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3 16:27:26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1)

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市场,推行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多方案征集和优选工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建设项目情况,广泛吸纳、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鼓励资质高、信誉好的设计单位参与我市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规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运作程序,规范设计方案征集、评议、监督和协调工作。

为提高设计方案水平和质量,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重要区片详细规划的编制,要在符合资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项目情况结合设计单位业绩综合比选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做到高起点规划。重要地段成片开发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和单体(群体)建筑设计方案,公共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或沿城市主要道路、重要景观节点、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周边及对景观有特殊要求地段的建筑单体,一律采取广泛征集、专家评议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一般地区的建设项目,也要通过多方案比选的方式确定设计方案。优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要体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完善配套公共设施,营造优美城市景观,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原则,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提高城乡景观品位与内涵,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二、严格规划决策运行程序,提高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科学化水平

城乡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的决策,实行“部门问策、专家议策、社会征策、规委决策、阳光亮策”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专家技术咨询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运行程序,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设计方案的评议应在综合城乡规划管理要求、专家评议意见和建设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推荐方案。

城乡规划的审议决策,按照规划事项实行由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查决策工作制度。城乡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的管理,除需要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之外,按照法定要求及程序,实行市政府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级审批工作制度。

强化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程序。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市区河道景观控制规划方案和整治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占地5公顷以上或单体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以及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的公建项目及城市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占地10公顷以上的居住小区及重要工业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古城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7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东、西大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传统历史街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议后,需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

强化城乡规划公示制度。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结合项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审批后的规划成果,应予以公告。经规划许可的建设工程,要将规划许可内容和要求在现场进行公示。

三、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和建筑设计严格落实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2)

一、明确目标

人口计生系统作风建设要紧紧围绕全市提出的“创优环境兴常州,改进作风促发展”这一主题,以创建“和谐计生、文明计生、诚信计生、高效计生、阳光计生、法制计生、廉洁计生”为目标。具体是:

1、打造“和谐计生”。依据党和国家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行政行为、服务行为和婚育行为。把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第一要务;把满足群众现实需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第一信号;把加快规范完善制度、改革创新机制作为第一选择;把提升队伍素质、严格落实责任作为第一保证。

2、打造“文明计生”。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关心育龄群众天经地义、服务育龄群众关爱有加”。坚持文明规范“六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声您好请坐,一杯热茶暖人,一句问候关心,一份解答释疑,一声再见连心。视群众为父老乡亲、兄弟姐妹,视企业为衣食父母、财税之源。带着感情真诚服务,带着责任尽责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态度可亲、形象可信。

3、打造“诚信计生”。严格兑现承诺,说话算数,做事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工作职能、服务政策、服务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时限要向服务对象公开承诺,承诺了的事要不折不扣地做到。

4、打造“高效计生”。进一步创新工作载体、提高服务效率,把育龄群众遇到的难点作为服务的重点,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办事服务做到“简化、明确、快速、高效”,让群众听得懂、道得明,能把握、好执行。对企业和群众的诉求、基层的请示有明确的态度,落实首问负责制。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审批校验、照顾再生育审批、病残儿医学鉴定、节育并发症鉴定等事项一次性告知。缩短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规定时限内要办结的事力争提前,决不拖后。

5、打造“阳光计生”。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制度,通过大众媒体、政府(人口计生)网站、办公场所、各级人口计生公示栏等渠道,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范围、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许可、奖励优惠政策、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和检查考评工作纪律。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6、打造“法制计生”。坚持依法办事,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行为严格规范在法律范围之内,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越法律范围另搞一套,更不允许为了部门利益和个人私利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

7、打造“廉洁计生”。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人口和计划生育检查考评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处处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对企业和育龄群众的服务无私无偿,不图回报,更不允许吃拿卡要,坚决杜绝收取企业和下属的礼金、礼券等违纪行为。

二、行动步骤

是开展“改进作风、创优服务”作风建设改进年,行动分四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统一思想(1月上旬-2月29日)

1、动员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结合人口计生系统实际,成立领导小组,拟定行动方案,进行专题部署。

(1)市人口计生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行政办公会议,组织学习市委书记范燕青、市长王伟成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2)根据《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常州市人口计生系统“改进作风、创优服务”行动方案。

(3)召开“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贯彻‘两会’精神、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大会”,对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开展“改进作风、创优服务”作风建设改进年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4)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和个人于1月20日前完成制订部门和个人“改进作风、创优服务”行动方案;各辖市、区人口计生局于1月底前,对本地区人口计生系统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进行部署,并向市人口计生委上报“改进作风、创优服务”行动方案。

(5)制订下发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十佳好站所”和“优质服务十佳个人”的“双十佳”活动意见。

2、专题学习。以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市委书记范燕青、市长王伟成在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动(来源:文秘站 )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国共产程》、《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常办发69号)为重点学习内容,组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联系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开展“改进作风、创优服务”大讨论,进一步深化认识,指导实践。通过学习,强化“五种意识”,树立“五个观念”:

(1)强化发展意识,树立大局观念。进一步深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认识,在全省人口计生事业发展 的全局中找准定位,尽责到位,争先进位。

(2)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效率观念。在全系统形成“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和“务实高效”的工作格局。

(3)强化创新意识,树立服务观念。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敢于创新创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4)强化诚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严格依法行政、诚信执政的行为规范和服务准则,兑现承诺,说话算数,做事诚信,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政务环境。

(5)强化公仆意识,树立群众观念。牢固确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廉洁勤政,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阶段:面向社会,征求意见(3月1日――3月31日)

围绕市委、市政府对市级机关提出的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效率、严格兑现承诺、坚持依法办事、敢于创新创造、做到廉政自律七个方面的要求和市纪委对全市基层站所提出的争创“三个一流”的要求(围绕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设施,争创服务一流;围绕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收费、执罚行为,争创一流行政能力;围绕作风建设、廉洁从政、提高办事效率,争创一流队伍形象。),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整充实行风督查员队伍、在各级人口网进行网上征询、走访企业和基层群众等形式,广开言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人口计生系统机关和行业作风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办公室、市察访中心和各级行政监察部门的沟通,及时获取全市人口计生委系统行业作风建设的相关信息。

第三阶段:梳理问题,积极整改(4月1日――8月31日)

对照机关作风建设的“七项要求”,基层站所争创“三个一流”和常州市人口计生系统“群众满意好站所”的要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对社会各界反映的意见和问题,结合全市人口计生系统“下评上”行风评议和各地评议机关中对人口计生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加以梳理,进行责任分解,明确整改责任,研究整改方案,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对有关问题和意见,进行责任分解,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各单位于4月底前,将整改方案报市人口计生委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委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市人口计生委整改方案,在征求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后组织实施。

第四阶段:公开评议,总结提高(9月1日――12月31日)

组织实施全市人口计生系统“下评上”行风评议活动,各级要将社会各界反映的意见、问题和整改情况作为行风评议的重点,接受基层和群众的评议监督。要将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和整改成效通过各级人口网站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针对行风评议中的反馈问题及通过召开监督员座谈会等不同形式获取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回头看”,进一步促进有关问题的整改。同时要全面总结并推广专项行动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工作职责和有关规定,制定规范简洁的工作流程,完善和健全各项制度,形成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服务环境明显优化,不断提升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在全系统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十佳好站所”和“优质服务十佳个人”的“双十佳”评选表彰活动;在机关和直属单位组织开展“改进作风、创优服务”先进处室(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三、工作要求

1、落实责任。全面落实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本部门、本单位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负主要领导责任。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做起,从处(科)室抓起。全体机关工作人员都是国家公务员的形象代表,也是全市机关作风建设的窗口;全系统工作人员是市人口计生系统的形象代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市人口计生系统的服务窗口。都要确立“个个都是服务环境、人人代表系统形象”的理念,做到改进作风从我做起,以自己的优质服务和良好形象赢得广大企业和育龄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2、营造氛围。紧紧围绕“改进作风、创优服务”专项行动的各项要求,制订宣传计划,通过多种宣传渠道,利用多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3、制订方案。要认真制订部门、处(科)室、个人“改进作风、创优服务”的行动方案。加强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部门是关键,处室是重点,个人是窗口,对这三个层次的作风建设,要根据人口计生工作的行政职能、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予以具体化。

