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特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42

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特色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32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本学年我们八年级地理教学面临最紧迫的任务是迎接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下面结合我校在教学中的探索、学习以及自己的实践,笔者谈谈在复习过程中构建“高效地理复习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标准,同时也是学业考试出题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成为我们把握复习和考试方向的标尺。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认真研读,特别是要对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进行细细斟酌和推敲,对于所必须达到的要求进行梳理,对部分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归纳。

新学期开始,我们备课组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地理学科特点及课时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4月下旬完成一轮复习,夯实基础;5月下旬完成二轮复习,实现专题突破;学考前完成第三轮复习,进行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二、明确各阶段复习重点,完成各阶段复习目标

第一阶段:立足教材,重视基础。课本是积累知识、训练能力的根基和依据,在复习的第一阶段,立足教材,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逐章复习,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对课本的一次全面的扫描。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一是夯实基础知识,到边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地理基础知识有点多面广、比较琐碎的特点,这阶段的复习是整个地理复习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各章节我们重点抓“知识体系、主要图表、基础知识点及应用”三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系统、全面而又认真地梳理。哪些知识点需要梳理、每个图表需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包含哪些内容等,都要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市中考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选用复习资料《世纪金榜》,每个单元都包括四个部分:1. 图文梳理,2. 核心要点突破,3. 中考真题体验,4. 综合检测。课堂环节基本上这样设计:第一环节:基础知识――对应知识梳理――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第二环节:精讲点拨――对应核心要点突破,第三环节:检测提升――对应的是中考真题体验与综合检测。每节课的最后都要有精心创编的习题或选择的最新模拟题,但一定要是精心准备的,不可贪多,也不可以没有思考性。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讲究实效。我们在复习中设计了以下几个专题:一是认识地理的方式――地图;二是地形、气候、河流;三是工业、农业、交通;四是民族、文化、旅游;五是人口、资源、环境;六是地理中的数学――计算题专项训练;七是世界区域的趣味专题;八是中国区域的艺术专题;九是地理眼观天下――时政热点汇总等九大复习专题。

复习的目标是专题梳理,整合迁移;纵横联系,适度综合;优化训练,提高能力。通过切块专题复习,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复习将知识进一步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

第三阶段:学考模拟,规范提升。本阶段的目标是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堵漏补缺;模拟训练,规范提高。通过适当的模拟试题训练,进行查缺补漏,提升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地图在复习中的作用

地图是地理重要的知识载体,地图集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于一身,掌握了地图就等于把握了地理的脉络。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学业考试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读图、析图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在复习中,我们充分利用地图来复习,依托重要的地图(教材、地图册)和典型试题,结合身边的地理、家乡的地理,把重要的知识、原理和规律讲清讲透,让地图会说话,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让学生形成内容丰富的“脑图”。可以让学生到讲台指图、说图、析图,加强图文转化训练,教师从中启发引导和点拨归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利用地图教学还可以增加课堂的系统性和趣味性,改变复习乏味单调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我们地理学科的亲和力。比如在复习世界人口分布、人种、语言、宗教时,本部分知识点很多,内容琐碎,在精讲点拨环节,笔者对世界各大洲的人种、语言、宗教情况进行了整合,使琐碎的内容条理化,简练了很多,也让学生对本部分内容从大洲或地区的层面上有了整体的把握。如北美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语言以英语为主,主要信仰基督教。再如在西亚和北非部分: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简称“白阿姨”,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

还有复习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部分时,各农业区、带的分布是难点,可以对照图用口诀来“北畜南棉西灌溉,中间夹着玉米带,玉米两边种小麦”就好记多了。

我们让每位学生都设立专门地图本,每周都有绘图任务,开学第一周画“山谷山脊图”,第二周是“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包括东西半球各大洲大洋分布图和南北半球大洲大洋分布图。第三周是“世界人口、人种分布图”,每周都有做图任务,将复习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去,学生自己画的图,读起来更亲切,复习效果更好。

四、认真分析上年度学业考试情况,完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上学年学业考试试题特点:(1)考查面广泛,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考查基础,范围广;(2)强化(下转第36页)(上接第32页)了对读图能力的考查,去年学考共32题,有图题20个,26幅地图,无考图题12个,但很大部分无图题也是无图考图;(3)紧密联系实际,紧扣时代热点问题,体现了试题突出的实用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2. 学业考试考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有:基础掌握不牢、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审题不严,答非所问;思路不全面,推理不严密;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准确,错别字较多等问题。

地理学科特色篇(2)

1.建构主义教学论与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构建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和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习者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建构意义。

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学生整体地理知识建构中起着标志性的作用,地理规律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是学生整体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骨架。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地理概念,掌握正确的地理规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学生熟悉而典型的地理学习情境,呈现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在协作、讨论、交流、思考中完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构建。例如,对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区位”的教学,教师可作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一幅地图,如全球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分布图,再提示学生观察地图并思考,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在哪里(重庆)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什么在那里(重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的区位是什么,让学生构建准确的“区位”概念,即包含“位置”和“与周围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两层涵义。

2.多元智能教学论与地图能力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八项智能。每个人都有1~2项智能强项,并可向其它领域发展和转移,且是动态发展。教育之目的就是要发挥智能强项、发展智能弱项,并向困难领域转移,促使人的智能螺旋式上升。

地图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地图的阅读、分析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地理空间意识,训练感知地理空间结构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地图能力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少一部分学生的强项智能。地理教学之目的是提升所有学生的地图能力,尤其是作为弱项智能的那部分学生。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以学生具有的优势智能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提升所有学生地图能力的教学目的,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效果。

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出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对以数理逻辑智能和内省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完成这些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对以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最终结论;对以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动手描画该图,通过注意太阳直射点移动带来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得出结论;对以自然观察者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对比观察三幅图的异同,归纳得出最终结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正确人地观的形成

人本主义教学论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适应变化的能力,是自主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帮助学生引出并澄清问题;二是帮助学生组织材料,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三是作为一种灵活资源为学生服务;四是作为学习参与者——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五是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自己的感受。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课程强调中学生要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即正确的人地观,它属于地理学科的思想性特色。

用人本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结合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的材料,师生共同收集准备材料,或展示教师准备的材料,共同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处理材料,共同分享经验体会,解决问题。

