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要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7 17:29:54

经济发展的要求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1)

经济责任审计是由审计、监察、人事、纪律检查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结果建成党员领导干部审计档案,作为升迁和奖惩的基础和依据,这种将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和审计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并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实现了对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

为促进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切实依法履行经济职责和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监督和廉政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1.我国经济责任取得的成绩

(1)经济责任审计实行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象涉及了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政府派出机关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审计对象级别高、涉及部门较多,仅凭审计机关无法实施有效全面的监督。2010年由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监察部、审计署、中央编办、国务院国资委七部委建立了中央部委一级的联席会议制度,履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职责。对经济责任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审计范围扩大进一步扩大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进一步扩展和细化,将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对政府设立的开发区、新区等的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党委、政府设立的超过一年以上有独立经济活动的临时机构的主要领导干部也要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2015年我国首次开展对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同步审计,对3万多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有800多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相关人员被移送司法和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全国查出被审计领导干部负有直接责任的问题金额2800多亿元,近300名领导干部受到降职、撤职等处分。

(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党员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挂钩

组织部门、纪检和监察部门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利用审计结果,将审计结果作为对干部进行考核和任免的依据。

组织部门将审计结果报告列入干部考核档案以决定选拔、任用或降职、免职。在对干部考核时,纪检和监察部门引入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列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从而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2.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特有的审计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是在实务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欠缺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在开展时被动性较强,大多项目都是上级和政府安排下实施,未主动制定计划,即便制定计划,也是计划性不强、临时追加项目较多。

审计实施过程往往缺乏可具体操作的规范,到目前为止经济责任审计并未相应的准则予以规范仅有《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实施细则;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不够科学准确;缺乏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2)责任评价不全面

国家治理理论要求,国家治理应从政治治理、经济治理和环境治理入手,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公共财产物资的受托财产责任、管理责任和环境责任。在国家治理理论下,经济责任逐渐的扩展为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仅局限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这与国家治理理论不相符,没有体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侧重事后审计,缺乏事前和事中审计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指出,审计机关可以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但我国的审计实践往往侧重于事后审计,任中审计比重较小缺乏事前审计,往往经济损失已经发生无法挽回,审计意义不大。

(4)审计质量不高,很难为司法审判提供证据

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往往会发现大量的经济犯罪并已送至相关司法部门。司法部门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往往要利用经济责任审计证据为诉讼服务,但是由于审计证据质量不高、证明力不强,无法为法庭判决服务。这样使得审计资源和审计结果利用效率不高,为能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二、政治体制改革思路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新要求

1.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规范审计活动

为了推动经济责任的有效开展,审计机关应积极的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内容,应制定切实可行执业准则,规范审计活动;同时应针对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分别制定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政治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更好的“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2.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要充实现有的审计力量,逐步建立任期内轮审制度,对党政领导干部及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同时,要加强对经济活动复杂、资金资产量大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领导干部的审计,加强对掌握重要经济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加强对管理重点项目、分配及使用重点资金的部门、单位和岗位领导干部的审计,增强审计效果。

3.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监督有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之分。事前监督,即在经济决策和交易、事项发生之前的监督和审查,起到预防和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以防止损失发生,效果最佳;事中监督,往往在经济活动运行的过程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起到纠正的作用,可以减低损失的发生,效果次之;事后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已经发生完毕之后进行的检查,只能够起到纠正和补救作用,效果最差。

我们应学习古希腊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制的全盛时期的政治监督制度。当时的希腊并无国家的概念,只是由若干个城邦构成。每个城邦由执政官和将军来负责行政事务和军事安全,每个执政官员任期为一年,在这期间接受,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次政治经济监督。

第一、是执政官的任前监督,即任前经济效益审计。由城邦的公民选举出由500人组成的议事会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候选人的执政资格,包括道德素质、执政和管理素质;审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交由法院裁决即事前监督。

第二,是执政水平审查,即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在执政官在一年的执政期内,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10此信任投票,如每次得票过半数继续执政,否则接受法院审理,如发现问题处以刑罚或罚金。

第三次,离任任经济责任审计。执政官在离职后的30天内报送自己登记的会计账册(包含经济收支、经济决策和政令的颁布等),接受审理,不存在任何工作差错和贪污、受贿行为,才可离任。

希腊的古代审计制度对我国现代的经济责任审计有一定的启发,我国应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从事前预防、事中发现、事后纠正入手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政治决策和环境决策,最大可能的减少决策失当,恰当的履行应有的责任,完善干部管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4.增加环保责任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应将单纯的评价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扩展为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的评价。将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有机结合,对环境责任实施有效评价,推进我国的可持续战略发展。

5.提高审计质量,合理控制审计风险,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证据与法律证据的衔接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应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强调在取证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审计机关应加强审计的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合理的降低检查风险。并且对原有不合理的审计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尽量减低风险发生的范围和程度。使经济责任审计证据和审计结果更为可靠、可信,为领导干部的的选用、考核、奖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同时要为经济案件的审理服务,实现审计证据和法律证据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王欣.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09(12).

[2]梅新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9(11).

