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8 15:53:42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1)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现象,社会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环节。整体来看,社会管理是通过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之间排列与组合,实现组织与团体既定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谐社会管理是以和谐为内在要求的社会管理方式。具体来看,和谐社会管理包括了两方面。和谐社会管理的核心在于和谐理念。与动物作为一种种属的存在相比较,作为一种组织化的方式存在物,人的存在与发展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为此,人的存在与发展,受到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支配,具有强烈的被动性。但是,作为有自觉精神与意识的存在物,人能够通过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于其中规律的把握,实现自身的意志,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就是说,人们通过真善美这三个环节,能够实现对于世界与运动规律的把握,也能够实现对于自身发展的需要的认识,更能够在主观能动性的指导下,实现对于现实世界的改造,进而,推进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为此,对于一个人类群体而言,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对于具体的、实践的人而言,具有什么样的理念,秉持什么样的观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引导作用。从社会管理实践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不同的人性假设,不同的社会管理理念,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管理实践和效果。在社会管理中,自觉坚持和谐理念,不断培育和谐理念,注重和谐理念,才能够推进社会管理实践的和谐方向发展,推进社会管理的和谐性。和谐社会管理的关键在于和谐方式。现实的、社会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组织之中。为此,现实的人是组织化的人。但是,建立什么样的组织形式,采用什么样社会管理方式,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历史性。奴隶制社会所遵循的是“强制性”的社会管理,皮鞭与棍棒是实现社会管理所借助的手段。封建社会所采用的是地租形式的剥削方式。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发展。与机器化大生产相联系,采用的是“以物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关注的是效率,采用的是“机器化”的社会管理方式。泰罗、法约尔等社会管理学学者所积极倡导的科学社会管理理论,是与组织理论相伴而生的。为此,他们的社会管理理论,也是组织理论的先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管理应该以人为中心。“霍桑试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人本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了“柔性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终结》一书对此进行了深刻总结。“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一场影响深远的组织转型已经开始了。这种转型建立在这样一种思想基础上,即作为一个系统,社会管理不能使人们开放自己的心灵及放松自己的精神。这场革命正在试图将僵化的、静止的、独裁的、胁迫的官僚结构,转化为灵活的、逐渐演进的、民主的、合作的和自我社会管理的合作之网。”[1]从发展历程看,与社会生产实践息息相关,社会管理实践经历了从强制到柔性的发展过程。所谓和谐社会管理,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通过和谐方式来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组织之间和谐,组织与社会之间和谐,最终促进组织良性和谐发展的社会管理。

二、和谐社会管理的效应

作为人类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管理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协调与组织过程。从整体过程看,社会管理关涉到了社会、组织、个人等三种基本要素。其中,组织是社会管理的载体,也是社会管理活动开展的中介。通过社会管理活动的开始,能够促进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协调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和谐社会管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管理能够产生聚变。人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也是社会管理的对象。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是社会管理的基本维度。在人与人之间协调的基础上,促进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之间协调,推进人与组织、组织与社会、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管理的实质所在。和谐社会管理通过资源的整合和重组,能够有效促进组织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促进组织的优化组合,产生组织的集聚,从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聚变效应,从而,产生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化学中,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分子所构成的。但是,在物理意义上看,两者具有不同的硬度。这是由于碳分子的组合的方式不同,两者内部碳分子的结构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质形态。从人类历史看,人类的努力“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的每一个意志,有时由于许多特殊的生产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2]基于不同个体的合力,人们组合起来会形成一种“平行四边形”的结果。但是,“平行四边形”的具体情形,在于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之间的连接机制。为了不至于出现“零和游戏”,需要借助于这种和谐社会管理。而通过和谐社会管理,能够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各种资源之间的耦合,形成一种正效用,产生一种新的聚变效应。和谐社会管理能够激发创新。和谐社会管理是对人性的弘扬,也是对人性的发展。德国学者卡西尔认为:“如果有什么关于人的本性或‘本质’的定义的话,那么这种定义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功能性的定义,而不能是一种实体性定义。我们不能以任何构成人的形而上学本质的内在原则来给人下定义;我们也不能用可以靠经验的观察来确定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的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3]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在人劳动过程中,通过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运行与发展的绩效。通过和谐社会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组织的活力,激发创新。“共同愿景最简单的说法是‘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正如个人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共同愿景也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人们寻求共同愿景的理由之一,就是他们内心渴望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当人们真正共有愿景时,这个共同的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

三、和谐社会管理的基点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2)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或不合理现象,从根本上说是对高速公路管理的特殊性、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构成与运作的有机协调性、评价比较的科学性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对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甚为重要,只有对其进行全面和充分的研究,掌握其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使高速公路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一、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分析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建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输市场,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这是当前及今后一项较为突出的任务,那么市场化改革是其最重要的一条出路。

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产物,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无论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交通运输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因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现代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2保障公众出行利益的需要

在高速公路管理中需要政府扮演公众出行利益的捍卫者角色,这是由高速公路自身所具备的公益性、外部性、网络性等属性决定的。按照公共经济学的解释,社会物品总体可分为纯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公共资源、准公共产品四种类型,其类别的判定是由消费上的竞争性和供给上的排他性共同决定的。纯公共产品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纯私人产品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公共资源是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是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

3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需要

我国公路资产的国有在法理上讲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家自己投资建设公路,按照物权法取得所有权;二是在引进非国有的国内外投资时,在投资建设合同中明确保留公路资产的所有权,依据债权法则取得所有权。根据以上分析,目前我国的公路,不管投资主体是谁,也不管属于哪种管理形态、经营管理主体是谁,公路资产所有权均属国家所有,高速公路当然也不例外。基于此,依法对高速公路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维护高速公路设施安全完整,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角色拥有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二、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

1事业型。该类模式又可细分为“一省两局”、“一省一局”两种类型。所谓“一省一局”就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统一归由省公路局管理的模式,具体路段由不同的法人实体负责经营管理。“一省两局”,就是专门设立与省公路局并列的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负责全省范围内的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模式。在事业型模式下,高速公路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行业管理均由交通主管部门来承担。

2 企业型。当前企业型管理模式一般采取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形式。这种公司一般是对事业型的高速公路管理局进行集团化改制重组后所形成的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而且原有各路段收费经营公路公司一般转变为这类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子公司。母子公司之间以资产为纽带,形成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关系,对子公司以股东、监事、董事身份实行股权管理,按股比享受所有者权益,从而以股权关系为链条形成层级结构较为复杂的集团公司架构。

三、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政企不分、事企不分。高速公路管理具有明显的企业性质,本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但目前绝大部分省的高速公路管理局或公司都具有行政职能,在经营管理上还是事业性质,没有竞争机制,缺乏活力,在养护管理上,又专设一套人马,职工队伍庞大,设备利用率极低,造成闲置和浪费,影响了高速公路效益的发挥。2 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当前,就全国来讲,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出现了几个公路管理机构,形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不仅相互间的关系难以协调.

