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内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5 17:25:02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1)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收获颇少,平凡依旧,原因是没有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是与方法。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目标、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教学评价入手,注重协调发展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专家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呵护,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例如:《音乐与人生》、《京剧大师梅兰芳》、《贝多芬》等单元侧重将音乐和作为音乐活动主体的“人“联系起来,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人“的活动。一切从“人”的思想、意识、兴趣、情感出发。

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等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区域风格特征,认识民族音乐中的体裁,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礼的过程。

第三,通过欣赏多种中外音乐作品,认识、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流派、代表人物、风格特征、题材文化、流行音乐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爵士乐》等单元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与技能恰好是服务于我们的欣赏过程,有利于我们鉴赏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

二、从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入手,分类设置教学内容

专家们在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时期的音乐,选择了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音乐,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选择了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选择了京剧、爵士乐、中国民族歌剧、古琴音乐等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民族的音乐,还选择了中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

尽管教育专家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费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选择的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为学生找到他们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彻底的课改,同样也在努力的寻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乐课堂上他们总是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异疑,他们认为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陈旧、曲调老土、配器难听、版本单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听”,“不爱听”。所以,现在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学生强烈呼喊 我们努力过但没有“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1、与时俱进 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

2、明星表演美,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

在欣赏民族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我首先播放了彭丽媛演唱的版本,学生没精打采,接着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同学们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彭丽媛,对王菲特别喜欢,甚至是很多同学的偶像。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梦”。

3、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

在钢琴音乐单元, 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简单直观 力求音、画、舞结合

在欣赏内容、意境取胜的音乐作品时,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希望通过音画舞的结合,利用“通感”简化音乐欣赏的难度。从而更好的进行音乐鉴赏。

1、音画结合。例如: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致家园》两个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2)

一、引言

目前,音乐审美是高中生音乐教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最重要的部分,音乐审美的心理因素对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重视起来,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时提起对学生审美趣味关注的程度,保证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从而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高中生音乐鉴赏的能力培养受到影响的原因分析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81%的高中生偏爱流行音乐,教师怎样才能引导自己的学生接近、喜欢高雅的音乐,了解民族和古典音乐,并对其音乐鉴赏的能力予以培养,这是一道摆在我们眼前的很大的难题。引发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对高中生本身存在的以及社会存在的因素做出了分析,并且对音乐教学内容的误区加以反思。

(一)高中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偏差。

大部分的高中生只对音乐的娱乐作用加以注重,以娱乐消遣和放松精神为主,在对音乐的听赏进行选择时只选择符合其口味的音乐,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偏爱通俗易懂且歌词直白的流行音乐,而抵触那些内涵深刻且古朴含蓄的音乐。

(二)以被动的态度学习音乐。

大部分高中生的音乐基础较薄,音乐素养较低,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最基本的音乐常识,有些学生连歌手和音乐家都不能分清,他们觉得音乐教学的内容陈旧,不够时尚,与实际的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另外加上很少接触高雅音乐,因此高中生总是以被动的态度来学习音乐。

三、改进教学内容,培养高中生音乐的鉴赏能力

如何改进音乐的教学内容使高中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音乐的活动中去,并且成为具备一定鉴赏能力的音乐爱好者,如何将传统灌输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从而增强全体高中生的鉴赏能力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以教学实践为依据,本文将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将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加以正确引导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

对高中生普遍喜欢流行音乐这一心态加以利用,适当而积极的引导学生体验和学习音乐,在音乐鉴赏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流行音乐中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的部分,然后将流行音乐里的有益因素吸收进来,运用在教学里,这将对提高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很大帮助。

1.以因势利导为原则提高学生辨别流行音乐的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对他们所喜欢的流行乐曲的特征加以分析,利用这一方式对音乐的教学能容加以改进可以使学生因音乐兴趣推动,积极的获取音乐相关知识,在对音乐的评价过程中完成了对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的培养。

2.将诗与体味感受音乐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教师可以将一些诗词加进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将喜欢的诗词配上适合的音乐。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施展空间,提高学生参与度,在给诗词配乐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其文学素养的培养也有所帮助。

