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困境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7 01:17:13

写作困境论文

写作困境论文篇(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时期的欧美国家,并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而逐渐渗透到文化、文学等诸多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这一外来理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兴盛期三个阶段[1]。然而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日渐兴盛的同时,也逐步陷入到困境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西方理论移植后的“水土不服”引起的。因此,面对“困境”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自救,在深入分析陷入困境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一、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特点分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成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批评价值取向上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与批评呈现出齐头并进的特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初的立场是为了颠覆男权中心,与男权形成二元对立,而新世纪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则明确了“双性和谐”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二是批评视野进一步开阔,批评对象除了传统的文学作品,还包括影视剧、网络、杂志、美术、广告,甚至还包括城市建筑。批评角度也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社会、文化、性别、阶级、哲学、美学等传统角度,还可以从符号学、语言学、叙事学、传播学等角度进行批评。从过去只关注表现社会“精英”人士的文本转向普通女性,体现出强烈的平民意识[2]。三是理论建设学科化。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初是通过译介西方相关理论作品开始发展的,并在90年代后期成为学者研究的专门课题。在新世纪后国内高校开设了有关课程,并开始培养这方面的教学与科研人才[3]。同时,还成立了一些机构,创办了相关刊物。因此,这方面的学科建设非常明显。

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的困境表现

虽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已扎根30多年了,但是在理论引进之初没有注意这一西方理论在中国具体文化语境中的理论支撑点,从而导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逐步陷入困境之地。

(一)女性写作“看”与“被看”

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发展较快,意识形态领域氛围也日益宽松自由。在此背景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最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此时不再遮遮掩掩了。文化语境变得更加热闹喧哗,充斥着不同的声音。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倡“身体写作”。这一现象引起了众人的广泛关注。这一概念由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提出的[4]。她认为“女性必须参与写作,必须写自己,必须写妇女。就如同被驱离她们自己身体那样,女性一直被暴虐地驱逐出写作领域。这是由于相同的原因,依据同样的法律,处于相同的目的。女性必须将自己写进文本就如通^自己的奋斗嵌入世界与历史一样。”因此,“身体写作”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强调女性生理上的感受,更注重从女性角度来发现、挖掘过去被隐藏在男权文化下的富有深层次内涵的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受到了金钱主义、消费主义、商品观念的冲击,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提倡的“身体写作”也陷入了向男权话语媚俗的困境。其中,卫慧、棉棉等部分女性“身体写作”作家所创作的作品过于突出“女性身体”以迎合人们对女性的猎奇心理,从而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这背离了“身体写作”的初衷,让女性又一次沦为话语主体的“他者”,从“看者”沦为“被看”的尴尬境地。

(二)“突围”与“陷落”之间的矛盾

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步确立了男权话语的中心地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在批判男权文化,唤醒女性意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正是男权话语过于强大,而给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尽管每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都反复强调自己是从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女性的内外部世界。但是这个界限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却说不清楚,表现出偏执与狭隘的不足[5]。其实,从女性的角度来分析女性的内心与世界的初衷是为了以女性的立场与感受来客观看待女性世界,不带有任何有色眼镜,以期摆脱数千年来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但是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者越是急于与男权话语撇清关系,划清界限,却越是不由自主地落入男权中心这张大网中。刻意划清界限的做法只能表明在这方面还缺少足够的理论依据支撑。正是如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才会过度强调女性应该远离社会,远离人类,从而让自己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中。

(三)批评理论与批评对象之间的矛盾

若将上述两个问题解决了,那么批评家所面对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说的问题了。具体来讲就是要根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对文学作品进行价值评判。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文学的消费”日渐盛行。诸如“身体写作”、“私人写作”等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媚俗作品。而以卫慧与棉棉为代表的“身体写作”作家为了满足广大男性的猎奇心理,毫无顾忌地进行低俗创作。这给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她们并未从美学的视角来分析作品的价值,因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缺少相应的价值。卫慧与棉棉的“身体写作”是对传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出的“躯体写作”的误读,实际上是掌握着话语的男权社会献媚。学者杨r曾发表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评,他认为[6]:“那种过度强调私人化写作与私人性,以致让二者对立起来的个人化与私人化写作主张必将导致文学与社会脱节。”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放弃了对社会的反思与批评,转而只关心自己。此外,关于“身体写作”作家的相关批评理论发展迟缓,形成了两套毫无关联的话语系统,从而让批评理论陷入困境中。

三、造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而深刻的。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主要由两大原因引起的。

(一)相关理论具有多元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造成任何一种批评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理论本身[7]。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建立在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的,因此,问题就更加复杂。首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流派非常多,形成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也多。我国很多学者都是选择性“译介”了一部分西方理论。这造成了中国批评家“译介”方面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女性主义理论上的差异性。从理论层面来讲,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一种纵向的历史过程,还是一种横向的理论过程。从纵向历史进程来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揭露了文学实践中存在的“厌女现象”;第二阶段是为了发现女性作家拥有一个属于她们自己的文学,挖掘那些淹没在父权价值观中的历史与主题的连贯性以及艺术价值。第三阶段不再单纯要求公众认可女性作品,而是倡导从本质上来研究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重新修正完全基于男性文学经历的相关阅读与写作的现存理论假定。这三个阶段是一个批判“建构”修正的过程,各阶段的重点都明显不同[8]。从横向来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存在多个派别,并各具特色。比如,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法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两大主力。尽管都打着相同的女性主义旗号,但都是各行其道。她们虽然都注重女性特点的张扬,但对女性主义的涵义理解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次,理论自身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是导致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女性主义批评属于同时期的多种阐释模式之一,与其它理论存在很多联系。多样的身份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更多需要关心的问题,也形成了多样化的批评视角[9]。同时,也导致了理论方面的自相矛盾。

(二)理论本土化构建还有待完善

理论本土化构建不足是让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10]。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在矛盾中逐步形成的,通过不断提出理论方面的难题,不断陷入困境,并促使自身不断寻找走出困境的新理论。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极少有这种理论上的追问。国内大多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章都是西方批评的回声,并无创新。这就是说,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缺少本土化的自我建构,属于一种“拿来理论”。由于缺少相对统一的标准,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导致全部批评都是从具体文本出发的。为了文本阐释的需要,不同的批评家对相同的命题会根据不同的文本斫行不同的界定。

四、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出困境的建议

(一)增进“她们”与“他们”的对话

要想让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外来理论中国化,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在发展进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通过文学批评理论的本土化,使其适应我国国情,从而发挥出相应作用。目前,该理论已引入国内很多年,大部分男性研究者对此抱着非常冷漠的态度。这从每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就可窥见一斑。其实,与其他西方文论相比,这一西方文论并无太大的差别,无非是带着“女性”这个字眼[11]。不过也正是这个字眼让很多男性研究者躲之不及,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沦为其他女性主义批评家共同抨击的对象。不管这些男性研究者是为了避嫌,还是不屑,若长期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到西方女性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只有打破男女性别的对垒,让女性批评家与男性批评家实现良性沟通。在这一前提下共同构建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让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得到新的发展动力。

(二)加强对相关理论资源的整合与构建

为了构建起本土化的相关理论体系,首先应做的是对现有的理论资源进行清理。西方女性批评文论是在女权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与之不同,不仅没有女权运动,也缺少独立的女权理论。最初学者引入的相关理论是为了拓宽国人的视角。我们在学习西方文论的同时,更应关注本土思想与文论实际。只有将西方文论中国化,才能更好地指导本土创作与价值评判[12]。其次,要注重理论方面的自我构建。我们不能只奉行“拿来主义”,应花更多精力在理论的构建上,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本土化理论体系。

总之,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了,并逐步在中国扎根生长。对于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陷入的困境,我们要深入分析原因并积极探索解决对策,尽快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以促进这一文论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谨旖.深入探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西方女性主

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进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9):71-72.

[2] 李小江.文学、艺术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99-199.

[3] 姜波,闻铭.论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J].理论观察,2010,31(3):25-27.

[4]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A]//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4-194.

[5] (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43-247.

[6] 杨r.躯体写作的意义及局限性[J].文论报,2001,28(1):12-12.

