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功能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1:03

图书管理功能

图书管理功能篇(1)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0.031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0-0136-03

图书馆座位资源是公共资源,读者可以无偿使用,并在一天之内可以无限制占用,加之座位又是供不应求,因此产生了占座现象。高校图书馆尤为严重,管理人员为此积极出谋划策,有的定时定期清理占座物品,有的出台“占座取缔”制度,有的提出“付费”使用座位的方法,有的使用计算机来管理座位。从提出计算机管理座位资源设想到许多高校自主研发,现在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在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屡见不鲜[10]。这些管理系统功能各异,本文从座位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及开发的技术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座位管理系统功能统计

用“座位管理系统”、“自习室管理”、“自动排座”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其中有14篇文章是有关座位管理系统功能介绍及开发应用的。其中有3篇是基于单片机技术开发的[11-13],系统通过“卡在人在”或红外线感应来判断是否用书本等物品占座。此设计虽然技术上没有太大难题,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的自由,也不具有易扩展性。大部分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本文基于收集的文献对座位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表中的1、2、3、4、5、6、7、8、9分别代表参考文献[1-9]。

从收集的文献上看,座位管理系统除了包含基本的选座、刷离、管理、分析等功能外,还设计了网络预约、信息、指纹认证等功能,使座位管理系统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座位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2.1座位管理系统基本功能

2.1.1身份认证功能

系统通过网络访问数据库,读取数据后验证用户身份,系统中的用户信息与图书借阅系统中用户信息保持同步。建立校园一卡通的学校,刷校园卡读取信息,身份验证成功方可选座。验证信息时,有的学校还需要输入密码[6],以确保校园卡不被盗用,有的采用“指纹认证”的方式,“指纹认证”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认证方式[7],充分保证了一人一座,防止某些读者借卡占座情况的出现。表1座位管理系统功能统计

选座两种方式[1]。在人流高峰时段使用系统分配方式,避免选座终端人流拥堵;在人流稳定时段使用默认分配和自由选座结合的方式,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空余座位,如无特殊需求则使用系统自动分配的座位。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高峰时段和普通时段。

选座功能根据硬件设施的不同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进入阅览室刷卡选座,各选座终端共用一个数据库,避免同时在两个阅览室占用座位[9];一种是结合统一门禁系统,各阅览室座位包括走廊、大厅的座位统一纳入系统管理[6],读者在任意一个选座终端可以选择任意楼层的座位。

2.1.3刷离功能

读者在离开阅览室或者图书馆时,必须进行刷离操作。刷离时可以选择暂时刷离或永久刷离。考虑到读者有暂时离开座位的需求,设置了暂时刷离功能,只要读者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刷卡确认归位,就可以继续使用此座位。座位使用完毕读者须选择永久刷离,以释放座位给其他读者使用。如果暂时刷离超时,则认为其占座,通过完善的奖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占座行为[7]。

座位管理系统与门禁相连,如果没有选择“退座”或“暂时离开”而离开图书馆的,系统将自动将其状态设为暂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并确认选座信息的不进行处理,如果超时则认为其占座,这样避免了离馆占座的现象[6]。

有的系统还设计了自动延时功能[9],这是一种较人性化的设计,普通暂时离座为30分钟,如果离座时间正好处在中饭和晚饭时间段内,可以自动增加暂时离座时间,读者无需担忧超过30分钟座位被收回。

2.1.4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功能设计了座位管理、自习室管理、统计分析功能等[3]。座位管理是完成座位的增删改及其状态的设置,自习室管理则完成以自习室为单位的“座位区域”整体状态的设置。统计各时段座位的使用情况,一方面便于图书馆归纳统计数据,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另一方面统计高峰时段,提醒读者自我调节自习时间,避免高峰时段等候座位而浪费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座位资源。统计读者的使用时间、统计座位预约和爽约情况,为奖惩机制提供依据。

后台管理还应包括参数预设功能,例如设定座位使用时间、暂时刷离时间等。

2.2座位管理系统扩展功能

2.2.1占座识别

占座识别分为人工占座识别和系统自动占座识别两种。对于没有门禁系统的阅览室,采取人工识别,即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巡查,如发现某座位上有书无人时,认为该座位属于可疑座位,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该座位目前处于暂时刷离状态;二是该座位被用户恶意占用[1]。

第一种情况用移动设备查询就可以确认,第二种情况难以即时做出判断,因为在开放阅览室,同学可以自由的离开座位到书架内寻找或浏览图书,也可以到其他同学座位处讨论问题,也有可能离开阅览室没有刷离。人工识别误判的几率比较大,为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如果没有统一门禁系统,应该把阅览室安装门禁系统,通过门禁刷卡自动进行暂时刷离,这样既可以避免矛盾产生、方便管理也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对于安装门禁系统的阅览室或开放式图书馆,可以通过门禁系统记录其刷离时间,利用再次进入时间减去刷离时间来确定其是否占座,例如设定暂时刷离时间为30分钟,如果两者之差超过30分钟则系统自动将其占座次数加1。

2.2.2网络预约与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更新,学生上网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网络预约和信息功能正是适应了时展潮流,利用此功能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利用图书馆座位资源,随时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网络信息和网络预约是一体的,都需要开发网络终端程序。其功能是实时地将图书馆阅览座位的分布及使用情况在图书馆网页上,以方便读者做出相应选择[6]。

预约功能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座位已满,读者预约等候座位空出;二是座位有空余,读者提前预约使用时间段。第一种情况实际相当于排队系统,可以开发手机通讯端口,如有座位空闲,立刻以短信形式通知读者,并限定到达时间,如果已预约的读者中途出馆,则需要到选座终端或利用移动设备取消预约。第二种情况应限制其在高峰时段出现前预约,否则将会出现网络占座现象产生。

2.3座位管理系统开发技术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B/S服务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座位管理系统也是从C/S向B/S模式转变。采用B/S应用模型根据功能及需求进行模块划分,具有很强的扩展性。C++和VB语言都能较好地实现系统的功能,而采用Flash和asp技术开发的系统,动态交互方面具有局限性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例如文献[9],刷卡选座没有提示确认信息;没有实现自由选座功能;刷卡暂离和刷卡离开是两个并行可选的时间,而系统不能选择性触发两个事件,导致功能不够灵活,且设置两台功能不同的操作终端,增加读者操作的难度。

