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专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2 09:33:13

多媒体专业论文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1)

①利用相关软件,对爆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②将爆轰过程制作成动画,在多媒体课件中动态链接到动画文件;

③在讲课过程中直接对爆轰过程进行动画的播放。同样,像“弹药终点效应”课程中的侵彻过程,由于侵彻过程非常快,所以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也难以实现过程的再现,而采用相关软件先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制作成动画链接到多媒体课件中的方法,则可以实现侵彻过程的再现。对过程的再现是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这也是军工专业采用多媒体教学较为典型的优势与特色。

2军工专业本科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以军工专业为特色,目前我校军工专业本科生课程已大多数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一现代教学手段的利用,的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诸如爆轰过程、侵彻过程等采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体现的内容方面,作用更加明显。但经调查发现,这种教学模式仍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弊端,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2.1不研究课程性质,盲目地模仿

不同性质的课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此,必须对课程性质加以研究,然后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顾面子,认为别的老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己不采用显得落伍,因此进行盲目地模仿,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2内容过于繁琐,重点不突出

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省去了大量的画图、文字讲解等过程,从而导致原有传统教学内容在相同的学时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时间上虽然显得较为充裕,可到最后出现无内容可讲的尴尬状况。为弥补这一缺憾,个别教师将大量的教材内容不加思索地搬到多媒体课件中,从而使得内容过于繁琐,重点不突出。

2.3照本宣科,追求华丽

我校军工专业教师大多都有相应的科研任务,投入到教学中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有些教师在备课上就“偷工减料”。一些教师把大量的文字列写在课件上,然后根据多媒体照本宣科。他们认为这样内容完整,不会遗漏重要的概念,学生可以看到尽可能多的内容。然而,这种方式将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并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应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所有的多媒体形式都应围绕教学内容,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进行设置的,要恰到好处。有些教师一味追求课件的华丽,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色彩和音效,这样做往往会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2.4授课速度过快,播放模式单一

由于多媒体课件承载内容多,教师又一味地照本宣科,不顾及学生的反应,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往往是基础知识还没搞清,就开始学习应用方法。从而使学生上多媒体课有“力不从心”之感。另外,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课件,而且都是整屏播放,不注重课程环节的顺序以及前后内容的连贯性,使得本应该先后出现的课程内容却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单一的播放模式使得学生眼花缭乱。

2.5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过程的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一种有助于认知活动开展的过程。任何先进教学手段的不恰当运用都会造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脱节,而多媒体教学往往容易忽视了教师与学生思想的互动过程,教学模式单一。

3军工专业本科多媒体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军工专业课程性质及特点

军工专业课程大多牵涉到爆轰、侵彻以及飞行等明显具有军工特色的内容,而这些具有军工特色的教学内容,具有瞬时、高温、高压甚至危险性等特点。因此,从体现上述内容的特点并考虑到安全性等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具有军工特色的内容进行再现,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针对上述特点,教师应该在多媒体课件中增加能够反应上述特点的动画,即使其准备工作较为费时、费力,但从教学质量及为学生考虑的角度出发,也应该这么做。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做的。

3.2军工专业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

针对军工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该进行合理设计,而合理设计的前提必须是对课程的性质及特点要熟悉。对于专业基础课程而言(如“兵器概论”“弹箭测试技术”等),注重知识面的宽广及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这类课程应着重于内容的涵盖面,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而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如“爆炸力学与技术”“弹药终点效应”等),则注重相关理论、分析与计算等内容。这些内容同时具有军工专业课程的特色,前已述及,诸如爆轰过程、侵彻过程等,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对其进行再现,因此这类课程则应利用相关软件对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制作动画链接到多媒体课件中,而动画的制作还应尽量考虑与课程相关理论、分析计算等内容的融合。这样,才能在增加视觉效果的同时,使学生对相关理论、分析计算等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

3.3军工专业课程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可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特别是在军工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应该如此,这是由军工专业课程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与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此处主要是指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启发、互动、反思时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手段的应用。由于每一届、每一班学生的接受、理解、掌握程度不同,启发式教学内容则不能一成不变。因此,这些内容不宜直接制作在PPT中,比较适合的方法是在PPT中仅体现该内容的提示,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则根据学生的接受、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启发内容。当然,这对教师的知识面与掌控全局的能力要比较高,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3.4互动环节设计及插入点选择

在军工专业课程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还应考虑互动环节的设计及插入点的选择。也就是说,在什么时候进行互动,互动的内容是什么等。对于互动环节内容的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①结合课程内容;

②与本课程发展相适应;

③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理解、掌握程度的不同来确定。对于插入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具体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听课疲劳情况。我们都知道,要想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插入点最好选择在学生听课兴趣开始产生疲劳的时候,这样就能再次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使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2)

如在教学“中餐宴会摆台”时,利用课前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中餐宴会摆台的顺序、菜品和位置等展现出来,事实上,这仅是一种知识的呈现方式,而非激发兴趣的有效手段。要激发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教师需把握好两个要点:第一,讲明“中餐宴会摆台”与学生未来工作之间的联系,要做一名合格的导游,就必须具备这些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现代导游的优秀素质;第二,要把握学生心理,将知识通过活动、设疑等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多媒体课件为引,每当多媒体呈现一个问题,即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由教师记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最后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将学生的表现与正确的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学生的不足,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误区在哪里,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采用这种方法,首先,对学生的心理是一种激励,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学生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操作过程,这就会对存在错误表现的学生形成一种影响,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其次,采用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国家劳动局的中级餐厅服务员技能鉴定要求,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2.用多媒体课件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够优化知识的发生过程,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新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认知心理学指出,在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中,客观事物多种多样。然而,在一定的空间和时段内,学生总会选择性的以少数事物作为重点感知对象,并将它们从视觉背景中分离出来,对它们作出更为清晰的反应,这种反应即著名的知觉选择性理论。在旅游专业操作课中,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同学乃至教学设施都不足以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严格来说,学生的知觉选择性是多媒体课件,因为这是不常见的,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应把握住学生知觉选择性的特点,让多媒体课件烘托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仍然以“中餐宴会摆台”一课为例,在这节课中,笔者运用Powerpoint软件将筷子、汤碗、汤匙和各种杯具等图片制好,然后将各种餐具按摆台的先后顺序,设置“闪烁”、“棋盘式”等动画效果和“风铃”等音效。这样,运用这个课件教学,既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深深吸引他们,又不用反复强调先摆什么餐具、后摆什么餐具,以及摆在什么位置,同时能够有效营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用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信息量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3)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较,有其自身较明显的特点。

1、利于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想有效地教授一门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应该是放在首要的任务。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多媒体中的形、色、声是一种控制兴趣的工具。只要把兴趣集中到学习的对象上去,就能产生求知欲。

结合艺术类学生的特征,多媒体能有目的地创设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根据我专业课程开课情况,比如讲授如《中外建筑史》、《室内设计概论》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授课。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与文字的穿插,学生听起课来不觉乏味,看起屏幕来也不至于视觉疲劳。