[7] (英)弗吉尼亚.伍尔芙.妇女的职业,伍尔芙随笔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6-108.

[8] 肖沃尔特.社会性别研究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8:132-142.

[9] 冯群英.对当前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J].科教导刊,2011,26(20):199-200.

写作困境论文篇(2)

新闻始终有一个理想:反映时代、记录历史。

10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新闻写作如何改革、创新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1982年穆青重提“新闻向散文化方向发展”,引发社会讨论;20世纪90年代,随着都市报、晚报的兴起,新闻写作呈现叙事转向,要求讲故事、求深度;在此基础上,90年代末体验式新闻脱颖而出,1998年2月,《新闻记者》开辟专栏对体验式新闻展开大讨论;2000年之后,财经类媒体崛起,同时中国全球化参与度不断加深,与西方接轨的新闻专业主义成为新闻写作共同的文体追求。

但同时,也不乏叹息和质问。如邵培仁认为包括新闻写作学在内的整个新闻学是“一门绝望的学问……熟悉这一领域的人常常唉声叹气”,“给新闻学植入新的基因,注入新的血液,引进新的方法,是新闻学获得新生的唯一出路”。[1]

本文以“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为契机,引入“内卷化”(involution)概念分析当下新闻写作的内卷化困境,并从世界观、方法论和表达方式的角度尝试探索新闻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困境:内卷化的新闻写作

内卷化,最早出现于格尔茨(Chifford Geertz)的《农业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和《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两书中使用了这一概念。将“内卷化”引入新闻学的是吴廷俊和阳海洪发表于2007年《新闻大学》第3期的《新闻史研究者要加强史学修养:论中国新闻史研究如何走出“学术内卷化”状态》,随后2008年阳海洪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论文继续深入阐释了这一观点,即认为新闻史的学术研究不能提供新的知识,无法产生新的边际效应,学术研究只是在不断重复自己和别人,缺乏史家通过研究成果所表现出来的真知灼见。[2]

回忆新闻史,能说出一串记者,如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穆青等;也能说出一组作品,如《西行漫记》《中国西北角》《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我要上学》等。当下新闻写作深陷“内卷化困境”,即产业扩大,从业人员增多,作品数量以指数的方式增长。为什么在新闻队伍不断壮大的今天却不能产生伟大的新闻作品?“这时代真的不能诞生被人民怀念的记者吗?”[3]

借用“内卷化”,可知新闻写作由于机械重复和缺乏创意而出现作品困境。但如果对“内卷化”概念的认识深度止于此,那么将忽视这一概念最重要的内涵。黄宗智将之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使得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内卷化”。[4]那么,大量劳动力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增长总产量呢?必须精耕细作,注重细节。在韦森、张小军等人看来,革命(revolution)、改良(evolution)和内卷化是三种不同的“变迁路径”。[5]换言之,他们承认内卷化是一种变迁方式,但这是与革命和改良相并列的“没有发展的增长”或者“没有进步的发展”。事实上,无论是消息写作的程式化(几乎规定了每一段讲什么、怎么讲),还是通讯写作的模式化,或者摄影的模板化(统一、固定的视角、元素)等都表明,在“专业主义”掩饰下,新闻写作的精耕细作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因为,如果不这样精密化、内卷化,就不能保证“总产量的增长”,就无法满足“生存的需求”。

综上,当下新闻写作的内卷化困境在于,追逐数量,机械重复,精耕细作,过于注重细节的专业,而没有超越和突破。

世界观:走基层

走基层,不仅要“一头汗两腿泥”“双脚沾满泥巴”,更要改变世界观和价值观。共和国历史上,新闻记者、编辑深入乡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通过蹲点驻村,调查研究,一是能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二是能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改造自己,三是可以更有效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并用农民熟悉的语言和方式传播科学知识。专业记者下乡,业余通讯员发稿,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上下沟通的机制,同时也有效地完成了意识形态的宣传。[6]

这是新中国新闻工作的经验遗产,其中蕴含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正是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所强调的。

90多年前,于1919年2月20日-23日在《晨报》上发表了《青年与农村》文章。他说:“现在有许多青年,天天在都市上漂泊,总是希望那位大人先生替他觅一个劳少报多的地位……皇皇数年,弄不到一个饭碗。这时把他的青年气质,早已消磨净尽,穷愁嗟叹,都成了失路的人……那炊烟锄影,鸡犬相闻的境界,才是你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呵!”

方法论:转作风

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要求我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

作为新闻记者,如何调查研究并呈现在新闻作品中?本文引入“民族志”(ethnography)的概念,并澄清新闻学对民族志的误读。

民族志与新闻传播的相互影响可以追溯到芝加哥学派帕克等人的记者生涯。“新闻写作与质性研究写作拥有不少共同点”,“诸多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书籍中,始终对于新闻实务念念不忘”。[7]而新闻写作无论是新新闻主义、叙事转向还是体验式新闻,处处可见民族志的影子。章戈浩在文章中提到新闻写作的民族志转向,以其“深描”和“阐释性”挑战了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专业主义。[7]但目前对于新闻写作的民族志转向还主要停留在对“深描”等写作方法以及“焦点小组、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采访方法的运用上。

事实上,民族志应当是这样一种研究方法:民族志工作者或公开或隐蔽地、相当长时间地参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察发生了什么,倾听人们说了什么,提出问题并通过对社会结构、文化意义的整体描述和以当地人的视角及理解方式回答这些问题。[8]

这段话指出了民族志的三大特点:第一,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世界,从当地人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第二,问题意识,田野工作者需要针对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找到一个真问题,探索该问题,阐释该问题,回答该问题;第三,对意义的追寻。格尔兹在其《文化的解释》一书开篇即指出:人是悬置在由他自己织就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我把文化看作这些网,因而,人类学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追寻规律的实验性科学,而是一种探索意义的阐释性科学。[9]

这三点恰恰是新闻在专业主义采访写作过程中遗失的。新闻写作也不应当仅仅是放下身段,到农村去采访几个致富带头人、几个村支书就可以的,而是要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之中去,他们在关心什么问题、为什么关心,了解他们的文化是如何解释这个世界的。民族志讲究的是人不是电脑,不是点击就能系统回忆的,人是讲感情也会撒谎的,如何与被采访对象建立基本信任?如何确保自己采访得到的是真实的信息?如何理解他们话语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因此,过分追求采访提纲的精致、技巧的运用,只会陷入内卷化的困境。

发现真问题,在当地的语境下“深描”问题,研究问题,阐释问题,得到意义,才是新闻写作的正路。这也是共和国新闻工作的经验遗产。

表达形式:改文风

诗人、散文作家周涛曾把散文形象地比喻为客厅:“在文学这个公寓里,各种文学的形式都有各自的居室,被墙隔开……(散文)是客厅。谁都可以到客厅里来坐坐,聊聊天。”[10]首先,客厅既然是大家的,新闻为什么不能进去坐一坐?新闻没有必要自我封闭。更进一步,如果新闻有更大的“野心”,新闻为什么不能是客厅,让各种文学形式来自己这里坐一坐?

半个世纪前穆青就曾指出“有一类新闻不能用这个框框(如5W的新闻写作模式)去套”,他提出“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也是力求创新的一种努力”[11],到1982年,他再次强调新闻写作的散文化转向。今天对这一讨论已经不再热烈,但值得肯定的是无论穆青的探索,还是美国新新闻主义所鼓励的小说式写作,都是一代代新闻人面临写作困境时作出的探索,他们用心良苦。相较今天在新闻专业主义主导下的内卷化的新闻写作,是否应当让新闻有一些浪漫主义的“野心”?