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的教学为例,首先由教师呈现“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图”,学生读图并说出该图表示的主要含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目前人类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以其中一种资源的利用为例,师生共同寻找目前人类利用该资源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可以来自各种媒体,也可以通过学生调查访问得到,甚至可以是学生生活的亲眼所见。学生阅读比较这些材料,归纳出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意识

到这些利用方式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课堂呈现

1.运用计算机软件演示地理事象运动演变过程

地理学科涉及到很多地理现象的运动演变过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洋流、生物循环、城市区位变迁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这些过程,掌握运动演变规律。学生现有的地理教科书,在呈现这些内容时,仅仅以图片形式。这种呈现方式是静态的,并且图片数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运动的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现在用于动画制作的计算机软件有多种,常见的有macromedia flash、adobe imageready、adobe premiere等平面动画软件以及3ds max和maya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教师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画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课时内容要求,制作出形象直观、赏心悦目的地理动画,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的地理事物,往往是宏观、大尺度的,学生很难形成在不同尺度空间下的正确概念。google earth软件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通过该软件可以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照片。师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高度,查看地理事物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特征,形成准确的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在10千米高度俯视城市,看到的是一个点;在1千米高度俯视,可以看到城市的轮廓;在100米高度俯视,则可以清晰看到城市的道路网和城市功能区。

2.运用网络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地图呈现

电脑网络是一种学习工具和手段,能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篇幅限制,地理教材和地图册能够提供的地图数量非常有限。教师把网络资源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丰富而且典型的地图,有助于学生清晰、准确、全面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培养地理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例如,讲授“自然带”内容时,教师在用好教材地图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每个自然带的景观图片、反映各个自然带内植物结构特征的图片、自然带内动物的图片、自然带内土壤的结构图片等,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形成丰富的自然带概念。还可以收集经过适当加工,能更直观展示地理规律的图片,如山地景观变化图片,更能清晰地表明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地理学科特色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11-01

近年来,江苏高考模式的变更使部分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对地理课不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是广大地理教师当前必须深入研究的内容。我认为: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特色,营造更有“味道”的地理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真正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

地理学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人地相关性”的特点[1]。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新课程地理课堂的“地理味”

1.联系实际,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

地理课的特色在于应用生活实例综合教学,建立“生活地理”的教学理念,明辨人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教材为“蓝本”,以大纲为指导,大胆应用新闻事实、生活材料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透过新闻材料,学生认识了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每一幅图片都是一个鲜活的教学案例,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憾。学生满怀悲伤地探寻地震产生的原因、危害,同时也在思考灾害中应采取的逃生措施,让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

2.充分利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苏联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2],地图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用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水系特点;利用城市的风频图,探究城市的合理规划;利用人口增长的统计图,分析人口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通过读图、析图、绘图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地理课程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新型课程。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地理课堂教学适应学生自主创新发展的要求。如结合环境问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思考“PM2.5和泰兴的大气污染问题”;结合“交通”一节的学习,安排学生探究“我市交通问题面面观”。地理知识本身的发散性、开放性,正是地理课堂的独特味道所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意识。

4.以人为本,构建生命意义的大地理教育观

大地理教育观要求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地理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今年黄岩岛事件后,我们举行了一次学生演讲,主题是“我们的领土——黄岩岛”,学生们各抒己见,黄岩岛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地理位置有什么战略意义,以及透过黄岩岛事件看我们中学生地理学习的使命等等。

地理教育还应有利于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包括个体的科学理念、人文素养和合作精神,因此地理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才能展示和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提供机会,能体现和谐兼容、共同发展的地理思想。

5.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大课堂教学观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把社会实践与学校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观念上走出课堂,切实关注生活,投入社会实际,从社会生活中接受知识,形成地理思维和技能。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秩序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师生、生生、生本之间富有灵性的动态信息交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交互式教学设计

交互式教学是一种可以使“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以实现高效教学。

3.重视过程与方法,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机会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利用学习的过程化提升学习效果,创造性地构建地理课堂。

4.创新地理教学情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地理课应该把联系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的问题引入课堂, 结合选修课与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

获取、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图象和多媒体,通过获取、整理并分析地理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地理学科特色篇(4)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并针对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以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等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尚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能力,因而全面平衡增长是不现实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地区差异的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它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的观察,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比“涓滴效应”的效果更显著,占主导地位,区域经济距离成拉大的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涓滴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使区域经济差异逐渐缩小。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先集中后扩散的思想,顺应了区域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模式,受到各国(地区)政府的重视。

非均衡发展理论虽然起源于经济领域,但是其思想对另外一些部门、领域和行业的发展极富启发借鉴意义。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的领域,也可以借鉴其战略理论和战略思想为自己服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情况和不发达区域有异曲同工之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相对“不发达”的地位,与名校、老校、研究型大学相比,它在资源获取、优先发展等方面不具备优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这些特点同不发达区域类似,它们不具备各项工作全面增长、各项目标同时达到的资金和能力,不能走面面俱到、全面发展的道路。因而,在发展战略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理论,走出不同于老校、名校的发展道路。

二、借鉴非均衡发展理论,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前有老校名校、后有高职和民办高校的双重压力,它们大都认识到发展办学特色是兴校强校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办学特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表面上,真正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非均衡发展理论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促进办学特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但是非均衡发展理论毕竟起源于经济学领域,高等教育学领域不但要对其借鉴,还要有所创新,才能使其与高等教育实践相适应。

(一)挖掘学校特质,正确选择“特色点”。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增长点”)是指联系生产要素最多的关节,或者说能最快最大最好地带来经济效益的部门或领域。而高校以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为基本职能,其“特色点”的选择必须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知识生产质量密切相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最重要的标准,更注重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特色点”,是指学校蕴含或隐藏的良性特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所完全相同的高校。每一所高校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特点、生源质量、校长素质、教师素质、文化氛围、教风、学风、校风等方面,总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地方,总有自己的特质。这些特质并不是表现在整体上,而是表现在个别事项上。例如,一高校的整体水平虽然不高,但是连续几年都有一两位学生获得某项部级竞赛的奖项;一高校有数位学生自主创业并获得成功;一高校有几位本科生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一高校有几位学生舍己救人、英勇牺牲;一高校某位教师创造了一种新的教学法;一高校某位教师编著的教材深受欢迎;一高校调进一位有眼光、有思想、有魄力的校领导,等等,这些都是高校的特质。除了上述特质,另外一些高校特质是比较稳定的,例如学校的学科、传统、生源、社区环境、行业背景等。