4、健全机制。要建立和强化工作责任制,做到工作到人,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建立和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有目标,有计划,并加强目标考核;建立和强化责任追究制,根据考核的结果严肃纪律,该惩处的要严肃查处。

5、严明纪律。要严格遵守中央作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项规定”,国家人口计生委作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和“人口和计划生育检查考评工作纪律”以及各级作出的廉政规定。进一步筑牢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防线。

6、加强监督。各级要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的监督。要对机关和行业作风建设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要加强跟踪、监督、整改、落实。

7、严格考核。各辖市、区人口计生局,委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及个人,要对各自开展“改进作风,创优服务”的情况进行总结自评,并于11月30日前,将总结自评材料报市人口计生委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要采取听取汇报、民主测评、查看资料等方式,对学习动员、征求意见、整改问题、行风评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集中提出考评意见,具体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并以适当方式公布。考评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3)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9-0010-02

1 广西输电线路典覆冰存在问题

2008年初广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桂林、柳州、贺州、百色、河池等5个网区的电力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为了避免广西电网再次遭受低温冰冻灾害的破坏,广西区气候中心开展广西架空输电线路覆冰气象条件区划研究,以摸清广西输电线路覆冰的强度和分布范围,保证广西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为广西电网的建设保驾护航。该研究项目分析了广西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特点、形成冰冻的气候特征、线路覆冰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了线路覆冰与气象要素的理论模型,绘制了输电线路覆冰气象条件区划图,提出了输电线路抵御冰冻灾害的措施。

2013年1月3日起广西出现了连续降温和降雨天气,日平均气温下降1~3 ℃。1月4日,在广西北部地区,如桂林、贺州、柳州、河池、来宾等市出现了年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也达到年度最大;其中桂林市的最低气温仅为1.2 ℃,而位于桂林地区的融水、三江、资源、全州等县已经出现了道路结冰情况,部分县市道路已经实施道路交通管制,而三江、灵川、金秀、灌阳、全州、兴安、资源等地区已经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伴随着连续降温,1月5日广西北部和西部地区出现冰冻情况,并出现线路覆冰情况。运行中的广西电网输电线路覆冰装置监测系统,已经监测到桂林、百色共有4条110 kV线路出现覆冰情况,线路覆冰厚度1~8 mm之间,同日广西电网公司启动冰冻灾害应急预案Ⅳ级应急响应,并召开冰冻灾害应急会议,部署相应的除冰工作计划。广西电网公司所属各供电局及供电公司上下紧密配合,灾害预警部署措施得力,没有发生覆冰情况导致的电网故障及事故。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和稳定,广西电网公司于1月10日解除预警。

2 输电线路覆冰形式及工作要求

自从2008年广西电网公司以及贵州电网公司辖区内发生严重覆冰导致的电网事故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做区域电网以及跨区域电网输电线路的防覆冰、防强风倒塔工程方案优化设计工作,避免发生类似的电网停运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和财产安全。对此,广西电网公司针对区域内的气候及水文情况,进一步明确了设计原则,落实设计以及施工方案,为线路覆冰以及融冰进行专项设计及技术改造,防止区域范围内的输电线路发生覆冰倒塔事故。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召开了输电线路防覆冰倒塔的专题设计联络会议,组织有关的设计院及研究院,专门针对冰灾现象和覆冰倒塔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并对事故原因进行设计标准的研究和重新定义。原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主要实行的是国家标准,并没有专门针对南方冻雨天气的专项防治输电线路覆冰倒塔事故的设计标准。在此次会议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电网受损原因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高规划设计标准的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致意见。

会议要求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范围内的五个省网公司,在进行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推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省网公司区域范围内的气候条件,特别是针对冻雨和覆冰情况,必须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监控和除冰相结合的方式,对线路覆冰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进和处理,尽量规避线路覆冰对电网运行造成的负面影响。具体工作措施布置如下:①中标承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范围内的五个省网公司输电线路标准设计的各设计院和设计公司,除按原定的设计模块要求进行标准化设计外,还要按照原承担线路设计区域和设计阶段开展输电线路防覆冰、防强风倒塔工程模块设计方案的设计优化工作。按照谁设计谁优化的原则进行防覆冰的针对性专项措施方案,明确监控设置以及设防标准,列入标准化设计的模块要求。相应的专项费用按专项计划列具。如果在气象报告显示有线路覆冰区域的模块设计中如果未能体现专项针对性措施,或者是已经完成设计及施工的模块,则按照针对防覆冰情况的专项可行性进行区域专题研究,呈送省网公司并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②超高压公司以及承担跨网区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省公司,要根据历年冰灾影响情况,组织设计、可研及施工单位,按照电网覆冰灾害技术研究的要求,对目前跨区域的输变电线路建设工程进行校核及优化。校核及优化原则原则按照标准化设计确认的原则、措施及建议的要求来进行。500 kV及以上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则可以进行专项的线路防覆冰、防强风倒塔工程优化设计优化方案研究,并由超高压公司组织专家组进行专项评审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批复实施。③对于目前已经处于初步设计阶段的输变电工程项目,无论初步设计审查是否已经进行或者完成,只要未获得初步设计方案批复,则一律增加防覆冰设计方案要求。原则上按照标准化设计中的防覆冰设计要求的原则、措施及建议和参考新颁发的国家设计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优化和差异化设计。特别是广西桂林地区和贵州黔东南地区的电网,参与设计的相关设计院要明确提出线路防覆冰、防强风倒塔的工程设计专项优化方案。未提交相应专项方案的初步设计,省网公司不予审批批复。④对于已经取得初步设计批复,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建设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则由承担该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省网公司根据历年冰灾的影响情况,另外组织设计以及咨询单位,对该输电线路工程进行覆冰情况优化校核,并提出线路防覆冰、防强风倒塔等工程施工优化方案。优化原则参照标准化设计要求,或者按照电网覆冰灾害技术研究会议提出的原则、措施及建设和新颁发的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实施。

3 输变电线路覆冰危害及优化设计处置方案

2008年初,广西北部受北方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的影响出现大面积持续低温、降雪和冻雨等灾害性天气。广西电网公司下属桂林网区出现严重覆冰、倒塔线路,架空输电线路一度陷入停运状态,电网安全运行遭受严重威胁。输电线路覆冰是一种由于连续低温降雪和冻雨引起的气候灾害现象,可以直接引起输电架空线路的导线舞动、输电杆塔倾斜、倒塌、断线及绝缘子闪络等电网线路故障问题。长期以来,如何避免由于线路覆冰导致的电网运行事故已经成为电网安全运行的重点。而要减少或者减轻输变电线路覆冰带来的危害,必须采取相应的优化设计及处置措施如下:

①新建变电站及新建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情况。在最新的标准化设计要求中,线路路径选择及设计之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水文气象资料的搜集并形成相应的水文气象报告,水文气象报告的内容除了五十年一遇洪水位等涉及线路塔基的内容外,更要包含线路路径选择范围内的年降雨、降雪、气温、风速、冰雪情况等特殊气候情况。在进行输电线路路径及走廊选择时,除考虑耕地及林地占用情况外,要更好地基于水文气象报告的要求,充分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恶劣气候情况,仔细研究输电线路的微气候和微地形,尽量避开地形的重冰区,比如风口、顺坡等特殊地形。

②如果输电线路路径选择遇到实在无法避开重冰区域的情况时,应当采用标准化设计中的抗冰设计。按照电网覆冰灾害技术研究会议提出的原则、措施及建设和新颁发的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抗冰设计主要针对无法规避的区域覆冰情况,采用增加爬电距离、改善绝缘子伞裙结构,在绝缘子表面涂憎水涂料等方式,用以加强输电线路的抗冰害能力,防止其发生覆冰及倒塔情况。而在施工以及线路维护建议设计时,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建议对杆塔横担和绝缘子进行清扫,并且采用线路融冰装置设置,这些都是在运行中可以缓解覆冰情况的有效管理方法。这些运行维护方法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优化要求和运用配置,这样才能达到最优的电网运行管理效果。