[3]王冬莲.关于企业内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2)

农业经济发展必然要求扩大耕地面积和经营规模,大量使用机械,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农业企业,并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在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聚集、装备,积累投入,调整存量,优化资源,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是个农业逐渐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推进农业规模经济,实现农业四化。

农业四化中产业化是基础、市场化是途径、标准化是条件、国际化是目的,而结构调整是实现四化的手段。随着农业四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经营集约化已是大趋势。小生产永远没有出路。必需扩大家庭经营规模,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从而逐步实现标准化,就可获得规模效益,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推动国际化进程。

农业经济在当前发展的内在四化要求,需要政府深化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首先,政府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培育农民自发兴办的各类生产和流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处理贸易纠纷;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限制敏感农产品过度进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扶持和培育农业基地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其次,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清理和调整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体系,借鉴和利用有关国际农业法规保护和支持中国农业的发展。

第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购销市场化进程,重点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3)

[作者简介]李仁东,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上海200083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9-0091-03

一、个体“私向化”欲望:市场经济的重要内驱力

如西方市场原始发育的历史所记载,市场是作为物物交易场所而逐步形成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者之间的依赖程度的提高而迅速在社会范围内扩展,因为“单个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变成了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作为经济社会有效运行依托的市场经济体制诞生了,它对社会发展起着愈来愈重大的支撑功能:其一,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商品消费者相互依赖的关系链条,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可或缺;其二,作为不同个人利益交换及其实现的场所与手段,市场经济舞台意义重大。当然,个体参与市场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个人利益,如亚当,斯密所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已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为了有效解释自由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理性经济^假设”。在斯密这里,“理性经济人”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经济人在追求“利己”和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在实现着“利他”,因为“把我所需要的给我,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的”。虽然“经济人”的目的是“利己”,“利他”仅仅是手段,但“经济人”范畴内在蕴含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如马克思所言:“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一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每一个人是手段同是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类本性中“私向化”倾向与“社会化”倾向既对立又统一,这种矛盾的二重性源于经济活动本身而非抽象的人性。每个经济人根据“自利”原则去行事,但任何人都不能孤独地生存,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的互利,互利正是对自利的界定和限制。人们在关心自己利益的同时,不得不考虑到交换对方的利益,使交换双方互利互惠,实现共赢,否则,自己的利益企图以损害对方的利益为基础,对方就会退出交易,继而自己的利益也无法实现。如斯密所领悟,“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因为自利必然利他,要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必须以考虑他人、社会的利益为前提,市场经济正是借助人的趋利避害的特性,通过将个人行为的收益与代价联系起来,产生一种制度规则的自我实施动力,从而自动生成社会和谐与秩序。

马克思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首先,市场经济内涵着普遍平等的交换关系,昭示了普遍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塑造“经济人”的同时,也在塑造着现代的“社会人”,推动个体从“私向化”转向“社会化”。它首先给封建主义以冲击,使人走出“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促进个体主义意识的觉醒。其次,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还培育着人们的自由、平等、独立意识。商品持有者处理自己商品的自由和相互之间地位的平等,是交换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再次,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激励着人的主体能力和创造意识,最后,市场经济强化了社会分工,密切了人们的相互关系,建构着自由开放的社会心态。总之,市场经济肯定私人利益追求,明确财产所有权,培育个体资本,推动着人类主体逐渐走向独立。

二、“私向化”个体的无限膨胀: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市场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形式培育个体的主体精神、独立人格与自主能力,通过交换的开放性赋予人以自由、平等的主体地位。开放的市场日益强化着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部门之间、生产经营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使人在多层次的交往中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机会。社会关系的扩大意味着智力交换范围的扩大和智力水平的普遍提高,开放性的社会关系的展开,使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个体主体意识从而大行其道。当下的全球交往造就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体系也集中充盈着人的主体性存在。

然而,真理向前多迈出一小步,哪怕是沿着同一方向也会变成谬误。特别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因为“每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都在自己力量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远地蔓延开去,并且征服一切弱小者”。市场经济承认利己行为的合理性,但日益膨胀的私向化趋势却使“拜金主义”成为“真理”,货币崇拜造成的价值通约主义更是导致人类共同价值的消失,即导致整个世界被祛魅,“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市场主体行为的目的是: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因为“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联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然而,“在任何一次购买中,两个人在利害关系总是绝对彼此对立的;这种冲突带有完全敌对的意图,因为各人都知道对方的意图,知道对方的意图和自己的意图是相反的。因此商业所产生的第一个后果就是互不信任,以及为这种互不信任辩护,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达到不道德的目的”。这直接导致人的关系被彻底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甚至“现金交易”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关系,金钱成了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和价值评判的唯一尺度,物欲横流、个人享乐被人奉为“天经地义”。诚然,把处于宗教的、封建的价值观羁绊之下的个人解脱出来,是社会发展内在活力的源泉。正是这种解放和发展的个性,创造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带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激增。但“个人就是一切,他人就是地狱”的个人价值观的膨胀,必然带来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损害着他人的利益,表现为市场经济行为中的权钱交易、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分配不公、城乡差距、地区不平衡、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诚信危

机等已成为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争事实。“利己心”人格化的“经济人”毫无顾忌地追逐短暂“自利”的结果,经常会导致经济秩序的紊乱,不仅损害他人的利益,最终也危及“自利”。华尔街的金融高管们受逐利本性的驱使,不顾金融风险,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新的金融衍生品不断涌人市场,金融泡沫迅速膨胀并破灭,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仅受到巨大经济损失,在道德上也受到了社会的谴责,被称为“华尔街的灵魂缺陷”。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道德基础

