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理论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5 16:21:36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1)

2019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在近5年的时间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经历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升级期四个发展阶段,乡村旅游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时代,现已进入到大旅游发展时代,发展形势迅猛。政策支持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精准扶贫,积极对扶贫开发方式进行创新,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2019年,在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中,表示积极推进“旅游+农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并提出要继续进行旅游扶贫模式的推广,加强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建设,并突出乡村旅游扶贫在旅游扶贫的重要地位。发展乡村旅游在扩宽居民增收渠道、促进保护农业生态和乡土文化,以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不仅能够满足都市游客休闲度假的需求,也为发展社区经济投入了鲜活的生命力。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社区居民就业机会,带动社区居民增收致富,提升了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指数。其次,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社区在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方面得到建设,改善了社区居民生活环境。最后,城乡居民互动的过程中,生活观念、消费意识、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同时利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使居民见多识广,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在区域经济方面,乡村旅游发挥综合带动效应,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精准扶贫,加快农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研究所得的成果还较为薄弱,涉及到该领域的学者较少,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社区参与模式、社区参与机制研究领域,并且对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对于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难以用定量的方式进行表述与呈现。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与社区参与度之间复杂的作用机理,通过量化的形式说明上述关系,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现实意义

以社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增加社区居民收入、保护社区居民利益、减轻社区居民负担等一系列重要的现实问题,对于提高旅游扶贫综合效益、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家大力支持旅游扶贫,通过发展旅游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减小贫富差距,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重视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体系中地位与作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来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特别是旅游发展基础认知、政策支持的感知,社区的社会资本状况、居民参与旅游态度、参与能力等因素,分析上述影响因素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程度,得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提升依据,同时也为政府管理部门落实和完善社区参与旅游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研究思路

本文在梳理总结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区居民感知为研究视角,提出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根据国内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影响因素测量量表、社区参与度测量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对影响因素与社区参与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在实证分析、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研究结论,并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提升策略与建议。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该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国内外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行评述。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对社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概念进行界定,对社区一体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梳理,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理论模型。依据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模型来源,并结合影响因素与社区参与度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假设,最终构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

第四章研究设计。依据相关研究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选取调研地点,并设计调查问卷,对影响因素量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量表进行解释。

第五章实证研究。按照第四章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利用SPSS23.0软件对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进行比较,利用SPSS23.0软件、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并对测量模型、结构模型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因素对社区参与度的影响路径。

第六章结论、建议与展望。归纳总结本文的结论,并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提升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指出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四、提纲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3 研究述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社区

2.1.2 社区参与

2.1.3 乡村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社区一体化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理论模型

3.1 模型来源

3.2 研究假设

3.2.1 参与旅游态度的影响因素

3.2.2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的影响因素

3.3 模型构建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4.1.1 样本选择依据

4.1.2 数据收集

4.2 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4.2.1 旅游开发基础认知量表

4.2.2 社会资本量表

4.2.3 政府支持力度感知量表

4.2.4 参与能力量表

4.2.5 参与旅游态度量表

4.2.6 社区参与度量表

5.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比较

5.3 测量模型分析

5.3.1 测量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5.3.2 信度分析

5.3.3 效度分析

5.4 结构模型分析

5.4.1 影响因素和社区参与度结构模型分析

5.4.2 参与旅游态度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模型分析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培育社会资本,促进社区良性互动

6.2.2 增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居民参与环境

6.2.3 注重创新发展,扩宽居民参与内容

6.2.4 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强化居民参与能力

6.2.5 培养居民积极参与态度,增强居民参与意愿

6.2.6 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

6.3 研究创新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校内图书馆电子资源,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把握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网络信息,详细了解文章涉及到的理论基础知识,从而为本文提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根据我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建立了影响因素测量量表、社区参与度测量量表,并设计调查问卷,按照样本选择依据选取调研地点,对社区居民进行实地调研,发放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

(3)统计分析法通过对问卷的发放,收集原始数据,使用SPSS23.0软件、AMOS21.0软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并对假设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检验各假设成立的情况,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唐代剑,过伟炯.论乡村旅游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以浙江藤头、诸葛、上城埭村为例[J].特区经济,2019,11:155-157.

[4]杨洋.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9,01:78-79.

[5]Karoline Daugstad. Negotiating landscape in rural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35(2):402-426.

[6]Ap J. 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Tourism In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04):665-690.

[7]史蒂芬·佩吉等.现代旅游管理导论[M].刘劼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8]Peter W Williams, Robert W Penrose, Suzanne Hawkes. Shared decision making in tourism land use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04):860-889.

[9]Mason P,Cheyne J.Resident Attitudes to Proposed Tourism Developmen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9,27(02):391-411.

[10]Butler R.W.The Concept of a Tourism Area Cycle of Evolu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5-12.

[11]Zahed Ghaderi. Domestic Tourism in Iran.[J].Taylor & Francis Journal.2019,22 (2),:278-281.

[12]Murphy P.E. Tourism: Community Approach[M].New York: Methuen Inc,1985.

[13]Pauline J Sheldon,Teresa Abenoja. Rezident attitudes in a mature destination: the case of waikiki[J].Tourism Management,22(5),435-443.

[14]Freeman 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1984.

[15]JE Rosenow,GL Pulsipher. Tourism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M].Lincoln,Neb:Century Three Press,1979.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2)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266-02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3]。新常态下,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由传统粗放式开发建设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注重乡村特色和城乡社会公平的开发建设模式转型[4-5]。如何通过旅游景观开发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

1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特点

1.1 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独特古朴的村庄、原始劳作形式、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都是乡村旅游景观。其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以及乡村景观延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5]。

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更加强调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因此,应注重生态环境产业,利用各种资源(传统乡村农业、自然景观等),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多元复合产业经济,最终实现区域农村经济向路域经济、郊区化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把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与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使其成为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 设施配套体系的完善化

新常态强调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有机统一,这就更加突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性。

乡村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是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显著影响着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以至农村消费和农村现代化进程[6]。设施的配套,一方面给乡村旅游者提供了便捷,显著提升了旅游品质;另一方面,合理完善的村落服务设施体系,也让当地原住民感受到了旅游景观打造的益处,从而增强了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为提振乡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为新常态下的乡村综合品质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乡村基础设施应配套。

1.3 景观开发方式的科学化

新常态强调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体现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上,更加强调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多元化和畅通化。建设新常态下的宜居乡村需要较大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投入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建立科学的引导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景观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资金流正常融通,是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 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问题剖析

近年来,随着南京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南京的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南京广大乡村具备生态条件好、人口密度低、可用农地潜力大的后发优势。目前已经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年度绿化目标、农民收入提高且生活改善、农业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

2.1 乡村旅游景观设施和功能欠缺

目前,南京的村落旅游点,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餐饮功能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农家饭店,发展难以持续,需要介入多重功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乡村旅游整体基础设施欠缺,环境洁化不到位,厨房、餐厅、厕所等的卫生状况不良,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交通、消防、用电等配套设施不充足,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依然存在隐患。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大部分旅游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尤其是专业旅游管理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乡村旅游经营粗放,管理不规范,仍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特别是部分经营户的“小农经济”意识较强,缺乏环保意识,对外宣传力度依然欠缺,缺乏旅游产品的营销包装意识,服务档次跟不上,整体接待水平不理想。

2.2 旅游景观发展管理较粗放

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部分村落旅游点在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前期没有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

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贴上了“乡村旅游”的标签[1],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迅速耗损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核心资源。同时,在后期的项目运营中,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原始的自然资源,不够重视文化遗产类要素,服务项目缺乏特色,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3 旅游景观开发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和扶持的力度,随着投入的逐年增加,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具有面域广阔、建设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提升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乡村旅游景观资金投入不足的结果,导致了现实中建设资金短缺,制约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当地农民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因此南京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资金缺口大。同时,南京乡村原住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旅游管理办法[1],但这些政策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乡村社区的规范管理,激励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来。

3 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是新常B下乡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7]。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可以促进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结合南京具体特点和发展现状,今后发展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着力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提高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水平

南京区域旅游景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开放旅游市场的地位,以优质的规划方案及建设品质形成最有效的区域旅游空间联动方式。

在具体的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中,应强化区域管理者对这一方向进行引导,包括在乡村旅游点的宣传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等,为村落优化的旅游产品和空间结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建设中,应积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工程。在提倡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的基础原则下,突出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南京不同村落的异质化特征,规划建设特色化的旅游景观产品。由开发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体验、休闲、度假、商务和其他专项旅游并举,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3.2 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新常态下建设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参数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是基础设施,应着重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乡村旅游地空间发展和旅游产品建设,打通村落多处与周边市县之间的交通轴线,为拓展南京乡村旅游地空间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在加强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种服务娱乐功能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村落所在的中心镇村的建设,使得游客能在游玩景区点之后能够充分接触乡村自然的真正实体,融入于其中。在村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照突出特色、弘扬传统、彰显文化的要求,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村落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现代观念的提高。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为后期的居民社区参与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3 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提高社区村民的参与热情

建设宜居乡村旅游景观需要较大的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8]。市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域内乡村旅游服务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引导社会资金重点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同时,社区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其有效存在对于激活乡村景观建设的活力具有天然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政府是牵头人和组织者,同时也不能忽视社区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大力培育和发挥社区的示范作用,探索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统领、市场操作、社区参与”的宜居乡村景观建设新格局。

4 结语

乡村作为人类文明的根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合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涉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以及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9]。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品质的延续和提升。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地查漏补缺,尤其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完善以复合液态为核心的精细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同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等激励方式,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张众.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37-39.

[2] 段雪辉.“农家乐”旅游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1):86-87.

[3]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EB/OL].[2016-08-08].http:///spec-ial/zgjjxct/index.shtml.

[4] 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5] 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5(6):49-53.

