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市场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32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建设和发展方面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对传统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新时期选取邮轮旅游经济发展作为切入点,对邮轮旅游发展方面网络营销进行分析,要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对邮轮旅游网络营销的发展方向进行确定,从而制定合理化的营销方案,切实提高网络营销的综合影响力,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邮轮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经济时代背景下,游轮旅游的发展受到重视,如何探索游轮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和新方向[1]。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邮轮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能看出我国近几年邮轮旅游发展相对较为迅速,仅仅在开辟新航线的十年时间内,就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并且近几年亚洲邮轮市场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中国大陆在亚洲邮轮市场的贡献率甚至已经超过了67.8%,仅仅在2008—2017年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就已经突破了1亿人次,但是参与邮轮旅游的人数却明显偏少,仅占总出境旅游人数的1.9%左右。可见邮轮旅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要想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邮轮旅游经济得到高效化的发展,就十分有必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情况,针对邮轮旅游营销方案进行改革创新,使邮轮旅游网络营销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邮轮旅游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切实加快邮轮旅游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邮轮旅游经济市场发展特色

对我国邮轮旅游经济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邮轮旅游以休闲娱乐旅游为主,一般会开发住宿、娱乐、饮食等多方面的功能,游客能乘坐游轮参观景观场地,与传统的旅游存在明显的差异,属于特色旅游的范畴[2]。我国邮轮旅游虽然发展时间短、发展起点低,但是整体上却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并且现阶段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客源相对较为充足,商品价格低的优势明显,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邮轮旅游客运量不断增大研究发现,随着我国加强对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视,在对邮轮旅游进行广泛宣传的情况下,我国邮轮旅游游客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人次,现阶段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并且从邮轮旅游经济的渗透率角度看,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占比相对较高,而中国邮轮旅游经济的渗透率低于0.05%,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国内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我国将具备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的广泛客源,特别是在邮轮旅游经济呈现出大众化发展态势的情况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市场邮轮旅游经济的渗透率将超过1%。同时,随着我国公司制度改革,国内消费者的假期也会适当的延长,也能对邮轮旅游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使邮轮旅游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吞吐量大的优势更加鲜明[3]。

(二)国内港口发展邮轮旅游热情高涨国内港口城市具备发展邮轮旅游的广泛基础,在国际邮轮旅游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受到市场经济的驱动,我国港口城市对于邮轮旅游的发展也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并且邮轮旅游运营规模得到了拓展和延伸,甚至在部分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探索了邮轮港口群的构建,能开发国际化的邮轮旅游经纪服务,从而凸显我国旅游经济的特色,提高邮轮旅游的综合发展效能[4]。

三、互联网时代邮轮旅游经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呈现出飞跃式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模式不仅使市场营销模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也使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做出了调整,甚至在新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广告已经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借助网络营销发展模式,能够将社会上的多元网络信息和营销信息等向消费者端传递,网络营销的影响力和营销范围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和延伸,极大提高了营销发展水平,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邮轮旅游经济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邮轮旅游的发展效能,使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呈现出国际化发展态势,就要注意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意识探索新网络营销模式的构建,从而加快邮轮旅游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进程[5]。下面就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对邮轮旅游网络营销发展策略进行细化的分析。

(一)大数据分析,制定精准营销方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邮轮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对新的营销理念和方案进行分析,重新审视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需求,从而尝试制定个性化营销方案,实现精准营销的目标,最大限度的激发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因此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在发展邮轮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邮轮公司应该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有意识的对营销方案进行重新的调整和规划。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可以依托OTA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构,构建游客信息档案,传统的小旅行社也要注意完善游客信息库,在对游客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分析的前提下按照游客的消费行为、基本信息以及行为数据分析等,确定游客的消费偏好、对产品的忠诚度等,也需要对顾客的购买力进行初步的确定,从而以此为基础对邮轮旅游产品的营销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不断按照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制定精准的营销方案,确保能提高客户对营销方案和邮轮旅游服务活动的满意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邮轮旅游活动中,为邮轮旅游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6]。

(二)多平台推广,拓展营销覆盖范围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邮轮旅游网络营销工作中可以依托不同的网络平台制定差异化的营销方案,拓展营销范围和综合营销影响力,从而展现网络营销的价值,为邮轮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在结合邮轮旅游网络营销发展需求探索全新网络营销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结合OTA平台、短视频平台和网络社交平台的综合应用,构建多元化的网络营销模式,使邮轮旅游网络营销效应得到显著地优化。下面就结合不同平台的推广营销进行细化的分析。其一,OTA平台营销推广。OTA营销平台属于第三方网站营销推广模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背景下,旅游消费者一般会从网络平台上获取便捷化的网络信息,并且从第三方平台预定或者消费旅游产品的模式较为常见,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邮轮旅游相关企业在探索网络营销模式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第三方平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要注意加强与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合作,按照平台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特色需求,制定相应的网络营销方案,在平台的支撑下使邮轮旅游相关网络营销方面的信息快速地向游客群体传递,从而形成精准对接类型的营销模式,在短时间内逐步提升邮轮旅游的知名度,对潜在的消费者市场进行开发,从而展现网络营销的特色优势,凸显邮轮旅游经济发展效能[7]。其二,短视频平台市场营销。依托短视频平台对邮轮旅游企业开展营销活动,主要是按照抖音、快手和火山小视频平台客户群体的消费需求和信息获取习惯等制定营销方案,以短视频营销的方式对邮轮旅游营销范围进行拓展。一般情况下,网络时代短视频平台的受众主要是希望能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得精神的放松,在简单的视频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因此能看出短视频平台的受众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相对较快,邮轮旅游营销活动中可以把握受众的这方面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使邮轮旅游活动能快速地在短视频受众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将邮轮旅游经济转变为“网红经济”,从而形成良好的营销带动效应,促进邮轮旅游网络营销效果的逐步提升,为新时代邮轮旅游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三)探索新技术,改革网络分销系统为了能在发展邮轮旅游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使邮轮旅游公司在发展实践中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就要结合新营销技术的应用,对传统邮轮旅游营销方案和模式等进行调整,在丰富邮轮旅游活动产品基础上建设能凸显我国特色的邮轮旅游发展模式,对分销渠道进行优化,从而维护邮轮旅游市场秩序,增强邮轮旅游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例如结合信息时代的影响和新技术形式的应用,在对邮轮旅游营销模式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尝试引入邮轮全球分销系统,借助系统平台对邮轮产品进行整合和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实时化的更新,从而将邮轮旅游营销向国际市场延伸,在显著增强营销范围和消费者选择范围的基础上,也能按照国际市场发展动态制定动态化的邮轮旅游活动价格,为游客参与邮轮旅游活动提供一定的便利性,也能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切实带动邮轮旅游实现优化发展的目标,为我国旅游经济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2)

旅游宣传营销是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景区获得经济效益的重点所在,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旅游宣传营销的有效带动,可以提升景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客源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一、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现状

2011年,石林景区接待游客达到32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5.1亿元;2012年接待游客33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2亿元;2013年游客人次367万人次,2014年约为380万人次。石林景区游客人次每年均占石林县旅游总人数的80%以上,创造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石林景区持续推进宣传营销工作是分不开的,目前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电视营销和报刊营销。石林景区曾和中央电视台长期合作,拍摄了一些专题片,例如《云南散记――石林》、《阿诗玛,您在哪里》、《石林传奇》等;播出了许多专栏节目,例如《七彩云南.魅力中国――2007元旦双语晚会》,《旅游指南》等。同时,石林景区和上海东方卫视、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石林电视台等合作播出了许多石林景区的新闻和专题报道。石林景区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旅游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等报刊上,刊登了许多景区的宣传资料,围绕申遗成功刊出了200余篇专题报道。

活动营销和会展营销。石林景区围绕“中国石林国际火把节”开展了多次节庆营销活动,通过网络、电视、报刊进行实时报道;举行了“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石林全国摄影大赛”新闻会;举办了全国摄影大赛“香飘石林”、“童话石林”、“人体彩绘”等系列活动;现场录制“《快乐大篷车》――石林之旅”;承办了“2006年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活动和第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国文化考察石林活动等。石林景区还积极组织参加各项会展活动,例如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国家地质公园和电视媒体联合展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08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200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

