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2 09:15:51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1)

关键词: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经济学;价值

低碳经济要想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做好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并逐步的形成完整的低碳经济理论体系。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其经济学价值进行研究,是我国未来真正实现低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国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始终处于空白的状态,这就需要我国能够加大对于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的科研力度,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1、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被提出来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同时也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当前许多人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并不全面,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科学,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国家的GDP。但是纵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不只是对于本国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更是对世界经济的分析和研究。那么同样的,低碳经济也不仅仅是对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相关的经济情况的研究,而是要放眼全球,对全球性的气候问题的探讨。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而对于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就是为了顺应当前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全人类的进步。

2、低碳经济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对比

生态经济是一门综合性的经济学科,其主要是对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是保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与经济稳定性的基础性科学。循环经济主要是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能量等进行循环再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将社会经济与生态平衡相结合的学科,循环经济极大的提升的经济在环境中的发展和进步,是当期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绿色经济最初是由英国的相关专家学者所提出的,其根本目的是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避免由于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破坏,同时科学、合理的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模式。这三种经济模式与本文所提到的低碳经济,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由高资源投入、高能源消耗以及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模式转变为低资源投入、低能源消耗和低排放物污染的经济模式。这些新兴的经济模式共同促进了新时期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所提倡的发展思路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顺应环境的基本情况,一切社会活动的开展都要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能因为发展经济而不顾环境问题,忽视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首要内容,只有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经济体系更好更快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被大力提倡的经济形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展理念,实现资源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节约经济发展的成本,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经济则是主张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减低对于能源的消耗从而有效的降低社会活动虽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在提高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时,构建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追求绿色无污染的发展道路。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1、促进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国际经济学体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国际之间进行经济的合作,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剩余,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但从环境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之间的经济合作不仅不能形成一定的效益,反而会产生各种这样的生态问题。尤其是经济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其往往由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先进的能源技术,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些环境问题又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二氧化碳是当前危害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其就性质来看是可流动的,因此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温室效应,这也就充分的说明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对本国的环境和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对全世界的环境问题产生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低碳经济能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有效的解决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2、当前经济的发展为低碳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传统工业时代,由于生产活动的效率低,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生态系统自身能够对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行调节,但随着当前工业水平的发展,各种生产活动变的更加的高效,由此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因此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严重,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相悖,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当前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的经济模式逐渐被提出并应用,但其中都没有针对温室气体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必将成为未来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趋势。温室效应是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世界各国能够共同努力,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从根本上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低碳经济能够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就很难顺利的开展低碳经济,因此就需要世界各国能够加大对于低碳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力度,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者:杨龙飞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2)

本文讨论的会计学基本前提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亦称会计假设),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石。现在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在以前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会计工作环境下设定的,当时是合理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使会计处理工具起了质的变革,从而现有的会计学基本前提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尤其网络经济)活动和会计处理工作已经很不相适用,面临着脱胎换骨的大变革。

一 会计工具即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成为基本前提

会计信息处理(人机)系统,包括互联网情形处理会计业务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统称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此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是会计核算的工具,简称会计工具。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工具日益重要,以致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若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运转不正常或性能不可靠或不稳定,则将影响会计业务的正常运行,甚至会使整个经营业务陷入瘫痪。如银行的会计业务网络系统出故障,则整个业务就得停止;一般财务部门,如果停电不能开机,则就不能进行报销等业务;现在的超市如果收款机不能工作,就得关门停业。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会计就无法进行,造成暂停业务。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不成立,即没有会计核算工具,就不可能有会计工作。由此可见,会计工具即会计信息处理(人机)系统已经成为会计学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了这一前提,就能很好地解释或解决会计实务中发生的问题,并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还有,就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而言,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价值信息与非价值信息完全可以同时处理(因为越来越同时需要这两者信息),而现在的状态是会计核算仅处理价值信息,其他信息系统处理非价值信息,这主要是受原手工处理系统的影响,造成使用信息技术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还停留在模仿手工处理系统的模式;另一方面原因是理论研究不够,没有产生新的理论来指导这方面的实践,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水平,做到价值信息与非价值信息同时处理。作者提出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为价值信息与非价值信息同时处理的系统。会计工具成为基本前提,这是全新的论点,是原来没有的论点。

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

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这里将被服务对象称为会计主体,显然这种称谓不妥,犯有概念错误。依据哲学观念,被服务对象即会计人员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应属客体。所以传统的会计主体应该称为会计客体更为确切,而会计主体则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或组织,不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单位。特别的是,中国财政部是中国会计主体的最 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余的中国全体会计工作人员或组织构成中国会计主体。因此,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需要更正,使其正确。再者,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企业是会计的承受者,属于会计客体的位置,怎么能成为会计主体呢,但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企业属会计主体,显然产生矛盾。还有,按传统说法,会计主体是单位或组织,但现实中无自身组织机构,却具有会计主体方面要求的经济形式也不少,如投资基金,政府基金等,这又作何解释呢。实际上,不管是单位或组织、投资基金或政府基金,还是企业或公司都是会计客体;只要有必要,任何一个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组织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客体,典型的会计客体是经营性企业。会计核算范围由会计客体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而确定。

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是主要的,是会计主体;而会计工作的单位是次要的,是非会计主体。因为在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会计人员,所以会计主体是会计人员。若会计主体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单位,则会计人员的主体作用就被抹杀掉了,因为会计主体不是会计人员,那么怎么能起主体作用呢。这样的话,会计人员工作的单位即会计主体就可控制会计信息的质量(因为会计主体在整个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就可以弄虚作假,。这从理论上就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无法控制,开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绿灯。所以单位领导可以指使会计人员作假账,粉饰财务报表等,这些都是此理论产生的恶果。作者对这一理论寻根求源,发现它可能还是当时计划经济的产物。由此看到,会计主体不应该是会计信息的产生或发生者,而应该是会计信息的加工或处理者,即会计人员。这样从理论上就使得会计信息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另外,会计主体应该独立于会计工作的单位,即会计工作人员应该与传统的会计主体独立,否则无法发挥会计人员的主体作用。如果非说会计人员不是会计主体,那么会计信息质量谁控制?若是会计主体自身来控制,这就回到了上面讨论过的问题即开绿灯问题。若是会计人员来控制,那么非会计主体怎能控制会计主体的信息质量呢?这从理论上就是不可行的,自然也是错误的。由此得出结论:若会计人员不是会计主体,则无法很好地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三 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只是会计约定

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分期,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时期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一个个的财务报告的时间范围。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小单位;尽管会计数据不只限于货币单位,但传统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这是传统的会计学原理中对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含义的解释。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对其的巨大冲击。鉴于此,作者对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内涵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理解分析得更为透彻,使其含义更为确切。

