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36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TU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165-01

引言

事实证明,城市的发展与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对矛盾体,永远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国以往的城市建设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的。近年来,我国充分的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推出诸多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战略方针,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也要注重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绿色建设。

一、 我国目前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类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相对立的关系,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具有统一性。要想提高都市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必须要依靠市政工程项目来实现,但是在进行工程项目时又势必会对都市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这时,市政工程管理就需要发挥其二者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中间的协调关系,能够尽量使得鱼和熊掌兼得,既能满足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使市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市政项目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忽视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的人口数量会对市政项目的建设具有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庞大势必会对水、电、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市政项目的数量增多。因此需要市政工程做好对其的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市政项目只是注重于表面上的城市人口对能源的需求量上面,而忽视了人口数量与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使都市生态环境与城市人口的需求不相适应。

(二)忽视了人文生态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每个城市都有其标志性的历史人文,而在市政项目中的人文标志就是古代建筑。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上涨,使得有些古建筑在城市建设的发展中遭到破坏,虽然其中有些古代建筑不属于国家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当中,但是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古建筑物的消失是对都市人文生态的极大破坏[1]。

二、我国出现都市生态问题的原因

(一)对城市生态保护的观念薄弱

目前,我国的市政建设中存在着对城市生态的保护观念薄弱的现象,这将成为导致都市生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市政项目是贴近百姓民生的项目,它既是对城市结构的优化,又是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市政项目建设应在确保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属于三四线城市的市政项目建设,更是过于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环境破坏严重,人们的生活用水受到污染等现象发生。

(二)政府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

市政项目建设中还存在着对古建筑的破坏问题,这些古建筑是形成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都是一个地区的特有文化标志,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文化”等,此类的人文生态文化都应该被重点保护。但是目前的市政建设中专业的文物鉴定部门却不参与到市政建设中来,使得进行市政建设时不清楚建筑物的历史价值,缺乏专业的鉴定,将会导致古建筑受损使得城市的人文生态遭到破坏[2]。

三、如何有效的解决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态问题

在我国目前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对城市的保护意识不强,政府各部分之间缺乏合作等等,使得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时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坏,对城市的人文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我国目前市政工程管理中的不足之,提出了几条有效的解决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工程施工前期注重都市生态问题

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开始之前,既要考虑到居民的居住环境改善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对都市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要树立长远的眼光,不能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近几年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自然灾害频发,已经给我国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必须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将要求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正确认识都市生态保护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从建设工程的前期就开始注重绿色建设,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工程建设对都市生态造成的破坏[3]。

(二)增强市政工程管理力度

事实证明,市政工程建设对都市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可以通过市政工程管理来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视力度,增强市政工程管理力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协调市政建设与都市生态二者关系的作用。首先,市政工程的管理部门应该将即将进行的市政项目根据其工程类型进行分类,并且研究分析出在进行市政项目施工时可能对都市生态中的哪些部分造成损害,并且对其进行及时的预防。其次,市政项目的管理部门应积极履行其监督职责,定期对市政项目的施工进展进行检查和监督,将市政项目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针对目前我国市政项目中存在的对古建筑的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市政建设对古建筑的价值不明确而造成的,并且有关文物鉴定的部门不在市政建设的范围之内因此无法进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才对古建筑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害。在日后的市政项目发展中,应加强与市政项目所需部门的沟通合作关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互协作,使其能够对人文生态进行有效的保护[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将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因此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应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发挥对市政项目的监管职能,严格的将市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使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的降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生态的保护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冰.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态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274+280.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开始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这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助益。但是,目前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林业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较少,同时由于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诸多偏远山区,存在着乱砍滥伐的现象,导致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质量较差,森林覆盖率严重下降,进而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者还会导致该地出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被破坏的现象。针对该问题,需要林业部门加强重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深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支持国家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在国家的各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投入使用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趋势下,人们会对其林业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实现其永续发展[1]。

2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属于公共项目,其建设资金多依靠财政补贴或者是企业的投入,且无盈利。因此,这样不健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使得许多基层的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人员只能获得较少的管理费,不利于对林业生态工程的有效管理,易导致该工程被人为破坏。此外,也使得林业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地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进行监督。基于该问题,需要林业部门积极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及林业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并且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从政府、企业、社会多个方面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筹集资金,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以实现长远稳定发展。同时,还需要积极探索具体的林业分级管理方法、资金补偿对策、林业采伐对策,使得林业的所有者、管理者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资金补偿、政策支持,进而促进该项工程的稳定发展[2]。