3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挤占了大量的养护经费。而且职工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效率低下。

四、经济管理的措施

1 法律手段:立法与执法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高速公路立法是高速公路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需要。当前要在遵循和充分运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积极制定和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尽早实现法制化、科学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高速公路的执法问题是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应实行综合执法,统一调度高速公路的各种力量和管理资源, 形成快速反应能力,避免政出多门、多头处罚。为了提高路政执法效率,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还必须有先进的管理设施和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统。

2 经济与行政手段

高速公路自然垄断的条件和所面临的需求特征共同决定了由少数企业垄断经营较为有效。通常而言,在这种条件下引入竞争从经济角度看并不具有合理性。这时就应该由政府出面对市场进入进行干预,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赋予特定企业的垄断经营权。但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所以高速公路的自然垄断性常常使政府陷入一种社会福利与企业利益取舍的两难困境。面对这种两难选择,可行的方式就是允许企业垄断经营某条高速公路,但同时要对其进行治理,治理方式就是以特许经营为特征的微观规制。

3 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施工项目增效节支的效果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1)公路施工项目成本费用的预测与计划。公路施工项目开工前必须作科学的分析论证,预测出完整公路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额,以此作为进行计划成本控制与目标考核的依据。项目部人员应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选定先进的施工方案,选好合理的材料供应商,制定好该项目的成本计划。公路工程项目费用计划应分为项目管理费用计划和工程成本计划两种。在施工中严格审批,从而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2)公路工程成本费用的控制与核算。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成本计划进行控制和核算,包括对生产资料费用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等内容。如材料费的控制做到:

a合理确定材料数量;

b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c规范工地材料领用的基础工作;

d对于非常紧缺的材料,应按照随用随进、略有库存的原则供应,以免占用资金,间接地扩大成本。

(3)公路施工成本费用的分析与考核。进行事后分析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在坚持每个施工项目都实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检查、分析、修正、补充,以达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将不断深入发展,运输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公路部门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应使自身的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也只要这样,才能保障与公路管理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保证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高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慧娜.论我国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J]. 经营管理者. 2010(14)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3)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94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1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1.1 企业经济管理思想和组织的现代化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中,企业的经济管理思想和组织必须要跟上发展进程。现代化的企业发展要求经济管理思想从原本陈旧的,不顾周围生态坏境或单一生产模式转变为现代的企业生产方式,并注重多方面发展。企业经营的理念和企业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在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时要注意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相关的经济管理发展原则,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现代化进程。

1.2 经济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现代化

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也逐渐进入了企业经济管理层面当中。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开发之下,多种新奇有效的经济管理软件使得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吸纳了计算机技术、采用了自动化仪器设备、先进的通信设备等,大大提高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宏观调控和及时性。由此可见,经济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的现代化对企业经济管理也有着相应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

1.3 经济管理方式的民主化和专业化

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当中,无论是总的经济建设发展还是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提升,都离不开相应的底层员工的不断努力。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多方面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所制定的相关经济管理手段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离不开现阶段实行的民主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政策。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现代化还体现在是否达到了员工管理的民主化,只有创设一个积极进取和民主自由的企业工作环境,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企业经济管理是否实现现代化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即是否完成了管理员工的专业化。只有管理素质达到一定的专业层面的管理人员,才能切实将经济管理手段和管理决策下达给相关的企业部门。以此来达到相应的经济管理目的,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2 现阶段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2.1 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

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是从上往下式的梯形结构。每当管理层需要下达管理决策时就向下方的基层人员传达。这种管理组织已严重脱离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仅限制了企业员工个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还使得大部分企业员工不能参与到企业经济管理当中来。牺牲了企业员工的人才资源,也就限制了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脚步。

为了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经济管理当中来,需要建立起一个结构组织分散但又被现代信息技术串联起来的企业经济管理层,这种松散的自我管理组织能更加有效的收集到各个层面不同的经济管理建议,成为了现代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2 经济管理方式民主化

注重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能有效促进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扁平化的管理组织模式使得企业经济管理权力下放,在日趋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这种经济管理方式可以在企业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更容易让员工发挥团队工作的效益。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为企业解决困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维护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有着良好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2.3 经济管理方式趋向团队化

现阶段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向集团化和团队化靠拢,团队协作成为了现代经济管理的新的发展方向。根据企业的任务的不同需求,团队式的经济管理模式能更快速的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保证了企业经济管理的及时性。并且使所有团队人员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和进步。

3 结 语

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能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加有效的企业经济管理手段,提升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不但有利于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进步和发展,还对企业本身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着促进改善的影响。想要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不断加深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进程,需要不断引进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高素质企业人才,改变企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陋习。采用先进的企业生产技术、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济管理经验,将企业经济管理推向人本化、团队化。将多方面企业经济管理的因素最终转化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提高企业经济发展的效率,促进企业经济的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在我国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现状和企业情况进行分析,改掉企业生产中的陈规陋习,引进新兴技术和高质量的企业人才,努力提高工作水准和工作质量。从各类型的现代化企业中吸取适合本国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建立相关经济管理发展的制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促进职能,推进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工作。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4)

一、多元产权选择与微观主体的动力激励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完善的产权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但产权制度不会在自然状态下生成,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凭借其暴力潜能和权威在全社会实现所有权,降低产权界定和转让中的交易费用;为产权的运行提供一个公正、安全的制度环境;利用法律和宪法制约利益集团通过重构产权实现财富和收入的再分配,扼制国家权力对产权的干预。[2](P130~197)我们在考察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经验时,可以发现,多元产权选择是一个成功经验,如广东南海市的“五个轮子一起转”、浙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等多元产权企业、广东顺德对企业的多元产权改造等。现在,从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个体所有制、混合制、合伙制、国外独资和合资等等,都有应有的法律地位。哪种产权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适合于本地的实际,都应该予以扶持和鼓励。这也是政府职责的应有之义。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主张给予哪种产权形式以特殊政策,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履行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的职责。对于公有企业,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产权界限,实现资产管理层次化到产权配置层次化的转变。对于地方所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不适合改制的企业的资产管理,其管理模式可参考深圳的三级授权经营模式,把国有资产的最终产权与经营权分开,使国有资产的产权人格化,解决所有者虚位、国有资产无人负责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可以考虑在地方人大(属广义的政府范畴)设立类似于“国资委”那样的机构,作为国有资产的人格化代表,并减少委托——链条,以便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在产权保障方面,除了中央政府应建立起完整的产权法律体系外,地方政府也应有与中央政府配套的产权监管体系,对有关的产权主体进行约束和监督。对于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可以考虑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对产权进行重组,进行积极的创新和试验,甚至是“试错”。在这方面,广东顺德的经验值得参考,他们对公有企业的改制就是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具体方式有:嫁接外资;划股出售、公私合营;分拆求活;多种形式租赁、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企业兼并、拍卖;控股、参股;债权股份化或债务等值化改造;企业“先关后改”;公开上市;依法破产。通过改制,使产权具有可分解性(即财产权可以分解为所有权和经营权),可分散性(即企业产权股份化、多元化和社会化)和可让渡性(即产权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让、买卖、出售、出租),满足市场经济对产权交易的要求,使得在产权市场尚未开放的情况下,实现产权制度创新的突破性进展,从而化解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规制约束。

除了对公有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之外,地方政府还应继续走增量改革之路,加强对非公有产权的保护。因为,这是目前很多地方最薄弱也是最迫切需要进行制度创新的环节。

