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5 16:21:47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一大批工业实力雄厚的百强县涌现出来,掀起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高潮。但值得注意的事,我国仍然有大量县域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县。这些县域本身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立足自身优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成为这些县实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蒙阴县及其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概况

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隶属临沂市,地处著名的沂蒙山腹地。该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资源丰富;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境内大小河流、湖泊众多,有丰富的水资源。全县总面积1601.6平方公里,其中荒山占总面积的57%,丘陵占37%,平原洼地仅占6%。山地与丘陵交错分布,使得交通极为不便 。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蒙阴县结合山区实际,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开始大力发展林果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19亿斤,遥居全国产桃县之首,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蜜桃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极大的促进了养殖业、加工业、物流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蒙阴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蒙阴县特色蜜桃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分析各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一下几种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导向型、政府主导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然而,分析蒙阴县蜜桃产业发展历程会发现,蒙阴蜜桃产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由市场、政府、中介组织交替起主导作用。

1.市场主导阶段。市场主导阶段即农户自发探索阶段。蒙阴县地形大部分为地、丘陵,不适宜种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经过多年的探索,蒙阴人民发现蒙阴独特的地形、充足的光照十分适宜发展林果业。早期林果业主要有苹果、板栗、山楂、蜜桃等品种。而受土壤、水质等因素的影响,蒙阴出产的蜜桃脆而甜,口感独特,深受市场喜爱,于是大量农户开始发展蜜桃种植业。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市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2.政府主导阶段。此阶段政府发蜜桃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突破点,鼓励农户开展蜜桃种植。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方式,开展“村村通”工程、水利建设工程,实施“科技兴果”等战略实现蜜桃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通过政府各种政策的推动,蒙阴蜜桃在京津唐、沪宁杭、东北等地区逐渐打开市场。蒙阴蜜桃产业规模开始迅速发展。

3.中介组织带动阶段。此阶段是在蒙阴蜜桃的优势地位开始显现,农民种植蜜桃的热情空前高涨的背景下,由政府、种植大户牵头等形式发展起来的合作社起主导作用的阶段。合作社依靠自身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市场,解决了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架起了沟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市场满意的双赢。

在几十年的探索过程中,蒙阴县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其本质是政府与农民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并通过产业化与规模化进一步放大自身优势,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该种模式的关键点在于能够发现自身优势或变自身劣势为优势以找到自身经济增长点。

三、蒙阴县特色蜜桃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1.蜜桃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双管齐下。在蜜桃品牌建设和蜜桃文化建设方面,蒙阴县双管齐下,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蒙阴县在着手建设文化旅游风景区、桃文化广场、桃文化展厅、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桃文化产业的同时,举办了八届桃花旅游节、三届赛桃会、和三次全国桃文化论坛等大型活动。这些措施的实施既极大的提高了蒙阴蜜桃的品牌知名度,树立了蒙阴蜜桃良好的品牌形象,又极大的提升了蒙阴蜜桃的文化底蕴,成功树立了“蒙阴蜜桃”农产品品牌和文化品牌的双重品牌形象。

2.建立以蜜桃产业与多种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蒙阴县在大力发展蜜桃产业的同时,注重多种产业联合发展的建设,初步建

起蜜桃产业与养殖业、加工业、物流运输业、旅游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养殖业、加工业、物流运输业及旅游业的发展或是对蜜桃产业发展的补充,或是蜜桃产业链的延伸,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极大的促进了蜜桃产业的发展。

四、总结

通过分析蒙阴县蜜桃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与当地地理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同自然环境所适合发展特色农业是不同的。一个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要科学地分析自身在各方面的优劣势,实现科学定位,找到自身所最适合发展的那一项特色农业。

此外,政府与市场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市场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初期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市场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能够淘汰不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政府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中期和后期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集中县域内的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对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与规划。

参考文献:

[1]季建业.《产业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2)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战略已经逐步向县域经济侧重,在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乏力,进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的形势下,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对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川是我国的西部大省之一,其县域经济发展在面临产业转移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金融深化不足、县域金融支持能力不强的弱势,县域经济发展对县域金融支持需求的上升和供给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金不足、外流严重的情况越来越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好产业转移带来的金融发展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互动发展,对于提升地区软实力,加快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一轮产业转移及其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特点及趋势

