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2 16:02:58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1)

二、中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措施

其一,要适当进行动画课程体系结构调节,以适应动画人才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迅猛,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课程,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一是人才数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二是培养质量上也不能满足商业动画制作需求,无论是基础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高级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是动画理论研究硕士、博士,都有非常大的缺口。因此,只有加强我国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适时调整,才能满足动画人才市场的需求。各高校要加大对于动画制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更要向培养专业艺术理论研究高端人才的方向发展,这样动画产业的发展才能拥有强有力的后劲,我国的动漫产业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调节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其二,要加强动画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动画专业在高校被列为文科专业,因此招生时一般面向文科生,文科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往往比理科生强,在动画编辑、文案策划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学习动画软件过程中往往比文科生更加思维敏捷。此外,网络动画程序、计算机软件编程、动画程序语言等课程也与理科有着重要关系。这样一来,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如果完全偏向文科就不合时宜了,因此加强文理科之间的渗透是有必要的,部分高校动画专业也开始招收理科生。动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懂得艺术设计,又懂得程序设计。加强课程模块的文理渗透,就需要增设诸如计算机软件课程、基础物理课程、机械制造课程等与动画专业相关的理工科课程,从而加强学生对应用学科的学习,使其掌握动画相关的设计原理和物理原理。

其三,要加强动画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动画专业本科阶段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趋向于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时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任何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实践,动画专业也不例外,学生需要在动画实践中反复体会理论的精髓。动画教学不仅仅是进行动画理论讲授,还要传授学生动画制作流程等一些实践内容。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动画理论和动画制作实践紧密结合,让动画专业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制作实践,并督导学生小组进行动画创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升动画制作能力。

其四,把类似的课程模块加以整合。动画专业课程既有美术类基础课程,又有艺术设计类课程,这会导致课程模块结构松散,内容上有重复和相似。如,图案设计、平面设计、设计色彩等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强,内容也有很多相似性,可以把这三门课程整合成一个课程模块,这样就能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可操作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了可以整合绘画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与动画软件设计基础课程中相似的内容模块之外,还可以整合关联性很强的内容,如动画软件应用与动画软件编程等,这样就能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扩大专业课程的覆盖面。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2)

关键词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多模式 高级应用型

1 找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地方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方工科大学要认清自己根在地方这一现实,考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地域优势、传统优势,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建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并于产业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根据其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校的地方特色。

2 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各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龙头,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较好地体现和保持地方高校特色,又紧随时代变革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新老专业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构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开瓶颈、奠定有利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各项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型与质量等方面,都应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

2.2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一、二、三课堂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明确第一、二、三课堂的教育理念及其分工作用,要做到“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既有主次,又有互补,明晰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理念。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这三大教育板块,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学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堂指按培养计划在校内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充实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地方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教育特点,建设坚持经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空间。

第三要开辟多元化的第三课堂渠道,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亮点。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努力建设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走向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第三课堂与第一、二课堂的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保证人才培养的 (下转第79页)(上接第36页)质量。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

3 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大类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学科内的“通才”,指在文化科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基础上,以某一专业为载体,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又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按共同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培养,着重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专业口径较宽、文化科学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3.2 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宽基础指学生必须具备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牢固打下广博的学科基础;复合型指学生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学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能跨学科(专业)工作的能力。培养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指导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实现文理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原专业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扩展。

3.3 “合格+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

合格是指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特长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上有特长。这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某一领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尽快承担工作任务。在制定这类人才培养计划时,要遵循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又使所学知识贴近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4.1 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当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偏重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实际工作者,但并不排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中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际应用。一个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2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两大学习要素。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重视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但并不降低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实际应用技能是指具有宽厚基础知识作支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不能排斥学习基础知识,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

地方高校应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科学准确定位,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诠释与应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3)

[作者简介]盛艳秋(1974-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吉林四平13600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35-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大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陆续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急速发展和快速扩张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富民兴邦,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龚怡祖在其专著《论人才培养模式》中则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与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与范型性。

结合以上阐述,可以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运行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构建等对学生实施人才教育的一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并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在一定时限内使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有形范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高校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它更注重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更注重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1.技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是构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正确的培养目标将对整个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起着前瞻性及纲领性的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强调的是对人才实用性技能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其核心就是技术性和职业性,因此,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既要掌握基本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既具备精湛的专业实践技能,又具备综合职业素质,能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另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还应结合区域经济实际情况,将二者适当匹配。

2.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原则进行组织和搭建的科学体系,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而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框架,它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三部分。

第一,基础理论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在发展上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造成了部分高职院校以够用、实用为理由,对基础课程进行大幅度削减。盲目地削减、忽略基础课程,造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出现后劲不足、综合素质和能力始终不高、无法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基础课程的完善和改进。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四个方面缺一不可。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符合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从业可继续发展能力。