但是并非所有的特质、特点都能成为特色点。因为特色点不是一般的特点,而是特色创办的“触发器”,它的确定既预示着特色发展的方向,又象征着特色培育的“切入点”,还可能是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因而特色点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特色点必须把握几个原则。第一,需结合学校优势和传统。学校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任何学校特色的起点,都有一颗“种子”,但这不是一般的“种子”,而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种子。第二,需结合学校定位和特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属于应用性教学型高校,具有应用性、地方性、大众性、发展性等特征,其特色点要在这些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寻找和选择,避免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相趋同,同时也要避免与同类学校相雷同。第三,需把握学校的主要任务和矛盾。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与知识生产,而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性知识的生产,因而要处理好学与术的矛盾,不能重学轻术。

(二)利用“极化效应”,初步形成办学特色。

特色点是相对独立的一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特殊性,并不是特色本身。要使特色点外显和扩大,就有必要利用“极化效应”,将办学要素集中在特色点上,重点发展、扩大优势,积极进行量的准备、酝酿质的突破。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点完成从隐性到显性、从点到线直至面的过渡,就预示着学校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如,某高校工科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活跃,偶有学生获得省级获部级科技竞赛奖项,学校选择此点为“特色点”,积极部署配套的文件、政策、经费、项目、团队、教师等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就是利用“极化效应”,集中资源、重点发展。学生经常获得省级部级科技竞赛奖项,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那么这所高校就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再如,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在地区的陶瓷制造业、合金制造业尤为发达,对相关高级专门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该高校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设置或扩大了应用性强的材料工程、冶金工程、工艺设计等专业,开设了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方向,并创造条件、集中资源,重金聘请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人才,花大力气重构实践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拨出大笔专项经费建设包括实验室、实习室、实训室、模拟中心等在内的大型现代实验平台,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积极联系当地公司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实习基地,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科研项目,涌现出一大批显著的科技成果,进一步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培养出一大批企业技术骨干。此时,也完全可以说这所高校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其集中资源、重点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利用“极化效应”、发展办学特色的过程。

(三)发挥“涓滴效应”,深化办学特色。

非均衡发展理论中的“涓滴效应”更多的是由一种生产要素到另一种生产要素、由一个部门或领域向另一个部门或领域的渗透和扩散,主要是一种平面、平行的扩散,不涉及由外到内、从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而大学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教育机构和精神生活的单位,是绝对不能缺少精神层面的建设和凝练的。因而,办学主体要对“涓滴效应”的涵义进行延伸和扩展,才能将其他领域的特点顺利嫁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办学特色的实践中。

办学特色有不同的层次,包括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大学精神是办学特色更深、更高的层次,也是办学特色的灵魂和核心。发掘特色点,初步形成办学特色一般都可以在特色的器物层和制度层得到体现,但是要真正形成鲜明的、深厚的、极富生命力的特色,必须有独特的大学精神的支撑。我们将“涓滴效应”的内涵进行延伸,使它具有潜移默化、由外向内渗透的意味,进而形成一种大学精神培养的方式。通过“涓滴效应”,办学特色由“线”和“面”扩散到“体”,达到由外向内、由表及里的整体性、弥散性的效果。到那时候,办学特色已经形成一种氛围、一种风格、一种深入到学校骨子里的“风味”,是绝对不会被轻易地抹去的。例如上文提到的某高校,它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面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只能算是初步形成了办学特色;如果该校以课外科技活动激活和带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将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实践精神渗透和贯穿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逐步形成充盈整个校园的创新、开拓、实干的校风、学风,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所高校有了自己的大学精神,形成了有生命力的、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孙孔懿.学校特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地理学科特色篇(5)