③针对覆冰严重以及线路覆冰灾害严重区域,采用在线监控的方式,加强巡线管理和融冰除冰技术应用。比如广西北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属于覆冰严重以及线路覆冰灾害严重区域,容易受降温降雪凝冻恶劣天气影响。根据历年冰灾影响平况报告,区域内多次出现因冰灾跨区电网出现线路受损故障停运,倒塔、损坏等情况。而线路倒塔后恢复重建困难,恢复时间长,常常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经过广西电网公司组织专家对该区域进行专项方案研究及设计,建议需要对区域内的线路进行覆冰监测,采用远程遥感技术,通过对导线、绝缘子、杆塔覆冰状况进行在线监测,及时掌握输变电线路的覆冰发生发展情况。进而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技术措施,比如融冰、除冰等,以防止输电线路出现断线、倒杆塔等事故发生。广西电网公司引入了输电线路灾害预警系统,在线监测装置能明确指出线路覆冰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严重情况,能在严重的冰雪气象环境中可靠运行,为输变电设施冰灾预防、处理和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④除对输电网进行全程监控预警并及时进行除冰外,还可以在进行输电线路杆塔设计时进行相应防止覆冰的结构优化设计。比如在进行杆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由于覆冰形成的外加荷载。对于广西北部桂林地区经常发生严重覆冰的情况,应架设耐覆冰式的线路,这种线路的杆塔比一般的杆塔机械强度大,档距较短,导线的张力较小。为了避免碰线,这种塔型的导线应采用水平布线的排列布置方法,并适当的加大导线和避雷线之间的距离。在选择线路路径时,要特别注意避开峡谷、山巅等冷热空气交汇的区域。

4 结 语

总而言之,输变电网的安全运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力设计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外,还需要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对输电线路设计进行防覆冰的优化考虑,只有采用有效的防覆冰技术措施,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才能改善供电质量,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4)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ject site selection, function layout and system design,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large public buildings on the bases of thoughts on the competition project of Guangzhou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 It holds that planning strategies and design techniques applied to large public buildings should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agreeing with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protecting、continuing and molding th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facilitating the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of system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Keywords:green ecological layout; public buildings; Baiyu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中图分类号:TU98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120-03

1引言

公共建筑是人们集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系统化、群体化发展,它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和空间环境处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殊要求,在方案构思和整体布局中绿色生态思维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广州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包含有2500座、1000座、500座等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主体,涵盖行政会议、新闻、商务信息、影视娱乐等多功能要求,并辅以商务办公、展览、餐饮配套服务设施和星级酒店、休闲旅游度假设施等不同功能部分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具体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探讨意义。

2地域发展的契合和促进

2.1 大型公共建筑与地域发展的作用关系

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集中性社会活动的场所。大型公共建筑的实际运营和良好效用的发挥,往往需要周边地域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对公共建筑各种社会活动的发生提供支撑并相互促进,所以公共建筑在选址和整体布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该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需求及其环境设施影响,这些都是大型公共建筑功能布局的潜在制约因素。反过来,大型公共建筑的建设与运营也会给周边地块或建筑带来相关社会活动的发生,其产生的外部效应对于该周边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产生聚集和削减作用。积极的外部效应刺激该城市地段的社会及经济等活动,带动该地块的开发和更新。因此,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也需要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同时,由于近来的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呈综合化、群体化发展,它的占地已突破传统规划的单个街坊地块划分,所以建筑群体内部不同功能构成也需要考虑用地不同方位上的外部作用与联系。

2.2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布局的意义与作用

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来看,其用地选址于白云新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地块及其北侧规划地块①。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在功能定位上,白云新城将成为“云山西麓的宜居新城,主城区北部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在2005年针对白云新城开发建设的城市设计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也进一步强调其在广州地域中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于白云新城符合城市地段的整体发展定位,其一方面可利用基地西、南向地铁2、14号线,与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取得便捷联系,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设施和贸易批发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建成和运营,将发展该地段主导的会议产业,有利于刺激周边大学、度假山庄等公共服务设施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发生。就更大的城市地域范围而言,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也将带动会议组织机构、旅行社、展览、餐饮、宾馆、交通、航空、翻译、印刷、媒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仅吸收餐饮、宾馆和展览等服务业较多的劳动力,还需要高智力人才的翻译、媒体等新兴行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就业结构都能提供帮助。同时,国际会议对各种服务都要求较高水准,这也可以直接刺激从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所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选址布局将有利于形成一个集商贸、文化、办公为一体的动力强劲的综合功能配套区,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催化作用,从而带动白云新城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推动广州市“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城市发展战略中“北优”格局的优化。

3地域环境文化的保护与延续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标志名片,展现城市独特的性格魅力,所以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环境的塑造。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用地选址来看,其位于白云大道西侧的原东方乐园及其北侧规划地块,东隔白云大道与白云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对望,西与规划的白云新城核心区中心绿地接壤,南隔东方明珠花苑与造型优美的广州新体育馆为邻,具有十分优美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以,在方案构思中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是绿色生态布局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3.1 建筑群体布局与地域绿地系统的契合关系

从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11个竞赛方案来看,其建筑群体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为3种,竖向布局、组团式布局和横向分割式布局,各布局方式和城市绿地及开放空间系统产生相应的契合关系。

竖向布局如方案4、方案6、方案7,建筑功能区由纵向廊道或屋顶串联成南北向的统一体量,东西方向上留出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以拉进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在空间意向上的绿意相通。

组团式布局如方案2、方案8,各个建筑体之间围绕主体建筑展开布局,有着构图关系方面的自在形态组织逻辑,基地内的绿地空间较为散落,仅在门户空间及建筑基底的图底空间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所呼应。

方案1、方案3、方案11可以看作是横向分割式布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方案1,其建筑采用分离的体块,保持开放的姿态,建筑单体呈条状东西向伸展,建筑体量和绿地景观廊道南北平行布置,将基地分割成条带交错的肌理。

由基地周边绿地系统分析,白云山公园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呈南北向在基地两侧纵向展开,并且建筑基地的用地形态呈南北向长方形,所以东西向的绿色生态连接显得十分重要。综合上述三种布局,横向分割式布局对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东西向联系显得较为有力,有助于形成自然与城市编织交融的纵横整体性网络,将建筑群体结合到一个位于未来城市中心和白云山公园之间的、具有开放的视觉和生态联系的整体系统之中。

3.2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

保护与延续地域环境文化,一个需要着重处理的方面是与处理与周边环境要素的空间协调关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各参赛方案都以其独特的思考对白云山、体育馆等进行了环境分析和形态布局方面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做出了探讨。由于基地位处白云山和白云新城中央公园之间,在空间关系上,竞赛方案大都采取了建筑群体的空间退让处理。一方面是将建筑群体的高度区布局趋近于建筑基地中央位置,另一方面,是在相邻绿地公园的空间界面上远远退后布局,以取得空间关系上对白云山及白云新城中央公园的尊从。此外,是寻求建筑群体在体量形态上与周边环境要素的呼应与延续。如方案7,建筑整体的形象取自于“白云”,会议中心建筑呈弧线在型体上和体育馆建筑群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反“S”形有机体,并以明确的轴线奠定同基地东侧的鸣泉居、白云山的空间关系。再如方案3,建筑和中心绿地环境呈“山丘”形态布局,延续白云山自东向西的脉络,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的屋顶折板构建绵延起伏的建筑形态,暗喻“山”的意象,力求形成与用地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协调关系。

