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1 09:23:07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1)

一、县域银行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县域银行服务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和县域经济新发展新要求相比,县域银行服务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县域信贷投入的总量相对不足,部分领域贷款比较难。调查表明,资金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和种养大户等领域。

现有的银行体系难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县域银行机构和网点相对来说比较的匮乏,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的需求。另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中,政策性金融偏弱,与县域融资中弱质性主体多、政策性融资需求大的特征不相适应。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刚起步,在各个地区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

银行信贷管理滞后,金融服务创新仍然不足,银行对于执行信贷政策缺乏区别对待。贷款审批手续比较繁琐,不能适应县域主体分散和多样化的特点,审批效率下降,也无形提高了贷款门槛。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金融机构虽然推出了较多融资新产品,但真正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针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型组织和县域经济主体资产特点创新的产品不多。另外,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对信贷人员奖罚不对称,尤其是一些过于严厉的考核问责制,县域信贷人员普遍存在畏贷现象。

支付结算服务有待改善,融资渠道仍然过于单一。当前,支付结算、理财等非信贷金融服务跟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农村偏远地区存款、汇兑、结算等仍不能满足需求。

二、县域银行服务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银行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加服务的网点;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逐步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延伸窗口的服务;推动邮储银行加快储蓄网点改造。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新型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管齐下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元化资金需求。

(二)创新信贷服务与管理体系

首先,要创新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发展企业、农户联保以及企业、农户、合作社间多种组合形式的多元联保贷款;探索发展订单,股权、提单、仓单、收费权或收益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土地、林地、矿产开采权等权利抵押贷款;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自助循环贷款等新产品。另外,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将农民专业社等主体纳入评级范围,合理下放基层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的程序。大力发展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提高贷款定价的差异化、精细化水平,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

(三)加强支付体系建设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环境

通过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汇划资金,提高县域资金汇划的效率;推广直补一卡通、惠农信用卡等特色银行卡业务,增加银行卡业务办理网点,增加县域ATM机和POS机等卡交易受理设备数量;推动县域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支付创新。

(四)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首先,要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省、市级担保公司拓展县域担保、再担保的业务工作,依托县市财政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下的多种形式县域担保公司,面向农户、中小企业发展互助担保组织。加快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将水果和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另外,是完善中介及配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以土地和水域等承包经营权为对象的县、乡级产权交易服务中心,进一步的降低中介服务收费的标准,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通过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促进银企对接。还要优化县域信用环境,将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对县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加强货币信贷、财政等政策引导

首先,要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加大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再贴现、再贷款的支持,制定出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金融机构县域信贷支持效果的评估机制。二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对于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网点的银行,新设法人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应给予奖励和免税政策。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涉农、中小企业贷款增量奖励比例和补贴力度,对于各种创新产品设立专项的奖励基金或贴息政策。三是加强市场培育与规划,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县域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引导县域经济主体健全财务制度,增强县域资金吸附能力,编制县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形成符合县情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四是完善县域金融法治环境,明确县域主要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行为规范,并以法律形式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在县域的机构设置、资金运用等加以明确。

三、总结

总之,银行业机构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县域经济快速的发展,对于银行服务需求增大,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银行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信贷业务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度,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县域特点的金融产品,为服务县域统筹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2)

    上林县农业生产以水稻、甘蔗、桑蚕为主,上林优质米以其独特的口感驰名中外。2009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81312万元,其中农业(种植业)76463万元,林业5605万元,畜牧业86768万元,渔业11911万元,服务业565万元。2009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53元[3]。

    (二)农业总产值及各项指标分析

    1、60年来农业总产值独立分析

    上林县农业经济在60年的过程中呈逐年稳定上升态势,利用SPSS软件,可以时间参数作为X轴,即自变量,农业总产值作为Y轴,即因变量,数学模型设为:Y=αeβX。经指数模型分析求得α、β的参数估计值,得回归方程Y=1.98*10-60e0.0743X。

    2、按分项产业模型整合分析

    参照农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分析,将各产业分项产值分别代入SPSS软件,以农业各分项产值为因变量Y,年份为自变量X,可得以下回归方程:农业:Y1=1.32×10-53e0.0662X1畜牧业:Y2=2.87×10-97e0.1161X2林业:Y3=1.73×10-58e0.0704X3渔业:Y4=4.36×10-114e0.1347X4服务业:Y5=1.85×10-72e0.0854X5

    3、按照更合理的推算方式,农业总产值应当等于各分项产值的总和,即Y=Sum(Y1,Y2,Y3,Y4,Y5)。在1990年之后,以上五项产业基本开始纳入全县总量计算,因此对1990年之后的农业总产值作出二次模拟回归,得Y6=2.47×10-77e0.0939X。经实际数据对比,这条方程曲线更加接近农业总产值发展趋势的实际情况,所以以此作为中长期预测曲线模型。

    (三)农民收入与支出情况的变化

    1、农民纯收入与农业总产值的联系

    上林县自1970年以来农民纯收入随农业总产值增长而逐年提高,使用SPSS软件,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Y,将农业总产值作为自变量X,建立回归方程Y=kX+b,通过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Y7=0.0179X—6.5955。

