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5 17:25:02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家的创作手段不再拘泥于传统方式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开始使用数字化技术来进行艺术创作,让艺术借助于科技表现出来,使艺术融于科技。这种以数字科技和现代媒体为基础,将人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汇在一起的艺术形式才得以盛行,这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福楼拜在谈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时,曾经做过一次非常生动的比喻,他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集。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宽口径的新学科,是一种动态艺术,包括了视觉与听觉的感受。其更多的应用于数字电影、数字电视、高校教育、网络媒体、产品展示、游戏动画、舞台设计等方面。在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较晚,但成长迅速,使得数字媒体逐渐成为了当下的主流媒体,而且为现代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高效、更便捷。将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中,是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方式的一个重大改革。数字媒体艺术将数字电影、数字绘画、动画、数码影像应用于高校教育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逐渐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字媒体艺术强化了美学设计,注重美化画面,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给学生带来了美得享受和美的教育,使得课堂变得轻松、更易懂、学生的积极性变高等,这足以显示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1数字媒体艺术在高校的现代化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数字电影、数字音频、动漫游戏、虚拟仿真等,这些表现形式即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媒体艺术会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能够很自然的把学生带领到教师所设定的情境中,将课程内容通过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眼、耳、脑等器官,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创造出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使课程内容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审美会使人的各项心理能力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各项心理能力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1.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利用就会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板书整理知识脉络,这样的课堂缺乏了创新意识,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而在使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课堂上,教师会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游戏、虚拟场景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勇于创新,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利用到生活中和工作中去。数字媒体艺术的使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

1.3教学媒体数字化,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仅限于书本的知识,扩展的内容很少,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多为板书和讲解。然而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传统的授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游戏来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数字媒体会把常规的媒体数字化,电视、报纸、期刊等这些运用在教学中的传统媒体都会变成数字电视、数字报刊,这些数字媒体使得教学变得很便捷,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源获取方便,费用低廉。

1.4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交互交流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遵循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而应用了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板书与枯燥的讲解,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中,师生的教学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会变为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学习知识。教师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变为辅助者,引导者,学生遇到困难或是不懂的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愉悦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仅仅是通过上课发言来完成,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疑问。而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课堂则能够实现学生与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方式。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数字媒体平台上与老师、同学进行学术交流。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的绘画技法很难用语言形容,而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的数字绘画,就解决了课堂演示覆盖的全面性,和与学生互动的交互性。

1.5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表达

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板书都是以文字为主、个别学科需要进行画图、或者图片进行展示,这就会占用很多课堂时间。数字媒体艺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就会使授课过程变得简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图片,可以利用数字短片的播放来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到抽象的概念,也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巩固。

2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思考

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于高校教育中大部分是以教学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画面是由文字、图像、色彩、符号等多种媒体元素构成,在课件的制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元素的美学特征,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增强数字媒体课件的可观赏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下文将在三个方面阐述美学理论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应用。

2.1文字美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文字除了有表达意思的用途之外还要利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第一、要选择恰当的字体。文字有其独特的含义,比如黑体的醒目、稳重;宋体的端庄秀丽等,使用字体应根据授课内容来定,避免过于杂乱。第二、文字风格要统一。同一层次的标题、正文、备注,应用同一大小、同一字体、同一颜色的文字来表示。第三、文字的内容要简明。文字的使用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合理。

2.2色彩美

色彩的运用在数字媒体艺术上尤为重要,它和文字一样,也是一种语言,色彩可以强调重点,提示区别,增强注意力等,色彩是一种富有感情的语言,给人以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数字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色彩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前景色和背景色的选用。前景色和背景色要有明显的区别,但不要形成强烈的对比,对比强烈的画面会让人产生视觉疲惫。第二、颜色的使用要适度。颜色的使用上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颜色会使画面看起来杂乱无章,看不到重点。第三、颜色的色调要统一。整体颜色表达的含义要一致,背景色与文字之间、文字与图片之间的颜色要和谐统一。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2)

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是对学生开发艺术思维和思想能力的建立总要的一个环节。在我国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艺术教育基本上到毕加索为止,对于学生来说博伊斯,安迪沃霍是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艺术的发展,同样是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艺术从早期的古典艺术发展到印象派,再到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或者现在常听到的一个词当代艺术。艺术已经发展到后现代了,其表现也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和多元化。而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更是培养艺术创新人才的开门之路。何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就是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艺术教育不是要工厂化的加工。而大多数院校中的艺术教育同样不能还停留在古典艺术或者到印象派教育为止,与我们现在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代艺术一笔带过,更是忽略了艺术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从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来看,其起源应该是20世纪60年代的VIDEOART,这也是后现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艺术观念的植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艺术史有个完整和全面的认识,更能为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完整的艺术理论和个性化、创新化的人才基础。打破传统的艺术观念,使艺术变得天马行空、无孔不入,完完全全地介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从而建立起个人的、独立的、创新的思维方式。由于目前国内中学阶段的艺术普及教育还非常保守,所以即使是进入美院的学生也普遍缺乏对当代艺术的了解。因此在专业教学的第一阶段重点强调的就是印象派之后的艺术史梳理,让学生们能够以艺术史作为一个标尺,对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身的创作有一个基本的定位。

