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8 17:05:37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1)

务实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抓好新常态下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依兰资源、能源和地缘优势,重点打好五张牌,促进产业提档升级。要打好煤化工特色牌。依托省级煤化工开发区(依兰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240万吨竖井、30万吨醇醚燃料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百亿元的省级一流特色产业园区。要打好粮食物流区位牌。有效发挥依兰地处龙东腹地的独特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和“巴木通方依”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利契机,依托哈佳铁路新建、依兰港复建、100万吨粮食仓储加工交易中心和中农批依兰农商物流园建设,突出粮食加工物流集散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打造龙东地区最大的粮食物流产业基地。要打好新能源绿色牌。依托现有风电、水电和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基础,加快推进老平砣风电场、丹青水库和松花江航电枢纽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形成多业并举、特色鲜明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格局。要打好矿产资源牌。发挥县域蛇纹岩、高岭土、滑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招大引强,促进矿产资源产业集约发展。要打好旅游文化牌。实施文化与旅游双驱战略,加快发展以五国城文化园为核心、宋金文化为主导的旅游文化产业,打造南有清明上河园、北有五国城文化园的大旅游格局,叫响“南有开封府、北有五国城”的旅游品牌。

二、要以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坚持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以“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要继续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稳定粮食总产,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要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和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要以机构改革、粮食流通和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用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激发发展动力。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和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要加快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三、要以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以依法决策、依法行权和规范执法为重点,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坚持把“合法”作为行政决策的第一要件,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专家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完善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正确决策。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改革方向,把财政权、人事权等核心公权力纳入制度框架,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规范运行。要加快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切实从源头上防止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水平。要加快推进社会法治建设,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要把加强社会法治作为重要任务,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法治水平。要妥善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维稳和维权、常态治理和应急处置、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的关系,不断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实现社会活泼有序、永葆活力。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2)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26条明确提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是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首次以独立章节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这充分肯定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地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整体功能和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中国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1.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的县域经济体207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总人口的70%之多,地区生产总值份额的60%,财政收入的24%,吸纳劳动力的65%。县域经济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农业,而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内具有广阔的农村腹地,巨大的消费市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力保障。

2.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平台

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农村经济为基本经济,以农村人口作为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是推进城乡转型、淡化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好,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吸收了本地的农业剩余人口,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稳定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大力发展以县域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城市,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这是我国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农业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工业与城市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同时推进。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应该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双向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行的近十年来,县域经济在协调城乡关系,带动城乡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流通体系上,形成了以县域城区为中心,农村集镇为依托,城乡交融、合理分布具有特色的社会化经济群体;在服务体系上,形成了以连接千家万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更好的协调城乡关系;在生产关系上,形成了城乡经济融合的生产网络,使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步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4.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水平。农村是县域经济的广阔腹地,占总人口的70%之多,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与市场容量,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内外需失衡,保障经济均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延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改革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

首先,大力推广“农业区域化安丘模式”。 积极引导扶持流通和加工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效应,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专业化合作,形成利益协调共同体,完善“订单农业”。

其次,增加科技投入。综合利用各种形式及渠道筹集资金,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将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载体建设。大力开拓市场,提升营销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不同类型、具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信息网络,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支撑,二者相结合。

1.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发展和增强县域经济的着力点,也是县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城镇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力点,对于接受城市辐射作用,协调县域经济全局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点面共同发展,强化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县城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这对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形成集聚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2.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积极承接那些对县域经济有促进作用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在县域内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利用县域劳动力竞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创造条件。选择具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本县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协调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提高产业关联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术含量的迎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导向。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其强大的竞争力、迅速的膨胀力、旺盛的生命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和顶梁柱。进一步做做强民营经济,让主力军更加强大,顶梁柱更加粗壮,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活跃城乡市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束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主体战略,按照“依托优势,突出特色,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做大做强”的思路,强化措施,大力扶持,做强民营经济。

(四)发展优势产业与集群经济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近十年,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区域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探求区域竞争力的有效经济组织形式。低交易成本、知识溢出、强连锁带动效应和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使区域集群成为极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发动机”。

中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密切相结合的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逐渐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成长中的产业集群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这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重组和城乡间人口流动,形成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或产业集群中心积聚的态势。县域经济中产业的集群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后,实现农村――城市健康有序转型的内生协调机制。

(五)扩权强县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就要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权力,应当不失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是增强县域经济自身活力的有效措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行政层级给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做到责权统一,强化对县域经济的自主管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县财政划归省财政直接管理,减少财政管理层级,激活县级财政活力。财政部在2009年7月公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12年底前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收支划分、资金往来、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等改革,实现省与市、县财政间的直接联系。这种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改革是扩权强县的新突破,在制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

参考文献

[1]曹健.全国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地区生产总值六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8-09-16.

[2]黄连贵,张照新,张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3]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5]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

[6]朱舜.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J].乡镇经济,2002,(1).

[7]刘国斌,陈治国.利用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8]郭军,刘瀑.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小城镇经济研究[J].中州学刊,2007,(5).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3)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大考验中取得的显著经济成果。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我们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的重要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党全国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原则

这些重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六个结合”。即:在2010年经济工作中,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把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把推动自主创新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把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要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人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

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是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务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4)

面向“十三五”,“两个跨越”有何新内涵?