3.3对基地原有环境的处理与利用

基地原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与历史事件相关,在其基础上建构的空间意象会成为传达某种场所意义的手段之一,延续历史记忆。在规划布局中,常用的是采用分类分区的手法,针对划定的生态敏感区、绝对控制区、文化保护区等特定区域,采取不同的设计策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基地中绿树成荫,仅竞赛组织者测量提请参赛设计师注意采取措施的大树就有近4000棵,各参赛方案针对基地原有水塘、树木植被的生态区域,采取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和处理手法。部分方案以保留利用原有绿化为出发点,将建筑组合成不同的院落,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绿化景观。方案2在布局上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方式,将基地内绿化分划不同的组团,建筑围绕绿化进行布局,形成“七星伴月”的布局形态。方案8运用平台高架的处理手法,设置云盘式的平台抬高建筑基地,留出地面层以保留绿化。方案7通过建筑避让的方式,建筑布局偏向西侧,围合保留中心的树林和水体,并通过造景的手法将保留的自然要素融入新的环境设计中。方案3在避让中心林地进行布局的同时,将部分树木覆盖于建筑体量之中,形成独特的室内庭院。

值得一提的,在会议中心基地中存在有不少原东方乐园的建筑和构筑物,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如能在布局的景观系统中加以整合利用,将形成颇富文化氛围的外部观赏环境。笔者认为,这也是公共建筑群体环境塑造中生态价值观的具体实现途径之一。

4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

绿色生态布局中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塑造,还包括了系统组织的便捷与高效。这里的系统组织是指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的组织,在规划布局中促使各物质流快速、便利、通畅的运转,达到整体系统的便捷和高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4.1交通流的高效组织

公共建筑群体具有大量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有时具有快速到达、进入、离开以及疏散的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出入口、组织流线将影响到公共建筑群体日常使用的效率,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空间布局中,首先是针对临近地铁、毗邻高速路出入口、周边发达的公交系统、与大型交通枢纽设施联系便捷等外部条件,进行与区域交通的联系组织,体现在出入口选择及交通组织方面。其次,是分别确定合理的车流、人流和物流线路的系统组织。同时建立各功能区的联系组织方式。

竞赛各方案均对以上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内容。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方面,大部分方案选择在机场东路,并在白云大道等其他道路上设置了次要出入口。这样使场地西侧的城市广场成为会议中心开敞空间的一部分,有利于交通疏散组织;同时使得场地的主要交通流线与城市的地铁线有机联系,有利于缓解白云大道的交通压力。

与周边地块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与东侧白云山风景区、大金钟水库、鸣泉居等配套功能的联系。各方案在车行交通的联系上基本沿用了白云大道的下穿通道。步行联系方面,各方案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方案1、2、3、6、10设置了隧道或天桥;方案11则是利用大广场连接。

在会议中心的内部功能布局方面,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集中式布局可有效地减少功能体间交通流线的距离,整合交通面积和设施。但分散布局的方案也可运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方案8,运用平台将各个分散部分联成整体。方案3、4、5、7、10,运用建筑内的交通廊将不同的建筑功能联系起来,再利用整体屋顶覆盖等方式将建筑形式予以统一。分散与集中的布局形式各有优劣,分散布局使得各功能部分的交通流线增大,但集中布局也会带来诸如流线混杂、各功能区互相干扰以及高能耗等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2能量流的组织

系统组织也包括了能量流的组织,由于大型公共建筑对于电、气、水等基础能量具有较高的负荷,且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会议期间具有时效的优先性,所以在规划布局时应充分单项考虑能量流组织,避免对周围地段的建筑运营和市民生活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此外,在节能方面,除了太阳能板、建筑智能系统调节等众多的生态建筑技术的利用,在先期谋划中能够发挥较大效用的是建筑群体布局中对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生态、舒适、健康等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筑楼群的布局方式影响了建筑单体前后表面的压力分布,对建筑单体内部的通风、降温、除湿具有重要影响,也关系到建筑群体间风环境的速度场、压力场的分布,进而影响人在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度。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节能中心的研究,在广州地区,行列式(包括并列式、斜列式、错列式)的布局和自由式的楼群布局方式有利于获得较好的风速场,而集中式和周边围合式则对形成良好的通风环境较为不利。就本次竞赛的基地环境而言,除了考虑城市主导风向的影响,还要在布局中注意适宜的建筑间距,基地与东面白云山、西面白云新城在用地上的起伏关系以及整体空间的错落变化,从而给予风速和流向以引导。在这方面,方案1的平面布局较为突出,它较好地结合了地形气候的特点,地面上建筑体并列布置,形成了能够联系基地、白云山以及白云新城通透视线的布局形态,有利于建筑的节能。

5结语

“绿色”和“生态”作为设计理念,是时下规划师、建筑师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积极探索的主题之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建筑群体集合,总结其建设选址、功能组合以及竞赛过程中各方案针对生态布局所折射出的规划策略和设计处理手法,对于公共建筑群体的绿色生态布局这一课题具有以下几点积极的探讨意义――大型公共建筑的布局需要立足于整体地域的综合效应进行考虑,对地域的发展起到契合和促进作用;建筑群体布局应与地域生态系统相契合形成整体,与周边环境要素空间协调,保护、延续地域环境文化;对公共建筑群体的车流、物流、人流等内外交通流和能量流应当进行系统组织,充分结合自然条件,一方面使之便捷、集约,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用得以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技术文件[R],2005.

[2]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方案[R].2006.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5)

[2] 贺真.论现代企业档案资源建设依据与策略[J].档案学研究,2009(1).

[3] 周瑞芬.知识管理视角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9(1).

[4] 李兆明.企业档案简约管理档案界业务讲座

[DB/OL].http:///bbs/viewthread.php?tid=22628&extra=page%3D1.

[5] 江苏省民营企业档案实用知识技能60问[C].苏州市档案局馆网.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6)

2项目业主前期勘测设计管理模式

2.1业主直接管理模式项目业主组建工程设计管理机构负责工程设计管理,并可聘请专家或咨询公司协助其进行设计管理。直接管理模式的特点是:项目业主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力量和较高的设计管理水平,具有设计评审经验和判断能力;项目业主可聘请专家或咨询公司协助进行设计管理,专家或咨询公司不承担设计管理职能,由项目业主与设计单位订立工程设计合同,咨询公司和设计单位没有合同关系;项目业主组建工程设计管理机构,有利于对工程的三性目标和风险进行控制,但对设计介入过深,易造成设计方案反复变更,不易发挥设计单位系统分析和综合比选的作用。2.2管理模式项目业主聘请专业咨询公司代其进行设计管理工作,由建设项目业主和设计单位订立设计合同,专业咨询公司和设计单位没有合同关系,但建设项目业主应将委托专业咨询公司设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及职能书面告知设计单位。对专业咨询公司的工程设计管理水平、能力和资质有严格的要求,专业咨询公司对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具有独立性。专业咨询公司长期从事工程咨询服务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代替项目业主进行设计管理有利于保证质量、进度和节约投资。2.3委托管理模式项目业主委托项目(工程)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该公司对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承担受委托管理范围的责任,但不是决策机构,重大方案仍由建设项目业主决策。与模式不同,项目业主和设计单位没有合同关系,由项目(工程)管理公司独立负责组织完成工程设计或通过设计招标选择设计单位承担工程设计,项目业主有关工程设计意见和要求须通过项目(工程)管理公司才能得以实现。不要求项目业主具有设计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力量,项目(工程)管理公司全权负责设计委托和设计管理工作。