只有建立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秩序和正义、公正的经济环境,把“经济人”的逐利动机控制在不危及他人和社会的范围内,才能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运动健康、有序、持续地进行下去。世界银行前行长克劳森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彼此欺骗和道德败坏,来达到经济兴旺的,经济发展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在它后面的人们的行为准则即道德判断是不可能被人观察到的,但它最终决定了经济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也就是说,在大力繁荣经济时,要注意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如乔治,恩德勒所认定,“经济上不合理的东西不可能真正是人道主义的,而与人类正义相冲突的东西不可能真正是经济合理的”。实际上,市场经济活动的本质也决定了经济与道德要内在地融合在一起,因为市场主体是通过供给实现价值增值的,供给必须能满足他人和社会的某种需求。尽管“利己”是驱使“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机,但要实现这个动机,必须通过“利他”的手段才能达到。经济活动中“利已”和“利他”是内在统一的,“利己”的“经济人”与“利他”的“道德人”在经济活动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市场主体需要由“一匹无缰的野马”变成“一匹带有辔头的良马”,在一定的轨道上行驶,即市场经济呼唤社会化主体的存在。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作为21世纪的现代公民,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既要提防西方个人价值观的膨胀,又要抵制中世纪贵族社会的眼光,而要积极倡导个体与群体相统一的以群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正确的舆论导向(内)和法制的强制(外)是最基本的两个方面。舆论要把人导向个体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没有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就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个性的解放和发展只能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像冲毁堤坝的洪水任意泛滥,只能是个体与群体、社会相统一的个性而不是极端个人主义。在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还须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制的力量保证个性的解放和发展运行在健康的轨道上,黑格尔式的“结合即是原则”正是当下市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真实写照:舆论导向与法制强制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导向要准,法制要强,使健康的得到弘扬,丑恶的得到惩处,扬要扬得人心所向,惩要惩得大快人心。可见,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准则。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是“立身之本”,是人们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依托;崇尚科学、辛勤劳动是“成人之路”,人们之所以能够自我创造、自我生成,靠的就是劳动和科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是“做人之道”,人是社会的人,做人之道在于诚信、助人和团结;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律己之规”,是人们自强不息和自我完善的不竭动力,是他律内化力自律的根本途径。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4)

首先,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速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渠道和前提,但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土地承包“稳”与土地使用权“动”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农户与企业的关系。产业化的微观基础是企业,企业进入农业,第一步主要是进入农业产前、产后的经营性服务领域,而不是直接的农业生产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企业带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向农户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市场信息,购销农产品,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第二步才是大面积租赁农户的承包地从事农业直接生产领域的经营。

目前中国农村企业及中介组织的现状是,传统的中介组织供销社负重运行,市场化改造不够。新生的中介组织数量短缺,且运行和发展面临制度环境障碍。中介组织发育滞后,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快农业组织的创新,加强对家庭经营的改造,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在政策上对企业和农户提供指导;对有关参与主体加强综合协调服务,形成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加快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在农业中的引进。

农业产业化基于不同地区和农户要区别对待,东部沿海地区在于实现企业的升级;中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在于扶持合作社和企业的发展;西部在于加强制度环境建设,消除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障碍。

农业企业化属于个量微观经济,农业产业化属于总量宏观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农业企业形成专业分工,把竞争优势和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作为行为依据,推进订单农业,着眼于农业产业链,增强创新能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农业企业特别要把加强农业产前支持、产后开发,作为增强竞争优势的重点,产前要不断提升农业科技的综合发展和应用水平;产后重点进行农产品包装、分级、营销、品牌管理。

其次,外连市场内育产业联合体,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市场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用法人组织形式招商引资、开拓国内外市场,是发展农业企业的一般模式和必然趋势。农业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生产方向,并通过协议购销、合同收购或股份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农户结成合理稳定的协作利益关系,把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农业企业为农民提供优良种子、种畜、种禽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农户成为企业的具体生产单位,如此既使企业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来源,又以利益调动农民按合同种养的积极性。

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需要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市场风险,即产品市场多元化战略。这需要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由少品种向多品种、系列化发展;由原料产品、初加工产品向深加工产品发展;由窄市场单元化向宽市场多元化发展,建立销售网络,用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动植物产品卫生水平是保障人民生活、实现生产目的以及确保出口获得利的基础。为此,要尽快提高动植物检疫能力和水平,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与动植物检疫体制。应依法加强对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标准化程序,切实控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重金属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化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规程,使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标准可循;要加强产品质量标准监测监督,健全监督、监测体系,完善质量检测中心、化验中心;科技示范基地园区要起示范作用,推进标准化生产。

第四,培养人才开拓市场,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培养农业标准化、市场化的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业国际化的基础。应尽快造就培养通外语、懂技术、善营销的高素质队伍,并逐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按照国际市场标准组织生产,为农业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结合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深加工程度,培育一批名牌农产品,使农产品不仅具有成本优势,同时也具有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全面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围绕基地建设坚持不懈地招商引资、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良种。引导资金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社会服务等项目。在提高与国外中小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引进大客商、大项目、大资金,带动农业国际化。

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农业企业角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要以农业高科技基地示范园区为载体,引进、开发、推广在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农业新品种,引进无污染、高科技含量、投资回报大的高新技术项目和农业高新优良品种,大力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传统的农业发展战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参与国际竞争进程的新形势。中国农业应该选择竞争性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从自给自足型农业向市场竞争型农业转变,从增产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向劳动密集与资本和知识密集相结合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

农业经济在当前发展的内在四化要求,需要政府深化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首先,政府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培育农民自发兴办的各类生产和流通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处理贸易纠纷;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限制敏感农产品过度进口;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重组与技术改造,扶持和培育农业基地企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其次,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的职能,清理和调整不符合WTO规则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体系,借鉴和利用有关国际农业法规保护和支持中国农业的发展。

第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农产品购销市场化进程,重点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第四,引导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联合体,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5)