首先,回顾历史,常常很难分清记者和作家的身份边界。如柳青及其《创业史》、丁玲及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夏衍及其《包身工》……而这些小说,反应的是一个时代。这恰恰是新闻写作的理想:写出反映时代、记录历史的大作品。

其次,从世纪之交开始,中国文学出现新的变化。军旅作家王树增的三部曲《远东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长征》,纪实文学重新被关注;美籍作家彼得·海勒斯的两部纪实作品《江城》《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被译成中文并迅速畅销;同时,一批钟情于纪实文学的后起之秀的作品,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曾维康的《农民中国:江汉平原一个村落26位乡民的口述史》……

有趣的是,能从当下文学的新变化中清晰地找到与历史上记者型作家一脉相承之处。这正说明,记者生涯,尤其是记者参与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去,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寻找问题和意义,正是文学的土壤和根基;反过来,新闻写作是否存在另一种可能,即从纪实作品(或者说非虚构类叙事作品)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从而突破新闻写作画地为牢的程式化和内卷化的困境,追求新闻作品的“野心”?

结 语

新闻始终有一个理想:反映时代、记录历史。但当下的新闻写作却陷入内卷化的困境,即程式化的机械重复和对细节精致的过分追求,甚至不乏对新闻作品画地为牢的自我束缚。对此,本文借助“走转改”的契机,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观和世界观出现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方法论的民族志转向,深入群众,参与体验与反复访谈,发现真问题,从当地人的视角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找到价值和意义。进而从新中国新闻实践的经验遗产和当下文学写作的新变化中得到启示,探索新闻写作的另一种可能,认为与民族志相结合的纪实作品可以成为新闻写作新的文本表达形式。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AXW001)]

参考文献:

[1]邵培仁,叶亚东.新闻传播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1.

[2]吴廷俊,阳海洪.新闻史研究者要加强史学修养:论中国新闻史研究如何走出“学术内卷化”状态[J].新闻大学,2007(3).

[3]曾伯炎.鼓吹手反思录[M]//王晨,等,主编.新闻的幕后:百名记者的自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94.

[4]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0:161-162.

[5]张小军.理解中国乡村内卷化的机制[J].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8(2).

[6]王维佳.现代中国空间政治变迁中的知识分子与文化传播[J].天涯,2011(5).

[7]章戈浩.反身性新闻:质性方法与新闻业务结合,以民族志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1(10).

[8]郭于华.从社会学的想象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J].清华社会学评论,2012(6).

[9]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10]周涛,等.散文的前景:万类霜天竞自由[J].中国作家,1993(2).

写作困境论文篇(3)

教什么、怎么教,这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思索的问题。其实,教学的困境源于受教者主体学生的写作困境:写作动力不足,不擅长语文思维,对事物认识较浅,思维局限大,甚至缺乏必要的语言文字能力,等等。

写作动力不足。先贤的话语、故事告诉我们写作是一个人很想做又很有意思的事。因为文章是人的心声,寄托我们的情怀。当情绪涌动,文章一气呵成当不在话下。可当作文要紧扣应试,把作文变成套路,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生活与写作脱节,结果显而易见,学生不想写作,写作不是心情,是包袱。

缺乏语文的思维。为什么有的人一动笔就泉思涌动,下笔如神?有的人就抓耳搔头,步步维艰?很多时候差异就在语文思维上。语文是有思维的。缺乏语文思维的人,看见雪就只是雪,顶多漫天飞舞的雪就是在撒盐,平淡至此。

对事物认识较浅,思维局限大。驱动型作文的产生是为了应对作文里的套作之文,针对一个现实的材料,“你怎么看”的任务驱动,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样的作应该是有意思的、容易的。

缺乏足够的语言文字能力。作文的基本要求是文从字顺。我们会说“文以载道”,批评辞藻华丽却内容空洞无物的文章。现实的窘境却是很多人学了十几年语文连文从字顺都做不到,遑论语言文字的优美了。

二、高中作文教学困境的应对之路

我们的作文写作实践重语言文字能力培养,“作文是积字成词,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的语言综合训练,于是采用语言学和文章学知识教写作。优点是容易生成语言文字能力和一定的语文思维;缺点是在写作动力上对学生的触动不足,脱离现实生活,忽视逻辑思维的训练。

文化散文写作。作文教学领域开始热衷于写文化思辨类作文。优点是容易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当中“文”的魅力。缺点是泛滥的文化写作模糊了文体特征,容易套作,与现实生活脱节。因此必须注意避免落入俗套,尽量做到引用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到文学创新。

自由类散文写作。这应该是驱动型作文出现之前高考作文里最普遍的作文方式了,也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自由类散文式作文脱胎于文化散文写作,结构多采用三段式(总分总)或四段式(起承转合),从材料作文里提炼出观点后,用丰富的拓展素材(古今中外历史文学素材)来证明观点,表达时重情感的感性抒发。优点是在作文的文学性、语言文字的优美性上做得较好;缺点是作文很容易套作,缺乏现实生活的味道,忽略逻辑思维训练,作文者的兴趣点不易驱动。

驱动型作文写作。为了避免套作,驱动型作文开始大行其道。从实际的操作看,这类文章重就事论事,文体形式比较明确,是议论文写作。优点是让作文回归生活,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在学生的作文兴趣驱动上较好;缺点是作文的文学性、辞藻的优美性被淡化了。这种文章在实际的写作中会被认为有套作之嫌,因此必须引起注意。

交际语境写作。“作文应该成为一种‘真实世界里的写作’。写作应该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表达以及与世界、他人沟通的方式,是孩子的‘另一种嘴巴’,是学生的‘书面言说’。作文教学应该模拟或还原成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目的不同的写的活动。”优点是在作文回归生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作文的实用性上做得较好;缺点是目前理论多于实践,在实际的操作上还有待探寻。

三、高中作文教学实践应全面发展

从现实的发展来看,高中作文写作理论越来越向生活化、实用性上发展,但我们一定不能惟新否旧。我们在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旧有作文实践的优点。

写作困境论文篇(4)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人,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语境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局限,造成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困境。

一、传统境遇下的历史困境

母系社会之后的历史,毋庸赘言是男性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性别”…,她无处言说,也无人倾听,更无人评说,她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席者,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封建社会中只是被抹杀与被掩盖的对象。她们“势必生于黑暗、隐秘、暗哑的世界.生存于古代历史的盲点。”在同样的历史境遇中.西方为反抗菲勒斯中心的压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使女性主义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它也是西方人权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发展中所派生出来的,它完成了从人的自觉到女性的自觉,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所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而中国的女性解放总是同各时期的社会问题和革命目标相联系,妇女的求解放、求独立、求自由、求平等诸意识始终同被压迫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交融在一起。

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是女性解放和性别问题的大前提。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承受着落后就要挨打。受人侵略和民族兴亡的巨大压力。随后又处于反抗阶级压迫的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也就是说女性的自由与权力问题是男性也没有解决的,整个民族都没有独立的人权.又何谈女性呢?解放后,虽然民族独立的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是超越性别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阶级的解放又成为了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因此妇女问题还是被阶级的问题所覆盖。到了90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为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掀起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浪潮.但这次女性热潮仍不以解放为目的,基本不触及体制。而是以文化的启蒙和研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可以说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它缺少像西方女权运动那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或者说是政治契机。它缺少一个把女性问题相对充分展开的时间和空间,它与中国的妇女生活实况是基本脱节的。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一书中就说:“我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都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始终都游离于“主流批评”之外,套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们或许可以形容女性文学批评为 “第二批评”。因为它始终只是西方的舶来品。历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背景。

二、西方霸权下的理论困境历史

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建构,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就缺少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她从西方获得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体系、概念,几乎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不止女性文学批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与西方的文学理论相联系。刘若愚在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中说:“除了那些纯粹由传统批评家所主张的理论之外,我将不涉及20世纪中国理论.因为20世纪的中国理论受西方影响的主宰,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中国理论与具有独立批评思想的传统中国理论没有相同的价值和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向西方的全面开放与学习。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到了20世纪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话语已经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者所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缄默、缺席、疏离、身体写作等女性主义的经典专用术语,用女性主义批评者陈晓兰的话来说:“对于今天从事妇女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如果不懂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或者不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和立场来对待她(他)的研究、解说对象,那就意味着落后、缺乏新意、传统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在论文或论著的前面,以西方某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观点、名言为开场白,或者概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要义,似乎成了中国许多女性主义写作必不可免的一环。”

