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6 16:29:18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1)

一、引言

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是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必然出现的新型产物,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构成部分,建立村镇银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满足当前农村资金供给不足、解决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设立填补了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空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村镇银行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凸显出来。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延安市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10年3月延安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安塞农银村镇银行成立至今,延安市村镇银行的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发展到三家,占陕西省总规模的三分之一。延安市村镇银行从业人员57人,注册资本6500万元。截止2012年12月末,村镇银行资产总额29254万元,各项存款余额32125万元,较年初净增1.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329万元,较年初净增1.12亿元,存贷比,不良贷款余额0,利润总额为481.11万元,净利润429.37万元。

三、制约延安市村镇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

延安村镇银行在运行过程中,对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问题和农村金融机构竞争不充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其在发展中面对的难题。

1、资金筹措难。村镇银行虽然是农民的银行,但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储蓄存款的增长。最主要是由于延安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与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社会认可度、知名度较低,农民缺乏了解和信任,再加上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不能通存通兑,没有电子产品业务,这些客观劣势条件使得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竞争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同业,加大了村镇银行资金筹措难度。

2、贷款投放难。“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但由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风险高、效益低的弱势经济,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巨大,而且农民信用度无法得到系统性监控和监督,造成“三农”贷款投放较难。

3、风险控制难。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是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由于农业固有的弱质性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给资产质量带来较大的危险。同时由于村镇银行在人才、技术、制度建设等方面与大型商业银行有较大差距,也导致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受到削弱。

4、业务发展难。由于村镇银行IT系统支撑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通存通兑、银行卡、理财产品、电子银行等基本产品和服务功能,只能办理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和贴现业务,加之竞争力弱,难以赢得客户,使得业务发展较为困难。

5、缺乏政府扶持。目前延安各级政府对村镇银行没有出台系统的扶持政策。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同是服务“三农”,但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和农贷贴息上均缺乏优惠政策。

6、监管指标无偏重。监管部门在存贷比、不良贷款容忍度、母行负债依存度、单户贷款比例等监管指标方面没有对村镇银行实行差别化政策,人民银行也未对村镇银行在缴存准备金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这将削弱村镇银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能力的发挥。

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信贷规模调控政策方面。人民银行、银监局对村镇银行的规模控制应从松控制。主要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和资本金保本增值等问题。建议对开业前五年的村镇银行给予适当“宽限期”不受存贷比和规模控制,即使控制则是宽松的政策,这样有利于村镇银行前期积极拓展县域市场、稳定客户和提高自身知名度。

2、银行业监管政策方面。银监局对村镇银行监管政策,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符合村镇银行经营实际的监管办法,不宜完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实行差别化监管。其主要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其业务规模、业务产品、服务对象、风险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还有所不同。因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村镇银行的微型银行特色,应实施差别化监管,对其监管的框架应尽量

简洁,对其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

3、国家财税政策方面。建议对开办前三年的“三类”金融机构补贴政策和条件适当再放宽些。其原因是村镇银行虽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但同农信社相比,同是服务“三农”且服务的客户群体是农村中弱势群体,由全体股东承担社会责任,有点力不从心;同时,农信社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其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均优于目前的村镇银行。建议对村镇银行开业后一定时期内采取税收保护政策,让村镇银行前期有一个自身积累期,以便增强支农的实力、生存能力和未来潜在的纳税能力。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2)

唐县汇泽村镇银行由内蒙古鄂尔多斯银行发起设立,总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鄂尔多斯银行投入法人资本金1500万元,持股30%;9个自然人共同筹资3500万元,持股70%,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股份制银行。该行于2011年5月10日试运营,同年10月30日正式开业。从近半年来业务经营和发展情况看,汇泽村镇银行呈现如下特点:

(一)决策链条短,贷款发放灵活,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据调查,汇泽村镇银行办理贷款最快只需几个小时,最慢不超过4天。在贷款期限上,汇泽村镇银行设有多个一年以内期限档次,真正成为农村居民和中小企业的救急资金。

(二)信贷业务发展较快,支农支小效果明显。截至2011年10月底,汇泽村镇银行已发放贷款3545.4万元,其中小企业贷款260万元,个人消费贷款2785.4万元,保证贷款500万元。贷款对象全部为中小企业和个人。

(三)贷款以存单质押形式为主,资金运用偏向中长期。到2011年10月底,共发放存单质押贷款3045.4万元,占全部贷款的85.9%;中长期贷款3285.4万元,占92.7%。

(四)利率执行符合国家规定,银行自身效益尚未体现。据调查,汇泽村镇银行存款利率按基准利率执行,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度上浮,最高为12%,最低为5.99%,在当地金融机构中属于最低的。截至2011年10月底,全行各项利息收入为71万元,支出为131.5万元,扣除各种手续费支出及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亏损38.9万元。

(五)成功接入人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已基本实现异地支付、结算无障碍操作。目前汇泽村镇银行已接入人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可直接办理资金汇划,同其他银行一样享受人民银行现代支付体系带来的资金汇划便捷,对提高村镇银行的同业竞争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信贷规模控制,贷款余额难以有效放大,融资力度与自身经营效益均无法实现最大化。按宏观调控与新机构风险控制要求,汇泽村镇银行到2011年底的贷款规模为2600万元,但截至2011年10月份,汇泽村镇银行各项存款8635.3万元,存贷比最高只有30.1%,资金有效运用率很低。

(二)社会公信度不高,吸储难度大。首先,村镇银行设立于县城,这些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其次,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农村居民普遍对其感到很陌生,有些人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关门“黄了”,对村镇银行一直持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相比之下更愿意将钱存到自己熟知的大型金融机构。再次,村镇银行由于刚刚起步,营业网点少,金融产品单一,现代化金融手段相对落后,存贷款利率与各大银行整齐划一,无明显优势,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

(三)商业化的经营取向与政策性要求存在矛盾,村镇银行设立与发展方向出现偏差。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是设立在农村地区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但是,村镇银行在经营上的定位是商业性金融机构,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按基本的商业逻辑进行经营。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各发起人必然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自身最终的追求目标,当面对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的农民、弱质经济的农业和农村时,商业性和政策性的矛盾将日益凸显,出现在争取最大化盈利的过程中背离支持“三农”的初衷,服务对象以盈利性较高的城市中小企业贷款为主而非以农户贷款为主的局面。同时因设立初期的财务难以支撑各项工资福利、房租水电等经营成本,这些都会使村镇银行日后在盈利与支农的平衡中发生偏离。因此,如何做到既让村镇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又保证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就成为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绕不开的难题。

