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情报监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27

科研情报监测

科研情报监测篇(1)

1.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及水平

1.1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

地震监测预报作为防震减灾的基础,一直以来都是地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地震研究工作通过多年来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十五”、“十一五”基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建成,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的建设正大幅度地向纵深发展。

21世纪,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国家经济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这对我国现在的防震减灾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一系列防震减灾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地震监测预报也不断出现新情况及新问题。

1.2我国地震监测预报的水平

地震监测的目的是实现对有显著影响和具有破坏性的地震进行速报,积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球介质及各种物理场变化的连续、完整和可靠的资料,为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各项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地震监测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整个国际上,由于地震的孕育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目前的预报方法主要仍是根据多年积累的大量观测资料和震例而做出的统计性和经验性预报,这种预报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我们做出的对较大时间尺度内的中长期地震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对短临预报的成功概率还相对较低。

2.如何开展地震监测工作

地震预测预警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和影响的重要手段,现代防震减灾安全观特别强调要关注地震预测预警工作。

首先要关注震情监视工作,空间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我们深入开展震情监视工作展示了更广阔的前景。我们必须不断吸收和引进高新技术,发展先进的震情监测手段和方法,更有效地监视地震动态。

其次,要正确安排部署震情跟踪工作,这是实现有减灾实效地震预测的关键举措。必须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更科学合理的震情跟踪工作机制。进而,要抓好震情分析和判断工作,这是实现地震预测的重要环节。通过强化震情会商制度,不断发展震情分析判断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实现地震预测由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的转变。最后,还要抓好地震预警工作。

3.如何推进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

3.1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地震科技进步使防震减灾事业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设起一个观测手段科学、技术先进、密度适当的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共享数字化,对区域地震科技力量有效整合。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扎实做好地震监测,确保监测资料的准确、完整、可靠性,加强震情的综合分析与跟踪工作;其次要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资料分析与处理水平,不断提高地震预测、预警能力;第三要加密监测网点建设,实施监测台网结构布局的合理性调整,依托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建设地震立体观测系统和预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第四要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地震监测设施是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当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设备可以最快的速度测定出震中和震级,政府部门根据准确数据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派出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到达确切地点进行抗震救灾,使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2加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应急能力是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工作效果的综合反映。应急能力差会造成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资不能在最快时间里到达灾区,延误救援时间,从而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

在工作中,应在震情监测预报和加强震害防御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环境和防震减灾工作的特点,制订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地震应急预案。预案一要突出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强调把震后消极被动的等待救灾思想转变为震前积极主动的综合防御,做到把一切工作做在地震没有发生时,化大灾为小灾,变被动为主动,投入较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二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与实际相结合,科学求证,正确客观地分析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其他一般地区、地震环境形势变化和物质经济条件、行政决策职能和科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对策方案真正达到最大的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三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把政府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指挥和协调作用、减轻地震灾害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明确的分工和规定,使工作有序进行。

3.3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

今后的地震预测工作,是从协同观点出发,多层面地统筹考虑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地震监测工作的结合与进步,在已有采集的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并同时反过来用于指导地震探索实践。

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重点着力改善地震监测设施及地震预测分析处理、追踪的软硬件环境,加强对地震监测预报发展战略的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机制。

地震监测预报是建立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基础,应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来抓。特别是监测预报的关键环节: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台网布局的结构调整、地震预报理论及方法的研究等更要给予以高度的重视。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促进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保障。

参考文献:

科研情报监测篇(2)

大型宽幅精播机具有作业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同时也带来了作业质量监视、作业量统计的问题。使用者需要实时掌握作业质量。便于及时调整;还需要知道机车组完成的作业量(包括播种的面积、总的播种量和施肥量);另外,由于在播种作业时,种、肥流动过程是全封闭的,作业环境的噪声和灰尘大,仅靠人的视听感觉无法直接监视其作业质量。一旦发生传动故障、种箱和肥箱排空、种管和肥管堵塞等现象均会引起大面积的漏播,造成农业生产的损失。因此,研制与精播机配套的智能计量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精播机电子监视仪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研究发展较快。目前多数精播机电子监视仪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光电传感器监视输种管的工作情况,在发生堵塞或种箱排空时,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注意。这类监视仪通常起到防排空和防堵塞的作用,不能对种、肥施播量进行计量:另外,由于光电元件的视角问题,还会发生漏检现象。本课题组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成功研制了一种基于间接测量法的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种、肥作业量计量监测系统,能够实现种、肥施播量的统计、实时亩作业量的显示,并解决了防堵漏检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证明其方法可行,效果较好,能实现精播机作业的全天候、全过程监测。

该系统采用间接测量法实时测量播种量、施肥量以及作业面积,通过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出当前作业条件下的实时亩播种量和施肥量,为操作者提供作业参考依据,避免种、肥施播量过多而浪费和过少而减产,同时能够累计播种量、施肥量和作业面积,完成一天作业量的统计工作,并将数据上传给微型机:除了统计作业量之外。为了防止播种作业和施肥作业出现断条情况的发生,系统采用光电阵列检测种、肥流通情况,光电阵列检测部分成功解决了传感器密相互间有干扰的问题,并且有效地防止了漏检情况的发生。整个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全过程的计量和监测。

系统先后在7行和9行精密播种机上进行了田间生产试验,效果良好,播种量测量相对误差

科研情报监测篇(3)

治水必知水,治黄必知黄。黄河水文是测取水文资料,探索黄河水沙规律的工作,是治黄的基础。

黄河水文观测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治河防洪的需要,从传说的大禹治水时起,就进行水位和水深观测,此后历代都有许多雨情、洪水和旱情的记载。1912年、1915年在黄河上分别设立了第一个雨量站和第一个水文站,以后逐步增设了各种水文站。抗战胜利后,黄河水文站网发展到47处,其中黄委管辖26处,沿黄各省管辖21处。从194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黄事业,在解放战争年代,黄河水文工作者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治黄进入了新纪元,黄河水文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站网建设、水文测验、洪水调查、资料整编、情报预报、分析计算、水质监测、实验研究等各项工作相继展开。黄河水文站网建设历经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三个较快的发展时期。

黄河水文工作者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创业,站网规模、基础设施、测报水平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彻底改变了“站网残破不全、设施一穷二白、测报技术落后”的旧貌。黄河水文测报基本形成“观测站网覆盖全河、水文信息沟通上下、测报设施完善可靠、仪器设备全面更新、测报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范围不断延展”的新格局。

