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应急管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5 15:33:38

风险与应急管理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01-02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金融电子化建设投入,扩大其网络规模和应用范围。但是,应该看到,金融电子化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并且,这个问题现在显得越来越紧迫。

1金融网络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风险

金融活动越来越多地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网上证券交易、资金转账、清算支付、信用卡交易、信用查询、电信银行业务等基于网络的金融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各种不同规模的金融系统也在迅速的发展壮大,金融业务的网络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

在网络为我们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威胁与风险也在不断加大。绝大多数银行、金融机构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互联互通,并与国际互联网直接或间接相连,如何有效防范来自外部的攻击、窃听、木马、病毒的多重入侵是金融网络组建与运行中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机构内部的员工、终端、服务器、网络设备、软件等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外部出口是一个点,而内部体系是一个面,所以来自内部的威胁往往要远远大于外部,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2金融网络的风险评估与防范

最有效的金融网络风险防范措施就是对网络系统进行等级保护,按照重要程度进行级别划分,对不同等级的网络系统通过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划定边界,并针对不同等级的网络系统,特别是核心业务网络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系统地分析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存在的脆弱性,查找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整改措施,并及时进行整改。

风险评估根据网络系统等级划分后的的重要程度和机构自身的条件选择自评估或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现场检查、风险分析及策略选择3个步骤进行。

首先,现场检查阶段应明确目前网络资产情况、网络系统的安全需求、当前的安全控制措施情况、业务对网络系统的依赖性,明确网络系统的技术脆弱性,主要包括:设计弱点、实现弱点、配置弱点等等。现场检查切勿走形式,务必提前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与实施细则,并严格按照检查计划进行。只有现场检查阶段得到了全面、真实的业务数据,才能为后面的综合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持。

风险分析阶段是整个风险评估的核心部分,需要利用现场检查阶段得到的各类数据,综合分析金融网络系统所存在的各类风险。具体实施则应包括关键资产安全需求(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确定、关键资产威胁分析、脆弱性分析、综合风险计算及风险分析总结等几个方面。

安全需求分析包括应选择关键资产、并对关键资产进行安全需求分析与赋值。威胁分析针对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威胁来源、对威胁进行分类、研究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威胁的严重程度。脆弱性分析包括以下几点:网络安全策略及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组织体系是否健全,管理职责是否明确,安全管理机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是否合理;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各类安全保障措施的组合是否合理;网络安全域划分、边界防护、内部网络防护、外部设备接入控制、内外网隔离等是否到位;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和终端设备的安全性是否可靠,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病毒防护、恶意代码防范等是否有效。此外,还应检查设备、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记录,变更管理,安全事件分析和报告;运行环境与开发环境的分离情况;安全审计、补丁升级管理、安全漏洞检测、网管、权限管理及密码管理情况;机房安全管控措施、防灾措施、供电和通信系统的保障措施等;关键资产采购时是否进行了安全性测试,对外部服务机构和人员的保密约束情况,在服务提供过程中是否采取了管控措施;应急响应体系(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应急物资)建设情况,应急演练情况等。

综合风险分析主要是综合分析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现状,对资产、威胁、薄弱环节、已有安全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安全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分析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整体风险状况,最后根据风险的程度逐 条列出风险列表,通常可将风险划分为3个等级,即一般风险、中级风险和高级风险。

策略选择阶段根据前一阶段得到的风险列表,结合安全需求和业务目标,开展相应的整改工作,开发和选择符合成本效益的信息安全保护策略,包括安全管理策略和安全运行策略,并制定合适的风险缓解计划。特别是针对高级风险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化解,对于短时间内受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及时处理的高级风险,应制定专项风险防范方案,并提出后期整改计划。

经过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估与相应的整改,可以极大的降低金融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需要注意的是,风险评估保证必须定期组织进行,并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整改到位。

3金融网络的应急体系

做好风险评估与防范,千万不能忽视应急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即使金融网络各方面风险已得到控制,仍避免不了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系统运行或使用替代方式继续进行业务处理,是衡量一个网络体系是否健全完善的重要指标。

金融网络比起其他普通网络系统,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一个社区的网络或是一所学校的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所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远不及一家银行资金业务或支付清算系统网络所出现的事故。金融网络的应急处理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

金融网络应急体系建立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应急组织协调机制,应涉及应急处理的各个部门、单位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组织协调,确定应急方案,调动各方力量,实现应急联动。

其次,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不断完善IT层面的应急预案,完善网络、机房环境等应急操作手册,提高金融网络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快速、合理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金融网络信息安全事件造成损失和影响,保障金融业务的连续运行。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取决于预案所涉及的人员对预案的理解。因此必须定期组织要对预案的宣传、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参与应急处理的每个人均能充分理解应急预案的中心思路、应急处理的原则、应急处理的具体执行流程,以便在实际应急处理过程中迅速进入状态,确保应急处理的效果。

实战演练是为检验应急设施的有效性、锻炼应急队伍、改进应急预案等,针对真实运行的系统主动进行的演练,实战演练前应检查预防性措施的就绪情况,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演练风险。演练必须注重真实性,不能走过场,要模拟出真实事件发生的效果,最好由第三方组织在不通知预案执行者的前提下进行,以达到更真实的现场效果。

4结束语

金融网络必须有足够强的安全防卫措施,否则将会影响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是一个综合集成的系统,它的规划、管理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及IT技术公司通力合作,进行科学的、强有力的干预、导向和防护。随着金融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金融网络不再局限于专网,而必须使用如互联网那样的公网。通过风险评估机制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智能、深度的安全防御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管理手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可动态发展的纵深安全防范体系,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信息系统基础保障。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strategic ris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 real estate enterprise strategic risk of research. And therefore, it will be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 strategic risk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nd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 strategic risk and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risk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effective emergency measures.