批评界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本土没有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只能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现成的批评理论。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短短的几年中便接受了西方几十年发展经历的成果,实际上是很难消化的。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至今仍缺乏完整性。除了《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奥秘》、《性政治》、《女太监》等几部经典之作有完整的译介,其它大多都是摘要,或文选,完整的译著较少,系统的介绍更为缺乏。所以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完整理论尚未全面认识。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建树。另一方面,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无论它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对很多不很恰当的文学现象也加以分析套用,还有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是用西方的理论在寻找中国文学中可以对应的文本例子,结果只是为西方的理论增加例证,对本土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在女性文学理论方面缺少建设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

更为堪忧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缺乏正好迎合了西方霸权话语的入侵。“李小江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话语,中国的女性问题一旦被西方女性主义化就成为被西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为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经验的。因此我们必须觉悟到,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进入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种族的遭遇和女性的性别遭遇同西方世界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渗透的遭遇是一样的。” 她说:“就像我们女人要对过去男性中心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检验一样,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也要检验。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东西处处留心审查,总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与我们对西方的态度相似。”因此,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谨慎的借鉴和使用,更要勇于质疑,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本土化性别文化视阈.建立起从我国女性创作和女性生活实际出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系与框架,摆脱在理论上的困境

三、女权意识下的社会困境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对于“女性主义者”的认同尴尬上。

女性主义理论虽为中国许多批评者及作家在批评创作上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是否认同女性主义作出明确的表态,除了极个别的批评家,如戴锦华公然宣称自已是个女性主义者,大多数批评家虽然是进行着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连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旗帜性的人物李小江,也不止一次的声明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在2000年出版的访谈集《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设问的就是一个身份、立场的命题的取舍和认同问题。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是全世界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不招致非议更安全的做法,可是作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李小江的声明却让很多人失望并无法理解。甚至大多数的女作家,也对女性主义不予认同.最为突出的是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视为女性主义创作典型的陈染公然宣称自己的写作是“超性别写作”,明显地针对加于她的“性别写作”评价。林白也称,她的写作不是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历史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政治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民族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文学主题是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写作困境论文篇(5)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人,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语境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局限,造成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困境。

一、传统境遇下的历史困境

母系社会之后的历史,毋庸赘言是男性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性别”…,她无处言说,也无人倾听,更无人评说,她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席者,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封建社会中只是被抹杀与被掩盖的对象。她们“势必生于黑暗、隐秘、暗哑的世界.生存于古代历史的盲点。”在同样的历史境遇中.西方为反抗菲勒斯中心的压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使女性主义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它也是西方人权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发展中所派生出来的,它完成了从人的自觉到女性的自觉,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所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而中国的女性解放总是同各时期的社会问题和革命目标相联系,妇女的求解放、求独立、求自由、求平等诸意识始终同被压迫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交融在一起。

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是女性解放和性别问题的大前提。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承受着落后就要挨打。受人侵略和民族兴亡的巨大压力。随后又处于反抗阶级压迫的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也就是说女性的自由与权力问题是男性也没有解决的,整个民族都没有独立的人权.又何谈女性呢?解放后,虽然民族独立的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是超越性别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阶级的解放又成为了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因此妇女问题还是被阶级的问题所覆盖。到了90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为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掀起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浪潮.但这次女性热潮仍不以解放为目的,基本不触及体制。而是以文化的启蒙和研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可以说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它缺少像西方女权运动那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或者说是政治契机。它缺少一个把女性问题相对充分展开的时间和空间,它与中国的妇女生活实况是基本脱节的。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一书中就说:“我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都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始终都游离于“主流批评”之外,套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们或许可以形容女性文学批评为“第二批评”。因为它始终只是西方的舶来品。历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背景。

二、西方霸权下的理论困境

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建构,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就缺少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她从西方获得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体系、概念,几乎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不止女性文学批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与西方的文学理论相联系。刘若愚在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中说:“除了那些纯粹由传统批评家所主张的理论之外,我将不涉及20世纪中国理论.因为20世纪的中国理论受西方影响的主宰,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中国理论与具有独立批评思想的传统中国理论没有相同的价值和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向西方的全面开放与学习。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到了20世纪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话语已经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者所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缄默、缺席、疏离、身体写作等女性主义的经典专用术语,用女性主义批评者陈晓兰的话来说:“对于今天从事妇女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如果不懂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或者不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和立场来对待她(他)的研究、解说对象,那就意味着落后、缺乏新意、传统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在论文或论著的前面,以西方某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观点、名言为开场白,或者概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要义,似乎成了中国许多女性主义写作必不可免的一环。”

批评界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本土没有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只能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现成的批评理论。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短短的几年中便接受了西方几十年发展经历的成果,实际上是很难消化的。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至今仍缺乏完整性。除了《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奥秘》、《性政治》、《女太监》等几部经典之作有完整的译介,其它大多都是摘要,或文选,完整的译著较少,系统的介绍更为缺乏。所以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完整理论尚未全面认识。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建树。另一方面,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无论它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对很多不很恰当的文学现象也加以分析套用,还有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是用西方的理论在寻找中国文学中可以对应的文本例子,结果只是为西方的理论增加例证,对本土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在女性文学理论方面缺少建设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

更为堪忧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缺乏正好迎合了西方霸权话语的入侵。“李小江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话语,中国的女性问题一旦被西方女性主义化就成为被西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为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经验的。因此我们必须觉悟到,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进入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种族的遭遇和女性的性别遭遇同西方世界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渗透的遭遇是一样的。”她说:“就像我们女人要对过去男性中心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检验一样,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也要检验。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东西处处留心审查,总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与我们对西方的态度相似。”因此,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谨慎的借鉴和使用,更要勇于质疑,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本土化性别文化视阈.建立起从我国女性创作和女性生活实际出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系与框架,摆脱在理论上的困境。

三、女权意识下的社会困境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对于“女性主义者”的认同尴尬上。

女性主义理论虽为中国许多批评者及作家在批评创作上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是否认同女性主义作出明确的表态,除了极个别的批评家,如戴锦华公然宣称自已是个女性主义者,大多数批评家虽然是进行着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连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旗帜性的人物李小江,也不止一次的声明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在2000年出版的访谈集《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设问的就是一个身份、立场的命题的取舍和认同问题。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是全世界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不招致非议更安全的做法,可是作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李小江的声明却让很多人失望并无法理解。甚至大多数的女作家,也对女性主义不予认同.最为突出的是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视为女性主义创作典型的陈染公然宣称自己的写作是“超性别写作”,明显地针对加于她的“性别写作”评价。林白也称,她的写作不是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政治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民族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文学主题是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写作困境论文篇(6)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传人,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开始真正意义上“浮出历史地表”.到了90年代.两者共同创造出了空前繁盛的文学景象。然而作为21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语境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与局限,造成当代女性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困境。

一、传统境遇下的历史困境

母系社会之后的历史,毋庸赘言是男性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始终是一个受强制的、被统治的性别”…,她无处言说,也无人倾听,更无人评说,她是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席者,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封建社会中只是被抹杀与被掩盖的对象。她们“势必生于黑暗、隐秘、暗哑的世界.生存于古代历史的盲点。”在同样的历史境遇中.西方为反抗菲勒斯中心的压迫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使女性主义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它也是西方人权运动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西方人文思潮的发展中所派生出来的,它完成了从人的自觉到女性的自觉,从人的解放到女性的解放,所以西方的女性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产物。而中国的女性解放总是同各时期的社会问题和革命目标相联系,妇女的求解放、求独立、求自由、求平等诸意识始终同被压迫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交融在一起。

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是女性解放和性别问题的大前提。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又承受着落后就要挨打。受人侵略和民族兴亡的巨大压力。随后又处于反抗阶级压迫的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也就是说女性的自由与权力问题是男性也没有解决的,整个民族都没有独立的人权.又何谈女性呢?解放后,虽然民族独立的问题解决了.但中国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是超越性别的,“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阶级的解放又成为了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因此妇女问题还是被阶级的问题所覆盖。到了90年代,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为中国的女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掀起了女性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浪潮.但这次女性热潮仍不以解放为目的,基本不触及体制。而是以文化的启蒙和研究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可以说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它缺少像西方女权运动那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或者说是政治契机。它缺少一个把女性问题相对充分展开的时间和空间,它与中国的妇女生活实况是基本脱节的。刘思谦在《“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一书中就说:“我国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自发的、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的解放从来都是从属于民族的、阶级的、文化的社会革命运动。”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始终都游离于“主流批评”之外,套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我们或许可以形容女性文学批评为“第二批评”。因为它始终只是西方的舶来品。历史缺失的困境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大背景。