3.将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找出连接民族音乐的桥梁。

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民歌来说,许多流行音乐取材于民歌;有人认为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现代城市的民歌;民歌中也有大部分是用来表达爱情的,而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题材是爱情;当今流行乐坛出现很多歌手采用通俗的唱法对民歌进行演唱的现象,这是演唱民歌的另外一种体现形式。

(一)将有效灵活的教学法用于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内容中。

高中的音乐课最为基本的任务,是提高高中生的音乐以及文化素养,开发学生各个发面潜能,并且让学生从中获益。在高中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如何巧妙转变教学的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鉴赏作品更加完美独到,这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1.重视体验内心情感式的教学。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最能抒感,最擅长拨动人心弦。在每个生命里,情感是最复杂、最内在、最丰富的抽象物。

2.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3)

参考文献:

[1]孙冬梅.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112

[2]徐丽蓉,张静.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构初探[J],华中人文论丛,2012.12,189-192

[3]纪芳芳,试论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J],考试周刊,2014.09,146-147

[4]姚韵红,"中高职衔接"项目课程衔接设计的思考--以学前教育课程标准建立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12,14-18

[5]吴楠,阮晓玲,华先宙.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衔接问题之探索[J],黄河之声,2014.01,83

[6]林楠.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10,76-78

[7]李新生.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2014.08,27-28

[8]董晖.学前教育专业(双语幼教方向)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5),122-123

[9]关金艳.谈中高职教学的有机衔接--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2.12,6-8

[10]李斐.论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60-162

[11]梁俊.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131-134

[12]龚光军.中高职衔接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20-122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4)

在教育事业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同时是一种美育教育,在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将理论的知识得到提炼和升华,在音乐学习中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我国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创新欣赏,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完善。

一、 高校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思考

在我国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有:(1)中西方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在教材中占据着大量的西方音乐以及欧洲音乐。(2)音乐欣赏内容中缺乏课堂外的实践内容,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主要是以课堂为媒介进行传递,并没有形成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相关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角度受到了限制。(3)教师自身制定了音乐欣赏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应当是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内容中,教师根据自身来制定,就忽视了教学质量的发展因素,使得学生不能全面的发展。(4)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着滞后性。在我国高校音乐教材内容中已经具有三十年的历史,但是在教材内容中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仅仅局限在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两个部分,阻滞了更好的发展。

1、 注重中国文化,加强民族特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因此在我国文化特色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在这56个民族中,包含着不同的风俗、文化、语言,因此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特色,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欣赏中受到西方教学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形式下,需要开创我国特色的文化特征,从加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内容开始。

2、 将内容中包含有科学性的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

为了构建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这就需要编写一套内容具有整体性、科学性以及结构性特点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来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其中在编写音乐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特色来编写:

音乐欣赏内容的时代性:我国是文明的古国,历史比较悠久,因此在文化中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高校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与编写需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渗入现代音乐的特色,这样二者相互借鉴,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对音乐学习的思路;音乐教材需要具有开放性,高校音乐民族特色的内容决定了编写的内容需要具有开放性,在保留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善;另外音乐欣赏教材需要多样性,在编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代化的载体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发展多样化教材中进行变式,在音乐欣赏教材中包含音像教材、文字教材、视听教材以及计算机信息教材等,相互结合,最终形成多元化的欣赏教材内容。

3、 注重对高校音乐欣赏教材中隐形内容的传播

在将隐形的教材内容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注重民族音乐的价值,在音乐的创作、表演、题材以及形式中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民族音乐的审美观和文化的多样性,另外需要纠正雪还是呢个在音乐学习中的错误思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西方的音乐为主要形式,因此这就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的重点研究,从中忽略了我国的民族特色以及更多优秀的文化,因此在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内容中,教师可以传播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纠正学生的思想,以本土音乐为主的思想,在内容上将重点进行转移。

三、 对高校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欣赏创新

1、 在审美能力中进行创新

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基本上实现的形式是以教为主,但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加强对音乐学习的进一步认识。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校音乐的学习中,对于音乐的欣赏,主要是通过在创新境界的欣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创作人的真实感受,以及思想情感,这样从创作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解音乐创作的源泉,在了解创作人的作品进行深刻的体验后,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最终将高校音乐欣赏的境界提高到更深的层次。

