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发展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9 16:22:19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篇(1)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26条明确提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是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首次以独立章节出现在党中央的重要文件中。这充分肯定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地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整体功能和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是中国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基础。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1.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

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我国的县域经济体2070多个,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总人口的70%之多,地区生产总值份额的60%,财政收入的24%,吸纳劳动力的65%。县域经济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的产业基础是农业,而农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县域内具有广阔的农村腹地,巨大的消费市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强力保障。

2.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平台

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以农村经济为基本经济,以农村人口作为主要的经济活动的人力资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是推进城乡转型、淡化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好,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吸收了本地的农业剩余人口,增加了农民收入和稳定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大力发展以县域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城市,以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是无限的,这是我国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农业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不仅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土地可以集约化规模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3.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客观上要求把工业与城市的现代化、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同时推进。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应该突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要把城乡经济社会作为整体统一规划,整合工业化、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城市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双向推进。县级综合改革实行的近十年来,县域经济在协调城乡关系,带动城乡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流通体系上,形成了以县域城区为中心,农村集镇为依托,城乡交融、合理分布具有特色的社会化经济群体;在服务体系上,形成了以连接千家万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更好的协调城乡关系;在生产关系上,形成了城乡经济融合的生产网络,使城乡经济实现优势互补并逐步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4.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消费水平。农村是县域经济的广阔腹地,占总人口的70%之多,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与市场容量,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内外需失衡,保障经济均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延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制度改革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创新。

首先,大力推广“农业区域化安丘模式”。 积极引导扶持流通和加工企业以及中介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效应,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专业化合作,形成利益协调共同体,完善“订单农业”。

其次,增加科技投入。综合利用各种形式及渠道筹集资金,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将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加工方法和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加强载体建设。大力开拓市场,提升营销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立不同类型、具有地方特色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信息网络,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导向,以城镇化为支撑,二者相结合。

1.城镇化战略

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发展和增强县域经济的着力点,也是县城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城镇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发力点,对于接受城市辐射作用,协调县域经济全局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城镇化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点面共同发展,强化县域经济实力,促进县城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这对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形成集聚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

2.工业化战略

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县域经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积极承接那些对县域经济有促进作用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在县域内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利用县域劳动力竞争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产业布局,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为改善县域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创造条件。选择具有市场需求和发展本县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协调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提高产业关联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综合利用现代高新科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术含量的迎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战略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以坚持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展导向。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其强大的竞争力、迅速的膨胀力、旺盛的生命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和顶梁柱。进一步做做强民营经济,让主力军更加强大,顶梁柱更加粗壮,对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和活跃城乡市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束缚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政府给予民营经济相关的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加快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实施“民营强县”的主体战略,按照“依托优势,突出特色,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做大做强”的思路,强化措施,大力扶持,做强民营经济。

(四)发展优势产业与集群经济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近十年,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区域竞争优势,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探求区域竞争力的有效经济组织形式。低交易成本、知识溢出、强连锁带动效应和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使区域集群成为极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发动机”。

中国已经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密切相结合的阶段。产业集群的发展将逐渐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成长中的产业集群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这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重组和城乡间人口流动,形成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城镇或产业集群中心积聚的态势。县域经济中产业的集群发展为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后,实现农村――城市健康有序转型的内生协调机制。

(五)扩权强县战略

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那么就要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管理权力,应当不失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是增强县域经济自身活力的有效措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减少行政层级给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做到责权统一,强化对县域经济的自主管理。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县财政划归省财政直接管理,减少财政管理层级,激活县级财政活力。财政部在2009年7月公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12年底前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通过收支划分、资金往来、转移支付和年终结算等改革,实现省与市、县财政间的直接联系。这种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改革是扩权强县的新突破,在制度上对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

参考文献

[1]曹健.全国2070个县域经济体占地区生产总值六成[N].新华每日电讯,2008-09-16.

[2]黄连贵,张照新,张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成效及未来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8,(31).

[3]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5]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

[6]朱舜.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城镇化与城镇经济增长[J].乡镇经济,2002,(1).

[7]刘国斌,陈治国.利用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6,(10).

[8]郭军,刘瀑.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小城镇经济研究[J].中州学刊,2007,(5).

县域发展研究篇(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属于区域经济范畴,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①区域性。县域经济是一种县级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②区域性,各个县在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社会文化、经济基础、基础设施条件等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各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特色;③农村性。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着绝大部分地域面积,农民在县域内的居民中占据着绝大多数;④系统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体系,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各个环节;⑤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竞争和挑战,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比较和竞争优势;⑥中间性。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经济层次,是宏观与微观经济的纽带、城乡经济的结合部。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保障经济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

首先,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县域经济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载体,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活力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其次,发展县域经济能够有效带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就业平台,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再次,有利于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活力,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中内需与外需的失衡状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最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呈现不同层次的差异,其分布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特征一致,全国百强县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而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则很小,各省内部县域经济发展也不均衡。

(二)县域地方财政困难

一些县域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模式粗放,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效益普遍不高,财政增收困难。主要表现在人均财政收入低、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低、财政出现赤字负债过重等。

(三)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不够完善,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规模小,实力较为薄弱,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缓慢,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大多数县域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很大,第二第三产业相对偏低。农业生产效率也普遍偏低,机械化作业推广程度不够。种植业比例较大,经济作物种植率不高。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短缺

一些县域财政拮据,资金较为紧缺,致使县域经济实力薄弱,发展缓慢。受地理因素及各种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和制约,部分县域难以为科学技术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投资软硬环境相对较差,本身不具吸引力,致使人才流失严重,高、精、尖人才十分匮乏,缺乏相应的现代化意识、开拓创新意识,这就难以改变县域科技力量薄弱的状况。人才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五)县域企业生产规模偏小

在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中,中小规模企业所占比例较大,信息收集能力较低,难以及时获得瞬息万变的市场供需信息,大多数情况下,生产经营决策者只能凭借传统思维模式通过以往的“经验”和上一年的市场行情来进行决策,产品难以做到适销对路,企业经营风险性加大,生产积极性难以提高。另外,企业经营比较分散,难以实现集约化生产,集约化产业群数量很少,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六)思想观念落后