向全面小康跨越

补齐“短板”,均衡和协调发展;

扶贫开发成重头戏

什么是“全面小康”?全会指出,四川实现全面小康,不但要做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两个翻番”,更重要的是必须全面补齐城乡区域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不同步、生态环境保护欠账多、民生保障任务重等“短板”,特别是要解决好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二字,其实强调的就是小康的均衡和协调问题,并不能单单看数字指标。”在乐山市委书记唐坚看来,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就是要补齐的发展短板,“乐山其实是城、乡、彝三元结构的问题,尤其是彝区发展已成最突出的短板,这条短板补不上,将影响全市的发展速度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完成。”

在“两个跨越”的新起点上,扶贫开发已经成为重头戏。

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道出背后的压力:全省尚有贫困村1万多个,近500万贫困人口。扶贫开发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 全面小康,还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短板”需要补齐。眉山市委书记李静在分组讨论会上报出好消息:前三季度眉山CDP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位居各市州前列。在她看来,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四川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协调,也是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

向经济强省跨越

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

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

全会提出,四川建成经济强省,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构建产业支撑、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动力转换,推动四川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做到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

经济总量大

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四川今年有望迈上3万亿元台阶,经济发展从大到强,不仅是提高四川自身竞争力,从区域经济角度来说,更是增加西部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分量。”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认为,四川加速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事实上是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的主动作为和担当,而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是建设经济强省的最基本指标。

经济总量大,才能为经济做强、做优提供足够的腾挪空间。全会提出,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目标已明确: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就像骑自行车,太慢就可能摔下来!”四川博览事务局局长郑莉认为,建设经济强省,做大经济总量,从根本上讲还是发展问题,必须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

城镇化是四川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认为,当前全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左右,而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30%左右,同样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每年将有1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而每一个农村人口的转移,都将在住房、消费、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旅游业同样将释放出新的能量。”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认为,旅游产业是富民产业,对于扶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在消费者对旅游产品需求日渐旺盛的背景下,旅游业有望在推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经济结构优

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发展服务业

全会提出,四川建成经济强省,必须通过转型发展构建产业支撑。

对此,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感触很深。去年工业领跑全省的凉山,今年感受到了巨大的稳增长压力,“凉山的工业主要依靠水电和矿业项目,前者建设周期长,后者则市场需求低迷,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经济强省之“强”,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看来,结构优化是要义。“经济新常态下,调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切换,四川必须要着力于‘强’,着眼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好适应当前发展形势。” 陈新有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例,认为只有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才能蓄积新的增长动能,工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增长。不久前,四川省印发《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确定了全省工业从大到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工业目前在全省经济中占比超过50%,经济强省、经济结构优化,工业的从大到强、产业结构优化首当其冲。”陈新有如是说。

省统计局局长陈炜认为,经济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带来更为强劲的增长动力,更是经济强省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CDP比重38.7%,比2010年提高3.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4.4:50.5:35.1调整为2014年的12.4:48.9:38.7。“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十三五’我省的服务业将在城镇化潜力不断释放等因素的推动下,加快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省交投集团董事长朱以庄已经开始了“结构优化”。在传统公路、水路投资的基础上,交投集团围绕交通做长产业链,发力交通大服务产业,“我马上要飞到上海与幸福航空签一个协议,开展通用航空合作,发展支线航空。”

创新能力强

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发展新引擎

经济强省,要强在创新能力上。

今年10月,东方电气集团牵手成达公司,成功签订印度尼西亚芝拉扎燃煤电站三期锅炉设备采购合同,实现了国内首台1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出口海外。“能够成功走出国门,背后就是创新的力量。”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说。

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说,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切换,只有创新发展才能够提高竞争力,抢夺市场。“面对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要积极创新商业模式,谋求转型升级,追求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我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朱以庄看重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有望依托成德绵在全省掀起一股创新改革的新风,让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治理等方方面面都牢牢打上创新的烙印。”

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省政府金融办主任王川红认为,伴随着城商行、农信社等改革加速,四川的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在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初具规模,能在“十三五”期间发挥好对创新和改革的支撑作用。

质量效益好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5)

(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河南县域经济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河南县域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责、权、利的统一,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1992年乡镇总产值在中西部地区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河南县域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选择了巩义等18个特别试点县,赋予其地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十八罗汉”闹中原由此开端,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十七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把发展非公有经济作为富民强省的战略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全省共有109个县及县级市,其中县89个,市20个。占全省157个县级行政区划的69.4%;县域总人口8068.2万,占全省人口的83.9%;土地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0.7%。通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河南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逐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涌现出一批实力强、发展势头好的经济强县和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经济板块。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比重由1997年的32.3%下降为目前的22%,二、三产业比重由67.7%上升到78%。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目前全省年粮食加工能力已达2500万吨,乳品加工能力80万吨,肉类加工能力250万吨。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4600多个,带动了690万农户。培育出了双汇、莲花、华英、胖哥、三全、思念等一批知名品牌。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二、河南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的原则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发展的成果要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来。为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无论消除当前经济运行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还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都要求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以坚持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宏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农”问题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的诸多矛盾中处于首位,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最尖锐、最突出、最棘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我国农村改革的经验可以看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没有按照市场规律去认识、把握和发展农村经济,在机制和体制上实行了许多限制资源自由流动的做法。目前应培养农业产业化积累和城市化转移的市场化力量,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人口城市化转移问题。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应坚持因地制宜,强力打造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生产力。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的自然资源,河南地域辽阔,各县气候条件和资源千差万别,豫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嵩山、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区旅游资源丰富,豫北、豫东平原农业特色鲜明。近年来,豫西新安、伊川等县走煤、电、铝一体化道路,焦作云台山、安阳林虑山、豫南伏牛山大力发展山水旅游,新乡致力建设奶牛养殖,显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各地只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振兴。