产权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费用和实现外部性的内在化而实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而能够实现这两大功能的产权应是那些资产能量化到个人的产权。公有企业在这一方面存在着重大的缺陷,由于资产不量化到个人,其委托—成本大,“内部人控制”使最终所有者难以实现对资产的有效监督,这是造成其经营困难的根本原因。而私有产权因资产的明晰量化和权利义务边界的确定性而产生极大的激励,它的私人收益率最接近于社会收益率,由此带来极高的生产效率。中国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自1980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产值以平均每年71%的速度增长,到1999年6月,私营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而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则从1978年的78%下降到1999年的33%)。目前,私营经济的贡献已经接近或超过国营部门,但其所占用的国家资源比重却微乎其微,而“耗用了2/3最为稀缺的资本资源的国有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只占1/3。”[3]中国私营企业用非常有限的资源去高水平甚至是超常发挥其内在的潜力。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私营经济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增长并没有伴随其他制度的相应变迁,它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制度障碍。从政府方面来看,主要的问题有:(1)产权保护制度欠缺。现有的法律和法规对私营企业合法财产和其他权益的规定比较薄弱,私营企业在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出现纠纷时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从而使其发展的原动力受到削弱。(2)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公正原则没有真正实现。私营企业在诸如市场准入、银行信贷、税费征收和其他社会负担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3)政府运作的不规范和官员拥有太多的超经济权力,使私营企业主不得不从“寻利”转向“寻租”,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从私营企业本身来看,问题主要有产权界区不清、家族化管理、规模小、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和产品结构雷同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产权界区不清,表现在: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内部自然人之间的产权界区不清;一部分私营企业,尽管其资本的形式确是私人资本,却在法律形式上戴了一顶“红帽子”;[4]一些私营企业是在没有真正的出资人的混沌状态下生成的,如负债借钱,从而造成天然的产权不清;一些私营企业主以个人的资本筹办企业,却以“合作”之类的形式注册成立公司。产权主体界区不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利于企业的资本积累;企业法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易于被侵害;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权威;造成有关人员之间的权、责、利不明确,而产生“搭便车”的道德投机。[5](P42~57)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向:产权、制度化和范式选择

科思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分析中,揭示了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的内在关系。他认为,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由市场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的相互比较来决定的。[6]但中国在向市场的过渡过程中,需要政府对市场的培育和扶持,企业与市场的交易过程多了一个政府的环节,决定了企业的交易费用必须考虑政府这一因素。柯荣住通过实地调研并运用统计模型的方法分析了企业、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的交易费用变化,[7]认为企业的交易费用由4部分构成:企业与政府的交易费用;市场与政府的交易费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企业除负担第二项费用之外的交易费用。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初期,第一、二项交易费用是最重要的(这与科思的理论有所不同),是中国过渡经济时期私营经济发展中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制度问题。柯荣住进一步分析,宽松的准入政策比宽松的规制政策更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宽松的准入政策会使私营企业更有发展的机会,而且政府也会采取与其相配套的规制政策,从而使私营企业的交易费用不断降低,提高其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政府在实行宽松的准入政策和规制政策的同时,还要履行其产权方面的职能和社会职能,减少企业第三项和第四项方面的交易费用,以进一步调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论文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向:产权、制度化和范式选择来自

根据上述的事实,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私营产权激励方面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切实解决私有产权的保护问题。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从改革初期的“边际的、填补空缺”的角色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法律地位,可以说进入了国家的政治经济体系范畴,政府理应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施保护。目前,在国家的物权法还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建立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这一制度需求,实现地方性制度均衡,以消除私营经济发展的心理顾虑。

第二,为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减少私营企业的交易费用。这里既包括降低私营企业的市场准入费用,也包括在土地使用、信贷税收等方面的平等机会。但首先是要给予私营企业与其他经济形式相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因为,市场准入条件的放松会带来连续的制度响应,促使地方政府规范市场,降低规制费用,以及做好产权界定降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等工作。

第三,厘定产权边界。私人产权界区不清本质上是私人企业主自身的问题。我们讲保护私有产权,首先要尊重私有企业主自主选择的权利。“因为私营资本最清楚重新界定产权对企业发展究竟有效无效,最清楚重新界定产权所需要支付的代价究竟有多高。”[5](P58)但当私人资本意识到界定产权的成本远远小于继续维持产权含混所蒙受的效率损失时,就会要求进行制度创新,要求政府出面界定产权。这时,地方政府就应协助做好企业的资产评估工作,界定产权主体及边界,保证产权主体权利义务的落实。当然,在解决私人资本产权不清的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要给予其市场直接融资的制度条件。在这方面,目前我国还存在严重的制度短缺。市场融资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公开上市发行股票,二是通过银行借贷。而政策对私营资本上市有诸多限制,银行贷款也有非常苛刻的条件。这虽然是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空间的范畴,但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去推动这些领域的制度变革。

第四,加强意识形态宣传,消除社会对私有产权的歧视。意识形态的最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强化人们对产权和其他制度的认同而减少统治阶级的统治费用。但意识形态这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由于源于“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8]比正式制度安排更具有持久性和滞后性。虽然从法律上中国早已确立了私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合法地位,但人们思想中的“公有”意识仍根深蒂固,它仍然在很多情况下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因此,地方政府应强化对私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重要地位的宣传,并给予其应有的政治待遇,逐渐消除人们对私营经济的歧视,使私营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第五,除了上述产权、制度环境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创新以外,地方政府还应建立符合市场运作规范的政府行政制度秩序、发展要素市场、引导私营企业的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引导它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供信息服务以减少交易费用和经营风险等。

二、以制度化约束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制度创新关系

一些后发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不发达国家在向市场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的有效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高度的组织动员能力、权威主义的政治传统和作用机制以及强调集体价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东亚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可以借鉴的富有价值的制度遗产。西方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变迁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而现在的不发达国家既面临着国内要求快速发展的社会压力,又面临着国际上日益增强的经济政治压力;既要保持不断变革的势头,又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统一,因此,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重要保证。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向:产权、制度化和范式选择

从过去一个世纪西方的发展规律来看,市场制度的发展和市场功能的扩大,并不是伴随着政府功能的缩小,相反,政府功能尤其是政府的经济功能在不断强化。在政府体系内,出现了两个集权化运动:一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集权,二是议会权力向政府行政首脑的转移。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尤其是有效的中央政府,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政府在市场运行中的功能是综合性和整体性的,主要表现在:[9](1)有效的市场运作,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以使原材料、商品、人才、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要素能够自由和有序流动,降低交易费用。但是,市场又是一种分散的力量,它在运行中很容易与地方性的力量结合,不断地弱化社会的凝聚力。地方政府的“经济人”性质使其出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制度安排,从而阻隔市场的统一,影响要素的自由有序流动,最终导致市场功能和交易活动的萎缩。因此,只有具有高度权威的中央政府运用其组织力量才能塑造统一的市场秩序。(2)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科学、结构合理的制度体系是成熟的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而统一的制度体系的安排和贯彻,只有在统一的政府权力体系中才能实现。(3)市场的运行需要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一些公共产品投资大、见效慢,并具有垄断性,特别是关系到全局性的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它们是市场运行所必需的,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大量投入。