Keywords: strategic risk; Emergency management; Real estate 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房地产企业战略风险的分类

战略风险这一概念在管理领域最早由Kenneth.R. Andrews 在1971 年提出。它包括战略自身的风险( Risk of the Strategy) 和战略性风险( StrategicRisk) 。战略自身的风险是指战略活动自身的风险,是指制定、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中战略偏离实际目标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或几率; 战略性的风险是指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信息和生存能力或公司业绩的因素。根据以上观点,周阳敏将企业的战略风险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指企业战略管理部门的管理风险; 第二类是指企业其他职能管理部门因风险应对不当而引发并上升为企业的战略风险; 第三类则是指企业整体的、全局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引起的风险。

本文主要以战略风险三种类型划分的观点来研究房地产企业的战略风险。因此,也将房地产企业的战略风险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指房地产企业战略管理部门的管理风险,包括战略管理行为人失误的风险和战略管理部门失误的风险; 第二类是指房地产企业其他职能管理部门因风险应对不当而引发并上升为企业的战略风险,也即战略管理配套管理失误的风险,包括财务风险、销售风险等; 第三类则是指房地产企业突发事件引起的战略风险。

二、房地产企业一般战略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房地产企业一般战略风险预警管理的流程如下:

1. 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条件评价。外部环境主要指企业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法律环境等; 企业内部条件主要指企业的资源情况、管理能力以及组织结构和竞争能力等。通过环境分析,企业便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外部环境的状况和企业自身的情况,从而为下一步战略风险的识别奠定了基础。

2. 战略风险识别

对风险正确地识别是有效管理风险的基础。目前战略风险的识别方法有很多,主要是定性的识别。如头脑风暴法、事故树法以及环境扫描等,这些方法都可有效地识别出企业的战略风险。

3. 构建预警指标体系

识别出战略风险后,我们便可以通过预警指标来对其进行监测。构建预警指标体系的目标为了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易操作化。不同类型的企业,预警指标体系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重点预警指标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地,全面地反映企业所面临战略风险的真实情况。

4. 战略风险评价

战略风险评价是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步骤,它是指在战略风险识别和战略风险衡量的基础上,把损失频率、损失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分析战略风险的影响,并对战略风险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战略风险评价,企业可以得出战略风险的损害程度和发生频率,然后便可以采取相应的战略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甚至消除风险。

5. 建立战略风险预警管理对策库

最后一步是建立企业的战略风险预警管理对策库,俗话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战略风险的出现且应对不当就是由于企业缺乏战略风险预警管理的对策所致。无论是前期的预警方法、预警手段以及预警原则等,还是企业实施预警管理后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需要企业认真收集、制定和总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战略风险预警管理对策库。通过战略风险预警管理的实施,房地产企业便可以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早期对战略风险进行监测和预控,减少和控制引发战略风险的诱因,例如通过培训提高战略管理行为人的素质和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以及积极应对企业的管理周期等; 而且,在战略风险发生后,房地产企业也可以根据战略风险预警管理对策库中相应的对策对战略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不至于手忙脚乱。

三、房地产企业的应急管理

引起的战略风险与一般的战略风险都有着根本的不同。首先,在其表现特征上,所引起的战略风险有着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而对于一般的战略风险,如果采用科学的预警方法,一般是可以事先发现的; 其次,在其损害程度上,引起的战略风险的损害程度比较大,甚至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而一般的战略风险则可能只是企业某一职能管理部门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战略风险,损害程度比较小。基于此,本文对房地产企业的两类战略风险的管理分别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房地产企业突发事件的定义进行界定。目前,学术界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有很多种,如赵伟鹏等( 2001) 认为,突发事件是指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秦启文等( 2004) 认为,突发事件是指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综上所述,本文对房地产企业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房地产企业的突发事件是指从房地产的开发开始到房屋的销售,再到最后的物业管理的过程中,由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企业造成严重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立即处理的负面事件。

其次,对房地产企业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从房地产企业突发事件的定义中可知,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房地产的开发过程,房屋的销售过程和物业管理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房地产企业的突发事件归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如购买土地时政府政策突然改变、建筑过程中突然发现断层、开发过程中资金链突然断裂等; 第二类是房屋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如因房屋质量不合格出现的大规模退件等; 第三类是物业管理过程出现的突发事件,如房屋发生大面积的火灾、业主贵重物品被盗等。

最后,对房地产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在突发事件情景下,有效的应急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迅速控制危机的发展,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房地产企业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来应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从而能够使突发事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如果处理得当,甚至还有可能转“危”为“机”。

四、结语

房地产是一个高投入、高收益和高风险的行业。房地产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战略风险,如果稍有不慎,企业便会损失惨重,甚至破产。因此,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和处于极度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房地产企业要想保证长期稳定的发展,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战略风险的管理,提高战略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enneth. R. Andrews[M]. 公司战略的概念,1971.

