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反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7 09:16:42

多媒体教学反思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1)

一、问题提出

多媒体作为教学模式一出现就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追捧”,因为它有很多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不了的效果,又是高新科技在教学中的使用,所以备受青睐。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质量,更体现了一名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驾驭能力,于是很多教学单位将课件制作与使用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这就对多媒体的使用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以致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师是否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的标志。但一次听课的结果令笔者费解,讲课教师的课件做得惟妙惟肖、讲解得法,但听课结束后自己却发现什么也没记住,听课笔记几乎没有,回忆讲授的内容也几乎记忆空空。这一现象令人不得不进行反思。为什么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效果却不如人意?尤其是课件做得很好、讲授得法,为什么没有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从2003年开始对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统计,共计对自己所授课的21个班次、6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其中1门课程没有采用板书模式;3门课程开始采用板书、后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最后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模式;2门课程先板书模式、后多媒体板书组合模式。教学效果统计见表1。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单一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模式效果最好、板书模式教学次之、单一用多媒体模式教学效果最差。评定效果从课堂学生反馈、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考试成绩、教师自我评价、学生测评等项进行统计。

从上表可以得出,单一多媒体教学模式效果最差,但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建立感性知识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工科的课程很多机械、设备图,如果没有多媒体就很难建立感性知识,但其主要缺点是课堂笔记无法记录,造成无法课后复习,且在谈话中知道很多机械结构原理虽然很好但却没能真正理解,因为跟不上进度。但此调查中缺少理科类课程,如工程力学这类逻辑、计算性较强的课程的比较。

笔者从2004年开始参与教学督导工作,共听课212学时,其中164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自己以一名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种模式教学的效果。总结所有听课效果,并用表2进行了统计。多媒体教学确实做到了传统教学方法做不到的事情,尤其对一些需要用图、动画来建立学生感性认识的课程,多媒体的图、文、声并茂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可实现的。但另一方面多媒体绝对不是万能的,甚至还有很多弊端,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单独使用多媒体教学质量会大幅度下降。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是最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总的教学效果却优于单一多媒体教学。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听课和自身教学总结得出,单一使用多媒体虽然有教学效率高、能够清楚地表达各类结构、形体、复杂的大型图片、动画等功能,但却出现教学效果不好的现象,虽然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但是学生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审美疲劳”,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表现懒散,教学效果不能和教师的付出及期望成正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高速带来的低效

由于所用课件是事先做好的,授课时无疑大大提高了教学速度,但其最大的弊端也在于此,因为教师不是边写、边画、边讲,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由于多媒体展示缺少铺垫,而且多媒体课件并非完全是动画类为学生建立感性知识的内容,很多是各类结构、原理图、构造、操作过程等的讲授知识,在没有任何铺垫的前提下直接展示给学生,学生根本没有反应时间。由于学生没有思考时间,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思维节奏,更无法让学生做好完整的课堂笔记,失去了课后复习的依据,因而无法系统地进行课后复习(因为现在很多教材编写粗糙,教师一般用多本教材组合进行授课,造成虽有教材但却不是教师授课的全部知识,或知识点不一致),虽然很多图片的表达很清楚,确实给学生建立了感性认识,但却无法让他们在短暂的时间内记住并掌握,表面上很明了的问题实际上却没有讲授清楚,所以造成了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

2.课件质量不过关

很多课件并不是教师自己做的,是网上下载或者教科书附带的光盘,这些课件难免将一些无关的知识也加入,尤其一些光盘出于数量考虑将很多书本上的章节、标题全部变成课件内容,而确实需用课件表达的知识点却因为难做而缺少,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的。而自做的课件由于个人水平不高,难做到尽如人意,缺少动画和难讲解的复杂知识点的制作能力,只好把书本上的章节、标题、定义等变成多媒体课件内容。形式上是多媒体教学,实质就是电子“板书”,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模式照本宣科的内涵,多媒体的使用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3.图文分离一闪而过

为提高教学效率将所有内容做在课件上,包括图片、文字说明等,由于投影图空间有限,图片内容只好与文字分离,在讲解图片上的原理、结构等内容时,只好不断地进行幻灯片的切换,“一闪而过”的文字和图片内容,造成学生不便做笔记,甚至无法做笔记的现象,且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

4.注重课件的形式超过注重课件内容

课件的制作为了求新颖、引人入胜,使可见的内容花哨,充斥着与内容不相干的“闪图”,而知识重点文字相应地变少了,且很多图片内容与背景之间没有反差,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关键的知识点没有入脑入心。

5.环境幽暗降低教学效果

多媒体使用时为了投影的清晰必须保持室内的“幽暗”,而这种幽暗的环境如果持续过长,就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欲睡的现象;由于光线不足,使教师无法观察到学生的表情,割断师生间的交互,阻断了教学效果反馈的渠道,减少了师生互动,降低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此外,幽暗的光线使黑板上的板书看不清楚,造成教师即使想用板书弥补课件的不足也不可能,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

6.以读代讲

课件制作不精练,内容繁杂,文字过多,课件成为了“电子板书”,教师照“件”宣科,上课时读的时间远远超过讲解的时间,教师变成课件的“配音员”,失去了讲解疑难的作用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缺少了课堂教学重点和疑难部分的讲解,变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为学生的自我但“满堂听、满堂看”。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多媒体使用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维,无法做课堂笔记,如果采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模式,就可以避免这一弊端的出现,教师将必须讲解的内容和学生必须记录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在教师写的时间内进行记录和思考,避免了“一闪而过”和图文分离的现象,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避免一种模式的教法使学生产生心理、视觉疲劳,变换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奋状态,同时保证了正常的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

