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背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7 16:27:55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1)

[2]李玉用,张伟,《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发微[J].改革与开放,2016,(16).

[3]杨晓宁.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2)

关键词:精品开放课程;公共管理;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是我国新兴的一级学科,专业教学涉及到40多门课程,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公共财政学3个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储备专业人才。因此,如何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具体的研究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教学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教高[2011]6号、教高[2011]8号、教高[2012]2号和教高[2012]135号等文件明确了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方向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通过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共享,服务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学习者自主学习。目前,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已纷纷在网上提供课堂实录。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普及,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同时,也给公共管理学科类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并且能够运用网络工具接受时代信息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如何更有效率地运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使其为传统课堂服务,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兴趣,收获知识,增长才干,成长为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一)从教学内容入手改进教学方法

邓集文(2012)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的信仰追求、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教育[1]。张静(2011)认为,应探索和实践“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的教学内容,以便改变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走向以“多种媒体融合,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2]。

(二)行为导向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在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中使用团队项目教学法,使得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高大利(2012)认为,应该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以提高教学效果[3]。刘新科(2012)认为,行为导向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演化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4]。

(三)信息时代辅助教学方法研究

孙凌(2011)认为,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学习已进入“立体化”时代,不仅在课堂、图书馆,在宿舍通过网络也可以获取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张宏瑜(2006)认为,网络教学能够突破教师教学内容的框架思考来研究更多的相关问题;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选择有用的信息辅助学习;可以通过课程交流QQ群,促进师生不受时空限制实现实时交流[5]。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的研究均是意在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项灌输方法,通过创设情境,鼓励和激发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思维互动来激励大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例如德国大学中习明纳和研究所的普及改变了大学传统的授业方式,培养了大批具有科学精神与研究能力的专家学者。为此,教师应是一个解构者。但是由于精品开放课是近些年来的新生事物,所以对信息时代精品开放课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探讨较少。

三、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框架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对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师资团队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凸显公共管理、公共经济的教学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确立研究目标

形成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专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网络化背景下享受传统课堂的乐趣和愉悦,提升知识和能力。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践研究,形成以行为导向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教师“教”为引导,学生“学”为中心,理论基础深厚,关注现实问题的教学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法、课下网络交流等多维的方法体系。

(二)教学方法研究的演变历程及对教学效果的作用分析

总结教学方法研究的演变历程,分析其内在机理。从研究重点看,主要研究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问题及在信息时代教学方法的演变趋势。分析总结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课程教学方法的发展历程、成效与经验。通过总结教学方法研究的演变历程和内在机理,探寻信息时代教学方法的演变趋势。

(三)构建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网络的精品开放课程和网络资源为公共管理类课堂实践服务。让同学们通过课后自主的查询相关的精品课程资源和相关的前沿发展趋势,通过自学、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自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在课堂上的分组练习和小组讨论,也可以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由哪组来讲解自身观点,其他组进行质疑和补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和学习兴趣。深化认识、凝练思维,让学生的在思维和行动的锻炼中发展科学求知的精神追求,养成奋发作为、自主探索真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的思维锻炼中养成个人独特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性总结,提高掌握知识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邓集文.基于素质教育的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浅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28):47-48

[2]张静.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36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3)

 

摘  要: 目前校本教研的种种错区,阻碍着它的顺利开展。学校不能搞故作高深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应为教育科研搭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抓手。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构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研模式,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课题研究,“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和研究,两者齐头并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现代化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本文通过反思,探索校本教研的运行模式以及在新课改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校本教研  信息技术  新课改  学校发展

 

一直以来,教育科研是教育界带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校本教研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人搞校本研究,却游离了自身的教学实际,教学和教研“两张皮”,校本教研缺乏具体的目标任务,研不致用。这让人对校本教研的前景感到担忧。如何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促使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面前急需应对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具有56个教学班的年轻高级中学。学校抢占先机,实施“科研兴校”策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不仅化解了生存危机,而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我校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部级示范性高中验收确认,跨进省优秀学校的行列。我们深深意识到,信息技术是教育科研的一只强有力的抓手。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更体现在科研模式、交流方式的变革上。