可见,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的关系时,一定的中央集权是需要的。但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地的资源禀赋千差万别,需要多级的分层调控,需要多层的制度创新,不然,就会扼抑特色性制度潜能的发挥,扼抑人们对制度的合理预期和创新动力,地方市场的活力也就难以显现。而没有繁荣的地方市场就没有繁荣的全国市场。为此,必须找到一条既有利于中央适度集权,又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两全之策。这个两全之策就是遵循市场的原则,以市场作为规制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关系的坐标:一是无论中央的制度创新还是地方的制度创新,都不要超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就由市场调节,市场失灵的地方有的就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二是以市场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创新空间,既要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有序运转,又要有利于地方市场的繁荣,发挥地方政府创新的积极性。

根据上述原则,中央的制度创新空间应是:制订国民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以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通过财政政策、贷币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建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管理机制,保持总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对收入分配关系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既保证效率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与调节制度;维护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权益,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立和健全市场规则,打破地区、部门对市场的侵害和封锁,培育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组织和提供公共产品(全国性的);协调工农、城乡、地区关系,实现制度的均衡发展。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空间包括:根据中央政府的发展规划,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并作出与此规划和中央宏观目标相协调的地方制度安排;制定地方财政和区域性收入分配制度,引导和调节本地区的市场供求关系;培育地方性市场体系,推动区域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的开放和对接,为本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规范运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管理地方国有资产,保证其完整、保值和增值;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框架内调整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高效配置;组织和提供本地区的公共产品。

中央与地方制度创新空间界线的落实,除了以法律化的机制约束两者之间的制度博弈关系外,还要建立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监督机制:一是中央对地方的政治约束,这集中体现在中央对地方的人事控制权方面。二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铲除地方保护主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中央与地方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从法律、行政和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为了加大治理、预防和惩罚力度,可以把这一工作列入最高权力机关的工作日程,对其进行专项治理;中央和地方的纪检、法律监督部门应将这问题列为执法监督的一项专门内容;中央对地方的绩效评估中,应改变过于强调经济发展指标的做法,引导地方政府放弃片面追求经济速度的发展思路。三是中央对地方的经济约束。要通过建立财政补助制度和财政监督制度等一系列经济制度,形成一种中央对地方的硬性制约和推动机制,达到调控地方制度目标的目的。西方各国中央政府建立的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制约和推动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它以中央政府控制大部分财政收入为基础(中央财政收入总额约占国民总收入的60%以上),中央政府通过将收入的一部分以财政补助的形式拨给地方,达到引导地方政府实施中央制度安排和宏观协调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财权主要集中于中央,然后中央政府通过拨款和补助等转移支付手段,达到调整地区间财力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在日本,中央政府为贯彻自己的政策意图特设了国库支出金,采取直接拨款的方式,将一部分资金拨给地方使用,这部分资金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高达20%。[10]因此,通过转移支付,增强地方政府的制度变革能力,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目前,我国在中央与地方分税制下,中央通过转移支付返还地方的税收比率以及地方获得中央补贴占上交中央税收的比率,都要有规范的制度约束,保证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稳定性和公平性,防止转移支付总量被挤占及转移支付的随意性。同时,要根据中国的国情,确定转移支付的比重,即应以不损害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为前提,否则就会造成与“效率优先”原则相悖的保护落后、挫伤先进的结果。我们在解决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上,不能简单地采取“劫富济贫”方法。要承认,一定的不平衡总是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不平衡还有利于增加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压力,促使各地更好地挖潜,实施制度创新,使资源配置达到更优状态。落后地区的发展,主要应建立在对自身资源优势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合实际的制度创新,摸索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这才是一个治本的办法。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向:产权、制度化和范式选择

三、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扮演什么角色,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侧重。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到现代经济自由主义从“政府失败”出发,主张无需国家干预的市场,由“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作用;克服市场缺陷的出路是明晰产权而不是国家干预;市场失灵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而不是市场自身。而从15世纪末的重商主义到凯恩斯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派,则从“市场失灵”出发,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布劳恩和杰克逊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存在公共物品与外部效应、存在不完全竞争(在自然垄断的领域内存在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现象)、存在信息的不完全、存在不确定性。[11]因此,需要政府的干预去弥补市场的不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本身就是一套社会制度,市场中的交易包括契约性的协议和产权的让渡,还包括构造、组织交换活动并使其合法化的机制。简言之,市场就是组织化、制度化的交换,它本身便包含着政治体系的力量与影响,深深地嵌入广泛的政治与社会结构之中。“无形的手”背后有着有形的社会结构在调节以私利为目的的个人及其行动。在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中,需要有产权和交易活动能得到合法认可和有效保护的制度环境,这要靠政府的力量才能做到。所以,不存在绝对不受政府及其制度约束的市场“真空”,所谓的“市场失灵”其实在较大程度上是“制度失灵”的外显。[12](P348)

但是,政府的作用只能限于弥补市场的不足,而不是取市场而代之:一是维持秩序职能,即有效保护产权和提供市场交易的基本博弈规则;二是解决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外部性问题,提供社会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维护者和地方公共秩序的建设者,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要以制度创新去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市场化的制度均衡,既防止制度供给的过剩,也要防止制度供给的不足。

然而,我们在考察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时可以发现,地方政府经常直接参与本地企业的经营活动,代行了市场的职能。这种创新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诱发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或者即使微观主体有创新的需求和动机,在中央制度进入壁垒的约束下也难以实现创新的愿望,从而使地方政府充当了制度创新的主角,弥补了市场和企业的不足,但其弊端也伴随而生。一是造成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业交易过程的环节和费用,也使企业难以独立地走上市场。前面提到的“公用地灾难”、中央与地方制度博弈目标的冲突等弊端,根源就在于地方政府代行了市场的职能。因为,与企业绑在一起后,地方政府就难免会从本位主义出发,在其权力范围内施行有利于本地企业的制度安排,从而与其他地区和中央的制度变迁目标发生冲突,应验了“诺思悖论”:成也政府,败也政府。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出现了制度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在公共产品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制度供给不足。要走出这一困境,就要实现制度创新范式的转换:从代替市场到退出市场,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领域交由市场去调节,由市场主体根据需求自主实施制度创新,政府则主要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而发挥作用。

政府退出市场职能领域后,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微观主体的诱致性制度创新才能萌生和繁荣,最终达到由政府主导的供给型制度变迁方式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只有实现了这一转变,一个国家的制度变迁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持续性的制度均衡才有可能出现。因为,在一个自主和平等的环境中,微观主体能够及时感知和捕捉到获利的机会,并在自愿和一致的基础上,通过排除外部性和搭便车等问题,最终完成制度创新。这种创新,更有利于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13]达到制度创新的预期效果。

