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处理机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5 15:33:39

风险处理机制

风险处理机制篇(1)

一、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理论分析

以收入风险的发生为界限,可以把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分为收入平滑机制和消费平滑机制。前者是指农户在收入风险发生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收入,属于事前机制,后者是指在收入风险发生后农户采取措施来避免收入波动对消费所产生的负向影响,属于事后机制,具体又包括非正式保险在机制和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1](141-166)

非正式保险是指依靠社会网络(例如亲友网)内的互惠性收入转移来进行横截面的消费平滑,以避免收入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其主要形式是社会网络内的无偿援助和无息借款。②同正式保险机制一样,非正式保险机制也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但是,由于社会网络通常以血缘、地缘为纽带,其成员的流动性很低,内部的信息交流较为充分,伦理观念的约束力较强,可以使非正式保险相当大的程度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顺利运作。[2](147-174)非正式保险还面临着实施问题。非正式保险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没有明确的权利义务约定,也缺乏强制实施机制,这就使非正式保险机制面临着实施的困难。由于社会网络内的博弈是重复进行的,违背诺言者将被社会网络所排斥,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克服实施问题。

跨时期消费平滑是指通过收入的跨时期转移来实现消费平滑,避免收入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形式主要包括储蓄和借款。储蓄行为泛指农户在收入高时积累资产而在收入低时动用资产的行为。农户的储蓄行为主要受到高的时间贴现率的限制。在收入很低时,维持目前的生活尚且相当艰难,于是农户很少为将来考虑,时间贴现率很高;③结果使农户的储蓄水平很低。在借款方面,发展中国家农户的在正式信贷市场和非正式信贷市场都面临着明显的约束。由于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的封闭性,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时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比较而言,由于非正式的放贷者往往身处农村社区之内,有更加充分的关于借款者的信息,能够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在发展中国家,非正式放贷者往往是农户借款的主要来源。然而,农户从非正式放贷者那里借款会受到高利率和配额的限制。[3](519)低的储蓄水平和借贷时所面临的约束,使发展中国家农户利用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来应对风险的行为受到很大的约束。

收入平滑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风险规避措施,以尽可能保持收入流的稳定,从而避免消费波动的行为。收入平滑的主要的形式是多元化策略和保守生产策略。多元化策略是指尽可能使收入来源多样化,只要不同收入来源不完全相关,这些收入来源的组合就会降低总的收入风险。保守生产策略是指尽可能从事风险较低(但同时回报也低)的生产活动。收入平滑策略的使用相对于其他风险处理策略而言,主要取决于农户自己的选择,所面临的外部约束较小。但是,收入平滑策略会带来专业程度的降低和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从而带来生产效率和农户收入的降低,使农民不得不在收入减少和风险减少之间权衡,[4](103-114)这是限制收入平滑策略的主要因素。

二、经济转型中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变迁

(一) 经济转型对农村社区的影响

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是市场化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这种经济转型使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政府逐步给予农户长期的农地使用权;对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干预明显减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2)农户进入非农产业的制度壁垒逐步被清除,许多农户兼业经营非农产业;乡村工业得到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3)政府对农村人口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采取默许甚至鼓励的态度,大量的农村人口常年在原社区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部分农民甚至举家迁往城市(镇)。(4)农户的收入来源趋于多样化,非农收入的比重逐渐增加,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同时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加大。(5)农村的金融活动逐步活跃,除了正式金融机构在农村的金融活动逐渐增加外,民间金融也逐步产生和发展。(6)市场分割的现象得到缓解,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逐步形成,部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7)市场经济给农村带来了新作物和新技术,新的生产经营组织,新的消费品,强烈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经济的变化,使各种风险处理机制的存在条件发生了变化,从而带来了农户风险处理机制的变迁。

(二) 转型期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变迁

1.非正式保险机制的变化

经济转型使非正式保险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随着人口流动和收入来源多样化,农村社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逐渐增多,农村社区的封闭性特征有所减弱。但是,在农村社区内部,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信息交流却减少了,加之生产经营活动的多元化,人们判断对方收入和支出的能力下降,难以像转型初期那样根据既往经验和直接观察来判断他人的收入与支出状况。这就使非正式保险的参与者更容易隐藏关于自己收入和支出的真实信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必然会削弱非正式保险机制的作用。

经济转型使非正式保险的可实施性降低,也使非正式保险实施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表现为:(1)在市场化过程中,市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了社会网络的功能,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降低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性,收入增长也使人们有能力通过持有银行储蓄来进行自我保险,这就降低了人们被社会网络排斥的成本;(2)非正式保险实施惩罚的重要机制是传统伦理所造成的舆论压力,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独立利益意识的增强,传统伦理观念约束力的降低。这些变化都会降低非正式保险的可实施性,缩小非正式保险机制的作用范围。

非正式保险机制的减弱表现为无偿援助范围的缩小和援助方式的变化。转型后期,无偿援助范围无偿援助往往只限于亲戚,尤其是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戚,这实质上是家庭风险共担的一种延伸。更多的援助是通过无息借款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相互援助,权利义务关系相对清楚,所以其可实施性增强,成为转型期非正式保险的主要方式。

2.跨时期消费平滑转移机制的变化

在储蓄方面,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人们已经较少地依赖积累实物资产来处理将来的风险,金融储蓄已经成为农户积累资产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收入水平低下,农户的储蓄相当有限,部分农民没有能力储蓄,储蓄在农户实现跨时期消费平滑中的作用有限。

在借款方面,由于民间金融的出现以及正式金融部门贷款服务的改革,农户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有所降低,但是,农户在借款方面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限制。首先,农户从正式金融部门获得贷款受到限制。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信息不对称问题会更加严重。中国农户的小规模经营使正式金融机构面临着很高的交易成本。由于土地产权的集体性质,中国农户无法用土地作为抵押品来获得贷款。而与此同时,转型过程中迅速成长的第二、三产业有远高于农业部门的投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下,正式金融机构更愿意将从农业部门获得的资金投入非农部门,表现出明显的非农化倾向,[5](34-50)使农业部门所能得到的贷款在数量上受到很大的限制。④农户为了获得有限的贷款,不得不进行“寻租”活动,因此产生的成本使农户从正式金融部门获得贷款的代价提高。其次,农户获得非正式贷款也受到限制。中国的非正式放贷者仍然处于非法或者受法律严格限制的状态,其放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或者不能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必然会使其资金供给者要求更高的回报,导致非正式放贷者会索取高于正规金融部门的利率,使农户非正式借款的成本偏高。非正式放贷者为了防止坏帐损失,还根据借款者现有资产的状况和获取收入的能力设置贷款的数额限制,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农户的非正式借款。农户在借款方面所面临的限制,削弱了农户利用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来处理收入风险地能力。

3.收入平滑机制的变化

在事后进行消费平滑的可能性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农户更多地在事前采取措施来防止收入的波动,即进行收入平滑。经济转型使农户收入平滑策略使用的约束条件发生了变化。首先,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减少了对农户生产行为的行政干预,更多地依赖市场手段来调节农业生产结构,使农户的经营自逐步扩大;乡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规模的急剧扩大与农村人口城市制度壁垒逐渐降低,使农户可以更为便利地在非农产业就业。政府逐步给予农户相对稳定的农地使用权,使农民不必担心因为粗放经营而被收回农地,也有利于农户兼业经营非农产业。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农户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处理风险。其次,在市场化过程中,农户独立自主经营权不断加强,在技术和产品选择方面基本不受限制,对新技术、新市场机会的谨慎选择成为农户处理风险的重要方式。

三、转型期农户非正规收入风险处理机制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完善,保险市场和信贷市场发育充分的条件下,人们可以有效地采用事后机制(正式或非正式保险、跨时期消费平滑)来处理收入风险,其在生产活动中会更积极地进行创新,专业化程度会增加,经济效率会持续提高。由于事后风险处理机制不会带来经济效率的损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风险处理方式。但是,如前所述,在我国现阶段,在正式风险处理机制基本缺失,农户事后处理收入风险的非正式保险机制和消费平滑机制又受到诸多限制;[6]于是,农户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事前机制(收入平滑),或者被迫承受消费下降,导致了多种负面后果。