(四)业务种类和服务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金融创新。与现有的金融机构比,村镇银行无论是贷款、中间业务还是银行卡业务均过于单一,产品同质化,缺少特色;同时村镇银行不能加入银联,不能发卡,难以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结算方式单一,不能提供多品种、高效率的结算服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五)贷款集中度高,小额分散经营意识不强,经营风险较高。从汇泽村镇银行运行情况来看,单笔贷款的最大金额为500万元,已达资本金的10%;最大10户贷款总额为2214万元,占全部贷款的62.5%。贷款集中度过高,一旦发生呆坏账,会对村镇银行带来较大冲击。

(六)资金运用议价能力低,利率执行过于单一。村镇银行成立伊始,既想以低廉的资金使用价格吸引优质客户,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又想实现收益覆盖风险,实现资金收益最大化。但受自身条件限制,对较大型的优质客户缺乏吸引力,只能是靠低利率吸引客户,资金单边定价现象突出,村镇银行基本无议价能力;对农户贷款,议价能力虽较强,但考虑到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村镇银行贷款的款积极性不高。

(七)懂业务、熟悉农村金融市场、拥有大量客户资源的人才短缺。由于当前农村金融环境欠佳,村镇银行工资福利待遇不高,交通不如城市顺畅,金融资源也不如城市丰富,很多高素质人才会选择在远离农村的城市发展,这直接导致村镇银行人力资源的欠缺。虽然汇泽村镇银行新招聘的员工多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从业经验不足,特别是还不拥有固定的客户群,这为新成立的村镇银行开办业务带来一定不便。

(八)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欠佳,贷款潜在风险高。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借款户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欠账不还,签字不认,逃、废、赖债之风不同程度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挑战。相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内控和安防能力相对薄弱,应对农村市场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能力不够。

(九)优惠扶持政策难落实,削弱了村镇银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经营管理和监督权力分散在银监会、人民银行和省级以上政府多个部门手中,国家优惠和支持鼓励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环节多、过程长、操作难等问题,很难完整、顺畅地落实到村镇银行的经营过程中。

三、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因地制宜开展业务。村镇银行资金规模小、现代化服务手段相对落后、辐射范围窄、单笔贷款规模不适宜过大;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贴近基层。这些先天条件决定了其适宜在中小客户群中寻找发展空间,不切实际地追逐大客户只能使村镇银行失去固有的优势。定位中低端市场,寻找和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以小额分散经营方式赢得利润最大化,是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社会公信度。一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和目的,介绍村镇银行开展的相关业务,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村镇银行。二是设立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扩大服务半径。三是村镇银行职工应深入“三农”的各个触角,及时了解农民、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引导他们将闲置资金存到村镇银行并通过村镇银行得到信贷支持。四是加快村镇银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化的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的加盟。

(三)放宽贷款规模控制,提高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建议对开业前三年的村镇银行不受规模控制———即使控制也应是宽松的政策,重点解决“三农”资金供需矛盾、新银行业务拓展问题、资本金保本增值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四)逐步开展业务创新,设计出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一是丰富贷款产品。要不断探索研究“三农”金融产品需求,以客户为中心,量身定做特色产品,进行产品创新、细分,以推出符合农村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二是创新经营方式。村镇银行可以尝试与当地政府部门、农村互助会、担保中介机构等部门合作,本着“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的原则,引入资质良好的第三方中介机构,降低信贷风险。

(五)推行商业化利率,提高村镇银行资金的议价能力。只有保证村镇银行贷款利率能够抵补风险和成本,使村镇银行对弱势群体贷款有利可图,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欠发达农村地区。建议放宽对村镇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控制,按市场供需情况、风险覆盖能力自主定价。

(六)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提高风险抵抗能力。建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要求、标准适当放低些,以便村镇银行顺利渡过适应期。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以保障其运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运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冲击。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3)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转3、2村镇银行应明确服务对象,坚持走“尤努斯”模式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微型金融,起源于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社区银行。尤努斯模式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脱贫。我国的村镇银行是由金融机构做为主发起人,人员构成也多由发起人指派,这种诞生的模式必定会将发起银行的经营模式带人村镇银行。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90多家村镇银行中,大多数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偏离了办行初衷。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比例过大,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破产。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必须是“三农”、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巩固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将村镇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区别开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3、3村镇银行应放眼未来,积极提高自身实力

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即面临着吸储困难、放贷无门的境地,当年甚至第2年将面临亏损。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应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初期,董事会应制定三年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客户上,宣传自身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积极为农户和小企业量体裁农,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品种,不能简单延续以前大银行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改造自己的工作流程,调整自己的经营机制,在客户信息的搜集、贷款风险的甄别、抵押担保品的设计、客户沟通方式等细节方面,要进行切实的“转型”。最后,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贷款流程和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不会陷入坏账泥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4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由于村镇银行个体小、资金实力弱、网点少,在当地的社会名气较低,普通百姓对这类新兴的金融机构比较陌生,往往被当作“个人开的银行”,规模又远不及其他机构,这样的新面孔较难建立起足够的信誉。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结算环境,对村镇银行出台优惠政策,使之尽快加入支付系统、银联系统、个人征信等系统,帮助其完善银行功能,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

同时,由于我国村镇银行多在贫困地区设立,当地信用环境不完整,缺乏担保机构。当地政府应尽快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建设,营造诚信的氛围,制定对农户的贴息或保险政策;降低农户贷款风险系数;适当时机成立针对农户贷款的担保机构,扩大农户的受益群体。

摘要:自银监会2006年底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我国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09年3月末已成立了97家。针对村镇银行在设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趋势;建议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4)

关键词:村镇银行 建议 发展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县域支农支企支民的主力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3、贷审流程优势明显。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较,村镇银行在贷款审批流程及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从审批时间来看,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单笔贷款申请,从前期调查到放款基本不超过1周时间。同时,对贷款到期的客户,经风险部门评定为经营情况良好,其贷款可直接续贷,无需归还,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成本。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镇银行落实服务政策难度大。一是村镇银行呈现支大拒小现象。村镇银行因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便决定了其服务县域经济的定位,同时作为商业银行,其逐利的本性也与生俱来。调查中,我们发现,村镇银行得到的各种优惠及扶持政策非常有限,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发展不能有效统一。在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型企业资源有限,中小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村镇银行只好倾向于资产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目前村镇银行,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很难做到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贷款额度高、贷款投向过分集中。二是村镇银行支农支小与风险难控制相矛盾。村镇银行既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又要开展涉农支小政策相关业务。但在当前县域经济环境下,涉农支小信贷业务风险较高,村镇银行如何在保证自身盈利发展的同时,又要能有效开展相关政策业务的运作成为了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