二、跨学科知识的介入

跨学科知识的介入,其本质就是打破专业之分,看国外的艺术教育,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声电光在艺术中的运用和传播。其专业方向和覆盖应该为:网络艺术,声音艺术、互动装置、肢体语言、录像艺术、动画等相关课程和与生物工程等学科的相互交叉。单一化、平面化的动画只能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国内的学院教育普遍缺乏的就是学科间的交叉。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业之间常常相互孤立,而学生们也被限制在各自专业内研究和探索中,只顾眼前能看到的东西,这样一来视野始终是非常狭窄,从长远上看不利于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艺术创作也很受局限。数字媒体作为一种十分灵活的媒介运用手段要求艺术家对多种学科,多种技术有非常宽泛的涉猎,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知识介绍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去了解,思考,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电子信息等其他学科的内容。国外不同于国内的情况是招生对象来自非艺术专业,如生物、医学、文学、音乐等等其他领域的学生,使得学科上有极强的交叉性和思维的开阔性,因此对于当代艺术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更开拓了数字媒体艺术在各个领域的课题延展和深入研究。

三、社会生活感受力的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3)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产业;互动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包含面很广,有数字化的摄影、摄像及其数字化的后期处理与制作、数字绘画等,其主体领域是以动画制作为核心的影视动画片、特效、电视栏目包装、交互设计、游戏设计等。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出现以前,很多院校里的动画设计专业实际上就是开展以影视动画制作教育为主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就是社会上的动画制作公司、网络公司、影视传媒公司、游戏公司、广告设计公司等行业机构从事的与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艺术及其周边产品相关的产业,很多企业的经营范围以动画技术为主要支撑,如动画片、动画特效制作、游戏制作等。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人才的储备,如果高校一味闭门造车,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而缺乏实践技能,那么时效性强、科技含量大的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就会出现企业难求一才而高校毕业生难谋一职的现象。高校教育要及时了解产业动态和人才需求情况,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为产业培养实用型人才,这样就能有效地推动产业的发展,而得到发展的企业势必需要更多的人才,这样又会带动该专业的发展。所以,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与产业必须以人才培养为纽带互动发展。

一、高校人才培养思路要不断更新

1.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是艺术、科学、人文等多个学科知识综合的交叉学科,其具体作品的创作对创作者的要求较高:创作者既需要娴熟运用计算机软件,又需要有丰富的人文与艺术积淀。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出兼具综合素质和专业才能的又专又博的高水平人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要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行业切实所需、急需的岗位知识技能及时调整、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保证培养的学生在毕业之际就可以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型为知识的使用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模块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核心课等。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是以理论为主兼顾基础技能的校园教学。专业课的教学模式不应局限于课堂,尤其是专业核心课,需要加强与校外产业的联系,将教学重点转向与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相对应的创意应用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可以依照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从低年级向高年级渐进深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大学一年级,以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第二阶段是在大学二年级,以专业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在教学期间可以借助参与产业的项目,学校的教师或者企业中的专业岗位技能人员引导、带动学生学习特定的知识与技能,甚至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配合企业完成相应的岗位工作。第三阶段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在实践中验证并应用以往所学的知识。这部分教学在大三已经开始,大四时学生便进入原创作品的创作阶段。第三阶段的课程内容可以直接依托企业的项目,教学模式应多元化,采用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制、校企同构工作室、导师制等方式有效地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

2.师资建设尤为重要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新兴学科,它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突飞猛进地发展,硬件和软件更新换代特别快,设计理念和风格也不断推陈出新。正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学科有这样的特点,高校教师的知识与技艺就要不断地更新。除了教师在高校和一些培训进修机构进行学习、深造以外,还需要高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定期派驻本校教师在企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同时了解、把握企业人才需求动向,甚至有目的地培养不同岗位的“双师型”、理论与实践技能都很扎实的教师。如此,教师才能在大学四年有限的教育时间里权衡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小到每一次作业、每一门课,大到每一个专业项目,游刃有余地使用最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让学生尽量多、尽量好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

二、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

教育为产业培养、储备人才,最终会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产业实际上也可以提供试验实践平台以配合人才的教育,甚至代教育机构培养人才,或者有目的地培养特定岗位的高水平人才成为本企业发展繁荣的生力军。如此,教育机构与产业互动培养人才,助力了教育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最终使两者获得共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相互联系,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在基地的企业一线学习、锻炼相应的技能操作,同时可以为企业做一些辅助工作。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涉及领域众多,有文学、艺术学、影视学、心理学、计算机应用等,其人才培养也具有多向性,有创意人才、数字技术人才、艺术表现人才、编导人才等。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利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工作室制、项目制、导师制等不同机制,与企业联合起来培养人才。