[2]李杰群,赵庆. 企业战略风险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10.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3)

0 引言

在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中,所谓的公共安全主要是指参与者的安全,这是核心问题与主要矛盾。大型群众性活动(以下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活动,包括比赛、演唱会、展览展销、游园、招聘会等活动。据公安部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共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3.5万场,参与群众3.2亿人次。根据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公报第22号资料表明,从公安机关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举行前进行的安全检查情况看,有62%的活动存在各种安全问题。2005年11月1日,北京市率先出台了《大型社会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首次要求主办方在活动举办前进行风险评估,提交风险评估报告。随后,杭州、南宁等地也出台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规定。2007年9月14日,国务院公布《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并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该条例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范围,承办者、场所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和公安机关的职责,安全许可的条件、程序、时限,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有利于保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顺利进行。目前,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工作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但仍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风险评估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日常安全管理,将危险降到最低,通过应急管理加强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真正的保障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成功举行。

1 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特征及风险评估

公众聚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运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各部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日常安全防范周密,有章可循,才能大大降低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要从系统的每个层面识别和分析大型群众性活动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处置措施。

1.1 大型群众性活动特征

大型群众性活动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规模大。至于何谓“规模大”,大多都是从参加的人数、所占场所的面积、持续时间的长短等方面作出大致的判断,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缺乏统一的标准。2007年8月29日,国务院第19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其中规定:“本条例所称大型群众性活动,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的下列活动?”由此看来,“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是判断规模大小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1000人并非实际参加的人数,而是在举办活动之前预测的可能参加的人数。如果根据经验和常识判断,可能会有超过1000人参与,但由于意外原因实际参加人数没有那么多,仍然不失为“大规模”。另外,该人数也不是整个活动的所有人数,而是“每场次”可能参加的人数。

(2)群众性。“群众性”是指参加的人员范围非常广泛,不具有特定性,是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虽然某一种活动可能是针对某些社会群体而举办的,比如篮球赛事的观众大都是篮球爱好者,人才招聘会的参加者大都是应聘人员,音乐会的参与者大都是音乐爱好者,但他们来自何方、年龄大小、民族种族、文化水平等都不具有确定性,也不排除其他人员的参加。特别是象焰火晚会这样的活动,没有任何的资格限制,无需任何入场票证,人员更为庞杂,更具有“群众性”的特点。

(3)随机性。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组织往往具有随机性特点,在何时举行、何地举行、以何种方式举行都是不确定的,或简单地说不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在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那里,这是一种常态,而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公共秩序和管理模式,因此,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一所大学里往往有一两万学生在同时上课,但上课的时间、场所、方式、参加人员等都是较为固定的,因而也不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

1.2 风险评估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4)

本文为甘肃政法学院青年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应急管理模式的特点

在中央政府层面,我国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类别、分部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应急管理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是:

(一)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务院是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统一领导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遇到重大突发事件,通常成立临时性指挥机构,由国务院分管领导任总指挥,有关部门参加,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对口主管部门,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部门分工负责。国务院各应急部门分别负责一种或几种相关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协助配合。有些部门形成了部际协调机制,如抗灾救灾协调机制、核应急协调机制等。

(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在条块关系上,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模和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对于由地方为主处置的突发事件,中央部门给予指导、协调和帮助,实行条块结合管理。

(四)部门应急体系初具规模。负有直接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部门,都建有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信息通讯系统、防灾设施装备、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了监测预报体系、组织指挥体系和救援救助体系,但完备程度参差不齐。

(五)国家应急法律体系趋于完备。我国已相继颁布了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6件,部门规章55件,紧急状态法和部门应急法规正在起草制定中。

(六)国务院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在以往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国务院有关部门着手进行了应急预案编制和修改工作,初步形成了相互配套的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二、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必要性

自从2003年“非典”肆虐以来,我国政府包括企业界逐步认识到社会风险的危害性及其破坏性,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2008年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是一个社会风险频发的年份,无论是年初我国东南省份的雪灾,还是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些无不考验着我国政府应对风险的执政能力和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在经历了这些社会风险以后,也让我们认识到,社会风险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政府,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一)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更直接地说,社会风险意味着爆发社会危机的可能性。一旦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社会风险就转变成了社会危机,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从当前我国社会的总体形势看,整体平稳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风险: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治体系运行平稳有序,社会整体发展保持着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各种问题和矛盾凸现出来,不少问题和矛盾还呈现出继续恶化的态势,社会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社会风险的累积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相当大的威胁,从而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

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的推进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利益失衡,是当前我国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当前我国已经步入风险社会。