第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课程,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这部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只有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夯实了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如果说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具有普适性的话,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时则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来确定某一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围绕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注意课程之间严格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确定各专业的最低学习标准和各自的学习领域。力求把握理论的适度性,不求理论大而全,但求理论精而够用,使课程理论性要求与一定层次的发展性要求相结合,形成一定领域的基础学习目标,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目标。

第三,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是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捷径”,它既能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又能直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服务。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包括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业资格能力学习与测试、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专业技能课程体系在设置时要遵循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注重实践技能的形成和训练,注重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最终要求是学以致用,最终目的是缩短职业适应期。

3.不断创新的教学模式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科学化、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设置,还需要恰当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完成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满堂灌”已经难以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学模式的创新要求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基础性、理论性强的课程,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模式、情境再现教学模式、调查讨论教学模式,力求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信念,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而对于一些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则可以适当采取任务型教学模式、生产性实训、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真实或类似真实的情境中,增强对技能的感性认识,熟练掌握一定技能的具体操作流程,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体系。

4.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是靠某一个人力量就能独立完成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因此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则成为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型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理论教师,首先,要多读一些本学科范围内的名著或经典著作,并积极参与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到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教学热情,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关注、尊重和理解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最后,要紧跟时代与科技前沿,学会用世界的眼光培养学生,达到世界教育水平。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这样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技术性特征,这也决定了其专业课教师应该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一个合格“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基础课理论教师所具备的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质量的好坏。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优秀教学团队。

第一,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双师型”教师培训。国家每年都应对高职院校中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动手能力强,但系统理论知识缺乏的教师,要送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提高其学术水平;反之则要送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生产锻炼,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实践经验,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满足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

第二,聘请行业专家、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高职院校固定的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弥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要建立校内校外联合专家委员会,对外聘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和审核,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使其更好地完成从技术能手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这部分校外固定兼职教师的加入,会极大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壮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其更好地完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第三,建立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职称改革。目前高职院校仍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忽视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建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突出实践能力的职称评审体系和职称评聘晋升制度。

5.内涵式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内涵式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职院校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内涵式校内生产实训即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社会相结合,在校内通过新建或改造原有实验实训室,通过真实或类似真实的生产过程,按照与企业相同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具有生产功能的学生实践教学场所。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真实职业环境、真实的企业管理、真实生产条件、大量操作练习机会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及时指导,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养成,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8(1).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坚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D/O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407

6833.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Y1NDFy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4)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多以工学结合、工作室制、产学研结合等横向培养模式展开。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都直接套用这些横向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能把这些横向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运用于广告设计专业,但是忽略了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基于市场需求的岗位细分化特点和培养模式实施所需时间以及方法的要求。由此可见,探索一套符合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国内学界相关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我国艺术设计领域的传统专业,专业开设时间长,开设的院校多,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也很多。第二,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定位的研究。高职教育直接面对职业岗位,因此岗位职业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基础。第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国内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引入了职场工作流程和模式。第四,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内容的研究。随着广告行业的细分和新媒体的发展,基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市场需求的岗位细分化特点,进行纵向延展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很有必要。职业定位阶梯式培养模式是根据细分职业理论,将高职三年共计六个学期的时间进行科学划分,并利用有效的媒介达到阶段性培养目标。基于国内广告公司内部核心结构,针对高职学生能力、志向和职业发展规划分成两个教学定位,分别是广告客户管理和广告创意设计。教育者对两个定位的学生实施阶梯式培养模式,即将六个学期分成基础培养、定位培养、整合培养三个阶段,确定阶梯式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因材施教,并通过后期的整合培养,凭借实际项目、比赛、毕业设计等媒介,使两个定位的学生共同完成课内外的实践,进行小范围的整合尝试,让学生受益,使其更加适应当下广告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广告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引入“职业定位”“阶梯式”等概念,有利于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继而为学生创造更匹配、更真实的职业规划,并用阶梯式的分段训练、跨专业整合使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获得优化组合,为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有效的保障。