1.工作室制

工作室制以课程为依托,但又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学。传统教学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工作室制的教学则可以跨年级、跨学科,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需求、特长、学习兴趣自主选择不同的工作室。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入非线编辑工作室,也可以加入影视广告制作工作室,当然,也可以为了积累制作动画短片绘画经验而跨专业地加入绘画工作室。在同一工作室中,多个年级的学生各自选择不同的岗位并参与工作室任务的各个环节,如原创设定、中期数字化编辑、后期特效与合成制作等。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适当的位置发挥各自不同的能力、作用。工作室的教师可以是一位主要负责教师,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企业设计师。工作室的教室也是开放式的,不局限于校园里的某一个教室,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进入企业、走向社会。

2.导师制

导师制往往与工作室制并行,在新生入校或者某一项设计任务开始时就指定一位导师负责,直到该生毕业或者任务完成。导师是工作室中负责教学的教师,可以是本校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是校外聘用的企业设计师、工程师。导师必须德才兼备,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教育能力,也要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在工作室教学中,要想按时完成任务,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导师必须具有专业前瞻性眼光,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正确的教学与引导。由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工作强度较大,很多关键时候导师不仅是技术上的指导者,甚至还是学生精神上的强大支撑。

3.项目制

在具体的专业课程或者高年级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项目、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项目的方式进行专业实践。项目可以是学生自选,自行申请,如一些大学生创新项目;也可以是教师、设计师负责的校企合作项目,带领学生加入,使学生从中获得实战经验和知识。教师、设计师在项目制中监督、引导学生完成相应工作的同时,传授他们应用技能,也可在攻克项目难关时师生共创新的方法、技能。项目制模式下的教学既能使学生受益匪浅,也会因有学生力量的加入而减少企业的一些基础工作量,甚至有学生可在企业的项目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校企双方合作有多种方式,如,单纯的实践基地的实习;通过导师制、工作室制进行合作;借助项目制或者依托双方的科研创新进行数字媒体艺术品创作的合作;等等。校企双方各取所需,高校以此弥补课堂教育的缺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技创新等资源,甚至为自己培养有用之才,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如此,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与产业在合作中得到共同发展。

作者:解兰 单位:宁夏大学美术学院

注:文章系2014年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NGY2014033。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35—01

1、数字媒体艺术的背景

数字媒体艺术在西方二战后期社会的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出现,它的出现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大量民用的衍生品的出现,数字媒体成为社会新兴的战略经济组成部分。在80年代~90年代,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国外的数字媒体艺术在课程设置上得到创新,

2006年我国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新理念,在这种宏观观念的指导下,顺应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创意理念开始引入设计艺术,高校中的数字艺术专业应运而生。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80%以上均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而设置动画类专业的已经超过230所。可以说,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媒体艺术类专业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为普及的专业之一。虽然办学规模扩大,但就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等重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高校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些思考

2.1 多学科互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普通高校的艺术学科相比艺术院校在设计学科上显然是不足为奇的,普通高校的更多精力几乎用在发展优势学科,艺术学科只是在整个学校学科建设中扮演着“调味品”的功能。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德国的包豪斯、乌尔姆学院开始,大批的设计家都在提倡艺术与技术、设计与艺术、经济性原则,针对普通院校的学科优势,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学生在艺术基础上进行设计、技术、经济之间的三面整合,培养学生在动态的、静态的适合国家经济建设的并注重国际化视野、双向战略模式、实践性较强的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人才。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社会对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应该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与整合之路。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新媒体艺术教育,更应该突出它的整体观念和综合思维。依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打破同一所学校中不同院系的界限,甚至学校间的界限,各院、各系都是可以相互协作、相互推动使学生成为综合型设计艺术人才。

2.2 学科发展的核心在教师,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开展,取决于课程结构与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拓宽视野,更新认识、更新知识是关键。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这样一门综合的新兴艺术学科,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及时敏锐的意识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动态,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捕捉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新媒体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强而且发展迅速的艺术形式,因此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高校还应当健全现有教师的再培训机制,能给大批青年老师以更多的深造和学习的机会。

2.3 强化应用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国家要重点发展9类文化产业,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绝大多数都与文化产业有关。通过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项目,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构思,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制作提高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设计、制作能力,将会对整个产业体系良性循环起到积极作用。根据社会化用人单位的要求和需求,增加应用性课程能力的建设,大胆尝试具有特色教学实践与理论拓展环节,突破专业课、方向选修课以及为培养学生的人文传统为特征的人文社科课程的人为限制。通过运用传统的艺术与设计理论,对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方向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强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交流,让艺术学科学生能够在技术层面克服对计算机技术编程的恐惧感,并把部分优秀的技术运用到作品的构图、动画脚本、动画分镜头以及动画的视觉的表达的传达力上。这些技术层次需要教师从多层次、横向以及纵向、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际场景相结合进行传授。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5)

广告教育在国内目前更多只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钻研,在研究范围已经是落后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广告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课程内容依旧在传统知识的架构的基础之上,不仅形式单一,在艺术设计观念和内容上依旧延续从前的框架。以影视和二维,三维动画为主要形式,理念并没有与现代新媒体广告设计的先进性相结合。事实上传统的广告业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新能力是广告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能力,而优化广告专业课程也随即成为颇紧迫的工作,不断的在新的领域,实践中保持先进性。