二、西方霸权下的理论困境

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建构,系统性强。覆盖面广。发展的比较成熟,而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就缺少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背景和土壤,所以她从西方获得的女性主义文学的体系、概念,几乎是关于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不止女性文学批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都与西方的文学理论相联系。刘若愚在其著作《中国文学理论》中说:“除了那些纯粹由传统批评家所主张的理论之外,我将不涉及20世纪中国理论.因为20世纪的中国理论受西方影响的主宰,不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中国理论与具有独立批评思想的传统中国理论没有相同的价值和兴趣。”随着中国社会向西方的全面开放与学习。西方理论进入中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必然。到了20世纪末.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理论话语已经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者所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缄默、缺席、疏离、身体写作等女性主义的经典专用术语,用女性主义批评者陈晓兰的话来说:“对于今天从事妇女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如果不懂得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或者不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和立场来对待她(他)的研究、解说对象,那就意味着落后、缺乏新意、传统或者不够深刻。所以在论文或论著的前面,以西方某位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观点、名言为开场白,或者概述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要义,似乎成了中国许多女性主义写作必不可免的一环。”

批评界出现这种现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中国本土没有产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只能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现成的批评理论。但是中国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短短的几年中便接受了西方几十年发展经历的成果,实际上是很难消化的。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至今仍缺乏完整性。除了《第二性》、《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的奥秘》、《性政治》、《女太监》等几部经典之作有完整的译介,其它大多都是摘要,或文选,完整的译著较少,系统的介绍更为缺乏。所以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完整理论尚未全面认识。就难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建树。另一方面,我国对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生搬硬套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无论它是否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对很多不很恰当的文学现象也加以分析套用,还有很多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基本上是用西方的理论在寻找中国文学中可以对应的文本例子,结果只是为西方的理论增加例证,对本土理论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在女性文学理论方面缺少建设性和创造性.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

更为堪忧的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本土缺乏正好迎合了西方霸权话语的入侵。“李小江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话语,中国的女性问题一旦被西方女性主义化就成为被西方文化整合的一部分。而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为西方女性主义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经验的。因此我们必须觉悟到,当代中国文化困境。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一样,在进入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种族的遭遇和女性的性别遭遇同西方世界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渗透的遭遇是一样的。”她说:“就像我们女人要对过去男性中心社会所有的价值观念进行检验一样,对西方的东西我们也要检验。女权主义对男性的东西处处留心审查,总持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与我们对西方的态度相似。”因此,对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谨慎的借鉴和使用,更要勇于质疑,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特的本土化性别文化视阈.建立起从我国女性创作和女性生活实际出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体系与框架,摆脱在理论上的困境。

三、女权意识下的社会困境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对于“女性主义者”的认同尴尬上。

女性主义理论虽为中国许多批评者及作家在批评创作上广泛使用.但很少有人对自己是否认同女性主义作出明确的表态,除了极个别的批评家,如戴锦华公然宣称自已是个女性主义者,大多数批评家虽然是进行着女性主义的研究,但却不肯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就连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旗帜性的人物李小江,也不止一次的声明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在2000年出版的访谈集《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设问的就是一个身份、立场的命题的取舍和认同问题。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是全世界多数人的选择。也是不招致非议更安全的做法,可是作为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领军人物,李小江的声明却让很多人失望并无法理解。甚至大多数的女作家,也对女性主义不予认同.最为突出的是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视为女性主义创作典型的陈染公然宣称自己的写作是“超性别写作”,明显地针对加于她的“性别写作”评价。林白也称,她的写作不是从女性性别出发的,她没有强烈的使命感。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性主义者认同的困境呢?美国理论家贝尔胡克斯曾在《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中谈到美国社会对“女权主义者”称号的反感,“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通常被限制在事先预定好的身份、角色或者行动之中,而这种身份角色或行为在人们的常规判断中,往往等同于同性恋者,激进政治运动者、种族主义者等。”而在中国.女性主义者也给人一种仇视男人、强硬、激进、男性化的感觉,甚至有可能还会被误认为是同性恋者。大多数人都容易将女权主义看做一种对于性别的偏见.害怕遭到社会的非议和不理解,甚至歧视。其实,女性主义之所以让社会对其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也是有原因的.有些女性批评者对于性别近乎过敏的关切将女性主义理论完全归结为对性别歧视和男性压迫的批判和控诉.将与男性的对抗和斗争视为获得解放的唯一手段,认为女性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不懂得自省和自我批判。张抗抗在接受访谈时曾经说:“女作家为什么不愿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其实深层原因是怀着一种恐惧感,对于矫枉过正的极端女权主义带给我们的伤害确实很害怕。”“女性主义将性别立场强调的太极端了,实际上是将我们封闭起来。一天到晚想女性意识。用女性主义标尺去鉴别一切的问题。”

当然这些只是小部分女性主义者的做法以致造成了社会和人们对于女性主义认识的一个误区。偏离了社会主流的中心。因此,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者应该端正态度。走出误区,不断自省,发挥出女性主义的积极作用,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立场。将它视为在一切社会阶层与一切民族中存在的全球性的女性谋求进步、解放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消除社会的偏见。

四、性别视野下的创作困境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为普遍的女性文学主题是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它来源于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创立的“女性写作”理论,她的“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成为那时期女性写作的至理名言。

写作困境论文篇(7)

话题作文讲究海阔天空任意驰骋。命题作文重在分析综合,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以“诚信”为话题,就可以尽情地谈古今中外社会历史文学艺术中的诚信问题。以“回到诚信的原点”为题目,就要抓住“诚信”中包含的“言必信,行必果”这个原点讲它的意义和价值。可见这两种作文有相通性,但范围有宽有窄。而材料作文所写的范围则更窄,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备不胜备。以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为例,一个工人困于冷库之内五个小时,情况万分危急,一个保安奇迹般地为他打开了门。因为这个工人每天都和保安打招呼,上班说“早上好”,下班说“明天见”,而今天这个保安只听到“早上好”,没有听到“明天见”,他估计这个工人可能出事了,于是他开始全厂寻找这个工人。依据这个材料写作文,最切题的立意是“关爱能救人于危难”。这里的“关爱”可以改成“友爱、礼让、平等、尊重、使别人感动”等有限的词语。“危难”可改成“困局、困境、危险”等词语。这里边有一种临时建立起来的理论关系。也许学生见过有关“关爱”或“礼让”等等相关主题的作文,也许学生见过有关“困境”“生活”等等主题的作文,但把二者硬拉到一起的文章应该很少见过,甚至从来没见进。这样看来,材料作文所写内容和范围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因而比其他种类作文要窄得多。

第二、材料作文的材料可分成几类?

“材料作文”是从既定材料出发,通过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的来源一般是寓言故事、历史事实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也有用诗歌、漫画、名言等作为材料的;材料形式有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为方便审题我们暂且把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可分为三类:一为事件类,凡列举某个事情事件的,不论古今中外均属此类。二为道理类,只列出观点或至理名言的,均属此类。三为现象类,此类材料既无道理也无事件,只讲一些现象供考生思考,而材料本身又有确切的指向性。

第三、材料作文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作文本质上就是“问题作文”。不管哪类材料,归根结底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比如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它讲了一个事件,而事件本身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陷入绝境的工人为什么得救了?或者说:是什么救了这个陷入绝境的工人?扩而大之就是:是什么救人于绝境?答案不能表面化,要深入保安所讲内容的核心,即精神本质。“关爱能救人于危难”即可以做题目,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出题才真正考查出考生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的真水平。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观察材料发现问题”的意识,而且要按照材料给出的答案方向确定中心论点。

第四、材料作文如何拟题?