[6] 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3)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24-04

1引言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共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优质的旅游规划。从全国范围看,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规划市场不成熟、规划经验不足、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一样,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本文对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寻求“反规划”理论与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契合点,尝试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遐迩闻名。2003年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成功开发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现了诸如“龙泉国际桃花节”、“蒲江樱桃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没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乡村旅游出现了资源雷同、季节性过强、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叠加效应的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成都城乡建设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模式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政策”的发展思路,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定位,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

2.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规划动机不正确,规划单位良莠不齐,规划过程不严谨,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规划缺乏特点和亮点,规划评审小组行政官员多或内行失声现象严重等[2]。部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以上问题。此外,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为主体扩散发展,部分有农家乐的地方,规划人员依葫芦画瓢,摘抄其他的规划文本,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分析以及项目自身独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详细、不系统,缺乏对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规划写出来的文本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质严重,特色不鲜明。

2.2.2规划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

部分规划人员对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不深入,过于浮躁,片面地将城市建筑大量无选择性地移植到乡村旅游中,一规划就得要有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娱乐设施以及大广场等,而忽视了乡村旅游的精髓:乡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显得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大量的人造景观取代了乡土自然景观,使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

2.2.3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景区内标识牌明显、道路干净畅通、环境质量高,规划红线范围外就出现道路破烂不堪、标识系统缺乏、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规划过于强调规划区内的打造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协调性。

2.2.4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灵魂[3]。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河流溪水被污染,农田景观丧失,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这是对乡村旅游的颠覆,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对客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解读“反规划”理论

3.1“反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者并不能很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传统城市规划仅仅依赖“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这种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于是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寻求解决之道,俞孔坚、李迪华等人研究了不同观点后,结合自己的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了“反规划”理论。该理论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分别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将其适当引入到本领域的现有规划体系中[4] 。

“反规划”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建设规划论,即规划建设区域,而环境生态规划只是作为专项规划,是为建设服务。“反规划”则是强调不建设规划论,旨在优先考虑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设,走向主动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5]。

3.2图解“反规划”理论

传统规划思路[6]和“反规划”思路[7]分别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得出:“反规划”是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论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来认识。

(1)反思现城市发展过快的现状: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发展过速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反思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法如不进行完善和深化,势必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推崇反向的规划流程:和传统的规划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进程。

3.3“反规划”理论的应用

“反规划”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此外在区域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触及。通过以俞孔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努力,“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此案例中为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目标,体现城市环境要求,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定,将生态功能进行规划,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生态缓冲区、生态协调区和城镇建设区[8]。这一案例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近年来,部分旅游学者开始思考“反规划”理论如何应用于旅游规划。梁振然等人借鉴“反规划”理论框架,采用逆向的规划方法,提出负的规划成果——景区不可建设区域即生态基础设施[9]。叶舒娟等人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10]。

4“反规划”视角下的成都乡村旅游规划

4.1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需更加注重生态本底建设

随着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态是“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11]。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了9年多的努力,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乡村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城里人提供农副产品和旅游休闲的场所,变为城市形态发展的本底。顺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大趋势,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应融入“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城市形态,更加注重和强调规划中生态本底的建设和延续。

4.2“反规划”理论与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的要求相契合“反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先为城市铺上生态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则是川西林盘[12]。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将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园休闲为导向需求,以田园城市为启动,保留镶嵌在都市边缘的乡村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提升景观吸引力,突出“乡土、生态、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园城市,从而达到乡村景区化。这些生态本底是成都乡村旅游能如火如荼发展的资本,也是成都乡村旅游赖以持久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好生态本底才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基本要求。

4.3“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成功案例中

的应用三圣花乡是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二环路约5km,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花乡”以“花文化”为媒,打造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约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圣花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规划者的长远目光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的把握。三圣花乡规划之初,红砂村放弃了修建五星级酒店,而是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复创新独具格调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烂漫时节,在鲜花的簇拥下,座座川西民居风格院落尽显古朴和清丽,政府就造出了“花乡农居”;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种菜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政府先是让本村大田全部种上,然后再改造当地民居为带点西式的建筑,以陪衬的洋派气质;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绽放,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朵朵争艳,达到了叠加的效果。从“反规划”理论分析三圣花乡的旅游规划,规划的起步是先为规划区域铺好了生态本底,再在上面画出了这五朵金花。在规划中,不是注重当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现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纯真质朴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经验,借鉴“反规划”理论的精髓,审视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展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反思成都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上远不及成熟景区,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提档升级的问题。

(2)反对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无论是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出发,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都应先做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施过程重视生态效益。

(3)逆向规划流程:先单独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行四线(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才规划建设区域。

(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反规划”理论的规划成果是建立起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本底,让成都乡村旅游始终在这个本底上规划发展。

5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5.1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把“反规划”理论引入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本文试图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图3)。该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流程的逆向分析,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绿地、湖泊、林地、农田等)的规划,再进行建设区域的规划,建设区域的规划必须以非建设性区域的规划为前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本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2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建立乡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0]。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强调成都自然生态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繁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乡土文化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应,避免品牌雷同;在规划建设中,应保护和利用好高产农田,保持乡土气息;在景观打造时,尽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学中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植被造成生态灾害;在规划建筑时,应与本土景观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过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盘足以体现成都乡村的原汁原味,乡村旅游开发时应尽量保护和开发林盘旅游。

6结语

一个新理论的融入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反规划”理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出的,起初就是为城市规划服务,将它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乃至具体到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尚只处于理论借鉴阶段,要想“反规划”理论真正能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中还任重而道远。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必须顺应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反规划”理论旨在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过程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与成都市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深化。

此论文为《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都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为9562011R0028,获成都市201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总体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误区及改进分析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346.

[3]杨洪,邹家红.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50.

[4]王雷,李旺君. 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73.

[5]俞孔坚,李迪华,柳海龙.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29(9):76.

[6]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1):103.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4)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逐渐普遍及信息技术手段的逐渐应用,旅游行业为适应智慧旅游理念,强化自身旅游发展能力,已经在其内部逐渐完成了旅游信息化的转变和建设。乡村旅游是近几年旅游行业中一项热门的旅游项目,也是缓解我国旅游行业低谷的一丝清泉。在当前智慧旅游理念下,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何去何从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智慧旅游理念及旅游信息化发展

智慧旅游理念主要是指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便携式终端旅游设施,从而主动的感知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经济等信息的一种旅游理念,通常也被称之为智能旅游理念。智慧旅游理念下要求我国旅游行业逐渐完成其信息化发展模式,从而提高其在旅游市场环境中的市场竞争能力。旅游信息化发展主要是指旅游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云端,建立“互联网+旅游”的发展模式。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也为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乡村旅游行业在其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将部分信息内容以网络信息的形式实施信息公布;第二阶段,形成期。随着电脑的普遍应用,我国社会直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形成带动了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乡村旅游的跨城市发展;第三阶段,发展期。云计算、移动终端技术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政策的推行,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酒店、旅行社、景区等范围内已经开始广泛开始流行,乡村旅游信息化全面实现了乡村旅游景区化发展模式;第四阶段,成熟期。截止到今天“互联网+”模式和智慧旅游理念的形成将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发展带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建立了以村镇为中心的乡村现代化景区。

三、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旅游网站的信息化发展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旅游网站的建立。传统的旅游网站中主要是以部级旅游景区为宣传内容,建立景区专门的网站。但是,近几年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发展,以乡村旅游景点为主的乡村旅游网站已经成为旅游网站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网站建立的过程中以各大搜索引擎为基础,建立检索网页,在网页内部以市级单位为核心创建该地区直辖范围内各大乡村旅游景点,并且对下属各个景点的基本信息和特色旅游实施网络介绍和宣传。个别先进的乡村已经与携程、途牛等大型旅游网站建立了旅游路线计划宣传的活动,实现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

(二)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旅游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在智慧旅游理念下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景区内部管理系统。例如,乡村旅游中已经逐渐开始使用电子门票、区域内文化自主保护电子系统、信息化环境监测系统等内容。我国乡村旅游管理信息化发展中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逐渐开始实施卫星遥感定位系统和LED信息系统,从而保障乡村旅游的安全性和新颖性。此外,我国以三坊七巷等35家乡村旅游景区为首的“身份证入园管理模式”已经投入乡村旅游管理信息化发展建设中。

(三)旅游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发展

当前我国旅游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发展在智慧旅游理念的影响下开始逐渐推广区域旅游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例如,针对乡村景区内的各个景点设定自助景点门票售票机,在景区内引进自动贩卖零售和饮用水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降低景区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浪费。此外,我国《关于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乡村信息网络工程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实现了我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发展。

四、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网站宣传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旅游事业迅速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型的旅游形式,在开发后赢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企业家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这些经营者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自身的知识和素养有很大的关联。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受到投资成本的影响,在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经营时,未认清“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宣传时,仍旧采用传统广告的形式,这样就很难引起更多网络群体的关注。此外,一些地方自行建立的乡村旅游行业网站,受地域的影响受众群体较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产生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经营者对网站宣传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的。

(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

新世纪以来,信息传播的速度在逐渐上升,这样的发展环境使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旅游领域中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提升旅游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乡村旅游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源。但是在很多乡村旅游产业经营者的意识中,对信息化管理的认知较少,这样的意识很难实现对旅游产业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实际上,在旅游产业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信息和数据存在相互重叠的现象,并且相对独立,未能形成信息数据共享的体系。此外,旅游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未经过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培训,这就导致了乡村旅游产业中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相对较低。

(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产业为了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应逐渐对自身的产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实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一些乡村旅游的景点中,虽然计算机和上网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其中只有少数的旅游企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这些少数的网站在实际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功能未能充分的发挥,所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时,产生的影响力较小。目前国内很多乡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全面,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五、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策略分析

(一)加强网站建设和网站宣传

乡村旅游提供智能化的旅游服务是旅游产业向智慧旅游升级的重要表现,这不仅能提高对游客的服务质量,同时还能促进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今后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加强自身网站建设和网站宣传的工作。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对自身的旅游信息进行宣传,与较热的公共服务网站进行合作,使游客在公共服务网站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预定,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服务的顺利链接,以此来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信息化的服务质量。