产业转移是一种产业层面的企业或企业集群进行的跨地区或跨国家迁移行为,本质上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而使生产能力在空间上转移。无论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还是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产业转移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对承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范围内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国际经验表明,能否顺应产业转移的趋势,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关系到后发地区经济能否实现“起飞”,产业转移也是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转移同样可以从国内产业的发展来考察。当前,相关产业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构成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并呈现出显著加快的趋势。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一是规模大。从产业转出地看,仅2010年东部地区需要转出的总产值近2万亿,从承接地来看,2006年初以来,四川省无论从承接的东部地区项目数量还是总产值都迅速增加,且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加快。二是产业类型多元。此次向四川等中西部省份转移的产业中,既有外向型产业,也有内需型产业。三是产业转移由大型企业主导。此次产业转移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呈现出组团式转移,更有某些产业呈现出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四是政策环境逐步优化。随着产业转移的加快,四川等省市积极出台优惠政策,促进本地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提升。五是县域经济在此次产业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四川为例,此次产业转移承接地区以县域经济为主。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四川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给四川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广阔的市场为依托,四川近年来在承接初级产品加工、配套和市场主导产业、劳动力密集型等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四川省内的县域资源丰富,不管是特色农产品,还是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分布都相对集中,且存量丰富,这对于其发展初级产品加工业是优势因素,也吸引大批东部产业的转移。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则有利于广阔的县域经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消费增长,未来的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据测算,四川地区预计未来几年的消费增长率将达到年均9%,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这些优势要素资源的存在,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广大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将可能由此起飞,不仅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也可以积蓄力量,促进县域经济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产业转移还将为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发展的互动机制

区域经济学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县域范围内特殊的区域经济形态,它连接了城市和乡村人口,沟通了城镇和乡镇经济。县域经济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县域金融也是一种区域金融范畴,但区别于城市金融而存在,指的是县域范围内金融。它具体涵盖了县域金融机构及其业务、金融市场等的范畴。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县域金融具有业务种类少、经营机构单一、市场不发达等特点。

作为两个系统,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开放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会决定县域金融的发育程度,而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县域金融的及时有效支持,可以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县域经济的发展则会促进县域金融业务的延伸和多元化拓展。从这个意义上,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可以呈现出一种良性的耦合态势,即彼此协调发展,在互动中相互提高。反之,则会出现偏差。从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历史的关系,四川县域经济不发达,客观上无法与县域金融形成良性互动态势,且二者的运行机制存在偏离。因此,解决四川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之间的不相符问题,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是促进四川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新一轮产业转移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

对于四川而言,新一轮产业转移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为促进县域金融发展提供条件。首先,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园等的建设将产生大量的信贷资金需求。一方面,四川广大的县域地区在承接转移企业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随着相关企业在四川县域地区的投资加快,其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需求也会加大。其次,产业转移为优化四川省县域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产业转移背景下,大批优质企业和客户到来,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可以优化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除了县域金融机构的优质客户会批量增加,本地化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将会发生变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加良好,分工协作体系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开展产业链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效率,改善风险控制和管理。另外,随着县域范围内优质企业的落户,贸易融资等特色金融服务需求增长,个人金融服务的需求上升,也有利于县域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和完善。再次,产业转移还将带动四川省县域经济体系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这对于县域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的金融服务市场空间将是巨大的。

四川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区域金融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金融的发展中存在着“供给导向”和“需求导向”两种不同模式。前者是指金融发展的供给先于需求产生,认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自主性,金融发展实际上会对早期经济发展产生支配作用。后者则主张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导致需求产生的结果,金融发展只是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以四川为例,其县域经济近年来获得了高速增长,进而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大量需求,金融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当前的金融供给由政府主导,进而也支持了经济的发展。

从现实来看,受金融危机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四川县域经济的信贷增量明显不足,这与当前的经济呈现较高增速的状况不适应。另外,从贷款结构看,贷款的期限结构呈现中、长期化趋势。在贷款的投向结构上,明显存在过度支持大企业和大项目,而对县域工业经济和广大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够。同时,当前县域金融发展中的涉农贷款比重非常低,县域经济的农村金融服务趋于弱化,这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并非是有利的。因此,从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来看,当前处于地方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地方金融发展的单方面支持阶段,县域金融尚未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强的支持作用,二者的互动性明显不足。

当前,四川的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足。首先,银行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存贷差逐年扩大,但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又没有增加。企业的融资困境束缚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其次,当前银行贷款集中投放趋势明显,风险逐步累积,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又无法改善。再次,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的盈利方式,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对县外地区的投放冲动不断增加,而投放到县域内的广大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很低。这些都表现出当前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

就具体原因来看,四川县域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县域内有效资金需求的不足,使得存贷差款向外部流失的状况明显。二是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存在缺失,银行的惜贷状况严重。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设置高额抵押物使得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贷款瓶颈。同时,金融中介机构有待发展。三是微观经济主体及市场发育不足,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低,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另外,自身资本积累有限,无力进行抵押,也就无法获取贷款。因此,从整体来看,当前四川县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金融支持明显不足。

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县域金融发展战略

从整体而言,四川的县域金融发展滞后,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有限,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从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出发,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个运行机制需要人为调控,以实现良性的互动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县域金融创新是必然选择。县域金融创新的主要思路是进行县域金融体制和业务的创新。主要思路如下:

首先,要强化县域金融的地位,创新县域金融体系。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新形势下,四川省内的县域政府要主动成为金融体系的外部服务者,积极创新县域体系,扩大有效的金融需求。一方面,要根据县域发展水平,适时制定地方经济政策,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县域主导产业,提高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大对涉农贷款支持力度。