三、河南发展县域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只有在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扩大县域对外开放,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创新思维,狠抓落实,县域经济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实施项目拉动、加快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一般是指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增加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减少的过程。工业化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工业兴则县域兴,工业强则县域强。项目带动是县域工业发展的关键,抓住项目,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各县在继续抓好现有县域工业,加大对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的同时,要积极发挥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力争上新项目、上竞争力强的项目,大力实施项目拉动。要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等信息的收集与研究,分析市场趋势,着力谋划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加大投资力度,强化项目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搞好产品系列开发,使优势产业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优势企业的分工协作体系,利用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所提供的市场份额、技术支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对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提升,建立健全质检、技术、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机构,构筑有利于企业集聚的良好平台,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

【上接第47页】

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必须创新思维,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调整优化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继续搞好优质小麦与加工基地,尽快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的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豫东、豫南平原和南阳盆地各县要抓好肉牛、肉羊基地建设,京广铁路沿线要重点抓好规模化生产,沿黄要抓好黄河滩区奶业示范带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企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品,集中布局,连片开发,规模经营,培育特色农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按照国际标准,调整结构,组织生产,促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各级财政要采取贷款贴息、补贴补助等措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优质专用小麦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果蔬加工、中药材加工和林纸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搞好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三)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以开放促发展

由于河南地处内陆,县域经济发展客观上受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多因素制约,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紧紧抓住当前世界性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外力促发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县一定要坚持把开放带动战略作为加快发展的主战略,牢固树立“省外即外”的观念,加快对内对外开放。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到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支柱产业上来,尤其要着力引进境外大型企业、发达地区大型民营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层次,增强发展后劲和经济实力。

(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认真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继续清理和修订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落实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尽快制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具体办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给予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的国民待遇,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使河南经济有一个大发展,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县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创业辅导、技术支持、信用担保、信息咨询、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对外合作等工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6)

1 湖南省经济动员能力综合评估

经济动员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等硬要素,也包括经济动员的体制、机制、管理和协调能力等软要素。下面分别从经济动员能力的硬软两方面因素对湖南省的经济动员能力进行评估。

(1)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是经济动员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动员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2006年,湖南省生产总值为7493.17亿元,增长12.1%,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1.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123.46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038.4亿元,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1830元,增长10.5%。全省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2%、12.2%和12%,连续12个季度保持了11%以上的增长,且波动幅度较小。企业效益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64.75亿元,增长39.4%。对经济动员能力影响较大的主业产品增长较快,优势产业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为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财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金融动员是经济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经济动员效果的主要参考指标。据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湖南省省财政总收入891.16亿元,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5.3亿元,增长20.3%。各类社会资金的动员潜力显着增强,能够为国民经济动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湖南省较为雄厚的财政金融实力为夯实国民经济动员基础,提高经济支持能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力地增强了经济动员能力的发展后劲,将对今后国民经济动员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对经济动员成本有较大影响,是提高经济动员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湖南省优势地区继续发挥带动作用,以2006年统计数据来看,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达2818亿元,增长14.1%,比全省平均快2个百分点;“一点一线”地区生产总值为4770.15亿元,增长12.9%。大湘西地区开发稳步推进,生产总值为814.24亿元,增长11.6%。“3+5”地区生产总值为5644.98亿元,增长13.2%。虽然大湘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受交通等基础建设的限制,其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经济动员能力的发挥更多的要倚重“一点一线”地区便利的交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4)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动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提高经济动员能力的贡献越来越大。长沙、株洲两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和郴州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动员能力的主要形成地。湖南的高新技术领域集中在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及高效节能、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几大领域,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很强的科研实力,产学研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持续加大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提高湖南省综合实力和劳动生产率,增强经济动员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5)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的宣传教育是经济动员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乘法器,加强和改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的指导和管理,整合研究力量,拓宽研究领域,开阔研究视野,在国民经济动员理论和实际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湖南省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的办法学习借鉴省内外国民经济动员的先进思想和成功做法,结合湖南省自身的特点和在应急作战中的地位,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手段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社会大众对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参与意识,使民众逐渐意识到国民经济动员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事业。

(6)湖南省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日趋完善。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为提高政府实施经济动员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进,也为优化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了科学的框架,为从制度层面上将国民经济动员纳入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实现的速度和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工具和调控手段。湖南省在处理非典、地质灾害及冰冻雨雪灾害的过程中,反应迅速、准备充分、决策周全、时机恰当、落实有力,实现了由运用单一调控工具向多种调控工具并用的转变,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宏观调控紧扣经济运行的脉博,实现了被动型调控向主动型调控的转变,适应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将宏观调控对象由以企业、单位和个人为主,转到以调控市场为主。同时,宏观调控坚持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宏观经济调控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一方面推动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增加了国防经济实力,提高了经济动员能力。