为实现制度创新范式的转换,地方政府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收缩公有经济的市场战线。公有企业的产权缺陷使其极易陷入资产无人负责的境地,改革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今后在一般竞争性行业里,不再搞公有企业。对原有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的公有企业要改造成非公有企业,包括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是解决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一个根本办法。由于地方所属企业能够增加与销售收入挂钩的上缴费用,能够提供员工饭碗保障地区就业和社会稳定,所以地方政府总是倾向于外延式的经济扩张,导致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并且还会想方设法维持企业甚至是长期亏损企业的生存。只有斩断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资产隶属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效扩张的现象。道理很简单,没有哪一个私人资产所有者会允许企业的无效扩张的。

第二,明确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有关政府职能的边界问题,总的来说,它应限于市场失灵和维护秩序领域。类似于企业投资和经营等微观领域的事务,应交由市场去调节。但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受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市场职能领域。最近某省政府出面组织,由若干国有资产公司出资组建熊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4]这种“拉郎配”的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追求规模、热衷于评比的排序、表现政绩的传统管理方式的延续。它明显超越了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也遭到了部分企业的反对。张维迎说:“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方,政府在处理企业问题上花得精力越多,企业在处理与政府关系上花得精力越多,这个国家就越落后。”[15](P210)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路向:产权、制度化和范式选择

第三,放松管制。管制即按照某种规则行事之意,目的是要使市场竞争处于一种公平的状态,避免社会利益的损失。张维迎认为,西方管制的基本理念是怎么去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转。他们普遍同意,自由签约是最重要的,只要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形成对第三方的损害,管制就没有必要;只有市场运转会形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而这种损害又无法通过当事人之间解决时,才需要政府管制。而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取消市场和消灭市场。[15](P99~111)由于政府官员在实施管制时有自己的效用函数和信息的不完全等原因,使政府管制经常失效,因此,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放松管制,而不是加强管制。目前,放松管制的重点是对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政府直接干预和控制企业的主要手段,由此产生了诸如阻碍资源有效配置、行政效率低下、寻租和腐败滋生和蔓延等弊端。因此,改革的重点是减少审批的事项和明确政府审批的范围,衡量的尺度是:一是市场尺度,即凡是市场能调节的,政府就不要设立审批去干预。二是经济尺度,这主要从成本—效益方面考察审批的收益与成本是否对称。三是技术的尺度,即从技术能力方面看行政审批能不能把审批的事务管住,审批管不管用。

TheWay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byLocalGovernmentinChina:theChoiceof

PropertyRight,InstitutionalizationandParadigm

CHENTian-xiang

(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Thispaperconsidersthatthreemethodsshouldbechosentosolvethedifficulties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bylocalgovernment:Firstly,thelocalGovernmentshoulddoitsdutyofpropertyright,promotediversifiedpropertyrightbyinstitutionalinnovation,andprotectprivatepropertyrighttosolvetheproblemofencourageofindividuals.Secondly,standardizingtherelation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betweencentralgovernmentandlocalgovernmentbyinstitutionalization.Thirdly,thelocalgovernmentshouldquitthemarkettorealizeatransferofparadigmofinstitutionalinnovation,includingtheshrinkofthemarketlineofpublic-ownedeconomy,clarifytherationalboundaryofthefunctionofgovernment,looseningregulationetc.

Keywords:localgovernmentinChina;institutionalinnovation;propertyright;institutionalization;paradigm

参考文献

[1]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圳模式:三级授权经营制——委托关系的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经济研究,1995(8).

[2]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3]陈铁源.私营经济降低改革成本[J].中华工商时报(京),2000年10月24日第1版.

[4]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5)

1.1管理职能

企业的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一种控制手段,更给企业高层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通过对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把握和控制,注重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发现企业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很好的依据。在成本核算的具体执行中,各部门容易为自己利益考虑而忽略企业总体目标,出现竞相购买设备,滥用资金的现象。企业管理者要针对这一现象制定相应的对策,彻底改变这一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现象。

1.2协调职能

成本核算围绕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把企业财务经营的具体环节涵盖其中,通过全方位的严密组织和控制,各个部门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有效控制,搞好综合性的目标落实。企业的成本核算编制过程包括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者是上下互动地形式,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各级主管和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现状和所遭遇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统一的认识,形成一个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有纪律、高效率的整体。这样,成本控制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1.3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在成本核算和经济管理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企业应该采取的是全员全程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各部门、各单位、各基层管理部门等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调动了企业的员工实现各自的预算目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高层管理者又很好地实现了对各单位的全员、多层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很好的宏观协调和监督作用。成本核算的控制重点在于成本费用的列支,这对于成本控制意义重大。

2企业成本核算实行注意问题

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使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建立预算组织,科学编制预算

企业应该建立“以总体战略目标为导向,以现金收支管理为纽带,以成本控制为手段,以约束和激励制度为保证”的全面系统预算制度,从而保证预算的有效性,充分发挥预算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使得成本控制成为现实。按照预算编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模式,制定企业的管理目标,使得预算指标更加符合实际。对于多层级,全过程的审核和管理需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分析和考核都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保证成本预算的可行性。

2.2强制预算执行,号召全员参与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理念上的误区,认为成本控制是属于少数会计或者财务人员的责任,认为成本和收益具体都应该由企业领导和各个部门领导负责,各个车间的员工只是生产者,负责企业的生产工作就足够了,导致企业管理者不懂生产,生产者不懂财务。所以针对这个现象,我们企业主要推行以“现金流管理”为主导的预算理念,改变“重编制、轻执行”的思想和现象。将成本核算落到实处。通过这样强力的成本核算管理,将年度财务指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落实和控制相关责任人的工作权责,并与每名员工的年终考核挂钩,包括工资和奖金。真正实现约束和激励并存,更大程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将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变为企业的深入骨髓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者的协调问题。

2.3严格考核,制度约束

企业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考评制度,落实“严格考核、务必兑现”的理念,强化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年终时期对企业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最后的审查,真正体现企业考评的科学、公平、公开,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也是成本控制落实的基石。通过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出全过程,全员参与,实现实时有人管,责任落实到个人,权责明确,管理协调的良好氛围和高效的运行机制,轻松控制成本预算。

2.4合理规划成本,强化预算监督

企业可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对于成本核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即使发现预算的差错,并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制定控制办法。此外,通过具体的预算指标的分解,严格建立起分层次、分单位的对应考核标准,综合贯彻企业的管理标准,使得成本核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和成本控制中发挥出应有的核心作用和职能。另外,对于项目经费的使用,要坚持效益优先,少花钱多办事的理念。确保有限的预算花在刀刃上,以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在此基础上预算生产,再结合目前企业的生产布局、各单位部门的生产能力及目前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和了解以预算表现的生产计划形式的整体长期性布局,从而更好地规划、确定出各部门本年度及当前月(季)度产量与计划任务,以期可以达到企业的最优化经济效益。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6)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23.02

1.1提出背景

经济发展O环理论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于1993年提出来的。克雷默模型的名称来自1986年“挑战者”号航空飞机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一个微小,廉价的小配件――固体火箭助推器中的O形环的温度敏感性,导致了空间飞行器的爆炸。

1.2理论内容

O环理论认为,为了达到整体绩效最高,现代生产需要多项行为个体共同作用。该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对产出中有强烈互补性的生产进行建模。其基本思路是生产是由一系列步骤组成,而最终的产品的价值取决于所有步骤成功完成的程度。假设一个生产过程被分为n个任务,并通过所需的技术水平q来严格限定它,其中0