    2、农民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联系

    通过SPSS软件,以人均消费支出为因变量Y,农民纯收入为自变量X,同样进行一次线性回归,建立模型为Y=k’X+b’。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如下:Y8=0.4279X+981.96。

    二、上林县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一)预计农业总产值与农民纯收入走向

    根据回归模型(1)~(6)对上林县未来农业发展走向做出预计,可将时间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来求得中长期对农业总产值的预测值。例如回归模型(7)中,农业总产值对应时间参数的回归方程为Y=2.47×10-77e0.0939X,将曲线向X轴正向推进若干个单位,便可以从计算或图形中得到未来若干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的预测数据。

    (二)未来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

    1、受到国家调高农产品价格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上林县农业经济仍然要保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确保粮食总产量增长。

    2、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发展糖蔗、桑蚕等优势产业[8],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等特色养殖,推动水产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发展油茶种植,推进林下经济种植,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三)全县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按照“中央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县“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活动,继续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抓好节水改造配套工程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人饮、沼气等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新农村和生态家园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3)

县域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基础层次,对我国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也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湖南省各县域地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3-2013年11年间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演化趋势。为了更直观的反映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变化和演化趋势,本文还以“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泛湘南经济圈”及“大湘西经济圈”为研究单元,分析比较各经济体的总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从而研究各区域及湖南省整体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湖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二、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分析 

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分析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可知,11年间湖南省及四大经济体的县域城镇化演化趋势特征显著。 

1.湖南省及各区域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2003-2013年11年间湖南省及四大经济体的县域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均呈稳步提升趋势。特别地,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在2010年有小幅下降,随后又继续平稳提高。而四大经济体中环洞庭湖、泛湘南及大湘西三大地区的县域城镇化整体发展趋势与湖南省发展趋势完全吻合,只有长株潭地区表现为11年间县域城镇化率持续不断的逐年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四大区域中只有大湘西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于湖南省水平。 

进一步分析湖南省及各区域的县域城镇化率增长幅度可知,湖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约为1.5%,四大区域中长株潭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高于这一水平,而环洞庭湖和大湘西两大区域低于这一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区域中县域城镇化率年均增幅最小的地区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而年均增幅最大的则是长株潭地区。 

2.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长株潭地区最高,大湘西地区最低 

从各区域县域城镇化的整体发展来看,长株潭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最高且远高于湖南省发展水平,而大湘西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最低且低于湖南省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两地区间县域城镇化率的差距由2003年的3%增加至2013年的13%,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差距逐年递增,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再考虑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2003-2013年11年间长株潭地区县域城镇化率提高近23%,年均增幅达2.1%。而大湘西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则提高不到14%,年均增幅不到1.3%。正因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株潭和大湘西两大区域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增大,程度逐渐加深。 

3.2007-2013年环洞庭湖、泛湘南两地区走势相似 

从整体上看,四大区域中环洞庭湖、泛湘南两大区域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趋势与湖南省发展趋势有较高的相似度,其中泛湘南地区的相似程度最高。而从各区域看,四大经济体中依旧是环洞庭湖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发展走势相似。特别地,从2007年起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率相似程度大幅提高,发展趋势基本重合,且与湖南省发展趋势高度吻合。 

进一步分析环洞庭湖和泛湘南地区的县域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可知,2003-2013年11年间两区域县域城镇化率的年均增幅相差不足0.4%,而在2007-2013年7年间年均增幅相差不足0.1%。这说明两地区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发展速度大致相同,发展走势高度相似。 

三、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4)

2.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如图3所示。根据图3所示,在2002年—2011年的10年间,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变化出现波动上涨的趋势,其中2009年增长率为3.69%,成为十年间最低增长值,而2003年出现这个阶段的最大增长值,增长率达到41.31%。总体而言,山西省县域GDP增长率总态势较好。

通过以上对山西省县域经济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县域经济在近来十年间的发展态势良好,虽个别年间GDP出现急剧下滑现象,但总体上仍然是微弱增长,同时在急剧下滑后又迅速回升,出现赶超现象。

二、山西县域经济在省内的地位

深入探究山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必须对其在全省的经济地位有所了解。在众多的经济指标中,GDP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二者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本文分别采取县域GDP、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两项指标,计算它们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从而了解县域经济在省内的地位。表2反映出2002—2011年的10年间,山西省县域GDP总量,山西省全省GDP总量及其所占比重的关系。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县域GDP占到全省GDP总量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县域GDP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表2)。

就县域GDP所占比重的发展态势看,除了2004年和2010年所占比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各年份都呈稳步上涨的趋势。从2002年所占比值为48.57%到2011年所占比为58.89%,十年间增长率为10.32%,涨幅较大。由此也可看出,县域经济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地位不断增强,影响力日趋加大。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5)