网络营销。石林景区不仅建立了旅游网站,还和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合作开设了“云南石林”窗口;和新华网云南频道、人民网等链接,在中新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有关石林旅游宣传方面的信息稿件数千篇;在大理旅游网、丽江旅游网开设了“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窗口,实现了网络互联、相互宣传的作用。

合作营销和海外营销。石林景区和云南省市的110家重点旅行社代表单位――昆明城新联合体进行合作,与大理旅游集团、丽江玉龙雪山管委会合作召开了“云南省精品旅游景区战略合作研讨会”,签订了三方景区的战略合作协议。石林景区也很重视海外营销工作,曾在越南胡志明市电视台、日本TBS电视台、日本朝日电视台、德国黑森州电视台、美国《国际日报》、德国《南德日报》、凤凰卫视等制作了石林旅游专题宣传片和宣传报道。

二、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石林景区通过扎实的宣传营销工作,加大了石林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国内外客源市场,推动了石林县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制约着石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分析如下:

(一)营销政策激励性不足

石林不仅是国内游客为主导、观光旅游居首的景区,也是团队旅游为主、半天旅游形成的景区,石林景区的这一短板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这就要求石林景区尽快向自助游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结合转变,同时制定相应的旅游转型升级营销政策。而从目前来看,石林的营销激励方式受体制机制影响较大,景区旅游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由于新的土地政策、银行信贷政策的影响,以及部级风景区对项目规划的高要求,因而景区对许多旅游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繁琐、规划耗时过多,导致一些投资企业对景区信心不足;对旅游宣传的营销政策研究不够,奖励政策单一,不利于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

(二)营销机制不畅

目前为止,石林景区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独立的营销组织机构全权负责整个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组织工作,宣传处仅仅作为管理局下设的一个小分支。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来组织和负责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销活动,一方面会导致营销受行政区域束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石林景区和石林县其他旅游资源及营销资源缺乏深度整合,没有实现整体营销的格局,所以会导致旅游营销工作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不专业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旅游营销的预期效果。

(三)售后服务体系不全,旅游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淡薄

石林景区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售后服务体系,对游客的档案服务缺失,不能定期对游客进行回访,一定程度导致了景区的游客流失,影响了景区的宣传营销和旅游经济发展。部分景区工作人员旅游服务意识和宣传意识淡薄,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工作中存在服务主动性不够、热情不够的现状,不愿意自觉宣传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品牌优势,没有形成全员营销的氛围。

(四)旅游宣传营销缺乏长远规划,营销方式创新不够

石林景区目前对旅游宣传营销缺乏长远的规划,主要针对新推出的景点进行营销策划,比较看重短期的销售目标。由于没有指定长远的旅游宣传营销计划,景区的一些项目存在盲目经营问题,对景区的长远发展不利。

旅游宣传营销方式方面,尽管石林景区综合运用了多种宣传途径和手段,但仍然以“游击式”营销方式居多,所开展的宣传营销活动往往热闹一时却很难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影响了旅游宣传营销工作的效果。

三、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的优化对策

针对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存在的问题,石林景区应持续加大宣传的营销力度、创新营销模式,把景区的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提高石林旅游的综合效益,推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完善营销政策支持

旅游、发改、国土、建设、交通、农业、文化、林业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以促进政策的配套衔接。对涉及旅游业发展的交通、旅游设施等项目要加快审批并尽快开工建设,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旅游项目,在新增用地计划指标安排上要给予倾斜。同时,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用配套的奖励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石林景区旅游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定合理的旅行社激励措施,加强和旅行社的合作,充分调动旅行社的营销积极性,促进景区旅游的稳步发展,从而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健全宣传营销机制

旅游营销观念的建立是以建立专业的营销组织为标志,石林景区应打破常规,依托机构改革,统一管理局属营销资源,组建市场营销处,整合宣传处、信息办、票务中心和财务处门票结算等资源,公开招聘营销服务等管理专业人员,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模式,实施严格的营销考核机制,奠定旅游宣传营销的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利用文化交流、文化宣传、贸易招商等大型活动平台,积极实施目的地营销方案,形成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与经贸相结合的广域营销局面,把石林景区的文化精髓传播到世界各地。理顺了旅游宣传营销机制,建立旅游宣传营销基金,才能进行深层次、高密度和大力度的持续营销,才能对旅游市场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经济效益也才会明显。

(三)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和全员营销意识

石林景区要把旅游宣传作为对外活动的重要内容,建立外部联手、内部联合、上下联动的整体宣传促销机制,在宣传推广和对外交流中努力推广石林景区旅游的品牌形象,全力打造“爱情圣地、狂欢之都”的公共品牌,加大对景区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石林景区要大力宣传全员参与旅游营销的浓烈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是推销员、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观念。同时,让全体员工树立“游客就是上帝、服务就是形象”的意识,带动周边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旅游的大营销格局。

(四)编制宣传营销长远规划,创新宣传营销模式

针对石林景区旅游宣传营销缺乏长远规划的问题,石林景区应树立营销战略观念,除了抓好项目建设、体制改革和招商引资外,还应高度重视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制定系统的旅游宣传营销工作规划,内容包括短期(5年内)、中期(10年内)和长期(10年以上)的省域内旅游宣传计划、省外客源城市旅游宣传及营销措施、国际旅游市场宣传营销策略等。在此基础上,打造营销平台、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努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增加景区旅游直接收入和全县旅游综合收入。

首先,打造全国直销网络平台。按照营销前移的思路,依托现有的招商引客考核办法,抽调人员组建石林全国专业招商引客营销数据平台网络;通过科学分工与合作,借助重庆“滇联旅游”网、浙江“云美之旅”网营销平台、省市旅委资源、长水机场及铁路数据平台,为景区旅游发展提供数据依据。

其次,打造景区电商营销平台。以数字石林、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为基础,利用省旅委把石林列为云平台试用推广示范点的契机,制定营销优惠政策,发挥彝乐传媒公司和云南阿诗玛旅行社的作用,和石林县内餐饮美食、酒店食宿等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利用景区营销电商平台、招商引客数据平台,开展联合营销,减少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果,增加旅游综合收入。

再次,培育网络营销渠道。针对自由行和自驾游散客市场,和同程网、携程网、去哪儿网等网络合作,整合旅游资源和产品,制定积极合理的销售政策,扩大景区门票的网络销售额。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3)

台州兼得山海之利,历史上就有"海上名山"之美称。台州是浙江粮食的主要产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水稻亩产超千斤、超两千斤的地方。台州也是中国主要的水果之乡,名果黄岩蜜桔和玉环文旦中外驰名。台是中国主要渔区之一,拥有辽阔富饶的东海渔场,渔业产量居浙江首位。

台州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源地。改革开放20年来,台州人民思想解放,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寻找到一条适合市情的发展经济之路,初步建立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使一个比较落后的纯农业地区较快地完成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进入沿海经济较发达城市行列。

台州交通便捷,通信先进。海门港历来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公元230年最早开通大陆与台湾的航线。今天的台州,拥有港口、机场、1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已初步建成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

台州自古学风兴盛,为文化之邦。民风淳厚,社会安定。山海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教育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物华天宝,为中国黄金海岸带上的富庶之地。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4)

2008年是台湾经济非常不堪的一年,除了执政8年留下的财经“烂摊子”以及家族贪污洗钱弊案的困扰之外,还要面对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台湾经济几乎是由上台之前的“一片大好”逆转到景气衰退的愁云惨雾,各项指标均呈现恶化走势。

1、经济指标不断下修。2008年前两季度台湾经济分别增长了6.25%和4.56%,虽然仍保持中度增速,但一直笼罩在高油价等通货膨胀的阴影中,已经暴露出许多不稳定的因素。随着雷曼兄弟9月份宣布破产,国际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台湾经济形势急剧恶化,致使各家预测机构连续调低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台湾“中经院”首先于10月7日下修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82%。没想到景气衰退超乎意料,官方的“主计处”在11月20日公布的资料显示,第3季度经济增长转为衰退1.02%,预计第4季还将衰退1.73%,全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由原本的4.3%下修为1.87%,是 2001年以来的新低水平。台湾“中央大学台经中心”则提醒,台湾已经进入第12次的景气循环,高峰落在2008年第一季度?。