(一)关于约定

1.约定的含义

约定的含义是既定俗成。例如,程序设计中用c开头的变量名(如cname)表示字符变量,这就是一种约定。实际上,不用c字母开头变量表示字符变量也行,但是没有约定的使用方便、习惯。因此,通常都按约定的方法来做事情。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不再改变这种约定了,但实际上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会计约定是会计学或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的约定的简称。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是会计约定的典型例子,稍后有对它们的专门讨论。

2.约定与基本前提的区别

主要为:(1) 基本前提是不能改变的,即使随着学科的发展也不可能改变,这才是基本前提。因为若基本前提变了,则后面的事物就会跟着变,变成非此及彼了。(2) 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即随着事物或学科的发展,约定内容可以修改。例如原来约定会计分期为一年,由于经济活动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可修改为半年或一季。由此也说明现行会计学原理中将会计分期称为基本前提是不准确的;同样将货币计量称为会计学原理中的基本前提也是不妥的。

(二)会计分期

传统的会计分期是人为地将单位或企业连续不断的经济活动期分割的若干较短的时间间隔,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时间范围。这样做在会计实务上是可行的,但是缺乏理论分析、探讨。作者认为有必要深入探究会计分期的根源,这将对怎样进行会计分期起着指导作用。

1.探究会计分期

从会计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服务的理论来说,会计是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的确认、记录、计量、监督、反映和报告,而会计对经济主体在一个周期内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的处理,会计业务工作就循环一次,于是会计分期应该取成为经济活动周期(因会计是为其服务的,应处于从属地位)。由此得知,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周期便是会计分期的由来,即会计分期就是经济活动周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业会计分期:由于农业经济活动周期取决于日历年度,即一个年度就是一个周期;又一个周期就是一个会计分期,所以一个年度就是农业的一个会计分期。正因为农业的会计分期为一年,以致于国家为了便于对各类经济活动的管理,特别是农业经济活动的管理,目前国家将全国的会计分期取成了农业经济活动的周期即一个年度。 从会计业务处理表现的形式来说,就是平时处理日常业务,会计分期期末对整个经济活动周期内的经济业务汇总报告一次,即作出汇总财务会计报告一次。会计分期应该与经济活动周期一致,一个会计分期出一次汇总一个周期内的经济活动业务的财务会计报告。

2.最佳会计分期

鉴于上面的分析讨论可知,不同类的经济活动,其周期不一样。最佳会计分期就是在各类经济活动周期中寻求一个最佳周期,此为理论上的会计分期。实际上,亦可按哪类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就取哪类经济活动周期为会计分期。或权衡各类经济活动周期的情况选取一个为会计分期。亦可从会计工作的运行费用低的角度来选取,寻求合理或满意的会计分期。

目前将农业经济活动周期日历年度确定为会计分期并非最好,因为经济活动业务成本费用、收益等与日历年度并没有内在的经济效益关系,如工业经济与日历年度有什么关系,特别是网络经济与日历年度几乎毫无关系。所以将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分期,效益怎样有待探求。能证明会计分期为日历年度的效益最高吗?能说明这样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大吗?若不能,迟早改也。无可非议,会计分期只是会计约定。

(三)货币计量

传统的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小单位。货币计量有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第二,货币价值稳定不变。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货币的出现,货币计量也就无从谈起。在货币出现以前,会计计量的尺度较多,有实物量度、劳动时间量度等。换句话说,货币计量只是会计计量史上的一个阶段,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决策者越来越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和非货币信息,单纯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了。目前货币包括有形货币即纸金货币和无形货币即电子货币,货币计量即包括有形和无形货币计量。在互联网上企业之间的交易以后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前提。同时,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资金在企业、银行间高速运转,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严重地影响了控制货币量的运作模式,加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瞬间完成,这一切都加大了会计面临的货币风险,对币值不变的前提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将来的快速经济,货币计量只能是约定,以不变应万变。

四 持续经营并非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传统会计学原理认为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进而是会计分期的基础。作者认为不然,例如,世界通用的会计分期日历年度是农业经济活动周期这个客观存在事物的反映,与持续经营基本前提没有什么关系(由上面三-2-⑴中的讨论可知)。有人类,就会有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就有经济活动周期。这个客观存在,不需要假设,而需要很好地去认识它,掌握它的规律,即一个会计分期就是一个经济活动周期,这样以便会计适应其需要并很好地为其服务。又依据上面“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中的讨论,可知会计工作服务的单位或组织是一个会计客体,他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需考虑他的持续经营性,会计只需对他认识和实践即可。会计只需要对经济活动业务事项信息进行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若有事项信息则进行处理,无事项信息就不处理。在需要的时候,会计只是提供会计报告(财务报表等)服务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就不提供了。因此持续不持续经营不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当然这里不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与权责发生制记账,而采用现行市价与收付实现制记账。值得提出的是,持续经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前提,可以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去讨论。

持续经营一次又一次受到各种挑战冲击:

1.大量反例的冲击,现代经济越来越灵活,注册和倒闭的企业越来越多,从事经济业务的人也越来越多,想干就干,不干就休息。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再干,难道就不允许人家再干了吗?还要重新注册吗?如此,持续经营遇到了不可解决的难题。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3)

本文讨论的会计学基本前提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亦称会计假设),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石。现在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在以前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会计工作环境下设定的,当时是合理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使会计处理工具起了质的变革,从而现有的会计学基本前提与当今的社会经济(尤其网络经济)活动和会计处理工作已经很不相适用,面临着脱胎换骨的大变革。

一 会计工具即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成为基本前提

会计信息处理(人机)系统,包括互联网情形处理会计业务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统称为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此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是会计核算的工具,简称会计工具。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工具日益重要,以致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若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运转不正常或性能不可靠或不稳定,则将影响会计业务的正常运行,甚至会使整个经营业务陷入瘫痪。如银行的会计业务网络系统出故障,则整个业务就得停止;一般财务部门,如果停电不能开机,则就不能进行报销等业务;现在的超市如果收款机不能工作,就得关门停业。wWw.133229.COM这些都是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会计就无法进行,造成暂停业务。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不成立,即没有会计核算工具,就不可能有会计工作。由此可见,会计工具即会计信息处理(人机)系统已经成为会计学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了这一前提,就能很好地解释或解决会计实务中发生的问题,并将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还有,就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而言,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价值信息与非价值信息完全可以同时处理(因为越来越同时需要这两者信息),而现在的状态是会计核算仅处理价值信息,其他信息系统处理非价值信息,这主要是受原手工处理系统的影响,造成使用信息技术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还停留在模仿手工处理系统的模式;另一方面原因是理论研究不够,没有产生新的理论来指导这方面的实践,提高会计信息处理水平,做到价值信息与非价值信息同时处理。作者提出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即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为价值信息与非价值信息同时处理的系统。会计工具成为基本前提,这是全新的论点,是原来没有的论点。