2、对所学知识认识直观,理解深刻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学生的感性认识有些是在生活中取得的,有些是在学习中积累的,但大量的则需要教师在课堂卜演示直观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的。

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为了让学生理解展台在展示区的重要性,以及展台与所要展出的物品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一系列不同色彩的展台与所要展出物品的组合,让每对组合有充分的对比关系,如冷暖感觉、华丽与朴实感觉、积极与消极感觉,这些心理感觉会很迅速直观地通过屏幕呈现在学生眼帘,教师不用多说,学生们已经在画面中明白和感受到不同色彩的展台与所要展出物品的组合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又如《家居设计》课程中,家居设计的基本思路与设计特点是教学的重心,也是难点。由于学生之前没有完全接触设计类课程,所以很难理解,也不知道如何做设计。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在讲台上拿着讲稿枯燥地向学生讲授各个知识点,学生既不可能简单的从老师语言中去体会,也不可能仅仅从几张有限的书本范例中来领悟。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时就可以在powerpoint软件中先将收集好的图片结合文字给学生讲解,然后再切换到autocad或者其他绘图软件中进行实例构成的演示。由于电脑演示的快捷与方便,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学生也很快就理解了重点教学内容。

3、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课后巩固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学速度,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比如在教学《餐饮空间设计》这门课程时,在有一定操作基础的前提下,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作业,让学生在人机结合与主动学习中既发挥白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提高r学习效率,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为了更好地突出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方便性、高效性,我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多媒体的运用必须服务于教学为前提,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活泼而宽泛、频繁地使用。2)艺术设计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尤其是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更是如此。

4、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够配合教师将授课内容生动的阐释授课目标,并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这绝不是说只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像放电影一样,一闪即过,没有特别突出知识点,而老师的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卜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教学没有给于学生思想形成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也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脉络的展现。而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则需要教师的恰当讲解、学生自己的思考共同完成,而非机械的完成,这也正符合所说的“学生必须界定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析因果关系,构建逻辑关系规则库”。因此在一节课中,课件放映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要与学生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认知的生理规律,实质就是要解决多媒体课堂中的师生有机互动问题。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4)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5)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传媒专业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突飞猛进,并很快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兴学科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传媒专业相关课程。1982年,被誉为“传播学鼻祖”的威尔伯•施拉姆访华之后,美国、日本的传播学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介绍、宣传、讲授传播学。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会后,一大批高水平的传播学专业译著纷纷出版,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了传播学及相关课程。如今,国内开设传媒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将传播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等课程已经成为传媒专业人才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由于传媒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对传播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超过传播学理论教学,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传媒专业的认识这三个方面。在对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传播学理论的缺位或不足将严重制约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利于我国整个传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偏重传播实践教学

传媒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导致部分高校传媒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急功近利,忽视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平衡,简单满足于讲授各种各样的技术知识和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更像“技工”,而非真正有思想、敢创新、善学习的传媒人才。

(二)教师倾向于讲授传播技术

部分传媒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由于传媒专业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领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更倾向于教授学生所谓的技巧和方法,却忽视了传播学理论的教育。同时,有些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教学内容也滞后于传播学理论和媒介技术的更新。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理论注入不足,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三)学生偏爱传播技能的学习

部分传媒专业的学生存在厌恶理论学习、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的错误观点。传媒专业的定位是应用学科。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都为增加实战技能做准备,对应用性的采、写、编、播等技能充满激情,并不重视传播学理论课程,也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研究。

三、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根据传媒产业的发展,结合市场需求,在传统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新媒体、物联网、网络动漫、数字媒体技术、媒介融合等新课程,使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出宽口径化趋势,这符合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传媒市场对人才的现实需求。但诸如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应该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根基,也是评价高校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否健全的关键。

(二)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传媒专业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往往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时,教师看似应用的是一系列“规则”和“技能”,但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教师的基本理论素养。对于传媒专业教师来说,丰富、多元、完备的传播学理论是其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更新、融合,而传媒专业又具有多学科性,这些都为传媒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如果教师的理论素养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将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传媒专业人才。

(三)传播学理论是传媒专业学生的重要软实力

现代传媒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业界普遍认可的人才往往兼具多层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迅速适应工作要求,能够准确分析媒体的本质与现象,并能以复合型人才的身份促成不同媒介的融合。因此,传媒专业人才一定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知识范围广泛、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果将传媒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学历层次和专业类别归结为个人硬实力的话,那么,学生的思想深度、理论水平、学习自觉性、新闻敏感度等就是其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传媒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大多是在高校学习阶段培养和塑造的。

四、高校传媒专业应重视传播学理论教学

传媒产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一定数量的传媒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校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重基础、重理论、重内在、重实践,只有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修养、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思维方法、宽广的国际视野、精湛的专业技能的传媒专业人才,才能使我国传媒产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

(一)高校应以培养学生理论素养为要义

学科的教育离不开理论课程的学习,传媒专业也是如此。开设传媒专业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具备了宽、牢、实的基础理论功底,才不会在浩瀚的传媒知识和纷繁复杂的传媒现象中如堕烟海。树立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健全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迅速适应岗位。传媒专业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传播学理论素养为要义,帮助学生整合传媒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高校在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传播学理论课程和应用实践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应使两者良性互动。

(二)教师应以强化传播学理论修养为根本

传媒专业教师只有传播理论扎实、知识储备丰富、关注理论前沿,才能为学生拨云见月、指点迷津。在提倡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下,传媒专业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传播学理论的学习,并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吸纳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同时,教师应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传播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理论,通过合理的学科设置、生动的课堂内容、丰富的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应不断提升软硬实力

学习一门学科和专业,不应以掌握实用性技能为根本目标。就传播专业而言,实用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背后的传播学理论才是学生了解、学习、研究、掌握传播学这门学科的真谛。而传播学理论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传播实践,使其具备研判各种传播现象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传播专业时,要树立正确、全面、科学的学习观,深刻认识传播学理论的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成为传播学理论扎实、传播技术精湛的全方位人才。

五、结语

随着传播学的不断发展,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交流系统的构筑、新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因社会变革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的变化等方面,传播学相关理论都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传播现象与媒体的发展规律。就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传播学理论和传媒实践的关系相当于“道”与“术”的关系,道正则术易,道偏则无术。在传媒人才的培养中,理论和实践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传媒专业人才。

作者:柳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赵雅文.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139-149.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6)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近20年来,图像、声音、视频等传统媒体对象纷纷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与流通这些媒体对象紧密相关的媒体行业也迎来了迅速膨胀、产值剧增的春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各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至2009年,经教育部审批开设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高等院校及二级学院就有100多家,分属工学、文学、理学三大不同学科体系。以理工为背景的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交叉复杂,因此,面向理工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近几年教育专家与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与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课程体系初建端倪,浙江大学数字媒体技术(Digital Media Technology)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华中师范大学的易凌云提出,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应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方向核心课程模块[1]。该专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全部面