2、经济实质面出现衰退。经济实质面是指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投资与消费。首先,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力度减弱。台湾经济增长指标大幅滑落,主要还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台湾经济增长率达到5.29%,其中外贸出口占了2.6个百分点,但下半年外贸出口快速下降并转为负增长。如外销接单金额增长率从上半年的14.6%降为8月份的5.4%,此后呈现逐月持续负增长,12月台湾外销接单只有207.9亿美元,年增率为负33%,创下单月最大跌幅;外贸出口从上半年平均增长18%降为7月份的8%,9月开始出现负增长。根据台湾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2008年台湾出口总值为2556.6亿美元,较上年增加了215.7亿美元,增幅9.8%;进口较原先预期的2495.80亿美元减少近90亿美元,全年贸易出超额只有148.3亿美元,比2007年少了125.4亿美元,同比衰退45.82%,是27年来最大的减幅。从出口地区结构来看,对美国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2008年对大陆的出口减少了0.8%,是自2003年以来的首度负增长,尤其是12月对大陆出口狂降54%,致使当月整体出口猛跌41.9%。对于高度依赖外需带动的台湾经济而言,2008年经济增长率已肯定达不到1.87%的预测值。?其次,民间投资衰退。据统计,岛内民间投资从2007年第二季起即持续减少,2008年上半年的增长率由上年的3.5%降到0.5%,第三季度则呈现11.5%的负增长,第四季度也将衰退10%以上,预计全年民间投资将呈负7.83%。再者,民间消费出现少有的负增长现象。受金融风暴拖累台湾股市腰斩,股民的荷包缩水一半,在职者的实质薪资不增反减,加上大环境前景不明,岛内消费者谨慎小心舍不得花钱,民间消费在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1.97%,预计全年将衰退0.30%,这是50余年来首次负增长,如此的逆转,当然会重挫经济发展动能。

3、产业界开始出现难以为继的窘境。台湾产业高度依赖全球产业链的运转,在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与经济衰退的影响下,整个产业体系包括服务业的运转都发生危机,企业的运营更加困难。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1-11月,岛内新注册公司总计27,800家,较上年同期下降10.35%,创8年来最低水平;而申请解散、撤销及废止的企业达47,257家,较上年同期增长18.97%?。就产业别发展而言,工业生产年增率由2008年1-2月同比增长10%以上到11月衰退28.51%,其中制造业在第四季度出现2002年以来首次衰退,尤其是钢铁、汽车、塑化等主要传统产业于下半年相继陷入价格与销售量同步走跌的困境。如1-11月汽车业销售数较上年同期衰退29%;主要科技产业也陷入循环低谷,其中面板业与存取芯片产业受创最为严重?;在服务业领域,金融业盈利大幅减少,呆坏账增加?,岛内一些原本经营体质较差的金融机构已暴露出难以为继,亟待当局伸出援手,已有庆丰银行与南山人寿保险公司先后被当局接管;代表商业经营状况的批发、零售与餐饮业也在10月以后营业额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衰退;房地产市场进入新一轮调整期,不论是购房贷款还是商品房成交量均出现下滑;旅游业不景气更为明显,出境旅游人数下降,一年来先后有多家旅游公司倒闭。

4、物价震荡,民众收入减少,失业率再度回升。首先,岛内民众投资受损严重。一是由于民众提前认赔赎回,岛内民众投资海外基金的总金额由2007年底的新台币1万亿元以上锐减了近一半;二是岛内包括机构法人和散户,合计买进约新台币1.2兆元雷曼公司的连动债,其中有逾1/4是“不保本或有比例保本”的产品,投资人势必将血本无归。其次,从“5・20”马新当局上任以来,台湾上市的29类股呈全面走低格局,台股指数由9200多点一路下挫至如今4000点上下,股市市值约萎缩达新台币13.5万亿。再者,受到国际能源与原材料价格变化剧烈的影响,岛内一度担心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7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5.92%,创1994年10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但下半年转而下跌,11月仅较上年同期上升1.88%,是2007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有产生通货紧缩之虞。与此同时,岛内失业率创近五年来新高。依照台湾官方统计,10月失业率已升高为4.37%,失业人数更逾47万人;11月失业人口已达50.7万人,失业率为4.64%,创5年来同月新高;到12月失业率更攀升达5.03%,失业人数逼近55万人,若加计隐性失业,总失业人数超过80万人,其中,有多达25万名的失业人口,是因景气不振而关厂歇业丢饭碗。这一波“来得又急又快”的失业潮,影响的是近百万家庭的收入受创,连带使得2008年的“痛苦指数”创近27年新高。当然,景气的快速衰退是导致劳动市场每况愈下的主要原因。台湾工薪阶层11月的平均薪资只剩余38691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89元,连续4个月衰退,降幅达3.47%,是历年最大减幅。且根据台湾“劳委会”12月下半月对雇员200人以上的企业调查显示,有20.2万名劳工的收入受到无薪休假影响,占企业雇用人数的8.9%,其中多半是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形势愈来愈严峻,社会安定的基础将因而动摇,难免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二、新当局的平庸施政增加民众疑虑与信心危机

不可否认,外来冲击是影响台湾景气的一大要素。一方面全球主要科技产业如面板、半导体与电脑等产业都在2008年前后进入调整期,陷入价格与销售同步下跌的状况,致使岛内相关产业与出口也陷入低迷。另一方面世界性金融海啸使国际需求急剧萎缩,直接的后果便是危机借由国际贸易向以出口导向的亚洲地区经济体扩散,一直未能摆脱高度依赖外需的台湾经济自然无力独善其身。但新当局的平庸施政也让民众增加疑虑,出现信心危机。

第一、马当局的“规划赶不上变化”。这一波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爆发、扩散、恶化和全球化冲击几个阶段,团队未能准确地掌握经济情势,对危机的认识、估计和预期不足。在2008年的7―8月间,马当局预估经济会在年底好起来,由于这一判断的不准确,导致金融风暴很短时间内席卷台湾时,当局的救市政策是以逐步加码的方式推出,让民众感觉当局总是在情势演变的后面跟着跑。因为看不到整体全面的政策规划,民众出现疑虑与信心危机。

第二,马当局的救市政策与刺激经济措施尚不足以扭转局势。随着金融危机冲击与内外部经济环境的迅速恶化,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救市与扩大内需为主的刺激经济政策方案,大致包括了五大类型:一是刺激股市措施。不仅动员“四大基金”与“国安基金”,而且半年来先后采取数次救市与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其频繁程度与政策力度已为史上少见。二是刺激房地产措施。2008年11月下旬,台“行政院”提出振兴房地产市场的八项措施,主要包括延长建筑执照两年、简化都市更新计划、放宽投资移民条件及成立房贷协商单一窗口等。三是促进就业措施。在多项综合性振兴经济方案中均提出扩大就业措施,在2008年底再度研究出台短期与中长期扩大就业方案。四是以扩大内需与刺激消费的方案与措施,主要包括发放850多亿元的消费券与年底前宣布的大幅降低所得税措施。五是投资扩大公共建设措施,包括在9月份出台的“十大振兴经济方案”与11月出台的“振兴经济新方案”如583亿元的“爱台十二项建设”与初步预计4200亿元扩大公共建设特别预算案。以上举措除了拉抬股市与刺激消费的救急措施之外,诸多措施皆为中、长期方案,迄今尚难落实,还有一些问题是卡在制度面,必须排除制度面的限制,提升扩大公共建设的执行效率,才能看到效果。

第三,台湾新当局未能为台湾经济未来的定位提出完整的转型战略。缺乏清晰的大局观,无法用战略性思维来确定经济发展方向,是近年台湾经济落伍的深层次原因。也就是说,只有经济的转型、企业的繁荣,才能使台湾资本市场真正进入新的境界。上台,为人们带来了希望,提供了遐想的空间,但是并没有给挣扎中的台湾经济提供一个转型战略。当前,台湾经济虽呈现不景气,但基本面还是稳健的,民众“信心低落”才是关键因素,而台湾最缺乏的,是对经济未来既具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重新定位。没有整体的战略,政策往往抓不住重心,也缺乏连贯性,长期来看就难以达成其功效。只有目标清晰,政策才能有的放矢,台湾企业与民众才有努力的信心。