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

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这里将被服务对象称为会计主体,显然这种称谓不妥,犯有概念错误。依据哲学观念,被服务对象即会计人员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应属客体。所以传统的会计主体应该称为会计客体更为确切,而会计主体则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或组织,不是会计人员工作的单位。特别的是,中国财政部是中国会计主体的最 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余的中国全体会计工作人员或组织构成中国会计主体。因此,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需要更正,使其正确。再者,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企业是会计的承受者,属于会计客体的位置,怎么能成为会计主体呢,但按照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企业属会计主体,显然产生矛盾。还有,按传统说法,会计主体是单位或组织,但现实中无自身组织机构,却具有会计主体方面要求的经济形式也不少,如投资基金,政府基金等,这又作何解释呢。实际上,不管是单位或组织、投资基金或政府基金,还是企业或公司都是会计客体;只要有必要,任何一个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组织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客体,典型的会计客体是经营性企业。会计核算范围由会计客体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而确定。

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是主要的,是会计主体;而会计工作的单位是次要的,是非会计主体。因为在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会计人员,所以会计主体是会计人员。若会计主体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单位,则会计人员的主体作用就被抹杀掉了,因为会计主体不是会计人员,那么怎么能起主体作用呢。这样的话,会计人员工作的单位即会计主体就可控制会计信息的质量(因为会计主体在整个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就可以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这从理论上就使得会计信息质量无法控制,开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绿灯。所以单位领导可以指使会计人员作假账,粉饰财务报表等,这些都是此理论产生的恶果。作者对这一理论寻根求源,发现它可能还是当时计划经济的产物。由此看到,会计主体不应该是会计信息的产生或发生者,而应该是会计信息的加工或处理者,即会计人员。这样从理论上就使得会计信息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另外,会计主体应该独立于会计工作的单位,即会计工作人员应该与传统的会计主体独立,否则无法发挥会计人员的主体作用。如果非说会计人员不是会计主体,那么会计信息质量谁控制?若是会计主体自身来控制,这就回到了上面讨论过的问题即开绿灯问题。若是会计人员来控制,那么非会计主体怎能控制会计主体的信息质量呢?这从理论上就是不可行的,自然也是错误的。由此得出结论:若会计人员不是会计主体,则无法很好地控制会计信息质量。

三 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只是会计约定

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分期,是指为了定期总结企业的经营状况,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时期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割开来,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并将其作为编制一个个的财务报告的时间范围。传统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小单位;尽管会计数据不只限于货币单位,但传统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以货币计量的财务信息。这是传统的会计学原理中对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含义的解释。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对其的巨大冲击。鉴于此,作者对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内涵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理解分析得更为透彻,使其含义更为确切。

(一)关于约定

1.约定的含义

约定的含义是既定俗成。例如,程序设计中用c开头的变量名(如cname)表示字符变量,这就是一种约定。实际上,不用c字母开头变量表示字符变量也行,但是没有约定的使用方便、习惯。因此,通常都按约定的方法来做事情。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不再改变这种约定了,但实际上约定是可以改变的。会计约定是会计学或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的约定的简称。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是会计约定的典型例子,稍后有对它们的专门讨论。

2.约定与基本前提的区别

主要为:(1) 基本前提是不能改变的,即使随着学科的发展也不可能改变,这才是基本前提。因为若基本前提变了,则后面的事物就会跟着变,变成非此及彼了。(2) 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即随着事物或学科的发展,约定内容可以修改。例如原来约定会计分期为一年,由于经济活动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可修改为半年或一季。由此也说明现行会计学原理中将会计分期称为基本前提是不准确的;同样将货币计量称为会计学原理中的基本前提也是不妥的。

(二)会计分期

传统的会计分期是人为地将单位或企业连续不断的经济活动期分割的若干较短的时间间隔,并将其作为编制财务报告的时间范围。这样做在会计实务上是可行的,但是缺乏理论分析、探讨。作者认为有必要深入探究会计分期的根源,这将对怎样进行会计分期起着指导作用。

1.探究会计分期

从会计为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服务的理论来说,会计是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的确认、记录、计量、监督、反映和报告,而会计对经济主体在一个周期内的经济活动业务事项的处理,会计业务工作就循环一次,于是会计分期应该取成为经济活动周期(因会计是为其服务的,应处于从属地位)。由此得知,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周期便是会计分期的由来,即会计分期就是经济活动周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业会计分期:由于农业经济活动周期取决于日历年度,即一个年度就是一个周期;又一个周期就是一个会计分期,所以一个年度就是农业的一个会计分期。正因为农业的会计分期为一年,以致于国家为了便于对各类经济活动的管理,特别是农业经济活动的管理,目前国家将全国的会计分期取成了农业经济活动的周期即一个年度。 从会计业务处理表现的形式来说,就是平时处理日常业务,会计分期期末对整个经济活动周期内的经济业务汇总报告一次,即作出汇总财务会计报告一次。会计分期应该与经济活动周期一致,一个会计分期出一次汇总一个周期内的经济活动业务的财务会计报告。

2.最佳会计分期

鉴于上面的分析讨论可知,不同类的经济活动,其周期不一样。最佳会计分期就是在各类经济活动周期中寻求一个最佳周期,此为理论上的会计分期。实际上,亦可按哪类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就取哪类经济活动周期为会计分期。或权衡各类经济活动周期的情况选取一个为会计分期。亦可从会计工作的运行费用低的角度来选取,寻求合理或满意的会计分期。

目前将农业经济活动周期日历年度确定为会计分期并非最好,因为经济活动业务成本费用、收益等与日历年度并没有内在的经济效益关系,如工业经济与日历年度有什么关系,特别是网络经济与日历年度几乎毫无关系。所以将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分期,效益怎样有待探求。能证明会计分期为日历年度的效益最高吗?能说明这样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最大吗?若不能,迟早改也。无可非议,会计分期只是会计约定。

(三)货币计量

传统的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最小单位。货币计量有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是众多计量单位中最好的计量单位;第二,货币价值稳定不变。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货币的出现,货币计量也就无从谈起。在货币出现以前,会计计量的尺度较多,有实物量度、劳动时间量度等。换句话说,货币计量只是会计计量史上的一个阶段,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决策者越来越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和非货币信息,单纯用货币计量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了。目前货币包括有形货币即纸金货币和无形货币即电子货币,货币计量即包括有形和无形货币计量。在互联网上企业之间的交易以后不再使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钞票和单证作交易媒体,而采用电子货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使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产物,弱化了记账本位币的前提。同时,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资金在企业、银行间高速运转,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严重地影响了控制货币量的运作模式,加之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资本决策可瞬间完成,这一切都加大了会计面临的货币风险,对币值不变的前提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将来的快速经济,货币计量只能是约定,以不变应万变。