(二)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前提。公民减灾意识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完善。从学校做起,广泛普及减灾与应急反应知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减灾与应急管理效果。加强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培养各级各类减灾与应急管理人才,已是当务之急。重视减灾与应急管理及减灾与应急技术的开发,对提高区域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急需的工作是编写各级各类减灾与应急管理教材和科普书籍,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区安全文化的建设。选择典型的高风险地区和行业,建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依据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在一些高风险地区建立整合社区、行业和辖区政府一体化的综合减灾基地。通过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实现高风险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以此形成典型范式,在同类型区进行推广。选择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及其代表性行业,加强行业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即通过灾害保险途径与企业安全体系的建设,强化同类行业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能力,降低单位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成本,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目标。除此之外,建设全社会的安全文化体系,不仅对高风险地区与行业实现减灾目标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整个国家和各级政府完善与提高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都将起重要作用。

(三)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降低社会风险的基础。公众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在社会风险来临之际懂得如何来应对风险使个人风险降到最低。例如,一些社会矛盾,如果公众提高自身的警惕性,就可能使这些社会矛盾不会激化甚至演变为更大影响力的社会风险,从而把社会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说,要想有效地降低社会风险,最基本的就是加强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加强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是减少国家和社会损失的保障。个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与保险是发展应急体系的根本保证。当个体真正认识到社会风险和社会保险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时,才能增强防范措施,减少风险损失。并且个体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给保险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个体的损失减少了,就是真正减少了国家和社会损失。

三、几点建议

(一)树立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危机防范意识是社会民众对于危机和风险的认知、鉴别和防御的思想观念。对一个国家而言,理性的民众公共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提高民众的整体危机防范意识,将会大大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降低灾害和危机造成的损失。国外成功的应急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在灾害和风险未发生时,投入大量资源提升民众的预警、预防、预备和预案意识;在灾害来临时,降低社会民众的恐慌、迷信和脆弱心理,是应急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因此,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说,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

指出,要将灾害预防等科学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教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风险意识的树立以及应急技能的提升应当从中小学开始抓起。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将来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他们的危机防范意识,增强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构筑危机防范体系的首要工程,是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基础工作。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目前中小学生的整体危机防范意识薄弱,面对突发性事件心理比较脆弱,应急反应能力亟待提高。加强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忧患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危机教育,就要在中小学教育中纳入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使之制度化和法制化。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开发人力资源以及提高国民素质的主要渠道,而公共安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忧患意识、预警意识和防范意识的不二法门。各级教育机构不仅要负责编制危机教育教材,开设减灾防灾的专门课程,培训专门的从事应急教育的教师队伍,而且要聘请应急管理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训练辅导,将防灾减灾的知识和常识作为中小学必考的项目之一。要将应急演练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邀请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应急演练和情景模拟训练,从而增强中小学生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提高他们对危机和灾难的辨识能力,提高他们的危机防范意识。

改变传统应急管理的舆论导向,构造全民重视危机防范和风险规避的文化氛围,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危机防范意识非常重要。传统的应急管理舆论导向,重视正面报道而忽视灾害报道,重视应急救援而漠视应急准备和善后处理,重视轰轰烈烈抢险救灾而轻视默默无闻减灾防灾,结果导致了公民危机防范意识的普遍缺乏,应急救助技能的普遍羸弱。当前我国进入各类灾害频发的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民众的风险意识是必备的风险文化要素,只有建构一种全新的风险文化,形成全社会重视危机防范的舆论氛围,才可能让中小学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接收熏陶,才能使他们能够在灾难中学习、在风险中反思、在危机中提高。

(二)了解和认识社会风险。首先,要有风险是永恒存在的意识。从哲学的观点来看,风险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确定因素、偶然性因素的始终存在。没有哪一个时代是确定必然地那样发展的,也没有哪一个人或哪一种事物的发展道路是预先设定好的,不确定因素、偶然性因素总是存在于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风险的存在也是必然的,就像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说的,“风险是永恒存在的”,所不同的是,现代风险的破坏力、影响力和不可预测性都大大加剧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要居安思危,建立健全各种风险应对机制,这样在面对某一具有巨大危害性的风险事件时,才不至于惊恐万分,不知所措,丧失理智;其次,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风险,充分认识风险具有的两重性。风险不仅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人们通常是从消极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风险的,这当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我们也不能由此忽视甚至否认风险的积极意义。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风险的存在扩大了人们的选择余地,给人们提供了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的可能和机会,人们通过积极的创造去把握这种机会,就有可能把理想化为现实。这在经济领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积极地利用风险做出投资决策被看作是市场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方面。明白了风险的两重性,面对风险,我们才不至于产生悲观主义情绪,消极厌世,无所作为;再次,要以健康的心态应对风险。当风险事件爆发,灾害降临的时候,人的心理状况和意志力是抵抗灾害、战胜灾害的有力保证。大量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大多数人在面对灾害突然发生时都有可能产生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但过分的恐慌、焦虑、不安、紧张的情绪和过度的担心会削弱人们身体的抵抗力,降低人们应对灾害的心智水平。为此,面对风险的爆发,一方面要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否认存在负面的情绪,同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这些情绪,以积极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尽快恢复被灾害打乱的正常生活;另一方面保持乐观自信的理智态度,树立战胜灾难的坚定信念。越是危难之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战胜困难需要勇气和信心,更需要必胜的信念。总之,健康的心态是应对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风险意识的基本内涵之一。

