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管理办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7 16:28:11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1)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分级管理以及条块结合的体制已经初步建立,面对新的形势,政府如何管理教育,涉及到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关键,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创新。

政府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只有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依法行政,依法办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才能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政府从直接的行政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管理转变,涉及责、权、利关系的调整,将引起政府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革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于用计划手段和行政审批方式直接管理教育事业,很难用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信息的方式实行宏观调控。这里既有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原因,也有利益分配的因素,涉及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和政府行为的法律规范问题。法律既保证政府有力地行使其职能,又制约政府的行为,有利于政府职能的明确界定。其基本原则是:凡属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主要是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凡属市场不起作用的领域,则政府进行行政管理。教育的不同部分也要区别其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等不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要调整和革新管理手段和方式,尽量减少行政审批手段,把精力更多地放到战略规划、依法行政、政策指导、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政府是行政机构,高等学校是教学和学术机构,两者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不同,因此政府管理高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与学术规律,进行宏观、间接管理。

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表现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使政府从直接的行政管理转向依法进行宏观管理,保证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表现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由政府制定和执行市场准入与市场运行准则,规范市场运作,发挥市场对教育的适度调节作用。政府适当应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管理,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优胜劣汰,效率优先,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一部分弱势群体造成的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和不公平,要求政府在应用市场机制进行宏观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明确公共教育资源主要是政府教育经费的分配,首先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即在平等地保证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向效率高的优质教育部分重点倾斜,并且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另一方面应用经济杠杆调节教育供求关系,建立和完善政府和社会的资助制度,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形式,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由于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的差距很大,大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教育水准,让农民子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等学校,是中国政府教育宏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和一个重大课题。

二、市场适度调节

市场在教育运行中的作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体制创新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从适应计划经济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是改变单一的政府行政计划主导教育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的机制等方面的适度调节作用。所谓适度调节,一方面是指市场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运行发挥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这种调节作用必须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遵循教育规律的条件下实现。体制创新的重点是解决市场调节的领域与方式。就要素市场与教育运行的关系而言,劳动力市场、资金(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加直接,充分而恰当地运用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将会促进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与创新。就体制创新中的市场调节的重点而言,有以下几个领域:

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渠道,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是深化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积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正是积极有效的途径之一。截至2000年底,我国现有注册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有1200多所,但具有发放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仅有42所,在校生仅占高校在校生的2%,民办教育的投资大体上只占教育总经费的2%,还没有真正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体制。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上,市场准入的程度仍然过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办民办高等学校、公办学校改制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使民办高等学校、或者以民办教育机制运作的高等学校,有十足的发展,从多方面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于高等教育。继续完善高校收费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对于就业前景好、回报率高的专业,应该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对于高质量的稀缺教育资源,可以更多地运用市场调节机制。此外,还可以探索金融资本的介入,试行低息长期贷款,由政府贴息,学校偿还本金,缓解现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投资的困难等等。总之,通过新体制建设与运作,使教育系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改革用人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是推进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带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经过多年的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指令性计划的作用已经减弱,但是,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以及医疗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没有到位,对高校的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必然产生影响,也对教育结构的多样化发展产生不利,因而日益成为影响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高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应在政府规划、拨款和信息等宏观指导和调控下,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发生作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根据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不断调整招生规模和专业结构,并且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技术市场的发展,对于高校的科学研究,尤其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在高校科研中,基础性研究同市场之间井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大量应用性研究,从课题的选定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如果脱离市场的实际需要,其研究经费和条件、成果的实际效益都会受到制约,因此,高校在科研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应把学术原则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转贴于  三、社会广泛参与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教育运行中的社会参与主要通过政府的计划安排实现的,缺乏社会参与的体制基础。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适度调节的教育体制,为社会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现实的需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原先由政府承办的社会职能将逐步转向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使社会参与的功能、形式、途径以及机制都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社会参与成了教育新体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沟通和连接政府、市场、学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第三部门”。在以往的教育体制中,政府承担了制定政策法规、组织执行实施、社会服务、信息反馈、监督评估等各种职能,其中相当大的精力用于审批学校建设计划、专业和课程设置、经费使用和设备添置、教师和职工的安置和调配、毕业生分配等等,大多属于学校微观运行部分。由于缺少必要的制度规范和社会中介,这种体制既限制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又影响了政府进行宏观管理。新体制必须改变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把由政府实施的一部分职能转变为由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如教育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经费拨款审议机构,学校设置审议机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考试服务机构,留学中介机构,办学怦估机构等等。这些机构大多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但它们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以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委托,但不受政府管理部门意志的左右,独立地行使职能。

市场调节过程中的社会中介。学校参与市场运作,自然会与市场运行的主体发生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其它各种关系,需要相关的社会机构作为中介,调节相互关系,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劳动仲裁机构以及各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有赢利性的,也有非赢利性的,大多是接受委托提供相关的服务,或者调节市场主体的各种关系的。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和操作发挥咨询和审计作用;律师事务所对教育运作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或担任。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社会中介机构,就不可能建立起市场对教育的调节机制和教育对市场的应变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办学既要讲社会效益,同时还要提高经济效益,而学校运行中的投资效益、成本核算、效益考核等等就需要社会中介机构的介入;还有学校的某些方面可以按照产业方式运作,例如校办产业、后勤社会化等也需要有中介机构的参与。

学校、政府、市场相互结合的各种“产学研”和“官产学”的组织形式。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正在衍生出若干新的组织或机构,在教学过程中有“合作教育”的形式,即学校与企业或其它生产、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在科研过程中,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优势,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密切联系企业实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实行“官产学结合”,即国际上所谓“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重螺旋结构”,形成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促进高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只有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前提下,学校才能真正依法自主办学。在学校作为政府附属机构实行指令性行政管理的条件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不完整和不充分,也是很难付诸实施的,但是在政府转变职能之后,如果没有市场的规范运作和社会的参与制约,学校也很难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制约机制,真正实现学校的自主办学。因此,学校自主办学,能不能变为现实,将取决于学校内部的运行是否能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并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机制,这种机制需要一整套组织、制度以及运作系统与程序,这是学校自主办学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2)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内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章,拟定全市内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粮食工作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地方性政策、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提出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和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重要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整顿和规范商贸流通市场经济秩序。

(三)指导、协调全市外经贸工作,组织实施国际市场开拓工作;建立本市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组织产业损害调查,协调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协调处理对外贸易纠纷。

(四)负责全市外商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指导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体系建设;负责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和援外项目的管理工作。

(五)研究提出本市流通行业和生活服务业重点设施布局意见,协调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与建设。

(六)负责粮食流通、酒类流通、食盐流通、畜禽屠宰及肉品流通等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再生资源流通管理工作。

(七)负责各级储备粮油、仓储设施和安全储藏的管理;监督检查国家粮食收购和销售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八)研究拟定本市会展经济的规划和计划,拟定各类商品和技术展览展销活动的相关政策。

(九)组织协调商贸流通领域的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和科技成果推广,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

(十)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商务局(粮食局)设12个职能处(室)。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综合协调、文秘、档案、翻译、、综合治理等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二)政治处

负责机关所属单位党群、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全市商贸、粮食行业的职工培训工作。

(三)财务处

负责专项资金的核拨管理;负责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工作,指导、监督所属单位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四)综合法规处

