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制安全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0 16:30:32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1)

在高等教育学校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即是新形势下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不懂法甚至违法的现象,暴露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薄弱的问题。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其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如何,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法制建设。

 

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提高对法制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搞好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高校安全和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所有高校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

 

[1]作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也因法制观念淡薄,不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一生当中人格和思想以及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一、高等学校安全现状及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3年4月14日,某高校一名学生过生日邀请了七名同学到某宾馆网吧上网,晚上有四人住在宾馆,次日早上五点因电路老化起火,从一楼烧到六楼,住五楼的四名学生在发现火灾到大火扑灭的一个小时内没有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最终丧失生命。2014年12月20日大学生张某盗窃同学两台笔记本电脑,在某典当行换了两千元现金,被抓后还说以后有钱赎回电脑还给同学,不算违法。可见该学生对法律多么无知!

 

1、大学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作网络会议上指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已经到了非整不行的阶段。校园周边,歌舞厅、游戏厅、卡拉OK 厅、录像厅、网吧等大量存在。一些学生出入这些场所,引发事端,影响到校园秩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网吧,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也层出不穷。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特别是高校招生就业制度、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受到强烈的刺激,后果将非常严重。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大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日益增多。

 

3、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法律基础课的课时有限,合班上大课的情况十分普遍,如此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法制教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不够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来对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的重要举措。

 

4、法制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很多非政法院校的法律课师资是由社科部、学工处、德育处、团委或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法律课程不重视就不难理解了。

 

5、法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单一。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教育。目前,在高校法制教育中,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未能给学生提供参加有关社会实践的机会。【2】有的高校甚至把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唯一形式,法律基础知识的内容仅限于几部法律,缺少有针对性的以案说法的内容。

 

二、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改进措施的建议

 

1、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1)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衡量标准和一个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上要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改变陈旧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法制教育体系。

 

(2)制定并完善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高校要根据《高等教育法》、《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各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制定并完善科学合理的学生管理制度。【3】一方面要寓法制教育于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中,使法制教育从单线型转变为网络型,构建课堂内外、校园内外一体化的法制教育网络,巩固法制教育效果。另一方面,紧抓前馈环节,多方面多渠道地灌输法律意识、渗透法制教育、培养法律素质。

 

(3)高校要在法制教育中改进方法,积极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形成合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着眼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并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抓住大学生心理特征,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渠道,发挥各有关课程在法制方面的作用和功能,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受法制的熏陶。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两课”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渗透,加大普法的力度和广度,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2)

工作目标:我院少数民族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多,而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我们在教育管理时,不仅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而且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信仰,同中存异,处处给他们以集体的感觉,以和为贵。

工作措施:

1、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反应快速敏捷的班级学生信息员队伍。(由各班班主任完成,将学生信息员名单报辅导员处备案)。

2、每学期召开*次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斗争再教育。(班主任完成,将主题班会记录交辅导员处备案)

3、建立民汉班级的“友谊班”,常规性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学生活动。

4、在民汉同学中开展“双语学习”的互动活动。

5、树立民族团结典型,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的宣讲。

二、强化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工作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校园发生;严禁学生从事宗教和非法宗教及传销活动;严禁学生酗酒、斗殴、贩毒、吸食;严禁学生佩带管制刀具。

工作措施:

1、每学期各班召开*次安全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负责同时将班会记录交辅导员处备案)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3)

工作措施:

1、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反应快速敏捷的班级学生信息员队伍。(由各班班主任完成,将学生信息员名单报辅导员处备案)。

2、每学期召开*次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班主任完成,将主题班会记录交辅导员处备案)

3、建立民汉班级的“友谊班”,常规性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学生活动。

4、在民汉同学中开展“双语学习”的互动活动。

5、树立民族团结典型,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的宣讲。二、强化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工作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校园群体性事件发生;严禁学生从事宗教和非法宗教及传销活动;严禁学生酗酒、斗殴、贩毒、吸食毒品;严禁学生佩带管制刀具。

工作措施:

1、每学期各班召开*次安全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负责同时将班会记录交辅导员处备案)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4)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重大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社会所面临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大学生时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安全因素,这对高校的安全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十分必要。

一、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状况

(一)大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薄弱

大学生安全法制意识薄弱,是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高校的安全法制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摆在边缘化的位置。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安全法制的重要性,忽视了安全法制知识的掌握,加之高校校园相对闭塞,大学生接触社会有限,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我安全保护能力,欠缺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其安全法制意识薄弱,导致一些危害大学生人身安全的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高校缺乏安全法制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

高校缺乏安全法制教育的相关教学资源,疏于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降低了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水平。高校普遍注重专业教育,十分强调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法治观念、品德修养等方面的素质培养。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法制教育以选修课为主,从当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师资力量配备上来看,很多从事安全法制教育的教师自身的相关法律知识有限,尚不能从专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系统的自我安全保护方面的教育,这些非专业化的教师是无法真正胜任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

二、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一)推进依法治校,稳定学校秩序

高校开展安全法制教育,有利于推进依法治校、稳定学校秩序。首先,高校并非独立于社会的一方净土,推进依法治校,能够从根本上维护高校校园秩序,从而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高校校园尽管相对闭塞,但是其依然具有一定的开放空间,社会上的各种消极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秩序产生不利影响,只有推进依法治校,才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法制意识

高校进行安全法制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有利于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高校应积极贯彻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呈现、安全法制讲座等形式来普及安全法制知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素质,使之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甄别各类的不良信息,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三、推进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措施