3几点建议

座位管理系统能够在公平分配方面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每个同学使用图书馆座位的机会是均等的,根据先到先得原则,避免了用书等物品占座现象出现。但使用效率却未必最大化,座位资源作为固定资源,同学可以利用其进行学习,看小说,电脑娱乐,休息(睡觉)等活动,有限的资源如果不发挥它最大使用价值,势必造成浪费。以上休闲活动完全可以在寝室、教室、图书馆走廊沙发等休闲场所进行。所以从利用角度出发,座位的使用效率并未达到最大化,还有优化的空间。

针对座位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可以从改善系统功能和阅览室环境等方面入手。

3.1设定有限的座位使用次数

从使用效率出发,应限制每位读者使用座位的次数,并体现公平原则,使能在其他场所完成的学习尽量在其他地方完成,提高座位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在座位前睡觉和休闲现象,加速人员流动。具体操作,可以为每位读者分配一个公平的初始预约次数,并建立座位交易平台,交易平全使用虚拟货币进行,通过“虚拟市场调节机制”以提高座位的使用效率。该方法的难点是如何计算初始预约次数及交易平台的建立、监督和维护[14]。

3.2改善阅览室环境

对于开放阅览室,由于座位需要刷卡才能取得使用权,对一部分休闲阅读的同学造成不便,因此可以从改善图书馆座位环境方面着手。除了自习室学习桌椅外增加阅览小凳,休闲沙发凳,做到随处都可学习,到处都可阅览。从座位优化、位置优化、环境优化、功能优化[15]几个角度,提升图书馆整体座位环境的质量。

3.3增加寄包箱

有文章对占座原因进行调查,有一半以上读者因外出有事,不方便携带书本等沉重物品[15]。此现象说明读者只想暂时寄存物品,并不是故意占座。图书馆应在阅览室和每层书库外、大厅处以及座位集中处根据各馆不同情况设置物品柜和寄包箱,供读者免费使用,对因临时有事的读者可将自己的物品锁在物品柜中来解决读者外出的不方便,减少占座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1]兰建军,潘凤红.图书馆阅览室座位信息管理系统[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608,623.

[2]范红月.图书馆自习室自动排座系统[J].图书馆杂志,2008,(9):48-49,61.

[3]肖红.高校图书馆自习室自动排坐系统研究[J].图书馆,2009,(2):127-128.

[4]方楠,周蒙.基于PHP的局域网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J].电脑学习,2009,(4):75-77.

[5]王芳,谢军红.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图书馆自习室座位管理探析[J].科技信息,2009,23:728,745.

[6]谢红,王炳江.基于VB的图书馆阅览座位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J].图书馆论坛,2010,(5):58-60.

[7]王守红.高校图书馆自习座位管理系统设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38-40.

[8]程坤,王丽丽.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3):44-48.

[9]孙发,吴代莉,曾为众.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5):93-98.

[10]曲奎,李春利.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实施计算机管理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8,(1):68-69,76.

[11]周国栋,王新赤,卞树檀,等.基于时分多址的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J].电子工程师,2008,(7):77-80.

[12]王祥斌.基于读卡器时分复用技术的自习室座位管理系统设计研究[J].情报探索,2011,(12):99-101.

图书管理功能篇(2)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面计算机系统则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的计算机化以不容迟缓。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如下:

借书过程:读者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码阅读器将图书和借书卡上的读者条码2码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

① 读者所借阅图书已超过该读者容许的最多借书数目。

② 该读者记录中有止借标志。

③ 该读者还有已超过归还日期而仍未归还的图书。

④ 该图书暂停外借。

若读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码、图书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同时系统对借还书日期进行计算并判断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则结束过程,若超期则计算出超期天数、罚款数、并打印罚款通知书,记入罚款文件。同时在读者记录上作止借标记。当读者交来罚款收据后,系统根据读者条码查罚款文件,将相应记录写入罚款历史文件,并从罚款文件只删除该记录,同时去掉读者文件中的止借标记。

为了对图书管理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上面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首先采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国助于后续的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说明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书、还书服务花费的时间一次不得大于5分钟等。

前面着重对借还书流程进行了说细的阐述,下面介绍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 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

> 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

> 罚款处理:解决读者借书超期的罚款处理。

> 新书上架:输入新书资料。

> 旧书淘汰:删除图书资料。

> 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查询读者借阅情况。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住处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参考文献

[1] E Winemiller, J.Roff, 着. Visual Basic6.0数据库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图书管理功能篇(3)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面计算机系统则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的计算机化以不容迟缓。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如下:

借书过程:读者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码阅读器将图书和借书卡上的读者条码2码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

①读者所借阅图书已超过该读者容许的最多借书数目。

②该读者记录中有止借标志。

③该读者还有已超过归还日期而仍未归还的图书。

④该图书暂停外借。

若读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码、图书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同时系统对借还书日期进行计算并判断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则结束过程,若超期则计算出超期天数、罚款数、并打印罚款通知书,记入罚款文件。同时在读者记录上作止借标记。当读者交来罚款收据后,系统根据读者条码查罚款文件,将相应记录写入罚款历史文件,并从罚款文件只删除该记录,同时去掉读者文件中的止借标记。

为了对图书管理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上面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首先采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国助于后续的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说明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书、还书服务花费的时间一次不得大于5分钟等。

前面着重对借还书流程进行了说细的阐述,下面介绍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

>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

>罚款处理:解决读者借书超期的罚款处理。

>新书上架:输入新书资料。

>旧书淘汰:删除图书资料。

>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查询读者借阅情况。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住处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参考文献

[1]EWinemiller,J.Roff,着.VisualBasic6.0数据库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图书管理功能篇(4)

技工院校图书管理是服务育人的重要环节,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发挥图书管理的导向性,利用馆藏优势,提供便捷的求获知识的途径,在培养学生成才方面尽到应尽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图书管理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创造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获得乐趣、知识和再教育的源泉。