[摘 要] 文章选取新疆68个县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南北疆两大区域,以2004-2013年为研究期限,通过采用基尼系数、差异系数和Theil熵系数法对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距变化、新疆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新疆县域经济差异以2008年为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通过Theil系数分解后发现,南北疆区域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时北疆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南疆区域内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则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 新疆;县域经济差异;Theil熵系数

[作者简介]程豹(1991-),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柴富成(1965-),男,陕西西安人,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和生态经济;王迪(1988-),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 引言

中国地域广阔,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受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等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地域间发展差距突出,形成了以上海、北京、广州为代表的现代化都市和西部落后的局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壮大县域经济”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加大西部经济发展力度,努力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缩小区际差异。新疆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2013年新疆全区GDP产值达到8360.2亿元,同比增长11.4%。依据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域特点以及南北经济发展和人文特征,以新疆天山山脉为界,可把新疆划分为南北疆两大地区。新疆总体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南北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2011年,新疆省内人均GDP最高的县与最低的县的比值为19.7倍,2012年,比值扩大为20.8倍。适当的区域经济差异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相应的区位优势,但区域差异过大也会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滋生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等。因此,有必要对新疆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研究,以充分了解新疆县域经济现状,为实现新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地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Rozelle对中国经济研究发现,由于农村工业化发展加快导致中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1 ]。Ying通过对1978-1994年度相关数据的分析表明:1990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分水岭;在1990年以前,中国内陆和沿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并不明显,但1990年以后,二者间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 [2 ]。同年,Kanbur对中国1983-1995年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中国城乡差异与沿海内陆差异之间的变化趋势 [3 ]。Lyons通过对福建县域经济的研究发现,区域内县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4 ]。Long通过对江苏县域经济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5 ]。

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同样做出了很大贡献。在研究范围上,既有从国家层面,也有以县市以及省域为研究单位,且逐步形成了以县域经济研究为主要切入点的趋势。张毅通过收集分析中国1980-2008年度县域经济相关指标,得出中国县域经济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6 ]。高兴雨通过泰勒系数分解的方法,研究甘肃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 [7 ]。廖翼, 周发明等,通过对湖南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发现:从产业结构分解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8 ]。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方法、思路等差异,并没有达成一致性的结论,且各个区域的条件千差万别,研究成果的普适性也有待考究。因此,本文通过对新疆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研究,以期为新疆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研究方法

1. 指标选取。衡量地区经济差异的指标主要包括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单一指标通常选取人均收入或人均GDP衡量地区经济差异,而综合指标体系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对地区教育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福利、自然条件进行了测度比较。但是,多指标体系和单指标体系也存在一定的联系。通常一个地区的人均GDP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的生活水平、医疗状况、教育水平等绝大部分信息。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分析的主要目标,本文采用以GDP为主的单指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进行测度。

2. 数据计算。考虑到数据特征以及验证性的需要,选取Theil熵系数、基尼系数以及变异系数来对新疆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分析。

(1)Theil熵系数计算及其分解。Theil熵系数最早由Theil在1967年研究国家间收入差距时首先提出来,随后广泛地运用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的测量,其值的大小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Theil熵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Theil熵系数T(以GDP比重加权计算而得)和Theil熵系数L(以人口比重加权计算而得)。本文主要采用以GDP加权计算而得的Theil熵系数T来反应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计算公式为:

其中,Yab表示第a类地区b县的产值,Y表示所有县域的总产值,Pab表示第a类地区b县的人口数目,P则表示全部人口总数。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求出a类地区的内部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a表示a类地区的总产值,Pa表示a类地区的总人口数。因此,可以对Theil熵系数进行如下分解:

因此,Theil熵系数等于区域间的Theil熵系数加上区域内的Theil熵系数。

(2)基尼系数计算。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相对分析指标。本文采用洛伦兹曲线推出的一个直观实用的基尼系数测算公式进行新疆县域GDP基尼系数的计算 [9 ] [10 ]。假定样本人口可以分成n组,设Wi、Mi、Pi分别代表第i组的人均GDP、平均GDP和人口总数(i=1、2、3……n),对全部样本按平均GDP由小到大排序后,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3)差异系数的计算。差异系数计算方法较多,本文主要选择以人口加权计算而得的加权差异系数来度量县域经济差异。计算公式为:

其中,Yb表示b县的产值,Y表示总产值,Pb表示b县的人口,P则表示总的人口数目。差异系数的值越大则表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越大。

(二)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以及可得性,本文利用2004-2013年间的各县的常住人口数目作为计算数;由于产值按当年价计算对于运算数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按当年价计算的GDP值作为地区产值。本文全部数据均来自《新疆统计年鉴》、《新疆调查年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三、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县域经济总体差距分析

以新疆各个县的对应指标为样本,通过计算,得出了2004-2013年度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分布情况(表1)。