四、 总结

通过研究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以及加强了创新的培养,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更多的融入现代的教学模式,大抵讲求创新,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思考,从不同程度进行完善,在加强中国文化元素中融入了民族音乐特色的内容,这些对于高校音乐学习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内容在具备时代性、开放性以及多样性中有着重要的变化,在传承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在内容中更新和改进,使得我国高校音乐教材内容体现的更加合理、科学为促进学生在了解优秀文化的同时,提高了自身对音乐的欣赏创新能力,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素养,符合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红娟,姚思远.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2(07).

[2]张安立,毛雨辰,范平.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研究,2013(15).

[3]张一凡,贾伟,周建涛.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改进思考与欣赏创新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4]叶向阳,胡立波,郭扬帆,王鑫.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2010(26).

课题项目: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5)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领会,发现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通过这些内容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当代小学音乐课本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德育内容,许多音乐作品都歌颂祖国,歌颂共产党,弘扬亲情与友情。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题材,给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要掌握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类型,考虑每一个音乐作品可能会给小学生带来的影响,从而将德育内容有效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于课上授课过程中领悟德育内容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许多机会落实德育。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观察学生的行为,创造德育的机会,促进德育与小学音乐教育的结合。

第一,教师要挖掘小学音乐课本中的德育内容。像《爱我中华》《我的好妈妈》《我们多么幸福》这类歌曲,都可以成为教师渗透德育内容的载体。当小学生听到这样的音乐作品时,他们很容易理解到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信息。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小学生于音乐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德育信息。对一些德育内涵较为隐晦的作品,教师可以进行对比与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实施德育。

第二,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小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像在教学《卖报歌》这样的作品时,教师给学生讲解《卖报歌》中的故事,主人公为了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饿着肚子去风雨中卖报,痛苦的生活不知如何诉说,让小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生活的美好,珍惜美好生活。

三、于音乐教材欣赏过程中表达德育内容

对课本音乐进行欣赏,是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方法。音乐之所以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是因为无论是音乐学习内容,还是音乐学习手段,都极具美感。音乐教育与德育的结合,就是于音乐作品的艺术美中发现人文美,促进教学活动的升级。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情感基调活泼鲜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组织学生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的德育内容。

像在教学《听,谁在唱歌》的时候,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中的声音,通过猜测去了解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讨论,去分享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之后,教师让学生再一次欣赏音乐作品,将自己听到的画面绘制出来,做一个音乐欣赏成果展。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体悟音乐作品的美感,自主领悟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个人品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四、于音乐课外活动过程中实践德育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只利用课堂教学活动有限的时间是明显不足的。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与实施的今天,在教育部创新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去扩展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形式。教师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的落实。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为小学生设置贴近教学内容、可行性高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于课外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磨炼小学生的意志。为了促进教育预期效果的实现,教师要在课外活动开展之前做好规范的时间规划,并按照这一规划严格执行,从而促进课外活动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师要用严格的课外活动规划要求学生,定期开展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持之以恒精神的形成。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6)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83

在高中阶段音乐教学作为培养高中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对高中生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为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效果。只有在充分考虑高中生学习能力及音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音乐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以此明确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才能得到保证,对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极为有利。

一、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

根据美国布鲁姆等人的研究结果可知,对于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在充分考虑下述领域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及其所产生的内心感受都会以外在的行为进行表现,通过观察高中生的行为,可以对高中生理解音乐知识的程度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后续的音乐教学,而这也为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能够使音乐教学目标更加明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执行,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发生了改变,高中音乐教学的标准也越来越高,相应的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也应得到相应的提升,以使高中音乐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提升,而这也是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之一,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音节教学工作。

二、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

(一)内容设计

这里的内容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内容,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细化设计,以使高中音乐教学能够分阶段进行,进而明确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流程。在小学和初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进行相应的提升,并以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为前提,适当的提高音乐教学的专业性,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确保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比如,在对“音乐风格”这节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高中音乐教师应选择适宜的音乐作为教学材料,如《二泉映月》、《怒放的生命》等,并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内容进行细化设计,以使教师能够依据教学目标的内容选用适宜的教学材料,制定科学的教学程序,据此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的结构性与层次性,从而确保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