材料作文最老实最贴切的拟题方法是把中心论点当题目。从拟题形式上看有论点型、范围型、感想型、联想型、关系型、问题型等。例如:时代的召唤、我的时代生活3.0(范围型);我愿意生活在现实中、要正确面对生活环境(论点型);被穿越的现实(感想型);我与李白的会面(联想型);过去、现实与未来(关系型);如此“穿越”恰当吗(问题型)

拟题原则――总的原则是紧扣中心论点及材料的特点来拟定。从应考的实际来说,最好拟成论点型题目,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在中心论点确定的情况下,只需把论点句照搬或缩简短一点即可。如果这样做有困难,那就拟成感想型,既简便又稳妥。

第五、材料作文基本框架是什么?

材料作文的问题和观点都来自材料,因而必须注重作文与材料的密切关系。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写作在确定了立意和题目后基本相同,但材料作文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在开始引题方面一定要结合材料,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因此,材料作文基本的结构框架包括:点材料、提观点、联生活、深挖掘、结全篇等五部分。简称为:点、提、联、深、结。

点材料就是对材料进行选择裁剪。选裁就是不能将材料原文照搬,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一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二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提观点就是树核心,然后纲举目张。就是对材料进行适当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联生活就是放开手脚结合生活实际对问题展开论述。材料作文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而要联想联系,论证论点。“点”“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考生可以选择贴近现实,贴近日常生活的兴奋点”,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深挖掘就是进一步开掘材料的本质,力求入木三分地分析问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学生真实的认识水平的体现。

结全篇就是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可以用名言警句,可以联想想象,也可以使用手法和修辞,忌胡乱应付,麻痹大意。

第六、材料作文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写作困境论文篇(8)

任何艺术的发生,总是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语境的。文学从来都是隶属于文化,而网络文学正是通过奠基于网络文化的精神领域才获得自己的根基。但在文化背景和选择上,网络文学们将传统和时尚两种不同的文化刻意放在对立的文化背景上加以渲染,而不是从整个人类文化整体的角度加以考虑。因此在突破主流话语的同时难免矫枉过正,遭遇了另一种尴尬。

这种困境首先表现在文化身份的焦虑与尴尬。不可否认,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化中一种时尚而又颇具争议性的文学形式。它借助于现代最新的传媒手段而兴起,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方式。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文学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和缺失。“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其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共享性,造成了话语权力扩散的最大化”。自由、平等、互动、随意性、民间审美意识等等,本是网络文学追求的标志性特质。然而在当代以消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语境下,网络文学在轰然崛起的商业流行话语面前频抛媚眼,显示了一种投降姿态,走向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矛盾状态。网络文学游离于传统之外,努力建立起自身的话语体系,形成独有的后现代品格。同时,为迎合读者口味,创作大多为快餐式消费为主,缺乏人文情怀,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部分网络作家在商业包装下从幕后走向前台,希望提高作品的商业价值,渴望跻身于主流话语。网络文学与传统媒介联手而融人消费文化的生产线,网络文学便显现出身份的焦虑和尴尬。

其次,虚拟和狂欢背后的文化危机造成其文化品格的缺失与困惑。网络文学的出现是都市化进程结合科技进步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大众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下,娱乐消费性成为了需要的焦点,文学也成了一种可被消费的商品。它审美、教化作用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性和时尚性。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网络文学成了肯德基一样色香味美的快餐,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日趋平民和世俗。人们已经不再期望从它那里得到精神的荡涤,而只是寻求快乐和欲望的满足。目前,人们在喧闹四起的大众文化领域中所见到的更多是愈演愈烈的高技术复制、朝生暮逝的时尚变化,以及即时性的情绪宣泄或心理反应,而长时间的精神性磨练被降格到最低的限度,心灵的玩味和孤独的冥想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地盘;这无异于把艺术的精魂推向了消亡的边缘,正是对人生审美过程的衰退的一种回应,意味着人的生命感受正面对着一场很有可能失去自我提升力量而走向凡庸的精神历险。一切神圣、崇高的东西在网络的世界中遭受了消解和嘲弄。

因此,网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培植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对文学的创作和接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决定了它目前难以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文学的地位。在网络文学文本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对社会重大问题、人类生存境遇等终极价值的关怀,还有一些只是纯粹宣泄作者本人生存的怨愤、迷茫与困惑,它们对畸形人生的不满与牢骚,远没有传统文学对现实的批判来的犀利。因此,就文学所应有的刚性和硬度而言,网络文学比不上传统文学。

二、文学格局的边缘地位和异端效应

在当代文学格局中,传统文学依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着强势文化地位。而相对于肇始于民间的网络文学来说其在当下的文学格局中,显然是在文学舞台的边缘努力拼争着。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写作是一种体制外的边缘写作,网络作家所运用的话语形式是非主流的民间话语形态,他们主观上只是寻找一种能够宣泄的途径去宣泄和释放,也就是这种纯粹的我行我素,使其长时间只能在当代文学舞台的边缘向“观众”挤眉弄眼。由于当代文学太多的“另眼观照”和“无奈的被边缘和被另类”,而导致当下的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格局中凸现出另类、浅薄和过度商业化的异端效应。

从“另类”到“有意无意地归顺”。“另类文学”似乎是“前卫文学”的代名词,有一些网络文学或评论者标榜网络文学为“另类文学”,过分地强调它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补充,甚至认为网络文学将成为一种主流文学。然而时至今日,网络文学已显露出两大变化:一是一批网络浮出“网”面,二是网络文学向传统文学的“归顺”与被“招安”一些网络借着网络传播的迅急猛烈之势,背靠网络,面向传统,网上买得人气,再出版印刷纸面文学,并以印数作为成功的参照,这成为当前网络文学的又一道景观,被许多网民戏称为网络文学的“归顺与招安”。当传统文学媒体向某个网络发出“招安”的表示时,某些网络所表现出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令人不能不遗憾地发现,文学的最终权威,依然归位于传统文学媒介。从“另类”到“有意无意地归顺”,网络文学呈现出现实的困惑与尴尬。

普遍的网络文学作品内涵浅薄、思想含量严重不足。网络文学创作者始终将写作视点对准个人,与社会、公共、国家等集体保持相当的距离,他们虽然获取了个人生存经验,但那是游离于社会经验之外的。没有了社会的有力依托,其结论或其暗示的思想就没有或缺少了社会含量;割裂历史就会使人物变的孤单,其性格或情节的发展没有了必要的起始点,因此也就没有了历史的沧桑厚重,其作品势必缺少文学所要承担的思想意识。网络文学恰恰比较多地关注了私人话语、本能欲望以及身体、性等纯物质的东西,而少有理性、精神。他们的作品多是编织灰色的梦,令人压抑,个性十足,却又支离破碎,不能给人以强有力的震撼或启迪人们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或人生思考。许多网络笔下的人物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轻飘飘的纯物质的东西,几乎没有引人思考的“形而上”的内容,思想含量的极度不足已成为网络文学作品致命的缺陷。

网络文学活动表现出过分的商业化。今日的中国社会一切活动都被赋予了物的内涵,文学亦不例外。文学商业化、文学走向市场是一个趋势,但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依然要重视文学的艺术含量。网络文学显然在这方面失于偏颇,他们在文学市场化的道路上虽然走在了前列,但为了突出文学的市场效应他们有时不惜背离文学的创作原则。正如在网络上时而就会冒出的什么“木子美”、“流氓燕”、“二月丫头”……“她们大胆地身体写作,深刻的内心体验被强有力的商业运行包装、改写……于是一个男性窥视者的视野便覆盖了女性写作的天空与前景”。她们一方面高扬女性大旗,对男性无情抨击、大肆鞭挞,高喊男人发达的肌肉没有丝毫的美感。但在市场的巨大诱惑下,她们又渴望“能拥有一个像父亲一样可以覆盖她们的男人”,这种矛盾不能不说是网络文学创作过分屈从于市场的悲哀。还有一些网络较为熟悉市场游戏规则,他们将笔触紧紧抵住市场、抵住物欲化的现实。于是他们在作品中刻意暴露生活的阴暗面,暴露感官欲望,为读者提供各种刺激。以欲望的顶礼膜拜征服读者、征服市场,很显然这样做大大降低了文学的艺术品位,不能给读者提供以巨大的思想震撼,没有引导读者进行自我人格的磨炼以及对人类进行终极命运的思考。