(7)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建设逐步适应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要求。湖南省各地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地市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三级经济动员机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湖南省动员机构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地区、行业、基层单位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机构和工作队伍得到了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各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和未来军事斗争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启动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参与抢险救灾等处理应急事件的成功经验和现实要求,使国民经济动员体制建设能够较好地实现保障军事行动与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接轨,与抢险救灾等紧急情况处置接轨,既能为保卫国家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也能为促进湖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增强湖南经济动员能力的对策思路

2.1 贯彻国民经济动员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

湖南省要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动员要继续服从服务于地区经济建设大局。要树立大局意识,在服从大局的前提下,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立足现实,在尽可能减少资源占用和消耗的情况下开展动员准备工作,将国民经济动员的工作融合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去,适应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及湖南经济发展与改革呈现出的特点,总结近年来湖南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大经济动员的观念,加大国民经济动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国防动员意识和水平。努力提高军民结合、寓民于民的水平,增强国民经济应变能力,提高国民经济对应急事件的支持保障能力,实现“小实力,大潜力”的支持保障能力。

2.2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实力是经济动员能力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只有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才能带来经济动员能力的提升,否则经济动员始终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要紧紧依靠经济发展带动动员能力的提高。本世纪的前几年湖南已有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但是总体还是偏于落后,湖南省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利时机,搭上国家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迎头赶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靠前的第一梯队成员。同时,在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减少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社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创新型经济区。

2.3 加快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运用信息技术术改造动员对象,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战争首先要求国民经济动员资源成为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的信息。加强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库建设,在依托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形成指标规范、统一、齐全,信息更新及时、可靠、准确,信息查询方便、快速、保密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库。

其次,建设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决策平台,形成国民经济动员组织和控制的可视化。建立能够为决策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武器装备、军需物资研制和生产的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人员、原材料、能源及相关技术资料的名称、位置、数量、状况特征等信息的技术平台。根据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从湖南省实际出发,有重点的研究关键动员能力的可视化问题。

最后,构建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通道,形成快速、安全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传递网络。建立覆盖省、市、县的三级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网络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解决现有的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网络的技术差异、信息遮避等问题,为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传递网络化创造有利条件。

2.4 完善湖南省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机构

积极推进和加强国民经济动员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经济动员运行机制。在国家设立的各级经济动员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可结合湖南省自身优势,建立各个不同部门的动员办公室,各部门经济动员组织机构,各类型(决策、执行、监督)经济动员组织机构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要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积极探索依托现有的政府组织机构、法律法规体系和科技工业基础,开展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提高国民经济的应变能力。要结合湖南省地区和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探索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民主、规范的经济动员决策机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规范经济动员机构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高经济动员的效率与速度。同时,要开展经济动员机构和经济动员工作规范化大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使动员机制不断完善,动员能力不断增强。

3 结语

国民经济动员归根结底是资源的重新组合与配置,提高经济动员能力建设就是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对湖南省经济动员能力的综合评估,一方面可以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作战的经济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动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对策。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应急与应战机制的整合,实现了平战结合,提高湖南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7)

,破难攻坚,奋力推进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民营经济总量扩张。要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心,走民营之路,形成遍地开花、铺天盖地之势。一是坚持全面放开。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在政策措施上彻底放开、放宽、放活,能干什么干什么,能干多快干多快,能干多大干多大,真正形成万马奔腾、竞相发展的活跃局面。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发挥基础优势结合起来,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一批新的企业群体,实现民营经济量的扩张。二是动员更多的力量加入发展民营经济行列。调动一切力量,挖掘各种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全市干部群众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使民营经济持续热起来,火起来,活起来。积极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通过轮岗、提前离岗、停职、辞职等形式,直接从事民营经济,领办、帮办民营企业。鼓励下岗职工、城镇待业人员、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管理人员积极投身民营经济,在民营经济的海洋里求职立业。三是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加大公退民进步伐,支持国有集体企业采取员工入股、产权买断等形式整体改制为民营企业。要学习借鉴温州发展区域集群经济经验,大力发展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业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聚集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建立具有高度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突出特色,带动产业镇、专业村发展,形成企业的群体规模,技术、资金以及品牌的集聚优势。

(二)培植民营企业骨干群体。规模骨干企业是县域经济的台柱子,骨干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要提供最好的服务、最优的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打造*经济的“航空母舰”。对等列入“梯队工程”的民营骨干企业,要鼓励他们通过国内外资本纽带实行联合,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等形式实施低成本扩张,通过改制改造、技术革新、增资扩股、产品开发等途径加速规模膨胀。对科技型、外向型、就业型的民营企业,要从技术、人才、项目、信贷、电力、土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促其加快发展壮大。对具有品牌优势的民营企业,要引导他们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实行专业分工协作,加速品牌聚集和资本聚集,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各镇办都要对现有企业梳理排队,选择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向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强镇富民的支撑力量。市里将建立民营经济发展基金,对投入大、发展快的民营企业实行重奖,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同时也希望我市的重点企业要勇于承担加快发展的重任,继续发挥带动全市的排头兵作用,发挥对全镇、全市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比学赶超,自我加压,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提高民营企业经营水平。鼓励民营企业依据《公司法》组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具备条件的要走资本运营之路,争取尽快成为上市公司。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形成新的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民营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向国际一流企业和企业家学习,不断提高境界,树立远大目标,做出更大的业绩。要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拓宽选人视野,采取优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吸引各类人才,引入现代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提高民营企业管理运营水平。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强化品牌意识,鼓励民营企业靠科技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新形象。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机制灵活的优势,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到境外投资办厂,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和劳务输出。