在一些县域仍存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雏的束缚,存在等、靠、依赖的消极现象,观念滞后,因循守旧,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意识较强,缺乏创新。开拓意识不强,缺乏一股闯劲、冒劲、拼劲等。凭借旧思路和旧方法处理和解放新时期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适应当今大市场、大开放、大招商、大合作的形势要求,难以把握发展的机遇。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县域经济在国家总体经济布局上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认真总结和分析问题,总结其发展对策,具有深刻意义。

(一)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县域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从自身自然区位、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条件出发,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主次有别的指导方针,大力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工作思路,实行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进行专业化生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挖掘潜力,形成特色产业,放大县域比较优势,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培植强势,在传统产品中打造强势品牌、名牌产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二)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

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的背景下,伴随经济、科技全球化进一步加剧,县域必须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突破自我封闭的格局,逐步培育大开放、大市场、大资源、大发展的意识,积极开拓县外市场,建立面向国际国内企业和市场的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协作,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招商理念,拓展招商空间,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质量。

(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大力改善县域三大产业比例不协调状况,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固农业基础性地位。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废除传统农业不合时宜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全方位推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大力发展县域朝阳产业,培育县域具有活力的工业经济体制和机制,加快更新换代步伐,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充分消化和吸收,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注重创新。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所占比例,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从市场实际需求出发,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

(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从城乡发展实际状况来看,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在城镇。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对土地、技术等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资本化运作,提升商业价值。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多种途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完善城镇软硬件设施,优化城镇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加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

(五)优化县域经济环境

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在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是否拥有完善的经济环境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县域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完善审批、指导、信息咨询等服务,形成合力,加大吸引力,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先进观念对县域经济发展良好导向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不合时宜旧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并抓住市场机遇,勇于尝试。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观念,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迎接国内外挑战。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以更优惠的待遇、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各种人才,创造唯才是举和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参考文献:

县域发展研究篇(3)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问题 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使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一个波澜壮阔的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形成。“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战略。

一、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指的就是县域经济;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壮大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迫切要发展县域经济。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人差距是1:1.8;2001年扩大到1:2.9;2002年进一步扩大到 1:3.1。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估计,如果把所有财政补贴都折算过来,目前,中国农村与城市居民收人差距估计是1:6,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相关,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相当严峻。2002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67元,况且,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掩盖了许多矛盾。2002年,中国农村部级贫困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低于625元,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是2820万人。如果根据世界银行在1985年划定的人均每天1美元以下的国际贫困线标准,2002年,中国将有72.45%的农户为贫困家庭,涉及农村人口达5亿多。

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如何发展县域中小工商业,如何发展县域中小城市就成了中国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组重要命题。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管理体制改革长期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完成,审批权与事权的关系没有理顺。县级审批权限过小,审批效率低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职能转变在县级尽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政府与社会、市场、企业的关系上,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使县域经济陷入了困境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乡镇企业和县属国有及集体企业等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因低层次过度竞争带来的小而散、小而低和产品结构趋同现象。而且中小企业可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在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县域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了其在体制转轨和买方市场条件下陷入了困境。

(三)教育落后,人才稀缺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后续发展能力

县级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整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条件制约的必然结果。教育经费投人不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只有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才能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要把思想解放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 奋发有为的观念;破除畏难退缩的思想,树立敢冒风险的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人本观念,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谋求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当前,在我国县域GDP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已接近50%,也就是说,已经到了工业化初期阶段而下一阶段应该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期间就应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工业经济。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竞争能力。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方向。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经济。打出响当当的地方品牌,先从“一镇一业、一镇一品”,“一县数品”做起,靠特色取胜,用品牌立县,从而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参考文献:

[1]王一鸣.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宏观经济研究.2002(12).

[2]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3(12).

[3]魏杰.县域经济发展三大问题.经济论坛.2000(7).

县域发展研究篇(4)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X201600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正定县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8月8日

一、基层党建

以党建促发展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抓手,是规范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的颇多案例也证明了基层党建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传统宗族治理的模式逐渐弱化,党的领导下的法制建设必须填补空白。村党委的职责不能仅限于村务管理,带领村民奔小康是其最重要职责。不仅要规范基层党委组织管理方式,完善基层选举制度,更应该在基层党委人员构成上下功夫。

塔元庄村是以党建促发展的典型案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应该解放思想,丰富基层党建的人员构成,拓宽选举范围。一是基层开明人士。单就作用上而言,基层开明人士类似于传统的“乡绅”,他们通常有学识,善于处理农村事务。寻求“新乡绅”治理,不仅要给予经济报酬,地位上的认同更为重要;二是先富起来的人。在家或者在外做生意成功的人士,往往有独特的眼光和能力,鼓励成功人士回村担任职务,不仅会带来经济上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合乎市场经济的企业家精神;三是村官。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以来,其收效并不理想,这主要的原因在于现今的村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应该赋予大学生村官更多的权利,改革大学生村官的升迁制度,使其有激励去发展农村事业;四是上级党政机关优秀公务员。村以上级别的行政官员应该也是村党委人选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鼓励或政策激励上级行政官员参与农村党建,不仅会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新的思维,也能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的资源。

二、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突破发展瓶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经济战略。对于一国而言,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可以笼统地说一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但对于地区而言,经济发展不仅在时间上有阶段性,在空间上也有层次性,也就是说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该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从京津冀发展整体来看,第三产业占比上升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但如果对当下的河北省来说,第一与第二产业的萎缩并不一定是好事,这有可能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河北省的战略定位相佐。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内升级(当然也需要产业间的交叉协同发展),而不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间并没有实际上的递进关系。因此,河北省的发展不应苛求第三产业占比上升,而应该立足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在农业发展上表现为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发展上表现为工业4.0或工业智能化。

(一)第一产业。对我国而言,农业的发展涉及甚广。从历史来看,农业为我国工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现在虽说是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但落后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使得工业反哺农业收效甚微。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市场区位优势,努力发展农业仍是战略所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河北省发展农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支撑。

在经济新常态下,第二、第三产业资本收益逐渐降低,开拓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恰逢其时。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而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农业市场化的前提,是农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另外,现在不只是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而实际上已经进入工业与服务业反哺农业的阶段,不仅要用工业的方法发展农业(农业机械化),而且还要用服务业的方法经营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