向数字媒体专业整个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艺术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2-3],另一类强调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试图在其中找出平衡点或多样化发展途径[4-5]。没有发现把计算机技术放在首要位置的数字媒体专业相关文献。

基础课程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无趣的反作用。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结合了艺术与信息技术两个学科的特点来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横跨文、理两大领域,到底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各方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基础课程建设的角度讨论面向理工科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验体系、考核方法,建立以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入面向计算机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2基础课程框架

我国数字媒体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国家“863”计划,“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6]”。而这个数字化的内容其实就是指由计算机表达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及其编码等媒体对象。数字媒体技术可解释为获取、记录、处理、传播这些对象的技术,以及与这些媒体对象相关的各种软件平台架构及硬件产品设计。

根据以上对专业的定义和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媒体相关软件的熟悉、媒体相关硬件的了解、媒体相关技术的学习。在这四个方面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刻理解事物本身,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的基础课程必须围绕认识媒体对象来展开。通过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认识媒体对象,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如图1所示,首先,数字媒体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因此本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也应成为数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非常成熟,教学内容以偏软件类的基础知识为重,如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等。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对现代计算机的了解其实也包含了对媒体相关硬件知识的掌握。

之后,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认识媒体对象,以媒体对象为学习中心,进而扩展到如何获取、处理、使用、存储媒体对象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数字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的理论,我们必须从艺术角度和信息数字化角度来认识媒体,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可以综合形象地反映传统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理论;而对各种媒体工具软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数字化后,每一种媒体在计算机中的特点与操纵方式。作为这两门课的前续课程,数字媒体导论将为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要求、历史发展、未来展望描绘蓝图,如同任何一个专业的导论课程一样,它将带领新生领略该专业的美好全貌,让学生对媒体对象及今后要学习的相关技术产生一个总体认识;而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双重身份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研究使用媒体相关技术打下编程的基础,同时,程序语言的逻辑性也可使学生对媒体对象有更深一步的逻辑化认识,如离散、循环等。

在基础课程结束后,专业方向课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媒体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几乎所有媒体对象都有专属的方向与课程,如图像媒体对应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媒体对应计算机图形学;另一方面是对编程能力的不断加强和现代软件技术的学习,可以开设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软件方向的课程。可见,本文提出的这些基础课程都是专业方向课必需的先修课程。

3以了解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1) 数字媒体导论。

数字媒体导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理论上讲述各种数字媒体对象的特点,从历史角度介绍数字媒体的发展,引入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软硬件技术纵览,从宏观上给学生们带来本专业的知识总括、结构分析,犹如打开一幅广阔的画卷,轻轻勾勒出山水边界。因此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由于数字媒体正属于高速发展时期,而与之相关联的三大产业――通讯、娱乐、传媒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可展示度极高,会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笔者曾在毕业班的媒体技术第一节课展示了一个界面友好、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毕业纪念册,下课立刻被一群学生围住,他们希望在毕业时也为班级留下这么一个美好回忆。对于这个充满着声色光电的专业来说,媒体本身的魅力无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比起老师的循循善诱、高调理论,多媒体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

2) 媒体艺术概论。

文献[7]指出,艺术素养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在计算机创作手法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教育回归传统艺术理论的呼声日益响亮,因为数字媒体带来的只是工具的变化,其艺术中心却依然稳固。对于侧重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并不是凌驾于其他素养之上的重点,况且艺术素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就。但是媒体艺术概论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需要浓缩艺术专业有关各种媒体艺术的基础,如色彩、构图、动画组成等。学习这些,有助于学生从一个形象的角度去认识媒体对象,了解艺术创作人员对媒体技术的渴求,理解各种媒体软件的交互方式。比如颜色在数字化过程中可以表现成多种形式――RGB形式、HSI形式等,这些都来源于色彩的艺术理论,而配色理论同样有助于学生研究高级的媒体技术,如可视化技术。或多或少地了解艺术理论,才可能“创作”数字媒体作品。媒体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如同在画卷上蒙上了特殊的材料,为以后的泼墨挥毫埋下别致花纹的伏笔。在作者设想的课程体系中,媒体艺术概论将是基础课中唯一一门涉及到艺术专业的课程。

3) 媒体工具软件。

数字媒体工具软件的了解和掌握是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必要条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创作软件和修饰软件也越来越多。数字媒体工具软件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而是通过几种媒体典型软件,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中该媒体的操作与处理方式。形象的操作会加深学生对媒体对象的理解,成功的作品会激励学生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交互方式和过程会为学生设计媒体软件提供灵感。媒体工具软件课程在我们的画卷上清晰地分割出了绘图区域,让媒体技术的学习有了模板、参照物。图像媒体的Photoshop软件、音视频媒体的Premiere软件、动画媒体的Flash、三维图形媒体的3DS MAX软件等,都是使用很广泛的典型软件产品,也都是使学生领会这些媒体对象的最佳平台。我们的专业目标,并不是培养一个艺术性的创作人才,而是一个知识面广、熟悉媒体特性、能够与艺术家沟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纵媒体对象的复合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根据媒体对象特点理解软件操作行为,通过软件操作行为重新审视媒体对象特点。从这一课程开始,多种媒体对象出现了明显差异,可能会有学生因为个人爱好而特别进入到对某一种对象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4) 程序设计基础。

最后,数字媒体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方法,进而学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控媒体对象,是本专业的根本目标。在已有线条勾勒和区域划分的广阔画卷上,程序语言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中锋、偏锋、藏锋、露锋等技法来绘制精彩图案。由于媒体处理程序必须涉及复杂输入输出操作,一般需要学习操作系统提供的GUI元素或其他媒体驱动。因此与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第一门语言课不同,除了教授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基本原理以外,本专业教学还需要加入一些如何在某操作系统(如Windows中)中对媒体对象进行简单操控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从逻辑上进一步认识媒体对象,也为以后类似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方向课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计算机程序从最初仅能对数字的处理,逐渐转变为面向多种数字媒体信息的处理,进化到面向对象理论,都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程序设计的理念和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在传授程序语法、结构的事例别使用媒体对象作为实例,比如在讲解二维数组的时候将图像媒体作为操作对象,介绍结构的时候用色彩作为示例。

根据以上对基础课程的分析,本文设想了如表1所示的数字媒体方向的基础课程学时与主题内容。计算机软件类的其他基础课程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致,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4以操纵媒体对象为目标的实验环节

各类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虽然办学特色不一,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数字媒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验[8]。在基础课程中,学生多方位认识了各种媒体对象后,需要通过实验加深印象和增进理解。实验的开设必须围绕清晰认识媒体,熟练操纵媒体对象的目标进行设计。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基于综合运用的思想,本文设想了验证性个体实验和创造性综合实验两大主要实践方式。

1) 验证性个体实验。

对媒体对象的认识主要依靠验证性实验。比如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进行实验。分别在Windows的画图板和Word中画两个实心圆,放大同样倍数后,观察边缘处的变化,图形和图像的放大失真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存储和绘制方式决定了它们的这个重要区别。