采用基尼系数、差异系数以及Theil熵系数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多方面的度量与验证,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从而从多方面认识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差距情况。由表1可知,基尼系数、差异系数以及Theil系数三者之间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2004-2008年间,三者均呈现上升趋势,2008-2013年三者呈现下降趋势,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2008年为峰值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2004-2008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当时主要以北疆为经济建设中心,所以导致新疆县域经济差异逐步拉大。2008年以后,Theil系数的不断下降,表明整体上县域经济最近几年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事实上,在2009年的“7·5”事件以后,中央大力支持新疆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为解决新疆经济发展面对的困难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例如,积极建设经济开发区,大力引进外部投资,为新疆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新疆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分解

以县为基本行政单位,通过计算Theil系数,对2004-2013年度区域间以及区域内的Theil系数进行分解,分解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新疆县域Theil系数分解结果中,区域间的差异更加显著。2004-2013年间,区域间的Theil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且贡献率都高于70%;2004-2013年间,区域内的Theil系数值较小且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差异贡献度都低于26%。由此可以推断,在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差距中区域间的差距居于主要地位,即新疆县域总体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南北疆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其主要原因为:在资源上,北疆的石油气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更加适宜,导致在经济发展初期南北疆就已存在差距;社会文化方面,南疆多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民为主,其世代多以经营农牧业为主,收入低而且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而在北疆地区,居民大多以内地迁入的河南,四川等地的居民为主,在思想、文化上较为开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疆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而北疆由于早期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通过区域Theil系数分解,得到南北疆区域内的Theil系数(见表3)。

从南北疆区域差距看,2004-2013年间,北疆区域内部差异性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南疆刚好相反,南疆区域内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差距贡献率由2004年的35.45%逐步上升到2013年的52.24%。说明在2004-2013年之间,北疆县域间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县域经济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南疆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根据增长极理论可知,经济增长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增长极形成与发展过程会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当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时,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在经济发展初期所形成的增长极产生的极化效应较强,且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强弱与地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至2013年,总共有4个部级开发区和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除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他都位于北疆。可以看出,北疆的增长极较多,且分布较广,各个极化中心之间可以相互联系形成网络状的经济增长区域,从而可以有效带动增长极周围的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各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对于南疆来说,可以充当经济增长极的区域相对较少。南疆较为发达的城市包括喀什、库尔勒等,而且相互之间联系并不是很紧密,仅可以充当部分经济增长中心的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2004-2013年新疆整体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以2008年为界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通过Theil系数分解后发现,南北疆区域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时北疆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而南疆区域内各县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则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政策建议

1. 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新疆南北疆发展相对孤立,县域经济实力差异较大,尤其是南疆地区县域经济差异巨大。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政策资金投入,加强县域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南疆地区极化中心城市建设,以改变南疆落后的局面。

2. 大力发展县域主导产业。新疆南北疆虽然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天然的资源优势为新疆带来了潜在的竞争优势,如何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核心竞争优势,将是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快速发展的关键。各个县应以资源依托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将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发展成当地龙头企业,使特色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3. 加快公路网和铁路网建设。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能够打破地理位置限制,大幅缩短时间与空间距离,使城市密集度和经济密集度相对集中,从而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此外,发达的交通网络可以加强新疆县域之间联系,降低产品交易周期和成本,提高资金和信息使用效率,也为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Rozelle S.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 Emerging Patterns in China’s Reforming Economy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4,(3):163- 183.

[2]Ying L.G, China’s Changing Regional Disparities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Economic Geography,1999,(1):59-70.

[3]Kanbur R, Zhang X B. Which regional inequality? The evolution of rural-urban and Inland Coastal inequality in China from 1983 to 1995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9,(27):686 - 701.

[4]Lyons T P. Intra—provincial Disparity in China: Fujian Province,1978-1995[J].Economic Geography,1998,(3):201-227.

[5]Long G.&M. K. 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ra-provincial Disparities in Post Reform China: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J].Geoforum,2001,(32):215-234.

[6]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15-25.

[7]高新雨,丁绪辉.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解析——基于1998-2011年变异系数和Theil系数的分析[J].甘肃金融,2013,(08):69-71.

[8]廖翼,周发明等.湖南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2):35-41.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6)

近两年,国内学者关注到空间杜宾模型在面板数据空间计量上的独特优势,且引进并运用杜宾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问题。金春雨通过构建制造业产出的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李红和王彦晓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中国286个城市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情况,吴玉鸣选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检验了我国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等等。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既可以分析出自变量对自身因变量的直接影响,也能分析出其对周围因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能够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对比阐释清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空间影响程度。因此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提出,恰好为本研究的从空间视角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趋势分析 

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分析甘肃省2003年~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化过程及其源泉,研究数据均来源于《甘肃统计年鉴》(2004-2013)。从图1的泰尔指数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泰尔指数总体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3年的0.438逐渐上升到2006年的0.455,然后又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0.343,但各年泰尔指数均在0.3以上;区域间的差异虽有下降,但在总体上呈平稳趋势,特别是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0.06左右;区域内差异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平稳”的趋势,近三年来与区域间差异趋势相同,同样趋于平稳,一直保持在0.28左右。这说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总体突出,且呈稳定状态,区域经济发展论文间的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其影响趋于平稳。 