(二)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是河北省长期以来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制造业、钢铁水泥等产业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如今也成为河北省经济转型的巨大包袱。世界市场的萎缩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大,使得河北省第二产业发展粗放、低端的病征凸显。因此,能否实现第二产业顺利转型,关乎河北省经济转型的成败。

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应该从“治病”与“换血”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治病”是对河北省现有企业来说的,应有序增加企业的政策成本(产业规制)、负外部性成本(环境污染),对企业内部创新和技术升级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使现有企业在市场中实现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其次,“换血”是引入新兴产业,不但要做好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更应该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经济对其他地区的“虹吸效应”,努力吸引新兴产业落户河北;如正定承接北京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对产业内业态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是正定引入的区域外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在京津冀地区环境约束加大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河北省应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为该战略性新兴产业打好基础。

(三)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根本所在。服务业是第一、第二产业的衍生经济业态,其应该以服务当地基础产业发展为基础,应充分分析各产业的服务方式、路径和所需条件,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意识下,规划服务业业态发展。协同的基础是差异,而协同手段是合作。不求全业态发展,只求规模与特色。对于新产业应审慎引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只适合个别地区(如石家庄市),不能笼统地要求河北省各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可以引导市场,但无法跳出市场的基本发展规律。以新发展的正定国际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例,由于小商品非本地生产,在成本上无优势可言,更难说带来有力的产业延伸,而义乌小商品市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小商品生产本地化。另外,“互联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只是手段、渠道,产业得以转型升级最根本的还是产品本身,不能本末倒置;而且互联网本身是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如果对于整个产业链而言,互联网本身并不节省成本、提高效率,那么这种互联网式转型升级就是失败的。

三、产业综合发展战略

(一)品牌战略。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县域经济开拓市场的“门面”,积极推进地区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品牌化的战略应立足当地发展实际,分阶段、多层次推进。正定县区位优势明显,品牌依托产业的可选择性强。无论是发展基础的农业产业还是高端的科技产业,品牌化发展的难点在于如何突破旧有制度束缚,实现组织创新,整合现有资源,实现风险收益的合理分配。以农产品品牌发展为例,在现有分散经营的背景下,应在农民可接受范围内发展“合作社”、“公司”性质的联合生产模式,创新组织方式,使各方有激励参与到联合生产中来。品牌的建立应具有产品全产业链思维,即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选择品牌建立着力点,充分发挥品牌对当地全产业链的带动作用。

(二)产品研发。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其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及其领先性上,特别是现代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创新管理与生产现代化水平。现阶段,正定县在产品研发方面,由于资金、人力、市场等诸多限制,企业自主科研机构尚未形成,因此提升研发水平,对发展当地农业产业具有基础推动作用。

提升研发水平,需始终贯彻两点:一是建立科学的研发促进机制;二是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初级阶段基本发展思路应为“借势”,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整合科技资源;进阶发展应适时成立“独立研发联盟”,以凝聚资源,攻坚克难。“独立研发联盟”以公司形态存在,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进行科技研发及对最新技术的搜索与购买,然后再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交易给生产前线需求方;高级阶段应以企业研发为主,市场购买为辅,从根本上防止在科研外包情况下成果被拦截和泄露的可能性。

(三)升级物流。现阶段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化物流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正定县物流发展已纳入石家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前景喜人。但如何在现阶段使物流支撑当地“小”经济主体的发展,仍然值得关注。仍以农业为例,当前正定县农产品物流发展落后,急需分阶段、多层次发展物流产业。农产品物流发展初级阶段主要工作思路应为加快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在市场参与、政府扶持下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通过独立搜集国内外关于当地农产品,促进买方与卖方直接交易,并收取信息佣金;进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已有资源,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最终构建完整的运输体系和仓储体系;高级阶段应建立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形成包括产品深加工区、包装贴牌区、仓储物流区、信息共享平台、金融保险平台等多功能物流园区。

四、古城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

(一)古城保护。开发是对传统文化遗产最大的保护,但是开发的科学性、艺术性是很难把握的,在我国因开发保护而破坏传统文化遗产的事例屡见不鲜。单从河北省传统文化上来说,传统文化不可谓不丰富,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不可谓不多,但是河北省传统文化整体上没有“性格”,各文化遗址就像散落的点,存在“扁平化”的特征,不像山东齐鲁文化、湖南湘江文化等给人以“立体”的、可感知的感受。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缓慢,而导致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又在于缺少文化市场的基本单元――文化企业。再者,文化产业开发是个系统工程,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必须有全盘规划,且在开发上不但要符合文化保护的客观条件,也应该符合参观者“体验式”游览心态。比如,正定县是一座历史古城,在开发上应该更注重古城历史的层次感,应将北魏至清末不同的文化展示出来,让游览者有种在历史中徜徉的感觉;另外,对古城进行仿古式改造建设是古城保护的通用做法,但是通常仿古式改造样式单一,没有特色,最重要的是改造过程中严重破坏了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将传统居民迁出,引入商业经营者,更加让传统丧失殆尽。因此,政府规划与企业开发缺一不可。努力培养和引进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类似湖南广电),是繁荣文化产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而文化产业的繁荣必然促进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县域发展研究篇(5)

*县位于浙东南沿海中部黄金海岸线上,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立足海岛实际,全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彻底改变了“一农二渔三盐”的传统经济格局,一跃成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强县,连续八度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1.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48万元(约7500美元),三次产业构成为6.3:66.1:27.6。目前,*县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原以“本岛时代”发展战略重心已严重束缚城市的建设和制约经济的发展,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必须跳出“本岛”发展*。

(一)顺应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低于30%为初期,即缓慢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高于70%为后期,为稳定发展阶段。20*年,*县城市化水平达到53%,说明已经具备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条件,但*县的城市化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0*年,*县的人均GDP约为7500美元,按照钱纳里模型以及世界银行的研究,*县城市化率应该超过60%(见表1、2)。