(二)提升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

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多为当地的农民企业家,为了有效的提升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要提升经营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而智慧旅游建设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升级模式,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注重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的有效链接,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来建设智慧旅游模式,能够实现对社会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因此,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者应充分把握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保障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全面建设乡村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乡村旅游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了数据库、物联网和无线的网络通信技术等。其中标准化的数据库是智慧旅游景点建设的基础条件。数据库中收集了海量来自政府和游客的信息,这能为乡村旅游产业制定新的发展策略提供可靠的数据。因此,应注重对数据库的建立。另外,物联网实现物物连接主要依靠射频识别技术,为了实现智能旅游景区的建设,应注重对物联网各个环节的配置。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持电子智能终端的游客可以随时介入无线网络中,能对旅游体验进行实时的分享。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应强化对无线网络通信的建设,从而为游客提供智能化的旅游服务。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智慧旅游理念实质内容是为游客打造智能化的乡村旅游服务。智能化旅游服务主要是将目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到乡村旅游产业建设中,例如,云计算技术、海量数据库、物联网、无线网网络通信技术等,但是在对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建设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智能化的建设。

[参 考 文 献]

[1]张凌云,黎j,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5):66-73

[2]黄忠伟.广西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4(3):143-144

[3]郭华.信息化背景下川东地区低碳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7):58-59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 价值链 增值 虹口

“价值链”指的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在于实现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旅游产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价值链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是多向度存在的。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和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的低成本、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发展迅速,但多为零星布点,不成规模。区域内乡村旅游点的粗放式增加使得特色丧失,同质化竞争导致农户收益必然下降。针对此,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为例,通过引入价值链的理论来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价值增值脉络,试图挖掘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更进一步发展。

乡村旅游的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区域地农户利用自身的农业产业资源,在经过包装以后,转化为旅游产品,使价值增值或者是价值转换的过程。都江堰市虹口乡以自身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为中心,重点打造以乡村农家乐为基础,乡村酒店、乡村连锁客栈等新兴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区域旅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乡村旅游的服务三个方面。在基本的价值增值之外,各乡村旅游发展区还依赖当地的各种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形成了乡村旅游在竞争上的优劣势,即乡村旅游价值链的辅助增值因素。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指的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般价值增值过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基本价值链体系当中,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得到了增值。在基本价值链发生过程当中,与地方性、民族性结合好的区域,其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结合虹口乡乡村旅游发展实际,这里的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笔者重点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见图1)。在图1的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当中,其增值部分有三处:

第一,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农乡风俗、农村生态等在成为旅游资源以前,充其量是作为相对吸引物而存在的,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虹口乡得天独厚的纯自然农业生态对于周边区域的人来讲,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当地农民自觉地、自发地进行吸引物的包装后才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在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参与进来,形成乡村旅游的第一层价值渗透。

第二,市场的推广与宣传。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基础之上形成了农业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并形成价值是需要市场推广与宣传的。虹口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虹口乡村旅游节”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推广营销形式为区域客源地游客所认识,促进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二层渗透。

第三,乡村旅游的服务。旅游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游客在消费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感受了乡村旅游的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增值过程离不开服务链条。虹口在生产销售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注意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无形增值。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三层渗透。

(二)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

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见图2)指的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部分,是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的附加值。笔者主要围绕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对基本价值链的三个层面有重要影响的要素。

第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分析。旅游产业其涵盖范围之广、关联带动性之强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其发展环境除去一般产业所面临的一般环境外,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环境。虹口乡村旅游区依托于四川都江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城乡统筹的机遇,使得虹口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优于其他区域。虹口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又使得乡村旅游的崛起成为必然,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又使得虹口乡的农户经济意识超前,社会性发展较好,这些都使得虹口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较强。

第二,市场营销与推广的附属价值增值。市场营销与推广在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整体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需要市场营销与推广,因此,作为不独立产生价值的要素组成部分,其在乡村旅游的附属价值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方面“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成功地将虹口乡村旅游推入市场,成都、都江堰客源市场对虹口乡村旅游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周边丰富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推出又使虹口乡村旅游成功融入了区域旅游产业。

第三,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末端(乡村旅游服务)的附属价值增值。作为乡村旅游价值实现的载体,乡村旅游服务的基本价值贡献显而易见,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服务又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隐性价值增值点。在充分挖掘其他乡村旅游链价值点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服务的特色、创新、可持续成为乡村旅游取胜的方式之一。因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乡村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主轴线,辅助价值链的提出有助于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乡村旅游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整合创新

(一)城乡结合、统筹发展环境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周围的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改变了城乡结合带农村的传统产业思维,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又成为农户寻求新型产业的基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农户的自发行为,形成乡村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直接动力。例如虹口乡村旅游区域的成功打造与成都现代田园城市打造、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建立密不可分。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增值还突出表现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层面。对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市场影响力大、发展基础较好的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局面。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外要依据各地方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等来确定乡村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区域和开拓市场的先后顺序。要改变由空间距离一种因素决定目标市场的做法。在目标市场选择过程中,要从营销主体资源、目标、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所拥有的经营资源等相符合。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独创性、地方性和参与性

目前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个性地重复性开发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难以对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在此条件下,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独具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虹口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虹口AAAA级漂流景区吸引了较多游客,是虹口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有力补充,与虹口猕猴桃种植、三文鱼养殖等形成了较之其他区域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谱。

实现乡村旅游参与性的途径之一是发展社区参与性旅游。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和农户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与社区相结合,是一个好的实现乡村旅游独创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社区参与型旅游是指乡村社区,包括村民个人和集体,能够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全过程,能够合理分配到乡村旅游收入,以乡村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保证社区成员可以获得旅游发展带给本地区的利益和福祉,当地政府部门通过旅游业税收渠道而进行的旅游收入分配应该优先用于发展社区成员参与旅游业的能力(付宇光,2009)。

(三)多渠道、多方位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其临近城市群,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地的拓展,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客源地的最大程度地覆盖。乡村旅游区域的营销在融于主体旅游产业营销网络的同时,应该有更加细分化的营销模式。

(四)乡村旅游服务的多角度提升

在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的基础之上,乡村旅游的服务也应该突出地方性,有所创新,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有力延伸。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可以从人员主体,服务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提升,满足客源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和乡村旅游游客的体验型需求。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探索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旅游产业集群当中与旅游价值链要素相吻合的那一区间。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直接和间接要素都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价值。虹口乡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涵盖了虹口乡区域的所有旅游价值单体、旅游企业和旅游要素单位。虹口漂流、三文鱼养殖基地、猕猴桃种植园、虹口乡村农家乐等是虹口旅游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潜在关键组成。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优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链各要素的潜在价值,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全方位的,基本的价值流通过程已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与提炼,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有创新性的价值链增值点的挖掘,依赖于辅价值增值要素的最大化提炼,使辅价值增值点转化为基本的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要素,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性,与旅游资源地方性的内涵相契合,地方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产业的转型,实现真正的城乡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6)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旅游活动场所,以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风情等为旅游资源,以满足旅游者各种旅游需求的生态旅游形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就是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来,把全体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开发、管理、监督以及受益的主体。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近年来,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呈明显上升趋势。从论文的研究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意义和内容研究、模式研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特定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等方面。从研究方法上看,不断结合多学科进行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不断多样化。

一.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一)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意义内容方面研究

郑群明、钟林生(2004)分析了参与式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意义,认为社区全面参与旅游开发,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1]。方文华,王力峰(2008)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从乡村旅游发展中获利,还可以有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王琼英(2006)构建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型,提出以表演者、决策参与者、投资者、资源环境保护者身份参与乡村旅游[3]。于笑云(2007)阐述了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指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范围应贯穿旅游发展全过程,包括规划与决策过程、利益分配、环境保护、文化维护和教育培训[4]。周丽洁(2009)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能促进社区自身的良性发展,要让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利益分配和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5]。郭凌(2008)对社区参与的主体、方式和目的进行了解析并以 “决策”与“分享”两大基本因素为核心,以参与决策的充分性、文化延续的稳定性、环境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当地居民生活改善的明显性为支撑框架来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6]。向富华(2012)认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本质是维护社区居民权利,并依据社区居民的3项基本权利,提出9种参与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支撑体系由政府、村委会、企业、社区居民等4方的行动体系构成[7]。

综上可见,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延长农民的收益期;促进社区自身经济、文化、环境的良性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社区居民应该参与乡村旅游的全过程,包括经营决策、环境保护、利益分配等方面。

(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研究

郑群明、钟林生(2004)在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四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和个体农庄模式[1]。廖珍杰,张丽娟(2009)按开发经营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不同进行分类,认为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存在的社区参与模式主要有个体农庄模式、“农户+ 农户”模式、“公司+ 农户”模式、“公司+ 社区+ 农户”的模式、“政府+ 公司+ 农户”模式、“政府+ 公司+ 农村旅游协会+ 旅行社”模式和股份制模式这七种模式[8]。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2009)提出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分阶段模式,分为发展初期的打工式参与、发展中期的自主经营式参与和发展成熟期的监控式参与,强调社区参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9]。徐燕(2011)依据社区参与模式理论资料总结中国乡村的社区参与模式有居民自发型,动员型和互动合作型,认为总体的趋向是以居民为主导,政府合作、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利益相关者支持配合的方向发展[10]。王敏娴(2010)在常见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基础上提出“政府+农户+NPO”模式和“政府+农户+企业+NPO”模式,其中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意为非营利组织,例如乡村旅游协会,主要起到自律、管理、监督和协调的功能,前者模式适用于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依托城镇客源的乡村社区,后者模式适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较好的地区[11]。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了研究,不乏一些创新的模式,但如何选择合适的社区参与模式,应当对当地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并没有统一的模式标准。

(三)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社区参与问题逐渐显露,学者们渐渐把目光集中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过程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上。

黎平(2005)认为传统观念的抑制和相关组织与个人对其的漠视是山区居民参与旅游的障碍,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思路,包括政府正确引导、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对居民进行教育培训[12]。彭敏,付华(2007)分析了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状况极不平衡和初级特征明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认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刻挖掘其内涵,大力提倡社区参与.扩大专题交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在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这几点建议[13]。方文华,王力峰(2008)指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参与意识淡薄、参与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不畅,提出对居民进行相关旅游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保护村民利益[2]。陈丽华、董恒年(2008)分析了贫困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加强社区居民的培训以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14]。李玉新(2008)在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主要障碍基础上提出了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措施[15]。樊忠涛(2010)认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存在参与渠道单一、参与层次低以及不规范参与等问题,并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创新机制[16]。张文磊(2012)认为经济利益分配是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最主要和最敏感的问题,选取了3个较为成功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典型案例,对它们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比较,提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原则和架构[17]。