一、我校广泛开展校本教研的背景

    我校创办晚,校龄短。既没有办学所需的优势资源,更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我们认为,作为新办学校,我们因袭的东西少;教师年轻,有朝气,有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因此,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新世纪发展的机遇,抢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我们实施“科研兴校”策略,确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使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思路。简而言之,即“重信息、兴科研、建队伍、办名校”。

几年来,我们积极致力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沿着正确的办学思路不断前进。为了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构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研模式。强调教师应具备科研意识,树立“教师即是研究员”的新观念,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科研素质,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逐步形成校本教研制度化、全员化、信息化、课堂化、课题化的“五化”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和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化解了学校的生存危机,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以信息技术、教育科研为载体的现代化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我校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发展历程

    学校从开始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到实施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从零星的探索,到形成一定规模的课题体系,正好反映了教育科研在我校的发展历程。

   1、从立项范围看,由“零敲碎打”到“全面开花”。2005年以前,立项的课题寥寥无几;2006年后,立项的课题增多,部级、省级课题共8项,市级课题1项,涉及面明显扩大。

    2、从立项性质看,由“寄居人下”到“独立立项”。先前参加的课题,多为部级课题的子课题,没有独立的研究成果;2006年后立项的课题,则是学校独立立项,且多为部级、省级课题,档次较高。

   3、从研究方法看,从孤立研究到注重整合。研究走出了单一格局,2006年中央电教馆课题《“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研究》与2007年立项的几个省级课题既各自独立,又遥相呼应,形成体系。

   4、从研究成效看,与信息技术结伴,形成科研特色。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带动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以信息技术、教育科研为载体的现代化办学特色。##

附:近年来学校立项课题一览表

课           题

级  别

审批单位

研究进程

《网络时代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实验研究》

部级

子课题

教育部

2002立项,已结题

《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

部级

子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

2003.3立项,已结题

《生本教育下的自德精神培养实践与探索》

广东省

省教厅思政处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5.5立项, 已结题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研究与实验》

部级

子课题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2006.4立项,已结题

《史地学科中现实感强的主题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应用》

广东省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2006.5立项, 在结题中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广东省

省教育厅

2006.5立项,已结题

《“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研究》

部级

中央电教馆

2006.12立项,中期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言学科数字化学习策略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理科开放的数字化探究情景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

《数字化环境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汕头市

汕头市教育局

2008.6立项

 

三、我校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策略

1、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工作思路:

校本教研必须贴近实际,服务教学,不能故作高深搞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一定要有具体的目标任务,要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定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为“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 “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研究方向是:①新课程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②新课程背景下数字化教学环境研究。内容和形式,两者齐头并进。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新课改的课堂、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

   2、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副校长亲自挂帅,担纲负责。

    自2003年以来,现职校长、副校长亲自主持的课题共6个,其中中国教育学会部级子课题《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2004年已经结题,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研究与实验》、省教厅《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和《生本教育下的自德精神培养实践与探索》均于2008年结题。 学校领导参与研究,带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⑵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从组织和管理上对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保证。

校长、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教研室、教务处主任为小组成员,指导课题的具体实施,形成了由教研室规划协调、各学科组成员具体操作、电教中心技术支持的研究格局。

⑶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环境,提供研究物质保障。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重新做好“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着力打造五个平台:

① 信息管理平台:依托校园网和移动公司“校讯通”系统,实施无纸化办公和家校联系,包括信息、公文传递等办公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教务管理,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管理的效率。

② 信息交流平台:利用校园网新闻频道、科研信息网、德育网、专题学习网页,展示工作成果,宣传学校品牌;利用中国教育服务网建设科组博客圈,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抒写酸甜苦辣。

③ 教学资源平台:充实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智能题库、FTP服务器、数字图书馆等,做好资源的流通、共享。

④ 电化教学平台:在多媒体电教平台全面进入课堂的基础上,改造了二个连接internet的多功能电脑室,新装配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探究实验室;探究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提高使用效率。

⑤ 校园卡应用平台:利用校园卡,解决出勤签到、图书馆借书、食堂、小买部划账等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一卡通行整个校园。

这样,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校园已经跃然眼前,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实现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大大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⑷提倡做学习型教师,构建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并行的模式。

根据新课该的要求,学校将校训由“益教益学,图强图盛”修改为邵华泽的题词“益学益习,图强图盛”,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