(一)效率损失

收入平滑机制会带来效率损失。首先,转型期中国农户实行通过多元化经营处理风险会应为分工不足和农地流转不足而带来效率的降低。在户均耕地仅为7亩左右的情况下,中国农户却同时种植多种农作物,⑤这就使农户无法通过了实行专业化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农户为了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减少收入波动,即使在非农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仍然兼业经营土地,从而使农地资源难以实现合理流转,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的问题难以解决,这是农业经济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其次,农户为了减少风险,稳定收入,对新生产技术和新市场机会的反应相当反映缓慢。在新生产技术应用方面,农户的态度相当谨慎,为了防止风险,多数农户更愿意采用风险低但收益也低的技术和品种,这是我国农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技术水平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在新市场机会的利用方面,大多数农民不敢独立判断和选择,往往最初持观望态度,当观察到他人受益之后则一拥而上,形成了我国农业生产中较为严重的“跟风”现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的脱节,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二)收入差距扩大

依赖收入平滑机制来处理风险会还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Dercon的研究发现,富裕农民可能会比贫穷农民更少地采用收入平滑的方式来处理风险。[7](850-875)这是因为,富裕者往往有较多的实物和金融资产,这本身有利于他们实现自我保险,而且,较多的资产意味着他们更有可能向放贷者提供抵押,或者可以作为传递其经营能力的信号,更加容易获得借款。结果,富裕者由于在获取收入的过程中更少的考虑风险问题,其专业化程度会更高,对新技术和新市场机会的态度会更加积极,生产经营的效益会更高。贫穷者的情况则正好相反。这种机制会反复发生作用,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显然,农户越是缺乏事后的消费平滑机制,这种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越明显。这种机制在我国农村同样存在,如下图所示,收入水平越低,农户越倾向于采用收入平滑措施,这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⑥

(三)福利损失及其长期效应

在通过收入平滑仍然无法消除风险的情况下,农民会被迫直接面对风险,被动地承受收入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例如放弃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降低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推迟对疾病的治疗,出售生产性或消费性固定资产,这显然会对农户长期的生产效率构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低收入者更容易直接面对风险,所以,他们更容易陷于长期低效率的状态,这会导致贫穷的恶性循环,使收入差距持续加大。

四、政策建议

事后风险处理机制(非正式保险和跨时期消费平滑)受到限制,使农户依赖事前的收入平滑来处理收入风险,或者不得不被动地承受收入风险,导致了多方面的负面后果。因此,帮助农户建立有效的事后风险处理机制,对于农村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尚难以建立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现阶段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帮助农户处理收入风险:

(一)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多元竞争的格局,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由于四大国有银行退出农村,农村金融服务基本上形成了由农村信用合作社独家提供的局面。为了克服农村信贷供给存在的信息问题,农村信用合作社应当通过改革,恢复其农民“合作”的性质,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除此之外,还应当给能够较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和民间金融以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多元化,通过竞争来促进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减少农民所借款时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

(二)鼓励商业保险进入农村,鼓励民间保险组织的发展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农业保险中非常严重,导致商业保险在农业如果要取得合理利润就必须索取较高的价格(保险费),超过了农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使纯粹商业性农业保险很难取得成功。因此,各国对于农业保险都有相当大程度的补贴。考虑到我国财政的承受能力,接受政府补助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实行。在目前,应当借鉴非正式保险的优势,鼓励介于非正式保险和正式商业保险之间的民间互助合作保险组织的发展。由于成员限定在社区范围之内,参加保险组织的农户之间相互熟悉,这种互助合作保险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问题,低成本地为农户提供保险服务。

(三)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救灾救济制度

农村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获取收入的能力很低,最容易因为风险而陷于困境。但是,这部分人不可能成为任何追求可持续运营的金融机构的理想客户,更无力购买商业保险,甚至会受到非正式保险的排斥。对于这些群体,应当通过政府所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予以解决。严重的、大规模的自然灾害难以依靠互助保险来解决,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在这一方面,政府的救灾救济制度以及民间的慈善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加强监督,提高效率,使其在农户的风险处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消除市场和产业壁垒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倾向,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市场分割,这不仅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而且使市场价格容易因为区域性因素而发生波动。市场壁垒的消除,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有助于农户实物资产的价格稳定,从而有助于农民处理风险。另一方面,农户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仍然存在着户籍制度、福利制度等制度壁垒,妨碍了农户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处理风险,通过消除进入非农产业的各种壁垒,能够帮助农户处理风险。

除了以上强化事后风险处理机制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为农户生产活动提供更好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帮助农户低成本地降低收入波动。政府如果通过公共投资提供良好灌溉系统、便利的交通条件、准确的天气预报、充足的市场信息,无疑可以帮助农户减少收入风险。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来帮助农户减少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收入风险。

注 释:

①这里的正规风险处理机制,是指专门用于风险处理的正式制度安排,包括现代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我们将除此之外的其它风险规避措施称为非正规风险规避机制,其中主要是非正式制度安排,包括非正式保险、非正式信贷市场,还包含生产过程中规避风险的种种做法;正式信贷市场虽然是正式制度安排,但却不是专门用于风险处理,所以我们将其归入非正规风险规避机制。

②亲友之间的无息借款由于其明显的状态依存特征而区别于商业性借款,通常被认为属于非正式保险。

③正如民谚所云,“穷人顾当下,富人想将来”。

④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4)的数据,农信社向农户的贷款仅占其农户在农信社全部存款的三分之一左右。

⑤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种植农产品种类在4种及4种以上的农户占到27.9%,在3种及3种以上的农户占到60.4%,并且其风险防范的目的非常明显。

⑥但是,收入最低组却较少采用收入平滑的方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水平已经低于某个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和基本“尊严”的界限,通过冒险所带来的收入增加会使其效用获得很大的增加,所以,其生产行为更加趋于冒险。

主要参考文献:

[1]Dercon, S. (2002). “Income Risk, Coping Strategies and Safety Nets,"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vol.17.

[2]Marcel Fafchamps(1992),“Solidarity Network in Preindustrial: Rational Peasants with a mor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vol.41(1).

[3]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 [M].陶然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Morduch, J., (1995), “Income Smoothing and Consumption Smooth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9(3).

[5]盛勇炜.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J].金融研究,2001(5).

风险处理机制篇(2)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日

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是指地方政府、央行分支机构和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等单位为管理金融风险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系统。根据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的时期特点,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事前的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金融风险处置的事中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金融风险平息后的事后管理阶段。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不断地挑战着中央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海部分外资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例如香港东亚银行由于财务问题发生挤兑事件,其在上海的同业市场发生融资困难,一度影响到上海的银行间市场稳定。对此,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加强金融风险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扩散,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水平,以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言,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一)金融风险监测与评估阶段。在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与评估阶段,主要以央行分支机构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为主体,央行分支机构主要关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一般采用现场评估、非现场风险监测评估和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制度等方式对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分析金融稳定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向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预警。金融监管部门主要关注所监管行业或事发机构的微观风险状况,其对微观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一般通过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方式进行监管,并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从而将金融机构的风险行为平息在萌芽状态。地方政府则一般通过接收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单位报告的风险监测情况,通过舆情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方式对区域金融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金融风险处置阶段。在金融风险爆发时的处置阶段,主要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统筹协调包括央行分支机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公安、财政、宣传和消防等单位的力量,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综合协调处置。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时,因为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和社会影响性,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时参与风险处置过程,可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稳定,因此央行在其中扮演着提供资金救助、稳定金融市场信心和防范金融风险蔓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此阶段,金融监管部门是金融行业的监管单位,其对金融风险的起源、传导和控制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因此在区域金融风险处置过程中,可以按照本行业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规定,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并提请地方政府部门、央行分支机构等一同采取措施处置金融风险。

(三)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事后管理阶段。在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管理阶段,地方政府部门、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突发事件平息之后的过程、结果和影响范围等做出综合评估和总结,并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对金融风险处置结果进行善后管理工作。地方政府部门可以从财政、宣传和司法等部门职责出发,从行政角度对金融风险平息之后的各类问题进行妥善处置安排,进行责任追究、消除负面影响和损失评估补偿等。央行分支机构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出发,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风险处置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并对地方政府专项借款和金融稳定再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做好资产保全和债券的维护工作。金融监管部门从其职责出发,做好金融风险平息后的处置工作,例如成立清算组对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进行清算处置等。