3林业建设规划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规划方式不合理,将会对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不利于水土保持。基于此,需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人员在进行工程规划时,不断提高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规划意识,并且在深入了解该地生态环境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通过有效地规划可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促进该地区物种的平衡发展,进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在进行工程规划时,需要详细地对该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发展条件、经济水平条件、适种植被条件进行详细地调研,进而合理、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以此来有效促进该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差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也是其建设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在进行该项工程建设时,由于建设人员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考虑到资金问题、工期问题,使用了“便捷”手段进行建设。这将会导致该地林业生态环境出现退耕面积大、退耕速度快,进而导致优良树种供应不足的问题,使得种植的树木植被多为劣质树种,不利于林业工程的顺利建设,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或者是缺乏先进种植技术的指导,盲目种植,林业建设效果不佳。针对林业建设的质量问题,需要建设人员在初期针对该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优质树种。同时,选择拥有先进种植技术的科研人员来指导树木的种植。林业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对树木病虫害问题加强重视与预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治对策,避免树木遭受病虫害的侵害[3]。例如,针对种植树木可能出现的根腐病、黄化病等,需要加强对其的检测力度,及时喷洒防治病虫害的药物。

5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前恶劣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当地林业部门加强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使得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出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作者:周志华 单位:广东江门河排林场

参考文献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3)

 

关键词 民法基本制度 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 法律制度

作者简介:赖黎霞,东阳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9-011-02

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热门话题,一个是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另一个是大量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相关的学者和专家纷纷思考、研究,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和主张。这些结论虽然各有千秋,存在着不同的立足点和利益关系,但是他们的目的却是殊途同归的,即改善和解决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生态破坏问题。但是,即使有这么多的主张和观点,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上还是经历了这样那样的曲折。

 

一、我国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的探讨及结论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单纯的认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破坏问题只是一部分人或者一个机关部门的事情,所以,政府为此成立了环境保护部门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和政府部门发现这不是增加一个部门就能轻而易举解决的。随后,关注程度明显提高,专家和政府的出新的结论: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需要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系统工程。

 

从法律角度考虑,单纯的依赖一部环境保护法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更多更切合实际工作的法律法规,以此来完善之前的法律空白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目前现存的法律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实现新一轮的生态化改造。我们所要实现的民法的生态化就是指在追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正义和秩序。将环境保护与民法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新一轮的制度整合、价值取向整合以及行为取向整合。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现代民法的生态化,才能以法律的形式有效、有力的保护和支持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最为民法生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基本制度的生态化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有物权制度生态化、人格权制度生态化、合同制度生态化、侵权责任制度生态化等基础民法生态化。

 

然而,即使人们广泛的意识到了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由于它涉及到了法律的两个界分支阵营——民法学界和环境资源法学界,所以问题又有了新的问题。民法学界有民法学界的看法,而环境资源法学界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身的专业基础出发,对于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这一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所以针对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的讨论也就激烈了起来。然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虽然出发点、立足点都很不一样,但是目的却是殊途同归的。

 

二、关于人格权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生态化探究

放眼从传统角度出发,人格权制度主要是针对社会性人格权和部分自然型人格权说的。但是,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自然性人格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幸福指数与好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这些好的环境主要包括要素有:干净整洁的心灵环境、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等,只有拥有了这些要素,人们才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上真正的实现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

 

从医学角度来看,许多医学家们都认为:目前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环境污染,另一个是生态破坏。这两大问题不但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或多或少的伤害,而且还产生了许多遗留隐患,例如心理方面的问题。然而,就目前情况来说,现在的医生大部分只能解决人的一些身体上的疾病问题,对于心理问题,虽然做了大量的探究和调研,但是仍然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所以,医学界也大力呼吁要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只有这才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由此可见,我国法律人权中应该再加上法律人格权这一条,使公民真正在环境人格权上享有尊重和权利。虽然,就目前形势来看,因为环境人格权中间存在着许都的漏洞和弊端,所以很多专家学者都对环境人格权理论提出了质疑。但是,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这些问题的解决是指日可待的。只要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和号召,将环境合格的判定标准改换为是否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突破法律适用上存在的各项问题,就一定能在短期内实现民法基本制度的生态化。

 

环境人格权问题最初是由传统民法中的自然人生命权引发出来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条法律规定:依法保障公民应有的生命健康权。这条法律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基础,它在确立公民环境权上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换句话说,公民的环境权最初就是出自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生命健康权是它的原始发源地和归宿。由此可见,我们可以说自然人环境权是应对目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所提出的一条合理、适度、合法的法权诉求,它有利于保障人们在已经遭受破坏甚至是极度破坏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的基本生命权和健康权。

 

三、关于物权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生态化探究

作为物权制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物权制度的生态化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角度出发,可以明显的看到传统的所谓“经济理性人”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的,正确看待这个问题是极其有必要的。相关专家和资深人士对于这个问题就有褒贬不一的看法,但最后都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最合理的方法将“经济理性人”转换成“生态理性人”,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态理性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生态理性人”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经济理性人”并未将人权益意识真正的纳入理论范围之中,并且生态价值被彻底的、完全的忽略了,在他们的观念里,我们看见的只有物质方面的利润最大化,丝毫看不到相应的环境保护观点。由此可见,“生态理性人”才是目前最该追求的模式,而“经济理性人”中的部分观点则应该做大规模的修改和完善。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物的非生态功用和价值。