(一)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观念

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观念,是推进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关键。第一,可以定期邀请安全专家或者法学教授来为大学生进行安全法制讲座,通过解剖安全事故案例、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形式配合安全法制教育,进而丰富大学生的安全法制知识。第二,可以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督导作用,将安全法制教育贯彻到班级管理之中,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以此实现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提高其安全法制观念的目的。

(二)将安全法制教育引入日常教学中去

将安全法制教育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法制教育。可以充分地利用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形式来普及安全法制知识,将安全法制知识穿插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去。在日常的具体教学中,应增加关于安全法制教育方面的案例教学,特别是围绕学校最近发生的安全事件来进行讲解和说明,激发大学生学习安全法制知识的兴趣。

(三)将安全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将安全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内化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充分地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安全法制宣传,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辟校园安全法制专栏,有针对性地对安全法制问题进行深入解读,通过法制问题答疑、观看安全录像、安全法制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学习安全法制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进而提升其安全法制素质。

四、结语

推进大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秩序的稳定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要有效开展安全法制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安全法制观念、将安全法制教育贯穿到教学之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而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法制素质,使之以更好的姿态走向未来人生。

作者:朱宁 姚兵 单位: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廖运雯.刍议当代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J].才智,2012,26:220.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5)

一、关于安全教育定义的研究

一般说来,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有着统一规范的定义,所以关于安全教育的定义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认为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面临的安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已涉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这一点黄维平、韦帮得也是认同的。而王能武认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总的说来,高校安全教育定义研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研究主要认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环境等的安全而运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实行的教育措施。

二、关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将安全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三点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四点

张玉华、袁成龙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相比狭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已拓宽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另外,孙光辉也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四点:“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交通安全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五点

姬学民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教育即有关安全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法规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学生学法、知法、懂得依法办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法纪法规学习,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应该包含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点

李晓明认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有学生违反了这些 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规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杨绪霞,薛刚认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划分的更细更全面。

三、关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袁健认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内容不够全面且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张玉华、袁成龙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只是走过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整。谭汝媚认为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大学生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宋江浩认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化发展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园外来人口增多,校园住宿条件等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外人员参观、访问等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问题,在校生人数众多,层次多样,使得校园也更加复杂,安全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响校园安全问题。王能武对上述观点也是认同的。

研究者罗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对安全教育有了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新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袁健认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认为提高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安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校园网络。

谭汝媚认为高校党政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大安全投入,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网络知识安全教育。宋江浩认为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完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防盗窃、防诈骗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认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姬学民认为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突出重点,有区别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编教材,规范教学。精编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点,提高实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如专业保卫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转好重点学生、重点时期和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接着,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关注心理,爱护学生;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李晓明认为: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平安氛围;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安排学时,开设课程;明确内容,选编教材;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辅导。

研究者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体可行性意见却不够。以后的研究可能会针对时展所出现的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进行非安全教育定义,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视其实用性。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6)

(2)法律知识教育。法是规则,是行为规范,贯穿个体成长、发展之漫长人生历程。法也是保障人之基本权益的最好武器。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法制意识和系统法律知识,对人身、财产权益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规范个体行为,维护校园秩序,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同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符合当今法制社会建设主流,符合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法律知识教育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例如:《宪法》、《选举法》、《民法》、《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国防法》、《都扑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作用,坚持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和法律实践活动来推进法律教育,积极谋求与学校所在地公、检、法机关建立关系,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

(3)安全知识教育。尊重生命,保障生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高校对在校学生的生命、人身财产安全有天然的责任、义务,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现为学生成长发展营造安全环境的目标。上海商学院火灾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凶杀案等案例都是血的教训,惨剧提醒我们,安全教育有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好技能、方法以规避伤害、保护自己?有无前期预防工作和避免伤害的发生的预案?安全知识是否欠缺?面对突发事件如何防范、处理?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安全理论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开展消防安全实操,进行地震疏散安全演练,进行交通出行安全教育,教授学生防火、防电安全技能,灌输用水安全观念,对学生进行防盗、禁毒、防雷、防骗、防人身伤害安全教育等等内容,形式可以多样,但不能流于形式,内容可以渐进,但一定兼顾全面。

(4)校纪校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教育,是法律规则在校园的延伸、体现,两者在强制力和规范性上有差别,但对学生的纪律观念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积极意义。当代大学生首先应是一个成人个体,应通过法律知识、校规校纪学习,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底线不能逾越,这对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大有裨益。因此,在进行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把法律规范具体体现在校园校纪校规中。

(5)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是新兴话题。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主动出击,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借助校园网及其之外的其他网络工具,规范高校学生网上行为,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正确舆论引导,使大学生在这种先进文化氛围中学会思考和反思,完善自己,科学使用网络。同时,丰富网络载体,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驾驭网络,而不成为网络奴隶。创新网络教育形式,对“网瘾”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主动关注和关心其学习、生活,谈心、交流,从而避免误入歧途,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途径

(1)深化认识,形成齐抓共管氛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下主要依靠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工作者等各个部门,是一种从上自下,多层多面的齐抓共管格局。这要求高校各层级、机构都必须对高校安全教育重要性和高校安全教育意义有深刻认识,并在操作层面形成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加强行政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高校各级各层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2)建立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为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首先应建立安全教育领导机构,确定内容,制定计划,考评效果。其次是理顺安全教育体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教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再次是建立完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有效运行的系列制度。最后是明确安全教育基本载体,主要是系统足量的课堂教育与各种专题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全面得到落实。