    ①“机制激励,制度保障”。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落实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搭设平台。修订学校人才基金的奖教项目,设立科研成果奖。

②“进修学习、岗位培训”。不惜物力财力,全力支持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类培训。同时校内不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广泛开展校本研究。

③“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积极邀请专家莅校开展学术讲座,将前沿理论、最新信息植入师生的心中。同时建立和健全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帮教机制,在暑期进行新教师岗前校本培训,结对互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④“校际合作,异地交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在加强区域内校际合作的基础上,注意加强跨区域交流,与汕头、中山、番禺、江门、云浮等兄弟学校结成“五地十校”同盟。

⑤“案例研讨,行动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汇报课、公开课为载体,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和问题。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积极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各学科均建立起了学科资源库和学科网站,实行资源共享,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构建了教、研同步的活动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调整、提高。

    学校把信息技术和常规教学的整合当作校本教研的核心课题。早在2002年,我校就参与汕头市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题《网络时代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试验。为纠正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们提出“强化主体性,突出实践性,激发创造性”的教学要求。

    实施新课程后,我们确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向: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强调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知识迁移为能力。

    我们精心策划校性说课比赛、优质课评比,以评促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课例。近年来,我校多次承担了市、区公开课任务和举行教学开放活动,全市有多所学校教师到我校听课、交流,我校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已在区域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四、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1.探索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通过研究,各学科形成了一系列教学设计, 积累了教学经验。

2.改造和自制了大批教学软件,创建专题学习网站,构建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平台,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拓宽师生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2007年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斐然。在2007汕头市优秀教育网站评比活动中,学校门户网站被评为 “汕头市十佳教育网站”,“呼唤生命教育网站” 被评为“汕头市十佳教育专题网站”, “学校学科网”、“学校德育网”被评为汕头优秀教育网站。 学校被评为2007汕头市最佳“数字化校园”。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现代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和自我探究能力,全面培养学生人文道德素养。

4.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反思、总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三年来,教师科研成果、论文、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达49人次,市、区(县)级不计其数。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契合度及有效性不高,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教师虽能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但课件的交互性及开放性不强,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尚属初级阶段。

    3、由于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终端机数量不足,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展较慢。

4、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健康上网等养成性教育还须进一步加强。

    5.对研究过程中的定量评估数据收集、分析重视不够,削弱操作的实效性与评价的科学性。

    6.技术与教学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用很大,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能过份依赖技术手段,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的技术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六、今后研究设想

    1、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力求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加强理论学习与技术指导,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3、更新网络设备,提高系统稳定性,增购终端机,解决制约网络教学的瓶颈。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4)

关键词:CCC2002;课程教学;计算科学;科学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 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 Computing Curricula 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 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 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 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 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 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 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 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 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 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 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 “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 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 董荣胜,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 Denning P J, et al. Computing as a disciplin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J]. 1989, Vol.32(1).

[3] 郝宁湘. 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 哲学动态,2000,(11).

[4] 蔡启先. 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 黄国兴等.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周世平. 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 索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 李明江. 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 时全生,鲁书喜. 《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 福建电脑,2007,(4):40-41.

[10] 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 张晓如,张再跃. 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 吴国盛著. 科学的历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Computer Courses Teaching and The Computing Science History Research

ZHANG Xiao-ru, ZHANG Zai-yue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5)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2CCC2002的基本特点

CCC2002的特点在于,它既有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又融合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研究成果;由体系到课程,自顶向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按基础课程(包含部分核心知识单元)、主干课程(包含大部分核心知识单元)、特色课程(发挥各校特长,培养学生个性,体现地区特色),提出了课程分级实施策略;指出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描述及核心课程的设计方面,应充分体现“课程体系设计组织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密切相关”的理念。CCC2002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同时又要注重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该教程提倡研究型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向教育转变的重要思想。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6)

在CC2002教程的引导下,国内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广大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诸多问题,如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实施、实践设计、教学评价等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讨[6,7,8,9],并根据学科体系要求,编写出版了一大批教材,丰富了计算学科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的内容,推动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究竟什么是当代学生经过学科课程教育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而言,近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凯洛夫(N.A.Kaiipob)的“捷径主义”思想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教材内容通常比较“经典”,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围绕这些经过验证的、可靠的和基本成型的知识而进行,至于这些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却少有问津。所谓“捷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是科学上可靠的知识而不负有发现真理的任务,走的是教师引导的捷径而避免前人在历史上曾走过的弯路”[10]。虽然这一思想“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适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在目前高校教育的某些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它与CCC2002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教学向教育转变理念有不相协调的方面。因此,高校计算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理当受到人们的关注。