(四)特定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证研究

保继刚、孙九霞(2003)对阳朔遇龙河风景区规划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要给居民提供参与旅游规划、旅游发展决策的机会、对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等建议[18]。梁军、郑硕飞(2008)对井陉县于家村居民对乡村旅游意向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大多数村民对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有较全面和客观认识,愿意为当地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于家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环境系统维护措施[19]。何喜刚,高亚芳(2009)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20]。明跃玲(2010)调查湘西德夯苗寨,了解到该地社区成员参与积极性高,参与程度低的现状,认为应通过更新传统观念、 发展民族教育、 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等方式培养社区成员参与乡村旅游的主体意识[21]。周杰、陈志永(2012)对贵州出现的三类典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朗德模式、天龙模式和西江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民族村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村民从单方治理、参与管理过渡到共同治理角色[22]。焦慧元(2012)分析秦皇岛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23]。陈岚雪,唐雪琼(2012)阐述了咪依噜风情谷社区参与的主体、内容以及模式,并提出从引导机制、决策机制、利益保障机制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等方面构建彝族社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24]。

二.国内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上看,学者们不断引入相关理论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工具调查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不断创新。

汪芳、郝小斐(2008)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该地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情况进行了评价[25]。笪玲、张述林(2009)以重庆市近郊乡村的璧山县为例,运用PRS模型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并提出该类区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26]。代则光,洪名勇(2009)认为旅游者、开发商、社区居民、政府是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社区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资源的分配和利益的平衡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交易、协调、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社区居民与政府、开发商的博弈[27]。徐福英(2010)运用产权理论的相关原,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产权主体不明确、 产权边界模糊、 价值衡量不准确、 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分,并提出相应对策[28]。杜宗斌、苏勤(2011)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社区归属感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社区参与对旅游感知、社区归属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以浙江安吉――著名的乡村旅游地为例,运用Amos7.0软件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29]。曹兴平(2012)将文化绘图工具应用于文化乡村旅游产品规划和管理及社区文化资源管理,认为文化绘图有利于组织整合嵌入乡村社区的文化资源,可有效解决社区参与中社区本位的缺失问题[30]。时少华(2012)从“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普通村民”3层权力结构分析工具出发,分析景区并购事件中主体权利运作策略,提出事件中矛盾冲突疏解的路径是经济分化程度与社区记忆的提升[31]。

三.结论与建议

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并日渐成熟,最初研究大多集中在阐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意义,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内容等理论问题,近几年来,学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并研究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并出现了许多实证研究,引入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不断增多。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不足,因此,仍应加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促进方法和理论的进步,以科学地指导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实践工作。

在已有的研究中,学者们明确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必要性,社区居民应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管理的全过程中,而在实践中,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并不高,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知,利益分配问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强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关键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郑群明,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旅游学刊,2004,(4).

[2]方文华,王力峰.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

[3]王琼英.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J]. 农村经济,2006,(11).

[4]于笑云. 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探讨[J]. 贵林林业科技,2007,(2).

[5]周丽洁.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9,(21).

[6]郭凌.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概念辨析[J]. 新疆社会科学,2008,(4).

[7]向富华.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

[8]廖珍杰,张丽娟.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 学理论,2009.

[9]邓阿岚,李庆雷,郭喜梅. 民族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障碍及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旅游地为对象. 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管理问题研究 ――以云南旅游地为例”阶段性成果(2009ZC058M).

[10]徐燕.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1,(5).

[11]王敏娴.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0.

[12]黎平. 试论山区旅游的社区参与[J]. 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5,(3).

[13]彭敏,付华. 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7,(1).

[14] 陈丽华,董恒年. 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5]李玉新. 基于和谐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8,(8).

[16]樊忠涛. 基于创新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2):194―196.

[17]张文磊.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与构建[J]. 特区经济,2012.

[18]保继刚,孙九霞. 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J]. 规划师论坛,2003年,(7).

[19]梁军,郑硕飞.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环境系统维护的实证研究――以井陉县于家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1):9232―9233,9281.

[20]何喜刚,高亚芳.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甘肃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研究[J]. 开发研究,2009,(6).

[21]明跃玲. 乡村旅游与社区参与的主体意识培养――以湘西德夯苗族村寨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2]周杰,陈志永. 从“单方治理”、“参与管理”到“共同治理”――对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典型模式的剖析与比较[J]. 广角,2012.

[23]焦慧元. 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 2012年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课题编号:201206219).

[24]陈岚雪,唐雪琼.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机制研究――以咪依噜风情谷为例[J]. 绿色科技,2012,(4).

[25]汪芳,郝小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J]. 旅游学刊,2008,(8).

[26]笪玲,张述林.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09,(6).

[27]代则光,洪名勇.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9,(11).

[28]徐福英. 产权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5).

[29]杜宗斌,苏勤.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 旅游学刊,2011,(11).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7)

Abstract:The village harmonious traveling is the village traveling development targets,realizes the village economy development important way.At present supports the harmonious traveling development the public product massively to lack actually,has restricted the tourism harmonious development seriously,has affected the tourism to the village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public product theory to the village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connotation,the classification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has analyzed the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to the village harmonious traveling support function,and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 ponder to the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effective supplies.

Keywords:Village harmonious traveling Traveling public product Supplies

1.前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作为现代旅游的目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转变观念、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城乡经济交流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在乡村旅游给农村建设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不和谐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破坏、文化异化等,成为抑制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1],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新亮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2]。

乡村和谐旅游是和谐旅游的一种类型,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各要素全面发展以及旅游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全面发挥的旅游发展模式。[3]实现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旅游公共产品的支撑。然而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旅游公共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乡村和谐旅游的实现。可以说没有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乡村和谐旅游的目标就无法达成。

2.旅游公共产品内涵及分类

“公共产品 (public goods) ”是相对于“私人产品(private goods)”的一个概念,最早由林达尔(E.R.Undahl)提出,萨缪尔森(Samuecson P.A.)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给公共产品下了一个严格的定义,即“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任何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4]。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一旦提供某公共产品,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使用。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必须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现实生活中纯公共产品很少,大多数为准公共产品。根据物品消费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弱,准公共产品又可分为一般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可拥挤产品和可拥挤的俱乐部产品四种类型[5]。一般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弱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或者说具有较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俱乐部产品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但竞争性较弱;可拥挤产品则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而可拥挤的俱乐部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都相对较强,更接近私人物品的特征。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的满足其在旅游过程中综合需求的服务。旅游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以旅游供给者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或旅游活动出现[6]。旅游公共产品是具有公共产品特点的旅游产品,也是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旅游项目等等。根据旅游公共产品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弱,可将旅游公共产品分为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教育培训,公共资源和旅游接待设施五种类型。

公共服务属于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包括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卫生、安全预警制度、旅游市场监管、旅游资讯、旅游区规划和营销等;旅游基础设施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弱竞争性,包括景区的内外道路、水、电、气、通讯、宽带等设施;旅游景区项目、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较弱的竞争性,包括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以及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公共资源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包括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旅游接待设施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包括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

3.旅游公共产品对乡村和谐旅游的支撑作用

乡村和谐旅游的实现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维持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可见,乡村的优质生态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基础,破坏了乡村这些特有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对维持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进行规范和管理,对游客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等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认识,自觉的维护自己特有的文化,维持乡村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3.2完善旅游设施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乡村旅游设施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旅游接待的物质基础。一些乡村的很好的旅游景点由于过于偏远、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原因而没有市场,无法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见,乡村旅游和谐发展依赖于旅游区道路交通的建设,水、电、气、通讯、宽带等设施的建设,依赖于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资源的建设,依赖于宾馆饭店等接待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设施会大大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实现乡村和谐旅游以人为本的理念。

3.3实现优质旅游服务依赖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乡村和谐旅游仅有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有优质的服务,广义的服务包括公共治安、食品安全、市场规范等,狭义上特指导游讲解、餐饮、住宿、娱乐服务,强调要以游客满意为中心,推行规范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感情化服务,为游客提供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吃得舒心、住得安心、行得放心、游得欢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作为保障,政府加强公共治安,食品安全监管,对市场加以规范等公共服务,政府联合企业合作办学,对导游等服务人员加强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人才等等。

3.4构建乡村和谐社区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构建乡村和谐社区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本地居民三方的利益协调。当前,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三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必须加强公共服务,搜集信息和信息,让不同利益主体实现沟通和讨论,政府和开发商要对村民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相关问题对村民加以宣传,提升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果,从而实现三方利益的协调,构建乡村和谐社区,为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

4.乡村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思考

旅游公共产品对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增加旅游公共产品供给,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旅游公共产品质量便成为实现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必然要求,成为实现乡村和谐旅游的必经之道。旅游公共产品分为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教育培训,公共资源 和旅游接待设施五种类型,本文以五种类型为切入点,探究乡村旅游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4.1增加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数量。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较弱排他性和较弱的竞争性决定政府是其供给者,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大财政对该类公共产品的投入,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乡村旅游提高到作为扶贫工作的新切入点、发展地方经济的新亮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

4.1.1政府要科学规划,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地方政府应在国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和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对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认真详实的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1.2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一旦破坏,旅游经济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政府等组织应切实做好资源保护工作,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维持并提升资源的吸引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在做好监管和治理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村民进行旅游教育和环保教育。

4.2增加旅游景区开发、教育培训和旅游接待设施的供给数量。旅游景区开发、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旅游接待设施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这就决定该类旅游公共产品适用于公私结合的供给方式。所谓公私结合的供给方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某种方式与私营机构相结合,共同完成公共物品的供给的任务,满足社会消费需求,主要包括政府委托私营机构生产,政府授予私营机构经营权和政府补贴供给公共物品的私营机构[7]。