2.在必须使用的地方使用

教学中不能滥用多媒体,将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进行有效控制,精练地准备在一节课中必须通过多媒体展现的部分,如:导课环节、帮助突破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环节、知识拓展环节、无法用语言和板书讲述的地方、大型的原理图以及需用Flash来进行演示的地方,并配合教师板书进行讲解,必须杜绝将公式推导、课程的题目、章节、定义甚至是大段的教科书内容做成所谓的“课件”,没有了教师的讲解,只剩下教师的“配音”。

3.时间上精心设计

多媒体课不是满堂看、满堂听,需要精心设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间,将那些只有用多媒体才能讲授明白的知识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地进行教学模式的转换,才能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留出让学生思考与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自我导向、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理念”真正体现出来,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导向作用,而不是一节电视教学。

4.多媒体使用必须针对一定的课程

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多媒体教学,如理论推导性强、教师用语言能表述明白的课程就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肯定地说任何课程中都有用多媒体讲解更适合的地方,例如语文教师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先放一段泰山的Flash以及泰山照片,可以让那些没有到过泰山的学生建立对泰山的感性认识,再进行讲解会更加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联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绝对不是说语文课也用多媒体讲授效果更好。所以教学组织管理部门,如教务处、教研室应对课程进行分类,对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规定出可用、部分使用、不适用等,杜绝多媒体使用泛滥成灾。

5.年轻教师慎用多媒体

青年教师,尤其是非师范学院毕业的教师,教学基本功本来就欠缺,更没有对课堂驾驭的能力和掌控课堂的教学经验,如果使用多媒体,就会造成对其过分依赖,而无法加强教师基本功的练习,应在年轻教师基本功达标后再使用多媒体教学。

6.课件必须自己制作

不仅是他人的课件与自己的教学目的、教学知识点不完全符合,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的,降低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因为多媒体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更是教师掌握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技能。如果使用别人的课件,不仅使教师没有真正“备课”,产生应付的现象,更没有学会这种教学手段,造成教师基本功的缺陷。

四、结束语

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模式,但必须与教师的作用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好的讲解,严谨而不乏机趣,庄重而不乏诙谐,让人如坐春风,如饮甘露。如果将多媒体作为惟一的手段,就降低了教师的作用,多媒体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绝不可以将教师变为多媒体的“附件”,不可以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青巧,黄春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白凤翔,罗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3]庞丽娜,陈鑫玮.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2)

多媒体技术凭借其集声、文、图、形于一身的优势,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枯燥格局,扩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语文教学领域越发广泛地得到应用。然而,在这股教学变革热流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语文多媒体教学显现出诸多弊端。

一.课件主宰课堂,师生均沦为其附庸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走向,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甚至笔迹等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突破重难点,主导教学。但是,多媒体课件往往事先设计好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思考的问题,并很难临时变更。因而,教师为了不超出课件的范围,不再即时关注学生的知识接收情况,调整教学思路,而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思路往课件的模式中生拉硬拽,变身为忙于操纵机器的“程序员”。学生努力看清银幕上的图像、听明音箱里的声音,被减少了独立思维的空间,即使有思维的火花也被忽略,从头至尾被格式化、程序化的课件牵着鼻子走,成为热闹的“看客”。多媒体和课件一跃成为整个课堂的主宰,整个课堂必须一步一步地按照事先设计的流程进行,让老师与学生一起跟着多媒体走。其结果是,语文课堂不再是充满激情和灵活多变的双边教学活动,而变成了冷冰冰的、缺乏互动的教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如此思想僵化、被固定化、标准化的语文课堂,严重背离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一味扩充容量,课堂信息庞杂难吸收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容量大、速度快、清晰度高的优势,有利于知识的扩展和视野的开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却也相应地加大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图像如浮光掠影般的快速切换,学生应接不暇,没有细看和思考的时间,只能蜻蜓点水式地吸取知识。从而导致,在容量大的课件面前,学生学习负荷过重,既没有时间去深入挖掘课程重点,也没有精力去理解吸收大量知识,听课的效率不高。长此以往,学生极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另一方面,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的效果,生拉硬扯地搭配大量的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了图,或者搭配与授课内容毫无关系的动画,而全然不顾所用图片和动画是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课堂上播放的音乐不严格的挑选,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适用于课文的内容。这种拉郎配式的做法直接导致,课堂内容主次不清,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的关注,反而影响到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过分追求影音,削弱学生的思维拓展

直观性是多媒体教学的突出特征。多媒体能够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对文学作品所涵括的文字、声音、图像、颜色、情节等的处理,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统一于某一情境中,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使学生更容易地进入作品。然而,学生在依赖声像资料进入作品的同时,也受到多媒体情境的限制,在无形中被动地接受多媒体所传达的思想,他们的思维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个框框内。要知道,文学语言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和模糊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语文教学的魅力之一,就是在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仔细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作品的情志,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一览无余的的多媒体画面,不但无法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更使学生失去了“披文入情”的再创造机会。过分追求影音的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会逐渐禁锢学生的思想,会使语文教学丧失其充满灵动的人文魅力。

四.忽视语言的灵动,丧失语文学科特色

多媒体可以展现清晰、丰富、美观的画面,教师只要把课堂所涉及的知识都制作在课件中,就能够轻松地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语文教学变得极为简便,教师往往只需考虑如何用口头语言将这些画面或文字连接起来,因此,许多教师忽视了教学语言。然而,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语文教学的这一特质,要求语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和体态,绘声绘色、引人入胜的讲解和分析,唤起学生的热情,诱导学生去品味文学之美,从中汲取有益的人文财富。多媒体教学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就达不到对学生进行陶冶情操和人文熏陶的目的,沦为传递知识的工具,丧失了语文学科的情感特色。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3)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64-01