2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识,已从知识层面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1]。

1989年1月,美国计算机学会(简称ACM)和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分会(简称IEEE-CS)联合攻关组在《ACM通讯》杂志上刊登了他们历经4年的研究成果——“作为学科的计算科学”的报告[2]。该报告围绕计算机的主要现象,从学科的三个基本形态,即理论、抽象和设计入手,结合科学与工程科学两大学科门类的基本特征,完成了计算学科的“存在性”证明,首次给出了计算学科的定义,为“计算”作为学科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计算已不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它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并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3]。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计算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从学科的角度得到进一步诠释,ACM和IEEE-CS以及计算机界关于计算学科认知问题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其中,CC1991(“计算学科教程1991计划”的简称)和CC2001(“计算学科教程2001计划”的简称)报告为计算学科建立了现代课程体系。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2004年11月,ACM、AIS和IEEE-CS又联合公布了新的计算学科教程CC2004,文[4]对该课程体系做了分析与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世界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均设立了计算科学或与之相关的专业,国内的高等院校也不例外。为了有效地推行国内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于2002年提出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5],该教程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划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计算机学科本科生能力培养、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演变、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结构、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教学计划与组织方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知识与课程体系的外延与内涵,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南,对中国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CCC2002给出了中国计算学科课程体系的描述,但如何围绕这一课程体系概括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来组织知识内容仍然具有随机性,特别是在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的中国,这种随机性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CCC2002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实质,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各高校自身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合理选择或组织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建立良好基础。

3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学生在知识点掌握基础上知识结构的形成,越来越感受到学生关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内涵,在理工学科课程体系中引入越来越多的与学科有关的人文科学的内容,可以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的一种进步,是教学向教育转变的一种必然。然而,要真正做到教学向教育转变,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工作要去完成。其中,如何根据计算学科教程描述的学科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在教材或教学过程的知识内容安排与讲授过程中,打破传统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是否可以做这样一种尝试,在课程知识的组织与传授过程中,把知识的来源即知识产生的背景有机地融入其中,使之成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或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的背景和来源,更多地知晓与学科知识有关的人和事,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与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科意识和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与发展。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有益的但却并非易事,有大量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其中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它涉及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等,同时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也将产生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学科知识,而且还要有学科思想史和学科方法论的知识。因此在学科教育中应该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科学和学科思想史研究。就计算学科而言,计算学科思想史研究是基于背景知识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

3.1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

现代计算科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的伟大成绩,是人类长期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无数致力于计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工作者们共同智慧的结晶。计算科学是整个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计算知识、计算理论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关于计算学科知识体系和与之相关领域知识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而计算科学思想史则是研究计算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计算科学发展过程中各个事实、各种现象和思想的分析,总结计算科学的历史经验,揭示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促进计算科学的发展。计算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并非计算科学本身,它是以哲学、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计算科学的发展历史。

作为一门科学,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涉及计算科学、工程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计算科学思想史是以计算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形成与发展为基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人类历史上计算科学重要成果和重要学术理论的诞生过程,其思想与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的科学与哲学意义。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将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进一步的发明与发现而不断变化并日趋完善,是一门极富发展性的科学。文[11]中,作者对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特点、内容、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3.2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

所谓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就是把学科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结合,使之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统一体进行施教与学习的过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感知知识背后隐藏的思想与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与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学科文化水平。

知识背景的内容可以是对知识产生过程的叙述,也可以是对学科知识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可以是直接的背景知识,如与学科知识有关的知识进程、事件、理论、思想方法和人物等,也可以是与学科密切关联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是正史中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传说和轶事;可以是知识成功应用的经典,也可以是正在实践中的探索。

知识背景组织形式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方法整体阐述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思想与方法,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也可以是针对具体课程的知识背景叙述,如关于课程的导论、绪论、前言等;还可以是关于课程单元知识背景的描述,如每个章节的前序、引导等;甚至可以是涉及知识点的知识背景,如有关概念的形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等等。