图2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实验

在进入专业的初期,建议教师用形象的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难以说明的概念和定义。虽然都只是简单的范例,但将会对整个专业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完成图形、图像区别实验后,在专业课上再进行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以及绘制技术的介绍,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了。

另一方面,媒体相关编辑创作软件的学习也主要靠操作实验。很多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人员并不重视已经出现的所研究媒体的相关软件,这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媒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在学习专业初期,训练学生使用已有软件操纵媒体对象,了解世界上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并跟踪,同样会对专业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使用成熟软件,对这些媒体对象进行表面上的操纵,也可以启发学生逆向思维这些操纵使用了什么技术、计算机如何实现等问题。

验证性实验还表现在大量的程序设计训练上。因为数字媒体的复杂与庞大,相关程序可能比其他计算机程序难度都要大,所以更需加强对程序设计的实验建设,锻炼学生写程序的能力。有关程序设计的相关实验教学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一样适用于本专业。在学生习惯编程处理传统程序设计媒体对象――数字与文字以后,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对其他媒体的编程训练,比如图像的显示、声音的播放,这一点突破可能会吸引刚进入专业的学生的目光,奠定良好的开端。

2) 创造性综合实验。

一般来说,现在高校教育鼓励在实验环节中增加创造性实验的部分,认为脱离了课本上的示例、根据题目设计作品或者编制程序为创造性实验。本文将创造性实验的范畴扩大,认为必须是在验证性个体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若干个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媒体作品,才算是创造性实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若干验证性实验的创作结果作为最后创造性实验的使用数据。比如可以在媒体软件实验中处理最后的创造性综合实验――多媒体同学录的素材;又比如可以在图像显示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图像软件的操作练习编制程序,模仿其中的某些简单操作,作为创造性综合实验。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中,创造性实验应该是一条绳索,把原本都是从各个角度理解、学习媒体对象的课程再次统一到一条线路上来,使学生分散学习,统一理解。如图3所示,这种具有分散、统一关系的课程实验设计为更深层次地学习各种媒体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3课程实验的分散与统一关系

5以运用媒体对象为检测的考核方式

文献[9]建议使用多维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材料能力等重要职业能力进行考核。为了检验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实验环节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必须考核学生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媒体对象、设计方案并实施的能力。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运用媒体的能力得以展现,所以实验成绩应该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和课程结束时,也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媒体对象,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营造环境,考察学生运用媒体对象表达思想的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如自我学习、收集资料等,最终都可以通过媒体展现(最简单的如PPT),并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教师也可在课程开始前提出一个有关媒体运用的大作业,如设计某种汽车的数字媒体宣传节目(媒体软件)、一份个人简历的包装方案(媒体导论)、一个媒体数据的管理软件(程序设计)等,建议学生开展团队合

作,最后团队提交设计方案和作品,评价体系由教师评分、自我评分与团队间评分构成。在学习初期,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这种大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表现内容和方式都不会很丰富。但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后,作为毕业设计重新规划设计完成这样的大作业,四年所学就显而易见了。

6结语

在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今天,跟该方向有一些联系的学科都开始了新专业规划。但其实数字媒体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长,专业设置和规划也无规范,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无从参考。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并没有启动该专业,只是以专业方向模块方式探索该方向课程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对一个专业最重要的奠基石――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分别从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方法,实验环节建设,考核体系设置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以媒体对象为课程中心的教学思想,希望对理工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为该专业的教学研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8:1-2.

[2]杨浩生,侯彦华.数字媒体专业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9(4):35-37.

[3]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3):144-145.

[4]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5]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4):87-90.

[6]刘清堂,王忠华,陈迪.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7]乔立恭,李晶.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美学素养地位、作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8):80-84.

[8]卢锋,王苏平.数字媒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09(9):32-33.

[9]蔡利梅.多维考核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2009,22(4):23-24.

Discussion on Foundation Courses of Digital Multimedia Major Faced to Engineering or Science College

LI Lin, LU Qiang, LIU Xiao-ping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7)

全媒体是指涵盖了所有传播媒介,同时又融合了过去单一传播媒介所未能达到的领域,由单一的媒介运营方式衍生出诸多的媒体运作范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改变,源于以下两个层面的冲击:一是整个传媒领域的准入门槛降低,当用手机便可以完成现场连线、网络直播报道时,技术层面的壁垒已经不复存在;二是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加深,跨越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方式已然成为新的潮流,不可避免地对传统传媒教育领域形成冲击。为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传媒教育改革应当且必须顺应媒体发展的内在规律,立足于新的媒介生态,从培养适用性强、专业层次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创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再造教学流程,革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从人才培养规模来看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新闻传媒事业飞速发展而人才缺乏的背景下,我国大学开始扩招。只用了几年时间,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师范类大学、艺术类院校、民办院校、独立院校等,都出现了类似于播音主持、广电编导、动漫设计等传媒类相关专业,因此,使得我国传媒专业的二级学院,从以往的几个院系变成数百个,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办学的混乱无序状态。短短几年之后,大量的传媒专业毕业生集中涌入有限的就业市场。正规的报刊、广播电台很快人员饱和。在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下,许多学校的传媒专业沦为“鸡肋专业”,更谈不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由于各地盲目开设传媒专业,而传媒行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加之中文、历史、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律等专业的可替代性,导致传媒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新闻传播专业已出现在就业困难专业排行榜上。

从人才培养素质来看 由于大部分传媒专业学生是以艺考生的渠道入学的,其文化课分数要求相对较低,加之良莠不齐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传媒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每到毕业求职季,传媒专业学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成绩普遍不及中文、历史、政治、金融、法律等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认为,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渐渐地背离了新闻学专业的实际价值。新闻专业或传播学专业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认识与理解世界的能力。“在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更关注各种吸引眼球和注意力的技巧,而没有学会全面、真实、公正地报道,并保持其科学可信度。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寻找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这一现象,值得所有传媒教育工作者反思。

从人才培养教学来看 目前,国内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院校,多数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理论化”特征。如:编辑出版专业主要以平面图书、杂志排版、编校、发行来设置课程;广播电视专业以电视艺术理论、纪录片理论等理论性课程为主干,缺乏学科交叉与创新,轻视主干课程与通识课程之间的联系,导致传媒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当前,除了极个别国内顶尖的传媒学府可以依托自身地缘优势及媒体资源向学生提供较多的进入一线媒体的实践机会外,国内多数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高校,并不具备让学生进入真正的媒体、感知多样的媒体、理解什么是媒体的条件与环境。在全媒体形态不断深入的今天,传媒人才需求的领域、层次、类型皆发生巨变,5年前媒体所需要的人才,可能5年后就将面临淘汰或转型,但学校传媒教育依然远远跟不上媒体发展的速率。在媒体发展极其迅猛的今天,这种固步自封甚至停滞不前的媒体教育模式将是致命的。