结合乡村旅游的具体情况,旅游景区开发应主要由市场主体加以投资经营,政府进行管制;乡村旅游技能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需要大力发展,对民办院校加以补贴和实行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对旅游教育的投入;乡村农民个体较为贫穷无力进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政府可将新建的饭店宾馆娱乐设施承包给社区农民,并对经营加以规范,从而使当地人民分享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

4.3优化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产品结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问题,但是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与需求存在大量的错位现象等问题依然存在,极大的影响了乡村和谐旅游发展的进程。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一方面许多乡村小型基础设施如小水库、水渠、池塘等无人管理和负责,造成老化甚至报废;乡村生态环境恶化,乡村交通、通信设施普遍落后等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政绩工程,特别是上级领导要求考核的公共设施项目,如示范性或标志性的面子工程等,却供给过剩,这往往是村民较少需求的公共产品;甚至有的政府官员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而向村民提供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甚至是有害的“豆腐渣”公共工程和以次充好的农用资料及设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是市场决策的结果,而是政治决策的结果,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不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而是通过政治程序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要改变现状,必须摒弃政府包办公共物品供给的做法,引入人民的需求表达机制,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民主机制汇总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将农村公共物品的决策权还于农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公共产品的供给真正反映农民意愿和偏好,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4.4优化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结构。我国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两套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这成为现阶段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自建国以来到农村税费改革以前一直实行的是“抽农补工”、“重城轻农”政策,从而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为实现乡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加大对乡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和模式,以坚持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新型现代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政府应尽量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相当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公用设施,缩小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逐步化解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二元格局,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结构,提升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4.5提升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旅游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提供,由政府对公共产品的质量加以检查监督和管理,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政府应当追求公共利益,奉行服务理念,凸显公民社会的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和公民价值,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企业的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

参考文献

[1]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07,(9):127~130

[2]李应军.试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J].商业时代,2007,(32):89~90

[3]谢清溪.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旅游的构建及其实现[J].人文地理,2006,(4):98~101

[4]Samuecson P.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November,pp..387~389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8)

Abstract:Thevillageharmonioustravelingisthevillagetravelingdevelopmenttargets,realizesthevillageeconomydevelopmentimportantway.Atpresentsupportstheharmonioustravelingdevelopmentthepublicproductmassivelytolackactually,hasrestrictedthetourismharmoniousdevelopmentseriously,hasaffectedthetourismtothevillageeconomyimpetusfunction.Thisarticlebasedonthepublicproducttheorytothevillagetravelingpublicproductconnotation,theclassificationcarriesonthediscussion,hasanalyzedthetravelingpublicproducttothevillageharmonioustravelingsupportfunction,andproposedthecountermeasurepondertothetravelingpublicproducteffectivesupplies.

Keywords:VillageharmonioustravelingTravelingpublicproductSupplies

1.前言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作为现代旅游的目的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其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经济综合效益、增强农民市场意识和转变观念、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城乡经济交流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在乡村旅游给农村建设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不和谐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破坏、文化异化等,成为抑制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1],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新亮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2]。

乡村和谐旅游是和谐旅游的一种类型,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各要素全面发展以及旅游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全面发挥的旅游发展模式。[3]实现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旅游公共产品的支撑。然而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旅游公共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乡村和谐旅游的实现。可以说没有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乡村和谐旅游的目标就无法达成。

2.旅游公共产品内涵及分类

“公共产品(publicgoods)”是相对于“私人产品(privategoods)”的一个概念,最早由林达尔(E.R.Undahl)提出,萨缪尔森(SamuecsonP.A.)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给公共产品下了一个严格的定义,即“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任何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4]。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一旦提供某公共产品,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使用。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必须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现实生活中纯公共产品很少,大多数为准公共产品。根据物品消费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弱,准公共产品又可分为一般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可拥挤产品和可拥挤的俱乐部产品四种类型[5]。一般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弱的竞争性和排他性,或者说具有较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俱乐部产品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但竞争性较弱;可拥挤产品则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而可拥挤的俱乐部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都相对较强,更接近私人物品的特征。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游客提供的满足其在旅游过程中综合需求的服务。旅游产品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以旅游供给者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或旅游活动出现[6]。旅游公共产品是具有公共产品特点的旅游产品,也是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社会产品,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旅游项目等等。根据旅游公共产品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强弱,可将旅游公共产品分为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教育培训,公共资源和旅游接待设施五种类型。

公共服务属于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包括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卫生、安全预警制度、旅游市场监管、旅游资讯、旅游区规划和营销等;旅游基础设施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弱竞争性,包括景区的内外道路、水、电、气、通讯、宽带等设施;旅游景区项目、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较弱的竞争性,包括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等以及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公共资源具有较弱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包括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旅游接待设施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较强的竞争性,包括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

3.旅游公共产品对乡村和谐旅游的支撑作用

乡村和谐旅游的实现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维持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旅游吸引物,以农业和农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可见,乡村的优质生态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旅游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基础,破坏了乡村这些特有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对维持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如,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政府和行业协会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进行规范和管理,对游客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等保护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对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价值的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所在地方文化的认识,自觉的维护自己特有的文化,维持乡村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3.2完善旅游设施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乡村旅游设施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旅游接待的物质基础。一些乡村的很好的旅游景点由于过于偏远、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原因而没有市场,无法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见,乡村旅游和谐发展依赖于旅游区道路交通的建设,水、电、气、通讯、宽带等设施的建设,依赖于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资源的建设,依赖于宾馆饭店等接待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设施会大大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实现乡村和谐旅游以人为本的理念。

3.3实现优质旅游服务依赖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实现乡村和谐旅游仅有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配有优质的服务,广义的服务包括公共治安、食品安全、市场规范等,狭义上特指导游讲解、餐饮、住宿、娱乐服务,强调要以游客满意为中心,推行规范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感情化服务,为游客提供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吃得舒心、住得安心、行得放心、游得欢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作为保障,政府加强公共治安,食品安全监管,对市场加以规范等公共服务,政府联合企业合作办学,对导游等服务人员加强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人才等等。

3.4构建乡村和谐社区依赖于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构建乡村和谐社区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中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本地居民三方的利益协调。当前,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三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出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必须加强公共服务,搜集信息和信息,让不同利益主体实现沟通和讨论,政府和开发商要对村民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相关问题对村民加以宣传,提升村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果,从而实现三方利益的协调,构建乡村和谐社区,为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打下基础。

4.乡村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思考

旅游公共产品对乡村和谐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造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性欠账较多,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增加旅游公共产品供给,优化供给结构,提高旅游公共产品质量便成为实现旅游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必然要求,成为实现乡村和谐旅游的必经之道。旅游公共产品分为公共服务,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教育培训,公共资源和旅游接待设施五种类型,本文以五种类型为切入点,探究乡村旅游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4.1增加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数量。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较弱排他性和较弱的竞争性决定政府是其供给者,因此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大财政对该类公共产品的投入,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乡村旅游提高到作为扶贫工作的新切入点、发展地方经济的新亮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的高度来认识和定位。

4.1.1政府要科学规划,加强法制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地方政府应在国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和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对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认真详实的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1.2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一旦破坏,旅游经济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政府等组织应切实做好资源保护工作,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维持并提升资源的吸引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在做好监管和治理的同时应该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村民进行旅游教育和环保教育。

4.2增加旅游景区开发、教育培训和旅游接待设施的供给数量。旅游景区开发、教育培训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旅游接待设施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这就决定该类旅游公共产品适用于公私结合的供给方式。所谓公私结合的供给方式是指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某种方式与私营机构相结合,共同完成公共物品的供给的任务,满足社会消费需求,主要包括政府委托私营机构生产,政府授予私营机构经营权和政府补贴供给公共物品的私营机构[7]。

结合乡村旅游的具体情况,旅游景区开发应主要由市场主体加以投资经营,政府进行管制;乡村旅游技能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需要大力发展,对民办院校加以补贴和实行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对旅游教育的投入;乡村农民个体较为贫穷无力进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政府可将新建的饭店宾馆娱乐设施承包给社区农民,并对经营加以规范,从而使当地人民分享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

4.3优化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产品结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问题,但是供需矛盾突出,供给与需求存在大量的错位现象等问题依然存在,极大的影响了乡村和谐旅游发展的进程。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一方面许多乡村小型基础设施如小水库、水渠、池塘等无人管理和负责,造成老化甚至报废;乡村生态环境恶化,乡村交通、通信设施普遍落后等等问题突出,另一方面一些政绩工程,特别是上级领导要求考核的公共设施项目,如示范性或标志性的面子工程等,却供给过剩,这往往是村民较少需求的公共产品;甚至有的政府官员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而向村民提供一些毫无实际意义甚至是有害的“豆腐渣”公共工程和以次充好的农用资料及设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是市场决策的结果,而是政治决策的结果,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不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而是通过政治程序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要改变现状,必须摒弃政府包办公共物品供给的做法,引入人民的需求表达机制,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民主机制汇总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将农村公共物品的决策权还于农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公共产品的供给真正反映农民意愿和偏好,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4.4优化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结构。我国多年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两套公共产品供给模式,这成为现阶段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自建国以来到农村税费改革以前一直实行的是“抽农补工”、“重城轻农”政策,从而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差异性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为实现乡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加大对乡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和模式,以坚持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新型现代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政府应尽量为城乡居民提供大致相当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公用设施,缩小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巨大差距,逐步化解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二元格局,优化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结构,提升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

4.5提升旅游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旅游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提供,由政府对公共产品的质量加以检查监督和管理,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升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政府应当追求公共利益,奉行服务理念,凸显公民社会的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和公民价值,强调在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企业的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

参考文献

[1]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07,(9):127~130

[2]李应军.试论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J].商业时代,2007,(32):89~90

[3]谢清溪.和谐社会背景下和谐旅游的构建及其实现[J].人文地理,2006,(4):98~101

[4]SamuecsonP.A.,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1954,November,pp..387~389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9)

[中图分类号]1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2-0058-07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推动、国际旅游的示范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中国,特别是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旅游形式和游客兴趣的多样化发展态势都使得以往“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的传统乡村旅游业态逐渐衰落。乡村旅游逐渐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从个体经营向企业化操作、从分散布点向集群布局转变。乡村酒店、休闲农庄等现代乡村旅游业态不断出现。现代乡村旅游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内涵,以乡村环境和文化体验为特色,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成为乡村经济的新业态――现代乡村服务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新动力。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中,以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为目标,融合最新市场和管理趋势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标准,成为推动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升的新动力。