*

按照《台州市总体规划(20*-2020年)》对城镇规模等级划分,*县将成为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无论是从城市化推进的空间上来看,还是从建设一个中等级规模城市的要求上来看,目前岛内开发已经趋于饱和,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迫切需要跳出本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顺应产业发展格局调整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各工业功能区的相继开发建设,特别是漩门二期、三期围垦工程的相继开发和建设,*县的空间发展格局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县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在产业发展上采取的是点轴式,即以76省道为轴,沿线各工业园区和集镇为增长极的发展模式。通过沿线各增长极的极化效应,由各关联产业形成产业链,并拉动资金、劳动力、资源和人才、技术向各增长极点流动,从而形成了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发展模式缺少扩散效应,即生产要素由增长极向周围地区的“倒流”或“外溢”的过程,过渡极化使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争水、争地、争路、争资、争人等)和过度挤压,从而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非发展轴和增长极地区要素的过度流失,也是形成*县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县应积极依靠政府引导,使增长极趣于分散,从目前的点轴发展模式过渡至点轴带动网络式发展。即在陆域以76省道及其复线为经济、人文发展轴线,新构建的人工网络(包括各镇之间的交通网、电网、市场网、信息网)为载体,形成以环漩门湾为核心的陆域经济网络区,以及以海岸带为自然轴线、大麦屿港区为核心的海洋经济网络区,推进区域平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县地处长三角的最南端、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接点。这对*县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动温台沿海产业带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力推动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更加速了国际间资本的流动,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而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区域之一。此外,“十一五”期间温台经济一体化将形成初步框架,而*县作为温州和台州之间的枢纽与沿海通道,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深水良港大麦屿港,因此*县已被列入温台沿海经济产业带的重点建设区之一。随着乐清湾跨海大桥建设和国家一类口岸大麦屿港口的深度开发,*县将逐步成为温台沿海经济区交通乃至经济的枢纽。然而,当前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区域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大关,而城市化水平仅为53%,根据钱纳里模型以及世界银行的研究,*县城市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县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区域和城乡发展还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大。二是由于工业经济的主导行业仍然是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面临着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巨大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朝阳产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配件环节,竞争力不强的挑战。三是企业外流严重,面临产业梯度转移的挑战。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有利优势

(一)自然基础

*县是一个海岛县,陆域面积只有378平方公里,且境内多丘陵山地,平原多为滩涂淤积围垦而成。然而,*县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港湾优良。国家一类口岸大麦屿港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段,它扼瓯江口外,踞乐清湾东南门户,介于温州、宁波两开放城市之间,与国内基隆、福州、宁波诸港相距都在200海里以内,是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货轮往来南太平洋洲际航道的归接处,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基隆、香港、马尼拉、东京、新加坡和檀香山等,都处在以大麦屿港口为中心的近海扇面上,区位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大麦屿港区岸线呈南北走向,可用海岸线达35公里,深水港区宽4.5公里,可建造1至5万吨级泊位30多个,10万吨以上泊位20多个,进出口航道水深均在11米以上,2万吨级船舶不需候潮即可自由出入,是浙中南和闽北沿海之间惟一可以满足第三代以上集装箱船进出的港口。同时,大麦屿港三面环山,港区内风平浪静,平均浪高不超过1米,是国家航海学会推荐的天然避风锚地之一。早在1977年,交通部和浙江省交通厅进行沿海港址选择时,就肯定了大麦屿建设大型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1984年初,在温州地区港址可行性报告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大麦屿港是全国第一流的深水港,建港条件可以与鹿特丹和神户港相媲美,形象地把大麦屿港比喻为浙中南和闽北沿海的“北仑”。

随着大麦屿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与港口设施建设相配套的集疏运条件的日益改善。近年来,贯通了通往港区总长2450米的陈屿隧道,建成了台州沿海高速公路连接大麦屿港区宽达33.5米的疏港大道,开通了从大麦屿至温州、洞头、乐清等水陆客货运航线,建成港区堆场8000平方米。随着76省道复线的建成投入使用,黄泥坎第二隧道和陈屿第二隧道的开工建设,以及浙江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尤其是乐清湾跨海大桥的即将兴建,还有甬台温铁路*支线规划建设,这将彻底改善大麦屿港区的集疏运条件。虽然大麦屿港的开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资源优势正在变为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特别是随着温台产业规划的实施,大麦屿港正在发挥其越来越大的作用。大麦屿港不仅是*县临港区的工业基地,也是县陆域走向海洋的纽带,还将成为*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麦屿港的开发建设不仅事关*县自身的发展,而且是涉及到温州同浙中南、浙西地区乃至皖南、赣东、闽北等地区开发经济合作的战略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大麦屿,建设港口*,不仅是*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也是其融入温台经济区乃至浙皖赣闽经济圈的战略性突破。

(二)人文社会

漩门湾的优势不仅在于群山环抱的优美港湾,还在于其孕育着*人民,具有先发优势和发展潜力。解放塘、人民塘、苔山塘等海塘的筑起,不仅筑起了*人民的生命之堤,也围出了一片片良田。现在又在这片土地上兴办了许多企业,建起了工业功能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催生*现代化中等港口城市的形成以及一批集镇的发展。目前,在漩门湾两岸崛起了城关、坎门、楚门、清港、芦浦、干江六个集镇,还有龙溪一个乡。如果我们从构建环漩门湾时代去划分,它的范围可扩展到包括陈屿镇和沙门镇(注:陈屿办事处,既是珠港镇,又是“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沙门镇是环漩门湾产业带的组成部分)。这一区域是*县的先发地区,人口密度高、产业发达。漩门港口大坝工程使得*岛同大陆紧密相连,为跨漩门湾的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这第一步,也是目前*联系外境的唯一出路。为改善与外县的交通联系,现在两座现代化大桥飞架南北,把漩门湾两岸联系得更紧密,这为构建环漩门湾时代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特别是漩门二期工程和漩门三期工程的实施建设,为*县新增用地10万亩,有效缓解了*十分紧缺的土地资源。所以,这里将是*未来的区域发展主战场,也是*人民的希望所在。