二、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稳定法律体系和协调机制缺位。目前,我国缺乏统一完整的金融稳定法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关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规定较为笼统,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区域金融风险管理处于谁负责谁管理的状态,这就削弱了区域金融风险管理的效率,并可能错失防范风险的最佳时机。例如,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规定,一些高风险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实现稳定退出或及早处置,这使得问题机构在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缺乏法律框架的约束,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积聚,从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区域金融风险管理也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虽然有部分法律条款或文件提到央行负责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角色,但由于行政级别、监管套利、交易成本较高和职责范围不同等因素的存在,这些法律规章条款及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实际上多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状态,这也导致了金融稳定协调机制难以有效运行。

(二)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首先,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在金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一般由当地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但是各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同、监管理念差异和监管套利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其次,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式滞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金融风险传导机制越来越复杂,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法并未能做到及时更新改进,新型的评估工具和方法的开发应用也往往滞后于金融风险的变化发展,因而还难以做到及时监测金融风险动态、把握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评估区域金融风险状况;再次,金融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例如央行分支机构可以按照宏观审慎原则和监管标准,监测评估和判断金融风险情况,但由于央行没有金融业务监管权利,从而没有现场监管的体验,只能依靠非现场监测方式,其对区域金融风险的预警提示和督办整改效果往往不佳。

(三)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制度不健全。第一,金融风险处置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处置过程中,由于金融风险处置主体、处置原则、处置模式选择和相应的处置程序缺乏统一、明确的操作依据,各地区在处置金融风险时,存在选择金融风险处置模式错误、程序混乱、责任界定不明晰和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第二,部分规章条款实用性不强。例如,虽然《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对金融机构行政撤销的条件、程序等情况做了规定,但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看,该条例的许多内容和规定还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强;第三,缺乏专业化的金融风险处置平台。例如,没有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处置监督机制和处置信息的共享机制,在金融风险处置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托管、接管、撤销(关闭)、破产以及停业整顿等操作程序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金融风险处置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资源,但我国还未建立专业的金融风险处置队伍以应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三、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金融稳定法规体系和协调机制。对于金融稳定法规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金融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现状,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研究制定《金融稳定法》,修改完善《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同时制定《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条例》、《金融机构接管条例》和《金融机构并购重组条例》等,作为处置金融风险的操作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金融管理机构协调合作制度和实施细则,例如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明确央行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定期召开金融稳定工作联合研讨会,评估分析区域金融风险状况,提高金融风险处置的有效性,形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合力。

(二)提高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运行效率。一是要完善区域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结合金融业的实际风险状况,科学制定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评估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范围等,增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二是加强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设,建立监管协作和重大事项分析会商机制,拓宽重大事项信息来源渠道,提高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执行效率,增强对重大事项的风险反应的灵敏性和及时性;三是增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建立严格的金融风险监测信息报告制度和数据采集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采用有效的金融评估方法,及时判断金融风险的动态情况,根据金融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提示事发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同时跟踪金融风险提示的后续进展情况,确保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整改或处置。

(三)进一步改善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制度。首先,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法》,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破产的前置程序、各主体之间的职责分工、债务清偿顺序、金融债权的保护和偿付、职工安置标准等相关规定,增强金融风险处置的操作性;其次,研究制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管理办法》,对金融风险处置原则,处置主体的权利义务、处置模式选择和适用性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根据金融风险处置实践,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处置领导小组,修改完善已有的金融风险处置各项条例,增强有关法律条款的操作性,使风险处置的具体操作有法可依;再次,根据金融风险处置经验,构建专业化、多元化的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并且培养专业化的金融风险处置队伍,从而增强金融风险处置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风险处理机制篇(3)

(二)区域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首先,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在金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对区域金融风险的监测一般由当地央行分支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金融办等单位负责,但是各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同、监管理念差异和监管套利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其次,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式滞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业务快速发展,金融风险传导机制越来越复杂,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方法并未能做到及时更新改进,新型的评估工具和方法的开发应用也往往滞后于金融风险的变化发展,因而还难以做到及时监测金融风险动态、把握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评估区域金融风险状况;再次,金融风险应急管理机制存在漏洞,例如央行分支机构可以按照宏观审慎原则和监管标准,监测评估和判断金融风险情况,但由于央行没有金融业务监管权利,从而没有现场监管的体验,只能依靠非现场监测方式,其对区域金融风险的预警提示和督办整改效果往往不佳。

(三)区域金融风险处置制度不健全。第一,金融风险处置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处置过程中,由于金融风险处置主体、处置原则、处置模式选择和相应的处置程序缺乏统一、明确的操作依据,各地区在处置金融风险时,存在选择金融风险处置模式错误、程序混乱、责任界定不明晰和相互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第二,部分规章条款实用性不强。例如,虽然《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对金融机构行政撤销的条件、程序等情况做了规定,但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看,该条例的许多内容和规定还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强;第三,缺乏专业化的金融风险处置平台。例如,没有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处置监督机制和处置信息的共享机制,在金融风险处置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托管、接管、撤销(关闭)、破产以及停业整顿等操作程序也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金融风险处置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资源,但我国还未建立专业的金融风险处置队伍以应对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金融稳定法规体系和协调机制。对于金融稳定法规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金融立法经验,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现状,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等金融基本法,研究制定《金融稳定法》,修改完善《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同时制定《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条例》、《金融机构接管条例》和《金融机构并购重组条例》等,作为处置金融风险的操作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金融管理机构协调合作制度和实施细则,例如建立区域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明确央行在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定期召开金融稳定工作联合研讨会,评估分析区域金融风险状况,提高金融风险处置的有效性,形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合力。

风险处理机制篇(4)

二、施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施工企业债务风险较大

施工企业施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率低。部分施工企业需要垫付资金,资金缺口较大,财务风险较高。在举债过多的同时,容易造成流动性过低,偿债压力较大,施工企业的项目部和事业部一般都是非独立法人,不可从金融机构贷款,一旦自有资金周转不开,就要向银行筹借新债偿还旧债,本金利息较高。

(二)施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高于利润的增长,施工企业获利能力较差

项目工程竞争力不强,最近几年,劳务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总成本过高,项目存在亏损风险。

(三)资金周转效率较低

尤其是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较低,营运能力不够高,应收账款转为坏账的风险较大,企业存货库存较高,企业财务风险加大。施工企业管理不善,粗放式管理,导致公司生产开支较高,施工成本居高不下,还未竣工就已经亏损严重。

(四)现金流量偏低

部分生产经营设施老化,银行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盲目扩张,摊子较大,施工企业效益较低。

(五)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

主要涉及财务风险中的利率风险、负债结构风险、决策风险和监督管理风险,投资风险涉及投资周期风险、投资回报风险,施工企业往往陷入经济纠纷和意外事故,涉及的金额都较大,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因招投标风险的存在,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形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国家节能减排、扩内需措施的不断实施,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施工企业的业务量较大,涉及资金较多。与此同时,施工企业人员较多,人员和企业相对过剩。我国施工企业在进入国际施工市场的同时,国外施工企业也进入国内市场,加大了国内施工市场的竞争,后金融危机时代,建筑市场萎缩,施工企业较多,部分企业为中标不惜以低价竞标,财务风险较大。金融危机对施工企业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财务风险较为凸显。另一方面,由建设合同、法律形式形成的风险。施工企业涉及的法律合同较多,期间涉及众多法律法规,包括施工合同、物业合同、资金管理合同、资金垫付合同以及安全施工、廉政合同等等。部分施工企业可能有时需要变更临时合同,导致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在结算账款和合同履行上引一系列的纠纷,合同金额一般较大,形成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四、施工企业财务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充分发挥财务风险预警作用的关键。施工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目标是建立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快速、准确识别和评估相关财务风险,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主要有重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风险零容忍原则。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首先要识别和评估施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对关键财务风险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关键的财务预警指标,合理确定关键财务预警指标的阀值。及时发现新的风险点,将财务风险指标动态管理。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主要包括盈利性预警指标、偿债预警指标、周转速度指标和持续发展指标。

(二)建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责任机制

为应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责任制度,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使风险预警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要成立财务预警组织管理委员会,成员可以为兼职人员,由技术骨干、专职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积极吸纳一定的外部专家学者,制定风险管理机制,落实相关风险责任,搭建风险管理平台,研究相关预警方案,将财务预警相关责任考核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企业财务预警风险的监测和预报工作。要逐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责任层级,明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确定不同的预警等级和责任岗位,遇到财务风险预警能够及时反馈和应对。要区别设置财务预警级别,一般财务预警由一般工作人员处理,中度财务预警由中层管理人员负责,高度财务预警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处理。

