行必要而简短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门诊就诊患者反应最好、效果最满意的护理工作内容之一。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患者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且由于这些患者职业、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各异,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要以及接受教育的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做好这部分患者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护士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职责所在,使他们把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预防疾病,指导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视为本质业务的一部分[2],就会积极主动做好健康教育,同时不断加强和培养护士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健康教育。

2 门诊患者的特点及与心理特征

2.1 门诊患者的特点 ①门诊患者的流动性大;②每日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每个患者的疾病的病因,病种,愈后各有差异;③就诊人的职业,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状况,文化习俗,对医疗的希望,需求,无从知晓;④门诊患者相对停留时间较住院患者要短的多。

2.2 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 ①自己究竟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②有什么药是特效;③希望明确诊断,得到最佳治疗方案,争取早看完早离开,最好不要住院治疗。

3 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

我院是妇产专科医院,结合我院特点和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有:

4.1 候诊教育 既可安定患者情绪,又可向患者及家属传播一些卫生科学常识,自我保健措施。

4.2 口头讲解 有护士对患者个体或集体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如孕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妇产科疾病的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

4.3 设置健康教育专栏 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形式力求美观大方,内容短小,字迹工整,语言通俗易懂。

4.4 接诊教育 它是门诊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随时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及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重要问题,不失时机的进行必要而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安慰。

4.5 门诊咨询教育 我院妇产科术后复查的患者较多,我们采取护患之间面对面讲话,电话,通信,网上操作等形式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满足患者及家属对求医求药的需要,提高防治效果。

4.6 健康处方 健康处方是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医院发给患者的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以使患者通过自己阅读的方法获得与其所患疾病有关的知识。

5 体会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3]。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正确了认识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它的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我们必须根据工作任务和要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正确的选择最有说服力、最有教育作用的方法,教育内容要十分精炼,形式新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注意克服求全求细的系统性教育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针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采取简洁,明快的答复,态度要和蔼,给患者心理支持,健康指导,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WHO指出,在2l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自身在决定和满足其健康需求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自我护理也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其中健康教育必将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途径之一[4]。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达到促进全民健康的目的。我院近年来门诊护士通过各种途径及方法,对服务对象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了自我护理,能够情绪稳定,乐观积极,同时,症状减轻,并发症减少,劳动能力增强,社会角色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患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从而提高了生命质量。

总之,健康教育工作是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玉新,张伟,周墨菊.论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实用医技杂志,2007,5(2):89.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18-02

健康教育是向人们传授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以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社会活动。我们根据门诊病人流动性大,停留时间短,诊治情况多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授健康知识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有效地提高病人,家属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将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介绍如下:

1 健康教育的形式

1.1 进行开放式宣传、教育,组织专题讲座每周利用病人、家属候诊相对集中时,播放专题教育片或组织专题知识讲座,如糖尿病、心血管病、孕期保健等,讲解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1.2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健康教育处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根据门诊病人的特点,以内、外、妇、儿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症、防治入手,再渗入一些科普知识。患者就诊等候时,给每位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通过阅读,患者可以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表现症状,自我调护知识等。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病人,由于久病他们对本身疾病有一定程度了解,对健康教育的期望也比较高。

1.3 针对性的指导

针对病人的知识层次,掌握疾病知识及信息程度不同,对病人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如对有些来自农村的病人,因为文化程度低,这部分人群用健康教育处方,宣教专刊等作用不大。我们采用在治疗时、皮试等候时、抽血时等时间里,通过聊天、询问的方式,以病人的病情为切入点,将健康教育知识灌输给病人。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通俗的回答,特别是对文盲、理解力差的患者,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个别指导是所有健康教育方法中,最有针对性,最受病人欢迎的方法。

1.4 健康教育宣传栏

利用门诊大厅、候诊厅宣传栏,定期宣传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以强化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

2 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2.1 就诊前教育

对于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可以随时进行,内容包括:预检、分诊处仔细了解病情,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预检分诊质量;导医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介绍医院环境,指明就医方向,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患者在候诊期间,分诊护士要为病人提供各种信息,主动介绍坐诊医生的情况,专家门诊的时间,及时通告各诊室诊病进展情况,使病人心中有数。并通过电视、录像、宣传栏等,介绍就医须知、各科方位、宣传疾病保健及防病知识等,使他们在候诊期间一方面可以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

2.2 检查、治疗中的健康教育

病人诊病结束后,接下来是要进行各种检查、治疗。这时护士可以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在进行各种诊治操作中,进行宣教。内容包括自我护理知识、饮食调理、并发症预防、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如对糖尿病病人,教会病人、家属进行胰岛素自我注射,尿糖测定、饮食控制的方法等。

2.3 诊治结束后的教育

健康教育最常用的方法篇(10)

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1],健康教育能从患者的心理、思想等很多方面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如此,还能使患者正确的对本身疾病有一个了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脑梗死、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该系统的疾病致残率较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不仅要从药物方面入手,还要重视患者的康复锻炼及患者的健康教育[3],在本研究中分析探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使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220例患者,其中男性150例,女性70例,年龄在36~57岁,平均年龄(28.332.16)岁。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随机分组:干预组110例,常规组1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年龄、性别、病程)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常规组:使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除了解患者的病情外,还要对患者的疑问做到细心的解答。干预组:使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组建健康教育小组。从神经内科选取3~5名优秀的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健康教育小组,对神经内科接收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和总结,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内容。②了解患者情况。自患者入院起就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果患者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则要通过图文并用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对患者情况的详细了解。③健康教育实施。向患者宣讲神经内科的有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对神经系统疾病有一个整体了解,并使患者及家属掌握康复锻炼的技巧,可以在出院后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1.3观察指标[4]: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等。

1.4统计学方法:对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结果

2.1干预组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活质量总分评分分别为:44.64±2.45、55.53±6.21、52.17±2.26、48.83±5.26、201.47±16.28,干预组对应数据为:53.48±1.76、68.82±5.09、64.48±1.87、61.13±6.15、248.21±15.16,可见,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干预组优、良、差分别为:96例(87.27%)、5例(4.55%)、9例(8.18%),明显优于常规组对应数据68例(61.82%)、25例(22.73%)、17例(15.4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108例(98.18%)显著高于常规组91例(82.7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耐心、细心、恒心是最基本的要求[5]。在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具有较大的情绪波动以及病情的反复波动性,针对这些就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尽的了解并做到足够的重视[6]。现阶段主张使用专业性、人文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尤其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重视规范化健康教育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分析探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使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掌握优良率为84.55%,干预组患者掌握优良率为91.82%,干预组患者的掌握优良率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掌握优良率(P<0.05);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中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对神经内科的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通过健康教育,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升,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掌握也达到更具体化,使得护患之间的沟通更为密切、协调。于患者而言,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对自身疾病有一个详尽的了解,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并能把康复锻炼做到最好。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使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了很好的掌握,不仅如此,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夏金菊.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认知行为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10):980-983.

[2]陈淑彦.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240-241.

[4]黄彩红,骆谏英,胡燕萍.试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0):1424-1425.

上一篇: 交通部网络安全 下一篇: 宏观微观的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