一、技工院校图书管理的重要性

在这个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快速的社会中,信息成为促使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发生变革的主导要素,成为社会发展所依靠的重要资源,成为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图书馆贮存着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及时有用的信息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技工院校的图书管理,有助于教育目标向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方面转变,有助于增强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在素质教育活动中,要养成学生终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要普及图书馆知识,做好发挥文献作用的宣传,调动学生利用图书馆开放性资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拓性。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实践与动手能力、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地使用信息资源和服务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职业素养。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要重视图书馆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保证有充分、适合的图书,满足师生对图书量的需求,完善服务内容,提供复印、扫描、计算机、传输、电子阅览等服务。要紧密配合教学,让学生学习基本技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基本保障,为提高师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技工院校图书管理的导向性

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图书管理的导向性,要促进图书馆达标建设,利用馆藏优势扩大资料和服务,提供优秀、有价值的图书,宣传相关专业前沿的发展动态。要加强建设数字图书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同国际接轨的信息环境,提供便捷的求获知识的途径,为学生适应将来的职业生活打下基础。促进图书馆达标建设,要保证图书馆书刊资料与时俱进。要保证图书馆书刊资料数量的增长,有针对性地充实优秀图书,有计划、有目的地根据教学的需要,搜集、整理有关的材料,及时反映新时代的要求和技术创新的必然趋势。在藏书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选择性,把专业方面的各种教学参考书和相关的报刊作为重点,提供优秀的、有价值的图书。加强建设数字图书馆,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要有强烈的情报意识和搜集、判断、处理、创造信息的能力,利用开放电子阅览室做到资源共享网络的应用。要简便借阅程序、缩短借阅程序耗时,利用集体阅览的机会,教会学生更好地利用图书和共享网络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和程度。

图书管理功能篇(5)

借鉴大学生参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经验,部分高校吸收和组织大学生参与图书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体现了图书馆的办馆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中小学校建立中小学生参与图书管理机制,不失为提高图书管理服务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更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的一项新举措。

中小学生参与图书管理机制如何建立?怎样才能使学校图书管理事业获得又快又好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实做好。

一、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图书馆员的选拔和培养。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最基本、最积极、最活跃和最有生气的力量,突出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学生身上。学校不仅要发掘参与班级管理、食堂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还要注重学生参与图书管理的人才资源开发,发掘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领导干部要十分重视学生图书馆员的培养工作,要把学生管理员的培养纳入学校管理工作总计划之中,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由一名分管此项工作的主要领导和专(兼)职教师图书馆员共同负责实施。可采取由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推荐、同学选举和学校选拔的方式,从全校学生中挑选出一批勤奋好学、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包括班级图书角小小管理员),吸收到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中来,并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图书故管理规章制度、馆员职责、图书资料知识、责任心和使命感等。按要求培养他们树立起“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观念,态度要和蔼、热情和耐心。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合格和优秀者方可上岗实践。如果选取的人数较多,可以把参与上 岗管理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协助和参与图书馆流通和阅览室的工作,如图书上架、整架,维持秩序,盖馆藏图章,贴条形码,贴磁条,贴标签,打扫卫生等,初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和谐共处的图书馆人本文化。

当前中小学图书馆员多由一线教师兼任,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单靠兼职馆员管理,服务工作很难做到让所有读者满意,读者和馆员之间也难免会有误解和矛盾。让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减轻教师兼职的压力,还有可能改变读者(尤其是学生)对教师馆员的看法。因为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好各异,加上学校图书数量有限,教师馆员不可能做到同时满足相当多的学生读者读同一种书籍,,甚至可能造成“扎堆”现象,这就需要读者了解馆员工作上的困难。让学生参与管理工作,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这项工作的艰辛,无疑将有助于他们对这个职业责任的客观了解。让他们将自己对管理工作的理解在同学们中反馈,学生和馆员之间、学生馆员与学生读者之间就能逐步达到和谐共处。

三、关注读者心理调适,提高图书藏书的利用效益。

学生管理员本身就是读者,比较了解同学们的阅读兴趣、爱好和需要。而教师馆员(尤其是兼职馆员)有可能不堪忍受工作重负,往往会以“我”为中心,学生这段时间读什么书,下一段时间读什么书,完全由“我”来安排,你读不读,爱不爱读,那是你的事。时间一到,就要开始下一段时的图书分配,根本不考虑因人而异。让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学生馆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各年级段都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年级或班级的同学的爱好需求,代表年级或班级进行内部调剂,让他们帮助本年级或班级同学查找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还能把上架的新书及时反馈给同学们,同时也能把同学们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评价及时反馈过来,便于图书馆员更真实地、更直接地、更及时地得到读者的信息反馈。如在校住读的学生要求延长开馆时间,增加阅读量;年纪小的同学要求多阅读一些儿童读物;有阅读兴趣的小同学甚至要读一读长篇小说、故事等信息,图书馆员能及时掌握,从而迅速地改进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读书需求。这样,图书的借阅量和流通率也因此而大幅增长,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提高了图书藏书的利用效益。

四、放手实践,让学生馆员在磨练中成长。

学生馆员通过自己的实践劳动,掌握了一定的服务技巧和方法,观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图书馆员对他们少一点儿行动上的束缚,对一些工作上的指导和监督。

图书管理功能篇(6)

基金项目:商洛学院基金项目(11SKY005); 商洛学院基金项目(10SKY016)

【文章摘要】

从基本认知出发,提出了一种多视觉的系统功能需求建模方法,将系统需求描述从三个角度将其转换为过程模型、对象转换模型、交互模型, 最后对这种多视觉系统功能需求建模方法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过程模型; 对象转换模型;交互模型

0 引言

系统开发由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等一系列活动组成,而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发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需求分析不当,整个系统开发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结果。尤其是系统功能需求的获取更是重中之重, 功能需求的获取不但非常困难、极易出错,而且要和用户经常沟通交流,如何准确的从系统功能需求描述中获取系统的需求是项目获取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在系统开发中,一般采用面对面沟通来获取需求,这样往往会因为个人理解不一样而出现偏差,为了能够准确获取系统需求,我们希望将系统需求描述从不同角度转换成各种模型,形成一种多视觉的需求模型,从中抽象出系统真正的功能需求。

从系统需求描述所包含的信息中,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将其转换为过程模型、对象转换模型、交互模型,来全方位描述系统功能需求信息。因此,本文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将该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先转换为过程模型,再基于过程模型,将需求描述转换为其他需求模型,最终建立一种多视觉的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模型。从中抽象出图书管理系统真正的功能需求。

1 系统功能需求描述

对于图书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的功能需求描述如下:

(1)登录者根据身份不同可进入不同页面,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

(2)可实现书籍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

(3)可实现学生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

(4)可实现借书,还书,预订书籍,续借,查询书籍,过期处理和书籍丢失后的处理。

(5)可实现用户权限管理和自动借还书功能的实现。

2 系统功能需求建模过程

为了从需求描述中准确获取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从过程模型、对象转换模型和交互模型三个角度来分别对系统的需求描述进行建模,通过这三种角度模型的建立,从中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确切的功能需求。

2.1 过程模型的建立

我们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描述的理解,对整个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描述有了全局的把握,再将其转换为过程模型,在转换过程中,利用UML 建模中的活动图来将需求描述转换为过程模型,与过程模型相关的有活动状态、活动,

图3 图书管理系统还书交互模型

图1 图书管理系统还书过程模型

图2 图书管理系统还书对象转换模型 在整个需求描述中先找到活动起点,活动终点,从起点到终点间再识别出活动。对于简单的需求描述,可以使用单个过程模型,如果需求描述过于复杂,可分层,采用逐步细化的方式,一层一层的构建其过程模型。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的描述,可构建其还书功能过程模型如图1 所示。

2.2 对象转换模型的建立

在系统需求描述中,存在着对象的一些动态变化,可以通过构建对象转换模型来描述这种动态变化。对象转换模型可以利用UML 中的状态图来建模,与对象转换模型相关的有状态、状态迁移和事件这几个关键要素,对象转换模型的构建可从需求描述中先找到起始状态和结束状态, 再通过事件的激发慢慢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外一个状态。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描述,我们可构建其还书功能对象转换模型如图2 所示。

2.3 交互模型的建立

在系统需求描述中,除了对象的一些动态变化外,还存在着很多的参与对象, 对象与对象之间往往有很多交互,为了将对象间的交互关系体现出来,可以建立对象间的交互模型。对象间的交互模型可以通过UML 中的时序图来建模。与交互模型相关的要素有对象、生命线和消息。在构建交互模型时,先要找到模型中相关的对象,再识别对象与对象间所存在的通信消息,最后再标识出消息所发生的先后顺序。根据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描述,可构建其还书功能交互模型如图3 所示。

3 系统需求建模评价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功能需求模型设计,为了验证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建模的效果,我们从实际应用的角度通过调查的方式来客观评价这种多视觉需求建模的可用性和满意度。

我们从抽取10 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在限定时间内要求其将图书管理系统某一方面的需求描述转化为三个角度的功能需求模型,并在最后要求填写一份问卷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 所示。

表1 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建模可用性评价结果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这种多视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建模是确实可行的, 可以帮助我们从需求描述中准确获取系统的功能需求。

4 结束语

从图书管理系统出发,提出了一种多视觉的从系统需求描述到功能需求模型转化的策略,并通过调查的方式验证了这种多视觉功能需求建模的方法是确实可行的,可以大大提高功能需求获取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第5 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2] (英)萨默维尔, 软件工程(第9 版)[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3] 李代平, 软件工程(第三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4] 刁成嘉,UML 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 美) 福勒,UML 精粹: 标准对象建模语言简明指南(第3 版)[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6] 王先国,UML 统一建模实用教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 肖岗, 张广泉,UML 在研究生成绩管理系统建模中的应用[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 年01 期

[8] 周莹, 张宇华,UML 及其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04 年04 期

[9] 申凯, 王娟, 统一建模语言UML 的研究[J], 软件导刊,2007 年19 期

[10] 张毅, 基于UML 图书管理系统的建模与设计[J], 电脑学习,2011 年02 期

图书管理功能篇(7)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电子图书及音像制品是通过光盘、硬盘以及互联网服务器为媒介传输的,而且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读者其素质高低不一,因此要加强对阅览室的管理,使其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服务的功能

1.1文献检索和阅读

文献检索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功能之一,读者可根据自身科研或学习、工作的需要通过检索得到文献的全文,在不借助电子阅览室的情况下,读者也可自行购买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但费用过高,而在电子阅览室一般会引进多种数据库,使读者享受到不受限制的文献检索、阅读、下载服务,常见的文献数据库有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维普数据库等等。

1.2上网服务

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安全的上网环境,读者可在电子阅览室内进行网上聊天、接发电子邮件、论坛互动以及登陆各大门户网站了解感兴趣的新闻、政策等等,而不用担心账号、密码的安全问题,除了这种互联网的服务外,电子阅览室内部局域网也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咨询服务,例如阅览室管理人员可通过局域网内的通讯工具将图书馆的最新动态发送给每一个读者,读者也可通过这种通讯手段向管理员咨询问题,使读者与管理员之间不用面对面即可完成交流,并且一个管理员可同时服务于多个读者,增加了工作效率。

1.3多媒体影音服务

电子阅览室内的计算机都内置了各种多媒体播放软件,在电子阅览室内读者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读取电脑硬盘内的电子图书、期刊、音乐、视频等文件,缓解压力和陶冶情操,也可通过借阅图书馆馆藏的光盘和通过互联网点播的方式享受电子阅览室带来的多媒体服务。

1.4学习应用软件

为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要,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一般都内置了当前较常用、较热门的工具型软件,如office、Auto CAD、Photoshop等,以往读者要学习这些软件往往要购买软件和参加一些面授或网校的课程,花费不菲,而电子阅览室为读者配备了相关软件的学习视频教学课程和电子版案例分析等,极大方便了读者自学。

1.5其他

除以上服务功能外,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还根据读者的需要提供一些辅的服务,如资料下载、光盘刻录、打印、复印、图片扫描、资料外借等。

2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措施

2.1对人的管理

2.1.1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培养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以及资料检索和网络操作知识,对缺乏使用电子资料经验的读者要耐心指导,同时负责调查读者对资料的需求情况,以便为电子阅览室的日后工作提供参考。

其次,制定工作人员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培养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就是为读者服务,对读者的要求要尽量满足,不可对读者态度蛮横或冷落读者,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通过全民调查的方式评选出一定周期内的最佳以及最差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自己的工作,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1.2对读者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制定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行为规范,并张贴在室内醒目位置,明确读者和阅览室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具体有电子阅览室管理条例、电子文献使用规则、读者须知以及安全管理条例等,使规范读者的行为变得有据可依。