四 持续经营并非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传统会计学原理认为持续经营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进而是会计分期的基础。作者认为不然,例如,世界通用的会计分期日历年度是农业经济活动周期这个客观存在事物的反映,与持续经营基本前提没有什么关系(由上面三-2-⑴中的讨论可知)。有人类,就会有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就有经济活动周期。这个客观存在,不需要假设,而需要很好地去认识它,掌握它的规律,即一个会计分期就是一个经济活动周期,这样以便会计适应其需要并很好地为其服务。又依据上面“二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本末倒置”中的讨论,可知会计工作服务的单位或组织是一个会计客体,他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需考虑他的持续经营性,会计只需对他认识和实践即可。会计只需要对经济活动业务事项信息进行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等;若有事项信息则进行处理,无事项信息就不处理。在需要的时候,会计只是提供会计报告(财务报表等)服务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就不提供了。因此持续不持续经营不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当然这里不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与权责发生制记账,而采用现行市价与收付实现制记账。值得提出的是,持续经营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前提,可以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去讨论。

持续经营一次又一次受到各种挑战冲击:

1.大量反例的冲击,现代经济越来越灵活,注册和倒闭的企业越来越多,从事经济业务的人也越来越多,想干就干,不干就休息。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再干,难道就不允许人家再干了吗?还要重新注册吗?如此,持续经营遇到了不可解决的难题。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4)

一、库恩的范式理论

1.库恩范式的含义

范式(paradigm)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萨缪尔・库恩最初是用“范式” (paradigm)来表示科学研究的共同信念以及科学成就和科学变革的基本单位。1962年,科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独创了范式这个概念。“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第二版(1970)中写道:“群体信奉的全部或大部分对象,我在原版书中都称之为范式,范式部分或范式类的,就是这种专业基质的组成部分,而且作为组分它们形成一个整体,共同起作用”。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的一套信念”,“概念、理论、仪器以及方法方面的成规”, “公认的科学成就”。他先后在《对我的批判的反思》和《再论范式》将范式修改为包括“概念、模型、范例在内的‘专业基质’”。库恩在《必要的张力》说:“‘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家集团所共有的“传统”,有时说是“模型或模式”,或“共同理论框架”,或“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他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型”,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等,它实际上是科学家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的共有信念和价值标准。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库恩认为,范式是科学家集团统力协作的基础。科学正是以“范式”或“共有心理信念”基础上的解疑难活动。“科学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事业,不同创造性学科的特点,首先在于不同的共有价值的集合”。

2.库恩的范式革命内容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他的科学革命模式,即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科恩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以由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转化的跃迁方式(科学革命)进行的。从这个角度讲,也存在范式革命:前科学时期通过竞争确立范式常规科学时期解疑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旧范式交替新旧共同体更替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1)“范式”形成前夕。在前科学阶段,尚未形成该学科“范式”。库恩认为一门科学尚未形成范式,从事同类学科的研究者对共同研究的问题基本观点没有达到共识 ,各种理论长期争辩和竞争,各种范式处于相互竞争的阶段。

(2)“根据规范而进行科学研究”的时期。在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共同体的工作研究者根据范式所提供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基本框架解决科研中的难题,解释实践中的有关现象。同时,又通过解决这些难题,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范式。经过长期的研究和争论,形成了同行公认的“范式”,并依靠共同信仰的范式把大家统一为一个科学共同体。

(3)范式反常阶段。科学家们发现现存范式难以解释一些新事物和新现象,范式反常现象。科学史表明,反常的科学发现必然包含了范式理论的更新和革命。

(4)范式危机阶段。当反常现象大量出现,并成为常规科学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人们开始怀疑范式,失去对范式的信任,科学共同体开始分化,这时才有可能打破旧范式的统治转向接受新范式。范式危机的出现蕴含着科学革命的到来。在范式危机时期,人们在怀疑原有范式的同时,也在开始寻求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寻求建立新的科学逻辑系统。

(5)范式革命阶段。危机发生后,一些思想解放、具有革命批判精神的成员,就不再盲目迷信旧范式,而是勇于创新,去建立新理论、新范式取代旧理论、旧范式,以解释和吸收反常。在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各种学派的论争之后,一种新的理论学说,最终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进而取代旧范式,成为新的范式。新范式的产生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新常规科学的时期。他说:“科学革命就是旧范式的过渡”。他还认为革命不仅是一种破坏,而且也是一种建设,它是“破坏和建设的统一”,“如果只抛弃旧范式,不建立新范式就等于抛弃科学”。

(6)新范式常规阶段。在新范式指导下的科学革命渐进发展。科学的发展就是以范式革命为核心的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周期性不断交替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向前发展。

二、经济学的范式探讨

库恩的范式论对研究各门学科的发展规律,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对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学中的范式和范式危机,进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经济学范式的概念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着范式。经济学范式是从库恩的范式概念借用而来,“经济学范式是关于经济学规范性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论体系。”经济学范式是关于某个经济学科的研究人员对该门学科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共同掌握的信息、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理论体系。经济学范式不仅为经济学学者普遍认同和接受,更重要的是它一旦形成,便规定着一定时期内的特定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历史发展的逻辑空间。是唯一的关于基础性经济问题规范性的理论,同时在逻辑上蕴含着该历史时期中总的经济学思想方法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具有公理性的理论特征。

2.经济学范式创新含义

经济学学科发展遵循着:范式形成范式应用范式危机范式转换新范式形成……。在经济学前科学时期,在纷繁众多的关于规范性经济学问题观点的论争中,最终会有一个流派的规范性理论为大多数同行们所认同,成为最早的关于规范性经济学问题的科学范式。经济学范式的形成标志着系统而科学的经济学说的产生,同时也标志着前科学时期的终结和常规经济学系统发展时期的开始。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而在原有范式的逻辑空间和理论空间中又很难获得合理地解释;原有范式的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下降,对未来的预测能力也日渐衰退。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学理论也随之发展。“范式”危机,即表明过去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无能为力,表明经济学家和实际工作者对经济现象的本质认识又提高了一步。在科学革命时期,规范性经济学问题又重被提到争议的中心位置上。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不同理论观点的论争,最终,仍是由一种较其它观点更优越的被学科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和理论上升为新的经济学范式。使经济学的发展进入新的常规发展时期。

范式革命引发经济学革命,如马歇尔“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学范式的革命很少发生,更多的是范式的创新。经济学范式创新是新范式对前一个旧范式修正或补充,新经济学范式并不宣告旧范式生命终结。事实上,直到现在,各种研究范式长期共存,分别解释不同经济现象和解决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准确的说是一种经济学范式创新。