进一步并将甘肃省划分为陇东南(包括庆阳、平凉、天水、陇南)、中南(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甘南)、河西(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三大片区,分析三大片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趋势,从图2可以看到陇东南、中南、河西三大片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不同的情况。陇东南片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近三年趋于平缓趋势,一直保持在0.20左右;中南片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由2003年的0.562下降到2012年的0.377;河西片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高为2009年的0.362,在2007年~2010年之间的波动比较大,2010年之后趋于平缓;总体来看,三大片区的泰尓指数越来越接近且越趋于平稳,中南片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之陇东南片区和河西片区更大些。 

三、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其检验 

1.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变量选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统筹考虑了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空间效应,基本形式为: 

yit=r■wijyjt+aXit+q■wijXjt+wi+dt+eit(1) 

其中,i表示空间单元(i=1,2,…,N),N为单元总数; t表示时期(t=1,2,…,T),T为时期总数;yit为因变量;r为空间滞后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选择基于最小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a为待估计的系数;Xit为自变量;wi表示空间(个体)效应;dt表示时间效应;eit是独立且同分布的随机误差项,wijXjt表示邻近自变量的空间滞后变量,q为待估计的系数。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还可以分析出解释变量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直接效应为某个空间单元解释变量的变化导致该单元被解释变量的变化,溢出效应为某个空间单元解释变量的变化导致相邻空间单元被解释变量的改变,而反馈效应为直接效应与空间杜宾模型系数估计值数值之差。 

本研究以甘肃省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来源于《甘肃年鉴》(2004-2013)和《全国地市县财政统计资料》(2004-2013)。基于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框架,选择变量及其衡量指标说明如下:以县域人均GDP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记作Y;以县域人口密度衡量县域相对市场规模,记作X1,人口密度越大,市场规模就越大;以第二产业中工业产值占整个GDP的比重衡量县域工业化程度,记作X2,比重越高工业化程度越高;以交通邮政业产值衡量贸易条件,记作X3;以固定资产投资密度衡量资本投入强度,记作X4;以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城镇化率,记作X5。 

2.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检验。依据Elhorst给出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空间模型选择及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选择方法,首先构建LM和R-LM统计量,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表1)可以看出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又由于LMLag统计量比LMError统计量更显著,R-LMLag统计量比R-LMError统计量更显著,模型应该选择空间滞后模型。接着用Wald统计量和LR统计量来检验空间杜宾模型能否简化为空间滞后模型或空间误差模型,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应该选择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然后运用Hausman检验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选择,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最后,固定效应模型又分为三种模型,用LR检验来选择三种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应该用空间时间双固定效应模型。综合上述检验分析,本研究应该选择的模型为空间时间双固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四、 实证分析结果 

基于上述模型选择和检验结果,通过空间时间双固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程度、贸易条件、投资强度、城镇化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模型估计结果见表2。 

总体来说,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受本县域解释变量的影响,还受到相邻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解释变量的影响,所有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均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除了相对市场规模的系数估计值为负数外,其他四个解释变量的系数估计值均为正,这也进一步说明传统不考虑空间效应的分析是有偏差的。具体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滞后项的估计值为-0.376 1,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甘肃省各县域之间空间竞争性较强,各县域未能实现协调发展;本地区相对市场规模的估计值为-0.029 9,且在10%的水平下显著,周边地区相对市场规模对本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410 6,且在l%水平下显著,这表明本地区的相对市场规模对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而周边地区的相对市场规模却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本地区内尚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边际劳动产品价值较小,本地市场消费不足,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在人口跨区迁移的前提下,周边地区能为本地区提供更加熟练的劳动力,且扩大了本地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本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估计值为1.687 5,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周边地区工业化程度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系数为1.882 6,且在l%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工业化程度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经济外部性,周边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能为本地区提供市场机会(本县域可以供给原材料、中间产品、劳动力等),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本地区贸易条件系数的估计值为0.112 9,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周边地区贸易条件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016 9,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贸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但周边地区的贸易条件改善对本地区作用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县域交通网络体系;本地区资本投入系数的估计值为0.030 5,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周边地区资本投入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329 5,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本地区的投资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周边地区的投资也会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县域内投资和县域外投资均推动着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协同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城镇化率系数的估计值为0.217 2,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周边地区城镇化率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系数为-0.850 1,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表明城镇化率对县域经济发展表现为集聚效应。 

计算结果(表2)还给出了各解释变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间接效益及反馈效应影响。可以看出,相对市场规模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的直接效应和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化程度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贸易条件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不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本投入强度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率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1%的水平下显著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这说明工业化程度的推进、贸易条件的改善、资本投入强度的加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益于改善经济发展水平,但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程度、资本投入强度和城镇化率会导致经济发展产生差异,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程度、贸易条件、资本投入的反馈效应均为负,也证明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性。 

