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施路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6 16:29:17

德育实施路径

德育实施路径篇(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30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NG Yunzhi, LI Chong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reserve forces in all aspects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moral quality is significant,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quite a number of problem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resolved, such as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vestment is not strong,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is not clear.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imperativ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system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ystem.

Keywords colleg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path

1 何樯态德育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我国面临资源压力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现状,这就必然要求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而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就必须通过多种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来进行。

关于生态德育的理论基础,最具有代表性且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同时人还具有社会属性,是高于自然的社会存在物,但人仍然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①

在我国学术界,鲁洁最早提出生态教育相关概念,指出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以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②刘惊铎与王磊首次明确地提出“生态德育”概念,即: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共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整体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与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③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被逐步纳入进我国学校德育体系,生态德育也成为新时期的德育观,如刘惊铎与权利霞在理论层面对生态德育进行定位,认为生态德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活动、新的德育观,同时也是对人际德育的一种超越。④王聪认为生态德育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并提出一些将生态德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⑤

在生态德育目标方面,李青春认为学校的生态德育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生态德育的导向价值、生态德育的规范价值、生态德育的协调价值、生态德育的发展价值、生态德育的审美价值。⑥朱国芬与李俊奎提出生态的五大价值目标:个体机制目标、社会价值目标、审美价值目标、自然价值目标与实践价值目标。⑦

在生态德育内容的方面,戴和圣将生态德育内容总结为:道德原则增加、价值观重建、行为习惯新要求、道德理想树立、制度建设、进行全民化与终身化的生态德育。⑧叶穗冰将生态德育内容总结为四个方面:知识教育、意识教育、规范教育、习惯教育。⑨

2 国内外生态德育实施现状

2.1 我国生态德育

当前我国生态德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符合国家实际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不足,从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相关文章大多侧重于对生态德育的概念内涵的研究与必要性论证等方面,而对促进生态德育实际效果的实证分析不够充分,导致对策研究缺乏,而相关的评估机制也并不多,研究成果较少因而无法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影响力比较有限。

从现有的研究可见,大多数学术文章并没有课题项目的支持。这也反映了大多数的研究者并没有相应的研究经费支持。而生态德育相关的环境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如环境工程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跨学科综合研究不仅对研究者素质要求极高,而且需要有力的团队带领与经费支持。

C观国内外高校生态德育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缺乏相应配套的完善的生态德育机制,与生态德育相关的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教学思路缺少指向性,价值取向不具备同一性,如从相关课程的设置到社会实践等的实际操作层面的实践较少,而生态德育又不能仅仅依靠知识层面的教育,必须深化到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当前我国的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成熟。

2.2 国外生态德育

通过对相关文献与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可将国外生态德育实施现状特点总结为:系统性、时代性与适应性相结合、渗透性与行动性并行、法制化等。

建立系统化的生态德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系统化的学校生态德育收效颇丰。澳大利亚在学校教育各个阶段都把生态德育作为必修课程,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教育,从而形成人人环保的社会风气;德国的生态德育则注意引导儿童亲近自然,从而使其得到生态德育的启蒙;在具体的教育目标方面,日本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生态德育教育活动,如由文部省出版的教师专用指导资料中明确指出学校的生态德育目标为:使每个人都了解环境问题,习得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并提高相关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而形成积极态度与负有责任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在生态德育的实施则分为三个阶段:(1)亲近自然,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自然的感知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教育,加深理解,形成具体认识;(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能力,并能够合理地判断环保问题。

生态德育体系突出时代性与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国情为基础并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学校的生态教育目的与价值观,针对性较强;(2)从社会的发展新趋势与新需要出发总结经验,不断提出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3)顺应生态教育内容的更新,增加学校德育课程。(4)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生态教育,提高工作效率。

生态德育过程重视隐形渗透性与行动性:在当代国外学校生态德育课程中,隐性课程逐步得到重视,集中讲授灌输的方式得以改变,通过充分发挥隐形教育的渗透性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生态德育。另外,校内外生态教育活动与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养成环保习惯。如,英国设置不同类型的户外学习、建立生态教育实践基地以便学生进行自然学习。

生态德育法制化:制定法律法规已成为当前国际生态德育的发展趋势。美国通过制定《国家环境教育法》等为生态环保教育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依据与保障。⑩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学校将生态德育的内容加入学生准则中,如《与学生有关的社会准则》等,并且遵照健全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等严格执行,使得生态德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3 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

根据陶行知“知行合一,生活德育”的德育理论,高校进行生态德育建设应该特别注重实行,将生态德育的氛围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态德育的氛围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增强高校生态德育实效性的实施路径上来说,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熏陶等多方面内容。

3.1 教学路径加强高校生态德育意识的培养

设置生态德育相关课程。要加强培养高校生态德育意识,应该首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我国幅员辽阔,各高校所在地区各有特点,应注意设置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践课程等。

建设专职生态德育教师队伍,教师的生态文明意识与专业水平是实现生态德育目标的前提,更是课程有效进行的动力,因此,应该着重强化教师队伍的生态德育意识,并组织专业团队,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坚持生活与课堂结合,实践与理论共行。

3.2 体验路径丰富大学生生态德育感知

德育最终要落在实践上,高校应重视学生社团力量,多组织校内生态德育主题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校外生态德育社会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的生态德育心理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建立生态德育基地,培养学生生态环保的责任意识;社区参观调查与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带动社会群体生态环保意识的形成,从而达成学校与社会的动态结合,继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动力。