广告设计专业建立有效、合理、优化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建构理论上的逻辑框架,建立一种职业定位阶梯式的培养模式,同时规范两个职业定位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材选择及学生成果评判机制,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程序性的策略体系。设计行业跨专业、跨媒介合作的整体趋势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制订是个契机。在这个课题中,先尝试小范围的整合,为跨专业、跨媒介整合奠定实操基础。其理论依据是基于细分职业理论和教育学理论,通过对4A广告公司核心职位的调研,确定广告客户经理和广告设计两个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内容,进行职业定位并安排对应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由此确定广告客户管理和广告创意设计两个定位的基础培养—定位培养—整合培养的内容、培养方式、阶段目标和阶段效果。目标是重塑广告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内容,建立“职业定位”“阶梯式”培养模式,将传统的培养模式从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工作室制等向定位阶梯化、整合化方式靠拢;规范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操作步骤,使其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定位后的专业技能,并能与其他职业定位的学生通过整合方式,将所学技能有机地结合并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完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创作思维的发展,并对整合培养在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中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研究内容将“职业定位”“阶梯式”引入培养模式,研究“职业定位”“阶梯式”的理论依据;研究广告客户管理和广告创意设计两个教学定位的职业能力范围;研究“阶梯式”即基础培养、定位培养、整合培养的阶段培养内容、培养目标、培养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阶段式教学。重整广告客户管理和广告创意设计两个教学定位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成果评判机制;阶段培养前期强调基础培养、中期强调定位培养、后期强调整合培养,把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与知识理论、媒介有效地结合,提升广告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质量;对比研究在传统“横向”培养模式和“阶梯式”模式中学生对职业定位的认知体验,并对学生在三个阶梯中培养目标的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获得的奖项、就业率、作业优秀率、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检验;研究“阶梯式”培养模式后期的“整合培养”的实现方法。通过完成比赛选题、工作室商业运作和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等,各媒介渠道相互高度整合,形成紧密的后期“整合培养”模式,从而与基础培养、定位培养形成“合—分—合”的培养模式路径。

作者:石琳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5)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从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来看,每年大量经贸类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的外经贸工作。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三本院校,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外向型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现在高等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过于形式化,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四年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还得重新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这等于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具体来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下:

1.培养方向模糊。很多高等学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现在,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教学目标,讲课过程中课程照搬、教材照搬、教育模式照搬,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另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削减理论课程、基础课程的数量,甚至减少实践课程,打破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科学性、系统性。

2.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要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避免重新“学习”,而目前很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偏重的是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授课的内容多是纯理论性的内容,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动手能力较差是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因为大多数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考入大学,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所以对对外贸易工作本身是缺乏感性认识的,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讲解为主的单向传递,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也难以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完成学业后去适应变化快而复杂的实际工作了。这样就不能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员的“来则能干”的要求。

3.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涉外性的工作,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以后工作中的贸易谈判、合同的订立以及单证的制作等环节中都离不开英语,英语不仅要看懂,还要能听懂、会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拿到英语六级证住的都不多,这对于以后从事相关涉外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也使得很多单位不敢接受三本院校毕业的国贸专业的学生。

4.忽视了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相应的也有很多职业资格的考试,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这些岗位资格证书更能体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特色,使毕业生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但现在很多三本院校对职业证书的考试不够重视,没能够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也是一个缺陷。 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参照其他同类院校的改革状况,各位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了 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123”人才教学模式以及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跟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1.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人员访问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就业市场上国际贸易专业适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

正是根据市场对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确立了“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业务工作的高级直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应用性,设置了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习等课程,并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大了实践课时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光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与原来的培养模式只培养“书呆子”相比,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直接适应工作的需要。

2.“123”人才教学模式

“123”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如下图1所示:

“1”即“一个中心”,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原则为指导,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为中心,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

“2”即“两个依托”,是指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既具有“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目的,一方面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依托,向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平衡“两个依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强化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以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创造真实训练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凸显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0.91:1。

“3”即“三个基础”,是指培养的国贸专业的学生一是要有外贸职业素质基础,二是要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基础,三是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基础,以确保其具有“一个中心”所要求的“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

3.“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6)

作者简介:李大威(1980-),男,河北武强人,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讲师;杨风暴(1968-),男,山西临汾人,中北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 太原 03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05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18-03

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那么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如何评价,我们要培养具备什么能力的人才呢?评价尺度包含两个方面,一种是学校内部的尺度,即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尺度,即毕业生群体能否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1]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不足。我们剖析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过去,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3]2000年,北京邮电大学率先进行了理工融合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理工同校,相得益彰”、“工借理势、理势工发”、“理工交叉、亦理亦工”的理念。[4]此外还有诸多学校与机构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研究理工融合理念,更重要的是将其深入地付诸实践,积极探索和推行理工融合的教育模式。而理与工要实现真正的融合与发展,需要将理工融合的理念融入大学教育各个环节,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理工融合思想的复合型人才将严谨的理论思维与务实的工程思维相结合。[5]本文介绍了理工融合理念和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详细阐述了理工融合理念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可视为相对静态的角度)、理工融合在高校教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的探索(可视为相对动态的角度)。

一、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复合”一词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指不同的两者的合成,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合成。以大家熟悉的名词复合材料为例,所谓复合材料是指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同的物质以物理方式结合而成,汲取各组成成分的优点,以构成需要的特定结构材料。该类材料不仅性能优于组成中的任意一个单独的材料,而且还可能具有单独组成成分所不具有的独特性能。