(3)专业教育中融入安全教育。高校应将安全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去,在各专业系设置校园安全教育内容的课程可以考虑,有条件,可以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安全教育课实施工作。将这一举措纳入教学评估,及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选派教师走出去进行有关培训、学习、交流;开展安全教学研究,将成型成果进行推广,进而推动安全教育课程实施。

(4)依托有效载体。高校安全教育成功经验证明,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发挥高校思想教育阵地作用,利用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和优势,加大安全教育工作宣传力度和深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贯,如在建筑行业宣讲有关人身伤害安全知识内容、在水利专业教育同时宣讲有关《水法》知识内容等。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7)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大和_届_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真贯彻落实《我县关于依法治县的决定〉的意见》和“五五”、“六五”普法规划,通过检查验收,深入普法,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为建设“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法律素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是推进这一进程的重要措施。因此,我校将抓住“六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机,深入开展好普法教育,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

1、认真组织好教职工学法,深化法制宣传教育

本年度继续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教育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高教师依法治教、依法从教的自觉性。学校将继续把教职工学法用法纳入政治学习和继续教育范畴,精心组织,不断创新机制和形式,确保实效。

2、努力开展好学校骨干学法用法培训工作。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法制课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学法用法的学校骨干。

3、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法制教育功能。

(二)突出重点,强化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今年我校将坚持抓好学生法制教育,并且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上要有所突破、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开足上好法律常识课、开展好各种法制教育活动、确保在校学生涉案率、犯罪率为零,营造一流的法律氛围。

1、认真按照教学大纲开足上好法律常识课,每两周一节,真正将法制教育纳入课堂教学;

2、充分利用班会、班级黑板报,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重点学习《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一次“六五”普法征文竞赛,营造学法、懂法的氛围;

3、校橱窗继续举办“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型图片展,强化宣传教育;

4、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组织法制报告和法制图片展,增强法律意识;

5、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学校要积极发动党员教师、班主任、政治教师、法制副校长等,认真开展与不良行为学生结对帮教活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6、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建章立制,深入推进法制进校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求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教育法律的原则和规定,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因此,依照《我县教育教学管理规程》,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依法办事,是做好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行民主管理,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确保依法治校工作开展的深度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师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时时提醒教师要依法自律、依法从教。

2、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是搞好学校工作的重要理念。本年度学校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学校的民主监督机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倾听师生心声,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建立健全校内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认真处理并及时化解校内矛盾,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校务公开制度。

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对于学校的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学校要坚持“两个机制”,即以学校行政领导为主的领导机制、以纪检监察和工会为主的监督机制,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把财务管理、收费、工程建设项目、评优、职称评审、招生、福利分房、学校重大决策8个方面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特别注意选准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最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对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实施“阳光操作”,增强学校教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创“政通人和”局面,保证依法治校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开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确保老师学生满意。

(四)提高认识,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力度。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全体师生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并始终坚持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深入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校园治安稳定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争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1、高度认识,

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确保校园治安稳定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为此,学校要大力加强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意义的认识,以人为本,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明确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

确保安全,人人有责。每位教职工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在平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自觉履行好安全职责,保证不出丝毫安全差错。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3、注重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方面,学校要坚持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将安全知识及安全防范措施广泛宣传,让学生耳熟能详。另一方面,学校、各班要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周”的时机,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加强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预防各种传染病,以及家庭生活、户外活动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敲响安全警钟,切实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构建和谐校园呼唤依法治校,只有依法治校,学校才能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管理机制,使依法治校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行动;形成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朝气、人气、正气、协调和谐;改革、发展、稳定、协调和谐;理念、措施、制度、协调和谐;党务、行政、学术、协调和谐;教学、教科研、管理、协调和谐;教师、干部、学生、协调和谐,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20__年,学校要在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治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__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管理、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工作计划

(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1、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要切实转变不适应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要求,切实转变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提高教师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率;依法监督教学活动,维护教育活动正常秩序;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特别是学校、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切实做到依法管理

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校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做到权责统一,依法办学。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

3、切实完善民主监督

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向学生及家长、社会公开公示,发《告家长书》。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职责,听取家长意见,接受监督,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4、加强法制专题教育

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教育普法规划要求,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把法制课列入晨会课程,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充分利用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制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教师依法履行管理教育职责,并作为师德考核重要内容。

5、严格维护教师权益

严格按照《教师法》、《教育法》的规定,依法聘任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加大师德考核力度,评比师德标兵,对在教育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

6、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严禁体罚、变相体罚等现象发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秩序,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机制。

学校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每学期应核对学籍,对转入转出学生登记造册,备案备查。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以__同志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__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总体思路(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全体师生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建立起新的依法治校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真正推动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工作任务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依照教育局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我校要把法制课列入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我校学生必修课内容;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每学期定期利用广播、橱窗等);要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和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真正使我校师生接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构建依法管理体系。

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岗位和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校办学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3、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我校工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要认真落实《宣化区校务公开规定》,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

4、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师生权益。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用电等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切实加强对教师、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贯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参加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建立对各类实发事件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和漏报。要有安全检查记录。

四、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若出现事故,视其情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责任

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要积极采取司法手段处理教育纠纷,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5、领导、教师要积极参加“

五五”普法培训,自学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法用法要有笔记、记录、有心得体会,积极参加法律知识考试。

6、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理论水平,成为依法治校的典范,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五、加强法制学习和宣传,提高法制观念