(三)掌握防范社会风险的要点。对于社会风险的分类,按照不同领域可以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和生态风险等。考虑到我国社会风险与我国社会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亦即,我国社会风险潜藏于社会问题之中,而每一种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内含一种社会风险,而是内含着多种社会风险,大多数问题都与不同类型的社会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作为公众来说,面对如此复杂的风险,必须掌握最基本的风险防范要点。对于不同种类的社会风险,无论是经济风险还是政治风险,作为公众来说,首要的一点就是在国家法律以及立法允许的范围内理智地面对问题,不恐慌、不盲从,认识到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及义务,相信党、相信国家,这才是防范风险最基本的要点。

(四)建立社会风险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社会风险具有多变性、频发性以及复杂性,并且社会风险对整个国家、社会,包括每一个公众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由此看来,社会风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也应该为社会风险建立风险日。建立社会风险日,首先,可以肯定社会风险的重要地位,它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其次,可以更好地宣传和教育公众,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社会风险,居安思危;再次,社会风险日的建立,可以让公众和国家记住曾经的历史,总结经验,服务于未来;最后,也能督促政府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来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谦.我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半月谈,2005.

[2]薛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北京:中心出版社,2001.

[4]李经中.政府危机管理.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6]史培军,刘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应急管理对策.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5)

护理风险是存在于救治与护理过程中危险因素,间接或者是直接造成患者损伤、伤残以及死亡的不安全因素[1~3]。风险管理是临床常见护理模式,评估潜在或者是现存护理危险因素,进而提出护理对策,并在临床护理中不断完善,减少发生风险事件。本文主要分析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中,女20例,男30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为(41.34±6.43)岁。研究组中,女18例,男32例,年龄为19~76岁,平均为(42.33±5.36)岁。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包含巡回护理、宣传教育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等。研究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①提升护理法律意识:急诊科护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法制观念,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同时对护理人员加强风险意识培养;②学习护理沟通技巧:对于患者与患者家属的疑问,护理人员要使用简单语言解释说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③急诊岗位需加强培训:对于低年资护理人员需加强培训,使其能尽快了解急诊科有关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急救技能与操作加强训练,熟练掌握抢救流程,积极学习新设备操作与新技术;④规范文件书写格式:急诊科工作量大,应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对护理文件加强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做进一步的调整;⑤风险呈报:呈报风险事件是提供风险管理具体信息,护理人员需及时将风险事件呈报,并采取解决措施;⑥强化服务意识:护理将患者作为中心,对其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患者与患者家属具有知情权,护理人员需及时通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交流,适当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风险事故。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14.0软件,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x±s)表示,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32,P

2.2两组患者风险事故对比 研究组中,3例发生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中,11例发生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发生率为22.0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16,P

3 讨论

临床中,急诊科属于高风险科室,存在较多风险矛盾,对于急诊科室应该加强护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目的是风险防范,风险管理前提是识别、评估护理风险。医院、护患沟通、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等是急诊风险管理中的主要护理风险来源,在抢救、处置以及护理操作等环节中均存在护理风险,针对护理中所存在的风险加强风险管理,能使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风险管理关键为识别、评估潜在或者是现存护理风险,并且采取相应解决措施。急诊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取得患者信任,使其配合;护理人员加强学习急诊技术,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升自身沟通能力,强化护理服务意识,避免发生护患纠纷,使护理效果得到有效提升。陈莉[4]等报道显示,急诊护理中采取风险管理,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升护理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风险事故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2.0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马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16):12-15.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6)

风险管理是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护理工作预见性差,护理风险事件时有发生。[1]鉴于此,我院急诊科自2009年以来对实施风险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设有病床8张,输液位34个,护理人员16人,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46岁;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10人;职称:主管护理4名,护师6名,护士6名;2名接受过急诊专科护理培训。2009年3月-2010年5抢救的车祸伤、殴打伤急诊病人2501例。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识别、评估

使用风险评估表对有可能发生风险的高危病人进行系统评估,急诊科室常见的风险因素有用错药、抽血、跌倒、误吸、导管脱落等。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跌倒评估表等来评估风险因素。也可利用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寻找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针对存在的护理薄弱环节和不安全因素,找出避免及控制风险的方法。

1.2.2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能力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我们在平时的风险管理中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及风险管理系统,重点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强化专科理论及操作技术、急救技能,提高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质量控制,对低年资护士做好帮、带,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可以定期组织考核,成绩与奖金挂钩,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及护士对风险的预见性和防范技能。

1.2.3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由护士长及护理骨干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制订风险管理预案。通过以往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制订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采取抽查与每日有重点跟班检查,及时收集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及时发现科室不安全隐患,组织护士学习并熟练掌握,通过笔试、提问等方式检查护士应急能力,保证每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

1.2.4加强急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

抢救室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检查所有抢救仪器和药品,特别对于一些不常用的抢救仪器,决不能疏于管理,确保抢救仪器处于完好应急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2.5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