 

从传统物权法着眼,它限制物权人在实现自我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改变相应的、周边的环境和资源储备。单从这一点看,传统物权法就完全不符合当下的生态化进程,我们必须大规模的整改和修正,将其转换成一种新的生态化法律法规。所以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大极具挑战的难题:一个是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合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将生态资源最大限度的转换为经济价值和实际利润;另一个是如何将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义务转变革新后,融入到物权制度中。针对这两大极具挑战的难题,相关专家和部分资深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物权制度的生态化其实就是将生态和无权有机结合起来,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合理的结合方案,一旦制定出相应的方案,那么这些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而笔者认为,这种对物权制度的生态化的解决方案说的太过狭隘,应该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在物权制度中加入生态化元素,将以往提出的碳容量消解、排污权、再利用权等融入其中,再将原有的物权加入新的生态因子,最终形成崭新的、生态的物权制度。

 

四、关于合同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生态化探究

现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环保的意识极度缺失,一份合同只能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公共财产或是私人财产在经济上的利益,这些方面做得是很完善的。但是,对于注重生态文明的现代社会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出台的物权法、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的无形资产产权法都有一个共性,即在保障当事人相关权利的同时,还要充分的、最大限度的保障环境和生态。所以,在签订合同的同时合同人双方也在交换对方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一方面受让方在获得相应的生态圈里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另一方面,转让方能够保留监督受让一方是否执行了相关义务的权利和责任,利用这种相互监督的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实现合同双方的转让义务和权利,并且在保障相应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将生态环境保护扩充到最大化。最终实现市场分散主题的双重保护目标。

 

另外,在上述基础上,我们还号召一种预防意识,即在合同生效后,任何当事人在实施合同上的规定时都必须带着预测的眼光,一旦发现合同条例中有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违背的,必须尽最大努力解除阻碍,如遇到不可解除阻碍应该申报相应机关共同解决问题。这种预防意识明显是合理的,但在关于合同制度生态化这一探究中,笔者主张一切行动和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度”。如何把握将民法制度中的经济合同制度与可能涉及到的环境保护措施相结合,其中的“度”在哪里,这是现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解决合同制度的生态化转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执行合同中的相关条例时,必须秉承着宝华生态环境的原则,将其中的权利和义务有机统一起来。第二,通过法律渠道,如民事合同法范本,对市场加以秩序作出有效指导和规范。第三,通过调查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制定民事合同环境保护备案,把它同其他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共同保护。第四,从司法裁判角度看,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不的滥用权利意识贯彻进新版合同制度之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竭尽一切可能的将民法基本制度生态化。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基本民法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已经遭到破坏的、甚至是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重新恢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与物质利益双赢的目的。走出一条新型的民法制度生态化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可以充分实现人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绿色健康发展等。

 

参考文献:

[1]梅献忠.环境问题与民法的生态化.重庆社会科学.2012(12).

[2]马骧聪.《民法通则》与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12).

[3]伊媛媛.物权生态化下的用益物权的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知网.2010(10).

[4]李冷烨.土地使用的公共限制———以德国城市规划法为考察对象.清华法学.2011(1).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4)

水利工程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十分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当前提倡可持续性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水利工程也朝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向前进,确立了水利生态工程,更加注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应当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

1、水利生态工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1.1水资源受到影响

水资源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水资源受到影响直接威胁地球物种的生存。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蓄坝拦水工程的实施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用水成了问题。也是由于水量减少,水生物或者周围的以水为主要生存环境的物种,由于生存环境变化,这些物种会出现不能繁殖的现象,严重导致物种退化。这种物种的变更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出现生物链的中断,影响水利生态工程的实施。

1.2土地资源受到影响

土地资源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用处很多,比如在临时搭建时就会用到,而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搬运、堆放的现象,产生巨大的土灰、飞尘,这种现象得不到规制,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另外,在挖掘、开采土地资源时,许多工程队都没有提前进行测量和分析,直接进行挖掘工作,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

1.3噪音问题严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挖掘、爆破活动,这些活动能制造出巨大的噪音,影响人们的听力环境,另外这些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烟尘,混进空气中,给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1.4空气质量受到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当中,需要大量的水泥和石灰做建设材料,而水泥和石灰都比较容易挥发,直接传播在空气里,造成空气粉尘。粉尘在进入人们的鼻腔后,会对人体内的重要器官造成损害,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关于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建议