组织广大师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学习教育局“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制定我校“依法治校”实施方案。通过广播、板报、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宣传。使广大师生知法、懂法,提高守法意识。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上好法制课,做到普法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六、修订和完善《办学章程》和相关制度

学校组织人力,重新修订和完善《办学章程》及相关制度,用法律来长期有效地约束广大师生。 加强组织和领导,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包保,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如: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流失等等。各岗位责任人要有计划地实施,经常检查,不断总结。

七、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作用

聘任法制副校长,经常与法制辅导员取得联系,有效开展普法活动。如法制课、知识竞赛等。

八、加强校园及周边治理

在加强学校内部教育和管理的同时,建立扎实有效的防控体制,积极与公安、文化等部门配合,清理学校周边环境,包括游戏厅、网吧等场所,杜绝污染源,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九、加强信息交流,做好维权服务

完善校内师生申诉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加强信息交流,及时与教育执法部门沟通、咨询、汇报。

十、措施

1、制定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其它小组成员通力合作。

2、学校财务、党务、政教处、大队部等各部门,协调工作,周密布暑、确保工作质量。

3、加强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用法。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四)

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行依法治校,根据__县教育局东教通字[__]7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以_理论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__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总体思路(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全体师生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建立起新的依法治校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真正推动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工作任务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按照__县教育局文件东教通字[__]78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我校要把法制课列入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我校学生必修课内容;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每学期定期利用广播、宣传板等);要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和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真正使我校师生接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构建依法管理体系。

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岗位和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校办学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3、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我校工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我校要认真落实《市校务公开规定》,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

4、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师生权益。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用电等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切实加强对教师、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贯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参加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建立对各类实发事件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和漏报。要有安全检查记录。

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若出现事故,视其情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责任。

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要积极采取司法手段处理教育纠纷,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5、领导、教师要积极参加“

四五”普法培训,自学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法用法要有笔记、记录、有心得体会,积极参加法律知识考试。

6、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理论水平,成为依法治校的典范,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五)

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推进学校法治化建设,依法规范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全心全意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五五”普法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以德立校、科研兴校、面向未来、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依法保障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充分发挥法制在学校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使各项工作依法有序运行,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

二、发展目标

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管理干部和教师明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普法教育全面深入,干部和教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教师熟悉本职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依法施教,为人师表;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并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师生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力争把学校建成“县级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全面开展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稳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品质,打造金色教育品牌。

三、任务和措施

(一)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

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师生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形成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为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之中,利用思品课等学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二是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学法用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是聘请派出所指导员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搞得生动活泼。

2、认真抓好学校管理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

管理干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必须带头学法用法,并以管理干部的学法用法,带动全校师生员工的学法用法。一是建立健全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二是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实际,着重学习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政治文明建设论述、依法治国的理论及《宪法》、《教师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干部法学理论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三是把党员干部的学法与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认真抓好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建立教师法制教育制度,把教师的法制教育纳入师资培训工作,并根据教职工工作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及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必要的法律规范,提高其指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意识和水平,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执教,为学生的学法、知法、守法起到表率作用。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依法实施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全校各项工作、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对全校实施“全时、全员、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规范管理,保障全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依法实行校长负责制,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健全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依法管理好学校财产。建立学校规章制度出台前法律审核制度,并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三)建立高素质普法宣教骨干队伍

建立以党支部、少先队辅导员为主体的普法教育管理骨干队伍,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周(日)、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演讲比赛、法制征文评奖等法制宣传活动,努力创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氛围。

(四)强化监督检查,保障各项工作有效运行

加强监督检查,是依法治校工作有效运行的保障。根据依法治校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具体工作目标和考核细则,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处室,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把各个处室的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和全校的工作目标融为一体,纳入年终考核,成为考核处室和管理干部及教职工的重要内容。

实行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联系制度。小组成员要定期向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汇报学法用法和依法治校工作情况。建立干部、管理人员、教职工学法、守法、执法考核制度,把是否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能否依法治校作为干部教师考核和聘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实施步骤

(一)2011年为全面实施的准备阶段。

主要是成立依法治校领导机构,制定依法治校的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准备宣传教育教材。制定考核细则,提出争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目标。

(二)2011年1月至5月为宣传发动阶段。

主要是实施依法治校规划和工作目标及考核细则。召开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工作会议;举办二至三次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配置法律法规学习材料。

(三)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为依法治校的全面实施阶段。

根据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每年学校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定期组织法学专家给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讲法制理论课。创建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四)2011年12月为考核验收阶段。

依据本规划的总体要求,对全校依法治校工作进行总结检查,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起草依法治校下一步工作规划。

(五)2011年1月至12月全面开展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五、加强组织领导

依法治校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和系统工程,必须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带头和引导作用,党团齐抓共管,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依法治校工作责任意识,在本职工作中抓实抓好。

1、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加强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并做好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2、全校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好工作安排,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真正达到宏观有人管,微观有人抓,使依法治校工作在各层面、各环节落实,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总体水平。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8)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_大和_届_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认真贯彻落实《我县关于依法治县的决定〉的意见》和“五五”、“六五”普法规划,通过检查验收,深入普法,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为建设“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任务:

(一)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法律素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是推进这一进程的重要措施。因此,我校将抓住“六五”普法规划的开局之机,深入开展好普法教育,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

1、认真组织好教职工学法,深化法制宣传教育

本年度继续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教育法规,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提高教师依法治教、依法从教的自觉性。学校将继续把教职工学法用法纳入政治学习和继续教育范畴,精心组织,不断创新机制和形式,确保实效。