其次,要通过进馆培训的方式,一方面再次重申电子阅览室的读者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针对计算机操作、网络安全、文献检索等知识对读者进行培训,从而避免读者在使用电子阅览室的过程中由于不规范操作导致的操作系统瘫痪以及计算机硬件损坏等,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讲座、现场演示以及发放宣传手册等。

2.2基础设施管理

电子阅览室主要以计算机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软件构成,只有保养并维护好这些设施,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良好、稳定的使用环境,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对计算机硬件的保养,计算机网络及软件的维护,及计算机系统病毒的检测与预防等方面。遇上上网线路不畅通时,要查找故障并及时排除。

2.2.1计算机软硬件管理

第一,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要对计算机内工具型软件和操作系统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更新工作,修补系统漏洞,使读者得到最佳的阅读体验。

第二,由于计算机容易遭到病毒、木马的侵袭以及读者恶意的修改,因此可通过内置软件的方式在电脑内设置还原点,一旦系统或软件发生异常要及时恢复系统,防止系统崩溃。还可通过安装硬盘保护卡的方式,使读者自离开图书馆算起短时间内即可回复至初始状态。

2.2.2网络安全管理

由于电子阅览室内的计算机均与互联网相连,并且读者所登陆的网站五花八门,要想完全杜绝网络病毒变得几乎不可能,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互联网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首先,阅览室服务器要安装网络版病毒、木马查杀软件,定期对服务器和工作站进行病毒查杀工作。

其次,在每一台计算机上均安装正版病毒和木马查杀工具,形成服务器、终端的双层保险。

再次,约束读者的上网行为,杜绝其浏览不健康网站,可通过巡视、监控等方式对读者进行监督。

最后,做好服务器数据的备份工作,以防系统崩溃造成巨大的损失。

3.结束语

电子阅览室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增加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服务功能和管理的不断完善,相信电子阅览室会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和信息服务。

图书管理功能篇(8)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11-01

医院图书馆服务于临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名师名医的知识经验正是通过文献信息的保藏和利用代代相传。医院图书馆的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决定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是为医护人员提供所需的信息,既可提供网上的各种信息,也可检索光盘上的文献信息,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1 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

1.1 文献信息检索与上网浏览

医院图书馆中电子阅览室为医务人员、进修生、研究生在科研教学活动以及诊疗过程中,提供优质医学信息服务,是促进他们整体医疗和科研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电子阅览室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用户提供各种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等电子信息资源的检索、浏览。在电子阅览室中,用户能够利用分类号、责任者、题名、关键词等检索词,获取图书馆中的网络及光盘数据库资源,或者直接通过因特网来查找目的文献。

医学信息资源的各种存在形式以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方式出现在网上,同时在网上还存在许多基于客户和服务器模式的医学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利用资源的多种工具和方法。读者在电子阅览室可以通过网络来查询所需要的医学文献信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1.2 培训功能

网络信息时代的读者要想更好地获取知识信息,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能力,而大部分医护人员较少接触计算机和网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资源,无法有效利用起来,因此接受专业的培训势在必行。要求医院图书馆承担起辅导、培训及提高计算机知识的责任。图书馆工作人员应通过电子阅览室内的先进设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有计划地对读者开展各种网络教育。并让读者上机学习,经过培训,读者学习了如何通过电子阅览室获取更多信息,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

1.3 辅助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互联网中的医学资源质量不一,在呈现给读者之前需要将这些资源加以识别、筛选、过滤和整理,指导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科研和教学。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将其整理归类,建立专题栏目,使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形成便于查找的信息集合,存入数据库。还要及时和定期更新数据库内容,并主动向医务人员介绍。利用各种检索技术,把搜集和跟踪国内外某一专业或专题发展动态作为主要目标,不断了解科技发展新趋势,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类比、综合、系统化等方法,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利用现代化网络使用医学期刊题录索引和全文数据库方便医务人员利用医学信息数据,为医务人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检索效率和使用频率有效提高,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在常见病、罕见病的诊治中达到减少误诊、明确诊断、寻找新的或最佳的治疗方案之目的;为在最短时间内对急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的诊疗、挽救病人生命及时提供了有用的医学资料。

1.4 资源共享

借助因特网,电子阅览室的共享方式突破传统阅览室的固有局限。首先,电子图书和网络资源没有复本数量的限制,每一种电子图书资源可以同时提供给电子阅览室的每一个读者;其次,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共享方式使得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若干个图书馆共同出资购买并共享一个网络图书馆,既能节约资金,又使电子图书的共享范围与利用率成倍扩大。电子阅览室提供给读者的阅览资料,还包括网络上大量免费的信息资源。网上有大量种类繁多、规模不等的免费网络数据库以及针对不同领域集思广益的论坛,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知识的传播者,也使阅览资源无限共享成为可能。

2 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资源管理

2.1 软硬件资源管理

电子阅览室的网络环境及硬件配置直接影响网络系统运行效果,因此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必须配置相应的硬件、软件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维护和管理。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软件系统的维护是电子阅览室有效管理的前提。作为管理者应加强维修与检测,预防并尽快排除故障,保证整个机房电脑的完好率和较高的使用率。对电子阅览室设备加强技术管理,在硬件配置和网络模式的选择上应考虑升级改造、网络系统的完善,加强对系统的维护,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和磁盘文件扫描,维护系统注册表,经常性的备份系统注册表,清理system路径下的无用DLL文件,使用防系统死机工具维护系统稳定,使用在线病毒检测工具防止病毒入侵和系统资源丢失,使用windows辅助工具优化系统等等,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通顺、完备的设备环境。

2.2 电子资源采购与管理

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将某些大型图书馆的印刷版医学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做成相应的医学资料数据库,同时可以从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出发,考虑选购一个或多个数据库加以使用。网络上的动态信息均是未经过编辑加工,要求电子阅览室担负起对网络信息加工、整序的重担。网上信息的采集要使用标准语言,建立标准数据库,利用搜索引擎和浏览器进行检索,按地区和学科分工,担负起搜索网络资源的重任。对本地域网络资源进行整理,并将网络资源按类著录、标引,组建相关目录库,方便检索。

光盘建设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根据读者需求采购,制定收藏范围。根据经费情况及读者需求深入调研,进一步完善电子出版物的馆藏资源。同时对购进光盘要有科学的编目、加工等程序,尽量缩短时间,使光盘及时与读者见面。对光盘要比图书管理要求更高,要有干燥、卫生、清洁的存放条件.而且要定时擦清表面灰尘。在使用时也要十分爱惜,保持洁,不被损伤。