五、 结论 

本文选取甘肃省2003年~2012年县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就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程度、贸易条件、资本投入强度和城镇化率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各县域之间经济发展竞争性很强,各县域未能实现协调发展;(2)工业化程度的推进、贸易条件的改善、资本投入强度的加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益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改善,但相对市场规模、工业化程度、资本投入和城镇化率会导致经济发展产生差异;(3)相对市场规模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抑制作用,但周边地区的人口极化却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化率对县域经济发展表现为集聚效应,工业化程度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经济外部性,贸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但周边地区的贸易条件改善对本地区作用不明显,县域内投资和县域外投资均推动着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协同空间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7)

唐河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给传统农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于传统农区来讲,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要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破解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的发展怪圈,必须在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上突出七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区新型工业化。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要走向现代化,工业化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作为传统农区,经济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传统农区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最明显的短板就是城镇化水平低,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差,资源配置效率低,工业化基础薄弱。新型城镇化是区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传统农区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把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城乡一体化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立足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确保粮食安全是河南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充分发挥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条件优越的比较优势,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把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融合到农业发展中来,促进粮经饲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化。河南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要发挥后发优势,必须把信息化放在重要位置上,通过信息化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哪个地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快、比较活跃,哪个地方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比较足、发展的活力就比较强。所以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破解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困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抓紧抓好。六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无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内源式发展,一种是外源式发展。所谓内源式发展,就是依靠本地的资源和要素,通过本地企业滚雪球式的发展,这种内源式发展模式往往发展速度比较慢,发展周期比较长。而外源式发展主要是通过对外开放,大规模招商引资和引进项目,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这种外源式发展模式往往发展速度比较快,发展周期比较短,更有利于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对于传统农区的县域经济,更应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力。七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新动向,目前家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等都具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显著特征。作为县域经济,要想抓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一轮发展机遇,必须重视区域合作,要积极融入区域和国家战略,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提升显示度和影响力。也只有对接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才能借助于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8)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

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

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

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

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

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

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

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

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49-03

一、保定市县域经济时序差异分析

区域绝对差异是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相对差异是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现象。其中衡量绝对差异的指标有离差、标准差;衡量相对差异的有极值差率、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泰尔(Theil)系数和基尼(Gini)系数。本文以保定市2000―2013年各县的GDP和人口数量(《保定统计年鉴》2001―2014年)作为测算的基础数据,用标准差和泰尔系数来衡量保定市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一)绝对差异指标

标准差值越大,表示区域经济差异越大。标准差计算公式如下:

S=

式中S是标准差;Xj是区域内j地区的人均GDP,X是区域的人均GDP,N是区域内子区域数量。基于此式计算的人均GDP标准差(如图1所示)。

(二)相对差异指标

泰尔指数是一种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的情况以及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对区域整体差异变化的影响。其值越大,表示差异越大。泰尔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og()]

式中T是泰尔指数;Gi是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G是区域的GDP总值,Pi是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总人口,P是区域总人口。基于此式计算的人均GDP泰尔指数(如图2所示)。

(三)时序特征

从上页图1可以看出,使用标准差测度保定市各县人均GDP绝对差异总体呈上升趋势,十四年来扩大了3.34倍。以2003年和2008年为界,各县绝对差异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上升较快;2003―2008年上升较为缓慢,甚至2003―2004年出现小幅度下降;2008年以来各县绝对差异呈现明显上升速度加快,且保持稳定上升势头,2012年比2008年增长68.97%。整体来说自2000年以来保定市各县经济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使用泰尔指数测度的保定市各县人均GDP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现相对平稳局部小幅度变化趋势。以2003年为界,各县相对差异分为两个步骤:2003年以前,各县相对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2003年以后,各县人均GDP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且2007―2008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3.5%,而后开始呈现小幅度下降,虽然2011年略有增长,但是并未改变整体下降趋势。

由以上分析表明,保定市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3年以前呈现同步上升变化,但是在2003年以后,保定市各县绝对差异呈现继续扩大趋势,2008年之后差异变动趋势进一步拉大,而相对差异则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二、保定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一)研究方法

量图分析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共分五步。

第一步,选取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计算该区域每个指标的平均值Xj和各子区域每个指标的值Xj,再计算每个指标的标准差V。

第二步,计算各个指标中等组的上下限(见下式)。

上限=Xj+ 下限=Xj-

第三步,根据中等组上下限确定子区域每个指标的类型:高于上限为优,在上下限之间为中,低于下限为劣。

第四步,确定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得优指标数大于或等于得中和劣指标数之和为先进类型;得优和中指标数之和大于或等于劣指标数为中等类型,其余的为落后类型。

第五步,计算判断系数(见下式)。

K=1-(S+T+)

式中S为先进子区域得劣指标数之和,T为落后子区域得优指标数之和,Si为中等子区域得劣指标数之和,Ti为中等子区域得优指标数之和,Y为样本值总个数。K>85%时说明评价可靠,K

(二)指标体系

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非农产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收入(元)、人均GDP(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城镇化水平(%)、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元)、农业产业化率(%)等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取值为2009―2013年各指标平均值。由于2010年保定市把原高碑店市的白沟镇划为白沟新城,考虑到数据统一和计算方便,把白沟新城数据并入高碑店市。