作者:叶汝坤 单位:钦州学院

近年来,国家在特色专业评审、专业类型、经费支持等逐步向新建本科院校倾斜,这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拓展提供难得机遇。凝练专业特色有望成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新标准之一。有专家建议,教育部在开展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估时,宜将办学特色作为首要标准列入评估指标体系中。新建本科院校不但要注重办学“标准”,更要重点打造办学“特色”,在“达标”前提下加强特色建设,充实本科办学质量内涵[3]。最后,从地理科学专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国家将大力支持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整治、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领域,这无疑是新建本科院校地理科学特色专业拓展的方向和目标。基础的可塑性升本前,钦州师专地理科学专业主要为广西沿海三市培养初中地理师资。多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不少专业建设经验,也凝练鲜明的师范特色。升本后,专业师资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影响力等得以逐步提升。但受专业建设理念、发展定位及经费投入等诸多因素制约,现有专业结构单一、服务面窄、特色不突出。专业建设未能体现前瞻性、学科性和地方性优势,专业拓展实力较弱。目前,除钦州学院外,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也开设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这两所院校以雄厚的师资、充足的资金、良好的声誉赢得特色专业拓展的竞争优势,其专业建设经验值得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和借鉴。总之,新建本科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建设的滞后性凸显特色专业拓展的紧迫性,专业建设的脆弱性折射特色专业拓展的可塑性。此外,专业竞争力及本科教学水平低下,隐含着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拓展的必要性。平台的地方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加快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钦州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抓好“实施科教和人才强市、推动科技创新、强化人才保障”等工程,及“在钦州学院基础上创办北部湾大学”。所有规划的实施均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包括地理科学特色人才的支持,北部湾大学创办也需要特色专业来支撑。培养地方急需人才是特色专业拓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钦州学院地理科学特色专业拓展必须立足地方发展平台,着眼地方性、海洋性和实用性,在港口经济、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国土整治、城镇规划、地理空间信息管理等领域凸显特色。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人才需求,探寻校地、校企合作的专业拓展模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重实践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养地方紧缺人才提高专业知名度,通过破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赢得专业满意度,通过加快专业社会化步伐提升专业认可度[4]。过程的统一性特色专业拓展必须通过内涵建设和外延竞争来实现。外延竞争以内涵建设为基础,内涵建设通过外延竞争来检验,两者是过程的统一体。内涵建设表现为专业发展观念、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学术研究等;外延竞争重在人才培养创新度、人才社会认可度、专业知名度、专业发展后劲等等。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品牌意识、前瞻意识和竞争意识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动力。只有密切关注国内外高校专业建设新进展,借鉴兄弟院校特色专业拓展经验,把握主导产业、热门行业的地理人才需求信息,整合特色专业建设资源,才能明确专业拓展方向,避免专业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地理科学特色专业拓展是一项综合改革。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使课程、教学、教材、实习实训和师资水平等符合专业社会化标准[5]。塑造大学生地理专业技能,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夯实特色专业拓展基础。最后,提升特色专业社会服务功能。在人才需求调研基础上,培养社会紧缺地理人才,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同时,通过校企、校地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内涵优化升级模式地理科学专业内涵升级在于发挥传统师范优势,凝炼非师范特色;打造专业建设团队,奠定特色专业基础。首先,特色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内涵升级的标志之一[6]。一方面,通过增设海洋地理、北部湾地理、社区地理、环境地理、边境地理、中职地理教学法等校本课程,培养从事社区教育、环境教育、旅游教育、中职教育等多栖型人才。另一方面,立足地方环保、规划、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的蓬勃发展势头,开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测量与地图学、城镇规划、旅游学导论、房地产经济学、保税港区物流等特色选修课程,塑造师范生多种素质,增加学生在测绘、国土、交通、物流、IT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其次,拓展跨学科专业是内涵升级的必然选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表明,预计未来10年,海洋管理、城镇规划、工程测量、园艺园林、房地产经营等人才需求量大,而目前钦州学院尚未开设此类本科专业。因此,可在地理科学基础上,向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济、海洋管理、城市规划、园林规划等本科特色专业群拓展。第三,凝聚团队是地理科学内涵升级的重要保障。特色专业拓展不仅需要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术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更需要一个富于开拓精神的专业策划机构。为此,应成立由专业责任教授为组长的专家团队,负责地理科学特色专业调研、策划、规划、申报、建设和迎评等工作。最后,设立特色专业建设专项基金,确保专业拓展必需的经费支持。学院需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推动各院系特色专业拓展,营造人人关心专业拓展、个个参与专业建设的浓厚氛围。校内协同整合模式该模式整合校内相关学科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社会影响力等综合资源,以地理科学专业为基础,拓展跨学科门类、多专业交叉的特色专业群。它协同相近专业建设,如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海洋科学、物流管理等;整合与地理科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师资及实验资源,提炼各专业办学特色;立足地方地理人才需求与本院专业水平,挖掘地理科学相近专业资源优势,策划、凝练和构建特色专业群。如地理科学专业与环境科学专业整合拓展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与海洋科学专业整合拓展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整合拓展城市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整合拓展测量工程专业等。此模式集多专业特色和优势于一体,激发专业建设的积极因素,使专业拓展扬长避短、突出成效;同时,也协调专业院系关系,避免专业拓展的无序竞争与重复建设,实现全院专业拓展效应的最大化。该模式的实质就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延伸和发展,不属于地理科学专业范畴,但它较好地整合钦州学院专业资源、彰显地方院校办学特色。

院校对口帮扶模式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拓展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即通过院校对口帮扶形式,借鉴地理科学特色专业拓展经验,打造自身专业品牌,无疑是新建本院校特色专业拓展的最便捷渠道。因此,钦州学院要抓住广西大学对口帮扶、广西师范学院相关学院鼎立相助之机遇,以特色专业拓展为突破口,力争两到三年内建成1至2个区级特色专业。在帮扶中,要充分挖掘本院学科专业优势,遵循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原则,按国家特色专业标准规划建设,切忌生搬硬套、重复建设。为此,要成立特色专业拓展帮扶小组,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拓展顾问,为特色专业建设把脉问诊,制订特色专业拓展方案。同时,借助成熟本科院校帮扶力量,启动特色专业拓展工程。通过共同策划、联合申报和合作共建特色专业,打造地理科学专业地方性、海洋性和实用性特色。此外,发挥成熟本科院校在专业拓展中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实施跨院校选课、两校学分互认、优秀本科生免试读硕、教师挂职锻炼、实验室共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和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等,夯实特色专业拓展基础,丰富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内涵。校地合作共建模式特色专业拓展必须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校地合作拓展之路。这不仅是地理科学专业内涵发展的需要,也是广西沿海人才强市战略的必然选择。钦州学院地处市级行政区域,属省市共建院校,校地、校企合作资源丰富,潜力无限。因此,要利用地方特殊人才需求平台,建立与地方合作双赢的拓展机制。首先,建立校地校企特色专业人才培育团队[7]。发挥团队优势,启动“地理人才需求调研—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专业特色策划”工程;实施教师挂职或轮训制度、企业专家授课制度、特色专业经费援助制度、大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实验室合作共建制度等,确保特色专业有序拓展。使地理科学专业融入地方人才培育工程,孵化新产业人才,顺应新产业发展,推动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提高特色专业拓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校地特色专业拓展的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增强特色专业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为目标。专业院系应主动与教育、国土、城建、环保、气象、测绘、海洋、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通过“顶岗实习、交互培养”模式,提升农村中小学地理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及技能。与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合作,通过“就业实习”“义务帮扶”“课题合作”等形式,让师生融入土地修编、地籍登记、城镇规划、林权改革等项目,深化特色专业合作拓展的内涵。最后,争取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全方位帮扶。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用人单位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以弥补专业建设资金不足。如高校和企业共设就业基金、见习基金、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大学生发明基金、大学生创业基金等,促进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教师改革创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全面推动特色专业质和量的拓展。

地理学科特色篇(6)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特色办学 必要性 实施策略

一、特色办学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独特的征象与标志。对高等学校来说,特色办学是为了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貌。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有明确的界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扩招的形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学校必须慎重思考由专科到本科、单科向多科转变所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证明,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站稳脚跟,赢得主动,获得发展,就必须突破固有的办学劣势与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谋划和设计特色强校之路。 

(二)是凸显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 

与许多办学历史悠久、竞争力强大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实力相对薄弱,缺乏竞争优势。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将走向末路,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要扭转这种局势,就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特殊优势和潜在优势,办出特色,从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使特色不断得到强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断积累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这样才能凸显其竞争的优势。 

(三)是迎评促建的客观需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指标导向的层面来看,这不仅仅是让参评院校去总结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推动各个学校去创建办学特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也就是说,要在教育思想匡正的大前提下,在“明确办学思想”、“准确学校定位”、“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办学举措”等方面下工夫,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属地方政府创办,从学校分布、生源特点、专业方向、毕业去向上看,都反映了地方性。因此,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也是一般的校情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更加突出应用性、服务地方性。地方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具有互动的制衡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办好特色学科和专业,以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来发展自己。