3、网络设备滞后阻碍了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按人民银行规定:具备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可以申请加入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征信管理系统。但是庞大的网络设备的研发费用及大量维护成本的投入,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村镇银行,实在难以独立承担。具体来说,当前村镇银行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网络问题:一是支付结算系统方面。村镇银行由于无法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银行卡业务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也只能通过发起行间接结算,在当前网络发达的背景下,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处于非常劣势,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二是征信系统方面。目前村镇银行还无法直接接入征信系统,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只能通过当地的人民银行进行核查,这样就降低了村镇银行贷款发放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村镇银行的人力成本。三是反洗钱系统方面。由于村镇银行规模还较小、结算及账户管理等方面水平较低,缺乏在大额现金审批报备、大额交易报告、可疑交易报告等方面的网络监测能力,仍需加大改进力度。

四、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市场定位机制,规范服务方向。首先,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定位机制。通过完善支农支小服务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对村镇银行三农和支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及投向进行明确规定,定位村镇银行把握服务县域经济,按照支农支小这个服务方向,促进服务三农与商业之间的可持续的发展平衡关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实,加大支农支小力度。其次,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在贷款的审批、流程操作、利率机制等几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为本区域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多样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利用发起银行现有成熟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技术与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村镇银行在县域地区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各项金融业务在县域经济迅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扩大资金来源,改善资金压力。一是对村镇银行实行优惠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参照县域法人考核办法及当地信贷投放情况,给予村镇银行特别的支农支小再贷款的多种扶持政策,增加其资金来源,增强其信贷资金投放能力。二是放宽村镇银行在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资格,扩展其资金补充渠道。三是推动村镇银行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扩大村镇银行的存款利率浮动范围,提高村镇银行市场竞争力。四是鼓励村镇银行探索可行的金融相关债券,建议村镇银行会同发起银行或发起人发行区域性债券,如集合债券或次级债券,拓宽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扩充村镇银行资本金。

3、加强网络设备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一是多渠道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展村镇银行服务方式。以村镇银行总行为依托,探索在农村建立自助服务站、社区服务网点和金融服务流动站等特色服务渠道,有效解决村镇银行网点不足带来的弊端,尽最大能力为农村区域客户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村镇银行与发起银行或同业之间相互合作,弥补村镇银行因网络技术落后产生的劣势,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推进行内核心业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支付结算部门进行合作,加强村镇银行网络渠道建设,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电子化水平,争取尽早具备和达到加入支付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和反洗钱监测系统的条件,早日享受接入网络先进系统的便捷服务。

4、加强政策扶持体系建设,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提高村镇银行服务县域的积极性。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设定涉农支小贷款考核办法,作为确定奖惩的依据。对于完成目标较好的村镇银行,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奖励基金,给予税收等优惠,人民银行给予支农再贷款优惠,以此鼓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二是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应加大对村镇银行支持。如在计提坏账准备,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制定不同的优惠措施,增加村镇银行资本积累;对面向农户的贷款政府给予村镇银行财政贴息支持,从而使农户自身不能承担过高利率以及村镇银行贷款分散、单笔贷款成本较高的问题能进一步缓解。三是放宽新设立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对其运用资本金发放贷款实行定量控制,同时不列入存贷款比例进行监管控制,支持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多发放支农贷款。四是人民银行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完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反洗钱监测、征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技术和业务支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5)

我国的村镇银行发展于2007年,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更晚。在村镇银行发展的最初阶段,四川省和吉林省等地区村镇银行相继成立,经过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发展到了相对的规模,很多地区都收到了“服务三农”的政策。然而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的发展并不尽人意,本文结合这些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希望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

1.村镇银行的定义与特征

2007年,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的有关依据,经过相关法律法规批准,建立的村镇银行,其服务主体是当地农民以及当地的银行金融机构。自从村镇银行的建立,让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也有了落脚点,填补了农村银行发展的空白。

从难易程度上看,村镇银行的起点相对较低,比较城市的银行发展来说,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的下限低至一百万元,这一决策意义重大,让村镇银行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在政策上,村镇银行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三农,所谓服务三农就是面向农村村民和农业活动需要进行贷款的服务。同时作为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也要在三农的政策下谋求发展,将银行自身利益_到最大化。村镇银行由于服务人群相对单一,规模较小,使得业务范围不像城镇银行一样全面,必须精简快速的为村民办理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节约资金,相对灵活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资金服务。

2.现状

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在2009年到2011年之间发展迅速,之前的三年都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石,但近些年来,其发展脚步又逐渐慢下来,尤其是在2012年以后,每年新增的村镇银行也只有几十家。经过细致的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村镇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阻碍其发展的困难,致使金融机构知难而退。从贷款额度上分析,近些年来贷款的兴起,近年来的贷款额度占同期贷款增量的三成以上。最后,村镇银行的金融产品相对单一化,不能应对村镇金融的发展,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不断促进村镇银行推陈出新。

二、问题分析

在最近的几年,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发展并不顺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让银行的发展陷入困境,使得金融人员面对比较棘手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讨,深入的研究问题所在,究其原因进行整合。我国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发展滞后的几大原因如下:

1.服务的宗旨动摇

前文中提到,村镇银行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服务三农,优惠农民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许多的村镇银行背离了这一服务宗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已经很难维持银行生存的情况下就必须首先要考虑发展而不是惠民。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属正常现象,毕竟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状态。究其原因,继续进行服务三农的宗旨,银行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在政策上又缺乏政府的保护,所以偏远地区的村镇银行不得不放弃了初衷,在尴尬的处境中谋求自身发展。

2.规模相对小,资金有限

之所以称之为村镇银行,就是因为这一类的银行普遍存在于县城以下的区域,实际上就是农村人的银行。建立初期,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村镇银行更是被人们称作是穷人的银行,因为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来源少,收入微薄,直接导致村镇银行的存款量非常少,银行资金来源受到限制。

3.贷款风险相对较大

村镇银行的业务中也涉及到贷款业务,但是其风险相对来说较大,主要是又两方面的原因导致:

(1)客观原因

上文中提到,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三农,在贷款方面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但是农业发展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出现大面积的自然灾害,银行将面临非常大的损失。

(2)主观原因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思想水平也相对落后,在受到损失时,侥幸心理认为村镇银行也具有扶贫义务,贷款有钱则还,没有的情况下即使拖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4.缺乏专业性人才

金融人才相对于其他专业人才来说,就业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一旦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很少有人愿意到偏远的山区进行金融工作。首先,村镇银行由于自身发展原因员工待遇较差,薪资较低,其次,工作环境不尽人意,年轻的金融人员很难在村镇银行扎根。以上原因导致了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匮乏,服务质量和发展都得不到保障,恶性循环。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的发展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要想确保银行的经营与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就必须及时健全相关法律。首先,及时修订和完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以及《银行业监管法》等,在这些具有约束性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哪些适用于村镇银行;其次,对于现有的村镇银行的相关管理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让这些法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若条件允许时,可以由有关部门提出和起草拟定村镇银行相关法律;最后,尽快对村镇银行的相关税收优惠和存款贷款定价进行统一管理,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