其次,完善信贷机制,促进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建立。在信贷投入方面,形成提高县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正向激励,适时建立贷款补偿机制。要大力推进四川县域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良好信用环境的建立,发展中介机构,促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尽快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和制度,并积极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加大金融知识宣传力度。

最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差距,以促进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当前,四川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的持续而有效的支持,通过健全县域金融组织,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才能有效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二者的互动。同时,农村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的创新,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的发展中,通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能够加快县域金融发展,进而促进其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县域金融发展与政府支持研究[J].问题探讨,2010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3)

(1.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2.张家口市社会科学联合会;075000)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既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

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强力支撑,又是历史文化资源得

以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张家口的历史文化资源厚重而丰富,

对于充分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有重要的现实作

用和必要性。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县域;产业;对策

一、张家口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张家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有200 万年前

古人类遗址阳原泥河湾文化,有4700 年前炎、黄、蚩“三祖”在

涿鹿合符的文化;有汉、满、回、匈奴、蒙古等多个民族聚居、征

战的游牧文化,有长城、大境门、元中都、清远楼、鸡鸣驿、张家

口堡等一大批古堡、古城文化;有重要贸易通道和物资集散地“张

库大道”的商贸文化。

同时张家口也是一座有着辉煌革命历史的城市。革命先驱李大

钊、爱国将领冯玉祥等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狼牙山五壮士”

之一的马宝玉、战斗英雄董存瑞等革命先烈在这里为革命献身;察

哈尔省会被誉为“第二延安”。我们这方热土曾为民族的解放、国

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为张家口的历史谱

写了壮丽的篇章。

此外,张家口还有许多令世人赞美的文化遗产和民俗,如蔚县

的剪纸、打树花、拜灯山和康保的二人台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得到充分的发扬和传承,而且在张家口县区文化产业发展中起

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是依托这些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和雄浑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县

域文化产业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厚重的文化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些悠久的历史资源,在张家口这块大地上,

新兴的文化产业依托丰富的历史资源迅速崛起。历史文化资源是打

造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文化命脉,博大精深的张家口历史文化自身

的魅力和内涵为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动力源

泉。

近年来,张家口市委提出了“打造大好河山张家口形象品牌”

的战略,从人文到历史、从军事到商贸、从古城到古堡等,文化品

牌建设处处闪耀着区域历史文化的光辉。利用区域历史文化打造县

域文化产业,最为核心的就是要挖掘张家口历史文化资源、培植县

域文化产业、传承创新文化产业品牌。

1. 历史文化是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阳原泥河湾古人类遗址群和涿鹿黄帝城遗址(我省三大历史文

化名片)。我市及县区有比较完整保存下来的古代军事城堡以及古

建筑群。如标志性建筑——大境门、有“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古

商道——张库大道等,这些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是张家口从

远古走到今天的历史文化积淀。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挖

掘整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史,是发展县域旅游文化产

业的重要资源。

2.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发展县域生态文化产业的根基

张家口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其具有了丰厚并独特的

自然生态资源——广袤的坝上草原、天然的地热温泉、独特的天然

雪场、凉爽宜人的避暑圣境、令人神往的蓝天白云。因此,可利用

独具特色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

3. 独特的民俗资源是发展县域民俗文化产业的途径

张家口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如大境门节庆庙会、蔚县的“打树

花”、张北的草原音乐节、崇礼的滑雪节,怀来赤城县的“温泉节”

和“葡萄节”等,这些都是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支柱。挖掘和利用

好这些民俗文化是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发展县域文化产业文化支撑

目前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张家口蔚县剪纸,已成为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标志,每年的中国蔚县剪纸艺术节

已享誉海内外。该县通过“小剪纸”已走出一条特色文化产业的“大

品牌”,剪纸“小艺术”已闯出国内外闻名的“大舞台”,剪纸“小

产品”已带出完整的“大产业”链条。康保县的东路二人台2006

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县充分利用“二人台”这个“艺

术之乡”的美誉名称出台了许多扶持措施和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

全县二人台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

非遗文化,助推县域文化产业不断走向世界。

5. 农业资源优势是发展县域特色农业文化产业的基础

张家口有着广袤的土地,农业的生产在我市经济占有很大的比

重。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

使农业“小产品”汇成“市场大产业”。张家口“杂交谷子”已与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齐名,享誉世界。宣化区传统葡萄园种

植有近千年历史,是典型的地方土特产。在今年5 月份日本石川县

召开的“第四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宣化区葡萄

园种植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成为河北第一

家入选项目,全球第一个以“城市农业文化遗产”命名的传统农业

园。这一申遗成功,不仅为宣化区贴上了国际标签,实现了我省全

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也为各地推动特色农业文化品

牌建设带来有益启示。农业资源优势为张家口发展县域特色文化产

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三、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对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在政策选择明确后,政府相关部门建

设相应配套的政策体系支撑平台尤为重要,以确保文化产业政策在

有效的实施平台上沿着健康、规范的轨道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互为弥补的。我

市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

2020)》及《张家口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2010—2015)》等文

件,明确提出到2015 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22%,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