2.3 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医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者,要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结构,同时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计算机技能、网络管理能力、图书情报知识和文献检索技能、一定的英语水平,能够在依托现有设备大力宣传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同时,根据作者需求对网上浩如烟海的无序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整理、分类,引导读者迅速、准确、合理使用,从而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图书馆应通过派出去学习,参加技能培训的呢过形式,加强电子阅览室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其文化素质,使其掌握各种技能,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工作人员队伍,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功能篇(9)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空间和途径不断拓宽.信息需求在学科专业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和迫切性,计算机在图书馆各个工作环节得以广泛应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环境、内容、服务手段发生了巨大变革。各高等院校图书馆相继建立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集电子型文献(如光盘、磁盘、网络信息等)阅览、咨询、培训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它的出现代表了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为读者提供了新型的服务,扩大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提高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是整个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建立初衷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其服务对象也必然是广大读者,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服务是其服务宗旨。

1.电子阅览室的基本功能

1.1信息资源的阅览和检索功能

电子阅览室作为阅览室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兼有普通阅览室所应有的功能。不同之处在于电子阅览室通过计算机管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用数字化的信息提供阅览、咨询和网上服务。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检索包括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两个部分。

目前.大学图书馆购置的各种信息资源不断增加,许多馆建立了本馆馆藏书刊数据库,购置了大量网络数据库,馆藏电子资源的比重日益增大.其主要包括:馆藏目录、电子图书、中外文期刊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特色数据库、随书光盘等.为师生获取全文和馆藏目录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因此文献信息检索咨询的功能成为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

除了馆藏资源外,读者也经常利用网上各种类型信息资源,例如网上图书、期刊、特种文献、多媒体、论坛等,电子阅览室也为读者提供了检索和阅览网络信息资源的环境。

1.2辅助教学与继续教育功能

电子阅览室不仅可以提供给读者一个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环境,也是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第二课堂,具有辅助教学与继续教育功能。

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加,为读者学习、授课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读者兴趣购置教学光盘和应用软件.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各类等级考试的学习软件、各学科专业教学课件、辅导影像资料,各种工具软件等,安装于电子阅览室的用户机上或者通过电子阅览室F11P提供给读者下载使用。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各学院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其中电子文献检索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电子阅览室具有自身的优势,学生可在计算机上直接动手操作,为学生实习创造条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读者还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计算机进入学校教务系统,进行课程选修、成绩查询、资格考试的网上报名、报名表网络打印,学生评教等操作,这些对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网络为读者构建了知识学习的平台,读者可通过网络扩大知识面.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自学人才提供了条件。

1.3参考咨询功能

参考咨询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它的基本内容有:指导利用图书馆;咨询服务:读者信息教育。

首先我们要改变观念:参考咨询服务不仅仅是发生在参考咨询部室的事情,而是时时刻刻发生在图书馆各项读者工作中。因此应该将参考咨询分散设置在各个读者服务部门,并根据不同的咨询需要分层次设立参考咨询,让读者随时可以得到帮助和指导。在电子阅览室工作中,工作人员经常需要解答读者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如简单的技术性指导、检索途径、检索语言及事实性的问题等.这类问题占咨询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本室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兼具有一般咨询员的职能,需要及时为读者答疑解惑。对一些无法当场回答的问题可交由咨询部的专职咨询员解答。专职咨询员主要负责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校的科研课题.从事信息产品的编制生产等。

1.4培训功能

电子阅览室所进行的培训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对本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读者培训。电子阅览室是本馆现代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本馆员工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不断的学习专业相关知识、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同时,读者要想在网上顺利地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既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技巧.因此对读者进行适当的技术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书馆培训工作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操作知识、网络基本知识及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式等方面.电子阅览室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及高配置的计算机终端,为培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读者听取培训的同时可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度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1.5其他功能.

电子阅览室有完善的视听效果及图声文并茂的电子读物,读者可以在学习之余来此听音乐、读电子小说、进行VOD点播,也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或通过在线工具、E—mail与人交流,达到娱乐休闲的目的.这是传统阅览室所无法比拟的。

电子阅览室除以上所提到的几种功能以外,还提供了其他多种文献信息服务,如文件编辑打印、文献复制、扫描、电子文件下载等。

2.电子阅览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电子阅览室网吧化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与社会网吧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用户群、服务内容、社会功能、管理方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由高校图书馆设立并负责管理,为高校师生提供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服务、电子文献资源检索以及因特网查询为主要功能的服务场所,以教学、科研为主,一般以免费或低收费形式存在,带有很强的学习性、学术性、教育性和服务性等特征。网吧则是以赢利为目的.为所有社会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用户结构复杂,上网目的性不强.多以娱乐和消磨时光为主,以提供因特网查询、游戏和影片欣赏为主,服务内容单一,是一种近似休闲、娱乐的场所,商业性特征十分明显。但目前,许多阅览室的服务工作缺乏引导,学习气氛不浓厚,读者在电子阅览室的活动很大一部分为了休闲、娱乐,呈现出网吧化特征。

2.2信息服务功能不明确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信息服务功能在于进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与宣传、提供电子读物的阅读与下载、学术性文献资料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查询、读者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教育。但是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由于信息服务定位模糊,缺乏主动开展信息服务的意识,工作人员一般进行一些交钱或刷卡,计算机的维护.环境卫生等日常事务性劳动。至于读者在计算机上做什么,很少过问。这种工作是十分简单的、低层次的、并且也是被动的,工作人员缺乏主动为读者用户进行信息服务的意识。

2.3读者信息意识淡薄

来电子阅览室上机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文字处理、发E—mail、下载些ml:,音乐或是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而真正来电子阅览室阅读电子图书、检索专业数据库和查询学术性信息资源的读者却很少,或只有在毕业需要写论文时才进行相关检索。

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素养较低,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巨大作用,并没有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资源、促进学习和工作的有力工具。另外还有些读者面对因特网上眼花缭乱的信息无所适从,想查找有关学术性信息资源,又不知道从何处下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图书馆在电子阅览室的宣传和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方面做的工作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