广告教学需要突破的是与时代结合,与艺术发展结合,与世界市场结合。进入艺术设计的前沿领域,进入市场。例如,现在很多艺术院校在课程中引进大赛,课程跟进诸多赛事走,这种广告课程的形式虽也是突破原有的课堂教育,与实际接轨。但远远不够,因为广告课程的进度,学生的设计思想,都是受到赛事的局限。而设计理念本身是在自由游戏过程中得到更好地创意,跟着赛事走会缺少灵活性。学生只为某一个固定的选题来做作业。而这个选题的局限是只为某产品或品牌做的广告所要求的是一个传统形式与模式,例如,以影视广告,或动画形式表现,对学生来说是在原有的模式下得到的锻炼,依旧是某个品牌下的影视或动画创意,或是是技术的熟练。与赛事结合的广告教学弊端更大,首先对广告专业学生的学习期间只针对某品牌而创作作业便不是一个先进的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模式,而是在一个定式中寻求创作。其次不能够让学生进入一个精神自由的创作领域,更没有实验性的空间,广告教学教授的重心应该向实验性创新性倾斜。使学生能够在大学期间得到的是一个创新思维模式。数字多媒体艺术发展领域会给我们更多启示,更多关乎广告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字多媒体艺术带给广告教育不仅仅是此艺术与彼艺术很多种结合的可能性,而更多的是方法论,全新概念和艺术观念的广阔思考空间,帮助我们建设多元化的广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课程建设与活动结合,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音乐会,音乐舞蹈院校的表演,或者是大型产品开发发展示会等博览会活动,通过这样的具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自己的手段方法记录再现自己对艺术活动的感受,这种情况下创作会引进更多新媒体形式来表现,甚至是发明创新一种艺术形式来展现自己对此活动的记录和理解。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唤起学生精神深处的不同的内在气质与才能,给学生彰显个性的人性化平台。每个人都是艺术家,都具备创造的天性和动机,只是在生活中被思维的程序化消弱了,要帮助学生激发和启动这种天性中宝贵的创造能力。从感官,视觉,听觉,触觉 甚至心灵对现场艺术氛围的感应来进行自己的再创作。学生会发明出很多创作形式,即使是纯粹记录性的创作也会有丰富的形式,例如作品可能试听结合,或者只有采录的声音来进行创作,或者是通过影像的非写实来性传达意境的超现实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到形式会有无数种可能性,于此同时新媒体的概念已经植入教学。

主动开展交叉学科、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推进广告学科新建设。建设综合学科建设,融合交叉多学科,跨学科课程。从人文,历史,各个学科建设入手,不再局限原有的课程领域,而是构建更广阔的知识结构课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和个性充分发挥,潜力的开发。例如,如果学生创作电子艺术作品的愿望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并得到相关知识与技术的支持。如果开设人文历史的综合型课程,能够让学生锻炼到用自己的角度来审视人文社会,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更多关注人的生活状态,关注社会问题,担负社会责任,不再是象牙塔式的生活,从而有能力对经久不衰、永恒性的话题进行探讨,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对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历史文脉的思考。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传统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打开约束学生积极丰富联想的形式,不一定只是教师在前面,学生在下面的授课方式,而是共同参与到一项制作中,转变为互为融合的团队作业。不一定是广告公司的项目,也可以是大中型互动装置。这样的制作特点相对工作量比较大,耗时切包含内容丰富。当学生与老师花一个学期共同完成一个创作,教师和学生都会收益很大。例如,创作一个大型互动装置,使用者或观众经由和作品之间的直接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以不同的方式能够引发作品的转化——触摸、空间移动、发声等。这种创作提供给个人有能力建构自己的现实、重新自我创造、充分利用影像空间的自由”,随着观众的参与而互动,许多艺术家对于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深感兴趣。由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在知识技术上共同探讨学习和创作。在每个环节的参与中,学生能够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能动性,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综合能力和付诸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跨专业的活动,学会从跨界中找到与广告专业合作交叉的可能性,达到从一个环境中来寻找创作灵感。后现代新媒体影像是对艺术、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意识、心理的综合性研究的冒险探索与实践。这也是对艺术意识形态的重构,鼓励学生选择理工,电子,甚至更加专业性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其他专业的活动,从其中来找到合作和交叉的可能性。例如利用计算机实现的影像的多种可能性操作,使用数字逻辑功能去实现艺术创作。很多学科都够带来艺术创作的源泉,完全与艺术不相关的严谨科学-医学,艺术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有无数种医疗器械工具的装置展示。可以把一种新技术作为创造艺术的手段,通过对其他专业学科的参与来找到广告教学中作品形式和内容的交叉和融合。激发学生的对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灵感。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6)

【关键词】云技术 云计算 计算机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

云教育技术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化和个性化。计算机是一个需要学生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科,同时需要有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资源,云教育正可以为计算机教育提供这些便利。