二、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增强加快发展民

营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优化外部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加强载体建设,促进了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富裕城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撑力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同先进市相比,特别是与江浙等南方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表现在规模总量上,由于大型骨干企业少,民营经济规模总量偏低,相应地制约了全市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去年我市和地方财政收入,只比全国百强市平均值高亿元和亿元。而温州的柳市镇,一个镇就有多家年产值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生产的低压电器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浙江嵊州市生产的领带在全国领带市场占的份额,诸暨市大唐镇年产袜子亿双,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规模之大,令人震撼。表现在发展速度上,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和投资力度差距较大,今年以来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为,而全省增幅以上的有个市;东部发达市每年的投入平均在亿左右,我们还有一大半的差距,山东省进入全国百强市的个市年平均利用外资亿美元,反映发展速度和投资力度的发展活力指数,我市仅列全国第位。放眼看今后若干年我们的后劲,放眼看其他百强市发展的势头,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感和压力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关键是解放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把民营经济作为突出抓好的三大亮点之一。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全会精神和省委的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综观全国各地,哪里民营经济发展得快、规模大,哪里综合经济实力就强。*之所以在山东保持领先地位,进入全国百强,就是因为民营经济发展得快,民营经济已经渗透到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江苏、浙江是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得最快最好的省份,而江苏、浙江也是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生活最富的地区之一,全国百强县前强中,江苏占了六个,浙江占了两个。浙江省的发展模式被专家称为老百姓经济,民营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据重中之重的位置,浙江的全国百强县市有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谁抓住了民营经济,谁就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温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乡村家庭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家家是工厂、处处是市场的景象;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温州城乡经济空前繁荣,当年商品零售总额为亿元,到年就达到亿元,年营业额亿元以上的市场达到个;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所有制实现形式及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温州个体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大发展,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温州模式”。正是因为始终抓住发展民营经济不放松,温州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多个奇迹,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一举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发展民营经济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民营经济是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生产力,所以,哪里民营经济抓得好,哪里人的积极性就高,民间的活力就强,各种资源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优势就能得到充分发挥。温州能培育出“胆大包天”、“胆大包地”、“胆大包海”、“胆大包江”的创业能人,就足以说明,在民营经济体制下,人的创业激情能够得以充分释放,创业才干得以充分展现。发展民营经济还是解决“三农”问题、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南方地区之所以经济实力强、农民富裕程度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快,非农产业比重大。温州人务工经商的思想根深蒂固,全民经商的意识十分强烈,这是温州发展致富的根本原因。因此可以说,无工不富,无商不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变农民为工人,变农村为城市,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践充分表明,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生产力,是*振兴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和生死抉择。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到全市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一个大政方针长期坚持下去。要坚持“工业化、产业化、民营化、城市化”的“四化方针”,要突出“工业立市、民营强市”的工作重点,要树立“发展民营、活在民间”的理念,要大力实施“全面放开、全民经商、全民招商、全力保护、全面推向民营经济”的“五全战略”,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民营企业,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再掀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潮

发展民营经济必须上项目,上项目必须招商引资,这是实现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最关键、最现实、最有效措施。发达县市的腾飞无一不是借助外力实现的,要赶超先进地区,实现快速发展,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打一场全民招商的总体战,以大招商促进大开放、大发展。

(一)要营造全民招商氛围。当前,全国各地正掀起新一轮大开放、大招商热潮,竞争空前激烈,形势咄咄逼人。尽管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纵向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县市比,无论是招商引资的气势、力度,还是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和档次,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利用外资方面差距很大。招商引资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思想再解放一点,力度再大一点,办法再多一点,步伐再快一点,努力在全市营造全民动员、全民招商、全民引资的浓厚氛围。要叫响“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没有局外人”的口号,全民参与齐招商。把各行各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全民关心招商、服务招商、参与招商的热潮。要加强协作,同心协力促招商。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同唱招商引资一台戏。要充分利用各种关系,全方位出击大招商。通过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同学的同学,发挥各种人缘资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二)要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必须突出招商重点,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日韩等国受地域限制,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国内南方地区受煤电等资源制约,投资也向北方流动,我们正面临招商引资的良好机遇。要充分利用我市区位、资源、产业优势,抓住国内外大企业调整扩张、抢占市场空间的机遇,重点针对世界强、国内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争取引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大项目;抓住日、韩和港、澳、台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有针对性地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大公司、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重点突破南韩;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等南方沿海发达地区民间资本北上的机遇,积极主动地承接中小企业产业转移;抓住胶东半岛建设制造业基地的机遇,搞好产业对接,主动接受辐射。招商引资,项目是关键。要立足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扎扎实实地搞好项目规划、论证工作,推出吸引外商的卖点,提高招商引资的命中率。各地都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战场,真正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各类经济园区要明确定位和功能分工,突出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加大招商力度,逐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度高、承载能力强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三)要突出招商实效。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必须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新招商方式,确保招商成效。要搞好以商引商,牢固树立“外商发展我发展、企业先赢求双赢”的观念,全力支持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发展,保证投资者得到丰厚的回报,促其增资扩股,壮大规模,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兴业。搞好专业招商,进一步强化专业招商力量,常年坚持面向市外地区,分类别、分客户、分项目招商。坚持组织大规模招商活动与小型、分散、经常性招商结合起来,一年四季招商不止,引进外资不断,形成千方百计招项目、千山万水引外资的局面。要加大招商引资考核力度。层层分解落实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形成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工作机制。市里将设立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大张旗鼓地对招商引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要加大招商引资的督查力度,建立招商引资通报和统计制度,做到月月有检查,季季有考核,定期编发通报。对于人为原因导致项目不落实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要抓好招商项目落实。对于在谈项目,要跟紧盯牢,力争早立项、早审批;对已审批项目,要抓紧运作、搞好服务,确保按计划启动建设;对在建项目,要全程靠上,主动帮助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力争早日竣工投产,早见成效;对重大项目,要成立专门班子,领导具体靠上抓,努力把在谈项目做成、在建项目做快、已有项目做大、优势项目做强。对市里确定的五个特大项目,承包的市级领导要加强调度,靠上工作,千方百计落实到位。