(三)产业协作

*不仅具有港口和海湾的优势和条件,区域内的产业特点也十分明显。*原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也是一个渔业大县。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成为主导经济,20*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6.42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6.1%。目前环漩门湾沿岸规划建设各类工业功能区9个,规划面积已达6.4万亩,实际可利用面积4.7万亩,已开发面积1.93万亩,到去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97.52亿元,共落户企业1068家,其中竣工投产企业842家,建成厂房面积518万平方米。20*年共实现工业产值368亿元。通过实施开发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战略举措,产业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县形成了汽摩配、阀门水暖、家具、眼镜配件及医疗器械和医疗包装五大主导行业,20*年,产值分别达到223.84亿元、180.50亿元、22.01亿元、7.53亿元和2.73亿元。

*县社会分工协作更加紧密。随着配套生产条件的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分工协作产业链,并培植了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构建了若干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块状经济。如苏泊尔、中捷、博民、凯凌等大中型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中小配套企业共同发展,使*县制造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根据《*县工业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至2020年,结合*中等城市的发展形态,*工业发展空间基本形成“两城一廊”格局,即港北工业城、港南工业城、工业长廊,规划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8.7万亩)。在此基础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环漩门湾产业带,它不是空中楼阁,产业集聚是基础,产业升级是关键。环漩门湾产业带必须有依托。根据各地经验,当前要把建设和发展工业功能区作为重要切入点。目前,*县共有工业功能区9个,乡镇工业小区50余个,但总体发展层次不够高,布局也不够合理,尤其是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拓展延伸还不够,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尚处于较低水平。对此,我们要依托现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城镇体系和发展格局,围绕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融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充分利用漩门二期、三期围垦工程的相继完成和开工建设这一契机,做好整合、扩容和提升的文章,打造新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近期将漩门二期滩涂围垦区以及现有的漩门工业城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扩容部分,并规划中长期将漩门三期也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扩容部分,最终可形成80平方公里独立的经济开发区。

三、环漩门湾时代*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环漩门湾时代,不仅是地域空间上的一次跨越,更要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以消除构建环漩门湾时代、打造海湾型城市的种种障碍。

(一)适时调整区域行政机构设置,积极消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构建环漩门湾时代,打造海湾型城市,体制机制是保障。目前,无论从行政管理体制,还是从各种保障机制,还远远不能适应构建环漩门湾时代的要求。环漩门湾区域,现设立9个行政镇乡(办事处),建有漩门工业城、滨港工业城、汽摩配工业功能区管委会,成立了漩门二期管理局、漩门湾农业观光园指挥部、漩门三期围垦工程指挥部。由于行政划分上过于分散,管理机构设置上交叉重叠,存在着政出多门、规划缺位、布局混乱等现象。当前要抓紧成立构建环漩门湾时代领导小组,加强规划指导,强化工作协调。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的总体要求,按照海湾型城市格局和组团式城市发展框架,高品位、高水平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既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又注重规划的全局性。努力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分步实施。要加强对环漩门湾区域开发建设的工作指导和协调。要树立全面观念,要有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努力消除各镇乡之间、各管委会之间、各指挥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局面。随着构建环漩门湾时代的积极推进,对该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把一些管辖区域比较小或行政机关距离较近的镇乡进行合并,对属县级直接管辖的像工业功能区管委会、漩门二期管理局等组织机构,也要进行整合。积极推进改革,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建立“村企”结对机制,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养老、就医保障机制。

(二)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消除环境支撑上的障碍

中共*县委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将全岛城市化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体战略,把*建设成一个“三港一中心”平行式组团城市,并提出全岛城市化战略具体分三部走的战略构想。现阶段,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全面实施城乡规划、交通、供水、电网、环卫、信息等一体化建设,为全岛城市化打下坚实基础。按照上述实现全岛城市化的构想和思路,笔者认为要把交通道路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依托“四纵四连一环一覆盖”的县域规划公路网主要骨架的结构,主抓各集镇之间快速通道的建设,构建内外联系方便、城乡通达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率先在环漩门湾区域形成覆盖城乡公交客运网络,逐步构筑县城—乡镇—行政村的三级公交网,城镇之间形成以县域公路网为框架的公交线路,城镇行政村之间则形成覆盖所有中心村的公交线路。建立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道路运输大客运公交网络新机制,努力实现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加快推进“一区三线”的建设和整治,逐步使“三线”从连接五大集镇的交通道路发展为城市道路。考虑*乡镇居民的出行和换乘需求,全面规划建设城乡公交换乘枢纽,形成零距离换乘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客运体系。

其次,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规划布局,加快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今后城市发展布局及其功能定位,应充分利用环漩门湾广阔的地理空间,特别要利用漩门二期、三期围垦新增土地资源,加快商贸设施的布点,为新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心行政配套服务奠定基础。要借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契机,整理置换并逐步减少城区工业用地,加快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努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现代、管理先进,能为城市居民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主一副多级”商贸服务体系,即形成以港南为县级中心,港北为区域中心,陈屿、干江、沙门等若干个镇级商业中心的商贸流通格局。此外,要加大对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要素资源的保障;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积极消除生产要素制约

构建环漩门湾时代,产业发展是基础。当前,*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已跨入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为*县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面临着资源制约加剧、环境日趋恶化、创新动力不强、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漩门二期和漩门三期海涂围垦新增土地资源,抓住漩门工业城和滨港工业城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优化经济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县域发展研究篇(6)

金融与风险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作为将资金作为行业核心经营项目的金融行业,其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而言,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的不稳定性也可能直接带来经济市场的不稳定,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各县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县域金融多采取僵硬的、保守的管制态度,最终导致县域金融无法按照市场需求正常发展,进而也就无法更好的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事实上,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金融的支撑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说,县区发展过程中,应当对县域金融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保证县域金融健康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利用县域金融带动县域经济,这样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长久发展。那么具体而言,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县域金融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不能绕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产业发展,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所有县的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的发展,甚至在有些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县域金融对农村发展产生支撑作用,自然也就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支撑作用。

(一)县域金融促进农业创新

创新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基本潮流,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政策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而农业作为传统的产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其发展模式相对固定,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不管是农业发展本身面对的自然环境的改变,还是农业发展中面对的竞争环境的改变,都要求现代农业做出创新和改变,只有创新和改变,农业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我们知道,传统农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产出值并不高,也就是说输入和输出之间并不成比例,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那么就需要农业创新。农业创新需要以及的创新资本,比如进行基本的农业科研研发,或者进行其它创新试验田等,而这些资金的来源,就需要县域金融作为支撑,比如通过融资、信贷等形式。由此可见,县域金融对农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这也正是县域金融对农业发展支撑作用的体现。