2.补充资金来源,降低银行风险

(1)补充丰富资金来源

与上文中提到的建议相同,要想村镇银行坚持惠民政策,坚持服务三农的初衷不变,就必须对村镇银行进行资金补充,通过一定的手段建立完善的补充机制,让村镇银行,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银行保证资金的充足,才能保证村镇银行的相关业务得以顺利开展。在相关政策上,加大对所有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通过宣传来扩大和丰富银行资金来源,鼓励大型企业或者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村镇银行进行支援。

(2)将村镇银行贷款风险降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对贷款的制度还不是非常了解,法律和人情不能等同。在银行成立初期,应该进行劳动人民的普法大会,有需要贷款的村民应该首先了解贷款的意义,通过相关的法律教育让村民了解贷款不等同于民间借款,如此一来,村民拖欠贷款的情况就会普遍减少。另一方面,银行应该建立风险补偿和风险转嫁机制,与保险公司协议,按照“银行+保险”的形式进行贷款,在贷款成功后,由保险公司和农户签订相关协议,将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欠收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方面,以此来维护村镇银行的贷款安全。

3.引导村镇银行发挥自身优势

(1)正视自我,准确定位。村镇银行的主旨是服务三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将银行的市场定位放在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上来。

(2)进行员工培训。进行自我升级,就要对银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加快建设更好的农村金融团队。

(3)适当增加营业网店,增加辐射面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银行网点相对较少,可以将仅有的办公场所适当的延伸到村镇,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进行存款和贷款业务。

四、总结

本文从村镇银行的成立初期开始梳理,介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列出,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综上所述,要想村镇银行稳步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银行自身也要究其原因进行自我提升,保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在政府的支持下引进资金,招揽金融人才。以上内容希望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6)

2013年6月,河北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澳洲联邦银行(辛集)村镇银行于河北省辛集市正式开业,以方便农户、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迅速获得融资支持。据悉,澳洲联邦银行还将在邯郸市永年县和磁县再开两家村镇银行。澳洲联邦银行为什么会选择河北,为什么会选择投资村镇银行,与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村镇银行的地位密切相关。

一、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一)数量增长迅速

2008年6月,张北信达村镇银行在张北县成立,实现了河北省村镇银行从无到有的转变。自此,河北省村镇银行业务不断发展,机构数量迅速增加,经营财务状况总体良好,资产负债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截至2013年7月,河北省村镇银行开业24家,注册资本总额为11.8亿元,从业人员621名。

(二)经营状况良好

河北省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迅速,除了部分村镇银行由于开业时间短、前期投入大而未有盈利外,总体经营财务状况总体良好。截止2013年3月末,河北省村镇银行资产总额82.83亿元,负债总额70.72亿元,各项存款60.30亿元,各项贷款37.22亿元,贷款户数3898户,实现净利润948万元。

(三)市场定位明确

通过成立城镇银行,可以增加外部供给资金,增加业内竞争、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农村金融服务透明性。截止2013年3月,河北省村镇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9.65亿元、997户,发放农户贷款16.16亿元、2728户,投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96.22%。具体情况见表1。

资料来源:河北金融网 注:数据截止到2013年7月底

二、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认知度低、吸收资金能力欠缺

首先,成立时间短。村镇银行在河北省成立和运行的时间只有5年,农村居民和中小企业对其还缺乏认识,接受度不高。其次,认可度较低。在农村地区,大部分人对村镇银行业务不熟悉,不愿到村镇银行存款,而更倾向于传统金融机构。再次,融资不便。村镇银行目前主要位于农村地区,而河北省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这使得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相对不足,造成村镇银行融资困难。

(二)金融服务产品单一,金融创新不足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村镇银行可经营与其他商业银行相同的业务。但从实际上来看,村镇银行除了经营存贷款、国内结算、票据的承兑和贴现等基本业务外,其他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基本没有。另外,由于注册资金较少(通常河北省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左右),贷款额度受到限制,影响了贷款企业的资金需求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贷款风险大,控制难

首先,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当地农户和小微企业,而目前河北省农业保险覆盖率不高,对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自然灾害风险较大。其次,借款人对信用贷款认识不清。河北省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形式主要属于信用贷款,即无抵押贷款,导致农民普遍认为信用贷款无抵押,不用按时还款,因此极易导致道德风险。

(四)内部管理混乱,监管难以到位

由于河北省大部分村镇银行成立时间短,相关配套措施准备不充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且大部分非金融股东并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专业操作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缺乏,导致经营理念混乱。另外,由于村镇银行主要集中于县域及农村地区,监管部门存在人员少、专业技能差和监管成本高的问题,导致监管难以到位。

三、河北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根据调查发现,广大的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民对村镇银行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因此,首先,村镇银行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和载体,例如每年定期举办村镇银行宣传日,广泛宣传其主要业务范围及其优势,提高广大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对其认可度和信任度。其次,加大政府、银行股东的存款带头作用。凡是政府涉及农业投资或补贴资金一律在村镇银行开户存款,股东的资金优先存放在村镇银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创新金融产品和经营管理方式,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首先,河北省在鼓励发展村镇银行的同时,牢牢把握以服务 “三农”、服务“县域”为宗旨,结合自身迅速、便捷、灵活的优势,为农村广大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其贷款需求,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公信力,扩大客户基础。其次,创新经营管理方式,降低经营成本,简化服务程序和流程,吸引更多客户。

(三)加强风险管理,控制贷款风险

首先,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资金需求者信用档案,完善信用记录,严密跟踪资金用途流向。其次,提供村镇银行经营保险服务。在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逐步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当贷款者因自然环境因素而蒙受损失时,保险公司给予赔偿。再次,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下转9页)(上接11页)评估机制,完善和简化贷款流程,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四)加强员工培训,完善监管体系

首先,村镇银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系统内部展开业务培训和知识竞赛,或者到其他业务较为完善的金融机构参加岗前培训,加强其工作人员的业务熟悉程度和创新意识。其次,建立村镇银行监管指标体系并加以完善,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和经营管理实施动态跟踪监管。再次,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对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实行优化配置,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监管效率。

四、结束语

要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这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村镇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河北省村镇银行只有凭借自身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专业服务,将自身建设成为以服务当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批量农户为核心的特色银行,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7)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份。从2007年3月初首批3家村镇银行开业,到2009年3月初,全国已有97家村镇银行,短短两年时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速度,而这一数字还将迅速壮大。两会期间,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凡是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