三、写作形态上的困境和批评缺失的尴尬

网络文学的写作形态,显现了网络作家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的态度:即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的渴望进入、逃离与漠视,表达的是网络作家们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潜在的对抗。传统文学的现实秩序、严密的体制对“话语权”的独占,使得网络作家不堪重压,只能站在秩序之外仰慕大红大紫的同辈,渴望在文坛获得话语权是其深刻的生存焦虑。于是,他们自主选择了在网络中随心所欲地表达来对抗传统文学的现实秩序。

网络文学写作形态的这种对抗姿态,恰恰表现出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的重视与憧憬。从虚幻的稳匿状态向现实主流靠近,网络文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两套游戏规则的间离。网络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自由地表达、尽情享受挣脱“话语霸权”的“语言狂欢”,以自己为中心,快速生产,一次性消费。网络文学创作的非理性游戏规则,使得作家们的“创作”失去制约而显得软弱、无力。要实现网络作家在传统文学现实秩序中“落脚安家”的愿望,网络文学创作必须修改游戏规则,但修改的结果也就是放弃和背离网络文学的特质。这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结构性矛盾,也是网络文学写作形态的一个困境。

另一个问题是:文学主题的严重匮乏。通过纸媒体,从虚拟之境走人现实秩序的网络作家,不管愿不愿意,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虚拟时空的游戏规则,必须接受现实秩序的制约。然而就是在网络中获得高荣誉的作家文本,如果将其放在当代文坛上冷静分析,也会失去它们在网络上炫目的光环,即使像安妮宝贝这样的网络顶级作家,面对王安忆、铁凝,甚至卫慧、棉棉,其文本主题的可阐释性也会显得单一,剩下的只有主题匮乏的空洞,无奈地湮没于传统文学创作的优秀文本之中。因此具有革命性的网络写作形态却因其文本简单而沦人尴尬境地;缺少认识价值的网络文学主题,使得网络作家在通过纸媒体进入现实秩序获得“一席之地”的可能性再次受到质疑。这是网络文学写作形态的又一困境。

写作困境论文篇(9)

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潮流,网络文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网络文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学一元统治的文化语境让文学写作更富有张扬的活力;同时在客观上,网上的写作传播方式已日益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另一方面也就难免鱼龙混杂,作品良莠不齐。网络上的“文学世界”春草疯长,众声喧哗,百无禁忌。它所具有的生猛无羁,靠的是网络写作自由氛围和传播的优势 ;它的良莠杂芜,却是因其外在的历史 、社会、文化因素和本身存在的缺陷及问题使然,以致网络文学在时尚的光环下渐显疲态 ,遭遇到现实的困惑与尴尬。 

一、 文化上的困境和尴尬

任何艺术的发生,总是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语境的。文学从来都是隶属于文化,而网络文学正是通过奠基于网络文化的精神领域才获得 自己的根基。但在文化背景和选择上,网络文学们将传统和时尚两种不同的文化刻意放在对立的文化背景上加以渲染,而不是从整个人类文化整体的角度加以考虑。因此在突破主流话语的同时难免矫枉过正,遭遇了另一种尴尬。

这种困境首先表现在文化身份的焦虑与尴尬。不可否认,网络文学是当代文化中一种时尚而又颇具争议性的文学形式。它借助于现代最新的传媒手段而兴起,以强势的科技背景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方式。毋庸置疑的是,网络文学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和缺失。“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其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共享性,造成 了话语权力扩散的最大化”。自由、平等、互动、随意性、民间审美意识等等,本是网络文学追求的标志性特质。然而在当代以消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语境下 ,网络文学在轰然崛起的商业流行话语面前频抛媚眼,显示了一种投降姿态 ,走向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矛盾状态。网络文学游离于传统之外,努力建立起 自身的话语体系,形成独有的后现代品格。同时,为迎合读者 口味,创作大多为快餐式消费为主,缺乏人文情怀,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部分网络作家在商业包装下从幕后走向前台,希望提高作品的商业价值 ,渴望跻身于主流话语。网络文学与传统媒介联手而融人消费文化的生产线 ,网络文学便显现出身份的焦虑和尴尬。

其次,虚拟和狂欢背后的文化危机造成其文化品格的缺失与困惑。网络文学的出现是都市化进程结合科技进步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大众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下,娱乐消费性成为了需要的焦点 ,文学也成了一种可被消费的商品。它审美、教化作用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趣味性和时尚性。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网络文学成了肯德基一样色香味美的快餐 ,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日趋平民和世俗。人们已经不再期望从它那里得到精神的荡涤,而只是寻求快乐和欲望的满足。目前,人们在喧闹四起的大众文化领域中所见到的更多是愈演愈烈的高技术复制、朝生暮逝的时尚变化,以及即时性的情绪宣泄或心理反应,而长时间的精神性磨练被降格到最低的限度,心灵的玩味和孤独的冥想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地盘;这无异于把艺术的精魂推向了消亡的边缘,正是对人生审美过程的衰退的一种回应,意味着人的生命感受正面对着一场很有可能失去 自我提升力量而走 向凡庸的精神历险。一切神圣、崇高的东西在网络的世界中遭受了消解和嘲弄。 

因此,网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培植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对文学的创作和接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自身存在的不足,决定了它目前难以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文学的地位。在网络文学文本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对社会重大问题、人类生存境遇等终极价值的关怀,还有一些只是纯粹宣泄作者本人生存的怨愤、迷茫与困惑,它们对畸形人生的不满与牢骚,远没有传统文学对现实的批判来的犀利。因此,就文学所应有的刚性和硬度而言,网络文学比不上传统文学。 

二、文学格局的边缘地位和异端效应 

在当代文学格局中,传统文学依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着强势文化地位。而相对于肇始于民间的网络文学来说其在当下的文学格局中,显然是在文学舞台的边缘努力拼争着。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写作是一种体制外的边缘写作,网络作家所运用的话语形式是非主流的民间话语形态,他们主观上只是寻找一种能够宣泄的途径去宣泄和释放 ,也就是这种纯粹的我行我素,使其长时间只能在当代文学舞台的边缘向“观众”挤眉弄眼。由于当代文学太多的“另眼观照”和“无奈的被边缘和被另类”,而导致当下的网络文学在当代文学格局中凸现出另类、浅薄和过度商业化的异端效应。 

从“另类”到“有意无意地归顺”。“另类文学”似乎是“前卫文学”的代名词,有一些 网络文学或评论者标榜网络文学为“另类文学”,过分地强调它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补充,甚至认为网络文学将成为一种主流文学。然而时至今日,网络文学已显露出两大变化:一是一批网络浮出“网”面,二是网络文学向传统文学的“归顺”与被“招安”一些网络借着网络传播的迅急猛烈之势,背靠网络,面向传统,网上买得人气,再出版印刷纸面文学,并以印数作为成功的参照,这成为当前网络文学的又一道景观,被许多网民戏称为网络文学的“归顺与招安”。当传统文学媒体向某个网络发出“招安”的表示时,某些网络所表现出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令人不能不遗憾地发现,文学的最终权威,依然归位于传统文学媒介。从“另类”到“有意无意地归顺”,网络文学呈现出现实的困惑与尴尬。

普遍的网络文学作品内涵浅薄、思想含量严重不足。网络文学创作者始终将写作视点对准个人,与社会、公共 、国家等集体保持相当的距离,他们虽然获取了个人生存经验,但那是游离于社会经验之外的。没有了社会的有力依托,其结论或其暗示的思想就没有或缺少了社会含量 ;割裂历史就会使人物变的孤单,其性格或情节的发展没有了必要的起始点,因此也就没有了历史的沧桑厚重,其作品势必缺少文学所要承担的思想意识。网络文学恰恰比较多地关注了私人话语、本能欲望以及身体、性等纯物质的东西,而少有理性、精神。他们的作品多是编织灰色的梦,令人压抑 ,个性十足,却又支离破碎,不能给人以强有力的震撼或启迪人们进行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或人生思考。许多网络笔下的人物追求的终极 目标是轻飘飘的纯物质的东西,几乎没有引人思考的“形而上”的内容,思想含量的极度不足已成为网络文学作品致命的缺陷。 