负责组织草拟全市商业、外经贸、粮食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拟定本市现代流通行业发展规划,提出流通体制改革及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负责牵头协调相关综合业务工作;指导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负责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

(五)市场运行处

负责监测、分析本市重要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负责市场预测、预警和信息,研究提出市场调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和大型商业设施的建设意见;负责商贸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商业零售业市场经济秩序。

(六)行业发展处

负责餐饮、住宿、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行业的管理,研究提出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负责拍卖、旧货、典当、实物租赁、再生资源回收等特殊流通行业的管理;负责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管理;负责旧机动车交易、报废汽车回收(含拆解)行业的监督管理。

(七)市场监管处(**市酒类专卖局、**市畜禽屠宰加工冷藏行业管理办公室、**市盐业管理办公室)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酒类流通、食盐流通、畜禽屠宰及肉品流通的政策、法规,拟定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定;组织实施权限内酒类流通经营者备案登记和酒类商品溯源制度;组织实施食盐零售许可证制度;负责权限内设置定点屠宰厂(场)的审定。

(八)对外贸易处

负责拟定全市对外贸易重点市场开拓计划,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拟定重点商品出口政策,指导出口品牌建设工作;组织产业损害调查,协调全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出口公平贸易相关工作,协调处理对外贸易纠纷;负责国际市场和国际商情调研和预测工作以及对外贸易运行分析和统计工作。

(九)外资外经处

负责研究提出本市利用外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拟定外商投资的政策建议和管理规章,协调吸引外资重大项目;负责权限内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审批;负责境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和援外项目的管理工作。

(十)粮油管理处

负责组织实施全市粮食宏观调控、总量平衡以及粮食流通的规划、计划;负责全市储备粮油及其仓储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粮食收购许可证制度;负责全市军粮、救灾救助等特殊用粮的供应管理;负责粮食市场统计、监测、分析、预警及信息工作。

(十一)纪检监察室

负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

(十二)老干部工作处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3)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办公室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如何做好督查督办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创新督查形式,完善机制,提高督查工作水平,推动局党委重要决策和工作要点的落实。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办公室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现状及思考

调研重点及成果:以我局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及管理现状为重点,摸清现状、发现问题,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引发思考,提出管理模式及改革方向。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人事教育科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4.*市房地产开发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重点及成果:目前*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现状,房地产开发市场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房地产开发市场发展的对策,并对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预测。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房产与住宅建设科

完成时限:*年7月1日前

5.浅析我市低收入家庭住有新居的关注

调研重点及成果:我市低收入家庭实现住有所居的途径,包括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现状,找出解决的方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房改科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6.浅谈物业管理与构建和谐社区

调研重点及成果:建设和谐社区离不开物业管理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物业科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6.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情况调研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对局党风廉政建设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局党风廉政环境。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局机关纪检监察室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7.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行确保工作圆满完成

重点及成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起科学前后方衔接运行机制,简化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力争群众满意、展示房管风采。

课题负责人:

负责单位:行政审批服务科

完成时限:*年10月10日前

8.规范程序,完善规则,实现房屋登记工作平稳衔接

调研重点及成果: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的要求,调整岗位设置,强化受理和审核环节功能,建立预告登记、异议登记、更正登记、地役权登记等新的登记业务的操作规程,完善各项房屋登记业务类型的操作规则,理顺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不断提高登记质量。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市房屋产权交易管理处

完成时限:*年7月1日前

9.统一标准,精细管理,逐步完善房屋登记簿填制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按照《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统一的电子房屋登记簿,并明确登记簿在业务流程中的次序及作用。对于以前登记的房屋,探讨如何通过对既有房屋登记档案信息的分形和加工,逐步完善登记簿。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市房屋产权交易管理处

完成时限:*年12月底

10.转变观念,多渠道做好房屋租赁管理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加强辖区内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做好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的理论。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郾城分局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11.浅谈物业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调研重点及成果:物业管理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合理解决对策。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郾城分局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12.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调研重点及最终成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要着力健全制度,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成立廉租住房建设管理机构,做好廉租住房的建设、经营、管理,解决好“建”与“管”问题,廉租住房建设管理机构像其他公用事业单位一样,担负起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责,建立严格规范的廉租住房承租审核制度,确保公开公正,制定科学人性化的《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申请标准要及时更新,籍以推进我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与实施。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源汇分局

完成时限:*年12月底

13.变管理为服务管好管活房屋租赁市场

调研重点及最终成果:加强部门协作管理,积极维护房屋租赁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在房屋租赁管理工作中努力探索,在管理方面开创新路子,特别是在规范租赁市场的同时,以服务为载体,实行部门协作管理,建立房屋租赁管理机制,挖掘房屋租赁税源。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源汇分局

完成时限:*年12月底

14.关于乡村产权办证探索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乡村产权办证探索,积极开拓乡村办证新途径,力争实现乡村办证新突破。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召陵分局

完成时限:*年10月15日前

15.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办公室工作调研,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办公室职能,服务单位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召陵分局

完成时限:*年10月15日前

16.经济开发区物业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调研重点及成果:开发区物业管理的现状,物管企业建立菜单式服务体系,清楚明白地告诉业主什么样的服务是什么样的收费标准,让业主自由选择。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开发区分局

完成时限:*年10月底

17.如何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创新营销思路

调研重点及成果:通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开拓营销人员的工作思路,从而使中心的营销业绩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房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日前

18.新形势下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控制

调研重点及成果:根据建材市场的新变化,及时调整进货渠道和方式,降低开发成本,争取利润最大化。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房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日前

19.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的探索

调研重点及成果:了解、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化管理的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模式,激发中心全体职工干事创业激情,促进中心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经济房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日前

20.关于*公共场所的房屋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研重点及成果:车站、宾馆的安全现状,提高人们对公共场所的安全认识。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市房屋安全鉴定中心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1.我局自主经营发展与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机统一

调研重点及最终成果:着重对未纳入统管单位及项目等法律主体或会计主体与我局的组织关系,责、权、利关系,及其经营状况进行调研,把握其发展态势,为我局的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帮助,使我局整体经济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房产资金管理中心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2.论行政执法

调研重点及成果:行政执法中的思考,转变行政执法理念。

课题负责人:

负责单位:房产监察支队

完成时限:*年11月底

23.房屋特殊情况的层次应如何看待

调研重点及成果:几种特殊情况对照规范对层次的界定,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解决方法。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测绘队

完成时限:*年10月底

24.商品房的销售与面积计算

调研重点及成果:商品房面积计算过程,面积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明确重要公有部位的权利归属。

课题负责人:

负责科室(单位):测绘队

完成时限:*年10月底

25.剖析我市房屋维修资金的问题与对策

调研重点及成果:深入分析和调查我市维修资金现存问题,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洒,促进中心维修资金监管工作的长远发展。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

完成时限:*年10月12日前

26.房管局系统在沙澧河开发建设中应该大有作为

调研重点及成果:局系统相关单位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借助政府职能部门的优势,内引外职,筹集资金,大上项目,在沙澧河一、二、三、期开发建设中大显身手。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房地产市场服务中心