水利生态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生态工程的建设质量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定要重视水利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所谓水利生态工程就是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维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提高了,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认识也有了改变,虽然传统的水利工程也能解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但却会对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现在的生态水利工程才是被大家所提倡的,因为该工程不仅可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发展需求,还可以减少生态环境的影响,从长远考虑,生态水利工程更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正视当前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

2.1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我国当前对环境的监管有相应的环境检测标准,在平时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监测人员应当做好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丝毫不放过任何监测漏洞,对不符合检测标准的要求进行补救,如果难以补救的就视作不合格工程,绝对不能投入使用。另外,严把质量关,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考察,保证水利工程的基本性能能够充分实现,避免将质量不过关的工程投放市场,造成严重后果。对环境检测要做到认真、仔细,应当建立专门的环境监测机构,从施工到完工做好每一环节的环境监测工作。检测机构应当配备专门的检测器材和工具,将检测结果制成表格方便分析,在分析检测结果阶段,要统筹分析、全面考虑,找到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建设单位,促使他们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2.2重视循环利用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众多而资源有限的发展困境,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生长速度得不到有效控制,我国人口总数目前已经超过了13万。虽然我国是疆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但面对这样一个数字资源还是出现紧缺,要保证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实现的目标。而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也会消耗很多的资源,比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都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类型,因此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对于水资源在施工中运用频繁,应当制定一个科学的节水和用水计划,拒绝浪费。还有一些施工材料也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减少不充分利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垃圾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3减少人为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多的要好几年才能建成,这就需要更过的人力资源。而人力在施工中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对这些生活垃圾不加以规制就造成很多施工地点垃圾成堆的现象,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有效的管理,制定管理计划,严格对生活垃圾的处理,为生态工程的落实不断努力。

2.4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布置影响着周围的生态环境,要重视对现场的管理,营造一个整齐有序的施工现场。但是实践中,许多建设单位只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规范,造成很多施工现场各种施工用料随处乱堆,前文已经述及像石灰、水泥这种建设材料有很大的挥发性,会发到空气中会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样乱堆乱放,只会加速施工材料对环境的污染速度。因此,要严格规制乱堆乱放的现象,减少施工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3、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关乎民生大计的重要工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一改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迈向现代水利工程,而现代水利工程就是生态水利工程,就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出发点。在运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充分保证工程质量,并且实现工程对环境的零破坏是生态水利工程的最终发展目标。因此,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促进和监督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因素,并降低施工现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社会进步的同时,生态环境的质量也在提升。反过来生态环境的提高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全面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促进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问题直接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

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引发地区动荡甚至引起资源战争。一是资源短缺问题。人类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异常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进入工业时代后,人类对自然界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活动,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有关资料统计,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 6亿吨铝、4. 8亿吨铜。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就消耗了地球一次性资源的’50%以上。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进入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工业化浪潮加速了对能源的消耗,造成了能源的短缺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油问题一直以来围绕是由展开的战争此起彼伏。热带雨林的消失使地球患上了“肺结核”,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夺走了人类生存的根本。物种的不断消失最终必将带来人类自身的灭亡。二是环境污染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成为及其严重的问题。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九大环境危机: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目前过度污染和危险废物使世界满目疮咦、危机四伏。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时常出现,酸雨和放射性污染成了“无形杀手”。生态环境问题是引发跨过人口迁移以及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国际难民又引发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1962年雷切尔卡逊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成为了环境保护的先声,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在觉醒。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生态问题、致力于生态问题的解决和国际的协调与合作。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问题在局部上有明显的缓解。但这是以牺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效益、甚至是全球生态问题的恶化作为代价和前提的。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缓解本国的生态危机,想方设法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污染恶果。

(二)生态问题对我国提出了严峻挑战。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民族兴盛和国家发展的依托。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讲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与自然环境友好相处的文化传统,随着我国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居世界第121位,到我国人口总量14. 7亿人时,人均水量降至1680立方米,低于人均1700立方米的国际标准,成为用水紧张国家。同时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春旱夏涝,水环境污染严重。二是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耕地退化趋势严重,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我国人均耕地少,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三是环境污染严重,减排压力巨大。我国目前处于污染高发期环境质量总体较低。四是资源供求矛盾突出,战略资源短缺严重。我国能源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优质能源短缺。199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能源纯进口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经济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很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一些地区该治理的未得到治理,边治理边破坏,治理的速度还远远比不上污染增长和生态破坏的速度。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效应的不断凸显,人们已经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现。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对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也是对生态文明的呼唤。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必然条件。经济建设必须要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化规律互相适应,否则就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产力,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阻碍我国其他建设的全面发展。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必要内容和有效载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继承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的论述,生态文明是对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是对人类自身的重新审视,处理生态问题的新理论、新视角、新思路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丰富。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建设日益完善的体现,也是政治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出现既为政治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模式,也为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理念。第四,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才可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的环境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生活得幸福、有尊严。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将科学发展观正式写入,同时在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正式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取向,摒弃了片面的增长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核心也在于以人为本。突破了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的、片面的发展观,把发展理解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既是发展的主题,也是发展的目的,更是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的。以人为本就是在发展中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不仅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量的增长,而且要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着眼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我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在这个时代,生态危机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存发展,生态已经成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不能一方面经济增长,GDP增长,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却加速恶化,“赚到了金山银山,毁掉了绿水青山”的现象显然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合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社、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符合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人为本对人的主体性给予了肯定、完善和深化。既承认人的利益是生态伦理的中心,又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而且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