其中,E(y)期望产出;n代表完成全部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生产环节,属外生变量;B代表当所有环节都成功完成的产出系数,取决于企业特征,属外生变量;K代表资本,α∈(0,1)表示资本报酬率,都为外生变量;qi表示第i个任务成功完成的程度,即中间投入品i的质量系数。

由该生产方程可知,每个人都愿意与生产率更高的工人一起工作,因为期望产出取决于生产率的连乘积。由于拥有两个高生产率工人的产出价值要高于拥有一个高生产率和一个低生产率工人的产出价值,因此拥有高生产率工人的企业愿意支付更高的工资,从而生产率高的工人有更强烈的一起工作的愿望,最终形成高技能工人一起工作而低技能工人一起工作的分层格局。O环理论能很好的解释这种同质匹配,物以类聚的现象。

O环理论在以下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2.1财政职能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假设收入分配的财政职能由地方政府来行使。当居民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成本很高时,假设存在一个累进税率较高,社会福利制度较好,集聚高收入者的A地区和一个累进税率较低,社会福利水平较差,集聚低收入者的B地区。之所以能形成这种稳定的格局,一是流动成本很高,二是作为高收入者,他们认为在A地区自己承担的高税负能够使自己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A地区居住的都是承担高税负同时享有高福利的居民,即他们是同质的;同理,B地区的居民也是同质的,符合O环理论同质匹配的原理。一旦居民流动成本很低时,原来居住于B地区的低收入者就会大量涌入A地区以享受高社会福利带来的好处;相反,原来居住于A地区的高收入者则会迁出该地,因为他们不愿和与自己不同质的低收入人群进行匹配,否则,自己缴纳的高税收所换来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就会被低收入者“窃取”,感觉不公平。最终,这种因收入分配政策的地区差异带来的人口非正常流动,对于实行高税收,高福利的A地区政府而言,会因为税源减少而使分配政策难以持续。因此,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的的收入分配的财政职能应由中央政府行使。

2.2企业管理与员工激励

如O环模型理论所阐述,企业往往会雇佣有相同或相近劳动质量的员工,因为当员工的劳动质量相匹配时,产出总价值较高。由生产方程(1)可知,劳动质量q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

这个正的二阶导数表明,一个在全部工作上拥有高劳动质量水平的企业,如果只有一项工作拖后腿,则该企业会在该项工作上提高劳动质量以获取最大利润,错误的代价对于一个拥有大量工人和生产环节的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所以企业愿意为劳动质量的工人支付高工资。因此,企业倾向雇佣相同质量水平的员工,使其产出最大化。例如,一个高级酒店会雇佣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知名的厨师队伍和训练有素的职员以形成同质匹配,而一个街头小餐馆则不会去雇佣高级厨师。再如,一个交响乐队会因为其中有一个技术欠佳的演奏者而对整体演奏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好乐队会不惜重金雇佣出色的演奏者来替换掉技术欠佳的演奏者。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高效率的运输团队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等,以实现整个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相互匹配,最终形成一条高水准,高效率的供应链。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由(2)式可知,一个工人的边际技术产出取决于跟自己一起工作的其他环节的工人的劳动质量。因此,如果工人提升自己的技能并对此进行投资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那么他们会把其他工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水平作为决定自己需要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多少的重要参照标准。如果自己对自身技能投资过多,则需要与比自己技能低的其他工人相匹配,显然对自己不利。相反,如果该工人身边的工人都有了更高水平的技能时,该工人就会担心自己由于技能水平不足而被淘汰,因此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技能,从而提高自身劳动质量,进而使整个企业的员工团队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质量水平,使企业受益。

另一方面,由O环模型理论,我们还容易得到,若执行同样的任务,高技术企业的工人获得的工资会比低技术企业工人的高。工人根据技能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便对工人形成一种激励效应,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技能,提高自身劳动质量,以涌入到更高的层次水平与他人匹配,提高自己的报酬水平。

2.3国际贸易与垂直专业化的出现

O环理论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能够合理解释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能很好的阐述国际市场中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出现。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瓶颈,用O环模型来分析。假设一个生产过程被分为n个过程,q表示这n个任务的质量水平标准。如果一个经济体中,有两个工人的真实劳动质量水平在所有企业中都减半。由O环生产方程可知,整体产出将下降75%。如果政府所采取的促进质量升级的产业政策不能奏效,那么整个经济体将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这时,如果通过国际贸易,将可能从外国投资者那里获得瓶颈经济之外的可选择的资源,如新技术和高质量劳动力等,从而突破贫困陷阱,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生产环节都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此时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将更多地体现在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不同国家进行互补性的劳动分工,这正符合O环理论建模的特点。整个价值链的坚固程度由所有环节中最弱的一环所决定,因此,主导厂商会在各个环节都选择具有相当坚固程度的质量的供应商。如果某一环节的质量水平达不到该垂直分工网络所要求的质量水平,那么这一相对较弱的环节将会对整个垂直专业化分工网络的效率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做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各环节相互匹配,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整体生产效率。

2.4解释一些社会生活现象

2.4.1婚姻匹配

婚姻匹配问题由来已久。经济学家认为,婚姻是男女双方为了获取最大化利益而订立的长期契约。由于男性和女性在选择配偶的过程中存在竞争,所以可以假定婚姻市场的存在。在市场环境的限制下,每个人都试图寻找最佳的配偶以使自己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加里・贝克尔,1976)。

中国传统观念里历来都有“门当户对”,“龙配龙,凤配凤”的说法,即认为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相当的男女相互匹配。整个社会被粗略地划分为上层,中层和底层三层。一般而言,富家子弟与大家闺秀结合,而穷苦农民与平凡女子结合。这符合O环理论模型的结论:社会地位本来都很高的宰相与王爷联姻,形成互补效应,从而双方的地位都得以巩固和加强;而位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为了跻身社会上层,只有发奋读书,考取功名,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科举状元最终成驸马,升官发财的现象屡见不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曾提出著名的“婚姻市场”模型。他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分类配对(即夫妻两人具有的特征的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一般是最优的,积极的分类配对适用于智商,教育程度,身高,魅力,肤色,进取心,民族血统及其他特征方面。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婚姻市场中的匹配做出研究。易翠枝,赵小仕(2007)通过选取结婚时间在70年代以前至2000年以后的样本,对婚姻市场中的教育匹配与分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趋势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增强,即随着婚姻市场的演进,男女双方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接近并且存在着以高等教育为界限的明显的教育分层现象。

由此可见,O环理论能很好的解释婚姻市场中的相近配对的普遍现象。

2.4.2课程“末位淘汰制”