重视流程的细节管理,确保流程无缝隙,一个完善的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应该是普通急诊室与抢救室分开,[3]按患者的病情需求安排就诊先后顺序和诊疗区域,危重患者先救治后挂号。对于高危时段如节假日、晚上或患者多时要重点加强监管,人员不足时及时进行人员调配;危重患者、大手术或有心理障碍等高危患者要重点管理,在保证治疗、护理的同时,还要尊重、关怀患者。

1.3评价指标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发放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统计出病人的满意度。护理投诉事件:患者投诉到科室负责人处的为科室投诉,投诉到护理部和医院的为医院投诉,每月统计科室和医院投诉情况。

2 结果

2.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

在急诊科实行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为0.96%,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降低至0.12%,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比较[n(%)]

注:*P<0.05

2.2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发生率都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n(%)]

注:*P<0.05

2.3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风险管理前患者满意率为80.97%,实施后为95.40%,实施后后患者满意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项目

n

满意人数

满意度(%)

实施前

2407

1949

80.97

实施后

2501

2386

95.40*

注:*P<0.05

3 讨论

“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医者稍有不慎即可能发生医疗纠纷,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4]目前发达国家对医疗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十分重视,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5]在我国,医疗风险管理刚刚起步,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很欠缺。而急诊护理有更大的风险与责任,急诊科是与危重病人接触机会最多、护理职业风险最集中的区域。因此,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意义重大。[6]通过积极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增强风险意识,针对薄弱环节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减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通过在急诊科应用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在急诊科实行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投诉事件明显降低,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且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实施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提高护士风险意识加强急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加强高危环节的安全管理等措施,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余摸,郭金凤,武华玲.科室环节管理与护理风险预防[J].护理研究,2005,14:1288.

[2] 沈馨,沈艳君.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57.

[3] 唐月琴.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的隐患及对策[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30.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7)

急诊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因此,急诊工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有误操作以及其他不科学行为,将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急诊工作的质量,对医院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1]。鉴于此种情况,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该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通过积极总结急诊工作中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规避,能够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本文主要针对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50例分为2组,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35例,女40例,年龄在18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38.1±1.2)岁;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在1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1.5)岁。2组患者所患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中毒、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实施常规管理,主要根据日常排班制度进行,对抢救医生、抢救药品、抢救时间以及抢救设备等进行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2.1对急诊工作中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需对急诊工作中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风险:①急诊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由于急诊工作具有突发性,急诊管理制度中如没有明确对急诊医生到诊时间以及具体的要求进行规定,导致急救时间被严重耽误,使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机,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利于急诊工作高质量地完成[2]。②抢救中存在着误操作的情况。由于患者所患疾病不同,而且抢救时间紧迫,加之抢救医生一些自身的因素导致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存在着误操作的情况,影响抢救的效果,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有待加强。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出现医患纠纷,影响到急诊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对患者也造成较大的影响。1.2.2结合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①制定完善的急诊管理制度。在急诊管理制度中,需对急诊医生、急诊护士的到诊时间以及各项工作交接的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对其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以确保急诊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进一步提高急诊服务的质量,尽最大努力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②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及专业操作水平。针对医护人员存在误操作的问题,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之外,还应该积极的开展急救现场演习、急救操作比赛、科室急救竞赛等活动,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此外,还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以及思想素质等方面的培训。由于在急救工作中,很多医护人员由于风险意识不高以及心理素质较差,而出现误操作的问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及思想素质的培训是非常关键的[4]。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明确医护人员的岗位与职责,并以定期考核、随时检验、奖惩结合的方式,促使医护人员加强自身学习与规范操作,并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在急救工作中积极规避法律风险,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1.3观察指标

对2组出诊到场时间、抢救成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误操作率以及患者家属对急救工作的满意率进行对比观察。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抢救情况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出诊到场时间比较

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为(9.38±1.19)min,对照组出诊到场时间为(13.59±1.42)min,观察组患者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组患者家属对急诊工作的满意率对比见表2。

3讨论

医院急诊科临床服务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由于很多患者处于高危状态,对抢救时间、抢救操作以及抢救技术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其中一项出现问题,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急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可以说,急诊抢救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急诊工作中的风险,确保急诊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本文主要针对风险管理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所谓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对急诊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在急诊中存在着哪些风险,并结合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而科学地规避一些风险行为,确保急诊抢救工作的质量,进一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5]。从本次的研究结果上看,观察组出诊到场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误操作率低于对照组。可见,实施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急诊服务质量更高,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急诊服务的满意率也更高。因此,在日后的急诊管理工作中,可将风险管理有效地应用到急诊管理中,以提高急诊管理的质量,促进急诊工作有序进行,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急诊服务,最大程度地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6]。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急诊工作中优势明显,能够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风险管理方法在急诊管理中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凤珠.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8):129-130.

[2]陈莉,吴萌,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4):155-156.

[3]贾晓凤,刘恩君,闫晶.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4,11(2):158-159.