3新形势对前期勘测设计的要求

3.1有关部委管理日趋严格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及管理工作。201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等多部委,陆续出台了多份文件,要求加强水电建设及勘测设计工作。2011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加强水电建设管理,着重强调加强水电工程前期设计工作、高度重视水电工程建设质量、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其中重点明确了主体设计单位要全面负责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移民工程勘测设计工作。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印发了《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对水电规划及规划环评有关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规划环评批文是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2011年11月,国家能源局出台了《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对勘测设计单位的资质、合同,技术要求,设计审查,现场服务,设计变更与回访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再次强调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文件应达到枢纽工程同等设计深度。2012年8月,国家能源局了《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要求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及审查意见作为可研审查和项目核准的重要内容。同月,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严格设计审查管理,预可研、可研、移民安置等重要报告均由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进行审查。3.2设计成果报审程序更为繁琐以四川水电项目为例,四川省均要求实物指标调查细则和工作方案、“封库令”、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报告、预可研报告、可研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等重要阶段性成果从县、市(州)逐级上报到省,由此使得管理链条进一步延长。同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也要求规划符合性论证报告从县、市(州)、省逐级报送到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论证报告需要由四川省水利厅初审通过后才能向长江水利委员会报送。此外,国家电网公司对接入系统报告的报批程序更加复杂,接入系统报告需先经四川省电力公司初审,再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向国家电网公司转报,国家电网公司审定后才能最终确定接入系统方案。因此,有关方面进一步严格了设计成果报送程序,这对设计质量和进度有了更高的要求。3.3业主对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要求更高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的深入推进,经济指标较好的水电工程已基本开发完毕,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水电项目经济指标总体较差。以大渡河为例,大渡河梯级电站的平均动态投资已超过13000元/kW,平均每度电动态投资已超过3.0元,平均上网电价已超过0.45元/kW·h;个别项目动态投资甚至超过20000元/kW,每度电动态投资超过4.00元,上网电价超过0.6元/k·Wh。从目前的前期勘测设计工作情况来看,尽管各设计院投资控制的意识有所加强,但是效果仍不甚理想,工程投资“事前控制”的理念无法落实到位,很多水电工程出现“三超”现象,即竣工决算投资超过可研概算投资、可研概算投资超过预可研估算投资。在前期勘测设计工作中,迫切需要高度重视设计优化和投资控制,切实优化电站经济指标,以增强电站投产发电后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从进一步提升勘测设计质量、优化投资控制的角度出发,需要项目业主采取新的管理措施加深前期勘测设计工作,以打破设计、咨询、施工的垄断对水电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

4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4.1设计周期明显缩短随着水电开发的深入推进,预可研、可研设计工作周期明显缩短,其原因主要是勘测设计技术的提高和项目业主加快开发的迫切要求。很多水电项目只要在规划阶段认识准确,项目业主就加大资金投入,设计院加大资源投入,一味追求设计进度,而不够重视设计质量。2000年至今,水电开发经过十多年的“大干快上”以后,质量与进度不协调、不匹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如投资失控、设计质量不高、安全风险增加等。4.2设计体制不够完善首先,设计规范和标准不够配套。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水电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完善工作,但在现行规范中还存在不够配套和深度要求不同步的地方,如移民设计规范不统一,环保设计还仅仅是典型设计,水情测报、地震监测方案设计还停留在规划设计深度等。其次,勘测设计收费标准不合理。现行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与工程概算成正比关系,工程概算越高,设计费也越多,这显然不利于设计单位主动进行技术创新和设计优化以节约投资。最后,设计方案评价体系不健全。现行制度下,设计方案只要满足规程、规范要求就能保证通过审查,只要实施后不出质量和安全问题,设计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不会对设计单位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该设计方案是否优秀,缺乏独立的第三方评判,特别是缺乏设计监理的制度支持,使得设计方案最终仍取决于设计单位,而项目业主处于被动地位。4.3设计程序不尽合理在现行水电工程前期工作制度框架下,枢纽工程、征地移民、环保水保等方面的设计工作往往无法协调一致,这主要是因为勘测设计程序不尽合理。在可研阶段,征地移民工作是完成可研工作的关键之一,项目业主为了尽快启动征地移民工作,需要尽早获得“封库令”,而下达“封库令”的前置条件是正常蓄水位选择和施工总布置规划两个专题报告的完成,而这两个专题报告是枢纽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在“封库令”办理之前,电站枢纽工程设计需要完成大部分工作。因此,水电工程“封库令”下达前主要偏重枢纽设计,“封库令”下达后主要偏重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从而造成“封库令”下达前后两个阶段的工作时间都很紧张,这就使得“封库令”下达前没时间进行枢纽工程的设计优化、“封库令”下达后没时间进行移民安置方案的优化。同时,“封库令”、接入系统、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批文具有时效性,若不在文件失效前完成可研工作和核准工作,就需要再次花大力气办理有关批文。因此,不尽合理的勘测设计程序使得枢纽工程和移民工程的设计工作没有合理搭接,设计时间相当紧张,需要国家统一规范管理。4.4项目业主难以主导设计目前,由于大部分项目业主缺乏专业的设计管理人员,项目业主的设计管理主要体现在对设计进度和设计成果的评审等方面,设计管理比较粗放,管理专业水平不高,工程经验不足,对设计的质疑不多,且缺乏对设计单位的有力约束,片面强调进度,欠缺有效控制质量、造价的措施。同时受设计管理体制的限制,项目业主难以真正主导设计。4.5咨询审查无法严格把关从设计咨询方面来看,目前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大渡河等大型流域水电项目均在实施全过程咨询。由于近年来水电开发强度很大,咨询单位的任务也非常饱满,高水平的专家难以集中到一个项目的设计咨询中,同时专家会前阅研资料少,会议时间短,难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使得设计咨询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从设计审查方面讲,目前,25万kW以上的水电项目及主要河流上的水电项目均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进行技术审查,与设计咨询的情况相同,设计审查任务也很重,审查专家研究设计方案的时间不足,虽然能把握住水电工程的主要问题,但对具体设计方案、工程量、单价等无法严格把关。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7)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家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形势,国内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呈现出从粗放型向技术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各地产公司在重视完善规划、建筑等专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管理,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设计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1指导思想

工程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工程成本控制这一主题,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原则下,结合理论、技术、经验、科技等,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以求得工程成本经济合理,对社会技术资源进行沟通、整合、利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结构工作性能设计新理念,加深对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条文理解和消化,用活规范条款。做好与建筑专业配合工作,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各阶段控制工作,把设计各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规划方案阶段积极主动参与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技术管理,在为营销、规划、建筑服务的同时,对工程成本加以控制,从结构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建议。

[例1] 某项目十几栋高层建筑方案,在高宽比、错层等方面超过国家结构规范相关规定,必须首先做结构整体模型振动的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后才能确定结构设计上的非常技术措施,最后还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这样必然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间及工程成本。结构专业提出上述意见后,营销和设计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对规划、建筑方案进行修改,项目开发时间和工程设计成本得到控制。

[例2] 某项目5万平方米地下室设计,由于规划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消防通道在地下室顶板上位置,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为了建筑师日后随意布置消防通道而将消防车荷载满铺地下室顶板来进行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每平方米2吨消防车荷载),此做法使地下室及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大为增加。公司审图时发现了此问题,建议建筑专业首先布置消防车通道,结构专业再重新进行地下室和基础结构设计,避免了多花冤枉钱。另外一个项目正好相反,也是5万平方米地下室,规划方案将消防车通道完全布置在社区地下室上,结构专业看图后,提出完全可以结合社区外市政道路而不必在社区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消防车通道,建筑专业接受此建议,减少了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工程成本。

2桩基础与地下室设计研究与优化

2.1桩基础承载力取值

目前,国内设计单位对桩基础承载力取值是参考地勘单位提出的建议值,再根据土壤物理指标进行理论计算而确定。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比较保守,取值偏低,普遍存在桩基承载力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偏高现象。近两年来,在地产公司项目的桩基设计中,推广以试桩的方法来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从结果来看,这种设计值普遍比以理论计算确定的设计值高出20%以上,相应减少桩基础工程成本支出20%以上。如苏州某地产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14栋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以试桩方法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为250吨,比一期以理论计算确定设计值170吨提高了4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长春某公司水岸春城项目,2003、2004年桩基设计取值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为45吨,2005、2006年采用以试桩来确定桩基设计值方法,设计取值提高到55吨,桩基承载力设计值提高了22%;宁波某公司东湖观邸一期桩基原设计值为40吨,后经过试桩将设计提高到55吨,提高了37%;西安某公司项目通过试桩修改原设计,使桩基工程成本降低200多万元。

2.2地下室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工程成本较高,对地下室设计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跟踪。在柱距布置、层高、半地下室或全地下室比较、消防车荷载取值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控制。如广州某地产公司地下室采用扁柱形式,合理利用空间;佛山某公司5.2万平方米地下室,公司对设计院设计成果进行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成本每平方米减少59元,工程成本少支出300多万元;南京某公司2.5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从结构设计角度优化设计,取得170千克/平方米用钢量的好成效。