随着高校对课程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今一些高校开始推出课程“末位淘汰制”。以北大光华MBA课程改革为例,光华MBA推出的改革措施课程评估末位淘汰制度,就是在多年开展课程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引入“课程市场化选择”机制,让学生在MBA课程建设中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话语权,进而达到优化课程设置,全面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这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同质匹配:以学生的评价为导向,将质量相对高的课程保留下来,而居于末位的被认为质量相对较低的课程被淘汰掉,以避免个别质量差的课程的存在对整个课程系统的整体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2.4.3分组任务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常常会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自由分组完成,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互补性任务,这时就存在如何寻找小组成员的问题。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一般而言,最终都是相同或相近水平或效率的学生分到了同一组。这可以用O环模型来解释:为简化问题,我们假设有四个人来参与分组,两个人为一组。这四个人中,有两个是效率高的,其效率水平用qH表示;另外两个效率水平相对较低,用qL表示(qH>qL),四个人可以任意自由两两组合。容易证明,只有按效率水平相匹配的组合,其工作产出才是最大的,这是因为:

由(4)式可知,高效率的学生分一组而低效率的学生分一组是最优的组合方案。这也同样适用于人数较多时的分组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组结果呢?假设存在甲,乙两个人。甲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小组,此时乙想加入该组。如果甲认为乙效率水平低则他不愿意乙加入自己所在的小组。一方面,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一旦效率低下的乙加入该组,同样的任务总量,甲就要多分摊一些任务,他会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另一方面,从整个小组来考虑,效率低下的乙处在该组,必然会拖后腿,进而影响到整体任务完成的效率,这会间接影响到甲个人的利益。因此,最终分组的结果就是相近效率水平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种分配方案的好处就是防止了由于外部性而导致的“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是相同或相近效率水平的,任何一个低效率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加入高效率的小组“搭便车”,因为他会遭到排斥。

3结论

通过上述对O环理论模型的简单介绍及对其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应用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经济学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中的社会问题。赫舒拉发曾说过:不能运用的理论是废物。经济学是一门很有趣也很实用的科学,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许多经济学理论并不是那么枯燥无味,只要我们勤于思考,乐于发现,就一定能揭开“经济人睡美人”的神秘面纱,感受到经济学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7)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会计;职能;理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加速推进,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管理会计是以新兴管理科学为基础,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协助指导与控制,制定激励目标,计量与评价绩效,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及其分析

管理会计的产生晚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两者在各自的职能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与决策,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记录。之所以出现管理会计,是由于在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传统的财务会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自身的职能不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而管理会计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财务会计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这个“短板”问题。管理会计的产生与不断完善,就是为了弥补财务会计在财务信息分析以及提供相关决策依据等方面的不足。

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职能、规划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四部分组成:

第一,组织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与使用。

第二,规划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发挥着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其职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编制各种预算与规划确定的。它应该在最终决策的基础之上,把确定好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相关预算当中。

第三,控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履行着控制经济过程的作用,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进行有机地结合,根据提前确定的科学可行的种种标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最初计划发生偏差的原因分析.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四,评价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评价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

近年来,企业管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与传统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成本管理方面来看,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企业产品更多价值都是建立在这种产品自身所包含的市场层面与技术层面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在知识层面与信息层面增加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投入,这样企业才能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此时现代企业资金投入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调研而不是生产制造成本。面对这种情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而非传统认为的生产制造方面,所以成本管理成了成本计划,不再是成本控制。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8)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加速推进,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管理会计是以新兴管理科学为基础,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协助指导与控制,制定激励目标,计量与评价绩效,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及其分析

管理会计的产生晚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两者在各自的职能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与决策,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记录。之所以出现管理会计,是由于在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传统的财务会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自身的职能不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而管理会计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财务会计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这个“短板”问题。管理会计的产生与不断完善,就是为了弥补财务会计在财务信息分析以及提供相关决策依据等方面的不足。

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职能、规划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四部分组成:

第一,组织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与使用。

第二,规划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发挥着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其职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编制各种预算与规划确定的。它应该在最终决策的基础之上,把确定好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相关预算当中。

第三,控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履行着控制经济过程的作用,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进行有机地结合,根据提前确定的科学可行的种种标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最初计划发生偏差的原因分析.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四,评价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评价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

近年来,企业管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与传统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成本管理方面来看,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企业产品更多价值都是建立在这种产品自身所包含的市场层面与技术层面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在知识层面与信息层面增加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投入,这样企业才能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此时现代企业资金投入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调研而不是生产制造成本。面对这种情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而非传统认为的生产制造方面,所以成本管理成了成本计划,不再是成本控制。

为了使会计管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首先要做的是.对管理会计中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革命性地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相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可以相应地拓展与调整为以下内容:第一,调整适当的投资规模,借此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第二,定期或者经常性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通过提高产品丰富性来达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目的。第三,群策群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来控制企业的整体成本。第四,通过劳动投入计划的合理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适时调节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评价与分析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决策,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决策的层面上,传统的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取数分析的过程比结果计算更加重要,因此也更加具有决策相关性。经济行为分析中的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内外经济结构趋于不稳定,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要求就是:第一,比较与分析模型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的吻合程度,从而确定所选模型或者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第二.严格遵守取数分析要求与一般过程,确定取数方法以及分析方法;第三,评价取得数据的可靠性与确定性,剔除所选数据巾存在的风险因素;第四,严格控制模型中所用数据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假如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一定要对取数的风险值进行测定,适当地调整取数的大小。

从决策评价标准方面来看,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这些利润、成本和现金标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企业管理目标来看,上述决策标准已经过时,至少说很小全面。

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观念必须与时更新

当前,世界已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也即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与传统的工业时代的区域性强、市场结构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相比,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盈利主要依靠信息的收集和知识的运用,市场需求变化周期短,个性化非常强。目前的市场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更是呈几何级的增长,及时捕捉市场最新动态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因此管理会计的市场观念必须更新。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9)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会计;职能;理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加速推进,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管理会计是以新兴管理科学为基础,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结合起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以提高企业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决策与计划提供信息,协助指导与控制,制定激励目标,计量与评价绩效,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及其分析

管理会计的产生晚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两者在各自的职能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与决策,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会计核算与会计记录。之所以出现管理会计,是由于在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践中,传统的财务会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自身的职能不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求,而管理会计恰恰很好地解决了财务会计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这个“短板”问题。管理会计的产生与不断完善,就是为了弥补财务会计在财务信息分析以及提供相关决策依据等方面的不足。

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职能、规划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四部分组成:

第一,组织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与使用。

第二,规划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发挥着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其职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编制各种预算与规划确定的。它应该在最终决策的基础之上,把确定好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相关预算当中。

第三,控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履行着控制经济过程的作用,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进行有机地结合,根据提前确定的科学可行的种种标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最初计划发生偏差的原因分析.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四,评价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评价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

近年来,企业管理环境以及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与传统企业管理会计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成本管理方面来看,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企业产品更多价值都是建立在这种产品自身所包含的市场层面与技术层面的知识和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在知识层面与信息层面增加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投入,这样企业才能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此时现代企业资金投入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调研而不是生产制造成本。面对这种情形.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应该是产品的研制开发方面而非传统认为的生产制造方面,所以成本管理成了成本计划,不再是成本控制。