一、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大体经历了从“发展=经济增长”,到“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演进过程。而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深刻总结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人类还没有深切体会到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也就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西方国家通过大规模的开采和投入、大量的消耗和排放,大力追求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工业文明和极大的物质财富,在世人面前展现了繁荣的经济现象和发达的社会时代。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进行深刻反思,发现传统的生产模式再也不能发展下去了,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提出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1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号召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和速度,更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反思,人们终于得出这个结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得以长久、安定、健康和永续发展的发展观和应该选择的道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中国的GDP总值已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而位居世界第四,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人民的生活由实现温饱奔向小康。但是我们回过头来仔细看看,发现原来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外延的粗放型扩张、以耗竭资源能源、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2007年7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了《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中国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尤其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如北方的沙尘暴让人们生活在灰暗的黄沙之中;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让无锡城200多万市民喝不上一口干净的水;山西临汾等城市的大气污染严重超标已经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这说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再也不能发展下去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偿还生态欠债》这本长达32万字的巨著,系统地对我国工业文明的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我国生态和环境现状“形势严峻,令人忧虑;生态赤字,触目惊心;偿还欠债,刻不容缓”。因此,要彻底纠正我国发展中的偏差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用新的发展模式,即又好又快地发展。2007年6月25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这个重要观点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的发展观,是从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出发,来把握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这是我们党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而得出的科学论断和指导思想。

三、“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含义不同

中央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以往我们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只改了一个词,即把“增长”改为“发展”,但是含义却不同。(1)经济增长主要指是数量的增加,即GDP或人均GDP的增加;经济发展则不仅要求有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2)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却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这就是有的地方经济虽然增长了,但没有发展,即“有增长无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3)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增长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进步的首要物质条件,也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其他目标提供基础。(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的内涵丰富的多,方式复杂得多。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指数量的增加,也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一些内容;但经济发展方式要复杂得多,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及增加社会福利等等。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当经济增长积累到了一定量的程度时,就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增长的速度,而是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注重社会公平分配与社会和谐发展。现在我们需要的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发展方式要由经济发展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型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注重好与快的发展。发展理念的核心要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科学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把握好经济发展规律,就是把握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就是要实现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发展质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要积极地扩大经济总量。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就没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做社会发展的保证。另一方面,我们所要的发展速度是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的速度,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速度,是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速度。在我国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基础。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一五”期间,中国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在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会更加突出。从我国资源现状来看,主要资源包括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我国经济结构现状来看,又以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业为主。这种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方式不但使资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而且使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就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两个指标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纪戎:在“六五”环境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长峰会上的专题发言[N].中国环境报, 2005-06-03

[2]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学习时报》,2007-7-10

[3]姜春云: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绿色中国[N].2008-01-17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6)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的与时俱进。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市场化

到目前为此,尚未出现如何建立市场经济的模型或公式,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具体化的,但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1.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当前,某些地区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依然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有的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歪曲和背离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真正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之上。

3.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要深化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推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要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创造条件。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一整套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经济全球化是科学发展观体现出的必然驱势,其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的体制环境发生变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政策性开放变为体制性开放。市场经济体制是全球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基础,市场经济规则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国必须遵守的规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变得越来越快,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深刻而频繁。适时开放市场,只有市场开放了,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经济发展战略应注意将以下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固然要借助于全球化而更好地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尽可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力求实现某种程度的“跨越式”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得要面对的压力和冲击力会是很大的,只有依靠坚韧的努力,才能站稳脚跟,才能以此为基础而寻求发展,寻求“跨越”。这两个方面应该是一致的和统一的。

21世纪,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将会更加激烈,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很脆弱;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的优势有限,信息化整体水平还很低; 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视差距,直面困难,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从差距和困难中找到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动力。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们提供了更好地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场机制的自身弱点和消极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离开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无从谈起,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只有积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分配问题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极其重要的方面。只有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能既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又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7)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是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全面提高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工业经济发展的如此特点,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培养人才素质的着力点。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工科专业,必须顺应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就对工科教师的素质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冶金工程专业为例,冶金工程是实践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和专业技术量大面广,相互渗透。冶金反应是物理化学过程,冶金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冶金控制大量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冶金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在理论上具有深厚的冶金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知识的广度,他们必须了解或掌握机械、控制、计算机、信息的学科的必要知识。其次,由于冶金工程的实践性,本专业特别强调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能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创新性设想。冶金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冶金企业的调查表明,冶金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的大部分成员都是来自于积累了相当的管理经验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冶金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还需要懂得管理知识,具备企业管理和生产管理的能力。

作为工科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品质、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表达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能力、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仅仅具备上述基本的素质是不够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新的培养目标,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当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要求工科教师具有的素质

(一)在知识结构上,工科教师不仅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修养。当代的工业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个学科之间已经不再是独立封闭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交叉,是产生新知识、新技术重要方法之一。如果没有较全面的科学文化修养,就会对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新信息应接不暇,反应迟钝,就难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激发献身教育事业开拓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只会使自己在教育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在智能结构上,工科教师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应带有创新特征。首先,工科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大胆思考,积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方法、新手段,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提出与时俱进的新思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工科教师要善于创新,善于运用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全面的科学文化修养,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做到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活跃,行动更迅捷,才能更有利于创新。

(三)在能力结构上,工科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教学创新能力。工科教师在教学中应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同时要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大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丰富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要善于营造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富有创造性的班集体;善于创造诱发学生创新的问题情境,捕捉学生创新火花,客观评价学生的创造成果;善于运用疏导、激励的教育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教师要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创新教育教学,更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从而扩大获得新知识的途径。