(三)建立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1、要严格规范财务预警信息的审核和警报

及时有效地预测可能发生的财务预警信息,要加大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系统分析,抓住相关财务风险关键审核点,对比相关内部数据和外部市场、行业数据,从市场、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方面系统分析,排除由于人为原因产生的相关偏差,确保财务预警信息的准确真实有效。相关责任人要根据已审核的相关财务数据,确定预警等级,将相关信息及时发送到责任岗位。

2、加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分析

通过分析财务预警指标的各组成要素,及时评估风险大小和敏感性,确定预警产生的原因,评估相关损失。将控制重点放在重大风险的防控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因素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趋势分析法。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3、建立财务风险应对机制

预测出相关风险后,风险相关责任人要根据风险预测结果,制定风险防范和处理方案,报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采取转化、化解和处理等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要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工作,明确分工,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明确处理时限和阶段性目标,严格督导相关方案的执行情况,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出具风险防控报告。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报告制度

通过相关处理程序之后,要使全体员工明确相关处理流程,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的财务风险指标。财务预警报告主要包括财务预警体系的运转情况、重大财务风险的处理和应对情况、针对重大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风险造成的损失、重大财务风险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分析等。

风险处理机制篇(5)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风险管理机制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紧紧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安全工程项目管理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有效措施,把廉政风险查到点、惩防体系建到岗,着力抓好对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的防范,最大限度地抵制腐败发生的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二、组织机构

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目标要求

按照全面开展、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2012年1月启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4月底之前基本完成风险查找、风险等级确定和预警防控措施工作;到2012年6月,机关各处室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现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全覆盖”,初步形成覆盖机关所有岗位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网络,初步建成相关工作配套制度体系;到2012年底,形成比较完善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全局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四、工作内容

以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为主体,以“查找、建制、监控”三个环节为重点,围绕“人、财、物”管理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从处室、岗位“两个层次”,认真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引发腐败的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相应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覆盖机关处室、所有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

五、方法步骤

(一)查找廉政风险(2012年5月)

结合处室和岗位实际,认真查找廉政风险,做到廉政风险查准、查全、查深,为制定廉政风险防范措施奠定基础。

1、学习文件。各处室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文件精神,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意识到廉政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与现实危害性,切实提高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查找风险。各处室要按岗位、处室排查廉政风险。主要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查、领导点、组织评五种方法和利用举报投诉、财务审计、执法检查、问卷调查等渠道和手段,重点查找四类风险:一是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二是业务流程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程序和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因素;三是制度机制风险,重点查找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及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等明确规定,可能导致行政行为失控的因素;四是外部环境风险,重点查找行业“潜规则”对岗位的干扰、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的不利影响等因素。

3、廉政风险等级评估。

(1)岗位廉政风险等级初评。廉防办召开工作联席会,组织相关处室负责人对各岗位风险发生几率大小、可能找出的危害程度、审批权力范围和裁量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按风险程度依次划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提出初评意见。

A级风险,是发生机率高的风险,或者一旦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等;B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违反涉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相关法规,受到纪律处分的风险等;C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小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一定经济损失的风险,但在可控范围内。

(2)处室廉政风险查找、评估。纳入廉政风险防控范围的各处室对照职责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评估:

①绘制业务流程图,做到清晰、简明、易操作。流程图应包括决策审批和执行、实施的运作程序;

②各处室梳理制度,对重要领域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进行梳理,做好制度废、改、立的准备工作;

③分析其他廉政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廉政教育、“一岗双责”贯彻落实、惩防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结合外部环境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3)岗位廉政风险查找、评估。纳入廉政风险防控范围的干部职工对照岗位职责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重点查找四类风险:

①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

②业务流程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程序和个人自由裁量权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因素;

③制度机制风险,重点查找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及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等明确规定,可能导致行为失控的因素;

④外部环境风险,从工作对象、服务对象方面,重点查找“潜规则”对岗位的干扰,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的不利影响等因素。

(二)制定防控措施(2012年6月)

针对内设机构重点岗位廉政风险,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建立完善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等措施,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1、前期预防措施。主要从加强党性修养、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机制层面主动做好防范,最大限度地从源头排除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的隐患。深入开展权力观和廉洁从业教育,引导公职人员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地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完善办事公开机制和廉政承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结合各个风险点的实际,规范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程序性文件,修订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物,靠健全的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机制遏制廉政风险的发生。充分发挥电子政务预防腐败的作用,积极探索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约束公共权力的新方式新途径。加大对热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交流或轮岗力度,防止廉政风险发生。

2、中期监控机制。通过对各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落实廉政谈话、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对公务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的监督。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和财务审批制度,凡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实行民主评议重要岗位中层干部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3、后期处置办法。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对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及时进行纠错和提醒,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变的腐败问题发生。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对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不按照规定落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的,采取谈话提醒、诫勉纠错、责任追究等措施,帮助和督促其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对整改不力,群众仍有反映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三)检查廉防工作情况,完善长效机制(2012年7月一2012年12月底)

主要任务是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按照处室自查与上级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考核评价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形成考核报告。

(1)开展自查。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各处室、各单位要按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考核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问题。

(2)加强督查。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不定期对各处室岗位廉政风险防范、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制度不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要及时指出,责成整改,保证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有效运行。对廉政风险重点岗位情况及岗位业务工作流程要在一定范围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召开座谈会、明查暗访等形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核实党员干部个人申报事项的准确度和公开承诺履行情况。

(3)评估考核。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考核标准》,每年对各单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质量、效果和防范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综合评价,并将考核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范围。

(4)责任追究。在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的,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①不按照规定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情节轻微的;廉政责任制民主测评满意度较低的,将给予必要提醒谈话和警示提醒。

②对群众举报并经查实的,或在民主评议中排在后三位的岗位负责人,将给予“廉政风险黄牌警告”。

③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要对该岗位责任人和主管人员给予调离岗位、停职检查或免职处理。

④发生违规违纪案件或被给予“廉政风险黄牌警告”的,取消在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⑤对不认真开展工作,不积极防控廉政风险,导致人员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除严肃惩处违纪违法人员外,要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负有失职、失察责任的直接领导和主要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六、工作要求

风险处理机制篇(6)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对构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工作,我局党委高度重视,结合全系统开展的“两整治一改革” 专项行动 ,把“查、防、控”作为工作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一是健全组织。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市局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是开展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土地市场治理组,矿业权市场治理组、深化改革研究组、案件协查五个专项小组。二是落实责任。先后制定下发了《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整纠防控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将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工作任务分解为14个大项、29项具体工作,落实到7名局党委成员和处室。三是强化教育。为消除机关干部对频繁开展各类活动产生的厌倦情绪,针对部分同志认为“查风险点是走过场”、“没腐败行为查什么”、“没有风险点怎么查”等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们坚持从学习教育入手,及时召开局党委会、中层干部会、系统干部职工大会,传达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分析国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紧迫感和重要意义。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和形势分析,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廉政风险防范既是一条保险线,也是一条高压线,国土资源管理责重权大,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各个层面,是群众关注的“权力”部门、“热点”部门,风险点多面广,建立防范机制,有利于认认真真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平平安安走好人生路;排查风险就是“自我体检、自我警示、自我预防、自我保护”的过程,有岗位就有风险,不查风险或查不出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从而牢牢掌握廉政风险防范的主动权,筑牢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深入细致,全面排查