社区地下室顶板上普遍放置1~1.5米厚覆土以便绿化。对处于覆土上的消防通道的消防车荷载取值,经过受力分析,建议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考虑消防车荷载在覆土竖向扩散作用,消防车荷载取值比“规范”值小于覆土厚度的倍数,一般在1~1.5倍,从而减少地下室和基础工程设计成本,此建议已在许多项目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得以应用。由于消防车荷载比较大,对此折减后可取得比较好经济效益,以上项目地下室均采用了此建议。

2.3抗浮(拔)基础设计研究与优化

抗浮(拔)基础作用是抵抗水浮力,目前国内抗浮(拔)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常用抗浮桩基础和锚杆(minipile)抗浮基础。广州某公司4个项目均有较大地下室,其中d7-6项目地下3层地板水浮力达12吨/平方米,均采用锚杆抗浮基础。由于锚杆抗浮基础工程量极大,工程成本较高,公司对4个项目的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和研究,主要从锚杆入岩长度、锚杆平面布置、锚杆中钢材选取设计3个方面入手,打破常规设计方法,使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锚杆入岩长度常规设计方法是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以试验方法来确定锚杆入岩长度的创新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应用于上述4个项目。如k2项目原设计为入岩8米长,公司通过试验确定为6米,比原设计降低2米(180元/米)。

锚杆中钢材设计常规做法是将理论计算结果乘以2倍安全系数。公司认为钢材本身性能稳定、离散性较小,锚杆中钢材安全系数不应取2,而应取结构设计中1.25倍安全系数,这样,锚杆中钢材可以节省37%。此项建议在上述4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锚杆平面布置常规设计方法是将锚杆布置在柱子下部,作用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水浮力通过底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柱下承台与锚杆相平衡。经研究,常规锚杆布置设计方法存在两个传力路线,需要在底板和梁中配置大量钢筋去承受和传递水浮力荷载,设计成本较大。由此,产生了对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想法,即通过减少传力路线来降低工程设计成本思路。结合地下室锚杆抗浮基础设计,对锚杆3种布置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方案一,锚杆均匀布置于底板;方案二,锚杆均匀布置于梁下;方案三,锚杆集中布置于柱下。对上述3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定量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不同锚杆布置技术方案对工程成本有较大影响,方案一比常规设计方法方案三工程成本支出少54%。鉴于此,项目地下室锚杆布置均采用方案一,即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k2一期锚杆布置采用梁下布置,即方案二。

3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

上部建筑面积大,对整体工程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对此结构设计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很大程度依赖于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的技术专业水准、责任心和心态,从理论上讲他们有义务为业主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对《规范》负责而没有对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负责,甚至有意无意加大钢筋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如何使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品质,又要保证工程设计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是房地产企业设计技术管理人员职责所在。

近几年来,地产公司加强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举几个案例。

[例3] 广州某公司项目在国内开发的第一个超高层住宅项目(近150米高),原预计上部结构标准层土建工程成本为1 000元/平方米。公司加强该项目结构设计管理工作,在结构设计中密切与设计单位沟通交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减低荷载、设计技术等,最后达到结构工程土建设计成本仅为900元/平方米,与普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标准层工程成本基本一样。

[例4] 苏州某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开发14栋高层建筑方案,均为适合市场需要的南北通透的板楼结构,建筑高度与宽度比最大达9.6,远远超过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6的限值,通过努力,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同意将建筑高宽比只能放宽到8。若按高宽比8来设计,项目二期将有8 000平方米面积无处放置,必须对二期重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而二期地块和时间限制又给重新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难度,最好还是在结构设计方案上加以解决。首先,公司要求和指导设计单位以结构工作性能设计理念进行结构方案设计,通过加多剪力墙、调整计算荷载、加宽基础宽度等技术措施使结构方案达到可行。之后,该公司对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进行技术上的说服工作,经过一段技术交流后审图中心领导终于同意上会。由于方案准备充分,专家在评审会议上没有提出原则意见,结构设计方案获得顺利通过,由此保证了该项目营销定位、原规划方案得以实施,保证了项目开发进度。

上海某大厦项目为超高层写字楼项目(近150米高,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单位结构施工图设计中,标准层用钢量为85千克/平方米,在技术管理参与下,设计单位对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后使标准层用钢量降至70千克/平方米以下,取得比较满意结果(4.5元/千克工程造价)。

4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长春某公司两栋楼位于10米深回填土上,每栋建筑面积为4 000平方米。桩基承载力设计值为45吨,扣除10米深回填土作用在单桩上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值36吨后,单桩承载力仅剩下9吨,必须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对几个回填土地基处理方案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碎石桩处理方案。设计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的碎石桩数目为2 052根,公司独自对此方案进行优化,碎石桩数目减至332根,仅为设计公司的16%,工程成本减少84%,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南京某公司为配合销售先建会所,环绕会所三面地下室工程是在会所竣工后才开工的。会所三面离地下室距离在2米左右,地下室开挖前对会所支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单位设计支护方案为直径800毫米联排灌注桩,入土坎固6米,悬挑6米,共计12米,灌注桩作为悬臂梁工作。公司考虑由于土质较差,对桩的堪固作用不会太大,对该方案提出在联排灌注桩上部加设压顶梁以保证联排灌注桩共同工作,同时在会所3个侧面压顶梁之间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桁架为悬臂桩提供支点,如此,支护方案由灌注桩平面悬臂结构转变成受力性能更好的空间刚架结构。施工单位采纳公司意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会所在地下室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佛山某公司项目含有4栋高层、12栋小高层,建筑地仅5 000平方米。在这5 000平方米地块上的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上部土层液化严重、地下砂岩层深度变化急剧、地下有岩洞和土洞、砂岩层深度在8~35米间变化无规律。目前,16栋建筑分别采用了预制管桩、冲孔灌注桩、夯扩桩以及由伐板、夯扩桩、搅拌处理的复合地基3种基础组合,共计4种基础形式。如此复杂的地质情况和采用多达4种的基础类型,在开发中史无前例,技术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某项目一期有8栋100米高层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1 700多根桩施工完成后,在工程桩检测中发现桩基承载力仅为设计特征值的一半,经复压桩基承载力可达设计特征值80%。设计公司采用补桩方案进行处理,第一轮补桩设计方案每栋楼需补近90根桩,公司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经过技术交流沟通,设计公司对补桩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最后确定补桩方案为每栋楼45根左右,8栋楼补桩总数减少320根。

总体来说,节能降耗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了。正因为如此,企业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竞争力,减少了浪费。

主要参考文献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8)

为适应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家房地产政策变化的形势,国内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呈现出从粗放型向技术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来,各地产公司在重视完善规划、建筑等专业设计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管理,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设计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

1指导思想

工程技术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紧紧围绕工程成本控制这一主题,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大原则下,结合理论、技术、经验、科技等,对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以求得工程成本经济合理,对社会技术资源进行沟通、整合、利用。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大力提倡和推广结构工作性能设计新理念,加深对现行国家及地方规范条文理解和消化,用活规范条款。做好与建筑专业配合工作,积极参与项目设计各阶段控制工作,把设计各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落实到实处。规划方案阶段积极主动参与规划方案设计阶段的技术管理,在为营销、规划、建筑服务的同时,对工程成本加以控制,从结构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建议。

[例1] 某项目十几栋高层建筑方案,在高宽比、错层等方面超过国家结构规范相关规定,必须首先做结构整体模型振动的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后才能确定结构设计上的非常技术措施,最后还要通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这样必然会增加项目开发时间及工程成本。结构专业提出上述意见后,营销和设计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对规划、建筑方案进行修改,项目开发时间和工程设计成本得到控制。