我们把“复合型人才”类比“复合材料”,是人才培养上的一种高级的“复合”。国内众多学者已对复合型人才含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吴向明等认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6]朱砚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 (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7]孟庆研指出,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运用能力强、有科学创新精神、通晓国际惯例、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语言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即一专多能的人。[8]魏斌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并且能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人才。复合型人才不是一种简单的“1+1=2”,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质的飞跃;复合型人才不仅是学习并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人才,更是将所学进行很好的整合应用的人才。[9]

当然,除了上述学者对复合型人才的概念观点外,还有很多观点存在,这里不再赘述。综合以往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种种观点,可总结延伸出复合型人才应具有的几个基本特征:

(1)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知识和能力交叉融合,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不是松散、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同时在知识交叉融合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

(3)综合素质较强。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并且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二、理工融合对培养复合型人才能力的作用

理工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息息相关的。进行理工融合的研究和实践,能够很好地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复合型人才基本特征的形成,最终实现适应时代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1.理工融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基础更加扎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越来越细,新兴、交叉学科越来越多,虽然这些学科、专业的理论课程有所区别,但是很多内容是相通的。基于此,理工融合不仅融合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知识,而且加入相关或相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各个专业的具体教学便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建立不同的教学结构。而课堂教学未涉及的内容有必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更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2.理工融合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爆炸和知识、技术的飞速更新,并且综合程度日益加深。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或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时,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如果只具有多专业松散的知识、能力,没有很好地进行相互交叉、融合,则人才就不能适应更高的社会要求,与单一人才比较也没有明显优势。

学科知识能够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理工融合将已有的、成熟的理论和技术应用知识整合在一起,并且加入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专业的基本实验和研究技能等,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起点,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3.理工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理工融合不仅系统地阐释相应学科和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应用,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融合在教学过程之中。更进一步地,理工融合可适时引入基础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甚至目前工程中不能很好地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钻研,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更加清楚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这样便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吸收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是通过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反复磨合来实现的,机会稍纵即逝。理工融合对理论和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时刻准备着,能够适合更多的工作要求,尤其适合创新型交叉领域的工作岗位,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力交融形成综合能力,尤其表现为很强的实践能力。同时将新的理论与技术融入其中,尽快地跟上理论和技术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创新发展的思想,培养创新发展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在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理工融合的探索

理工融合理念可以渗透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下面从几个比较重要的方面简单论述。

1.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想基础。理工分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要么有较充实的理论知识,但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弱;要么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没有非常扎实的理论作支撑,后劲不足,很可能会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理工融合的思想理念已经被高校和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培养模式,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理工融合的思想。

(1)双学位制:在本科学习期间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中北大学对理科专业如物理学、数学、化学专业等开设计算机、化工、信息类等第二学位课程,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选修课制:在以工为主的学校,设立了跨学院的数学建模、算法设计、近代物理等理科性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修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另外,现在大学的教学都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专业的需要选择相关课程,虽然不获取学分,但可以拓宽思路。

(3)理工科实验班:许多学校已开设理工科实验班多年,在低年级安排大量理科性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理科基础,使其积攒充足的发展后劲,在高年级采用导师制的办法为其量身定做学生自选工科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工科知识的强化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了“理科基础硬、工科能力强、发展后劲足、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目前培养模式离理想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2.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中,应当以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为准绳,着重考虑让学生在掌握主专业技能的同时,再掌握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10]而这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也是一致的。目前在大学教育阶段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共同基础课,即各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包括政治思想素养、计算机基础、外语、基础数学等;主修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等;选修课,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兴趣培养、跨学科知识等,在学校的适当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

理工融合注重将本学科、本专业以及跨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应用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全面,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好地体现了理工融合的思想,如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中北大学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山西省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使学生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光电子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电检测技术、光学零件加工技术、通信原理、光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及器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应课程的工程实践环节等等。开设的课程不仅包括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而且还包含较广泛的学科前沿技术与实践环节,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理工融合的基本思想。

3.教学过程

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善于精选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师是关键。学校应培养一批具备理工融合理念,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教师梯队。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专长一两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应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并融会贯通,互为所用。教师还应具有相当的创新能力,具备高超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11]

教学过程中,阐述基本理论进行理论推导的同时,应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与基础理论相关的工程技术应用,这样既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直观地体验到技术应用的背景和领域。具体来说,理科学生学习时,可以拓展专业相关的技术应用知识,增强其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在工科学生学习时,加强理论基础,使技术应用能力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教学过程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教学方法、途径、目的和内容都表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四、总结

理工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环境下产生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的发展和实现能够适应时代对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将理工融合理念融入大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惠,李秀峰,等.理工融合教育模式的调查与研究[C].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2005:72-77.

[2]黄友锐,曲立国.电气信息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4):7-10.

[3]张志超.浅谈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4-65.

[4]任晓敏,王建坤.关于理工融合教育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0,(7):29-31.

[5]冯亚青.化学化工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11-13.