廉政风险无处不在,加强防范人人有责。我们结合国土工作职责,从环境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人员素质风险等方面入手,全局排查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点800余条。首先,在规范流程上下功夫。对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和“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分项梳理,明确职权名称、内容、办理主体和法律依据,编制“职权目录”。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绘制56个“重要权力运行流程图”,流程图包含工作流程、各岗位职责等要素。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分析各岗位、环节存在或容易发生不尽责或越权行为的关键节点,从而确定为排查和防控的重点内容。其次,在查找风险上下功夫。突出抓住领导岗位、中层岗位、普通岗位三个层面开展廉政风险查找工作。领导岗位重点查找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中层岗位重点针对审批、管理、执法等环节,查找行使行政审批权、自由裁量权、现场裁决权和内部管理权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普通岗位主要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坚持排查“对岗不对人”,对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工作人员,采取自己“找”、 相互“查”、处室 “议”、群众“提”、领导“点”、组织“审”六个环节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第三,在分险定责上下功夫。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把各级领导以及用地、规划、矿管、项目、资金、人事等处室的领导岗位定为关键岗位,引发的廉政风险点定为一级,其他处室的领导岗位风险定为二级,一般工作人员岗位风险定为三级。对一级风险点,由党委负责重点监控;对二级风险点,由分管领导负责重点监控;对三级风险点,由部门领导负责重点监控。在此基础上,按照定权、定责、定险的“三定”要求对风险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根据直观、简明、实用的要求,汇编了《个人廉政风险和自我防控承诺表》、《各处室岗位廉政风险一览表》、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等28个《重点工作风险防控承诺表》、以及《土地征收及农用地转用工作廉政风险防控墙》等23个权力事项防控墙,对每项工作从人员素质风险、权力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环境风险进行了分类,明确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界定及廉政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按照工作流程、各环节易发生的问题、原因、工作依据、要求以及惩处措施等内容,绘制形成了一张职权运行流程、廉政风险点、工作要求和依据“四位一体”的业务流程及风险分析图。

三、多措并举,强化防控

建立权力运行的制衡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过程防控,是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保证。实践中,我们着重建立完善三大防控机制。一是制度防控机制。针对制度机制缺陷,市局健全完善五项机制。1、自律机制。制订了《镇江市国土资源局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28项制度。2、防范机制。制订了《镇江市国土资源局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试行)》、《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国有资产管理处置暂行办法》等32项制度。3、约束机制。出

台了《镇江市国土资源行政处罚事项自由裁量权规定》、《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细则》等16项制度,从源头上约束了权力运行。4、惩处机制。制定了《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发现、制止、报告和查处工作责任监督管理的办法》、《镇江市国土资源系统公务人员问责暂行办法》等9项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制约权力制度。5、机制。制定了《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人员轮岗制度》等4项制度。二是运行防控机制。坚持把公开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的“阳光伞”,通过加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土资源“一张图”和土地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土资源系统政务信息公开,实现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网上监管,实现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目前,土地、矿业权全部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对出让公告、交易结果公示等同时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省厅门户网站、交易大厅同步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依据、审批程序、时限要求和审批结果全面在互联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行政审批和业务流程管理纳入网络化运行、全程监管,形成公开、公正、公平、透明、规范化运行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三是科技防控机制。建立完善了建设用地预审、审报系统、建设用地供地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土地登记发证系统、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管理系统、执法监察管理系统、批后监管等七大系统,实现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全程(申报、审查、会审、备案、收费等)的信息化;土地登记发证实现了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等各种登记的无纸化操作,并快捷灵活的定制各个发证人员的权限,从而实现用科技手段管人、管地、管案,规范审核审批行为,优化管理模式,使审批程序化、规范化、格式化,杜绝了人为干预因素,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实现了“批、供、用、补、查”全程监管。

四、强化监督,保障执行

强化对廉政风险防控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是保障准确履行国土资源管理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核心环节。一方面,强化工作督查。整合组织和社会监督力量,把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融汇贯穿于各类监督检查工作之中。市局先后制订下发了《镇江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效能评议工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目标管理考核细则》、《镇江市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加强督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把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监督检查作为重要内容,明确督查对象、工作范围、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同时,紧紧围绕局党委中心工作的推进落实,紧紧围绕岗位管理的工作考核,紧紧围绕土地出让、地价评估、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等重点工作的督查推进,紧紧围绕问题的调查处理等途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协调、反馈,及时了解情况,推进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强化结果运用。通过对监督检查所发现问题和信息的整理分析,及时掌握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和全系统作风建设情况,及时发现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查处各类廉政风险问题。近三年来,我们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在认真清查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文件和制度,由局党委直接处理或给辖市局下发处分建议书,先后对10人进行了党纪、政纪处理,起到了处理一个、教育一群、警示全体的作用。

五、运行顺利,成效初显

一是增强了干部防范的责任意识。通过“查”,引导干部职工有效识别工作中潜在的廉政风险,建立不想违纪的思想防线;通过“防”,探索构建标准化的防范模式,建立不能违纪的制度防线;通过“控”,把监督制约贯穿于具体工作中,建立不敢违纪的警示防线。干部职工通过风险点的排查和晾晒,防控措施的构建与落实,充分认识了自身岗位风险,强化了风险可防、可控的自我防范意识,自觉将廉政工作融入业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查风险、防风险,人人讲廉政、抓廉政的良好氛围,预防腐败的工作合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风险处理机制篇(7)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部署,以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岗位风险防控为基础,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措施有力、制度管用、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安全监管行政权力运行中的腐败行为,廉洁高效地开展安全监管执法等工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预防,推进反腐倡廉关口前移,关心和爱护干部,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坚持依纪依法、公开透明,保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突出重点、全面覆盖,以点带面,不断深入。坚持创新务实,既要实现有效监控,又尽可能简化程序,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三)实施范围和目标任务。

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实施范围:局机关所有工作人员。

工作目标:在局机关建立起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有机统一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全面查找、分析不同权力和权力运行中不同环节所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科学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二是建立廉政风险监控机制。加强权力运行过程中廉政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工作,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形成对各项行政权力尤其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及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监控机制。三是建立廉政风险处置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效能和质量的考评工作。及时运用谈话函询、警示诫免、责令纠错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纠正处理工作。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现的严重问题,该问责的要及时实施问责;该立案查处的,要坚决依纪依法立案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

二、工作重点及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中下旬)

1、制定方案,动员部署。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精神和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协调小组统一部署,制定《市安全监管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2、成立机构,明确责任。成立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有关重要事项、解决有关重要问题。局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局机关各处室和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宣传、日常督查指导和综合事项。

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本部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明确一名同志为本部门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和联络事项。

3、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学习市纪委统一制发的《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学习张庆军市长在市政府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暨全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雍成瀚动员讲话精神,学习本局《方案》以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狠抓落实。

4、加强指导,培训骨干。根据全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指导协调小组要求,组织各处室、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联络员进行学习,推进全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二)重点推进阶段(7月上旬一12月底)

1、清权确权(7月上旬一8月上旬)。局各处室、二级机构根据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对原有权力进行梳理分析,摸清权力底数及行使权力的依据、程序和时限,该保留的保留,需要调整充实的调整充实,该废止的坚决废止。在此基础上,编制本单位的“岗位框架图”,明确本单位工作岗位设置情况;绘制“职权目录”,明确本单位职权名称、职权内容、办理主体和法律依据;在“职权目录”的基础上,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职权,按照明确审批依据、办理主体、办理程序、申报资料以及监督渠道的要求,绘制“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对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等职权在本处室本单位内部运行的各个环节、责任主体、办理时限等进行规范,绘制各项权力的“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对非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的职权,需绘制“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权力运行(内部、外部)流程图”经处室、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局领导小组审核。

2、查找廉政风险点(8月上旬一9月中旬)。对照“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专家评和组织审等方式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要区别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三个层次,对权力运行所涉及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进行全面查找。要认真分析和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三个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在岗位职责方面,要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位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在业务流程方面,要重点查找由于运行程序不当或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风险;在制度机制方面,要重点查找由于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具体排查方法如下:

(1)排查个人风险点。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查找每个岗位在有关权力运行流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廉政风险点。每个岗位的廉政风险点,首先由该岗位的在岗人员对照本单位“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查找;同时通过互相提、单位集体研究,重点查找涉岗人员在岗位职责等方面存在廉政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由该岗位的在岗人员本人填写“岗位(个人)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

(2)排查处室(单位)风险点。局机关各处室对照本部门的职权目录和各项权力的“权力运行流程图”,通过自查、互查等方式,重点查找在制度机制、业务流程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及风险点分布图”、填写“单位(集体)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

个人和处室填写的上述防控表、分布图,经处室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局领导审查、审核后,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填写的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一并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备案。

局领导班子集体风险点,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局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填写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的基础上汇总填写。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局机关各处室和局属各单位查找的廉政风险点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建立局机关廉政风险目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评定风险等级。在找准查深廉政风险的基础上,依据岗位层次和权力重要性、权力行使的频率、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等实际情况,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评定单位和岗位(个人)在各个工作环节、工作岗位上的廉政风险点,并将风险点及其等级分别填写到“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内。