(二)难度设计

难度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难度,这直接影响着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为不同高中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会导致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全面考虑每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这种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对于教学目标的难度应在考虑全班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对音乐教学目标的整体难度进行设计,但对高中音乐阶段性教学目标进行模糊化设计,以便在此基础上对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整体框架进行设计。而对阶段性教学工作的框架,可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设计,并且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效率对阶段性教学计划进行改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理解音乐知识,从而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核心设计

核心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是音乐知识,而这也代表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是音乐。从当前音乐教学现状来看,高中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并没有体现音乐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对音乐知识没有做到全面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一知半解。音乐知识不仅仅是指五线谱、唱法、合唱等知识点,还包括中外音乐史、器乐、和声学、曲式学等内容,在设计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可选择上述音乐知识中的任何一点作为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音乐性,以此拓宽学生的音乐知R面。

(四)主体设计

主体设计是指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也是影响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然而,随着新课标的执行,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学生逐渐取代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逐渐成为了高中音乐教学的重心,而教师由过去主导音乐教学工作,逐渐变成了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基于对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设计,突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来设计教学目标,以便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高中音乐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引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从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并依此为基础,依据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对高中音乐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以此明确音乐教学的目标,可以为高中音乐教学材料和内容的选择奠定基础。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依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可以使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得到科学的引导,不仅有利于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也极为有利,而这也为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依据。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7)

自21世纪初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以来,有关中小学音乐教材改革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基地,高校音乐教育面对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升。音乐史是历史学与音乐学交叉渗透的一门学科,音乐史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中国音乐发展的线索,阐明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提供必要的音乐历史知识。音乐史教育是高校音乐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中小学阶段,音乐史也是音乐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中小学音乐史教育与高校音乐史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以中小学音乐教材音乐作品和音乐知识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表格数据统计法,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材编排情况,提出了中小学音乐史教育与高校音乐史教育接轨的教学思路。文章分析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与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对接的可行性,进而探讨中小学音乐教材如何实现与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内容的有效对接。

一、中小学音乐教材概述

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美育的主要教学材料之一,为了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它具有教育科学的一般属性。表1总结了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编排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编排中,内容主要设计声乐演唱、声乐欣赏及器乐作品。低学龄阶段主要是通俗儿歌和民谣,器乐作品和声乐欣赏的内容编排相对较少。随着学龄的提高,音乐作品本身的历史寓意和情怀也不断增多,同时器乐作品也是逐渐增多。在教材编排上有循序渐进的编排思路。

表1 中小学音乐教材编排情况

二、中小学音乐史教育与高校音乐史教育的对接

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材编排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学龄的提高,音乐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情怀在不断加深,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史的教育应该跟上学生学龄变化情况逐步融入到教学中。音乐课程的学科性质、教学要求、课程目标等在音乐教材中都有所关联,教材集中展示音乐课程的内容。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相应地要有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就应有什么样的教材与之相适应。

从目前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看,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知识点的分布要按照教育科学一般规律那样,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技能的提高上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其次,在音乐教材的编排上应具有符合学科自身教学规律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独特之处。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史教育是本科必修课之一,其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具体到教学方式,“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如何改变学生学习的强迫性?”等问题却长期困扰着音乐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特别是教材编排上就应该循序渐进的开展音乐史教育,让学生对艺术、对历史、对音乐有一个融会贯通的理解。

三、结语

分析表明,高校音乐史教育是高校音乐专业的重要课程和理论基础,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更加注重音乐声乐及教材,这往往不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本身的意义和情怀。总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结合区域、教学、学生情况等循序渐进的在教材编排中注入音乐史的阅读资料,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底蕴,一方面与高校音乐教育接轨,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音乐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四川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姜霞。

参考文献:

[1]杜永寿.中小学音乐教材论[D].厦门: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Harley M A.Space and spatia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music:History and analysis,ideas and implementations[D].McGill University,1994.