1 云技术特点

云时代使得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云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共享是云的本质特征,云技术可以提供虚拟化的计算模式,处理设备和计算设备并不再局限于用户正在使用的某台设备,用户的计算机在使用云技术的情况下仅仅作为交流需求和结果的输入输出终端设备。云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软件应用能力。云的本质是共享,云的特点是大量、高速、多样和准确。云技术的计算能力远远超过单独地一台计算机的CPU处理能力,云的存储量可以高达YB计算。云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将会带动教育中的一场改革创新,是推动资源共享,个性化学习的一大助力。云技术应用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将会大大带动学生的学习效率。

2 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是一个发展与变化都十分迅速的学科,对于资源的需求量以及更新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计算机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共享资源,很多技术人员为了方便学习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源代码公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丰富与充实学生学习资源是非常困难的,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的都是过时的技术,与社会上公司的应用需求完全不符合。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资源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1 教学资源分布不平衡

对于资金充足的学校,可以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实验,尤其是进行大数据的计算时,需要有资金购买计算数倍。但是大部分的学校资金是有限的,拥有的技术是较为落后的,计算资源严重不足。

2.2 先进技术更新速度慢

计算机学生的学习到的资源如果跟不上时代,就会导致进入社会的时候无法适应。例如学习FLASH动画设计的时候,很多高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教学重点仍然是较为落后的普通帧动画技术,对于最新的ActiveX等技g却没有教学。

2.3 共享程度低

每个学校都拥有一定量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有重合部分也有不交叉的部分。但是无论哪个学校的资源都是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因此进行这些资源的整合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 云教育技术在计算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中的应用

3.1 以地域范围为单位建立分布式教育资源网

域域网教育资源使用的组织结构是三层结构,即为校、县和城。可以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建立一定的资源共享机制。国内已有省份建立了高校论文搜索共享的平台,很多高校已将图书馆资源进行了整合。域域网的共享资源中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网站,而是多个站点组成的。这三层组织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进行资源整合,因此资源中心是组织结构中的上级,而不是某一个站点。通过三层组织结构整合的资源非常丰富,并不只是教育和学习素材,一同整合的还有很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习需要的工具资源,例如搜索引擎,讨论组和邮件等。

3.2 建立“分布建设,共享使用”的资源建设模式

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计算的工具,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这个工具对其他行业进行服务,因此计算机有学科交叉的性质是必然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实验室的计算机研究方向不同,各个实验室研究的方面更具有专业性。为了建设基础教育可以按照学科和教材两个维度建立分类管理的资源群。虽然学生的研究方向是不同的,但是计算机的特点导致研究时存在较大的交叉性,因此为了整合区域内的教师资源、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可以建立分类管理数字化网群。学科群资源网站的建设模式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计算机的研究方向非常多,按照学科进行组织和管理方便学生进行查找和学习。在涉及到交叉学科的知识的时候, 学生可以通过检索工具迅速进行学习。但是实际上资源库存储的是资源的索引目录,并不是资源,这样可以提高云技术的运行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3.3 利用MOOC等网上教学模式

云技术改变的不仅是资源共相的模式和范围,同时改变的还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云技术对于终端设备的要求非常低,只要有作为输出的连接网络的设备即可,既可以是平板、手机等手持设备,也可以是计算机等计算设备。目前的云教学平台的搭建模式主要是“云+网络+终端设备+应用软件”。最典型的的教育方式就是mooc学习方式。网络教学是计算机教学方式的重要改革,计算机的学科本身是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自学能力的,因为计算机技术不断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甚至一些领域还无人涉及。通过mooc,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时间更加自由,而且可以使得学习的范围突破教室。而且云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一条不受时间于空间限制的交流渠道。

3.4 云技术科学进行教学评价

云平台可以存储各种数据,包括教师的教案以及学生的课堂交互等。这些数据是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的,通过合适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核实,可以进行科学迅速的教学评价。例如学生的作业情况得分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学生学习的峰值在什么时间等。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数据对学生进行了解和评估,这样可以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态度和教学策略。

4 结语

本文分析了“云”的特点,以及目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云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的共享程度还存在一定局限,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也都需要进一步适应,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7)

一、数字素养介绍

(一)数字素养教育渠道

数字素养就是在学习、生活、工作、社会参与过程中,自主、自由的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和数字信息的一种能力。然在数字素渠道中,不但包含显性教育方式,同时还具隐怀教育方式,也就是数字素养的融合性教育,把数字素养中的一些内容科学性的融入在学科教育中。数字素养与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现正是教育领域全新的发展方向,而且还是各学科课程的全新延伸和扩展。如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大力研究数字素养和外语学科教育的融合。从数字素养层面来看,实施外语教学,能够在提升语言水平的同时,与数字素养进行有效融合[1]。