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特色办学理念 

高校有了特色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当前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既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秉承历史的、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还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构建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对学院原有学科专业、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确立专业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分阶段提出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根据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培养规格要求的不同,改造传统专业课程结构,使学校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具现代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其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现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地缘特征,办出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学科专业。 

(三)重视培养特色师资队伍 

特色师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重要条件。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组建学科梯

队和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整合,建设一支数量达标、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做到增加数量和提高素质结合,重点引进和着力培养结合,学科学术型队伍建设和应用技术型队伍建设结合。另外,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学校拓展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发新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完全凸显出来,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持久深入地开展。 

(四)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特色办学的核心选项,教学有特色,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取代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特色教学策略: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其次,强化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新渠道;最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名师、名课资源供给紧缺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特色的形成。 

(五)做好特色的内部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构建科学规范、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率、水平和培养质量。特色管理模式包括学校整体管理特色和各个具体管理特色。整体管理特色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的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具体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必须遵循五大原则: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综合协调;开放封闭原则,即开门办学与关门办学相结合;能级原则,即量才使用、权责分明;动力原则,即合理运用激励手段产生动力;弹性原则,即正确估计、留有余地、不断调整。唯有如此,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方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克服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因素,贴近地方、融于社会,积极的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开放,不断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长期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弼成等.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10).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地理学科特色篇(7)

一、特色办学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独特的征象与标志。对高等学校来说,特色办学是为了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貌。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有明确的界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扩招的形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学校必须慎重思考由专科到本科、单科向多科转变所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证明,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站稳脚跟,赢得主动,获得发展,就必须突破固有的办学劣势与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谋划和设计特色强校之路。

(二)是凸显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

与许多办学历史悠久、竞争力强大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实力相对薄弱,缺乏竞争优势。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将走向末路,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要扭转这种局势,就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特殊优势和潜在优势,办出特色,从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使特色不断得到强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断积累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这样才能凸显其竞争的优势。

(三)是迎评促建的客观需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指标导向的层面来看,这不仅仅是让参评院校去总结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推动各个学校去创建办学特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也就是说,要在教育思想匡正的大前提下,在“明确办学思想”、“准确学校定位”、“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办学举措”等方面下工夫,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属地方政府创办,从学校分布、生源特点、专业方向、毕业去向上看,都反映了地方性。因此,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也是一般的校情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更加突出应用性、服务地方性。地方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具有互动的制衡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办好特色学科和专业,以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来发展自己。

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特色办学理念

高校有了特色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当前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既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秉承历史的、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还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构建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对学院原有学科专业、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确立专业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分阶段提出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根据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培养规格要求的不同,改造传统专业课程结构,使学校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具现代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其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现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地缘特征,办出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学科专业。

(三)重视培养特色师资队伍

特色师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重要条件。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组建学科梯队和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整合,建设一支数量达标、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做到增加数量和提高素质结合,重点引进和着力培养结合,学科学术型队伍建设和应用技术型队伍建设结合。另外,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学校拓展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发新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完全凸显出来,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持久深入地开展。

(四)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特色办学的核心选项,教学有特色,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取代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特色教学策略: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其次,强化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新渠道;最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名师、名课资源供给紧缺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特色的形成。

(五)做好特色的内部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构建科学规范、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率、水平和培养质量。特色管理模式包括学校整体管理特色和各个具体管理特色。整体管理特色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的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具体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必须遵循五大原则: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综合协调;开放封闭原则,即开门办学与关门办学相结合;能级原则,即量才使用、权责分明;动力原则,即合理运用激励手段产生动力;弹性原则,即正确估计、留有余地、不断调整。唯有如此,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方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克服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因素,贴近地方、融于社会,积极的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开放,不断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长期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弼成等.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10).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地理学科特色篇(8)

*本文系201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本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研究”(2010SJGLX017)研究成果。 摘要: 生态学视阈下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建设,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既要考虑与行业之间的外部环境,也要考虑高校内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反思脱离行业后的原行业特色高校,在遭遇外部环境变化的同时,学科发展的内部环境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利用生态学原理观照行业特色高校,重建新的学科发展路径,重构新的学科体系,能够使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建设在良性、协调的环境中得以长足发展。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生态学;学科建设学科在大学的发展中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大学的各种组织和各种活动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围绕学科的发展而展开的。如何协调好以学科为中心的各种活动,构建良性、和谐的学科发展环境,是当今大学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课题。行业特色高校也不例外,尤其是在行业发展受社会环境制约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以行业发展为依托的行业特色高校,其学科建设对社会环境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非行业特色高校,为此探讨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营造良性、协调的学科发展环境成为必然。

一、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生态特征

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本文所说的学科主要指高校中的教学、科研等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活动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生态指学科自身的孕育、发展、变化,学科与学科之间互相输入与输出、相互营养、相互繁殖,学科与学科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的生命系统。[1]

行业特色高校自产生起就与行业、与社会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行业特色高校以面向行业、服务社会为中心,围绕人才培养、促进行业科技进步、行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形成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简称行业特色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学科与行业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生生相息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学校为行业培养专门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有力地促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及行业的整体发展;作为交换,行业为学校培养的人才提供用武之地,提供科研项目,促进高校人才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行业特色学科是学校和行业相互依存、相互交换的重要载体,学校—学科—行业共同构成行业特色学科生存依赖的学科环境,学校与行业之间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构成了学科的外部环境,学校内的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与其它组织要素之间共同形成了学科的内部环境。

二、行业特色高校学科生态现状及其反思

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使行业特色高校尤其是行业学科与行业之间生生相息的关系遭到了重创,大众化教育更将行业特色高校推向了何去何从的两难境地。行业特色学科面临脱离行业背景后的迷失、分化和转型,用生态学理论来观照行业特色的学科环境,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均处于失调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部环境

1.学校与行业之间的疏离

行业院校与原行业主管部门脱钩后,行业对学校的支撑弱化,支持减少,行业院校失去了原行业主管部门的经费投入渠道和办学上的有力指导,不仅不能享有独占行业资源的地位,而且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缩小。[2]