[6]吴向明,余红娜,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其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96-399.

[7]朱砚.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09,(2):97-98.

[8]孟庆研.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60-61.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 为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原有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变革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学科生态建设,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办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一、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纲领。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基础,掌握金融、证券、保险、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基本业务技能,能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金融或资金有关的宏观管理或实际工作,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专业学生毕业时要求系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相关金融业务的基本训练,熟悉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在金融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中外金融理论与实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动态;(2)熟悉国家有关银行、证券的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金融业中通行的规则和惯例;(3)熟练掌握金融业务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从事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基础知

识,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和基本的硬件维护能力;(5)掌握经济学的基本

方法,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6)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专业外语学习,掌握阅读专业文献的词汇和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金融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策,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课程、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导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和科研基本方法。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原理、宏观经济学、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审计、银行会计、经济法学、银行信息系统、网络应用基础、文献检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资项目评估。专业方向课包括金融公关与营销、金融期货、金融专题、金融统计、银行制度比较、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信托与租赁、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保险精算。另外,还有实践环节的军训、劳动、教学实习、课程论文、毕业实习、创业训练、社会实践等。

二、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体系未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

“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三农”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处在金融体系最基层的农村信用联社在岗的基层人员,很多是农信社职工的子女或原有员工的亲属。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论知识,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个人业务技能不过关,综合素质偏低,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造成了混乱。特别是处于第一线的农村金融部门更是缺乏高素质的负责人, 一些业务素质不高、思想境界较低的人员长期占据领导岗位, 使得金融工作开展相当被动, 甚至因违规行为给信用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与农村金融机构人才严重匮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课程设置等整个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农林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农学概论等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农业经济运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和课程的设置并无异于财经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工商行业金融机构[3],而直接服务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毕业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进入农村金融机构,不懂得农业、农村、农民固有特性,不了解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照样要从头学起,显示不出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学生本身应具有的优势。作为用人单位有什么理由舍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人才而选择农林院校毕业生?

(二)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目前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适合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系统性不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一个系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素质是目的。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农林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是金融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很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单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实践教学环节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开展。比如,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中信贷资金用途考察时分不清方向;开展理财业务时搞不清农民消费特点;农业保险业务中,确定农作物受损时不会测产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农林院校的金融专业在整个学校学科体系中都是弱势学科,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紧张等各种因素,农林院校更多的重视自然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而轻视属于社会科学的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致使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太乐观。二是金融保险专业的特殊性,银行、保险等金融部门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许多科室和部门不能让学生接触,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的社会实践受到限制[5]。实践教学环节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脱节,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应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林院校的设立初衷是振兴我国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为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农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办学宗旨。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具备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懂得农村金融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农林院校无论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都应从农村金融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能够适应农村金融发展、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人才,突出农林院校的特点,为农村金融培养更多的,熟悉农业经济发展规律,根据农业本身的特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农村金融人才。

(二)构建系统性的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农林高等院校应该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将农村金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相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等等方面系统构建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另外,从学科生态的观点看,学科和建设一流大学有着密切关系,一流大学能够培养一流的学生。农林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培养一流金融人才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学科建设。在学科生态建设的环境下,农林高等院校应该加强金融学科生态建设,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有机融合,为金融学科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使农林高等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实践教学环节既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林高等院校应该转变农林院校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现象,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金融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另外,还要提高农林高等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强.中澳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以扬州大学查理・斯窦大学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耿传辉.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8)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师资构建与培养形式、课程体系实施形式、学生素质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平台与教学载体建设形式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和课程体系实施形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

加拿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中的能力系指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采用Develo-ping A Curriculum方法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首先把每个具体职业的全部工作分解成若干项相对独立的工作职责(每项工作职责对应一项综合能力),再根据履行每项工作职责的需要,把每项工作职责分解成若干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又对应一项专项能力),然后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路径确定某职业应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再根据能力支撑要素开发课程,构成某专业的课程体系并组织教学。该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设置教学与实践活动,并据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缺点是淡化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削弱了各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其比较适用于定制式培训,而不太适合技术型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其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职业能力的分解方法与工作任务引领式的课程体系实施模式。

(二)国际劳工组织MES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劳工组织MES(Modules 0f EmployableSkills)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模块化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首先确定各具体职业应具备的全部职能,然后把这些职能划分成一系列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为一个模块,再根据每个模块实际情况确定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与技能,由此构成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该模式特别适合职业培训,而不宜用于系统的专业教学。其可借鉴之处是模块化课程设置与教学。

(三)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与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关键能力。其不足是只注重学生单项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因而,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其更适合中等职业教育。但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很多,如: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借助企业资源在企业里开展教学、教学以专业实践活动为立足点、学校知识教育与企业技能训练并行等。