济增长点。有的县区已达到这一目标,如蔚县、张北等。

二是借助外力创新发展。要想让文化资源成为生产力,必须解

放思想,借助外力创新发展,盘活文化资源这盘棋。让更多外企和

经销商选择来张家口投资,各县委政府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不断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县域文化产业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是

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使得文化更大众化,更有创造和

传播的活力。同时,也逐渐让经济越来越有了文化的内涵。各级政

府来必须努力引导、推动、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走市场化道

路,使政府成为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借冀台经济

合作洽谈会连续在张家口举办的机会,我市和逐鹿县紧紧围绕三祖

文化这张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精心组织一年一度的大型祭祖活动,

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前来寻根探源。张北草原音乐节集文化、经

济于一体,成为中外摇滚音乐的视听盛宴。崇礼国际滑雪节让四海

游客畅享滑雪激情,欣赏天然雪景,亲身体验极速运动所带来的刺

激与动感。这些都有力助推了县域文化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是发挥项目引领作用。县域文化产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可以为

社会、为县域经济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要用龙头产业作支

撑,引领县域文化产业向前发展。如蔚县通过丰富年节文(转下页)

(接上页)化,演绎“中国式狂欢节”。怀来县、蔚县、崇礼、阳原、

涿鹿等,都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实施重点项目引进,对历史文化

资源进行产业化转化与开发,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国家生态文明战

略,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增长”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日前,

我省文化产业“三个十”评选中,张北县被评为“省文化产业十强

县(市、区)”;涿鹿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被评为“省十大文化产业

集聚区”;崇礼县文化旅游新区被评为“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这

是我市多年来积极发展县域文化产业的喜人成果,对促进全市重点

文化产业项目的发展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文化是经济的灵魂,具有极强的渗

透力和辐射力。文化创意无边界,能够与不同产业、产业内不同产

品及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进行无缝对接,既可以与传统产业融合,

也可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因此推进传统文化

元素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中具有广阔的作用

空间。近年来,总投资30 亿元的张家口节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10 亿元的怀来官厅公共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项目、

张北元中都博物馆项目、泥河湾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等,都是近年来

我市大力推动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融合、促进县域文化产业快速发

展的生动体现。

六是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功能,强化

对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认知,研究探索文化产业自身发

展的规律,探寻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的联系,培强壮大现代产业结

构,使历史文化资源真正融入到现代文化产业的生产、发展、壮大

的进程中,为做大做强县域经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同时也为历史文

化资源的永续保护和传承提供强大的物质依托。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部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志丹县近几年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有力带动下,各项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却呈缓慢滞后的态势。结合志丹实际,笔者认为,本县应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土文化,大力推进志丹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国际形势看,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用特色效应拉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从国内形势看,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全国各地都把文化产业作为提高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产业,我们面临着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谁能抓住机遇,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

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志丹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多彩的民间艺术,可谓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多年来石油产业一直是本地的主导产业,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源于石油,而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从长远发展看,前景不容乐观。经济结构单一是束缚志丹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而,大力发掘本土文化,做大做强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志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近年来,借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志丹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西部百强”,“陕西十强”,随着2006年“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目标的提出,志丹的环境改造和文化事业建设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加之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陕北人豪放的性格和热情好客的待人风格,对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发展本地文化产业,“本土特色”即是优势,人无我有。无论志丹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还是民间艺术饮食文化,都是独具特色的志丹本土文化,发掘潜力巨大。

1、志丹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志丹县位于陕西延安的西北部,历史上曾为边关要塞,也曾为少数民族所占据,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志丹历史文化的一大亮点是,志丹号称“红都保安”,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故乡,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和景仰。有多处革命历史遗迹旧址,如芦子沟刘志丹旧居,刘志丹烈士陵园,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坪中央党校旧址,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等,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可以说,志丹的红色文化资源独一无二,非常适合开发红色旅游产业,吸引全国各地希望接受红色洗礼人士的到访。

2、志丹有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

(1)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近年来随着山川秀美工程的展开和环境改造工作取得的卓越成效,志丹大地已由黄变绿,山青水碧天蓝。志丹境内黄土高原风情浓厚,最具观光价值的有永宁山、三台山、九吾山、太白山、金鼎山、旦八寨子、洛河峡谷“五山一寨一峡谷”。其中有“洛上奇峰”之称的永宁山曾上过央视正大综艺节目,九吾山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委会授予国家3A级旅游景区。永宁马头山保留着迄今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尊保存完好的道教真身坐化神像,山周洛河蜿蜒,奇峰叠嶂,林木苍翠,自然风光独特。

(2)瑰丽的民间艺术文化。志丹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家家女人都会的剪纸(窗花)艺术,精巧的刺绣工艺,现在民间仍流行的套鞋垫手艺,有带有宗教色彩的羊皮扇鼓,有从古吹到今的唢呐,也有乡间老人会唱的信天游,陕北说书等。志丹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珍贵的精神瑰宝,极具开发价值。