(二)数字素养特点

在各类学科当中,数字素养教育不但与语言学科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确切的说,其同艺术学科也具有紧密的联系。首先,应用数字媒介可以促进图像实现中心化,由此可以透出当下的社会文化实际现象,由此可以为图像及影像的意思表达提供高效的舒展平台。其中视觉素养是指数字素养其内在组成,然艺术形象特征则与此正好稳合;其二,传统艺术其在构设数字文体的时候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数码摄影和传统性的绘画创作,及数字舞蹈和传统舞蹈,网络音乐和传统音乐,其各自在本质上,均都属于表述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而已;其三,媒介艺术长期以来都是媒介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数字素养包括了对数字媒介艺术的批判和理解。然对于数字媒介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原本便是艺术学科教学的主要意图。最后,将媒介素养引进到以往艺术学科教育,是很多国家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可以发现,在数字背景下,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时展所必须实施的一项举措。除此之外,对于教育实现信息化这一战略目标,也需将数字素养同艺术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所以,需主动挖掘出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有效融合的优良途径,由此更高效的促使学生数字能力和艺术水平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二、数字素养教育同艺术教育两种教育的相互融合

(一)教育内容上

在国外数字能力理念前提下,我国相关学者构建了数字能力的模型。其主要由三层及要素所组成,包含工具性知识和技能,高级知识与技能,使用态度。其中一层,属于功能性任务,二层是所用对策水平的相应技能,三层组织技能应用的思维和态度。这一模型为艺术学科教育过程中,可以灵活高效应用数字素养奠定的方向性基础[2]。

1.结合学科学习目标来融入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科的具体学习目标,来实现引进数字素养中工具知识和技能层的教育。首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来处理艺术学科学习中相应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其次,旨化学生对辅助学习工具及其特点和功能,与使用方法进行了解和学习,让学生可以精准正常稳固的进行技术性操作。最后,栽培学生通过使用数字工具来创设或是再创数字艺术的能力,及选用适合媒介实施传播的相应能力。如,可在美术学科的教育过程中,结全色彩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网络中搜集并下载供学习使用的一些数字图像,这样学生便可通过图像处理的一些较件,或是数码式绘工具来对原来的图像进行色彩的加工和优化,同时将作品放到网络平台中供学生相互分享和鉴赏[3]。

2.以艺术学科学习任务为核心合理引进数字素养

以艺术学科的学习任务和课题为依据,引进数字素养中的高级知识与技能级层的教育。首先,从艺术学科问题角度来观察,可以看出,正确要求学生在数字环境当中实施沟通,由此可以实现资源的相到共享;除此之外,栽培学生积极参与数字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最为适合的媒介结合技术实施合作。如,艺术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利用视频会议和各网站工具,针对相应艺术问题来实施小组在线形式的讨论和交流;其次,栽培学生通过数字工具和信息技术的用来进行艺术学习活动的能力,让其熟练的应用数字媒介来访问网络资源,并从中获得知识,由此提升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艺术教育主题或是问题来引进数字素养

结合艺术学习的具体主题,和有针对性的艺术问题,来合理引用数字素养中的应用态度层次,由此激发出学生个体创新、批判和自主性的思维。首先,合理要求学生通过数字媒介和技术来实施艺术学科的创新。其次,栽培学生对于数字艺术的批判形式的解读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会数字艺术文本的各种分析方法,如批判性分析法,多元化分析法和语境化分析法;最后栽培学生合理应用数字媒介来实施艺术学习自主性能力,让学生在大量信息和动态数学学习条件下,为自己合理定位。如,在现时期网络环境下的艺术资源具有多元化、丰富性和复杂性特点,如想栽培学生个体辨识媒介和信息合理实用性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确定个人地位,来获取与应用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实际学习任务来选择最为适合的数字媒介及数字技术和数字信息[4]。

(二)教学模式上

1.双向学习模式的迁移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媒介信息量因此变得非常庞大,如此情况下,便需要媒介素养教育不但需清楚其作用,还需要学会怎样使用,由此栽培学生在了解媒介的前提下,学会娴熟使用的能力。为此,学习迁移便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种方法。确切的说,媒介教育主要目标便是为迁移而实施教育。就是利用媒介教育其系统化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及认识与分析事物的方法及思维合理的应用于处理传播期间的各类问题,由此灵活多变的合理应用。学习迁移法,为数字素养教育与艺术教育间实现统一和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5]。

2.双重创作的有效结合

媒介创作方式就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现时期这一方法被国外很多国家应用。其属于一种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操作过程的体验,由此辅助学生独立参加媒介文本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包含录制影像、拍摄照片、制作幻灯片、网页设计制作等。在对媒介文本的分析和评判前提下,利用对媒体使用及创作活动的真实体验,来加深理解媒介和文本,由此有效提高学生媒介素养。除此之外,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实践参与是最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教学法上对两者路径进行有机融合,便属于双重创作融合,就是在艺术学科的教学中,对艺术文体的创作活动和数字媒介的文本创作活动进行高效的整合,由此达成两种创作的有效融合。

(三)教师层面

1.将数字素养当作艺术教师所必备的一项技能

让教师充分认清数字素养是艺术教师教育需具备的重要技能。阻碍数字素养和艺术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其中教师自身数字素养水平便是众多原因中的一种。在艺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数字素养属于现时期艺术教师需正确面对的一项挑战。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于网络的应用能力远远超过教师,然相对来说,一些教师正经历向数字化技术和理念不断迁移的过程,这对于数字媒介、智能信息技术、资讯技能、思维方式等仍需不断学习与适应。