(四)在个性结构上,工科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思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情感特征、坚强的意志特征和完整的性格特征。具有创新个性的教师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无限热爱,有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忠诚意志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能在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三、增强工科教师对当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当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工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工科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高校工科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工科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和观念,着眼于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和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现实,摒弃那些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旧教育观念,大胆借鉴和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在高校工科专业的青年教师队伍中,不少是毕业于本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由于他们是在传统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且多数未学习过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和接受这方面的培训,自身素质难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与高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难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高校教师要重视和加强自我素质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素质的培养应该遵循自我培养和完善为主,组织培养为辅的原则,应采取学校组织和教师个人相结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教师素质的现状,提高高校教师创新素质目前主要应重视的工作:第一,提高教师与时俱进的思想素质。高校教师应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提高自身与时俱进的思想素质;第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校教师要强化职业意识,树立敬业奉献精神,爱岗爱生,教书育人,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第三,提高教师钻研世界科技前沿的科研素质。更新学科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专研世界科技前沿的科研素质;第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素质。高校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心理,遵循教学过程的内在规律,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素质。

学校要从组织上全盘规划、采取措施,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开展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树立教师崇高职业理想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广大教师忠诚教育事业,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落实素质教育尤其应以青年教师为重点。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将历史地落到他们的肩上。在积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这不仅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一项长远的重大战略措施。

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促进教师自我完善、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方面,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舒畅的感情环境、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活跃的学术环境,营造有利于教师潜心治学、努力发展的教育氛围,要科学地建立教师素质测定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问题,提出创新构想,传授创新方法,实施创造性活动。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8)

历经30年的传统收支审计在今天已经逐渐步入成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不断发展,公民有着较强的民主意识对于政府机构支出的增加,加之目前资源的稀缺增加了公民对于相关机构资源使用率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绩效审计已经成为国家审计的主流发展,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现阶段各国政府对于绩效审计的界定没有统一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审计机关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条例。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对国家各级部门的财政收支或国有企业的财税收支及其管理活动的:效果性、经济性、效率性进行的审计和评价。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绩效审计的本质,其实就是资金运行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效果性――计划、方案等目标的实现程度。既经营、政策以及其他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经济性――对投入人、财、物等资源是否有效经济合理利用。即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以一定投入取得最优产出,即支出是否高效。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国的绩效审计以应以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为目的,紧紧围绕中国的发展战略,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资源使用的效率性、达到目标的效果性进行的审计,着力解决体制建设、制度建设和管理建设等层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应着重把握绩效审计项目的选择原则与程序、绩效审计审前调查的步骤与方法、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及绩效报告的框架,结果的沟通以及后续跟踪等重点,准确理解、把握我国绩效审计的定位,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二、审计发展规律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定位与发展趋势

(一)审计发展规律及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定位

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所在,人不能改变规律,但是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做事,事半功倍。国家主席同志反复强调,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产值不高,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长期存在,制定政策和制度要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要达到审计的预期目的,就必须尊重审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实际出发。

现今我国绩效审计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得不深,大多精力花在研究如何实施绩效审计项目上了,绩效审计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建设性作用,在哪些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很少去认真审视绩效审计在我国审计工作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中的位置,缺乏对绩效审计与审计工作关系、中国特色绩效审计与中国特色审计制度关系的深层次思考。我国绩效审计实践经验尚且不足,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走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局,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明显。政府审计因需求而产生、因需求而存在,围绕着需求的变化去适应和发展。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等因素的变化,政府审计应作出相应调整、创新工作的理念、目标、思路、内容和方式方法。绩效审计并非仅作为“问责”和“问效”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存在,而是审计工作发展和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构建绩效审计模式,必须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工作发展的实际、联系政府审计制度创新的要求来进行,这显然需要更加宽阔的视野。

所以,应当着眼于中国特色审计制度的来对中国审计创新和完善、着眼于中国特色审计工作的整体发展,构建中结合实际。只有这样,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才能真正实现,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进程牵制着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短时间是很难有根本性的转变和突破,只要一点一点的改变就审计模式而言,现阶段的科学性的发展观念的提出、政治理念的转变、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逐步构建是我国审计体制的建设和完善的有利条件当财务收支审计不能满足审计评价的需要时,审计就自然会扩大职能作用范围,向高层次的绩效审计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把科学的发展经济做为主题,加速经济发展的转变为主线,把加速经济发表的转变,贯彻到发展经济社会的全过程中审计署2008-2012年发展审计工作的规划中审计署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使经济发展的转变得到了促进,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效果、效率性,在政府审计总量中我国目前绩效审计占的壁纸虽小,但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积极探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道路,实施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审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政府绩效审计促进经济有效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需要政府绩效审计促进的绩效审计的开展是政府的发展审计的新阶段,绩效审计使政治体制得到了改革并促进了政府职能和服务质量以及政府管理。绩效审计在国内政治经济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使政治经济制度正常运转和完善。我国目前对政府的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的一切行动都需要人民的监督,服务型政府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真正做的人民服务,政府部门和机构工作效率的高低、政府的行为是否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越来越多受人关注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完善的制度,对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效率以及效果性有显著的提高,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监督政府的热情从而更好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要求我国在经济制度资源上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尽可能的更有效的利益有限的资源。所以的财政支出,都要有限的利用在人民群众上面,要实行节约,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改用的地方,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我国财力资源有限的状况下,为了加强对各部门各个单位对支出的控制监督,要经常性的对财政支出进行检查和监督。有利于使资金都用到刀刃上面提高绩效。这样做我国的财政支出就要两个方面的好处(1)有利于维持我国国家部门机构正常的运行。(2)有利于使国家的政府机关发挥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一)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社会财富的增多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审计产生的必要条件。委托关系及关系:当少数人手中掌握着这些财富,不能直接经营或者管理时,便需要委任或委托专家代替经营或管理。者便对财物具体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责任。还可以委托或委任专家对其财政财物审查避免错弊行为,由此可以说明委托是审计的基础――受托责任关系。