(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全面发展。

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如果失去生态系统提供资源、能源和环境要素,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去了载体和基础,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无法实现发展目标。人类历史表明,生态环境对于民族乃至人类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条件。没有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便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社会关系也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社会工程。生态和谐之本,是和谐之基。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具体实现。

(三)科学发展观秉持和谐发展理念。

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根据社会学的观点,科学发展观不是以个人为本的发展观,而是以由人组成的社会为本的发展观,因而也是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人类的延续和代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活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因此,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的发展、现在发展与未来发展的统一。将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关系和谐。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科学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实现目标。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贯彻科学发展理念。。

(一)坚持发展原则。

简单的增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发展并不是必须要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解决发展中所遇到问题的必然环节。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性进步,才能解决影响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发展要站在长远和整体的立场,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更要考虑生态效益;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人类长远发展的需求,使今天的发展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潜力,为后代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需要依靠不断完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依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坚持公平原则。

坚持公平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所要坚持的公平理念是一种广义上的公平,包括任何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人与人之间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要考虑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两方面需求,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基础上,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代内公平是在同代人之间的利益和责任的分配上要以公平为前提,这是公平理念的核心。在公平原则的指导下,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调整国际间的利益关系,明确公平公正的国际责任义务,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使各个国家都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并平等地分享生态利益。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正确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和责任,集中体现了环境和资源问题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要求当代人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利益来满足自身的欲求,要留给后辈人公平的自然环境利用权,实现永续发展。

(三)坚持持续性原则。

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和必然要求。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持续性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把发展的节奏和速度控制在生态环境容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将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增加自然资本的储备及其在国民财富中的构成比例。持续性理念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持续性,还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的持续性,做到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把经济系统的发展合理设定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6)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新晨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7)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工业 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 规律 ,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 自然 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 科学 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 历史 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 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 经济 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 现代 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 规律 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 文献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8)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障,然而当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已经给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进一步完善环境犯罪相关刑法,既能充分发挥刑法在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的教育、震慑、惩治作用,又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然而当前我国相关的环境刑法还不完善,其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彻底。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相关刑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由于人类前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断索取和破坏,导致当前雾霾、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使得很多国家纷纷走上了通过立法来打击环境犯罪的路子。因此,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是保护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些环保策略,对改善生态环境有所帮助但效果有限,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仍然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正逐步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大。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破坏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水土流失、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犯罪行为,离不开环境犯罪刑法的不断完善。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环境相关法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相关刑法的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二、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客体、保护范围不明确

在对我国当前环境犯罪相关法律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法律中对环境犯罪的客体的界定十分不明确,有时甚至存在无法确定环境犯罪客体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离不开传统的立法模式,由于当前我国相关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仍然采取传统的立法模式,而环境犯罪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最终导致环境犯罪客体界定模糊的问题。此外,我国环境犯罪的保护范围也不明确,我国当前的环境犯罪刑法虽然对常规的环境违法行为做了相应的规定,然而却对水土流失、噪音污染、非建筑引发污染等新的环境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在处理一些环境犯罪行为过中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

(二)归责不科学

当前我国的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的归责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并缺乏有效的追责机制。虽然我国社会各界对环境犯罪行为都普遍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然而对环境犯罪的惩治方面仍然存在低限度处罚的问题,甚至对于一些环境破坏行为就采取警告、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措施一了了之,而没有严格的明确责任。这些现都,不利于保护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反而为一些个人和企业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带来了可乘之机,必然会导致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犯罪行为的不断加剧。

(三)对环境危险犯规定不足

一般而言,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是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法律来界定环境犯罪行为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环境犯罪具有持续时间长、行为持久性等特点,必然导致以此来惩治环境破坏行为不但根本无法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的刑法立法目的,而且还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可扭转的影响。当前,我国这种事后处理的环境犯罪刑法模式使得刑法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方面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危险犯方面的规定,明确环境犯罪的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立法不完善、可操作性差