三、2009年台湾经济情势依然严峻

展望2009年,由于经济依然低迷,当局的财政赤字将破万亿新台币,人们的储蓄日益缩水,现实的经济问题将更为台湾民众所关注,执政团队则面临更大的压力。依目前形势观察,何时能走出低谷尚不明朗。有舆论指称,2009年是充满不确定的一年,甚至还可能经济与政治同乱,让台湾每况愈下?。

2009年,国际经济不景气仍会持续,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慢,甚至欧美国家会出现负增长,必然影响外部需求,不利台湾经济好转。对台湾经济影响至关重要的中国大陆经济增长也放慢,对台湾产品需求减少,也难免影响台湾经济的表现。

第一,外部经济大环境对台湾经济走势影响巨大。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尚未见底,已经令台湾招架不住了。目前,虽然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启动各种财政及货币手段,但市场的信心依然不足,全球景气衰退的疑虑加深。2009年上半年才是金融海啸威力全发的阶段,台湾的经济状况还将向下探底,其后要看全球的经济是否有转好的迹象,方能判断吉凶祸福。目前,经济增长“保二”成为2009年马当局的奋斗目标,但岛内外各家预测机构并不乐观。如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所”预测今年岛内经济仅能增长0.56%;台湾“中央银行”也认为经济增长率预估在1%到1.5%之间;美国高盛公司的预测值最低,认为将会出现衰退3%的惨况。长期以来,出口都是台湾创造经济价值的核心,台湾官方预估今年台湾地区进出口额将双双衰退,参见表1。没有出口就没有进口,原有供应链上的中间生产者就会没有工作做,将形成一连串的恶性循环。有估算指出,如果扣除台湾当局提出的振兴经济新方案拉抬经济1.59个百分点,再扣除大陆游客每天赴台3000人将可为经济增长率贡献0.5个百分点,则台湾今年只能剩下0.03%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当局许多短期刺激经济方案,以及大陆市场,今年台湾经济恐怕是零增长,即便出现复苏,力道也将相当微弱。

第二,大陆的内需商机成为提振台湾景气的关键目标。在这场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衰退的敏感时刻,中国大陆成为全球抵御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信心之源。大陆地区一方面千方百计稳定出口市场,另一方面更坚持以内需为主的发展方针,尤其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同时中央政府把扩大内需与技术改造、调整振兴产业和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构成一篮子的政策措施:一是投入人民币4万亿元旨在扩大内需的两年规划;二是制定并将实行钢铁、纺织、汽车等十大行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三是计划投入人民币6000亿推进重大的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大力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等规划。为抓住大陆内需市场的发展契机,台湾经济管理部门已拟定2009-2010年对大陆出口的项目拓销方案,决定编列新台币10亿元预算全面开拓大陆市场。拓销工作分三大主轴:一是瞄准人民币4万亿元的内需商机,包括农业机具、建材等都是强力促销的商品;二是锁定食品业商机,进行大卖场的销路合作;三是协助台商外销转内销,展开市场调查,提供厂商拓销大陆市场的参考,并以简体字展开网络营销。此外,2009年开始实施的新台币30亿元出口融资部分,将拓销大陆市场列为适用对象;以往补助相关“公协会”拓销大陆的20%比率限制,也将提高至25%,估计约可增加新台币2000万元的拓销能量;前往大陆参展拓销的预算与团次将创下历史纪录,预计有20个以上团次到大陆参展,对个别展览的补助金额也从15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协助厂商全面拓销大陆市场。此外,随着两岸直接三通的正式启动,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逐步显现,最重要目标就是让台湾经济复苏,增加岛内的就业机会,带给民众机会与希望。

大陆涉台部门也以“携手应对金融危机挑战、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为宗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拟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帮助台湾经济走出低谷。包括:拓宽台商投资领域,提高两岸合作层次,协助台资企业参与大陆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促进加强两岸第三产业合作,推动台资企业投资现代服务业;鼓励台商投资大陆资源开发、节能环保产业,开展两岸节能和环保技术交流;支持和协助台资企业自主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向大陆中西部的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在合理增加信贷规模的政策调整中,综合考虑中小台资企业资金需求,为台资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等。这种局面将有利于台湾产业链的重新组合与重新布局,必将成为台湾抵御经济危机的重要助力。

第三,马当局准备放手一搏。目前,马当局出重手、下猛药、祭新招,期待以扩大内需、加强基建、吸引投资来刺激景气。首先,消费券是台湾当局举债救经济的第一步。台湾当局动用特别预算857亿元(全数举债支应),合计发出2319万份、每份3600元的消费券。其次,台湾“行政院”的“因应景气振兴经济方案”。其基本政策方向有三:一是刺激消费;二是振兴投资、加强建设;三是稳定金融、促进出口。具体包括10项措施与41项做法:如照顾弱势、鼓励消费、促进就业、优专房贷、加强公共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稳定金融及股市、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拓展出口以及推动租税改革等;再如583亿元的“爱台十二项建设”与初步预计4200亿元扩大公共建设特别预算案,以及规划投入高达新台币1200多亿元的补贴和减税金额,寄望带动岛内投资及消费达1万亿元以上。此外,台湾当局在未来4年还将直接投入新台币8585亿元,另对企业融资新台币11000亿元,以帮助度过经济难关。但岛内舆论对于这套“组合拳”的举措褒贬不一,台湾经济能否因此“冬去春来”尚待观察。

第四,影响台湾经济复苏的“外忧内乱”。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受到外部金融风暴的冲击,目前台湾整个经济生产活动出现低增长或衰退趋势;随着经济不景气的蔓延,岛内逐渐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成为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另一难题;失业率上升与收入增长停滞,加大了民众生活的压力;上台以来的施政表现未如预期,主控政局的能力受到质疑,打击了社会共度时艰的信心,而信心才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

从经济层面来看,台湾经济基本面仍相当不错,目前马当局政权基础趋于稳固,应对危机的政策方向也基本正确。除了与大陆实现“大三通”的输血与活水之外,当局的财经政策大都已动员,利率调降至空前低档,法令管制大幅放宽,“爱台12建设”等扩大公共工程亦可望陆续展开,虽然不能保证立竿见影,但所有政策若都能得以推行,尤其是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刺激景气的效益应可相继发挥,台湾经济的前景可谨慎乐观。

从非经济层面来看,在“新三低”(低利率、低薪资,信心低潮)与“新三高”(高失业率、高物价、高忧郁)的严峻形势下,非经济因素的冲击却可能使社会不满的能量增加,对马当局更是高难度的挑战。目前已有预兆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在野党的街头抗争。在总体实力不断下降,发展危机持续加深的现实下,准备将经济问题进行“政治斗争工具化”。已宣布将在2009年春节后陆续发动五个波段的街头群众示威运动。春节前已闹出“连动债”受害人的准暴力示威?;节后将集结失业者、无薪假者,以及各类受害人的大规模群众示威;进而推出“罢免案”。由于2009年底台湾将有基层“三合一”选举,发动群众运动及搞“罢免”有利于的选举造势。

其二,执政党内部问题的表面化。事实已经表明,内部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削弱了马当局的政策执行力。目前,内以隐含着“反马”的一种潜流,籍“立委”对的不满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表面化,将来会闹出多大风波、造成多大影响值得观察。

其三,岛内意识形态的对立,增加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复杂性。虽然目前岛内外“促和遏独”因素持续增强,但利用民众对马当局政绩不彰及两岸开放政策成效不彰的不满,为反对而反对,并以“台湾”、“台湾主体性”为旗号猛攻马团队施政软肋,对当局的两岸政策造成不小的压力。

总之,允诺台湾经济将会好转,“刘内阁”自认通过改组之后将更为干练,两岸关系在“三通直航”逐步实现之后将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台湾带来新的经济效益。但对执政者而言,2009年的台湾充满许多不确定性,能否安稳度过经济危机,如何重建岛内民众信心是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注释:

台湾《经济日报》2008年10月18日A8版。

台湾《工商时报》2009年1月8日A2版。

台湾《工商时报》2009年1月2日A2版。

台湾向来以电子出口为大宗产业,在这一波的经济冷锋的袭击下,也明显出现电子大厂频频遭到外资券商点名降等或下调目标价,包括鸿海、台积电、华硕等知名大厂都未能幸免于难。台湾最大的液晶面板厂友达因应面板业空前不景气,已将高阶主管的薪资下调10%至15%,并从12月起开始实施,以加强成本控制。奇美电子与华映也跟进主管减薪行列,显示整个LCD面板产业供应链的资金、产能与人力都在实施紧缩计划。台湾媒体认为,台湾LCD面板产业确实面临史上最寒冷的景气冬天。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5)

引言

市场营销是保障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其不仅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更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对于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积极转变营销思维,适应当今的经济市场发展要求,以实现自身的稳定长期发展。

一、新经济背景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在新经济背景下,其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其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强大的营销技术和平台支持;其二,科技的持续进步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因此产品的研发环节更为重要;其三,消费者需求日益趋向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因而企业需针对不同需求制定相对应的营销策略;其四,产品的环保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企业在进行营销时也应树立绿色环保理念[1]。

二、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的战略新思路

在以往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市场营销往往只被视作是一种商品销售手段,极少有企业将市场营销环节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而这就使得市场营销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进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若仍不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不摆脱落后营销理念的束缚,就极有可能逐渐丧失市场份额,严重时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将市场营销环节纳入发展战略之中,切实转变营销观念,以充分发挥市场营销的作用,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

1.转变传统营销观念

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既给现代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也给企业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发展思路。因此,企业必须顺应当下的时展潮流,摒弃以往滞后性极强的市场营销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树立网络营销观念,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立足于网络平台,及时收集当前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信息,其后应用计算机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详细地分析并建立相对应的消费者信息数据库,以切实掌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最后以此为依据为消费者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产品服务,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青睐,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企业也可建立自身的网络营销平台,一方面企业可在平台上产品的最新消息和相关营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直接在平台上反馈产品的使用情况,企业通过分析反馈信息可实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满意程度以及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若出现问题,企业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给予消费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以此来提升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增强消费者的产品忠诚度。除此以外,企业也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时追踪市场的发展动态,一旦发现市场动向发生变化,企业便可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通过实施市场追随的营销策略,企业便可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并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提高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不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实施多样营销手段

若想进一步发挥市场营销的积极作用,企业首先必须切实了解当前的市场需求,因而在产品营销活动开展前期,企业应进行系统全面的市场调查,以了解和掌握当下消费者的真实产品需求,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营销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营销手段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便可依据实际的市场要求选择最为合宜的营销手段,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产品需求。例如,企业可应用广告的形式进行产品的宣传,以此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强大宣传功能,借助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兴新闻媒体进行新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这一来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更为深入地了解产品信息,有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的市场影响,而且也可提高消费者的产品认可度和忠诚度。与此同时,企业也可根据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如果是新消费群体,企业便可采取促销手段,一方面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产品的市场推广,扩大了产品消费群体,而对于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而言,企业则应定期开展优惠活动,以持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保证产品的市场销售量[2]。只有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才能有效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当前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因而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也必须树立绿色环保观念,即使要损失部分效益也应以环保工作优先,实现营销方式从利益驱动转变为绿色驱动,与此同时,绿色环保理念也应渗透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之中,无论是产品设计环节,还是产品营销环节都应坚持绿色观念,以此来为产品营造良好的环境。总的来说,只有树立绿色环保意识,企业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并获得长远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已难以适应当下新经济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因此,现代企业必须顺应当今的经济发展趋势,直面自身营销战略中的不足,积极转变市场营销理念,牢牢把握市场的发展动向,不断革新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手段,以此来提升自我的市场营销能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6)

[DOI]10.13939/ki.zgsc.2017.02.046

城镇化进程中,一些祖祖辈辈依托土地生活的农民进了城,靠种植、养殖为生的农民失去了谋生的工具;支撑的集体济面临缺失土地、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农村经济发展陷入窘境。借鉴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经验,无异于给本土农业经济发展引发新的思路。

1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传统农业遭遇发展瓶颈。农民开始转型经营,吸引市民观光休闲,发展了类似于当前国内的“农家乐”,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让游客享受田园之乐,休闲观光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也使台湾农业走出了困境。台湾农业的华丽转身,“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使得台湾农业发展闯出了新路子,生态协调发展的“三生”,给台湾农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据资料显示:2008年台湾岛内有休闲农场、观光果园、教育农园近2000个,产值达7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4亿元);2014年大陆游客为台湾带来2186亿元收入,其中观光团为997亿元;而2015年全体陆客带来的收入约为2310亿元,其中观光团应该首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

可见,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成为台湾旅游业的新亮点,吸引年轻人返乡“从农”,使农业观光成为国际级农游新乐园。农业休闲观光的发展不但使台湾农业走出困境,更形成了世界瞩目的农业生产加工、农耕文化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养生、DIY制作等功能相结合的新产业,促进了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延伸,并产生了叠加效应,在旅游、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观察台湾农业休闲发展情形,其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1 法规先行,政策刺激

农委会等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休闲农业发展。政府拨出专项经费,为偏远农场修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部分农产品享受免税政策,产品滞销时,政府实施保价收购,保障农民的最低收入。农场内可以建造宾馆、餐厅、卖场等商用房屋,面积可达农场面积的1/10,最大不超过75亩。针对新建农场的资金投入,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著名的走马濑农场为例,全部建设共投入9亿新台币,累计获得资金补贴约3亿新台币。因此,台湾通过各类优惠政策,大大支持和刺激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1.2 农会辅导,体系服务

各县、市、乡成立了各级农会,为农民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农业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土地交易、营销推广等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休闲农业发展体系。农会不仅举办各类产销班,辅导农民种植、推广、营销农产品,还为农民家庭的其他成员提供各类帮助。如为妇女举办家政班,为老年人举办养生保健班,帮助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成为了农民身边可靠的朋友。

1.3 科学规划,特色布局

台湾休闲农场充分融入当地自然文化历史资源、民俗及农村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形成了一个个独居特色的农场。通过科学规划、农会辅导,农场之间没有因为经营项目类似而出现恶性竞争,根据 “一乡一品”的发展原则,农场注重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追求产品服务的唯一性。避免了恶性竞争,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休闲农业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客源,走上了科学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1.4 经营多样,深度开发

台湾农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包装,形成产品线,还经常举办各类特色活动。以走马濑农场为例,农场原来仅种植出售牧草,价值很低,经营者通过摸索开发出食用牧草,制作成牧草冰激凌、牧草馒头、牧草巧克力等系列食品,近年来又加入DIY概念,市场反应良好。农场提供餐饮、住宿、会务、运动等场所,草场定期举办露营、热气球放飞、观流星雨等主题活动,满足了各年龄段、各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5 技术支持,产研结合

台湾休闲农业从法规制定、规划设计、农业技术研究、农业设备开发到农场建设等各个环节,都有台湾大学、中兴大学等高校的参与。他们致力于研究高精尖的农业技术,深度拓展休闲农业理念,并及时将最新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休闲农业提供学术支持,使农场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6 紧跟潮流,市场为本

台湾休闲农业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在政府、农会的帮助下,认真观察市场动态,紧跟市场潮流,迎合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始终牢牢抓住市场。他们认真做到“五到”,即“独到、想到、知到、做到、人到”。“独到”是经营产品的独特性,“想到”是未来发展的整体性,“知到”是市场动态的掌握性,“做到”是策略思维的执行性,“人到”是游客需求之满意性。通过做到这“五到”,台湾休闲农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致。

台湾农业的发展经验值得大家思考:反观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以苏州高新区上方山石湖生态园周边乡村经济发展为例:苏州高新区拥有自然资源状况、也有人文景观布局,更有经济发展程度及市场消费需求等诸多因素与台湾生态农业区域有诸多相似之处,因而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经验,发展石湖景区周边村级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苏州石湖生态园建设情况介绍