2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

2、1注册资本规模逐步增加

根据银监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但在目前已成立的97家村镇银行中,注册资本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而去年年末成立的广东中山小榄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为2.5亿元,规模居全国村镇银行之首。注册资本的逐步增加,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村镇银行开业之初吸储比较困难,缺乏营运资金;另一方面高额的注册资本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各项指标满足监管标准,有利于村镇银行拓展业务。

2、2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逐步扩大

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多以当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同时,外资银行在这轮农村金融机构布点中表现活跃,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发起设立了第一家村镇银行,随后它马不停蹄地在重庆大足、福建永安、北京密云和广东恩平设立了5家村镇银行。渣打、花旗等外资银行业巨头也在摩拳擦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农村的村镇银行,并且在积极布局,设立网点。相比之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这场金融布局中的态度反而不是非常积极,2008年8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和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在湖北、内蒙古同时成立,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建设银行紧随其次,同年12月在湖南省发起设立了桃江建信村镇银行。截至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未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说明了我国银行业整体实力上升,特别是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几年的改革重组,资本总量、内控制度等已具备了跨区经营的实力,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抢占农村金融市场,实现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从而实现跨区域经营。

3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开办了97家,实现有效贷款40多亿元。但是在村镇银行设立以来,吸储困难、业务品种单一、社会影响低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困扰着正在发展的村镇银行。现对村镇银行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3、1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

虽然较大的注册资本可以增强防范风险能力。但目前我国已开办的村镇银行多数坐落于贫困的乡镇,业务量有限,容易造成村镇银行单户贷款额度过大,不良贷款压力很大。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合理限制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初次设立时最好不要超过1亿元,以后随着资产规模的可以适当增加,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设立多种所有制的村镇银行,采取市场化方式促进民间资本投资参股,促进规模型村镇银行的发育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可设立小型化的村镇银行。

3、2村镇银行应明确服务对象,坚持走“尤努斯”模式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微型金融,起源于尤努斯乡村银行模式,类似于国外的社区银行。尤努斯模式在孟加拉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主要业务是为穷人发放小额信贷,帮助穷人脱贫。我国的村镇银行是由金融机构做为主发起人,人员构成也多由发起人指派,这种诞生的模式必定会将发起银行的经营模式带人村镇银行。目前国内已经成立的90多家村镇银行中,大多数存在着“放大不放小、放富不放贫”的问题,偏离了办行初衷。这种经营模式还易造成单户贷款比例过大,一旦发生风险,将对村镇银行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破产。因此,我国的村镇银行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必须是“三农”、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巩固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千万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了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将村镇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区别开来。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

3、3村镇银行应放眼未来,积极提高自身实力

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之初,即面临着吸储困难、放贷无门的境地,当年甚至第2年将面临亏损。尽管如此,我国村镇银行应坚持自身的市场定位,致力于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成立初期,董事会应制定三年的发展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拓展客户上,宣传自身的服务,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积极为农户和小企业量体裁农,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业务品种,不能简单延续以前大银行的传统做法,而是要改造自己的工作流程,调整自己的经营机制,在客户信息的搜集、贷款风险的甄别、抵押担保品的设计、客户沟通方式等细节方面,要进行切实的“转型”。最后,必须建立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在贷款流程和日常管理中严格控制,降低经营风险,只有这样,村镇银行才不会陷入坏账泥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一、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我国村镇银行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项资产优良,相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无历史包袱,且机制灵活、人员结构年轻、创新能力强、应对能力强,较农村信用社、合作社等多家农村机构存在诸多优势。此外,银监会在选择村镇银行发起行时多选择风控能力较强、农村信贷经营多的金融机构。故,我国村镇银行近十年来发展呈现平稳发展态势,资产质量、盈利水平、资本利润率等各项监管指标呈较好发展水平。

1.贷款领域多为涉农贷款,优势领域主要在乡村

村镇银行作为小法人机构,决策半径少,信贷审批和管理链条短,审批便捷,真正满足了三农和小微企业“短、频、快”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r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

2.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农村领域创新金融产品生力军

村镇银行特有的“短、频、快”审批机制,能够很快响应我国农村改革各项政策,并结合自身所处地域、人文特点,创新金融产品。目前,村镇银行在三农领域创建了许多创新金融产品,诸如“富民贷”、“小额贷”、“国开农贷”等贷款业务品种,是三农领域创新金融产品的生力军。

3.主发起行扶持力度明显,为农村金融引入了先进管理理念

大多村镇银行各主发起行对设立村镇银行多为控股,少数为参股,对村镇银行具有较强控制力,绝大多数发起行成立了村镇银行管理事业部。主发起行利用已有的结算手段、服务理念和管理团队和流动性支持,使得各村镇银行实现较快盈利。例如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借鉴了包商银行特有的微贷款技术,运用到农村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

1.村镇银行自身存在社会认知度低、支付结算渠道不畅和竞争压力较大的三大弊病

村镇银行虽已成立近10年,但社会认知度普遍较低,部分储户认为村镇银行是“私人银行”,对其存款的安全和可靠性存在很大质疑,许多村镇银行储蓄存款占比不到10%。此外村镇银行尚未加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征信系统及大额可疑交易报送系统,结算渠道都依靠发起行的结算系统,受限较多。农村信用社、邮储在农村地区多年金融机构,存在网点、区位优势,另外,还有很多理财产品和其他诸多便利条件。

2.存贷比高位运行,各项风险隐患较大

大部分村镇银行自成立之初,一直受存款制约,由于决策半径小,贷款方面存在较大优势,故多数村镇银行经常存在“等米下锅”现象,有些村镇银行远离主发起行,如存在流动性风险,主发起行及人民银行对其支持力度还有待观察。村镇银行自身造血功能先天不足,使得村镇银行发展各项风险隐患逐步暴露。

3.首批村镇银行设立偏远乡村,难以维持自身业务发展

根据银监会要求,村镇银行需设立空白网点农村地区,但根据近几年运行情况来看,首批设立村镇银行布局偏远,受存款制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笔者调研过由包商行发起设立的固阳包商惠农村镇银行,网点设在固阳县下湿壕镇王二壕村,发展初期因存款制约,无法发展,后设立分支机构至固阳县城内。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要求来看,只有将第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后,在可实现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只有实现农产品深化加工物产流通,农产品才可得到利润空间,否则将是“谷贱伤农”。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根据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和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如何提升三农、小微服务水平和能力,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成为村镇银行亟需大力发展方向。

1.创新业务品种,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

村镇银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理应受到各级政府关注与扶持,但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也是各家金融机构争夺市场,村镇银行关注扶持没有体现。村镇银行除密切与地方政府合作,积极与地方政府探讨各类创新业务,作为地方政府支持三农创新业务试点行。同时关注地方政府关注扶贫业务、助学贷款业务、农村城镇化改革等诸多问题,为地方政府排忧解难、雪中送炭。同时,积极探索各类创新贷款业务和服务手段,从业务品种、信用结构、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2.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使村镇银行立足“支农、支小”发展定位