2、努力开展好学校骨干学法用法培训工作。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我校将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法制课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他们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学法用法的学校骨干。

3、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法制教育功能。

(二)突出重点,强化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今年我校将坚持抓好学生法制教育,并且在普及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上要有所突破、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开足上好法律常识课、开展好各种法制教育活动、确保在校学生涉案率、犯罪率为零,营造一流的法律氛围。

1、认真按照教学大纲开足上好法律常识课,每两周一节,真正将法制教育纳入课堂教学;

2、充分利用班会、班级黑板报,由班主任组织学生重点学习《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在此基础上,学校进行一次“六五”普法征文竞赛,营造学法、懂法的氛围;

3、校橱窗继续举办“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大型图片展,强化宣传教育;

4、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组织法制报告和法制图片展,增强法律意识;

5、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学校要积极发动党员教师、班主任、政治教师、法制副校长等,认真开展与不良行为学生结对帮教活动,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6、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建章立制,深入推进法制进校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求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循教育法律的原则和规定,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因此,依照《我县教育教学管理规程》,加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依法办事,是做好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保证。实行民主管理,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确保依法治校工作开展的深度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师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卫生管理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并时时提醒教师要依法自律、依法从教。

2、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是搞好学校工作的重要理念。本年度学校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学校的民主监督机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倾听师生心声,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建立健全校内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认真处理并及时化解校内矛盾,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校务公开制度。

为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对于学校的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学校要坚持“两个机制”,即以学校行政领导为主的领导机制、以纪检监察和工会为主的监督机制,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把财务管理、收费、工程建设项目、评优、职称评审、招生、福利分房、学校重大决策8个方面作为公开的主要内容,特别注意选准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最容易产生不正之风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对重大而又敏感的问题实施“阳光操作”,增强学校教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创“政通人和”局面,保证依法治校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开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确保老师学生满意。

(四)提高认识,加大学校安全工作的力度。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全体师生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并始终坚持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深入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校园治安稳定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争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1、高度认识,

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确保校园治安稳定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为此,学校要大力加强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意义的认识,以人为本,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围,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2、明确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

确保安全,人人有责。每位教职工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在平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自觉履行好安全职责,保证不出丝毫安全差错。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3、注重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方面,学校要坚持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将安全知识及安全防范措施广泛宣传,让学生耳熟能详。另一方面,学校、各班要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周”的时机,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加强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预防各种传染病,以及家庭生活、户外活动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敲响安全警钟,切实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构建和谐校园呼唤依法治校,只有依法治校,学校才能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管理机制,使依法治校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行动;形成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朝气、人气、正气、协调和谐;改革、发展、稳定、协调和谐;理念、措施、制度、协调和谐;党务、行政、学术、协调和谐;教学、教科研、管理、协调和谐;教师、干部、学生、协调和谐,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20__年,学校要在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好“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学校的依法治校的各项工作。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治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__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二、工作目标

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管理、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工作计划

(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1、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要切实转变不适应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要求,切实转变不适应形势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方法,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与程序对学校进行管理,切实维护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提高教师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率;依法监督教学活动,维护教育活动正常秩序;及时办理教师和学生申诉案件,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特别是学校、教师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工作,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2、切实做到依法管理

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制度,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校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做到权责统一,依法办学。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

3、切实完善民主监督

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向学生及家长、社会公开公示,发《告家长书》。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职责,听取家长意见,接受监督,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4、加强法制专题教育

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教育普法规划要求,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把法制课列入晨会课程,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充分利用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制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教师依法履行管理教育职责,并作为师德考核重要内容。

5、严格维护教师权益

严格按照《教师法》、《教育法》的规定,依法聘任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校要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加大师德考核力度,评比师德标兵,对在教育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

6、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严禁体罚、变相体罚等现象发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秩序,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机制。

学校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每学期应核对学籍,对转入转出学生登记造册,备案备查。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以__同志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__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总体思路(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全体师生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建立起新的依法治校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真正推动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工作任务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依照教育局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我校要把法制课列入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我校学生必修课内容;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每学期定期利用广播、橱窗等);要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和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真正使我校师生接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构建依法管理体系。

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岗位和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校办学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3、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我校工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要认真落实《宣化区校务公开规定》,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

4、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师生权益。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用电等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切实加强对教师、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贯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参加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建立对各类实发事件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和漏报。要有安全检查记录。

四、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若出现事故,视其情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责任

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要积极采取司法手段处理教育纠纷,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5、领导、教师要积极参加“

五五”普法培训,自学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法用法要有笔记、记录、有心得体会,积极参加法律知识考试。

6、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理论水平,成为依法治校的典范,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五、加强法制学习和宣传,提高法制观念

组织广大师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学习教育局“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制定我校“依法治校”实施方案。通过广播、板报、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宣传。使广大师生知法、懂法,提高守法意识。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上好法制课,做到普法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六、修订和完善《办学章程》和相关制度

学校组织人力,重新修订和完善《办学章程》及相关制度,用法律来长期有效地约束广大师生。 加强组织和领导,明确各岗位职责,实行包保,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如: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流失等等。各岗位责任人要有计划地实施,经常检查,不断总结。

七、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和辅导员作用

聘任法制副校长,经常与法制辅导员取得联系,有效开展普法活动。如法制课、知识竞赛等。

八、加强校园及周边治理

在加强学校内部教育和管理的同时,建立扎实有效的防控体制,积极与公安、文化等部门配合,清理学校周边环境,包括游戏厅、网吧等场所,杜绝污染源,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九、加强信息交流,做好维权服务