如今,在千沟万壑、阡陌纵横的黄河水系上,水文观测站点星罗棋布。在约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在万里长河及其重要支流上,数百处固定水文、水位观测站,上千处雨量、蒸发观测站点,数十处水质监测断面和灵活机动的应急监测体系,构成了庞大严密的黄河水文监测网络。一处处水文站点,时时刻刻监视着黄河水沙及水质的变化,把握着黄河起伏波动的脉搏。

时代的进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治黄事业不断提出新课题,黄河水文作为治黄事业的基础,始终走在治黄实践的前沿。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注入了无穷活力,而伴随着西部大开发、中原崛起等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机遇,黄河水文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好发展势头。近年来,黄河水文在重大治黄实践中屡立奇功,在新的治河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厚植基础 能力提升

伴随着波澜壮阔的人民治黄实践,经过几代水文人的不懈努力,尤其是近十年来,水文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等取得了长足进步,测报能力显著提升。

黄委水文局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水文投入的机遇,依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等重点项目实施,新建4个实验站、2处水文站、54个雨量站,改建115个水文站、14个水位站、509个雨量站、25个巡测基地,扩建15个水情分中心。新建和改建生产业务用房2.8万余平方米,为84处测站配备了采暖设施,黄委水文基层测站交通工程圆满完成,有力地促进了测报水平提升,改善了职工生产生活条件。

黄委所属水文监测站网日趋完善,截至2013年,黄委水文局所辖水文站135处,基本水文站中国家重要水文站84处,中央报汛站101处,重要报汛站61处;现有水位站83处,降水站889处,水面蒸发观测站1处。

在信息采集方面,黄委所属水位站、雨量站实现自动测报,激光粒度分析仪、ADCP、微波流速仪等新仪器、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水文监测效率。

在信息传输和处理方面,全面建成以北斗卫星、亚洲五号卫星、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相结合的水情报汛网,实现了黄河流域雨水情实时传输和自动处理。报汛能力显著增强,报汛站由2010年828处增加到2015年1335处,汛期信息量由18万份增至119万份,雨量报汛频次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30分钟到报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在预报方面,研发了黄河中尺度短期数值气温预报模式、中尺度暴雨预报模式,实现暴雨和气温中短期数值预报。小花间(小浪底至花园口区间)分布式水文预报模型的应用提升了洪水过程预报和节点预报水平。建立了基于水文学和热力学方法的冰凌预报模型。探索了吴堡、龙门水文站洪水含沙量过程预报模式。黄委水情会商可视化支持系统、基于卫星的黄河河源区水资源监测和河流预报系统等已投入运行。

在提升水文测报能力方面,黄委水文局组建了黄河流域水文应急监测总队(即国家北方水文应急监测总队)和3个支队,多波束测深仪、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相控阵ADCP等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黄河水文应急监测能力。

精细测报 全面支撑

水文监测预报是黄河水文的主业,围绕防汛、抗旱、防凌及水资源统一调度和重大治黄专项实践,黄河水文科学施测、精细预报,不断提高成果质量,有力地支撑了黄河治理开发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黄委水文局不断强化水文测报质量管理,增强了服务防汛抗旱的能力和水平。近十年来,先后准确监测预报了2007―2008年度严重凌汛、2008―2009年冬春季流域性特大旱灾、2010年汛期黄河中游局地灾害性洪水、2011年黄河中游严重伏汛、2012年黄河上中游30年来最大洪水、2013年黄河上游编号洪峰和中游部分支流建站以来最大洪水。还为有效应对2011年冬旱和2014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严重伏旱提供了水文服务。加强凌情监测和巡测,多年来,准确预报了凌汛期径流情势和流凌、封开河时间。冰凌测验坚持驻测和巡测相结合,每年巡测里程达2万余公里。

2012年开始实施黄河水文测验优化方式改革。对中小河流二类、三类精度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监测方案的优化论证,通过探索并实践测验方式改革,制定了《水文站测验方式优化方案编制与实施技术导则》,选取试点逐步扩大,先后对25站实施测验方式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测报效率。

在历次黄河调水调沙中,认真制定测报方案,密切跟踪监测洪水演进过程,滚动制作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预报和中下游主要控制站短期洪水预报,全程监测了小浪底库区异重流产生、演进和出库过程。在利用和优化桃汛洪水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中,开展了原型观测和分析评估工作,及时论证确定潼关高程,深入分析潼关高程变化。积极开展了小北干流放淤试验原型观测,还完成了黄河口生态调水及2010年首次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流水文监测。

积极开展了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了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以及黄河下游河道、河口滨海区统一性水文测验。

近些年,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呈递减趋势,由平均580亿立方米减少到535亿立方米,而流域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为此,黄委水文局高度重视研究水资源测报方法、手段和技术标准,重点强化对中低水和关键河段、关键时段、省界断面水文监测和上下游水量平衡分析计算,及时处置了汾河、伊洛河等多次水调预警突发事件。准确年度干流主要站(区)旬、月径流预报和重点支流渭河、沁河月预报,为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提供了可靠决策依据。另外,还圆满完成引黄济津入冀、引黄济淀等水资源测报任务。

全面完成水质监测任务,5个水环境监测中心在全国水利系统水质监测质量评定考核中获得3个优秀、2个优良的成绩。成功预警监测伊洛河、渭河等68起水污染突发事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60周年期间,还承担了沿黄各主要城市供水水源地和黄河干流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相应河段水质安全保障监测任务,为确保黄河水质安全做出了贡献。

由黄委水文局负责汇编的13卷14册水文年鉴资料,成果质量始终保持优秀水平,宁蒙测区第4卷第2册为全国唯一连续5年无差错卷册。圆满完成全国水利普查黄河流域(片)河湖普查任务,取得河源、河口、流域面积界定等一批新成果。完成新疆艾比湖、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赛里木湖和青海扎陵湖、鄂陵湖容积测量,取得宝贵测量成果。

受水利部水文局委托,由黄委水文局主编完成的《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水文测量规范》《水文调查规范》被批准为水利行业标准。

按要求完成《水文年鉴》恢复刊印、《黄河水资源公报》《黄河泥沙公报》和《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国河流泥沙公报》中黄河部分的编制工作。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颁布实施,黄委水文局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已形成1个总队、6个支队、16个大队的联合执法格局,建立了以《黄河水文管理办法》为核心的黄河水文政策法规体系,被水利部授予“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创新驱动 成绩斐然