(三)数据分析及空间特征

采用图量分析法,计算得到指数值,然后计算判断系数,得K=86.40%>85%,说明选取的指标是可行的,评价的结果是合理的。

1.县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首先是不同类型县域数量差距大,先进类型与落后类型县占比较大,先进类型的有9个,落后类型的9个,而中等类型的县仅仅有5个;其次,不同类型县域的之间差距大,先进类型中高碑店拥有6个优势指标,1个中等指标,而落后类型的唐县却全部是劣势指标,两者之间差异过大。

2.多数县自身发展不平衡。满城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第二,但是城镇化水平却排名第二十;涞源人均财政收入排名第一,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业产业化率都排名倒数第一;保定县域自身发展表现出极其不平衡。

3.部分指标表现出县与县之间差距过大。如容城城市化率为唐县的4.35倍,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安国则是徐水的11.68倍。

根据计算结果,用ARCGIS10.3软件做出保定市县域经济差异图(下页图3所示)。整体上来说,保定市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南弱,东北强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雄县、高碑店、涿州、容城、高阳,中部的市区,南部的定州和安国以及西部的涞源。

三、保定县域经济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保定县域经济时序差异产生原因

1.经济基础。原有经济基础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着重要影响。高碑店、涿州市、安国市自古以来就是名城。高碑店与涿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国市始建于汉高祖时期,素有“天下第一药都”之称。

2.政策因素。2003年之后,由于受非典影响,加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大量国家政策的出台,使得保定部分县市发展迅速,故绝对差异进一步拉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国家部分政策进行调整,也对保定部分县域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故2008年之后县域经济绝对差异进一步拉大。相对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的趋缓主要来自于国家对落后县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二)保定县域经济空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即自然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直接决定着各地区农业的生产类型,又间接影响到其前后续行业。保定市西部及北部的县区(包括涞水、阜平、易县、唐县、曲阳)为山区或半山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交通不发达,社会经济状况受到很大的影响。

2.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也是产生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对区域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保定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保定各县市尤其是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通讯设施少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或社会多元化筹资等方式加快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山区旅游业、农业和小工业的发展,缩小县域经济差距,进而促进全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各区域特色经济

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如安国和易县的中草药产业,曲阳的雕刻产业,阜平的大枣和核桃,满城的草莓,高碑店的箱包,安新的水产养殖等都有其特色之处。加强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全面提升保定市县域经济竞争力。

(三)依托历史文化,提升软实力

县域软实力是建立在发展理念、县域文化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县域对内整合力、对外吸引力、发展竞争力的综合运用。保定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很多县拥有悠久而独特的特色文化传统,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对发展县域经济软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胡月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开发研究,2014,(2).

[2] 吴建民,孙博,李旭波.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1,(9).

[3] 谢磊,李景保,何仁伟,等.宜春市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7).

[4] 贺亚峰,韩增林.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及成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0).

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篇(10)

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作为国内最早开办高等教育的县级市,张家港市肯定是县办高等教育先发型县域,其他拥有自己政府建办的高等院校的县(市),在目前也应该是先发型县域,毕竟我国的县域高等教育整体上讲很弱,算是刚起步。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未来,离不开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从全球、全国宏环境到省内中环境再到所在县域的微环境,外界环境的未来将决定县办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基本标准趋向统一性,人才培养模式、层次、类型呈现多样化,办学、管理体制趋向多元化,从一元控制到多元治理。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除上述发展趋势外,更重要的总体趋势是“国际化”和“县域社会中心”。

2.1影响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外界环境

就全球、全国宏环境而言,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知识与人员、技术、资金的联系更加紧密,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不断凸显,使得经济的发展愈发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的主要部门,在知识经济时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各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格局、教育群体、科研成果到教育终极目标等内容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趋紧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战略选择,从最初国内一流大学走向国际化到现今一般院校的国际化,甚至高职院校也已经步入国际化发展轨道,县办高等教育概莫能外。英国大学理事会的当选主席、英国政府的教育政策顾问史蒂夫•史密斯认为,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不仅有助于发挥大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办学质量,更有助于大学的人才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诸多宏观因素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就县域微环境而言,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所在县域都是我国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国际化进程是整个县域发展的一部分。如张家港市,外向型经济非常发达,1992年就有全国唯一的内河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2008年11月,国务院又批准设立张家港保税港区,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位于县域口岸的保税港区,也是国内第二家区域整合型保税港区。从保税区到保税港区,张家港市充分发挥特殊经济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至2013年底,完成口岸货物吞吐量2.6亿吨、集装箱运量170万标箱,进出口总额322.4亿美元。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江苏沿江开发和沿海开发战略同时实施下,加上沪通铁路的开工建设,张家港区位条件发生新变化,将迅速形成“港口驱动”与“高铁驱动”东西两翼双驱发力的叠加效应,为争当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排头兵,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随县域微环境的发展需求,县办高等教育就得更加突出国际化要求。张家港市政府在2012、2013年的工作报告中,专门就国际化合作办学提出要求:“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推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进展”,“重视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科大苏州理工学院建设,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国际办学合作,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走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发展之路。”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决定着县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2.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县办高等教育如何实现国际化之路?江苏昆山市的做法是通过国内著名的武汉大学引进美国的杜克大学,张家港市的做法是政府出面引进印度NIIT软件学院进行人才培养以及沙洲职业工学院与美国何晶大学合作开办某些专业进行中外联合培养。是否一定要引进国外高校就是国际化教育?应该不是的,那只是国际化教育的一种方式,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是在于办学中融入国际化元素。这些国际化元素体现在以下发展路径中[2]:一是办学理念的国际化。先发型县办高等院校要培养符合县域城市化、现代化及国际化进程中急需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要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紧跟相应技术的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量,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而确立适合办学的基本方针和策略。二是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牵涉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等多方面资源的配置,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国际化管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实施国际化办学目标的根本保障。为了有效推进国际化-34-进程,学校层面可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统一部署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全面负责宣传、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外事、签证等与国际化相关的事务。三是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既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要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并能够突破文化差异障碍吸取人类文明成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国际化。四是教学团队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推动教学、科研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必须依靠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建立国际化的教学团队,有外引内培等途径,既要从国外大力引进外教,又要致力于本土师资的国际化。