完善校内师生申诉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加强信息交流,及时与教育执法部门沟通、咨询、汇报。

十、措施

1、制定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其它小组成员通力合作。

2、学校财务、党务、政教处、大队部等各部门,协调工作,周密布暑、确保工作质量。

3、加强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及学生素质,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用法。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四)

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行依法治校,根据__县教育局东教通字[__]7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要以_理论和“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__大精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使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依法保证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总体思路(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依法治校,全体师生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法律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建立起新的依法治校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真正推动依法治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工作任务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素质。

按照__县教育局文件东教通字[__]78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我校要把法制课列入课程,把法律知识作为我校学生必修课内容;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如每学期定期利用广播、宣传板等);要把法律知识作为领导和教师培训、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真正使我校师生接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构建依法管理体系。

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明确校内各级岗位和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构建科学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学校办学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3、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我校工会委员会进一步完善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的权利。我校要认真落实《市校务公开规定》,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

4、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师生权益。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用电等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切实加强对教师、学生法制和安全教育,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贯彻《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参加学生伤害事故校方责任保险,建立对各类实发事件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和漏报。要有安全检查记录。

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若出现事故,视其情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追究其责任。

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要积极采取司法手段处理教育纠纷,维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

5、领导、教师要积极参加“

四五”普法培训,自学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法用法要有笔记、记录、有心得体会,积极参加法律知识考试。

6、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法律、法规的理论水平,成为依法治校的典范,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小学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范文(五)

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推进学校法治化建设,依法规范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全心全意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五五”普法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紧紧围绕“以德立校、科研兴校、面向未来、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依法保障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充分发挥法制在学校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使各项工作依法有序运行,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

二、发展目标

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管理干部和教师明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普法教育全面深入,干部和教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教师熟悉本职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依法施教,为人师表;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并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师生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力争把学校建成“县级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全面开展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稳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品质,打造金色教育品牌。

三、任务和措施

(一)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

根据“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师生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形成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风气,为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强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课堂教学之中,利用思品课等学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二是充分利用主题班队会、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学法用法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生动、直观、形象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是聘请派出所指导员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搞得生动活泼。

2、认真抓好学校管理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

管理干部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必须带头学法用法,并以管理干部的学法用法,带动全校师生员工的学法用法。一是建立健全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二是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实际,着重学习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政治文明建设论述、依法治国的理论及《宪法》、《教师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干部法学理论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三是把党员干部的学法与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认真抓好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建立教师法制教育制度,把教师的法制教育纳入师资培训工作,并根据教职工工作性质和特点,有针对性组织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人犯罪法》及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必要的法律规范,提高其指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意识和水平,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执教,为学生的学法、知法、守法起到表率作用。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依法实施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全校各项工作、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对全校实施“全时、全员、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规范管理,保障全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依法实行校长负责制,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健全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依法管理好学校财产。建立学校规章制度出台前法律审核制度,并对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及时修改或者废止。

(三)建立高素质普法宣教骨干队伍

建立以党支部、少先队辅导员为主体的普法教育管理骨干队伍,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周(日)、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演讲比赛、法制征文评奖等法制宣传活动,努力创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整体氛围。

(四)强化监督检查,保障各项工作有效运行

加强监督检查,是依法治校工作有效运行的保障。根据依法治校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出具体工作目标和考核细则,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处室,落实到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把各个处室的完成工作目标任务和全校的工作目标融为一体,纳入年终考核,成为考核处室和管理干部及教职工的重要内容。

实行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联系制度。小组成员要定期向依法治校领导小组汇报学法用法和依法治校工作情况。建立干部、管理人员、教职工学法、守法、执法考核制度,把是否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能否依法治校作为干部教师考核和聘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实施步骤

(一)2011年为全面实施的准备阶段。

主要是成立依法治校领导机构,制定依法治校的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准备宣传教育教材。制定考核细则,提出争创“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目标。

(二)2011年1月至5月为宣传发动阶段。

主要是实施依法治校规划和工作目标及考核细则。召开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工作会议;举办二至三次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配置法律法规学习材料。

(三)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为依法治校的全面实施阶段。

根据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每年学校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定期组织法学专家给管理干部、教师和学生讲法制理论课。创建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四)2011年12月为考核验收阶段。

依据本规划的总体要求,对全校依法治校工作进行总结检查,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起草依法治校下一步工作规划。

(五)2011年1月至12月全面开展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五、加强组织领导

依法治校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和系统工程,必须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带头和引导作用,党团齐抓共管,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依法治校工作责任意识,在本职工作中抓实抓好。

1、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加强学校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并做好指导、协调、检查、监督等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2、全校要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做好工作安排,制定相应措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真正达到宏观有人管,微观有人抓,使依法治校工作在各层面、各环节落实,不断提高依法治校的总体水平。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9)