石湖景区其位于苏州城西南,距古城区 4.5公里――石湖风景区,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为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区,而横塘街道下属的石湖、新丰、新渔三村正处于石湖风景区内,区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共有13个自然村,562户2130人,另有外来流动人口约7000人。2012年年底,位于石湖景区内的上方山石湖生态园项目正式启动,作为苏州市政府“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此项目建设规划分为三大块具体内容,即动物园、植物园和生境园等。两宋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常在此筑墅隐居,纵情山水,留下了众多历史人文景观,比较出名的有楞枷塔、范家祠、治平寺、渔庄、天镜阁、行春桥、越城桥等。“八月十八游石湖”、观“石湖串月”等活动,也是苏州家喻户晓、历代传承的民间习俗,历史上就有“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为最”的评价。可见,石湖景区周边三村真山真水资源得天独厚,历史人文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 对接生态园建设中面临的村级经济发展问题

辖区内石湖、新丰、新渔三村,由于三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村级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石湖景区规划和城市开发建设的严重制约,主要矛盾是有地不能用。三村土地是风景区的规划用地,村级经济在土地使用上没有发展空间,直接阻碍着村级经济的发展。前几年,石湖村、新丰村在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改造一些旧厂房,整合一些“边角地”“空搁地”,分别建成了拥有一定数量简易厂房的工业小区,依靠出租厂房取得少许租赁收入。总的来说,由于身处景区,三村村级经济发展的路子比较窄,村级经济总量不大,仅能满足基本开支且缺乏持续性,要想逐年提高村民的股金分配、开展各项社会事业、帮扶工作就有些捉襟见肘。也就是说,三个村庄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处在景区内而获得伴随未来生态园建设带来的获益的远景。

4 建 议

尽管苏州现有高新区“树山”、吴中区“旺山”“农林大世界”、相城区“莲花岛”、吴江有“环太湖”、常熟有“尚湖牡丹花卉”节等一系列休闲农业品牌,虽说有气候环境因素,但与台湾农业发展相比,经营特色单一,淡旺季差别明显,内涵深度挖掘不足,创新少。为此,面对村级经济发展的瓶颈,针对开发建设的上方山石湖生态园项目提以下三点建议。

4.1 政府支持,打造“石湖”品牌休闲农业

石湖景区曾经有上方山果园,种植各类水果,一直保留在老苏州人的记忆中。此次开发生态园项目时,可以借鉴台湾休闲农业模式,依托上方山、石湖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科学规划,深入挖掘该区域渔耕文化、果树种植等特色,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特色的“石湖”品牌休闲农业。融入农业生产、观光休闲、餐饮住宿、采摘体验、教育学习、DIY制作、养生健康等多种功能,并根据不同季节和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不同人群的主题活动,打造成樗罩萑说呐液笤骸

4.2 广泛合作,成立休闲农业民间组织

加强与台湾休闲农业交流沟通,学习台湾各级农会的先进理念和经验,结合苏州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类似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组织,吸收从业农民为会员。同时,可以借鉴台湾农会,为会员家庭的其他成员提供各类辅导培训班,如烹饪、健康养生等,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4.3 互利共赢,保证村民群众得实惠

借助石湖景区大背景,打造村经济发展小环境,是横塘街道及石湖、新丰、新渔三村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课题。生态园项目启动前,石湖村通过积极主动的协调沟通,谋划多年的休闲农业项目已初步成形。“兼营休闲农场的收入是一般农业收入的4~5倍,例如农牧业兼营加工或休闲平均每家收入达180.8万元,比单纯从事农牧业家庭收入多5.3倍,可大幅提升农村经济。”(陈宝基)突破景区用地单一性,集合种植、观赏、采摘、加工、品尝等深化农业发展,要让有限的土地发挥立体效用。

有鉴于此,对石湖景区周边开发中,我们建议政府在开发生态园项目时,让当地村民参与到休闲农业开发中去,或者根据生态园建设的规划,允许三村在规划范围内布局休闲农业种植、观光、采摘一体、加工,配套修建衍生服务性设施,让游客乐在其中,让村民参与服务性经营项目。一方面使村级经济融入生态园建设,保证征地后村民及村级经济的收入水平,继续维持村民的集体股金分配;另一方面,也为征地后解决村民就业提供平台,使村民从生态园建设中得到实惠,更加支持生态园项目,实现项目开发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7)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环黄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烟台海岸线长达909公里,具有丰富的临海资源,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山、海、城”一色,“岛、林、泉”相融,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及纯朴的民俗风情。

烟台市的旅游资源

(一)自然资源

烟台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烟台市对应的海域面积约260万公顷,其中全市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65.6万公顷。全市12个县市区有11个临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面积较大的海湾有太平湾、龙口湾、庙岛湾、套子湾、芝罘湾、四十里湾、丁字湾等。全市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其中有居民的岛屿17个),岛屿总面积6455公顷,岛岸线长206.6公里。烟台市人均公共绿地7.33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35.81%、96.25%,建成区噪声平均值小于58分贝,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

芝罘岛景区:芝罘岛横亘于市区北部海面上,又称芝罘山,主峰高298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三面环海,南面连陆,是我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主要旅游资源有天然形成的月牙湾、婆婆石、石门春波;有经海风、海浪多年侵袭形成的海蚀礁、海蚀洞;有阳主庙、射鱼台。

养马岛景区:养马岛位于牟平区宁海镇以北海面上,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四面环海,丘陵起伏,山海秀丽,气候宜人,相传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养马,因而得名。

长岛景区:长岛历称庙岛群岛或长山列岛,是黄渤海的分界线,距蓬莱7海里,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岛岸曲线长146公里,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和全国第一个小康县。

崆峒岛景区:崆峒岛位于市区北部7.4海里处,由大小13个岛屿组成,总面积0.84平方公里。主岛呈丁字形,周围由十几个小岛拱卫。海岛的景观十分奇特,而且岛与岛之间相距较近。

昆嵛山景区:昆嵛山是部级森林公园,位于烟台东部50公里处,总面积48平方公里,最高峰泰礴顶,海拔923米。昆嵛山的旅游资源有四大特点:一是道教文化名山;二是自然景观壮美;三是林木资源丰富;四是山泉众多,泉水甘甜。

七峰山景区:七峰山位于海阳市,距市区约90公里,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竹林,总面积约合1300亩,在竹林的环抱中,有一建于隋代(581~618年)的佛教丛麻禅院。

(二)人文资源

蓬莱阁:座落于蓬莱城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主要景观有“仙阁凌空”、“海市蜃楼”、“狮洞烟云”、“渔梁歌钓”、“日出扶桑”、“晚潮新月”、“万里澄波”、“万斛珠玑”、“铜井金波”、“漏天滴润”等十大胜景。

蓬莱水城:位于蓬莱市区西北丹崖山东侧,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此训练水军,抗击倭寇,蓬莱水城由此而扬名海内外。

登州古市:水城旧为登州古港,历代商贾云集,市场繁盛。小海东岸的小街南端立古牌坊,坊额书“登州古市”。

烟台市博物馆:原为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会馆结构典雅,雕饰精美,具有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栋枋梁柱之间的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木石雕刻巧夺天工,匠心独具,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现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重醴泉”。1915年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百年地下大酒窖和酒文化展厅,展示了中国民族酿酒工业的百年辉煌历史。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典型特征的封建地主庄园,吸收了中国北方民俗建筑的优秀成果,是最典型的民俗旅游点。

毓璜顶公园:又名小蓬莱,座落在芝罘区中心南部的毓璜顶上,是保留较完整的元代古建筑群。主要建筑有小蓬莱坊、玉皇庙和玉皇阁三部分,置身其间犹如入蓬莱仙境。

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市场现状

烟台市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突破,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地位稳步提高,一举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01年旅游收入占当年GDP的5.6%,而到2002年这个比例达到7.1%,其中旅游收入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19.5%。烟台旅游业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其旅游人次数和旅游收入稳步提高。