行业特色高校本身在失去了归宿和依托后,纷纷更改校名,多以“理工”、“工程”、“工业”、“科技”等综合性字样取代原“矿业”、“机械”、“铁道”、“粮食”、“纺织”等行业性标志。为了“名正言顺”,也为了尽快找到新的出路,原行业特色高校均新设置文、理、经、法、管等热门学科,原行业特色学科也渐渐失去了其优势地位。以煤炭行业高校为例,来看其更名情况和学科门类涵盖情况,详见表1。煤炭高校是以地矿类为主的行业院校,主体学科门类应是工科。表1显示,改名后的原煤炭高校,其学科门类趋向全面发展,理、管、文、法等与工科并驾齐驱,工科的主导地位很难体现,行业特色学科的优势也就变得模糊而很难得以彰显。

2.高校之间的同质化

行业特色高校还面临高等教育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的困境。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不仅老牌本科院校求大求全,就连新建本科院校也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复制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办学目标趋同化导致了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的同质竞争。不仅传统学科专业在各高校普遍开设,原以行业院校为主开设面向行业服务的学科专业也遍地开花。[3]此外,综合性院校也逐渐涉猎了行业领域,这种情况的蔓延,直接导致行业特色高校的行业学科特色被迫弱化。

·学科与专业· 生态学视域下的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二)内部环境

1.新旧学科发展不协调

新兴学科由于建立较晚,没有丰厚的基础和实力,又没有相应的学科支撑,一时难以找到准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也无以展示新生事物特有的活力和竞争力,传统的优势、特色学科由于长期的积累和沉淀仍保留着强大的惯性,导致这种新老学科并存的局面,呈现出一种失衡的状态,出现了学科与学科之间不协调的现象。如主干学科与辅助学科之间、优势特色学科与薄弱学科之间、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等都存在着不协调现象。以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三所高校为例,原来都是行业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现在纷纷向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学科门类拓展,与传统的综合性、多科性院校相比,这些非行业特色的新增学科实力相对较弱,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见表2)。

上述三所高校都是行业特色比较明显的工科和理科院校,虽工学和理学各有侧重,但其工学门类和理学门类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其它学科门类的竞争力。

2.学科交叉融合缺失

传统特色学科因多年来行业特色高校所形成的惯性,资源分配集中于与行业联系紧密的行业特色学科,学科考评体系也以传统的优势特色学科为标准,使行业特色学科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服务行业上,向纵深处发展,在铸成高精尖的学科高峰的同时,也形成了学科面窄的客观态势。行业壁垒,使行业特色学科在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不仅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很难孕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新增学科面对区域发展急需的行业领域,因基础差、经费投入不足、没有相应的学科平台支撑,加上师资力量薄弱,难以凝练出新的学科方向,也很难向传统的优势特色学科领域中融合、渗透。

3.学校体制对学科发展的制约

行业高校和目前的大多数高校一样,多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建构起来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排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办学理念,学术追求被淡化,忽视学科建设,以至于学科与学科环境之间缺乏互动机制,如学科发展与队伍建设之间、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之间、学科发展与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之间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科的发展。

三、行业高校学科生态的重建

(一)重建思路

依据生态学原理,反思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建设,行业特色高校应以如下路径重建其学科生态。

1.保持特色。行业特色高校以服务行业为己任的办学特色在其主体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特色也需要创新,也需要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既要继承传统特色,也要根据行业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凝练新特色,使特色持续不断体现优势,始终引领发展方向。

2.协调互动。科学合理的学科生态系统需要优势学科、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相互协调才能发展。这种相互支撑的和谐的学科生态,通过全方位、多层面的协调互动,促使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都能在其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3.交叉融合。行业特色高校通过优势与非优势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工科与理科结合,理工与文管结合,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组建由相邻学科、相关学科构成的学科集群,促进学科交叉、渗透,适时地发展既为行业产业部门与社会发展所需又能与特色学科形成互补和支撑的新兴学科。

4.环境支撑。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需要环境支持,即必要的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行业领先的学科研发应用平台,完善的学科创新服务体系。行业特色高校优良的学科环境支持有利于促进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形成。

(二)重建对策

1.保持学科特色,引领行业发展

“依托行业而产生,服务行业而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面向行业,社会服务主要在行业,科学研究和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最大平台也在行业。因此,保持行业特色是行业特色高校及其行业特色学科发展的核心要素,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也应该充分注意到,行业特色高校及其行业特色学科在行业发展中的先进性和引领作用,行业特色学科在支持行业技术发展的同时,应能为行业培养一流人才,为行业贡献一流科研学术成果,能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总之,完成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任务。

2.调整学科结构,改善学科布局

行业特色高校应针对学科设置单一、学科分割严重的问题,调整学科结构,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即在原有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在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任务,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改善学科布局,使自己的现有学科经过更新、改造、延伸、拓展、调整、补充,融合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整合学科资源,不断凝练新的特色,形成开放式的学科生态系统。

3.构筑学科群,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行业特色学科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学科建设,保持学科特色;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业产业部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适度创新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通过资源共享,围绕某一共同领域,进行学科交叉、渗透,形成基础宽厚、主干突出、相互支持、彼此加强的学科群体,以使其某些学科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上呈现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其它学校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以煤炭资源为特色的中国矿业大学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学科创新的问题,并制定出“巩固、拓展优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科、提升传统学科、发展和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学科规划,构建了绿色矿业学科群的三个圈层:以煤炭勘探、开采、加工、利用为主干学科的核心层;以核心层的周边领域、辐射区域和紧密层学科为支撑学科的中间圈层,如煤炭行业中的生产、安全、制度、管理、市场等问题;以处于边缘地带、应用性不强、作用不明显的相关基础学科为拓展层,如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等学科。[4]上述三个圈层相互交叉渗透,功能互补,合理的资料优化配置和学科分工,极大地实现了煤炭高校学科的结构最优化,功能最大化。

4.健全环境支撑体系,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行业特色院校应不为各种各样的诱惑、干扰所动,坚持行业特色学科优先发展原则,进一步凝练优势和特色,健全学科建设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管理、资源利益分配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学科评估体系、学科推广服务和学术交流合作体系等等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构建学科生态系统提供环境支撑,更好地促进行业特色学科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生态学视阈下建构的行业特色高校学科生态环境,立足行业背景,面向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于一体,在学科与行业的外部环境之间、学科与学校内部的环境之间良性互动,在保持行业特色的同时,凝聚了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为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性、协调、高效、可持续的学科发展空间。

注释:

① 参考各煤炭高校网页上学校概况整理形成。

② 资料来源:2010年中国重点大学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表中各学科门类名称下的数字是指全国开设该学科的院校(包括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总数,各院校在该学科中的排名是指在开设该学科的所有院校中的排名。

参考文献:

[1] 崔建华.北京高等教育的学科生态特征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地理学科特色篇(9)

一 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分析

按照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发展结果的逻辑路线,我们对20所北京市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进行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的理念是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提高教学水平;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四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五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求是创新,学以致用。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二是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印刷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实为要,民主办学。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传媒类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构建学科体系;二是培养印刷出版专门人才;三是注重工科与文科结合;四是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的结果: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办学结硕果;社会认同度不断提升。

北京物资学院。办学的理念是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首都物流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二是培养专业素质过硬专门人才;三是强化实践教学;四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设的结果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就业体系;双证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率高。

北京农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农为本,唯实求新。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中国戏曲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特色立足,质量立校。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国内水准一流、国际影响广泛的戏曲艺术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规范严谨、中正浑厚”为人才素质特征的学院风格。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人才素质特征为核心的学院风格。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依托行业,服务首都,面向全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高级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打造北京市属高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四是科研兴校;五是秉承校企协同、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育人传统。建设的结果:学校已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办学的理念是办学为民,应用为本。发展的目标是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应用性人才,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二是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开放式办学,国内外合作交流;四是产学研合作;五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建设的结果:学校初步形成了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应用性特色初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国家培养的毕业生达到90%以上在北京地区就业,学校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形成了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明德,勤学,求是,竞先。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外语优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层次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建设以外语和旅游等学科为优势,多科性、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逐步形成“学用结合,注重实践”的育人模式;二是鼓励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习、实践活动;三是加强教学科研的交流与合作;四是师资队伍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教学规模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培养国家外语外事、对外经贸、旅游管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办学的理念是以学科实力为基础,培养精英型高端人才和各级各类应用人才。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进行自主创新;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医科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办学的理念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追求特色。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师范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科研发展;三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四是加强实践教学;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教学体系,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建筑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五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育人为本。发展的目标是努力建成国内培养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教学研究型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促进科研建设;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学科及特色专业建设;六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成为具备多形式、多专业、多规格办学能力,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办学的理念是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发展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警察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教学科研相结合;四是教书育人相结合;五是加强学科建设;六是理论实践相结合;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全国政法机关培养专门人才,成为公安系统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高等学府。

国际关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知时、知势、至诚、至真。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国际化复合人才,办成具有特色和一流水平的涉外多学科教学研究型大学。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三是重视培养综合专业素质;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理论实践相结合;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已为国家政法机关、外事部门及教育科研等单位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科性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美学传统,博采众长,厚基础、重实践。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戏剧影视艺术精英人才,建成以戏剧艺术教育为主体、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提升办学实力及办学质量;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是从事戏剧影视艺术训练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北京电影学院。办学的理念是正方向、厚基础、重电影、强技能。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有所敬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电影工作者,建成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人才培养精英化;三是实践教学规范化;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开展协同创新;六是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国内优秀电影人才的摇篮,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

中央美术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兼容并蓄,广揽人才,崇尚学术。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美术学院。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三是建构特色美术教育体系;四是加强学科建设;五是促进科研建设;六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

北京舞蹈学院。办学的理念是以特色建一流、以质量求生存、以和谐促发展。发展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的舞蹈高等学府。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促进科研建设;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的结果:学校形成较为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引领着中国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精英舞蹈人才的摇篮,是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为齐全的舞蹈知名院校。

北京协和医学院。办学的理念是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发展的目标是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以精英教育为特色的研究型医学院校。采取的措施:一是师资队伍建设;二是高进优教严出,医学精英教育;三是加强学科建设;四是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五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七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建设的结果: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科专门人才,是我国唯一的部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二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整体分析

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其特色发展路径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图示如下:

三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形成特色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对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的个体和整体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是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

例如,在建设过程中,16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1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师资队伍建设;13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加强实践教学;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促进科研发展;1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7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提高教学质量;5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产学研合作;4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采取的相同措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可见,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措施是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 二十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由上,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特色发展路径过程中,每所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是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经过建设后形成的结果都成为了专门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由于学校类别不同、社会需求不同等,其建设措施也不同,即“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学科及专业建设、建设师资队伍、重视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是20所北京地方本科院校在形成办学特色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综上,我们把按照理念目标措施结果的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路线称之为北京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中国高等

教育启思录―百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研究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潘懋元等.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

[J].教育研究,2009(2).

[3]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追求特色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5(1).

[4]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教育探索,2013(5).

[5]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路径

研究[J].学术交流,2013(6).

[6]李志平,孙莹,李雪.基于P-R方法的大学特色发展范

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

[7]李志平,张阿樱,李雪.北京211院校特色发展路径研

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

[8]果笑非,李志平.中国外国语大学特色发展范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

[9]张阿樱,李志平.地方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范

地理学科特色篇(10)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差异性

(一)行业的差异性

由于行业特色型大学依托的行业有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领域,涵盖一、二、三所有的产业,也包括一批与文化、艺术等社会事业紧密相关的部门。尽管这些院校都是以服务行业或部门为主要特色,但由于行业或部门的差异性很大,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有很大的不同。按照学科门类划分,行业高校有理工科院校、农林院校、医科类院校和文科类院校等。显而易见,这些学校内部特征差异很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升级和转型,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办学条件的差异性

在“”期间,许多行业大学被安置到偏远农村地区或者停办、撤销,人员、仪器设备等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例如,北京的5所农林院校全部外迁北京。在这场历时数年的大变动中,外迁的高校中一半多学校搬迁了两次以上,如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等,先后搬迁达4次之多。这些高校中有许多是国家重点大学,规模较大,在多次搬迁中,学校资产遭受重大损失,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大批散失、损坏,还浪费了大量的投资修建简陋校舍和搬迁运输。此外,行业特色大学不同的隶属关系、不同的区域和是否有国家重点支持(“985工程”和“211工程”等)以及学校自身的筹资能力也造成了学校在投入和办学条件方面的差异。

(三)学科结构的差异性

从学科设置看,多数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都具备文理工(除医学)齐全的学科结构,已接近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部分行业特色型大学包含10个以上学科门类,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文理工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例如,某理工大学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医、教育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某重点农业大学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教育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多数的地方行业特色型大学仍然是以行业特色或相关学科设置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相对而言,在文理学科设置方面较少。对于行业的职业技术学院都是围绕行业进行的学科专业设置。