3.经济学范式变迁

(1)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范式,以价值论为基本概念的进行规范分析的“范式”。

(2)约翰・穆勒均衡分析的范式。他假定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能够使市场自动均衡,采取静态、均衡分析方法。

(3)马歇尔边际范式。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广泛地运用边际分析方法和均衡分析方法的范式。

(4)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凯恩斯在《通论》假设市场不能自动均衡,采取的是宏观动态均衡分析方法,得出市场需要政府干预的结论,引发“凯恩斯革命”。

(5)当代西方经济学范式。自上个世纪70年代年代以来,西方传统经济学处于深刻的“范式”危机之中。针对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与现实不合进行分析范式修正。萨缪尔森对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采取综合分析方法,构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范式。科斯、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后制度经济学、后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变量引入经济分析,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弥补主流经济学的缺陷。信息经济学的引入不完全信息,从而对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进行修正。

(6)马克思研究范式。它是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分析方法,以劳动价值论为逻辑起点,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范式。

三、中国经济学范式创新

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经济学范式指导。一个科学的、适合研究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应当包含以下要素:

1.以 “马克思范式”和邓小平理论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提供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邓小平理论为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问题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

2.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发展问题的范式的基本观点之一。这对分析和解决现阶段发展问题提供基本思路和方法。其“五个统筹”的思想为解决经济社会关系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法。

3.借鉴国外科学分析方法

在坚持辨证唯物法,吸收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制度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规范分析、统计分析和经济计量模型等等分析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结合起来。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5)

肇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法的成长了决定性作用。经济法研究紧随经济改革的步伐,其轨迹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前。随着对国外法学的介绍以及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的开展,经济法研究如星星之火燃烧起来,提出了许多学术观点,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以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契机,经济法学界对旧经济法诸论进行反思和扬弃,把经济法研究的目标瞄准了市场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经济法理论。代表性的经济法学说主要有经济协调关系说、需要干预关系说、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国家调节关系说、新经济行政关系说、限定的纵横经济法说等。三十年来,经济法研究的共识越来越多,但仍然存在较多乱相。许多经济法学者不无忧虑指出了经济法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李昌麒教授认为:现有经济法理论存在三个脱节:(1)经济法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2)经济法总论与分论的脱节;(3)外国与中国脱节。吴越教授认为:在经济法学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面临巨大困境的现实,经济法学偏重形而上而忽视形而下的现象具体表征在于,经济法关注自身理论的建构而忽视这种理论对经济法现实的及时回应。许明月教授认为:经济法学逐渐脱离了法学研究的本来轨迹,其结果是,不仅经济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澄清,在外界看来,对经济法的认识更是一团雾水。经济法学逐渐成了人们无法捉摸,更无法把握的“玄学”。秦国荣教授认为:经济法学界在其基本理论研究问题上存在着思想混乱、观念落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现象,这使得经济法学界面对丰富生动的社会经济变革始终难有作为。综合上述经济法学者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法学研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经济法研究忽视中西方经济法产生与发展存在的差异,把成熟市场经济为基础西方经济法当作普遍规律,导致理论研究严重脱离实际。中国与西方经济法在产生的经济基础、内在原因与直接动因、法制大环境、文化底蕴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使中西方经济法有着不同的产生发展道路和规律。忽视两者的差异,把西方经济法的规律当成“普世”真理,这样必然导致我国经济法研究脱离中国实践的需要。

(2)经济法研究无法回应和解决中国实践中需要其解决的问题,中看不中用。经法济研究偏重形而上的理论思辨而忽视形而下的现实问题,研究的往往不是转轨时期的“真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不相吻合。经济法研究对法制建设的贡献很少,其成果在经济法学界之外影响有限。

(3)经济研究无法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保持适当的距离,受政治、经济政策影响大,缺乏应具有的独立品格。经济法多数学术观点尾随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而改变,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经济法研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跟屁虫”,无法为改革提供指导作用。

(4)经济法研究无法形成有机的理论

体系和公认的基本范畴。经济理论与制度研究“井水不犯河水”,相互分离,无法使理论与制度形成统一和完整的体系。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有过无数的纷争与论战,但是,我国经济法的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没有形成大家公认的标志经济法特性的基本范畴。

我国经济法研究之所以存在上述根本性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研究范式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当前,主流经济法学无不从市场失灵基本假设出发,推演出政府对市场的调节、协调、干预或管理。众所周知,市场失灵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因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而引发市场在配置资源时所出现的低效率甚至负效率状态。在西方,其大规模凸现并引起国家的干预出现在市场充分发育之后。而我国当前还处于市场经济的构建阶段,大量的资源配置领域处于没有市场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状况。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不完善问题,而不是市场失灵问题。因此,市场失灵假设不符合我国国情。以市场失灵作为经济法基本假设的研究必然把西方成熟市场的问题当成我国当前经济法需要解决的“真问题”。以解决成熟市场经济问题为目的研究范式———“市场经济法”范式不切合我国实际。“市场经济法”研究范式无视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实,遮掩和混淆了我国经济法所要面对的“真问题”,造成经济法研究出现方向性失误,导致我国经济法研究偏离现实而引发正当性危机。可见,重新回到中国转轨现实,转换经济法研究范式,是走出经济研究困境性的理性选择。

二、转轨经济法范式:我国经济法研究范式的转换

经济法理论研究必须针对中国现实,针对转轨改革中的“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才能摆脱目前的边缘化尴尬状态,赢得其应有的学术地位。陈云良教授系统地提出了转轨经济法理论,详细论证了转轨经济法的特征、任务、价值取向、存在的正当性等问题,再次引发了对经济法研究的反思。笔者认为,转轨经济法论立足于我国现实,提出所要解决的“中国问题”,实现了经济法研究的范式的转换。当然,该理论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1)转轨经济法范式把我国经济法发展根基准确定位于转轨时期,克服了“市场经济法”范式脱离国情的缺陷。陈云良教授指出:西方的经济法理论不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对中国的转型现实缺乏切实的关怀和准确的“号脉”,经济法学必须深入地回到“中国”,回到中国的转型道路上来。经济转型不仅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内在和外在的制度,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水平、文化等多种因素和条件的配套,而且还需要政府、企业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这决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我国距离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实现转型。法律的超前性法律不仅要规范现实的社会关系,而且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以引导社会关系向预定的目标发展。诚然,经济法研究的确应具有超前性,但反思现在以“市场失灵”为基础的理论超前,却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未来时间点的超前,这种超前以想象的已成熟的市场为基础;二是跨越性,这种理论自觉或不自觉忽视了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从而跨越了一个历史阶段。经济法的超前,应该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超前,是具有连续性的超前。