[4]刘薇薇,刘朝杰.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培训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2009,13(10):320-321.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期待也随之增高[1 2]。尤其是社区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与人们群众的关系更为密切,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 4]。风险因素管理是最近几年护理工作中较为新颖的概念,我院将其引入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并且分析和观察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20岁-60岁,平均年龄35.6±10.6岁,急诊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24例,心衰1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0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是否实施风险因素管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3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特点、急诊原发病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分析,P>0.05,提示两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 根据急诊科收治患者临床特点,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风险因素管理:(1)风险因素管理评估:由急诊科资深护理工作人员共同讨论对急诊科一些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风险因素管理方法。(2)组织医护人员参加院感办组织的感染控制学术讲座,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进行感染性疾病的消毒和隔离操作技术的培训和现场演练,培养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对风险因素认知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1)风险因素认知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患者对急诊科常见的物理化学风险、微生物风险、暴力性风险、心理风险等情况的认知程度进行评价;(2)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如化

1.3.2 观察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急诊科护理质控评分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风险因素认知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比较(如表1)

2.2 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效果评价的比较(如表2)

3 讨论

风险因素管理是指对患者、护理人员、探访者可能伤害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的过程。急诊科是一个专科性较强的科室,其常涉及急重患者,患流量大,各种情况较为复杂。由于患者病情急、进展快,护理人员常会接触到携带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因急诊科收治患者紧急,一些患者病史询问不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急救工作,可能增加护理人员血液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性。急诊科常用化学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其对人体的皮肤、黏膜、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另外急诊科常会收治一些患者,由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心理和个人饮酒等素质不同,可能对医护人员出现肢体语言过当,恶语伤人、动手打人等情况。此时应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工作培训,减少职业暴露,坚持以预防为主要的方针。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遵循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沟通的原则做好急诊护理工作。本研究通过常规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风险因素认知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有效的风险因素管理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工作质量。综上所述,风险因素管理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晓凤,刘恩君,闰晶,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0,22(2):387-389.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9)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背景

1.1 传统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应急发电服务需求

使用电源车为客户提供应急发电服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安全管理方面无现成的规范可以依据,《电力安全规程》也未能将应急发电作业列入其中。传统“口头命令”加“安全交底卡”的安全管理模式与新的应急发电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1.2 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客户无约束,安全责任不明确

安全交底卡”(即“现场工作安全措施交底会记录卡”)是发电工作负责人与发电人员之间的安全约定,内容不涉及客户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人员。应急发电作业主要在客户设备上开展,需要客户设备运行人员进行相关电气操作、布置安全措施并进行开工许可。为确保发电人员的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需要有双方共同持有、共同强制遵守的明确双方安全责任的书面安全约定。

1.3 应急发电作业无工作票可填用,管理程序不严谨

使用应急电源车进行应急发电作业是一种高风险作业项目,主要在客户设备上开展,涉及到带电接线安全、向检修设备反送电、发电容量与用电负载是否匹配等诸多安全问题,理应填用对应的工作票。但因应急发电作业是新生事物,现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未能包含使用应急发电车开展应急发电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1.4 应急发电作业日趋常态化,安全风险管控难

安全交底卡一般由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补充的保证安全作业文本,它的正确性、完备性与现场工作负责人的能力、责任心相关。现在应急发电作业日趋常态化,发电任务越来越多,仅靠安全交底卡难以把安全风险管控到位。

2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内涵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内涵是:通过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编制过程,辨识应急发电作业各个环节存在的危险点,以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应用为手段,提升发电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发电人员的作业行为,实现应急发电作业安全风险的“可控”、“能控”、“在控”,确保发电人员、检修人员的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

3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3.1 构建责任明确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管理组织体系

为保证编制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能够符合当前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成立了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编制与应用管理组织机构。

3.2 开展应急发电风险辨识,制定预控措施

为高质量地完成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的编制工作,配电工区指派工区安全员带领发电人员深入有应急发电服务需求的厂矿企业进行实地风险点摸排、编制反事故措施,并力求通过编制工作票的过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思想安全促进工作安全。

3.2.1 制作风险库

风险库制作,就是进行风险辨识工作,将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识别、归纳存档。

⑴ 全员风险辨识

配电工区发动全工区员工对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辨识和统计分析。每位员工根据个人对风险的辨识、对风险和事故之间关系的认识,分别编制事故树。分析发电作业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⑵ 归纳整理

在全员风险辨识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工区安全、技术人员对作业风险进行再次梳理,最终形成发电作业风险库。风险库内容包括:管理、思想、个人技能、劳动保护、作业环境、作业对象等多个方面。

⑶ 专家组审定归档

工区将归纳整理后的风险库资料(事故树)上报公司安保部,安保部组织专家对风险库资料进行审查、定稿。

3.2.2 措施库制作

措施库制作,就是针对各种风险编制有效可行的消除或防范措施。

⑴ 全员编制反事故措施

根据风险库所列内容,组织全体员工编制针对性措施。本环节的重点是全员参加,每一位员工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

⑵ 归纳整理

在全员编制反事故措施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工区安全、技术人员对反事故措施进行再次梳理,最终形成发电作业反事故措施库。

⑶ 专家组审定归档

工区将归纳整理后的措施库资料(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上报公司安保部,安保部组织专家对措施库资料进行审查、定稿。

⑷ 执行

工区将专家组审定后的风险库和措施库一并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塑料卡片,发到每位发电作业员工手中,用于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和提高应急发电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水平。