把知识背景作为课程教材的内容,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与课程知识相关的知识背景,在目前高校的计算学科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加以应用,但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从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到基于知识与知识背景有机统一的课程教学,并非一门计算学科导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它涉及整个计算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运用,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建立等一系列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是一项需要广大的计算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实施并不断取得进展的系统工程项目。

如果说基于知识的计算学科课程教学是围绕计算科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取得的最新成果而进行的知识与技能传授,那么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科意识培养和学科素养教育,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事物的心理倾向和获得知识的原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极为重视。中国古代教育大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德国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在其倡导的“全人教育”理念中就阐述了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者自身的能动性思想,认为:“我们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瑞士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更加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明确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情感意向和动力,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在全面推行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等,其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也不失为一重要因素。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背景”感兴趣的程度要比对“知识”本身更高。因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教学内容编排中将与课程知识有关的人物、事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实例有机的融入其中,就能够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激励”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延伸,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并掌握知识。

(2)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知识内容的理解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过程,应遵循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即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官与认知事物接触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生动和直接的映像,包括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等;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对认知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通常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基本形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强调对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等,这样的认知应属理性认识范畴。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通常是按照概念的引入、概念到概念、例题分析、实际应用举例,习题练习等步骤顺序进行,而课程内容的选择通常是经过实践检验或严格论证的知识的精华部分,是已经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产物。让学生在对认识的事物尚不具备“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去“理性”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填压式”的知识灌输,于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就有了许多“先记忆再慢慢理解”的东西。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将经过提炼的前人对事物认识的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学生在对事物感性认识方面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学习内容。

(3)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把握

在高等教育中,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是以课程体系来描述的,而课程的知识体系是由课程涵盖的知识主题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来刻画的。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课程知识主题或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课程之间、主题之间、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难以知识联想,对知识的认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平面中的“点”、集合论中的“集合”、命题逻辑中的“命题”等概念统一进行思考的,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学习向量空间和向量运算真正目的等等。基于知识背景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知识背景的阐述,将课程知识的初始本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为学生营造知识联想与知识探究的学习情境,更加全面地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

(4)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CCC2002竭力倡导的研究型教学以及教学向教育转变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的过程是知识综合运用与发展的过程,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基于课程知识的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思维固化,知识活力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大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同时还能够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活动教学、讨论教学、探索性学习等各种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5)将有利于学生学科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使得分科教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的主流。分科教育很显然是为了造就专门人才,但狭窄的专门训练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经历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之后,人们已认识到分科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通才教育”观念,并以某些高校作为试点开展“大类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对IT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具有数学、物理及相关领域知识,更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要求,既能够适应专业的变化和拓展,又要有敏锐的专业拓展意识。总而言之,现代人才培养过程更加强调的是学科素养,它涵盖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对学科过程与方法论的认识和对学科的理解与情感。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在人才教育与培养过程中,“大多数人真正需要的是领会科学的精神、掌握学科的方法、树立恰如其分的科学形象,以便在这个科学时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生活。”[12]如果我们将这样的理念带入学科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仅仅靠基于知识的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这一要求的,而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弥补其不足:首先,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发展和进化的观点反映学科知识进程,能够有效地避免课本知识的“神圣化”与“教条化”,将批判与继承的有机统一贯穿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其次,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以学科与相关学科分支领域知识相互联系的思想展现学科知识内容,能够有效地克服对学科知识掌握的“孤立性”和“片面性”,是学生的学科意识与学科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4结束语

计算学科不只是简单的一些课程汇总,而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有些计算的概念和知识还下放到了中小学课程之中。在此情形之下,如何构建我国计算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人才,如何让全社会更深刻地认识计算科学的内涵,更全面了解计算科学的发展规律无疑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基于背景知识的课程教学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也是一种实践,虽然它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提法,已或多或少地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应用,但总体上仍然未形成一种趋势。基于知识背景的课程教学应有它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实施体系,这些都是需要研究、探讨和实践的,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然而,当我们面对计算学科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在计算学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时,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作为计算科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作些什么。

参考文献:

[1]董荣胜,古天龙.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DenningPJ,municationsoftheACM[J].1989,Vol.32(1).

[3]郝宁湘.计算:一个新的哲学范畴[J].哲学动态,2000,(11).