[3]Cornelius S,Natvig M.Teaching Music Appreciation:A Cultural Approach[J].Journal of Music History Pedagogy,2013,(01).

[4].浅析中国音乐史教学[J].大众文艺,2013,(11).

[5]段永慧,柴广育.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6]吴海萱.初探湘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与高师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对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8)

一、传播视角大学音乐教学概述

人类音乐自产生时起,音乐传播行为就带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通过音乐传播行为才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真实存在。在人们演奏音乐的同时,向四周空间传送音乐和播撒音乐,音乐信息自一个个体进入另一个个体或另一个群体,展现了音乐的力量和音乐的存在,也就是传播的意义,所以音乐和传播具有密切的联系。

音乐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一种活动,主要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成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的过程。音乐除了具有一般教学活动的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感受美的能力以及陶冶个人情操。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确定应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就是一种传播行为,研究传播学可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而音乐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教学内容。传播学的职能就是传递信息和行动,因为它的存在使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效果。与之相反音乐教学与传播学的引入相比,加大了传播学研究范围同时出现了交叉学科“音乐传播学”,有利于新的历史时期音乐教学的发展。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以传播学为核心,创建在传播学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学模式,是当前大学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这种模式下依据传播学基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评价方面大学音乐教学都要进行大力改革。

二、传播视角下的大学音乐有效性教学

(一)教学内容与音乐传播的合理联合

音乐教学和音乐传播在内容上存在很大不同,音乐传播内容具有多个方面的内容,只要与人们有关的音乐文化都属于传播内容。而音乐教学内容是经过多次提炼的音乐文化内容,通常情况下都是健康音乐文化的优秀作品。实现二者的有效联合有利于实现有效音乐教学,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效联合,才能在课堂中提高音乐学习效果,才有利于学生自己去理解音乐传播中的不同音乐文化。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教学内容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主,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教材内容,而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在传播学的要求中,要求确定的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首先要求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对音乐教学有利,有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其次要在分析大学生音乐知识基础和特点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第三要求音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内容具有一定的联系,当前音乐传播呈多样化发展,学校音乐教学要想实现有效化,则要求一定要与音乐文化传播联合起来,完成学校音乐教学与音乐文化传播的结合,才有利于实现学校音乐教学和音乐传播的合理联合。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给自己准确定位,真正感受音乐的美。

(二)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因为教学内容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则要求教学方法一定要实现创新,因此在传播学的要求下大学音乐教学方法应该呈多样化发展。要求音乐教师应该善于创造音乐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发挥乐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在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大自然当中,真正领悟音乐的美。在实际教学中要大力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如课件和视频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敢于创新,在确定教学方法时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三)传播视角下的音乐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大学音乐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教师利用一定的传播媒体传播音乐信息的过程,音乐学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音乐教学当中一定要具有相当比例的音乐实践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音乐参与、体验和创造、享受的群体。大学音乐教学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不但要充分利用课内教学活动,而且还应发挥课外教学活动的作用,学生可以应用课堂学到的音乐知识,在课外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利用自学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传播视角下的音乐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都较为重视教学效果,也就是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程度,利用这种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是否成功。在传播学视角下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评价观念,在评价当中引入教学过程,要研究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据此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传统评价方式过于简单,不能综合考评一个学生的优劣程度,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可以应用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间的互评、第三方评价和自我评价等,争取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依据传播学角度衡量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分析教师是否重视反馈情况,教师要依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五)自学与音乐社会实践相结合

音乐课外自学可以使学生发挥课堂学到的音乐知识,步入不同的音乐场所,利用剧院、音乐厅、庙会、教堂和集会等参加音乐学习活动。同时学生也可以研究当地音乐文化,深入不同音乐社团进行学习。音乐课外自学与课内学习活动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如在庙会中看戏:演员身着鲜艳的戏服同时带有地方韵味的声腔唱法,要求“手、眼、身、法、步”与演员的念白相对应,现场乐队伴奏和众多观众、形式各样的舞美设计,真正实现了音乐感受零距离。又如“赛歌会”中不但可以听到优美的歌声而且还有机智幽默的问答,观众的笑声和热闹的场面使音乐、人、环境成为一个整体,音乐不再是孤立存在的而表现为动态的群体展现。