3.3 体制路径保障生态德育运行机制的完善

由国外生态德育实施经验可知,如果生态德育缺少制度保障,那么生态德育工作极易进入疲软状态。生态德育已被纳入国家教育计划之中,因此高校应该以制度的形式来确保生态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完善制度来保障生态德育的有效顺利实施。公平公正的生态德育评价体制也有助于生态德育实效的提高,因此应注重建立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与强化功能的评价体系,不断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提高生态德育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生态德育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成为了当代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开始进入高校教育的实践层面。针对高校生态德育中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两手抓意识与实施两方面的管理,通过课堂、实践与体制保障等全方位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效性,并通过路径建设提高高校生态德育的整体水平。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5-210.

② 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13-14.

③ 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J].教育评论,1998(5).

④ 刘惊铎,权利霞.生态德育的理论架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⑤ 王聪.生态德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经济视角,2011(2).

⑥ 李青春.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概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⑦ 朱国芬,李俊奎.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支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德育实施路径篇(2)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其特点决定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力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一、当前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

1.是新时期高职学生特点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高、技校、中专的对口生组成。高职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的、进步的,但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大环境的影响,生源的多样性、文化基础的差异性,及其所处年龄段(大致在17-24岁)正是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思想道德素质欠缺,行为习惯不良,甚至有时会惹是生非,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加强和创新高职德育工作,强化以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2.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内在需要

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的培养时间短,应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专业素质上,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思想政治教育属务虚。由于对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德育经费投入不足,德育教师的培养及保障机制不健全,部分德育工作人员教育理论素养不高,育人观念和育人水平不适应德育环境的变化,工作方法简单、途径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习惯于简单地运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学生,而不能较好地运用情感与心理辅导的技能加以疏导。这些德育认识上的偏差和德育途径和方法上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

3.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在加强技能培养的同时,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就业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在目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学生赢得岗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当作事关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以职业为出发点,针对职业要求和市场需要,围绕专业开展德育工作。

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

1.以创新德育理念为先导,构建德育创新起点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德育理念的提升是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逻辑起点。一是德育工作应打破自我封闭形式,走开放式的德育之路,使家庭、社会与学校协调一致,构建“三教合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多样且广泛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二是德育工作者作为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三是注重互动和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德育不可缺少的渠道和途径之一,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2.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空间

第一,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要坚持全面性、广泛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原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努力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以校园网为依托,建立学生德育教育网络体系和网络工作平台,整合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不断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第二,利用网络优势改进教学方法。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要积极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一些认知性德育内容应尽量采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加以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活泼,还可以将先进模范的事迹、有关专家的辅导、德育教育科研成果等资料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引入课堂教学,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第三,建立健全监控、管理机制。要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夯实德育教育基础

当前,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说来是健康的、积极的,但由于受生活环境、学习目的、新的师生关系等影响,难免会使部分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非智力能力及其潜能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从人的内心出发,以尊重“人性” 为教育起点,根据不同年级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开展,能提高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其独特的育人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辅助和补充作用,一要通过专职、兼职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要加强机构建设,健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中心。二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知识普及、人格教育和危机干预。着重从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加强指导,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增强自信心等为重点内容。同时,通过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专业教学之中。在学科专业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四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通心理咨询网站。

4.以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素质为保障

德育实施路径篇(3)

1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1.1立德树人的价值遵循源自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根源,例如人与国家社会发展相呼应的“天下为公”之德,人与自身修为相呼应的“君子”之德,人与人之间相呼应的“仁爱”之德。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探讨“立德树人”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文化滋养和历史积淀。从汉语词源的角度来讲,立德树人是由“立德”“树人”两个独立词汇汇聚而成。关于“立德”,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关于“树人”,最早文字记载见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古代圣贤认为,立德在前,树人在后,立德是树人的目标方向,树人是立德的前提条件。这种凝聚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内在联系,成为中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尺,对今天这个新时代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1.2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提出的方向和目标。立德树人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开始于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接见全国优秀教师时发表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文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后立德树人开始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概括和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中,教育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立德树人是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词汇

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教育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始终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他在多次重要会议及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8年5月2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2.1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家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作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这就在国家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共有1418所,在校生达到1134万人,[2]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有力提升了人力素质,支撑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在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更加凸显出“高素质”“技术”“技能”等职业教育特色。

2.2培养工匠精神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鲜明主题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已将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内涵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3]就高职毕业生而言,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增加个人精神层面的成就感。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有着神圣的使命。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大国工匠、建设制造强国产业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工匠精神现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尺,成为引领人才培养方向的新规范和新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2.3立师德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教师“四个相统一”是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论述,是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标准和重要遵循。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是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助力,而高职院校教师是立德树人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因此师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撒播到学生的心中,才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立师德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施路径探索

3.1转变育人理念,强化德技并修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为高职院校如何育人、青年学生如何成长指明了培养方向和成才标准。始终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5]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的重要阵地,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既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又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技并修”人才。

3.2坚守育人使命,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德育实施路径篇(4)