黄委水文局以需求为牵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同位素测沙仪完成产品试验机生产,泥沙在线监测等技术难题取得突破,动态泥沙粒形分析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进了科技创新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2009年,黄委水文局制定了《黄河水文科技创新五年工作计划》,共安排三批30个创新项目,截至目前已有16项成果投入生产运用并发挥效益。非接触式微波测流仪、电磁流速仪等59项科技成果在全河推广应用。

在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显著,“黄河吴龙区间主要站洪水含沙量过程预报技术”等3个项目入选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黄河中游河川径流锐减驱动力及人为调控效应研究”等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得到专家高度评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上中游河川径流变化主要驱动力及其贡献”和“黄河流域特征值修订”成果通过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从2012年开始,连续3年主动开展了汛期水沙情势和凌汛情势跟踪研究工作,获得黄委充分肯定。3个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 2个“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一五”以来,黄委水文局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2项、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黄委科技进步奖18项。

和谐发展 阔步前进

科研情报监测篇(4)

药品是用来预防、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但药品也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一面——药品不良反应。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紧迫性

为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对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确的认识,但这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尤其是新药在上市前不可能全部完成这项工作。大量事实说明,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十分重要,因为经过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观察与汇总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参数、基数规模的档案,对于有关机构综合分析这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

2、某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的调查研究

2.1调查方法高校药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查阅当地相关资料,到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实地调查研究。并以该市医疗卫生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为研究对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2.2调查结果某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一个重点开发开放城市。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有市人民及其市级专科医院共6家。此外,乡镇及街道定点医疗卫生机构12所。

2.2.1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上半年公布的有效不良反应报告表633例分析从上报的633份ADR报告来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常用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中成药的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最高,占45.7%,而片剂和胶囊剂等口服剂型在报告中所占比例仅为10%左右。

2.2.2某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目前该市医疗设备、整体规模最好的一家医院,又是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的具体实施单位,自从成立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监测网以来,各科的科主任、护士长为监测网成员,药剂科和临床药学研究室共同承担日常的具体工作,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收集,药事宣传,临床查房,开展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血液浓度及不良反应监测,出版《药讯》季刊。

2.2.3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市级专科医院没有专职的临床药师,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临床药学室,但有兼职人员。按照上级部门规定,由医生登记已发生的不良反应,然后由兼职药师统计、上报。调查发现乡镇医院以下的卫生室、站、所,规模小,医护人员少,对不良反应也了解,但一般不注意。特别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街道(乡镇)卫生院平均每年1-2例,而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不良反应报告率极低,有的甚至没有报告。

2.3结果分析市人民领导重视,相关科室、临床药师、医生、护士能较好地参与到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工作之中。其实,全国70%的农民生活在基层,药品在基层农民中使用的数量是巨大的,理所当然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就非常多。基层医院是发现和监测不良反应的主要场所,也是不良反应报告的主要来源。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ADR报告意识较弱、报表数量极低,有的甚至是零报告,与真实的ADR发生率严重不符,除外新药的原因之外,还与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因害怕影响药品的销售量和企业形象而不敢做出正确的报告;医院医生因害怕被认定为医疗事故,承担责任也不及时上报。此外,还与广大基层群众文化水平低,普遍相信中药等有关。

3、干预措施

在调研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在调研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干预措施: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市人民医院的引领作用;二是要大力加强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的工作力度。通过这些措施期待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工作有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吴春福.药学概论[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

科研情报监测篇(5)

为加强震情监视跟踪的组织领导,更好地指导震情监视跟踪工作,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保障到位,成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震情监视跟踪工作小组,组长由住建局副书记艾明担任,成员由地震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及县应急局震害防御股等相关人员组成,由王新龙负责震情跟踪和相关组织协调工作。

二、职责任务

震情监视跟踪工作小组主要职责任务是:认真完成省地震局及市住建局安排的震情监视跟踪各项工作任务,明确职责,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及时检查地震监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报送;协助省局及市局完成重大宏微异常的调查落实和及时上报;对本辖区相关仪器测震及前兆数据的分析研究。

三、工作方案及强化措施

(一)(二)县地震监测中心负责全县地震监测台站各类地震监测数据收报和日常分析研究,按照市局要求及时分析市局分享的数据资料,如发现数据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市地震监测中心和分管领导。

(三)加强震情分析会商和震情跟踪工作。县地震监测中心坚持年度震情会商制度,做好年度震情会商,编写报告总结并预测本辖区震情相关情况,并上报市地震监测中心。对各监测手段出现的重大异常及时上报市地震监测中心,并提出震情预测意见。

(四)加强地震宏微观异常的收集、调查落实与上报工作。严格执行地震宏微观异常零报告制度,对本辖区出现的重大地震宏微观异常时,县地震监测中心及时派人调查核实,弄清异常性质,及时向市地震主管部门报告。

(五)加强地震灾害防范,做好防震科普宣传教育。继续努力推动推进地震小区划工作,县政协审批并通过了《关于将地震小区划纳入新区规划的建议》提案,将地震小区划纳入新区土地整理项目,去年我局报批的《县中心城区(东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提出,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组织制定地震小区划图,并将城区纳入地震小区划试点工作;认真开展房屋建筑抗震质量普查工作,建管股对城区房屋抗震设防质量进行普查;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项目初审根据相关抗震设防要求对新建项目进行审批;提高农村住房防震水平,协同村镇服务中心对农村新建房屋按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培训教育,做好“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科普宣传日宣传工作,推进地震科普队伍建设,建立地震科普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六)做好常态化肺炎疫情防控和地震台站安全工作。辖区内突发中强地震和有感地震时,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地震监测中心、县应急局震害防御股等有关部门按照地震应急预案职责认真开展工作。

四、保障措施

科研情报监测篇(6)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77-03

森林病虫害监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森林病虫害预报、预警与防治作业规划、实施的基础,实时调查并掌握主要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以为科学制定宏观防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 地面调查技术

1.1 地面人工调查技术

地面人工调查是传统森林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方法,随着数学技术的发展,森林病虫害地面调查引入了现代统计学方法,抽样调查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森林病虫害监测地面调查,根据不同森林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密度和林间各种环境因子的分布差异,按照森林病虫害林间分布型,选用适当的取样方法和调查项目,开展林间调查,再选择适用的计算指标和计算方法,以准确描述森林病虫害发生和危害情况。