[例2] 某项目5万平方米地下室设计,由于规划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消防通道在地下室顶板上位置,设计院结构工程师为了建筑师日后随意布置消防通道而将消防车荷载满铺地下室顶板来进行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每平方米2吨消防车荷载),此做法使地下室及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大为增加。公司审图时发现了此问题,建议建筑专业首先布置消防车通道,结构专业再重新进行地下室和基础结构设计,避免了多花冤枉钱。另外一个项目正好相反,也是5万平方米地下室,规划方案将消防车通道完全布置在社区地下室上,结构专业看图后,提出完全可以结合社区外市政道路而不必在社区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消防车通道,建筑专业接受此建议,减少了地下室结构和基础设计工程成本。

2桩基础与地下室设计研究与优化

2.1桩基础承载力取值

目前,国内设计单位对桩基础承载力取值是参考地勘单位提出的建议值,再根据土壤物理指标进行理论计算而确定。多数情况下,设计单位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比较保守,取值偏低,普遍存在桩基承载力强度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桩基础工程设计成本偏高现象。近两年来,在地产公司项目的桩基设计中,推广以试桩的方法来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从结果来看,这种设计值普遍比以理论计算确定的设计值高出20%以上,相应减少桩基础工程成本支出20%以上。如苏州某地产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14栋高层建筑桩基础设计中,以试桩方法确定桩承载力设计值为250吨,比一期以理论计算确定设计值170吨提高了47%,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长春某公司水岸春城项目,2003、2004年桩基设计取值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为45吨,2005、2006年采用以试桩来确定桩基设计值方法,设计取值提高到55吨,桩基承载力设计值提高了22%;宁波某公司东湖观邸一期桩基原设计值为40吨,后经过试桩将设计提高到55吨,提高了37%;西安某公司项目通过试桩修改原设计,使桩基工程成本降低200多万元。

2.2地下室

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工程成本较高,对地下室设计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跟踪。在柱距布置、层高、半地下室或全地下室比较、消防车荷载取值等方面实现了有效控制。如广州某地产公司地下室采用扁柱形式,合理利用空间;佛山某公司5.2万平方米地下室,公司对设计院设计成果进行优化调整,工程设计成本每平方米减少59元,工程成本少支出300多万元;南京某公司2.5万平方米人防地下室,从结构设计角度优化设计,取得170千克/平方米用钢量的好成效。

社区地下室顶板上普遍放置1~1.5米厚覆土以便绿化。对处于覆土上的消防通道的消防车荷载取值,经过受力分析,建议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考虑消防车荷载在覆土竖向扩散作用,消防车荷载取值比“规范”值小于覆土厚度的倍数,一般在1~1.5倍,从而减少地下室和基础工程设计成本,此建议已在许多项目的地下室结构设计得以应用。由于消防车荷载比较大,对此折减后可取得比较好经济效益,以上项目地下室均采用了此建议。

2.3抗浮(拔)基础设计研究与优化

抗浮(拔)基础作用是抵抗水浮力,目前国内抗浮(拔)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常用抗浮桩基础和锚杆(minipile)抗浮基础。广州某公司4个项目均有较大地下室,其中D7-6项目地下3层地板水浮力达12吨/平方米,均采用锚杆抗浮基础。由于锚杆抗浮基础工程量极大,工程成本较高,公司对4个项目的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进行了重点技术管理和研究,主要从锚杆入岩长度、锚杆平面布置、锚杆中钢材选取设计3个方面入手,打破常规设计方法,使锚杆抗浮基础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合理,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锚杆入岩长度常规设计方法是以理论计算来确定,以试验方法来确定锚杆入岩长度的创新得到设计单位认可,应用于上述4个项目。如K2项目原设计为入岩8米长,公司通过试验确定为6米,比原设计降低2米(180元/米)。

锚杆中钢材设计常规做法是将理论计算结果乘以2倍安全系数。公司认为钢材本身性能稳定、离散性较小,锚杆中钢材安全系数不应取2,而应取结构设计中1.25倍安全系数,这样,锚杆中钢材可以节省37%。此项建议在上述4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锚杆平面布置常规设计方法是将锚杆布置在柱子下部,作用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水浮力通过底板传递给梁,再由梁传递给柱下承台与锚杆相平衡。经研究,常规锚杆布置设计方法存在两个传力路线,需要在底板和梁中配置大量钢筋去承受和传递水浮力荷载,设计成本较大。由此,产生了对常规设计方法进行改良的想法,即通过减少传力路线来降低工程设计成本思路。结合地下室锚杆抗浮基础设计,对锚杆3种布置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方案一,锚杆均匀布置于底板;方案二,锚杆均匀布置于梁下;方案三,锚杆集中布置于柱下。对上述3个设计方案进行了定量经济比较,可以看出不同锚杆布置技术方案对工程成本有较大影响,方案一比常规设计方法方案三工程成本支出少54%。鉴于此,项目地下室锚杆布置均采用方案一,即锚杆均匀布置在底板下;K2一期锚杆布置采用梁下布置,即方案二。

3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

上部建筑面积大,对整体工程成本影响较大,因此,对此结构设计技术管理与工程成本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很大程度依赖于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的技术专业水准、责任心和心态,从理论上讲他们有义务为业主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只对《规范》负责而没有对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负责,甚至有意无意加大钢筋用量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此,如何使设计单位结构工程师既要保证结构安全、品质,又要保证工程设计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是房地产企业设计技术管理人员职责所在。

近几年来,地产公司加强上部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举几个案例。

[例3] 广州某公司项目在国内开发的第一个超高层住宅项目(近150米高),原预计上部结构标准层土建工程成本为1 000元/平方米。公司加强该项目结构设计管理工作,在结构设计中密切与设计单位沟通交流,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减低荷载、设计技术等,最后达到结构工程土建设计成本仅为900元/平方米,与普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标准层工程成本基本一样。

[例4] 苏州某公司湖滨一号项目二期开发14栋高层建筑方案,均为适合市场需要的南北通透的板楼结构,建筑高度与宽度比最大达9.6,远远超过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的6的限值,通过努力,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同意将建筑高宽比只能放宽到8。若按高宽比8来设计,项目二期将有8 000平方米面积无处放置,必须对二期重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而二期地块和时间限制又给重新规划设计带来了极大难度,最好还是在结构设计方案上加以解决。首先,公司要求和指导设计单位以结构工作性能设计理念进行结构方案设计,通过加多剪力墙、调整计算荷载、加宽基础宽度等技术措施使结构方案达到可行。之后,该公司对苏州市政府审图中心领导进行技术上的说服工作,经过一段技术交流后审图中心领导终于同意上会。由于方案准备充分,专家在评审会议上没有提出原则意见,结构设计方案获得顺利通过,由此保证了该项目营销定位、原规划方案得以实施,保证了项目开发进度。

上海某大厦项目为超高层写字楼项目(近150米高,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设计单位结构施工图设计中,标准层用钢量为85千克/平方米,在技术管理参与下,设计单位对原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后使标准层用钢量降至70千克/平方米以下,取得比较满意结果(4.5元/千克工程造价)。

4现场工程技术管理

长春某公司两栋楼位于10米深回填土上,每栋建筑面积为4 000平方米。桩基承载力设计值为45吨,扣除10米深回填土作用在单桩上负摩擦力的理论计算值36吨后,单桩承载力仅剩下9吨,必须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对几个回填土地基处理方案可行性、经济性进行比较,确定采用碎石桩处理方案。设计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的碎石桩数目为2 052根,公司独自对此方案进行优化,碎石桩数目减至332根,仅为设计公司的16%,工程成本减少84%,同时保证了工程进度。