一、引言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法宝”,也是决定其事业成就的基础支撑。但就现状来讲,高职生群体仍然存在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诚信等道德素质问题,这些不仅成了高职生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阻力因素,也影响了职业教育整体精神风貌建设,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予以有效解决。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1职业道德教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具体地说,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教材内容滞后,专业性也不强。现实中,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合适的职业道德教育专用教材,部分学校选用了本科相关教材,但因为高职与本科院校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教育缺乏针对性;还有部分学校沿用了之前的教材,导致教育内容滞后,与社会实际脱节。此外,高职院校相关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过于教条式,缺少实践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不仅职业道德教育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从事这类教育的教师也多是临时抽调,不具备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水平,再加上进修和培训的机会甚少,最终导致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总体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认知能力欠缺

职业教育具有生源复杂,学生学习能力与逻辑思考能力不高且心理素质较差等特点,学生极易因为学校问题产生自卑心理。这些特点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一是 “功利主义”。高职院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轻视职业道德的教育,不认真理解、把握其内涵价值,只重视考试分数,急功近利,将所有精力用于与日后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二是“利己主义”。职业道德教育是爱岗敬业、诚实信誉、合作团结等意识的综合,对其不重视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以一己私利为优先考虑,对于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的重视度日渐减弱,最终影响了高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和个体健康发展。

3职业道德教育监督考评机制缺位

我国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重视的,从近年连续颁布的各种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法律法规可以得知。但是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监督力度却是少有的,甚至是缺乏的。现实中,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考评机制是单一的,无疑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从社会企业角度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后将成为各行业的生力军,企业应积极参与到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监督中去,但现实中却鲜有企业真正做到了监督者的角色;而从学校角度分析,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却没有在教育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如上文所述,关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仍然是传统和片面的,“灌输式”教育令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最终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此外,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考评方面通常也只采用文字考试一种,以分数定结果。上述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有序开展和效用的发挥。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1打造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素质提升。实践亦证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能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氛围,是提高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重要教育路径之一。具体可以通过现实举办的各种活动和竞赛等方式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平台等媒介进行持续影响,采取灵活多样的构建方法使得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新的活力;或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推动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同时,也让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获得全新的发展和创新动力。

2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教育具有目的性强的特点,即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能够明确未来的职业。对此,高职院校通过对已知职业的了解,可以提前为学生制订和实施符合岗位与行业要求的学习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迅速地融入工作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党在“十八大”首次提出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奠定方向的重要指示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更是劳动者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在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们职业道德的培养,此举更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结合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树立优良道德品质与情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劳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它不仅包含着儒、道、佛等思想体系,更包含了大量有关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的内容。此外,传统文化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是教育原则、教育理论还是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都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元素。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所推行的“知行合一”思想,其中“知”是指对于道德的认知,“行”是指将对道德的认知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知行合一”就是将认知和实践相结合,某种程度上与今人所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存在着一致性。就学生道德教育而言,“知行合一”即意味着不要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更加注重实践,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养成。由此,在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对于扩展其教育深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调整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式等措施,以彻底改变目前“重理轻文”“重视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忽视人文科学发展脉络”的教研现状,加强对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构建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以坚实的教研力量带动全体职校生素质的提高。

4引入并普及校企合作模式,践行职业道德教育新理念

德育实施路径篇(5)

(一)西部生态重建迫切需要西部农村地区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否不断增强,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也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由于本身是生态脆弱区,同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导致该地区出现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1)水土流失。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的区域,目前该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其中宁夏、陕西、重庆的水土流失面积均超过其土地总面积的一半。(2)土地沙化及沙尘暴。主要表现在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扩展速度快,治理难度大。当前西部地区沙化面积已达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此外,西部地区沙化耕地与沙化草地占用面积大,程度比较严重。过垦、过牧、滥采、滥伐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导致土地沙化不断加剧的重要因素。另外,西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地。(3)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是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毁林开荒和陡坡耕种等是造成石漠化加速扩展的重要原因。(4)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与西藏自治区。(5)生物多样性降低。西部地区是我国野生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及对栖息地的破坏,导致该地区不少野生物种种群退化,密度降低,甚至濒临灭绝,如藏羚羊。西部生态的恶化不仅给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全国而言亦是如此。因此,必须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善与重建,以便为全国和西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强化管理、健全法制、改进技术等多种措施实现,但通过有效的环境教育引导人们的行为是首要的决定性因素。环境专家曲格平指出:“人类需要依靠信念和自律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广泛的共同道德常常比国家法律更加有力量。”可以说,环境道德教育是参与生态重建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约束条件。

(二)滞后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西部农村地区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这是在对我国近几十年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实际的应对之道,其实质是寻求人与自然的高层次的和谐相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道德教育的积极参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但相对于东中部农村地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其中相关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开展尤其薄弱。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要讲环境道德,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要使农民认识到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一种不道德,不仅是对当代人的不道德,而且是对子孙后代的不道德。需要运用教育的手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对西部地区农民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使之普遍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进而实现生产生活领域里的环境伦理约束与控制,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项既利于当代又能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中。但西部地区部分农民存在显著的“生态短视症”,主要表现在对“高消耗、高污染”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高度认同上。要克服这种“生态短视症”,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的途径引导农民逐步建立环境道德,引导农民把伦理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二、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由于西部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交通多有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该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效果不佳。根据环境道德教育的规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西部地区农村、农民的实际,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可以采取以下路径实施。