林业调查常用取样方法主要有分级取样、分段取样、典型取样、随机取样,其中随机取样常用方法主要有五点式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Z”字形取样法、平行线取样法。常用调查方法主要有捕捉法、搜索目测法,其中捕捉法包括网捕法、震落法等。

描述森林病虫害危害情况的指标主要有绝对指标和相对量指标。时间指标用发生期表示,如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和终止期,也可以用发育历期和期距表示。危害程度用发生程度表示,常用指标主要有感病指数、虫情级、有虫株率等。发生范围一般用分布面积、发生面积、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等表示。

1.2 诱捕法调查监测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性诱捕害虫,根据诱集的数量来调查害虫的分布或发生状况,主要有性诱剂引诱法、灯光诱捕法、食物诱捕法等方法。

1.3 地面远程监测技术

利用雷达监测害虫迁飞动态,或者利用现有视频监控设备与网络对重点区域森林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利用化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等实时监测重点区域森林背景信息变化状况并据此评估森林健康状况。

1.4 地面自动监测技术

利用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器、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等自动地面监测系统,或者将其组合成森林生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用来监测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

1.5 GPS与GIS技术的应用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调查与数据处理,从而快速获得高质量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1]。

2 遥感监测技术

森林病虫害对森林植物的危害,引起森林植物叶片中细胞活性、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导致森林植物的光谱特性,尤其是其强吸收区和强反射区2个波段的反射率值的变化,使得林冠在蓝光、红光、绿光和红外波段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在遥感影像上,然后根据遥感图像上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和结构异常,运用图像增强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的支持下,就可以实施对森林病虫害的监测。

2.1 空基平台遥感监测

航空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方法主要有航空目视勾绘、航空电子勾绘、航空摄影、航空录像,随着航空摄像成本的降低,航空勾绘技术已经被淘汰。随着GPS与GIS技术在航空遥感上的应用,已经实现了遥感信息的快速提取与处理,大大降低了航空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成本。

2.2 天基平台遥感监测

森林病虫害卫星遥感监测,主要是利用地球资源卫星照片的林冠光谱特征,对森林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随着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参数成图技术、数学技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和GIS的应用,森林病虫害卫星遥感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越来越精细,所获得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越来越精准。

2.3 地基平台遥感监测

除了远程视频监测之外,雷达遥感对害虫迁飞进行监测,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监测结果[2-3]。

3 监测数据处理技术

传统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都是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随着数学和系统学技术引入,在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中除了采用现代统计学方法之外,还普遍采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灰色分析、神经网络分析等方法,再加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预报的时效性。

在我国,国家林业局开发了森林病虫害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相关数据处理工具,并建立了部级中心测报点基础数据库,解决了基层监测预警单位数据处理的难题。

3.1 部级中心测报点基础数据库

我国目前建立的基于WebGIS部级中心测报点基础数据库(图1),通过网络将中心测报点基础信息上报,随着数据库扩展和相应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森林医院网站的建设,还可以实现远程咨询、培训、诊断等功能。

3.2 森林病虫害信息处理系统

国家林业局建立的以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软件(图2)和病虫害防治信息中心处理网站(图1)构成的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搭建了虫情信息网络传输和管理通道,实现了对上报数据的有效管理,推进了森林病虫害监测信息的网络化、自动化管理。

3.3 研制监测预报工具软件

国家林业局自主研发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软件”和“中国森林病虫指数系统”2个实用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处理工具,这2个工具对部级中心测报点上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一方面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基层测报人员提供了简便、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与病虫情预测工具,大大缩短了数据分析周期,提高了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效率和质量。

4 监测技术的集成

传统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以地面人工调查为主,存在技术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效率和预报准确率都不高的问题。现代的森林病虫害监测调查,在积极运用航天遥感技术的同时,还在地面调查中集成了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性信息素诱集监测调查技术,以及GPS和GIS技术,我国还在监测信息处理中全面普及推广运用“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软件”,大大提高了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的水平。

5 预警技术

5.1 预报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森林病虫害预报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尽管如此,传统的电视预报与纸质预报,在一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6年,国家林业局组织成立了“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报专家咨询组”,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对重大突发性林业生物灾害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7年开始,国家林业局还与气象局联合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林业生物灾害预警信息”,为社会公众和广大林农提供了及时的森林病虫害预报服务。2009年建立的网络森林医院(图3),是一个综合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政府服务平台,对指导全国各地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检疫检验、防治救灾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以及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行业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2 预警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引入灾害管理理论,即林业生物灾害管理。预警是灾害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林业生物灾害预警包括潜在威胁分析、真实威胁检定、警情和威胁的响应。国家林业局和部分省市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先后了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或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对森林病虫害的灾害事件进行了分级,规定了应急响应程序与应急管理办法[4-7]。

6 精细化监测预报技术

2006年,张国庆提出了生物灾害“双精”管理(precision monitor,precision management,2P)理论,2010年张国庆又在《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和《生物灾害学》等文中,将“双精”管理理论提升为精确管理理论,其中就包括了森林病虫害的精密监测,即森林病虫害的精细化监测预报[8-13]。

森林病虫害精细化预报,是建立在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14],通过长期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数据的积累,根据森林病虫害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建立起森林病虫害的种群变化动态与环境因子变化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森林病虫情预测预报。

森林病虫害的精细化预报也包括“精”和“细”2个方面,即在预报准确率要高(“精”)的基础上,还要将预测预报的时间、空间、强度等维度的分辨率尽可能地做到小(“细”),最大限度地满足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践的需要。

7 参考文献

[1] 张孝x,张跃进.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408-476.

[2] 武红敢.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EB/OL].2011-07-01)[2015-03-22]..

[3] 张国庆.农业航空技术研究述评与新型农业航空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1,205(1):25-31

[4] 张国庆.林业信息管理系统[J].安徽农业,2002(学术版):164-166.

[5] 张国庆.利用Intrannet建设林业“金关工程”[J].安徽农业,2002(学术版):165-166.

[6] 张国庆.林业信息管理系统[EB/OL].(2002-08-16)[2015-03-16]..

[7] 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业科技,2008,29(6):77-80.

[8]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9]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5-03-16].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 13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 &uid=3344&do=blog&id=674444.