(四)美国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个职业集合的共同要求为培养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由学校负责培育、岗位能力由企业负责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首先是将工作性质相近的一些职业集合为一个职群,然后分析职群的共同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以及各职业的入门技术,并加以系统地整合而形成职业群集课程。该职业群集课程应涵盖群集当中所有职业的要求,学习内容较广泛。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习内容广泛、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但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不够专、精,学生就业后需要企业的针对性培训。该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根据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时着重培养其基本技能与基础能力。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五)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政府的专门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设置课程,并将行业标准转换为课程设置标准开展教学,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课程进行选修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教学标准必须全国注册并严格执行。该模式的特点是将职业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构建各种证书、文凭、学位之间的立交桥。其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关注不够。其较适合我国现行教育框架下的高等职业继续教育、技工教育。该模式的可借鉴之处是:将职业资格标准融人课程教学标准,实施“双证”融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修课程。

(六)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专业岗位群对应的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的需要确定应具备的相应职业能力,再根据相应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应掌握知识与技能,构成一系列学习课程,并根据任务载体完成的工作过程开展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特点是从生产实际当中提炼出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还原到真实环境当中进行教学。其不足是难以将基础知识教育囊括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其最适合用于工程技术类专业、服务性专业教育。该模式可借鉴的是: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主线的从职业能力到知识到课程的分析方法与课程建立方法;根据任务载体完成的工作过程展开教学的方式。

(七)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产品构思、研发到实施、运行、改良乃至报废的生命全过程为载体,让学生跟随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做中学、学中做”的综合学习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系统的工程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力求改变片面追求单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效应的培养模式,以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工程系统能力和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建立技术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技术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产品开发培养学生创新和运作能力。该模式较适合本科工程技术教育,但其职业教育成分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可借鉴其“做中学、学中做”理念与方法。

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还没

有从本科大学“压缩饼干”型当中走出来。但在一些发达地区和条件比较好的高职院校也早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经验,形成了一些特色较鲜明、较具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模式、“双证”融通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前校后厂”模式等。应该说,这些模式对于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还没有得到进一步提炼与升华,没有打造出范式,甚至还处于争论之中。

三、对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纵观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它们都有自己的理念与主张,都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它们的精髓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按照行业(企业)标准与用人要求组织教学”。前面提到的我国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建立在那些精髓理念基础之上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那些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注意到下列问题:

(一)我国高职教育所处的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同

1.生源基础较差。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我国的基础教育条件却欠佳,且参差不齐,再加上我国现行高校招生体制的影响,导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高职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必须要满足学生的承受能力,否则,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徒劳的。

2.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态度。在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与税收减免政策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企业对职业教育非常热心,且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因而发达国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彻底地实行。而我国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因而中国暂不能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再加上我国教育投入不足,同时高职院校企业服务能力又弱,因而,我国实施全程企业参与型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困难的。必须构建虚拟实训室(基地)、虚拟车间甚至虚拟工厂加以补充,用虚拟的教学条件弥补企业参与的不足,把虚拟训练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虚拟训练与真实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o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与学历文凭教育的双重性。在我国,高级职业技能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由教育部管辖的高等职业教育,另一条是由人事与社会保障部管辖的高级技工教育与技师教育。高职教育与高级技工、技师教育的根本区别是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文凭教育属性。这种情况是由许多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形成的,同时也是满足中国老百姓实际要求的,故这种情况必将继续存在下去。既然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文凭教育属性,那么在建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时,就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应介于设计人员与高技能人员之间。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纲

可以说,“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只是一个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是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各高职院校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在这个大框架下切合行业、地区实际及学校自身条件来建立,以包容的态度汲取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特色。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类别差异性

对于工科、农林、财务会计、金融与服务类专业,由于其将来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流程式的,因而,这些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框架,并根据TAFE模式要求将行业岗位标准引入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标准之中,实施“双证”融合;同时,依据MES模式要求将课程模块化或设置专业方向,并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以解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和个性化培养的问题;并在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实施CDIO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这种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按以下方式实施:先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学生入学后再让学生先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然后同时进行文化基础课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文化基础课以行动导向法教学为主并辅之实践性教学方法;然后再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以强化学生基础技能;然后再在学校一体化教室进行边讲边练的专业课教学,以训练学生的专项能力;然后再到虚拟实训基地与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再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训练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所有专业课和技能训练全部按照任务载体完成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并实行“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

对于财政、经济贸易、营销与管理类专业,由于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的能力要求是宽,并非强调专而精,因此,这些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框架。但职业群集模式适应基础较好的学生,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与MES模式理念将主要课程的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式的模块化并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并同样依据TAFE模式思想进行“课证”融合,并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教育,将学生的岗位培训J纳入学制内的企业顶岗实习之中,并实现基础能力训练与岗位培训的有机衔接。这种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样实施:先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学生入学后再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然后同时进行文化基础课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然后再到学校一体化教室进行边讲边练的符合“订单”教育合作企业要求的专业课教学;然后再到学校虚拟实训基地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再到“订单”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以强化综合技能;然后再在学校进行综合化项目教学和取证培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然后再到“订单”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在教学过程中,所有专业课程与技能训练全部实行项目化教学。