(2)转轨经济范式准确地确立了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任务,克服了市场经济法范式不切实际的定位,抓住了经济法发展的方向性问题。陈云良教授认为:1978年以来的我国经济法都是在着力培育市场,奠定市场调节的主体地位,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转轨经济法的基本任务不是弥补市场缺陷,而是培育市场、发展市场。李文则认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如果从法律功能的角度来看,则应当由民商法担当其重任,而不是经济法的任务,不能因迁就国情而否定或变异经济法价值理念,更不能以所谓的转轨经济法学或类似观点来取代民商法的价值和功能。从李文的观点来看,首先,他承认我国正处于市场不充分,不完善的时期,这正是我国经济法当前所处的国情,而他曾指责转轨经济法论过分迁就中国现实国情、误导经济法的历史使命的主张不攻自破。其次,李文认为培育市场应当由民商法来担当重任,经济法作用不明显的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在培育市场中,民商法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和保障主体的意思自治,促进市场交易机制的发展;而经济法则通过政府构建市场体系、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构建宏观经济环境等为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大环境。没有经济法的作用,民商法培育市场的作用也会衰竭。改革开放早期,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根本没有私法的发展空间。改革的过程就是先通过经济法等公法减少和控制过去过多过大的权力,挤出民法的发展空间。没有宪法、经济法的主动控权、让权,哪有私权的生长空间。

(3)转轨经济法范式准确地界定了我国经济法的核心和基本功能,克服了市场经济法范式对经济法性质的误读,确立了研究的基本内容。陈云良教授认为:要培育市场,实现市场的自我调节,就要从制度上、观念上根本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转轨时期的转轨经济法的核心就是致力减少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力,让企业享有充分的自由;在转型时期,中国经济法的基本功能是控权法而不是授权法。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法研究从市场失灵的基本假设出发,认为经济法是典型的授权法。该观点不但不能推动我国经济法制建设,而且会产生阻碍作用。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任务在于培育市场,而市场的培育与完善必须与政府职能的转化联系起来。我国市场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政府干预和管制市场过多、替代市场过多造成的。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就是逐步减少和约束政府管制和干预的历史。2009年两会推行“大部制”改革,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大部制”改革实际上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约束。其次,把经济法的定位核心定位于控权法完全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在传统中国,政府权力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政府的行动无需要通过专门的立法授权,政府调节市场的权力,在我们的政府官员看来,是政府与生俱来。自古以来,干预、管制市场被当作是政府的天然职能。如果不通过法律特别是经济法实现对政府干预、管制的权力进行界定、控制,市场无法生长,私权无法发展。

三、实现我国经济法研究范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转轨经济法范式确立了经济法研究范式转换的根本方向,是克服我国经济法研究困境道路选择。实现市场经济法范式向转轨经济法范式转换是我国当前经济法研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经济法研究范式转换,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经济法研究基本假设应从市场失灵向市场不完善假设转换。提出和确立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已经被科学史上许多成功范例所证实。假设虽然是一种推测和预设,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和理论基础之上,这样,以此为前提的研究成果才会有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市场失灵是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所公认的基本假设,市场失灵假设是研究经济法产生、调整对象、体系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而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经济法所面对的现实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的不完善、不发达。可见,市场失灵假设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实现经济法研究基本假设的转换,是实现范式转换的第一步。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6)

关于中国经济的可维持性之基本特征,大体有这样四点支撑:

1.巨国经济的东方不亮西方有亮。人口绝对数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现在近14亿;土地面积近千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经济规模世界老二,且要不了6-10年,无论情况如何,中国经济总量一定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老大。再看很多基础性实物产品产量,中国早已经稳稳地位居世界老大。所以,笔者这里放弃使用大国经济,而使用巨国经济。

2.梯度经济的东高西低但却“有补”。所谓“有补”即这种梯度的存在对经济发展的承接有裨益作用。对全部省市区做人均经济水平的GDP比较,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最大的达到7倍;扣除直辖市,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有3倍多。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由此形成了梯度经济,有所谓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之说,避免或减少了经济共振,也就减少了全国性的大起大落,在总量上比较稳定。

3.转轨经济的官府市场互相角力。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制度已经被市场经济取代,但实际上,转轨远远没有完成。代表计划经济的国家机关或官府与代表市场经济的市场或民间,还处于持久的角力之中。政府的集权依旧相当严重,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远没有完成。进入21世纪以来的10多年,市场化程度不仅没有进一步提高甚至是徘徊下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中国改革还处于攻坚阶段,总体上可以说是半市场经济。

由于这种混合性体制,中国经济既不可能高风险、高创新、高质量地发展,也不可能没有发展、没有进步,似乎是各种力量的相持阶段,也许还要持续若干年。

4.回避风险过度求稳的历史经济。笔者想说的是,中国经济要想做些科学的分析,非常困难,欠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首先,分析中国经济问题缺乏最关键的指标。就宏观经济来说,关键经济指标主要有价格、就业、收入等,其中就业尤其重要,是最核心指标。如果没有如此关键的核心经济指标与准确的经济统计数据,要做科学的经济分析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分析中国基本经济问题的一些基础数据缺乏可信性。比如现有的政府统计基本不考虑黑色经济与灰色经济。比如,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广义居民收入数据、经济流量数据、广义金融数据等,不仅官方体制内统计有水分,而且根本不包括普遍存在的黑色经济与灰色经济数据。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7)

二、经济学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虽然学习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在经济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障碍,感觉晦涩难懂、实际应用价值不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学基础课程本身的原因

经济学基础是从高等教育中西方经济学衍生而来的一门课程,理论性强,较为抽象、深奥、繁杂。此课程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等方面阐释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造成初学者消化困难。此课程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内在逻辑性强,环环相扣、内容抽象,对于数学基础有一定要求;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前提假设非常多,对同一个经济问题,不同学派因为假设不同而观点、结论不同,甚至相反。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尽管很多人也认识到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但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初学者在学习时难以深入进去,从而容易丧失兴趣。

(二)教师教学上的不足

首先体现在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把握不足。许多老师直接按照大学本科教育中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来开展教学,理论讲得太多太深,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由于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强,目前大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缺少沟通和互动,对学生掌握的情况难以把握,也调动不起课堂气氛。

(三)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而且学习迁移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较为欠缺,容易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动力。二是急功近利思想较重。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职生认为高职毕业只要会动手、会操作就行了,没有必要掌握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一开始对经济学基础这种理论课的学习便缺乏主动性。

(四)教材、教学计划安排的限制

经济学基础在国内还属于年轻学科,国内成熟的与高职教育吻合的经济学教材尚在开发当中,来源于生活实践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案例素材在教材中很少见,客观上给课程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同时受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的限制,教学课时数较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消化。而且经济学基础课程通常安排在入校后第一学年,学生刚刚经过中学埋头苦读阶段,对现实经济活动缺乏感性认识,对国家经济改革和经济政策缺乏了解,从而导致对许多内容难以理解。