(二)县域金融推动精准惠农

“精准惠农”是最近推出的一项新的惠农政策,其基本含义就是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民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惠农活动,可以说,精准惠农是新时期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政策。我们指导,在精准惠农政策的实行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人才或者资金的投入,而不管是什么投入,其根本都是资金的保证。以目前精准惠农政策的实际适用情况来看,大多数地区的精准惠农,都需要地区金融的椭,从基本的资金借贷到资金引入或者招商引资等行为,事实上都是县域金融在发挥作用。所以说,县域金融推动精准惠农,也是对农村产业发展的一种支撑。

二、县域金融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作为县域市场经济主体的乡镇企业,自然需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样体现在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上。与大城市的大规模企业相比,乡镇企业具有很多自身特点,其一是乡镇企业的资金基础相对薄弱,大企业的崛起通常具备一定的原始资本的积累,但是乡镇企业则不同,由于门槛较低,或者政府鼓励等原因,最初的资金投入并不大,所以总的来说,乡镇企业的资金基础都相对薄弱;其二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大,由于乡镇企业最初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其可塑空间大,而一旦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某些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因素,那么乡镇企业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通过对乡镇企业的基本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乡镇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资金的融入,而资金的融入来源,大多数是县域金融。所以说,县域金融对乡镇企业的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是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体现。

三、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支撑作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以外,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体现在其促进县域经济多元化发展方面。县域金融本身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他的存在就打破了县域经济的纯实体经济的局面,丰富了县域经济的组成,同时,县域金融的存在也可以为更多其它产业的发展,比如现代技术产业发展、计算机互联网行业发展等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通过县域金融与其它行业的互动最终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进而保证县域经济的长久和稳定发展。

县域发展研究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县域的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按贫困标准(人均年纯收入1274元)测算,2010年全国贫困人口为2688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续进程。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研究并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定为主基调。全会认为,“十二五”期间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我们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经济发展机制,建设让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协调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得推进城镇化进程……

依据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协调失衡理论,农业政策性金融既是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手段,又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因此,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有力支持。作为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需担负起服务“三农”的重要职责。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县域经济总量明显增长。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县域人口总数为9.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10%;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5.0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0.05%;全国县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659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3.01%。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基础正在稳步增长,农产品供给从短缺走向结构性剩余,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30746.5万吨,到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1万吨,增长了72.6%。1984年起,国家鼓励县域内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得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县域中小工商业异军突起。在1999年至2009年的11年间,全国县域乡镇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从28085亿元增长到158440亿元,增长了4倍多。这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到2009年县域工商业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1亿人。

在我国,“县”总是与农业、农村和农民联系在一起,因此农村性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由于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既受制于土地,又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生长周期长,客观上存在丰欠年轮,造成经济波动较大。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文化观念落后,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等诸多不利因素导致了县域经济的欠发达性。农村性和欠发达性都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困境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我国长期以来以“剪刀差”的形式挤压农村经济,使得资金从财政渠道不断向工业和城市集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加上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向大中城市转移和集中,县镇乡的网点大幅减少,贷款权限上收,严重削弱了金融的支农能力。设在农村的一些金融机构无法向县域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反而成为了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农村金融“存多贷少”的现象十分明显。此外,农村金融缺乏创新,各大金融机构依然满足于传统的信贷业务,对农村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的探索不够积极,新型农户的咨询业务、土地流转质押和融资租赁业务也无法得到满足。农村金融的供给不足和配置不合理必然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

目前农发行已形成发展粮棉油全产业链信贷服务,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的“两轮驱动”业务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农发行累计投放粮棉油收购贷款16939.48亿元,期末贷款余额9535.52亿元,共计支持粮食收购16151亿斤,确保了粮食收购工作平稳运行。虽然农发行在政策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困难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在各类灾害性气候频发的新形势下,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十分有限。以水利建设为例,其资金投入主要依赖中央财政拨款,且主要用于大江大河堤防工程和生态保护工程上,地方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需要。制约信贷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项目建设的整体性与经营单位的分散性存在矛盾。由于各地对农业基础设施缺乏统一的建设规划,导致农业、水利、扶贫、国土等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投资的效益难以得到保障;二是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长期性和地方政府目标追求短期性的矛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周期长、见效慢,建设成果在一届政府任期内很难显现;三是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的集中性与资金投入滞后性的矛盾。由于受地方财力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建设资金一般是按年拨付,逐步到位。上述分散性、长期性和滞后性的矛盾直接影响农发行拟过的投资能力和意愿。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小企业力度不足

农业小企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重要载体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相对于县域非农小企业,农业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其外源融资渠道不畅,只能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和民间融资。农业小企业受农产品种植和养殖规律和条件的影响,生长周期长、季节性强、易受自然灾害破坏,而且大多数只是从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销售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再加上抵押资源缺乏,财务不规范,区域分布分散,更增加了农发行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四、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选择

(一)着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模式

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对水利建设的信贷支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农业发展银行积极开展水利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农发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将支持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政策性中长期信贷业务发展的优先方向,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公司经营、银行孵化”新模式。

以溧水县为例,早在“十一五”期间,农发行溧水县支行就已对清源水务的“一、二干河(溧水段)综合整治工程”进行信贷投放。该笔贷款带来的社会效益十分突出,将防洪标准由原先的20年一遇提高到了50年一遇,避免了因洪灾而造成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和改善了该区域内生态环境,避免了水质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为该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该笔贷款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同样显著。据测算,工程顺利完工后,可减少淹没面积2250亩,年挽回经济损失约645万元。

“十二五”期间,农发行溧水县支行加强与县委县政府各部门的联系,由县政府牵头,成立了县水利局、农发行和县财政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银政联席会议,共同做好支持县域加固32座病险小水库、翻建石臼湖10米以下护坡和28公里堤顶道路、改建13座排涝泵站的节水灌溉等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二)积极尝试信贷支持农业小企业的安排

针对农业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农发行应认真履行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遵循“政策支农、商业化管理、严控风险、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对县域农业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农业小企业信贷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有:

1、鼓励担保方式创新。一是鼓励当地政府、涉农部门、专业协会出资组建农业小企业担保公司,引导县域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允许农业小企业的企业主、法人或股东以个人财产作担保;三是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探索林权抵押、土地租赁经营权抵押的可行性。

2、推进项目库系统管理。项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推荐和农业小企业直接申请。对于列入项目库的企业,指定客户经理进行跟踪和培育,培育期间要及时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提供财务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完善治理结构、健全财务制度,引导其符合贷款条件。项目库管理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当地农业小企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对具有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的成长型、科技型优秀企业和项目,可以在不同时期有计划、有重点地关注,强化开发和培育,实行精细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理好“三农”问题和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全社会的工作重点。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呈现出农村性和欠发达性的特征,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是制约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商业性金融支农不给力的境况下,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当担负起支农重任。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农发行应该寻找各种有效途径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包括创新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积极尝试信贷支持农业小企业的安排等。

参考文献

县域发展研究篇(8)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089-03

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等政策机遇,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事业建设,突出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361.4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41.91亿元,同比增长30.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4元,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5.8%。受历史沿革、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一直以来湘西州与发达地区、湖南省其它地市相比,存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较小,发展优势不明显,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也影响了武陵片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总体布局,不利于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县域经济源自于区域经济研究。国外研究的较早,国内学者研究的视角与国外有所不同,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厉以宁[1](1999)认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贾红军,徐慈贤[2](2005)认为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富民强县的基本途径,是解决我国县域经济严重趋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的正确选择,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启智,叶峰[3](2009)分析国外三大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模式。李建波[4](2011)认为县域经济薄弱是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中部与东部的差距也更多地体现在县域经济方面。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塌陷”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二是县域经济评价实证研究。对县域经济的评价,不同的学者评价的内容和重点有所差异。赵建华等[5](2003)提出了一套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大类33个指标的测评方法,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指数,对全国县域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周春蕾,骆建艳[6](2008)以44项具体指标将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分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投入、农村与农户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六大竞争因素。杨香合,岳坤[7](2009)设置25个具体指标从综合经济实力、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农村与农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社会保障与居民生活水平7个方面对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刘洁等[8](2010)以29个具体指标分11 个方面对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三大子系统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国内学者主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县域经济评价内容、县域经济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做了详细阐述。本研究立足于湘西州,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管辖的7县1市进行评价。

二、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一)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选取指标科学性、全面性、客观公正性和可行性原则,以湘西州8县(市)为样本,从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两个方面选取了能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的15项统计指标,建立起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见表1)。

3.因子载荷矩阵

从表3旋转后的公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1公因子在服务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指标上载荷较大(绝对值较大的系数),据此可以定义为县域规模因子,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越高,县域规模经济就越显著,县域总产出和城市市场也越大; 第2公因子在指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上载荷大,定义为县域公共投资环境因子,此因子对县域的发展潜力有一定的影响;第3个公因子在指标农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支出上载荷大,反映县域经济基础的好坏,定义为县域经济基础因子;第4个公因子在指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上载荷大,定义为县域发展速度因子。

根据主成分的荷载,可进一步求取各区县对应的主成分的得分,为了更好反映一个区县的经济综合实力,采用计算因子加权总分的方法,以4 个主成分各自的贡献率占累计贡献率的比例确定得到4个主成分的权重依次为0.5021、0.2385、0.1753、0.0839,利用公式(2)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县市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总得分,按得分高低排序,即对各区县的综合实力进行排名(见表4)。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结合湘西州实际情况,构建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希望对各市县地区客观看待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助益。利用相关经济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县域规模因子、县域公共投资环境因子、县域经济基础因子、县域发展速度因子,并据此得出各县市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总得分。可以看出,近十余年来在湘西州县地区,吉首市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前列,花垣县稳步上升至第二位,凤凰县稳居第三位,龙山县2005年曾达到第二位,但2002年退至第4位;古丈县退步更明显,从2001年的第二位降至2012年的第8位,居湘西州末位,这需要认真查摆原因问题,尽快追赶上兄弟地区。其他县位次比较平稳。

本研究虽然从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了县域经济综合得分,但是并没有深究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哪些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影响,其中哪些是决定性的因素,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这需要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厉以宁. 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贾红军,徐慈贤.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5(10):19-24.

[3]杨启智,叶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角下县域循环经济的构建[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6):248-251.

[4]李建波.基于中部崛起视角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1(12):280-283.

[5]赵建华,张毅,关冰.我国县域经济基本情况[J].县乡财政,2003(1):13-15.

县域发展研究篇(9)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此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政策推进的重点。在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金融支持弱化等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

县域经济的内涵理解为:“1、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集合体,具有二重性;2、县域经济史典型的区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3、县域经济以农业、农村经济为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发展方向。”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县域金融机构功能萎缩,数量大幅减少。

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加效益目的而大规模撤并了县域金融机构。同时,实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模式,严格授信管理制度,使得县(市)级支行基本丧失了实质贷款权。

县域资金短缺,信贷资金外流。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每年吸收的资金运用到县域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少。县域金融体制在转换过程中忽略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的认识,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对接不够, 协调发展方面不足。而且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划资金等渠道陆续被抽走, 使资金不断由农村等落后地区流向城市发达地区,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信用环境不佳,制约信贷投放。

县域中很多企业信用度不高,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本息被悬空和逃废,这严重挫伤了银行信贷再投入的积极性。 转制后,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信息的不规范和不真实,使得银行很难把握贷款企业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防范,导致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

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发展起步晚,相对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着较高的信贷风险,制约了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规模效益的发挥。银行金融机构,认为县域经济存在弱质性, 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很低,在遵守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导致了信贷在县域地区的集中投入。

2.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其运行效果不佳,加剧了县域金融市场的供给抑制状况。他认为主要原因是:1、商业性金融供给缺失;2、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3、合作金融支农乏力;4、邮政储蓄分流, 加剧县域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5、民间金融的“非合法化” 难以填补县域资金供给缺口。

3.信贷投向集中,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由于县域经济中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不高,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比较困难。其表现为一是县域企业的发展不规范;二是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缺乏稳定的经营;三是不规范的内部管理,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以及不透明度的监督;四是县域企业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弱,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