完成时限:*年9月底

27.调研题目:倡导社区多层消费,丰富物业管理内涵

调研重点及成果:把握住“人”这个生动的主体,从物业管理的特性出发分析服务主体的构成物业管理、服务是以人年龄的差异形成的不同的需求做基点,研究不同年龄段服务对象的消费价值观及不同的生理、心理需求,来确定物业管理工作的内容。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综合开发公司

调研时限:*年11月底

28.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调研重点及成果: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强,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难预见,决策日益复杂和困难,对决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题负责人:

责任科室(单位):综合开发公司

调研时限:*年11月底

29.立足职责努力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调研重点及成果:以中低收入家庭和个人如何有效解决住房需求为重点,分析总结中心开展业务以来住房置业担保在群众购房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其他需求,拓展中心业务,推进中心发展。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4)

1、原市贸易局的职责。

2、原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的职责。

3、原市开放办公室(市招商合作局、市外商投资管理局)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职责。

4、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内贸管理、对外经济协调和组织实施重要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的职责。

5、原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组织实施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的职责。

(二)转变的职能

1、取消原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出口商品商标注册登记后的有关事务管理职责以及指导

出口广告宣传的职责。

2、加强内外贸综合协调,搞好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监测,整顿和规范流通秩序,深

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国内外贸易、招商引资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

法律、法规、规章;研究拟定全市相应的发展战略、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政策措施及中长

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连

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指导全市流通领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

(三)研究制定规范流通领域市场体系及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建

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并适时进

行调节;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四)研究制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市场准则、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指导商业服务行

业的协调发展。指导内外贸易、外经、外资等相关行业协会的工作。调查研究流通行业重大

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五)负责组织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计

量和标准的监督检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负责成品油、酒

类、肉类、调味品等主要生活用品的流通和拍卖、典当、旧机动车交易、报废汽车回收、生

猪屠宰等行业的监督管理。

(六)负责研究制定总体和区域商贸流通发展规划,商品市场、商业网点、物流设施建设

发展规划及商业设施重点项目年度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商品市场建设和商业设施建

设中的有关问题。

(七)执行国家制定的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进出口目录和进出口商品配额招标政策,负

责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的申报和实施,负责上级下达我市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品、原材

料及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的实施,贯彻落实鼓励出口政策,研究推广国际贸易方式,指导

各类进出口业务相关工作。

(八)贯彻执行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方针、政策,制定和落实鼓励机电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措施,协调机电产品进出口招标工作。贯彻国家技术进出口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全市技术

进出口措施。

(九)负责商务系统涉及世贸组织相关事务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组织协调反倾销、

反补贴、保障措施及其他与进出口公平贸易相关的工作,组织全市产业损害调查。

(十)负责对外经济合作工作,指导和监督境外投资、境外带料加工贸易项目、境外承包

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工作。

(十一)指导监督重要经贸活动,做好培育投资促进体系,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涉外经济

顾问资格、招商引资资格的确认工作。

(十二)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直接利用外资项目审核、上报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有

关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受理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诉;组织对全市产品出口型、先进技

术型外商投资企业的认定和上报工作。

(十三)指导监督以石家庄名义在境内、外举办的各种交易会、展览会等经贸活动。

(十四)负责境外企业在我市设立代表机构的审核和市属企业驻外地分支机构的备案工

作。负责友好城市商贸活动的发展与合作工作。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5)

一、明确职能,健全制度

我会受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依据市场规则,在粮食行业中进行组织、协调、服务和管理,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维护粮食企业合法权益,加强行业管理,搞活粮食流通,致力于全行业协调、健康发展。我们本着这一宗旨,组织协会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与县社团管理办公室、市粮食行业协会和兄弟单位沟通,进一步明确了我会的组织、协调、服务、自律和纽带等具体职能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抓好内部制度建设。

一是根据《协会章程》和《会费收支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制定了《秘书处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有关制度,为协会工作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是根据全县粮食企业的现状和会员单位的实际,在明确以突出协会独立性、包容性、自律性、责任性和操作性为中心,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协调、管理、服务作用为重点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工作职能》和《服务项目》等具体工作措施,增强了协会工作人员为企业服务的意识。

三是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家粮食政策和法律文件,将《粮食收购条例》、《刑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进行摘抄,连同《天津市粮食购销管理办法》一起装订成册,作为协会人员学习的必读文件,要求认真研究、掌握实质内容,做到正确履行职责。

二、突出重点,强化服务。

为会员搞好服务是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增强协会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方式。为此,我会将其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倾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一是投资近万元购置了微机、打印机和上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用具,后又从市信息中心引进两台微机,从硬件上保证了服务质量的高起步。

二是在办公场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建立独立办公的信息室,由秘书处调专人从事网络和其他媒体中各种粮油资料的查询、整理、汇编工作,并与天津粮油信息中心取得联系,进一步扩大信息渠道。同时,我们向会员公布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和联系人,会员可随时来人、来电查询相关信息,为会员企业咨询提供了方便。

三是每周1-2次向重点会员企业提供最新的粮油价格、大宗粮油贸易、优质粮产销、粮油进出口、粮食产销政策、有关部门对粮食走势的分析等粮油信息。一年来,我们共收集到粮食市场各类信息5000多条,向会员单位各类信息400多户次、1200多条次。

四是向会员企业提供粮食拍卖信息。具有一定实力的粮食企业大部分愿意参加粮食拍卖活动,以从中获得较好的效益。为此,我会积极与市局和北京市粮食局上网联系,向会员提供较为详细的拍卖信息。去年共向11家企业提供市粮食局6次和北京市粮食局3次的拍卖活动信息,会员单位参加较为踊跃,部分会员企业从中受益。

五是宣传典型。通过对会员单位的调查了解,我们掌握了一些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并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其中xx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的管理经验在粮油市场报上发表;xx面粉厂立足长远,扩建等级粉生产线,以及xx工贸有限公司由流通领域向加工领域拓展的先进经营理念在xx粮网上进行了转载。从而扩大了这些企业的知名度。

六是改进服务措施。在发展会员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小型企业因地理位置偏远,缺乏交通工具,对协会的职能、作用认识不足。我们在征求部分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上门服务,对协会的宗旨、职能、作用、服务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讲,现场代办“两证”,了解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尽量给予协调

帮助,减轻了企业的部分负担。 

七是服务收到的效果。在协会工作中,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是信息服务。如xx面粉厂,在从事大豆经营过程中,我们提供了大豆的生产、流通以及专家对未来走势的分析等情况,并及时通知进口大豆到港时间、数量及基础价格,使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把握先机,掌握主动。再如xx粮贸公司,在玉米价格波动时期,我们向其提供了产生波动的原因,随时传送专家提供的产区、销区、进出口等促使玉米价格上涨及下跌因素的各类分析,使其在把握市场走势方面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此外在大米市场、小麦市场的走势分析方面也给了部分企业有益的提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县粮食行业的发展。

通过我们的各项服务和宣传,企业对协会职能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提高,协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所增强,会员的队伍也逐步壮大。到年底,会员单位已达到131个,在各区粮食行业协会中名列前茅。

三、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搞好粮食市场情况调研,是协会加强行业管理,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行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政府掌握市场动态,制定、调整粮食政策的有效依据。为此,我会在粮食市场调研方面进行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日常调研。我会责成两名同志,每周对我县粮食流通市