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审计的目标不是效益,那是由于经营管理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经营者没有明确的经济效益责任要求。先前提出的财会审计需向经济效益方面延伸但不能称为绩效审计,那是因为从2003年开始相关审计机构的绩效审计才把评审鉴证效益作为责任基础,效益审计的优劣作为目标。

(二)绩效审计产生的环境重要条件是经济条件

对预算成本实施管理、强化预测决策的制度,明确管理真的责任,明确各个职位的法律责任,健全管理制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全景

和规模的扩大,要从多方面的角度讲经济效益 如: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经营管理方面所需要的成本。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对审计提出了更严的新要求。

国家体制的改革和法制的加强也对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人民法律意识日渐强化,国家更是加强了贪污、违法的惩罚,重视道德的培养,使其活动减少,纳税人更加注意财政支出的等项目成效,注重节俭,财政支出透明话,财政的透明话和群众的监督的加强促进了绩效审计

(三)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现今,审计工作通常是围绕会计政策与财务制度范围展开,加之政府管理体制存在漏洞,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理论原则是以会计假设为基础,在这些条件下得出的审计结果具有局限性。例如以财政资金审计为主的政府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只检查收支预算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忽略政府机构工作目标以及该目标工作的效率以及最终效果,一味的关注资金的真实与合法,最终得出的审计结果只会偏离最初的审计目的,该结果在实际的评判过程中的实际价值也是大打折扣。

现今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矛盾。长期以来,在我国,权利集中与制度缺乏的背景下,领导阶层有些人出现盲目决策,好大喜功,违背规律的做出一些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形象工程”“绩效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接二连三的冒出,这些人认为花政府的钱白花白不花,政府资金预算变成个人手上可任意处置的奶酪,都想咬一口,各个项目都想插一脚,这种情形下,国名经济长期呈现高速度低效益且重速度轻效益的问题,人民对于国民经济呈现的现状也是熟视无睹抑或习以为常。种种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指向一个问题: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例如在2010年审计署移送的131件案件线索中,大多数的案件发生于工程建筑、土地开发、招标采矿以及房贷理赔等环节,这些中饱私囊、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很多甚至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成为重案要案,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能够一定强度上打击这些违法犯罪,也更加体现出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现阶段国情下,我国审计必须直面制度空白下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而绩效审计肯定是重要手段之一。审计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让其脱离整体,同时也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让其超越整体。所以,当前我国的国情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国情下应当将收支审计与政府绩效审计并重。中国的当前国情决定了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型期,经济体制不健全、政治制度不完善的严峻情况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已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竭尽全力为实现经济建设目标保驾护航。(作者单位: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82-02

一、服务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发展趋势及金融监管核心问题

1.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金融自由化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金融监管机构既不能抑制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对风险的防范与金融的稳定。因此,处理好适度的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的关系是确保金融业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过于严格的监管将使得金融行业丧失活力和效率。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加强了对金融领域的管制,形成了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然而,在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中,金融管制的僵硬性逐渐突显出来。随着市场利率变化不断加剧以及通讯和数据处理的技术不断革新,严格的金融监管无法与趋于自由化的金融环境相适应。对金融体系过度干预不仅无法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益,反而会抑制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而抑制服务经济的深化发展。因此,在实施金融监管的同时也需要给予金融发展一定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又不能过度放松。金融监管的缺失不仅会大大增加本国的金融风险和不稳定性,还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金融体系的连锁反应,最终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之所以如此迅猛地爆发并传播,从金融监管角度来看,正是由于金融自由化下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使得资本在金融环境尚不成熟的条件下大量投入而引发。由此可见,金融自由化离不开金融监管。

2.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是动态“博弈”的过程。服务经济环境下的金融业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又需要金融监管作为保障。金融监管机构必须重两者自身发展的同时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共同促进金融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一方面,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但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也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金融创新是将诸多风险以不同组合的方式再组合,这种组合后的金融风险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业务显得更加复杂,使金融机构难以控制。同时,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使得银行与非银行业、金融与非金融业、货币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界限难以界定。这必然导致金融监管机构原有的调节范围、方式和工具出现不适,需要调整。因此,在服务经济的环境下保持与金融创新的同步发展是金融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

二、传统金融监管与服务经济发展要求的差异

1.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与分业监管现状导致监管低效。现代服务经济下的产业延伸、扩展、重叠和交叉,要求金融服务作相应的延伸、扩展、重叠和交叉。这一变化也必然要求金融服务业加快向混合经营发展。而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体制。在混业经营格局下仍然实行分业监管架构,就会出现体制落后于市场的弊病,导致监管失灵和低效。在分业监管状况下,没有一个监管部门拥有全部信息和权威以监控系统性风险,无法识别并制约个别金融行业或机构危害整个金融系统稳定的不当行为,不同金融机构之间很难采取高效率的联合行动解决金融市场突发的危机事件。如目前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母公司由中央银行监管,而其子公司则按所处行业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来监管。一个金融机构同时受到多个监管主体的监管,往往会由于监管部门自身的责、权、利而产生权利纠葛,容易造成监管重复或监管缺位,或者出现监管成本过高与规模不经济问题。