三、经济学基础课程目标定位

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满足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前我们对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定位是专业基础课,即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打基础,这一定位固然没错,但还是远远没有揭示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的重要意义,经济学基础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职业素质培养”这一层面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又可以将课程目标细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经济学内容庞杂、繁复,初学者首先应该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自己的经济思维。

2.能力目标: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学以致用是高职高专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和衡量标准,经济学也不例外。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分析各种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符合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化教学定位。

3.拓展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经济素养。所有经济学教育的目的都可以总结为提高人的经济素养。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主导型社会,所有的学生毕业以后都将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提高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经济素养是我们经济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四、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措施

课程目标的定位,还必须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具体措施来实现。

(一)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高职高专的经济学课程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最基本和最必需的内容。作为经济学的入门课程,经济学基础不要求学生掌握很深奥的理论推导,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尽量简单明了,结合实际应用。笔者认为,应当对传统的经济学教学内容分析取舍,适度调整,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注重基础。具体做法是,制定授课计划前将各章基本内容筛选一遍,根据课程目标定位、学生未来工作需要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重点阐述现象原理、原理运用和实际意义分析,删减过于深奥、复杂的理论推导。

2.把握两条主线,对课程内容分模块组合。经济学基础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部分,微观部分可以分为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分析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小模块,而所有这些模块可以用一条主线把它串联起来———如何使资源的配置最有效率。宏观经济学可以分为国民收入的决定、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模块,国家为什么干预经济、如何干预经济则是贯穿这些知识结构的主线。

3.紧密联系实际,积累国内的案例素材。经济学的实用性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学生却普遍认为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理论空洞、晦涩难懂,学习这门课没什么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经济学教学没有与我国经济社会实际联系所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紧密联系实际,大量地使用现实经济生活案例,有助于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如用太湖蓝藻污染来解释市场失灵,借助现实中各种打折促销帮助学生理解消费者剩余的应用,通过胡润大陆富豪榜和中国贫困人口的对比来说明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最终学生会发现,经济学的学习过程,就是枯燥的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断“对接”的过程,经济学为他们打开了观察经济社会的窗口,经济学是非常实用的,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综合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经济学基础的教学需要积累贴近生活且具代表性的案例,提出一些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课后训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以房价为线索,分析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价格弹性的内容非常抽象,可以结合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国家实行农产品保护价这一案例来理解缺乏弹性的商品;通过分析讨论徐工并购案、娃哈哈与达能之争、汇源收购案等几个外资并购案,帮助学生理解市场结构理论;通过太湖蓝藻的案例讨论分析市场失灵;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的改革分析公共物品的供给;结合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来分析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这些案例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既能理解,又能分析,提高了对于经济社会的认识。

2.实验教学内容展开到课外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设计项目,通过各种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基本经济素养。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社会观察、调查、分析,并且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调查结果,例如对校园小超市的需求和供给调查、成本调查,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或者小组讨论稿作为作业上交,定期拿出课堂时间组织一至二个小组进行展示,而且将这些平时作业和发言重点纳入到最后的课程考核中。这样既能改变一成不变的课堂形式,调动学习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现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各类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笔者认为,经济学教学在注重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不能丢。经济学涉及的公式推导、图形分析较多,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无疑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图形的准确度,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同时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教学更加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开展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教育,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来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效果。课堂以外,也可以尝试充分利用网络化的普及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学教育,如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课件等资源挂到校园网上,推荐一些好的经济学网站和书籍给学生,延伸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三)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考试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被认为是教学的“指挥棒”。在整个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居于特殊地位,它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保障和动力。学生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对于经济学基础这样的理论性课程而言,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显得尤其重要。课程的考核侧重测试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8)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0-0009-02

党的十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深入分析发展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性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一、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回答什么是发展、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导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打破了原有的发展模式,在深刻认识发展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发展的中心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定位突出了经济建设的基础地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其次,科学发展观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这一系列基本问题。所谓发展观,必然要解决为谁发展、 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这一系列基本问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简练而深刻的回答和解决了这些问题。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的出发点是人民,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的动力和主力是人民群众,发展成果归全体人民群众所有,以人为本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的根本追求是努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再次,科学发展观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不平衡问题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差距过大、增长方式落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注重推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平衡区域发展;注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注重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坚持改革开放,推行“三个转变”,提高对外竞争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科学发展观在努力实现“五个统筹”的前提下,坚持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战略要求

我国目前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经济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当前的经济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还原了市场的活力,为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大创新。科学发展观在正确认识各种经济形式相互关系和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作用的前提下,坚持各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础上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对外的国际竞争力和对内的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有力提升。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如贫富差距悬殊、分配不均、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亟需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去指导并解决。

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地、创新性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关于发展的系统化理论,在经济建设上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发展观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根本方法,统筹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经济制度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的关系,并指导我们妥善处理与统筹兼顾,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能依法平等的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中央到地方的公共财政体系、金融体系、监督体系等[1]。科学发展观肩负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统筹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对外开放经济体系等一系列任务,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施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促进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好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有力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二者的结合并不是单纯的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在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是所有资本家盈利的方式和手段,市场本身的不足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使得资源和财富最终落入了少数资本家的口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不再是少数人获益的手段,而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市场利润而生产和为人民而生产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所在[2]。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一大不同点在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提出明确了为人民群众而发展、靠人民群众发展、发展成果归人民群众所共享的基本问题,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优越性,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市场具有其本身的缺陷,如滞后性、盲目性等,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自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根本无法克服市场固有的不足,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遇到能源问题、经融危机等各类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性质是密切相关的,我国不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固有矛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不再单纯的强调“增长”,是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分配制度,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发展利益,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这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突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四、科学发展观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22年,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距今已90多年,但与资本主义政权的历史相比,是十分短暂的。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距今仅30多年历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总结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发展实践,在深刻分析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做出的伟大壮举。邓小平同志指出,市场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发展市场经济,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效结合,可以更好的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物质保障。

可以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指导,而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当前全球化趋势的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和解决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丰富和扩充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夯实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创新性的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提出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方式、发展的目的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问题,坚持协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所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理论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9)