场进行跟踪调研,随时掌握各种粮食批发、零售价格以及供应量和成交量的变化情况,除按时汇总上报,遇有重大变化,还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变化动态。如色拉油市场价格骤升,玉米价格大幅波动等,都在一定时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二是重点调研。为掌握我县粮食市场全面情况,探索粮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我们对全县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储存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协会人力不足,我们就请示县局,抽出专人配合,分成三组,深入基层企业和农村。先后调查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经营企业、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面粉加工企业、饲料加工及配料企业、粮油零售门点、酒精酿造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企业等50余家,基本掌握了各类型大、中、小企业的粮食经营情况。同时按地域和粮食产销情况的不同,深入到10个乡镇、30个村、300个农户中进行调查,基本摸清了农村储粮情况。此外,我们还先后从县农委、农业局获取了粮食种植、预产、实产等情况,从商委、统计局、畜牧局和公安局得到了本县粮食消费情况,从工商局、税务局探讨出我县粮食企业的基本情况,从林业局掌握到退耕还林的政策和进度等,对本县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和相关情况有了总体的了解。通过近三个月的调查,掌握了本县粮食流通和储存环节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粮食市场的总体状况,进而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向县政府和市局提供了本县粮食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县粮食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调研报

告。此外,我们还就开展定单农业、如何加强市场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在调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场调研工作获得市局、市粮食行业协会和市粮油信息中心评比一等奖;《xxx2004年粮食市场调研情况》受到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并在全市粮食系统作为典型调研题目进行推广;《开展定单农业的问题与建议》及《加强市场管理依法治粮》等调研文章在《xxx粮食》上发表。

四、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协调是我会的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加强行业管理,为企业服务的一项基本措施。在2004年工作中,我们首先与市局主管部门和市粮食行业协会进行协调,将《xx市粮食批发经营资格证》和《xx市粮食收购资格证》的审批、年检权利下放,由我会负责代办“两证”,加快了审查、批复和办证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全年累计代办《xx市粮食批发经营资格证》及《xx市粮食收购资格证》131份。其次,我会先后协助县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对全县粮食市场进行检查,有效地保护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维护了我县粮食市场秩序。此外,我会还积极与市局主管部门、市协会、县局和县工商局密切配合,为会员单位办理陈化粮购买资格证出具证明,在调查、审核的基础上出具陈化粮入库证明、生产加工证明等,对陈化粮的购买、运输、加工、生产进行了全程跟踪,避免了陈化粮再次进入流通领域情况的发生。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一是做好粮油工业统计工作。根据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部署,自2002年起,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由粮食行业协会负责。这是一项带有行政职能的工作,是协会为粮油工业提供信息服务、指导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此我们调配人力,及时准确地完成了统计报表的汇总和上报工作,并得到市局和市粮食行业协会的表扬。二是做好“放心粮油”的调查摸底工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精神,以提高粮油产品质量,净化粮油市场、打击假冒伪劣、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为目的,按照市协会的要求,在我县开展了“放心粮油”、“粮油销售放心店”的摸底、调查活动,调查企业涉及23家。通过条件对比,找出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三是做好节日期间的粮食供应及检查工作。在“五一”、

“十一”、“元旦”、“春节”期间,按照市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我会敦促粮食销售企业备足优质货源,保障节日供应。同时对节日市场的粮食质量进行抽查,确保群众吃上放心粮油。四是做好特殊情况粮食供应网点的确定工作。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为保障特殊情况下的粮油供应,我会按照上级要求,深入各乡镇和居民区,调查粮油销售点和面粉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过综合考虑,选定10个粮油销售点和2个面粉加工企业作为我县粮油应急供应单位,并与之签定了协议,使我县粮油应急供应网络初步形成。

2004年,我们在协会工作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例如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在为会员进行信息服务方面范围过窄;在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作用方面还不够深入等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加以解决。

 

2005年工作要点。

 

2005年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和组织、协调、管理、服务职能为宗旨,以促进我县粮食行业健康发展为目的,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作好协会的各项工作。

1、继续加强信息服务工作。信息服务仍然是本年度的工作重点。在信息搜集方面,继续增加网络信息的投入,扩大搜集范围。同时要注重报刊等媒体报道的整理,挖掘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此外还将在会员单位设立信息点,及时向协会提供信息,疏通本县信息渠道;在信息方面,除每周1-2次对重点企业进行电话服务外,还将对有条件的单位开通电子邮件传递业务,并引导会员单位主动与协会联系,设专人负责电话和来人接待,力争让每个会员单位都能得到及时的粮油市场信息,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充实信息中心力量,尝试创办粮油信息月刊,将综合信息按时发送到每个会员手中。

2、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一是继续开展日常粮食市场调研工作,扩大调查范围,使数据更具说服力。二是深入开展粮食市场综合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重点调研粮食收购市场化改革和入世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为企业搞好服务,并对粮食产业化经营做专题研究。四是研究如何加快我县粮食行业信息化进程,促进企业竞争力。五是研究如何确立行业组织的地位,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促进粮食行业发展的问题。

3、开展“放心粮油”、“粮油销售放心店”评审活动。开展“放心粮油”活动是粮食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为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会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放心粮油”、“粮油销售放心店”这项利国利民利企业的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下去,努力争取市和国家评选零的突破。一是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会员单位成为我市第xx批“粮油销售放心店”的获得者。二是开展我县第一批“信的过粮油”和“粮油销售信得过店”的评选工作。其范围涉及我县所有粮油加工和粮油销售网点会员单位,使评选工作更具社会性和权威性。三是积极配合技术监督局对米、面、油等五类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工作,把“放心粮油”和“信得过粮油”活动同市场准入制度结合起来,把行业自律和行政监管结合起来,确保我县粮食食品安全和粮油市场秩序规范。

4、组织各类经贸活动。为搞活市场流通,帮助会员单位拓宽经营渠道,拟下大力量组织会员参与各种商贸活动。一是组织具备资格,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会员单位参加本市及全国各粮油批发市场举办的粮油拍卖活动。二是与市局、市粮食行业协会、市粮食批发市场及有关单位、组织和知名大型企业加强联系,组织会员单位举办或参加各类型的交易、促销、联谊等活动,为会员单位进一步开拓本市及国内、国际经营市场做好服务。

5、认真履行政府赋予的管理职能。一是继续按照上级部署,完成《粮油工业企业2004年度统计报表》汇编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围绕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重点,开展和参与粮食市场的规范、监督、检查和管理等活动,积极配合工商、技术监督和粮食等部门加大对粮食收购、储存、批发、加工及零售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行业指导,完善行规、行约,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

6、培育我县粮油行业名牌企业和产品。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我会将在“放心粮油”和“信得过粮油”评比企业中,选择企业规模较大、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自主创新开发能力的企业,列入培育发展计划,在政策、宣传、信息、企业内部管理、外部市场开拓和申请各类认证、向市及国家粮食行业协会推荐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服务,从而使我县企业和产品在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6)

**保监局办公室在主任罗青的带领下,全体同志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从大局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大局中积极作为。多年来,办公室积极主动与市政府及其部门协调,建立形式多样的沟通渠道,先后向市政府报送加快发展公众责任保险、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实施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等20多份关于加快行业发展的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推动实施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改善首都交通环境