[4]蔡启先.CC2004计算学科教程体系分析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7-81.

[5]黄国兴等.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周世平.CCC2002教学计划实施环节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4,(8):56-58.

[7]索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5,(1):40-41.

[8]李明江.CCC2002,CC2004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困惑[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43-47.

[9]时全生,鲁书喜.《计算机导论》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研究[J].福建电脑,2007,(4):40-41.

[10]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85-187.

[11]张晓如,张再跃.浅谈计算科学思想史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33(11):11-14.

[12]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AbstractItisanalysedinthispaperthecharacteristicoftheChineseComputingCurricula2002,anddiscussedfromtheviewpointofthemethodologyofthecomputersciencethebasicthoughtofthecomputingcurricula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Meanwhile,itisalsoexpositedtheimportanteffectofthecomputingsciencehistoryresearchtothecomputercoursesteachingbasedontheknowledgebackground.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7)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与泰国贸易发展的浅议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 基于中国―东盟背景的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构想及对策探讨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出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的思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的探讨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与东盟物流合作探讨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外语商贸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的发展问题探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加强与越南服务贸易的思考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民族预科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探索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农民收入的思考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背景下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广西国际化人才需求现状及高校培养对策 中国西南-东盟无障碍旅游圈构想下的广西旅游发展策略 中国对东盟工程承包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详见大公网关于两会报道的文章“彭清华:将广西建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

③ 本研究中“大学英语”指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不同。同理,“大学英语教师”指教授“大学英语”课程的专任教师。

④ 据《2013年广西教育概况》,广西全区共有高等学校7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2所(含8所大学、9所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等职业学校32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6所(详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网站)。本调查虽然获取的教师样本较小,但从其院校来源、年龄分布上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⑤ RICH课程实践包含四个部分: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融合型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合作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Humanistic outcomes)。

⑥ 详见RICH研究所网址http:// / show.aspx?id=2275&cid=140.

[ 参 考 文 献 ]

[1] 文秋芳,徐浩.2012中国外语教育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60-268.

[2] 莫如愚,黄奕苗.广西-东盟商务英语教师国际交流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117-118.

[3] 崔允,柯政.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郭书彩,韩红梅,李英.外语教师校本培训个案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67-309.

[5] 王京华,韩红梅,崔鑫.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实践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40-143.

[6] 文秋芳,常小玲.为高校外语教师举办大型强化专题研修班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1-5,10.

[7] 文秋芳,任庆梅.互动发展模式下外语教学研究者的专业成长[J].外语界,2012(4):16-22,29.

[8] 杨红英.通过互动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外语教育,2012(2):64-67.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8)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132 -03

一、引言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生为了获得更高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专业跨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现今重要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在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培养中,以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为例,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以及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招生情况不理想、培养目标错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导师指导有限、就业形势严峻这五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跨专业报考的硕士的知识面较为宽广,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甚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比较零散、薄弱。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是为培养旅游教育人才,以期日后继续为旅游行业培养旅游人才的一个新兴专业方向。渤海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学生,旨在为社会输送从事旅游教育事业的专业型人才。

(一)跨专业学生自身报考动机

经调查分析发现,跨专业考生报考课程与教学论(旅游)的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现今报考人数较少,竞争程度较低,考取难度较小;二是喜欢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三是来源于社会竞争的压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考生将该专业作为跳板获得硕士学历从而逃避缓解就业压力而选择读该专业研究生。

(二)跨专业学生优势分析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其生源特点是: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专业存在较大的跨度,大部分是属于文学类别的学生,例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等,因此学生具有多样丰富的学科背景知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观点,并且原有的知识背景可能给新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法。另外,跨专业学生缺乏对所跨专业知识的系统了解,使得学生对所读的专业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求知欲来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所读专业的学科魅力,发挥自身学科背景优势来掌握新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达到在学习方法上的自我突破。

(三)跨专业学生的劣势分析

跨专业研究生由于大部分新生是对旅游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的学生,缺乏现修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铺垫,在初期的学习中会存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原有专业背景很难融入到现有专业中去的问题,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丢弃原有专业背景的优势,从而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另外很多学生会出现难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更难找到创新的思维范式,从而导致科研无法进行的窘局。加之有些学生自身由于害怕“掉队”,出现焦虑、自卑情绪,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有效发展。然而从多年的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来看,初期的学习压力大,进入科研状态慢是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需要校方从培养方式上结合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劣势方面做出更有效的改革。