一、引言

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提出,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良好的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能熟练使用和开发精算软件,具有较强的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及对保险、银行、证券、社会保障等领域有关问题进行观察、计量、精算和预测的综合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新规范中给出的一般经济类基础课程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如经济学、财政、金融等)有所不同,要求普遍开设的课程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三门课程,可见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中的重要性,但是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问题入手,为《宏观经济学》课程在统计类专业中顺利开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与传统教学对象存在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实施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具体来说,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对经济理论学习重视不够。从统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类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而应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才会正确,才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现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环节,对经济理论基础重视不足,并且不同统计专业方向对经济理论基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这些都没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环节得到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统计类专业毕业生不论是从事经济管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宏观经济学》教学,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数理基础不够深厚,数理分析方法应用不足。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数理分析方法在其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数理分析方法不仅运用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而且在初级、中级课程中大量涉及。统计类专业开设的数理基础课程主要以概率论为主,并且授课教师是从纯数学角度(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讲授的,由于学生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并且所学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次序上,本科阶段高等数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基本同步,而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相关课程甚至晚于宏观经济学的开设,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改革。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统计类专业学生应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因此,统计类专业教师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然而,现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统计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纯经济学学科背景,他们的数理基础薄弱,统计思想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理论与统计方法脱节,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清晰及制约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能力培养。

三、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课程学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学时基本都是54课时左右,甚至更少,只有36课时。这样的学时安排使宏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基本理论平均每部分课时只有不到十个学时,这样的授课学时只能保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高校统计类专业经济类基础课程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没有其他如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统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吃力。因此,如果教师要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那么这样的学时安排显然不够,谈不上课堂作业讲解,更谈不上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献能力的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因此,为了引起统计类专业学生对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视及更好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应该适当增加,争取达到每学期72学时。

第二,增开数学课,增厚学生数理基础功底。随着数理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数理分析基础显得愈加重要。虽然初级宏观经济学没有太多数学方法的使用,但是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则会涉及非常多的数学工具,如动态优化、拓扑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开设的数学课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因此,增开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部分数学专业课,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调整数学基础课程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顺序,在学生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宏观经济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互动,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大量引用国内现实宏观经济案例,鼓励学生进行课前小组讨论,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合理设置考试方式,建立全面健全的评价体系。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衡量教师教与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考试形式单一,一般为闭卷考试,同时,考试内容单调,无非就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基本是确定的,学生即使没有深刻领会吃透教材内容,靠死记硬背、照搬公式,同样可以取得好的卷面成绩,而且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及格率,会在考前划所谓的重点,有部分短时记忆较好的学生靠考前的突击冲刺,也能拿到很好的成绩,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根本不能真正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针对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多元、更加全面。一方面,考核时间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可以延伸到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总结评价等。另一方面,考核能力要求不再是单一的概念理解记忆,包括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及课堂集体讨论等,对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鼓励宏观经济学专业教师转变专业方向,增厚数理统计基础。现阶段,从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基本本硕都是经济类专业,使他们在从事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领会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把统计类专业学生按照经济类专业学生培养,结果就是不能突出统计类专业的专业特色。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鼓励经济学背景的教师攻读数理统计学,加深对统计学学科的了解,弥补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不足,增厚数理统计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统计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丽影,赵临龙.关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2).

[2]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6).

[3]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韩芳.浅析研讨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1).

经济学的基本前提篇(10)

为了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的十门核心课程之一,该学科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一批归国学者自西方引入,因此开设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有很强的必要性。以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后,可以直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接触到最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让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学习相得益彰,为将来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工作。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丰富的教学成果,促进了国内外教育的接轨。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未能加以区别,实行学,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授课时盲目追求英语的使用比例,部分学生难以理解,跟不上教学进度,对课程失去兴趣;教学中没有根据本课程特征和双语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未根据双语教学难度大,课时紧的特点,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以期与同仁共飨。

一、明确双语教学的目标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仍然是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方法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外语实践能力。教学实践中要处处根据这个目标调整各项教学安排,不能不顾学生的接受状况,盲目强调英文使用比例,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舍本逐末。

二、合理设置课程

由于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西方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先从选修课开始。同时开设双语班和中文班,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为了鼓励学生们参加双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给予学分上的倾斜等。使学生们的双语课学习自觉自愿,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

三、精选教材

西方经济学教材在国内外有各种版本,选择面极宽。考虑到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且含有经济学模型和微积分计算,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同时也给学生推荐配套的中文教材,便于学生遇到难懂的地方反复对照学习,加强理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萨缪尔森著的西方经济学,因为该书作为经典教材同时被西方高校广泛使用,全书对基本原理叙述清晰,逻辑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深度也较适合刚入门的本科生。我们同时推荐国内高鸿业编写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书结构清晰,可以与萨缪尔森教材很好地对照学习。

四、合理分配中英文PPT的比例

在教学手段上,尽量采用现代化的PPT教学,以节省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图表、短文,还可以插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文录像,以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效果。考虑到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PPT以英文为主,课程开始阶段和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中文对照PPT,便于学生理解。PPT一般在开学后即发给授课学生,便于学生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突出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本科阶段经济学知识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流派及经济学前沿理论。根据教学要求,三部分内容在课时安排,中英文授课比例上应有明显差异。

基本原理是经济学课程的基石,也是本科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包括基本概念、经济学模型、基本研究方法等,应占据全部教学的70%~80%,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们理解透彻,熟练掌握。由于涉及较多专业词汇、图形,因此适宜制作成中英文对照PPT,便于学生们对照理解,授课时英文的比例也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由少及多逐渐增加,开始时约为30%~50%,如果学生们反馈接受良好,则继续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并逐步增加英文比例。如果大部分学生表示理解困难,则用中文结合中文PPT再讲解一遍。少数实在难以理解的同学,推荐其课后仔细阅读中文教材,并对其单独辅导,力求不因双语教学降低教学质量。

经济学案例和宏观经济政策部分通俗易懂,可以全部使用英文讲授,少数难点部分加上中文PPT注释即可。

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基本理论的扩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了解即可,根据具体内容的实际难度,尽量使用英文讲授,难点部分则配合中文PPT,用中文再讲授一遍。

六、广泛列举英文案例,积极开展讨论

西方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可以结合每章内容,授课前先用英语提出案例,让学生们带着思考去学习原理,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讲授差别定价时,启发学生们思索身边现象,如:机票的不同折扣,商场的换季打折促销,手机的各种收费套餐等。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

学习宏观经济政策这章时,把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结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让学生们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先用英文阐述自己所代表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再分析这个流派为应对危机可能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各组学生间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并播放介绍当前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英文短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还积极关注经济、政治事件,学会了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思考现实问题,同时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七、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经济学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详尽讲授。尤其是双语教学,学生使用原版教材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如果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初步了解内容,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难以把握重点。因此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不是简单地布置几道题,而是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定课题,完成小论文。学生们首先需要透彻理解基本原理,然后从学术期刊网和互联网上搜索中、英文文献,仔细阅读、整理,形成思路,再设计结构,组织语言,最后完成论文。这样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先进等:双语教学必须规范管理[J].理工高教研究,2003,(3)

上一篇: 工程项目管理内涵 下一篇: 数字技术与创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