(3)本土气息浓厚的饮食文化。志丹的饮食文化极具本地乡土气息。流传已久的特色风味如水黄沙甜的黄米馍馍,糯香的软面油馍馍,闻名遐迩的小吃志丹擀面皮,还有醇香的糖酒和能暖胃治病的糜子黄酒。最为驰名的是羊肉剁荞面。“羊肉剁荞面制作技艺” 和“糜子黄酒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称得上志丹一绝的羊肉剁荞面,羊肉的烹饪方法独特,加上本地独有的山野佐料地椒,做出的羊肉肉香汤鲜,不膻不腻,常为外来客所称奇,而剁荞面技艺现在只有少数农村中老年妇女掌握。

(4)民俗风情文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志丹的婚丧习俗,年节习俗也独具特色,值得访客了解考查。

3、志丹有充足的人才资源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5)

当今社会,生态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工业领域,提倡实施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等;在农业领域,提倡发展有机农业、推广生态农业等;在消费领域,提倡推行生态产品、享用绿色食品等;在文化制度方面,提倡建设生态文化、制定生态制度等;在行政区域方面,提倡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甚至生态村;此外,还有生态旅游、生态思维、生态办公、生态文明、生态社会等,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在工业领域,建设生态工业园成为传统工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最佳经济发展模式。传统工业园把经济总量的增长放在首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集约利用,走的是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生态工业园追求的是经济、环境、社会综合效益共同发展的目标,它将工业生产力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实现园区内各种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物质的梯级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进而促使园区内环境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成为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当前,国内外大中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生态工业园。但在县域发展生态工业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反映了有关领导者在思维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笔者基于领导者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视角探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期望借助思维科学理论为解决园区建设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带来崭新的收获。

一、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业生态化发展进程的推进,县域工业园正朝着生态工业园方向变革。建设县域生态工业园是扩大县域工业规模、提升工业水平、发展块状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生态工业园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1.基础设施问题。与城市级生态工业园相比,县域生态工业园往往土地规模偏小、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如在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物流等方面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或相关单位支持力度不够而导致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生态工业园发展。

2.产业结构问题。目前,大多数县域(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县份)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之间结构分散,关联度差,共生关系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不长,以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导,缺乏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龙头企业,而且企业单一、资源利用单一,无“园区”的概念,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生产方式多以单线性开放式物质流动过程为主,这与生态工业的发展要求差距甚远。

3.招商融资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多数园区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不大、措施不力,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氛围尚未形成。例如在招商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招商的数量和引进的资金量,忽视产业链接,补链项目引进困难,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此外,园区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品牌信用等因素制约,常常导致融资困难,大型企业、国外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生态工业的情况也相当少见,这极大地减缓了县域生态工业园发展的速度。

4.人才技术问题。县域生态工业园区缺乏真正能够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相关技术,如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与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与替代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在县域生态工业园中几乎没有,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显得缺失和薄弱,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生态工业的要求。另外,由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人才匮乏而形成的技术瓶颈,也使得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举步维艰。

5.政策体制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政府由于财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生产管理要素方面供给不足,相关政府部门缺乏行政调控能力,与园区建设有关的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程。

上述突出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反映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例如许多领导者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忽视体制与机制的完善;重视招商引资而忽视后续服务的提供;重视人才的引进而忽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园区之间的竞争而又忽视了园区之间的合作等,这些都是片面思维的结果;又如不少领导者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和思维定势的困扰,在制定园区规章制度时因循守旧,缺乏人性化,在对待关键人物和特殊事务时一味的强调按章办事,缺乏灵活性,在对待国内外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经验时,不加思索、生搬硬套、全盘吸收,结果陷入“外来经验,水土不服”的困境等,这些都是缺乏创新思维的表现。笔者认为:要想在发展县域生态工业园的过程中克服主观认识上的缺陷,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领导者们自身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从思维角度思考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问题,笔者认为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则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谓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以系统论为基本思维模式,对事物作全面思考和系统研究,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过程中,领导者作为推动园区建设的关键力量,其系统思维的运用程度将给园区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耦合,需要协调工业的生态、经济和技术关系,只有从系统角度去思考、充分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才能促进工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人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合理运转和系统的稳定、有序、协调发展。