3.电子阅览室管理中的一些建议

3.1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服务目标和服务理念

图书馆管理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服务目标和服务理念,不能受“网吧”经营的经济效益的诱惑,而走人偏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误区。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要传播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文化,要着重学术性和教育性,引导人们吸收健康有益的信息和知识。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营造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手段。

3.2努力创造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

努力建设特色数据库,增大学生读者需要的各种实用数据信息.丰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以吸引读者。例如,可以大量增加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资料、模拟题,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辅导资料及试题,英语学习听力材料,公务员考试辅导材料,研究生考试辅导资料等。购买各类数据库,吸引读者使用。加强对馆藏数字信息资源的宣传,采取集中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经常举办信息资源检索方法的培训与讲座,提高数据库的使用率.帮助读者提高在网络环境下获取信息的能力。

3.3正确引导.加强对读者的监督指导

要加强对读者的引导,以浓厚的图书馆文化引导使用者正确认识使用网络信息资源。馆员要加强巡查,切实地负起辅导和监督的责任。要帮助读者用户选择好的网站,引导浏览健康的信息。对于某些网民登陆一些非法网站的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并采取技术手段防止读者访问有害网站,力求把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办成秩序井然的学习场所。

3.4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图书管理功能篇(10)

中图分类号:TB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1.1某大学多功能图书馆建筑面积35019米2,其中图书馆主楼31672米2,地上四层;学术报告中心3305米2,地上两层,全楼设计中央空调系统。

1.2空调系统冷、热负荷参数:图书馆主楼夏季空调总冷负荷为2365KW,冬季空调总热负荷为1482KW;学术报告中心夏季空调总冷负荷为392KW,冬季空调总热负荷为392KW。

1.3用电负荷参数:图书馆主楼空调系统总装机容量为:夏季,906.2KW;冬季,236.4KW。学术报告中心空调系统总装机容量为:夏季及冬季,124.9KW。

1.4图书馆主楼夏季冷源由制冷机房供给7-12℃冷水,冬季热源为校区内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置二次换热器,提供60-50℃热水;学术报告中心冷热源均为电力驱动的风冷多联式热泵机组,夏季供冷、冬季供热。

1.5通风区域:一层的书库、学术报告中心一层和二层的报告厅设置全热交换式新风换气机组,公共卫生间设置吊顶排气扇。

二、能源管理方案设计的目标

2.1提高空调系统管理的效率:调整动态负荷,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提升由于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耗能问题。

2.2改善环境舒适度:根据室内人员状况,调节温度及空气质量,达到人体最佳舒适状态。

2.3降低建筑的能耗:对建筑物内外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能耗模型得出建筑本身的能耗改进空间。

2.4实现分项能耗数据采集及数据互通:保证数据上传到校级能耗监测平台,同时与本校或本建筑其它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互通。

2.5提高设备的性能:通过对空调设备的特性进行分析,采取合适的节能措施,提高设备的效率。

三、空调系统能耗的分析

3.1能耗管理

在空调系统能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各项调节和节能措施的实施,亦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相关。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最难提高的也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在加强对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提供一种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快更好地掌握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技巧。另外,实行实时计量和收费,从源头上为能耗管理提供事实依据,也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

3.2设备耗能

管理好了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意味着减少了使用造成的能耗浪费。即从主观上帮助系统节能。此外,设备本身的运行能耗也是空调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选择系统设备的时候,必须考虑设备本身的能效比,采用能效比高的空调设备。

3.3环境能耗

由于室外温湿度在不断的变化,为保持相对恒定的室内温、湿度,必须提供匹配当量的能量补充,由此带来的能量损耗,我们称之为环境能耗。因此,对建筑内外的环境参数实时监测,计算因此产生的理论能量,与实际用掉的电力能量对比,找出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和不同时段的最佳设定参数,提高能效,科学节能。

四、能源管理方案设计

4.1方案结构

能源管理方案的设计包括前端采集和计量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包括空调系统的参数监测、工况的调控,和对其周围相关环境的监测。第二部分是对能耗的分项计量,即主机和末端设备运转的能耗。

第一部分主要采用DDC设备,其特点为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独立控制性能好,适合中小系统的控制使用。

第二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分项能耗的计量和采集,系统网络平台采用RS485工业总线,逻辑上单层透明,物理上双层隔离结构,自由式网络拓扑连接,通讯可靠稳定。

4.2能源管理方案分析

4.2.1简洁管理原则

我们在方案中首先应用简洁管理原则——精简控制点、减少变量,优化控制环路,避免系统冗余。系统越简洁,过渡期越短,系统越可靠、稳定及可用性好。因此,我们在设计开始前,对系统进行反复的研讨、通过对框图的不断优化,合并功能相同的控制节点,删除意义不大的系统变量,使数据的监测、传输及处理均达到最简的目的。

4.2.2对建筑物空调系统负荷的分析

形成建筑物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及冬季热负荷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围护结构各种得热(耗热)量②人体的散热、散湿量③照明散热量④各种工艺设备、电气设备的散热量⑤新风系统的耗冷(耗热)量⑥空气渗透带入的热(冷)量⑦各种散湿带来的潜热量。在以上因素中,太阳辐射形成的负荷在一天内变化幅度较大,而其他因素形成的负荷值则相对稳定。因此从建筑物总负荷的角度分析,波动并不剧烈,变化也不是时刻发生。许多工程实例也证明了通常在工作时间内,负荷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即在不同的日期以及在每一天的不同时刻内温度的变化是缓慢的。当负荷变化幅度增大时,系统并不试图保持温度的绝对恒定,而是保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样一方面可以节能,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执行机构不会忽高忽低的大幅度动作,延长执行机构的寿命。

4.2.3预冷(热)阶段

每天在开馆前首先进行预冷(热),使楼内空气温度达到设计温度值。此后,能源管理系统再根据冷热负荷进行调节控制,这样就避免了系统极限调节的工况。在预冷、预热时,系统关闭室外新风风阀,可以减少新风带来冷却或加热的能量消耗。

在控制系统实践中,具有一定惯性的控制参数及被控对象是房间的温度及湿度。尤其是房间的相对湿度指标,往往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停止或运行相关设备后,相对湿度值还会沿原来的变化趋势上升或下降一个数值区间后再回到受控范围。据此,在系统设计时,要对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论对受控对象予以调控,达到在保证环境参数达到设计指标的前提下,缩短不必要的设备启停宽容时间,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缩短设备的运行时间,延长了系统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4.2.4 空气平衡的策略