2.艺术教师积极提升自我数字素

艺术学科的教师需积极的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由此对数字媒介和数字化环境与其文体特点进行全面并且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以期待能够有效解决由于数字移民身份而产生的不适性和阻碍性,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从中找出与学生实施高效对话沟通的能力和水平,由此更好的适应数字时代下师生关系,这一举措与新时期教学模式需求非常相适。艺术学科的教师在所实施的提高自身数字素养的众多途径中,除进行自我学习以外,还需固定时期的参与数字素养的相应学习,通过专业数字素养教育机构所实施的系统并且深入的学习,在培训人员的辅助及引导,充分学习数字理念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媒介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操作技能,及时创新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

(四)学生层面

首先,培养学生艺术学习中数字工具与技术使用意识。学生需在艺术学习中培养,合理应用数字工具及信息技术的积极意识,结合自己艺术学习的具体特点,积极通过相应新媒体及新技术来实施新形式的学习,如移动式学习、泛在式学习、定制在线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创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等。其次,学生尝试从不同资源环境下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应试着在不同教学资源的环境下搜集艺术教学资源,如此操作不但会让学生得到较大成就感,让自己需要能够更好的与课程资源、学习方式、技术服务相适,由此实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化,不再仅限制在以往艺术教学的被动式学习。而且如此操作,还可锻炼自我通过数字化获得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准确为自己定位,不断提升信息获得和控制能力。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8)

1.创新艺术思维方式数字艺术要遵循数字技术实现的规律,创作顺应信息时代气息的作品。在教学中,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要融会贯通于数字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数字艺术作品,尤其注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

2.理论够用,实践主导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本着理论够用,注重技能的方法来主导教学。如电脑美术专业来说,素描、色彩、三大构成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的软件教学毋庸置疑,立体构成教学也可以采用数字三维软件制作立体构成作品的形式开展教学,只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塑造空间的立体形态,用三维软件来具体实现。

3.数字艺术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包豪斯的著名导师康定斯基在其教学中力主学生对于生的观察,使得至今对现代艺术教育也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学生的数字艺术作品应该要反映生活,在数字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如观察植物形态、动物的形态和习性、社会生活中的人等,在头脑中获取生活感悟,为艺术创作的积累素材。

二、数字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数字艺术教育不是培养的技术工人,也不是培养艺术家,数字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载体,要求师生熟知数字媒体行业的内在关联、数字技术发展态势,拓宽视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能力。

1.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艺术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思维的数字媒体人才,应从数字媒体设计艺术学科的专业优势出发,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态势,提出学科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利用其专业优势和特色,发展从言传身教的传统培养方式向培养天赋、独创性和个性风格等的转变,另一方面也要继承旧体制的优良传统,组合画家、设计师及学校和企业合作计划。实施“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术,学会把握市场需求,为将来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2.双师结构与合理设置课程数字媒体理论研究课程包括:基础造型、色彩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技术、媒体媒介研究、媒介项目策划与设计、交互媒体、数字游戏娱乐、音频音像产品设计、美学欣赏等。从课程开设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课程诠释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和表现形式,该学科所涉及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交互技术、媒体设计和艺术基础知识等,对综合课题有所侧重,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特征。针对数字媒体研究课程的多样、复合、交叉等性质,某一个课程或某一个技术的突出已经不足以完全胜任数字艺术教育的要求。数字艺术教育实践的发展要求复合型的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和双师技能的教学能手,既有扎实艺术功底和超前的创意思维,又要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因此,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出数字媒体专业教育所需要的复合型教师。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9)

一、引言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时展中的必要产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教育类自然也逃不了,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也在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数字媒体艺术与美术教育的论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1.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

数字媒体出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与时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传统媒体存在差异,数字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体的悠久历史但也剔除了不适应时代的部分,并为娱乐注入新活力。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无论是选择信息还是接受信息的能力都前所未有的增强,借助着手机和电脑网络,人们将自己喜爱的各类艺术作品分享传播。很多新兴的娱乐与艺术作品的诞生就是借助了计算机所赋予的能力帮助作者实现心中所想。

2.数字媒体艺术的特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在整个社会中无处不在。艺术变化往往代表着人们思想变化,曾经的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都代表各时代人们思想上的追求。而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满足,于是数字媒体艺术也追求更多欢乐的精神满足。数字媒体艺术的极大流行也是时代选择的一种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数字化。推陈出新是新时代最常见的现象,艺术在古代会以书画和舞台展现自己,随着时代变革它曾印刷在报纸的方块中也曾随着广播无形传播,如今它离开了模拟信号正式与数字结合,诞生了数字媒体这一新形势。数字化的数据可以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当艺术与现代技术结合后,每个人都能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艺术形式,无论雅俗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借助数字化的便利,相信未来我们能足不出户通过技术手段体验犹如身临其境的卢浮宫之旅也能看到壮美的自然风光。第二,大众化。在大环境下,数字媒体艺术广泛应用在大众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没有用过数字媒体的艺术形式,例如抖音、快手等平台都是当今社会下较为流行的几个数字媒体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让艺术形式更加的多元化,也能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让大众的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第三,高效化。最早的传统艺术形式,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推敲,经常一幅完美的作品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创作,而现在的数字媒体艺术由于是与计算机相结合衍生的产物,通过计算机内虚拟的形式实现对艺术作品的表现,让大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作品的最终效果。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实现更高效的制作与修改,加快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让其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1]。