其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涉及到工业能源、资源的多层次物质循环、综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既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充分发挥领导者的系统思维能力,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实现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从管理层面来分析,涉及到人、财、物的管理,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设施购置、招商引资、制度建设、投资融资、利润分配、风险管理、产品销售以及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业务内容,并非单一组件的建设,必须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方式,将这些具体的业务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梳理,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优化组合,才能保证各方的经济利益得以顺利实现,特别是园区企业更加关心自身的投资收益,关注整个园区的硬件、软件以及园区内外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所有关键性的生产要素,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重大的或者致命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企业的部分甚至全部的投入资产成为沉没成本。因此,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运用领导者的系统思维具有极大地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三、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创新思维是与常规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它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站在与他人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而且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钱学森把创新思维理解为“人类智力的核心,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运用”。同时,创新思维也是人类社会取得繁荣进步的强有力的智力武器。笔者认为:民族的振兴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则在于领导。因为领导者的工作过程也是不断作出决策的过程,任何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所以领导者是否具有创新思维,是衡量领导者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良现象,更加需要灵活运用有关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以实现园区的顺利建设。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诠释。在物质层面,领导者可以通过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废物污染物排放、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物质流与资金流、生态技术与循环技术等诸多方面实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或保护。例如在园区内外环境的保护方面创造性地引入“生态补偿”的概念,可以实现污染的有效防治;又如采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重大项目资金倾斜园区捆绑使用等新措施,可以更好的促进园区发展等。在制度层面,通过发挥领导者创新思维的作用,可以在园区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运行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路子、新措施、新办法。例如建立园区绿色核算制度、创新招商引资制度、创建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等。在精神层面,运用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可以建立起崭新的园区生态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支撑体系。如营造生态文化舆论氛围、创新园区服务意识和理念、培育园区民众生态世界观、创建生态制度文化等。总而言之,领导者的创新思维在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当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当地政府的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园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基本思路。由于生态工业园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目标,因而发展县域“园区经济”应以生态工业园为标杆。为促进县域生态工业园的健康良性发展,杜绝急功近利、粗放发展的落后思想和行为,作为领导者应灵活运用自身的系统思维与创新思维去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事物,以实现园区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运.思维科学的应用和思维训练[J].淮南师专学报.2000(3)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6)

目前,贵州县域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省内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贵州县域经济结构不完善,主要效益来源依旧是传统的第一产业,其次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不佳,以及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县域经济的增长并不是依靠科技技术,而是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

一、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原则

1.基本思路。贵州各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指导思想应为科学发展观,而主要的指导文件是国发[2012]2号,认清目前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并纵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主要抓住沿海制造业转移内陆地区的机遇,结合贵州各县域交通不便但是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2.具体原则。当前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是封闭的,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贵州县域经济,应当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考虑到与周围县市,甚至与全国其他县市相关联的可能行。目前,贵州县市在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时,考虑到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贵州所处的区位较为偏远,暂不考虑与国际经济的关联性。但是发展贵州县域经济,不能只考虑本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更不能只考虑某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要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视角出发,让创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更能有利于促进贵州各县域参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

二、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着力点

1.特色化。在目前贵州各县域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重视和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具体到贵州县域经济上,就是科学分析各县域已有的资源和产业,定位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开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2.工业化。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从这一思路出发,响应全省发展战略思路,发展贵州县域经济应当也要把工业发展摆在突出地位,把发展工业做为县域经济主体来对待,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尽快形成以工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局面。

3.集群化。一直以来,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形成产业集群的具体措施是通过在县域内产业协作和分工,尤其是专业化的协作与分工,让分工不同但是或多或少有关联的产业,尤其是有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促进贵州各县域形成产业集群的特色发展道路。

三、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途径

1.创新技术结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够帮助贵州各县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树立一席之地。科技力量不仅可以运用在调整优化县域的产业结构,同样也是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产业的必备条件。

提高贵州县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主要途径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技术应当和当地自身条件相吻合,即要求有利于掌握和消化吸收,并最终落实在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贵州各县域也不能忽视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能够留住人才的政策环境和就业环境必不可少,最终目标是创造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科技体系,让科技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用。

2.创新产业结构。一是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通过加快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从而使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反衬出第一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

二是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不断加大蔬菜、水果的发展,提高经济作物(主要是烟草、茶叶)所占比重。要加快适合贵州省情,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工业、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重视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步发展。

三是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贵州各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应当是首先发展特色产业,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各县市首先应分析自身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明确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培育、创新特色优势,最终使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

3.创新所有制结构。目前在我国,公有制是经济的主体,但对于县域经济而言,没必要过多地强调公有制,应当强调的是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贵州县域经济的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贵州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尽可能多的领域,至于企业的控股比例如何分配不应过分强调,只要社会资本参与能发展贵州的县域经济,政府就应该不与民争利。

参考文献:

[1]李志安.锻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7)

县域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决定着县域金融的动力和推力。金融服务的质量好、效率高,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会大、动力就更加强,否则,金融的支撑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因此,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以便民高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尝试,创新突破,着力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让老百姓享受到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

(一)加速完善县域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着力解决农村金融“真空”

要在消除农村金融空白乡镇的基础上,摒弃“有网点就有服务、网点多服务面就大”的错误观点,重点解决好网点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金融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金融网点机构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同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站、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农村金融便民中心等新型服务体系建设,用固定的或流动的多种服务方式,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

(二)加快推进以惠农支付服务为重点的惠农便民工程建设,延伸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便民金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导向,也是县域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关键。当前要紧紧依托“银行卡助农”工程,加快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银行卡、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金融工作的推广运用力度,进一步完善惠农POS机的功能,加大惠农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切实为农民群众量身定做一些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使广大农村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务。