计算机辅助教学,许多人对它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他们属于“热情派”; 但也有不少人对它满腹狐疑,甚至嗤之以鼻,他们大概算是属于“怀疑派”。本人介于“热情派”和“怀疑派”之间,我毫不怀疑计算机进入教学主流的前景,对此我满怀乐观之情;另一方面,我又对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持怀疑态度――其中大多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他们有的是本末倒置,有的是兼收并蓄,模糊教学的重点难点,还有的老师根本不会做课件,却用别人的课件堂而皇之地上多媒体课。下面本人将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想法。

一、课件制作缺乏考虑它的通用性方面

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而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许多人运用计算机上公开课的心态,为此花很多的时间(可能是半个学期,也可能是一个学期)来制作课件。因为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不能用在别的老师的课上。这样搞出来的课,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这种课我们最常听到的评语是: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很好,信息量很大,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好等等。“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能说是好处吗?假如这些时间精力花得不值得呢?“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不是天天在多媒体课室上课,一年才上这么一次两次,感觉新鲜,又加上是公开课,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注意力能不集中吗?课堂气氛能不好吗?“信息量大”,“效果好”,大多数的多媒体公开课课例,信息量是大的,这是事实;这个课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艰辛劳动弄出来的,效果当然会显得好一点。

这就等于效率和效益高了吗?平时用几个小时备的课,现在因为要用多媒体,花了几十个小时甚至几百个小时去准备,也就是说多投入了几十倍的时间和精力,而那节课能好几十倍吗?我们都知道,一节公开课,能比平时好三倍就不得了了,哪怕你花几百个小时去准备,算它效果好三倍吧,投入跟产出折算,效率降低了十七倍。当然计算一节课的效益,不能是这么简单的数学运算。但运用了昂贵的先进的工具,效率反而降低了,这一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何况,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精力?一个学期为一节课翻肠倒胃,其它的课肯定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都不是好事。

二、课件制作简单地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也可以不要了,投影仪也可以不要了,其它设备也都可以不要了,在不少人的眼里计算机就等于是多媒体的同义词,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

计算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吗?录相机放录相很方便,把带子往机子里一塞就好了,干吗非要把录象资料转到计算机中去呢?计算机转存影视文件要花很多时间,考虑到效率和效益,这时间花的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喜欢把图片转存到计算机中去。多媒体室有实物投影仪的话,这样的转存也是在浪费时间。举个例子好比说某人要向快餐店订个比萨,打个电话事情就办妥了。如果那人是个电脑疯子,他非选择上网来订购他的比萨。他得开机,移动鼠标,点鼠标,一步步进入特定的网站,再键入他要的物品名称,然后确定,他这比萨才算是订好了。从这例子我们学到什么?电脑是什么都能做,但不是什么都非得让电脑来做。

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那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计算机。我们的思路应该反过来,应该想着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计算机,首先把没必要使用计算机的地方确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应该是能少用就尽量少用,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能用别的工具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工具。

三、不顾实际,忽视条件的是否可行

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目前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录象来得方便省事。目前的中国教育,总体上还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享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厚待遇外,大多数普通的学校,其落后的设施让多媒体根本无用武之地。一般的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如果真的提高了多媒体制作的“ 普及率”,其结果还是僧多粥少,难逐人愿。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4)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验收的如火如荼,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教学中的应用水平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纵观身边的教学和外出去兄弟学校听课学习,我感觉数学课堂多媒体的运用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一、情境创设花哨求全,不求实际效果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而情境教学能有效地处理好这个问题,顺理成章的“情境创设”便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追求新、奇、趣,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为了能让人耳目一新,有些教师绞尽脑汁地让多媒体课件 “花哨”一点,特别是用于公开课教学或评优课. 例如在讲“轴对称”或“中心对称”时,好多老师课前花的工夫不可谓不多,图像从动物到植物,从脸谱到剪纸,从建筑到装潢,从国内到国外,从古到今……课件做得很精美,声音、图片、背景等都有,展示的仅仅是一种时髦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典型的“情境秀”. 搞得画面背景复杂,按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对适合教学内容的各种情境,我们必须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推敲,提炼实质精髓,从而整合出最佳、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做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决不能一哄而上,让学生做麻木的看客,让课堂成为徒有虚名的“新课程”.

二、讲授新知生硬牵强,缺乏循循善诱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是由小学阶段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具有较强的演示力与感染力,它能将平淡的文字演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将抽象的课程内容演化为动态的发生过程. 所以在全等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函数的图像,以及点、线、面、体的动态关系等内容教学时,多媒体教学深得授课老师的追捧. 例如,二次函数部分,本该由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形的动手过程被多媒体取代了,知识点被老师生硬地强加给了学生,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不知其所以然.

三、延伸拓展越俎代庖,学生被动思考

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自己探索归纳结论. 在制作数学教学课件时也不要一味考虑文字、图形处理得多漂亮,动画多直观. 关键是如何优化教学思想,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主动动脑,积极思考,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课堂内容升华,完成知识点的延伸拓展. 曾经听一位年轻教师用多媒体上“相似三角形”的复习公开课,在进行了简单的复习提问后就展示了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类型,有平行线型的,有旋转型的,有母子相似型的. 归纳得很全面,解析也到位,可见课前下足了工夫. 然而在后面的巩固训练中学生陷入沉思,究竟用哪种类型的去类比套用?尽管该教师用尽办法想把学生往已编写好的思路上引,但还是让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结果学生骚动不安,老师也急得满头大汗,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多媒体左右着课堂,忽视其他手段

教无定法,多年来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好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然而在多媒体使用中,不少教师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以至于上课必多媒体,多媒体贯穿整个课堂,无形中抛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有机配合,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或针对已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改进教学的过程,达到丰富教学经验并提高实践的能力,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各个环节,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得益彰,让多媒体教学为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课堂因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教学而“精彩”!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5)