(1)税收方面优惠。目前来看,为了鼓励村镇银行的发展,可以利用税收和信贷等经济杠杆,通过低税或减免税收,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方法为村镇银行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可以给予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在西部或农村金融空白网点地区设立村镇银行。

(2)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中央或地方政府还可建立起支农贷款风险保证金及支农贷款投放的激励机制,对于村镇银行的扶农业务进行风险补偿,对其投放贷款予以奖励,把扶农的政策性与效益性这两个目标统一起来,提高各村镇银行的经营积极性,推动村镇银行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各项支农补助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多而繁杂、且补助资金多由影响力大户申领到,而真正弱势群体无法得到补贴,或是补贴资金“撒胡椒面”现象严重,未起到杠杆作用,应将此类资金注入到村镇银行,或建立财政性支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小博大,最终实现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

(3)建立农业信贷风险缓释机制。目前,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构不健全,农村地区可用于抵押品的担保资源稀缺,虽国家已开始试点建设“土地流转收益权质押、林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但实效还待时间检验。此外,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信用体系不佳,农村借贷一旦遭遇风险,将对债权人造成全额或将近全额损失。因此,必须尽快创新并完善多层次的农业信贷风险保障机制。借鉴国外经验,应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信用风险补偿机制、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担保法对农村担保品的法律规定,降低或分散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信贷风险。

(4)实行差别化的货币监管政策,建立适用于村镇银行监管手段。主要通过对村镇银行实行差别的存款、贷款、再贴现率政策、再贷款利率政策以及差别监管政策。2016年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已提出,将积极开展村镇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债券融资业务试点,以解决村镇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制约。此外,对村镇银行下沉机构设置应因地制宜,有必要时可将网点上移至城镇或是小微企业聚集区,发挥村镇银行农产品转移升级,涉农小微企业有力支持,以带动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

(5)监管机构尽快完善村镇银行扶持措施。对于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尽快给予央行直连行号;其次,监管当局应降低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村镇银行自身造血功能和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最后,人民银行应因地制宜的开展对各地村镇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调查,对村镇银行响应国家政策,三农和小微投放率高,对当地经济支持力度较大,且对于贫困地区农户贷款和扶贫贷款给予低收益的村镇银行,给予再贷款额度和利息方面的优惠,充分调动其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和金融供给不足的条件下,投资农村这个巨大金融市场的回报是十分可观的。村镇银行在国家政策的日益规范和市场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其发展势头必然如雨后春笋。同时,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郭晓j.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4(6):60-61+70.

[2]张奎.我国村镇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外资,2013(4):51-52.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9)

2006年12月,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同时选择六省推出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2007年10月,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自此,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进入了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为突破口,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新阶段。抓住国家降低农村金融进入门槛的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是解决新型农村建设金融需求旺盛与农村金融供给严重短缺矛盾的有效途径。

一、郏县广天村镇银行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郏县广天村镇银行于2009年10月28日挂牌,是河南省成立的第5 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5000 万元,内设四个部门(客户一部、资金组织部、综合业务部及营业部),员工20人,网点一个,业务范围已覆盖郏县县城,正逐步向周边各乡镇铺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在:(1)资产规模快速扩大,存款余额持续增长。至2010年末,资产总额2.5亿元,较2009年末增长1.2亿元,增长率92.3%;存款余额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亿元,增长171%。其中储蓄存款0.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27亿元,增幅270%;对公存款1.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87亿元,增幅131%。(2)信货投放稳步增长,支农力度不断加强。截止2010年末,贷款余额l亿元,较2009年末增长0.8亿元,增长率125%。其中涉农贷款占比54.7%,在服务当地“三农”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截至2010 年末,贷款利息和贷款到期回收率均为100%,无逾期和不良贷款,圆满实现了稳健经营的目标。(3)经营利润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提高。截至2010年末,利息收入587.7万元,贷款利息收入528.8万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58.9万元,利息支出66.49万元,营业支出382.03万元,其中业务及管理364.92万元,营业税及附加17.11万元。在“应提尽提、应摊全摊、据实列支”的前提下,2010年末实现账面利润32.05万元,净利润23.65万元,较2009的年末利润数增长将近25万元。

新型村镇银行的特点。(1)公司治理较为完善。一是注册资本规模较大。按照规定村镇银行最低注册资金,县(市)300万,乡镇100万元,郊县广天村镇银行注册资金达5 千万元,在全省已经成立的14 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居于前列,高于最低规定的16倍,具有较强的发展实力。二是股权结构比较合理。郏县广天村镇是银行是由平顶山银行为主发起银行,6家企业和11个自然人入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中发起行投资1200万元,占股本的24%,为第一大股东,其他股东按出资额合理分配股权。这种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股权结构,既有利于树立主发起银行的主导地位,保证村镇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规范,又能保证企业及个人股东积极参与村镇银行经营。三是治理结构较为完善。广天村镇银行依照其发起行――平顶山银行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进行建设,建立了“三会分设、三权分立”的制度,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同时,制订了《郏县广天村镇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操作规程》等59项规章制度。由于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监督制衡机制,其经营管理比较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四是产业资本积极参与。广天村镇银行6家法人股东都是当地矿产、电力安装、物资及工程监理等经济实力强且口碑较好的企业,这些产业资本的参与,为农村引入了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体现了村镇银行多渠道募集资本的开放性。(2)经营方式有所创新。一是信贷审批程序快;二是信贷业务经营灵活;三是金融支农模式新颖。(3)业务运营平稳,支持县域经济效果明显。广天村镇银行挂牌经营后,注意融合平顶山银行的经营理念,结合郏县实际,迅速成长为一支新生的金融力量。广天村镇银行积极发挥面向地方基层、面向农村的特色,努力解决中小企业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贷款难问题,开业至今,共发放小额农户贷款24户、计100万元;农村养殖贷款2户,20万元;发放农村工商业贷款24户,计4125.3万元;发放个体工商业贷款21户,计4210万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4户,计1000 万元。在短时间内,对解决该县中小企业及工商户、农户贷款难问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二、郏县广天村镇银行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个别部门思想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村镇银行是一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旨在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新市场体系,有效增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从而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但通过对郊县广天村镇银行设立、发展的调查,笔者发现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认识不到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个新生事物,一些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其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发展金融机构只是银行系统的事,不是地方政府部门的事,对新型金融机构根本没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去大力推进和发展;二是地方政府对以村镇银行未来发展的思路不清。一些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发起、如何监管、如何扶持缺乏思路,不知从何下手;三是对于村镇银行的设立,部分基层心存顾虑。一些干部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份复杂,监管困难,怕重蹈“三会一部”的覆辙,有畏难情绪,推动起来不积极。