对于文化、艺术设计类专业,由于其培养的各能力之间并无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因而这些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以CBE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框架,并同样地依据TAFE模式理论进行“课证”融合、依据MES模式理论将课程进行模块化或设置专业方向,并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以达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目标,并在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这种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可以是这样:先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学生入学后再让其进行岗位工作认识实习,然后同时进行文化课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再到学校一体化教学场所或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式的专业专项能力训练;再到实际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以强化学生的专业专项能力;然后再到学校进行综合性项目训练及取证训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再到实际单位进行顶岗实习。

参考资料:

[1]黄冬梅,汤天啊,以国际贸易专业为背景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9(3):33

[2]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9)

会计专业是我国高校的热门专业之一,会计专业人才在社会上存在大量需求。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然而在这种人才市场供需两旺的态势下,却出现了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总量过剩,结构不足”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知识能力构建 21世纪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型促进了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企业的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应当是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如图1所示:

以上知识结构中,基础知识由公共基础知识与学科基础知识两部分组成,公共基础知识即思想道德知识、数学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学科基础知识即会计学专业知识以及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学科内其他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知识、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统计学知识、法律知识等。专业知识即会计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包含的相关知识,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银行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知识。会计专业的拓展知识主要是指学科大类相关专业知识、国际会计相关知识、会计职业教育知识。

相对其他社会学科而言,会计专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学生需要具有更强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才符合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要求;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的经济、法律、市场环境变幻莫测,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加剧,给企业会计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而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是固定的学年制教育,有限的学习时间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在高校学习期间掌握所有知识,学生的知识能力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具有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利用新知识、新能力发现并解决新问题;在产业知识化、资产无形化的情形下,企业中的新业务、新情况大量涌现,会计处理处于不断变动和更新之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由于会计工作涉及企业各个部门的经济利益,且会计人员的工作需要与税务、工商、银行及证劵监管等多个部门进行业务往来,因此无论是基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会计人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素质结构中,社会道德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伦理道德素质,社会道德素质决定了人的品质与修养;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不仅如此,对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而言会计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只有恪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依法处理会计业务,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可靠,保护广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课程体系构建 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通专并重、内容适度充实、形式灵活多样等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即课程体系应包括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两部分,并注重二者的结合;通专并重即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体现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注重学科交叉,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质量要求;内容适度充实即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个性差异等因素,精简、融合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以培养高质量的多样化人才;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是指实践课程应该是手工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并重,课内实训与课外实习相交叉,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根据以上原则,可设计出以下课程体系:

(1)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图2所示的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会计职业教育相关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与其他各类选修课程;国际会计相关课程可以成为必修课程,也可以成为选修课程,主要是基于学生能力水平对其进行定位。公共基础课程为所有管理学、会计学专业都需开设的规定性课程,开设公共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开设学科基础课程有利于拓宽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面,为后续专业课的开设奠定深厚基础。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开设专业必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史、现代会计理论、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学、银行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投资会计、投资审计、资产评估、保险会计、商业会计、外贸会计、证券公司会计等,开设专业选修课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拓宽学生知识面,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拓展模块课程如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比较、国际金融与贸易、国际投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理论等课程,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其创新能力。其他各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跨学科专业类选修课、综合素质类选修课,开设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选修课范围,扩大其知识面。

(2)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图3所示的实践体系中:专业认知实践主要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企业感官上的认识;单项技能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记账、算账、报账等单项业务处理能力;专项模拟实践主要是培养学生系统完成企业各会计工作岗位的核算能力,如财务处理程序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管理会计模拟实验、审计模拟实验等;综合模拟实践按会计业务分工分设岗位,各岗位通过工作配合,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从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培养其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ERP沙盘仿真实验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企业所有部门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全力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社会调查能够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是为了使学生熟悉会计科目、记账凭证、账簿的使用方法,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和基本会计报表;课程论文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引起学生对该学科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的关注,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为以后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毕业实习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其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考察学生对所学理论和实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