由此可见,我国的传媒专业学科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培养模式,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分析研究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并为己所用,是我国传媒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讲,国内传媒专业发展应对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延展学科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基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对于传媒复合型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知识结构单一、仅具备本学科知识的人注定要被淘汰。比如,美国大部分地区的众多新闻院系非常注重本科阶段学生的通识教育。学生进入校园的第一年,他们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通识教育;学生只有修满相应的学分之后,才能够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修取专业课学分;总学分的设置也偏向于通识课程。由此可看出通识教育在美国院校的重视程度。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的新闻系还推行了双学位教育,以纽约大学为例,学生除取得新闻类的学位之外,还需要取得另外的专业学位。例如,在本科应修满的128个学分中,新闻专业课程所要修取的分数和非新闻专业课程所要修取的学分各占一半。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本科类学生需要修取的127个学分中,人文社科等通识课程的学分更是占到了63%。专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相当人文底蕴的传媒类人才。新闻媒体、电视台、网媒的工作者往往需要具有五花八门的学科专业知识,他们的传媒技能,则可以在工作中、实践中培养和历练。

我国传媒专业的学生由于自身专业局限,知识面狭窄,反倒处于竞争劣势。这就需要传媒院校在学科内容设置上下功夫,将与一线媒体业务活动联系较紧密的国际政治、社会学、法律、经济、历史等相关背景学科,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在具体操作中,可以硬性规定传媒专业学生必须修一门“第二专业”,或者同时修几个学科的课程,在学分达标后才可以毕业;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当适当穿插其他学科内容,“宽口径、厚基础”将是传媒专业学生的理想知识结构。

跟踪媒体步伐,改革教学模式

传媒专业教育主要是以技能教育为主,这意味着,从事传媒教育的教师,并不一定需要有多么高的学历,但是一定要有非常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在授课的同时,可以因地制宜地为学生传道授业。例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是新闻教育界的佼佼者,以硕士层次的新闻教育闻名于世,但是该校全职或兼职的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少之又少,大多是学士或硕士学位。不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美国的传媒教育大多都是“精品教学”。上课人数一般在20人以内,而授课的方式多以研讨的形式为主,教师们讲得比较少。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新闻写作、影视创作等,需要学生结合作品和素材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学生之间需要展开充分的讨论,任何一个想法都要展现在课堂上,授课教师再对其进行点评和引导。而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如传播理论、电影批评等,学生就需要在课下花费精力,下功夫去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这样一来,课外阅读量非常大。而学校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看学生自身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因此,像美国的这种传媒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虽然较为辛苦,但这却能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关注,并且得到锻炼和成长。

全媒体时代传媒类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刊、出版社,更大一部分择业空间在互联网、手机、新媒体平台等。目前,国内已经有高校逐步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等新型专业。这类专业的自身定位,有别于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着眼点放在未来的传媒空间,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与此同时,硬件条件不充分的院校,可以从主观上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采取更接近实战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增强校媒合作,提供实战平台

美国的传媒教育领域非常重视与媒体的联系。媒体中不乏有一些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的人数远远超过了全职教师的人数,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影视教育领域,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影视学院充分利用地处好莱坞这一优势,与大型电影公司加强合作,其电影制片专业的兼职教师都是好莱坞的大师级人物或者公司的CEO。美国电影公司的许多新决策,学生甚至先于公司内部人员知道。同样,许多传媒学院对业界也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世界知名的普利策新闻奖就设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该奖项不仅为学院赢得了崇高的社会声誉,也对新闻媒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设有密苏里新闻奖,为了增强与业界的联系,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又成立了雷诺兹媒体智囊团,专门为媒体提供智力支持。”

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成功经验,凡是开设传媒专业的国内高校,都应当加强同本地媒体之间的业务合作,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一旦与前沿媒体形成多维度的合作,这将会有效促使学生从容地从校园迈向业界媒体,使传媒专业学生基本具备步入业界媒体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学校、媒体双方合作,根据媒体对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的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新课程进行改造与再开发,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进行改正。同时,学校与媒体还可以建立双向考核机制。考核的轴心和桥梁是以专业教师为中心,媒体工作人员与学生建立双向的考核考评机制。大家可通过向学校反馈、双向互评的方式,对彼此工作提出建议与意见。这是一举两得的做法。媒体可结合自身的优势,将理论储备知识提供给媒体和学生,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教师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向媒体工作者讲述理论的建议;同时,双方可根据需求及意见,不断调整实习岗位,力求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业务技能。

结束语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教育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人才为根本,及时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教育体系,创建全真实践环境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有祥.广播电视艺术类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观察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2(11):115-119.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070-04

1 现有课程设置中媒介素养课程的欠缺

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适应市场需要,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1]。目前高校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只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轻微调整,大都设有现代汉语、文学原理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当然这些课程对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有必要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文秘专业特色不明显,文秘人才必备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现有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导致文秘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现代传媒化生存的需要。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汉语言文学作为现代文秘专业依托的二级学科,已开设42年,继承了原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中文系的办学传统,为现代文秘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他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的汉语言文学也开设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储备了充裕的师资力量。与开办初期相比,现代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逐年增加,增加的课程侧重现代文秘能力培养,以人文素养、公共关系、文案写作为主。目前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的主干课程有20多门,其中没有媒介素养课程。重庆文理学院招生简章明确了汉语言文学是文秘专业的母体专业,指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文秘方向)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培养要求中有两条与媒介素养有关: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能熟练撰写各类公文、应用文;掌握信息采集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协作或独立处理文案工作。招生简章还规定文秘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培养要求中没有明确新闻写作能力,尽管有对信息采集的要求,但主干课程设置中却没有与之相关的采访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也没把媒介素养作为主要内容,只是结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能力描述”开展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但只有10学分,毕业总学分为185学分)。现代文秘教学实践强调基础理论、人文素养、创新能力三者并重,媒介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有时媒介素养甚至是人文素养的代名词,但媒介素养课程分量不足,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文秘专业比较普遍的现象。

重庆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2011级学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的课程表共有13门课程,只有新闻采访与写作与媒介素养有关。这学期现代文秘专业总课时为622,新闻采访与写作为48课时,仅占7.7%。而该校这学期2012级文秘专业的学生课程表中根本就没有媒介素养的课程,2013级开设了与媒介素养稍有关联的摄影与摄像(64课时),但仅占总课时的7.3%。该校文秘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中基本没有明确而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略有与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但比例很小,选修课中没有媒介素养课程。其他高校文秘专业的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也大都没有媒介素养课程。

2 媒介素养对现代文秘的必要性

从重庆文理学院2014届68名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数据分析得知:就业率达到98%,其中5人考研,23人报考公务员,14人到各类企业,6人到中小学工作,其余正在通过各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落实具体单位。公务员是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理想渠道,媒介素养不但是对公务员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和学校工作之必备,媒介素养对现代文秘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毕业生向任课教师反馈了不少关于工作适应性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表明:媒介素养影响文秘实际工作已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秘书工作是一种以处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脑力型职业”[2],信息传播本来就是秘书工作的重要方面,秘书必须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在网络自媒体兴盛的传播环境中,处理各种信息更是现代文秘工作的绝大部分任务。他们得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本单位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决定和调整工作安排。他们必须保持各种信息传输渠道的畅通,必须熟练使用各种传播媒介,必须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和取舍,领导秘书还必须把经过自己筛选的有用信息及时提供给领导,以便于领导决策。现代文秘还得通过各种媒介本单位的信息,以树立良好的单位形象,同时为领导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也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行政机关的秘书要与各传播媒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把媒介当做政策法规的平台,确保政令畅通,确保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党政机关的秘书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既可以为党政机关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信息支持,又可以为党政领导与社会之间架设起一个畅通的沟通桥梁。”[2]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也离不开各种传播媒介的支持,无论是观念的广泛传播,还是产品的行销,都离不开媒介的参与。