(一)加大环境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

在西部农村,对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如何培育农民环境道德观等问题理论探讨不深、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故而,需要政府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树立环境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使更广大的农民群体对环境道德观念有起码的感性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西部农村生态文明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扩大宣传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要通过张挂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挂图、制作村头板报、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等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生态环境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村头大喇叭等宣传媒体,播放环境道德教育题材的乡村短剧、纪录片及宣讲环保政策、法律条文等;要组织新闻工作者或环境道德教育宣讲团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剖析案例、宣传典型或其他艺术形式引起广大农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强化农民在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上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发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

(二)完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平台。

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是否形成清晰的环境道德认知,是环境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西部农村搭建更多的环境道德教育平台,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培训机构建设。可依托县农干校对乡村干部、农技人员进行生态知识轮训;可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夜校、农村周末课堂、定期村民大会教育等机制,从农村学校或乡镇干部中遴选教员,利用闲暇时间对村民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所)。尽量多地建立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经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站,并在各村建立村级服务站或开通乡镇科技服务车,利用该平台加大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科技的推广、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环境意识和环境技术运用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保障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也是对农民直接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平台。村委会成员要倡导并带头创建生态文明村,组织村民学习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开展带有环境道德教育的群众活动,深入农户、走向地头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四是开展农民环境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围绕“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开展农村卫生、绿化等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环保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建好农村自然保护区、生态园等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通过环境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层次,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农民接受环境道德教育的平台之一。

(三)寓环境道德教育于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是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要求清洁生产,科学种植,杜绝农药污染,杜绝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提高农业产品食用安全的可信度,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物质收入,从而调动学习利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二是强化文明生态村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抓好村容村貌和生态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强化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生态技术的运用。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大节水灌溉、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等技术运用力度,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四)树立农村环境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感召力和引导力。

德育实施路径篇(6)

1.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帮助了解欣赏生命

让生命教育渗透于品德课中,充分挖掘品德课教材中可以利用的生命教育因素,让品德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生命、分享生命快乐的最好场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生命成长的土壤。

教师在准备生命教育教学内容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生活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并将其融入课堂,让课堂充盈生活气息,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人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生命价值。下面是三位教师执教的《家人关爱我成长》的三个课例。

课例1:课始探索生活信息

教师课前布置了一份问卷调查:

①问问自己的妈妈,怀孕前后想到了什么?

②自己出生的时候,妈妈是否承受了痛苦?出生那天,家人心情如何?

③亲人为自己的快乐成长做过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交流感受。教师深情总结:当我们还躲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家人就寄托了无限的期望。从呱呱坠地到张开小嘴牙牙学语;从蹒跚学步到挂上红领巾,这其中家人付出了多少关爱。

课例2:课中寻找生活源泉

教师将学生搜集的童年生活照片进行整理和剪辑,然后播放“我爱我家”的音乐,这样的动态教学效果让学生对于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更增强了品德课堂的活力。

课例3:课后完成生活体验

一节课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愿意帮父母做些什么”,学生交流后形成一份德育作业单,如帮父母洗脚、倒茶、打扫卫生,为父母准备一份早餐等。

2.开发隐性课程,引导珍惜、尊重生命

隐性课程中包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通过创建学校文化,构建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都充满着生命气息。

(1)依托节日资源

课程中的各种节日主题很多都涉及生命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些源于现实生活的资源,使节日教育的内容充满生命气息,具有时代特征。如:

《家人关爱我成长》: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国际家庭日等。

《向白色恶魔说不》:6月26日国际禁毒日、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

《我们的地球》: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动物、植物和我们》:10月4日世界动物日。

《红绿灯》:3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

这些节日资源中隐含的生命教育素材,为品德课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

(2)紧扣时事热点

作为品德教师,要关注时事热点, 如果利用社会时事热点中的生命教育素材来进行教学,加上课堂上教师适时的点拨与引导,那么就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在学习六下第三单元《直面灾害》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将汶川地震中的元素引入课堂。

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中国人民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是一场巨大的劫难!虽然说我们没有遭受到如同灾区人民那种巨大的痛苦,但是我们也同时经历了地球的颤动,也看到、听到、感受到了这场灾难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影响。

孩子们聆听着,感受着,在课堂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表情凝重的,眼睛里面含着泪水。他们在感动着、思考着,这些体现了孩子们的真情,体现着孩子们的成长!教师及时引导孩子们一起来谈谈这场灾难,一起去寻找其中的感动,去领悟生命的意义,在这个时候孩子们有话可讲,有感可发,有触动,有行动。

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情景,能激发学生循着问题情景,思考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自然触及生命教育的灵魂,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3)开展法制教育

这是一节有趣的法律探究课:在教学《法律,生命的保护伞》时,教师把它设定为一节讨论探究的综合课,一是将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法律知识汇总,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二是把音像、漫画、小品等形式引进课堂,授课采用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社会调查、自学答疑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事实证明,这些案例材料真实、鲜活,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形式直观、生动、形象,方法灵活、新颖,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敢于与教师讨论、争辩,培养了他们独立进取、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性格,让学生生命的火花自由闪现、互相碰击,焕发出生命的热情。

二、开展主题活动,感悟生命成长的快乐

品德课堂应是一个开放的、没有时空界限的生活课堂。教师要以人的和谐、健康发展等为主线,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主题教育活动,挖掘生命教育内涵。