四、标本兼治,重商亲商,努力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优良环境

民营经济就是环境经济,环境的优劣决定着招商引资成果的大小、民营经济发展的快慢。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强化“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系发展”的意识,从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最佳的环境,为资本生产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的舞台。

要营造干事创业的人文环境。在全市叫响“进了*门就是*人,来到*市处处好办事”、“*境内无三乱”的口号,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引导,营造重商、敬商、亲商的舆论氛围。要以争创文明城市为总抓手,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打造文明城市品牌。要广泛宣传我市鼓励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企业的发展成就和社会贡献,宣传民营业户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最有效地激发民间创业、创新、创优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发展民营经济有功,服务民营经济光荣”和风正气顺、心齐劲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要营造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牢固树立“双赢”的理念,始终坚持放开放宽放活的原则,算大帐、算发展帐、算长远帐,最大限度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该放的坚决放下去,绝不允许截留;政策规定放开的要坚决放到位,绝不允许以政策之利谋部门之私。要从发展大局出发,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外地没有的敢于探索,外地已有的敢于突破,使政策始终保持对投资创业者的巨大吸引力和强大推动力。要向企业和客商承诺,只要不搞黄赌毒,只要不搞假冒伪劣,只要不污染环境,一切优惠条件都可以谈,一切外地有的优惠政策都可以用,一切外地能执行的政策我们都能执行。

要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为本的思想,明确政府的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公务员都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要进一步完善承诺服务,做到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真心实意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开发、贷款担保、诚信评估、人才培训、法律服务、专利申报等全方位服务。要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健全完善各项机关工作制度,树立作风优良、服务周到、高效务实的良好形象。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不让投资者多跑一个门、多找一个人、多花一分钱。

要营造平等公正的法制环境。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执法,公正司法,重点治理三乱五霸,严厉查处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积极推行阳光收费,严格规范政府部门收费行为,凡是收费都要经市优化发展环境委员会批准,可收可不收的一律不收,必须收的一律走下限。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一些具有管理收费职能的执法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以*发展大局为重,以*人民根本利益为重,服从大局,服务发展。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而上的三乱行为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要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保护外来投资者、民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要用铁的手腕打霸除恶,对称霸一方、欺压群众、欺外排外、巧取豪夺的,坚决惩处;对各种刁难、勒索、敲诈、威吓甚至殴打商户的行为,坚决打击;对吃商、卡商、欺商等破坏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

要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力打造“诚信*”的品牌,抓好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三个关键环节,利用互联网络,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企业信用评估、查询、监督体系,形成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探索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企业自律的社会信用惩戒机制,靠法治和德治的合力、他律与自律的作用,共同惩戒失信行为,保障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切实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坚决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加强对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环保等监督管理,引导民营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照章纳税。

五、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民营经济发展任务目标的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要务,以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实施“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把民营经济发展紧紧抓在手上,抓出成效。市几大班子领导成员都要按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的分工,亲自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查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督促有关部门限期解决。要树立不抓民营经济是失职、抓不好民营经济就是不称职的思想,把民营经济发展成效作为考核镇办、部门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要健全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作机制,将全市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细化量化,落实到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落实到每个责任人。通过严格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真正形成你追我赶、勇争一流的竞争格局,掀起“千军万马闯市场、波澜壮阔干民营”的热潮。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8)

[作者简介]周永明,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广西大学2004级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054―04

广西“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十五”计划主要目标提前完成,实现了从温饱向总体小康的跨越,是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十一五”时期将是广西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以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为中心内容的和谐广西构建,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和实践的课题。

一、正确对待加快经济发展与推进构建和谐广西的关系

1.加快经济发展是基础、是关键

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构建和谐广西的基础和关键。抓好加快经济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当务之急,是要全力以赴来抓好的。通过改革开放不断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相协调发展,从而使经济更大发展,广西更加和谐,更快实现跨越进入全国经济中等以上发展水平的行列。