为适应政务信息化的需要,现代文秘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互联网使用技能,熟练进行网上办公和文档管理,刷新政务微博,了解社情民意,建立工作圈子微信群,便于开展工作,利用网上社交工具组织、策划活动,会议通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可视电话会议,发起主题讨论,并对会议和讨论情况记录备案,整理成电子文档,方便保存和查阅。现代文秘还必须熟练使用智能手机,随时利用手机上网,确保特殊情况下工作不被耽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行政性,还应突出“企业性”。据调查,文秘毕业生有90%流向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3],由于许多民营企业规模小、人员配备不齐,秘书往往身兼多职,这对秘书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信息载体和海量的媒介信息,现代文秘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需要认知能力;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批判能力;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整合能力。这些业务能力能否过关与他们的媒介素养高低密切相关。“基于现代媒介信息社会中秘书岗位业务能力对媒介素养的需求日益迫切,媒介素养介入文秘人才培养方案是十分必要的。”[4]

3 以现代文秘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媒介素养 课程体系

媒介素养[5]指公众识媒、触媒、用媒、制媒的能力。在此范畴中,识媒是基础,指公众认识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包括公众对新旧媒介特性的认识、对媒体机构的认识、对传播运行机制的认识、对媒介所传信息真假的判断、对媒介所遮蔽的事实的认识;触媒指公众接触媒介并感知媒介立场;用媒指公众运用媒介及所传信息为生活、工作服务,包括新闻、筛选有用信息、恰当对待商业广告和虚假宣传、利用媒介获取知识和表达情感,通过新媒介(聊QQ、打游戏)调节情绪等,正确、合理、批判性地使用媒介建立在科学评价媒介的基础上;制媒指公众参与制作媒介内容并完善媒介,主要是媒介作品的生产,媒介作品包括产品介绍、企业形象和党政形象的媒介呈现、活动策划(大型会议会展的策划与组织、各种庆典活动的礼仪培养与训练)的媒介呈现及宣传等等。制媒的能力要求最为复杂,包括采、写、编、评、摄(影、像)、录(音)、播等,不但要能在媒介传播信息、发表观点,还要善于与媒介机构打交道。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在新媒体视阈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对大学生新媒介素养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应该具备新媒介素养的六个维度:使用、分析、评价、制作、自我完善以及促进新媒介生态良性循环[6]。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要能够涵盖媒介素养的这些范畴和维度。

传统文秘课程忽视媒介素养,其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随意化,依师资增减模块;实践课程模块未成体系;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欠妥当;没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不具备前瞻性[7]。对此,以现代文秘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目标导向性原则、整体功能性原则、应用技能性原则和适应发展性原则;把握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还应注意以下问题:针对文秘岗位,凸显媒介素养;完善课程模块,注重课程的系统化,加强课程之间的互动;实践课与理论课并重;适应现代文秘工作的特殊需求;注重媒介素养的能力提升;注重新媒介的认知和它在文秘工作中的使用。

现代文秘一般就职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公关、档案、宣传、营销、策划及管理工作。现代文秘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出谋划策能力、宣传广告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公关交际能力等等。良好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文秘最基本的业务能力,传达文件精神和领导意图、上下级沟通、内外交流等都需要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替领导撰写发言稿、安排工作日程、部署行动计划等都需要很强的书面表达能力。为了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单位制定的发展目标,现代文秘得根据政策法规和领导意图组织员工共同努力,协调各部门行动,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是现代文秘推进工作的必备能力。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和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社会形势,现代文秘必须能够出谋划策,帮助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带领单位员工度过难关,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秘书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现代文秘与传播媒介打交道的机会很多,因此现代文秘必须具备应有的宣传广告能力,好好利用媒介宣传政策和主张,或为产品做广告。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经营管理,无论是党政文秘还是企事业文秘都应懂得经营管理,这样才能为单位谋得好的发展,让单位内部井井有条。而公关交际能力则能为单位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理顺各种关系,清除事业发展的外部障碍,争取到各方面的支持。

围绕以上能力的提升,现代文秘专业应设置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

从通识教育层面看,要普遍提高公众素质,必须对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以利于政府议程、公共议程和媒介议程的统一,使公众理性对待公共事务,为社会进步尽微薄之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为了让大学生应对信息电子化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媒介,高等院校应把《媒介素养教育》定为通识必修课[8]。

从专业教育层面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类别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新闻传播学,围绕现代文秘专业能力提升介入现代文秘专业,可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系列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理论、新媒介概论、报纸编辑学、读报评报、实用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辑学、播音主持艺术、纪录片创作、网络编辑学、新闻采访与写作、传媒经济学、媒体经营实务、新闻美学、摄影与摄像、广播电视栏目策划、广播电视作品赏析、形象传播学、媒介批判、受众研究、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等等。

政务信息化要求现代文秘教学计划中增设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经济学等课程,提高文秘学生的现代信息化管理能力与水平[9]。因此,《信息传播学》应成为现代文秘媒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程。

4 该课程体系的可行性论证

该体系的运行主要依托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力量,可以充分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设置常规的媒介素养课程,把它作为文秘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聘请国内外新闻传播专业院校的名师,以公开课和讲座的形式分专题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使文秘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能够获得拓展知识面的机会。

构建促进现代文秘能力提升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一是在有条件的高校,把媒介素养课程引入文秘专业课程体系,这是提升现代文秘能力的直接手段。体大虑周、科目众多的媒介素养专业教育课程可分为两大模块:知识类和技能类。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文秘专业的学生设置必修的媒介素养课程,并将其纳入必修课考核体系。

二是进行媒介素养通识教育。这样既能缓解媒介素养师资紧缺的问题,还能为文秘专业的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文秘专业的学生与非本专业但具有共同课程爱好的学生,尤其是媒介素养专业的学生充分交流,提高学习效率。目前国内有几所高校进行了探索。上海交通大学的“传媒素养”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以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也供文秘专业的学生选择,并纳入选修课考核体系。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传播理论与实务》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也将媒介素养纳入培养范围,尽管没有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但收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其实,与“传媒素养”、“传播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类似的“媒介素养概论”、“媒介认知”、“媒介与生活”等大众化的课程均可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当然,现代文秘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

文秘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学习媒介素养相关课程,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前提下,有计划、分步骤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以适应文秘工作的实际需要,以便将来更好地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工作服务。文秘专业的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或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合并上课,或以第二课堂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提升媒介素养,以解决课时、师资和教学成本等矛盾。

笔者对部分文秘专业在校生进行了访谈,他们大都不排斥媒介素养课程进入其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对如何利用传播媒介提升自我形象、如何与传统媒介机构打交道、如何辨别媒介信息真假等问题很感兴趣;其中还有文秘专业学生向往媒介工作,这尤其应该引起文秘专业教育者的注意。

参考文献

[1]王箕袭.浅谈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原则[J].教育与职业,2007,(6):133.