1.注重“生命安全教育”主题

通过生命安全知识学习与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简单的防范自救办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五上《红绿灯》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开展主题活动。

(1)真情感悟在课堂

《红绿灯》一课中教师将中小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事例展示给学生看。接着又让学生们列举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学生们纷纷感言: “我感觉很害怕。”“他们为什么不听家长和老师的话?”“现在我最想告诉大家,要千万千万珍惜生命。”

(2)活动贯穿于课中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安排了种植生命树的活动。

活动规则是教师发给四个小组各一棵生命树,生命树按外出旅游、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交通安全等内容划分,同学们把自己认为的与之相关的安全事项分别写在每棵树所结的果实上,然后再把这些写好安全事项的橘子、桃子、梨和苹果分别贴在自己小组种的生命树上。同学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开了:坐车不能把头伸出车窗外;手不塞进开着的电风扇里面;不能参与迷信活动;不能在小树林里玩火;不能在池溏边玩水……

看着挂满果实的生命树和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教师也笑了。通过栽生命树把安全意识栽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3)主题延伸向课外

结合“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开展“走进交警队、当一天小交警”等活动,让学生清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真正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自觉的行路人,珍爱自己的生命。

2.挖掘“生命意义教育”主题

引领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生活的丰富、人性的多彩,懂得不应该轻易放弃生命的道理。

在《动物植物和我们》的教学中,笔者充分考虑到孩子天性都是喜欢动物的,他们愿意和动物成为朋友,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亲近动物。因此,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带领学生去畅游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情境,为学生留下一个能够亲近小动物并和小动物交朋友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接着,在学生一一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介绍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动物时,我适时地点评:“你真善良!”“你这样有爱心真让老师感动!”

课程目标所体现的一个理念就是要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的人。我想,热爱生活的前提是,首先要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光辉,鼓励学生用自己独有的慧眼去发现世间的美好。

3.体验 “生命成长快乐”主题

快乐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具说服力的理由,让学生快乐成长,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让他们学会更好地珍爱生命。

教学《和小树一起长大》,让学生感受小树成长的快乐,可以在课中很好地渗透生命教育。从回忆一件件快乐的事情开始,比如考出好成绩,和父母一起郊游,参加一次活动,在幸福的回忆中体会到生命给予的快乐等,从而明白生命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快乐成长是自己的权利,也是责任,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来。

三、打造实践体验平台,憧憬生命的瑰丽

如何把学生作为生命教育的主体,关注他们的体验和情感,引领他们确立生存的正确方向,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个最好的体验平台。

1.社会实践,体验生命价值

(1)参观访问

学习完《家人关爱我成长》,组织学生到社会关怀院去参观,通过一系列的敬老活动,孩子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情感的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

(2)调查研究

学习完《我们这样生活》,组织学生观察护城河的环境,采集水样,撰写调查报告《护城河的今天与明天》,在孩子们稚嫩的文字中,反映的是对生存环境的思考,增强他们参与社会、关注生命的意识。

(3)亲子活动

在教学完《感谢你,我的父母》后,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母亲谈谈怀孕时的样子,讲讲出生时的故事,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4)护蛋行动

记得在母亲节那天,开展了一次 “护蛋行动”,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生鸡蛋,一刻不离身地保护一天,以此来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孩子们在体验日记中写道:“啊,护一天的蛋都这么累,更不用说妈妈怀我那么久了。”“妈妈,您辛苦了。长大后,我会报答您的。”“妈妈,您真伟大啊!我爱您,妈妈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2.借助网络,体验生命美好

网络作为新的教学媒介,对学校教育、学生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在执教四上《网络世界》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走进网络、体验神奇之后,学生明白了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距离的限制,五湖四海的朋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这一现代生活现象,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精彩美好。

3.走进自然,憧憬生命瑰丽

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

德育实施路径篇(7)

上个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的道德滑坡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家长和政府都将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学校上。

(一)加强学生道德教育。

东方和西方国家分别在学校努力推行以东方传统价值观为中心的德育和以西方价值观为中心的德育,两类实践活动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一方面,各国积极探索、研究德育理论和实施方法,例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方法论,体谅理论等,都强力支撑了德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德育资源也处于相互借鉴的动态过程中。

(二)加强学校的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内容受到各国政治理念、制度影响的程度较大,国外公民教育在学校的实施路径日益分裂为两个发面:一方面,坚持公民教育思想一元化。即坚持以本国的政治思想为中心,设置公民教育的学科和课程,学生接收到的即为能最直接转化为其内在思想的内容;另一方面,学校公民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实施路径的多元化是由多元文化决定的,多元文化论者艾利斯·马瑞恩·杨(Iris Marion, Young)认为,现今社会乃是一个多元异质的社会,任何强调单一的认同,将不符合人与族群间的多元的需求。

(三)学校在具体的实施上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设置完善的显性和隐形课程。第二,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在儿童道德养成时期教授基本的道德观念;在青少年时期,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判断力;在青年时期,以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塑造学生的道德、政治观念和精神。