[10] 张国庆.基于高分数据与TSE方法的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技术研究[EB/OL].(2015-03-07)[2015-03-16].http:///home. 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872568.

[11] 张国庆.基于TSE分析理论的林业生物灾害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20):153-155.

科研情报监测篇(7)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1-0064-03

1媒体舆情理论研究

对媒体舆情的理论研究在国内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研究较分散的特点。笔者以“媒体舆情”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模糊检索,从1980年至2011年,共检得相关学术文献407篇。这些文献平均分布发表于新闻类期刊、图情类期刊、计算机科学类期刊上。2010年是舆情监测分析井喷的一年,仅2010年至2011年,相关学术文献总量达到320篇,约占总检得数的78.62%。通过这些数据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媒体舆情理论研究已初具规模。但通过精确检索,笔者发现专门研究“媒体舆情”的文章仅有四篇,这四篇不约而同都在讨论“图书馆”开展“媒体舆情”工作的相关研究,都发表在图情类期刊上。

1.1舆情和媒体舆情

笔者查得“舆情”一词最早的文献记录为二十四史《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冠岁名升于甲乙,壮年位列于公卿,趣向有闻,行藏可尚。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殊不知漏卮难满,小器易盈,曾无报国之心,但作危邦之计,四居极位,一无可称。”在宋、明、清等朝,“舆情”已是较为常见的词汇,多用于朝堂之上,表“民众的意愿”的意思。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认为舆情就是社情民意,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1]现代意义上的舆情大致沿袭了“民情,民意”的概念,只是对于舆情的主体、舆情传播的范围有了更多的拓展。媒体舆情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概念。

广义的媒体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从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报纸、期刊为第一媒体,广播为第二媒体,电视为第三媒体,互联网为第四媒体,移动网络为第五媒体。其中第四、第五媒体属于新媒体范畴。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技术层面的限制,笔者主要探讨的高校图书馆媒体舆情监测分析的主体对象――这里的“媒体”应为是以报纸、期刊为主的第一媒体和新媒体的中流砥柱第四媒体――互联网。

1.2媒体舆情的特征与影响

媒体舆情通过媒体,可以让民众及时、客观地了解中介性社会事项,并反映民众的意见和看法。它增强了社会透明度,调动了民众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热情,从而实现民众参政议政的民利。[2]

媒体舆情具有:传播途径广泛、内容多元泛化性强、触发随机交互实时等显著特点。

传播途径广泛是指媒体舆情可以在多个媒体中生成并互相影响,实现跨媒体的二次传播、三次传播。

内容多元、泛化性强是指媒体舆情以媒体为平台,涵盖社会各方面,内容丰富多元,讨论开放,容易出现泛而杂的特点。随着新闻或事件的发生,焦点极其容易转移。

触发随机交互实时则是指媒体舆情在微博时代依靠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时效性上已经实现了最大化。每个参与者可以实时地参与媒体的讨论,就某一事件发表个人观点,媒体也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反馈随时掌握舆情的动态。

基于以上几点特征,可以看出,媒体舆情的影响力之深远。要想把握社会脉搏,及时掌握指定人群对某一问题的态度,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就必须紧紧依靠媒体舆情。在决策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舆情,尤其是媒体舆情,通过充分反映民意,反映大多数民众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是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是决策的第一要素[3]。

2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变迁

媒体舆情监测分析这一新兴信息服务内容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图书馆的专题剪报服务、科技查新、科技定题等专题信息服务。与传统的专题剪报服务相比,媒体舆情监测分析除了对平面媒体的内容进行监测、统计、合并同类项之外,还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得出结论,此外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媒体报道进行比对分析,得出面向决策的参考性意见。与科技查新、科技定题等专题信息服务相比,媒体舆情监测分析更重视动态分析,大多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持续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分析服务。

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决策的媒体舆情监测分析及应用这一研究是有极大优势也是极具丰富的现实意义的。

第一,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化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拓宽自身的生存途径,努力提升在校园内外的话语权。国际图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IFLA)在其发表的一份关于学校图书馆的宣言(The School Library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All)中强调,学校图书馆是地区性和全国性公共图书馆以及信息网络机构的重要合作者。[4]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育部的文件看,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是图书馆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向社会开放并提供服务将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使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实意义重大,不仅意味着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社会财富、人才的再分配、再利用,对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课题也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开展媒体舆情监测分析有利于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发挥高校图书馆自身优势,是体现信息生产力重要作用的不二途径。我国高校图书馆数量众多,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拥有普通高校图书馆2,305个[5],且大多数都有自己悠久的建馆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积累了宝贵的馆藏资源。此外,高校配有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和设备,以计算机、存储、网络、通信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高校图书馆普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接入“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并与国际互联网相连,与全球范围的信息网络接轨,检索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再次,高校图书馆则拥有专业化的信息管理人才。在长期服务教学科研的工作实践中,高校图书馆已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他们不仅在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备了面向决策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现实情况是,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不足40%。

第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媒体舆情监测分析研究大有可为,这一新兴复合式信息服务新内容的实行能收获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中重要的科研单位,也是为广大读者提供文献保障、信息服务的资源中心。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性与科研性,始终不能平衡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WEB2.0等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性被一再强调,一再提升,然其科研性则在逐渐弱化,甚至丧失。统计显示,我国高校图书馆产出的科研论文数量虽有所增加,但论文质量却呈下滑趋势,课题立项较少,科研主题较雷同,缺乏创新意识。实际上,高校图书馆作为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要构建“教学科研型”图书馆,就要贯彻以教学科研促服务,以科研促发展的理念,并以此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3媒体舆情监测的实践探索

目前社会上的媒体舆情监测机构总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政府部门自身成立的舆情监测机构。这类机构因受到体制的限制,在投入上的不足显得尤为明显,同时,考虑到舆情监测分析的结果除了对政府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政府政策实施执行的检验和反馈。因此,由政府部门自身成立的舆情监测机构有一定的主观性,也有视角上的局限、职能上的局限。第二类是主流媒体设立的舆情监测机构,如人民网的舆情监测室等,这一类机构附属于某些主流媒体,主要为该媒体提供新闻背景、舆情监测等。通过几年的发展,人民网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媒体,打响了自己的口碑。第三类是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这类机构从数量上来说,是目前舆情分析的主体单位,但其侧重于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大部分不涉及对平面媒体的舆情收集分析。第四类是高校或学术机构成立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总的来说,这些监测机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功能:一是媒体舆论信息采集。二是信息处理分析整理。三是信息服务与推送[6]。可以说,高校图书馆因其自身的特点具备了开展媒体舆情监测的可操作性,潜力无穷,颇具优势。