国际市场方面,把韩国作为首要客源市场,1996年以来韩国客源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2000年接待韩国游客21904人次,占接待外国游客的41%。而到2001年同比增长到56%。第二大客源国―日本2001年的市场份额也达到24%,韩日两国合计占到总量的80%,由此可见韩日两国对烟台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欧美市场,推出了“慕拉蒂之旅”专项旅游线路,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如表1所示,海外游客数量在1999年达到高峰,其后逐年回升,在2002年已接近1999年的水平。而海外旅游收入除1997年外一直呈逐步递增的态势。

国内市场方面,把省内和交通干线附近城市作为首选客源市场,把周边省区作为二级客源市场,把其他省区作为三级客源市场。近几年全市接待的国内游客总量中,首选市场占60%以上,二级市场所占比重将近30%,其余为三级市场。总体上看,国内市场规模是逐步扩大的。如表2所示,国内游客的人次数及其旅游收入呈逐年递增态势。

(二)主要制约因素

1.拳头产品不多,海上旅游开发尚没有形成规模。目前,烟台的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有较强知名度的有蓬莱、长岛旅游区和龙口南山旅游区,其他产品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烟台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绵延长达909公里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岛、礁、滩、林及海洋生物资源,沿海区域中,礁石林立,形态优美,鬼斧神工,其特殊的自然优势不可多得,沙滩质量优良,可供开发的大型浴场有多处,但目前海上旅游项目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2.旅游投资机制不完善,启动不利、渠道不畅。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要遵循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规律。从目前的情况看,解决旅游业投入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资源滚动发展;二是吸引外资;三是社会办旅游。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太慢,第二种太远,第三种太散。三种传统的融资投资方式,都严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若要真正实现旅游业的跳跃性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投资融资机制,以尽快改变旅游投资渠道不畅,力度不大的局面。

3.旅游产业各要素整合不够,旅游购物和娱乐尚存在很大差距。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强的行业,“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哪个要素太弱都会影响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目前,烟台不能很好地把这六个要素整合在一起,不能充分发挥“游”对其他要素的拉动作用,旅游购物和娱乐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4.客源市场发展不平衡,宣传促销力度尚欠。目前,在国际客源市场方面,烟台对周边日韩市场依赖严重,韩、日两国占国际客源的80%,而欧美等其他地区客源市场份额很小;国内客源市场方面,对传统客源市场依赖很大,开拓远距离、新的客源市场力度不够,山东、北京、上海三地的客源约占83%,其他客源市场所占份额较小。

5.交通存在着一定的瓶颈现象,直达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线路不足。铁路方面,烟台只开通了至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石家庄、西安、佳木斯、天津、淄博等城市的直达列车,华中、华南和西部地区的列车很少,尤其是直达旅游目的地的线路明显不足;烟台每天与以上城市对开10对普通列车,班次与档次都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尤其在旅游旺季,铁路交通成为烟台市旅游业一大交通瓶径。航空方面,目前烟台只开通了通往韩国和香港地区的航线,甚至第二大客源国日本的航线至今仍没开通,国际航线太少,严重制约着国际客源市场的发展。

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前瞻

(一)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能否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到旅游地对旅游开发投资生产的旅游产品进行消费,是旅游开发投资是否成功的惟一衡量标准。而要吸引足够多的游客,对拟投资开发的旅游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至关重要。因此,对旅游地的定位对旅游开发投资的成败十分关键而且重要。

1.形象定位:它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旅游地形象定位受当地旅游资源条件制约,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基础,尤其是具有惟一性、垄断性、排他性的旅游资源更是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根本。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对旅游地的形象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客观上使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加剧,旅游地的空间竞争表现为形象竞争和产品竞争。形象竞争的核心是差别化、个性化。差别化形象定位突出了不同旅游地的个性化形象,在同一区域内产生“形象叠加”的效果,使该区域的吸引力倍增,可以吸引不同的目标细分市场关注该区域。烟台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山、海、城”一色,“岛、林、泉”相融,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及纯朴的民俗风情。据此,我们把烟台市的旅游地形象定位于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基地。

2.产品定位: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是建立在旅游地旅游资源和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的。要把旅游资源要素开发成旅游产品,就要:第一,发现发掘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判断其开发为旅游产品对市场的吸引力和市场的需求。第二,善于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巧妙整合,将各种相关的旅游资源按一定的主题组合构建巨大的旅游产品平台,再进行商业化运作。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市共有各类旅游景区(点)80余处,国家AAAA级景区两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部级自然保护区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际高尔夫球场3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两座。据此,我们把烟台市的旅游地产品定位于以近代开埠文化产品和黄金海岸线产品为核心的,多样化、特色型诸项旅游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

3.市场定位:旅游地市场定位,要确定旅游地的目标市场群,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以便进行针对性营销,并开发出适应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要根据旅游消费购买圈与市场圈理论,对客源市场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再结合旅游地资源特色,对旅游地的目标客源市场进行定位。从国内市场结构来看,到烟台旅游的商务、公务客人占了较大比重;省内客源的比重偏大;省外客源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东北等地。从国外市场结构来看,客源集中,韩日两国合计占到总量的80%,商务客的比重占到51%。据此,我们把烟台市的旅游地市场定位于环黄渤海地区的国内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以及国外的韩国、日本为主。

(二)烟台市旅游业发展方向及具体措施

根据上文所述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确定的方向,本文将侧重阐述其发展的两大方向。

1.会展旅游业

从旅游需求来看,会展旅游是指特定群体到特定地方去参与各类会议、展览活动,并附带有相关的参观、游览及考察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从旅游供给来看,会展旅游是特定机构或企业以组织参与各类会议、展览等相关活动为目的而推出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会展旅游具有6个突出特点,即:旅游方式新、停留时间长、团队规模大、人员花费多、经济效益高和带动作用强。

会展旅游业能够带动以旅游业为主的交通、住宿、餐饮、商业、金融、房地产、文化艺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国际会展活动能够给举办国家、地区和城市带来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的效益,一次千人以上的国际会议,大都能带起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消费链”。有经验数据表明,会展业的直接经济收益与综合社会经济收益的比例为1:9,可见通过举办会展活动不仅可以宣传烟台的新形象,而且可以有效地带动烟台经济的发展。

目前,烟台市固定举办的主要会展有果蔬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APEC投资博览会、蓬莱和平颂、昆嵛山踏青节、烟台美食节、崆峒岛海洋旅游节等。APEC成员来烟投资合作项目已累计达到5451个,合同外资额累计达到65.3亿美元,实际投资累计达到39.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93%,85%和87%。前三届果蔬会,全市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协议498个,总投资29.8亿美元,其中外资21.32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成交21.69亿美元,国内贸易成交30.97亿元人民币。

但是,烟台的会展旅游业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小、散、旧、单、”。“小”――即单个会展场馆规模小,多数场馆不能承接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国际展览会。“散”――即会展场馆布局分散,场馆之间距离较远,举办会展时由于客流量大,易造成交通拥挤,难以联手承接大型展览,发挥其组合效应。“旧”――即会展场馆设施陈旧,近几年没有新建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单”――即功能单一,综合性差,供水、供电、宽带网等基础设施和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尚不够完善。

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会展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对会展旅游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制定城市的会展旅游业发展规划。会展场馆建设的规模、功能、标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创立会展品牌,提升经营服务理念。

2.城市休闲化

休闲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其它日常必要时间(睡眠、进餐、家务、个人卫生等)以外的闲暇时间内进行的自由活动,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存状态。

烟台构建“休闲型”城市是对烟台城市性质、特征、功能的科学定位,对于开发休闲产业的巨大市场,促进旅游观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社区服务以及商贸零售、金融保险、电子信息等众多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烟台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作为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和经济保持强势增长的城市,构建“休闲型”城市的优势极为明显。首先,烟台具有深厚的休闲文化氛围。休闲文化是休闲城市的灵魂。烟台是国内外休闲文化、休闲传统比较深厚、比较浓郁的城市之一。自明朝开始,烟台就以仙海文化、精武文化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社会名流来此游览、观光、休闲,或海上泛舟、或书院求学、或酒肆对酌,展现了一幅休闲、安逸的历史画卷。从国内区位看,烟台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东部,环渤海地区是目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比较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旅游和休闲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在中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与日俱增。烟台市在资源禀赋上与青岛、大连市均有显著差异,这也决定了烟台市能够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旅游目的地,进而发挥减弱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旅游替代性的作用。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8)