2.构建和谐广西是目标、是方向

构建和谐广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目标与方向的具体化,是与社会主义现优化建设相统一的。构建和谐广西,是使广西经济更加富裕、文化更加发达、生态更加良好、家庭更加平安、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构建和谐广西必将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安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更加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显示出来。

3.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广西互相促动

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即在共同体内互相促动的关系。经济加快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互相促动发展,生产力发展促动生产关系前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又能促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破坏生产力发展,乃至促退生产力。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促动上层建筑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可以促使后者加快发展,反之阻碍乃至破坏经济发展。可见,加快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和谐广西构建的关系,是互相促动的关系。

4.加快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广西共同推进

加快经济发展有了经济基础、物质基础,才能为构建和谐广西提供经济条件、物质条件,把构建和谐广西顺利推进;而构建和谐广西为加快经济发展创造精神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和人力保证、智力支持,就能够推进经济加快发展,从而实现协调发展、良性循环,共同推进,使经济发展加快,和谐广西构建更好。

二、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举措

为了力争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转变增长方式过程中,实现到2010年广西人均C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把富民兴桂新跨越大大向前推进,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主要措施是:

(一)抓住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

1.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本要求。要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生产为了人的消费需要,消费推动生产发展。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实问题人手,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发展社会事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物质精神生活需要。

2.要实施人才兴桂战略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注重人才培养,搞好人才资源培养建设,放手让更多党政人才、企业经济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涌现出来,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氛围,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推进经济加快发展,

3.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一条重要措施就是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我们知道,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影响生产――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因为人是生产力主体,是生产力决定因素、最积极因素。因此,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注重分配公平,着力提高广大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使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增加贷币收入,从而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使经济加快发展起来。

(二)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

1.发展沿海经济

我区沿海诸多城市经济力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加之国内外形势很好,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使环北部湾经济圈崛起时机已成熟。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发展创造条件,抓好新旧园区建设和工业项目布局和实施,以壮大经济实力;抓好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配置和引进,以适应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把沿海经济多快好省地向前推进。

2.发展特色经济

发展特色经济,即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有着广阔市场前景,既具有吸引力,也能增强经济力。例如,发展蔗糖、铝品和旅游等等广西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能为企业、地方和人民群众带来好处。2005年11月25日在南宁市召开的中国西部城市市长论坛首届峰会上,南宁、北海和柳州被评进人西部15个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先进城市之列。应当在这个基础,发展更多特色经济,从而使广西经济总量增加,经济质量提高,更能有效地开拓国内外市场。

3.发展城市经济

2005年11月,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玉林、桂平、北海七市被选人“2005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应当按照(1)知各度,(2)美誉度,(3)诚信度,(4)满意度,(5)影响力,(6)投资环境,(7)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8)人居环境,(9)空气质量,(10)水质量,(11)发展潜力,(12)综合竞争力,(13)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等指标,创建和评定出更多先进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经济。

(三)抓住服务经济

1.增大现代服务经济

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租赁和社会等现代服务经济要加大发展力度。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经济,提升服务经济水平,加大服务经济比重,从而更好地为工业、农业、经济服务,促进工农业经济发展。要坚持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人

制度,促进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增大生活服务经济

特别是社区服务经济和农村服务经济要加大发展,因为它们直接为居民生活服务,发展潜力很大,对于经济发展、生活便利和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只要有市场、有需求,就应鼓励、吸引和支持其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3.增大城市服务经济

要把它放在优先位置,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提升经济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和目标化的标志和措施。要制定发展计划和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加快发展。按照国际一般标准,提高服务经济比重到占国民经济的50%~60%以上,才能实现经济现代化或基本现代化。为此,必须着重抓紧抓好城市服务经济的发展。

(四)抓住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1.强化县域经济

实质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支持农业、经济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较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教育科技发展和人力开发,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市场和赢利见好的产业,把县域经济――县域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以增强县域经济力、竞争力和自我发展力,增加县域居民收人和提高贷币购买力水平。要健全扶持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边、山、穷县域经济发展。

2.强化参与泛珠三角区域(9+2)经济合作

广西近邻粤港澳琼,地处中国大陆中部,背靠大西南,有三个大港、西江和通达的公路、铁路与泛珠三角区域联系,既密切,又方便。应当发挥地理优势东靠西联,主动接受产业与资金转移,把富裕劳动力转移,以加快经济发展。

3.强化参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建设

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我国与东盟唯一有海陆接壤通道的省区,有明显地缘优势。应办好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以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应加强合作,南向发展,努力发展发达的加工制造业、旅游会展业和现代物流中心、信息中心,应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南宁一海陆”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推进广西经济加快发展。

三、构建和谐广西的对策

(一)建设富裕广西

1.努力执行和实施广西“十一五”规划,增强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

“十一五”时期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时期,“十一五”规划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规划。由于它坚持以人为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创新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引入快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因此,认真实行、实施和实现规划,必将加快工业化、城市(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必将增强广西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

2.着力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以增强居民收入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工做,才能有收入和增加收入,逐步走向富裕。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产业,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培训,使更多劳动者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从而能不断地增加收入,走上富裕道路。