国内学术界对乡村旅游标准的研究较少。周永博等研究了乡村旅游标准的基本构成。蔡碧凡从乡村环境、社会、经济、旅游支持4个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标准。李艳娜等从旅游系统、农业和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3个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示范区评价体系。王云才综合研究了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在替代产业、旅游基地、主题工作组、社区参与、合作组织和法规体系6个领域的政策经验借鉴。实践方面,学者对乡村旅游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实践工作也较少,乡村旅游标准化往往成为旅游主管部门的独角戏。

国外在乡村旅游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发展较为成熟,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爱尔兰、罗马尼亚、德国等都制定了乡村旅游法或行业标准。例如在西班牙,每一个地区政府都有乡村旅游方面的立法,瓦伦西亚大区早在1994年就制定了《乡村住宿法》。在规范制定的主体方面,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一起成为乡村旅游规范的制定者,有效扮演了国家与乡村旅游经营者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

鉴于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定义、发展历程和特征,探讨在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架构。

2 乡村旅游标准化定义及特征

根据国家标准GB/T39351-83的规定,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通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要管理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因此,标准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的统一规定,因此对于该类事物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其次,标准的制定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有对应的批准机构和相应的制定程序;再次,标准具有一定的效力,要求被规范者遵守。

按照乡村旅游标准制定的目的,本文将乡村旅游标准化定义为:为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保障乡村旅游者权益而制定的规范和标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乡村旅游规范,指操作或从事乡村旅游相关事务(包括规划、建设、活动、经营管理)时应遵守的原则,或可以遵循的步骤、规则等,其目的是帮助从业者顺利进行乡村旅游相关事务;另一类是评估标准,指用一系列标准来审查、衡量和评估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何种程度上符合行业标准,对于符合标准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标识,从而鼓励从业者提供高质量产品,并帮助乡村旅游者鉴别旅游产品质量。

乡村旅游标准同现有旅游标准主要区别在于:

(1)是面向乡村旅游产品的标准,其实质是对乡村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旅游部门的综合规范。

(2)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是依托乡村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易受到商业开发的破坏。因此,维持和保护旅游开发同保持乡村特色之间的平衡是乡村旅游标准的重要职责。

(3)乡村旅游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地方习俗,对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设施所提的要求要基于乡村地区现有条件和发展趋势。

(4)服务设施标准、安全卫生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是乡村旅游标准的重要内容。不同于城市或者其他发展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多数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住宿、餐饮、交通等设施标准化程度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为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对设施、安全卫生、服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规定。

(5)对乡村旅游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从业人员资质需要做限制性规定。乡村旅游大多是当地农民依托自家宅院发展而来,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必须严格审查从业资格,以保障服务质量。

3 乡村旅游标准化历程与问题

3.1 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历程

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属于旅游标准的分支,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经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复,国家旅游局成立了旅游标准化专业机构――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旅游标准化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标准编制的组织工作。截至2007年,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的旅游标准达到18个(其中,国家标准11个,行业标准7个),已立项和正在申报立项的标准33个。

同时,我国将形成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职业标准、协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层次分类,以基础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为横向分类,以吃、住、行、游、购、娱和综合类为纵向分类的旅游标准体系。

按照管理对象分类,我国现有旅游标准可分3类:为规范旅游管理而制定的基础标准;旅游饭店、旅游厕所等旅游设施标准;旅行社、导游等服务标准(表1)。

2003年,上海市颁布实施《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乡村旅游标准。依据在国家标准网和各省、直辖市旅游局主页上查询到的信息,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包括四川、浙江、广东等22个省、直辖市制定了乡村旅游或农家乐旅游的相关规范与标准(表2)。现对其特征分析如下。

3.2 乡村旅游标准化特征分析

3.2.1 类型划分

基于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类型。

(1)规范对象分为“村”和“接待户”两种类型:“村”的规范和标准主要规定了乡村旅游接待村所应具备的基础设施、环境等宏观条件,以 及管理机构、安全、卫生等旅游管理和服务基本要求。“接待户”的规范较为细致地规定了接待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在住宿、餐饮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村、示范区、乡镇”等名词开始出现在乡村旅游规范名称中,成为规范作用的主体,反映了我国乡村旅游由单体经营向集聚发展转变的趋势。

(2)规范目的分为评比标准和服务规范两类:一是评比标准,主要是从环境、软硬件设施、卫生安全、活动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点评比打分,划分等级,以便规范化管理,引导设施建设和增强服务水平。二是服务规范,主要是规定乡村旅游点的经营服务基本要求和管理原则,以规范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3.2.2 规范内容

我国现有规范主要涉及以下3方面内容:

一是乡村旅游接待设施的构成要求,衡量满足游客需求的设施质量和能力,包括客房、餐饮、卫生间、会议等设施。住宿设施方面,主要对住宿设施的规模、基本配套、特色进行了规范;餐饮方面主要是规定了餐厅的特色和设施、厨房的卫生条件等。

二是乡村旅游接待内在要求规范,即为保障旅游服务质量而具有的内生性要求,包括服务质量和卫生、安全、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要求。

三是乡村旅游发展因素评估。因素是指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影响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并对乡村旅游的档次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可达性等。

总体来说,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基本组成是早期(2005年以前)规范和标准的主体内容,从客房、餐厅、厨房、卫生间等几方面作了细致的要求;旅游服务、人员培训、旅游活动和发展条件等内容虽然有所体现,但相对简单和概括。这种内容上的倚重体现了我国早期乡村旅游发展是以完善接待设施为主的,设施条件落后或不足是主要矛盾所在。

在后期(2005年以后)制定的规范和标准中,逐渐强调旅游活动、规范服务等内容,对于活动的规定不仅要求活动的类型更多样化,而且详细规定了应具备活动的种类、数量等。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乡村旅游从原有的设施为主向依靠活动和服务来提升吸引力的升级发展过程。

3.2.3 实施主体

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归口单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各地的旅游部门;另一类就是农村工作办公室等农业部门。我国乡村旅游主要由旅游和农业两大部门进行管理的现状是由乡村旅游性质决定的。

3.2.4 阶段划分

从时间上来看(图1),我国乡村旅游规范化管理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1)2003~2005年,规范起步期。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地区为顺应乡村旅游发展,引导乡村旅游进行环境生态建设,提高软硬件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地方乡村旅游规模发展而制定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是后来各地乃至全国制定乡村旅游规范的基础。

此阶段制定的规范,大多是乡村旅游接待点的等级评定标准,多从硬件条件方面进行规定,以保障接待点的基本设施条件,并划分星级为游客选择设施服务提供依据。

此阶段制定乡村旅游规范的地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北京、上海、浙江等都市依托型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另一类是以贵州和江西为代表的发展较早的特色村寨型乡村旅游地。

(2)2006年至今,规范管理发展期。尤其是全国《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制定之后,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地方标准更是有了依据。不论从规范数量还是涉及地区,都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规范的视角也大都扩大到村的角度。同时,随着乡村旅游设施条件的改善,产品、特色和服务的重要性逐渐提升。规范内容除了原有的评比标准以外,还有专门的为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而制定的服务规范。

3.3 乡村旅游标准化问题分析

(1)缺少法律层面的统一规定

国外在乡村旅游法律法规建设方面除制定了乡村旅游标准和规范外,还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乡村旅游的地位。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旅游业“基本法”,乡村旅游方面的法律也属于空白。并且由于缺乏国家法律的统一约束,加之各地立法水平存在差距,造成各地乡村旅游监管能力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规范制定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欠缺沟通桥梁

由于我国对立法权有严格的控制,乡村旅游规范的制定和实施主体一般均为省、市一级政府机构;而乡村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多为个体农民。这两者之间的沟通一般是通过行政通道。这种沟通渠道存在单向沟通不良的现象,而乡村旅游两头(旅游部门和农业部门)管理的现状更增加了沟通的复杂性。

(3)限制性条件规定不足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标准的规范力度还不够,一是欠缺强制执行和禁止执行的标准,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行为的上限和下限控制不足。二是对从业人员资格审查不足。资格审查既可以从源头上保证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又可以有效控制乡村旅游点的布局,避免因乡村旅游点过多或选址不当而造成的恶性竞争。三是缺乏对违反限制条件的处罚和管理规定。

(4)规范内容单一

国外乡村旅游规范内容主要着眼于乡村本土环境特色的维持上。规范的主要对象是乡村旅游的物质环境,也涵盖了乡村旅游服务层面的内容。此外,还十分强调对乡村历史文化的教育功能。目前,我国仍处在以设施规范为主体的阶段,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参与性、特色化、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等功能应相应地在规范中得到加强。

4 新趋势下我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架构探讨

4.1 新趋势下乡村旅游标准化的新要求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规范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的扩大化、旅游需求的个性化、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也对于乡村旅游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1)规范对象的复杂化

早期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以农户为主,形成了以农户单体经营和“农户+农户”合作经营较单一的模式。而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政府、企业等多种力量开始介入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出现了“公司+农户”、“公司+社区+农户”、“政府+公司+农户”等多种合作模式,并在一些地区自发形成了乡村旅游接待户的空间集聚现象。

经营主体的扩大化,一方面降低了经营风险,有利于扩大吸收社会资源,减少经营者的内耗,形成总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乡村旅游规范管理的对象更加复杂化。首先,管理对象由原“农户+旅游者”的简单构成,变为旅游者、农户、村乡集体管理机构以及企业等的多层次构成;其次,各对象在乡村旅游经营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行为模式也差异较大。因此,标准如何界定各对象及其职责,规范管理其行为,并均衡各方权利和义务以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是未来乡村旅游规范面对的挑战之一。

(2)管理内容的趋“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品形式逐渐增多,旅游 竞争也逐步从原来的资源竞争上升到包括产品、服务、管理等全方位的竞争。旅游需求呈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对旅游质量的关注也逐渐提高。