(四)高校培养模式分析

各高校并未对跨专业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专业课程较多而综合性课程、交叉课程较少,课程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在导师的选择上没有考虑跨专业因素,由于大部分导师只有单一学科背景,这就导致导师不能很好地帮助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挥其原有知识结构的优势, 更不能做好其他专业知识与旅游教育知识的连接以及重组。不具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会使得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方面觉得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及科研的兴趣,对他们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当前的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令人担忧。

三、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显然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教育学学科队伍拓宽了研究领域,亦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挑战。故从招生情况、培养目标错位、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就业形势等方面讨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招生情况不乐观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自2012年开始对外招收硕士研究生,但历年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都存在招不来、招不够,并且生源在逐渐减少的问题。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该专业并未做好宣传工作,以致吸引不到报考的学生。其二是本专业现如今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去向令人堪忧,这也是导致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的重要因素。

表1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历年招生情况

数据来源: 该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资料

(二)培养目标错位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人才,这对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着更加具体的、多样性的要求。然而目前学校输出的毕业生并未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究其原因就是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教学管理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另外在当前的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真正深度参与到研究导师的课题中去,因此实际的创新能力也未能在培养过程中激发出来。由此可知,培养目标的错位是导致毕业生在社会上就业失去竞争力主要原因。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是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各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基本包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这几大模块,但在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几乎没有,另外课程设置上并未考虑到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学科背景,对于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课程标准,缺乏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的综合考量,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及发挥学科背景优势。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门设立专业补修课,但该专业补修课的设立形同虚设,并未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当中去,导致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仍然对现修专业知识知之甚少。

(四)导师指导有限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按学科归属是属于教育学,但是归属旅游学院教育管理,这就给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导师学科背景所致,旅游学院的导师大部分都是学旅游规划、地理学等出身,在其专业领域内具有较深学术造诣,但对于教育学研究领域并没有涉猎,所以和师之间的交流都存在很大的障碍,无法帮助跨专业学生做好知识的连接与融合,这就为指导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导师精力所限,导师自身担负沉重的科研压力和艰巨的教学任务,并且如今高校教师由于资源紧张使得一个硕士生导师一届带多个学生,以致面对跨专业研究生,许多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得“力不从心”。

(五)就业形势严峻

当前,社会对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各高校也不认可当前专业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另外,目前来看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很少有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择就读该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四、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改革招生方式

目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招生情况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一方面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作为新的专业,没有成功的培养典例可以宣传,所以很难获得一定数量的优秀生源。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宣传本专业,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保证每年的生源;另一方面,入学考试制度传统化,硬性的要求成绩达标,而非实际的实践能力,因此会错过很多生源。基于此学校可以考虑对具有丰富的旅游行业或者教育实践经验的考生可以考虑放宽政策,以提高他们的录取比例,能更好地吸引考生增加生源数量。再有可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针对旅游教育行业所需的人才专门化培养,解决旅游教育人才紧缺和培养输出人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

(二)突出个性化培养

由于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因此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应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导师培养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该有所不同,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应设置较多的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而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就应侧重培养其研究能力,为之后的考博道路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这样的个性化培养会更有助于提高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三)优化课程设置

在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课程设置上对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很难将所有的学生都顾及全面,因此学院应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选择适合的课程来填充对现修专业的空白。另外,目前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上以两大模板来设置,即教育学模块与旅游学模块,未能将两个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设置专门对应的课程,而是一味地开设两个分开的模块的课程,使得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加无所适从。因此学院应该多研究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多开设综合的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

(四)构建多导师制度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归属旅(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33页)游学院培养管制,即导师也都是旅游学院的导师,由于导师所涉猎的研究领域有限,旅游学院应考虑与教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配备一名与学生学科背景相同或相似的老师共同构建一个导师组,组内指导老师分工负责,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自发挥自己的学术特长,互相配合,对研究生的学习进行集体指导,更有利于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另外对于选择就业方向的跨专业研究生还要联合高职,中专的旅游教学的老师对其进行实践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竞争力。