3.大力保护家庭财产,提高居民富裕水平

首先是鼓励勤劳致富。依法保护合法经营,保护个人和家庭财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是鼓励知识致富。保护知识产权。提倡多学习,多发明、多创新、多创立自主品牌,使知识变成为财富,知识使劳动者致富。

再次是鼓励兴业致富。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企业和个人到境外国外创业立业,赚取利润。通过经济增值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使广西加快走人富裕省区行列,个人走上富裕道路。

(二)建设文化广西

1.办好文化事业和产业,加快文化经济发展

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加多社会对文化产业投资,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和影视业,创造更多有文化价值和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优秀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城乡人民需要,不断发展壮大文化经济。继续搞好“三下乡”,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2.做好文化企业,发展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公司)

为了建设文化广西,适应文化市场发展需要,要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公司),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例如,到2005年9月底止,接力出版社资产比15年前成立时增长96倍,年产值3亿元,在全国573家出版社(公司)少儿图书市场占有率3.8%,位居全国第三,总体市场占有率居26位(见《南国报》2005年11月27日)。这就是做好文化企业的例子。应当继续把文化企业做好做大做强。

3.搞好文化市场管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支持健康文化发展、抵制腐朽文化的市场社会环境氛围,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开展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文化产品(精晶)走进国际市场。

(三)建设生态广西

1.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要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好自然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走上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处理好增产与节约、开源与节流的关系

要坚持增产与节约并重、开源与节流并重,节约在先、节流在先的原则。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节约劳动力的活动,加强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循环使用,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系统和制度,推行节约生产与清洁生产,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形成低收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益)的节约型的生产增长方式,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倡导文明健康、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行增产节约、开源节流并重。

3.处理好增加保护环境投入与强化保护环境管理的关系

保护环境需要增加投入和强化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环保市场化、社会化和投资多元文化的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提高使用率。除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职能用行政法律手段之外,还可以使用经济手段进一步加强管理,限制污染环境产业、产品和项目,搞好防治污染工作,从而实现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

(四)建设平安广西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

建设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和基本保险社会统筹,增强调剂能力,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制度,使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减少后顾之忧。

2.完善综合治理机制,搞好社会治安

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及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以维护地方安全、秩序良好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完善思想道德、法制和传统教育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9)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之所以如此强调,基本依据就是“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十报告指出:“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内蒙古更具特殊重要意义。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我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不动摇,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数量和质量、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就内蒙古来说,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们着力加快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显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形势变化的多重挑战,已经到了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

从国际环境看,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在应对危机中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优先课题,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有利,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发展的挑战性因素明显增多,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新变化。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外部需求受到较大制约。二是国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三是周边政治环境日趋复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发达国家抑制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更加明显,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展壮大亦有复杂心态,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政治压力有所加大。在这种国际环境下,继续延续外需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国内环境看,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一方面,我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基础,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国内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难度在加大。一是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二是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随着工业化迅速推进,支撑我国经济30多年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原有竞争优势开始减弱。三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的最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们一定要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内蒙古和全国一样,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方式,从三大需求看,主要靠投资拉动,消费率偏低,经济外向度不高,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从三次产业看,主要靠工业带动,农牧业基础不牢,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层次偏低;从要素投入看,主要靠资源驱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的资源成本、环境代价和物质消耗较大,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这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工业带动、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不改变,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不解决,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提高,发展的成果就不会巩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就难以维持。因此,我们必须同样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持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前提是发展理念的转变,途径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具体说就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点”和“五个更多依靠”的要求。“一个立足点”就是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四个着力点”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五个更多依靠”就是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要改善需求结构,打造消费需求拉动新引擎。党的十报告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我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近年来,内蒙古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总体上居民收入和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此,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的政策取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自治区提出的“两个同步”“两个达到”的目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增收,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良性互动,努力建设人民富裕的内蒙古。与此同时,要立足于我区实际,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努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

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撑。党的十报告要求,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特别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我区农业基础薄弱、非资源型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带动,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从我区实际出发,要按照“巩固提高第一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调整城乡区域结构,开拓经济持续发展新空间。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在完善城镇功能上下功夫,着力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支撑力、公共服务力、就业吸纳力和人口吸引力,努力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城镇体系。要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上做文章,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区域结构是产业结构的空间分布。党的十强调要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为我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支撑基地。

四是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我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更主要的就是产业层次、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上的差距。要缩小我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更加注重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坚持推进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努力建设美丽内蒙古。

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阶段,但“四化”之间进展不一,互动不够。针对这种情况,一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坚实基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工业化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放大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要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提供供给。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城镇化提业支撑。积极推进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空间载体。三要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武装改造农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四化”同步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实际,既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特点,也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深化政府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党的十报告要求,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增强政府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责任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对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深化所有制改革,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党的十在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明确要求:“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从我区实际出发,大企业要立足做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和推动本土企业与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在参与国内外竞争、增强地区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要努力做多。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强化民间资本产权保护,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产业链的协作配套关系,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三)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进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努力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有利于企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利益驱动机制。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资源合理开发和收益共享机制。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协调推进中央企业在内蒙古的分支机构变更为独立法人,实行税收属地化管理,形成资源开发中政府、企业、当地群众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进一步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自治区财政调控能力,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篇(10)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特殊性。

一是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二是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三是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日形成,而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是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上一篇: 工程管理基本知识 下一篇: 保险公司县域发展思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