(二)美术教育的概念

1.美术教育的定义

人们有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所以为传承艺术而发展出美术教育。随时展美术领域所涵盖的分类也越来越多,相对的教育领域也配合社会需求划分诸多专业。美术不仅仅是一门技法,它体现人们在现实中甚至超脱现实的向往,在古代人们就是用图画的形式宣扬“仁义礼孝悌”美德,比如二十四孝图、凌烟阁功臣等等。

2.美术教育的预期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加大课程的创新力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第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校加大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了解所在班级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而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利用课外的实际作品与案例来提升学生的什么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2]。

三、数字媒体艺术对美术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演示教学

如今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公司员工都对幻灯片的演示形式再熟悉不过,通过投影的方式将做好的演示文稿投放在大屏幕上,其优点极为显著,丰富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展示条件,既能帮助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利于学生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理解艺术的魅力,将不易理解的内容生动展现。同时,幻灯片的内容可以自由更新,适应教师的个人风格,不同于经典的教材可以方便紧追时代潮流。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现如今计算机上都有许多的绘画创作软件,学生们可通过这些新的软件进行创作,这些软件不仅轻易上手,还可以随时修改,甚至可以做出意想不到的作品。这样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致,也会更加有成就感。除了简单地用软件进行绘画创作,还可以通过添加动画效果和音频,让本来静态的绘画作品拥有生命力,学生更能有兴趣进行深入的学习,并且也会对自己产生信心。

(三)数字媒体艺术在美术作品欣赏中的应用

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我们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速,一个小小的U盘就能储存许多的绘画设计作品,不再是通过教科书了解美术知识,学生上课的作业也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保留下来,既不占用学习的空间,也方便教师在课上对学生作业进行赏析。教师也可以通过上传学生的作业与各地区的老师及网友进行分享与交流。其次,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学生们了解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大部分是通过书籍或展览馆进行了解,现在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展览馆、数字博物馆学习和了解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优秀作品。因为信息化时代实现了资源共享[1]。

四、数字媒体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上课方式单一且枯燥乏味,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没有很好的交互,因此,并不能提起学生的上课兴趣。而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到美术教育中,不仅通过手、眼、脑、耳等器官让学生更直观地得到图文声像四个方面内容,更能够对手、眼、耳、脑有更多更新的刺激以及冲击力,也使学生能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2)能够丰富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通常采用纸质作为媒介进行绘画或设计创作,当数字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作为新的媒介进行创作,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作品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减少浪费材料的情况发生。现如今,网上有许多的创作软件,能够更方便学生们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表现学习到的内容。(3)能够加强文化间交流。在早期社会发展中,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艺术文化只能通过教科书以及美术展览。当数字媒体艺术引入到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新媒体手段将课堂上的作业上传到网络中去,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新媒体手段分享并了解各地的优秀文化。强调,我们要做文化强国要有文化自信,因此,我们更应该通过新媒体手段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文化自信。(4)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运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教学,创作主题与内容就会有明显的复杂性,因此,课上会通过团队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学习,这样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与运用新媒体方式,也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既能考验了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协作,又能加强与人沟通的能力[4]。(5)能够激发出学生创作中的探究精神。数字媒体运用到美术教育中,不再有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探索能力,在日后其他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五、结语

事物必然随时代进步,否则难以适应新的土壤,对美术教育的变革也是必然,美术教师也应当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会发现许多的教师对于新的事物有陌生感,不会使用网课软件,总会出现乌龙事件,所以教师不仅要会使用媒体软件,更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为自己充电,扩宽眼界,紧随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根据原有的教学大纲制作课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相对应的使用课件教学。二是数字媒体的引入要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但教师也不能过分依赖于数字媒体教学,也要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三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和理解教学内容,多给学生留出讨论的时间,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并且不断地提升其艺术修养[1]。新时代的美术教学方式应该更加生动灵活充满引导与发散性思维,教师与学生一起想象创新积极互动,让教学活动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乐趣。美术教师会从传统模式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以此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来启发和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不再枯燥乏味。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加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技进步将会进一步改变整个社会但我相信艺术永不过时,它只会吸收新时代的精华更加进步,毕竟作为感性生物的人类永远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参考文献:

[1]刘潇颖.数字媒体艺术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D].西安:西北大学,2015:7-8,17-19.

[2]王建.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112-113.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篇(10)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WWw.133229.cOm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上一篇: 高中数学反解法 下一篇: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