2.金融服务业行业渗透和交叉导致分业监管出现管理盲点。在服务经济下,行业渗透和行业交叉使分业监管出现了管理盲点和监管责任难以明确的问题。由于分业监管实行的是各个监管部门各自为政的监管方式,而金融机构的业务渗透和交叉使得非主管的监管部门难以跨部门进行全面监管。而且有的业务在一个金融机构中呈现多个行业的渗透,更使得单一监管部门无法进行监管,于是出现监管盲点。最为典型的是当前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往往呈现银行、保险和基金的业务重合,使得单一监管部门对这类产品不同环节的监管显得无可奈何,或者无法进行跨行业监管,或者干脆撤销某些跨行业的理财产品。而这又阻碍了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

3.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复杂化发展要求与分业集中监管的差距。长期的金融抑制阻碍着中国金融的发展,在服务经济下,金融服务业日益向自由化复杂化发展,金融市场竞争性增强,资本配置效率提高,融资方式多元化,企业有更多渠道获得资金,并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但金融业务业发展的自由化复杂化,也更容易积聚金融风险。我们既需要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以满足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有相应的监管手段以保证金融安全。在当前中央政府外部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模式下,由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分兵把守,其金融监管只能以银、证、监某个角度为立足点,在操作中面对复杂化、多方面的问题却鞭长莫及。既要金融的自由化,又要金融安全,就必须改革当前的分业集中监管模式。

4.合规性监管与服务经济所要求的风险性监管的差距。合规性监管是指通过行政手段,对金融服务业执行国家的法规、制度和规章等情况进行监管。风险性监管,是依据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开展对金融机构的全方位的、动态的监管,以加强金融机构的稳定性,是在合规性监管基础上进一步的审慎性监管。中国金融监管内容历来强调合规性,即金融业务经营是否符合政策和法律法规,但在金融自由化趋势下,金融创新业务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从近几年披露出来的金融大案要案来看,都是粗放型管理、片面追求资产规模酿成的恶果。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金融监管从合规性监管逐步过渡到风险性监管的模式。

三、中国服务经济发展对金融监管体制的要求

1.适应混业经营的要求。由监管制度上实行渐进式的增量改革是中国金融监管适应混业经营要求的最佳途径。当前中国金融体系还比较脆弱,匆匆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过渡到混业经营、混业监管,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应当以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需求为契机,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整合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能,增设相关机构或增加相关机构的职能,相对于把分业监管制度进行彻底改革的做法,其阻力及风险小于制度性颠覆所带来的影响。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对监管渐进式改革的要求,主要应考虑四个方面:(1)综合性的金融监管机构;(2)要求设立全面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3)制定能体现中国金融体系规范发展的相关法律;(4)应当加强金融机构间的协调实现信息共享。

2.适应服务经济下金融自由化要求的金融监管。服务经济发展必然推动金融自由化进程。这个过程要求金融监管既不妨碍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又能防范自由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和动荡。适当减少行政干预,降低金融监管的地方分割程度,增强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

3.适应风险防范的要求。设立金融服务机构内部的风险预警系统,金融服务机构内部风控控制系统较薄弱,是中国金融监管的软肋。金融服务机构内部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才能使各机构的经营管理能真正按稳健方式运行,资产能得到保护,负债能得到控制。特别在当前国际金融业务急剧发展和资金调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内部控制系统就显得越发重要,并能够促使外部监管的效果更好地表现出来。建立健全科学的预警指标。这套指标主要包括反映资本充足性的指标、反映流动性的指标、反映资产质量的指标等。针对中国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三大因素(外债、银行坏账和通货膨胀),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防范指标体系。建立完善金融机构材料上报制度。金融风险预警制度必须建立在充分、翔实的金融资料基础上。各金融机构必须按照金融监管当局制定的时间、项目、格式和口径上报各种财务报表和资料,并保证上报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建立风险预警的评估系统和传导机制。金融监管当局在收到金融机构上报的资料后,由专人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运用各种预警指标,预测各家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程度。随后,金融监管当局应及时将金融风险反馈给金融机构,向有问题金融机构发出警示信号,提醒有问题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服务业分类风险控制体系,设置混业经营下的金融“防火墙”,设立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机制。目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方面存在相当程度的缺失,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保护手段和措施。作为金融市场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给予最大程度的保护,才能减少市场的动荡,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受利润动机的驱动和迫于竞争的压力,难免过度承担风险,一旦破产,将损害储户和其他客户的利益,严重者造成社会动荡。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尤其是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中央银行的监管目标应以此为重。从银行监管方面来看,抓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从证券市场的监管来看,必须进一步完善保护消费者的法规、制度,使得金融机构的信息更加透明化,通过这些法规制度来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劣势,从而更大程度上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陈元.以开发性金融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科技产业,2010,(8).

[2] 高翔.以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经济能力[J].天津经济,2010,(6).

经济发展的要求篇(10)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海按照“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方针,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10年的57.3%上升到2013年的62%。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离不开适宜的税制环境,上海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税制方面的制度性缺陷和矛盾也较为突出。通过对上海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将为深化我国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一、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对税制改革的要求

(一)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趋势明显,需要解决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的税制安排倾向于制造业,制造业采用增值税,增值税对产业分工有保持“中性”的特点;而服务业采用具有重复征收性质的营业税。在我国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中间环节少时,重复征税的问题矛盾不突出,但随着服务业发展,分工协作成为趋势,流转环节增多,使得重复征税问题愈发突出。重复征税抑制了服务企业之间的分包、转包和外包,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在上海较为典型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12年上海率先试点“营改增”之后,重复征税问题有所缓解,但受试点行业局限和地区局限影响,抵扣链条还不系统、不完整,该问题仍需进一步破解。