2.村镇银行设立阶段发起行难找。在本辖区内,具有主体资格的发起行较少。找到合适的主发起行,史成功组建村镇银行的关键问题。根据设立村镇银行的标准,组建村镇银行必须要求有一家符合条件的银行业法人机构(或金融资产公司)作为主发起人,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平顶山市符合条件的主发起行只有平顶山银行和平顶山卫东农村商业银行两家机构,所以说发起主体相对较少,要破解组建村镇银行本地主发起银行缺乏的瓶颈,必须从外地引进合适的主发起行。外部具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在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的意愿较为薄弱。目前为解决中西部或不发达地区发起行不足的问题,监管部门采取了东西挂钩、发达及欠发达地区挂钩的政策,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商业银行,在东部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必须按比例同时到中西部地区设立一定数量的村镇银行,但由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盈利率较低,投入成本和耗费精力更大,主动愿意到这些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的外地银行不多。

3.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高,风险防控困难。村镇银行是商业性金融组织,不是政策扶贫机构,必须实观资本保值升值的目的,才能生存并持续发展。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几个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一是社会认知度较低。郏县广大村镇银行成立时间仅一年,规模小、网点少,在广大农户心中的品牌地位不高,吸储能力不强。二是运营成本偏高。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居住在乡(镇)、村的农民,较城市居民居住地分散,单笔贷款额度小,甚至有时信贷员考察农户项目的车旅费高于贷款利息收入。三是风险控制困难。目前供村镇弄可借助和参考的现成风险防控体系几乎没有,比如征信体系,农村企业、个人信用信息还没有纳入征信管理体系,农村企业信息分散在人行、工商、税务、经贸等多个部门,缺乏必要的信用资源整合,评估农产信用难度大。同时,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体系还很不健全,村镇银行信贷资金安全面临很大挑战。

4.政策扶持不够。大多地方政府没有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以平顶山为例,除国家及有关部委出台的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文件精神外,目前还没有出台地方性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有关利率管理、征信、存款准备金缴存、支付清算、执行税率及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商注册登记等问题,仍未统一解决。现有针对村镇银行优惠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广天村镇银行为实证,该行在筹建阶段,郏县政府会议研究对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比照农村信用社享受所得税5年内先征后返和减免部分营业税(按3%执行)的优惠政策;涉及村镇银行的本级行政事业收费一律免收,服务性收费执行最低标准。但是落实起来比较困难,广天村镇银行的营业税直到2010年7月份才从5%降到3%,筹建初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没有得到全部减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也对其他拟到平顶山市设立村镇银行的机构造成负面影响。

三、推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抢抓国家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机遇,郑州、安阳市已建立2 个村镇银行或农村资金互助社,全省利用台资拟建30 家村镇银行正在进行,南阳由天津支持每县成立一个村镇银行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诸多实际情况表明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应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深入推进村镇银行建设。

1.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发展。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研讨会、媒体等宣传解释试点政策,报道试点进展情况和外地先进经验,提高全社会对村镇银行的认知度。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对村镇银行的发展总体部署,加强业务指导,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真正将村镇银行发展工作摆上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三是建立政策协调机制。由金融办、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局、财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土地局、公安局、农业局、广电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针对村镇银行发展中的困难,协商给予筹建、监管、补贴、税费等方面政策优惠。

2.基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应加大“招行引资”力度。从全省己成立的13家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属地看,外省银行占58%,省内占42%,表明外省地方性金融机构呈现出“圈地扩行”的燎原之势。地方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应牢军抓住机遇,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密切联系人行各分支行积极引导国内外的银行资本、产业资本及民间资金等社会各类资本到辖内农村地区创业发展,并全力推进村镇银行在辖内的健康发展。同时,支持大中型国有和股份制行商业银行通过创新管理架构,探索成立业务部、管理总部等多种方式投资组建村镇银行。

3.加快制定激励政策。在我国现阶段,涉农金融机构呈现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特点,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解决农村信贷投入不足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可供借鉴个别地区先进做法,一是税费支持。对新设立的村镇银自营业之日起,前3年县政府按其缴纳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予以奖励,第4~6年予以50%奖励;禁止有关部门向新设立的村镇银行乱收费和乱摊派;凡是给予农村信用社的有关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村镇银行同样享受;二是业务支持。县政府优先为新设立的村镇银行推荐对公优质客户。督促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村镇银行开展业务,积极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存入村镇银行,增强支农实力;鼓励将农业政策性信用业务交由村镇银行办理;积极向村镇银行推荐地方优质项目,帮助其拓宽农村信贷服务领域。三是资金支持。村镇银行如期开业后县政府奖励开办费用100 万元,同时,帮助协调营业办公用房,其租金前三年由政府承担。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建议篇(10)

主发起人治理缺陷

主发起行过度干预。少数主发起银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团队参与村镇银行治理,主要通过董事会决议采取三种途径参与村镇银行治理:一是组织保障,成立村镇银行管理处专司村镇银行筹建和运营管理职责,在特定情况下可协调总行各部门参与村镇银行业务条线稽核检查。二是人员保障,村镇银行的董事长、监事长均由发起行派出,选拔产生和委派村镇银行行长、副行长及部门负责人,并为村镇银行员工培训提供主要依托体系。三是文化保障,通过村镇银行章程将其服务农村的市场定位加以固化和贯彻;通过委派业务骨干传导内控文化,帮助村镇银行建设内控制度体系;通过允许村镇银行采用与主发起银行相似度较高的企业标识系统,使村镇银行能在较最短时间内复制其成熟模式。

上述治理模式能够快捷实现经营管理机制复制,但独立法人地位易受动摇。该类主发起银行为实现村镇银行快速实现适应县域、小企业、农村市场发展,并做好风险管控,需将成熟的内控机制、经营理念、市场定位、营销机制、企业文化快速导入村镇银行。但导入过程很难避免主发起银行超过村镇银行法人治理边界,对其战略、经营、财务直接“指手划脚”,有违公司法原则。但主发起行作为村镇银行第一大股东,对风险防范与风险传导重视的天然“性格”,决定了主发起行事实上的风险兜底,从而导致实际控制人管理倾向,因此,应尽力避免主发起行过度干预治理,有效实现村镇银行独立经营。