二、大众传媒传播路径。

(一)静态传媒传播路径。

静态的传播媒介是指书籍、报刊、报纸和期刊等以静态文字为载体并可以长久保留的传播媒介。“对于政党领袖来说出版物是他们争夺、维护和巩固权利的强有力攻击,是领袖扩大自己于大众心目中影响的再合适不过的手段”.统治阶级以两种方式主导报刊的意识形态走向:第一,掌握国内的主要新闻报刊,新闻行业沦为统治阶级的“喉舌”.第二,减少对新闻业的干预,但资产阶级财团掌握。例如,作为全球新闻事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的美国,虽然其主要报刊不由政府直接掌控,但也隶属与各大财阀,并且其报刊系统十分完善,时刻不停地在向大众宣传资产阶级价值观。

(二)动态传媒传播路径。

动态的传播媒介是指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无线电话等以图像、声音和视频为载体进行传播的传播媒介,动态传媒的传播受众主体范围为全球。在国内,首先是执政党占领广播和电视节目的高地,例如,美国总统每周发表政治演讲,英国女王也会在传统国家节日时发表演说。其次,电视和网络中的娱乐节目充斥着大众媒体中的“自由市场”,以较轻松、愉快的娱乐节目向群众灌输价值观念。在对外传播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强势文化不断向世界范围内输出冲击着造成对弱势文化。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例如,全球流行的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将亿万网民纳一个网络平台之中,借助于网络快速的传播速度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产生的缓冲区,加之一定的争端观念主导,为某种价值观念传播提供了“沃壤”.

三、特色的宗教教育路径。

“宗教与政治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各个利益不同的阶级都会利用传统宗教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国外推行宗教教育有两方面特点:其一,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其二,剥夺宗教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其内容通俗化。

(一)国外学校的宗教教育。

在美、法、日、韩等国,国家禁止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但允许私立学校进行,不过,随着时的展,管理也变得相对宽松。第一,学校范围内的宗教教育会开设相关的课程。第二,把宗教教育内容融合在其他的课程之中。第三,以宗教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例如,美国按照“宗教道德规范途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督教人格和自律能力,通过“核心课程”(commoncore)培育基督教精神和美国精神。英、德、意、西和新加坡等国,在不同程度上规定其公立学校必须进行宗教教育,例如,英国女王是英国教会的首领,该国的教育体系是与宗教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大纲紧跟时展,适时修订。德国每个地区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社会层面的宗教教育。

各国积极在社会层面针对大众群体进行一些宗教引导和教育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保障宗教人士的合法宗教活动。

每一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教条、教义和宗教仪式,宗教教义会通过各种方式内化为教徒的内在道德规范。第二,适当引导非宗教人士认识、接收某些宗教观念。例如,许多国家电视节目中都会开设宗教频道,广播宗教知识和理念;将历史性的或者重要的宗教建筑作为旅游景点,使人们产生向往。总之,社会层面的宗教教育方法不一而足,宗教教育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宗教教育的路径也正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家庭德育路径。

“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社会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的发展,从较低的形式进到较高的形式。”家庭德育也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外家庭教育有两种:一种是指传统的家庭教育,另一种是“家庭学校”模式。

(一)传统、典型的家庭教育路径。

传统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家庭和社会价值观主导,东方和西方差异很大。受儒学的影响,东亚文化圈之人文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家庭德育路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道德规范、礼仪次序等规范方式。二是,针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采用全程式的德育内容和方式。西方文化圈之人文观和价值观主导下的家庭德育极其重视对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德育,只有通过实践,道德观念才会内化为内心理念。除此之外,西方各国家长对孩子德育各有特点。例如,美国家长从小将孩子视为“独立”的人,给其灌输

平等、独立的意识,锻炼动手能力;英国家庭德育具有浓厚的传统道德意识,将“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和守信”的道德观寓于“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之中。 (二)“家庭学校”路径。

“家庭学校”教育的出现是西方教育哲学的产物,这种教育提倡家庭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让孩子脱离学校。例如,该种教育有两种典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自然学习”(Natural Learning)方法,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需求,父母积极参与,充当教师角色,组织有益的活动,不花大把时间“教学”;另一种是“非学校化教育”(Unschooling)方法,该教育法是指将教育寓于生活中。两种方法都倡导孩子从实践中学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示范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法的体现,随着接收这种教育人群范围的不断扩大,“家庭学校”的培养路径日益成为培养孩子道德养成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有效路径。

五、借鉴与启示。

德育实施路径篇(8)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德育实施路径篇(9)

1.“六有”德育基础建设

武汉市在“九五”“十五”期间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德育“六有”工作:即德育意识、工作队伍、内容系列、活动阵地、管理规范及考核标准等六个方面。旨在通过对这六个方面的系统构建,推动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的基础建设与创新。

2. 班主任队伍建设

“十一五”期间,武汉市实施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旨在培育典型、推广经验;形成工作规范和长效机制;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育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培养了一支合格的中小学班主任专业队伍。实施了“五大行动”,即践行育人宗旨行动、升华育人艺术行动、免费培训行动、关爱班主任阳光行动及树立班主任标杆行动等,采取了“五大措施”,即创新选聘机制、建立培养培训机制、规范考评机制、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与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等,切实有效地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3. 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为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1年,武汉市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启动。通过“德育课程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课题化”,将德育研究与行政推进相结合,试点探索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以 “五大体系”,即: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路径体系、推进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为目标,以“六大项目”,即:行为规范育人项目、班级建设育人项目、课程融合育人项目、实践体验育人项目、全员合力育人项目、“三位一体”项目为切入点进行过程推进,以“五大推进策略”,即行政、科研、激励、协作、调度推进策略为保障,全面实施推进有效德育建设工程。