(二)生产业从制造业分离趋势明显,需要解决流转税制不统一问题

产业间流转税制不统一,中断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使生产企业选择将服务职能内置化,阻碍了生产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也限制了制造企业外购生产需求。以研发机构为例,如果其研发成果缴纳营业税,这些为制造业提供的服务将不能享受进项税额抵扣,导致制造业企业不愿意让研发中心独立成为专业化公司,阻碍了主辅分离和做大、做强。在上海“营改增”试点之后,虽然为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但操作中部分企业主辅分离后,由于一些分离出的生产业企业难以达到原来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无法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从而影响了企业实施主辅分离的积极性。

(三)服务业平台化、网络化趋势明显,需要明确相应的税收政策

当前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企业大多具有平台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由平台型企业演化出平台经济产业已成为趋势。其商业模式很多具有总集成、总承包、综合性强的特征,很多属于交钥匙工程,即一家总揽,多家合作完成,这种模式覆盖行业广,关联方众多,很难用现有的行业分类进行准确界定。在税务实践中,对这类涉及多个行业的业务,跨越了交易平台、支付平台、媒体平台、服务平台等多个平台,其中既有属于增值税征收的内容,又有征营业税的劳务,如何界定、如何征管较为困难,给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均带来困惑。

(四)服务贸易国际化趋势明显,需要改革服务出口税制

出口退税是国际通用原则,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货物出口退税政策,但对服务出口退税问题,除了近期对先进技术企业离岸外包业务收入可以免征外,其余均按规定征收,没有获得与货物出口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出口贸易与产品出口贸易政策的不对等,使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不利于服务贸易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上海“营改增”试点过程中,针对这一问题,在方案中明确提出,国际运输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涉及服务使用增值税免税或零税率。

(五)服务业高薪酬待遇、高人力成本趋势明显,需要优化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税制设计

现代服务业较多依赖于人才和创新,但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偏高,我国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45%,是香港、新加坡的2倍以上。以上海为例,一位年收入200万人民币的金融高管,要缴纳个税70万,税负率在35%左右,为了留住人才,企业往往采取境外付薪方式避税。高税率一方面制约了国际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也流失了税收收入。从企业角度,上海推行“营改增”后,一些智力密集型企业由于主要成本是人力资源成本,这些成本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支出,也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不能作为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导致税负增加。

(六)工业用地向生产业用地转型趋势明显,需要相应的税收政策支持

在城市功能转型的背景下,大城市近郊区企业转型的主要方向是从工业升级为生产业,在规划调整为商办用地情况下,企业如需突破原合同约定提升容积率,土地须由政府收储后再进行招拍挂。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除了政策性搬迁外,被征地企业的动迁补偿款不享受所得税减免或缓交优惠,而这部分税费在企业的动迁补偿诉求中一般也转嫁给了动迁方;而被征地企业在后续的买地、买房过程中,还将承担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诸多税收。总体看,土地二次转让涉及二笔税费,重复交税,推高成本,造成了政府收不回土地,规划难以落地,企业也缺乏转型积极性的困局。

二、对策建议

从上海在发展服务经济过程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可以看出,改革创新面临着体制、管制、法制、税制等多方面的瓶颈制约。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服务经济在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初现端倪,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就必须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导向,改革和完善现行税制,进一步发挥税制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一)进一步放大“营改增”试点效应

进一步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在近期把铁路运输业、邮政服务业、电信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之后,研究把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生活类服务业和房地产业逐步纳入试点。加快拓展改革试点区域范围,扩大受益面,促进区域间公平税负、平等竞争。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细化部分应税服务的范围界定,促进进项税额的充分抵扣。针对工业用地转为生产业用地过程中税负重的情况,探索推进土地流转环节的“营改增”,降低土地流转税负成本,建立有利于促进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的引逼机制。

(二)统一服务业与工商业税法

改变工商业征收增值税,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二元税制,继续大力推进增值税改革,向增值税一元税制转变。通过结构性减税,促进服务业发展,为服务业与工商业联动发展提供税收制度保障,促进形成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研究适当简化税率,适当减少税率档次,减轻服务业税负负担,切实减少制约创新和阻碍城市转型的不利因素。同时,进一步完善向境外提供服务贸易实施免税或零税率的政策措施,促进贸易方式转变。

(三)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按照量能负担原则,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适当合并相关税目,形成合理税率,完善税前基本扣除,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为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功能发挥创造条件。同时,实施有利于吸引国际人才的个税政策,对国际化人才,试点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减少高端人才被迫外流、侵蚀税基的现象。

(四)规范优惠政策,构建公平的税收环境

清理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和各种地方“土政策”,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同时,理想的服务业增值税制也是力求减免税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尽可能减少增值税链条中断的现象,确保其公平、规范。应破除观念误区,引导各地不再追求税负洼地,而是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对服务业新业态遇到的开票问题、资质问题等实际困难,按照问题导向,以案例法的方式,在不违背现行税法原则的前提下,逐一解决具体问题。

(五)提高税收征管和服务水平

完善分税制征管体制,探索国、地税综合征管,借鉴上海市国税局、地税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的做法,加大国税局、地税局机构整合力度,重新划分纳税人管理权限,以此来减少征收成本,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大力推行信息管税,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提升管理和稽查水平,并提供有针对性的纳税服务。完善公共信用平台,推动包括税务在内的各类政府公共信息、垄断行业信息共享,探索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胡怡建,蒋颖.上海服务业“营改增”改革试点效应分析[J].科学发展,2013(1)

[2]曹海娟,胡怡建.城市转型期影响上海财政收入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13)

上一篇: 廉政建设成果 下一篇: 智慧工地质量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