对人依赖的较大不确定性。主发起银行主要选择核心领域参与村镇银行核心业务,对村镇银行派出1名专职董事并充分授权其负责筹建和人员选择,尤其要对信息科技系统建设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参与。一是主导村镇银行IT系统前期规划,参照发起行标准建立村镇银行的核心业务、综合管理、信贷系统、网银系统等多个系统,并通过选派科技人员赴设立地提供当地支持和科技专家团队远程支持的方式提供人员保障。二是规划建设发起行和村镇银行之间的清算平台建设,转接现代化支付系统与村镇银行之间的业务通存通兑,提供清算保障。三是注重向村镇银行输出主发起行的企业文化,协助发放小额农贷,传播信贷理念。

这种治理模式能以相对较低成本解决治理核心问题,但存在对人依赖的较大不确定性。该类主发起银行投入硬件不大,通过规模化地解决IT等重点领域的帮扶,有利于村镇银行在主发起银行设定的业务架构下,较快地形成业务经营能力。该模式下,主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主要负责人的授权充分、信任程度高,村镇银行的最终经营绩效与该主要负责人的关联程度极高,该主要负责人对主发起银行内控制度的把握程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经营开拓的能力水平对村镇银行影响重大,同时也需要重点解决村镇银行人才有效储备与风险有效管控问题。

决策链条过长。由国有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其董事长一般由发起行当地分支机构有关负责人担任。主发起行当地分支机构在品牌、结算、票据业务等方面提供支持,村镇银行即借助国有银行网络平台在短期内实现结算网络平台对接,使其结算线路基本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规定所有重大事项均需向发起行市分行、省分行和总行逐级上报后通过董事会审议。该模式在短期内能解决品牌、渠道对接等方面问题,但该模式决策链条过长,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少则一个多月,多则数月,效率有待提高。另外,国有银行总体企业文化、市场定位、经营策略方面与村镇银行专注服务县域农村金融政策定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进一步解决好两个独立法人之间减少信息传递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使村镇银行更适应当地的金融生态,做好农村金融服务。

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由农村信用社发起行的村镇银行高级管理层全部由主发起行上级单位,即省联社指派组成。如某联社出台的《关于农村信用社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农村信用社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不能擅自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应主要来自于出资发起的农村信用社系统,数量不低于村镇银行员工总数的80%。”受限于这一规定,村镇银行高级管理层全部由主发起行上级单位,即省联社指派人员组成,基层员工中除新招聘的大学生以外也都来自农村信用社系统,其他股东均未派员参与该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了事实上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公司治理和有效制衡,也不利于村镇银行吸引其他银行业机构的优秀人才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村镇银行主发起人,隐含“发起人埋单”要求,一旦难以埋单,会影响整个银行体系安全。村镇银行还在起步阶段,也是银行业中最脆弱的部分,目前在相关风险处置机制、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还未明确的情况下,一旦蜂拥而至成立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发起行很难埋得起这个单。填补金融空白并非只能依靠物理网点,还有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方式可以选择,不必为了完成1000多家村镇银行的指标,想尽办法利诱机构设立村镇银行。

董事会履职缺陷

一是《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精神相悖。目前村镇银行《公司章程》中规定:“董事会由发起行委派人员组成,员工董事由本行全体员工选举产生”。而《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由于“本行员工”未必是“本行股东”,因此,由全体员工选举员工董事的规定与《公司法》的精神明显不符。

二是董事履职不到位。如部分村镇银行均存在个别董事无故缺席董事会或委托他人代为出席董事会,但存在缺少委托手续的情况,个别董事甚至连续多次缺席董事会,没有达到《公司章程》规定的基本履职要求。

三是监事会职能不到位。部分村镇银行《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了监事会的职权,但开业至今仍未设立监事会。有的村镇银行虽然设立了监事会,但从未派员列席董事会会议,不符合《公司章程》对监事会职责的有关规定,监事会职责形同虚设。

关联交易操作问题

目前村镇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关联交易问题。村镇银行关联交易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董事会普遍未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关联交易均未经董事会审议批准。二是缺少关联交易内控制度,没有对关联交易审批标准、审批流程及信息披露等做出明确规定。三是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汇报时,均未提及关联交易有关情况。

强化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

主发起行应承担起对村镇银行的支持、指导和监督责任

在设立初期,村镇银行往往存在经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社会认知程度低等劣势,需要借助主发起银行解决市场定位引领等问题,借助主发起银行的品牌优势、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渠道,解决员工招聘培养、对外宣传、流动性支持等问题。但主发起银行要着重考虑自身商业模式与村镇银行的相关性和兼容性,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对接路径;还要在选人、用人上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具有战略视野、具备全面风险能力的法人经营管理人才;而建立两个法人间畅通、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也是治理的重要内容。此外,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也相对薄弱,需要主发起银行的条线检查与稽核稽查的适度支持,但主发起银行要坚持通过公司治理途径引导入轨,不可地简单以“分支机构”的形式进行干预。

一是主发起银行要防止出现越位操作。独立法人地位是村镇银行竞争优势之一,应在公司治理、架构设置、经营机制等方面突出高效、灵活的法人机构特点,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政策用意也在于通过履行大股东职责,帮助村镇银行建立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体系。在此过程中,主发起银行须以股权为纽带,通过有效议事规则途径等公司治理途径,对村镇银行的战略文化、人力资源、品牌建设、施加积极影响,同时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此外,主发起行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注意履职边界,把履职重点落在业务指导和系统支持上,避免对村镇银行人事管理和业务发展过多干预,应督促主发起行或其上级管理单位“不缺位、不越位”,充分尊重村镇银行的法人地位独立性。

二是主发起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要在制度完善、系统建设、风险控制、案件防控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支持和监督力度,指导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形成独特的管理文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应指导村镇银行在成立伊始就建立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为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村镇银行应加强经营管理机制建设,实现规范可持续发展

一是准确选择自身市场定位,确保业务发展不偏离“三农”方向。加强金融创新,形成适应农村社区金融需求的产品结构,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建立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组织体系与业务流程建设,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强化合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在薪酬、晋升等方面的灵活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精通金融业务和熟悉“三农”业务的人才。加强业务和形象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二是村镇银行股东和董事应勤勉尽责,帮助村镇银行规范发展。村镇银行股东和董事充分认识到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的好坏关乎切身利益,切实摈弃“仅履行出资任务就万事大吉”、“占据董事职位却长期不出席董事会”等现象,发挥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从各个方面帮助村镇银行探索建立规范运行的经营发展模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村镇银行应尽快完善关联交易相关内控制度,防范关联交易风险。村镇银行加强对股东的政策宣讲,彻底改变部分股东想把入股村镇银行当作获取贷款便利途径的错误观念。同时,监督指导村镇银行明确关联交易的标准、审批程序、信息披露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处理关联交易有关事项,对新设村镇银行应将其作为机构准入审批的必要条件,严防关联交易风险。

完善扶持村镇银行发展政策,积极指导村镇银行完善公司治理

上一篇: 网络安全职业技能 下一篇: 小学德育的任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