对廉政风险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高等级风险点由单位主要领导管理和负责,上级党委予以监督,中等级风险点由单位分管领导管理和负责,低等级风险点由部门领导直接管理和负责。

4、公示廉政风险(9月中旬一10月上旬)。各处室和二级机构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外部流程图”、查找的廉政风险点等要上网公示,同时并将“权力运行内部流程图”通过机关(单位)机关公开栏、内部网络等方式予以公开,接受社会和内部群众监督。

5、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10月中旬一12底)。

(1)制定措施的主要方法

局领导、各处室和二级机构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有效化解廉政风险。具体方法:

针对岗位风险,由涉岗人员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

针对处室、二级机构风险,由各处室、二级机构根据机构职能和岗位风险,从加强对涉险岗位人员教育管理、配置制衡权力、完善流程设计、规范和监督职权运行等方面制定出风险防控措施(防控措施中需要修改、制定的制度办法应当列出具体名称和完成时间),制定和完善具体的管理制度。

各处室岗位风险和处室集体风险防控措施经处室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局领导审核后,及时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综合防控和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要求,在组织审核单位和个人制定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完善防范措施的意见。风险因素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和权力制衡机制等方式,加强监督和制约,规范权力运行;对重点岗位人员和重要处室、二级机构负责人,应按规定实行轮岗交流。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要规范业务流程图,确保廉洁、效能、便民。属于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方面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并抓好制度的落实。

(2)制定防控措施的要求:一是要针对权力在行使过程中的风险点,制定“一对一”的防控措施。有一个风险点,就要有一个相对应的防控措施。二是防控措施要具体管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防控措施制定后,要建立岗位权力风险防控一览表,并予以公开,由群众监督实施。

6、处置纠正问题(10月下旬一12月底)。对已发现的廉政风险,及时向有关处室、二级机构或岗位个人发出预警信号,采取谈话函询、警示诫勉、责令纠错、调离岗位等处置措施;对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发现的相关问题,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置,切实整改到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需要立案查处的要适时立案,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工作推进中,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分别对各处室、二级机构每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不定期指导督查。二是召开工作推进会,听取各处室、二级机构汇报前期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三是召开各处室、二级机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负责人或者联络员会议,了解工作进展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督促指导;对各处室、二级机构和岗位(个人)查找的风险点及其等级评定不全面、不合理的,予以纠正。四是做好检查验收准备,适时起草检查验收文件、谋划检查验收相关工作。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1月上旬一3月底)

1、认真做好总结(2013年1月上旬一2月底)。各处室、二级机构对一年来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回顾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的措施,并就全局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形成书面材料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2、搞好检查验收(2013年3月上旬一3月底)。在各处室、二级机构总结自查的基础上,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处室、二级机构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201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涉及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任务重、难度大。因此,各处室和二级机构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及开展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以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落实。

风险处理机制篇(8)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12-02

引入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实行装备采购项目履行监督风险管理,将项目履行监督工作程序建立在识别、评估、处理、监样风险的基础之上,不仅可以保证装备采购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还可以通过风险管理达到完善装备采购项目管理制度的目的。

一、装备采购项目履行风险管理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装备采购项目合同按期保质地履行。当前,高新武器装备的种类和数量快速增加,且装备复杂度不断提高、研制周期缩短,装备科研、生产交叉的情况较为突出,装备采购项目履行风险大大增加,为了最大程度确保武器装备的质量、可靠性以及作战性能,确保合同按期保质地履行,需要创新完善项目履行风险管理工作模式。实行基于风险管理的履行监督管理,运用装备采购项目履行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科学识别合同履行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确定合同的整体风险水平,为如何处置合同履行风险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处理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达到有效掌控合同进度、质量、技术状态和费用,保证装备采购项目的有效履行。

第二,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能。装备采购项目管理人员的作用已经由过去简单的质量监督和检验验收,向“事前参谋,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的全流程控制管理转变。然而,当前由于合同履行不够严肃,评价与监督手段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装备采购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能受到一定限制。实行履行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处理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还可以通过具体的风险规划、评估、处理和监控过程,使得项目管理人员职能进一步细化明确,并根据风险等级清单、风险优先次序清单等,有针对性地制订合同履行风险监控计划,有效控制处理风险。

第三,有利于提高装备采购效益。对装备采购项目实行风险管理,随着合同履行风险和影响程度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实现对合同履行系统化、法规化、集约式和预防化监督管理模式,可以科学地配置、集约使用各类资源,提高装备采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

二、装备采购项目履行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主动超前的管理方法,其就是通过利用风险规划、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及处理来着力进行系统管理。

一是风险规划。风险规划是确定一套系统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其形成文件的过程。风险规划过程中,应该依据项目履行管理规定及基本原则等,制定风险管理的行动方案及方式,合理地规定项目履行风险管理小组的组成,配置充足的资源,提供相关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确定风险判断的依据等。

二是风险识别和评估。装备采购项目履行过程复杂、涉及要素多,风险的存在也是全过程、多方面的,为此,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成为风险管理过程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环节。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是指依靠问卷调查、专家调查、类推比较和评价等方法,对影响合同履行内容、过程、资源和质量的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评价其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的大小,形成风险记录单、风险损失幅度和累积风险概率分布等结果的过程。

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风险的应对和控制,为此,应该严格地以管理规定、风险规划的内容要求等为依据,参考往年同类装备采购项目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详细分析时问、费用、质量、技术状态等方面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因索可能发生时机、形成原因、发生概率、影响程度等,而后应用相关风险评估工具和技术,确定关键风险和重要风险因素,量化风险等级和风险优先次序,从而为如何处理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指对风险提出处理办法并制定应对方案的过程,目的是使装备采购项目履行风险保持在可接受水平。风险应对包括详细说明应当做什么,应于何时完成,由谁负责,以及有关的费用和进度等具体问题。在执行风险应对时,管理人员应积极与上级机关和项目承担单位沟通,并参照风险评估的结果,制订风险应对计划,针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具体明确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应采取到什么程度等,合理配置资源投入、安排时间。

针对合同履行中风险影响程度的不同,风险应对一般采取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四种措施。风险规避是处理措施中最彻底的一种,是指在某项措施的执行而可能带来很大风险和损失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或终止这项措施以此来避免风险的方法,比如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在合同履行中放弃不成熟技术的应用;风险控制是指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应对技术,如在合同履行中增强监督力度;风险自留是指承认风险并接受损失的处理措施;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有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的风险应对方式。

四是风险监控及处理。风险监控及处理是指对全工作实施过程进行的监视、控制和处理。风险监控及处理过程中,可以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其他风险管理活动,必要时还要进一步修正风险应对备选方案,以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装备采购项目履行风险管理实施对策

(一)强化项目履行风险管理意识

复杂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风险。然而人们往往将风险视为工作失误的表现,总是竭力地回避或否认,可一旦风险事件爆发,要么猝不及防、仓促临阵,要么反应迟钝、酿成严重后果。长期以来,我军装备采购实行计划管理模式,装备采购制实行不久,这就造成我军装备采购项目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普遍不强的现实。

为此,在推行项目履行风险管理模式时,必须首先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形成合同履行监督风险管理自觉,把风险意识贯穿于日常监督工作,不断改进防范风险的行为,消除产生风险的隐患,及时地识别风险、规避风险。

(二)建立项目履行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正规高效的管理组织是实施有效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成立组织严密的风险管理组织,严格规范管理程序是非常必要的。成立以机构一把手为首、岗位专业负责人及专业技术骨干为辅的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并配以风险识别小组,风险评估小组、风险应对预案小组,风险监控处置小组等,确定各级风险管理负责人,明确各级职责分工。

(三)加快项目履行风险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搞好合同履行监督的保证。装备采购项目履行监督活动涉及专业性广,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有相关的专业技能,掌握市场经济活动规律,还应具备法律、商务谈判技巧和产品质量检验等力面的知识。为此,我们要按照装备采购项目管理的需求,科学设置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明确岗位素质要求,加强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吸收,建设一支风险管理的专家队伍,从而保证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应用,保证合同的顺利执行以及合同管理效率的提高。

(四)进一步完善项目履行风险管理制度

法规制度是合同赖以存在和履行的基础。美军《联邦采办条例》和《联邦采办条例国防部补充条例》就详细规定国防合同管理人员在合同履行监督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职责要求、方法手段等。而我军装备领域引入风险管理不久,还处于起步阶段,装备采购项目履行风险管理研究不够,相关法规处于空白。为此,建议制定装备采购项目风险控制单行办法或具体规定,明确装备采购项目风险控制目标、宗旨、机构、职责、任务、流程、风险控制计划机制、风险防范机制、风险评价机制、风险处理机制和风险责任追究机制等内容。

(五)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的风险控制

装备采购项目承担单位合同履行情况,是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此,需下大力度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风险控制。一是要加强阶段性审核力度,确保可控性。对于系统复杂的高技术装备或大型复杂装备,项目管理人员要根据具体的风险评估情况,将科研、生产分成若干便于实施控制的阶段,督促项目承担单位科学合理地制定阶段工作落实措施、作业计划。二是督促项目承担单位落实阶段风险分析,制定预案。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对合同签订前、签订后、履行中的技术保障、生产能力、管理活动、分承制单位生产能力与进度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估,有效地识别和确定可能影响项目履行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制订消除或降低风险的预案和解决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小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三是积极应对进口原材料的供应和技术风险,预先采取应对措施。在装备研制中建立进口元器件使用审批制度,对进口元器件进行必要的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美]防务系统管理学院.国防采办风险管理[M].原国防科工委军用标准化中心,译.北京:宇航出版社,1992.