目录

前言

新经济背景

区域经济特点

网络经济与信息服务

相关模型分析

项目状况初析

项目的目的、内容和目标

目的

内容

目标

项目执行

目标内容

平台建设

网站架构

站点设计

网站风格

动态功能开发

网络广告计划

网站测试

网站市场推广

组织结构

其他注意问题

投资与收益

投资

收益

项目工程进度

项目评价、结论与经验

总结评价

经验分析

备选方案(部分)

参考文献

参考策划文案

前言

1、新经济背景

1.11993年9月25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个计划的基础是全球的52个网站。1998年全球网站数就达到了3000万。2002年将超过30亿;

1.21996年,世界互联网用户不到4000万,1999年初,达到2亿,2005年将超过10亿;

1.3互联网经历了从基础物理建设、软件服务、门户社区、B2C和B2B五个阶段,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经历了破坏经济秩序、接受传统产业反击和与传统企业结合三种类型的转变;

1.41997年5月,美国亚马逊公司上市至1998年11月30日,公司股票上涨2300%,三月后再上涨400%,市值达到400亿美元,掀起网络经济的高潮,成为市场中最为活跃的经济类型,2002年,70%以上的大公司将通过互联网络来销售产品;

1.5商业网及内尔森媒体的合作调查显示:在上网目的人数比率上有如下统计调查数字,收集资料信息占77%,与他方合作占54%,实现通讯占50%,调查竞争对手占46%,内部联络占44%,实现客户支持占33%;可见网络是实现信息共享和实现多方合作的平台的双重最大作用;

1.6新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形式,成为VC的活跃目标市场和创业发展的新浪潮基地。

2、区域经济特点

国家在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及生态建设方面加大对中国西部的投入力度,加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外贸出口和加大投资力度是当前西部工作的重点,也是保证国家实现高出世界均值6个百分点GDP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及实现中国东西部平衡发展的途径。网络作为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形式,可以拉近中国西部企业与国际水平的距离,实现层次性跨越和协助西部工作目标的实现。

3、网络经济与信息服务

中国的网络经济方兴未艾,指导性信息必然大有商业价值,关键是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占有率,能否以独特的商业模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服务是其能否可持续发燕尾服的前提,能否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4、相关模型分析:

4.1中国信息银行网站:信息及分析报告实现有偿服务制,宏观指导性强,得区域针对性差及可操作性不良;

4.2国研网:在良好的政府背景和全面的行业分析报告,指导性强,同样可操作性差;

4.3成都招商网:具有政府背景和跨国际贸易平台背景,渠道良好,主要针对成都市场环境。

5、项目状况初析:

本网络是西部资源和外部投资资源双方整合性网站,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优势及国际投资意向双方信息,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桥梁作用。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9)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渐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企业营销服务者也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更多直接沟通的管道。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其高效率和高速度的优点在企业营销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也要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迎接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文章就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展开讨论。

1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

1.1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产品改革和技术同质化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传统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逐渐向个性化和享受型的方向转变。另外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也高度贯彻了计算机的全面应用,整个生产过程呈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并且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同类产品的生产同质化,生产的技术和配方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被相关行业所破解,使得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保证自身的产品与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保持自己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1.2网络经济促进了新的营销方式的建立

生产、批发和零售是传统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但是在网络经济促使下,消费者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购物平台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线支付结账。这样的消费方式大大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网络交易的模式,直接冲击到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促使企业要不断地进行市场营销体制和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营销管理的要素也发生了改变,为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1.3网络经济使市场竞争出现新特点

传统的市场竞争是一种有形产品之间的竞争,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市场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有形的商品,所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逐渐呈现出一种无形化的趋势。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要素包括:生产技术、销售资源信息、企业的品牌形象、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传统的市场竞争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跨区域的竞争形式难度比较大,营销方式主要是以营销点为中心向周围的市场进行辐射。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市场营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实现企业产品之间跨区域竞争。企业产品营销的影响范围也会逐渐突破时空限制,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2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

2.1变革营销观念,引导市场消费

首先,以市场导向,衡量企业自身在社会市场中的发展优势,摒弃传统的、盲目跟风的旧思想,因为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中,消息的传播会难以突破时间的局限性,造成资源在空间的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难以把握市场动态发展状态。在网路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市场信息更新的内容进行实时的把握,及时地掌握动态,并且根据市场动态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关的市场营销策略,生产出符合广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其次,优质的服务是保证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能够促进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树立。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可以实现互通,企业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质量之间的差距。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不再是产品品质之间的竞争,而是产品服务之间的竞争。所以,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建立服务优势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自身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2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首先,企业要及时收集市场的信息,了解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产品中充分体现消费者的需求理念。例如: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的问卷调查,将消费者的理念设计到产品当中,这样不但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还能推进企业产生和市场需求的统一。其次,产品要在市场中保持自己在竞争地位,就要在营销之前对其进行定价测试,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充分地考虑到产品生产的成本,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消费者进行价格的协商,对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定位。

2.3建设网络平台,推进营销策略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购物平台的高度兴起和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例如: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可以让消费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与产品的经营商之间展开对话,并且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移动端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时代的特征,建设网络营销平台,推进营销策略的创新,不但可以更新自己的营销方式和结构,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品销售的成本。最终产品的口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对企业的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3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渐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企业营销服务者也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更多直接沟通的管道。企业应该了解网络经济时代市场机制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变革营销观念,引导市场消费,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设网络平台,推进营销策略的创新,保持自己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童丹丹,李玉红.移动互联网络时代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析[J].现代商业,2014(9):46-47.

[2]胡忠任.网络经济下中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4(4):78-83.

[3]孔颖.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287-288.

[4]郑红霞.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探究[J].中国市场,2015(23):19,27.

[5]李军.网络经济时代市场营销策略转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8):53.

[6]王月辉,江庆来.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营销管理变革[J].中国软科学,2012(4):89-91.

平台经济市场前景篇(10)

景泰职专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平台、白银第十一技能鉴定平台、职业中专三校生旅游专业教学平台等资源为当地农村电商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人才培训与技术服务。

二、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有一个大的背景。每个县都有政府网站、农业经济服务网。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必须以政府网站、农业经济服务网为依托。同时,以市场为依托,建立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服务。这样做有助于农民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农民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从事农业生产,农民从电子商务这个平台获取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加以甄别、利用,制订生产计划,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提供适销对路农产品,做到真正增产增收,告别依靠传统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

同时,县域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开设有一个大的技术指导服务团队,由校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指导农民消费。消费选择多样化,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笔者所在县是个农业县,农业人口比例大,而农村电商的发展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电商服务团队指导农民上消费平台,这些平台将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商家联系起来并带到农村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收入选择高档、中档、低档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

电商服务团队指导农民推销自己的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农民能够避免由于供过于求而产生的大量仓储保管费用。保证能够及时获得市场信息,能够确保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能够顺利卖出去,保证产品市场化。

三、加大职业中专对农村电商经济人才的培训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相应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使电子商务更好更快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加大景泰职业中专农村电商经济人才的培训力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景泰职业中专教育平台作用,培养电商人才

首先,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农村党员干部、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大学生村官等担任农村电子商务负责人。其次,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积极探索“校村合作”新模式,做好电商人才的输送,提高人才培训层次,提高电商从业技能,帮助、带动更多有电商创业意愿的青年提升利用互联网创业就业的能力,帮助传统企业迅速培养和建立电商人才团队,帮助农村青年尽快通过电商致富,为景泰电商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加快推动该县电子商务实现新突破。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支撑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包括职业中专教学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应该包括对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成熟的电商基础设施是电商从业人才展现聪明才智的平台。首先,可以通过村集体垫付、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引进企业资本、村里能人捐赠等方式筹集购买设备的资金,或者通过PC厂商开展的“电脑下乡”等活动配备电脑等网络设备。其次,实施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群众享用的“信息公路村村通工程”,建立起多层次、有特色、全覆盖的农村信息网络。最后,加大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优惠和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进村快递”予以补助,解决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上一篇: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下一篇: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