游客消费需求的变化体现在乡村旅游中则表现为:第一,更加强调乡村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的便捷和舒适程度;第二,更重视游客对导游、标识、安全、卫生、管理等的满意程度;第三,重视环境的乡村性,强调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渴望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的多样性。因此,除了要对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外,乡村旅游标准如何通过强调管理、体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旅游需求是面对的挑战之二。同时,为了增强规范的管理效果,应明确接待者“必须”或“不得”的限制性条件,并做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加强管理力度。

(3)规范的细分化和专业化

随着游客需求个性化的发展,旅游市场不断细分,专业化旅游产品不断出现。乡村旅游市场产品内容不断丰富,与其他旅游产品相融合产生的新产品也层出不穷。同时,随着旅游企业专业化不断增强,乡村酒店、休闲农庄等专业化旅游接待设施不断出现。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以往那种单一模式的规范或标准已很难满足市场需要。乡村旅游规范也应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细分化、专业化。2009年《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的出台,在国内率先推出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正是顺应了这种细分化和专业化的管理要求。因此,如何在满足规范管理细分化、专业化要求的同时,又能保障各规范的协调统一,增强规范的开放性和普适性是面对的挑战之三。

4.2 我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架构的总体目标

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架构目标的确立,取决于对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基本属性,取决于我国旅游产业标准体系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乡村旅游标准体系规范与约束实践范畴的认知。同时,我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是我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和乡村旅游标准化方兴未艾背景下的适时要求。具体而言,乡村旅游标准架构的目标包括:

(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科学性。为实现在乡村旅游规划、管理和经营实践活动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尤其要重视标准规范对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游客安全、消费者权益等基本权益的保障,加强规范的科学论证,保证乡村旅游规范标准体系的科学性。

(2)对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的兼容性。建构适用于我国现行旅游管理体制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应充分吸纳现有乡村旅游标准的科学内涵,突破现有标准体系建构的瓶颈,修订与调整其中不适应之处,寻求一条更加兼顾未来发展趋势与现有原则与技术细节,有效规范与引领乡村旅游科学发展的新型路径。

(3)与法律法规的衔接性。我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建构,需要厘清乡村旅游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交叉与重叠,按照一级政府、一级事权的行政特点,有效区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和部门规章制度的自由裁量权,建设符合我国法律和行政体系的中国特色乡村旅游标准体系。

4.3 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基本架构

4.3.1 乡村旅游的三位标准体系

我国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架构应由基础标准、综合标准和技术标准三位标准体系构成。基础标准涉及乡村旅游管理、运营、规划中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部分,与相关行政法规中的原则和内容对应,具有法律强制性。综合标准则对应于下位标准中的术语、标志等基本要素,与详规法规、标准中的定义条款对应。而技术标准与大部分涉及乡村旅游的行政规章对应,涉及乡村旅游的实体性和程序性内容规范,属于推荐性标准的范畴,见表3。

4.3.2 基础标准保障公共利益

乡村旅游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主要为涉及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公众利益等目标要求的规定,或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必需的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①。该层次标准对乡村旅游各层次标准均有制约和指导作用,部分内容要求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要求,标准内容全文引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部委所指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旅店业卫生标准》等标准规范。乡村旅游基础标准的制定,其意义在于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最为核心的原则、要求、细节加以规定,从而体现出乡村旅游标准的政策属性,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以及对于下位标准的制约和有效衔接。 4.3.3 综合标准体现科学性

乡村旅游的综合标准主要为涉及乡村旅游其他标准定义和使用的术语、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符号、计量单位、图形、规划等内容的标准。例如,对于乡村旅游中农家乐、乡村宾馆、乡村饭店等专业术语的标准,将利于乡村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明晰化和准确化表述,适用于进一步技术标准的编制、运用、监督等工作,适用于从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到乡村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乡村旅游的实践,是乡村旅游标准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4.3.4 技术标准全方位规范乡村旅游

技术标准是乡村旅游设施、服务、产品、方法、用地、从业人员、环境等具体要素的标准,其制定主体不能仅限于政府中的旅游主管部门,在未来发展中可逐步引入行业协会来行使技术标准规范制定的职能。技术标准的制定对象包括乡村旅游的管理主体、经营者、从业人员,甚至游客团体及个人。从而通过全方位、多要素、多载体的乡村旅游技术标准制定,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5 结语

乡村旅游理论基础篇(10)

Pick to: huangshan city rural tourism has the natural resources, historical culture, regional traffic advantage, such as "beautiful country" in the province construction upsurge,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further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reak the urban and 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should be through the government guidance, with peasants as the main body, combining good rural construction and rural tourism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speed up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uangshan, promote the farmers' income, rural prosperity and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Huangshan city;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U69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旅游业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先导性产业,也是节约资源、美化环境的综合性产业,更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其中,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后初现端倪到现在全国各地燎原之势,成绩斐然。它不仅可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就业、改善农民生活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更有利于农村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新型的城乡关系。最重要的是,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不一定能直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同样,美好乡村建设也不一定能直接带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即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两者的互动发展需要一些条件支持,且需要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互动发展模式。因此,对二者的结合研究,并提出互动性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希望通过对黄山地区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加以分析研究,提出二者的互动发展模式,以求达到以下研究目的:

第一,在深刻把握论文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认识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理论概况,并厘清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第二,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间的可能影响因素,找到对本文研究有益的相关材料;整理并分析资料,提出互动发展模式对二者的作用;

第三,结合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认清本地乡村旅游的一些负面因素,以消除对美好乡村建设一些可能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对策,从而实现黄山市旅游业有点到面的跨越式发展。

具体来说,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选题的研究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针对个案,对二者间的互动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可以为地方在美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2、在最后的对策分析中,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法,提出互动发展模式,为其他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乡村旅游定义

虽然乡村旅游这一旅游活动形式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但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最早应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探讨和界定,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得出,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调乡村旅游的发生地是乡村地区,必须具有乡村环境。如Bernard lane认为:乡村旅游是位于乡村地区、小规模经营的、具有传统性特征、与居民家庭相联系的各种旅游形式;马波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类型。另一类是强调“乡村性”。如欧盟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学者邹统钎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为依托的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本文所指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写生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

二、美好乡村建设定义、内容、目标和原则

美好乡村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行动,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举措,标志着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具体来说美好乡村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村庄建设、土地整治、产业富民、环境整治、农民素质、管理服务六大提升工程;以实现美好乡村建设的“规划科学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彰显个性特色美”的五美要求。

美好乡村建设的原则主要有: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等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营造“县领导、镇组织、村实施、村民参与”四级共建新格局;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经济基础、地形地貌、文化传统等实际,突出建设重点,挖掘文化内涵,彰显生态优势,展示地方特色;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整体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三、关于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

自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全国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美好乡村建设脱胎于新农村建设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故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成果对于美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来,关于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一些地区甚至对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践,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

一是以乡村旅游助力新农村建设的。

二是基于美好乡村建设开发乡村旅游的。

第三章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简介

黄山乡村旅游开始于1986 年,那时翡翠谷、西递、棠樾牌坊群开始接待游人。而大多数乡村旅游的景点兴起于1992 年,主要分布于黄山市的黄山区、徽州区、黟县、歙县境内,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了黄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好乡村建设大热潮的推动下,黄山紧紧围绕生态、人文等旅游资源做文章,充分依靠并发挥当地各种条件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成功推动了当地的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

黄山市乡村旅游现状

黄山是我国最早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之一。该市坚持政府主导,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载体,以农民为主体,推进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形成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省最佳旅游乡镇和“星级”农家乐的四级发展体系,开创了省际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局面。

目前,该市形成了“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和“徽文化乡村旅游片”,先后开发了休闲度假、自然生态、文化体验、农业观光、农事参与等各类乡村旅游产品,涌现出一批古建筑、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特色文化村和花卉盆景、茶叶水果、生态休闲、保健养生等特色专业乡村旅游村,全市乡村旅游接待量占旅游总接待量的一半,直接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达20 万多人,年人均现金收入超过8000 元。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黄山市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黄山市整体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与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发发展乡村旅游阶段,90年代政府倡导发展乡村旅游阶段和现阶段的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阶段。在发展中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模式特点:

1、村落环境资源型。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当地农民利用绝佳的文化环境,腾出闲置的房屋,定位于“小桥流水人家,养生休闲最佳”目标,接待城市离退休老人静养晚年。当地农民还与高校合作,以低廉的价格,接待进出开展植物标本采集等科研实践活动的大学生。

2、田园环境风光型。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为背景,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建设一批星级农家乐,积极开发垂钓、度假、游湖等水乡特色农家乐项目。

3、农业产品观光型。以歙县的石潭油菜花、三潭枇杷、祁门茶文化等为代表。许多地方还建成了猕猴桃观光园、板栗园、翠竹园,实现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的良好结合。

4、经济产出资源型。以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村民得到实惠不多。黄山市部分乡村的老百姓对游客的到来不够热情。主要原因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并没有让他们得到多少实惠。相反,由于旅游发展的需要,对老百姓的各方面要求都有了提高,部分村民甚至有抵触情绪。

2、产品单一,缺乏特色。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热情高涨,但组建的产品都大同小异,如到黟县看古祠堂和在歙县看到的没有大区别,到歙县许村看到的石板路在休宁焦村也能看到,缺乏自身特色,而且在宣传推介上是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有机整体。

3、季节性强,产业链短。目前,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主要还停留在旅游观光上,而观光旅游受季节性影响很大,比如油菜花、枇杷、杨梅、橘子。春季又是农忙季节,很多村民上山下田,无暇顾及“农家乐”,导致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乡村旅游“散、弱、小”未根本改观。乡村旅游缺乏总体规划,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没有破除,盲目发展,致使景区、景点软、硬件不配套,小而不全的现象还存在。

5、宣传力度不大,目标市场把握不准。乡村旅游是黄山旅游的一部分,但不能依赖黄山风景区的客源,而是要有针对性的找准目标市场进行推介,同时也不能一本宣传册走遍天下、一段解说词搞定所有人。

6、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歙县的石潭和许村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是石潭景区道路狭窄,农家乐档次偏低。许村景区路况差,几乎没有大的接待场所,大巴车进出受限,祁门的几个祠堂门口卫生状况不好,祠堂内安装普通的节能灯妨碍观瞻。