3.3 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实现有票可用

淮北供电公司首次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编制工作票样票。通过这种方式编制工作票,既保证工作票有较强的适用性,又锻炼了一线员工组织安全措施的能力,更提高了员工填用工作票的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3.3.1 全员编制工作票

配电工区组织带电班全体员工学习风险库和措施库,深刻理解和掌握两库的内容。参照线路工作票和10kV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格式,带电班每位员工独立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一份。

3.3.2初次提炼样票

带电班安全员和技术员在听取班组人员的工作票宣讲后,对大家编制的工作票进行总结、提炼,编制出可供工区安全员审查的样票。

3.3.3工区安全员定制样票

工区安全员接到样票后,对样票进行精心研读和进一步提炼,使样票完全符合编制的意图,既能提供保证应急发电作业安全的格式化文本,又能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成为双方共同持有、共同强制遵守的书面安全约定。

3.3.4安保部审查

安保部组织专业人员对配电工区编制的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样票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回配电工区进行修改、补充,并要求配电工区在后续的应急发电作业中予以试用。

3.4 应用发电作业工作票,使发电作业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样票定稿后,公司立即开始推动新工作票的应用工作,明确配电工区为新工作票的试用单位,负责新工作票的试用和相关规则的制订工作。

3.4.1 编制“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

为规范填用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公司安保部授权配电工区编写了《淮北供电公司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经安保部批准后正式执行。

3.4.2 开展“应急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培训

配电工区组织承担应急发电任务的员工开展发电作业工作票管理办法的培训工作,同时还邀请安保部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授课,讲解工作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确保填写的工作票复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

风险与应急管理篇(10)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所有病例中随机抽取224例,其中2015年整年间抽取112例,2016年整年间抽取112例。2015年的112例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51例,最大72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46.71±5.24);2016年的112例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54例,最大71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7.14±5.30)岁。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统计并分析风险管理前后院内纠纷事件发生率与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1.2风险因素分析。我院通过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对目前院内可能引起医患纠纷的所有因素进行区分、整理,对院内实施急救过程中医患双方可能出现的争议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以下原因:①社会因素:院内关于对患者急救处理具体的规章制度可能不够完善,在出行急救车辆方面可能不够迅速,院内专业的医疗急救设备可能不完善;②双方心理因素:因疾病原因,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就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接受治疗时依从性较低,治疗效果不显著,由此产生医患纠纷。除此之外,医疗人员可能心理素质不过关,影响急救操作的正常完成,在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患者的风险程度;③因院内展开急救治疗的患者多为意外伤害或是突发性疾病,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通过现有的医疗设备与医疗人员并不能做到完全排除风险因素,因此抢救治疗效果可能与患者、患者家属内心期望的有一定差异,从而使患者或患者家属心理压抑,最终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1.3风险管理实施措施。1.3.1提升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院内可定期对急救工作人员开展急救专业知识与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在提高院内工作人员急救技能的同时,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辨识能力。同时,使其能够明确急救无风险进行可有效维持双方的权益。在对急救人员进行培训后,定期对其工作质量采取奖惩的形式进行检查[2]。1.3.2加强沟通能力与心理素质。患者在入院进行急救治疗前,急救人员应采用沟通技巧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采用言语安慰的形式适当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同时,院方可定期开展对心理人员实境培训,采用现场模拟教学的形式对医疗人员自身心理素质进行培训,旨在提高急救人员的临时处理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1.3.3加强宣传力度。院内各项工作应对患者全面公开,如疾病相关的收费标准、运行原则、在急救车的醒目位置张贴价目表。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与媒体等多方面渠道对急救工作内容与相关基础急救处理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使患者都能对急救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患者在自身急救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依从性,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急救成功率。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所得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我院风险事故发生率对应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两组间数据率的差异,将χ2作为两组间对比检验标准,若(P<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管理前后两组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后,院前急救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实施风险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管理前后纠纷事件发生原因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均为处置措施,其次为医疗因素,见表2。3讨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的不断改变,社会群众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部分医院往往不能满足患者高要求的医疗服务,导致医患双方在医疗质量上不能达成共识,院内的实际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自身所预想的医疗服务质量出现较大的偏差,患者内心无法解释,从而产生医患纠纷。特别是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医患双方长因救治方式产生争执,更加大了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现阶段医疗机构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虽不能完全避免,但可通过有效的管理模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在急救工作中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后,可有效提高急救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患者一旦出现任何可能引发风险事件的因素,可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处理,降低了患者投诉发生率[3]。并且采取风险管理模式还能对急救车的出入情况、医疗设备的携带情况进行核实,避免就地对患者展开急救的时候,出现急救设备不全的情况。同时,急救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心理沟通与安慰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抑郁的情绪,使其在急救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依从性,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中,实施风险管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实施后,与吕翠琴[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院前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时,采用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院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院内工作人员预防风险、避免风险的意识,使院内医疗工作能正常、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见菊.风险管理在防范院前急救医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82-183.

[2] 王鑫,崔晓丽.风险管理在防范院前急救医患纠纷中的应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10):551-554.

上一篇: 股票投资的主要方法 下一篇: 风险处理机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