在图书馆媒体舆情监测分析这一领域中,在实践中领先的是上海图书馆与广州大学图书馆。两者都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体现在服务开展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体系构建完善、客户信息服务个性化时效性突出等多个方面。通过媒体舆情监测分析这一新兴的信息服务内容,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信息话语权获得了极大提升,效益显著。特别是广州大学图书馆。该馆从2002 年开始为地方政府提供媒体舆情信息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了较完整的媒体舆情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以信息速递、信息汇编、舆情分析、专题数据库为代表的系列舆情信息产品,为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公安厅、广州市档案局、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政协等政府机构提供个性化的媒体舆情信息服务。为地方政府了解舆情、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获得用户的广泛好评[7]。

4结语

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起源于19世纪初的西方。19世纪初,美国一些著名的教育人士提出用大学的人才优势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大学要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之后这一理念便被广泛传播。

20世纪,无论是硅谷模式,还是日本等国盛行的产学研联盟的模式在中国也推广了一段时间。但一方面中国人在思想上首先并没有彻底接受这种方式,很多学者一直认为校园理应是不染铜臭的地方;另一方面,中国高校中正在施行的产学研结合也颇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味道。实际上,我国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的资源,但是,成果转化率偏低,项目创新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对接。在已转化的一些项目里,大多是理科的研究,文科的成果往往乏人问津,一定程度上显得“重理轻文”。究其原因,还是对接的力度不够大,对接的思路不够广,对接的程序过于复杂。在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行政化干预过多地主导了参与者的思路。更多的地方人士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哪些项目最赚钱、哪些项目最快出成果,就上马哪些项目。实际上,“孵化”的概念不仅在科技领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在人文领域同样需要“孵化”,只要给人文项目足够的空间去发展去沉淀,一定会有熠熠闪光的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42.

[3]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66-74.

[4]王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7.

科研情报监测篇(8)

关键词:

水环境;水质监测;水环境预警系统

我国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水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深入,很多城市都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系统、科学合理的监控监测工作。1988年,天津作为首个试点城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已有2289个监测站,其中地市级站391个,县级站1799个。国家、省级监测站和部分发达城市环境监测站具备了常规监测、有机物监测及应对一般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95%以上地市站、70%以上县级监测站具备了常规水质指标监测的能力,初步形成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以及相应的预警体系。然而现行的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不能完全、准确反映流域层面的水质状况,流域层面的监测网络不完善,监控断面、点位布设不能完全代表水质现状。监测指标简单,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缺乏科学性。现场、机动及应急监测能力不足,移动水质分析监测能力不强,不能实现快速、适时的水质检测。不能及时掌握水环境变化的动态和及时快速的做出预警。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为真实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提供系统、科学的技术手段,并对水环境污染情况提供及时、科学的预警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国家和地方监测网已涵盖各环境要素,“十二五”末,我国主要水系已经建立145个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地表水系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1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研究范畴

我国现有地表水水质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的监测体系,在线监测涵盖了污水处理厂的进口、出口,以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重点企业也都部署了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实施监测废水流量、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防止偷排、超排现象,还缺乏城市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立,急需结合水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特点构建水环境监测与预警体系。水环境监测体系核心为指标体系、预警方法和预警阈值,水环境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影响因子之间又存在的复杂的关系,因此水环境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水体所处的气候条件、地区经济条件,都直接影响到水环境特征参数的选取。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开展预警方法模型的研究,这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2国内水质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

目前,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报道很多,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时空、预警方式、目的,水环境预警可分为很多类型。根据警情发生的紧急情况分为渐变式和突发式。渐变式预警是指水环境危险状况经过了长时间的累积、潜伏、演化体现出来的,该种形式的预警侧重对环境因子时空变化趋势分析、预测,同时考虑不确定因素;突发性预警是指警情发生的很突然、没有征兆的出现,关键在于时效,要求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提供预警、预报、应急方案。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对水环境状况、敏感源历史、现状分析、评价,利用定性定量的评估模型和方法确定其变化趋势,以形成对突发性和常规敏感状况的预警预报,进而达到减少风险的目的[1]。水质监测预警系统逻辑结构一般为确定警情和警源、分析警源、确定预警级别、采取预警院等几个步骤。目前对水环境质量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水环境质量评价法和水环境质量预警(对水环境质量未来可能发生期望的预警)法两种。水环境质量评价法包括指数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ANNs)评价法、物元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等。水环境质量预警根据资料情况,通常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通常用于资料缺乏、因素复杂、主次因果关系不明确、主要影响因子无法实现定量分析的情况,随着GIS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逐渐被引入定性分析中。定量分析一般是结合模型来进行,由于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数学、统计学、逻辑学等学科为基础,相对科学、系统,比较常用的有SD预警模型、EFDC、WASP等,预警模型的提出和研究的深入,大大推进了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随着环境信息收集方式、信息传导方法、预警模型、地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警应急系统广泛应用于、气象、地震、农业、林业、城市交通等很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建立重要流域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鄱阳湖、滇池等地都研究构建了预警体系[4]。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大致可分为湖库型的预警体系和流域、河网、河流的预警体系。基于水环境安全研究[5],太湖的水环境监控预警系统[6]、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预警平台[7]和多中心多指标的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8]等已经建立。我国辽河、桂江、汉江等流域已建成水质预警系统,河网区的水环境预警方法体系[9]、流域生态系统预警管理整体框架[10]、流域水环境预警与管理系统[11]等预警方面的研究正逐步完善预警系统的数字化信息。

3国外关于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的研究

国外的水环境预警系统研究起步较早,其构建思路已相对较为成熟。德国的多瑙河、奥地利莱茵河、美国密西西比河、英国泰恩河、法国塞纳河都开展了水环境预警研究[12,13,14],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德、匈、奥等几个欧洲国家共同研究了“多瑙河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纳入了沿岸各国的警报中心PIAC、PIAC间的信息传输系统,还纳入了各国的学术研究机构作为支撑,该系统建成后,在多瑙河流域水质趋势变化、保障周边水质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4结束语

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持续性工程,在不断吸取各方经验的同时大力推崇各领域协同合作。例如,将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到预警体系中,建立共享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库,结合GIS实现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不断完善现有预警评估模型,结合我国国情,实现不同方向和不同层面上的宏观整合,构建实用、完整的水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将大大提高我国的环境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詹晓燕,薛生国,张建英,等.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的研建[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4):290-293.