二、引发高校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结合我国目前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现状,研究引发这些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意义重大,要从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校园安全事故形势日益恶化的原因及校园安全事故长期存在的原因等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将理论指导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1.社会环境复杂。工业社会对高校安全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口越来越密集,而生活质量却趋于下降,城市氛围浮躁、喧嚣。面临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日益艰难的大学生就业情况和诸多的生存现实问题,众多高校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轻者抑郁或自闭,重者做出危害高校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攻击举止,这是高校学生频发暴力事件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安全与法制教育缺失。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安全与法制教育落实不到位甚至是缺乏,并且这种现象在各个高校中普遍存在。目前,各个高校依旧是遵循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划,并没有将安全与法制教育真正纳入教育课程和课堂中,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教授和实践,主观认为安全与法制教育不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从而致使大多数学生严重缺乏安全与法制知识和技能,进而导致其在面临危机时不能做出有效应对,以及对于自身权益受到伤害的情况不能主动、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理而最终导致人身或财产等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3.对不良诱惑的抵制力差。当前的学生处于电子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极度丰富的社会,但这丰富的资源不仅提供了众多学习资料,将许多色情、暴力、恐怖等信息暴露于学生面前,同时电子游戏中暴力情节、酒吧中斗殴等等带给学生很大不良影响。这些不良诱惑一旦被没有是非分辨能力或者是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所接受,便有可能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等。4.导致校园安全事故的内在原因就是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处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意识,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在遇到一些危机后很容易出现自杀、伤害他人的行为。

三、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的探索和重建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是各大高校承担的重要责任,而实现这项伟大任务的基础是具有较高的校园安全和教育管理水平。尤其处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更应该将保障校园安全,塑造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摆在重要战略位置上。高校承担着维护校园安全、有序发展的重大责任,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在落实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应从精神、物质及制度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完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教育意识。

1.意识层面。保证校园安全最有利和基础的手段是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能够提前预防危险事宜的发生以及及时应对危险情况,同时具备法律意识能够保证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危害,保护自身安全。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需求尤其是在当今高校越来越社会化和开放化的情况下显得越发重要,因此,高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课程、讲座、活动等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切实从根本上保证高校安全。高校在落实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渗入到法律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卫生与健康或实习课程中,使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位学生心中。同时,校园要加强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塑造,采取多种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避免不良校园文化的入侵,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并增强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进行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2.物质层面。有效、完善的安全防范硬件设备是高校安全事件防范的基础和重要前提。物质方面的硬件设施具体到紧急报警电话的就位、防火防爆消防器具的完善、紧急事件逃生出口、网络监控系统的严格落实等。同时人员建设也是物质防范中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格落实高校门卫执勤与保安人员的职责,加强校园巡逻安全护卫的管理力度,实施安全责任落实到班、到宿舍、到个人的制度。此外,对于所有有关高校安全的人员要定时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以及职责和业务水平的培训。

3.制度层面。安全管理制度与教育制度的合理、完善、有效的规划和落实,是保证高校安全的核心。伴随着我国众多高校校园开放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学校后勤等部门的越来越社会化,高校教育也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高校教育模式、教育目的、培养方案、实践活动等越来越向着依托于并服务于社会的趋势发展。由此,规划、建立与实施高校安全管理制度要与高校教育制度同步进行,而这必须做到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规划和建立社会化、现代化、人性化、专业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化的高校安全管理与教育新体制,从而使得高校各个方面在安全与教育完善体制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前进。

高校法制安全教育篇(10)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既是管理科学的范畴,又是教育科学的范畴,其特点在于它不但要利用现代管理和技术手段来维护考试活动的外在安全,更要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方法来解决考试活动的内在安全。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认真分析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也要充分认识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思路与特点,更要全面明确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目的与内容。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的趋势1.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发展的主要成就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高校考试作弊和考试舞弊等考试不安全事件发生频次、规模的增长和扩大,使得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者、学校、政府和社会意识到深化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预防和惩罚体系日趋完善并达到精细化的程度。以《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教考试[2004]2号)、《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令第18号)、《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学[2004]15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几点意见》(教考试[2007]3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监考工作手册》等为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其制度设计体系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程度。

1.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主体对高校考试的本质属性缺乏根本性认识,考试对象主体利益导向模糊或错误,考试诚信教育明显无力;(2)高校中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的安全管理观是建立在预防与惩罚和标准化基础之上的,它关注的是考试过程管理,过分强调考试安全的管理(制度)性而忽视了对引发考试安全问题根本原因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没能形成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即它是一种管理(制度)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3)现行高校考试主要有国家教育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两种,在这种双重结构下,高校学业水平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基本上是依据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设计的,没有根本性差别,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的结果并没有像制度设计者预期的那么绝对安全有效;(4)受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以及社会转型期的影响,高校考试舞弊、考试作弊等考试安全问题导致考试结果不公现象凸显,对高校师生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高校考试公平和价值遭受信任危机等等。这种状况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习型和谐化社会的构建。

1.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趋势

(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逐渐受到高校教育决策者、组织者、管理者、研究者等的重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方法、手段努力,试图达到一定程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现高校考试的预期效能和公平公正等;(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的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利益相关者等不同利益主体站在各自的主观立场上,或者需要保持高校考试安全现状维持某种平衡以保留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需要打破高校考试安全现状来实现自身应得的利益等;(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受到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和高校内部行政化、产业化、市场化等办学环境的内外因素的深刻影响,通过高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管理改革、教学和学习环境优化等实现高校考试的预期效能和公平公正倍受质疑,高校考试能否实现安全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遭到怀疑;(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下能否、是否通过高校内部以教育教学为主的改革达到高校考试的安全管理成为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根本性问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实现需要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检验。

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意义与价值

2.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意义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转变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念,逐渐生成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念。高校考试活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教育性的,教育性是高校考试活动的根本属性。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建立在教育性是高校考试活动的根本属性这一基本观点之上的,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深入分析引起考试安全问题的客观和主观、内部和外部等原因,坚持以教育性管理为主的,适应当代学习型社会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发展的思想观念体系,即它应该是一种教育(学习)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改革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逐步建立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要把有限的管理资源通过高等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的正确引导,运用以人为本,充满人性化、和谐化、高效化的机制合理分配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利于改变现下高校考试结果不公现象,维护公平正义。在高校考试还作为一种评价、区分、选拔、竞争等形式存在的社会里,高校考试公平依然是教育公平的重要部分。要消除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对教育和社会的危害,切实维护高校教育公平和广大学生、教师的权益;(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改进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不断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等。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是高校考试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重要成分,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专业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动力。