近两年,**市机动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道路交通流量急剧上升,由于轻微事故大量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状况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首都市民的日常出行。为此,**保监局办公室从2007年初开始,组织协调有关业务处室,积极与**市交管局沟通,深入各保险机构开展调研,探索运用保险机制管理交通事故的新思路,研究制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由于《办法》改变了以往交通事故确定责任需要交警到现场认定、当事双方需往返两家保险公司办理相关手续的传统做法,取消了单方事故需提供公安机关、物业公司开具证明的规定,对保险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加强风险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办公室与业务处室一道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先后召开20多次座谈会,并多次组织开展对公司员工实务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为2007年7月1日顺利实施《办法》创造了条件。

《办法》实施后,**保监局办公室及时牵头组织**保监局和市交管局相关处室,编写了《解读手册》及400余万份《协议书》,免费向社会公众发放,并在中央和地方各大媒体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广泛宣传。与此同时,帮助业务处室研究制定了《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实施细则》,统一理赔流程和手续;推动成立了保险业协调工作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及时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工作深入,措施得力,《办法》实施以来,**交通事故处理工作顺利开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交通事故的当事人自行处理率超过70%。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数量,较2006年同期下降近6成。社会各界对**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做法和效果,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网上舆情摘报)》第620期摘发了《**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值得推广》的评述,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市市长和公安部、**市等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对保险这一社会资源参与交通管理的新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推动建立**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落实局党委做出的开展保险业服务“三农”的“农保工程”部署,从2005年开始,办公室牵头组织了包括一线监管干部和保险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调研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与政府部门协调沟通,研究制定了**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政策性农业保险专业技术性强,对参与制定者的政策水平和农业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协调兼顾政府部门、农户及保险公司三方的利益关系。为此,调研组多次深入13个郊区县,走访保险公司基层经营人员和农户,摸清农业保险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农户的需求,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确定了种猪、生猪、奶牛、苹果、梨等12个险种为**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在保护农户利益和投保积极性的基础上,兼顾保险公司的利益和承保积极性,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费率,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为顺利实施农业保险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于2007年5月30日正式实施。该项制度实施以来,受到了各级政府、农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的高度赞扬。新华社对此高度关注,在《国内动态清样》中向党中央、国务院进行了反映,原市长、副市长牛有成先后批示,要求不断完善制度,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三)推动责任保险发展,辅助政府管理社会

**保监局办公室准确把握首都经济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保险业的需求,立足本职岗位,围绕工作重点,大力推动行业创新,引领行业积极参加首都平安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责任保险发展,在医疗责任保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由于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缺乏法律强制性,推动工作难度大,办公室的同志一方面积极与市卫生局相关处室加强沟通协调,采取下发文件引导、召开座谈会动员等多种手段促使医疗机构积极投保,保证医责险覆盖面;另一方面在边干边学中积累经验,研究制定一系列加强医责险经营风险的管理文件,确保医责险制度稳健运行。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05年在全国率先推动建立了**市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责险实施三年来,保险公司累计承保医疗机构1231家(次),承保医务人员19.2万人(次),提供了14.4亿元的医疗责任风险保障,累计处理医疗纠纷3506件,大大缓解了医患矛盾,维护了医疗秩序。2007年7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保监会联合了《关于推动医疗责任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医责险发展经验向全国推广。

二、坚持求实创新,率先而为,创造一流工作业绩

**保监局办公室承担着全局应急值守、文秘会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投诉、新闻宣传、法律事务、行业建设、安全保卫、财务会计、后勤保障等10多项职能,事事具体而繁杂,件件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办公室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扬求实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总结规律,建章立制,率先而为,在管钱管物、协调机构运转、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监管效率等方面进行开创性工作。

(一)率先对协会进行专业化、职业化改革,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保险行业协会职责不清,机制不健全,成为安置公司人员的地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办公室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理顺各种错综复杂利益关系,制定实施了《**保险行业协会建设实施意见》。2004年按照市场化、规范化原则,组织开展了**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竞聘和协会换届工作,率先在全国保险社团中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改革。2006年又推动成立**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办公室在指导行业协会建设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换来了两个保险社团组织的快速成长。在保监局支持下,行业协会牵头建立首都交强险信息平台、研究制定**保险合同纠纷调处机制、出台大量行业自律公约,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增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率先设立行政处罚委员会,推进依法行政。为推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处罚公平合理,办公室着眼长远,从制度入手,2004年就率先在全国保险监管系统中研究设立了行政处罚委员会,由分管局长任主任,办公室负责协调工作。最近几年,办公室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保监局《行政处罚内部实施规程》、《行政处罚流程指引》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处罚委员会给予当事人陈述、申辩及举行听证的权利,并最终民主决议形成审核意见,确保了行政处罚的民主和透明,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得到提升。

(三)率先推出高管履职监管措施,实现对高管人员准入、履职、退出的全程监管。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高管人员作为公司经营行为的实施者,是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第一责任人。管好高管,就抓住了规范市场的“牛鼻子”。为此,办公室积极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在深入调研的情况下,于2007年率先在全行业推出高管履职措施,研究出台了**保监局关于《保险公司在京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管办法(试行)》。《办法》体现持续监管、系统监管、资源整合理念,通过明确履职标准、建立履职档案、规范履职监管结果使用等制度,形成了对高管人员准入、履职、退出全程监管制度框架,对增强高管人员合规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规范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为民排忧解难,开拓保险投诉工作的新局面

伴随着保险业市场规模扩大,投诉工作任务也相应地增加。到**保监局投诉的群众,大多是自己与保险公司无法就投诉案件协商一致的保险消费者。他们的诉求大多数是合情合理的,但往往缺少有效证据,协调解决难度大。**保监局办公室牢固树立“首都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针对投诉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总结出“四心、六复”的解决投诉工作方法。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7)

一、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1、改进价格总水平调控。加强价格总水平走势分析,研究制定“十一五”期间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建立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统计制度,定期价格总水平动态、重要商品与服务价格信息,积极引导市场价格行为和社会消费预期。合理安排年度调价计划,完善配套措施,审慎把握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落实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完成价格调控目标任务。

2、准确把握市场价格动态。构建反应灵敏、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的价格监测网络,贯彻实施《江苏省价格监测点管理办法》,改进监测报价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价格监测数据的代表性、真实性。完善《江苏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健全价格监测质量管理体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准确把握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走势,着力发挥价格监测服务调控监管的基础作用。

3、完善价格应急预警机制。贯彻实施《江苏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预警和应急监测工作实施细则》,改进价格异动监测预警办法,细化应急措施。密切关注能源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强化连带影响与连锁反应的调查研究。跟踪监测与“禽流感”相关的商品价格动态,及时反映价格波动情况,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因时因地调整价格监测和市场价格监管重点,防范区域性、时段性以及重点商品的市场价格异动。

二、健全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

4、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能源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实施峰谷分时、季节性电价力度,继续对限制类实行差别电价。改革石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

5、建立节约型水价形成机制。实施“十一五”水价改革规划。明确水资源费、水利工程水费、城市供水、城市污水处理费以及再生水等水系列价格改革目标与步骤,进一步运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6、建立环境友好型价格形成机制。按照省局要求,开展环境价格体系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开展水污染物指标价格理论的研究工作,为全面建立环境价格体系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建立环境治理、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和费用补偿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强制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7、健全土地价格形成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确定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标准。配合省局研究土地协议出让最低保护价和耕地开垦费标准,适时提出政策建议,适当提高最低保护价和耕地开垦费标准,并加强对执行最低保护价情况的督查,促进工业用地项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8、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价费政策。对照《常熟市物价局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价格意见》,加强优惠扶持政策落实的督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消除对服务业实施的各种差别价格政策。结合常熟实际,分类研究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发展服务业的价格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