暖通空调系统中两个平衡至关重要——热平衡及空气平衡。在建筑物中保证新风量与排风量的稳定比例,是建筑物相对室外环境维持5Pa左右的正压值,是降低建筑物能耗、保证室内洁净度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筑物内所有风机的运行参数均与密不可分。在控制框图及编程中,维持风量平衡、实现楼内正压是必要条件,也是通过软件控制新风风机、排风风机转速的基本依据。但新风量变化时,风量平衡被打破,控制系统就要建立新的空气平衡点,调节排风风机改变转速;如果房间的空气品质发生变化而需要调节排风量时,同样需要控制系统作出反应,加大或减少新风量的供应,仍然维持房间的一定正压值,避免成室外环境的冷(热)空气渗入楼内,增大了系统空调系统的负荷,使能耗持续增加。

4.2.5新风量的管理与控制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建筑物内的新鲜空气供给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传统的做法是对建筑物内的最大人数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建筑物所需的最大新风量。据此数据选择新风设备,并在运行中维持一个恒定的数值(最大新风量值)。但建筑物内人员的数量减少时,新风量无法实现相应的调整,带来了新风量偏大,耗能始终处于高位的局面。

在新的能源管理系统理念中,新风量是一个可变的、始终根据建筑物人数变化而变化的参数。在硬件方面,需要在建筑物内设置一定数量的CO2传感器,监测室内的CO2浓度【CO2允许浓度值一般取0.1%(1000ppm)】。同时,系统收集全部的CO2浓度参数,对全楼进行该参数的加权计算及分析,得出即时新风量的参数,并将新风控制策略下达给系统的执行元件,实现新风量的连续调节。这是目前最为合理的,也是最佳的新风能源管理方案之一。

4.2.6温度控制

室内温湿度的变化与建筑节能有着紧密的相关性。统计资料表明,如果在夏季将设定值温度下调1℃,将增加9%的能耗,如果在冬季将设定值温度上调1℃,将增加12%的能耗。因此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在设定值精度范围内是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精度越高,舒适性越好,同时节能效果也越明显。

4.2.7温度补偿

我们主要考虑了两种温度补偿措施。

(1)设定温度的补偿:由于室内环境参数受到室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向等的不断影响,因此,在冬季时,将建筑物内的初始平均温度和送风平均温度适当降低,而当室外环境变化需要室内环境系统作出相应反应时再调节室内温度提高,这样既保证了人员的基本舒适度要求,也降低了能耗。在夏季时,当建筑物内人数减少或图书馆的专业设备运行较少时,能源管理系统首先将空调系统的送风机调整至最低允许转速,此时如果而楼内平均环境温度仍在继续降低时,能源系统适当提高送风平均温度的设定值,使房间不至于过冷,保证人员的舒适性,同时也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对于为不同朝向区域送风的空调机组,根据其送风区域的朝向不同设定不同的温度设定值。

(2)送风温度的补偿:主要为获得较高的调节品质,克服系统运行和调节中存在的滞后现象。这种补偿可以较早地根据测到的室内温度、送风量等参数的变化做出正确的校正和调节动作,减少这些干扰对楼内送风平均温度的影响,防止控制系统产生振荡。

4.2.8冷/热水盘管阀门开度控制

在通常的空调自控系统中,冷/热水盘管阀门开度一般由回风温度或室内温度控制。对于大空间或有二次热交换的区域,也可采用送风温度来控制冷/热水盘管阀门开度。

基于水阀调节的节能策略中,首要要做到的是保证阀门的“零”开度。各类电动水阀是节能管理系统主要执行机构,在控制过程中阀门开度是节能系统主要调节内容。其中,保证阀门“零”开度是节能系统控制精度的重要保证。换句话说,选择正确流量特性和合适口径的电动水阀是节能系统成功的重要保证。

4.3能源管理方案控制方法分析

4.3.1夜间能源管理

夜间能源管理是指建筑物在进入夜间运转时为了保证维持最基本的要求而对各个能源单元进行的管理。能源管理在保证建筑物最低照度和通风率的同时,仍要确保安防、消防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4.3.2轮循控制

轮循控制是通过对设备系统中的机组定期或按照需要切换工作。相比较把机组中所有设备投入使用而言,轮循控制是按照需要仅使部分机组进行轮循投入,这样既大大降低机组能耗,又减少设备不必要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4.3.3能耗计量统计管理

常规的空调自控系统多强调保证舒适度,节能管理则多作为辅助功能进行应用。在衡量建筑的节能措施是否有效时,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数据。且因为舒适度改变和管理的习惯,更容易造成能耗增大。而能源管理系统双管齐下,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对空调系统的单项能耗计量并统计,作为节能管理的事实依据,定期对统计结果分析比较,使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让管理者对能耗的使用更加心中有数。

五、能源管理方案节能收益估算

设备额定能耗明细

设备能耗合计913.7KW,全时出力能耗按80%计算,为730KW。

常规情况下,单日运行平均时间为11.5小时(图书馆),年平均出力为180天,即年耗电为1,511,100度。

5.2按年平均用电150万度估算,采用能源管理方案,可保证节约达到25%以上,即保证年节省用电37.5万度以上。

六、投资回收年限估算

6.1根据5.2条计算结果,节能管理方案实施后,年节约耗电量为37.5万KWh,电费费率为0.599元/KWh,每年节约电费为:0.599元/KWh×375000KWh=224,625元

6.2系统静态除投资(不包括管理、人员费用)为877,413元,投资回收年限(理论值)约为4年;根据实际经验,考虑到管理、人员费用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实际投资回收年限约为5年。

七、其它设想

7.1增设建筑物内的其它设备的能源管理程序及设施。即能源管理系统除对空调系统做节能调节外,还应对照明系统、给水系统等用电做相应调控,达到综合节能。

7.2增设借阅定位集成管理

图书馆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建议在借阅管理时,采用人员基本定位手段,可对整个图书馆各阅览室的借阅人员做统一管理,以便系统运行人员有效的掌握各分区人员的存在情况,达到人性化节能,使节能管理系统更好的为建筑服务。

上一篇: 投资的主要方式 下一篇: 乡村治理的表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