在充分调查和研究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现行的环境犯罪刑法将环境犯罪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同等对待处理,这根本无法满足打击和惩治环境犯罪的实际需求。从本质上而言,环境犯罪行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环境犯罪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要比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更大、更深远。因此,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这一规定根本无法体现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决心和重要威慑力,导致对环境犯罪的处理可操作性差。此外,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对一些环境犯罪行为的相关罪状存在描述迷糊、界定不明确等一些纰漏和问题。

三、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相关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界定保护客体及保护范围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当前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保护客体、保护范围界定模糊的现象,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首先要明确界定犯罪客体和保护对象,才能充分发挥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在保护当前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职能和有效作用。其次,完善我国环境犯罪刑法还要进一步扩大对环境保护的范围,特别是针对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的破坏环境的问题。环境犯罪刑法只有,不断的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层面寻找新的突破口,才能够真正的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和有效性。

(二)明确环境犯罪的相关责任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环境问题不断突出,一些个人和企业环境破坏行为和环境犯罪屡教不改,部分社会个人和群体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这些现象的存在与环境犯罪刑法打击力度不够、归责不明确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导致我国环境犯罪刑法根本无法充分的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的作用。因此,我国环境犯罪刑法必须进一步明确对环境犯罪的相关责任,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起到预防和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效果。

(三)增设危险犯的规定

危险犯,即“以行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险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没有对危险犯的相关规定,而增设对危险犯的规定可以有效地预防以破坏结果来规定犯罪而带来得对环境破坏不可扭转的损失。在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增设危险犯的规定,能充分发挥刑法对环境犯罪的预防作用,可以在环境破坏最终结果发生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遏制,以达到达到惩治环境犯罪的目的。

(四)设置独立立法体例

通过对当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并没有对环境犯罪设置独立的犯罪类型,而将环境犯罪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混为一体,这必将会影响环境犯罪刑法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惩治力度。因此,我国必须采取对环境犯罪独立立法的相关措施,基于环境犯罪的本质及特点出发,通过独立立法来加大环境犯罪刑法的威慑力和法律效力,以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环境犯罪刑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我国现行环境犯罪刑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我们必须不断的完善环境犯罪刑法才能够应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才能真正的起到提高人们环保意识,打击、惩治环境犯罪行为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立明.目前我国环境犯罪刑法的现状及其研究对策[J].上海财经学院,2013,13(09):116-126.

[2]张文丽.分析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完善的重要性[J].江苏经济管理学院,2011,13(05):118-125.

[3]王关媛.我国环境犯罪的几个基本问题[J].吉林财经学院,2012(07):120-126.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9)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①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们导致了环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所引起的。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滥肆捕杀引起许多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盲目占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地质结构破坏,地貌景观破坏等。②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性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干扰指的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首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2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发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长的消费经济模式,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进经济发展,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作为有机整体的人与自然环境系统。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或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的转折点,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从全球来看生态环境破坏此环境污染更严重。冲破了就环境的狭隘观点,把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协调人类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整体上解决环境问题。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前,人对自然的开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篇(10)

一般认为生态语言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学术界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其完整的学科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认识。本文就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语言生态”和“语言环境”的概念

生态语言学始于隐喻。美国学者einar haugen在1970年8月的一次报告中谈到“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时,曾将这种关系比作特定动植物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他首次提出了“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的概念,也宣告了生态语言学的诞生。在生态语言学里,“语言生态”和“语言环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国外学者有关生态语言学的观点大致包括:huagen将生态语言学定义为“对人类使用的语言和多语社区间相互关系进行的生态学研究”①,w·trampe认为语言、语言使用以及与之相互依存和作用的环境构成了语言的生态系统。fill认为生态语言学“研究语言在可能改善或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生态语言学家使用生态系统隐喻来描述语言世界系统,并借助生物生态学概念对其做出分析。”。哈特曼和斯托克认为生态语言学是“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者黄知常和舒解生对于生态语言学的定义是“以探究语言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中心,研究人类语言的生态性质,探讨语言运用的生态伦理,揭示语言发展的生态规律的学科。”

以上的观点概要地说明了生态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那么“语言生态”是什么呢?hangen 的语言生态的概念是:特定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m·hlh·usler指出,世界上现存的各种语言构成了语言生态。

国内学者郭志敏在谈到当今语言生态的现状时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2月20日的报告显示: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有一半的语言处在危险之中或濒临消亡。范俊军在“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中把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归纳为四大类:一是语种的灭绝与濒危;二是双语和双语方言区的语言单极化;三是局部语言岛和方言岛的同化与消亡;四是弱势语言的结构整合力发生衰变;五是弱势民族和族群的母语权受到抑制。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推断出他们的语言生态概念:语言的多样性就是语言生态;语言的濒危和灭绝就是语言生态危机。这与自然生态的概念类似:生物的多样性就是自然生态的概念,生物的濒危和灭绝就是自然生态危机。

此外,在有些研究语言文化生态的文章里,语言生态和语言文化生态的概念也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没有表面意义的区别。也就是说,学者们对语言生态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

那么语言环境又是什么呢?