总之,在传播学视角下音乐教学要一边探索一边创新,使音乐教学活动与教学规律呈一致性发展,切实提高大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9)

(1)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在我国的音乐发展现状下,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认识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高中学生对音乐的多渠道的广泛接触,使他们对音乐知识产生初步的了解。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高中音乐教师应意识到当代高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认识水平,并充分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不断完善我国高中音乐教学方式[1]。

(2)高中音乐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说就是,将高中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与相关的理论进行有效的结合。笔者认为,要想做到这一点要注意“三个避免”,即:避免高中音乐课程过于强调对音乐知识的传授;注意避免音乐课程的结构过于注重学科本身而缺乏选择和综合;避免音乐教学内容繁多和过于偏重书本知识,使音乐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3)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培养学生全面地了解音乐;要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完善音乐教学课程的体系,使学生在美育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倡导新时代的音乐教学理念,并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采取多种教学策略,积极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

(1)充分运用各种现代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培养高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也变得很常见。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已得到教育界等领域的充分肯定。笔者认为,将多媒体等科学技术引入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来,不但能够培养高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参与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体性的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并将学生在课堂的反馈信息加以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对于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和情况要及时进行答疑与引导,并且教师要依据此情况,适时地对音乐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教学进度不过快或过慢,教学内容不过难或过易,让学生在有效掌握一定音乐理论的同时,其自身的音乐素养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

(3)对音乐教学的空间和交流平台予以扩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学校可以举办各类音乐课外活动,来为学生搭建音乐层面上的交流平台和施展学生音乐才华的舞台。另外,这些活动的开展,音乐教师要及时跟进,做好活动的宣传与动员工作,并对参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辅导。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高中音乐课堂学习的连续性,而且使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也符合当代高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实际需求[2]。

三、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适当更新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照课堂教学的实际,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更新。更新音乐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当前,高中学生欠缺对乐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但对乐理知识学习又有着极大的渴望,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堂中适当地增加部分乐理知识。②要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部分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的有关素材。通常,高中音乐教材载录的音乐较为经典和严肃,而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在教材中体现得很少,这也是多数学生对音乐课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此方面内容的增加是符合时展的要求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需求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给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进而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篇(10)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上要有侧重点。比如表演专业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器乐的发展史;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的名作赏析;对于作曲专业、演唱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谱曲、演唱及名作赏析。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可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教材的选择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是我国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初期阶段,教材相对匮乏,各大院校均将张洪岛撰写的《欧洲音乐史》作为教材。在教学中,这本教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本教材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随之,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专业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书籍,其中冯志平撰写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当前,这本书籍以教学知识和实际运用作为撰写理念,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的专业教材,以提高我国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和内容

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学习知识面的扩大,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二是引领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准确地掌握每个时期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优秀音乐家以及经典曲目等知识,增强自身对西方名作的赏析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当前,西方音乐史的主要教学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

主要包括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史、音乐理论的发展史、音乐家的艺术生涯、音乐作品的更新换代以及音乐体裁的发展史等诸多方面。

(2)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对其影响

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出发,探究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展现出西方的人文精神。

(3)西方音乐的表现方法和审美能力

通过教授西方音乐史,传递出音乐的各种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的基础知识、音乐流派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的各种理论等内容。

根据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教学要求来进行,多教授一些西方音乐的创作背景、西方音乐的特征点以及西方经典名作的鉴赏等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体会到西方音乐作品中的精华,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懂得因材施教,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1)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相对应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术语对学生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学生音乐知识接受的程度,可省略或增加教学内容,而不是降低学术含量,便于学生加以理解和掌握;将学术性内容和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经典名作的赏析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借助多媒体教学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不断普及,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可借助多媒体,将板书内容、音乐图案、音乐作品五线谱等内容表现出来,增加课堂的有趣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比如教师在讲授某个音乐知识面时,可直接连接上最先进、最权威的学术网站,找出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启发教育

上一篇: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下一篇: 混合式教学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