为了使会计管理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首先要做的是.对管理会计中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革命性地变革: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计算将被以作业为中心的作业成本计算所代替。通过对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改进可增加价值的作业及时提供有用信息,从而促使相关的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可以相应地拓展与调整为以下内容:第一,调整适当的投资规模,借此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第二,定期或者经常性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通过提高产品丰富性来达到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目的。第三,群策群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按照所得大于所费的原则来控制企业的整体成本。第四,通过劳动投入计划的合理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适时调节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评价与分析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决策,而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决策的层面上,传统的管理会计在进行决策分析时注重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而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和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以致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取数分析的过程比结果计算更加重要,因此也更加具有决策相关性。经济行为分析中的作为计算依据的取数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企业内外经济结构趋于

不稳定,对于企业管理会计的要求就是:第一,比较与分析模型理论前提和现实前提的吻合程度,从而确定所选模型或者对计算结果的可能修正;第二.严格遵守取数分析要求与一般过程,确定取数方法以及分析方法;第三,评价取得数据的可靠性与确定性,剔除所选数据巾存在的风险因素;第四,严格控制模型中所用数据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假如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一定要对取数的风险值进行测定,适当地调整取数的大小。

从决策评价标准方面来看,目前管理会计所采用的决策评价标准主要是利润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和现金净流量最大这些利润、成本和现金标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从企业管理目标来看,上述决策标准已经过时,至少说很小全面。

三、现代企业管理会计的观念必须与时更新

当前,世界已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也即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与传统的工业时代的区域性强、市场结构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相比,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盈利主要依靠信息的收集和知识的运用,市场需求变化周期短,个性化非常强。目前的市场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场需求的变化速度更是呈几何级的增长,及时捕捉市场最新动态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因此管理会计的市场观念必须更新。

企业整体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应该有的观念。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现代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管理会计,必须发挥其工作效能,确保微观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满足相关利益团体各方面的需要,同时促进企业长期持续发展,使企业能够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争取处于市场竞争的强势地位,企业一定要更加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加强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会计要强化核算职能,规范会计行为,报账会计应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以确保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完整和统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客观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与经营成果,提供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在财务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要充分满足考核投资者对经营者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同时满足社会广泛的利益团体对企业了解的需要。

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篇(10)

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如何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的管理创新,取决于政府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以什么样的行政姿态、做什么样的开发决策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政府管理创新

21世纪的头20年,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面

临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从全省范围来看,正处于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全球大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传统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省份传统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这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抓住了,我们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经济社会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跨越式思维解决发展问题。

“欠发达、欠开发”是最基本的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川我省经济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虽然我省有丰富的各种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当前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中,政府面临着诸多压力:

1.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政府面临加快发展的压力。2006年全省GDP总量为2267亿元,仅占全国的1.08%;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5750元,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6%,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9ll6.6l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5%;农民人均收人1985元,仅为全国的55.3%。加快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责任。

2.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政府面临扶贫攻坚的压力。目前,在全省的88个县(市、区)中还有8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其中有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有93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有近1.4万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如果按国际上划定贫困人口比较通用的“比例法”(将收人水平低于人均收人水平二分之一的人群视为贫困人口)来核算,在全省3000万左右农村人口中,有1500万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说明政府在扶贫开发上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还异常艰巨。

3.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政府面临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若以2003年计,全省人口38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5.19%。其中滞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多达1651万人。要使全省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关键是让农村人口的人均收人增多,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4.生态脆弱,经济增长粗放,环境污染严重,政府面临“保住青山绿水”的压力。大部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生态系统脆弱,地表水缺乏,约有1000万农民尚待解决饮水安全,50%以上的城镇存在缺水问题。由于工业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大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严重。工业的单位GDP能耗是全国水平的3倍多,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经济低效益”的发展怪圈。如何发挥环境和资源新优势,把青山绿水培育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实现持续发展,政府应在保护好建设好“绿色生态”上担当起责任。

政府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主体,必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和内部资源能力(面临的发展优势与劣势)进行科学分析,转变职能,理清思路,创新模式,对未来发展及远景规划做出更为准确的定位,从而使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二、政府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省各级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政府管理还未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管理带有“转型”特征J。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全能政府,社会力量非常薄弱。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虽然得到了成长的机会,但是政府权力依然很大,政府代替市场、干预企业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政府管理未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全相适应,在市场主体培育和助推企业发展上没有较大的作为,未能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

2.政府管理职能“三位”现象突出J。一是政府“越位”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不应管的事情插手依然较多,参与了不少竞争性项目的投资与运作;二是政府“错位”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与企业的分工不明确,政府干了许多应由企业干的事;三是政府“缺位”现象突出,表现为应由政府完成的事情却没有很好履行职能。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3.政府管理方式滞后。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方式仍然是以“行政——控制型”管理为主。其工作的重心不是制定和维护规则,不是努力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而是侧重于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微观管理,热衷于直接管钱、管物、管人;习惯于行政命令、靠“红头文件”直接指挥,不善于宏观调控和运用经济的、法律的方式进行管理。特别在行政审批制度上缺乏创新,项目审批未能按照“集中统一、及时高效、透明公正”的原则办理。行政管理法治化程度低。

4.政府管理思想不到位。受传统思想定势的束缚,政府管理创新的整体思路没有太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理念上,习惯于数量管理、指标管理、项目管理而不是规则管理、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不能树立“法制政府”、“有限政府”、“信用政府”和“服务政府”等全新的政府管理理念。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未能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问题,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楚,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的越细越好,干的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没有彻底改变,缺乏服务观念、效率观念、成本意识、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政府官员的“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和发展观,追求政绩GDP而不是绿色GDP,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花架子”。没有摆正党的领导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弱。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建设、教育文化、公共卫生、收入分配调节、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投入上严重不足;二是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不均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三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单一、市场化进程缓慢;四是公共服务的成本偏高、质量偏低。

三、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

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应解决好三个层面上的内容:一是观念层面,解决各级政府职能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二是制度层面,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三是技术层面,如何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1.建立有限政府,提高政府宏观管理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作用的有限政府。“有限”要求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掌舵”方面,而具体的“划桨”则交给市场和社会完成,从而逐渐减少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行政性干预,把职能落实到宏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层面上来,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统治,大服务”的治理目标。

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在立足科学分析省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搞好项目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要求,-。做强我省能源和优势原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做强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培育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压力。加大教育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力资源的供给、保障和利用能力。搞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统筹,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增强就业能力。

2.建立法治政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建立法治政府,一要着力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中央政策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通过这项改革,使我省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和优化。二要推进年检制度改革。通过积极推进年检制度改革,清理年检事项,简化年检程序,改革年检方式,规范年检设置,加强年检收费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府建设,全力打造“阳光政府”。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完善政务公开方式,建设统一的政务公开平台;建立考评体系,完善政务公开基础工作。

3.建立诚信政府,提高政府为民办事能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机关改善工作作风,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对政府工作人员加强诚信教育,让他们在群众、企业和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提高政府官员的诚信意识,让他们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政府在决策上,要做到“问计于民”,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建立办事回执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真正把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放在首位。在发展的道路上,要致力于改善民生,多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加强政府诚信文化建设。重在培育勤政为民、廉洁奉公、高效务实的行政文化,在政府官员中倡导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浮夸和一心为民的主流价值观念,让政府官员树立“纳税人”意识,淡化“官本位”思想,不能与民争利,而应为民谋利。

上一篇: 风险识别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 淋巴性瘤主要治疗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