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环境准确地说应该叫做 “语言生态环境”,以区别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语言环境。②但目前大多简称为语言环境。以丹麦学者jǐrgen chr·bang和jǐrgen dǐǐr为代表的生态语言学派认为,语言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语言环境就是包含意识—逻辑(the ideo-logical)环境、生物—逻辑(the bio-logical)环境、社会—逻辑(the socio-logical)环境三个结构层面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生物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环境复杂体。生态语言学就是要研究语言与这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张公谨(2001)认为“语言间的互补和共生构成了语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说:“世界上多种语言并存,这是一种人文生态环境”,这就意味着语言也属于人文生态环境。许多学者在论述生态语言学的文章中都提到了语言和人文生态的问题。那么语言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述,还是完全不同,或是部分重叠的两个概念?

国内学者对生态语言学也有诸多研究,如李国正在他的《生态汉语学》一书中,将语言环境分为外生态环境系统和内生态环境系统,其中外生态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以及人群系统。娜么塔和胡书津(2005)认为“语言生态环境包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所组成,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

hangen认为“语言一般只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中,只有在语言使用者相互之间产生关系并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相关时才起功能作用”,因而部分的语言生态也属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范畴,而某个语言生态体系状况主要由学习、使用、传播该语言的人们所决定。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对生态语言学的语言环境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似乎生态语言学的语言环境即是包含了与语言有关的所有学科的综合概念,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概念。

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与大多数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生态语言学家要重新考虑他们是要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还是借用生态学有关理论和生态平衡的概念,进行语言保护研究?还是要利用各学科的理论综合研究语言?如果是第三个,生态语言学的环境则是个相当“大”的环境。由于语言生态学着重研究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个大问题,而这个大问题又是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等学科也要研究的内容,因此,摆在相关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这里面的“分”和“和”弄清楚。

转贴于

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如果说生态语言学家只是要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那么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

目前生态语言学基本概念之一是:语言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的多样性,多种语言在系统中共存,并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语言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语言研究者常用的经典例子是m·hlh·usler的有关澳大利亚袋目小动物的生态状况的调查。在澳洲大陆曾经生活着许多袋目小动物,可后来这些袋目小动物却被冠以与其属性不符的名字“灌鼠”或“本地鼠”,结果它们被当作老鼠一样的东西而遭到人类的伤害,其数量日益减少。国外研究者把这称之为语言的衰退导致生物的衰退。本文作者认为,就本例而言,这种结论未免太过草率。

人类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给这个世界的物象进行范畴划分或分类,赋予物象以不同的名称,同时也就规定了物象的属性。通过语言的传播,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对物象的固定认识。可以说这是导致澳洲大陆这些袋目小动物濒临灭绝的语言原因。但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当初给这类袋目小动物改名时,人们对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差,认识世界的深度不够,目光短浅,不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对于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多么深远和重大的意义。如果命名者当初没有给这类袋目小动物改名,是否它们就不会处于今天这种濒危状态了呢?是命名的原因还是生态保护意识的原因?世界上有多少动植物并没有被改名字,可已经灭绝的和濒危的有多少?是人的意识问题还是语言表达问题?我们还需深入研究。这里似乎又回到了长期以来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

如果说生态语言学家只是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那么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

生态语言学自建立以来,有些语言学家试图从纯粹的生态学角度证明生物的多样性与语言的多样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如william sutherland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③

常识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是自然环境的平衡未被破坏。生物的存在状况取决于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语言的存在状况当然本文由收集整理也取决于语言生存环境,但自然环境只是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fernande krier在研究所有可能与不可能影响葡萄牙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生存的环境因素时,她用了harald haarmann建立的生态语言学变量,其中包括种族人口统计、种族社会、种族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因子,这些构成了一种语言的“环境”。

薄守生和董照辉认为:“语言环境是由人口、文化、经济、社会、交通、信息传播等因素构成的,也就是说,语言环境涉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语言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所以说,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高度相关性并不能说明语言的生物属性。

沙漠地区生物数量极少,更不适合人这种物种的生存,也就没有语言存在,可以说在这种区域内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与语言数量和种类高度相关,但人类这种生物与其他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可以改造自然。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样,世界上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大平原、大草原,在那里生长着成千上万种生物,可是如果这些地方没有人种存在,就没有语言,所以这样“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的地区并不“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

“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这样的结论并不能证明语言与生物的直接关系的另一个关键点是语言的自然环境问题。我们也认为自然环境也是语言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个语言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的自然环境并不完全相同。