(3)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教育模式。理论课程体系采用“2+2”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可以采用“2+2”的理论课程教育模式。李锋(2008)曾探讨“2+2”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前提是学校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入学校后,第一、二学年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的培养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人文、体能素质,奠定学生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已有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通过这一阶段学习学生可以累积学科知识,对学科中的各专业有所了解,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为第二学年末进行专业选择做好准备。第三、四学年学生开始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习,根据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会计职业道德相关课程以及国际会计相关课程的学习均集中在这一阶段。由于此阶段的各课程之间在知识上相互联系,在具体安排时就可以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主线,将课程依次安排在各个学期。至于其他各类选修课程由于与学科学习联系不大,则可以灵活安排,不必拘泥于此模式。对于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会计专业的相关实训、实习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既要紧随理论课程教学,又要注意保持其相对独立性,且各个实践过程之间应该紧密相连,层层推进。实际教学中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可以采用如下安排:一是实训安排。学生进校时就安排专业认知实践,让学生参观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企业记账程序;单项技能实践由于具有分散性可以安排其与相关理论课程同时进行,教师在上课期间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相关理论课程结课的同时单项技能实践也就完成了;专项模拟实践应该作为后续课程于相关理论课程结课之后独立安排,以发挥其真正效能;综合模拟实践由于是以分工合作方式来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全部工作,因此其安排应该是在各专项技能模拟实践完成之后;ERP沙盘仿真实验应在综合模拟实践之后,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二是实习安排。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主要安排于学期的寒、暑假;课程设计的安排应该与相关课程同步,根据各课程的不同特点,或是于上课期间安排,或是于课程结束后安排;毕业实习应该安排于学生毕业年度;毕业论文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所学理论和实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应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

(三)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构建

(1)教学方法。进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人员是教师,培养的对象是学生,因此,要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需要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应以双师(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教学团队)、双课堂(即教学课堂与外部课堂)为基础,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双语教学为手段,进行启发式、探究式、案例教学,以实现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如图4。

(2)教学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仅靠完善的课程体系、科学的教学方法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建立起支持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应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基于这一理念,高校应建立如图5所示的教学管理制度。在该教学管理制度中,学生依据学分制可以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自由进行网上选课,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导师制是推行学分制的前提条件,通过导师制,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选课指导、专业指导、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指导,有利于学生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弹性学制,学生能够灵活安排自身学习进度,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学分制的效能;主辅修制赋予了学生进行第二专业学习的机会,为一些兴趣广泛的学生提供了条件,能够更大范围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兼顾反映人才质量、影响评价的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三、结论

会计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高校在构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中肩负着历史重任,任重而道远。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基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的指导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本文系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2015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项目《教学研究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会计学专业为例》(项目号:12sjjg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熊华军:《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5期。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10)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回答“什么是应用型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这里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生产、管理、服务等岗位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本科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对人才基础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培养的人才既不能像传统本科大学那样,培养理论型人才,也不能像职业技术学校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纯粹务实的、操作型人才,而应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走特色发展道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努力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因此,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理论为中心,技能为导线。

二、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 课程体系设置简单。经过调查显示,当前高校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和清晰,还是一些传统的专业和培养计划,没有准确定位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不能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很单一的。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基本上已将实践环节从课程中剥离出来,设置实验课程、课程实验,但相应的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却缺少条理和探索性,相应的专门的实验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还不能配备到位,而教师也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是只注重理论的教学研究,没有把案例和实践教学结合到理论课的传授中。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实践课程经常出现缩水现象,或以“放羊”形式告终。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常规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但缺少实践案例教学模式,不能针对学科中的理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中结合当前实际加入案例教学。这样使整个课堂比较枯燥,不能达到和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同时针对经济类的学科没有适当的双语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双语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当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要非常标准,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很好的典范。

3. 缺乏实习实践基地。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理论与实践仍然存在相脱节的现象。如校内会计模拟实验虽然采取模拟仿真的形式。但由于存在实验材料的单一、实验方式的单调等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能持久,实验效果差。校外实习虽可以弥补校内模拟实验的不足,但由于实习单位接纳的学生数有限,校外实习安排较困难。即使已经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少,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措施

1.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制定应构建科学、协调、可操作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要优化课程体系,精选课程内容。第一,以能力为本位设置课程体系,可以设置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方向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拓展课平台,这 “五大平台”方式。第二,强化基础课教学,加强文化修养和语言、计算机、外语等课程教学。第三,按照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设置一定比例的任选课程。第四,精设专业课,专业课内容要新。

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以传统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适合学科特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双语教学引用到课堂中,既锻炼了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口语的平台。

在教学手段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科研环节,学生可以针对感兴趣的领域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通常可以通过诸如毕业论文写作、开展社会调研或实践、参加科研活动等方式进行。鼓励和要求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要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规定要求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等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教学资源,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做到本科四年能力培养不断线。

3.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企合作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企业对于职业岗位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功能定位的基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是关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依照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符合岗位素质标准的原则,积极推进各项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着力在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意识和高技能塑造上下工夫,精心塑造诚信,敬业、爱岗,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和精湛操作技艺,能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手脑并用型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与经济社会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校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模式。它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适应现代生产第一线需求为目的,以学校和社会紧密合作为途径的现代教育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教育,能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上一篇: 量子科学应用 下一篇: 财务分析和预算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