四、推进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县域金融支持问题,应从县域经济中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以满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

应加大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以填补因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收缩而出现的金融服务空白;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提高其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建设县域金融配套设施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

2.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配合,将各种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金融扶持制度;改良现有的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县域金融方式;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做好“三个统筹”;稳步落实好“三个区别对待”;兼顾各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农村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出台具有阶段性特点的扶持政策。

3.健立信用担保机制,创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通过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各种互助基金,来分散信贷风险,以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的贷款难等问题。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加强支持央行整合跨部门信用信息工作,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4.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平衡发展

央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使商业银行的有效信贷投入增加。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利用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企业融资方式;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的工作,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共同、平衡发展;制定合理的县域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利率。(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陈泽浦、秦宏,《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3]曹洪军、马雯,《关于县域金融姜缩若干问题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2)

县域发展研究篇(10)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①。准确评价县域科学发展情况,能激励县域比学赶超,积极探索具有县域特点的科学发展道路。

潍坊市县域经济包括11个县市区(奎文区因农业人口低于60%,不属于县域经济范畴),其中,中心城区3个,县和县级市8个。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3.7亿元,经济比重占全市的86.5%,常住人口908.62万人,县域总人口占到全市的90%以上。实践已经证明,壮大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市的重要路径。本文立足于潍坊市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找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评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本文遵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价值标准――以人为本,进行“强县富民一致性”评价,又考虑到实际可操作性,尽可能选择现行统计资料中容易获取的客观指标,保证操作的简便可行。选取了如下7项指标:人均GDP(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年末总人口(万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评价体系体现了“大道至简”的思想和评价的基本原则――指标公开、客观、可比,指标规律可以把握,评价结果有确切导向性。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根据2011年《潍坊统计年鉴》数据搜集整理取得。限于篇幅原始数据从略。

(二)研究方法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利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2010年潍坊市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研究。

因子分子是通过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找出能综合原始变量的少数几个因子,使得少数因子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原始变量分组,使得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因子分子能够提取信息,使变量简化降维,从而对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简单直观②。

二、因子分析在潍坊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因子分析的应用过程一般需要经过数据检验、因子提取、因子的命名和解释、计算因子得分并进行综合评价等。

(一)数据检验

数据检验用于判断搜集的数据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对原始数据使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根据输出结果,检验的值接近0,表明7个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公因子方差表略),适合作因子分析。

(二)因子提取

因子的提取方法多使用主成分法。因子提取是根据原始变量提取少数几个因子,因子数量的确定,根据因子方差的贡献率来选择。一般情况下,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的前几个因子可以作为最后的公因子。从特征根角度看,一般要求因子对应的特征根要大于1。表1给出的是因子方差贡献率,其中,“提取平方和载入”部分是提取的两个公因子对原始变量方差的解释情况,两个因子总共解释了原始变量方差的92.988%,表明因子分析的效果十分理想。“旋转平方和载入”部分是因子旋转后对原始变量方差的解释情况。

(三)因子的命名和解释

因子命名是因子分析的重要一步。因子分析得到的因子的含义是模糊的,需要重新命名,以便对研究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因子命名可通过考察观察因子载荷矩阵并结合实际问题完成③。并且需要进一步作因子旋转,以便于对因子的命名和解释,旋转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Varimax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表2是采用Varimax法得到的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表2中的第一个因子与年末总人口、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这四个变量的载荷系数较大,这几个变量主要反映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可以把因子1命名为“经济水平”因子。第二个因子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这三个变量的载荷系数较大,主要解释了这三个变量,从实际意义上看,这三个变量主要反映了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因此可以将因子2命名为“生活水平”因子。

(四)计算因子得分并进行综合评价

按回归法估计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3。

根据SPSS20.0操作得到各县市区两个因子和的得分,用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权数,分别对各地区每个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每个地区的总因子得分。计算公式为:

F= 0.712289F1+0.287711F2

最后,对潍坊市所辖11个县市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因子F1和F2的得分、综合得分F及排名如表4所示。

从总体上来看,综合得分F大于0的县市有4个,分别是寿光市、诸城市、青州市、高密市排名前四位,他们的“经济水平”因子得分都比较高,而“生活水平”因子得分,寿光市、诸城市比较高,青州市、高密市却小于0分(全市平均水平)。根据不同情况,可将潍坊市县域经济分县市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评价。从8县市分析,除了前述4个县级市,其它4个县市:昌邑市、安丘市、昌乐县、临朐县综合得分在8县市中排名在后(如表4),这4个县市两个因子的分值及排名又有差别。根据综合分析与评价将8县市县域经济发展分三类:第一类F>1,包括寿光市和诸城市,属县域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二类0<F<1,包括青州市和高密市,属于县域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第3类F<0,包括昌邑市、安丘市、昌乐县、临朐县4县市,属于县域经济发展较低地区。另3个中心城区: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因为总人口少,经济总量小,所以反应“经济水平”的因子F1得分排名在最后3位;这三个中心城区因为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根据原始数据)比较高,非农业人口比例相对也比较高,所以反应“生活水平”的因子F2得分排名比较靠前。从提取的两个因子的特征根看,“经济水平”因子是主要因子,所以这三个中心城区的综合得分较低,并且F<0,也属于县域经济发展较低地区。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一是潍坊市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有强县,也有弱县;二是部分地区没有做到强县富民同步发展,表现在“经济水平”因子得分较高,而“生活水平”的因子得分较低;三是中心城区和县城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够。针对分析结果,对潍坊市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综合实力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水平。从县域发展均衡程度看,潍坊市强县与弱县交错分布,应在抓好城市经济的同时,更多的抓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支持县域发展的力度,实现促强与扶弱的统一。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二)实现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强县要富民,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争取农民收入增幅更高一些,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县域沟通工农、连接城乡,是统筹城乡、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节点。要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协调推进。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二要加快县域城镇化。加快县域中心城区和沿主干交通线中心镇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积极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①刘福刚. 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与新模式[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363

②贾俊平. 统计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61―268

上一篇: 初中音乐教学目标 下一篇: 公路工程造价及概预算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