2.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价值

(1)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助于建立新的科学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对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时期推动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发展,指导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实现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有助于高校整体安全管理及整个教育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高校是考试的重要场所,高校考试活动涉及的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十分复杂,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经济损失甚至社会动荡。因此,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不仅有教育层面的重要价值,更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价值;(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深化理性认识,揭示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各种因素及其本质。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的因素有人为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高校考试作弊人为因素分个体作弊和集体作弊,高校高科技作弊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作弊有很强的隐蔽性和很大的危害性,是影响高校考试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之一;(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研究有利于克服高校“考试崇拜” [1]。高校考试本质上只是教育教学和学习的一种工具和途径,而高校“考试崇拜”是考试功能扩大和异化的不良后果的表现和反映。

3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思路与特点

3.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思路和原则

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南,以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目标,以维护教育公平为主要任务,不断改革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念、制度、方法等,使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真正走上科学管理的道路。要遵循高校教育、教学、考试及其管理改革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管理、考试安全、考试公平为改革的基本原则。要全面考察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现状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深刻分析引起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认真思考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突破点,努力探索解决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基本思路、制度设计、方式方法等。要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与高校整体安全管理及整个教育和社会安全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与维护广大考试主体利益和考试公平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结合起来,把高校考试安全管理理论创新与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创造结合起来等。

3.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特点

科学化思想:即以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等为哲学理论基础,剖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经济政治技术等根源,揭示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形式、本质和危害;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为学科理论基础,解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教育教学、学习心理、管理观念、法律法规等缘由,构建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学科理论框架。教育学视角:以高校考试的教育教学性本质和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职能为逻辑前提,审视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专业设置、课程评价和教师教学等因素,建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路径、方法和措施等教育教学性改革模式。教育性体系:以高校教育教学特别是考试安全管理组织、制度、体制、机制等为实践基础,分析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存在的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原因,建立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现实教育教学性综合改革体系。教育性方法:以高校考试的教育性即考试具有教育性这一基本观点为逻辑起点和出发点,认识到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教育性问题,所以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最根本的方法是教育性方法和人的培养方法。教育性措施:措施不同于传统和当前的诚信承诺教育,而是通过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考试设计、社会评价等教育性改革措施,来彻底消除影响高校考试安全的主观因素,从而实现高校考试的真正安全管理。

4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目的与内容

4.1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目的

(1) 要生成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即教育(学习)性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这种理念的逻辑前提和基础是高校考试是高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方式,而非区分、选拔等的工具标准,即它只有教育的价值而没有评判的价值,它只有促进学习的功能而没有定性的作用。当高校教学评价主体和社会评价主体不再以分数、成绩单、证书等来区分、评判、选拔考试对象主体时,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就只剩下人类不可抗力了;(2)要建立新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把高校考试与国家教育考试、社会各级各类考试区分开来。其次要把有限的管理资源通过高等教育教学及其管理规律灵活有效地应用到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最需要的地方;最后要突破各种强大的阻力,建立以教育教学和学习为目标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体系;(3)要建设新的高校考试诚信体系,维护教育公平。新的高校考试诚信体系要建立在考试为教育教学和学习之上,克服以往考试诚信教育的缺陷和弊端;要实现从“学习为考试”向“考试为学习”的根本性转变;要把广大师生的权益和满意度放在首要位置,消除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对教育和社会的危害;(4)要建成由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带动的,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改革这一全方位改革的联动机制,为构建学习型和谐化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4.2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1) 改革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念。现存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是传统考试和现代标准考试的安全管理观,这种高校考试安全管理观主体对高校考试的本质属性缺乏根本性认识,或有所认识但迫于政策制度导向和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技术、观念等外部环境压力,而暂时认同在当前有一定效果的以强化管理为主要方法的“治标不治本”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实践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绝对安全的,因为它没能理性分析和思考引发高校考试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2)改革现行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现行以预防和惩罚为核心的高校考试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体系,把高校考试与一般社会考试等同起来,把国家教育考试与学业考试等同起来,无形中强化了高校考试的社会评判和选拔价值的权重,而忽视了高校考试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基本价值与功能,不科学的制度导向导致高校考试趋于“异化”状态,精细化管理遭遇“防不胜防”的尴尬,频繁的惩罚给考试对象主体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和精神压力;(3)改革现下高校考试诚信体系和考试结果不公现象和现状。现下高校考试安全问题导致考试结果不公等现象依然严峻,“考试崇拜”愈演愈烈,“没有考试的安全,就谈不上考试的科学和公平,”“而考试的公平性则需要考试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给予保证。”[2]广大师生的教育权、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改革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等。现有高校考试安全管理问题与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理念、内容、形式等有着密切的根本性联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面临现有高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机制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新闻周刊编辑部.“考试崇拜”导致作弊泛滥[J]. 新闻周刊,2004(23):6.

[2] 戴家干.从教育考试看教育考试机构的职能与定位[J].中国考试,2006(2):57.

Reform of college examina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thinking

Liu Bin

上一篇: 前期物业管理合同 下一篇: 对施工企业的认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