网络文学活动表现出过分的商业化。今日的中国社会一切活动都被赋予了物的内涵,文学亦不例外。文学商业化、文学走向市场是一个趋势,但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依然要重视文学的艺术含量。网络文学显然在这方面失于偏颇,他们在文学市场化的道路上虽然走在了前列,但为了突出文学的市场效应他们有时不惜背离文学的创作原则。正如在网络上时而就会冒出的什么“木子美”、“流氓燕”、“二月丫头”……“她们大胆地身体写作,深刻的内心体验被强有力的商业运行包装、改写……于是一个男性窥视者的视野便覆盖了女性写作的天空与前景”。她们一方面高扬女性大旗,对男性无情抨击、大肆鞭挞,高喊男人发达的肌肉没有丝毫的美感。但在市场的巨大诱惑下,她们又渴望“能拥有一个像父亲一样可以覆盖她们的男人”,这种矛盾不能不说是网络文学创作过分屈从于市场的悲哀。还有一些网络较为熟悉市场游戏规则,他们将笔触紧紧抵住市场、抵住物欲化的现实。于是他们在作品中刻意暴露生活的阴暗面,暴露感官欲望,为读者提供各种刺激。以欲望的顶礼膜拜征服读者、征服市场,很显然这样做大大降低了文学的艺术品位,不能给读者提供以巨大的思想震撼,没有引导读者进行自我人格的磨炼以及对人类进行终极命运的思考。 

三、写作形态上的困境和批评缺失的尴尬 

网络文学的写作形态,显现了网络作家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的态度:即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的渴望进入、逃离与漠视,表达的是网络作家们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潜在的对抗。传统文学的现实秩序、严密的体制对“话语权”的独 占,使得网络作家不堪重压,只能站在秩序之外仰慕大红大紫的同辈,渴望在文坛获得话语权是其深刻的生存焦虑。于是,他们自主选择了在网络中随心所欲地表达来对抗传统文学的现实秩序。

网络文学写作形态的这种对抗姿态,恰恰表现出对传统文学现实秩序的重视与憧憬。从虚幻的稳匿状态向现实主流靠近,网络文学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个是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两套游戏规则的间离。网络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自由地表达、尽情享受挣脱“话语霸权”的“语言狂欢”,以自己为中心 ,快速生产,一次性消费。网络文学创作的非理性游戏规则 ,使得作家们的“创作”失去制约而显得软弱、无力。要实现网络作家在传统文学现实秩序中“落脚安家”的愿望,网络文学创作必须修改游戏规则 ,但修改的结果也就是放弃和背离网络文学的特质。这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结构性矛盾,也是网络文学写作形态的一个困境。

另一个问题是 :文学主题的严重匮乏。通过纸媒体,从虚拟之境走人现实秩序的网络作家,不管愿不愿意,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虚拟时空的游戏规则,必须接受现实秩序的制约。然而就是在网络中获得高荣誉的作家文本,如果将其放在当代文坛上冷静分析,也会失去它们在网络上炫 目的光环,即使像安妮宝贝这样的网络顶级作家,面对王安忆、铁凝,甚至卫慧、棉棉,其文本主题的可阐释性也会显得单一,剩下的只有主题匮乏的空洞 ,无奈地湮没于传统文学创作的优秀文本之中。因此具有革命性的网络写作形态却因其文本简单而沦人尴尬境地;缺少认识价值的网络文学主题,使得网络作家在通过纸媒体进入现实秩序获得“一席之地”的可能性再次受到质疑。这是网络文学写作形态的又一困境。 

置根于网络写作形态内的网络文学之双重困境 ,使网络文学良性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失去深度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最终只剩下游戏的外壳,同时与其尴尬呼应的却是创作的沸腾与评论界的沉默和冷眼观照。 

文学的繁荣和兴盛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文学文本与文学评论。任何一种文学形态的繁荣和兴盛也必然是两方面共同兴盛的组合。就当前网络文学的现状而言,一方面是创作的极度热情,另一方面是评论的冷淡。任何一次文学的繁荣都必然伴随大量理论研究的成果,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康说理、鞭辟人里的文艺批评 ,需要一批学识渊博 、学理讲究、深谙文学规律的文艺理论工作者投入其中,对其进行研究评说,规范引导。理论批评的严重滞后,是当前网络文学发展的又一瓶颈。由于批评的缺失 ,网络文学创作与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误区和问题导致了创作与接受两个环节脱节、作者与评论者之间关系疏离以及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之间不能相互照应 ,从而使他们之间难以开展对等的对话。亦使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难以实现。 

与发展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就像站在巨人旁边的婴儿,好与坏只是人们现在的评价。网络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创造。借用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 :只有探索着的艺术才是壮丽的艺术 ,只要还有创造的余地,就有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前程。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写作困境论文篇(10)

作文难是普遍现象,关键要找到难在何处。每一位教师要对作文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寻找到影响作文教学成效提升的不利因素。笔者认为初中生作文学习成效不高,主要和以下四个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学生文学素养偏低。有些初中生阅读量少得可怜,不仅平时对文学名著阅读较少,就连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刊物阅读量也偏少,这就导致学生在作文写作中文笔干涩,词汇量较少,无法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是作文写作技巧不高。作文写作技巧是影响写作质量的最关键因素,过去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前指导侧重于范文模仿,学生甚至直接翻版范文,导致作文写作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技巧指导,这是学生写作能力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离开了生动的写作技巧,作文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是生活积累相对不足。生活中的感知对作文教学而言,就如同面包对于人一样重要,没有生活的感知就谈不上有感而发、情由心生。当前初中生学习生活节奏较快,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学生无暇顾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也是导致初中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直观形象素材而抓耳挠腮、生搬硬套的重要原因。

四是作文学习兴趣匮乏。正因为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感受到较大的难度,在写作时自然会产生畏难情绪,这就会让作文学习陷入恶性循环,越是写不出来越怕,越怕越是写不出来。

二、解决初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的方法路径

面对当前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广大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提高教学措施的针对性效果以弥补短板,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重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开展多读多写活动增加文学积累。文学积累对初中生作文写作帮助较大,而这些积累不是天生的,必须要通过后天的逐步学习感悟,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笔者在教学中倡导开展了多读多写专题活动,首先是多读,每一位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60万字,阅读的内容涵盖名著以及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刊物报纸等等,通过这样的多读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积累。多写活动则是加大读书笔记摘录、读后感撰写的频率,让学生在多读之后开展多写,将内心的感悟总结梳理和提炼出来,从而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多得的重要基础。

2、广辟途径强化学生作文技巧指导。对学生进行作文技巧指导,不仅仅要着眼于作前指导,还要将其与语文教学各个方面融合起来。首先,教师要结合阅读分析渗透写作技巧训练,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课文运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手法,怎样刻画人物表现中心的,以及在选材立意方面有何特点等等。既可以着眼于大的环节,也可以着眼于小的角度,从范文分析中增强学生写作的技巧感悟效果。其次,教师要重视教学指导方式的转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亲身感悟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直观了解的效果,而且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环境中,提高了学习技巧,激发了写作兴趣。

3、引导仔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仔细观察,大到社会生活的翻天覆地变化,小到家庭生活的变迁,都可以从中搜集到有价值的素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形形的人物,无论是正面的人物还是负面的形象,都可以选准一定的角度着力点,写出视野独特的文章。所以生活中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用心观察、用心积累,这样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就会随手拈来。

4、增强积极情感提高作文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是成功的满足、兴奋等能够让学生产生愉悦心情的因素。教师针对学生作文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要重视发掘资源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例如多鼓励多表扬学生可以让学生提高对作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竞赛活动,采取分层级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比赛的学生都处于同一个层面,这种竞争氛围也是提高学生作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兴趣组织以及专题研究活动等,为作文教学拓展空间,增强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些方面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作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上一篇: 小学教学工作思路 下一篇: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