科研情报监测篇(9)

引言

地震监测是地震预报、防震减灾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大力发展地震监测事业,持续推进地震科技进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体现。奋力建设美丽和谐小康西宁,是西宁市全市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进一步健全西宁辖区地震监测工作体系,切实提高西宁辖区地震监测服务于地震预报、防震减灾、社会进步和公众需求的能力。

1 西宁市地震监测的发展状况

1.1 西宁地震监测的建设

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发展,经过几代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西宁市地震监测事业已初步建成并具有一定规模,其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测方法较为齐全,例如专业与群测,测震、前兆、宏观观测等等,与此同时,西宁市地震监测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并为西宁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末,西宁市地震监测工作在群测群防工作发展起来,但是其监测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底子薄、监测设备较为陈旧、监测技术水平低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切实提高地震监测工作水平,监测工作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投入资金技术以加强台网的正规化建设,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手段构成的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西宁市测震地震台网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自1998年后,西宁市先后完成了南山形变台、城北区廿里铺台站、西宁湟中佐署水化台站和湟中拦隆口地震背景场台站的建设。建成了21个地震监测台站(点),其中测震台网中心1个、强震单台3个、前兆台站4个、宏观观测点13个,初步形成了集测震、前兆、宏观为一体的地震监测网络。建立了以中国地震局“十五”科技成果为基础的测震分析、前兆分析、数据共享的工作平台,持续做好地震速报、震情分析、数据交流等工作,目前我市现有的测震台网(站、点)可监测西宁辖区及周边200km范围内发生的所有有感地震,15分钟内可以完成地震速报,为政府应急响应决策提供服务。

1.2 西宁地震监测的发展

2013年由市地震局建设的拦隆口地电阻率背景场,是经相关专家反复考察选址后新建的一座前兆综合观测台站,不仅是国家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也是我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台站的建设与运行进一步优化了我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布局。拦隆口地电场的建成使用要强化科技支撑建设好台站,结合台站地质地貌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中国地震局“十五”、“十一五”科研成果,争取多学科、多手段的落实监测项目,进一步强化前兆监测工作;站在服务的角度上建设好台站,不仅为地震监测做好服务,还将依托有利条件将台站建设为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为乡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做好服务,要与省地震局及各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在监测项目的落实、科普基地的规划、观测队伍的建设上筹谋好、落实好,在建设与发展中把拦隆口地震台站建设成技术过硬、宣传兼备的现代化监测台站,湟中拦隆口地震台站新增设地电阻率、地电场检测仪器为西宁辖区20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提高观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准确的地震预报,离不开地震前兆的观测资料,要想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就必须要提高观测技术水平。由于地震的发生时间、发生空间具有随机性,地震监测工作具有长期连续性,这就对观测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对观测工作环节提出了一定要求,观测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持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是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要求建设的,也是国家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青海的组成部分。目前,拦隆口地震背景场探测地电单台采用的ZD8M地电祖率仪和ZD9A地电场仪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地震预测设备,具有完成地电场数据的采集、模数转换、物理量转换、缓存处理等工作特点。ZD8M地电仪配合供电电源能自动定时进行三个测道的地电阻率的测量,具有准确度高、动态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长期稳定性好的特点,而ZD9A-2B地电场仪基本观测方法主要采用向地下供直流电建立稳定人工电场的方法来测量地球介质电性参数和地电场随时间在地应力作用下岩石层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及地电场异常,按照EW:1600m、SN:1200m的电极级距布设ZD9A-2B观测装置,通过对每个测向同步测道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判定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可靠性,获得观测方向的地电场强度变化。台站的建成及运行对合理规划西宁(市、县)台站和地震监测台网,深化地震监测台网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使西宁辖区地震监测台网的数据共享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2 加强地震趋势的分析研判

强化地震前兆监测,完善地震观测系统。在综合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注重对观测资料的深入分析应用,创新和改进年度地震趋势分析研究方法,大量的无震背景变化是识别、认证与地震孕震过程有关的前兆信息以及地震三要素预测预报的背景场干扰,需要不断研究、总结和提炼地震前兆信息的时间、空间、强度规律和特征,做好地震趋势和危险区跟踪分析、重点震情研判。

3 加强台站建设的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提出的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建设西宁辖区200km地震监测体系,切实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能力,为实现保持我市在地震预报领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科技支撑。

3.1 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

在现有台网基础上,发展地震观测,注重发挥地震监测台网整体效能,进一步提高震情和灾情的报送速度,全面提高震后早期地震趋势的快速判断能力,满足地震预报、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需求。

3.2 强化地震监测工作的科学管理

加强对地震台站、台网选址、建设、运行等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建立与地震监测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满足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建设、日常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地震监测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地震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和地震信息网络建设,提升我市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的科技含量;加强和拓展与省地震局在联合开展地震监测方面的合作,逐步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监测工作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结合西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来提高我市的地震监测水平,促进地震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前掌握相关预警信息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此来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尹继尧,徐平,吴培稚,等.GPS数据用于地震短临预测的数据处理初步探索[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5):72-73.

[2]范士杰,刘焱雄,乔方利,等.沿海GPS业务观测在海底地震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2014(1):88-89.