(三)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切实解决金融服务薄弱环节

金融越是发展,老百姓需求越大,就越需要处理好金融自身建设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已经成为基层金融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县域金融来说,当前急需采取强化内部管理、配强业务队伍、提高职业经理人员素质、培养行业服务文化、改善和增加硬件设备、完善窗口柜台服务平台、加强外部监督等措施解决好办理金融业务“排长队”、“大厅服务混乱”、“服务态度生硬”和“工作不作为、慢作为”的老大难问题,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使其不受损害、不受侵犯、不受损失。

(四)加大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扩大山区金融服务覆盖面

县域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一方面是经济发展落后和市场化程度较低所致,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老百姓对金融缺乏必要的认知、了解和掌握。因此,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要从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开始,这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金融部门要主动作为,多花心思,统筹谋划,结合县域农村发展实际,根据当地老百姓实际需求,积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宣传网络和工作机制,让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下乡进村,努力扫除金融服务盲区,使金融不再远离普通老百姓,让金融不再成为老百姓的“奢侈品”,确保更广泛的群体能够公平享受到金融发展成果。

二、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推进县域金融改革发展

县域金融改革决定着县域金融发展的未来。当前,县域金融要根据中央和国家的金融改革总体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对县域农村金融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县域农村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这就是县域农村金融改革的支点和基点。就县域农村金融来讲,要通过改革创新着重解决发展中的制度性问题: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域金融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县域资金“循于并融入”当地县域农村

在当前银行资金组织压力加大、资金运用成本增加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要主动作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用市场手段与行政引导的改革思路,改变政府直接行政干预的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和资金市场的自由支配权,引导商业银行严格落实“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使金融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同时,通过政策机制的驱动,促使商业银行自觉改变“爱富嫌贫”、“爱大嫌小”、“爱工嫌农”的传统金融服务理念,防止县域有限资金向大城市聚集,削弱县域金融对农村和弱势群体的投入和支持,以便更好的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和持续性。

(二)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树立新型金融管理理念

结合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适当调整县域金融监管政策和机制,改变现行金融监管标准统一化的理念和模式,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尤其是针对农业和县域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技术和方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采取更为灵活的监管方式,确保更多的小微企业获得相应的金融信贷支持,保持小微企业的蓬勃生机与发展活力,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县域金融工作机制,实现政银企沟通对接常态化

银企、银政深度合作和无缝对接是县域经济金融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就目前的县域金融工作来说,要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县域金融协调机制,完善县域金融管理机制,畅通县域金融“对话”机制,加快推进县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整治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积极构筑政府、金融、企业、经济管理部门等各方参与的良好的金融生态机制,以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个人增强对县域金融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从根本上避免“银行惜贷”现象,形成县域金融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建立县域金融扶持政策保障机制,保持县域金融发展活力

就金融行业自身而言,县域金融仍处于弱势地位,要全面发挥县域金融的作用,县域金融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迈开步伐,大胆作为,积极探索,不能因循守旧,在思想上要大胆冲破束缚,将县域金融作为金融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来推动和打造,在政策扶持上要大胆放开手脚,该放活的要放,该给予的要给,该投放的要投,该引入的要引,从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县域金融倾斜和扶持,为县域金融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支持县域农村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三、以优化资源为支撑,促进县域金融健康发展

县域金融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当前县域金融发展而言,优化县域金融资源配置要着重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信贷资源,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信贷资源作为县域金融最为重要的稀缺资源,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产业发展导向,运用和优化银行信贷资源,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改变“贷大、贷长、贷集中”的信贷投放模式,建立“扶特、扶新、扶优”的贷款投放新机制,促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和金融自身发展。要重点加大对创新驱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产能过剩产业和限制性行业的信贷“退出”和“调整”步伐,通过县域金融信贷投放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新型城镇化、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信贷扶持,逐步减少并完全退出对国家限制和过剩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加大对各类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信贷注入,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优化金融产品,促进金融服务方式多元化

一种需求对应着一种产品,没有产品就没有服务,就没有支持的办法。眼下,县域金融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大有瓶颈是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短缺。因此,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把现有的金融产品进行优化组合,简化一些已开发多年、相当成熟产品的操作流程,使操作更高效简便,使服务更贴心,真正达到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需求适销对路。同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层次分明的特点,加大各种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使产品覆盖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用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