解决问题的对策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第一,加强宏观规划、分类引导。一方面,黄山市乡村旅游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管理部门要统一规划、分类引导,实施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各县(区)、乡(镇)要根据合黄山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制定本地的旅游规划,并与美好乡村建设的各项规划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远期、中期、近期相衔接,市、县(区)、乡(镇)相统一的规划体系,以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

第二,对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实施倾斜政策。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主要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而政府投入和乡村集体经济投入比重不够大。在今后的发展中,各级政府要树立大旅游观,各相关部门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交通条件改善等方面的计划、立项、审批及资金筹措等要给予优先安排,实行倾斜政策。

加大融资力度

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招商引资,而据招商部门统计,目前的招商引资又以“以商招商”的成果最为显著。因此在融资过程中提高投资商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此外在黄山市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土地征用成为限制投资积极性的症结。乡村旅游开发用地属于非公益性用地不能启动国家征地权,投资者的产权得不到保护。所以要建立合理的土地征购制度,将农业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然后以政府牵头进行开发。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

突出本地特色。“农家乐”主要以“土、野、乐、趣”为主要特色。由于各地情况不同,资源各异;因此各县(区)、乡(镇)在旅游景点开发上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勇于创新。要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优势和条件来择优发展旅游项目,即优先发展那些具有优势和潜力的旅游产品,打造自己拳头产品,而要避免没有优势的一般旅游产品。

拓展旅游季节链条

拓展乡村旅游的季节链条,最重要的是树立大乡村旅游资源观。很多人只认为自然资源、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等有形资源才是旅游资源,才能作为旅游核心吸引物,事实上这只是初级旅游资源。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初级资源开发季节相对集中,但乡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高级资源却不受季节影响。因此,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景区景点必须要拓展思路,着重挖掘那些不受季节影响的旅游项目,如适合商务游、度假游、休闲游、养生游等的相应旅游项目,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游客数量能够有一个质的跨越和提升。

加大营销力度

首先,找准乡村旅游形象定位。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总体上黄山市乡村旅游要塑造好“中国名片”形象,对于各景点要突出自身的文化、资源特色;既要做到景点间错位定位,又要做到同一景点根据不同内涵及目标市场分层次定位。

(2)乡村旅游必须依附黄山市全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形象和黄山风景区,徽州古村落等品牌效应扩大知名度。

(3)旅游中的旅游实物是给游客留下印象的载体;因此旅游形象定位中要加强实物形象。

提高人力资源队伍素质

实施岗位培训,提高一线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黄山市旅游管理部门要通过职业教育、培训、送到外地学习等方式对景点从业人员进行当地民俗文化和乡土人情以及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服务规范方面的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总体素质,从而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第四章 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概况

自2012年9月份,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全面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战略部署之后,全省各地掀起了大力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潮。黄山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依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详细研究并作出了《黄山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及审批工作指南》和《2013年全市中心村建设布点安排》等指导文件,是美好乡村建设有规可行,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力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潮。

一、美好乡村建设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美好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一些中心乡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农村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但在整体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基层工作力量薄弱。

二是要素制约突出。首先是人才缺乏;因规划设计、农技人才、管理人员匮乏,普遍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特别是县、乡都缺乏有关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机构及人员,极大制约了美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其次是投入不足;虽然有专门财政支出,但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制约,美好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投入到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

四是产业发展缺乏持续动力。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解决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美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三是增强活力,进一步健全美好乡村建设的保障体系。

四是统筹兼顾,进一步健全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科学的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是实施“美好乡村”战略的首要问题。

第五章 黄山市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发展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美好乡村建设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乡村旅游的开展又直接影响着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劣,二者都统一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目标。黄山市无论在乡村旅游还是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阐述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消除二者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更好的推动二者的互动式发展。

乡村旅游引导美好乡村建设分析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其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等,这些都是它导入美好乡村建设的平台,但黄山市乡村旅游还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使得乡村旅游无法自主地导入美好乡村建设。另外,美好乡村建设有着自身发展的要求与内容,主要包括 “规划科学布局美、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彰显个性特色美”等5项内容,这是最终考量美好乡村建设程度的指标。那么要更好地导入新农村建设,促进两者互动发展,就必须考虑以下两点:

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是乡村旅游助力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器,引导农村在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建设美好乡村。因此两者的互动需要政府的引导,从而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在政府主导的过程中,要以决策规划、资金扶持、政策法规、人才培训、基础设施的构建等为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

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也是美好乡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市乡村旅游的自发自主式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故而要达到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性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环境进行重点保护,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农民主体

不论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还是在美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都不能够忽略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撇开农民主体,政府和企业自行发展。只有农民主体充分认可和拥护,才能彻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发展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中来。

综上所诉,以乡村旅游为发展平台,导入美好乡村建设,并为美好乡村建设的贯彻落实提供助力是完全可行的。一方面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是美好乡村建设所提出的目标,因此乡村旅游可以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助力。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要取得长远的持续性发展,也必须要导入美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即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发展来解决,美好乡村建设正好可以弥补乡村旅游发展所引起的缺陷。

总体来说,乡村旅游有利于美好乡村建设,可保证美好乡村建设中提出的“兴业富民生活美”的要求。但是美好乡村建设中所要求的“文明和谐乡风美”等却是乡村旅游无法达到的。因此,要贯彻实行美好乡村建设,就需要有辅助平台,在辅助平台的的支持下,才有可能使得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协调互动式发展。这个辅助平台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和企业的资金投入。

美好乡村建引导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近来,美好乡村建设风靡整个江淮大地。各级政府特别是黄山市各区县都认为乡村旅游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的高潮。尽管黄山市各区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必须反思这种“乡村旅游热”现象。

虽然乡村旅游对美好乡村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美好乡村建设也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涉及资金、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但并不是每个农村都适合发展乡村旅游,因为发展乡村旅游涉及一些必要的因素,一旦建设的美好乡村不具备,即使其基础设施建设再完善,有很好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发展起来,即便发展了,也只是陷入“千村一面”的境地,毫无自身特色,陷入雷同模式,无法持续发展。因此,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基础导入乡村旅游时,一定要考虑本地是否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是否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旅游资源、交通、客源市场、旅游基础等几个基本条件。

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模式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分别为另一方的发展打好基础,塑造了双方发展的平台,最终就能达到两者的互动互补式发展——也就是最终追求的协同发展。协同主要是要做到以保护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发展与建设,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管理体系的监控和协调下,实现旅游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互动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实现二者同步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统一,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为此,应在追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把“益于人类生存”和“促进生态平衡”作为决策的价值取向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实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分别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但又能成为对方互补的平台,在遵循各自持续发展的同时,又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发展。在双方各自发展的基础上,经过一些条件的考察,在合理的时间阶段就可以导入和推动另一方的发展,最终达到两者的互动发展。

黄山市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案例

歙县霞坑镇石塘村以乡村旅游推动美好乡村建设

石塘村位于歙县霞坑镇,近年来,随着摄影基地和油菜花摄影节、摄影节等活动的举办,石塘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强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序幕在整个江淮大地拉开,歙县霞坑镇石塘村也紧紧抓住机遇,以项目推动,通过扩建进村道路、开辟景区环山公路、推进村容整治等,助力美好乡村建设。

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从交通、环境、资金等多角度出发,全程助力美好乡村建设,同时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反哺乡村旅游,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转型,已经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黄山区甘棠镇庄里村以美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旅游

庄里村位于黄山区甘棠镇,同时也处于黄山风景名胜区的西郊,省级生态村,辖5个村民组242户890人,系丘陵山区,农业和林业资源丰富,是宜农、彝林、宜生态旅游的综合开发区。森林覆盖率85%以上,境内拥有景点肖黄山,注册成立了黄山怡园有限责任公司。

去年,庄里村与北京中科惠泽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投资1.8亿元共同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成立黄山知仁投资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企业+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组织农户、企业和村集体兴办乡村旅游,通过公司租赁村民房屋为外地游客提供农村生活度假,接待户年平均经营收人达5—10万元。

庄里村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明显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初步达到了“兴业富民生活美”的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

黟县推动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捆绑式发展

黟县,别名桃花源里人家,位于黄山西麓,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的所在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拥有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关麓等多处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山明水秀,古木苍天,环境优越,乡村旅游经济十分发达。

自美好乡村建设以来,该县便将美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两大核心工程捆绑式发展,实现了环境优化、农民增收和旅游综合效益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

该县落实保护村落资源,促进打造文化遗存精品游,对全县境内徽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清理普查,并逐一登记,建立档案,编制项目加快维修,同时坚决制止与古村落环境风貌不一致、不协调的建筑出现,重点对西递、宏村、南屏、屏山、关麓、碧山等村落实施整体保护,制定保护规划,划出保护区,加快水资源的治理和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古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历史风貌。

据该县旅委数据统计,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1010.26万人次,增长31.7%,其中入境游客41.38万人次,增长14.05%,旅游总收入75.4亿元,增长32.72%,旅游创汇7035万美元,同比增长33.92%。

黟县通过优越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同时紧紧抓住美好乡村建设的契机,通过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升级转型,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

第六章 结论

研究结论和成果

乡村旅游和美好乡村建设都是时下热点命题,对于将两者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的研究也是学界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回顾了有关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文献、文件的基础上,以黄山市为例,从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两种有关农村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引导美好乡村建设以及美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旅游出发,分析了乡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互动发展的原因、可行性以及需要具备的条件,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模式,同时以黄山市各区县为例详细说明了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互动模式,并希望研究能够为黄山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参考文献

[1] Lane B.What is rural tourism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994,2(12):7~21.

[2] 周静,卢东,杨宇.乡村旅游发展的起源及研究综述[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8):764~765.

[3] 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Rural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451~459.

[4] 邹统钎等. 乡村旅游——理论• 案例[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5.

[5] 罗明义. 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4~7.

[6] 郑铁,刘健.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J]. 农业经济,2007,(4):18~19.

[7] 伍勤忠. 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J]. 广西农学报,2008,23(1):63~79.

上一篇: 新课堂同步训练 下一篇: 美丽乡村总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