9、大力扶持物流运输服务业。进一步清理整顿港口、道口、商城、园区收费,制定并实行有利于现代物流运输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适当调整航道过闸费和航养费标准,促进航道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结合我市计重收费实际,改革通行费标准统一模式,逐步推行差别化的通行费政策。清理汽车客运市场收费,贯彻《江苏省汽车客运站收费规则》,减轻企业和旅客负担。

10、继续贯彻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积极探索运用价费政策促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和江苏省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精神,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普通商品房及其物业收费的监管。完善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管理,加强对商品房社会成本监审。及时监测商品房价格、成本信息,引导市场价格走势,从严监管住房价格违规行为。

11、完善服务行业价格管理。贯彻《医院医疗成本测算办法》,研究单病种收费办法,制定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审议制度。进一步调整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疏导教育收费,形成合理的收费标准结构。进一步协调和规范全市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加强景区范围内垄断性价格的管理。构建公平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服务与有偿使用。完善有线(数字)电视收费管理办法。开展涉及服务业的资格认证、考试、培训收费的清理,优化服务业发展软环境。

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2、加强农村价格工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服务农村“新五件实事”工作,积极参与农村保障制度建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农民建房价费监管,服务农村公用事业发展。继续清理整顿涉农收费,巩固涉农收费公示制成果。大力落实进城务工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同等待遇的价费政策。完善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切实把各项涉农价费政策落到实处。

1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涉农价费改革,利用价格杠杆服务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深入推行“价格致富工程”,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完善与农业龙头企业、种养专业户建立价格工作联系点制度,扩大联系点范围,认真做好价格服务工作。大力清理涉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研究制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价费扶持政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

14、完善涉农价费政策。认真落实对家禽业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政策。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制定短缺的重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加强粮价监控,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完善农资价格管理,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探索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办法。完善农作物种子价格管理办法,及时农产品价格成本、供求与价格信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服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

五、营造规范有序的价费环境

15、深入清理各项收费。继续开展行政许可收费项目清理;加强收费许可证管理,落实审批、年审、互审等收费许可证管理配套办法,切实规范审批行为;修改完善涉及下岗职工及就业、再就业的收费减免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对建筑市场收费进行文 秘 家 园 结构性调整,清理、整顿规范全市房产、土地测绘收费,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开展农民建房收费政策实施情况的调研,防止和纠正农民建房负担反弹。加强对垄断部门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强行收费行为的整顿和规范。

16、整顿药品价格秋序。落实江苏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和收费管理办法,切实将招标采购的好处让给患者;贯彻实施《江苏省医疗单位制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中药饮片价格管理办法》;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零售价格,加强药品市场价格跟踪调查,根据常熟实际购销价格等情况,研究适应市场要求的管理办法。

17、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加强涉农价费整治,认真开展电力、电信、成品油价格以及涉车、延伸服务收费专项检查;继续抓好教育收费和医药价费专项规范工作。试行价格违法行为公布制度,公开价格执法信息,增强价格执法威慑力。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制度建设,细化规则,完善反价格欺诈、串通、暴利和垄断行为的监管办法。积极组织开展反价格欺诈专项行动,努力规范市场价格行为。

18、创新价格监督方式。积极推行电子化工作方式;改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方式,提高进万家活动的质量;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价格监管工作实效。突出时效,促进价格举报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引入社会评判机制,确立严格标准,实施动态管理,深入推进价格诚信活动。

六、提升价格服务质量

19、高标准做好农本调查工作。贯彻《江苏省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对农调户记录与汇总质量的督查,认真搞好农产品收购价格询价工作,提高成本调查资料的分析质量及参考价值。加强农本调查网络建设,调整农调点(户),保证农产品常规调查、直报调查和专项调查的准确性、代表性。

20、积极开展成本监审工作。制定发电、药品、自来水成本监审办法。认真做好定调价格商品和服务的成本监审和其他重要商品和服务成本的定期监审工作,建立成本监审网络。

21、认真履行价格行政许可职能。贯彻国家发改委、省物价局关于价格评估机构、价格评估人员资格认定和价格鉴证师注册管理的行政许可政策,切实履行好行政许可的管理职能。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保障行政许可的顺利实施。

22、全力拓展价格认证业务领域。明确价格认证工作的职能定位,坚持服务司法、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原则,巩固涉案财产价格鉴证职能,扩大价格鉴证、认证、评估业务,努力拓展新的鉴证业务。加强系统建设和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认证行为,进一步提高价格认证队伍综合素质和认证工作整体水平。

七、夯实价格工作基础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8)

一是根据《协会章程》和《会费收支管理暂行办法》,相继制定了《秘书处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有关制度,为协会工作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二是根据全县粮食企业的现状和会员单位的实际,在明确以突出协会独立性、包容性、自律性、责任性和操作性为中心,充分发挥协会组织、协调、管理、服务作用为重点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分别制定了《工作职能》和《服务项目》等具体工作措施,增强了协会工作人员三是为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家粮食政策和法律文件,将《粮食收购条例》、《刑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进行摘抄,连同《天津市粮食购销管理办法》一起装订成册,作为协会人员学习的必读文件,要求认真研究、掌握实质内容,做到正确履行职责。

二、突出重点,强化服务。

为会员搞好服务是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增强协会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方式。为此,我会将其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倾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一是投资近万元购置了微机、打印机和上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用具,后又从市信息中心引进两台微机,从硬件上保证了服务质量的高起步。

二是在办公场地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建立独立办公的信息室,由秘书处调专人从事网络和其他媒体中各种粮油资料的查询、整理、汇编工作,并与天津粮油信息中心取得联系,进一步扩大信息渠道。同时,我们向会员公布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和联系人,会员可随时来人、来电查询相关信息,为会员企业咨询提供了方便。

三是每周1-2次向重点会员企业提供最新的粮油价格、大宗粮油贸易、优质粮产销、粮油进出口、粮食产销政策、有关部门对粮食走势的分析等粮油信息。一年来,我们共收集到粮食市场各类信息5000多条,向会员单位各类信息400多户次、1200多条次。为企业服务的意识。

四是向会员企业提供粮食拍卖信息。具有一定实力的粮食企业大部分愿意参加粮食拍卖活动,以从中获得较好的效益。为此,我会积极与市局和北京市粮食局上网联系,向会员提供较为详细的拍卖信息。去年共向11家企业提供市粮食局6次和北京市粮食局3次的拍卖活动信息,会员单位参加较为踊跃,部分会员企业从中受益。

五是宣传典型。通过对会员单位的调查了解,我们掌握了一些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并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其中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的管理经验在粮油市场报上发表;面粉厂立足长远,扩建等级粉生产线,以及工贸有限公司由流通领域向加工领域拓展的先进经营理念在粮网上进行了转载。从而扩大了这些企业的知名度。

六是改进服务措施。在发展会员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小型企业因地理位置偏远,缺乏交通工具,对协会的职能、作用认识不足。我们在征求部分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开展上门服务,对协会的宗旨、职能、作用、服务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讲,现场代办“两证”,了解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尽量给予协调