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优越性

化学的新课,不容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在讲授新课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同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加大传输的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

1.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都希望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希望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从事思考和学习。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在媒体教学中恰当播放一则故事,一段录像,一幅画面,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在高二教材中“硝酸的性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播放玻尔获诺贝尔奖章的动人事迹的录像,而后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完后再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多媒体,增大教学信息

电教媒体的大信息、大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若将预先写在投影胶片上的训练题适时投影,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效率。而且电化教学还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既便于为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又使于学得快的学生多学些东西;而且还增加了知识深度。

3.运用多媒体,可优化化学试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设备不具备,或实验条件不充分等原因,常常不能有效及时地把化学实验准确地演示出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

化学教学中对某些有毒性的实验、化工生产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等某些实验也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的。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如在教学《氨气》这一节课时,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把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这样既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大大缩短了讲解的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局限性

就对化学试验来讲:

完全用多媒体代替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观弊端很大:多媒体模拟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药品无选择余地,装置搭配具有确定性,仪器的装配过程往往被忽视;而在实际实验操作中有些仪器、药品可以替换,具有可选择性,不同仪器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操作过程,所以学生的仪器装配操作也得到了强化训练。而电脑的“摸拟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兼容能力,学生缺少那种在实验室亲身体验的感觉,而感到学习被动,程序固定,惰性、依赖性增强,难有创新。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辅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继承传统教学媒体中的合理部分,恰当引进现代教学媒体,并使二者有机结合。教师不能成为电脑和仪器的操作员、屏幕画面的讲解员。应坚持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合理应用多媒体,不要使多媒体教学变成“放幻灯”。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媒体虽能模拟或再现实验,但毕竟是模拟,在教学中有条件做的化学实验绝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只能用多媒体的长处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综上所述,多媒体引入化学教学,用好了能提高教学质量,用不好,效果会适得其反。只有从化学课程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给化学学科带来新鲜的气息,使其似一种催化剂,给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6)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各级学校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热门话题,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研究表明,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体育教学,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运动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的兴趣,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然而,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容乐观。本文将对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初步探讨。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从学校开设体育课至今,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最初对学校开设体育课的思想、师资、设备准备不足,对体育的概念理解有偏差,加上受社会发展、文化传统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弱化倾向。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师何宇明说:“健康第一的道理人人都懂,可在应试教育的威风肆虐下,学校的体育课已变得名存实亡,学生的体质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强,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家长们宁愿花一小时几十元钱给学生补文化课,也不愿让本来是正常教学安排中的体育课‘占了’时间。”[1]即使体育课时间没有被挤占,作为非高考科目(体育专业除外),体育的教学质量也少有人关注。于是,体育课变成了活动课,体育教师随便上课,或根本就不上课,有些体育教师甚至变成名符其实的“球类管理员”。体育课程没有了质量的追求,也就失去了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作为教学改革重要手段的多媒体在此也就无用武之地。只有切实重视体育教学质量,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才能被重视,并在运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实现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2.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所需资金匮乏。

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电教室基本上已经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和一套完整的电子教学系统。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教学是体能的训练与教学,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在户外进行,但多媒体教学设备却往往在室内发挥其作用。为解决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还受到场地限制这一矛盾,在进行多媒体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应对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如:建设一些室内体育场馆)。这就要求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而这一套完整的电子教学系统和显示器或投影仪价格不菲,对于很多中学来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来配置这样的设施。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印发以来,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体育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学校体育重视不够,欠账较多,发展缓慢,与教师学生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3.体育教师多媒体教学素养的不足。

首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前景,体育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调查表明,有48.88%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全面普及,53.12%的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仅能个别应用;59.38%的教师认为网络辅助教学可以全面普及,40.62%的教师认为网络辅助教学仅能个别应用。相比之下,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的前景较单纯多媒体辅助教学更为看好。可见,体育教师对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手段的接受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其前景也持谨慎的态度。[2]

其次,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口传身教”阶段。绝大多数一线的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理论和方法、课件制作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模式等知之甚少,诸多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选择轻车熟路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甚至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

最后,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欠缺,多媒体教学能力不足。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是将体育课程以文字、图形的形式,结合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立体地显示了教学内容,且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和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其独特的优势。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关操作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然而,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电脑知识培训,对计算机的操作相对比较陌生,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运用相当困难。多媒体教学能力偏低是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一大障碍。

4.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不良。

多媒体教学设备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教学设备正常管理与维护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影响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能优化整个教学活动,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获得显著的提高,但当前有些学校领导却未能及时转变观念,仍将注意力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舍不得在这些硬件上投资,或者虽已建起了电脑教室,却重重设防、爱逾性命,轻易不让老师们使用……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中制约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有效运用之对策

1.切实回归体育教学重要地位,促进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发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国中小学生培养目标要求促进学生德、知、体全面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教学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3]。新课改明确指出,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在重视体育、重视体育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的客观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就成为领导和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问题。需要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当人们意到识体育教学需要质量,认识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媒体的支持,多媒体才能在体育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在体育教学上的优势才日益明显。随着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普及,相关的理论研究才能更加深入,以致于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发展。

2.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设施。

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既需要场地、体育器材又需要媒体教学设备,所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到学校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应该从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和规范体育评估标准入手。(1)强化发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政府责任,对未来几年内学校体育场馆、用地的规模数量、管理体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有明确的计划。学校体育工作成效应纳入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的考核范围之列。明确规定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拨付比例。逐步增加体育经费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支出比重,确保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2)制订学校体育经费占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比例与拨付、使用、保障机制。(3)规范和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设施、设备的评估标准。场地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及体育教学评估标准等规章制度。将体育教学设施、设备达标情况作为学校评估的重要指标。另外,还应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学校体育领域,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学校体育教学活动。