南京某公司为配合销售先建会所,环绕会所三面地下室工程是在会所竣工后才开工的。会所三面离地下室距离在2米左右,地下室开挖前对会所支护就显得极为重要。施工单位设计支护方案为直径800毫米联排灌注桩,入土坎固6米,悬挑6米,共计12米,灌注桩作为悬臂梁工作。公司考虑由于土质较差,对桩的堪固作用不会太大,对该方案提出在联排灌注桩上部加设压顶梁以保证联排灌注桩共同工作,同时在会所3个侧面压顶梁之间设置水平钢筋混凝土桁架为悬臂桩提供支点,如此,支护方案由灌注桩平面悬臂结构转变成受力性能更好的空间刚架结构。施工单位采纳公司意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会所在地下室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佛山某公司项目含有4栋高层、12栋小高层,建筑地仅5 000平方米。在这5 000平方米地块上的地质情况极其复杂:上部土层液化严重、地下砂岩层深度变化急剧、地下有岩洞和土洞、砂岩层深度在8~35米间变化无规律。目前,16栋建筑分别采用了预制管桩、冲孔灌注桩、夯扩桩以及由伐板、夯扩桩、搅拌处理的复合地基3种基础组合,共计4种基础形式。如此复杂的地质情况和采用多达4种的基础类型,在开发中史无前例,技术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某项目一期有8栋100米高层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础。1 700多根桩施工完成后,在工程桩检测中发现桩基承载力仅为设计特征值的一半,经复压桩基承载力可达设计特征值80%。设计公司采用补桩方案进行处理,第一轮补桩设计方案每栋楼需补近90根桩,公司对此提出不同意见,经过技术交流沟通,设计公司对补桩方案进行重新设计,最后确定补桩方案为每栋楼45根左右,8栋楼补桩总数减少320根。

总体来说,节能降耗是我国的一项国策,而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了。正因为如此,企业加强了对结构等专业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提高了设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使技术管理更加全面、专业、精细,从整体上增强了竞争力,减少了浪费。

主要参考文献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9)

虽然杂志不如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快速而直观,但杂志拥有更多的版面资源,有相对富裕的时间周期,这些优势能够转化为独特的作用,使杂志能够有效地对“两会”进行顶层设计,容易把“热点”“亮点”“关键点”做深、做透、做精,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管理观察》杂志把宣传报道“两会”当做一项长期的“走转改”日常工作,坚持“全过程、全流程、全时空”的系统服务,把《管理观察》杂志真正办成一个永远不散的“两会”,成为一个宣传“两会”永久性的新平台。

传播“两会”建设的新经验

政治进步是开好“两会”的根本保证,建设的创新是为实现开好“两会”目标而进行的顶层设计、管理和方法的协同创新。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开好“两会”的经验,把“两会”建设的理论上升到科学和规律性上来。

“两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两会”不同于西方议会制度,中国“两会”最能代表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我们要从政治优势上研究“两会”的建设经验。

“两会”是由代表委员把广大群众意见集中起来,通过“两会”的平台将这些意见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国家新政。将“两会”代表意见转化为国家新政,光靠现有的制度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坚持“两会”建设的管理创新,从“政府报告、提案议案、政府新政”进行顶层设计,从中找出开好“两会”优化方案和有效管理。

“两会”建设离不开对实践的研究,我们要总结各省(市)开好“两会”先进经验,选出一批省、市的优秀案例,一个方面是为“两会”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另一个方面是推动省(市)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作为《管理观察》杂志来讲,需要深入基层与地方人大一起共同总结“两会”建设方面经验,推动“两会”建设的理论创新,提高开好“两会”的水平。

关注新两会、新人物、新智慧

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篇(10)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高层住宅结构优化是指对建筑物结构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结构设计优化方案,目的是在设计满足国家相关建设法规的前提下,提高建筑物的技术质量,降低总成本,是投资利益最大化,并且能保证建筑物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结构设计优化是对设计再次分析,再次加工的过程。让住宅结构刚度适中、均衡整体结构布局、减小构件在外力影响下的变形或者破坏,达到既美观又坚固抗震的效果,这是高层住宅结构优化的目标。

在高层住宅结构优化设计中,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设计,做到计算合理准确,方案合理可行,本文对设计优化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1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现状

1.1 住宅结构设计现状

低层建筑和高层建筑横向和竖向的结构体系设计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是建筑高度越高,竖向结构设计越难,这也是建筑界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住宅结构越高,就要求有较大的柱子或者墙来承受垂直压力负荷,这对建筑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另外,住宅越高,侧向力所产生的剪切变形和倾覆力矩就要大得多,而且侧向荷载产生的响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大,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物中,重要的问题是整体抗弯和抗变形,抗震等,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结构有着很大差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例如共振,扭转,水平侧向位移等。所以,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比较困难,考虑因素复杂多变,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设计出实用性强的好方案。

1.2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影响因素

住宅越高,安全性就越来越要重视,抗震性能也要增强,所以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也就增多,主要影响因素有水平荷载,轴向变形,侧移等。

(1) 水平荷载.。水平荷载是需要考虑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竖直方向上载荷在构建中受力只与楼房高度有关,但是水平受力却比较复杂,且易受外界条件影响,数值变化不定,所以其是影响住宅结构设计因素。

(2) 轴向变形。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楼层越高,竖向负荷就越大,能够在轴向引起较大的变形,影响建筑结构的连续梁弯矩,将会引起连续梁之间支座点的负弯矩值降低,造成端支座负弯矩值以及跨中正弯矩值增大,从而引起预测材料长度不准确,对下料长度产生影响。

(3) 控制指标侧移。结构侧移量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一点与低层楼房不同,楼房高度越高,侧移量在水平荷载影响下变形越明显,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要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2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

2.1 选择设计结构方案

进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时,首先要进行结构方案的选择。结构方案的好坏决定了结构设计的好坏,对于同一个建筑设计要求,其结构方案往往是不唯一的,但是不同的设计方案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在设计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根据相关建筑规则的规定来完成结构设计方案总体要求,处理好结构与结构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结构的最佳受力状态,是结构尽可能简单明确,直接易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良好的延性和刚度。

其次,要保持结构的安全可靠。应该仔细考虑每一个构件,使各个构件能够相互协调,发挥最大功能,保证设计目标水准,使结构既经济又安全。

最后,要积极与建筑专业进行互动交流。结构设计者往往对建筑的材料不是很了解,在设计结构方案时,要与建筑师进行交流,听取他们提出的建议,结构设计师要充分理解结构概念,真实客观地进行设计,通过反复优化,修改,最后设计出造价最低并且质量最好的结构方案。

2.2 设计优化

在进行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时,首先是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基础设计,主要有结构承重体系设计,抗震缝的处理设计等,基础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优化设计了,在优化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性。现在房地产已经是一个大产业,人们对住宅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投资方,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进行住宅结构优化的设计,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总成本,还可以使建筑结构更美观安全,能经济合理的节能降材,从而降低工程造价。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首先要仔细阅读建筑结构图纸,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经过反复优选等过程,达到设计优化目标,对原结构方案设计进行改进,合理进行构件布置,适当选择构件尺寸等,做到精益求精,最后提出优化建议。

(2)设计方案优化。这部分是设计优化的重点,不仅要进行抗侧力单元优化设计,还要进行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使设计符合抗震要求,在各项参数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优化设计,尽量减少剪力墙的数量和厚度,使结构两个方向刚度接近两个方向水平位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

在设计时,首先要进行结构分析,主要由竖向抗侧力构件构成,包括剪力墙,筒体,框架等。主要分析他们的受力状态,使构件充分利用起来。在进行计算分析时,不能盲目地依赖计算机,还要结合工程师的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计算参数,经过多次计算比较,找到最佳参数值。要注意实际结构与计算模型的偏差,因为计算机在计算的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假定,而实际结构错综复杂,所以计算值与实际结构会有差异,在通过计算值来选择结构时,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

其次进行框架结构优化主要是根据住宅结构平面,分析竖向荷载和水平载荷,核实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构件,选用合适材料,结合实际材料构造进行结构分析和内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结构设计。

3)地基处理的优化。高层住宅建筑更要注重地基的处理,否则将前功尽弃,在选择地基时,要选择地质条件不复杂,容易施工的地质,因为地质条件越复杂,地基处理造价越高,而选择相对简单的地质条件,不仅可以降低地基处理的成本,地基安全度也会增加,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性价比。

3结论

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能让建筑物安全实用,又能使其经济美观,舒适。所以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实际设计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来灵活运用设计优化方法,实现住宅建筑设计既安全又经济。

上一篇: 休闲农业文献综述 下一篇: 科研情报监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