帮助,减轻了企业的部分负担。

七是服务收到的效果。在协会工作中,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是信息服务。如面粉厂,在从事大豆经营过程中,我们提供了大豆的生产、流通以及专家对未来走势的分析等情况,并及时通知进口大豆到港时间、数量及基础价格,使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把握先机,掌握主动。再如粮贸公司,在玉米价格波动时期,我们向其提供了产生波动的原因,随时传送专家提供的产区、销区、进出口等促使玉米价格上涨及下跌因素的各类分析,使其在把握市场走势方面有了较为清晰的认通过我们的各项服务和宣传,企业对协会职能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提高,协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所增强,会员的队伍也逐步壮大。到年底,会员单位已达到131个,在各区粮食行业协会中名列前茅。

三、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搞好粮食市场情况调研,是协会加强行业管理,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行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政府掌握市场动态,制定、调整粮食政策的有效依据。为此,我会在粮食市场调研方面进行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日常调研。我会责成两名同志,每周对我县粮食流通市

场进行跟踪调研,随时掌握各种粮食批发、零售价格以及供应量和成交量的变化情况,除按时汇总上报,遇有重大变化,还及时上报政府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变化动态。如色拉油市场价格骤升,玉米价格大幅波动等,都在一定时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二是重点调研。为掌握我县粮食市场全面情况,探索粮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我们对全县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储存等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协会人力不足,我们就请示县局,抽出专人配合,分成三组,深入基层企业和农村。先后调查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经营企业、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面粉加工企业、饲料加工及配料企业、粮油零售门点、酒精酿造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企业等50余家,基本掌握了各类型大、中、小企业的粮食经营情况。同时按地域和粮食产销情况的不同,深入到10个乡镇、30个村、300个农户中进行调查,基本摸清了农村储粮情况。此外,我们还先后从县农委、农业局获取了粮食种植、预产、实产等情况,从商委、统计局、畜牧局和公安局得到了本县粮食消费情况,从工商局、税务局探讨出我县粮食企业的基本情况,从林业局掌握到退耕还林的政策和进度等,对本县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和相关情况有了总体的了解。通过近三个月的调查,掌握了本县粮食流通和储存环节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了粮食市场的总体状况,进而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向县政府和市局提供了本县粮食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县粮食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调研报识。此外在大米市场、小麦市场的走势分析方面也给了部分企业有益的提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县粮食行业的发展。

告。此外,我们还就开展定单农业、如何加强市场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在调研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场调研工作获得市局、市粮食行业协会和市粮油信息中心评比一等奖;《年粮食市场调研情况》受到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并在全市粮食系统作为典型调研题目进行推广;《开展定单农业的问题与建议》及《加强市场管理依法治粮》等调研文章在《粮食》上发表。

四、协调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协调是我会的职能之一,同时也是加强行业管理,为企业服务的一项基本措施。在年工作中,我们首先与市局主管部门和市粮食行业协会进行协调,将《市粮食批发经营资格证》和《市粮食收购资格证》的审批、年检权利下放,由我会负责代办“两证”,加快了审查、批复和办证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全年累计代办《市粮食批发经营资格证》及《市粮食收购资格证》131份。其次,我会先后协助县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对全县粮食市场进行检查,有效地保护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维护了我县粮食市场秩序。此外,我会还积极与市局主管部门、市协会、县局和县工商局密切配合,为会员单位办理陈化粮购买资格证出具证明,在调查、审核的基础上出具陈化粮入库证明、生产加工证明等,对陈化粮的购买、运输、加工、生产进行了全程跟踪,避免了陈化粮再次进入流通领域情况的发生。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一是做好粮油工业统计工作。根据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部署,自2002年起,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由粮食行业协会负责。这是一项带有行政职能的工作,是协会为粮油工业提供信息服务、指导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此我们调配人力,及时准确地完成了统计报表的汇总和上报工作,并得到市局和市粮食行业协会的表扬。二是做好“放心粮油”的调查摸底工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精神,以提高粮油产品质量,净化粮油市场、打击假冒伪劣、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粮油为目的,按照市协会的要求,在我县开展了“放心粮油”、“粮油销售放心店”的摸底、调查活动,调查企业涉及23家。通过条件对比,找出了我们的不足之处。三是做好节日期间的粮食供应及检查工作。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期间,按照市行业协会的统一部署,我会敦促粮食销售企业备足优质货源,保障节日供应。同时对节日市场的粮食质量进行抽查,确保群众吃上放心粮油。四是做好特殊情况粮食供应网点的确定工作。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为保障特殊情况下的粮油供应,我会按照上级要求,深入各乡镇和居民区,调查粮油销售点和面粉加工企业的经营状况,经过综合考虑,选定10个粮油销售点和2个面粉加工企业作为我县粮油应急供应单位,并与之签定了协议,使我县粮油应急供应网络初步形成。

年,我们在协会工作过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存在着差距。例如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在为会员进行信息服务方面范围过窄;在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作用方面还不够深入等等。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加以解决。

年工作要点。

年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和组织、协调、管理、服务职能为宗旨,以促进我县粮食行业健康发展为目的,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作好协会的各项工作。1、继续加强信息服务工作。信息服务仍然是本年度的工作重点。在信息搜集方面,继续增加网络信息的投入,扩大搜集范围。同时要注重报刊等媒体报道的整理,挖掘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此外还将在会员单位设立信息点,及时向协会提供信息,疏通本县信息渠道;在信息方面,除每周1-2次对重点企业进行电话服务外,还将对有条件的单位开通电子邮件传递业务,并引导会员单位主动与协会联系,设专人负责电话和来人接待,力争让每个会员单位都能得到及时的粮油市场信息,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充实信息中心力量,尝试创办粮油信息月刊,将综合信息按时发送到每个会员手中。

2、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一是继续开展日常粮食市场调研工作,扩大调查范围,使数据更具说服力。二是深入开展粮食市场综合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重点调研粮食收购市场化改革和入世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为企业搞好服务,并对粮食产业化经营做专题研究。四是研究如何加快我县粮食行业信息化进程,促进企业竞争力。五是研究如何确立行业组织的地位,更好地发挥作用,以促进粮食行业发展的问题。

3、开展“放心粮油”、“粮油销售放心店”评审活动。开展“放心粮油”活动是粮食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为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会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放心粮油”、“粮油销售放心店”这项利国利民利企业的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下去,努力争取市和国家评选零的突破。一是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会员单位成为我市第批“粮油销售放心店”的获得者。二是开展我县第一批“信的过粮油”和“粮油销售信得过店”的评选工作。其范围涉及我县所有粮油加工和粮油销售网点会员单位,使评选工作更具社会性和权威性。三是积极配合技术监督局对米、面、油等五类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工作,把“放心粮油”和“信得过粮油”活动同市场准入制度结合起来,把行业自律和行政监管结合起来,确保我县粮食食品安全和粮油市场秩序规范。