科研情报监测篇(10)

1 理清思路,深入剖析问题所在

1.1 发展现状

河南省自从2006年开始编制《河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每2年编制一期,现已3期。公报主要内容包括:综述、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预防、水土保持治理和重要水土保持事件。河南省水保公报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和相关水土保持部门。

1.2 作用成效

(1)初步履行法律职责;2011年3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水土保持监测公告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将定期编制和水土保持监测公报纳入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水保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公告是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公报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其主要内容为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强度、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和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情况。河南省的水土保持公报主要以水土流失普查成果和省内主要河流径流、泥沙监测成果、水土流失监测点监测成果和水保统计结果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定期向社会全省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预防和治理情况等,集中反映我省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工作进展和防治效益。(2)有宣传效果;公报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和成效,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宣传作用,提高了公众的认知度;为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了重要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信息,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集中展现了水土保持工作进展和效益,提振了行业自信心,提升了行业形象。(3)为决策提供了有限参考;监测公报公告了水土流失状况、预防治理情况以及监测点的年度水文气象、径流泥沙等数据,为水土保持相关部门和行业提供了决策参考,但是作用并不明显,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公告的功能和效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1.3 存在问题

总体来讲,目前省级监测公告与法律的要求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科学性。不能实时反应公告区域流失消长变化及原因;资料堆积,缺乏结论缺乏分析。(2)准确性。缺乏公告区域的流失面积变化、原因、对策和结论,数据点面关系。(3)时效性。公告周期、资料数据时间点的时效性不足。

因此,造成公报在决策、行业管理技术支撑作用不明显。

1.4 原因分析

监测公告是监测工作所有成果的集中体现,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总体来说是有进展,步子慢,突破少。究其原因,在对公告的认识、定位、技术路线和相关配套建设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

1.4.1 认识问题

省级监测机构对公报处于应付状态,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只注意有和无,不关注公报所发挥的作用;对于公报的内容和形式缺乏不断的探索、总结和提高。

1.4.2 定位问题

(1)服务对象是谁不明确。目前的公报不能为水行政决策部门及相关水保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2)服务对象的总需求和阶段需求不明确,公报的内容相对于服务对象缺乏针对性。(3)监测机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不明晰,需要不断的清晰明确。(4)围绕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路径是什么?仍需要不断深化和细化。

1.4.3 技术路线和手段问题

(1)水保监测公报基础源数据的问题。重点应该是针对某一区域的侵蚀强度,而不应是当年的水文泥沙观测等数据。(2)基础源数据获得的途径是什么?适宜遥感普查、遥感抽样、综合抽样和综合(地面)普查多重方法相结合,相辅相成。(3)如何使基础源数据可靠准确的问题。对基础源数据长期有效的观测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的科研投入缺乏。(4)如何处理遥(遥感监测)与测(常规监测)的关系。研究认为:遥具有宏观对比的一致性、时效性;测的数据某一时段内具有局限性;测是遥的基础,具有长期性,测为遥提供服务和支撑。(5)空间和时间尺度问题。

1.4.4 相关配套问题

(1)人才问题。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跨部门、多学科的工作,不仅需要水保、水文和农林方面的知识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关知识,而且还涉及到信息化、现代化设备方面的知识,需要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复合型人才。(2)水保监测相关科研课题与投入依然不足的问题。(3)监测设施、设备的功能与型号是否满足监测工作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4)管理问题。缺乏一种行业管理、部门配合的管理机制。

2 提高认识,找准定位

监测公报是所有监测工作的集中体现。 明确监测公告的定位,是做好公报编制和工作的基础。公告服务于生态建设决策、政府考核和公众权利的功能决定了公告的定位。

2.1 法律定位

水土保持监测公报的法律定位可概括为法定职责、政府决策、变化趋势、公众服务。法律规定和要求的水土保持监测公报,是水土保持部门按照法定内容向社会的重要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监测信息。水土流失情况及变化趋势,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情况,服务于生态建设决策、生态文明制度、机制和政府决策。及时向社会公布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关信息,发挥宣传教育作用,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向社会水土保持监测公告,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水土流失危害的忧患感,增强水土保持责任意识,形成水土保持人人有责,自觉维护、真心、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氛围。

2.2 工作定位

掌握并及时公告水土流失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和反馈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生态文明制度、机制和政府责任制提供科学依据;作为加强监管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为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落实提供科学依据。

2.3 工作核心

通过公告集中反应各级土壤侵蚀强度面积变化和原因、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作为政府部门的行业公报,国家和社会关注的行业重要信息,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服务于社会公众是其主要功能和核心任务。各地水土流失状况和变化情况,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工作进展与成效,反映当地作为生态资源重要组成的水土资源现况和合理利用等变化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公告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各部门增强水土保持意识,积极开展水土保持防治重要的途径。

3 立足现状,全面设想

3.1 公报的名称

公报的名称宜为“水土保持监测公报”。根据法律规定,公报是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情况向社会法定内容。该名称既突出公报是以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分析评价结论作为主要公告内容,与法律对公告界定与要求相一致,又避免了公报就是水土保持工作总结的误读。

3.2 公报的主要内容

公报以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分析评价结论作为主要公告内容。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公告预防和治理、年度工作情况介绍,以及工作情况的统计数据。(2)水土流失状况。主要公告水土流失类型、分布和面积,辖区一定行政单元面积(市、县)水土流失的消长情况。(3)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结合水保工作及面积消长变化,分析所辖区域水土流失发生变化的原因;结合各地水土流失面积及同期降水情况,分析主要河流泥沙含量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效益和典型危害事例。(4)综合评价和建议。结合所辖区域水保工作和面积变化,综合评价全省或各地水保环境发展方向、趋势与对策建议。

3.3 公告的周期

省级水土保持监测公报编制与周期宜为2年。

3.4 公告源数据的获取

公告源数据的获取方式以遥感为主;十年全面遥感普查一次,建好本底值和空间分布基础数据;单数年对照全面遥感本底值,进行20%抽样调查;偶数年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推算并结果;十年一个轮回,实现区域全面监测。

4 讨论与展望

围绕着已经开展的探索和设想,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解决。(1)监测公报中核心数据或源数据到底是什么?研究认为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的图斑的侵蚀强度及相关信息。(2)源数据如何取得?研究认为就是通过定期全面遥感普查和定期的抽样调查获得。(3)如何做到全面遥感调查与抽样调查科学准确?全面遥感调查,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稳定的解译标志;抽样调查,关键是如何抽,怎么操作,要有一套具体的管理流程。(4)水保监测人才配置和投资重点。基于以上观点,人才配备的重点依次是信息化方面、水保、水文专业,投资方向重点以遥感、地理系新系统为主。监测站点及应急调查应以坚守、维持为主。努力构建以信息化为主的水保监测体系。(5)如何围绕监测公报定位、主要服务对象及作用等,理清发展思路,把握战略发展方向。

5 结语

结合监测和公告工作现状,我们开展了公报前瞻性的探索,提出尚不完全成熟的初步设想。这些设想还需要通过不断思考、研讨、实践和论证才能逐渐清晰成熟起来,真正指导今后的公报工作。

上一篇: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 下一篇: 节能优化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