薄守生和董照辉认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区域会对保持语言多样性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又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屏障,这是自然环境对语言多样性的影响,但不能说明语言濒危与物种消失具有相同的规律。“把语言多样性比附于生物多样性更是缺乏根据,生物是自然的产物,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遵循的是社会规律。”④

语言的消亡与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的关系是非直接关系。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区未必都有人的存在,没有人就没有族群,没有族群,就形不成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的存在。

从生态学角度试图证明生物多样化与语言多样化有着直接联系的学者试图说明人类要想保护和挽救濒危语言,首先要保护生物(包括人类种群)和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为生态的多样化形成了人类种群的多样化,从而形成语言的多样化。但保护和挽救语言远非那么简单。语言的生存、发展、乃至消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战争、宗教、移民、文化等紧密相连,生态环境对语言的直接影响相比之下微乎其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在一份报告(2006)中称 “语言濒危即可能因外部力量所致,如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的逼迫等;也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如语言族群对母语的消极态度。内部压力往往有其外部根源,二者都阻碍了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许多土著民族把自己的弱势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相联系,进而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以期摆脱歧视,过上稳定的生活,增强在社会中的能动性,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经济。”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英语成为最重要的沟通语言。据统计,世界上约有15亿人使用英语。英语除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母语外(使用人口约有3.75亿),它也是世界上 7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约有3.75亿)。中国、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择英语作为优先学习的外语(约有7.5亿)。也就是说,全球有近 1/4的人口能使用流利的或基本正确的英语,而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显示出极强的优势,使得每个国家都对语言政策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转贴于

各国在反对英语霸权的同时,不得不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据英国文化协会的统计报告,世界上80%的电子产品说明用英文撰写,66%的科技论文使用英文。

在工作语言上,英国文化协会专员大卫·格莱托说,一个世纪以前,只有外交官或ceo这样的精英人物才在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现在情况则完全不同,基于全球化的需要,最普通的职员都要掌握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当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

在文化方面,美国正在以技术和娱乐的方式征服世界,造成全世界年轻一代对英语文化的崇拜。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准世界语”。再者,互联网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微软、ibm、康柏等跨国公司都出自英语国家,很自然地,他们要用英语的格式和标准来支配虚拟世界。当互联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英语自然而然地随之侵向全世界。据报道,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 80%是英语,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目前,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3.18亿人的母语是英语,2.15亿人的第二语言是英语;10亿人在学英语;20亿人接触英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加快了英语的全球化。据统计,互联网上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英语电子邮件占80%。

另一方面,从世界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的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据语言学家们估计,公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只剩下6000多种了,在21世纪将有70%~80%的语言种类陆续失去它的交际功能而让位于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⑤据美国萨墨语言学研究所戴维·克里斯特尔于1999年2月在英国《展望》月刊上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讲的语言共有51种,使用者不到100人的语言有500种,使用者不到1000人的语言有1500种,使用者不到10000人的语言有3500种,使用者不到10万人的语言有5000种。这些统计数字也许有其不太确切的地方,但它说明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全世界现有的语言数量在不断减少,而且很多语言面临消亡的威胁。戴维·克里斯特尔在其著作《剑桥语言百科全书》中指出:“世界上较小社团的语言可能消亡的速度确实值得注意。亚马逊河探险发现了许多新语言,但也发现语言迅速地消亡,因为那里的印第安人被处于统治地位的西方文化所吞没。政治决议迫使部落迁移或分裂,富裕的经济前景将吸引村子里的年轻人离家而去,新的疾病造成死亡。委内瑞拉库卢埃尼河下游仅一个村使用的特鲁迈语经1962年一场流行性感冒,把讲这种语言的人减至不足10人。19世纪,据知巴西有1000多种印第安语,而今天,只有不足200种了。”另据怀斯的统计,目前在秘鲁已灭绝的印第安语达84种,濒危或正走向灭绝边缘的语言有十几种。

根据世界语言要览《民族学》的统计,只有极少数高龄者使用的濒临消亡的语言达426种。同样,自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以来的200多年间里,澳大利亚已有150种土著语言寿终正寝,现在又有100多种语言濒临消亡。也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大约6000多种语言,在21世纪,其中有一半的语言行将消亡,200年后,其中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可以这样说,人类有史以来,许多语言诞生后又渐渐消亡了,然而,像今天这样语言消亡的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从生物种类与语言种类的关系,或从研究保护生物种类的角度研究保护和挽救语言是无济于事的,或者说是对生态语言学一种片面或肤浅的理解。

结语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前沿性学科,它在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诞生,这说明人类开始全方位地关注影响自身生存、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努力寻找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最佳办法。对生态语言学存在不同解释和理解很正常,因为它毕竟是个新学科。以上所讨论的个问题是生态语言学的关键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给以明确的界定。

上一篇: 工业经济的发展 下一篇: 环保项目招投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