二、“十二五”有效德育体系构建的依据

武汉市“十二五”有效德育体系的构建遵循儿童的成长需要,在传承武汉市中小学德育历史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参照国际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趋势,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建构起“五大”德育体系。

1. 政策依据

专家组及研制团队认真全面回顾、梳理了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的系列文件,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的精神及要求,作为五大体系研制构建的政策依据。

其中,2005年4月,《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分别明确指出了小学、中学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2. 国际视域中的中小学德育发展参照

结合当今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社会急剧转型,价值多元的大背景,对小学德育进行了国际视域参照。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指出,21世纪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当前国际中小学德育目标呈现出五大特点:第一,公民责任与民主精神;第二,国家忠诚与国际理解;第三,个人品德与健全人格;第四,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第五,学会生活与社会现实。

3. 基于武汉市德育现状

五大体系构建前,研制团队对武汉市8个城区的管理者、一线教师进行了近200人次的座谈与访谈,形成调研报告,聚焦武汉市中小学德育问题;研制过程中先后对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及社区等相关人员进行了普适性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发放问卷5000多份,访谈人次及1000人次。在现状问题的调研与梳理,历史回溯的基础上,立足武汉市基础教育的实际,科学构架“五大”体系。

4. 遵循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五大体系中的目标体系是以儿童为中心,生活半径不断放大的同心圆为“成长场域”,以指向、价值、成长场域三维逻辑立体架构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图1)

三、五大体系及构建特点

1. 五大体系构建定位

目标体系的解构注重定位性,即确立中小学不同学段、年级关键德育要素;内容体系的解构注重针对性,即因学段不同,因年级有别;路径体系的解构以学校具体工作开展为载体,具有示范性与可操作性;推进、评价体系重在对工作的落实与推进,以便形成长效保障机制。

2. 德育目标体系及构建特点

(1)武汉市中小学德育总目标。将中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的情感、雅的言行、新的意识、善的品质、美的志趣的合格公民。(图2)

(2)各学段德育目标

小学:培养具有团结友爱的情感、文明有礼的习惯、安全自护的意识、诚实守纪的品质、乐学向上的志趣的小学生。

初中:培养具有爱国爱家的情感、举止文明的言行、遵规担责的意识、自制耐挫的品质、立志怡情的志趣的初中生。

普通高中:培养具有爱国爱乡的人文情怀、文明雅行的生活方式、敢于担当的公民意识、乐观向上的个性品质、追求卓越的理想情操的高中生。

(3)目标体系的建构特点

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与政策的一致性,符合国家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要求;其二,满足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相衔接、各年级逐步递进、各有侧重的特点。小学重点是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初中重点是意志品质、身心健康教育等;高中重点是理想信念、公民素养教育等。同时,三个学段的关键要素各有侧重(表1);其三,遵循知、情、意、行道德内化的规律;其四,汲取武汉地域精神文化,同时兼顾武汉市区域德育特色与亮点。

3. 德育内容体系及构建特点

(1)内容体系(见表1)

(2)内容体系建构特点

其一,五大衔接,彼此一致。注重内容建构的逻辑关系:与国家政策衔接;与武汉市实际、学校实际衔接;三个学段之间相衔接;三大体系之间的相匹配;每部分内容构建环环相扣,彼此衔接。

其二,分层建构,螺旋上升。注意渐进性与序列化:三个学段各有侧重,重点有别、程度有异、渐进深入,既分学段层递,又各成体系。

其三,突出重点与特色。突出各学段德育重点,兼顾学校已有特色、武汉各区域传统特色。

4. 德育实施路径体系及构建特点

(1)路径体系

围绕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按照“全员参与,便于操作”的工作思路架构,以学科教学、德育课程、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与社区协同合力育人等“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把中小学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领域。

(2)路径体系建构特点

第一,便于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可操作性,架构德育实施路径体系。德育实施路径体系不是完全与分层、内容相匹配,而是以学校德育工作“七大路径”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载体,便于学校工作的可操作与落实到位。

第二,结合武汉地域、各区、校实际,把中小学德育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落实到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个领域。

第三,依据学生道德内化的特点,遵循知、情、意、行的过程,有针对性地选择实施路径。

5. 德育建设推进体系构建特点

(1)推进体系

按照动力性、创新性、综合性原则,构建行政主导和业务指导并行的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有效德育科研培训、督导奖励、保障支撑、协作共育等长效机制。从机构、制度、德育科研、保障与技术支持四个方面形成了15项具体的推进举措,构建市、区、校三级有效德育建设推进策略(表2),为中小学德育目标、内容、路径体系的有效推进提供动力资源。

(2)推进体系建构特点

德育建设推进体系从五个维度:行政与研究结合、专业与人才、考核与激励、保障与技术、联动与合力,构建推进策略体系。

6. 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特点

(1)评价体系

在坚持匹配性与地域性、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科学性与人文性、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下,分别对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具体为:区教育行政部门重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组织与规划、管理与指导、激励与保障、成效与特色;学校重在有效德育建设工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路径、德育效果;学生重在德育发展状况评价,并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各学段学生德育评价目标、内容与要素。