[2]李谋冠.现代秘书应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J].秘书之友,2011,(11):12.

[3]黄建聪.对文秘人才市场需求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3.

[4]林素真.探析媒介素养介入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107-109.

[5]米丽娟.媒介素养科学内涵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1-142.

[6]狄丛丛.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的行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2.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9)

一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2年,国家教委于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比较大的变动就是将艺术学门类从文学门类下分离出来,新增作为一级学科,并且新增了设计学二级门类,将设计学门类下的艺术设计专业重新细分为了具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数字媒体专业从特色专业变为普通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扩大、分化足见设计类专业的“繁荣”和国家高等教育对设计的重视。但是,专业的迅速膨胀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师生比大大超标

教育部要求这类专业的师生比应在1:11 以内,而现在普遍数倍于这个比例。有些学校已超过1:40。这对这个新型专业的长远规划和合理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2)师资队伍缺乏

由于本专业在国内开设只有十余年,教师培养严重不足,再加上知识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导致合格的教师非常少,有很多高校是从纯美术或者纯工科领域转行过来的,对数字媒体艺术缺乏系统的专业了解和实践经验,有的缺少理论经验,目前在高校开办的几百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相当一部分没有教授级的学科带头人,有的连一个副教授都没有。

(3)课程体系各成一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刚刚起步,发展思路不明确,课程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布局不合理,课程名目繁多,内涵、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执行过程中,教师随意性大,内容遗漏、交叉现象频繁,无法与前期课程、后续课程较好地衔接。正像北京邮电大学杨义先教授所讲,我们正处在“照猫画虎”的阶段,甚至还存在“无猫町照”的尴尬。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高校都是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设置课程体系,比如清华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等美术方面强势的专业,是以美术为核心招生。北京电影学院依托于影视为基础招生,而像这个传媒大学,电视行业的院校里面也有这样的专业。

(4)理论和教材建设跟不上学科建设的需要

理论建设亟待加强,清华大学杨教授认为:一个学科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就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起其他学科,艺术设计学科在理论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数字媒体的理论建设就更加需要强化,在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学科和社会大环境下,这方面的工作更容易被忽视,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少之又少。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尚不统一,就更谈不上教材的完善和权威性。能不能建立起一个源于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并反过来指导设计的创作实践和教学实践,对于这一学科的命运将有重大影响。

(5)实验室建设不到位

在教育部几次教学检查评估中,实训教室的建设80%以上不能尽如人意。有的学校让学生在一个实验室进行所有的教学实验,有的学校只有一个电脑机房,有的学校借口在工厂有实习基地不再建实训教室。然而,对于艺术设计这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缺少几乎每天都要用的实训教室,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工厂要完成生产任务,学生短期实习可以,但让学生经常占着设备进行基础训练,或频繁用于作业性的设计制作是不可能的。

(6)正在为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

虽然有很多的现状让我们队这个专业忧心忡忡,但我们也应看到: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单位正在为数字媒体专业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为更好的探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办学规律,2010年12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数字内容安全专业委员会,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在北京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就专业建设人才规范、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借鉴国外数字媒体专业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探索性的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专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愈加成熟和完善,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我校创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要素

本着专业建设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出成果的思路。如何结合我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已有办学资源,探索一条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自身办学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新建数字媒体专业是考虑的问题。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试着从课程体系建设、理论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几个要素来进行研究,提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建设的一些理念。为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

(1)课程体系建设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体系认识不清、专业方向设置泛化、课程设置拼盘化是目前的现状。在课程设置方面,特别是实践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及时的更新换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创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实施的保证。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我把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专业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和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从基础到专业、从专业到方向,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遵循着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进度和效率。

在课程设置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坚持应用为本,培养“适用”人才。在课程方向上优化设置: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学校的实际。例如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印包学院把出版印刷作为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把影视制作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资源,为优化人才培养服务。优化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内容交叉与重复。根据我校的专业实力,可把方向定位动画设计、交互设计、数字艺术设计几个方向。

(2)理论建设

张道一先生首将艺术理论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技法性理论(技法的归纳和系统化);创造性理论(创作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原理性理论(共性和规律的总结和提炼)。当然,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高,历史是对前人实践的总结。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实践是该学科建设的基础。要加强理论建设,就必须加强学术交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是一个开放的专业,它的本质就是创新。这就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学术交流,为专业补充新的血液。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将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应用于教学实践,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将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如定期举办学术报告等,启迪教师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创立新的学科领域打下基础。

(3)实验室建设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进行。可根据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特色,建设不同需求的特色实验室,满足数字媒体技术不同方向的需求。1)数字媒体工作站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动画基础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游戏开发、网页制作及网站设计建设等专业课程的实验任务。2)动漫和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平台:主要承担二维和三维动画设计和制作、数字视频和音频编辑、数字视频刻录技术。3)数字影像采集实验平台:主要承担专业摄影与摄像,专业实习,专业影像采集等实验任务应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图书馆与资料室建设,逐年增加专业所需的各类图书资料,包括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材、专著、国内外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等各类教学资料、声像光盘等。图书馆与阅览室分类管理,有效发挥专业教学中资料的辅导作用。

(4)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各高校多媒体专业的师资队伍,一般都是从各专业嫁接和衍生出来的,如一些计算机、新闻、广告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半路出家。因此,办好多媒体专业当务之急就是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快培养出该类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复合型教师。笔者分别从学科带头人,师资梯队、项目成果几方面建设方向做论述。

1)专业带头人

分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专业建设带头人。专业学术带头人即我们我说的大师,清华老校长梅贻琦也多次强调了大师之于大学的极端重要性“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只有大师级资格的学者才能建设大师级的专业,因此,要创造条件,想尽一切办法,使本专业的名师尽快脱颖而出。因为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管理、各部门协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里就存在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的关系问题。就需要专业建设带头人的存在。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与核心。一个专业如果没有专业带头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很难被承认。

2)师资梯队建设

专业师资梯队建设首先是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

3)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体项目成果、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校办学之路愈走愈宽。促进相关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除了项目成果之外还有教学成果。师资梯队应该齐心协力完善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优秀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发表;取得专业实践的获奖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增强实力、勇于创新,不断出新成果。

参考文献

[1] 许建龙.浅析数字媒体专业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

[2] 贺楠,梁玉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16).

[3] 杨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8).