3.提升体育教师多媒体教学素养,保证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1)加强多媒体教学培训

培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教学,应当包括必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和教学设计理论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教师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相关软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具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或二次开发的能力。要加强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理论和理念的充分理解,通过案例分析,使教师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本质特征,使得多媒体真正地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不仅仅是服务于教师的教。

(2)加强多媒体教学示范与研究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示范课和研究课,最终推动整个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发展。和校内外教师、专家及学者进行交流,吸收先进经验,跟踪领域的学术前沿。

(3)开展多媒体教学基本功竞赛

多媒体教学基本功竞赛为教师提供了展现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平台,是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组织专家和教学名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每位参赛者的教学技能进行现场指导,客观真实地评价其在教学上的优缺点,促进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大力开展学校体育科研,各级教育研究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学校体育方面的科研工作,通过课题的形式,吸引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探讨体育教学的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4.加强多媒体教学管理,促进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

(1)多媒体教学管理队伍要专业化

多媒体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技术管理队伍、教学设备系统等组成的开放性教学平台,而管理队伍承担了专业技术支撑任务,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明确分工,加强合作,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还制定相应的多媒体教学鼓励措施。

(2)建立和完善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

评价是我们对相应的行为进行引导、控制与调节的重要手段,任何活动的效果和意义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明确显现出来。评价的意义则在于强化合理的行为或者纠正错误行为。同样对于多媒体教学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与方法,以便明确地、客观地反映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从而引导教师的态度及行为。

多媒体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不足。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既要保留传统教学中好的东西,又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展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简而言之,我们既要以发展和超前的眼光接受多媒体教学的理念,又要以积极和扎实的态度对待体育的传统教学手段,使两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7)

中图分类号:H193

1 多媒体技术介绍

多媒体技术是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和影音图像等多种不同的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的教学系统中增加了新的元素――多媒体课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既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又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几年的教学实验,体会到用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在增强教学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媒体的信息容量大,可通过文字、声音、图形以及活动影像的相互补充和作用,以其丰富性和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趣味。多媒体教学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一定的情境中,引发其想像和联想。它可以使知识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原来不便展示的资料、难以用语言传达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把平面的知识立体化,静态内容动态化。它还可为同类作品但风格不同的作品作比较、分析,各种资料的引证提供极大的便利。不同的表达方式互相作用,形成张力,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改善了教学的氛围,使学生较快地、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拓展知识视野。

而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在语文教学方面,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水平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主动性,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其教学效率一直难以提升,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它能丰富语文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并以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中职语文教育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师生过度依赖多媒体,影响了师生情感交流,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合理定位,所以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反思,切实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 中职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合理途径

2.1 根据教学目标科学使用多媒体

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形成本课程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势。多媒体运用的成功与否,还需看其设计的是否能有效地运用教学理论,并从课程的实际出发准确地发挥媒体的特性。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不像美术、建筑、音乐等有现成的图像、声音资料。它也不像理工科的课程有生产过程、机械图形可展示,一般也不需要表格图例的分析。因此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难度大,很容易流于“板书搬家”。所以首先需要搞清楚,对于语文课来说传统媒体不易表达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把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追求定位为:形象、美、发挥艺术的综合功能。于是,就下功夫搜集与作品有关的或以某一作品为题材的图片、录像、绘画、篆刻、朗诵、戏剧、电影资料,根据需要对各种素材进行剪裁、美化、组合。中职教育中的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不同,其主要目的是要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实用性,对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与感性思维运用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其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比如在语文诗歌的学习中就不能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并不能完全通过一幅画面就能表达出来,过度使用多媒体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师可以播放与所学诗歌的基调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或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通过朗读,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诗歌表面文字的理解,还能在多媒体播放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对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与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这种根据语文教学目标科学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

中职教育中的语文教材也包含不同体裁的课文,只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体裁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散文具有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为其内容营造出一定的意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PowerPoint等课件、Media Player等音频软件将语文课文所表达的已经生动展示出来,提高教学趣味,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教学课。课后师生也可以使用EnableTQA等系统进行网上教学评价(如图1),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图1

2.3 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

教师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影响着语文课程的课件质量,所以应该培养教师的多媒体处理技术,让教师学会合理、科学地运用音乐或图像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熟练应用Autoware、Powerpoint、Acdsee等图像处理工具以及Mvbox媒体处理工具,制作和剪辑出更符合中职语文课程要求和学生心理需求的课件,而不是盲目地复制网络上的原有课件,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和提高,也使其耳濡目染地学会怎样在网络环境下获得有效的学习资源,利用现代技术促进自己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要把握好度,切勿滥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根据教学目标科学使用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使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优势和作用,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玉玲.对中职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反思[J].语文学刊,2012(06).

[2]任梅梅.中职语文的多媒体教学[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05).

[3]刘霞,于海博,谢德银.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9).