3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的县域社会中心发展趋势

作为县办的高等教育,起源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素,这符合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趋势理论。1966年,弗里德曼用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分析研究“二战”后经济社会现象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关系时,发现在知识成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与生产要素后,高等教育逐步从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进入到社会的边缘区,并渐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素。[3]高等教育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意味着县办高等教育已开始走向社会中心。

3.1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向县域社会中心发展的缘由

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源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和高等教育社会化。其中知识经济的兴起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经济因素,高等教育社会化是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社会因素。高等教育获得社会中心地位并不是突发的,高等教育从诞生之初就形成和积累着支配与主导社会发展的性质和能力。这种积累的必然结果是使高等教育具备走向社会中心的可能。同时,当社会发展所蕴藏的知识经济成份不断增加时,为这种积累的释放提供了空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这种积累的释放变得现实与紧迫。当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工业经济后期的40%上升到80%以上,高科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65%,其中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产业的产值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投入到高科技产业的劳动力大大高于投入到农业和工业中的劳动力的时候,知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使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得到彰显,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规律迫切需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4]高等教育社会化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并面向社会不断开放,从而被社会所接纳、认可乃至支持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间的一个互动发展过程。一方面当社会发展由以土地为主要资源的农业社会过渡到以资本和自然资源为主的工业社会,并逐步被以知识的创造生产为重要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所代替的时候,高等教育社会化就被社会的这种发展需求所推动,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对象已从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发展到服务于一般国民的大众化、普及化教育;二是伴随着教育大大拓宽,选拔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高教机构也日趋多样化。公立与私立、全日制与业余并存,非四年制及非大学高教机构就学人数明显增多;三是高等院校与科研部门、工商企业进行广泛与深入的三方合作;四是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高等院校管理,使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走向社会中心的基本发展逻辑是:社会需求扩大—高等教育社会化—内涵、外延扩大。[6]

3.2先发型县办高等教育向县域社会中心发展的要件

县办高等教育发挥好县域社会中心作用,主要的就是要构建系统机制,使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发展。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为县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提升区域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同时,县域社会内的政府、企业、各部门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信息、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撑。二者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协调发展。互动发展的内容涵盖了高等教育所能提供给县域社会服务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从县域社会中也汲取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能量,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巩固在本县域社会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也逐渐由被动适应转向了主动服务,服务的方式日趋多元,包括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咨询与服务,创建科学园区,创办企业型大学等方面。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实践对此给予了证明。在人才培养上,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广大民众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高涨的期望,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建立了社区学院、技术进修学院和短期大学。在科学与技术咨询服务上,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共同建立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开发。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成立的微电子研究和生产基地是世界第一个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目前美国已建立100多个科学园区。而后的日本、英国和德国仿效美国在有条件的大学周围开辟科学园区,以适应技术革新和产业的升级。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发展的过程是政府、高等院校和市场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互动发展的运作机制就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市场调节、政府调控以及信息沟通等构成了高等教育与县域社会互动的有效机制。县办高等教育发挥好县域社会中心作用,另外就是要完善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目前先发型的县域多元化高等教育系统实现走向社会中心的目标,必须形成合力,避免高等教育系统内因功能的紊乱而能量耗散,影响走向社会中心的进程。高等教育功能的分化与整合,是高等教育摆脱“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两难困境的“良药”。[7]高等教育在崇尚学术的同时,为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就必须面对社会众多领域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做出合理的选择。作为县办高等教育,要通过教育功能的分化与整合,适时适度调整自身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比如在文化引领、科技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等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教师的作用,突出师源性贡献,而不仅仅是履行为社会输送毕业生的单一功能。

上一篇: 自然环境特征 下一篇: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