(四)综合实力的差异性

综合实力是学校人财物投入和产出的综合反映。以重点学科数量而言,某重点理工大学有8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某重点农业大学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而且均排名第一。而许多地方行业大学仅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有的甚至还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有的行业大学两院院士多达10人以上,许多行业大学还没有院士的突破。在2013年ESI学科评价指标中,某理工大学的7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非“985工程”的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科入围的很少。总体而言,行业特色大学的学科实力要逊色于综合性大学,表明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成效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

行业特色型大学差异性战略定位的可行性分析

(一)理论依据

差异化战略是世界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之一,是指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使其在全产业范围中独具特性。一般来说,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在行业内目标市场的竞争中为某产品或服务创造与众不同的特色或特征,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的一种竞争方式。因此, 差异化战略是使企业获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1]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最关键方面是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产品差异化是指企业的产品在性能、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竞争对手。产品差异化不仅会使外部进入者消耗巨资去克服现有客户的品牌忠诚所造成的某种障碍,而且还会在同一市场上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以产品差异为基础,争夺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行业特色型大学由于所依托的行业不同、各自的基础和优势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客观上也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供独特、高质量的人才与技术服务。

(二)社会需求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不同,对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类型需求也是不同的。社会既需要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也需要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目前我国高端人力资源,尤其是世界一流的尖端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十分匮乏,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也缺乏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调查发现,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许多企业的一线技术工人越来越难招,不少企业给出的工资待遇比本科生还高。

(三)现有基础

前面已述,行业特色大学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与实力也有差异。相关数据显示,部分行业特色高校特别是其中“985工程”高校的一批学科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许多行业特色高校的特色学科处于全国顶尖水平。某些行业特色高校已经具备创建世界一流的坚实基础。[2]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的结果,某重点农业大学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四。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该校的5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在ESI所有学科领域的论文数量也进入了全球科研机构前1%。

(四)国外经验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也可以发现行业特色型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化的可能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就是由工科大学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转型发展的成功典型。在大学发展的历程中,麻省理工学院(MIT)始终以前瞻性的战略思想,很好地处理了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使之一直处于对于行业的思想领先与智力支持的卓越地位,并在不断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成功地实现了大学自身的提升与转型。[3]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一所以工科起步并发展成多学科并进、综合性发展的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目前,工、理、文、经、管多个学科在全美学科评估中处于领先的水平。其经济学也是该校的优势学科,在全美排名第一。MIT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出学校由一所工程技术学院发展到理工科大学、再由理工科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的成功转型与发展之路。此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康奈尔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美国许多州立大学都是从农工学院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行业特色型大学差异性发展战略的构想

大学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社会需求的不同和行业特色大学内部的差异性,作为行业特色型的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发生不同的分化。其中一部分发展态势良好的学校可能在战略机遇期率先发展变革与转型,采取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道路,冲击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类型

确定学校发展战略,首先要划分学校的类型。高校的类型应以功能进行划分,而不应以学科进行划分。国外大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型大学;二是教学研究型或应用型大学;三是专科学院或社区学院。美国加州地区就把所在地区的公立大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伯克利等10所研究型大学、23所州立大学和109所社区学院。[4]每个类型的层次和功能分明。根据国内外对高校类型的划分,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1.研究型大学:我国的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之首,我国目前“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有118所,如果与美国260多所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的数量还偏少。因此,“211工程”大学中的行业大学定位为研究型大学是可行的,而且部分基础条件好的省属行业大学也可以定位为研究型大学。这部分大学应该以培养博士层次为主的创新人才和创新科技为主要功能,服务面向全国。这类大学一般而言应该是文理工兼顾的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其中部分基础条件好的行业性大学将来也完全可以定位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也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定位的选项。[5]当前,一批行业特色大学相继提出在优势学科领域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已经提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2.教学研究型大学:多数的地方本科院校应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应该以培养硕士层次的人才为主,兼顾科研,以服务地方为主。地方本科院校中,有一部分是从专科升级为本科的院校,这类学校定位可以集中在本科层次,适当招收硕士研究生。

3.职业技术学院:这类学院主要培养专科层次的、在生产一线的应用技术性人才,几乎不承担科研的任务。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这类学校也应该大力发展。

(二)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1.特色学科与非特色学科的关系。如何处理特色学科与非特色学科的关系是行业特色大学一直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在发展战略规划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从短期来看,行业特色型大学保持和发展传统行业优势学科是必要的;但是从长期发展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作为依托这些行业办学的大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学校的学科发展战略,超前调整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适时培育新兴优势学科与特色,原有特色甚至要有所弱化。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农林高等教育的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林学院与农学院合并成立了自然资源学院,现在成为了环境系下设的一个林学专业。[6]此外,面对行业复杂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不可能独立解决,必须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学科的互相渗透与交叉,实现技术的创新和提升。随着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行业特色型大学也必须依托优势拓展新兴学科,将传统、单一的优势向新兴、多学科的优势转变。对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业特色大学而言,还要加强文理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因为单纯的行业特色学科不足以支撑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有高水平的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做支撑。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长期以来,行业特色型大学以服务行业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验条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点,专业面窄,通识课程较为薄弱,而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及专业对口。[7]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突出行业人才的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必须加强。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既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行业大学而言,还要注重培养创新型的基础学科人才。

3.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对于多数行业特色型大学,其科研方向主要是和行业紧密结合,针对行业重大技术需求开展应用性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解决行业技术问题。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还要瞄准科技前沿,开展深入系统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学术成果与高水平技术成果的有机结合。某些行业特色型大学已经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表明了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4.服务行业与服务区域的关系。行业特色高校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度相对较低,难以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优势,为地方发展作出大的贡献。行业高校应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在为行业服务的同时,加强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否则行业高校也难以实现与地方政府的互动、互助和互赢,其自身的办学条件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夯实和拓宽学科特色与优势,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2JDGC002)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锐译.华夏出版社,2005:30-35.

[2] 曹国永.创建世界一流行业特色大学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3,(3/4):24.

[3][5] 刘吉臻.依托 服务 引领 超越――对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发展定位的战略思考[J].大学(学术版),2013,(1):31-33.

[4]California’s system of public education. .

上一篇: 现代制造技术的概念 下一篇: 合同法的法律特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