(三)优化金融需求,大力发展民生金融

目前县域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民生金融需求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众多县域金融需求中,要优先考虑民生金融需求的有效满足。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大力发展民生金融,通过引进机构、增设网点、创新品种、延伸服务、改进监管等综合立体措施,不断完善民生金融服务体系,着力创新民生金融服务方式和品种,加大民生领域的信贷投放和资源倾斜,积极拓展民生金融服务领域,有效改善民生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提高民生金融资产质量的容忍度,加速推进县域民生金融发展,促进县域金融服务均等化。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8)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9)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兴衰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繁荣的保证,也是促进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我国县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着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着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首先是县域主导产业不明确,没有发挥比较优势,目前县域经济的产业小而全,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只有少数经济强县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第二,县域内的传统产业效率低下,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第三,小城镇建设缺少规划及资金投入,少数较发达县域已改变面貌,但大多数发展滞后,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的发展差距;第四,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比例过低,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经营范围受限制;第五,利用外资水平不高,县级政府职能部门没能为招商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六,科技落后,人才缺乏。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把优势产业做出特色,把特色产业做出规模和水平,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真正使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1)依据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县域主导产业。依据自身优势与特色,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并且重点开发。要充分“盘点”县域内的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突出比较优势,发挥特色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县域内的资源,选择和培育好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关联及配套产业的建设,形成一批有影响、有辐射力的大企业。(2)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推进产业化,同时也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这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因地制宜,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3)推进城镇化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工业化则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因此要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抓好县城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其次要转变管理理念,对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资源要素进行资本化运作。最后,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4)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发展较落后,实力较弱的情况下,应该大力激发民间主体的创业热情,使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阵地。对民营经济应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首先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要加快制度创新的步伐,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三是要大力培养一批民营优秀企业家,为县域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5)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就不能将思维局限在县内经济,而要着眼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和协作。优化县域投资环境,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并且要创新招商理念,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水平。(6)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升县域科技水平。创新与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县域经济要做大做强必须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尤其是对科技水平较落后的县域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首先要保证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其次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再次要在政策上予以优惠,吸引德才兼备的人才前来创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参 考 文 献

[1]姚超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念文.安图县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7:8

[3]张立华.关于发展县域经济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6(7):44~45

[4]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县域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0)

6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县域经济视频会议,总结了2013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通报了考核结果,对下一步县域经济发展作了安排部署。7月10日至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大会,并实地观摩了经开区、宣威、沾益、麒麟、陆良、马龙六个县市区的现场,感受很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参考。昨天,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实地参观了大同片区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材家具城项目、凤翔轻工业园区道路规划、铁路战略装车基地、日用品配送中心项目、公安局办公大楼建设、县幼儿园项目、老百货公司片区改造等建设现场。通过实地查看和观摩,对全县的重点项目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坚定了加快推进“三大战役”的信心和决心。总体来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县各级各部门千方百计上项目、抓产业,虽然困难不少,但状态很好、精神很好。希望大家一定要在对比中寻找差距,进一步增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刚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工商联、县发展和改革局、丹凤街道、漾月街道、大同街道、雄壁镇、五龙乡分别作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结合这次会议精神继续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三大战役”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云南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从全国来看,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大多数省份,按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不应该是这种排位。在经济发展落后、社会事业发展停滞、排位后退的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深刻总结出县域经济不强、产业布局分散、民营经济微弱三个主要原因,于2012年提出打好“三大战役”,改变过去“国有独大、产业不强、布局分散、县域不强”的被动局面。以“三大战役”命名,蕴含着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强力推进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大战役”工作,近三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紧扣目标、扎实工作,县域经济结构比例得到优化,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初步形成,将引领一、三产业加快发展。但是也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园区经济突破跨越乏力,民营经济增速不快,县域经济的体制机制、基础水平、服务平台还有差距。

“三大战役”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三大引擎”。县域是载体,园区是平台,民营是主体,民资是活力,四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园区经济发展好,民营经济也就发展得好,县域经济就能做大做强。县与县之间基础不同、产业与产业之间类别不同,加之资源禀赋、功能区划、发展阶段的区别,当前,我们既要立足*实际,更要考虑发展差异性,顺时应势,统筹兼顾,特别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的关系。去年,中央组织部出台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文件,有的同志就认为不再搞考核了。考核是一种手段和措施,考核的目的是贯彻落实决策者的正确决策。党中央改进考核不是不要考核。近年来,考核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要求既要保持较好的速度又要保持质量,逐步增加对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政府负债等有利于发展长远的指标,逐步减少和降低对经济速度方面的考核,但不管怎么变化,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列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突出发展导向,并对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二是正确处理近期显绩与未来潜绩的关系。强调,要既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这里就有如何看待显绩和潜绩的问题。比如,同样搞新型城镇化,就有改变城乡面貌的“显绩”、改变人们精神面貌的“潜绩”;同样搞基础设施建设,就有地上的“显绩”、地下的“潜绩”,等等。推进“三大战役”,我们既要注重显绩,切实解决好关系地方当前发展的重点问题,让群众早日见到成效,又要注重潜绩,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重质量、见效益的项目建设和事业发展,让群众持续长期受益。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和基础,但经济发展不能把所有问题解决,特别是不能用发展问题代替稳定问题。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关系,冷静分析和应对推进“三大战役”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也要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目前,矛盾集中的焦点就是煤矿复产问题,不能只考虑煤矿复产能解决工人就业、城乡用煤、财税增长等发展问题就不顾安全,盲目复产。

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县、乡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具体工作,相对来说,面临困难更多,发展难度较大。同时,县乡又是最能出效益、出经验、出干部的阵地和平台。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集聚各方力量,珍惜大好机遇,共同打好“三大

战役”攻坚战。我着重强调6个问题。开会是一个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落实是一个自下而上统一行动、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障措施,努力做到会前谋划、会上讲话与会后规划落实无缝对接。

上一篇: 古代建筑的认识 下一篇: 教学语言的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