[4]朱玲.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体会[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02)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63-02

新课改,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新课改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随着电脑的广泛使用和普及,近些年,多媒体教学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被老师们广泛地应用。但多媒体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适时、适量、适度地进行,要让课件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决不能造成“教学为多媒体服务”的怪现象。因此,经过几年的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对新课改下语文多媒体教学做出了如下的反思。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种的优势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个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多媒体给老师和学生都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传递知识的环境,多媒体技术把语言、图像、视频、动画等信息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呈现教学信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习者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能鼓励他们发展批评性思维能力及综合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这正好符合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同时,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成为新课改要求下开放式、相互作用的课堂三角中的一角,从传统钓知识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他们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的、协调的、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运用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兴起为语文教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给语文课堂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它把语文课堂放在了一个真实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环境中,为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使学生能迅速接触到具有广泛文化内涵的知识,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生动性。然而,尽管多媒体技术对语文教学有着显而易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它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消极影响和问题。

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教学运用的不同步。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只为语文教学的形式、教学的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长期以来并未充分、有效地被广大语文教师使用,还有很多语文教师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灵活自如地运用多媒体来丰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

2.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掌握的缓慢、不熟练。“技术的发展远远走在教师融合技术于其课堂和教学理念之前。”多媒体技术要运用于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一些青年教师能熟练操作电脑,有丰富的网络知识,但却不能上一节高效的多媒体语文课,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精通教学内容,又要熟练掌握一些多媒体技术。这对于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大量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利于学生的精品细读。语文是一门集品、悟为一体的学科,它要求学生通过对一些经典美文的细细品读去体会其中的意韵,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里边。但多媒体利用声、像和有关文字往往给学生许多直接的启示,不用细读品味就可以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无形中使学生缺少了精品细读的机会,缺少了思维想象的空间,更少了对文章、对生活的至深感悟。

4.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去感悟、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内容、思想和感情,使学生在这种感悟、体会中逐步形成、发展,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但多媒体的声、像往往无法代替文字本身所给于学生的那种“无限滋味在其中”的美妙感觉。

三、启示与建议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确为语文的教学和学习增添了活力,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如何使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1.探索、研究、发展与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相配套的教育理论。多媒体技术只有与相应的教育理论相结合,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同时教育理论又直接指导着教学实践。因此,探索、研究、发展与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相配套的教育理论就显得至关重要,具有重大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9)

一、引言

我国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并开始得到推广始于1999年,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各高校师资力量的日益雄厚,多媒体外语教学也逐渐登上舞台,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里得到广泛普及。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要素,并利用计算机对它们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通过多种方式的人机交互作用,呈现多媒体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过程。多媒体具有集成性、交互性、直观性、动态性、非线性、非时空性和大容量等特点,因此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也减少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减轻了讲解的辛苦。外语教学中的多媒体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1)文字和旁白;(2)图案和插画;(3)图表和图形;(4)视频和动画;(5)静态照片;(6)音乐和音响。目前多媒体外语教学以课堂屏幕投影面授和学生上机进行网上自主学习或以两者相结合为主。①现代化的多媒体外语教学作为一种多功能媒体和最新手段,为更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和优化外语教学手段的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与传统教育手段相比,多媒体外语教学语言输入质量高,信息量大,信息传达准确生动,学生个人练习机会多,图文声并茂,人机交互,外语环境逼真等,因此它能够增加教学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课堂教学形式和实验教学方式,并且日趋成为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但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似有喧宾夺主之势,它已不仅仅是在外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更有甚者已经将外语教学引入某些误区。

二、多媒体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夸大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自运用于外语教学之日起,就被寄予了厚望,并被赋予了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任。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媒体技术不可避免地得到了夸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引导思路错误。

目前,师资力量的紧缺仍旧是影响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很多高校无法解决外语教师不足的问题,因此当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到外语教学中以后,很多高校将其视为大学英语改革的良方,大力加强多媒体建设,大量增加多媒体教室,实施大班教学,并将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所占分量的轻重作为评估本单位师资力量强弱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各高校互相攀比,过分注重多媒体技术,将外语教学引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

2.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

外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热烈讨论的话题,近些年来对外语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又提出了一定的质疑,但普遍所能接受的看法是“教必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方法的使用对于学生的外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无疑可以辅助外语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外语教师却顾此失彼,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当成了外语教学中的唯一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外语教师将传统的备课理解为课前浏览课件。笔者对所在单位的外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采用多媒体外语教学的教师有70%以上没有备课本。这些教师只在课前仔细阅读教学课件,将课件作为模板进行每堂课的讲授。一旦多媒体设备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一堂课就会上得一塌糊涂甚至无法进行下去。

第二,教师在多媒体外语教学的课堂实施过程中,往往会跟着课件的思路走,思维受到束缚,片面地将师生的思维限定在课件的内容中。完全按照课件的顺序进行讲解,每一单元都照本宣科,采用一成不变的结构讲解完全不同的课文内容。这样难免会有所偏差,因为不同的文体在讲解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分析方式,而部分教师却以课件为权威,限制了自己的思维,过多依赖多媒体,使教师授教效果明显下降,将外语课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毫无美感可言。

(二)部分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和质量不高。

1.部分多媒体课件重形式、轻内容。

多媒体教学课件虽然结合了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以年轻教师为甚。在内容上,这些课件往往只是课本内容的搬家,而在形式上却片面追求制作难度,花哨的外表掩盖了知识的重点,量多代替了质精,在讲授过程中,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减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

2.部分多媒体课件无法全面展示教学材料。

有些课件内容很丰富,有很好的文字材料和例题,但无法打印出来,整个教学都是按事先设计好的模板和流程进行,因此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②这样学生在一堂课中虽然欣赏到了优美的课件,但无法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3.部分多媒体课件信息量过大,主次模糊。

由于多媒体课件都是制作者心血的结晶,因此其中必然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中以背景知识为主,对于课文内容和结构的讲解不够细致,使得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过分注重课外知识讲解,忽视文章词汇与语法的分析。

(三)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1)学生不是被动地刺激接收者,而是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有选择的接收和加工的学习者;(2)知识的意义也不是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因此,学生应该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③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而在多媒体外语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观众、听众,思路被多媒体课件所束缚,缺乏自由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课件中虽然也有Oral practice,Brainstorming,Group discussion这样的部分,但教师往往将课件上的参考答案上升为标准答案,一旦学生的回答与课件内容有所偏离,就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而外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要重交流、重应用,而这种教学方式恰恰剥夺了学生运用语言、交流语言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减弱,只会被动接受或死记硬背,仍然摆脱不了“填鸭式”教学和“哑巴英语”。