(五)创建学术交流平台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不仅仅需要对旅游学的知识大量的掌握,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教育学科知识以及方法技巧,两个学科不仅要通过书本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参加多种学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产生创新思想。因此学校应积极创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平台,鼓励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教育学、旅游学领域及其他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目前不论是教育学还是旅游学都突出实践的重要性,通常我们常见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有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供各研究学者交流的网络平台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高校应鼓励研究生自己申请课题或是加入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也是在研究生教育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孟成民.学科文化融合视角下跨学科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03) : 49-50.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

[3]谢凯,方贤文.对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

[4]赵永刚,赵明华.如何正确引导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0.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9)

一、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思考

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把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我国自2001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一些学术机构相继举办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题研讨会,我国也加大了对教育业硬件设备的投入,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大部分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特别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研究上,如何让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找到最佳切入点,以发挥其巨大作用,这些实践经验还很匮乏。

二、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操作

2006年初,选取该课题后,我们在过去的基础上,又积极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学校所有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找出该课题当前存在的问题,为课题取得批准立项做好准备。2006年5月,课题取得批准立项后,学校组织全校教师进一步学习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关理论知识,选取课题组成员,进行成员讨论、制订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

(一)课题组成员根据各学科教学内容,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1.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法研究。

2.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

3.“整合”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掌握和处理信息技术能力。

(二)根据研究内容,该课题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合理分工,搞好培训,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该阶段包括组建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培训。

2.实施阶段。多方并举,进行课题研究,包括搭建课题研究的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推行电子备课;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断总结,提炼学科经验;查漏补缺,初步完善。

3.总结阶段。资源整理,总结思考,主要是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确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撰写结题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等。

三、对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结果探索

(一)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上课与备课模式

(二)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1.教师现代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通过教学体现出来。能够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并科学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学习活动有效,教学效果良好。

2.教师基本信息技术操作熟练,计算机软硬件使用与维护知识以及网络的应用知识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地展示,,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成为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同时也掌握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有效性。

(三)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思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从整合方式来说有三种:包括自主整合、集体整合、反思整合。从参与整合对象来说有两个:教师整合和学生整合。教师把从网络、光盘、书籍等得到的信息,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任务利用网络等媒体,进行有用信息的筛选,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进行有效的整合。从整合内容来说,可以分以下情况:把声音、画面与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整合,把网络资源与所需资源整合,把非网络信息(如书籍、报纸、所见所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进行整合。

(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在借助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鲜活的画面、真实的声音,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五)我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强调整合的必要性,找到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最佳切入点。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篇(10)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以下为精英化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世纪末,我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过程中,其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结合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征,对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对于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讲: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群体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数学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因而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经历模块化的高层教育后,进入系统专业化的精英教育。在现如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学习从最初的“师徒”式学习到现在的“从游”式学习,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通过对师范类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探索和寻求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多所大中专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硕士生管理工作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高等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96份。问卷涉及导师对硕士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管理工作者对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看法、学生对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数学学习的信念,以及学习后对未来的态度,等等。

一、调查现状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和汇总,综合考虑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有以下特点。

1.教育理念过于传统。

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已经全面展开,但似乎并未深入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里,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也不需要一味抓成绩、抓教学,但是在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缺乏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理念还是比较传统的。

2.研究生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化。

对于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研读文献,可以说,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很单一的,不注重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化。

3.研究生学习过于被动。

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很多,不管是基础数学还是学科教学(数学),都是数学自身的特点,学习时需要自己主动,耐心钻研,冷静思考。然而,当前的大多数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仍是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养成主动读文献、听学术讲座的习惯,学习过于被动。

二、研究反思

1.硕士生导师的教育教学模式需多元化发展。

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仅仅为了去中小学当老师,而应该多元化发展。这里所说的多元化发展不是针对一个学生而言的,而是针对一个学院群而言的。如何才能做到多元化发展?这就需要硕士生导师的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

2.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化和专业化高度融合。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也有必修与选修之分,我们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尝试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化。

3.引导研究生认清学习目标,主动学习。

数学学科的任一专业学习起来难度都很大,学生刚刚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得认清学习目标,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从一开始就制定完整的规划,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努力向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张泽洪.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师精英教育理论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2(11).

[2]张玲,李化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文史博览(理论),2012(06).

上一篇: 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下一篇: 审计和审核的区别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