多媒体专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88-02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媒介融合目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全新的媒介形态。①近两年,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向新媒体进军,从单一媒体向复合媒体形式发展,业务不仅涉及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也开始利用网站、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新媒体等。2010年7月1日,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已正式上星,成为名副其实的融合媒体。在《中国广播影视》组织的“2012全国视听新媒体大型调研”中,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被评为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网络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被评为2012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南方都市报目前也正在打造一档深度报道的网络视频节目《南都深呼吸》,而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则已涵盖网络视听节目、手机广播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CMMB等各种新媒体业态,并向受众提供时事、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旅游、社会和汉语教学等综合信息服务。以上种种表明媒介融合不再是远景而是已成为现实。

媒介融合语境下,不同介质的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时,信息采集和表达方式出现融合。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新闻表达融合则要求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来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②媒体的加工方式和渠道实现了多元化,记者采访后,除制作广播或电视新闻外,还要增加网络新闻、微博,报纸、手机报等多种报道方式。媒体资源也逐渐合并,各种介质的媒体正由过去的单打独斗走向与其它媒体的全面融合,进入全媒体时代。

媒介融合从生产方式到管理与营销上都给媒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新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新闻人才培养必然要顺应需求作出调整。

一、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特点

媒介融合不仅影响到新闻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也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体将主要需求以下几种类型的新闻人才:

全能型新闻人才。所谓全能型新闻人才,是指拥有为多种媒介形式提供新闻产品能力的新闻人才。他们既能写新闻稿件又能拍摄新闻图片和电视新闻画面,还能够根据不同媒介形式的需求特点,将同一条新闻事件的素材制作多个形式的新闻产品,从一个产品到N个产品,并使过去相对单一的文字或图片,向视频、音频及交互产品转变。全能型记者要能够做出相关的融合新闻作品,需要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采写技巧及报道规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包括视频采集、音频制作、网络应用、图片处理甚至出镜报道等。

复合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采编是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新闻生产更加复杂。所谓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合型人才,而是知识结构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包括对专业知识领域的深入了解,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③传媒的形式无论怎样变化,依然会是内容为王,靠内容取胜。媒介融合时代,发现新闻线索已经不是新闻记者的首要任务,微博的兴起使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剧增,记者和编辑的主要职能也已不仅仅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复合型人才不仅要人文知识积累丰厚,而且应具有超强的新闻敏感性,具有高超的新闻信息选择和融合能力及把关意识,并能够独立策划各类新闻及专题节目,擅长进行新闻事件分析和深入报道。

专家型新闻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用户的分众化趋势也更加明显,目前媒体对受众的定位越来越趋向于小众化,节目日趋专业化。因此,根据用户需求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一种重要传播形态。专家型人才就是指在掌握新闻报道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对其它某一领域的知识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并能够准确地判断发生在这一领域的事件的新闻价值,从而展开更深层次的报道,成为这一领域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专家。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报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有利于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竞争力。新媒体时代,网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主体,由网民自身发现信息、验证信息和分享经验。与此相对应,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职能将向“意见领袖”进行转变,而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专业化的深度报道能力和专业化的时事分析能力必将成为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④

战略型新闻人才。媒介融合是一个发展过程。媒介融合时代需要从业者有对媒体现状,遇到的困境与机遇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需求除了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复合型记者和编辑外,最为紧缺的就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和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而战略性人才就是能根据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阶段特点及媒介发展趋势,进行日常新闻报道策划和媒体发展规划。战略型人才不仅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决策能力,还要具有深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功底,既要懂传播技术,又能把握市场的动态,了解受众的心态和需求,并有媒体管理和市场整合营销的能力。

二、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

(一)确立专业与人文知识并重的教育理念

不同新闻媒介形式专业技术需求不同,但对从业者的人文素养要求却是一致的。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应更新观念,夯实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教育,避免培养单一媒体的工匠型采编人员,而应强化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及全能型的新闻工作者。新闻教育应从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变,培养学生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一个新闻记者最需要的不是关于本行业的计谋和机器使用方面的训练。如果他要成为一个胜任的公共事务评判员,那么他需要接受最广博和最丰富的教育。”⑤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从业者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与批判能力尤为珍贵,而这些能力的养成依赖大学时打下的基础。因此本科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应首先主修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和新闻基础理论。这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基础,将帮助学生积累和形成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正确的价值观、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从容应对媒介融合趋势下多变的传播环境。

(二)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满足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需求,需要建立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人文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这框架的课程体系时,要加强新闻教育与相关教育融合,使课程更具开放性和兼容性。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教改时实施“拆墙”战略,即拆掉新闻专业与其它专业及新闻学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墙,实行跨专业、跨媒体培养,使新闻专业的学生不仅具备多学科专业背景,还具备跨媒体专业知识,这应是新闻人才培养理念确立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在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历史、经济学、哲学、艺术学、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的课程,实行跨学科、跨专业教学。

在重构课程体系时,还要突出新媒体技术能力培养,增加新媒体技术课程。掌握多种媒体技能,已成为新闻媒体对未来“全能型”人才需求的共识。因此需培养学生运用视频、音频、图文和网络等各种形式报道新闻事件,从以前的单一型编辑记者转换为新闻专业知识和网络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编辑记者。既掌握采访、写作、编辑能力,又掌握摄影、摄像、剪辑等数字技术,还具备了解网络、懂得网络和善用网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和网络使用技术,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型媒体人才。还要适应传媒发需求,增加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报道等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专业必修课。还要调整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增加的专业选修课比重,增强学生选择的自由度。

(三)提升师资队伍实力,实行专业实践导师制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专业的教师同样需要知识重构和能力扩展。教师必须紧密关注学术动态和业界前沿,及时更新知识和观念,增加跨媒体知识基础,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技术。在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新闻传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理论与技术双师型”要求。但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新闻专业的教师都不可能全部精通,也无法包揽全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任务,因此要更好地利用大学尤其是综合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涉及面广的课程如《融合报道基础》等,可由新闻系、广电系、传播系、广告系和实验室的多名教师联合主讲,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并邀请多名业界人士参与教学。这种集中院系师资优势开设课程在国外高校新闻专业已很普遍。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专业实践导师制是指从学生入学开始,由固定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四年的专业实践技能指导,这样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够保障一贯性、系统性的实践培养方式的实施。也有助于导师对教学实践环节的深层参与,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样是一种提升。

(四)重视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

自2009年微博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后,网络上各种虚假新闻、恶意炒作、侵犯公民权利的新闻比比皆是。一些主流媒体出于各种竞争考虑,不经核实,随意转发或转播,成为这些不实信息的推波助澜者,不仅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也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新闻的时效性已不再是主流媒体的优势,需要责任意识强的记者,除进行事实判断外,更要进行价值判断。这不仅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性,也考验着记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记者要体现专业精神与职业操守,就必须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力和责任。而不能象普通网友或博主一样流于对花边新闻与流言的追逐,而是要强调媒介在传承文明、传播知识中的作用。因此在新闻教育中就必须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与伦理观念。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注 释:

①彭祝斌,梁媛.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J].现代传播,2010(1).

②石长顺.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传播角色的重构[J].中州学刊,2010(6).

上一篇: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下一篇: 高中学习理综的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