三、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消除对多媒体技术的盲目崇拜。

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外语教学是重点,多媒体始终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外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种类型,不能主辅不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很容易使人们忘却语言教学的实质,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消除对多媒体技术的盲目崇拜。首先,学校要纠正错误的引导思想,不能片面地将多媒体外语教学理解为是外语教学的彻底改革,从而过多运用多媒体。学校应以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为考察点,传统的外语教学手法中板书、肢体动作、课堂语言、师生互动应当仍旧被视为评估教师尤其是外语教师的重要准则,由此带动老师的积极性,重视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实质。其次,教师在运用课件进行讲授时,不应过分依赖电脑,而应积极开动人脑,将教师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由人性化的环境里学语言、用语言,体会语言的真谛。

(二)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多重身份,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仍对教师寄予厚望,因此不仅仅是在外语教学中,在其他任何学科教育中,我们都应当始终明确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不应当因为多媒体的存在而忽视了外语教师本身所担负的责任,反而应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提高多媒体外语教学建设的中心环节。笔者认为应当主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外语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虽然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现在的外语教学也转向了这一方向,但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不应因此而减弱,因为教师自始至终是一堂课的引导者。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主体要与教师主导相结合,才会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①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将学生思路打开,不应将思路限定在课件所给出的内容和框架中,鼓励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

2.教师应将多媒体外语教学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不足,注重传统外语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正如笔者前面所提到的,语言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因此较之其他学科应更注重交流与互动。在外语教学中“面对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首先需要掌握它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一个外语学习者发音准确到位与否、词汇量有多大、语法掌握的熟练程度,始终是衡量其外语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⑤而外语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等都离不开这个现实的基础。不管持有何种教学理念,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动用何种教学媒体,这个实质性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教师应当让学习者明白,即使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英语学习也并无什么捷径可走。英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艰苦的劳动作为代价。⑥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保持传统外语教学中的口授、肢体语言及板书,这对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和老师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3.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内容,一堂课所展示的课件内容不宜过多。

运用多媒体呈现信息量的速度快、容量大,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学生在这种快速的教学中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及课件的展示,笔记做得不完整,例句记得不充分,理解就不深刻、不透彻,对教材内容产生的疑问就会不断增加,势必降低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果。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做到内容适量,使学生有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余地。

(三)提高课件质量。

英语课件设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设计的课件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认识心理。如果所提供的外部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的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将多媒体课件立项审查、教学实践追踪和检验(或学生评审)和专家评审作为多媒体课件管理的整体,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领头、有适宜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有成熟的教案和多年教学改革的成果作为立项的必要条件,并对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使用情况进行过程跟踪,进行学生评教,以确保“以人为本”或“以学习为主体”,并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整改,请专家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多媒体教学使用的合理性和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定。

(四)对外语教师进行适当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未来合格的外语教师应该是“专业+教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具备这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是合格的教师。教师只会教书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到两门高新技术。⑦在多媒体外语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当能够应对突发状况,能够处理一些基本的多媒体设备操作问题,成为多媒体设备的主宰,而不是面对问题不知所措。这就要求各高校对外语教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教师自身也应该自发的学习必要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多媒体外语教学在应用推广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优势突出,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正确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始终将其看作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值得我们深思。本文认为对多媒体外语教学手段不能越俎代庖,以致其阻碍外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优化,应该足够重视外语教学的本质,尊重外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将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发挥到最大。此外,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比如教师群体年轻化,重教学、轻科研,英语基础教学薄弱等问题也都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问题也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只有不盲目、不浮躁,脚踏实地,才能建设好外语教学这项大工程。

注释:

①③孟臻.反思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6,(6).

②蔡基刚,武士兴.引进网络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6).

④陈文存.外语教学折中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⑤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9,(1).

⑥唐奕娟.反思多媒体外语教学,加强潜件建设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1).

⑦徐仙兰,柴改英.论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武士兴.引进网络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6):2-7.

[2]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J].外语界,1999,(1):35-38.

[3]唐奕娟.反思多媒体外语教学,加强潜件建设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1):82-84.

[4]谢怀志.理性看待和优化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J].决策探索,2008,(2):54.

[5]孟臻.反思多媒体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6,(6):9-15.

多媒体教学反思篇(10)

然而几年的实践证明,目前的外语教学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的理想。人们逐渐发现这一运行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上海大学冯奇教授首先在对比调查中发现该校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效果不明显,而自主式多媒体网络教学班的成绩反而还要低于其他模式的教学(冯奇、万华)。随后,重庆工学院、东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校的英语教师也陆续发现了各自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著文讨论。笔者作为一名专科院校的英语教师,在多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也经历着和思考着,并认为有必要先摸清高校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存在的原因,适时地进行调整,引导和规范,才能真正使多媒体这种现代电化教育技术更好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

二、多媒体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提供多样的立体的外部刺激,人机互动的学习环境和超文本的特殊功能等,具有很多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优点,但是,多媒体教学不是万能的,我们必须首先从认识上走出这一误区。

1.多媒体外语教学的认识误区。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定位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显而易见,教学是该词的核心,计算机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同样,在“多媒体外语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这一术语中,“外语教学”,也就是说,language learning是中心词,“多媒体”是修饰词,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技术手段,一种辅助工具而服务于外语教学。