4、组织各类经贸活动。为搞活市场流通,帮助会员单位拓宽经营渠道,拟下大力量组织会员参与各种商贸活动。一是组织具备资格,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会员单位参加本市及全国各粮油批发市场举办的粮油拍卖活动。二是与市局、市粮食行业协会、市粮食批发市场及有关单位、组织和知名大型企业加强联系,组织会员单位举办或参加各类型的交易、促销、联谊等活动,为会员单位进一步开拓本市及国内、国际经营市场做好服务。5、认真履行政府赋予的管理职能。一是继续按照上级部署,完成《粮油工业企业年度统计报表》汇编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使此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围绕整顿和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重点,开展和参与粮食市场的规范、监督、检查和管理等活动,积极配合工商、技术监督和粮食等部门加大对粮食收购、储存、批发、加工及零售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行业指导,完善行规、行约,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9)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指导下,我部着力在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加强沟通上狠下功夫,推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一是层层落实办理责任。部党组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专门研究部署,并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了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领导对分管领域的建议办理审核把关,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将每一份建议落实到处室、落实到个人。

二是不断健全办理机制。制定建议办理工作制度,规范各个环节办理要求,推进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重点从三个方面严格把关:一是严把程序关。每份建议的办理都要认真研究分析,汇总协办单位意见,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协商,严格按规定要求答复。二是严把时限关。将建议办理列入督办重点,每周通报各单位办理进展情况,强化日常催办,确保按时办结。三是严把质量关。主办单位、办公厅、部领导对每一份建议的答复层层审核把关;办理结束后,办公厅对各单位答复公文质量进行评估并通报。

三是加大沟通协商力度。把沟通协商作为建议办理的必要环节,坚持“先沟通再办文”。我部主办的建议,均经与代表沟通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后再答复。沟通方式上除电话、电子邮件外,还采取邀请上门、登门拜访、座谈调研等形式,确保沟通效果。如对代表提出的公租房建设方面的建议,分管副部长带领承办单位赴中国社科院,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农民工等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建议办理。把办理重点建议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办理调研,切实增强办理实效性。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交由我部牵头办理。我部成立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办理工作方案,两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建议办理工作,向代表汇报办理进展情况。邀请代表赴贵州、广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把建议办理与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

同时,结合我部重点工作,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支持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个方面的建议作为部内重点建议,加强调查研究,进行重点办理,以点带面促进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整体提高。

注重落实 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我们坚持把建议办理与部门工作相结合,把代表的意见建议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作为推动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的强大动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一,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2016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我部尽早安排任务和中央补助资金,协调落实有关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棚改贷款力度,大幅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片区会、开展专项督查等形式,狠抓工作进度。截至2016年11月底,已完成全年开工600万套的目标任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一手抓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指导和督促库存较大的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230多个县城落实去库存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10月份、11月份,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房价走势明显趋稳;全国已竣工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自2016年3月份起,连续9个月下降。

――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国务院部署,2016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结合重点建议办理,我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分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顺利完成全年开工2000公里的目标任务。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全国已开7-378万户,超额完成全年开7-314万户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立垃圾治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署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认定第4批共1598个中国传统村落,命名127个特色小镇。

第二,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深化改革。

――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城市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城市管理监督局,推进落实执法制式服装、执法车辆、执法队伍培训等工作。

――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创新。从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入手,研究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一揽子工作方案。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开展了省级空间规划、市县“多规合一”、城市设计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面的试点工作,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取得新突破。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全面开展建筑I改革调研,明确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在8省市开展了工程总承包试点。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12月底,各地建筑企业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近1200亿元,盘活了流动资金;各地累计退还建筑业企业各类保证金496.5亿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市场调研管理办法篇(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日趋完善的新的形势下,规范经营行为,实行行业自律,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树立运管形象,加快行业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几家主要运输企业提出成立*道路运输协会。经过一年的酝酿筹备工作,于20*年5月15日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一次代表大会。道协在筹备期间,得到了老河口市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市交通局、市民政社团负责人多次上门指导,及时研究审批。特别是*运管所给道协拨款4万元作为开办经费,为道协腾出了2间办公室和一间会议室,协购买了办公桌椅、摄影器材以及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安装了电话,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二、利用媒体,扩大道协知名度和运管工作透明度

道协成立后,主动协调业务关系,在工作职责、范围、权限、工作程序、财务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迅速展开了工作。自成立以来,协会充分利用市运管所《*运政信息》、*交通网站、《湖北省道路运输协会》、《湖北交通报》等新闻媒体,适时报道协会工作动态。通过上述媒体宣传,及时反馈企业、经营者的建议和呼声。近两年,先后刊发在《*8运政信息》上5期,在*8交通网站行业信息3条,在《湖北交通报》、《湖北道路运输协会》发表新闻4篇。通过宣传提升了协会的知名度和社会的认同感。

与此同时,协会还编印《*运政执法行为规范》50册、《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学习资料》200份分发到全市运政干部和大货、水泥罐车驾驶员手中,还印制了营运车辆缴费明白卡500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1000份发到全市营运车辆驾驶员手中,特别是缴费明白卡对缴费项目、缴费标准、收费依据和适用范围等都有摘录,卡上还印制了投诉电话,增强了运管部门收费透明度,经营者十分欢迎。

三、积极调研,为运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行业情况、反映行业问题、加强行业调研、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道协的一项主要工作。道协成立了调研组,深入运输企业、运输经营者和消费者中间,围绕行业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和市场管理、政务公开、结构调整、运输安全生产等开展调研,先后形成了《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对策》、《对提高运政执法水平的思考》、《道路运输管理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快*道路运输发展的几点思考》、《维修市场调查报告》、《*市出租车市场调查报告》等调研材料,其中《加快*道路运输发展的几点思考》调研成果对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政策、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强化市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计划今年还将全面开展运力运量和物流信息调查,为行业主管部门运力结构调整提供有效信息,为政府主管部门市场宏观调控提出建议和办法。

市道协在注重行业调查研究,为运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大胆参与运政协管。自协会成立以来,为充分发挥道协的协管作用,积极参与《道路运输证》年审换证、维修开业技术条件、春运准运证发放、客运线路审报前的审查把关,比如:每遇县内客运线路审批,首先由协会召集各会员单位赴现场踏勘,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拿出初步意见后,再提交市运管所集体研究审批,这一作法,较好地避免了以前同方向重叠路段常为争抢客源发生无休止的利益之争。5年来,市运管所共新审批县内客运线路5条,每条线路的经营状况始终都能保持安全、有序、持续和稳定。

四、举办活动增强协会凝聚力

道协是社会团体,其形式是松散联合体,要把会员及会员单位组织起来,就必须积极开展有益于行业发展的各项活动。

1、开展考核评比或争先创优活动。我们结合襄樊市运管处《二八年度襄樊市交通行业汽车驾驶学校教练员职业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开全市教练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协会有争对性的自编教材,组织参赛教练员培训、个别辅导,由于工作措施得力,我们老河口的选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车组在襄樊市获第4名,全省获第7名(襄樊唯一得名次)。

2、开展*“20*年度交通行业诚信优质服务企业”评选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交通行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工作,促进我市交通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湖北省道路运输条例》等法规和行业政策,开展了“20*年度交通行业诚信优质服务企业”评选活动,通过全市交通行业各企业自评、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办法,评选出了26家诚信优质服务企业,并在《老河口新闻》公示。通过评选,激励交通行业各企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引导我市交通行业深化诚信机制,构建起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促进交通行业和谐发展。

五、多办实事把协会办成会员之家

上一篇: 室外弱电井施工方法 下一篇: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