[2] 卢有杰,卢加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王良曦.装甲装备武器装备论证概论[M].北京:出版社,1999.

风险处理机制篇(9)

管理学中,声誉是指关键利益者对公司个体所发出的总体信息在认知层面的价值判断。它是一个公司行为对不同的相关利益者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再次传达到社会公众,形成了一定的声誉,声誉再返回到公司行为,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这就是一个声誉形成的模型。建立长期正向公司声誉具有长期性、艰难性的特性,但公司声誉毁损的损失性却是一瞬间的,是短暂的,时间上具有不对称性。

金融机构声誉风险和我们所熟知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一样的,不管经营好坏,在市场当中都面临着利益相关者对其的正向评价、负向评价,所以是常态风险。这种常态风险如果受到某一类内部的纠纷或外部事件的冲击就会演变成声誉风险事件,声誉风险事件就是声誉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声誉风险事件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置就会引起声誉危机,甚至可能引起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从而传播到社会,银行业的资本市场的相应股价大幅波动,影响社会经济稳定。

总之,声誉-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事件-声誉危机是一个逐次传递的过程。我们要树立起公司声誉风险是一个常态的风险的意识,一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构筑良好的经营管理基础,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善用各种渠道,将自身的良好信用适时客观地展现于公众,并在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公众的猜疑和不满,避免负面报道或传闻对业务和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二、国际商业银行声誉管理的基本做法

(一)具有声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沉着应对声誉风险的必要条件。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董事会的职能是最终承担财务或股东权益减少等责任,防范、控制和处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风险管理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成员由银行内部和外部的经济金融专家构成,一般负责制定并修正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以指导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稳健进行和规范所有员工的行为;风险管理部门隶属于管理委员会,行使日常的监督、衡量和评价量化风险的职责。稽核委员会通过内部稽核人员来保证已获批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程得到有效执行,同时确保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内部控制也未被忽视,并向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报告,以便于执行委员会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风险经理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一线人员,其职责是确保业务部门贯彻风险管理政策,并向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提供日常报告,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联系。

(二)规范声誉风险管理流程

dr.laureen regan总结出声誉风险管理流程,他指出,声誉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个静态体系,包括:

第一步,进行声誉风险管理策略规划。声誉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规定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其中包括:用什么衡量声誉风险及如何衡量;企业如何将声誉风险管理融入现有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谁作为声誉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人;有哪些利益相关者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

第二步,识别可能引起声誉风险的事件。声誉风险通常是由于银行内部营运发生的,而声誉风险的发生则是一种间接结果。

第三步,评估风险并衡量其严重性。目前,国外进行声誉评价的方法主要是美国《财富》杂志使用的“财富法”,该法采用创新、财务表现、员工素养、公司资产使用、长期投资价值、社会与环境责任、管理水平以及产品与服务等8项指标对企业声誉进行排序。

第四步,缓减声誉风险带来的损失。knight和pretty发现,与直接损失相比,利益相关者们更关心的是经理人对于风险发生的反应。因此,事前拥有策略性的部署是管理和应对声誉风险的最佳方式。

(三)建立声誉风险评级指标

在国外学者提出的关于声誉的定量分析技术中较具代表性的是harris-fombrun(哈里斯-丰布兰)声誉指数模型,其理论基础是利益相关者理论。harris和fombrun两位学者总结出20项声誉风险因子,并制成评估表,通过调查者对这些题项的打分,综合出各种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评价结果即声誉指数,从而进行相互比较。但此声誉指数模型能否为多数银行接受尚需进一步观察。总的来说,定性分析在声誉风险的评估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对媒体报道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媒体报道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和期望。

(四)设计严格的审计制度

严格的审计制度包括内部审计制度和外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主要包括充足的审计人员、适当级别的领导以及与其职能相对应的受重视程度。外部审计重点评估银行是否对其外部审计方案进行了适当监督,是否对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和及时的处理;此外,还要评估除了为银行提供法定的财务报表审计和相关服务之外,外部审计机构与银行间还存在哪些关系,包括外部审计机构是否向银行提供了非审计方面的服务。

(五)注重与媒体的适时沟通

根据the conference board对148名公司风险管理者的调查报告显示,社会媒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公司并未充分认识到媒体的作用。以东亚银行应对声誉风险为例,2009年9月22日,几则短信在东亚银行的客户间流传起来,其内容皆指出东亚银行因持有大量雷曼兄弟债券出现财务困难,甚至提到东亚银行被政府接管。在事件发生的48小时内,东亚银行凭借其公关手腕平息了此次风波;然后,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也公开出面力挺东亚银行,他表示东亚银行的资产充足率为14%,远高于法定要求的8%,而资金流动比率也高达40%,从而稳定了客户的信心。

三、对我国商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启示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媒体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声誉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金融业本身又区别于实体经济,更注重声誉和品牌。因此,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关系着商业银行的发展。

(一)切实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缺少预防机制、没有预先的应急机制,更缺乏有效的解决机制,从而可能导致声誉风险转化为声誉危机。声誉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被动性,其发生和影响是难以预测和不可估量的。因此,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实现专业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专业化管理是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保障。专业化管理的关键是建立声誉风险管理的内部组织架构,声誉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无可置疑的是银行的最高管理者即董事会。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将声誉风险纳入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由公共关系部门牵头,董事会办公室、投资者关系管理部门以及各事业部、各分支机构均应设立相应的专职或兼职的声誉风险经理,建立层层负责、纵横交错的声誉风险管理网络。明确风险报告路线以及风险处理团队、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等有关人员及其职责。这样,一旦声誉风险发生时,银行能够迅速组织训练有素的相关人员,协调各方力量来正确应对声誉危机。

(二)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培育声誉企业文化

第一,加强银行品牌形象建设,提高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和社会公众的好感。良好的信誉可以给银行提供持久有效的保护,有助于在危机来临时将损失降至最低点。一是采用以企业品牌为主、产品品牌为辅的品牌策略,集中使用资源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从而在产品危机发生时利用企业品牌的良好信誉渡过危机。二是应特别重视日常的品牌投入。在经营过程中,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组织或参与有价值的品牌活动,赞助公益事业等,避免危机时临时抱佛脚。

第二,处理好公共关系,搞好与媒体的沟通交流。主动与媒体进行沟通,了解媒体需求,寻求合作机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召开各种新闻通气会、会,或通过非正式的交流,积极向媒体提供各类新闻稿、公关图片、音像制品、内部刊物等。主动向媒体信息或澄清事实真相,对一些观点偏激、报道失实的媒体,主动约见,以适当方式指出问题、澄清事实、阐明观点,力求使舆论导向符合机构新闻宣传的方向。这样可以最低限度地减少因媒体误解而产生的声誉危机和恶意竞争所产生的危机。

第三,加强对全行员工的培训,培养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制定及实施声誉风险员工培训计划,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主动维护银行的良好声誉,培养以声誉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向所有员工逐步灌输恪守高度的公平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精神;应强化声誉风险的监督和制约,将声誉风险管理内容纳入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考核评价中,从而以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声誉风险管理;采用物质激励和道德激励并用的激励机制对所提倡的价值和文化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改进声誉风险监测流程