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显著优越性和新鲜性,很多人跟风走,不能正确把握多媒体的技术内涵而将之奉为神明,处处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条件和程度等同于教学质量的优劣,或一味追求时尚和量化的多媒体教学任务,而忘记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其结果是,各校贪大求全,相互攀比,甚至不计成本地盲目加大或追加硬件教学投资而造成巨额财政负担;教师重课件轻教学,忽视对语言教和学规律的研究,受制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影响师生在教学中能动性的发挥和人文交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多媒体外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弊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存在着不少不科学不适当的地方,比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信息泛滥。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板书,以投影代劳,在相当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同时也就使得课堂的信息输出量大为增加成为可能。很多教师借这一优势,准备了内容丰富繁多的课件,涉及到一个单元内容的方方面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一些学校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每课少则九十多张幻灯片,多则一百五十多张。核定的教学任务是每学期讲八 个单元,以每单元六个课时计算,平均每个课时要用到二十张,除去必要的读课文部分,也就是每两分钟放一张。试问这样的信息量学生接受的了吗?何况每张通常都是一项较为完整的内容。

在这种希望能借助多媒体优势而尽可能多给学生输出信息的思想指导下,有的多媒体课堂上课件演示时间达到了课堂时间的80%,造成了事实上的“电灌”。教学节奏大大加快,学生没有必要的时间思考接受,反而造成新的,强度更大的填鸭式教学,其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有害无益。更无从说实现了教学的先进性和启发性。

多媒体主宰课堂,师生能动性差。多媒体课件一旦制作完毕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上进行改动,这就在客观上禁锢了老师的思维,只能按照既成课件的程序去讲解。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顾点击鼠标,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接受程度来安排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就学生而言,眼球和脑子跟着有彩图有动画甚至有音乐的幻灯片转,期望着下一张幻灯片可能出现的色彩和画面,而忘了用心用脑地去思考幻灯片上所传达的内容,成了自动的接受器。这种定向式的教学模式无疑严重束缚了他们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多媒体外语教学原本的出发点是通过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帮助实现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实际性的改变,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对声音、动画、图像的强大处理能力,只是简单的将教案搬到电脑上,不但没有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反而束缚了教师教学的能动性。

由此可见,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果运用不当,反而导致了落后甚至倒退的教学模式,这显然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其它一些影响多媒体外语教学质量的实际问题。除上述两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外,多媒体外语教学在课堂实践中还存在着其它一些看似微小却实实在在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如大多数多媒体教室是将课件幻灯片投映在大屏幕上,这就要求教室拉上窗帘,关上门窗,甚至得关掉前两排灯光才能保证屏幕清晰。可以想见,在那样昏暗的教室里授课,学生和老师的思维能有多么活跃。师生之间彼此看不清楚,更别说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了。同时坐在教室前半部的同学得常常遭受摸瞎记笔记之苦。笔者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时就深受其苦,索性改为不用看课件时打开前两排灯光,用时再关上以确保屏幕清晰。虽然这样换来换去颇觉尴尬,但事实证明,在教室条件受限时,这样的转换是必要的。笔者明显感觉到,打开灯,处于明亮的环境里时,学生的注意力和和课堂气氛要比在昏暗的情况下好得多。

3.多媒体外语教学不利于教师语言素质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近几年在高校外语教学界的风靡对于外语教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目前尚未能较好的运用这一教学手段的现状来看,不利于教师语言素质的发展。

首先,多媒体课件制作给外语教师带来了极大负担。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播,外语教师除准备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包括互联网等准备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要求下,教师还要将备课内容制作成若干张幻灯片,字体,字号,颜色,出现的次序等都要一一考虑周到。这就给教师们增加了极大的备课负担,消耗了极大的时间和精力而疲于奔命。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限,现在要在备课和上课这两个环节都将语言和计算机运用结合起来,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负面地影响了外语教师在语言素质上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之于外语教师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造成了一些教师的安逸心理。有些老师不负责任,采取“拿来主义”,用买来或下载的现成课件在课堂上照屏宣科,而不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课件,组织课堂。这样的信息输出怎么会有学生有效的信息输入呢?常此下去,只怕有些教师离了课件就上不成课了。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一套符号体系。语言的习得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语言知识摄入和输出的过程。外语教学之于教师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摄入足够的语言知识,并在相关的环境场合中进行输出,实现交际功能。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重点是语言能力的培养和交际。脱离了语言教学实质的多媒体外语教学又怎么能够完成这一使命呢?重于多媒体技术的外语课堂有怎么能提高外语教师的语言素质呢?

三、对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多媒体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其内涵是帮助外语教师收集和展示语言信息的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外语教学永远不能超越于语言教学的本质而让多媒体成为主宰。

2.适量、恰当地利用多媒体外语教学课件。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首先要控制信息量。按照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给予学习者足够的,稍难于理解的语言输入就够了,而这种输入又能被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其次课件的制作要给课堂教学留有足够的空间去启发,思考和讨论,如课文导入时只给出问题,而不是长篇大论地介绍背景和相关知识。课文讲解时只给出关键词和重难点的知识点,而不是逐一细讲。总结内容时给出结构,从而使学生能对整体内容一目了然,加深理解。偶尔辅之以贴切的画面,则更能加深学生印象,激发其兴趣。这样下来,每课用不着几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上也不需要过多内容。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灵活进行,又可以避免很多操作中的不便问题。口译或任务练习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出联系方式,最适合采用多媒体,不妨多加利用设计好的句子或任务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已有知识。

语言环境是最重要的语言习得要素。而原版电影或其它的音画资料是最合适不过的环境语言素材,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随意截取,反复播放,供学生练习听力,提高理解力和通过讨论提高口语。学校应该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外语学习网络平台,供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和老师辅导和监管时用。

3.教师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削弱。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教师的基本功都是不能舍弃的,现代教学手段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在任何时候它也不能代替教师。作为外语教师,语言素质的发展是首要的,这是贯彻外语教学实质的基本保障。

上一篇: 化学知识点报告 下一篇: 农贸市场可行性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