(2)评价体系建构特点

第一,以评价各级德育工作为侧重,学生评价作为德育工作评价的佐证。德育评价体系以评价德育工作开展为抓手,侧重评价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于有效德育工作推进情况,学生评价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考核验证依据。

第二,德育评价重在发挥其导向、激励、诊断功能。德育评价体系 遵循“以评促管,以评促教,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促进发展”的宗旨。

第三,德育评价突出六个特性。评价目的体现改进性;评价的对象体现多元性;评价的领域体现全面性;评价的方式体现多样性;评价的时空体现情境性;评价的结果体现实效性。

第四,德育评价体系具有开放的特点。一是定期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二是各区、校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本区、校中小学有效德育评价的实施意见,三是学生抽样评价的要素没有限定,具有一定灵活性。

另外,评价方法具有多元性,评价呈现具有可操作性。采取现场观察、设置情景、问卷调查、资料查阅、访谈、听取汇报等形式。评价的呈现区级施行等级评价,学校实施“星级”评价。

四、德育特色与思考

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武汉市中小学德育逐渐彰显出较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一,德育目标与内容建构注重以生定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关照学生的成长需要;其二,德育实施途径注重立足德育常规与常态,重视主体体验 ,力求回归生活;其三,德育工作推进中注重德育科研,将研究与行政推进相结合,注重科学谋划与系统建构。另外,在德育改革中不断构建完善德育制度,注重长效保障机制建设。

武汉市中小学德育经过系列的探索、实践与改革,尤其是有效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使中小学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单纯说教轻体验感悟等现象有了较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区域德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先行试点的区域基础较好,与后续普适性地推进中的其他区域有差异;二是在“五大”体系的构建时,为使各区域因地制宜,以便发挥其创造性,留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导致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另外,有的区域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同,条件差异,导致区域差异较大,保障机制制定与执行不一。

德育实施路径篇(10)

一、中小学生校内社会责任感养成存在的问题

1.1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难以落实。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初中的大纲中九年级第一课安排了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小学的思想政治课也包含了丰富的公民教育。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对学生的责任感知识和行为进行全面教育的责任。然而,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少,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少,纸上谈兵,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其它学科往往由于本身的教学任务,而容易忽略社会责任教育的渗透[1]。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德育的义务,都可以利用该学科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即使是数理化等学科也蕴含着很好的责任教育的资源,例如,化学学科可以在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好危险的化学药品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2 教师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动力不足。长期以来,中学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学德育的发展。社会责任感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它基于个人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需要相应的教育激发,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与价值。然而,在“中考”指挥棒下,教师绝大部分精力需要投入到学生的智育发展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只是偶尔联想到了,才会穿插教育。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通知等越来越多,所有文件的最终“目的地”都是学校。这种过多的行政干预进一步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投入更少。

二、在校外活动中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1 按照认识过程引导。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和成长环境影响,校外活动中其应认识和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自我责任,建立对生命的珍惜感和对自然的敬畏感;认识家庭责任,建立对父母、亲友的知恩感;认识他人责任,建立对同学的尊敬感,认识集体责任,建立对社区的荣誉感;认识社会责任,建立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义务感;认识国家责任,建立国强民富的使命感等。这些社会责任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生身上表现是不相同的。就是在同一学生身上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在不同学习阶段也会存在差异。但是按照中小学生认知规律,他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情感总有一个由低到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可按认识顺序进行培育和养成,还需因人、因时、因地区别对待[2]。

2.2 遵循行为规律养成。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本质上是行为养成的问题,一般经历以下阶段:接受认识阶段,在学校授予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知识,让社会责任感被学生所认知、认同,形成内心体验;动机形成阶段,通过个体内在心理活动,催化为思想动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行为选择阶段,内在的一系列动机支配行为选择,外化为自主行为;习惯养成阶段,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形成良好习惯;个体意识形成阶段,在行为实践过程中,性质相同的习惯有机结合,转化为个体的倾向性,形成个体意识,赋以责任内涵,也就是责任意识,渗透道德情感,就转化成社会责任感。可见,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经过内化和外化的两次转化,先由教育者施加培育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再由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外化为服务社会的责任行为。而这两方转化还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社会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实际效果,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实践,不断修正养成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从而开始新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过程。

2.3 选择有效途径实施。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路径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互结合的,可以以一个养成路径为主,同时结合其它路径一起实施,取得整体有效的育人效应。校外教育者要认真选择好以下路径:

一是认知教育的路径。认知是和认同、体认相联系的,一般是通过课堂讲授、参观访问、实地体验获得的。认知是指对社会责任感的知识、理论的了解和把握,属于学习范畴;认同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和确信,属于价值评价范畴;体认则是在体验中深化认可,属于实践范畴。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可选择多种路径实施,提高养成效果[3]。校外教育者要多在体认工作上下功夫。

二是道德情感培养的路径。校外教育者可根据中小学生认识特点和实际状况,可选择感恩教育为切入点,通过相关活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报恩师长、报答社会、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从而对道德情感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行为养成的路径。行为养成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校外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基地,让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承担责任。

三、结束语

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养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校外的社会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该认真研讨,积极探索新时期教育的新特点和规律,探求新的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家庭建立良性循环的教育机制,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工作。

上一篇: 生物医药前景 下一篇: 网络安全职业技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