商业银行应建立全面的预警机制,采用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声誉风险考核指标体系,从不同的方面考核声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管理规程或实施细则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制度:

第一,舆情工作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舆情监测、处置、报告的工作制度,明确舆情监测范围,实现舆情分级、分类管理,明晰不同类型、级别的负面舆情报告路径,有效处置各类负面舆情。

第二,声誉风险排查制度。商业银行应定期对各业务部门、各重点岗位、各业务环节上可能存在的声誉风险隐患进行排查,识别、提炼出其中可能导致声誉风险的因素,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第三,声誉事件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将发现的声誉事件,按照涉及的业务种类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可分为轻度关注、中度关注、警惕类、高度关注等,做到将“大风险早发现早防范、小风险早处理早消除”,并根据类别和级别的不同,明确相应的管理权限和报告路径,从而根据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声誉事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管理。

(四)预备声誉风险应急方案

虽然声誉风险发生具有不可测性,但是危机处理方式有其共性和固定的模式,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明晰处置流程,实现对重大声誉事件处置的流程化管理。对于原有的应急方案还应定期进行升级管理,及时增加新的处理方案;对于应急方案数据库也可以进行不定期的升级,同级分行之间可以进行数据库共享,以应对同类事件不同地点发生的情况。

(五)建立声誉风险后评价机制

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就是在声誉风险发生并处理完后的一定时刻,对声誉风险的处理效果进行的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相关决策和管理部门。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为今后提升类似声誉风险管理和处置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建立声誉风险后评价机制,必须设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声誉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声誉风险管理决策后评价是评价现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决策执行的实际情况,验证风险管理前作出的风险预测以及对声誉风险抵御能力分析是否正确,并重新评价声誉风险管理决策是否符合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

第二,声誉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声誉风险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后评价主要是评价声誉风险管理各环节工作实际成绩,总结各环节的经验教训,找出每个阶段的工作对实际声誉风险管理效益和预计声誉风险管理效益的偏差程度。

风险处理机制篇(10)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在市场配置资源、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而风险管理又是商业银行业务核心的核心,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商业银行逐渐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种类越来越多。2008年1月,有着近150年悠久历史的法国兴业银行,因为期货交易员杰罗姆·凯维埃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大量购买欧洲股指期货,形成了49亿欧元的巨额亏空,直接导致了发行银行的倒闭,给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敲响了警钟,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商业银行实质上就是经营各种风险的企业,每天都在与风险打交道,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始终总是伴随着风险,因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核心就是在一定的风险偏好下通过管理各种风险以获得收益,所以风险管理与收益创造二者相辅相成。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能否有效运转将与当地民生的改善和平安金融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风险管理水平的能力已经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转变,金融体系在这种复杂的金融环境下日趋完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重视不断借鉴国际先进风险管理观念和经验的同时,也逐步意识到业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把业务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重心的重心,为此,很多商业银行制定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细则等相关规定,从此,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走上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轨道。2003年银监会成立,意味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金融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检查也在逐步加强,在2005年银监会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充分借鉴了世界上先进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薄弱的现状,提出市场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性意见,有益地填补了我国监管法规体系中缺乏风险管理指引这一空白。该《指引》要求各个商业银行加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这三大核心风险管理,确保各商业银行在合理的市场风险水平之上安全、稳健经营,自觉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

我国商业银行管理阶层对于风险控制问题意识浅薄,管理能力薄弱,还仍然仅停留在层层分解指标的层次上,这是由于自身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在风险运作,产权制度管理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少风险管理文化,不重视对风险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商业银行在操作中,风险管理的意识薄弱,对风险的认识严重不足。在现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依旧是对银行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防范,误认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风险管理的核心,没有做到从文化层面去认识和理解风险管理,从而风险意识也就比较薄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防范。

(二)风险管理缺乏完整的控制机制和法律约束

相关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调控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地完善。虽然近年来有一系列金融法规的颁布,我国金融业法律体系的大体框架逐步构建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这些法律缺乏可操作性,造成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无视信用记录重要性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信用秩序混乱。另外,由于体制机制的因素,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垄断经营的状态,商业银行缺乏公平竞争的意识,缺乏合理适度的同业竞争,使得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创新的动力,发展脚步缓慢,业务品种简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摇摇欲坠。

(三)风险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缺乏规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上主要分为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及处置等管理,但很多银行往往将风险管理重心集中在贷后管理上。而忽略或轻视对资产风险的贷前、贷中的防范控制,风险管理体系在业务流程方面缺乏完善性。除此之外,很多商业银行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对各自所管辖业务的风险分组管理,缺乏内部统一协调的管理目标和风险信息及时沟通机制;而真正的风险集中管理部门对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风险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协助检查和业务督导作用,往往会造成不良贷款刚清理又冒出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多是依靠以前的经验,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并没有使用,我国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形成适合发展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风险管理缺乏一个完善的规范系统,现在商业银行所做的风险管理多是对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不能做到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预警,风险管理的流程不够规范、严谨。不能及时搜集相关的风险管理信息,并且信息在相关的部门不能有效地流通,也就做不到对信息及时的处理,从而影响到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

(四)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较为落后

当前阶段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内部所使用的风险分析管理工具及技术相对落后,仍然以经验分析为主,重视定性分析,但量化分析手段薄弱,从而导致风险管理工作主观性比较强。

在2011年乃至“十二五”期间,商业银行所处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国家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关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并将此提上重要的议事议程,并已经成为各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作和进一步推进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在此宏观政策背景下,金融市场自由程度进一步深化,金融业务脱媒,融资主体依赖于新兴渠道融资等现象日益加剧,同业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使得银行风险管理变得日趋复杂,商业风险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即将面临更高境界的风险管理要求,这是大势所趋。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需要面对市场的竞争,所以其经营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就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造成影响,对商业银行进行规范的风险管理很有必要。

1.对风险进行识别

(1)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要做到及时的识别,使风险信息能够及时的流通,并对风险进行判断,然后找到正确的应对措施。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并要分析风险的种类和发生的原因,对风险做出科学的判断和识别,避免风险来临时,没有目的的主观臆断;(2)对风险进行计量,采用先进的风险技术,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分析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相关程度;(3)对风险进行监测,完善的风险监测系统可以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在风险监测中,应该注意两方面情况:首先,风险监测需要适时,能够及时掌握风险的信息和变化情况,这样才能及时的应对;第二,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重视风险管理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变更。

2.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时获得风险的信息,以便随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做好风险的分析和判读,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案。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搜集风险信息的平台,对风险的相关信息及时地搜集和整理,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为风险决策提供依据。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收集数据,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尤其是变化快,时常更新的经济信息,要格外重视;(2)处理数据,数据处理中心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处理,及时提供收集的数据所反映的信息;(3)传递信息,及时地将分析到的信息传递到风险决策部门,对风险进行应对。

3.完善风险管理的控制机制

风险管理完善的控制机制可以对风险进行事前的防范和监督,并且在事中进行预警和控制,在风险发生后及时地处理和解决。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能搞增强银行风险管理的能力,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应对,不至于在风险来临时,盲目无措。完善的风险管理控制机制需要做到以下几步:(1)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员工正确地认识风险,并且具备基本的应对和处理能力;(2)银行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监督机构,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促使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3)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行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就可以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4)及时对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进行观察、分析,及时有效地应对,做出措施的调整和更改,使风险应对措施能够发挥作用。

4.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众多管理理论的诸多核心要素中,人一直都是最具有决定性的核心因素。因此,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商业银行分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急需培养一支有判断力、有洞察力并掌握世界先进风险管理技术知识的人才队伍。因为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总会遇到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而如何妥善处理这些新问题,使之朝着合理先进的管理方向发展,就需要更快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机制,这就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们现阶段要把握好进人与用人的关系,要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教育和管理技能培训,建立一系列先进风险管理类培训计划,逐步提高员工对银行风险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并运用自如地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将这种培训学习机制作为长期系统工程,在银行内部形成人才竞争机制。

四、结束语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既要坚持为业务发展做好一系列服务的理念,还要正确处理好平衡“资本、风险和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能忽略业务风险底线,对于不能把握、不能正确评估、或者不能认清的风险业务要予以拒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把握市场的经济动向,了解发展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为风险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祁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2]镇六平,蔡三锐.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 2012(05).

上一篇: 风险与应急管理 下一篇: 工业工程概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